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59-03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S110160)。
对外直接投资(ODI)已成为一国资本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经济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投资母国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且对母国经济长期发展还存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一经济现象,并从不同的视角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三个方面,总结了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早期的代表性理论有Hymer(1960)垄断优势理论、Vernon(1966)产品周期理论、Buekley&Casson(1976)内部化理论、Dunning(197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1978)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其中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说明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行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原因,为后来的ODI研究理论奠定了基础。内部化理论相比较而言是较为先进且概括性强的理论,它直接解释了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生产的原因与可能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一大发明,其特点是综合吸收了其他投资理论关于ODI决定因素的分析结果,并从中归纳出三组优势变量,用来解释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包括国际贸易、技术转让与直接投资在内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比较优势理论从国际分工的相对成本为切入点,首次将发展中国家纳入海外投资区域的范围,理论表明,从事海外生产的母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技术差距越小,越容易在东道国企业找到立足点,更能轻易占领当地市场。
但是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建立海外公司,学者们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如wells(1976)小规模技术理论、Lall(1983)技术地方化理论以及由内部优势化理论衍生出来的规模经济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和适合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等。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对西方跨国公司主流优势理论的补充。其中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认为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投资理论,他把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与其自身市场特征相联系,该理论适用世界市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现状;而技术地方化理论不仅考虑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调了这种竞争优势形成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积累,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引入了研究范畴。规模经济、市场控制理论以及国家利益先得论,都是基于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国家寻求利益最大化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性研究
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证了国际资本流动会带来技术外溢效应,尽管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滞后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扩散渠道,ODI的技术外溢效应已逐步为学界重视。Kogut & Chang(1991)以日本在美国投资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最先考察且实证检验了逆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随后Teece(1992)和Fosfuri et al(1999)也从企业投资动机角度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为更加准确地测度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如Pottelsberghe & Lichtenberg(2001)基于国家层面,Braconier & Ekholm(2001)、Driffield & James(2003)等人基于产业层面,Branstetter(2006)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国内讨论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文献主要有:马亚明与张岩贵(2003)、赵伟等(2006)、刘凯敏与朱钟棣(2007)、王英与刘思峰(2008)、白洁(2009)、何一鸣与张洪燕(2011)、李梅(2012)等。他们多采用TFP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验证其与ODI的关系,但技术溢出的大小却不一。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利用面板数据得出O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省际差异(高敏雪,2004;刘明霞、王学军,2009;孙欢欢,2010;谢杰、刘任余,2011;屈展,2011 ;沙文兵,2012等)。
三、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研究
随着技术外溢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学者们开始考虑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因素。已有研究也充分表明,母国能否通过各种国际技术外溢渠道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关键在于本国的技术消化与吸收能力。Cohen & Levinthal(1990)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首先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并将企业R&D成果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表现在增强企业获取、学习和运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称之为企业吸收能力。Head等人(1999)运用日本制造企业在美国投资的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投资区位分布与产业集聚关联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企业投资在美国集聚关联度越高的区域,对日本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就越大。Olfsdotter(1998)认为基础设施状况、经济开放度、人口增长率、政府政策乃至行政效率这些因素对母国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起着重要作用。Borensztein(1998)首次运用人力资本作为具体量化吸收能力的指标,采用回归分析验证FDI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于提高生产率。一些学者从技术扩散的角度,验证了国内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Keller & wolfgang, 2004)、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开放政策(Sea Jin Chang, 1995)是影响国内技术扩散效应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基于母国吸收能力视角对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也展开了一些探讨,认为人力资本、研发水平、创新投入、集聚效应、金融发展水平、科技活动人口、外贸依存度和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这些因素与母国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正相关;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城乡储蓄金额、人均GDP、平均受教育程度、受高等教育人口数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在分析这类影响因素时,马亚明、张岩贵(2003)利用古诺模型来验证集聚效应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学者选用的是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如:刘明霞与王学军(2009)、欧阳艳艳(2010)、陈岩(2011)、李梅与金照林(2011)、霍杰(2011)等;而白洁(2009)、周春应(2009)、刘伟全(2010)则是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国内外学者通过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利用计量方法已经量化证明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基础溢出存在与否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关于母国O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但基于母国吸收能力视角,针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国内大量研究已经证明ODI逆向技术溢出存在区域差异,但关于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对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大都基于国家层面展开,这种对整体数据的分析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吸收能力的省际差异;第二,吸收能力的测度一直是个动态、整合发展的过程,已有研究大多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大多建立的是单一回归模型,而实际上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远不止这些,且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吸收能力评价体系将成为重中之重。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合作愈演愈烈的形势下,ODI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促进投资母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它有助于实现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扩大生产能力,增加投资效应与收益,提升母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母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然而,相比较理论界对ODI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普遍认可外,对实证研究结果则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存在正的溢出效应,部分学者则认为不显著甚至为负。为了给实证研究在结论上的分歧提供有力的解释,一些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吸收能力的研究上,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吸收能力的内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实证检验模型与测度指标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Kogut B, Chang 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73: 401-413
[2]Teece, DJ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ilicon Valle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2,
[3]Lichtenberg,F,B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The Reviews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
[4]Nigel Driffield,Love J H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chnology sourcing and reverse spillovers[J]The Manchester School, 2003, 71(6):659-672
[5]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53-60
[6]王英,刘思峰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26(2):294-298
[7]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8(5):70-78
[8]白洁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 2009(8):65-69
[9]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52-55
[10]孙欢欢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 2010
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学和投资学的交叉学科,伴随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各国国际投资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和完善,国际投资学已具有了专业特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逐步成为类似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那样的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拥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专业的院校,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以及一些商学院等高等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开设了国际投资学这门新兴课程。但是,由于其发展历史比较短,国际投资学的内容与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包括财经类、综合类乃至有些工科院校等多所大学在内。培养目的基本上是有较高的国际贸易理论水平和实务知识,能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科研教学的专门人才。
典型的如对外经贸大学,其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描述为:“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研宄所需的基本技能。”为此,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电子商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营销学、国际商法、西方经济学原理、国际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等。
再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其国际贸易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研宄能力,熟练应用外语,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宄和进出口业务管理及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专门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所学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国际保险、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其他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大致相同。
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必定会设置国际投资学。同时另一问题却出现了,即一般的国际贸易专业中也会设置跨国公司这门课程。一般情况下,国内对国际投资学的教材安排都以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部分,其中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内容则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探讨对象,显然,同时开设国际投资学与跨国公司在教学中会出现重复讲授。如何一方面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两门课程间的内容冲突,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三、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国际投资学目前的课程特点以及与跨国公司课程之间的冲突,可考虑以下解决方法:
1.明确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的课程内容
国际投资学是一门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应用经济学课程,授课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对国际投资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全面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来自于西方的国际投资学,但实际上,西方国际投资理论目前仍有众多流派,时至今日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西方国际投资学学科体系。长期以来,国际投资学的有关内容包括在相关的学科之中,宏观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学科中见到,微观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国际商务、国际企业管理等学科中有所反映。在我国,国际投资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地位的确立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内一些财经院校相继开设了《国际投资学》课程,后来陆续出版了以“国际投资学”命名的教材。最初的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与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国际投资的理论,以后逐渐将国际投资理论与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国际投资战略方法。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为避免与跨国公司课程的冲突,在教学实践中,国际投资学的主要内容宜选择以间接投资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投资的概念、方式和作用,国际投资现状和发展,当代国际投资间接理论中具有较有影响力的各种流派;
(2)国际投资实务,主要介绍国际投票投资、国际债券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投资的概念及其具体形式,以及作为国际投资载体的跨国银行、跨国投资银行的运行机制;
(3)新兴的国际投资方式;
(4)各国国际投资实践,实证考察和研宄中国和其他国家参与国际间接投资活动的背景、形式、条件。
2.强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使得国际投资必须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应注重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相结合。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我国高校国际投资学传统教学方式一直是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来讲授,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注重运用案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典型案例提供给学生,以供其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分析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的特点,在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中,一要解决信息来源问题,国际投资与国际经济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瞬息万变,如在教学中使用《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商务资讯》《华南早报》和《世界投资报告》等报纸,以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作为教师作为课堂主要补充参考资料,使用这些资料来源的“即时”数据等活生生的案例,就会使课程更加紧密地联系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实际,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二要注意案例信息要紧扣教学大纲及国际贸易专业的方向,使案例和信息有较强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使案例既可以作为讲课用,又可以作为提问题用,也可以作为讨论用,还可以作为考试用。
(2)模拟实验教学的运用。实验教学在国际投资的教学中同样尤其重要,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利用实验室教学,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国际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适时接收沪、深证券交易所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模拟股票交易系统。
3.强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授课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辅助课程的配套运用。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对国际投资课程设计多媒体课件,应本着设计的实用性、讲解的生动性、学习的高效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同时,由于该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因此,既要兼顾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实际,又要体现国际投资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学科发展前沿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加入最新的国际投资的案例分析,以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优化。教师在对所收集资料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除了使用文字说明外,还可以将理论知识用各种表格、图形和动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基于课程还涉及很多实务类内容,通过一些反映国际投资领域重大事件的视频新闻短片和照片,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解国际证券投资内容时,播放介绍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短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证券交易所现场,亲身感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2)网络辅助课程的运用。网络辅助课程是借助网络平台辅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通过该类课程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师生交流等主要教学活动网上运行。它利用校园网,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还可以继续学习和深入交流,是作为课堂的延伸,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关键词】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统计分析消极影响
一、指标选择
1.世界经济贸易。外贸依存度,是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世界经济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也可以反应该地区的外向程度。
2.世界经济统计投资。国际收支统计指标,包含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等几大类别。其中经常账户的主要项目有商品、劳务、收入及转移项目;资本账户主要包含资本转移项目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或处置;而金融项目则主要包括直接、证券、其他投资及储蓄资产等等。而世界经济对外投资统计指标,反应一个国家双向的对外投资资金流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如股本、盈利再投资等)、证券投资(公司股票、债券、票据等)、其他投资等等。
3.世界经济统计金融。外债统计指标,是反映各个国家对外债务总额的现有水平的指标,包括对外债务总额,对外公共借债偿还条件等等,反映一个国家资金流动支流和经济实例消长。外汇汇率统计指标,常用指标是各国本位货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以及特别提款权同美元的汇率,计价方法有以美元折合本币和以本币折合美元两种,以前者为多见。
4.对内世界经济。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即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用于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
二、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1.消极影响。
1.1直接影响。第一,国家和个人资产流失,不仅世界经济的外汇储备严重缩水,金融行业及其他各行业的证券房产投资者的资产也面临不小的损失。首先是外汇储备严重缩水。世界经济美元的贬值,将直接导致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攒起来的财富迅速缩水。去年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高达5850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一旦抛售美元,必将影响外汇市场。其次是我国投资者的资产损失。据统计,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价值约200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其中,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其所受损失最大。第二,世界经济统计出口贸易受损,中小型企业经营面临世界经济困难。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出口型企业接到的国外订单明显减少,出口贸易量萎缩,东南沿海的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不少沿海中小企业纷纷裁减员工,以减少开支,有一批加工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甚至已经破产倒闭,昔日提供上千劳动岗位的玩具厂、鞋厂等,不再能养活南下的打工者。
1.2.世界经济统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传导机制的作用,美国等世界经济主体的不景气会持续地影响我国经济,从长期来看,其隐性负面效应不可忽视。第一,外需不足。以美国为首的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均出现了经济减速,导致各行业不同程度面临消费紧缩问题。美国汽车销量逐月下降,国内航班航程减少11.7%。进口能力下降,减少进口贸易量甚至取消订单的贸易事件不再少见,使得中国过剩的产能消化不良,依靠三大主要贸易伙伴负债支撑的出口制造业举步维艰。新晨
三、近年我国的世界经济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放缓,导致投资萎缩,不仅直接造成了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影响,也间接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外资利用也受到影响。
关键词:投资环境;理论;四维分析
1投资环境的理论评述
对投资环境的专门研究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当时区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逐步加强,国际投资蓬勃发展起来,随之出现了与国际投资活动紧密相关的投资环境分析及评价问题。20世纪60年代后,一批有代表性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产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并促成投资环境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完善,现有投资环境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三个部分(见下表)。
从投资环境的理论进展看,研究重点一直放在投资环境的评价理论上,对基础理论和优化理论的研究很不成熟,其发展也主要依附于评价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水平上。尤其是投资环境基础理论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投资环境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第一,对投资环境研究中投资方与受资方投资效益目标追求的偏差认识不足。传统的投资环境研究站在投资方的立场,许多投资环境的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投资环境研究在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研究角度更倾向于受资方,许多评价也有失偏颇,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投资环境优化对策,实际引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既从投资方又从受资方目标追求的协调性出发,对投资环境的研究才更为全面和客观。
第二,对投资环境在投资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从诸多投资环境定义看,投资环境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何影响资本的获利和减少投资风险上。如“投资环境是能够促使产业资本增值的一系列要素生产条件的有机集合”,“资本的投向取决于影响资本获利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等条件。这些条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就形成投资环境。”这些论述需进一步商榷。投资环境从外部条件制约上固然对投资者的获利状况具有重要影响,但对投资行为(如投资的区位选择、规模选择、技术选择等)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并需特别注意的。例如,甲、乙两个地区,甲地区资本丰富,并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生产协作配套条件,更宜于吸引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乙地区劳动力廉价且丰富,但技术、资本缺乏,市场发育不完善,可能更宜于引进促进就业型的外资项目。外资流入各地区的规模可能并无太大差异,但各地区引进外资的类型和结构却有很大不同。在两个不同地区吸引的投资所获收益率几乎相等的情况下,投资行为特征也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投资环境研究不应局限于对投资获利的影响上,还应扩展到对具体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上。
第三,传统的投资环境分类与要素分析不利于对各种投资行为特征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也无助于对引进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作出区分和选择。学术界一般把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这是基于投资环境要素的可变程度及其对投资的吸纳效应而进行的划分,它忽视了与引进投资项目的规模大小、技术水平乃至产业性质相关联的要素划分,反映不出各种要素对不同性质的外来投资的影响。另外一种较流行的分类是按区域的空间尺度大小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投资环境,各类要素依次层层细分,最后一层要素作为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这种划分也存在同样弊端,分类的目标导向不够明确,无法对引进投资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分和选择。因此,很有必要对投资环境要素划分进行相应的改进。
第四,投资运行对投资环境的反向调节作用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投资环境在影响投资活动的同时,投资又通过对受资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输入而影响和改变着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状况,投资对投资环境的反向调节应成为投资环境内涵的重要内容。
2投资环境的理论选择——投资环境四维分析
在引进外来投资的过程中,某受资地区投资环境四维分析图如下。
投资方(外商)与受资方的投资效益目标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对投资环境施以约束。投资方的投资效益目标主要指追求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包括市场占领、原材料和低廉丰富的劳动力的利用、自然资源开采等;其他目标如全球领导、政治支配、分散风险及个人愿望的实现。受资方的投资效益目标包括弥补资金缺口、促进就业、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才培养、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双方目标相互约束,既有协调也有矛盾,投资环境则看做是双方目标协调的媒介物。外商利用受资区投资环境促使资本增值及其他目标的实现,受资方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双方协调之处越多,就越有助于受资方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使双方利益的互补。若双方目标分歧越大,就越不能有效形成促进双方利益结合最大化的投资环境。这种情况下,受资方改善投资环境并不意味着双方共同利益的更多实现,投资环境优化的政策措施若不切合实际,这种投资环境改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投资环境与外来投资行为及投资获利的关系密切。投资环境包括一般性和特质性条件。前者也称为基础性条件或非特质条件,是与投资项目性质无关或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投资环境要素,对外资的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配置无明显的选择和导向作用,只能从总体上决定外资可以流入的数量多少,无法影响外资项目的性质特征和行为选择。如一般的社会文化、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法制的完备程度、经济的稳定性等;特质性条件是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能对外资的规模和技术选择及产业导向产生直接重要影响的投资环境要素,决定引进外资项目的基本性质,使受资地区产生较为强烈的项目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正是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引进质量的内在依据。常见的特质性要素如特定外资项目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生产协作配套水平、特殊的经营资源和专业人才、同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结构、独特的自然和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所以,投资环境对外来投资行为及投资获利的因素影响可包含两方面:一是一般性条件对受资地区吸引外资数量多少的影响;二是特质性条件对不同类型外资行为选择的影响。两种影响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备良好的一般性条件是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前提,但并不必然取得理想的引资效果,这要受特质条件优劣状况的影响。如果某地区一般性条件并不优越和突出(达到吸引外资的能力),但特质性条件的优势显著,会吸引适于这种特质性条件的外资大量流入,反过来促使一般性条件的改善,形成两种条件相互改善、两种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因此,对于某地区而言,投资环境优化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一般性条件优化、特质性条件优化和综合优化。如果是一般性条件很不理想,尽管特质性条件优势明显,仍不能有效引资,就应采取第一种优化形式;若是特质性条件太差,阻碍外资的正常流入,可采取第二种优化形式;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是综合优化,因为两种优化形式并不截然分开,而是有机联系且相互牵制,仅存在优化的侧重点不同。新晨
此外,外来投资行为及投资获利对投资环境具有明显的反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外资流入过程中,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的输入促使受资地区的区域经济水平、结构和社会状况发生变化,推动投资环境的良性发展;也可能由于外资带来的市场垄断、产业劣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引起受资地区投资环境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先期流入的外资能稳定地获取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引来众多外商的青睐,表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质量高;反之,投资收益率低甚至投资失败,会引起后续投资者的迟疑,甚至不再考虑到该地投资,表明该地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下降。受资方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须全面和动态地看待投资运行给当地投资环境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受资方对投资环境的评价与优化可改变投资环境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营造适于外商经营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评价包括一般性条件评价和特质性条件评价,前者主要是找出制约外资流入的因素并指出优化方向,后者是根据不同性质外资的基本特征,选择那些适于当地特质性条件的外资项目并将之引入恰当的产业部门。这些评价工作必须结合投资对当地投资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评价结果分析后,就可采取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外资。
参考文献:
[1]郭信昌.投资环境分析、评价、优化[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2]袁钢明.跨国投资与中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中去,企业间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众多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化的资源和国际化的市场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找到新机遇,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探求新的发展空间,如中国企业在企业国际化中既涌现出了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又有一大批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需求,在企业国际化方面取得很大成功的众多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的认识水平日益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了企业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但是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总体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还不高,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在发展上还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开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轻工、纺织、鞋帽、家用电器、五金制品、文教用品、玩具等领域中,中国产品以其质量优、价格廉、服务好,所到之处国外的竞争者纷纷落败,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减弱中国产品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产自中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同时诸如焚烧中国产品、限令中国销售商离境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依靠单纯的产品出口来开拓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难;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时间人民币还将会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加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力度,扩大对外投资成为中国企业必须考虑的战略选择。为了保持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充分认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从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制定并实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规划,确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显得尤其重要,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加大对外投资力度,输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将生产和经营的触角伸展到国外。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定义、理论
1.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定义
有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定义,中外研究企业国际化的专家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在此主要列出以下几个不同的定义。
“广义上说,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间接出口到直接出口,从一般出口到设立海外机构,从设立一般贸易机构到对外直接投资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的过程。狭义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以直接投资为特征的跨国经营活动”(贺嫌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贸易和海外投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内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实质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目标”(吕复成)。“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将优秀生产技术和经营技巧成功地移植到国外由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加快国际化经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李洪铭)。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由国内经营走向国际经营的多元、多阶段、多层次的渐进过程,它发展于商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经过许可证贸易到对外直接投资,最终形成一个多国籍的跨国公司”(李忠智)。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以产品出口或外部资源利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活动”(李霄)。综合国内外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专家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定义,结合个人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认识,为了便于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我将企业国际化经营定义为: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在企业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生产和经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开辟原料和产品市场,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以求得企业快速发展和获取满意的企业效益的运作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商品的流动,而且还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和配置。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分为出口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化阶段和全球化阶段。”
1.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随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经济、政治、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等在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有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发展则是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而发展,并对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众多,现就几个影响力较大的理论介绍如下: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维农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推崇。他认为根据贸易、投资状况的区别,国际产品周期可以划分为高科技期、成长与国际化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Adler&Ghadar(1990)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划分,即国内生产阶段、国际化阶段和多国经营阶段,此外,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企业经营的第四阶段-全球经营阶段。
1.3.1国内生产阶段-生产导向
产品技术和工艺占据了管理者的主要注意力,产品销售主要在高度专业化和有限的国内市场范围内进行。国际市场很小、产品的独特性及缺乏竞争者的市场环境,使企业采用民族中心型的态度,即使存在产品出口,企业通常也完全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母国人员对国外商只是偶尔进行商务访问,基本不使用外派人员。
1.3.2国际化阶段-市场导向
由于竞争者的加入,企业重心集中于扩大市场和产量,企业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国际化经营。企业开始通过出口输出产品,随着市场培育成熟,逐渐将生产职能向消费市场转移。在这一阶段,改进生产手段和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企业突出的管理任务。公司出于一般管理、技术转移和控制的目的大量使用外派人员。同时由于生产与营销均需考虑文化差异因素,来自东道国的管理人员往往被招聘安置到销售、营销或人事部门,人员本土化初显端倪。
1.3.3多国经营阶段-价格导向
此时产品市场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产品标准化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竟争的加剧则要求企业将生产转移到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文化差异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在下降。价格、生产成本替代市场位置成为决定广商选址的重要因素。因此公司处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将减少外派人员,尽量使用东道国人员,从而出现管理本土化的,但并不是说没必要继续维持外派人员,只是其比例和重要性在相对下降。
1.3.4全球经营阶段-战略导向
产品既要满足全球成本竞争的需要,又要区分当地市场的偏好和特定要求。“思想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成为这一阶段的典型写照。这一阶段企业的经营将同时在生产、市场和价格等多个角度进行全球化竞争,而经营中对差异性和全球化的共同关注,使得文化差异因素在此引起管理者的注意。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获得产品创意、要素进行生产,但在最终产品的生产和建立客户联系上则强调对当地市场的了解。
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在此所指的企业国际化经营限定在国际化阶段一市场导向、多国经营阶段-价格导向、全球经营阶段-战略导向的范围内。
1.4论文主要内容
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的认识水平日益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了企业提高企业资源分配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普遍较差,企业中从领导到普通员工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当今中国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要积极主动的采取应对措施,克服企业自身不足,以国际化的眼光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制定可行的规划,克服各种不利素,推动企业的发展。
1.5论文方法和创新
1.5.1方法
1.规范分析方法。依据制度变迁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企业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剖析我国企业经济国际化现存的问题,提出我国企业经营国际化具体对策。
2.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尽可能地应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企业经营国际化发展的新特点,结合企业经营国际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的具体措施,以便促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
3.文献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努力开展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力争两种方法相结合。
1.5.2创新之处
通过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分析,突出地强调了国际化人才队伍培养;企业间相互协作;实施品牌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建立国际化的企业文化等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
2.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
2.1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历史沿革
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决条件。世界经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向更深和更广程度的发展以及相应的世界市场的建立扩大而逐步形成的。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企业国际化尚未形成。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工具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应用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得到惊人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定,促进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间迅速兴起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推向一个更新的阶段,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世界经济的完全形成和资本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时期。这次技术革命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两次,现代技术革命使生产资料发生了变化,生产工具、生产手段和劳动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都越来越深入地卷入国际经济联系之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使得企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通讯、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为企业跨国经营,通过跨国经营销售自己的产品、输出自己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更廉价的原材料、成本更低而更易于竹理和更加敬业的劳动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变为了现实。而今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跨国公司,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国际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2.2.1进入国际市场的原因
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威胁;国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有更多的利润机会;企业需要更广泛的顾客基础以实现规模经济;拓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扩大市场;减少对某个市场的依赖以降低风险;提高企业资源的培植能力和水平。
2.2.2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
企业可能不理解国外顾客的偏好,从而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可能不了解外国的商业文化,也不知道如何同外国人打交道:企业可能低估了外国的管制并遭到意外的损失;企业可能没有从事国际营销经验的经理;东道国可能对商业法律进行不利外国经营者的修改,可能使货币贬值或管制外汇,也可能进行政治变革并没收国外资产。
2.2.3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
根据产销活动的布局和组织协调方式的不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一般有出口、技术授权、特许经营、合资以及独资五种模式。每一种进入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符合产品特性、企业实力和目标市场环境要求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
2.2.4企业国际经营的战略选择
根据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判断,以及所要采取的市场进入模型,可以选择的国际竞争战略可以有以下的类型。国际战略、多国本土战略、全球战略、跨国战略。每一种战略都有其优缺点,是否适合一个企业与该企业所承受的成本压力以及顾及地域差别的压力有关。
(1)国际战略。国际战略是指企业将具有价值的产品和技能转移到国外市场以创造价值的举措。在此情况下,企业多把产品开发的职能留在本国,而在东道国建立制造和营销职能。国际企业的总部保持着对营销和产品战略的牢牢控制。当企业拥有宝贵的核心能力而外国市场上的竞争者又不具备这种能力,并且企业所面临的顾及地域差别的压力和成本压力较小时,那么采取国际战略就是有道理的。
(2)多国本土战略。采用多国战略的企业致力于最大程度地顾及地域差别。与采用国际战略的企业相同的是,多国战略型的企业也倾向于把在本国开发的技能和产品向海外市场转移。然而,与国际战略性企业所不同的是,多国企业广泛地调整它们的产品和营销战略,使它们适应各国不同的情况。它们还倾向于在有业务的主要国家建立一整套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营销和研究与开发)。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企业无法获得经验曲线经济以及区位经济的好处。当企业照顾地域差别的压力较大而降低成本的压力较小时,采用多国战略是最有意义的。
(3)全球战略。采用全球战略的企业通过实现经验曲线经济和区位经济而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即它们采用的是低成本战略。
采用该战略的企业把它们的生产、营销和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在少数几个最有利的地点进行。企业一般不针对各地的情况调整它们的产品和营销战略,而是喜欢在世界范围内行销某种标准化产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最大好处。它们还倾向于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来支持在世界各地市场上强有力的定价策略。
当降低成本的压力很大而顾及地域差别的压力很小的时候,这种战略是最适宜的。
全球战略的优越性:发现大的细分市场,可以实现生产和营销的规模效益,从而给全球公司带来重要的竞争优势;通过良好的协调和营销活动的整合促进经验和技能的跨国分享;全球营销可以使营销者接近最难相处的顾客;市场的多样化可以给全球公司带来收入和活动的稳定性。
(4)跨国战略。跨国战略是要在全球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是双向的,不仅母公司向子公司提品和技术,子公司也可以向母公司提品和技术。企业采取这种战略,能够运用经验曲线的效应,形成区位效益,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达到全球学习的效果,实现成本领先战略或产品差异化战略。
跨国战略的显著特点是业务经营的多样性和国家市场的多样性。多元化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们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大量的战略,还要根据各国市场的条件进行调整变化。此外,他们还面临着另外的挑战,即要寻找好的方法来协调跨行业和跨国家的战略行动,从而获得更大的持续竞争优势。这种优势要比仅仅将公司的资源和生产能力用到在每一个国家市场和每一项经营业务中所建立的强大竞争地位要大的多。
2.2.5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营提供了条件,随之而来的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流通,而且还引起了资本、技术、人员等其他生产要素全球范围的流动。跨国公司逾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它是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商品国际化的有机组合,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现今跨国公司产值占了世界总产值的40%以上,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60%,其中技术贸易占70%,既D占80%,并且90%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来自于跨国公司。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跨国公司FDI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母公司通常给其在国外的子公司提供管理经验、技术、零部件和营销网络的同时,也将推动着各国经济不断增长,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论文格式经济国际化使得每个国家程度不同的融入国际经济之中,并不断调整对外经济政治关系,为国际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和转轨变形国家都以积极的姿态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从而使自己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与自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经济利益。
2.2.6中国国际化经营前景展望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飞速发展而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必将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工具,众多的中国企业将以企业国际化为动力,为企业的强大和国家经济振兴在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因其起步较晚,中国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开展会面临来自国内国外,企业内外的多重障碍和压力,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改善,同时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会丧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不断加大,中国企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作用,制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切实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尤其是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间企业并购的境外投资方式,积极探讨新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要从全球化战略出发,不断提升全球范围地配置资源的能力,强化和发挥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知名国际品牌,使企业国际化经营为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服务。
3.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分析
3.1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要取得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合格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在国际化的初期,重要的是要有合格的国际化营销人员队伍,随着企业国际化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企业不仅要从企业内,而且要从企业外,甚至从国外招募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构建适应企业国际化需要的人才队伍。而在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高度予以重视。
许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尽管从形式上重视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但是由于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的重要促进作用,重视人才建设很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忽视人才的培训和锻炼,不为人才提供响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提供相应的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不注重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结果是企业留不住人才。
对于国内较大的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相当部分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只是停留在国内人才的挑选和使用上,而不能充分利用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机会,从全球范围的高度去构建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全球化战略,就可能导致由于文化、宗教、法律、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差异,致使企业的国际人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从而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3.2 缺乏国际化的品牌战略
品牌实质上代表着买这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国际化的知名品牌是企业在激烈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企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服装、皮鞋、电子产品、玩具、文具等众多领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一时间,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产品成为了廉价产品的代名词,沃而玛等众多国际知名零售和制造企业将中国列为最重要的产品采购基地。当由于中国产品没有自己的知名。国际品牌,众多的中国企业在行业产业链上只能处于低端的位置,在最终产品利润的划分上,只能获得微波的收入。由于缺乏企业知名品牌意识,企业只能给国外企业从事定牌生产,及时对外出口、在国外投资建厂,企业从长远观点看,会被其他价格更低,质量更优的产品所替代,最终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品牌战略既然名为“战略”,其就归属于战略范畴,就有其战略使命,理应解决品牌的战略层问题,势必须为品牌的建设与管理确立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而非确定诸如产品、价格、渠道与广告媒介等战术性因素。可以说,品牌战略就是高屋建领地将品牌建设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是以建立强势品牌、创造品牌价值为目标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和商标是与企业的品牌战略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深刻领会和把握品牌和商标的涵义是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顺利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
3.3 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协同作用不够
例如:济南第二机床厂2010年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赢得了德国舒乐公四台压力机设备的合同,合同总价值680万美元,对于企业是一笔不小的生意。为了圆满完成合同,及时交货,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克服了工艺上的困难,工人们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造出了前两台压力机,作为交货的企业来说应该是出色地完成了合同第一期内容。可是当外方所找的一家国内的大型运输公司在由工厂到青岛港这段公路运输费用上,狮子大开口提出运费不能低于2000万人民币,原因之一是设备重400万吨,公路桥承受不了这样的重量,然而后来在私下谈话中,根据公路运输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同样是一曾经通过载荷为900万吨的大型设备。面对始料未及的意外情况,并且德方定做这四台压力设备是因为要用这些设备去生产客户产品而客户对于所定产品的交货期是有严格期限的,如果所定的压力设备不能及时到德国的话,德国舒乐公司就可能因违约而受到索赔,为此,德方急派专门人员赴中国同有关方面谈判协调,要求降低运输费用,但有关的中方部门仍然坚持其不切实际的2000万元的公路运输费用。在努力未果的情况下,舒乐公司,请求其总理出面协调运输事宜,恰逢时任山东省长李春亭正好在德国考察访问,德国总理当面郑重地提出要求政府部门从中给予协调,李省长也非常重视,立刻通知其秘书亲自出面协调此事。尽铃李省长秘书多方协调,最终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从自己的本位主义出发,2000万人民币的公路运费最终也没有减下来。最后,舒乐公司只好改道日照港,以600万元人民币的公路运费把两台压力设备装船。此时超过了外方购货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三个月,使外方因此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最后外方取消了尚未交货的货值为300多万美元的另外两台压力设备的合同,转而到济南机床的国外竞争对手韩国压力机生产。济南第二机床厂不但丢失了经过努力争取来的出口合同,同时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国际形象,给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好多好端端的市场就是由于企业间缺乏合作,相互拆台,缺乏自律意识,结果导致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搞乱,两败俱伤,招致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例如中国的蘑菇罐头的出口、圣诞礼品的出口等等。
4.国际化经营案例及启示
4.1案例分析——日韩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
4.1.1通过国际化经营加速企业发展
通过国际化经营,日韩企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日本汽车业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历史,使中国企业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l)国际化经营让企业再获新生。随着上世纪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圆也随之升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金融系统的动荡不安,这些让日本汽车产业陷入困境。日产汽车公司由于在美国的销售萎缩,造成大幅度经营赤字,金融系统的动荡更让该公司雪上加霜,资金筹措非常困难。
(2)把汽车生产厂转移到国外。从上世纪后期开始,日本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扩大,日本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开始显露出来。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三大巨头出现巨额赤字后,日美贸易摩擦进一步激化。1981年5月,日本制定了对美轿车出口自主限制的政策。
在自主限制后,出口数量有了一个框框,日本汽车生产商改换了出口车型从大众型转向中高档车型;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1982年本田首先在俄亥俄州开始生产雅阁牌轿车,其他日本车也逐渐开始在美国本地生产。在本田之后,丰田汽车和通用的合资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本地化生产。到了上世纪后期,马自达在密执安州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三菱汽车也在伊利诺斯州与克莱斯勒进行合作;富士重工业则和五十铃汽车携手在印地安那州开始了合作生产。日本汽车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将企业逐渐转向海外。
(3)企业转变成国际企业。1995年日元升值一时达到1美元兑换90日元,日美汽车谈判在这个时候不欢而散,日本企业出口海外遇到了空前的阻力。丰田汽车、日产汽车、本田、马自达和三菱汽车通过制定自主经营计划——“全球计划”,成功地规避了对日本制裁风险。
4.1.2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的作用
大力推行名牌战略,培养知名品牌,是日韩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韩国三星集团和日本索尼公司的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1)坚持循序渐进的品牌战略路线。品牌的创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创立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需要有竞争力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和一流的技术。大多数日韩企业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循序渐进的品牌战略之路,韩国三星公司创立国际品牌的过程就是日韩企业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推行品牌战略的典型范例。
(2)品牌战略贯穿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个过程。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日韩企业将品牌战略贯穿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始终,日本索尼公司将品牌战略贯穿于企业国际化全过程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跨越文化的障碍。在中国公司,外派人员往往无足轻重。而盛田则认识到开发美国市场对于索尼公司未来的重要性,亲自出征。
美国人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盛田却善于克制和隐藏他可能有的不良情绪,盛田本质上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他知道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距离。要想使索尼公司融进美国文化,必须启用美国人领导索尼美国,这也就是索尼“全球经营本土化”政策的萌芽。他把美国总裁的位置虚位以待,决心寻找一个美国人担任索尼美国的总裁。终于,盛田看中了哈维·沙因。沙因的经商风格是十分美国化的,直率明了,而且硬碰硬。沙因挫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人的感情,也令日本人感到为难,心生恐惧。盛田在自传《日本制造》中写道,“他的方法不是日本式的,而是以单纯、强硬、直率和明确的逻辑为基础,然而逻辑游戏的问题是,不给人文因素留什么余地。”
沙因坚守着那套缺乏变通的生意经,加之他又口无遮拦,使他成了一个刺猥般的人物。他容不得废话,精力充沛,非常敏锐,对成本控制十分严格。最后,迫于形势盛田不得不换掉沙因。但盛田认为,沙因把美国管理的好多方面,诸如管理控制和报酬等引入了索尼文化;他帮助索尼美国从一个单一的配送中心,发展成生机勃勃的美国分部;而且还使公司的业务增长了2倍。沙因的管理风格虽然与盛田格格不入,但却是盛田真实触摸、碰撞、吸收、消化美国文化的捷径。这种触摸在盛田时代一直就没有停止。
4.2启示
日本和韩国通过大力推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使得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日韩的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中国同日韩两国同源于东方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于西方企业管理原则的做法。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分析和借鉴日韩两国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国际和国内因素、行业发展的特点、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在仔细分析、思考、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之上,开拓创新。
4.2.1充分认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作用
日韩企业充分认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国际化经营为企业的发展找到突破口。中国的全球化现状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九十年代的韩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早期的日韩企业一样,中国企业正面临从劳动力和资源密集的低端出口商向高附加值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许多企业在担当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同时,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步积累生产知识和技能,并且尝试将自主品牌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日韩两国的企业高度熏视企业国际化经营对于企业做大做强的促进作用,以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创造世界级的知名品牌,将品牌战略贯穿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个过程;韩国企业高度重视境外直接投资,在境外投资的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本国货币升值情况下如何正确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正确道路,在大力推进境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韩国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与当地企业共生共荣,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战略,面对本币升值,及时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关注劳资关系变动,改善劳动者福利待遇,实现产业民主制度化,尽快实现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防止制造业外移造成经济增长率下降,尽快融入当地经济,实现生产要素的当地化,政府不断降低海外投资的门槛,密切监管企业的风险行为,海外投资企业间达成民间协议防止过度竞争。
4.2.2推行正确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韩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推行了地域化、差别化投资战略,即针对不同东道国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战略,比如:针对北美和欧洲的市场占领战略,针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生产基地战略,针对中东、拉美等东道国的资源寻求战略等等。韩国对外经济发展与我国有某些相似性,都经历了鼓励国内企业出口创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加强-贸易摩擦加剧-外汇储备规模扩大-国际社会施加压力-本币升值-企业对外投资增加等若干阶段。
(1)与当地企业共生共荣。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为了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不遵守当地竞争规则,进行低价、无休息日销售、甚至仿制当地名牌,当地企业市场份额被挤压,造成当地企业对我国海外企业的敌视情绪,西班牙“温州鞋”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因此,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时学会遵守当地规则,与当地同行企业共生共荣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我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
(2)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战略。我国某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了为了实现短期利益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给国外消费者留下很差印象,这是企业花费多少时间和资金都很难扭转的,这种印象甚至影响到其他行业产品的销售。目前,非洲大陆是我国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因此一定要以较高的产品质量赢得当地市场,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便于其他中国企业开拓该市场。“走出去”的企业要有强烈的自主品牌意识,要有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的决心;像韩国政府一样,我国政府也应出台品牌发展基金,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使用自主品牌,打破高质量产品被放在国外大卖场低价处理的尴尬局面。
(3)尽快实现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如同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过程一样,我国贸易顺差的迅速增加引起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摩擦领域从纺织品到家电产品,不断升级,逆差国施加的压力从反倾销、特别保护条款到人民币汇率升值。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我国开始鼓励企业走出一去,缓解过程产能,充分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实现产地多元化。在制造业逐步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也要抓紧时间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把握全球服务业外包的趋势,实行制造业、服务业的现代化,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高速增长,城镇化的实现和大量劳动力的就业。在此过程中,国家要指导产业发展方向,出台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保证产业转移过程中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
(4)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大宇集团的轰然坍塌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资本结构理论的角度看,有规模不一定有效益。资本结构理论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使股东价值达到最大的负债与权益结构。由此可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是比较正确的经营思路。将有限的财务资源投资到企业最具竞争能力的业务上,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债务负担和财务危机。做到开拓一个市场,服务一个市场,按照当地市场状况调整企业管理,在业务发展初期尽量以一种产品或者以系列产品来开拓市场,避免盲目扩张市场份额和多元化经营。
(5)实行本地化战略。为了缓和可能出现的劳资矛盾,日韩跨国企业都会对子公司进行符合当地文化的培训,以适应当地生产和市场的需求。这也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学习的地方,即便是一些较为落后的发展中东道国,也应当实现当地化生产,得到当地人的信任与好感,为商品在东道国的顺利销售打下基础。
(6)加大对外直接投资。顺差逐渐加大,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也不断扩大,原本用来防范金融风险,树立信心的外汇储备,如今规模过大,需要重新考虑其管理效率问题。韩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其利用外汇储备鼓励本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这是有效利用我国外汇储备,分散因我国外汇储备集中投资美国国债而面临风险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关键是研究如何将外汇储备转向为企业“走出去”服务的具体方式,防止投入的外汇储备变成沉淀成本,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的导火索。
(7)防止本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过度竞争。日韩政府支持企业签订民间协议,规定同行业企业间协同作战,形成同盟,降低重复投资造成的过度竞争,提高投资效率和成功率;并由政府进出口银行和海外投资信息中心提供系统化企业数据,帮助企业协会了解企业信息,协调企业行动。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之间应当加强沟通,通过企业协会协调行动,争取项目投标的成功几率,维护中国跨国企业的整体形象,为企业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基础。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平台鼓励我国准备“走出去”企业之间签订“协调行动”协议,对企业竞争行为进行自律,为中国品牌的长期战略创造条件。对于没有能够竞标的企业,多提供投资渠道和信息,疏散在统一市场激烈的竞争。
4.2.3政府要大力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
从日韩企业成功的国际化经营实践看,政府的支持和扶助是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顺利开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l)全方位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开展。从日本和韩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里程看,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和扶助对于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设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基金,对于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设立企业对外出口及投资的风险保险机制,对于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予以规避;建立税收优惠机制,鼓励企业对外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企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设立专门的基金,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企业国际化人才;利用国际间的政府贸易协定、协议等为本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鼓励企业创立知名品牌等等。
(2)创造良好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环境。从日韩国外直接投资看,除了发展初期以及金融危机期间,多数情况下政府主要是在放松企业对外投资的限制,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政府更多的是为企业进行服务,同时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监督。我国政府目前对企业走出去基本上持鼓励态度,但是仍然会出现存在政策不稳定、不透明、不可预期的情况,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不得不承担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与损失。政府管理作为市场调控的有利补充,应当考虑如何鼓励合法的海外投资,限制不合法的企业活动,每项措施的出台都要全面考虑到可能的影响,不要轻易变动政策。
5. 中国企业面对生产经营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5.1 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我们应结合各企业实际,按照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实施多管齐下的人才培养途径:
5.1.1“请进来”
花学费请实力强大的跨国石油公司的外方管理人员或中方高级雇员来给工程技术、管理、商务、市场营销人员等授课,从标书制作、谈判技巧、中标后合同签订及进入市场后怎么与外商合作等,全方位进行培训。
5.1.2“走出去”
挑选爱岗敬业、业务技术能力比较强的技术、商务、管理骨干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跨国公司,进行外语、工商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升级培训。
5.1.3“岗位培训”
这种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专业基础扎实、外语计算机基础较好的相关专业人员,针对其专业特长和培养方向。直接派到境内或境外的涉外项目,进行工作锻炼,以增长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熟悉西方管理模式和经营思想。同时在培训中可采用“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二级单位培训与油田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地院校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涉外项目岗位培训与理论知识培训相结合,加大投入,实施“家质工程”.着力培训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组建多功能队伍。
5.2 积极创新品牌
为了在国际化经营中发挥品牌在企业国际化中的作用,企业要从以下方面搞好工作:
5.2.1企业要做好品牌定位
什么是品牌定位?经典的解释是一个品牌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是品牌能够为消费者所创造的真正的价值。
目前我们中国的一些所谓走向国际化的品牌,如联想,TCL,海尔等由于战略认识上的关系,在这个品牌的理念的认识部分往往由于觉得很“虚”而放在了一个不是很重要的地位,试问走向国际化的联想在对于国际上的用户承诺方面有什么新的举动和创新吗?事实上,除了在一些外在的标识方面有向国际化靠拢外,联想的国际化拿不出对国际化用户能够真正承诺和东西,如果在国际上卖东西也以为像国内一样卖的话,联想的国际化是成问题的,定位就是这样的简单也是这样的使我们觉得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是难以企及的一件事。
为了保证品牌的定位能够顺利的实现,一个好的品牌还应该在差异化方面做到更好,差异化是品牌的真正的核心价值,在这个问题是我是感到非常的担忧的,在中国走向国际化的这些大公司中,由于真正的缺乏核心价值和竞争力使得我们在无论是国际化的方式,还是在国际化的具体内容上都是非常的脆弱。
企业对于品牌图展要慎之又慎,有的企业由于没有确切掌握自己的知名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定位,而片面追求知名品牌的辐射效应,结果不恰当地将知名品牌拓展到其它的产品上,不但新产品的销售情况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使得原来产品的形象受到损害,从而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5.2.2加强品牌的保护意识,保护好企业的品牌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品牌,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要熟知国际通行的品牌保护法律法规,积极在境外注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密切注意其他不法企业的不法侵权行为。
此外,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特点的品牌宣传方式,如李宁牌系列体育用品,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在境内外从事品牌宣传工作,类似重大体育赛事的赞助等活动。同时选择合适的媒体,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从而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进入到国际知名品牌如耐克等体育用品的竞争中。
5.2.3提升品牌的顾客让渡价值
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时所期望得到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
为了提高企业对于自己品牌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企业要努力改进自己产品的质量,改善产品功能,采取适合目标顾客群需要的销售方式,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搞好客户回访工作,从而形成产品同同行业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别,扩大品牌的影响,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3 密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
依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要做到密切合作,共同形成全体的竞争优势。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从微观角度上看,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正确的战略决策、迅速快捷的市场反应速度、出众的资源配置能力等反面的优势是企业国际化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尤其是企业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离不开国内其他企业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要避免相互压价和窝里斗,在国际市场开发过程中要协同合作,共同面对在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中的风风雨雨。
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当中,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还体现在以下方面,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要想真正取得竞争优势,需要国内企业的大力协助,尤其是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初级阶段显得就更为严重,这是因为,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赖于企业所在国家中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水平,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企业的周围配套能力就强,企业的产品就有质量保证,反之,企业的产品在研究发展方面就会遇到很大的挑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强。此外,进行国际化经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开展,也会有利于与本企业有关联的国内其他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一个企业国际化的开展不仅有赖于和其相互关联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而自己企业的发展也会给与其有关系的其他企业打开一扇窗户,使得这些企业有机会接触国际市场,有利于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本身的产品研究和开发能力,有利于这些企业获取有用的市场信息和产品开发信息,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使企业获得较快的发展。
结束语
一、 中国农业的生产现状
根据联农组织的农业产量统计资料,2014年我国粗粮总产量达到2.25亿吨、玉米产量达到2.16亿吨、稻米产量达到2.08亿吨、大豆产量达到0.13亿吨、小麦产量达到0.90亿吨。我国2013年粗粮和玉米达到最高产量,分别为2.27亿吨和2.19亿吨,在粗粮中玉米占主要份额,所以粗粮总产量和玉米产量的趋势图基本一致。我国小麦在2014年有一个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大幅增加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同时,由于种子等技术的改良,也是造成小麦的产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大豆的产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产量水平且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稻米的总体趋势是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有小幅缓慢增长的趋势;而玉米在长期增长之后,在2014年出现下降趋势。从长期看,玉米的产量主要是由于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对家禽肉食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玉米作为家禽家畜的主要饲料也得意在2001年之后出现长期增长。但是从总的产量趋势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增长基本已达极限,上升空间有限,其由于化肥等要素的投入已达极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化肥投入在大部分国家中属于较高的水平,我国在氮肥方面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2.86倍,巴西的4.35倍,欧洲的4.31倍;在磷肥方面(P205),我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3.31倍,巴西的12.28倍,欧洲的5.91倍;在钾肥(K20)方面,我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2.04倍,巴西的0.96倍,欧洲的3.99倍。通过提高化肥的投入来增加粮食才产量的空间有限,未来应主要以提高优质种子资源来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而根据最近几年的我国粮食自给率,我国粮食自给率自2007年起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历史最低87.75%,早已突破我国95%的粮食自给率的安全警戒线。
我国农产品的国内供给不足,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农业资源不足,生产能力有限。我国人均耕地少,规模化种植不足,种粮成本高,现有耕地资源受制于集体土地所有制的限制,有一部分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2)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低效率的农业耕作,生产产量没有达到最大化。二是大量的农村土地抛荒,该种粮的没有种粮,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受到威胁,最终导致农产品供应的不足。(3)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多项气象指标打破历史记录,干旱、洪涝、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从产量的影响因素看,我国的耕地资源很难再有较大的增长,而农业生产率来看的话,确实规模化的农业,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善。而农村的荒地的话,经过一定的复垦可以增加一定的产量。而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此来看的话,把我国的粮食增产完全放在国内来解决的话,难度较大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的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量来看,我国农业进出口的增加值同比基本上都在提高,但农业出口的贸易增速明显快于。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农业自2002年以来进口值明显高于出口值,在2008年由于世界粮食危机发生后,由于世界许多国家如俄罗斯制定了出口限制措施,致使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交易量大幅下滑,我国在粮食进口同期出现下滑外,基本上我国粮食的进口值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出口趋势,而且自2009年始进出口差距明显加大,进口增势明显。
二、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仅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量的1.10%,而且是历史最高水平,严重低于我国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规模。虽然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投资总体总量一直处于增加态势,但是增长仍处于低水平增长,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提高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水平。要维持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解决我国粮食一定程度的短缺问题,坚持以我为主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应继续提高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水平,以增加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控制力度。中国农业是一个劳动力和资本相对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农业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从农业走出去战略来看,我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资本、劳动力及先进的农业技术都可以作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但从农业投入的环节来看,我国主要以生产环节投入为主。目前走出去的水平相对较低。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往往是头两头,即育种和化肥、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与制造业相识,我国农业还是处于在生产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在育种和化肥农药领域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竞争力较弱。这也使得我国缺少农产品的定价权。在利润方面也表现得获利较少。我国农业目前对外投资以民企投资为主,而且多以生产领域投资为主。规模小,投资区域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为主。但都仅限于从企业层面对国外农业方面的投入。缺乏从国家层面的系统性的对外农业投资规划及战略。
三、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在2030年预计人口将达到14.16亿人,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居住证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速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压力也将将持续受制于人口的增加。而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粮食呈上升趋势。虽然膳食结构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最终都会体现在基本粮食的供应上面。无非是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对最初营养级的需求是呈绝对上升的趋势。
而按照粮农组织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量的统计资料,我国农业用地在2013年为5.15亿公顷,耕地为1.06亿公顷,虽然我国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势必更加严重。按照现有的国家占用耕地土地政策,虽然实行占补平衡,并可跨省市调剂,但是由于城市占用的往往是比较好的耕地,而补的往往是劣质耕地。虽有土地评价等一系列防范措施,但人为影响较大,且事后监测比较困难。
从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看,我国扩大农业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途径。而扩大农业对外投资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如非洲政局动荡、国家政策调整都增加了投资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投资策略。政府应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从国家层面制定FDI的投资政策;通过双边及多边谈判协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农业投资协定,规范农业投资的方式方法。通过国家的大型国企走出去,带动中小型民企走出去,建立对外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不同国别农业投资数据库,从政策上,制度上、法律上和文化风俗上为企业服务。2011年,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农化企业绝大多数实现业绩增长。以美元计算,有14家企业实现双位数的增长。延续前六位农化巨头的强劲增长势头,四家美国企业以美元计算的业绩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目前我国尚无农业巨头进入世界20强。这也说明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还处于学习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生产阶段进入。在逐步参透进入育种、化肥、农药及农产品深加工阶段。在熟悉农业资本运作的条件下,在逐步进入农业资本领域,通过并购及参股进入世界级的大型农化企业中去。在现有阶段看,农业是未来的一个新的投资增长点。而我国也将复制在制造业上的成功经验,从初级阶段入手,逐步进入农业全球产业链的不同层次。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农业对外援助等方面的内容。农业投资不但受比较优势的影响,也受世界环境及自然灾害、国家国情的影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安全、可持续的投资策略,持续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农业对外投资,既要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也要保障投资对象国的基本利益不受损,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良好发展环境。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老师所说,对外开放应坚持和国际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关系,确保中国能够和平崛起。在农业对外投资中,应加强双方谈判,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相互开放农业投资领域,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单独承担义务而不行驶权利。在继续“以开放促改革”的同时,以“开放换开放”应当成为中国下一阶段贸易谈判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农业的对外投资中,也应坚持互利开放,同时在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对我国的农业投资领域进行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我国的农业竞争力。
四、 在现有阶段,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1. 由国家制定总体投资战略,对耕地资源丰富政治稳定且与我国友好的国家名录,签到双边农业投资协定,针对土地的开发、农业生产资源的进出口、粮食的回运、税收等方面签署双边协议,保护我国的投资利益,同时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从收入、劳工、文化及环境建设方面保护对方的根本利益。
2. 加大金融、保险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我国农业企业在境外融资,投资风险等方面提高补贴程度,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贷款,抵押提供便利化条件。同时,结合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与我国互补性强,适宜农业投资的国家,加快金融力量的进入,同时,加快双边的货币的互换额度,减少我国农业企业受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农业对外投资风险高,投资大,中国企业必须得到我国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才可能在国外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四大行拥有强大在资金实力,但在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方面投入不足,这里面既有风险问题,也有制度问题,应提高我国对外投资农业企业的融资的抵押种类,允许对外投资企业母公司为对外投资子公司提供担保,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银行资本,加强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加快我国保险行业的对外投资风险产品的开发,为企业提供种粮丰富的保险产品,减少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成本。加快我国金融行业在与我国农业优势互补性强的国家和地区的参透能力,化解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融资困境。
3. 加大我国农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减少我国企业在境外的内耗,建立不同国别地区的农业投资协会,协调双方在生产、加工、流通及劳动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分歧,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种粮繁多,且大多具有地方色彩,在国内的环境下,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出海,中方企业面临的国内同行竞争程度往往大于其周边的国外同行。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异质性不强,同质竞争现象明显,最终基本表现为传统的价格战,双方受损。应加快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行业协会的建设,消费美国商会的模式,在中国主要农业目标投资国加快行业协商,维护共同的利益,保障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利润水平。同时,为中国农业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解决中国企业对投资国在政策、关税以及劳务派遣等方面的困难。
4. 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提高我国粮食的安全水平为目标,所以,由于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的价格倒挂现象,对回运基本粮食作物的企业,仿造中国国内的农业补贴政策,在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采购,根据其粮食的回运量,提供一定的优惠额度,以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资本力量,加快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对外农业投资,既要本着提高投资国的粮食生产水平,为投资国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同时也要具备向母国国内市场供应粮食的能力,以缓解我国粮食紧张的局面。可以仿效沙特的农业对外投资模式,即为投资国创造了一定利润,建设了较好的投资形象,又极大的解决了本国的粮食问题。
【关键词】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人民币
一、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理论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对外支付并兑换外国货币的金融资产,是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国际结算与对外贸易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货币供应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 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上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 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参照流动性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 M0+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外汇储备问题是国际金融领域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 各国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本国外汇储备,以应对国际金融中的突发状况。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流入国内,使我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自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度提升。2001年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的外汇储备更是快速增长,由2005年底的不足万亿美元增加到了2013年末的3.8万亿美元之多。由于目前我国汇率浮动区间较窄,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也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伴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
(二)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1)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的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双顺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并存的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的关系上看,如果不考虑错误与遗漏项目,双顺差实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盈余之和应该等于外汇储备的增量,外汇储备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增长。
(2)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流动主要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追求重要商品价格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的变动以及汇率的变动而进行的套利和套汇获取的利益,而“热钱”就是为了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资性资金。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进一步升值的预期的刺激,再加上美、日等国外币和我国人民币之间的利差等原因,使大量的投机性资金流入国内,促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
(3)相关制度和战略的影响。我国长期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和选择以商品替代劳动的出口发展战略也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在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政府鼓励企业出口以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把外汇储备的规模看成是体现国力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我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采用以加工贸易为主,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方式来吸引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促使外汇储备的强劲增长。
三、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
在我国的汇率体制下,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从而国内外汇市场上外币需求小于外币供给,必然产生外币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由于目前我国外汇冲销政策有限,过多的外汇储备必然伴随着本币的逐步升值。为了使人民币升值速度不至于过快,中央银行用外汇占款买入外汇,从而使外汇占款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上面的分析可以用下图简略表示:
双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应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将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弱。为了弱化外汇储备引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减少央行外汇储备额,适当增加民间持有外汇数额。中国是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外汇储备过多,相当于资本的净输出,这对于资本稀缺的国家来说极为不利。减少外汇储备规模,使之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过多的外汇,央行可以允许民间持有适当的外汇数额,即“汇藏于民”,这样央行就可以抑制由购汇产生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而导致的通胀。
第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中长期来看,逐渐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更好的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必然要求。
第三,调整出口导向型战略,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我们要取消目前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把过高的外汇储备降下来。同时,应该逐步放弃资本管制的方法,在追求经常项目盈余的同时,兼顾资本项目的输出和输入。改变内部经济失衡,增加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从而改变出口导向型的战略。
参考文献:
[1]梁彩红,张赓.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2]段丽娜.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波动关系实证研究 [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
一、审理涉外股权确权纠纷的管辖依据及冲突规范的适用
有人认为,审理涉外股权确权纠纷应当由我国内地法院专属管辖,并且应当强制适用我国内地法律。其相应的管辖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相应的冲突规范为: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二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合营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均应当适用中国的法律。或《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合作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及其争议的解决,适用中国法律。但笔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审理涉外股权确权纠纷应根据实际联系原则确定管辖,并以当事人协议管辖原则为补充,其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和二百四十四条;其准据法不应援引上述冲突规范来确定,而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国际私法原则。
首先应当明确,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诉的种类的划分原则,涉外股权确权纠纷的性质应属确认之诉,而非给付之诉。确认之诉是指,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当事人之间一定法律关系或确认当事人相应民事权利的诉讼。股权确权诉讼的目的在于确认当事人是否享有所争议的股权,属于对财产权属的确认之诉。而就合同争议形成的诉一般为给付之诉,如合同履行争议,即使为确认之诉的,如合同效力争议,性质也只属于对合同法律关系的确认之诉。前一种意见所援引的管辖依据和冲突规范,均以合同存在为前提,所适用的纠纷应为合同纠纷,即仅适用于给付之诉或对合同法律关系的确认之诉,因而将其适用于股权确权纠纷并不适当。
前一种意见所援引的管辖依据和冲突规范,根据其文义解释来理解,也只能局限于合营或合作合同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对性,不能约束到合同以外的第三人。而股权确权争议人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合营或合作合同当事人,除合营或合作双方之间产生的股权确权纠纷外,诉讼当事人之间并不签订有合营或合作合同,如股权确权争议人为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形(如隐名股东、股权受让人),又如股权确权纠纷发生在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情形。另外,股权确权纠纷的产生也并不一定基于合营或合作合同,例如因继承、赠与、股权转让等产生确权纠纷的情形。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股权确权纠纷所争议的股权也并不局限于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股权,可涉及的范围包括外资企业、内资企业股权,甚至为境外、国外公司的股权。
因而,由于涉外股权确权纠纷性质属于涉外财产权益纠纷,故法院理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的实际联系原则确定管辖,并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当事人协议管辖原则作为补充。
对于涉外股权确权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民法通则中并没有最相适应的冲突规范。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五条所确定的当事人协议选择准据法的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由于其适用的前提仅限于合同纠纷,因而对于涉外股权确权纠纷并不适用。既然我国法律对此未作规定,则应当根据国际私法关于准据法确定的基本理论进行推定。关于股权的性质,中外法学界认识不一,有所有权说、债权说、社员权说、股东地位说、集合体说等多种观点。笔者认为,股权是由出资财产所有权转化而来的,股东因直接投资设立公司而享有的一种独立权利。它对外主要体现为一种财产性权利,对内则主要体现为一种经营管理权。应当认定股权是一种物权,并且是一种无体动产物权。国际私法理论一般认为物权关系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由于无体动产与不动产或有体动产不同,其是不以实体形态存在的财产,那么如何确定股权相应的物之所在地?首先,应当排除将股权的物质载体即出资证明书、股票等所在地视为股权所在地的观点,因为这将造成准据法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股权与其所发行公司具有最密切的联系,股权的取得、行使和处分等受到公司所在地法律的影响更大,故在实践中可以将争议股权所发行公司的所在地为标准来认定股权的物之所在地,并进而确定准据法的适用。如争议股权所发行公司为国内公司的,应适用我国内地法律;如争议股权所发行公司为境外公司或国外公司的,则应适用相应的港澳台法律或外国法律。
二、法院审查与确认股权的主要原则和标准
由于股权确权纠纷主要为公司内部纠纷,就该纠纷本身而言,一般并不涉及到公司以外的第三人,故对股权的审查和判断应当遵循意思主义的法理,即以当事人内在的意思表示和实际履约行为作为确认股权的主要依据,而对于是否进行了外观上的股东名册记载或工商登记并不应作为认定的关键。具体而言,确认股权应至少同时符合下列几项主要原则和标准:
1.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这是认定股权或股东资格的首要标准。由于投资行为也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当事人应当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该真实意思表示的自然不应认定为股东。由于意思表示实为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态度,缺乏直接判断和审查的可操作性,因而能够反映该真实意思表示的外在证据在认定过程中则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类证据主要有:公司设立前关于投资约定的内部协议、签署的公司章程、相关股东的证词等。另外,假如当事人实际享有和行使股东权利,如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权等,从该外在行为也可以推定出其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
关键词:传媒产业;产业转移;演化经济学;市场环境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3-0075-04
一、国际传媒产业的内涵与转移趋势
1. 传媒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传媒产业是指传播各类信息、知识的传媒实体所构成的产业群,它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特殊产业。传媒产业作为公共资源和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传媒产业既有与其他产业相似的共性,也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传统传媒产业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型传媒产业则主要包括网络、手机、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电子报刊、手机报刊、数字电影、电视电影、网络广电、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在线阅读、数据库等等。与经济学中的市场主体一致,传媒产业的经营主体是传媒企业或相关的机构、组织。在传媒产业内大量存在的传媒企业、组织、机构是传媒经营活动中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赢利为最终目标,追求市场效益。另外,传媒产业还包括非赢利性的公共型传媒组织,其承担着提供公共传媒产品、公共服务等功能与责任。
与其他产业相同,市场是传媒产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传媒产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能否有效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眼球密切相关,强调“受众本位”。传媒产业发展不仅依赖完善的市场结构,也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加以引导。传媒生产力作为一种要素,必然依赖市场途径进行组织,除公共传媒产品外,一般传媒产品的消费完全市场化、商品化,通过市场价格的信号指示作用,可以引导传媒资源向效率高、效益好的部门或空间区域转移,能够有效提高传媒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促进传媒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更有效地满足文化消费方对传媒产品的需要。
2. 国际传媒产业的跨国转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传媒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日益加深,全球50家大型传媒企业占据了95%的国际传媒产业市场。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传媒产业市场更加充分地自由竞争,最得益的一方就是跨国公司。目前,虽然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传媒产业规模,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系健全的传媒产业部门,其市场、目标群体、产品供应链还未发育成熟,传媒产业的跨国扩张转移将使其遭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和市场冲击。当今国际传媒产业市场上,
发达国家的传媒产业部门不断向外扩张,本国市场已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发达国家本国的传媒巨头已跨出国门,开始在世界范围的传媒产业市场进行激烈争夺,他们不但向这些地区的市场输出自己的产品,而且也输出自己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甚至进行整体或较大规模的产业输出转移。与传统制造业类似,发展中国家的传媒产业市场也逐渐成为原材料及加工市场,真正的资本、管理模式则仍由发达国家的大传媒企业控制。
近年来,全球传媒产业逐渐形成了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运营趋势,并正经历一场逐渐成规模的跨国转移: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开始转向国际市场,进行跨国战略性转移。在传媒产业跨国转移和其市场全球化的背后,有多种因素推动其发展,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生产经营成本。众所周知,国际上的大型传媒企业,如时代华纳等,都经历了从区域性的传媒企业向国际化跨国集团的不断扩张和转移的过程。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大型跨国传媒企业是先从资本市场入手,依托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通过投资、收购、兼并等运作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和国际化转移的。
目前,国际传媒产业跨国转移的模式主要有三种:(1)品牌出售模式。传媒产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文化特性,在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容易遭遇壁垒,因此,这些传媒集团在进行国际市场扩张的时候,采用的一种实用形式就是许可合同营销。本国传媒集团许证方与国外受证方达成协议,向受证方提供生产制造技术的使用权、商标使用权、专利使用权等项目,获取收入或提成。这样对许证方来说,不用承担风险就可以进入外国市场,受证方较容易获取成熟技术、名牌产品或名牌商标,这是通过品牌转移实现传媒产业转移的模式。美国迪斯尼与我国海虹控股的合作就属于这种方式。(2)管理经营出口模式。若国际传媒企业直接出口本国风格的产品,经常会遭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反感,因此,单靠本国传媒主题和内容难以直接占据一些国家的传媒市场,这时候就必须实现经营与管理模式的跨国转移,即进行实体转移。传媒大亨默多克在创业之初就是凭借此策略在英国报业中得以立足和迅速发展的。(3)资本出口模式。资本直接出口是产业转移中较容易的方式,只需实现投资,不用实体转移,也不必具体干预公司的生产经营。国际传媒集团在选择跨国并购目标时也会认真评估,力图投入一些给自己带来成本低、收益大的机构,无需实际参与。例如,维亚康姆在跨国的市场扩张和转移中并购MTV、VNI和儿童频道(Nickelodeon)就属于这种经营模式。
传媒产业实现国际转移带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实现风险共担、成本降低,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例如,电影拍摄中的国际合作,传媒集团主题公园的跨国转移等等,由于传媒产业的产品主要是“公共产品”,因而跨国转移正是实现产品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有效选择。比如,美国在线(AOL)在海外无线市场上的投资就可以归为向新兴产品市场转移,以降低不确定性的行为①。
二、产业转移的主要经典理论评析
1. 基于集聚的国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
在国外产业转移理论中,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括古典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
(1)古典区位理论。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所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子对工业分布的吸引作用。他认为,集聚所节约的费用比运费或劳动费用指向带来的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和劳动费用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2)新经济地理理论。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因此不存在空间上各要素报酬趋于相等的自动均衡。产业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具有“历史依赖性”,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给集群内企业带来的集群外企业无法获取的收益,诱使集群外企业带着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向集群靠拢,产生出更多的外部性,使得路径依赖更为强烈②。
2. 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
基于比较优势,比较著名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括雁行形态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1)雁行形态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主张在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雁行形态理论认为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产业在不同发展层次的国家之间存在一个动态的梯度转移和传递过程,一国产业结构如果国际化,则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通过国际产业间的梯度转移来实现③。
(2)边际产业扩张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而且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被投资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子公司、合办企业)的转移,是投资国先进生产函数向被投资国的转移和普及。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向边际产业依次转移。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认为,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于新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不完善,竞争者少,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国内市场就能满足其获取高额利润的要求,因此产品绝少出口,绝大部分都在国内销售。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被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企业越来越追求较低的成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国内生产。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规模、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最先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价格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时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再将产品销往世界市场④。
主流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移的解释和分析各有不同,但都是在传统经济学分析范式下进行的,能否从一个新的角度,寻求一种与传统经济学分析不同的新研究范式,结合传媒产业自身的特点、本质、发展历程,对国际传媒产业转移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理论构建
演化经济学产生以来,强调用动态的、演化的方法看待经济发展、经济变迁和技术变迁;强调惯例、新奇创新和对创新的模仿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其中创新是核心。从生物学寻求理论基础,运用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生物学隐喻;以达尔文进化论的遗传、变异和选择这三种机制作为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演化经济学强调时间、历史等在经济演化中的地位,认为经济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强调经济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不确定性的影响。
从国外经典理论和全球产业发展的实践来审视,产业转移的根本因素是产业在原区域内的成本或利润发生变化,影响到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促使产业转移到新的区域,形成新的区域分工。国际传媒产业也是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其成本结构和利润获取虽与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有所差别,但其作用却有着共同的经济学含义。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整个传媒产业即一个类似于生物种群的企业群,企业个体如同种群中的生物个体,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区域的市场环境相适应,若不适应则被市场环境所淘汰,亦即经济中的市场选择机制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包括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的单向或双重的不利变化,使得传媒企业个体在成本上的负担加重,或在利润上的来源减少,其生存和发展必将受到较大影响。由于传媒产业是具有共同个体特征的企业的群体,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所以整个传媒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将会愈加严峻⑤。在市场选择机制下,部分企业消亡,被市场环境变化所淘汰;而另一部分传媒企业则类似于生物种群一样只能迁徙到新区域中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比如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寻求生存与发展,即进行产业转移。演化经济学强调时间、历史等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市场选择机制下的传媒产业的区域转移也是一个历史的渐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也证明,多数传媒企业在跨国跨区域转移的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熊彼特将新的产品和新的原料市场作为创新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也可以将产业转移解释为一个创新的渐进过程,其中充满了适应与淘汰,其适应市场环境的个体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这促进了路径依赖的形成。
从以上分析来看,演化经济学理论可以为传媒产业转移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和有力工具,其基本理论框架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探讨:
1. 个体群思维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产业通常被定义成生产具有同种属性的企业的集合,而在演化经济学中,虽然对产业的定义与传统经济学在本质上类似,都是基于“集合”,但却更具有生物学隐喻的意义,产业可以看成是企业个体组成的个体群,类似于生物个体组成的生物种群,产业所处的区域可视为生物栖息的生物群落。传媒产业处于一个信息量、视觉感官冲击以及知识含量等都巨大的一个集聚区域中,众多传媒企业及机构在这个区域中形成了一个同族“种群”,其“栖息的群落”并不是永久和固定的,而是随机转移的。
2. 市场环境选择机制
一是不确定性。在市场环境中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是传媒产业转移理论建构的一个基本假设,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蕴含着产业转移的可能性。由于传媒产业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其最终产品的性质难以具有固定性,加之市场冲击和波动的不确定性,成为促使传媒产业跨国跨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
二是要素市场环境选择机制。要素市场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人力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情况。就传媒产业而言,其特性决定了对技术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高度依赖性,而对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一旦技术、人才和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供需失衡,传媒企业成本支出增加、负担加重,其对要素市场的适应度就降低,若影响到传媒企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则其将会选择迁移到其他区域的相适应的要素市场环境,随着迁走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多,进而从整体上导致了传媒产业的跨国跨区域转移。
三是产品市场环境选择机制。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中个体企业的利润水平,一旦原有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均衡状态被供需关系的变化打破,比如产品需求减少,市场份额萎缩,个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很艰难,竞争力弱化,为适应市场机制的“自然选择”而进行迁移。根据自身特点,传媒产业产品的影响因素有受众关注程度、受众注意力保持、有效人群选择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消费者对待信息的态度,对传媒产品来说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共同态度的同一人群有着相近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更进一步刺激了传媒企业的跨国发展。因此,传媒企业产品的需求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比较容易波动。一旦传媒产品或服务在本地市场的需求锐减,传媒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度降低,难以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要么被市场环境所淘汰,要么是转型或转移。个体传媒企业可以转移到一个新的适应度高的产品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群的传媒产业跨国跨区域迁移。
3. 遗传效应
在演化经济学中,“惯例”被类比为个体企业的“基因”,因为它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活动,一般被定义为企业固有的一种稳定的光滑序列的行为能力。传媒产业具有高技术应用、高知识含量等特点,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发生跨国跨区域转移后,个体企业某些在高技术应用、高知识含量下的流动快、效率高等固有的惯例被保留下来,被复制到新的生存区域,继续影响个体传媒企业机构在新区域的行为方式,形成了一种转移中的“遗传效应”,在创新中有着传统传媒文化和模式的继承。
4. 基因变异
在生物学上,生物基因既能使个体在微观层次上保持相对稳定,又能实现代际传递并具有变异功能,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在演化经济理论中,企业的基因就是“惯例”,惯例就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就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惯例也是企业内部的制度、技术、管理、知识、文化的有机集合体,具有记忆库、可复制、技巧性三个特征,使企业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如果企业现有惯例不能满足预期,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收益,则企业就会搜寻新的惯例,直到企业对新的惯例满意为止。
由上可知,企业的“基因”是演化经济学范畴内的“惯例”。传媒产业的跨国转移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传播生产经营体迁移的过程,传媒产业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发生转移后,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大的知识、文化吸纳量的特点,因而容易受周围区域的文化、习俗等环境的影响,其个体企业的原有惯例在外界文化等软环境影响下会自动发生“变异”,生成新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新的企业惯例,这将对传媒企业个体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注释:
① 童清艳:《中国传媒的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②③④ 孙浩进:《基于劳动力流动和比较优势的国外产业转移理论比较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