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科学实验小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验小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验小原理

第1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是系统训练大学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课程,是系统培养大学生实验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各工科院校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实验内容上来看,验证性实验较多、与物理科学的前沿比较接近的实验较少;二是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多以“言传身教”为主,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教学手段、技术与设备落后,CAI教学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四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时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介绍实验仪器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使得学生只会按照教师讲述的内容机械地测试一些结果,即使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也不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教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一、合理设置实验项目

按照学校“强化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把实验内容框架体系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是与现代科技联系密切的实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设计性实验主要是由学生独立提出设计思想、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仪器,自行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

鉴于此,可以这样设计整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思路:(1)在保证基础性实验内容的前提下提高起点,减少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逐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适当增设开放性实验;(2)为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原有实验项目进行精选、合并、更新、改造,淘汰那些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增设一些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性实验;(3)不同的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基础性实验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做的,综合性实验是部分专业学生全都要做、部分专业学生选做其中一部分的;(4)学生在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实验、接受了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设计性实验。

二、改革教学方法

1.采用尝试教学法

对于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基础性实验时可以采用尝试教学法,即教师在实验前先不讲解实验内容和原理等,而是让学生在做好实验预习的基础上直接开始实验,然后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进行评析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实验内容,而且由于实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推断并得出结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采用启发、引导和讨论式教学法

对于综合性实验和一部分较难的基础性实验,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和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实验室时必须提交预习报告,内容包括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等。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和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启发学生思考这次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否还有其他用途。教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索取知识。接着,教师要全场巡视,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其作为教师的“小助手”来帮助其他同学,从而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掌握实验内容的目的。最后,在完成实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整理实验操作台,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非常重要。

3.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对于设计性实验,教师最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即教师不介绍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仪器使用说明书,接着由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各自的实验预习报告,介绍实验方案,汇报测试过程、分析结果,教师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完成实验。这种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引入现代技术

1.利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行生动形象的模拟仿真,利用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功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将静态变为动态,使声音、图像、动画、文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增强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2.使用录像设备

教学中配合使用录像设备、CCD微观图像摄像显示设备和高亮度投影设备,既可以使学生观察到原来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很快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节省时间,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还可以使学生根据录像和CCD摄像显示很快将仪器调节到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3.建立实验室物理教学网站

学生可以根据中心提供的网址登录网站,在网上了解每学期的实验设置和内容介绍等情况,根据选课规则选择自己在本学期要做的实验题目和实验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预习功课。

四、改革考核方式

要建立“注重平时、能力为主”的综合考核方法,即注重平时成绩、淡化期末考试成绩、注重能力考查。平时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70%,分为三部分,即自学能力(预习情况成绩评定)、操作能力(实验过程和原始数据记录成绩评定)和综合实验技能(实验报告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理论与操作合并进行,让学生在已开设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中抽签,考题中只给出实验仪器、实验目标和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考题要求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拟定实验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评卷时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报告各部分按比例判分,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之和为大学物理实验成绩,与其他课程等价。

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书写实验报告要本着从简的原则。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实验原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要写出不少于50字的实验心得。二是要在评分制度中去除“失败”的概念。不管是哪一个实验,教师都应允许学生失败,并鼓励学生重做,要让学生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实验,没有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用分析失败的原因这种方式来替代本次实验结果。三是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及时将报告发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验对在哪里、错在哪里。

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必修物理实验课的学生数显著增加,非物理类专业理工科学生的大学物课实验课学时数不同程度地减少,而必修大学物理实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专业,实验能力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保证实验效果,应该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师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芳桂.重视设计理念 培养创新能力[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第2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7-02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都应加强实践环节,把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训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教师在授课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课堂实践教学宜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辩论演讲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式开展。第二,校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是指思政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指导学生在上述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协调与管理,进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校内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充实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校园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必要措施。第三,基地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充分挖掘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可以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视野,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社会实践模式。把实践教学的空间从课堂、校园拓展到社会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体验、锤炼,使其加深对思政理论课的理解;在了解省情、国情、民情的过程中,亲身感触改革开放的成就;向人民群众学习,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实效。

此外,还应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走与专业实践结合的路子。一方面,在校内,与实习实训有机融合。高职院校校内都有自己的实习实训场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要在内容上找到交融点,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世界观等,相互推进,共同发展。让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立足职业行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在校外,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离开学校融入所在企业。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将校外顶岗实习时期的思想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范畴中来,引导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职业道德,知行统一,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实现高职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受到经费支持、组织形式、安全隐患等因素制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组织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要大于理论教学,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高职院校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直接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相应互协调,配合支持,以推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二)实践教学管理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实践教学。一是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单独安排课时,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实施途径等。二是要注重全程监控,细化考核标准。

(三)经费管理

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应根据实践教学项目进行论证,对教育意义大、社会价值高、可行性强、实效性显著的实践项目予以立项,并制定经费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需要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场所主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形式。课内主要有专题研讨、主题发言、辩论比赛、影视影像、专家报告等;课外则有勤工助学、学生社团、义务劳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革命圣地、名人故居、大型国企、工业园区、现代农村、合作企业为依托,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关键靠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走出去”,先让教师走向社会;二是实施“请进来”,邀请企业家、专家名人、优秀校友等来校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视野。

三、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实例

(一)圣地延安红色之旅

2010年暑期,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教研部成立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小分队”,与院团委共同组织了“重走路,和谐社会行”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调研路上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入了解陕甘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体会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佳绩,带队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要途径,对发挥大学生人才的智力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重要抓手。每年暑期各大中专院校都会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广大学生通过调研、宣传、支教、文艺演出等形式,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认识到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在会宁会师旧址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10年9月,学院领导、思政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代表和全院2010级新生代表共50人赴会宁会师旧址参加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师生对继承和发扬精神,以及会宁人民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历程感同身受,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

(四)甘肃省情教育――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现有文物约35万余件。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等展览,为学生提供跨时空交流,亲密接触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精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伟大抗震精神教育――参观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地震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了地震及其防护、自救的基本知识,如通过壁画馆绘制的真实地震故事,体会到大自然的破坏力;通过“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相关介绍,感受到现代社会和我国抗震救灾的快速、全面。鲜活的图片、细致的解说,让学生看到了废墟上的生命奇迹,认识到,灾难面前,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六)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是依托皋兰县文庙古建筑群,经改建、充实而成。馆内四十余尊历代国学代表人物的石雕像,涵盖了先秦诸子及后世在哲学、医学、农学、文物、书画及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学伟人。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近现代虽有反复,但其对国人的思想影响谁都不能否认。近年来,国学大热引起公众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反思,国学的弘扬对社会的文化传承、道德遵循都有推动作用。学生参观后,对国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国学精华都有了系统了解,帮助他们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开拓时代精神中找到连接点,开拓了视野。

(七)走近庭审―感受法律威严

第3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 科研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22-01

如何高效地建设与管理医学院校科研型实验室,并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中的先进的精密仪器设备,把课题研究的创新方法、创新思路贯穿到人才培养评估体系与学生实验教学工作中,促进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互动状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1 缺乏长远规划和全局观念。原有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由于分科细而全,每年上报计划中所列设备档次偏低,导致通用设备和低档次设备较多,而先进设备和高精尖设备缺乏,影响了实验的整体结果,无法把学科建设和研究水平推上高层次。此外,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分散,不但造成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缓慢,而且各实验室所分配的面积较小,实验功能不能展开,实验人数受限,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实验室建设目标重点不突出,科研条件不完善,难以完成标志性成果,影响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学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

1.2 忽视科研服务队伍建设。多年来,高校实验室管理形成了重物轻人的管理模式,重视仪器设备的更新,忽视实验技术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实验室科研队伍一般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高校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在学校被列为教辅人员,在医疗单位被列为医技人员,待遇偏低,从而导致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不单单要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研究人员,积极培养实验技术人员,使原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实验人员能自觉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既定的科研目标服务,也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点之一。

1.3 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的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多年来一直处于条块分割、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实验仪器设备大多由学校投资购置,安置在哪个实验室就归哪个实验室所有,由所有者无偿占有、无偿使用,这就造成各实验室竞相攀比、重复购置,但谁都不愿对外提供协作和服务,没有一个共享的机制,造成仪器使用效率不高。

自我封闭、各自为政既不利于学科问的渗透和横向联系,容易造成研究目标的局限和短视,制约科研思路的开阔,不利于培养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医、教、研三方面缺乏统筹安排,极易造成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浪费。这是大多数医学院校和医疗单位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亟需在资源配置格局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2 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2.1 管理体制的建设。确保科研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各项制度的建设,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科研实验室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人的创造性问题,而创造性又是建立在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基础上的。调动、诱发和发挥被管理者的这“三性”,始终是管理者的核心问题。对此,应建立起科研实验室人员管理考评制度、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制度体系,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切实有效地保证科研实验室的正常运作。

2.2 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科研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关系到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的关键。对于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培养,各单位都非常重视,并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仪器设备日益精密复杂,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培养一支在技术上既是专门人才(掌握一种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又是通用人才(熟练操作普通设备,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又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使其在设备使用与维护中做到“一专多能”,协助实验室负责人承担部分管理工作,使实验室整体得以更好地运行。

2.3 信息化管理。一是建立科研实验室网站:一方面,促进与相关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开发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横向合作,可促进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切实转化科研成果,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二是建立实验室内部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包括人员、设备、项目、经费等多方面,使实验室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2.4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科研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绝不能忽视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科研潜能。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不仅体现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还要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如科研课题申报、组织实施、数据管理、成果奖励等。对获得重大课题的课题组在人力、物力、资源的占有与利用方面给予倾斜,争取早日获得更大的成果。鼓励研究人员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并给予精神、物质的奖励,在晋级晋升方面优先考虑。对于没有获得基金资助,但具有较好创新性的青年科研人员,或有希望产生重大突破的研究方向,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多渠道、多方位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创造更好的科研佳绩。

总之,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科研、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能,取决于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最终使实验室不仅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还成为结出科研硕果的基地。

参考文献

第4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本科学员;创新实践;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10-04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我军院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军校的永恒主题[1,2]。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创新实践能力,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3]。完善军校本科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管理机制可有力推进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我们以某军校本科学员为研究对象,针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要素和关键环节进行了问卷调查[4]。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校本科学员创新实践活动已呈现出成体系、多类别、高层次、广参与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合力育人机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浓厚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但与此同时,学校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和学员队在支持、指导和服务活动的作用发挥大小不尽相同,仍存在一些管理机制上的不足:(1)在调动参赛积极性与维护学员日常管理制度之间把握不准;(2)学员队(营)与教员之间的长效交流机制还有待建立;(3)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尚不完善;(4)对参赛队员的评价所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5)学员队(营)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存在部分缺位,权责不一致。以上问题主要由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管理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引起。

本文在对问卷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要素和关键环节,面向学员的实际需求,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业务机关能力、明确学员队职能、发挥创新实践基地主体作用、创新实验中心教学方式、拓展教研室(研究室)职能这六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充分发挥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在培养学员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体系化管理机制

由于军校管理制度具有指令性强、集中性高和层级严密的特点,顶层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效。在军校条件下,要想开展好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这一系统性工程,首先要做好包括业务机关、学员队、创新实践基地、教研室(研究室)、实验中心等单位之间的顶层设计工作,更好地整合学校各方资源优势,形成体系化合力育人机制。

该框架贯彻以学员为主体的理念,以提升学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业务机关、学员队、创新实践基地、实验中心、教研室为五个支点搭建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平台,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建立集动员、激励、教育、引导、保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实践活动管理机制,真正将管理和服务细化到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6]。

(1)业务机关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通过研究型管理和服务型管理,寓研究于管理之中,通过经常性的调研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学员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

(2)创新基地要起到主体的作用,真正担负其创新实践主阵地的责任,建立起高年级学员与低年级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与参赛学员、有参赛经历的学员与新学员之间的密切交流机制。

(3)学员队(营)要切实担负起服务主体的重任,建立起责权清晰,保障有力的服务型管理模式,为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条件。

(4)实验中心要发挥实验设备优势,支持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实验器材,为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开放的实验平台,促进学员更好地理解创新实践活动的内涵与与技术基础。

(5)教研室(研究室)要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积累雄厚的优势,通过与创新基地的联动与交流制度,善于将科研实践中的技术资源转化为学员创新实践的活动资源,厚植学员的创新土壤。

根据以上框架,新学员进入学校后可以参与到由五方搭建的包括学科竞赛、课程实验模块、综合实践项目、自主创新实践活动等在内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通过建立竞赛分级管理制度、与学员队(营)正规化考评挂钩、队(营)干部激励制度、建立长效交流机制等措施,形成五位一体的体系化管理机制。

二、强化业务机关指导职能,完善管理、保障和评价制度

当前军校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的体系化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相关机构职能较为分散,涉及到学科竞赛的有些问题都是特事特办,没有制度的强制约束和保障。一些常规的服务职能保障有待加强,例如竞赛信息、创新项目立项、经费申请与下拨、学员参与竞赛请销假、以及结题、成果评价等过程中,学员往往要从学员队(营)、学院甚至校机关进行反复协调,有的跨院组队的甚至会出现请假困难的情况。为强化业务机关的指导职能,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完善管理制度

校院两级业务机关应完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制度管理规定,包括竞赛信息收集及、学员请假、外出参赛及学员竞赛成绩公示等在内,打通职能分散的制度障碍,让学员真正享受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所带来的便利,以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量减少通过变通方式处理实际问题。

(二)畅通交流渠道

学校业务机关可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资源,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构建网络化交流环境,搭建学校层面的交流平台。学校业务机关可以在教学网上建立专区,由专人负责所有竞赛信息的按时,由原先等级式逐级信息传递变为由学校到学员的扁平化方式。开辟专门交流区汇总各类竞赛信息,遴选学员骨干对交流区进行管理,方便机关、教员和学员交流。鼓励师生利用教学网开展相关创新实践竞赛,对于参与教学网建设积极的个人和组织可以定期予以奖励。

(三)建立闭环反馈

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专门团队,以学员军事职业发展和部队任职需求为牵引,构建学员创性实践能力评价与发展追踪和闭环反馈机制,可更好地评估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效能,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管理方式,不断优化使其不断满足实际需求。指导学员依据自身特点打造个性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依托学员队(营)以及网络化平台为每个学员建立创新实践能力成长档案。

三、借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东风,建立学员队(营)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服务型管理模式

与地方高校松散的学生组织不同,军校每个学员都从属于一个具体的学员队(营)组织,具有等级分明,管理严格的特点。军校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普通高校的管理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立足学员队(营)组织在学员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制定适用于学员队(营)组织的服务型管理模式。

(一)服务型管理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在课外创新实践领域的服务型管理模式是军校军事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它的落脚点仍然是管理,同样具有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等管理要素;与指令性和控制性管理模式相比,服务型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处理,让管理的服务属性深入到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学员队(营)通过发挥动员、激励、教育、引导、协调、保障等服务职能,在学员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做好信息的传递职能,及时了解学员需求及问题,配合主要训练和教育机构,结合各部门资源优势来解决学员最迫切的问题,最终使学员顺利完成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达到锻炼成才的目标[7]。

(二)明确学员队(营)干部职责

学员队(营)行政主官负责制是管理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学员队(营)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细化动员、激励、教育、引导、协调和保障制度规范,进行效果评估与反馈,落实具体的硬件保障条件和组织保障条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设立一名学员营主官专职负责竞赛管理[8]。建立队干部激励机制,对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开展较好的队干部在考评时做相应的倾斜,充分调动学员队(营)主官的积极性。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博士代职队干部的作用,在学员队(营)竞赛管理中承担辅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学员自主管理制度

学员队(营)内部成立自主管理小组进行自主管理,负责信息传递和协调,充分发挥学员竞赛自主管理组织的作用,协助进行大量竞赛的管理,有效协调学员营正规化的管理与学科竞赛的矛盾,杜绝“特事特办”的情况大范围出现,进一步完善基层学员队(营)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促进学员学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发展,全面提升。

(四)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交流机制方面,在各学院内部可建立定期的联席委员会,成员包括院机关、学员队(营)、创新基地、实验中心以及教研室领导、资深教员与学员骨干。委员会各成员约定专职人员负责沟通及协调事宜。通过定期会晤、特定问题协商、规范化问卷调查、学员交流会等方式,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充分发挥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各年级甚至不同学院混编的优势,使连队化的规范化管理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形成广交流、大融合的生动局面。

四、深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发挥创新实践主阵地作用

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从学员培训与筛选、部队需求提炼、教学成效评价、研究成果转化、创新指导模式等方面进行推进。

(一)学员培训与筛选

与实验中心合作,更多地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将学员在创性实践活动中容易遇见的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纳入到实验课程体系中,真正将正确的实验性思维教授给每一名学员。建立学员筛选机制,综合理论基础、培训成绩、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因素对学员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评估和分类,面向竞赛的实际需求,根据能力互补原则组建学员创新实践小组,选拔优秀创新实践小组参加竞赛。

(二)部队需求凝练

在参加竞赛过程中,加强与基层部队的联系,通过组织学员及教员参观演习、参与训练、举办座谈等形式高效获取、提炼部队实战需求,真正将部队的实际需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将科研成果服务于部队。

(三)教学成效评价及成果转化

在教员成果评价方面,切实解决教员指导创新实践活动工作量计算、效果评价问题,将其纳入统一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在学员方面,由成果评价方面从单一竞赛成绩评价扩展到竞赛成绩、专利、论文、成果转化等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结合大学生创业竞赛,探索专利、技术、成果转让的具体操作模式以及财务管理模式。

(四)创新指导模式

进一步优化创新基地指导管理模式,设立学员教练团。除目前已有的指导老师直接带领学员方式外,还可将参赛经验丰富的优秀学员纳入指导团队中来。一是传授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给新学员,并纳入优秀学员的课外实践学分。同时可将部分校内比赛的承办和一些高级别比赛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交给这些团队,增加创新基地自主运行能力。

五、优化实验中心功能,推动实验课程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环节深度融合

实验中心是本科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担负着学员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任务。构建课内实践平台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协调互动的关联模式,可深入挖掘现有科技资源,更好提升学员的自主创新能力[9]。

(一)打造优质教学内容激发学员创新思维

从学校各优势学科方向的科技成果中,选用合适内容建设如光电对抗、网络攻防、大数据分析、水声对抗等内容新颖、军事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开阔学员眼界,强化学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二)建设开放实验平台支撑创新实践开展

在课外时间向学员开放部分高端精密仪器设备,提高学员实践技能层次,支撑学员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等各类型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三)凝练实际创新需求,提供基础科技支持

课外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也为实验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需求。针对学员参与各类创新实践,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实践活动实际需求,既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又要提高教学内容设计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针对学员在创新实践中的普遍性、基础性技术难点,通过精心的专题实验教学设计帮助学员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四)引入优秀实践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将优秀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作品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专题设计实验等方式引入实验中心的课堂教学内容,既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直接支撑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大平台交流互鉴,共同促进的局面,让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充满活力与蓬勃生机。

六、发挥教研室(研究室)技术和师资优势,支撑学员创新能力提升

当前有些教研室(研究室)以科研为主,除了毕业设计之外,平时与本科学员接触较少,技术上的优势难以转化为学员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研室(研究室)应充分发挥技术和师资优势,更好支撑学员创新能力发展。

1.建立与创新基地和实验中心的交流机制,设立教学联络员岗位专职负责技术转化。

2.通过设立实验室开放日,并在低年级课程负担较轻的情况下,更多安排与创新实践活动有关的参观和前沿讲座,即为新学员积累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过程所需的知识基础创造条件,让学员能够尽早接触与竞赛有关的指导老师。

3.在高年级课堂上进一步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应注重启发思维,引导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努力使课程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探讨、获取新知的发展过程。

更多设立本科生科研和实践岗位,让学员更多地介入到实际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中,为更好发掘学校深厚科技积累服务于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庞国斌.试论实践能力在形成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科学,2005,20(6):5-8.

[2]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74-75.

[3]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17.

[4]钟海荣,徐攀,张培梁,等.军校本科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组织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3):62-66.

[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2012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6]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9):43-44.

[7]秦石乔,汪莹,吴建华.学员队在人才培养中作用和职责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107-109.

[8]钟海荣,吴金刚.学员军旅导师探析――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学员队干部的新要求,新定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73-75.

[9]王德军.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3):83-85.

Research on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Practice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ilitary Academy

XU Pan1, ZHONG Hai-rong2, ZHAO Xiao-fan2,YANG Dong-sheng2

(1.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Academy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Ocean Acoustics;2.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ollege of 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Hunan Changsha 410073,China)

第5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新建本科;教学管理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实施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带来教学管理与运行体制的重大变革。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①具有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弹性等特点。

实施学分制已成为高等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大势所趋。实施学分制,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思想,也符合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

新建的本科院校,能否抓住机遇,快速前进,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能利用学校转型时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夯实办学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保持专科特色的情况下,发展建立本科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则会给学校带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实施质量工程的高度出发,探索专升本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化、教学管理制度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化的过程中,推行学分制的意义;实施学分制应注意的问题;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措施;使升本学校既有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观念,又有科学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和严密的运行监督机制,保证“学分制”的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能落到实处,使专升本学校的教育教学、人才管理工作,达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使专升本学校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上升一个新台阶。

一、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意义

(一)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思想,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向全省各高校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强调实施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和基本趋势。②

(二)学分制管理模式是一种灵活多样、动态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学分制,弹性的学制,有利于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学分制有利于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优秀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环境和运作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学分制给予学生学习的自,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动态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可停学创业,也可提前或滞后毕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选择高规格的课程,允许选择其他学科的课程,允许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承认所取得的学分,达到规定学分者授予相应的第二学科专业毕业证书和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三)实施学分制,自主的选课制,有利于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从而高起点地办本科教育。学分制的灵活多样的本质特征③集中在五个方面:自主的选修;强调个性发展;严格的目标管理;灵活的学制;培养计划的开放性。由于具备这五个特征,实施学分制将导致学习成绩的衡量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学习方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无论从广度到深度,从形式到内容,学分制都会较学年制发生很大的改变,且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故实施学分制将推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

(四)实施学分制,核心的选课制,有利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学分制的核心④是选课制,选课制最终是选择任课教师。因此,建立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实行学分制,学生对教师有较大选择权,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是希望学校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二是希望所开课程内容要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一专多能。若教师自身素质较低、教学效果不好、学术水平差,知识陈旧,那么学生将不会选他开的课。因此,实施学分制,有利于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应注意的问题

每个新升本学校都有他的独特性,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在吸取学年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模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展壮大、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地说,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世纪初许多地方专科学校抓住机遇,实现了专升本的“历史性跨越”,可这一机遇也避免不了这类院校存在的多重困难:资金、人才、制度以及发展。如我校这类由“师专”升为“文理”的本科,向本科升格、向非师范拓展,由师范单一型向文理工经管多科型同时发展。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刚刚从专科学校脱胎出来,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原有的师范教育师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学分制多科型自由选课的需求,即使大力引进师资,也有一个适应和逐步建立梯队的过程,所以师资水平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只能逐步扩大学分制的实行范围。这样学校在软硬件的建设上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来调整。

(二)由于扩招,学生规模扩大了。要实施学分制,首先得跟上的就是师资和场馆建设。新升本学校都有新校区的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需投入大量资金,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仅仅是教学仪器就要求5 000元/生。由于资金严重短缺,一些建设项目没法开工。设施不齐,致使学分制不能顺利实施,只能逐步扩大学分制的实行范围。

(三)由于办学时间短,新升本学校知名度不高,校舍、仪器设备等硬件相对较差,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比例偏低。我校2006年博士硕士仅占16%,与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的要求相距甚远。由于形不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缺少一支相对稳定、学术水平较高的核心队伍,学院的教学、科研等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办学实力先天不足;加之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闭塞,一般在省内名气都不大,高学历高职称的老师留住难,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强,毕业生就业不畅。过去多以教师教育为主,具有培养培训师资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升本后发展为多科性院校,获得了拓展专业学科的机会。但教师中传统学科专业的教师比例较大,知识老化现象较为普遍,现有的知识结构难以应对学生的自主选课。如师范专业教育人才过剩,非师专业老师紧缺。由于资金问题,学校吸引人才举步维艰,出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实施学分制,短期内学生难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只能逐步扩大学分制的实行范围。

(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升本学校的教学资源本来就很紧张,实行学分制,要求开设很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便“见缝插针”地安排课时。高密度的课时给学校的后勤保障提出了难题,给管理人员特别是给教务教学管理带来很多以往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受到挑战,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上课,也加大了教师的管理难度。上课时间不再统一,延长食堂、浴室、开水房等场所的开放时间已成为必然。同时学生对教室、实验室、校园网、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管理方面需要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实施学分制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有效沟通共同完成。如果没有掌握学分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操作错误甚至混乱的情况。因此,在实行学分制之前有必要对涉及到的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尤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以往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大都比较低,因此在学分制管理办法实行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学习和培训过程。

(五)对于不同专业而言,选课不能整齐划一。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保证选修课的应有数量和质量,是学分制的精髓。但是,选修课的比重应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理工科类专业而言,必修课的比重一定是占很大一部分,相对来说选修课就要减少一些。而对于文科的一些专业,选修课的比重大一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这一点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时要充分考虑到。但由于师资结构还不太合理,所开选修课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三、专升本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措施

(一)根据学分制具有学习内容选择性的特点,采用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建立适合校情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实施以选课制。

按照学分制要求全面修正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各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活动)等组成。教学计划中课程类别包括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必修课指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将这类课设为考试科目;限选课指学生在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内,按规定要求选修一定学分,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课程,采用模块式课程组合,让学生选修;任选课指用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的课程。如开设人文、社科、艺术、管理类任选课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其个性,开设一些可持续发展课程可达到深化提高。在师资、设备不太成熟的条件下,多开必选课、限选课以后逐步多开任选课,让学生有充分的选修权利,教务处根据学分制教学计划在每学期期中后向学生公布下学期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科目。⑤

(二)根据学分制目标管理的特点,强调“学”,淡化结果,注重过程,淡化分数,突出个性发展的特点,改革教学常规管理,以适应教学法的需要。

1.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新生可采用必修模块为主,同时安排适当任选课,高年级学生可按其专业模块的选择进行分流,重新组班上课,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2.在教学评价上,对记分册,教学质量分析表进行改革,以满足学分制需要。由于学分制是以学期按课程计算学分,为鼓励学生上进,可设绩点积分。教师记分册按学期登记成绩:设平时、期末、学期学分、绩点等栏目。总成绩册设学期成绩、学分、绩点等栏目。规定必修课为考试科目,限选课和任选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制度,不搞一刀切,不及格,可重修,或另选。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3.可用学分和学分绩点双重评价指标来衡量学生的量与质。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学生除正常计算课时学分以外,对技能考证,各项活动,竞赛获奖等给予相应学分。有些学生文化课拿的学分较低,可以通过自己技能等强项多拿学分以弥补其学分的不足。一般课程18课时为1个学分,实验课36课时为1学分。综合实践课(活动)1周计1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80。为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避免学生出现单纯追求学分的现象,可采用绩点学分的办法:一般课程成绩及格以上每提高10~15分为一个绩点分。

(三)根据学分制的“弹性”特点,创设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条途径,以此构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多种方式。标准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为3~6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在规定学制年限内能够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鼓励其选修第二专业课程,选高要求课程,加快学习进度,多拿学分,以全面提高自己,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经上级批准可提前毕业。对于在规定学制年限内较难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少选课程,选低要求课程或重修部分课程、减缓学习进度,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取得毕业资格。

(四)根据学分制培养模式多样性的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新建本科,教师结构有待改善,硬件设施也应加强,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却不容忽视,学生在学习能力与习惯,学习基础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实施学分制,可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评价等多种形式的灵活教学机制。达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五)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建立导师制。有师生交流和导师指导的学分制,可解决选课、学习、直至就业指导过程中条例难以规范的众多实际问题。加强教师对学分制的参与度,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鼓励教师尽可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合理考核方法,分析和评价考核结果,检验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增加教师的压力和危机感。使教师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将学生引向科学研究的前沿,改进教学,着重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化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一批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呈现出的高质量课程。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外,还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专升本学校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上升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②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分制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四川省教育厅[Z].

③董孝壁.提高教育质量[R],2006.

第6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声乐小组课

独立学院声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有别于专业音乐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其侧重点偏向于社会基层群众性演出事务,常常要求毕业生具有多种才艺,特别是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设置中舞台实践需要占更多的分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组织协调、以及担任多种角色的能力和素质。创新性声乐小组课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为声乐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以下是从背景、特色、效果及展望和存在需要改进的缺陷几个方面对特色声乐小组课论述。

一、特色小组课设置背景

社会经济大发展必然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必将飞速增长。增长的不只是数量,更多的是质量,主要体现在要求艺术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旧的声乐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拥有快速反应的特点,在课程创新之路上有能力跟上社会的步伐。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声乐专业在2013年上半年开始了有别于母体学校的特色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改革。

声乐专业是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较为普遍的一个专业,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分为多个层次和类别。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在师资和生源以及硬件方面都无法与有着雄厚实力的专业艺术院校以及公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相比较。为此,独立学院转变思维模式,将人才培养方案作出调整,扬长避短,不走“高精尖”路线,把目标定位在基层社会需求。特色声乐小组课的产生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应运而生。

二、特色小组课的主要特色

声乐小组课指的是在一个拥有表演场地进行的一对多声乐教学模式。它本身具有实践性和观摩性的特点。特色声乐小组课将对原有小组课模式进行升级,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创意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的衍生性操作和个人多角色变换的能力培养。

(一)课堂的衍生性

大学课堂最难得的因素是课堂外的衍生,特色声乐小组课的这方面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总结。以往的声乐小组课只需要学生到堂演唱与观摩。特色小组课需要学生做更多的准备。包括策划与分工组织,场地的安排与布置,曲目的组织与编排等。将一台活动所有要涉及的内容及流程进行实践操作。强调创新的思维,发展集体活动能力,培养组织策划能力。教师由原来的主导地位变成协作者,由总管变成了爱提建议的观众。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局外人变成了主人、演出执行者。学生在课后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行动来满足需求,产生了更多人际交流和协作,课堂变成了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摇篮,未来工作的实验室。

(二)个人角色的变换

单一功能的角色已经不能满足基层社会对人才的期望。一场活动的策划可能还是钢琴伴奏,或者是音响师等等。特色小组课上的声乐学生除了演唱之外还需要为别人的演唱做幕后工作,有可能还需要担任该小组课的主持人。在新型小组课形式比较成熟之后,开展轮换角色。保证一学期后,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轮岗,将这些工作纳入最后的评价体系。

三、特色小组课成效及展望

特色小组课首先是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改变了传统小组课较为枯燥的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和改造他们自己的演出,创新节目不断涌现。特色小组课多种角色的变换改变了学生能力单一的自我心理暗示,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增强了自信心,即便是在专业能力很强的竞争对手面前,也能找到自身的价值。组织与协调工作的参与,让他们增加了团队协作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环境提前培训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

大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新型小组课为他们建立了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他们的经验反过来也会为特色小组课模式带来宝贵的经验,使得这一模式越来越成熟。

四、特色小组课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1.教学设备缺乏:特色小组课不同于正式的演出活动,没有经费的支持。演出场地规格也高低不一。有时候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建议一:在道具、服装、化妆等方面根据情况建立专门的管理和使用机制。建议二:利用校外资金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2.课程模式调整:一方面,课程繁多,学生疲于应对,缺少自主活动的时间,建议将课程精简,突出重点课程;一方面,课程系统化体现不够。建议根据核心课程选择设置辅助课程。

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观念和指导学生进行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方法。它用于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观念、论据原理和阐明规律,但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通过特色小组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学会知识。

【参考文献】

第7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论文摘要: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高校知识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分析了学科馆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高校知识服务项目以及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从各自有序整体里无序的各种信息资源中获得和汲取解决各学科专业问题的所需知识。将这些知识筛选、集成、固化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创新工作中成为学科馆员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学科馆员工作行为角色、知识管理过程问题的关系来说明学科馆员服务和知识管理的契合点。

1学科馆员是高校显性知识的整合者

在高校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主要表现为各种学科信息资源和知识库。作为图书馆和院系联络的桥梁,学科馆员在高校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各类显性知识整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1馆藏学科资源学科馆员通过主动与相关院系联系,认真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同时跟踪对口学科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对各种载体形式文献信息,如纸质书刊、电子书刊和数据库,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和组织,制订和实施学科馆藏发展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科知识进行集成与整合。

1.2高校知识库知识库是在高校知识集中和扩散的数据库系统,也是校内外知识创新者共享知识的一个平台。一般来说高校知识库包括教学课件库、科研成果库、文献数据库等教学科研资源。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重点就是建设“教”与“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数据仓库,如教师信息库、学生信息库、课件信息库、文献信息库、教室条件信息库、实验室与设备信息库等等。学科馆员可以利用其组织知识信息的专业技能、对口学科服务的优势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功能,将馆藏信息资源和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然后通过元数据的应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研究;进一步按照具体学科领域或科研项目的个性化需要,将数据库改造成知识库和知识发现机制,构造知识化的、基于用户的知识管理平台。

1.3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网罗世界上所有的资源,值得欣慰的是,图书馆界具有悠久的资源共享和联网合作的传统。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加强了这方面的优势。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的保障率,为高校知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cALIS)下属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项目是我国高校最大规模的知识整合和创新平台,在800多个高校图书馆之间构建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交叉知识与学科互动的知识网络,这是目前一般商业化运行网站难以做到的。

2学科馆员是高校隐性知识的集成者

隐性知识由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5个要素共同组成,具有非结构化和专有属性。隐性知识往往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播和学习,需要个体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对于从事知识创新更为有效。

2.1虚拟参考咨询学科馆员的参考咨询工作本身要依靠其隐性知识的积累。在特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学科馆员的专业技能及判断推理能力是解答咨询问题的关键。对于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由于参考咨询工作中涉及的专业范围相当广泛,而学科馆员自身的专业领域有限,既需要向该专业领域的专家请教,又要求学科馆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高校隐性知识的集成中,学科馆员充当了虚拟交流管理员的角色。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知识库,一方面有效组织了学科馆员的专业咨询经验,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和共享学科馆员的最佳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学科馆员与院系的交流合作以及对口学科的咨询服务,有效整合了各学科领域专家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参考咨询知识库是高校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2.2专家经验知识库高校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教授和专家。如何把专家和教授所做的工作、对项目的体会、看法、方案、案例和成果报告充分地继承和组织起来,建立经验知识库系统,实现隐性知识的共知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随着教学和科研交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和科研人员日益依赖电子邮件、BBS、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非正式交流”。尤其在较高学术职称的群体中,通过非正式途径获取信息的比例更大。高校要推动知识管理的执行,就必须有一个计划周详的、可操作的知识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应该设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使高校所有的员工都能方便地查询内外信息资源并能充分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知识交流。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高校应该授权其图书馆来发展一个全机构的知识管理机制和系统。

3学科馆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开发者

学科馆员开发了许多针对学科知识的服务项目,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开发者,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3.1编制二次或三次文献学科馆员首先要通过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对图书馆的纸质资源进行充分揭示;其次,要为学科用户群提供集成的统一检索平台,全方位地揭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全貌。学科馆员选择对口服务专业编写期刊专业索引,是一种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简便方式。一方面,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前沿发展的一个窗口,通过阅读专业期刊、编写专业索引,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新、深化,为提供更高层次知识服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专业索引适应学科用户的阅读心理和查找习惯,提高了学术期刊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学科馆员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对口学科参考资源和参考咨询经验,参与对口学科专著综述及工具书的编写。

3.2建立学科信息门户针对互联网信息泛滥、信息超载的问题,面向特定用户群的学科知识导航系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除了图书馆,社会上很少有能力将这些分散、零碎的信息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导航。学科馆员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网络学术性资源整合和导航的任务,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集成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检索和服务入口。其主要方式是建立学科信息门户。学科馆员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全面搜索和选择有价值的学术信息网站,加以下载、分类、标引和有效链接,并按照统一格式,对网站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公允的评价。

学科信息门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搜索引擎检索结果冗余量过大、检准率不高的不足。特别是利用Push技术,主动将整合的高质量信息资源提供给特定的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3.3电子教参服务教学参考资料是高校教学和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文献。传统的教参服务由于受到复本数、开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教学尤其是远程教育的需要。电子教学参考服务是图书馆传统教参服务的发展与延伸,也是学科馆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方式之一。学科馆员首先要随时掌握教师的教学信息和教学计划,将传统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全文数字化处理,建立教学参考信息库,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其次学科馆员应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向学校教学管理者进行电子教参服务功能介绍与可行性分析,以期达到教学管理者的认同。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支持下,学科馆员向每一个责任教师开展电子教参服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达到责任教师对该项服务功能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3.4重点学科课题跟踪服务学科馆员为高校重点学科课题提供跟踪服务是主动性知识服务的一种具体体现。一项科研课题的成功,要经历课题论证、课题研究和课题鉴定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任务的完成,又必须以占有大量相关的文献信息为前题。科研人员只有在大量占有文献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从较高的起点上来审视自己的研究课题,形成有预见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许多课题研究是跨专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学科馆员可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功能和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通过网上协作与协调进行合作开发;同时利用专家系统、专门分析工具、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重点学科知识管理,尽量使课题研究人员充分占有相关学科的文献信息。在跟踪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既要讲究时效性和实用性,更要注重计划性和连续性,树立“动态服务”观念。课题跟踪服务使学科馆员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加速了高校知识的传递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竞争力。

4学科馆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教育者

4。1信息素养教育和用户培训馆藏文献载体形式的多样化、电子资源和网络虚拟信息源的增多导致师生难以辨别和选择。学科馆员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用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多层次的用户培训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信息素养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访问、鉴别、检索、评价和综合信息的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研究方法、学术交流和终生学习中去,这决定了专业教师与学科馆员共同肩负着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成功地将信息素养教育融人专业课程,需要学科馆员与教师的长期合作、彼此信任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及经验。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和参考咨询工作经验也是开展用户培训的宝贵资源,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用户培训包括新生培训、电子资源使用、信息技术、网络搜索等。对于师生而言,学科馆员是他们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起点,也是他们深入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学科馆员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本学科领域内全面、系统的信息以及资源获取策略。

4.2远程教育功能基于高校图书馆对学习对象和电子课件的强大管理功能,高校图书馆可以成为理想的远程教学平台,并且促使高校传统机构边界模糊、业务重叠。学科馆员在远程教育中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组织高质量的网络资源嵌入课件,课件开发中的版权申请和管理、数字化课件制作和远程教学等。教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界面辅助授课,可以更直观便捷地指导学生检索文献信息,免去学生课后搜索专业信息的盲目性。

但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只能作为远程教学的辅助模块,不能取代教学设计管理、师生直接交互等传统教育过程。只有当学科馆员立足于自己本色的学科知识服务,才能更好地实施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功能。学科馆员利用图书馆这个虚拟教室和学习平台吸引师生来开展部分教学活动,并在认知深度干预用户的学习方式。

4.3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知识的教育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电子课件、学位论文等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纸质文献数字化或电子文档提交工作,如果不采取非常有效的著作权保护措施,非常容易导致这些数字化作品的非法传播。学科馆员在多年资源调查和采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版权保护知识,应该把这些知识贯穿到学科服务和用户培训中,充分保护图书馆和用户的权益。

由于电子图书等数字信息在互联网上复制、传播的成本极低,数字信息产品的盗版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学科馆员作为知识管理者和服务者,既要考虑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与知识库的安全性、作者的隐私和保密制度等问题,也有义务向广大师生大力宣传著作权法,培养用户对复制权、传播权等方面的法制意识,为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学科馆员在高校知识管理中的角色已经从简单的管理文献,提升到智力资产管理者和保护者的高度。

5学科馆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研究者

高校数字图书馆经过几年开发和运行后,其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衍生功能便开始显露出来。许多新开发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技术都可以运用到高校知识管理上,如知识库、机构存储、自然语言搜索、数据挖掘技术、内容管理、知识提取技术、知识地图绘制、群组软件、信息视觉化等。

第8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科研能力 竞争力 生物类 本科生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2-02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生物学(Biology)是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主要设置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二者均以专业性理论学习为基础,兼顾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本科学习阶段,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验技能良好的专业性人才。随着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对生物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卓越的科研思维。学生科研素养养成、研究能力强化与提升成为当今生物学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任务。

1. 目前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背景分析

目前,众多高校对生物学本科学生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本科生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作为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方式,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生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却往往比较薄弱,其仅仅针对最为基础的生物学实验进行简单的传授,学生学到的仅仅局限于已经模式化的常规实验操作,而不能获得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未能在对学生实践与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微生物的接种培养与革兰氏染色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学习的常规操作技术,其能够让学生学习部分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且十分容易掌握。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却未对微生物生长机制与细菌胞壁功能方面的探索进行拓展分析,这也就使学生仅仅学会做基础实验,却没有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思路与专业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一现象成为生物学本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专业竞赛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增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动手能力、课题设计与执行能力,将有助于增强其科研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培养出专业素质高、专业技能优异、专业竞争力强的本科人才。

培养生物学专业本科人才,依赖于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与科研方向。其中在对本科生科研能力与竞争力培养过程中,科研课题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研课题设计主要表现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或竞赛课题设计。各大高校针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方案各具特色,其主要基于导师指导。但是由于本科生理论课程多、学生自由度大、科研时间较少等原因,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学生培养与指导方案,故只能让学生开展技术路线简单、可实施性强、创新水平低的科研课题。这使得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受到限制,其在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等)中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2. 本科生专业科研能力与竞争力提升方案

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学生培养方式,开展实际调研,对我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情况进行了解,旨在提高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竞赛竞争力,提出以下方案:

2.1 明确专任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的职责

目前,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导完成。指导教师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专业科研素质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与良好的学术造诣,且熟悉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环节。但在对学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仅参与课题布置与论文审阅的过程,对学生整个科研过程的监督力度不足,对其科研方向的引导作用也较为薄弱。而在读研究生在引导本科生整个科研过程中往往扮演主要角色。由于在读研究生专业基本知识与解决方向性问题的能力较为局限,使得其指导的本科生科研工作浅显且缺乏创新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科研思维的发散与创新,进而降低了学生的专业竞赛竞争力。因此,明确专任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地位,拟定教师指导过程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加强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与引导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人才。

2.2 建立学生科研素质养成方式

优秀的科研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与精湛的专业技术。科研素养的养成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端正的科研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将极大的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明确指导教师职责的基础上,针对科研分流的本科生应该首先强调科研素质的培养,这对学生科研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拟定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方案

指导方案包括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其可以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因此,对学生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前,需要制订较为详细的指导方案。需要兼顾方案执行的过程及需求,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1)指导目标要明晰;2)内容详实可行,具有创新性以及应用或科研价值;3)形式具体,兼顾特色;4)时间安排合理得当。合理的详实的指导方案,可以保证对学生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间接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拓展学生科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研究水平,直接促进其专业竞争能力。

2.4 制定一套科研课题创新性考核评价标准

科学课题的创新性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灵魂。具备较强创新性的课题通常能在专业技能或课题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从课题原创性、应用潜力及对后续科研的支撑性等方面拟定科学可行的科研课题创新性评价体系,并主要对课题的创新能力与解决科学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估。学生按照指导方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通过专任教师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形成自选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专业评估后进行开题,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学生科研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选题的创新性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衡量:1)原创性;2)应用性;3)衔接性;4)基础性。而整个创新型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从以下几点考虑:1)所获数据的原创性;2)课题成果的产业应用度;3)成果对后续研究的指导意义;4)成果刊出的期刊级别。对完成的课题进行评估后,推荐创新性强的项目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例如“挑战杯”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本专业本科人才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高校在强调生物类专业本科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设计环节,采用合理的指导制度与评价标准,将对学生科研素质养成与专业科研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琳, 赵欣平, 王健美, 等.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老师工作体系建设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3): 225-226.

[2]吕春, 彭博文. 对高校科研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7: 17-19.

[3]姬云涛,姜双林,屈长青. 生物科学专业立体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9:147-148.

第9篇:科学实验小原理范文

关键词:教学;科研;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17-02

一、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各种途径的开拓,从高职院校教学硬件、教师自身修养、学历学位、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方面进行很多探讨,也取得一些积极成果和实践。

1、教学能力的内涵

《教育大词典》里面明确指出教学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是指教学活动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学能力主要由基本素养(主要是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水平(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设计能力(目标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策略制定和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思想、步骤传递教学,并实时的监控、调整、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这样定义教学能力内涵基本上包括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师个人、学生个体和学院各种规章制度等,不仅指出了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而且深化了教学能力的分解目标。陈锁庆(2009年)指出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师普遍存在的能力缺陷,分析教师提高自身的方法能力、亲和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教学能力对学习职业素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李茹(2010年)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视角,对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进行阐述,分析高职教师教学能力针对性、层次性、复合性等基本培养策略,指出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面向社会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李永兰(2012年)认为高职教师是指教学质量的核心资源,然后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视角对高职教师教训能力进行分析,她认为从教育学的角度,教学能力主要分为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而从心理学角度,教训能力则包括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

2、教学能力的提高途径

有的学者对教学能力提高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学习环境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要求教师教育和领导成为优质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构建他人导向式与自导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微型学习为学习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赵雪梅认为通过培养“多能合一”型(教学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实践指导能力)高职教师,对促进高职教育及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邹时高认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需要吃透学情,以利因材施教和赤吃透教材的知识标准,以利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法,吃透社会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文付宁认为通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教学设计能力、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合理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实践、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李森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内涵、目标和理论基础,指出我国高职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角色向导游、策划师、组评价者角色转换,并注重学生教材、环境和合作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李红认为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实践中可以通过教产融合、研修结合、引评一体等方式培养高职教师教学硬实力,通过师德教育、信仰教育、激励机制和以为为本管理模式培养高职教师教学软实力。方修建则认为在工学结合新的教学模式下,探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感和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吴富喜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并创新需要五个基本条件:教学理念、教师水平、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教学方法,以期提升高职课堂教学效果,最终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金秀岩认为现代高职院校只有具备开创性的组织教学能力、熟练的知识运用能力、对本学科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多媒体等方面出发,从每个方面的较高要求条件进行定性的探讨与评价,提出较为理论上所谓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另一方面,有缺乏与之融合贯通这些方面的支点。每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个人条件差别变化较大,所以只有通过可操作性途径,并能落实到教师的教学的各个方面们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个途径: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资料的分析、总结为教学案例素材等,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课堂效果和教学能力,这也一是当前高职教师所需要的。

3、科研能力提高途径

成焱霞探讨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科研高职科研工作但对于提升学校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的建议: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业务学习;学校层面的引导与支持力度政策;建立教师科研基金投入;建立科研信息库和培养教研室科研团队。覃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现状、总结出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改善科研条件,创造科研气氛;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规范科研行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强化教师科研自觉意识。李胜利也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院校对科研工作重要型不断提高;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改革;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注重教师自身学历和学位的提升;促进科研能力提高的激励措施;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郭长胜论述了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分析科研之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提高科研能力的途径:加强科研工作意识,端正科学研究态度;减轻教师教学量,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加大成果奖励,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建立科研帮扶体系建设,提供较高科研平台;强化校企合作,首先成果转化;注重学校交流,重视校校科研合作。叶宁通过问卷调查,对宁夏高职院校科研能力低下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转变观念,明确定位,提高科研意识;组织专家讲学,设立课题,促使教师亲身实践;定期指导,相互交流,提高科研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途径文献分析,除了在外在的研究平台、经费投入受限、高职教学模式外,大都提到了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团队建设都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除自身的学历、文化、交流外,很大一部分需要靠自己知识积累形成后,才能具有一定科研洞察力,才能自身形成科研研究问题,最终获得可立项,进而转化一些成科研成果,提高院校的科研能力;科研团队建设也需要各个成员在各个专业方向上有所积累,有所发现,这样才能形成梯级不同以及对较深科研研究问题进行较为深入探讨研究,形成较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顶岗,可以看到现在企业所从事当前工作成果总结,所积累的专业方向所解决的问题的程度,实习生毕业定岗材料汇集了不同区域的行业动态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教师所需要的最基础资料,通过这些信息的不断积累,形成专业、行业的最新动态,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洞察力非常重要。所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对这些毕业实习学生资料进行挖掘、分析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叶 宁.宁夏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73-74.

[2].赵雪梅 高可智.多能合一型高职教育教学发展能力路经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2):124-126.

[3].陈锁庆.高职工学结合背景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9):32-33.

[4].李 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构成与培养策略[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21-24.

[5].李永兰.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126-128.

[6].李 森.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对高职教师教学的工作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288-290.

[7]杨在宝 张 杰 薛春丽等.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77-78.

[8].成焱霞.对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J].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学报,2012,(04):47-48.

[9].覃 兵 莫明琪 唐 巧.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能力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0,(15):31-34.

[10].李胜利.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7):130-132.

[11].邹时高.高职教学注意三个吃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1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