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的个人事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具体工作及实施办法:
一、师德方面:
针对学生家长的意见反馈,做好自己的教师承诺书,严格遵守承诺并高于承诺。向身边的师德典型教师学习、与其谈心。并阅读学习有关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及时与自己进行心灵的交流。在师生帮扶活动中,无私的奉贤爱心,及时履行帮扶义务,在学习和生活中给其指南,争取做外树形象内修身心,健康向上的人民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着以教育为中心,以质量为基础,以课堂为基地,扎实练好个人基本功。超前的搞好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汲取个人智慧,做创意性发挥。抓好常规教学,呈现立体课堂。仔细批改每个学生的课后作业,及时掌握孩子近期思想学习的动态,有针对性该进教学方法,多方位把握学生心理变化,争做孩子的知心谈话人,以日记和作文评语的方式与学生进一步沟通。配合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
一、思想政治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个人业务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处处体现音乐课特色,用旋律代替老师的指令,琴声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乐理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
四、文艺汇演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人们称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面向21世纪,我将以塑造教师良好形象为方向,以关注孩子生命为己任,以关心孩子成长为目标,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具体措施:
1、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为人师表。
2、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
3、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创建良好班风。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将从班级文化建设做起,带领学生一同走进环境幽雅的教师,共创班级新风。绿色象征自由、和平与安全,它将给人清新、安详、舒适之感。我将以绿色为基调为学生装扮教室。同时以“”为班风鞭策学生共同进步。
4、以诚相待,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我会努力用真情教育学生,用真爱感动学生,在帮助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本”,处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让学生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明白“诚信”的内涵,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做事。教师一言一行都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学习负责,做学生可以信赖、值得尊敬、言行一致的教师。
5、协调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协力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随处可见。因此,我将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等活动和家长共同探讨关于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班主任我将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变化,利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做让家长们认可和值得信赖的班主任。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2 教师的道德是立身之本,人民教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因此,本学期我制定如下师德计划:
一、按照师德建设要求去做,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以'五心树师德“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
二、充实自我,学而不厌
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不断地学习。传授文化知识,教好功课,是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事业的态度问题,因此教师能否刻苦钻研业务,掌握丰富的知识,教好学生,也是一个师德修养的问题。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真心实意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够严于律己,把自己磨练成为称职的教师。品德端正,严于律己,是教师必须做到的。要严于律己,哪怕是微小的错误,也不能原谅自己,敢于同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作斗争。
四、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的言论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之潜移默化。
五、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尊重学生人格是作为新时期教师道德修养不可缺少的一项必修课。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3 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否则,在学生面前是没有力量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正之风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为自觉的行动,用执著追求真理,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工作中,我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在课外积极学习各种师德理论,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利用各种案例来警醒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以身作责。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师德修养。
积极参加社会时间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辩别善与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沧桑,才能真正锤炼师德。
三、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如果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深刻地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思考应该如何改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常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活到老,学到老。
四、注重德育培养,构建和谐课堂。
1、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2、个人所得税共分为7个档次
3、不超过1500元的 ,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主体教育 引导式教育 学法设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37-01
“主体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的确立,是我们经过十年“成功体育”改革试验的基础进行。它是我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更进一步深入进行体育教学中“学法”研究和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确立起以学生的“学法”为中心,用主体教育思想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目标的理论与实验的研究。它也是我校为使各个学科以至体育教学改革,在总体改革指导思想的指导下,统一观念认识的一次有效的尝试。
(一)
“主体教育”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在观念上肯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主动学习的“权利”。这些权利正如在“成功体育”体育教学改革实验中所发现和证实的那样,主要包括:自主接组权、学习中研讨权、练习中尝试权、以及自订学练目标和学练起点权等。实验中极其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变化规律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课的始终都能有成功的感受。享受运动的乐趣和心理的满足。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练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主体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主张:以体育课的结构改革为主线,从学生“学法”入手,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教会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途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程度,决定着学生获知得能的优劣程度。进而还要研究在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掌握学习和锻炼的规律和方法。为此,要使体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切实树立起在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教育教学成果看学生的观点。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生为重心。
(二)
“主体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实验自一九九二年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改革路程。通过实验总结出“主体教育”改革课的结构模式是“身心准备――激活有关旧知旧技―理解学习全过程自主学习――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身心调整放松”。
在以上体育课的结构模式中“主体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了知识技能教学中对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旧知识和旧技能的激活。这样就能在旧知旧技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知识和新技能;或者是通过激活有关旧知旧技而经过正迁移,较顺利的学会新知识和新技能这一规律性的认识。随之,在一节课教学过程在改革的重点时应由教师构建出本课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学法设计”。通过“学法设计”教会学生掌握”学法“规律。这正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了本课学练的全过程后,即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订学练目标和学练起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处于指导、引导和辅导地位,并通过教学反馈手段对课上教学发展实施有计划性的控制。在学生学练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所应有的权利。通过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自主进行“友伴结组”、“技能结组”和“素质结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小团体”的优势。这样不仅使全体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而且还能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从分的发挥。在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利用适当的机会,为扩大教学效果,保证本课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结成“强帮弱小组”。通过互帮互学能使全体学生都分别获得才能的展示和获知得能的心理满足。同时,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同学间的情感交往也能够得到很大的促进。在课的整体目标实现的观念认识上,要正确处理好课的目标与每一名学生的目标的关系。既保证课的目标的完成,也要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
(三)
加强学法指导,激发主体参与。正确学习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合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那么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其次,变教师传授为点拨。体育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授为点拨的另一个方法是抓住适宜时机,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在尝试、思索、讨论过程中得到培养。
(四)
十年多的时间里,我校“主体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实验,在“成功体育”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效果。实验促进了体育教师和有关各级领导对体育教学的的观念性认识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主体教育改革实验课。“主体教育”改革的意识在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学生普遍反映现在上体育课有兴趣、收获大、有空前的新鲜感。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种新的教学改革的提出,并能在实验中被广大教师和有关领导所接受,只能说是对教育改革实验方案的“理论假说”的认同。为使进一步实验和认识的不懈探索,从而使我们初步总结出的“主体教育”改革课的结构模式在操作性上更加完善,使其更具有内在的规律。但是我们也清醒地、坚定地认为“主体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素质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新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 改变错误观念,培养高技能人才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普通的机电控制到先进的数字程序控制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应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各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有些技能型繁重的手工操作作业已被智能型数字控制的机械所代替。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钳工专业的基本操作基本上都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也是最受冲击的专业工种之一。钳工教学的内容和实际操作一直处于落后的阶段,如象实习条件差、体力消耗大、有些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短时间内很难熟练掌握;另外,家庭及社会上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观念,使得愿意学习钳工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在学习完现代化机械加工课程后,对钳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对钳工实训课兴趣不高,在实习课上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普遍认为钳工的基本操作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所替代,没有必要再学习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那么作为钳工教师就应对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倘若任其发展下去,势必要影响学生今后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影响机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大多是由于对钳工专业的肤浅认识造成的。作为从事钳工职业技能教育的专职教师,有义务使学生全面正确而深入的了解钳工专业。
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涌现,的确能够减轻或解放部分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不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操作,还是必须依靠钳工加工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就是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竞争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是我们从事技能培训教师的光荣任务。
2 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产生于认识活动过程中,或产生于某种运动、游戏、劳动中,同时,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好发展的。几乎每个学生在童年时期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家长或教师的知道下,成功的完成一件折纸玩具并且爱不释手时,便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折纸玩具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一事例,可以看到人的兴趣产生于需要,这里不是说人对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具有兴趣,而是说凡是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必然有对它们需要。
从事钳工技能培训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是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3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
钳工的实习教学,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技能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技能与知识、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知识、能力是技能掌握的前提,制约着技能掌握的速度、难易程度、灵活性与巩固程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进行锉削技能训练时,除了要规范的讲述及演示站立姿势、锉削时身体的倾斜度、锉刀的握法及锉削速度外,还要重点讲授并演示在锉削过程中左右手如何用力,这样,学生便能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
4 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照教科书教,学生按照教科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照教科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条件的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如象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学校接到了公司里下达的两个机械加工制作任务:沉降仪与击实仪的制作。当时我就带领了几个同学耗时近三个月,比较圆满的完成了该次任务,同学们通过实作,不仅把所掌握的技能得到了巩固、提高,使之更熟练、流畅,同时更加深了对钳工工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充分体现了目前职业教育改革 “做中学与学中做”的新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个人理财》;课堂教学改革
借着温州金融改革的春风,为服务温州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13年开始招生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目前该专业在校生有300人。《个人理财》课程是我院金融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理财》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个人理财》课程是我院金融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就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个人理财的基础理论,通过学习具备能够从事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一线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理财规划的建议,即根据客户的信息、财务状况及理财目标能够为客户提供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理财方案。作为针对金融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当前的课堂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教学手段也单一,课堂气氛较为死板,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课堂教学互动较少。一学期下来,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认识、对技能的掌握都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
在《个人理财》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继续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将使其教学效果与我院对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偏离的越来越远。因此,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对《个人理财》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个人理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由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以及我院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个人理财》课程在金融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个人理财》课程组在设计和实施课程时持有了以下思路:以解决学生在理财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和操作技巧为导向,以培育学生在理财过程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
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四个特点。具体体现在:(1)职业性是指课程培养定位以金融机构对理财岗位人才要求为标准,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充分体现各金融机构对理财人才特殊的职业要求;(2)实践性体现在每个课程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按标准业务操作流程来设计,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3)开放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教学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金融企业优秀专家共同建设,二是指坚持学生随时、随地、随处都可以开展课程学习的理念,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体现课程开发的开放性;(4)综合性是指《个人理财》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课,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上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坚持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度,并以专题的形式,选择该门课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讲解。
三、《个人理财》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为了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
《个人理财》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课,涵盖了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宏微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税收筹划学等,还涉及《继承法》、《物权法》、《担保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方面的诸多内容。而这些课程的讲授过程都脱离不了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在不同项目的教学中引入不同的案例,并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具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2.项目教学法
《个人理财》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应围绕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理财岗位的具体工作来进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因此,该课程在教学中多采取能够发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全真业务背景的理财岗位技能人才。项目教学法是可以采取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全程导入真实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证融合”
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理财规划师资格认证考试以及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个人理财》科目的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课证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工作。为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课程组为学生提供考前培训,延伸深化课堂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考取这两个证书,将专业与就业、课程与职业资格有效地融合,实现学生持证书上岗的目的。
(三)改革学习考核与评价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个人理财》课程因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课堂改革应从教学方法上入手,而改革的途径是要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考核上实行的是“3:7开”,即过程考核(出勤率、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因该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所以在考核与评价方式上也应做出必要的调整。其考核方式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包括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
参考文献:
[1]蒋海棠.“个人理财规划”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2]计宁杨.浅谈个人理财规划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经贸,2010(18)
[3]陈惠芳.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12)
[4]周顾宇.项目驱动法运用于《个人理财》课程教学探析[J].北方经贸,2007(12)
[5]陈欣欣.应用型本科院校“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4(30)
[6]张艳英.开放教育通识课程《个人理财》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2(94)
在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的今天,给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更多,教师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学生的三年规划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二、基本情况
我于20xx年8月踏上教育教学岗位,至今已有9年的教学经验,现职称是小一,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三年来在学校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更多的看到是自己的不足,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好好学习。
三、自我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四、预期三年发展目标与措施
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
(一)、进一步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付诸实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1、提高智慧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教师的站位高,才能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路。切实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2、提高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等。尽管已有近xx年的教龄,但面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对象,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有了理论的支撑才有底蕴。只有采用适合今天的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提高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提高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增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4、提高教学能力。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运用其指导教学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实施目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测试能力、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等。
5、通过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并有所突破,即组织单元教学的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6、提高教科研能力。在问题教学中和班级管理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五、具体实施过程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2、勤于学习,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3、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都开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更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加强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平时抓紧时间加强自身学习,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5、加强自身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沉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对于后者,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