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第1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 合唱 音乐素质

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合唱是小学校园艺术活动中最广泛、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那么不仅有利于启迪小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音乐情感和集体意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合作共处精神、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一、拓展教法,帮助学生在合唱中找准定位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注重聆听旋律对孩子的影响。欣赏以不同声部表现不同音乐形象的合唱曲时,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听一听其中有几种旋律,每个旋律像谁在干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旋律放在一起又像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想象音乐形象,从而对作品有更清楚的认知。其次,由浅入深地进行合唱训练。我将小学阶段教学的合唱曲分为三类:第一类,轮唱式。这类合唱曲音乐形象明显,听起来层次分明;第二类,伴唱式。这类合唱曲往往只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主旋律,其余声部轻巧、恰到好处地烘托气氛;第三类,同行式。这类合唱歌曲属于同度音程行进的,合唱难度较高,学生容易跑调,如五年级《蓝色的雅特朗》、六年级《冬天的请帖》。在教学这类歌曲时,常常会出现因担心学生唱不好而教师一味包办等问题,其实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识谱能力、听辨能力,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音准训练。遇到这一类合唱歌曲可以尝试让学生发挥自主性,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类合唱教学中,我分别展示不同声部的旋律,先分声部解决问题,将不同声部唱准、唱好,然后对学生提出合唱要求及注意事项,包括轻声演唱、注意聆听自己的声音、控制好音准等。有时,我还使用不用音色的乐器与录音,为学生伴奏,帮助他们找到各自声部的旋律。总之,教师应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合唱中找准定位。

二、欣赏合唱歌曲,培养听觉敏锐性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欣赏合唱曲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许多时候小学生对倾听不感兴趣,是对音乐表现的内容不理解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合理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开启他们的感觉通道,充分调动多感官感知,多角度体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和鲜明的形象,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从而激发演唱兴趣。让孩子在欣赏中感受、聆听、了解合唱,在听不同音乐形式的作品的同时了解合唱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感受合唱中优美和谐的音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即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逐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发展音乐听觉,对小学生掌握合唱曲目是极其有利的。

三、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刚接触二声部视唱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的美感,加之二声部视唱花的时间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就难以持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就有机会聆听,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通过课堂合唱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通过课堂合唱教学,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友爱。在声乐演唱水平、音乐视唱能力、音乐表现力、舞台表现力上大大提高,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课堂合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有成功也有问题,有汗水也有收获,有痛苦也有欢乐。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很多感慨和希望,想找出更有效的课堂合唱训练方法与途径,促进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创设合唱教学情境

在合唱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用各种表现方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有的歌曲能用肢体语言帮助理解。如在教学歌曲《白帆》时,学生就设计了划船的动作,他们轻轻地划着船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唱起来就很有表情;有的歌曲可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如学习合唱《丁零零》时,我启发学生为歌曲加入意境引子与尾声,学生表现出牧童高高兴兴放牧的情景,通过创作,这首歌曲的内容变得更丰富,学生感受更深。

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2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现状

在歌唱教学中存在着三个凸显的问题:第一是合唱音调不准,独唱严重跑调;第二是小学生歌唱知识技能欠缺;第三个是教师过多的语言教学指导破坏了音乐鉴赏的完整性。

(一)教学资源匮乏,轻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且大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传统和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没有一点创新和新颖,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循规蹈矩,不能够有效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二)合唱音调不准,独唱严重跑调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的找准音很困难,唱完上句下句起音就成困难。还有的学生不能够把理论上的知识运用至实践之中,例如学生心中明白如何起调起音,但是唱出声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严重,使学生的歌声缺乏美感,音准问题不解决,歌唱难以激起学生美好的感情体验。长此以往的音准问题还会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二是教师对学生歌唱音准的关注率很低,面对学生歌唱时音不准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认为这么一点音准问题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师则是关注到音准问题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也就跳过去了。在歌唱教学中请学生独唱的机会少,检测少给学生唱歌的时间不够多。导致学生在歌唱时对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能力、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够强。

(三)歌唱知识技能欠缺

中年阶段(3―6年级)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识由感性到了理性,此阶段的唱歌教学不但要与读谱知识相结合,而且要求学生在唱歌中对呼吸方法、发生技巧等知识逐步的掌握和运用,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在节奏和曲调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四)教师过多的语言教学指导破坏了音乐鉴赏的完整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课程中,大部分老师只播放一遍音乐,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还时不时地在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插话,这就干扰了学生的音乐体验,也会破坏音乐鉴赏的完整性。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兴趣成为了他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音乐教学中的合唱队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要求很高,合唱比独唱的旋律更为复杂,学生在掌握此技巧和知识也更为困难。在此种情况之下,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爱好十分有必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多播放一些音乐合唱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从而引导他们说出感受。与学生共同分析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对唱法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合唱唱法,不断提升合唱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加强歌唱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近,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协和的状?B。为了帮助学生训练内在听觉和掌握音准,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上,确定合唱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三)关注音乐学科价值

关注学科价值落实的有效性,优化教学技能教学的过程。我们在音乐活动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就最终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在音乐学习中,自低年级到高年级,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享受愉悦,获得音乐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同样地要在过程中积累对音乐表现方法的理解与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的具体方法。关注音乐本体的落实所谓本体,包括音乐元素的认知与音乐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可以说,音乐的技能性是音乐学科特点本身所内涵着的,是最基础的。

第3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对于教授合唱的积极性不足,合唱对于学生自身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教学难度也比较大,同时很多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是由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兼任的,并不是专业的音乐教师,因此很多教师对于合唱教学工作的认可度和积极性都不高。其次,学生在学习合唱时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合唱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仅需要唱准每一个音节,同时还需要演唱不同的声部,并且对于学生的训练强度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学习合唱的进程中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再次,很多音乐教师进行合唱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气息的控制、不同声部之间配合以及音准的掌握等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在实际的合唱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都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取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致使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分析

(一)提升学习兴趣,引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起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兴趣,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小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往往来自对于老师的热爱,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音乐教学的方法,对合唱教学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就是着重提升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学生学习合唱本来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合唱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进而激发起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技巧引导,提升演唱能力

作为一门集体表演的艺术,合唱需要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各个声部之间需要做到协调、平衡、统一,进而才能够将整个歌曲完美的演唱出来。在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教师要注重一些合唱方法和技巧的引导,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首先,是要对学生在合唱时呼吸的节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在合唱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控制气息,对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不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进行及时的纠正;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的练习,对于不同声部之间的转接和连贯进行不断地强化,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充分利用器乐,辅助合唱教学

器乐在表现不同声部之间的音准和音高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器乐来进行合唱的辅助教学,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宏观上对于音准和音高进行把握。比如,在对二声部歌曲《送别》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声部进行演奏,在学生对于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高和音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掌握之后,在让学生进行不同声部之间的合奏练习。这样通过有步骤的练习,来提升合唱教学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四)适当增减难度,提升合唱水平

合唱中往往存在着多个声部,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声部进行划分来演唱不同的声部,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声部之间的串音现象。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对于声部处理感到困难时进行积极地引导,将不同的声部改为同度,这样通过适当地增减合唱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融入到合唱学习中来,进而进一步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第4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合唱作为一门需要群体合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合唱,并使其形成一定的合唱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合唱能力。但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本了一些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的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改变。在针对合唱训练中对于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以及多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因循守旧,沿袭以往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与无限重复循环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合唱的能力与技巧,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产生厌学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

合唱课堂与其他音乐课堂相比,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难以掌握。因为合唱不仅对每一个音节的音准、节奏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各个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每个环节都完整准确才能够合唱出一首完美的歌曲。对于缺乏音乐基础的初中生而言,本就相对困难,而单调的重复练习就更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3.音乐教师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困难复杂的部分,因此对于学生以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从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初中任教的音乐老师自身能力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初中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往往由非专业的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从而出现了一些初中音乐教师不愿意教授合唱歌曲的情况,即便是课堂教授,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高合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与热情,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一些优秀精彩的合唱作品,并加以点评与解释分析。以简单浅显、旋律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佳。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自己学校或者与学生距离比较近的学生合唱作品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也能够认识到合唱就在自己身边,其实并不困难。

通过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也能够建立学生的多声部概念与和声概念,令学生能够对合唱本身有一定认识,对合唱表演有一定体会。

同时,也需要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与教学水平。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来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堂课的重视度,因此学校应当组织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也应当不断充实自己,提高音乐修养与教学业务能力,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与组织,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取多维教学方法

合唱训练的起步阶段就是合唱的基础训练。教师可以摒弃过去单一枯燥的重复练习,将采用合唱队中常规的放松训练。例如,让学生站成两列,让后一位同学为前一位同学依次进行头、颈、腰、背的“按摩”,或是与教师一起做放松的“体操”等等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颌,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声系统。

其次,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正确方法,要求学生身体直立挺拔、面部放松、使气息从腹部出来,用收腹动作来调节吸气与呼气的转换;还需要训练学生对于呼吸的控制能力,在换气时也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息的强度。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呼吸的轻柔均匀与自然,要不断地纠正学生中错误的调节气息的方法。

再次,也要对学生进行加强音准的练习。音准是歌唱的基础,尤其在合唱之中,如果某个声部有或高或低的杂音,那么整个合唱都会显得非常失败。因此,教师可在每节课抽取几分钟时间进行音阶的练习。

只有训练好了基本功,对于合唱的练习才能顺利地进行。

基础训练之后就是二声部的训练。二声部的歌曲在初中音乐教材中主要涉及的歌曲有七年级上册的《小鸟,小鸟》、七年级下册《剪羊毛》和八年级上册的《踏雪寻梅》等等。

初次接触二声部的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也不能立即感受到和声的美妙之处。而且二声部的训练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因此太过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对于一首新的二声部歌曲,教师可以将其两个声部分离开来,各自独立地作为一首歌曲进行教学,等到熟练之后,在引导学生分声部地合唱起来,从而成为一首完整的二声部合唱歌曲。

良好的听力能帮助学生听清楚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层次分明的歌声,并时刻注意使自己声部的速度与其他声部保持一致。如:

4/4

5 3 1 3 |5 ― ― ―|3 5 2 3|1 ― ―|0 0 0 0

0 0 0 0|5 3 1 3|5 ― ― ―|3 5 2 3|1 ― ― ―

此类曲子应该没有音准问题,容易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避免产生唱合唱的恐惧心理。

为了消除第二声部曲调对于学生的陌生感以及恐惧感,教师可以先教学第二声部的旋律,学生掌握之后,再教学第一声部的旋律,然后再进行统一协调的衔接。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轮唱中,各个声部有规律地相互模仿重复,后一个声部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轮番模仿前一个声部的旋律。在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可以使用轮唱作为过渡,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声部的把握不受干扰的能力进行很好的训练。为两个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坚实的基础。上述的方法较之单一重复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然后进一步加以完善,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音乐教育对于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和人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小学生的美育素质和人才质量极为重要,而这一点则体现在合唱艺术要从娃娃抓起的小学生音乐课堂之中。其一,小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对于文化知识认识思维是从幼智走向健全思维开始发展的阶段,小学生时代的记忆思维会影响着人的一生;其二,小学生的文化课业相对讲一定十分繁杂,与初、高中时代课业要简单许多。

从这个意义讲,设置这样认为没有审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课堂,虽然小学校中所有的教育过程都与美育有关。但是只有“艺术教育”中,审美因素才能得到最鲜明、最生动和最集中的体现。其中“艺术音乐”课教育与普通小学生音乐课教育应当有所区别,这正是我们为此所探讨的中心内容。

当然,小学普通音乐教育所走出来的学生,直到成为大学生,仍然缺乏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因而小学生的音乐课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蕴藏选择,则是培养小学生成人后的健康文明修养的重要因素,而合唱艺术的音响效果,对于小学生的心灵振奋则产生一生的咏赞。也许,成人以后回忆起儿童时代常唱的童歌会有一种反映,或者让唱童歌,听到当年的童歌会产生时代感。

我们从“音心对应论”的角度认识这一点的研讨就是“音乐是时代的产物”而直言不讳。

根据上述条件,以客观的探讨与创造性思维,着眼于小学生音乐课内容视野的拓觉,将少儿合唱艺术须要学习、训练的专业课程在小学生课改实验班中作以引导性的施教,逐步妥当的把课外所学习专业训练的童声合唱内容纳入到小学生音乐素养课堂中,其目地地将普通音乐课教育发展为专业艺术水准的素养课教育,而走出一条使学生能以一专多能的高级素质阶段的教学途径。

目前,诸多的小学生在课外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这些学多给学生家长在时间、财力、物力、陪红等诸多方面增加了很多负担。如果我们移动视野角度,从另一种思维方式去审视,使这一对一的窄狭教学,拓宽为人人都能得到的基本普及高质量的高级艺术素质教学方式与环境,自然的生息繁衍于小学生音乐课堂之中。以小学校一年级为预备,中年级为起点到六年级,为此,诸多的学生学习声乐合唱艺术而在自己的母校音乐课堂中得到了解决。

为此,深远意义。其一,学生在小学读书期间受到了严格的声乐艺术综合训练,并像其他学习器乐的特长生一样,掌握了自身的嗓音乐器“声乐艺术”。其二,诸如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舞台上排好队形,只须一台钢琴及弹伴奏的学生,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童声合唱演出,也可以想象些学生中间的未来会出现多少歌唱家。

当一位小学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竭力尽情地指挥着她所训练学生们所让演唱教学大纲所规演唱歌曲时,我们做这样一个设想:将教室黑板后面认为是剧场中的观众,教室是大舞台的表演区,这使我们产生了一种悬想,这是一位合唱队的指挥家,正在指挥着合唱队员们的演唱,从另一个角度悬想当一位职业合唱团的指挥在指挥着合唱队的训练与排练时,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正在上一节音乐课一样。我们本着各种客观因素,以探讨性的想象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拓宽小学生音乐视野的内容:

1.视唱练耳。敏锐听觉是合唱艺术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怎样使听觉变得敏锐。学习视唱练习是一个必要的途径,基础听音训练顺序要由易至难,并分析某些音高形态,视唱则是把所分析的某些音高形态基本材料输导到演唱之中,并掌握在娃娃的心灵里。

2.发声训练。天赋的发声器官司是咽、舌、口盖和肺意志使器官活动,使产生声音,由声音产生语言和歌唱。因此,发声训练通过身体的运动与声音的产生,再加以适当的形体训练,使学生发挥了最佳的声乐效果。

3.少儿基础音乐理及和声。少儿和声的学习要求对多声部音乐、音响以及按照三度关系所排列起来自三个音的音高结合,掌握按三度关系构成的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的广泛应有应用实践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对调、调式、调性、音阶的认训与理解及调式音级的特性,音程认识等。

第6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关 键 词】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践

合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也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童声合唱更被人们誉为“天籁之音”,越来越被学校和教育部门所重视。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对于儿童而言,合唱可以让他们步入和谐动听的多声世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感觉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合唱艺术势在必行,其最好的方式就是课堂合唱教学。

然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合唱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1. 音乐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合唱教学观念淡薄,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及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学习合唱曲目难度较大。时间一长,便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教学产生畏难心理,最终选择回避,导致失败。笔者通过实践,对课堂合唱教学作了一些尝试,现阐述如下:

一、聆听鉴赏法——培养音乐的耳朵

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合唱意识,指导他们学会用“音乐耳朵”去体会合唱那纵横交错的美。

随着合唱地位的日益提升,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童声合唱团演绎着丰富多彩的合唱作品。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时常选择一些经典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如《茉莉花》《铃儿响叮当》《我们的田野》等一系列优美、动听的童声合唱作品。让他们接受高雅音乐的熏陶,享受合唱艺术的美。

二、轻声歌唱法——统一和谐的音色

合唱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均衡、统一,追求干净、柔和的声音。对于刚接触合唱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大声喊唱、声部比拼现象。为避免这一种现象的出现,轻声歌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克服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进而获得富有美感的声音。

如在上《田野在召唤》一课时,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为了唱准自己的声部旋律,就习惯性地捂住耳朵,扯开嗓子,大声喊唱。认为唱得越响亮,就越具优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忽视了聆听的重要性,偏离了正确的发声位置,同时也失去了音乐的美感。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轻声歌唱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高位置发声,有感情歌唱,去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美。

在进行这一部分的合唱教学时,我采用“悄悄话”的游戏,来指导学生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偷听悄悄话”游戏中分声部演唱:(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二小组学唱高声部,三、四小组学唱低声部)一组“说悄悄话”,另一组组“偷听”,交换进行。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一要求演唱组喉咙打开,颈部放松,运用气息轻声歌唱;二要求聆听组仔细聆听,找出音高不准确或音色不和谐的声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听辨能力。

“同讲悄悄话”游戏中二声部合唱:两个声部同时歌唱,在练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做到“一轻二听三偷听”。“轻”指声音要尽量的轻一些,只给你的同桌听到;“听”指聆听自己的声音美不美,和同桌的声音是否一致;“偷听”指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能够听到远处小伙伴的声音。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声部的声音及另一声部的声音,适时调整音量、力度等,最终达到音色的统一。

通过轻声歌唱,较好地解决了歌唱时声区不统一、声音不优美等问题,使孩子们从中学会了聆听,唱准了音高,美化了音色。

三、器乐辅助法——稳固准确的音高

音乐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基本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一些音准较差的学生,应利用课堂乐器(如口风琴、竖笛等)来帮助他们把握好音准,并从中树立合唱自信。通过器乐辅助教学,既呵护了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也提高了合唱表演的整体质量,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共同享受着学习音乐的快乐。

课堂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思想情操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在童声合唱中增加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音乐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杨鸿年. 童声合唱训练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第7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小学;音乐教学

如何运用柯尔文手势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柯尔文手势,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柯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平时的音阶训练中,唱“do”时,双手握拳将手的位置放于腹部平行;“re、mi、fa、sol、la、ti、do”各音的位置将逐渐升高,唱到高音do′的位置高举头顶,听着琴声由头顶依次逐渐下行。这样形象、直观的柯尔文手势相对不同高度的音高与音乐语言来与学生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而且在愉快的氛围中,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二、运用柯尔文手势,建立音高概念

小学阶段是音乐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是解决孩子们音准、节奏的关键时期。柯尔文手势的动作是利用从腰部、腹部到头顶这样一个跨度,将音高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在学唱歌曲《梦之船》一课,由于旋律八度大跳、音区的频繁变换,这样使孩子们很难找准音高,此时运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通过手势辅助学唱歌谱,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线条的走向,更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八度之间的高低跨度。在我们常规的音乐课堂中我们应当智慧地选择柯尔文手势,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唱歌曲。

三、巧用柯尔文手势,优化合唱教学

第8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本人自2005年9月晋升为中学音乐高级教师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工作,并担任音乐学科教研组组长。2020年9月被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特级教师”称号;2020年10月被锦州市教育局聘为锦州市2019--2020学年度体育与艺术“脱颖杯”、“智慧杯”教学大赛专家评委;2014年1月被锦州市教育局评为2012—2013学年度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优秀教师;2006年4月被锦州市教育局、锦州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等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5月开始,连续四年被渤海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担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外指导教师;2020年12月被聘为渤海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师,承担渤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学设计》课程。

一、爱岗敬业,政治素质过硬

热爱音乐教育,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习,坚持以“学生第一”、“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信条,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执着于平凡而自己感到快乐的工作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把自己锤炼成学生喜欢、同事贴心、领导省心、家长放心的音乐教师。

二、乐于奉献,支援薄弱学校建设。

为均衡发展全市教育资源,2015年9月我开始主动要求到薄弱学校逸夫中学任教5年,任音乐课并指导分校同行的集体教研,指导分校的艺术节活动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骨干教师带头人的作用,为薄弱学校的学生接受优质的艺术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三、更新观念,践行高效课堂

潜心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音乐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2016年11月荣获锦州市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016年8月和2010年5月在锦州市中小学体、音、美评优活动中,执导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和《戏曲百花》课分别荣获一等奖;2015年5月在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异地跟岗研修项目培训中作《樱花》示范课;2010年10月在锦州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中心组成员业务交流活动中做《世纪春雨》示范课。工作中注重扎实训练基本功,引领学科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

2014年3月课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法的实验研究》顺利结题后,实验报告获成果一等奖,并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成效,合唱教学成为学校特色艺术教育,本人指导的合唱展演在锦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合唱大赛中连续几年都获得一等奖,千人合唱表演《龙的传人》、《天路》、《爱我中华》在锦州市中学生运动会上给人震撼受到好评。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坚持不断学习,目前主要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和实践,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打造更高效的音乐课堂。

四、精业钻研,练就过硬本领

坚持钻研业务,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教36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2012、2013、2014、2015、2016年分别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骨干远程培训、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东三省中小学音乐教学研讨培训、辽宁省“十二五”中小学省级骨干跟岗研修和教学科研能力远程培训,不断充电,收获满满。在课题研究上,我也积极参与,为教育教学奠定坚实基础。2012年9月参与课题《学校文化及其建设的研究》经省教育学会评审合格结题;2010年3月参与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验与研究》完成结题,并获省成果一等奖;2007年8月—2009年6月参与课题《当代学校美育发展研究》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评审成果一等奖。2013年12月在锦州市中小学生歌满校园合唱比赛中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11月在锦州市中小学民族之声暨校园歌舞展演活动中被评为最佳指导教师,2010年10月被锦州市教育局在市中小学民族之声暨校园歌曲合唱展演活动中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今年我又挑战了校本电钢课程,克服重重困难,并在校研讨周上进行电钢教学展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和老师们学习电钢热情,让孩子们更加热爱音乐课堂,也让我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五、锐意改革,教学成果显著

论文《浅谈音乐教学中审美习惯的养成》参与2016年6月全国学校美育交流研讨会论文评比、参与2015年12月辽宁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论文评比、参与2015年5月东北三省中小学美育学术年会评比分别获一等奖。2013年6月论文《学习兴趣与个性差异》在锦州市2013年度课程整合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2010年11月论文《音乐教学过程中审美化与审美趣味养成》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评比获一等奖;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尽力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在信息化时代,我会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从理论到实践,继续努力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开发自己,为教育教学事业尽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9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

口L琴进课堂的必要性

器乐与歌唱是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方条件的限制及观念的落后,器乐教学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滞后很多。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区地处粤西,城乡音乐基础教育较薄弱,音乐课堂就是唱歌、律动和欣赏教学形式单一。因学生识谱能力差,大多数音乐课堂歌唱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口口相授”形式中,老师范唱、带唱……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到快乐,教师教得又苦又累,一段时间下来口干舌燥,几年下来“失声”教师也不少。

中小学音乐课堂是综合性的美育。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要选用简易但不简单的课堂乐器,它需符合以下几个特点:①便于携带易于演奏;②有固定的音高,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③便于合奏,培养双重素养;④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国家教委明文规定进课堂的乐器有口琴、竖笛、口风琴等。而符合以上特点的口风琴更深受师生的青睐。口风琴教学能用较少的投入、便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改变家长及学校的固有观念,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口风琴进课堂的趣味性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口风琴这种课堂乐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让学生通过吹奏的方式来识谱唱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听赏”“歌唱”“律动”是老师们一直沿用的教学形式。把口风琴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从“听赏”“歌唱”“律动”延伸到“自主弹奏”“合作表演”,较好地实现音乐理论与音乐实操相结合。比如《兰花草》这首歌曲,它的旋律学生都能随口哼唱,可让学生先欣赏老师演奏,并划拍,让学生对《兰花草》这首歌曲有一个整体认知,接着出示曲谱,提醒学生唱准曲子中出现的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在谱子唱熟后,老师就向学生示范指法和吹奏要点,让学生由少到多地熟悉歌曲,并找到连贯的手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各音符之间的指法转换。在此练习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识谱---唱谱――练习弹奏---唱奏结合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在听一听、弹一弹、唱一唱过程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音乐。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口风琴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音乐知识,在演奏过程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

口风琴进课堂的合作性

“从艺术学习的角度看,无论是课堂训练还是音乐课外活动,合奏本身都体现为一种艺术的学习过程,即体现为艺术的认知、艺术的情感、艺术的兴趣、艺术的审美和艺术的表现过程。”因此,在口风琴教学和排练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参与口风琴合奏的兴趣;要指导学生了解、掌握口风琴合奏的步骤与方法;要锻炼、提高学生口风琴合奏的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合唱、合奏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而这一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艺术学习的规律,不可揠苗助长。

再以歌曲《兰花草》为例。排练合奏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从两个声部的合奏开始,逐渐扩展为三声部合奏;其次从单件乐器开始,逐渐扩展为两种乐器合奏;第三,用多种乐器按功能和色彩进行配置,如高声部旋律乐器(电子琴)、中声部旋律乐器(口风琴)、低声部旋律乐器(口风琴)、色彩性乐器(萨克斯)、打击乐器(爵士鼓)等;最后再将多种乐器与人声进行组合,组合多种表演形式(领奏、轮奏、领唱等)组成“校园风格乐队”。

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音乐课堂广泛开展口风琴教学,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合唱与合奏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体验声音的无穷魅力以及器乐伴奏丰富的节奏感与层次感。还可以在排练、演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们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