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企业家 协同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思想,它既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国家统治和社会引导的主要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同时也是占据中华民族统治史两千多年、在不自觉中影响决定人们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在当代,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就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延展。两者相容相进,相辅相成。这种协同关系作用并伴随着现代企业不断成长,从倡导“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到“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思想的萌芽都在现代企业文化中点滴体现出来。如何把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思想和左右企业发展远景与使命的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是我们在现阶段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主要论著和思想中都提到了以“仁爱”为统治和管理的基本思想,主张“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为政以德”。所谓“以民为本”即是认为人民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管理的根基,是一切管理行使的基础。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视人的作用,主张“天生万物,以人为贵”。唐太宗时期,大臣魏征曾警示太宗皇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醒他在统治国家时应该时时注意到人的作用。“以和为贵”则是儒家思想中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都是在强调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谐,注重中庸的思想体现。另外,孔子认为封建统治者想要“为政以德”必须具备“信”的要素。所谓“国不可无信,人不可无信”,诚信成了儒家思想治国齐家的根本。无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还是“以诚为重”都是发自于儒家思想的“仁”、“爱”,都在强调一种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协调发展的思想,这些观点正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不谋而合。
儒家文化适合于现代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儒家文化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孤立与隔离起来,而是沿袭了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与归属观念,这些认识对于以人为基本管理对象的现代企业文化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亟待继承与发展的宝贵遗产。
二、企业文化塑造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就被誉为企业发展的“第二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本管理为主体,以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认同为基础,以形成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职工共同自觉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是企业赖以发展的灵魂和支柱,是企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三、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协同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靠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强弱。以人为本在企业的环境中主要是指两类人,即企业内部的最高层领导――企业家和企业内部的最基本单元――内部员工。
(1)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群体,是具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特殊载体。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作为企业精神的倡导者和化身,能够根据企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提炼和概括出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目标,让广大员工认可并心悦诚服地自觉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
(2)作为基础力量的员工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力量,是企业全部工作的承担者和完成者。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每个员工对于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所有员工学会,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达成共识,以企业发展为最根本的奋斗目标。另外,提倡人性化管理也要注重员工的参与程度、情感尊重、团队意识培养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企业文化。
2.诚信的理念贯彻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
“诚信经营”是现代企业提倡的经营管理理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中“信”的体现。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所谓“信”也可以用儒家所说的“生财须有道”来解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财有道”。企业存在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可能会受到种种不良因素的侵袭,我们现在提倡要贯彻“诚信”的理念就是要做到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自觉形成守信不移,童叟无欺的局面。如果耍手腕,搞欺诈,企业就不可能正常经营下去。
3.企业团队中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
“ 团队精神”是近年来管理界颇为提倡的一个概念,它讲求组织内部的成员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高级管理层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和为贵”的思想即是要求人们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而存小异。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当代中国企业家应经开始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他们注意关心员工的情绪,定期组织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加活动,定期召开管理层和员工代表的讨论会,使员工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于企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达到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的“共同管理”。
四、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反映在文化的比拼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量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保持积极而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背景,用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借鉴西方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更具特色更加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汪宇燕:论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9第3期
[3]黎敏: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第4期
[4]张绍学:以人为本:儒家爱民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昆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刘云柏: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关键词:先秦;儒家;道家;伦理思想;对比
一、引言
中国作为儒学的发源地,在儒道自然观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儒道人生观作为我国哲学的基础,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哲学界的思想主题。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开始实行,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时代。哲学也曾面临过百家争鸣的的空前繁荣局面。同时,在哲学发展盛世的时期,曾被德国哲学家所称赞,称盛世时期为“轴心时代”。本文主要从先秦时期的儒学观进行介绍,对儒道的人生观、自然观进行分析,并以此来追寻人类的智慧。
二、先秦儒道伦理自然观的对比
1.儒家的天人合
道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是否存在的评价标准就是儒家道德性。“天”的存在也有两种内涵:第一,价值本体,这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界之中的一种有形物体;第二,抽象物质,自然界的客观万物。因此,相对应的是儒家的内涵,它的天人合一也具有双层含义。
第一,自然万物,在儒家思想者的眼光中,是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在万物山水之中,儒家思想是依靠对自然的欣赏,对人格进行颂扬和倡导,以此达到天人合的目的和意向。水的流动和迂回,让人生充满动感的生机;水的流动,不仅可滋养万物还可滴水石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以其付出为乐,山无所求的为自然万物提供庇护,为万物生灵提供保佑,更加打造了自己稳重、高大、涵容和持重的形象。而仁者却以其凝重思想为乐,将人与山与水进行自然的衔接,使人心和自然共同生成一种交织感。自然特性中,人格的自然延伸,为外物的拓展提供了条件,拓展和开发了外物的无限生命。山的仁德,水的智慧,是人们喜欢观赏自然风景的重要原因,也是人们对自然、对人生之道的一种态度。
第二,儒家思想中,天和天道的不断演化,为自然界中的万物创造了较大的生存环境。在天道的不断孕育下,人们的道德价值达到了以天和人的层次。生生不息的天道循环,为万物的化育创造了条件,为天地之间的道德至善提供了基础。
天道的循环往复,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儒家思想,提供了契机。无穷无尽的天道变化,周而复始的气象变迁,使天道达到了无际的边缘。赋予道德精神的天道,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提供了指引,人类被赋予道德精神,使人道合乎天道,成为人间正道。因此,在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中,自然观的存在,为人格的道德主线,确定了精确地出发点,也为人性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和归宿。
2.道家的道法自然
道家的道,追逐与儒家的人合,在道家的道这里,“以人合天”指的就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四法”,这里的人、地、天、道、自然都有各自的含义,其中“自然”还有更深邃的寓意,除去自然本身的意义外,还有自在本身,自然如此的含义,即指一切顺应天意的自然如此,本来如是的一种自然状态。在佛家思想中,换言之,就是“法尔如是”,也是对道法自然的另外一种解释。
道法自然,在道家思想中,是以“知天”为基线,将道法、自然进行有效结合。顺天而行、洞察宇宙、体验自然、静守虚致,使人的精神得到超越和升华。同时,在自然中,安抚精神、回归自然本性,达到自然和人的相互融洽。
三、先秦儒道伦理人生观的对比
1.儒家的积极入世人生观
将有限的生命,创造具有无限生命意义的物质,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主张。儒家思想主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故,在儒家思想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中,人生的重要意义在于道的追求。追求道不是一种短暂的追求,而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的荣誉。不仅可以使人保持现世的功名,还会提高自身积极的态度,达到永恒。
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的一种境界,是儒家观念的一种理想状态。其中,在《大学》中,对“内圣外王”的思想境界,进行过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对其中“亲民,明德,止于治善”的三钢;“诚心,格物,正意,致知,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进行了列举。
格物而知至,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理论知识,建立在考察和研究事物的基础之上,是道德意识建立的重要内涵。诚心诚意的修身养性,坦坦荡荡的端正心态,明明白白的追寻理想,是自我道德思想完善的重要步骤。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对实现礼仪孝悌教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治国的重要保障。“内圣”由此转变为“外王”,达到人生最高层次的理想和人生境界。
2.道家的无为而治逍遥人生观
道家思想主张的是一种超脱世俗、无为的人生观。其具体的展现形式为,超脱世俗、以苦为乐、淡泊明志的人生价值观;顺应天道、顺其自然的生死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家思想,依靠的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即指,不去刻意关注生死,顺其自然、顺应天道、参透祸福、无所牵挂,安然度过一生。
人生之中,浮浮沉沉,生死有命,在一些特殊时刻里,人们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命运的安排。而在道家思想,作为一种智慧,一种修为,在其观念中,认为只需接受现实、静待转机,不可妄自菲薄,改天换命。人在一生之中,只有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顺应自然,安之若素,就能达到一种平和的心态,如水之平坦,心灵达到自由自在,将内心清空,消弭万物,达到到家的最佳境界。
人生,在其成长的路线中,追寻道家思想,是一种宠辱不惊、超脱自然的人生价值观念;逍遥自在、顺其自然、得天独厚是一种高深境界;人生价值,在道家思想中,核心内容在于精神,而非物质,人的终极价值观,在于得到之后的生命永恒,价值恒远。
四、当代启示
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人的人生观是一种积极对待的态度。但是在发展相对较快的现阶段,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悲观厌世情怀的出现、信仰缺失、享乐人生观的增加等,使得国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失控的转变。在这样的环节中,我们可以依靠儒家以仁知天下的思想,确定自身的人生目标,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将自身的有限生命,用于道法自然的领悟过程,为社会苍生服务,为天下人民鞠躬尽瘁。将自身的无限魄力,呈现于世人之中。同时,也可以兼济逍遥知天下的道家思想,以超脱自然,淡然平静的方式度过一生。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经过自身的考虑和选择,在担当的前提下,进行抉择的。
积极进取,安然宁静,将自身的价值展现在追求的过程中。保持自己心灵的空白,勇于面对挫折和挫败,执着追求人生目标,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经典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小结
人为追求客观需要,达到自然生存,不仅需要儒家的入世人生观,对人际关系进行调试,还需要以形为“礼”,准则为“中庸”,核心为“仁”,高尚道德为“精神支柱”的思想,作为人类修身养性的一种哲学。以此来炼化人们的灵魂,孕育人性的感觉,安定道德精神,确保人与自然在生存中的相辅相成。另外,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与道家思想相互结合,分别将其儒家入世精神和道家安然恬淡的思想相结合,超脱物质追求,完善精神生活和质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儒家和道家相辅相成的人生观,为时代的进步、人类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安宁,提供了庇护的港湾和指引的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持和保障。(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林群,“国学”的核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如今“中国传统符号”在各行各业已经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各行各业,都无不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作为华夏龙的传人,有义务,有必要、更有条件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室内设计艺术。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 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而当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 就是运用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在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的再创 作活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应该能够做到首先是现代的,然后是中国的。这样的室内设计,其存在的生命力将会很强,而且具有延续性和普及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精髓,而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对后现代文化、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由于传统文化历史渊源,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人类思想,是 各时期的精神文明的体现,例如先秦诸子百家、秦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文化,对当代各方面也颇受影响,也对国外“中国迷”起着 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上几千年传统文化 长期的积淀,在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更是如此强烈。 让传统文化不再作为艺术品鉴赏,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长处, 将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当代室内设计师应尽之义务。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学派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深刻审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责无旁贷地发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将其与当代室内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并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设计理念相结合并且融人到设计中去,形成当代与传统风格并存、独树一帜的室内设计风格,真正做到当代室内设计艺术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主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是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等。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 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 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 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1. 儒家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崇奉是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着重注视伦理关系。儒家思想其核心思想体现在中痛思想上,注重“天人之和”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使得越来越多的室内设计整体格局上侧重于回归自然,借鉴仿效山水自然风光,通过人为创造展现出室内自然和谐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既能爽心悦目,又能够鼓舞精神,还能够端正心态、克制所欲。通过内外环境及空间的联系,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借助自然之景达到“人文关怀“。而“仁义”、“礼乐”在室内设计基础上起着装饰、点缀之效。在建筑与居室造型特征上,体现出自然的亲和力。儒家的人文思想,集中体现为道德、才华和人伦,追寻儒家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的思想境界,以此为基础的室内设计在装饰载体上,也大受影响,比如雕刻、匾额、铜镜、楹联、壁画、书画、文房四宝等,其中匾额、楹联最有特色,既可以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可以从内容上起到警世、自勉、点题和烘托等作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对于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其中礼制文化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思想的发展核心。在室内设计艺术上一定要把握住儒家思想的核心,着重人文关怀,通过设计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艺术结合,体现“天人之和”的哲学理念。
2. 道家思想室内设计的影响: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道法自然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并且已经渗透到文学和美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和谐、宁静的思想,无论是在空间处理上还是在选材上,也深受影响,已成为现代室内设计流派中很重要的思想。在《道德经》上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道家思想在室内设计上,以“整齐”、“对称”为准则来体现等级观念。在空间布局设计方面,多讲究“整齐”和“对称”,从而体现出森严的等级观念,而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设计风格则受到道家的自然观影响,不再仅仅拘泥于形式,更重要的是体现每一个空间自身的价值,在使用上更加的自然、自由,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方式及魅力。以道家思想的“中国风”室内设计不再讲究“单一”,在室内设计装饰点缀上,可寻求细微的变化,但设计主体上则一定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的。从而在“变化”中寻求“和谐”性的美感。
3. 佛教思想室内设计的应用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佛教的思想,佛教思想在两汉的时候流传入中国,在中国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逐步发展,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在历代的帝王将相的推崇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统治的一部分,佛教思想注重伦理道德,讲究因果循环;佛教思想崇尚自由,清净六根、去除七情六欲,从而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脱离世俗。从而佛教禅宗对于我国的传统设计也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渗入了浓烈的佛教的审美成分,具有深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最终成为审美追求的目标。
佛教倡导生活中的简约之美,在室内设计中家具的省略便是一种体现,运用如此的简约,清新设计,形成一股简朴自然的新风,建立一道独特的别致风景。这对于一个生活、工作环境紧张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更是思想上的一种解放。
在佛教构成的元素中,多以沉静色彩来表现。其中白色和深色胡桃木色搭配为主流,其他颜色也以接近自然材质的原色来呈现出来。而在家具设计上,不会有太过繁复的线条构成,然而干净、利落的组合,能够让空间的属性更加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较开放性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并得到更新与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的所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把握传统文化精髓,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实现人与空间的协和统一,达到设计的根本目的。
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必将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完善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让传统文化不再作为艺术品鉴赏,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长处,并且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室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作为一名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应立足于现实,合理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和整合,最终是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开拓出一条既简洁、明朗、注重功能、强调环保、减少污染、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又具有真正“中国风”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效果追求形似,而是讲求神似的追求意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民族神韵的室内设计创作之路。
如何在室内设计中置入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置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开始,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的将传统文化置入到室内设计艺术中,才能真正的发扬传统文化。新中式风格在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同时改变原有空间布局中等级、尊卑等封建思想,给传统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没有刻板却不失庄重,注重品质但免去了不必要的苛刻,这些构成了新中式风格的独特魅力。“形散神聚”是中式风格的主要特点。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中式风格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特别是中式风格改变了传统家具“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的弊端,加之在不同户型的居室中布置更加灵活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二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比较分析入手,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总览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从而解决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设计的关系。
人体感知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代设计的主要内容仍是视觉艺术,相对而言,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理论思想首当其冲是美学思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博大精深,其中当然也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特点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思想杂蹂一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思想。所谓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只是后人的总结和发展。而对于西方设计思想而言,自产业革命后便逐步产生了相对独立的设计体系和完备的设计理论。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并使之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一直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正确把握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等问题,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的设计形式和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而借鉴西方设计思想与完备的设计理论,并比较其特征的关联性,是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的美学思想主要基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其后又受儒、道两家的影响产生了楚骚美学和禅学的美学思想。究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做以简要阐述。
中国的传统美学主要基于先秦的美学思想。而先秦的美学又尤指儒、道。此时的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己经形成。但是,如前所述,这些思想主要倾向于社会学领域,对于美学的研究没有专门系统的著作。但也正是从这些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完备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体系。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孔子的美学主张建立在他的“仁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所谓“仁学”的核心思想是“爱人”。在此基础上,又要求人的审美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准则,即所谓“道”和“德”。“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八情》),都体现了这种观点。在儒家美学思想中,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形式与内涵的关系问题,即“质”和“文”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有文无质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同样的有质无文也是不正确的,而应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在子贡批驳棘子城“君子质而己矣,何以文为”的思想中可见一斑。
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这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的重要概念。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庄,在其著作中把自然与自由的境界视为审美的最高层次。《庄子。缮性》中就提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这正体现了道家的基本美学观。体现在具体的审美标准中,就是把所谓朴素、无为、澹然无极作为审美的至高境界。
其后的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各自在综合、继承和发展了儒、道两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美学思想。简言之,楚骚美学以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一支奇葩。其中以屈原为代表的文学上的美学观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禅宗的美学思想兴起于中唐时期。在继承儒、道及楚骚美学思想的同时,其最大贡献即是将美的产生归为“物与心”的统一之中。这在世界美学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
二、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形成过程
所谓西方现代设计思想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生产力空前提高,其巨大生产力使得设计产品的数量和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享用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受众数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以往精致美观的手工艺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成为相对粗糙、简陋的机器产品。根本矛盾是艺术与技术的不同步产生的矛盾。受众的审美发生混乱和与现实的不协调。以威廉·莫里(William Morris)斯等人为首的进步艺术家领导了新艺术运动,提出了从纯艺术到物质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但这仅仅是现代设计运动的第一步。工艺美术运动并没有真正解决工业化大生产同大众审美之间的矛盾。其后又经历了弗兰克赖特、泽姆佩尔等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德意志制造联盟直至包豪斯设计学校等一系列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但这些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也只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设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现代设计。直至国际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等设计思潮的发展和完善,使现代设计理论逐步完善,加之设计师的设计实践活动,才逐渐形成了今天意义上的现代设计。
三、二者比较分析
首先,二者的产生和发展在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但主要可归纳为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社会形态的变革而产生发展的;西方设计思想的基于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应运而生。中国的美学思想产生之时正值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儒家思想虽产生于春秋时期,但其仍根基于周代的思想理论)。这时,新的社会形态已经产生,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生活仍然存在。这也是产生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礼”文化的基础。这使得人们在肯定了阶级、等级等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而源自西方的现代设计的产生则是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其根基为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从而导致的受众审美倾向的混乱和偏差。其根本目的是使受众的审美与大工业的背景相符合。这是二者产生条件的本质不同。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政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79-01
引言
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课应摒弃假大空的发展模式,善于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以更加丰富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儒家文化蕴涵的深厚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既为思政教育课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也为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人才奠定了思想基础。
1.儒家文化在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新时期是我国全民实践“中国梦”的伟大历史时期,学校作为社会建设所需各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思政教育工作,融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顺应新时期课改要求,加大教改力度的重要举措[1]。“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于丰富思政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丰富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注入新鲜元素,为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支撑点,全面提高思政教育课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儒家文化在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
2.1运用儒家文化奠定学校思政教育背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有效丰富,很多居民开始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帮助,这正是“兼济天下”儒家思想的现实体现[2]。只要教师善于留意,就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大量的儒家文化教育典例,以此丰富学校思政教育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事迹加工成思政教育的PPT和视频等教学资源,运用儒家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文化背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科学选取儒家文化经典,使其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深度,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出言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求的新型人才。
2.2运用儒家文化丰富学校思政教育内容
儒家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的“自省”、“仁爱”、“修身”、“知行合一”等思想内容,对于丰富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可以根据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新方向融入儒家文化经典,专门增设儒家文化的教育板块,或者将其融入到其他板块的教学内容中,为思政教育注入新鲜活力。此外,围绕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些焦点问题和学生成才的主题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思政教育讲座,将学生纳入到思政教育的学习体系中[3]。
2.3运用儒家文化创新学校思政教育模式
儒家文化从其诞生以来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这些都是开展学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从儒家文化的传承的各种载体,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物等,让学生在这些真实和立体的儒家文化载体面前去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虚怀若谷的民族情怀,利用这种丰富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思政教育的获得感,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新时期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时展趋势,构建思政教育的互联网平台,创造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高效思政教育模式。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思政教育网站,遴选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组成专门的网络教育团队,整合和各类优质思政教育资源,以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如“知行合一”、“内外兼修”、“仁义礼智信”等为主题制作思政教育的短片、视频等,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有效丰富学校思政教育的模式。
3.結语
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依然能够放射出璀璨光芒。儒家文化的经典思想“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正是新时期学生欠缺的重要思想品质,提炼儒家文化的优秀内涵,完善新时期思政教育体系,既有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网络,也有利于思政教育的纵深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3):113-114.
[2]姜益琳, 何淑娟.儒家德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路径及实效性展望[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1):28-30.
关键词:儒道互补 魏晋玄学 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则是其中的儒、道两家。
一、儒道思想文化的不同
(一)孔子和儒学发展
春秋晚期,孔子成为儒家学派的始祖。孔子的思想主要存在于《论语》之中,在《论语》一书中,最重要的思想便是“仁”,这也是孔子要表达的核心所在。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的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要在社会中实现这种理性,就要求人们做到宽容,不苛责他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人所能。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要重视道德的作用。他维护奴隶主利益的角度,希望恢复西周的原始制度,继续推行早期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孟子又在孔子的基础之上,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实行仁政最重要的是“民为贵”,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君舟民水”的民本观。
(二)老子与道家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强调的是“道”,“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起点。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战国时期的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
(三)儒道思想的具体不同
第一,在两家思想是为了处理不同关系提出的。儒家思想是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自己的儒家伦理观,而道家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建立起了宇宙论。
第二,儒道两家的治国理念不同。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积极有为”,经济天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的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但“无为”是不妄为,要恰到好处,不可操之过急,以达到“治大国若烹小鲜”。第三,儒道两家的价值观有差异。儒家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求个人通过外在的教化完善自我,从而担当起应该有的社会责任。儒道两家思想尊重不同,,共同发展,都χ泄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是以儒、道互补为其基本格局,而这种互补性的典型代表则是魏晋时期的玄学。
二、魏晋玄学中的儒、道互补
魏晋是一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约束消失了,法律的制裁也失去作用,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成了当时的流行风尚。名教是指名分教化,是儒家的礼乐制度与道德规范。儒道互补在魏晋玄学中体现为如何处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魏晋时期,动乱不断,政治权威崩溃,意味着儒家不再是唯一的价值体系,士人的头脑挣脱了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藩篱,思想文化领域获得了一次空前的解放。这是继春秋之后第二个价值失范的时代。“布衣横议于下……户异议,人殊论,论无常检,事无定价。”由此导致了魏晋玄学的兴起,成为一个时展的文化坐标。
哲学是非功利的产物。魏晋时代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萌芽于类似的环境之中。魏晋时期的士人在辩论中思考个人的生活,思索理想完美的人格,思考着个体与社会,自然和名教的关系。因此,魏晋时代第一次出现了人的觉醒,人对自己生命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的文学,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种对世界的思考,是魏晋之前的儒家士人难以顾及的。在魏晋时期,儒道文化实现进一步融合和发展,儒家强调积极入世,但忽略了入世受阻后的心态调整,而道家要求清静无为,淡然处之,为儒家士人提供了心灵休整的家园,提供了精神的家园。
在魏晋玄学的发展过程中,嵇康和阮籍为是其主要的代表人物,他公然蔑视礼法,中国传统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儒家的需要重新定义何为名教,何为真正的人生价值所在。儒学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加深与道学的融合。魏晋时期儒道互补的结果是,人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物质得失,也在于把活生生的生命去做僵硬的伦理教条的注解,而是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内心真性情的释放。人们可以积极入世,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但人不应该受一些外在事物的约束,应该有自我的完善和人性的本真,要特别强调真善美的重要性。
三、儒道互补的现实意义
儒道互补是一种治国理念。在执政过程中,执政者既要积极有为,有责任有担当意识,真正解决民众面临的困难,以民为本,做到仁者爱人,又要适时的“无为而治”,为民众智慧的表达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儒道互补的文化特色造就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图腾。儒家思想强调外在的阳刚之美,道家思想要求内在收敛之魅,二者成为内外结合的有机整体,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民族特征,使我国的民族精神不断发展,成为世界民族发展的共同财富,与此同时,这种文化特色也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文武之道,张弛有度”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儒道互补的产生,成为中国人人生智慧产生不可忽视的文化背景。每一个的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态度,这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的发展轨迹。儒道互补的人生观要求人们要辩证的看待人生面对的问题,,既要,刚强不屈的精神,又要能曲能伸。
参考文献:
[1]苏日娜.论魏晋时期的儒道互补[J].长春大学学报,2013,(11).
[2]米晓燕.阮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绥化学院学报,2008,(02).
[3]蒲利利.浅谈魏晋时期儒学的新变化[J].沧桑,2014,(01).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保险文化;关系
一、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儒释道三家。
儒家文化,讲究的是一种“家国一体论”。倡导血亲人伦、修身存养,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应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佛教是 “慈悲为本”,“皈依三宝”。佛家讲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惩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佛家思想的宗旨是慈悲,核心是“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者虽然立场不同,观点各异,但是最终却殊途同归,其价值观都是以人为核心,因此以儒治国家,以道修身,以释正心就成为了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中国特色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又包括汉族文化。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汇集而成经典的中国特色文化;她讲究修身养性,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厚德才能载物;她还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受到中华文化熏陶的人虽不一定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是会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心理原则,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二、中国特色文化与保险文化的关系
1、中国文化中的朴素风险管理概念
论语有云:“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现在所说的保险只是“艺”中的一小部分。从法家思想到儒家的礼仪仁义,再到黄老之术的无为道家思想,进而再到利他、无我境界的佛家思想,是一个思想的变迁过程,也是文化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保险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好多人都讲保险是纯粹的舶来品,但事实上,保险意识早在几千年前孟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时就已经存在。中国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念死无常”、“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鱼水”等的朴素的风险管理思想,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保险是科学的慈善事业,是一种事前的制度安排,简单来说保险行业的特点就是大家保大家,其意义和功用在于解决人们的财务忧虑、增加人们的财务安定感。这样的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更应该充分汲取中国优秀文化养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行业的文化内涵。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应当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文化,不仅是停留在形式上,更多的要在内容上体现出中国特色。
2、保险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事业的成功与否其实是企业哲学观的外化。保险文化的核心就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坚持诚信、礼仪和道德,坚持风险管理和社会理财,从而真正达到为投保人分散风险,为社会管理财富的目的。
保险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也是保险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修正的过程,始终都贯穿于保险业服务民生的需求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
3、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保险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问题,其表现就是保险从业人员的诚信缺失、为达成保单不择手段、职业道德水准低、业务办理缺乏规范性等。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保险业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保险的概念,在现代完全被保险公司所取代,这是一种偏狭的理解,而且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和勇气的缺失。由保险文化缺失导致的行业社会形象缺失在当前已经成为了制约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用中国特色文化为保险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积极培育保险文化土壤,发展保险行业文化
优秀的保险文化是不赶时髦的。不能把文化矮化,或者是使之成为知识甚至是一个技术,更不能把文化成一个符号。加强保险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稳定的保险文化土壤对于整个保险业的从业人员都有积极影响,集中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认知方式、评判标准、精神状态以及言谈举止上。保险文化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本质载体,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保险业才能更加健康和富有活力的发展。
2、从我做起改善行业文化氛围,扩大保险行业正面宣传
要增强保险行业的正面宣传效应,将保险文化中最本质、最有特色、以及最富有感召力的“风险分散,互助共济”等文化理念介绍给大众,着力破解保险文化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还要加强从业人员人本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保险行业实践与文化脱节的问题。保险行业的发展应当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系统化推进行业文化建设,使文化贯穿保险全过程
保险行业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根植于浓厚的中华文化当中,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概念定义中,而应当努力把握保险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提炼总结具有代表性的保险从业人员先进人物和事迹,使保险文化建设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同时还要正确发挥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于保险文化建设的作用,使保险文化贯穿保险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谒基盛.再议保险文化之核心—诚信[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12).
[3]朱进元.不断丰富保险文化内涵 打造行业科学发展的文化支撑[J].保险研究,2009(11).
[4]张瑞.塑造与现代保险业相适应的先进行业文化[J].中国保险,2008(09).
【关键词】儒家人本思想;西方人文主义;集体本位;个人本位
在人学发展的历史天空下,东西方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文主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元素之一,从文艺复兴开始,以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为主要精神的人文主义开始确立,此后随着西方社会的工业现代化的成功,人文主义在西方社会中茁壮成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使之成为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中是否也包含人本思想呢?它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他们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下面对之做一比较。
东方人本思想首先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学思想。仁最初是指某个民族的日常的礼节,表示两个人打招呼的行为,是一种谦让的举止。孔子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孔子曰,仁者爱人。孔子的人学思想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1]的人性说。孔子认为,人的本性相近,只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不同。这表明孔子承认人生来差别不大,接近于平等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要想使人得到发展必须通过教育,个人方面必须“好学”。孔子讲要“好学不厌”,以追求人生至道。孔子人性说启示我们,对每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差别并不很大,每个人的成功机会接近于均等,个人成功与否更主要的是在于个人努力程度,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然不错。其次,孔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命权。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问人而不问马,明显把人的生命看的高于畜类或财产等物质。另外,孔子反对殉葬制度,《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2] 可见孔子是痛恨用陶佣来为死人殉葬的,更不要说用活人来殉葬。再次,孔子针对当时社会充满迷信鬼神的现状,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强调“人事”重于“事鬼”。《论语》中记载孔子不讲乱、力、怪、神,当季路问孔子事鬼神之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孔子那里,“事人”在先,“事鬼”在后,即“人事”是我们所应当关注的首要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把人置于鬼神之上,把“事人”置于“事鬼”之上,这一思想非常宝贵,可以说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从而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古代中国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存在。而不是如西方社会那样,形成了一种宗教文化统治下的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接下来,孔子仁学的中心内容是什麽?它就是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问题,即所谓“成人”之道。成仁成圣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推崇的人生最高目标。孔子把“仁”的内涵定义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孔子这里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主张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和友爱,把别人的成功与否视为与己相关之事,从“泛爱众”推出仁君要行仁政,仁君爱民的思想,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上面。从而达到儒家的最高人格理想。
西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源于拉丁文humanus),通常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体系的资产阶级思潮。其主要思想是肯定现实人生的意义,要求享受人生的快乐;倡导个性解放、要求个人自由、相信人的伟大力量、颂扬人性的完美和崇高。人文主义针对中世纪的神学文化,呼吁要重新发现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肯定人的意志和行动的价值,恢复人的各种权利,包括人在上帝面前的应有地位。早期的人文主义者歌颂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和乐观主义精神,要求承认他们通过劳动而获得的人间幸福的合法性,反对禁欲主义对人间幸福的扼杀。但丁创作的《神曲》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始。他认为人是最高贵的,因为人有理性和意志自由,人应当通过理性和行动来争取自由和幸福;他还认为爱是统治世界的力量,人应当爱人,而不应当去爱神。彼得拉克在《秘密》中有一段话:“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包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3],充分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的急切心情。薄伽丘认为“人类天生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3],这被称为最早的人权宣言。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的光辉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提倡人的尊严,赞扬人的伟大,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1.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共同点
他们都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人生为出发点,都反对或搁置神学,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儒家主张仁爱学说,由亲亲到泛爱众,由泛爱众到君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众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生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仁人志士。《易经·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乾健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西方人文主义从反对神学对人的统治出发,高扬人的理性精神,追求现实的人生幸福,要求恢复人的各种权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对待人之外的鬼神世界时,儒家明显采取了搁置的态度,客观上影响了中国的无神论思想。儒家强调人的现实世界高于一切,不能以危害人的正常生命权、生存权为标准处理事情,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而西方人文主义则明确反对神权的压迫,他们把神权与人权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封建神权的统治,才能彻底解放人自己。
2.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第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以人的欲望、要求作为出发点,对自然采取征服、掠夺的方式,强调“天人相争”的观念。《易经》作为儒家五经之首,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正是“天人合一”的精神,《易传》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精神,主要是说人们要认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也就是要向大自然学习,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而人们又必须有节制、适度地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儒家人本思想以集体为本位;西方人文主义以个人为本位。儒家人本思想重视家庭、家族、国家这种集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以集体利益为前提,对家庭要以孝悌为核心,对国家要以忠诚为基本价值,因此集体主义是儒家的主要价值取向。而西方人文主义则更重视个人的利益和权利,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注重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权利,私人的权利和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时甚至会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
第三,儒家人本思想强调善重于智,而西方人文主义则重视自然科学和理性。儒家以人格善为最大目的,因此非常重视人的道德完善,强调克己复礼,强调修身、齐家是一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而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农耕经济时期,对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儒家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而是偏于重视人自身品格的完善和国家秩序的稳定。于是儒家特别重视“德治”,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董仲舒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的著名论断,实际上是促进和推动了儒家仁学的宗教化,客观上形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重义轻利的倾向。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西方人文主义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从古希腊时代的“美德即知识”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在西方形成了尊重知识的优秀传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近代欧洲的自然科学也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且促进了自然哲学的发展。自然哲学重视自然科学和理性,他们力图以科学和理性来反对中世纪独断主义的封建神学,以解放神学统治下的人和自然。
3.两者比较的启示与意义
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是东西两大文化传统中的主流价值观,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儒家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尤其在当今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发展成为一种态势,西方社会逐渐认识到东方文化的价值,东方文化对于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些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升传统文化以适应现代化发展之需和化解全球化时代难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儒家人本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整体重于个人等内容都具有合理性,重新阐释这些内容必然会对当今人类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源于西方人本思想中的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具有现代精神的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现代性文化直接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他们尊重科学、理性和个人权利,这些因素对于现代性先天不足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认真研究和借鉴,使之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两种文化又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带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借鉴学习时要认识到其不足之处,少犯同样的错误。儒家人本思想过分注重整体的稳定,忽视个人的合理欲望要求,因此造成社会发展动力不足,长期徘徊在封建农耕经济下的低水平,民生质量低水平发展,最终造成近代以来落后的历史现实。我们在发展传统文化时必须加以警惕,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西方人文主义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造成今天环境危机、能源枯竭,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过分强调人的各种欲望和要求,造成人性中的各种恶的本性泛滥,造成社会混乱,道德下降,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安和惶恐,这些现象是西方人文主义的不良后果,必须给予科学总结。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为指导,借鉴西方人文主义中具有现代性的人权、法治、自由和科学为主的文化,又要发展民族文化中有生命力的文化,并使之提升到现代化的高度,创新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引进传统文化教育应包含那些内容呢?最主要的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仁爱意识”的陶冶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的初义是爱,后来历代儒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天地一体广泛的概念,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原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条件,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象征。而把“仁”赋予广泛意义的是孔子,孔子在他的《论语》中对“仁”作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等。孟子也认为,“仁也者人也,合而为人道也”;“恻隐之心仁也。”他们把“仁”同有生以来的同情心联系起来,从人性的角度去约束人们不做于人不利的事情。只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决无不和谐之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通常只是抱怨社会不理解自己,即从未想过自己也应该去理解他人。他们往往是“己所不欲”,都乐于“施人”。人性的功利观有相当大的一致性,自己不愿意的事,别人自然也不乐意,儒家所倡导的“推而及人”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没有换位思考,就很难有理解,缺少理解的人际关系,一定是不和谐紧张状态。与“仁”密切相连的就是“爱”,亦即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通俗地说就是“善良之心”。人的道德修养,内涵非常广泛,但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善良”的品质,一切崇高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善良之上,离开善良这个基础的道德修养,那只是舍本求末的空中楼阁。故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该让学生理解古代儒家所提倡“仁爱”的本质精神,应该充分认识到“仁”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的标准与力量,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能克制个人私欲,以己之心推而及人,从而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民胞物与”的境界,这无疑是值得倡导的。尽管传统文化中的“仁”包含的是封建思想的本质,但它的具体实施途径与方法,于今已高,应该是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二、“中和理念”的境界
关于“中和”的哲学基础、产生原因及其理论内涵,这里不作阐述。我们只是认识到 “中和”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之,这就是“天地人和”。这里包含的两个层面,一是整个自然界,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人间万事,都是同一运动规律,同一价值判断。这价值判断的最佳形式就是“中和”。
“中和”观念对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影响,最大莫过于遵奉“中庸”的人生观,它是儒家奉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何谓中庸?简言之,“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庸”即周也、常也、普通也。上古《尚书・虞书皋陶谟》列举的诸如“宽而栗,柔而立”等九德,《左传・季礼观乐(襄公二十九年)》戴季礼对鲁乐“直而不倨,曲而不屈”的赞美,无不是以“中庸”为衡尺。古人认为,过与不及,均非正道,只有持中尚中,方为至美。过去,我们所对“中庸”之道一直是持严厉批评态度的,这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诚然,“中庸”之道有许多封建思想意识,尤其宋学泛滥,至使“中庸”理论庸俗化,但要看到“中庸”自有其科学内核,历来主张要全面看问题,就是反对偏执一端,主张斟酌两端而取其中,“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这是谁都了解的哲学真理,而“中庸”正是具有这样合理的内涵。
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需要有“尚中”的理念,而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持中”之道。回顾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无不使我们感到抛弃“执中”之道所带来的损失。“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冒进,“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极端,使我们国家经济上、伦理上迫乎崩溃。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完全应该让他们了解传统的“中庸”思想,抛弃其落后的糟粕,吸收其合理的内核,古为今用,克服年青人偏执的缺点,学会全面看问题。在处理各种关系上,切勿偏执一端,力求左右兼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尚中”的思想,处事都秉承“持中”之道,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有了这一种风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是指日可待的。
三、“民本思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