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范文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哲学基本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

第1篇:简述哲学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词】整体观念临床进化心理学土家族人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学认识到情志的重要性,七情内伤会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引发多种情志病症。而情志作为中医学对现代心理学情绪的特定称谓,认识到人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认知评价会产生心理上的复杂反应。心理学家通过明确心理障碍的具体标准,以中医学“整体思想”来研究土家族人的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本文简述如下,以供今后进一步学术探讨与交叉研究之用。

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的主要特点

首先,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长期的生产与临床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运用古典哲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思想,中医学认识到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作为人体一部分而存在的。通过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病情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诊断。其次,中医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相统一的。中医学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的阳光、水、温度、生物圈等,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这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再次,中医学认识到人与社会环境是相统一的。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好坏也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之所以为人,是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当这种社会因素与人体不相适应时,稳定、有序、平衡、协调的健康状态就会被破坏,从而成为邪气影响人体的正气而致病。

2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在相应的背景下,如果一种机制未能执行它在进化中所形成的设计功能,那我们就可以说该机制发生了功能障碍。

3 进化心理学所致问题的表现

3.1 当面临相应的适应性问题时

由于设计功能未能被激活,常会出现一些由心理障碍引起的行为异常现象。例如土家族人强调存在的“基本问题”,如老人正常死亡后举行丧礼时,常常会以笑丧的形式,这反映了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于死亡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如果存在心理障碍时,扭曲的思维方式会让他们在面对死亡的降临时,非喜悦而是痛苦。

3.2 当机制在不应该激活的背景下被激活时

外显与可观察的行为方式,周围环境的条件反射与影响效果,反映了条件性情感反应在新情境中的泛化和发展。例如土家族人通过哭嫁,有回忆母女情深,有诉说分离别哭,有感谢父母养恩,有教女为人处世等等,可见其十分丰富的感情内涵。在哭嫁歌时,一般即席而坐,见谁哭谁,以娘婶多见。如果这种哭嫁过多地倾向于不合适的对象,缺乏哀婉离别,甚至有一种报复的冲动,苦笑皆非,于情于理不合,凸显的就是变态心理下“患病行为”的刺激强化。

3.3 当一种机制未能和其他机制相互协调时

协调的失败,可能存在对信息加工的不完全性和缺少言语理解的相互协作,也有器质性损伤参与调节作用。由于机制的“平均”功能所伴随的正常错误,人类在用相应的心理机制来对自身和他人的配偶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估,并非将主要经历和策略用在吸引同自己比较相配的对象中。例如在恩施地区的梭布垭石林,每年一度的土家族女儿会主要通过对歌和诗意,来表达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伴侣的追寻与选择,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但是由于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如土家族人看到的节目主持人和女演员都十分漂亮,这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高的比较标准,因而低估了自己配偶的价值。为了在女儿会上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一些土家姑娘可能因为抑郁、体型等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协调。

4 中医学“整体观念”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中的应用

4.1 中医学“整体理论”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方面的丰富内涵

以“整体观念”作指导的中医学,在长期的医学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七情会影响人的身心。如土家族人十分信奉的《灵枢.本神》道:“是故怵剔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乐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它本身强调了心理方面的异常会引来人们情志上的疾患,与进化临床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心理障碍存在许多同源性。在整体分析土家族人远古环境与现在环境之间的差别性时,由于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改变,会引发土家族人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与中医学七情治病还受到年代心理特征、当前生理状态等紧密相联。

4.2 中医学“整体观念” 指导进化临床心理学

以整体观来辨病求因,中医学认识到人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进化临床心理学时可把心理障碍的问题与其相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统筹兼顾地利用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去正常地挖掘其设计功能。

4.3 中医学“整体观念”应用于土家族人心理障碍的治疗

在多年的生活生产与临床实践中,以“整体观念”为思想指导的中医学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在土家族地区十分流行的针灸、推拿、气功、穴位封闭等。这些方法因为成本低且简单而易于操作,特别对一些疑难的心理障碍具有独到的疗效。如因七情不畅引发的顽固性呃逆的土家族病人可针刺内关或穴位封闭;惊恐过度所致发热的土家族病人可针刺十宣放血;耳穴压豆可解决长期因为心理障碍所致土家族病人的睡眠状态紊乱等。通过权衡土家族病人心理障碍的整体表现形式,熟悉土家族人的人体经络循行走向和分布状况,结合土家族的民族医药特色,可以帮助更多存在心理障碍的土家族人走向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朝文,陈平,吴双等.探讨中医“整体观念”在临床护理程序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13(5):3-5.

[2]孙广仁,童瑶,陈文垲,李其忠.中医基础理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增刊:224-228.

[3]D.M.巴斯,熊哲宏.进化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2-457.

作者单位:

1.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45000

第2篇:简述哲学基本问题范文

Abstract: As a real environment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ase studying can cultivate the case analysis, decision making, express and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of students.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stimulate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teresting. For these reasons, this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Business schools. But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lecturers can use the CDC matrix as a guideline to develop the appropriate cases. Finally, take the logistics course as an example. At the beginning stage, select the short and simply case to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in the comprehensive chapters, choose more difficulty case, let the students thinking as a logistics manager,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At the ending stage, use the comprehensive case training the multi-facet abilities. By the comparison shows, this method is prior to traditional indoctrinated teaching.

关键词: 案例难度矩阵;案例教学;应用实践

Key words: Case Difficulty Cube;case teaching;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92-02

0引言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是一种面向实际环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领域内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参与性,其效果优于传统单纯的理论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三个方面的锻炼:参与讨论分析源自于实际的具有冲突性问题;将习得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取代简单记忆式学习;在做中学,并学会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学生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并且获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由知识的单向传授转化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目前,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商科的多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MBA的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国内外一些著名商学院设立了不少案例中心,比较著名的有Harvard Business School、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Darde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The European Case Clearing House,我国的主要有北大案例中心、清华案例中心等。案例中心通过对案例的分类,提供相应的案例教学指导,较好地保证了案例的使用效果。

当前,国内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较快,但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指导,介绍性、成功案例多,参与性、矛盾冲突性案例少。何志毅通过对中国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调查得出,当前我国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需求的迫切性和案例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本土优秀案例不足;国外案例与国内环境不符等问题[1,2]。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短缺的案例供给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深化将会变得越来越显著。本文结合案例难度矩阵(Case Difficulty Cube,CDC)模型,从案例的编写者、使用者以及教学指导者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实现有效的案例教学,并以笔者实际所授物流管理课程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1CDC模型

CDC模型由M.Leenders等[3,4,5]提出,旨在通过对一个案例从概念(Conceptual)、分析(Analytical)、表现(Presentation)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对每一个维度又进行了三个由低到高的程度划分,并将一个案例定位在CDC模型中的唯一位置。

CDC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从事案例教学的老师在一个更为结构化的层面上开展教学,通过不同维度的案例组合,根据课程对学生的不同要求撰写和使用相符的案例,更好地实现案例教学的效果。

2案例材料的选择

根据课程教学体系的安排,按照不同的主题在各个案例库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分别评价其在CDC矩阵中的位置,按照由浅入深的过程选择一定数量的案例,将其融入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国案例教学开始的时间较晚,案例库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欠缺,难以满足课程案例教学的要求,国外的案例库中相关内容虽然不少,但是应用到我国的案例教学中也有其弊端:首先,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学生缺少相应的文化背景,案例中所描述的企业、出现的问题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体验、媒体信息渠道所难以获得的,因此导致分析问题时完全依赖于想象,缺少对企业的实际调查和研究。其次,全英文案例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来说,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则退到了次要地位,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拿来主义”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面对这一窘境,进行案例教学授课的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案例的开发和编撰,通过对CDC模型的分析,作为案例的编写者需要明确案例编写的目的,以及适合于什么样的学生使用,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开始着手编写案例。

首先,案例编写的核心问题是明确学生通过这一案例能够掌握的知识,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展开案例素材的收集,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提供相应的信息。一般来说,简单案例只需提供少量的核心关键数据资料,学生可以非常明确的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与验证,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而对于综合性要求较高的知识点,可在案例中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让学生自行判断哪些信息是有效的,而哪些信息是干扰性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有效抓住关键点的能力。

其次,所编写的案例应尽可能的符合真实环境,而不能仅仅依赖想象,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案例中所涉及的企业,需要进行走访,以获得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并通过双方的沟通,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书面授权,并在不影响案例分析的前提下,对企业中较为敏感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变形,从而起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要求。例如,对于企业的销量、利润等信息或者涉及到某个特定的人,都可以进行一定的掩饰处理。

再次,在案例的成文过程中,利用生动的文字,从第三人称视角描述问题,使学生可以如同看电影一般了解案例的全貌。在案例中不需加入案例撰写者的主观意见和看法,而是寻找到案例中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使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问题发生的背景信息之后站在当事人或者外部咨询顾问的视角上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评判。

最后,一个成功的案例不仅仅包括了案例文本,还需要针对其撰写一个结构合理的案例教案,一个完整的案例教案应该包括如下基本内容:案例标题;案例简述;重点问题(案例中决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基本问题(教师为何在这门课程中安排这样一个案例,即案例在课程中的作用);教学目标;建议的学生任务;附加的阅读材料以及数据收集;可能的相关教学辅助设备(包括样本、广告、照片、文章、视频、计算机程序、或者企业实际人员);课堂讨论所需要使用的问题;案例分析(对布置给学生的问题的一个参考);其他与案例相关的问题;建议的时间计划;教学建议;案例教学计划。案例教案可以帮助从事于案例教学的老师把握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好地控制案例教学的过程。

3案例教学的组织

商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其所面对的环境中一般难以有一个“标准答案”,更多的情况是如何在一个复杂环境下进行一个较优的选择,这需要较强的哲学思辩能力,通过不断地尝试解决案例中所提供的冲突性问题,培养起一种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团队合作以及讲演、教师点评等方式获得更为全面的能力锻炼。

开展案例教学需要进行周密的组织安排,一般在课程教学开始前,即将授课班级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学生以不超过5个人为宜,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团队,合作完成指定的案例任务。教师需要将课程中所涉及的案例提前指派给小组,让其进行准备工作,在课堂时间进行案例的分析和展示,而其他组的同学则可以针对这一组同学所阐述的问题和分析进行提问和探讨。为了避免案例展示和讨论中的“搭便车”想象,案例组织者事前不要指定发言小组,在案例研讨时,将每个组的编号写在纸片上,然后进行抓阄,由被选中的小组进行主题展示,这一方法能有效地避免“搭便车”现象,促使学生针对案例交流时都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在课程导入期,采取一些较为容易上手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学生适应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流程,建立起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为课程后续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导入奠定基础。

4案例教学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实现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本的平衡,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此方法优于传统的课堂理论灌输和下企业实习。如何用好案例,发挥出案例教学最大的效果是每一个案例教学组织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得到多种不同方面能力的提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①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对关键问题的思考;②决策制定能力:案例中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信息,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掌握如何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多个备选决策下选择出最优方案,并且提出相应的行动方案;③ 应用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技术和理论来解决问题,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④口头表达能力:案例的阐述是将研究结果展示的过程,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的表述、倾听和提问,对案例;⑤时间管理能力;⑥社交能力;⑦创造力;⑧书面表达能力。

5物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用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流通领域快速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其核心课程《物流管理》在各个高校以及社会培训中均有开设,但是发展时间都不长,大部分教学资料源自于直接翻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借鉴。由于物流管理是一个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单纯的理论和知识点的介绍,仍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感性认识,对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能够自主的进行分析和决策,但是这些内容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这就导致了高校与实际用人单位需求的脱节。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改革现有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在课程导入期,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案例,其在CDC矩阵中所处的位置为(1,1,1),围绕着物流成本在社会经济中的构成和比重、企业中物流的价值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尽快的在一个真实背景下了解物流的意义,解决好为什么要学习物流的问题。

面对较为抽象的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这一问题,在案例选择上利用了一个特定企业在采取供应链合作之前与合作之后出现的不同问题作为研究焦点,增强了分析维度的要求,使学生站在企业经理人的角度对战略选择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致于使学生单纯的接受供应链的模式一定优于传统模式这一简单思考问题方式。

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章节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知识点的传授,简单的让学生记忆诸如托盘规格、车型等内容较为枯燥。通过给定一个特定的设计场景,让学生扮演一个运输经理或者仓库主管的角色,实施一个改造项目,其中涉及到设备的选用、匹配等问题,学生能够在问题驱动下更好的理解为何要使用这些设施设备,其关注的焦点以及核心问题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完成设计方案之后,给学生展示企业的真实情况,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知识与能力上的疏漏,大大的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物流概念以及物流功能等基本内容完成后,即可以导入综合性案例,在CDC矩阵评价中选择(3,3,3)维度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多轮案例教学尝试之后,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明显倾向于选择案例教学的模式,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师也由课堂的主导者身份转型为课堂的辅导者,通过课程的控制和案例的点评等环节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点拨,其效果优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实现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教学目标。

但是,在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对案例难度和知识点的把握需要不断的细化和深入;在大班授课时,案例教学的效果要明显下降;课堂学时的制约难以完全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何志毅.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26-31.

[2]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1):91-95.

[3]Leenders, Michiel R., James A. Erskine, and Louise-A. Mauffette-Leenders. Writing Cases, 4th edition. London, On: 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 2002.

第3篇:简述哲学基本问题范文

我们谈“存有”概念前,先要明白“存在者”是什么。

“存在者”是人类的活动界里面可遇到,想到的所有物。海德格自己规定“存在者”的概念时,先考虑“人的关心”——人的“实存”(Existenz)与“存在者”之关系。他认为“人”也是一个“存在者”;但却是很特殊的“存在者”。对“实存”、即“存有”而言,“人”与一般存在者之间有彼此不可逾越的隔阂。做为“人”的存在者具有“存有性”(Seinigkeit),而一般存在者则缺乏“存有性”。海氏根据这个构想,进而把存在者分为三个类别:“手前存在者”(das Vorhandene),“及手存在者”(das Zuhandene)以及“人间存在者”(das menschliche Seiende)。

(一)“手前存在者”:指未经“人手”、即在“人的使用关心”以前的所有存在物,例如自然界的一块石头,一棵树等。此类的存在者,都还没进于人类的生活环境(Umwelt)里面,而自己自然而然存在,因而无法问自己关于“存在原理”的问题,故相当于传统形上学之“物性存在”(Dinglichsein)。

(二)“及手存在者”:已经接触“人手”,而为“人的关心”所决定的生活环境(Umwelt)里的所有存在物,例如一张桌子,一辆车子等。此指人类活动界中负有“人的关心”的用具。因此,这类存在者也不问自己的存在原理。

(三)“人间存在者”:此指“现有”(Da-sein)。“现有是在(除了‘人间存在者’以外)别的存在者下不发生的存在者”【1】。“‘现有’所实存的”(Dasein existiert)【2】。因此,“现有”与一般存在者(“手前存在者”和“及手存在者”)是不一样的。“实存”(Existieren)不意谓事件(Vorkommen)或者“手前存在”(Vorhandensein)【3】,而“现有”才意谓人把自己的“存有”看做为问题(es geht um…)【4】。

因此,海氏认为一般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现实存在的”(ontisch),但却也是“人间存在者”、即“现有”的存在方式不止是“现实存在的”,而且是“存在论的”(ontologisch),因为只有“现有”把“存有”看做为问题,而一般存在者不问自己的存在原理。海氏进一步说,关于“现有”的说明是“实存范畴”(Existenzialen),而不合于“现有”的存在者之存有规定(Seinsbestimmungen)则是“范畴”(Kategorien)。“实存范畴”与“范畴”是“存有特征”(Seinscharaktere)之两种根本可能性。存在者是“ein Wer”(实存)或是“ein Was”(最广义之手前存在)【5】。因此,海氏的“存有”的问题是关于这两种存有特征之存在方式,即“实存”与“手前性”(Vorhandenheit)的联系(Zusammenhang)上的问题。

以上是对海氏“存在者”一个简单的说明。那么,“存在者之存有”又是怎么规定呢?海氏以为“存有”是“离我们最近又最普遍的”(das Nachsten und Meisten),因为它是“存在者”之所以然者。可是我们不能把握它,因为它爵不是“存在者”,而是即使“存在者”成为“存在者”的本身。故它本身“及手存在者”,更不是“手前存在者”,而且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因此,它的存在方式绝不是“现实存在的”(ontisch)。故“存有”的问题才是“存在论的”(ontologisch)。

那么,我们怎样可以探究“存有”呢?海氏已经把握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钥匙就是Dasein、即“现有”。如上所言,现有是作为“人”的存在者,可是很特殊的。它可以把自己的“存有”看做为问题。故它实存(Dasein existiert),因而它是“存在论的”。透过“现有”而显现的存有,就是“实存”。故在Dasein上“存有”是可显现的【6】。因此,我把Dasein翻为“现有”的理由就在这里。“现有”是“存有可能性”(Seinskonnen),因为它虽是“存在者”,而它却显现“存有”。

可是,我们在这里该注意“现有”可探究“存有”的根据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实存”、即“存有”。因此,海氏的存有问题是难免于“存有问题”与“探究存有问题的根据”之间的恶性循环。海氏自己很明白这一点。循环(Zirkel)绝不是可耻的。海氏说:问题是在于“怎么跳进这个圈子去”【7】。

那么,海氏怎样进到这种循环里去呢?我们先谈透过“现有”而展开的存有问题吧!

关于“现有”与它的“存有”的问题,海氏在他的名著“存有与时间”里谈得很详细。本文所讨论的只是海氏的“存有”思想。我将简述与“存有”直接关连的“现有存在方式”(Seinsmodi des Daseins),而且也略谈其余的“现有存在方式。”

(甲)现有的存在方式

“现有”是每一个人的“现有”。就是说,每个人自己对“存有”采取某种态度,实现自己的“存有可能性”时,“现有”才得以成立。虽然“现有”已经在“存有”那边,但不一定每一个现有都把“存有”显现出来。把“存有”显现出来的“现有”,才是“纯正的现有”(authentisches Daseins)。没有把“现有”显现出来的“现有”是“不纯正的现有”(unauthentisches Daseins)。完全不纯正的现有——即一个具体的普通人是与“手前存在者”同业地没有“存有性”,故是“现实存在的”(ontisch)。由此可见“现有”是“每一自我的”(je-meines)。每一个现有不一定具有同样程度的存有性。若比较我与你的现有,“我的现有”(mein Dasein)也许比“你的现有”(dein Dasein)纯正,但“你的现有”也可能比“我的现有”纯正。故“现有”是具有“每一自我性”(Jemeinigkeit)的。

既然“现有”具有“每一自我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现有”是自己独立的“自我存在”(Selbstsein)。

“现有”若是这样的“自我存在”,则它自己是否单独存在,并且与其余的“现有”或“手前存在”以及“及手存在”完全无关?不是的。海氏在这里发明了“世界的世间性”(die Weltlichkeit der welt)。“现有”是存在于“世间”(Welt)上的。“现有”就是“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世界”意谓着:(一)“世界”指示所有人类“实存的方式”(existenzial-ontologische Weise des Daseins)【8】。我既然活在“世界”上,就不免在此有时跟别人竞争,有时为了遇上不可解决的困难而苦恼、愤怒。这些事都属于“世界之世间性”(Weltlichkeit der Welt)。我们在“世间性”上才是实存(existiren)的。它是在“世界”上跟别的“现有”一起存在的,故“现有”是“共同存在”(Mitsein)。

至此,“每一自我性”、“自我存在”、“在世存在”与“共同存在”等等,是现有的存在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在“世界”上遇到许多“手前存在者”、“及手存在者”以及别的“现有”,即一切存在者。在这样的一切存在者中,“现有”才是“在自己内把自己的存在看做为问题。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存有可能性”,使得自己设计(Entwerfen),计划自己,照顾自己。

(乙)现有的存有:即挂念

如上所说,“现有”在“世界”上为了实现“存有可能性”、自己设计自己或照顾自己。因此,现有对“手前存在者”与“及手存在者”有照料(Besorgen),对别的“现有”有“关怀”(Fursorge)的态度。海氏把“照料”与“关怀”二者合称为“挂念”(Sorge)。他认为这个“现有”的“挂念”,就是“现有的存有”(Sein des Daseins)。而且这种“存有”不是一时的存有,而是恒常“在眼前存在”(anwesend)的。故作为“现有的存有”之“挂念”是具有恒常“在眼前存在性”(Anwesenheit)的。海氏引伸“眼前存在性”的意义,而将“现有”的存有、即“挂念”,在现有的“时间性”(Zeitlichkeit)中解释说:

“挂念”是“在世间遭遇的存在者旁边,已在世间,而先于它自己的存有”

Das Sein des Daseins besagt: Sich-vorweg-schon-sein-in-(der-welt-) als Sein-bei (innerweltlich begegnendem Seienden)【9】

“现有的存有”、即“挂念”在于“在世间遭遇的存在者旁边”(bei innerweltlich begegnendem Seienden)。故这类的“挂念”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挂念”也“已在世间”(schon-in-der-Welt),就是已经在“世界”上,而且并没有离开它,故表示“挂念”已在过去(Gewesenheit)。而且,所谓“挂念”一定顾虑到“先于它自己”(Sich-vorweg),即想向它的前面,亦即它的未来,而挂念自己。因此,做为“现有的存有”的“挂念”是透过“过去”(Gewesenheit),此指“已经不在的现在”(nicht-mehr-Jetzt)、“未来”(此指“还会有的现在”noch-mehr-Jetzt)及“现在”(Jetzt)而恒前存在(anwesend)的“整个时间”上的存有。

(丙)“挂念”、即无性的根本存在

那么,这种“挂念”在存有论上具有何种根据?“挂念”之存有论底根据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观察“挂念”的来源以及它的本性。“挂念”概念可溯源自齐克果的“愁虑”(Angst)概念。可与“愁虑”概念对比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恐惧”(Furcht)概念。“恐惧”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恐惧、战栗的心理现象。“愁虑”却没有特定的对象而所引起的不安耿耿的心理现象。现有在“日常生活”当中丧失“自我存在”与“共同存在”的存有性,而没落(Verfallen)为“人们”(man)、即“变为为特色的大众。这就是所谓现有的‘平均化’(Durchschnittlichkeit)。大家一起讲‘闲话’(Gerede),趋向不知从何起来的‘好奇心’(Neugier),这都是暧昧、‘模棱两可’(Zweideutigkeit),天天混过去。每个人都成为他人,没有一个人是他自己”【10】。都是“无人”(Niemand)。在这样的“没落”之下,“现有”永远得不到“存有”,什么都没有,就是“无”(Nicht)【11】。“这样所想到的‘无性’(Nichtigkeit)是属于‘现有’对‘存有’底自己可能性之自由(Freisein)”【12】。

“挂念”是这样面对“无”(Nicht)。即现有的“无性”所引起的“愁虑”。在这里“现有”才在“世间”里照料(Besorgen)手前性的存在者,而同时关怀(Fursorge)别人,以至带来“理解”(Verstehen),而要克服“现有”自己面对的“无”(Nicht)、即现有自己的无性。“现有”克服自己的无性,就是实现现有的“开显”(Erschlossenheit)、即“存有”。“现有就是自己开显”(das Dasein ist seine Erschlossenheit)【13】。故“现有”就是克服“无”的一种“开显”。这种现有的行为就是“挂念”、即“现有的存有”。

海氏很着重地探讨人的“死亡”(Ton)之现象。他把人称为“向着死亡的存在”(das Sein zum Tode)。“死亡”面前,无论“实存”或“手前存在”,一切都变为“无”(Nicht),而不再有“存有性”。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向着“无”而引起“挂念”,因为“现有”是“愁虑”之领导下要克服“无”,而开显“存有”的“心境”(Befindlichkeit, oder Gestimmtheit)【14】。“良心”(Gewissen)也由是而生,觉知责任感(Schuldigsein);“现有”设计向着“存有”开放自己。这些都是“现有”面对“无”(Nicht)所引起的“挂念”。因此,海氏说:

“挂念”本身是在它的本质上透彻地被“无性”(Nichtigkeit)所控制。因此,“挂念”——现有的存有——是作为被(存有)投入的“设计”(Entwurf)的:(无的)无性之根本存在(Das enichtige Grundsein einer Nichtigkeit)【15】。

如此,我们知道了“挂念”是(无的)无性之根本存在。那么,作为“无性的根本存在”的“挂念”之存有论上的意义(der ontologische Sinn)到底是什么?

转贴于 存有论上所言之无性的“无”(Nichtheit)底存有论的意义,仍然迷糊不清。一般所言的无(Nichtuberhaupt)在存有论上的本质亦复如是。确实说,虽然“存有论”与“逻辑”相当以来“无”而成立,而且由此使“无”的可能性局部地显现;但是“无”本身并没有存有论式地展现出来。存有论碰过了“无”而利用它了。然而,是否所有的“无”都具有意谓“缺乏”(Mangel)的否定意义?“无”的积极性(Positivitat)是否即穷尽于一种“变转”(Ubergang)之“辩证法”没有为否定本身提供辩证法的根据,甚至只是将它当问题(Problem)看待;那么,所有的辩证法为什么在否定(Negation)上取得其安息处呢?我们将“无”(Nichtheit)的存有论之根源视为“问题”吗?或者先于此,甚至只是探究“无”(Nicht),“无”的“无”(Nichtheit des Nichts)与这种“无”(Nichtheit)的可能性之诸问题所以成立的那些条件呢?除了把“存有”一般的意义当作“主题”(Thema)并加以澄清以外,还可以在那里找到这些条件呢?【16】

因此海氏重新把“存有”做为“主题”,而探审“存有论上的无性”之存有论的意义。那么,“存有”又是什么呢?

如引论(第一章)所说,“存有”是“实存”(Existenz),它虽是“存在者”的所以然者,即存在着的原理,但却不是“存在者”,而是“非——存在者”(das Nicht-Seiende)。故它是“非——手前存在”(das Nicht-Vorhandensein)。“非——手前存在”看不见,模不到,不在于现象界,因而它是“无”(Nicht)【17】。因此,“存有”与“无”是彼此共属的(zusammengehoren)。“在没有显现于外的愁虑”之指引下,“现有”进于“无”(Nichts),便把人变为“站‘无’的位者”(Platzhalter des Nichts)【18】。站“无”的位者,就是“存有”的牧人。两者是同样的【19】。“现有”进入“无”(Nichts)那边的“超越”(Transczendenz)时,“存有”才可出现。“现有”脱离(Ek-)“人们”(man)的“没落”(Verfall),而向“无”(Nichts)进去交接“存有”时,成立“现有”的“脱存”(Ek-sistenz)。“脱-存”,就是“现有”的“破-封”(Ent-schlossenheit)【20】。“破-封”就是“现有”破坏自己的封锁,而接“存有”,即站“无”的位。故海氏比喻说:

不管田园上的羊群与自然的神秘,只留在于站“无”之位的牧人,才可为“存有”的牧人。牧人相应于保护“存有”的“真”(Wahrnis)。此二者(站“无”的人与“存有”的牧人)是同样的。只能限于“现有”的“破-封”的内面上,二者都是人人可实现的。【21】

由此可见“现有”的“破-封”、“脱-存”,亦即“超越”上“存有”与“无”是彼此共属的。

在这里,海氏先切实地分别他自己的“无”与柏拉图相对于“质料”(Stoff)的“无”。他说柏拉图所说的“质料”,不过是真正的存在,亦即“理念”(Ideen)所反映的材料而已。质料自己并没有独立存在性。因此,柏拉图的“质料”是“空无”(nichts)。它是“非存在者”(das Nichtseiende),而并不是“非-存在者”(das Nicht seiende)。它就是“空无的”(das Nichtige)。那么,海氏自己的“无”是什么呢?它就是“存有”(Sein),故并不是“空无”(nichts),而是“无”(Nichts)。它不是“空无的”,而是“带无性的”(das Nichthaftige)。它绝不是“非存在者”,而是“非-存在者”,就是“不与一切存在者一样的他者”(das Andere zu allem Seienden)【22】。故海氏说:

并不是“存在者”,而却存在的“无”(Nichts),不是“空无的”【23】。

因此,他的“无”(Nichts),不像柏拉图的质料那样的“空无”。

因此,海氏反对“虚无主义”(Nihilismus),虚无主义是将“整个存在者本身”(Seiendes als solches im Ganzen)当做“虚无”的。他说:

“存在者——它的本质”(was es ist)与它的样态(wie es ist)是来自“存有”的。假使说所有的(ist)在于“存有”(Sein)上的话,虚无主义的本质却是站在那所有的(ist)不与“存有”本身存在的立场。【24】

海氏认为一切存在者,无论它的本质或样态,都是来自“存有”(Sein)的。所有的(ist)都以“存有”为根据。虚无主义却是根本否认这种“存有”。由此可知:海氏对“无”(Nichts)的理论绝不是虚无主义,而是真正克服虚无主义的。故他说:

无“存在者”的“存在”决不能存在,而同时绝对没有无“存有”的“存在者”。【25】

海氏的心目中很明白的是:“存有”虽“无”(Nichts),但存在于现象界的“存在者”并没有离开“存有”,而“存有”的存在方式不过与“存在者”不同而已,故他说:

“存有”是像“无”(Nichts)一样地不存在。可是两者都存在。“存有”与“无”(Nichts)并不是并列地存在。【26】

由此可知:在存有论上“存有”与“无”是彼此共属的。“存有”既有,而却非有(das Nicht-Seiende)、即“无”(Nichts);“无”既非有(das Nichthaftige),而却非“非有”(das Nichtige)、即“存有”(Sein)。故海氏说:

“存有”——以“存有”的身分——否定自己。

Das Sein nichtet-als das Sein.【27】

“存有——以存有的身分——否定自己”。故“存有”是否定的根本出源地(Wesensherkunft des Nichtens)。就西方哲学思想而言,“存有”是最麻烦的思考物之一【28】。存有、即“‘否定自己者’,发亮显为‘带无性者’”【29】。

从“现有”的“挂念”出发而在“无”(Nichts)上得到它的存有论上之根据的“存有”是,一面否定自己(nichten),而又一面显现自己(sich lichten)的“斗争性的”(das Strittige)。

那么,这样的“存有”的斗争(Steit)到底是怎样的呢?

(甲)“存有”之“敌对斗争的否定性”

“斗争”是“世界”(Welt)与“地球”(Erde)之间的斗争。“世界”指示“真理”(Wahrheit),而“地球”表示“非真理”(Unwahrheit)。海氏所言的“真理”概念与一般的真理之意义不同。他的真理并不是表示“事实”的真伪。按照海氏的说法,“真理”是“存有”的“无遮蔽”(Unverborgenheit),即“存有”的“开显”(Lichtung);而“非真理”是“存有”之“遮蔽”(Verborgenheit)。“真理”与“非真理”的程度相应于“存有”之“无遮蔽”与“遮蔽”的程度。“存有”愈少遮蔽,愈近于“真理”。“世界”是“存有”的“开明”【30】,而“地球”是“本质上自己遮蔽者”【31】。

因此,“存有”的斗争是“存有”之“无遮蔽”与“遮蔽”之间的斗争。“无遮蔽”否定“遮蔽”,而同时“遮蔽”拒绝“无遮蔽”。此亦即“存有”之真理与“非真理”的斗争。将“存有”开显的“真理”拒绝(Verweigern)遮蔽“存有”的“非真理”。同时,遮蔽“存有”的“非真理”也拒绝开显“存有”的“真理”。如此,“敌对的否定”(das gegeneinander Nichten)成立于“存有”上。因此,海氏说:

“真理”、即“无遮蔽”的本质彻底地被拒绝(Verweigerung)支配。可是,这样的“拒绝”绝不表示:“真理”是像将“所有被遮蔽的”(alles Verborgenen)完全排空为得到的“空虚的无遮蔽”(eitel Unverborgenheit)似的“缺乏”(Mangel)与“缺损”(Fehler)之义。假使“真理”是这样的“拒绝”的话,“真理”已经不是“真理”本身。……“真理”是在它的本身上“非真理”【32】、

因此,我们可以说:“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可是,我们应该注意看这句话:“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的意思;而也不表示:(1)“真理”在根本上可为“伪设”(Falschheit)的意思;而也不表示(2)“真理”决不可能是自己表示,而是像辩证法似地必定可为“真理”的反面(Gegenteil)的意思【33】。这句话表示:“存有”上“真理”与“非真理”之“敌对的拒绝”(或“敌对的否定”)二重方式地属于“真理”、即“无遮蔽”的本质。

二重方式、即“遮住式的拒绝”(das Verbergende Verweigern)一方面否定自己(Versagen)而供应为“所有的开明”(alle Lichtung)之“永恒的根源处”(die standige Herkunft);而另一方面遮盖自己,而不断地斟酌自己错误的深刻性【34】。所以,“真理”与“非真理”之间的不断底斗争是在这样的遮住式底二重拒绝(否定)之下,才可显现的。这个就是“真理”本身。“真理”本身,在这样的“遮住式的否定”之下造成“开明”(Lichtung)与“遮盖”(Verbergung)之间的“真理”本质上的“敌对”(ein Gegenwendiges)。“这就是根本斗争的敌对。真理的本质是在它自己本身上‘根元斗争’(Urstreit)”【35】。

海氏说“根本斗争”的“存有”、即“存有”的“敌对的否定性”,就是“存有的历史”(Seinsgeschichte),即“存有的命运”(Seinsschicksal)。“真理”是“根本斗争”。它的历史,它的命运,便是以不断地透过“否定自己”、“敌对的否定”,而争取“真理”的斗争过程。争取“真理”,就失去它;为“非真理”。“非真理”又争夺“真理”。可是,这样的斗争过程并不是循环过程,而是向前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这里可看出海氏怎样对“真理”、即“存有”采取认真地争获“真理”、即“存有”的强健的否定性之发展。

(乙)存有、即“势能”

不过,这样的“存有”之强健的否定性之发展,就是“势能”。“势能”含着什么意义呢?它表示:“离自己而向前发展者”(das von sich Aufgehende)【36】,例如一朵玫瑰花之“向前发展”(Aufgehen),即成长。“势能”是“向前发展而持续的势能”(das aufgehend-verweilende Walten)【37】。字典上“”表示“成长”(wachsen)、“助成长”(wachsen machen)的意思。我们到处可经验到“势能”、即“向前发展的势能”(das aufgenhende Walten)【38】,例如天地的变化(Vorgange)、海浪、动植物的成长过程上,都可经验到“势能”。可是,这“势能”并不具有与我们现在可算为属于自然(Natur)的变化同样意义【39】。“势能”是“在自己内——离自己——发展”(Insich-aus-sich-Hinausstehen)【40】的势能。所以,我们不可把它把“”看做为我们在“存在者”上可观察到的“变化”或“事件”(Vorgang)。故海氏说:

“势能”是“存有”本身,而以它的势能,“存在者”才可以观察到,而同时存在。【41】

由此可知:“势能”不止是“存有”之向前发展的过程,而是“存有”,因而它是使“存在者”成为“存在者的势能”。

因此,我们可以说:从“现有”的“存有”、即“挂念”出发,而在“无”(Nichts)上得到它的存有论上的根据的“存有”不止于(1)“敌对斗争的积极意义之否定性的发展”,而(2)同时为:“势能”、即为了使“存在者”本身成为“存在者”,不断地离开自己而向前走的势能。

海氏存有论的基本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存在者”的“存有”?这就是问:到底什么是使“存在者”本身成为“存在者”?

我们已经在上面略看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将这个答案再整理一下吧。

“存有”是(1)属于“存在论的”(Ontologisch)之问题,故应该透过具有“存有性”的“现有”(即“人间存在者”),才可探究“存有”本身。(2)这样,所把握到的“存有”是“挂念”。这个“挂念”是由于面对“现有”的“无”(Nicht),即“现有”的“无性”(Nichtigkeit des Dasein)而产生的。那么,这样的“挂念”,其在存有论的根据究竟是什么呢?海氏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存有”当做“主题”,重新开始研究,才是能求得解决。因此,他说(3)“存有”在存有论上是“无”(Nichts)。做为“无”(Nichts)的“存有”是(4)在它的本质上包含自己敌对的否定性,而自己发展。这就是(5)“势能”、即“向前发展的势能。”

可是,我在这里可以指出:海氏还没有连结“挂念”与他利用“否定”概念所表达的“存有”。所谓“挂念”是海氏心目中的“实存”(Existenz)所表现的“现有的存有”;所谓利用“否定”概念所表达的“存有”是包含着:海氏接取“实存”概念以外“否定”概念所展开之具有“无”(Nichts)、“否定性的斗争”与“使这种斗争实现的势能”之意义的“存有”。海氏还没把这两种“存有”连结,因为他未曾指出“现有与无(Nichts)”,“现有与否定性的斗争”亦即“现有与势能”的关系。

我觉得海氏应该讨论下面的问题:“存有”具有“现有”的“挂念”之义以外,还有“存有”既然可为“否定性的根源斗争”,而同时又为“势能”,则(一)“现有”对它们的意义,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二)“挂念”既然是“现有的存有”,那么,“挂念”之义可否通于“否定性的根源斗争”和“势能”之义?

海氏不曾提及这些问题。以我所见而言,海氏应该讲到(一)“现有”(Dasein)与“存有之根源斗争”和“存有之势能”的关系;进而该说出(二)“挂念”也可为“根元斗争”和“势能”;因为无与“现有”相关的“存有”就是无与“实存”(Existenz)相关的。“实存”是“以人的存有为问题”的“存有”。因此,海氏“存在者”之“存有”的问题虽然不单是无与人相关的,即纯然的“存在者”一般(das Seiende uberhaupt)之问题,而同时是以人为问题的“存有”、即“实存”(Existenz)的问题【42】,但是他的“存在者之存有”的问题的重点究竟是归于特殊存在者,即“人间存在者”之“存有”问题。这就是:海氏开始探究“存有”问题时所提出来的,“存有”的问题与探究“存有”的根据之间的循环论法是无可耻的理由所在。按照他说:“存有”的问题是由人所提出来的,因而它是人——即“现有的存有”之问题。因此,探究“存有”的根据也在于人,即“现有”。

这样看来,海氏应该解答我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可是,他并没有解答。就我个人的意见而言,这就是海氏思想的极限。从人的内心方面,即“实存”出发的他的存有论,只讲到“挂念”;而另一面从外面出发的他的存有论得到“无”(Nichts)、“否定性的根源斗争”与“势能”之“存有”概念。可是,没有把“挂念”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

转贴于 注释:

1、S. u. Z., S. 12

2、ibid, S. 53, 179, 231

3、A. Fischer , Die Existenzphilosophie Matin Heideggers, S. 47

4、ibid.

5、S. u. Z., S. 45

6、ibid, S. 132/33

7、ibid, S. 315

8、M. King; Heudegger's Philosophy, P.72

9、S. u. Z., S. 192 这一段翻译,参照项退结著“现代存在思想研究”,九八页。

10、ibid, S. 128

11、海氏对“无”方面用语很多,例如Nicht, Nichtigkeit, Nichtheit, Nichts与nichts。Nicht指“现有”丧失存有性的“无”。Nichtigkeit属于进类Nicht的存有论之性质,我把它翻为“无性”。Nichtheit指示“无”一般的否定性质,把它翻为“无”。Nichts指存有论上之“存有”,也是把它翻为“无”。nichts指出“空无”。请注意一下。

12、S. u. Z., S. 285

13、ibid, S. 133

14、ibid, S. 184-187

15、ibid, S. 285

16、ibid, S. 285/286

17、W. i. M., S. 39

18、ibid, S. 38

19、Hw., S. 321

20、“破-封”是决断的“开动”(der entscheidende Anfang des Handelns),亦即“意志”(Wollen)。但人类的意志是有限的。所以,“破-封”的本质是来自“存有”的光(Licht des Seins)

21、Hw., S. 321

22、W. i. M. , S. 45/6

23、Sf. S. 38

24、Hz., S. 245

25、W. i. M. S. 46

26、Sf. S. 38

27、Hu., S. 44

28、Id. u. Diff., S. 153

29、Hu., S. 43

30、Ibid.

31、Hz. S. 36

32、ibid, S. 43

33、ibid

34、ibid

35、ibid

36、E. M., S. 11

37、ibid

38、ibid

39、ibid

40、ibid

41、ibid

42、A. Fischer; Die Existenzphilosophie Matin Heideggers, S. 58/9

参考文献:

Heidegger:

S. u. Z. Sein und Zeit, 2. Aufl. Halle, 1929

E. M. Einfuhrung in die Metaphysik, 3. Aufl. Tubingen, 1966

Hw. Holzwege, 4. Aufl. Frankfurt, 1967

Sf. Zur Seinsfrage, 3. Aufl. Frankfurt, 1967

W.i.M. Was ist Metaphysik? 9. Aufl. 1965

Hu. Uber den Humanismus, Frankfurt, 1947

Id. U. Diff. Identitat und Differenz, 4. Aufl. Tubingen, 1954

Werner Marx; Heidegger und Die Tradition, Stuttgart, 1961

Roman Ingarden: Der Streit um die Existenz der Welt, I , Tubingen, 1964

Alois Fischer: Die Existenzphilosophie Martin Heidegger, Leipzig, 1935

Magda King; Heidegger's Philosophiy, New York,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