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声乐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元素;方法
首先,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各类音乐元素,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声乐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规范声乐课程教学的主要流程,且这样一来,也能够真正促使人们去弘扬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同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进一步融入相关传统文化元素,便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意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存在着诸多教育灵感以及教育元素,教师便可以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具体音乐元素,之后,则需要将音乐元素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行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将声乐教学的内容与教学中的音乐元素所提炼出来,让学生对这些音乐元素有更多的理解,并于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资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是伴随着我国历史不断推进、发展而来的重要历史文化元素,且在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我国音乐文化在结合了各地区、各个朝代的历史元素与文化元素后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且在当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多年演变之后,已经得到了文化方面的改进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更是高等院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具体教学材料之一。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在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活动之中逐步融入相关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之中的各类由于资源及时提取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改进与创新。
二、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情况下,在一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具体的教学流程比较繁琐。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甚至于无法真正理解到教学中的关键点,即便教师围绕某一具体的声乐教学内容作出了多次的阐述与透析,开展了较多的形式的教学活动,然而有关声乐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知识仍旧无法得到巩固。而从部分教师的实际教学形式上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部教师的教学内容极为单一,仅仅是围绕着声乐教学的课程内容来讲解,即便部分教师是开展了一定的教学活动的,但实际上的教学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或者说是极为枯燥的。而部分学生对于声乐方面的知识点理解能力较差,加之单一的教学内容更是无法让学生理解声乐教学的相关知识点,无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学内容单一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也有可能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终身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通过较为单一的教学内容充分理解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也无法逐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二)教学方法落后
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一部分教师依然固守较为落后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理念,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展开综合性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的滞后性若是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部分教师所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这部分教师无法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也无法结合学生当前的具体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除此之外,面对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的学习需要,这一部分教师若是无法灵猴的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必然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率,这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
(三)无法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内部,均已经利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各类现代化教学活动。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价值。依然采取较为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且在教学措施的落实过程中,未能进行调整,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一定的调整,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并灌输各类学科相关的知识点,此种方式虽然可以进一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以及教学压力,但是实际上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而言,并没有太多积极作用。除此之外,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教学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许多教师无法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以及相关职业素养,无法正确使用各类互联网信息技术,从而导致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技术操作问题以及设备故障问题,从而严重耽误课堂教学进度,逐步影响高等院校声乐专业课堂教学实际效率。
三、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具体方法
(一)合理安排教学工作
针对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应用而言,需要教师真正重视结合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结合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进行调整,对性地落实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因而,声乐教师在落实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时,就需要重视合理安排教学工作,要能够在基于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出分析,如可以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划分层次,之后则是再来实施具体的教学分层教学工作,将声乐课程教学的安排,依照其本身的课程内容来划分为基础理论知识、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必须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实际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学科知识做探究,教师需要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做分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以发出提问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做探究,而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做引导,让学生朝向问题的正确答案做思考。具体而言将全体学生集中起来,依照学生的不同能力发展阶段以及相关学习情况,不同的性格特征等来进行分组,在一个小组中既要有活泼开朗的学生,又要有性格缅甸、文静,善于思考的学生,如此才可在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性的这一基础上,真正获取到声乐知识。在此之后,教师则需要积极引导小组组长带领全体组员,深入研究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的具体教学要求,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日常教学活动相互融合的全新途径,或者是共同探索某一教学题目或者是相关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分析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效率及相关教学过程,随后引导学生不断调整主要的教学策略。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小组内部成员展开平等交流与互动,也需要引导小组之间通过合作与竞争等形式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保障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2.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利用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要求,融合教材以及课本之中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声乐知识的理解程度来展开问题的设置,既要让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合一年龄阶段的特征,不能太难,让学生无法思考到正确答案,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将会使得学生很难学习到声乐知识。学生在认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便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全新的学科知识,随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未知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探索出问题的全新解决对策,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亲密沟通与交流,或者是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一来,也能够真正帮助到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好相关的问题,认知道声乐知识的重要性。而在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鼓励性质的方式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复杂的学习问题,通过不断解决相关的知识,理解问题以及能力发展问题,便可以促进学生多方位学习能力的快速成长,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逐步活跃课堂小学气氛,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完善学生学科知识体系。3.综合实践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重视将理论知识真正的传授于学生,还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教师在开展实际的声乐教学工作时,需要重视理论结合实际,要重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实践,明确实践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在开展实际的声乐教学管理工作时,务必要重视围绕声乐课程的内容来开展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并为学生说明实践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所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随后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操作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重视合理应用声乐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围绕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做出实践探究,切实解决生活实践中所存在着的各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温故知新以及活学活用。教师必须要结合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具体原则来完善教学具体的教学操作流程,结合声乐教学中的实际要求与面临着的主要困难作分析,合理控制整体的声乐教学进度。
(三)高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现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技术研究以及技术改进之后,已经诞生出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体系。一部分更加全面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涌现,针对高等院校声乐专业传统文化元素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搜集各类教学资源以及教学信息。随后,将各类教学信息进行初步整合,提取教学资源之中的各类有益内容,随后与教材以及课本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紧密对接,将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教材内容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融合,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之上查找相关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并且集中利用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集中展示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高等学校声乐专业传统文化以及音乐文化教学的主要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之中的相关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
四、结束语
如果教师想要进一步探索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相互融合的全新途径,则需要逐步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具体学习需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需要巧妙灵活运用动作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逐步完善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高效运用各类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姝姝.试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大众文艺,2021,(17):145-146.
[2]金彤.高校声乐教学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43-45.
[3]万明霞.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116-119.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合;重要性;方法
随着现代音乐教育的西方化的不断加深,我国声乐教学朝着西方音乐体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我们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接受西方音乐教育,但是如果全面的接收,甚至是抛弃自身的文化,这也是过于偏激的。近年来,国家对音乐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重,很多音乐艺术家开始强调:“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回归”的口号,开始呼吁把传统音乐文化继承并传承到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希望以此可以在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把中国文化融入其中,以此实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融合。
一、高校声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现代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无论是理论教学、基础训练、实践应用,都是在模仿西方的美式教学法,从而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音乐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等,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都是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来的,音乐又将当时的文化、地理风貌、人文情怀展现了出来。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基础,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果高校在教学中不能延续自身民族的音乐文化,那么对于我国音乐文化传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学的多元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更是建立多样的声乐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我国现代的声乐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与世界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文化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华夏文化的延续,它是我国文化基础的核心,更是我国传承历史的精髓,因此作为祖国接班人的青年一代,要时刻吸收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把传承发展牢记在心理。高校声乐教育自身具有传播音乐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的功能,因此把声乐教学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可以促使高校师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对各个区域不同文化习俗和人文特征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开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师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增强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另外,在融合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声乐教学的课堂效率,进而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本土化发展,更是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量,打开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高校的声乐教学并不简单的是一种技能的教育,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师在培养学生声乐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更要想办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来,会使得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三者之间形成协调统一的发展,并且在音乐创新上也给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把声乐的教学方式融合传统音乐文化,会使得美声唱法变得更加本土化,而通俗与民族唱法中也融入了全新的演出元素,这会使得学生对我国音乐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更是会把中华文化流淌到学生的血液中,进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传承。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更新师生的音乐理念,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当前好多学生往往只重视声乐技巧的学习,却忽略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从而造成好多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理解不够深入,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思想的转变,促使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的扎根发芽,还需要把教学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由于很多教师都是接受了西方音乐教学体系,致使大量的教师对于西方音乐具有很高的崇拜情绪,进而忽视了对我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因此要改变这种顽固的思想,尝试调整在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的比例,更是增加传统音乐理论的课程,把多民族的音乐特色进行讲解,其中包括音乐文化、生活习俗、民族风情、演唱方式,唱腔曲调等等,让教师与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热情,进而转变师生的思想。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都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中国来说,其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更是具有本土性。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后可以更加清晰的感知到音乐作品的内涵,从唱法、训练、基础知识等几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固有的“练声+演唱作品”的模式,加入对作品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作品,进而了解传统文化。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的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时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对音乐进行分析,感受旋律的起伏、情感的行进。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把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都挖掘出来,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上促进情感与教学的融合
传统中国音乐文化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化的投入也正是传统音乐的精神。无论中外音乐作品都是一样的,每一首音乐中都是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与心境的,音乐是大众走入作者内心的阶梯,更是了解作者情感的最佳方式。例如《高山流水》在这首曲目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知识,而且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和亲身的经历,把情感与音乐两者融合是促进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音乐感知力、音乐理解力、音乐欣赏力的一种锻炼,通过对高山流水的学习使得学生接触到了作者的心境与情感,更是通过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音乐走入到了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认识作者、认识作品、更认识音乐,从中感悟中作者创作音乐的情感,这些故事与背景的学习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从而促使学生接近传统音乐文化,树立他们自觉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
(四)高校建立传统音乐文化的培训模式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高校声乐教师在对传统音乐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民族唱法的声乐教师所掌握的传统音乐文化要明显高于普通的声乐教师,在使用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课堂上的概率也远高于普通教师,这就是直接拉开了高校声乐教师的技术水平。因此高校要想快速的拉近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培训班,聘请专业的传统音乐文化教授来校授课,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及有效的音乐作品及时的传授给大家。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性,把不同年龄、不同唱法、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师进行分开培训,这样可以做到集中训练针对性强。增加学校培训的模式,加强从学校、系部、教师的针对性培训模式,以此来形成高校声乐教师系统化的教学培训模式。
三、结论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策略高校声乐教学
一、传统音乐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应有的重视
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已经有涉及到一些传统音乐文化内容,但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其比例相对较少,而且主要以选修课程为主,原因在于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各种传统音乐,难以真正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
(二)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自19世纪以来,伴随着欧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欧洲音乐发展得到巨大的经济支持,进而出现许多的优秀音乐家,从而创造出许多广泛流传的经典作品。这些优秀音乐作品随着欧洲国家的侵略扩张而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进而培育了许多忠实听众,使欧洲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这也导致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实际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
中华民族经过近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气质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的前辈创作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音乐文化,有以南音、昆曲、鼓乐等为代表的古代声乐,有以笙、二胡、古琴、笛子为代表的传统乐器。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创作出体现自身民族特点的音乐,如侗族大歌、梅州客家山歌、傈僳族民歌、裕固族民歌等等。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欣赏与传唱的方式传递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身处于知识大爆炸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更好的适应和立足社会。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可以顺利达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获得音乐技能、积累表演经验,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健康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音乐教学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音乐教育得以呈现出健康积极的发展态势。但是,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然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并没有重视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进而导致其难以对声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难以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融入到声乐课堂教学中,进而导致学生难以深入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音乐教师传统音乐文化素养
高校音乐教师作为大学多元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并采取以下具体来优化教师综合素质:第一,应加强音乐教师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育工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高校音乐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这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应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所以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和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然后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工作。第二,高校音乐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吸引和挖掘各种优秀传统音乐教学资源,并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优化高校声乐教学过程,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二)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教学内容比重
教学内容是开展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想真正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话,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推进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增加工作,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方面,变更高校声乐教学教材。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高校音乐类专业教材中,一般仅有20%左右的教学内容涉及传统音乐文化,而且其中有15%左右为选修内容,也就是说高校音乐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传统音乐教育,难以深入开展高效教学,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对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文化的比重,使其达到40%左右,同时将选修比例增加到30%左右,以便为教师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合理设置声乐教学计划。高校音乐教师应将传统音乐文化独立为教学支线,并且单独设定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进而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提升教学效率。
(三)教师教学中应注重情感体验融入
对于传统音乐艺术而言,其更加注重情感表达,这就要求表演者在演唱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必须注重融入自身情感,才可以使观众在欣赏传统音乐过程中引感共鸣。我国由53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各个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而存在不同的风格,这就使不同传统音乐具有不同的民族情感。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应充分重视情感的融入。例如,在开展《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时,学生只要一听到这首歌曲就很容易辩别出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情感色彩,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朗读歌词,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将传统民族音乐作品所涉及到的社会环境、创作背景、艺术特点等信息进行认真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全身心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
(四)教师应不断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注重情融入,而且还应根据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不断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一方面,高校音乐教师应根据传统的文化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情景教学法、合奏指导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表演教学法等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律动性、趣味性和游戏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传统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将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合理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
多媒体声乐教学手段的有利因囊
一、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
从当代音乐学科发展的形式看:音乐门类向精细化发展,与其他学科交织形成了音乐多维度学科,其知识总量也在呈几何式递增,反映在声乐领域主要表现为歌唱理论的不断丰富。新的歌唱技巧与风格不断涌现,歌唱机理的研究也不断加深,使其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越来越多。所以,高师的声乐课时紧张显得比较突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去非技能方面共性理论的重复课时,会明显提高课堂容量。一般说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节省时间达1/4一1/5;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为一体,不仅信息量大,而且转换灵活、高效,既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缩短了知识传输时间,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有些歌唱理论知识单独用语言描述非常抽象,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例如在歌唱时,用胸式呼吸的状态怎样,声音如何?用腹式呼吸的状态怎样,声音效果如何?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又是怎样状态,声音效果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声音以及色彩可以将这些难以掌握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示给学生。达到了结构上的动、静结合;视觉和听觉上的鲜明对照;重点一目了然,难点清清楚楚,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和全面理解。
三、节省教师不必要的重复讲解
使用多媒体教学后,节省了声乐教师不必要的重复讲解,使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技巧的个性训练上。既广泛涉猎教学信息,仔细推敲教学步骤和授课方法,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充分开展教学研究。同时也免去了声乐教师上课时,手扶钢琴却要滔滔不绝说上一节课的不变之处。
四、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集科学性、教育性和新颖性于一身,集教师个人经验、智慧和能力为一体。教师之间可以发挥个人在歌唱理论教研、在歌唱技巧科研等方面的长处,制作相应内容的课件,彼此交流、互为我用、共同提高。
多媒体声乐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节奏难以把握
多媒体演示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如果事先没与学生交代清楚,哪些标记的内容是重点需要记录,哪些标记为学生了解内容,无需笔记只需听懂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过度紧张,手忙脚乱,注意力分散,教师很难把握课堂节奏,影响正常课堂秩序。
二、师生交流减少
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提前做好演示稿,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神、教师的语言及思路完全集中在投影稿上,无形中减少了师生之间的必要交流,如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本来是歌唱的内容,可这时老师的语调、情绪也很难感染学生了,也弱化了教师综合声乐授课能力在课堂上的魅力。
三、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光线较暗,再加之长时间的注视屏幕,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音乐的学生,喜欢置身活跃的空间,如果课件制作仅限于文字、图案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的媒体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水平
多媒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先进的设备只有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我们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没有特定的机会接触多媒体,更谈不到正规的计算机知识教育,多以自学自悟为主,多媒体应用能力偏低,课件制作水平也为有限。因此,使声乐教师掌握多媒体制作理论和相关技术,提高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是目前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关键。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声乐教学手段之所以有悠久的沿用历史,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如教师针对歌曲内容近距离的技巧和情感启发,使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讲解;对回顾性总结,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方面要优越于多媒体。
课堂上教师适当离开计算机,采用近距离和学生沟通,并以表情、手势、眼神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能沟通情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使声乐教师清楚、及时地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调节教学节奏;并能展示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为个性化的声乐教学提供适时的舞台;辅使用多媒体可以减轻学生的视觉疲劳,提高学生的歌唱热情。
结 语
目前,多媒体是声乐教学亟待开发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授课时,教师应尽量避免目视大屏幕或过多的低头操作电脑,而应直视学生,毕竟是歌唱知识传授,注意多与学生交流,控制好多媒体演示稿播放速度和教师授课的语速,适当穿插个别指导和示范,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总之,多媒体在声乐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之处,要与传统教学扬长避短,取优舍劣地实施,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的配合下,充分展示它的无穷魅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守连 朱理森《多媒体电脑应用技术》专利丈献出版社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标 传统弊端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10-01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要素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关于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要理解具体事实细节,也要理解抽象的含义;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等;既要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义及全文的逻辑关系,又要求根据其含义及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法不仅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重要,且阅读理解题在高考中的占分比例也很大,阅读理解对于学生成功应考也就十分重要。因此成功的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明确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语言信息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融入阅读情境,设定阅读任务,培养学生识别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很多弊端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内容教学而忽视了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老师多注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符的。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要教学生理解所学的阅读材料,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阅读材料,及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知识性的教学,缺乏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利用阅读材料将所要讲解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一一灌输给学生,占用很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将完整的文章肢解,这就让学生失去了对文章意义探究的兴趣,从而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更谈不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和提高了。再者,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味追求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单一,这样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懒惰、模式化的一种阅读习惯,疏于思索文正更深层的涵义,这绝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阅读能力。
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应该转变、方法应该灵活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探究、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为此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进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老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正是以人为本, 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 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的主人, 从而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素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而提供。其次,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应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新的英语阅读涉及广泛的科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必须对科学、知识等的本质有清楚的了解,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明了的系统把握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知识就能解答的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还该明白学习活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 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学会从客观上把握阅读教学的方法。新的时代,新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习主题要求老师必须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加强学习。改变过去传统的看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合不同主体的受教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个高明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
阅读方法常提到的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
2.注重文章背景知识的介绍
将背景知识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师来介绍,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以外,社会背景也不能忽视,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3.设身处地融入情感、融入社会因素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老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鼓励学生深入到所读的文章中去,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俯视文章,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
总之,阅读技巧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本文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在学习阅读过程中相互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按照《普通高中英语教学标准》的要求,圆满地完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我国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其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大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传统音乐,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音乐教育应将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作为重要的课题,引导大学生去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以及音乐风格,充分的挖掘世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长期以来影响着周边的一些国家,同样也吸收着各个国家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方音乐文化,从而理解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感受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大学生通过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开拓自身的眼界,以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眼光去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社会。
(二)能够增强大学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多年来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一直以西方为摹本,盲目的模仿西方的音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及教育观念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处于难以创新与发展的状况,对几代人的音乐审美及听觉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如今在大学的音乐教育中,民族器乐、戏曲、民族歌曲等课程较少,而钢琴、西方歌剧、交响乐等课程却屡见不鲜,西方音乐一直占着主流位置,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包含着广阔的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加大传统音乐课程的比例,向大学生传输更多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能够使大学生更多的了解熟悉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构建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三)能够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引领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音乐艺术,对促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增强民族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优秀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充分的体现了社会理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要素,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四)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音乐能够细腻的传达人的情感,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开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音乐教育中包含了基本的乐理知识与歌唱技巧、歌唱表演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与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的联想,开启大脑思维去发现音乐艺术的魅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人才,音乐具有情感性、自由性以及差异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欣赏者需要在音乐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根据自身的情感及理解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新的音乐形象。
二、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当今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较为薄弱,音乐素养不够高,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第一,应增强大学生感性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多听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增强自身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在扩展音乐艺术视野的同时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第二,应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音乐文化与历史、民俗、文学、舞蹈、戏剧等多种文化密切相连,要想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文化艺术的熏陶,因此,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第三,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民族音乐文化节等,一方面开拓自身的音乐视野,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并增加生活体验。
(二)文化部门应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
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应坚持建设面向民族的、科学的、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针对如今大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现状,文化宣传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加强对媒体的监管,逐步改变以往以流行音乐充斥于媒体的状况。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对思想水平不高且格调低下的音乐作品的控制与打击,另一方面加强对优秀音乐作品以及高雅音乐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进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也使大学生更加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
(三)创新与改进传统民族音乐教育
第一,应及时转变并更新教育理念。在多元化的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及手段,使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在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的精华,朝着多元化与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第二,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在大学生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与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第三,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家来校进行音乐交流与指导,或者是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音乐教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如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蒙古的长调及呼麦等等,通过对这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欣赏与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得到较快的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三、结语
多元文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更好的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琳.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2(10):105-106.
【关键词】民族声乐;创新教学;探索改革;技术开发【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不能总在被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中限制,而我们作为一个高校声乐教师,在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每位教师不仅热爱声乐教学,把声乐艺术当作自己永远追求的精神,还要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改革,创新,把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改进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的崭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生命力才会更长,我们的前景更光明。那我在下面跟大家共同探讨我本人在日常教学当中对普通高校民族声乐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与想法。
一、普通高校民族声乐课堂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歌唱与发声训练方法中,普遍采用的是老师以口头教学的方式,学生以模仿的形式进行练习。老师用语言描述各发声器官如何协调动作,学生凭着模糊的感觉去寻找发声与歌唱位置。歌唱与发声运动与肢体运动不同,肢体运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老师可以直接扶正动作。而在普通高校民族声乐课堂教学中歌唱和发声运动只能靠听觉和抽象的想象能力去寻找正确的位置和方法。这就导致实际教学比较困难,训练周期加长,甚至一些嗓音条件很好的人才也难以取得佳绩。
并且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在普通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歌唱与发声训练方法中关于如何能提高教学水平,怎样才能在声乐演唱过程当中使学生能达到声情并茂,淋漓尽致的位置等等声乐演唱技巧与发声训练方法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见解有很多,但是,在这种长期的,传统的声乐教学的长河里这些理论著作和见解大多都是理论性为主要基础。在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所著的《声乐教学艺术》中提到,科学发声就是以最小限度的力量获得最大限度的音响效果 [2]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音乐系主任路瑜教授于1999年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了辅助声乐教学, 其方法是对发声的声波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从中找出正确的发声规律,取得了初步的应用经验和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从目前的情况看,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声乐教学中的实例还相对比较少。
二、民族声乐课堂教学改革几种思路
(一)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教学模式的建立的内容与难度在现有声乐示教模型的基础上,创建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
研制二维动态声乐示教板,通过应用三维动态声乐示教模型和二维动态声乐示教板进行声乐教学,对学生的发声和歌唱进行示范和纠正。并且可想而知它有一定的难度。1.模型涉及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等技术,使模型能够在计算机控制下协调动作是本课题的重要难题。2.将人体解剖学的原理应用到声乐教学中,并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二)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教学模式的建立的实际根据笔者在长期的刻苦钻研与实际教学当中研究出一种声乐示教模型,并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7 2 0176480,2)。 [4]
它模拟了人体发声器官在发声和歌唱时的各种运动情况,使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感受到各发声器官在发声与歌唱时的正确位置并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发声和歌唱练习当中,可以参照模型加深对发声和歌唱训练方法的理解,并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
有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就可避免传统声乐教学训练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教学模式的建立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声乐教学及声乐研究单位众多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本课题的研究为声乐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将解剖学理论应用到声乐教学中,将发声器官的运动方式和发声与歌唱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模糊的感觉具体化。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就像笔者在上面所说的一样世有万物可变,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也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改进自身的不足,不能总在被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中限制,还要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改革,把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改进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的崭新的教学模式。笔者所研究的自治区课题《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本人在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中根据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来的,这就是马克思思想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完美体现。在不同角度来说,虽然我的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教学模式的建立在某些方面还没到成熟地步,但通过在声乐创新教学体验室的教学总结,将人体解剖学同声乐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一套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这种跨学科的又一次的创新和突破,会对目前普通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声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金铁林.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路瑜.计算机辅助声乐教学初探[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01):66-7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声乐教学;有机融合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对学生各方面声乐相关能力的培养过于抽象、复杂,学生不易接受,导致教学过程困难,教学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技术辅导声乐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树立创新意识,采用融合多媒体技术的新型声乐教学模式
我国现代教育需要创新改革,学校声乐教学也不例外。新型声乐教学模式跟传统模式大相径庭,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声乐教学模式改变的几个要点是:教学内容变更,从过去单一、狭隘的声乐技能培养转向多种学科结合并重的世界性声乐文化教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从以老师为中心点慢慢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点。
2.改革传统方法,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创造新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不单单指一门或几门技术,它是许多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极强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是声乐教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又能给声乐教学活动提供极大的方便,弥补了一些传统声乐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率,非常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又需要教师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给教师队伍的综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受到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声乐教育。
3.解决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教学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声乐教学是很抽象的,不能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声乐教学的声音图像特点,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恰好弥补了这点。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声乐课件,能够使得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易吸收体会声乐教学内容,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趣。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较轻松地展示出传统教学中难以向学生表达的一些内容,加深学生们对相关学习的理解,最终达到解决声乐教学中难点问题的目的。
4.转变练声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们准确合格的音准和节奏
学生们学习声乐课程的最基本条件当属其自身对声乐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了。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视唱练耳课中的钢琴辅助教学手段。而这种使用钢琴的方法中音准和节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琴师和钢琴老师的声乐水准,这种人为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们形成准确的音准和节奏。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后,我们可以把钢琴练声曲制作成为MIDI,再配上管弦乐队的演奏效果来帮助学生们练声。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练声的时候能更好地体会到练习歌曲的艺术意境,还能够将老师从钢琴伴奏中解放出来,从而更有精力和空间去注意学生们对练习歌曲的整体掌握和准确表达,更大地提升了声乐教学效果。
5.创设模拟情境,利用多媒体伴奏和录像功能树立起学生们的舞台意识
声乐专业的学生们虽然现在还处在学习阶段,并不能过多地接触到现场表演和舞台歌唱,但是他们最终是要走向舞台面对观众的。所以声乐教学要树立起学生们良好的舞台意识,让他们在今后的现场表演中不会怯场,具有优秀的舞台控制力和感染力,完美地演绎出每一首演唱歌曲的艺术氛围。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伴奏和录像功能,在声乐课上创设出演出现场的模拟情境让学生们来熟悉现场演唱,激发起学生们的现场演唱激情,以情动人,情声交融。在模拟现场演唱完成后,师生可以共同观看多媒体录制的视频,大家一起总结分析,为以后的演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合理使用多媒体能给声乐教学带来不小的益处,对解决声乐教学中的遗留问题和不足、加强学生声乐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相信,多媒体技术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面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体系中,对我国整体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育;艺术人才
一、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也随着有了提高。其教育体制日趋完善,从业者和学习者不断增加,除了各大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之外,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综合性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也纷纷开办了音乐学院或音乐系、科,设立了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其教学体系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出版了丰富的民族声乐教材和大量民族声乐教学的音像制品;出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教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歌手,蜚声于海内外。与此同时,关于民族声乐的唱法问题自五六十年代“土洋之争”以来从未间断过,发展到今天,“土唱法”和“洋唱法”越来越融合、差异越来越小,大家统一了观念,即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强调我国民族唱法的民族性;可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单一性问题却越来越凸显,成为音乐界的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单一性问题有其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
从民族声乐教育角度来审视,其单一的西方文化视野,偏离了当今全球多元文化的主题,忽视了多元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音乐文化。与此同时,大量的中国民间音乐和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民族声乐教育方法一直游走在专业音乐教育的门外。绝大多数的民族民间音乐经未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农民乐师和民间文艺团体的口传心授方得以传承。正是由于这多重的限制与影响,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相对也还不够完善,就如美声中针对男女声的音色及音区对人声进行了高、中、低音的分类,而中国的民族声乐中,只区别了高音,其它的音色及音区类型尚未做出明确界定。
现在,现代音乐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些非但不懂传统音乐,还浅薄地认为它落后。缺失了传统音乐教育为基础,学生便也缺少了许多接触多风格、多唱法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也影响了对歌唱艺术的判断和辨别。这种缺失了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教育随着层层渗透,被普及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所带来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言而喻。
所以,如何评价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摆脱民间音乐意识匮乏的民族声乐教育,让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走回人们的视野、走进生活、影响后人,应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肩上应有的重任。
二、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的措施本文认为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建立完善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为了发展中国声乐艺术事业,我们应当把一切有利于提高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和经验都吸收过来,比如,从我国的戏曲、曲艺、民歌乃至西洋演唱方法中吸取营养,吸取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民族声乐教育应根植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原生技艺高超的民歌、戏曲、曲艺是民族声乐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民族声乐教学应立足于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之上,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比如,在教学曲目的选用上,教学曲目的选择应遵循因才施教、因人而异、由简到繁的原则,所选曲目的题材应广泛多样,且思想性与艺术性较高,应以中国作品为主、外国作品为辅。
2.协调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音乐的发展(1)协调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的对立性主要表现在用嗓方法上的差异性。
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一般比较规则、统一;而传统民族声乐则存在着许多特殊的、不规则的发声方法。在此,传统唱法向现代唱法提供共性特征,共性特征与美声唱法结合形成了现代唱法;现代唱法的形成又能为传统唱法提供新的经验,使传统唱法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传统唱法的进步又会为现代民族唱法提供新的特征。民族声乐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健康的演进形式。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尽量保持少数民族传统声乐的本来面貌,使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在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共同、协调发展之路。
(2)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协调发展。音乐界长期存在的“土洋之争”。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强调要抛弃以某一民族文化为中心的民族主义音乐价值观,肯定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同的音乐价值观念与评价标准,“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绝对正确的民族文化,相互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客观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立足于本民族,尤其是我们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发掘具有自己特色的声乐发展道路。
3.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同时,要思考并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与途径。一是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审美能力的培育。审美教育是指形成受教育者科学的审美观念,有较强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这是整个民族声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的学习过程要处处体现、渗透审美教育,不突出审美本质的艺术教育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我们的声乐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声乐技术人才,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声乐艺术人才。二是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创新精神的培育。
教育要有前瞻性原则,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创造力。在民族声乐教学课程中为学生开设《创造学》等方面的课程,让学习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创造过程、创造技法、创造环境等理论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