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实验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实验笔记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正确树立科学的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锻炼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物理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已逐渐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对于众多农村初中的女生来说,选择担当“看客”已是常态,这些“看客”一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或正襟危坐,或低头思考,或歪头观测他人,或持笔充当记账员,俨然一副闲人作风。

【案例】

片段一:

器材准备: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火柴,刻度尺

(上课铃响了,师生问好后,实验室里男生很兴奋,大部分仍在摆弄着桌上的仪器,教师没有加以制止,而绝大多数的女生则正襟端坐,集中注意力准备听讲了。)

师:在我们的桌上都有一个凸透镜,请大家通过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看到了怎样的像?

(提问一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瞄了一下本课前一节的内容笔记,小声且流利地回答,显然课前已经有所复习。)

生:正立、放大的像。

师:大家都看见书本上的字放大了吗?

众生:看见了。(男生中有几个人早已拿起凸透镜,靠近眼睛,观察起远处的物体来,师依然没有制止,一男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还看见了什么?

男生1:我发现当把凸透镜离书本上的字远一点时,看到的像会大一点。(教师给予了表扬。)

男生2:(迫不及待地自己站起来)我看见了缩小的像。

师:请观察到缩小的像的同学讲一讲观察的方法。

男生2:我刚才拿凸透镜,观察前面黑板上的字,发现是缩小的像。

男生3:是倒立、缩小的像。

(回答问题的都是男生,他们经历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之后,能快速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此时女生仅作为“看客”,无声地聆听教师和男生的对白。)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进行实验。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地讨论,研究方案。

学生活动:

小组1:两男生开始边操作边讨论,是固定光屏、蜡烛移动凸透镜,还是固定蜡烛、凸透镜移动光屏……两女生在翻看书本,全然不在讨论之列。

小组2:两男生动手操作,一个忙着固定凸透镜、光屏,另一人忙着移动蜡烛,在光屏上找到所成的像,两女生就座一旁,歪头观察他人操作。

小组3:两男生操作后,报出实验数据要求女生记录,女生持笔记下,全然不加思考。

……

(总体来看男生好动手操作,而许多女生常常畏首畏尾,许多操作由男生包办代替,自己选择担当“看客”身份,出现问题时也要由男生代劳提出,更羞于回答问题以及发言讨论。)

【分析】

由于女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比男孩子早,因此,在小学及初中前阶段,她们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和机械记忆的方法获得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要从实践中观察,在实践中体会,而女生操作兴趣一般不如男生,因此,通过观察得到的物理知识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深入地挖掘知识的内在必然性了。这样,女生不能很好地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形象、生动、直观的语言传达给大脑,这就造成初中女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只能囫囵吞枣,而一味地只将物理学习停留在规律定理的熟记上,知识条理模糊。即使能把所有定理公式背得一字不差,她们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影响下,有一些传统看法如“女生适宜读文科,男生适宜读理科”等,增加了女生认为学好理科的难度,从而也造成了女生对学习物理缺乏信心。长此以往,她们性格表现为内向、胆小、敏感、脆弱,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往往许多女生在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习题时,就开始自我否定,“我不是学物理的料”“我将来可不学理科”等。所以,女生在实验面前就会给自己做出心理暗示:我可以有几个不会,我可以比最好的男生差一些。这些想法的产生直接导致女生在物理动手实验学习中缺乏竞争力,因此,他们情愿选择充当“看客”的角色,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反思】

1.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挫折

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克服“看客”们在物理动手实验中的障碍心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正确对待挫折。教师可引导她们向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及其长女伊伦、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王贞仪、当代著名的半导体专家林兰英和女华裔物理实验学家吴健雄等学习,鼓励她们以物理学界的女名人为榜样,树立学习好物理的信心,告诫她们:“学好物理不是男生的专利”,让她们在心动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对一个问题专心、细心的特长,提高她们“敢想”“敢做”,参与竞争的意识,加强她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树立“不服输”的信心,彻底排除物理实验的心理障碍,正确地对待挫折。

2.激发并培养“看客”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女生心理敏锐的感知特性是使其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新颖奇妙的物理实验正是引导她们步入物理之门的阶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原理突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一方面可帮助她们理解物理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可鼓励她们课外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对实验的兴趣。

3.积极动手操作,变“看客”为“做客”

教师在授课中做演示实验时,鼓励“看客”上台操作,让她们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叙述自己的想法、体会;在做分组实验时,尽量将男女分开,鼓励女生亲自动手,变“看客”为真正的“做客”。教师让“看客”通过合作学习,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打开其心灵之门。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培养众多“看客”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激发团体成员的热情和行为动机,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更可以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让“看客”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提出问题,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和谐的境界。

总之,要提高女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就必须消除其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发挥其自身优势,让充当“看客”的女生亲近物理,从而产生兴趣,彻底和“看客”说“88”,真正地变“看客”为“做客”,使每一个“看客”成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乔际平,刑.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第2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实验 合理利用

引言

心理学界流传着这个思想:人的思维活动源于感性材料,当人接触到感性材料,容易产生感性意识,于是就能更好地做出能动的反映。在学习中也一样,利用直观的实验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性意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这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当今,素质教育盛行,初中的物理也应注重实验教学法的运用,所以物理教师就应该掌握好力度,需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当中,才能以最佳的方式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辅助物理教学。

1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为了符合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实验的。这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眼、手、口、脑进行实验学习,对感官上的刺激,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立场,转为主动体验,主动学习,使他们主动到学习中来。这不同于以往的学生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1.2因材施教原则

传统教育注重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为使学生从根本吸收知识,在教学中可提倡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要依据不同学生的每个步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有难以处理的,可与同学进行讨论,可向老师讨教。一方面,不仅能够以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实验来进行学习,还可以在探讨的基础上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填补课堂教学的某些缺失,促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之中,享受学习。因此,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3紧紧围绕学科原则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法,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因此,实验教学法不能脱离物理学科范围。对物理实验教学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在物理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验技能。使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运用理解能力,又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物理学属于现代科学,注重科学实验。学科的特性要求物理教学不能缺少实验,在认识主体方面,要求在实验中获取结论,在失败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再运用结论。科学的方法和实验在物理学上的推动是人类文明的跨越,如此看来,物理的实验性要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验的重要性在物理界得到一致公认。站在物理规律的角度,实验性要求非常重要。居里夫人也是经过很多次试验才验出了镭的存在,爱迪生的电灯发明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外,很多的历史事实也说明了实验在物理学上的重要性,对于物理概念的提出、物理现象的总结,必不可少。

物理学要注重实践,世界上的诸多知名物理学家尚且都注重实践,实践也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正处于生长时期,理解力需靠一点点地激发;另一方面,实验的直观性、亲身性可以使实验结论对课本的结论进行有效的论证,进而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不可缺少。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应用实例

3.1研究凸透镜

根据凸透镜的特点和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很多,这里归纳总结如下:(1)幻灯机;(2)老花镜;(3)显微镜;(4)投影仪;(5)照相机;(6)放大镜;(7)望远镜等等。在课堂上可以,拿出其中的一些来,比如老花镜、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等。通过讲述镜面变化而引起效果不同的原理,在课堂中,在教学生自己拿着这些工具自己体验,然后每个人写下心得,做好笔记。然后教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放大镜在太阳底下可以使得纸片燃烧。

3.2运用铁锤与音叉研究声音的成因与传播方式

可以用铁锤敲打音叉,然后可以听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并且可以看见音叉不停地颤动。当学生把耳朵贴在桌上,再使用工具敲打桌子,也可以听到声音。用铁锤轻轻敲击鱼缸,发现鱼作出迅速的反应。这一些现象都可以使学生自己体验,并且对照书本上的结论进行回味。如此便可以使得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会产生对生活产生好奇的态度,最好的效果表现就是,很多学生从此就爱上了物理学,因为跟生活很接近的事物,同时又不同于生活的一面,叫他们产生好奇,产生求知的欲望。

4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的发展前景

对于实验教学法的长处当然不止这些。如果要使实验教学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方法,善于发现新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就达到目的了。在上实验课的时候,提前做好预作实验;学生在实验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在演示实验上,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反传统教育模式,完全呼应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了教育的必然趋势。未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运用将会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并为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月新.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 甘肃教育,2012(3).

第3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衔接问题 对策

不少教师认为,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主要应该体现在知识方面:高中需要的一些知识必须在初中都学过,其实这种看法很偏颇。我认为,在初高中物理中,知识并不是唯一的衔接要素。要将高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全部强加到刚刚接触物理不久的初中学生身上,效果并不理想。初高中有各自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高中需要用到的知识不可能在初中都接触、讨论过,盲目地提升教学难度只会引起学生的畏难心理。

一、造成高初中物理教学不能很好地衔接的根源

1.教材方面

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定性分析多,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重视理论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象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的需要,学科间的不衔接给学生数学工具的运用带来了困难,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近几年初中物理教材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高中教材虽然也有调整,但由于受高考等客观因素的牵制,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反使初、高中的台阶加高了。

2.教学方面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对得上路子,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背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很多学生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

3.学习方法方面

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的习惯。高中物理学习,课上勤思考,课后注意观察、分析,把知识学活,能举一反三,甚至有独创精神。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往往带着初中的一套学习方法,以致不能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要求。

4.心理状态方面

由初中进入高中,学生刚经过紧张的升学考试,而距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还有三年久,不少学生存在“休整”一下的心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出现松弛,疲塌的现象。另外,学生听自己的兄姐或邻友讲,高中物理难学,因而还未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就已对高中物理存在畏惧心理,首先在心理上就打了败仗。

5.思维能力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高中物理教学都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

二、开展教学改革

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究学生,开展教学改革。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以便学生适应高中教学

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由于存在以上不能很好“衔接”的原因,我注意放慢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方法,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

2.分散教学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接受新概念

在讲“加速度”概念时,我们抓住直线运动的情况不追求概念的完善性,这样虽然学生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矢量关系不能全面认识,但却大大降低难度,易于接受,建立正确的概念,分散了难点。

3.重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

虑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我们在讲“支架问题”时,教师就做成支架型,支架的连接处以橡皮筋连接,挂上重物后,学生就能形象地看到各根杆子的受力方向,由此再引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各种支架的受力情况。

4.加强基础训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我们就按逻辑程序编些填充题让他们进行练习。例如,问: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为什么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5.循循诱导,促成由“算术法”到“代数法”解题能力的提高

学生习惯于初中的算术法解题,而不善于运用代数的方法解题;我们在教学中就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6.设置障碍,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能力

学生习惯于初中的套出式型的定向思维,我们就在教学生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去上当。

7.补充基本训练题

训练题以利于降低“台阶”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为了有利于学生强化基本概念,加强基础训练降低教材中的“台阶”,原则是从容不同角度强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降低教材中题目间的台阶,以利于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掌握知识。经过以上的训练和做法,起到了由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辅垫,过渡作用,有利于“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

三、结语

总之,对于走入物理课堂的高一新生来说,虽然台阶客观存在,但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初高中物理学习中衔接和过渡的特点,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学生就一定能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自然过渡,为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道荣.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00,(5).

[2]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4).

[3]郝贵有.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科技资讯,2006,(2).

[4]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陶洪.物理实验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4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差别

1.思维与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物理研究的内容大多非常简单和直观,学生的思维多半停留在对直观现象的形象思维上,涉及的物理运算也是相对简单的代入公式方法。高中的物理学习不再拘泥于背诵物理公式的机械模式,而是要对物理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运用的抽象思维也要多于形象思维。

2.学习内容上的差别。

初中物理分析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方法比较通俗浅显,与日常生活物理现象联系紧密,并且只要求了解相关的物理现象,不探求它的本质深层含义。高中物理研究的现象相对复杂,分析物理现象不但要从现象出发,而且要建立物理思维模型,透过现象研究它的本质,如高中学习的加速度、能量守恒定律、从能量角度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等,这将物理学习的层面上升到另一高度。

二、教师做好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该熟悉初、高中物理教材,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教师应该首先了解高中物理的相关内容,找出这两个阶段学习的契合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拓展和延伸高中物理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学习高中物理做好铺垫。

2.初中的物理实验活动可以适当引入高中实验器材。

例如,初中物理《直线运动》(苏教版)这节课,教材中安排的探究内容是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结果旨在得出气泡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气泡运动的速度过快,学生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实验数据发生较大偏差,不利于得出实验发生的运动规律。此时,中学教师常常以实验存在误差为理由,牵强地将规律结果灌输给学生,缺乏可信度,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取得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教师不妨借助高中实验中运用的气垫导轨、光电门、光电计时器,研究滑块在水平面放置的气垫导轨上的运动情况。利用这套装置所收集到的数据就会比较理想,学生更容易得出结论,找出规律。

3.把握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形成知识运用体系的过渡。

初高中的物理知识体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讲解初中物理知识时,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物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高中物理学习阶段,教师要多做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比之前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掌握两者间的共性。同时,教师多运用替代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等物理法则,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物理思想和物理学习方法。

三、从初中物理学习有效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措施

如何顺利地跨越初中物理学习到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降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是每位老师和同学都必须思考和付诸实践的问题,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改变机械式学习物理的陈旧观念。

初中的物理知识内容相对简单,易于学生掌握,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强化训练,可以使物理成绩迅速得到提高。但是考试分数高,并不意味着能学会物理,学生要抛弃死板的题海战术,灵活运用高中物理知识,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2.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知识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够学得好。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加强实验教学,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3.温故知新,加强对旧知识的温习,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认真思考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仔细摸索高中物理课程与初中课程在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程度,帮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化为新知识,顺利参与到高中物理学习中。

4.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是最重要的。

课堂学习时间是漫长且关键的,学生听课效率的高低是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如何提高听课效率,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1)课前的预习可以把握老师的讲课内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听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聆听老师的讲解,减少盲目和被动。预习后还能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作一番比较,分析自己的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听课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思想不能开小差,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所学的知识才能在自己的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

第5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中学生 有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07-01

1 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1)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大部分学生手中握有大量学习资料,平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可是考试成绩却并不乐观。仔细分析后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这就是他们没有充分的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知道了这个阻碍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问题,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认真听见,深刻领会并做好笔记,课后还要进行认真的联系并及时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认真梳理解题思路,多进行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2)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良好习惯,且是必要习惯。学生在预习时可以仔细阅读没学过的课程,标注不明白的部分,回顾并记忆以前学过但记忆模糊的相关知识进行再次熟悉,并复习归纳学过的相关知识。同时,课后复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强化课堂知识训练,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学会比较分析。因为物理学中存在不少类似的概念、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它们产生混淆,而记不牢。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相似的概念、公式,帮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外型上类似的概念、公式,加深对其的理解,避免学生因死记硬背而混淆概念、公式。

2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处于兴趣正在生长的阶段,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引导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循循善诱,带领他们在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中渐渐喜欢上这一学科,并自发地去学习,去领悟。

(1)运用兴趣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生动形象的解释和具体直观的对比,来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结合,利用学过的知识探讨问题,引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的愉悦,增加继续学习的兴趣。

(2)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很多初中学生都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物理正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一优势,尊重学生喜动手的意愿,满足学生做实验的需要,需求得到了满足,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而且在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结果,之后再设计实验步骤,并最终通过操作验证猜想结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满足和自豪。

3 重视情感教学

(1)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初中物理教学应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初中学生年龄不大,又是刚刚接触物理,难免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教师应表示理解,并给予正确引导。课堂上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进行严格教育,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对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低的学生要保持耐心,认真引导,培养他们正确分析问题的思路,不能撒手不管,导致他们越落越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①对所有学生平等视之。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喜欢班里学习踏实勤奋、成绩优秀的学生。这虽是人之常情,但作为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最起码的素质。现在讲究教育公平,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好生差生平等看待,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②对学生勤表扬多鼓励。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自尊心强、心理素质差,厌恶批评,喜欢表扬和鼓励,往往更多的赞美能帮助他们上进。因此,教师要掌握好现在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机会就多鼓励他们,不管成绩大小,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

4 丰富教学方法

(1)发现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现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自发地探索发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方法获得知识。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2)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研究性学习法是以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归纳等能力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来归纳总结那些由教师编制的思考题。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融合。学生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发挥自身的才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分析,尽可能地发掘、使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爱上学习。

5 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而言,物理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实验方面,对于物理实验的教学需要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将物理实验需要的器具准备齐全,在做实验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受到实验学习的具体过程,得到实际的锻炼。二是课堂的学习方面,在具体的学习中需要将课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好,只有将具体的学习深入进去,才能够将学习真正体会到。老师的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优势。需要将物理教学的实验部分和课堂教学配合起来,只有成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在物理的教学中收获到全部的知识。

6 注意利用学案进行任务导向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们的研究,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从笔者近几年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察实践来看,有效性高的课堂一般都有学案进行任务导向。学生有学案,就有了清晰的任务要求,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任务驱动,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高。

7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想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确立来指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教师就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物理教学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对中学生学习具有一定作用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蔡昂.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广东科技,2011(16):47-48.

第6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1 从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抓起

初中学生对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一进实验室就要拿仪器,一拿到仪器就想做实验,这是一个通病,它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进行。从前我们只是用实验室的纪律去约束,效果并不好。现在采取了正面引导的方法,抓住学生被实验仪器吸引的时机,领着他们观察仪器,边看、边介绍、边试用,对于重点的要求还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收效显著,大多数学生对仪器的操作比较规范了,并养成了实验前先了解仪器的习惯,从而避免了对于仪器的误操作而带来的损坏,更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演示实验,教师(或演示的学生)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应该是正确使用仪器的示范,出现不正确的动作时,不要遮掩,应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及时纠正说明,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借助实验--释疑、探究

培养同学的通过实验释疑、探究的才能,不仅能增强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且对于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大有好处。

初中学生刚开始不了解物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碰到物理问题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看书”、“问别人”等从其它课程中得到的释疑方法,不注重实验释疑。而实验释疑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而可靠的方法。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还较窄,很多问题不可能一下了从理论上分析清楚,这时实验释疑就显得更重要了。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总觉得不受动力作用的物体应该是静止的,对此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甲车拉着乙车运动着,当甲车突然遇到障碍物而停止后,乙车仍继续运动,致使两车间的连接线松弛。学生不仅从实验里亲眼看到了运动物体不受动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纠正了错误认识,还体会到,平时观察现象必须仔细,否则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又如,为了探究“浮有冰块的一满杯水,在冰熔化过程中水会不会从杯边溢出?”这一问题,我提示“实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句话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探究欲望,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做了实验,马上获得了正确答案。

3 铸就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学生不了解实验的重要作用,误认为实验只是为了测量几个数据,因此各实验组之间常在实验后核对数据,个别学习较差的学生甚至有抄袭其它小组数据的现象。应该把这种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在教材第一个实验“长度的测量”中,通过对不同小组实际测量值的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到,对同一长度量进行测量,得出不近相同的数据结果是很正常的,以解除学生的误解和顾虑;同时在实验中尽量减少学生查对数据的机会,如“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各组选择不同的待测电阻。还有每次实验重视在“实验目的和原理”这些项目上的检查,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我判断实验数据对错的能力。

在研究性实验的实验报告里,还发现有实验数据错误而结论仍然正确的情况,这说明他们没有研究自己的实验数据直接抄录了课本的结论,对这种坏作风和态度必须严肃批评,但在讲清道理之外,要作必要的引导。事实上,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只是为了学好物理,而且会受益一个人的一生。

4 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实验程序,让课堂洋溢发展生机

初中物理虽然讲述的内容少而且浅,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还是很多。如我在演示大气压的测定这个典型实验时做了一次尝试,改变了过去平铺直叙介绍的方式,采用了师生共同探索的方法。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了“覆杯”实验,得出大气压能托住一杯水高的一段水柱,这说明大气压必大于或等于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强。为了测定大气压的值,同学们自然想到用更高的杯子试一试,这时我用一根长度1m左右、一端封闭事先灌满红色水的管子,再做了这个实验,水仍然没有流出来。同学们感悟到:大气压强真大啊!这时有同学提出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来试试,为了照顾那些还没有反映过来的同学,我从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去分析,指出换用密度较大的液体的方法是可行的。换哪种液体?全班异口同声:换水银。在此基础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托里拆利当初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当同学们听到我们想出来的方法与大科学家所用的方法一样时,心里特别高兴。尔后我在同学们的“指导”下做了托里拆利实验。

5 实验的总结和检查必不可少

实验的总结工作必不可少,每次分组实验后的内容包含:使用仪器的情况、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实验误差的分析、有代表性的思考题的解答分析。(注:以上项目不必在每个实验中面面俱到)。在期中、期末复习时我也不忘记对于实验知识的总结。

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丨心理学

引言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也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的产生、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实验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践基础,是验证理论预言和假说的主要依据,并提供了确定物理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手段[1]。物理学实验课程在学生的初高中和大学阶段均会有开设。对于初高中生而言,在我国目前的“一考定终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他们面临巨大的考试压力。而对于考试而言,更多考査的是学生的书本知识,很少考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初高中生的学习精力还是更多地放在书本上。对于大学生而言,随着髙校扩招,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更多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专业、二学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等内容上,能把时间放在物理实验等基础课程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时,由于物理实验教学枯燥和学生的个人兴趣,让原本少的物理实验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物理实验一般未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和兴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互动性很强的活动,需要教师、学生双方共同积极参与。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物理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心理学视角

1?情景教学法,让课程更生动更形象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物理实验教学更多的是以学生、老师面对面交流、学iiE-mail:XWL551@163.com习的过程。实验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可触摸、真实的感觉。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边讲解边实验模拟、播放模拟视频、展示代表性的图片、比喻等,在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物理实验交融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用“死海不死”的例子引入,展示人在死海看书的照片,播放更换不同的条件浮力的变化的模拟实验视频,边实验边讲解边分析边推导,最后得出结论。在生动情景的带人下,学生自觉能融人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思考、自觉想象、自觉理解、自觉记忆等。这对于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仿真模拟技术、图形可视化技术、无所不有的网络共享、多媒体技术,为物理实验的情景教学法提供了技术和素材支撑。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主动学习并善于应用这些科技手段,利用情景教学法,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讲好物理实验课,增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广泛爱好。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教学

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吸引广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物理实验过于偏向科学探究,与实际应用联系太少,甚至脱节,对于今后的工作帮助不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英语、计算机能帮助提高加分项的课程。面对这个现实,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虽有浓厚的兴趣,在现实面前必然有所取舍。物理实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物理实验课程编排上,既有纯理论证明的,也有实践应用;或者在同一次实验中、理论演示中,穿插着实际的应用。比如,在讲电子学和声学的时候,可以把物理知识和计算机硬件联系起来,电子元件控制了显示器的显示,音响的工作原理是振动器振动发声(振动音响)和纸质鼓膜喇叭发声等。把物理实验充分与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实践过程充分结合,使物理实验既成为物理知识传播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加贴合实际的实践资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实际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有所裨益。

3.以学生为中心,化被动为主动

对于以前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需要上课做好笔记,认真听讲和理解即可。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按照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就可以轻松得到实验结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处于被动状态。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一般是难以体会做实验过程的乐趣,也给学生一个根本学不到东西的错觉,错误地认为只是机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产生厌学的心态。实验设计过程的反反复复、一波三折以及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学生都无法体会。物理实验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从实验设计、仪器设备的调试、样品筛选、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整个实验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一整套实验流程,同时提髙了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结构、认知加工策略等,导致学生的每一阶段的认知有一定限制,而实验老师一般具有更广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有限认知一般了解不够。因此实验中老师在课前要做好调研,合理安排实验目的和要求,不能主观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让短时记忆信息进人长时记忆,充分考虑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对于初中生讲电流、电压解法的问题,一般采用公式法、一次方程法;对于高中生讲电流、电压解法的问题,可以采用一元二次方程、二元方程;对于大学生讲电流、电压解法的问题,则可以采用矩阵的解法。

4.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物理实验属于智力学习,要想把物理实验学好,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自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学习得来的。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取决于他们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反应。不同的人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的点不一样,有的人对于科学探索感兴趣,有的人很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有的人喜欢一波三折的感觉等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对不同的学生,老师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各有所长,对于他们的成功不吝夸奖,提高他们的物理实验信心。随着信息化的深度发展,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依赖手机、电脑等媒介。教师也应尽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好新的交流工具。比如在实验课程开设之前,做个网络调査,搜集学生对于课程安排的意见和喜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课程的内容、开展形式及时做出合理调整,做好物理实验的准备工作等。

第8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要做到“三基”,即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物理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物理解题技巧一、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

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例如题目中说“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计”;题目中说“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二、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画好情境示意图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涉及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一类是碰撞过程,另一类是先变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的过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问题.热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这些过程的定量计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磁振荡、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做先变加速后匀速的运动等,而画出这些物理过程的示意图或画出关键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是解析计算题的常规手段.

画好分析草图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和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等.在审题过程中,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物理题,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过程以及探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几乎无一物理问题不是用图来加强认识的,而画图又迫使我们审查问题的各个细节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

三、要谨慎细致,谨防定势思维

经常遇到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已知条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以此形成干扰因素,来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学们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犯错误.在审题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这些干扰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确地得出答案.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条件,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防止定势思维的负迁移.

四、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现在的物理试题中介绍性、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题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题时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思维,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

高二解决物理实验难题的思维方法一、转换思维法

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有一些些物理量其实是不容易直接测量或某些物理现象直接显示有困难,这样就把难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物理量进行间接测量,或将某些不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容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而进行间接观察,这种实验设计思维方法称为转换思维法。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利用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求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在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利用位移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

二、比较思维法

设计物理实验时,利用对比实验,找出物理现象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这种实验设计思维方法称为比较思维法。

1.条件比较: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如研究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过程比较:比较不同物理过程的现象的变化。

如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可推知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3.状态比较:比较物理现象在实验时间内初、末状态的变化。

如比较酒精和水混合前后的总体积,可推知物体内分子之间有空隙。

三、替代思维法

设计物理实验时,将直接无法测量或不太容易测量的物理量、直接无法观测的物理现象,通过变通替代的方法间接进行测量或观测而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这种实验设计思维方法称为替代思维方法。

1.物理量之间的替代:如研究单摆的运动图像时,用纸板的位移替代时间,简化了实验测量。

2.物理现象之间的替代:如初中的热胀冷缩实验,利用双金属片热胀冷缩的弯曲来接通电路,让灯的明暗来反映双金属片的弯曲。

3.物理过程之间的替代:如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与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过程替代平抛运动过程,将曲线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研究。

4.物理仪器之间的替代:如测电源电动势内阻实验中不提供电压表,而利用电阻箱和电流表完成实验。

四、近似思维法

设计物理实验时,为了简化实验测量,突出实验的物理意义,对一些中学阶段精度要求不太高的试验,在其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采取近似的处理,这种实验设计思维方法称为近似思维法。

1.对象近似:如在气体实验中,将常温常压下的实际气体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将“细线与小球”近似看作单摆。

2.过程近似:如单摆实验中,只有在摆角小于5度时,摆球的运动近似地看作简谐运动。

3.结果近似:如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将电流表、电压表近似地看作理想仪表。

为了提高精度,要求将实验条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电表合适的量程于合适的电路连接方式。

五、累积思维法

设计实验时,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一次测量具有不确定性或不可靠性,则采用累积后求平均值的方法,称为累计思维法。这是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而设计的。

1.时间累计法:如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采用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来求单摆的周期。

2.空间累积法:如测量一张薄纸的厚度时,可测多张薄纸的厚度后求平均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等。

高二物理学法指导预习

通读一遍教材,去了解和接受新的物理概念,找到它的特点,提前知道公式和定理等。把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等后面深入学习时解决或者问老师。

新旧知识是一个继承关系,并不是割裂独立的。预习新知识的时候,要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发现哪里不会不明白不清楚,要赶紧补回来,因为老师默认你已经会啦!扫除这些“绊脚石”,才能立即理解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

预习也要注意时间和效率,一般优先预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拒绝苦思冥想其实是在发呆?,完全可以把问题留到上课听讲的时候解决!

尝试自己画出知识点脉络图,能够全面了解整本书的知识点和考点。

听课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主要状况。提高听课效率要注意: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钻研课本要咬文嚼字,注意辨析。概念理解要准确,对概念的确切含义要通过实际例子情景化例静摩擦力中“一起运动”“有运动趋势”,运动学中“二秒”、“第二秒”、“二秒末”,“速率相等”“速度相同”,自由落体中的“真空”“静止开始”等。所谓辨析,就是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到一起,认真对比其差异。如重力和质量,重力与压力,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大小和变化快慢,匀变速与匀速等等。听课过程要全神贯注,特别要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慨括前一节课的要点和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慨括性,是在理解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复习

①做好及时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的看书和笔记,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使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以边回忆边在草稿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大开笔记本和书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己清楚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使得当天上课的内容巩固下来了,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率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②做好章节复习,学完一章后应进行阶段性复习,复习方法也采用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

第9篇:初中物理实验笔记范文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教学 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1 注意保持学生兴趣持久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所见所闻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他们把探索的触角不停地伸向各个知识领域,寻找着最感兴趣的方向。每次演示实验之前,学生只要一看见教师拿着演示仪器走向教室,就精神特别得高涨。怎样使学生对物理科学知识的兴趣保持持久和稳定呢?

1.1力求实验操作成功

不难想象,教师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处于高峰时期,接二连三的失败会令学生大失所望,兴趣骤减。

1.2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我们发现,在上实验课时,绝大多数同学非常感兴趣,还有一部分同学报想自己也动动手,或者踊跃地上前帮教师担任助手。当同学们一走进实验室,他们显得格外兴奋,这里摸,那里瞧。这正说明了学生想看(观察)、想听、想动手的热爱心理。教师要格外注意保护学生这种心理现象,能开的实验要尽量开,手头缺少仪器要尽量想办法自行解决。在实验课需要学生助手时,最好让学生轮换上来帮忙。

学生们好奇心重,凡是拿到教室里来的仪器都想摸一摸、动一动。这时教师不要因为爱护仪器而大声呵斥学生,以免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下降。

2 指导学生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成功的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加,但是学生不能单凭兴趣学习,还要注意引导他们锻炼自己,要求他们以有意注意来对待物理科学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可以训练学生去有意注意。

3 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物理科学知识有独自的自然规律,要求学生掌握这门科学知识,必须肩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把学生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通过分析、推理,提出必然的结论,就是启发学生掌握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尤为如此。

4注意克服学生对实验的心理障碍

4.1对实验的恐惧心理

有不少同学很喜欢看教师实验,但要自己动手时又显得十分害怕。他们怕触电,凡是与电打交道的实验就不敢动。有时即使是低电压的直流电路实验,也缩手缩脚,他们怕用水银做实验,似乎一接触水银就会水银中毒。

克服学生这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教师介绍有关的操作知识,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当学生表现出恐惧时,教师应和颜悦色地进行示范,再让学生自己动手。

4.2对实验的轻视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高考都是卷面考试,因此,实验并不重要。其表现形式是实验时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动手做实验也很不认真,自己很少动手,或者不动手而特别人的实验报告抄一份就算了。对于这样的同学,除了帮助他们认识到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外,还应该用生动有趣的实验吸引其注意力。

4.3对实验的畏难情绪

不少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物理实验也难做。做实验时,有些同学面对一大堆实验器材,不知道如何配合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开关等电学器材摆在面前却不知怎样按照电路将其连接起来;实验做完后,大堆实验数据不知怎样处理。

要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学生产生对实验畏难情绪的因家很多: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较差;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教师的许多演示实验未让大家看清楚、弄明白,在学生实验时,教师指导不力;学生对实验结果处理未掌捏方法等等。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花气力、下功夫、找方法。只要经过教师的辛勤努力,一定可以使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热爱物理科学。

5指导物理实验的方法 ,提高实验效

讲究实验方法将会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充分的发展,越学越明了,给物理学习带来的是高效率。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使之在头脑中再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帮助和组织的作用,在当今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下,用汗水加时间的方法是没有出路的。正确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更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学习方法的知道渗透到物理教学全过程,即一方面改革教法,着重培养能力,一方面具体知道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抓好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好一个实验,学生刚开始高中物理实验时,教师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更有重要意义。

总之,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级就有不同的表现,因此,研究掌握学生在实验中的心理,对于我们的实验教学来说,永远是一个永恒而崭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安忠,刘炳升主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 刘炳升,魏日升.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 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高中中物理演示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