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

第1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关健词]外商直接投资;外商间接投资;互补性

对外投资是指资本突破国家界限在国外的投资,按照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投资企业的实际管理权,可以把对外投资分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与对外间接投资(FPI)。前者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后者主要是指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以及中长期国际信贷。本文所指直接投资是指外商在华注册登记的三资企业,而把股票投资和对外借款及其他外商投资作为外商间接投资。

学术上关于FDI的论著主要集中在解释成因和讨论影响两个方面。早期的FDI理论主要从微观或宏观层面出发,重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原因。微观层面如海默(1960)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垄断优势理论,雷蒙德·维农(1966)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产品周期理论,巴克莱和卡逊(1976)等建立在科斯定理基础之上的内部化理论,以及约翰·邓宁(1977)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折衷理论(OLI);宏观层面如日本小岛清(1978)的比较优势理论。近期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宏观(即国家层面)上,主要讨论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多为实证研究。

FPI的理论主要是证券投资理论,大都从微观层面即从投资者层面论述如何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如上世纪50年代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60年代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及70年代史提夫·罗斯的“资本资产套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等。近期也开始有宏观即国家层面的论述。如有学者(于永达,2000)在分析FPI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应力主FPI的健康发育、有序流动及相关法规的严密健全,趋利避弊。”也有人(马全军1996)考查FPI对东道国的影响。

关于国际投资的文献尽管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要么从直接投资的角度,要么从间接投资的角度去论述,而对于FDI与FPI二者关系角度去论述的则鲜有也。本文拟就FDI与FPI的互补性作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FDI与FPI的互补性

1.从其作用来看,FDI和FPI各有所长,具有互补性。FDI对东道国的正面作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进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即技术溢出效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竞争及企业间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来带动;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其负面的影响是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会背离东道国的产业及战略规划。以1997年~2002年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数据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到了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接近70%,而且大都投资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对国家扶持的第一产业,则不到2%,对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则仅占22%多一点,且呈下降趋势,从投资地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2001年和2002年东部六省市(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外商直接投资份额为70.72%和71.36%。而西部十省市(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份额分别为3.09%和2.69%。可见外商投资也不考虑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容易造成垄断及技术依赖性等缺点。

FPI包含对外借款和证券投资,前者作用主要在于可以利用国外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其优点是资金可以自由使用,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战略的实施。其缺点是造成一定的债务负担,且其使用成本一般也比国内资金高,对国际收支平衡也有较大的影响。后者的发展则不仅有利于利用外资,而且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如Summers(2000)认为,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增加投资和提高产出。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若开放不当,又会增加其金融脆弱性,容易造成一国金融危机。

2.FDI和FPI二者互相促进。FDI对FPI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FDI需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量配套设施,客观上刺激东道国对FPI的需求;FDI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竞争力,促进东道国制度的不完善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使外商投资更加安全,有利于大量FPI的流入;跨国公司等FDI本身需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这从实质上来说增加了国间接投资的流量。而FPI对FDI的拉动作用则在于:大量FPI的流入,有助于受资国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吸引FDI的竞争力。

二、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1.政府要加深对国际投资的认识,转变观念。国际投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许多政府官员只看到其积极作用的一面,而忽视其消极作用的一面,认为吸引外资多多益善,盲目吸引,更有甚者把吸引外资的数量当作自己的政绩来看待。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引进外资只是我们发展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因此,外资的引进必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同样,对政府官员吸引外资的考核也应该以此为标准,重在引资质量,而不是单纯地看其引资数量。

2.吸引FDI与FPI并举,重点在吸引直接投资。FDI和FPI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需要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目前的负债率并不高,有较大的引资空间。因此,可吸收FPI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3.转变引资措施,从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向改善投资环境转移。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以对外资实行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外资的,使外资税赋很低。而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税赋极不平等。这造成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使本来就弱小的国内企业在竞争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也剌激了假外资的盛行,这实质上和引进外资的根本目标(发展中国经济的一种手段)是背道而驰的。一国吸引外资的因素很多,主要在于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及政治状况等软硬环境。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并不强,我国作为亚洲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东道国,主要是由于地缘、文化、和民族关系,即许多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华人。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实际利用港澳台华商直接投资份额占52.7%;合同金额占全国的52.7%。从地域来看,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主要在亚洲,而在亚洲的投资来源中,中国港澳台地区在大陆的投资占较大比重。而港澳台的投资中,近一半投资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个省与港澳台有较近的地缘及文化习俗等密不可分(其商喜欢在广东投资,而台商则更愿意在福建投资),而并非仅仅因为优惠政策。新晨

4.由对外资优惠转向对产业、地域优惠,并对某些行业的外资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由于对外资的税赋优惠,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使国内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刺激了假外资的盛行。另一方面,这本身也不合理,也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应把对外资的优惠转移到对产业、对地区的优惠,给予内外资同等待遇,把引资的优惠政策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利用外资增强国力,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同时,对有关国家安全的产业,也禁止外资的涉入,如航空、通讯、军事等。对民族工业冲击应适当限制,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或者本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产业要限制。

参考文献:

[1]于永达:国际间接投资超前发展论析[J].世界经济,2000(6),pp57

[2]马全军:国际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J].世界贸易,1996(7),pp31

第2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当前,在人民币汇率面临外部升值压力的情况下,汇率升值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主要基于人民汇率低估的判断,然而,如果人民币汇率水平不存在低估问题,那么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汇率高估,而人民币汇率高估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之前,首先应该对现有的人民汇率水平做出客观评价。本文认为当前的人民汇率水平不存在低估问题,该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事实:第一,从实际汇率的变化来看,从1994-2002年为止,人民币实际汇率一直处于升值状态,这一时期的实际汇率升值已经抵消了1994年由名义汇率调整引起的实际汇率贬值。第二,受实际汇率变化的影响,从1998-2001年为止,我国经常收支顺差的相对规模处于减少趋势,这一变化显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可能恶化我国对外经济状况。第三,我国贸易收支顺差主要出现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如果不考虑中美贸易,那么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总体上是逆差。这意味着中美贸易顺差主要起因于美国的经济结构问题。第四,从贸易收支的结构来看,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项目下,贸易逆差发生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项目下,这说明,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主要起因于低工资的比较优势。第五,就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差距而言,由于发达国家非贸易商品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水平理应低于由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水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差距属于中等水平,因此,即使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同样不存在低估问题。第六,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来自大规模的资本流入,这一状况与我国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资本项目管理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适当限制资本流入、积极促进对外投资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以上几方面来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低估问题,因此,人为引导人民币汇率升值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高估,而人民币汇率高估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劣化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

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回顾近几年,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主张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反对这一观点的学者都把吸引外资作为自己的重要理论依据。另外,以往的争论主要把焦点集中于汇率升值对引进外资数量变化的影响方面。本文认为,现阶段,我们很难确定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引进外资数量的影响,但升值趋势的形成会劣化我国引进外资的质量。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引进外资的负面影响主要涉及质量问题,而非数量问题。其主要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在间接投资方面,人民币升值趋势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和助长外汇投机行为;第二、在直接投资方面,汇率升值趋势会抑制出口主导型投资和助长市场主导型投资。

人民币升值论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由此形成的人民币升值趋势能够促进来自国外的间接投资。如果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持有人民币或人民币资产将有利可图,因此,人民币升值趋势将会促使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和进行人民币资产投资。从理论上讲,当一种货币处于升值趋势时,升值本身可以给该货币资产持有人带来升值利益。但对海外投资者而言,获得升值好处的条件是不采取任何汇率风险保值措施。一旦采取了保值措施,投资者只能获得确定的利差收入。在采取汇率风险保值措施的情况下,投资者在回避汇率风险的同时将丧失获得货币升值好处的机会。虽然,有一些保值方法可以使投资者做出灵活的选择,但这些方法要求受益者支付昂贵的费用。

一般来说,重视长期投资的外国投资者会针对汇率变动风险采取保值措施,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汇率是否升值不是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因为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资产本身的稳定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升值趋势对促进投资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与长期投资相比,汇率升值对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获得升值带来的好处,这些投机资本一般不采取保值措施,因此这类资金的流动对汇率风险非常敏感,在汇率处于升值趋势时,这类资金会在短期内流入本币升值国,在升值趋势发生变化时,为了避免汇率风险,这些资本会迅速撤离这些国家,从而对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形成威胁。这正是亚洲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重要教训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确实可以起到促进间接投资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升值对促进长期投资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对升值较为敏感的是短期投机资本,因此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大量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短期投机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在发达和成熟的金融市场,投机资本可以强化和健全市场的功能,但在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发展中国家,短期资本移动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预防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我国不宜过早实施人民币升值政策。

另外,一些人民币升值论者认为,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仅有助于促进国外对中国的间接投资,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对那些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来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外币计算的资产价格将会上升,这对外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公司的帐面价值发生了增值,另外,如果将来出现撤资,公司可以收回更多的资产。同样,在人民币出现升值的情况下,即使以人民币计算的利润不发生变化,外资企业汇回国内的利润会相应增加,即升值本身能够增加以外币计算的企业收益。一般而言,对于那些以中国为主要销售市场,而且原材料不依赖进口的直接投资来说,人民币升值确实可以带来明显的好处。

然而,对那些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出口生产的外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只能带来弊大于利的结果。这些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然而,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和降低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魅力。发达国家的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将以本国货币或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比较不同国家的工资水平,然后选择低工资的国家进行投资,而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以外币计算的、我国的工资水平,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出口主导型对华直接投资。

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揭示工资变化对直接投资的影响。70年代和80年代,“四小龙”是发达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8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四小龙”工资水平的提高,外资企业开始把投资转向东盟国家,而此后东盟国家工资水平的上升又成为资本流向中国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大量过剩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工资水平的上升速度要明显低于其他国家,这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之一。考虑到这一特点,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认为,相对稳定的廉价工资是促成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现象加剧了日本产业的空心化趋势。他们认为短期内中国工资水平明显上升的可能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阻止日本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唯一方法是要求人民币升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一方面会促进国内市场主导型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会抑制出口主导型的直接投资。然而,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后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远远胜过前者。国内市场主导型直接投资会争夺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这种投资不会明显增加就业机会。另外,这种投资没有创汇效益,因而容易恶化我国的经常收支状况。但出口主导型直接投资可以避免以上这些负面作用,这种投资不争夺国内市场,因此不会减少本国企业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其产品销往国外,因而可以改善我国的对外经济状况。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对直接投资的影响同样弊大于利。

从我国长期吸引外资的情况来看,我国外资政策偏重于鼓励来自国外的出口主导型直接投资,而且受政策和低工资水平的影响,这类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吸收外资的主流。近年来,外资企业实际使用资金额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约在10-20%,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大约在20%-30%,而外资企业在全国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0%左右。这说明以利用廉价劳动力为目的、以出口为主导的直接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一动力。

二、妨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当前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探讨,主要着眼于汇率升值对贸易的短期影响。就短期影响而言,汇率升值会引起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一增一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定汇率升值对贸易总量的影响。然而,从长期影响来看,由汇率升值引起的本币汇率高估会同时抑制出口和进口的发展,因而,人民币汇率高估会妨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全发展。

一国对外贸易可以分为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因此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从宏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看,本币升值和由此引起的本币汇率高估会起到抑制出口和促进进口的作用,这意味着汇率变化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这只是本币升值的短期效果。发展经济学领域的许多研究显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出口能力是制约进口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出口较多的国家通常进口的规模较大,缺乏出口能力的国家同时也缺乏进口能力。因此,从中长期的视点来看,本币汇率高估会通过削弱一国的出口能力,最终削弱其进口能力。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具备进行国际结算和支付的功能,因此,其进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出口创汇能力的制约。在本币汇率高估的情况下,出口的下降会引起外汇收入的减少,而外汇收入的减少又会导致进口的下降,这意味着本币汇率升值和由此引起的本币汇率高估会妨碍贸易的发展。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经历显示了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作用、及出口与进口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改革开放以前,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高估状况,其结果,不仅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而且有限的创汇能力成为扩大进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瓶颈,在这种状况下,汇率高估成为妨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下调,此后,避免人民币汇率高估的汇率政策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出口和进口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二者的变化存在密切联系。这是因为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外汇收入的增加为图1我国进出口规模的推移(亿美元)扩大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大量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又提高了我国的出口潜力。因此,维持合理的汇率水平、保持出口和进口的良性循环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的影响方面,我们不难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就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会抑制出口和降低外部需求,这意味着汇率升值会降低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负担。一国经济的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外部需求所组成。外部需求的减少会引起总需求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弥补外部需求的减少,那么过度的财政支出将会导致财政状况的恶化。另外,汇率升值的另一短期效果是引起进口的一时性增加。进出口的以上短期变化将会引起我国失业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仅有可能降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有可能影响到我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第3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国内外研究;现有理论体系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近期的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对金融危机也都有深入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很多,但危机的国际传导(Transmission)是近一二十年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因此相关理论不一,概念也存在很大分歧。很多学者定义金融危机传导的重点在于与经济基础变量有无关系,其中基于基础变量的一些定义为:传导、溢出效应或者基于基础变量的传染,另一些定义为纯传染(Pure contagion)。为更好地梳理危机传导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文中不再强调传导与传染之间的区别。通过文献整理,本文给出广义概念:一般意义上,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指危机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的传播和扩散,这一过程既包含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和国际资本流动传导,同时也涵盖危机传染效应。

二、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80年代之前,金融危机的范围通常是单个国家或单个地区,危机在国际间传递的效应。进入80年代尤其是1990年后,危机相继在多国爆发,对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对金融危机研究新的热点。

以九十年代几次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众多学者发现危机的影响范围绝不再仅仅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球范围传导。Gertach和smets(1995)认为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会影响与之有商品和金融资产贸易联系的国家的经济基础,国家竞争力下降最终会受到货币攻击。Calvo和Mendoza(1997)认为一国的货币危机会恶化投资者对与该国有相似特征的国家的市场预期。Masson(1998)指出引起危机传导的是金融市场预期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多种国家货币受影响的传导效应被称为“季风效应”,它由共同的外部冲击而形成,通过全球化渠道传导。Judhii Chvealie和Glelm Elslino(1998)分析了投资经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在投资行为中产生的羊群效应。Calvo(1999)提出了一个内生流动性模型来解释机构投资者危机期间行为的趋同性,描述出资本流动下的危机传导。Kaminsky和Reinhart(2000)分析了贸易联系和金融部门联系如何引起基于基本面因素的传导。Calvo和Mendoza(2000)强调全球化会弱化收集高成本信息的动机和强化模仿随机市场组合的动机,因而会促进金融危机的传染。Kumar和Persuad(2001)指出预期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进而造成危机净传染。

美国2007年的次债危机,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其国际传导途径多样,内容复杂,使得危机国际传导研究有了新的进展。Dooly(2008)的研究是次贷危机是否会通过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美国的流动性危机,以及流动性危机是否会演变为国际收支危机。Perelstein(2009)得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是导致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传导的原因。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学者利用前沿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危机国际传导理论体系的发展。范恒森、李连二(2001)将危机的传导途径概括为两大类:偶发性危机传导途径和非偶发性危机传导途径。何国通(2002)使用博弈论中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讨论货币危机的传染模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范小云(2002)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因素在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传染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三、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的现有理论体系

虽然有关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研究观点林立,还是可以将具体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从传导途径性质上分为三类:国际贸易传导、国际资本流通传导和传染效应。

(一)国际贸易传导

国家间的贸易关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的经济关系,如果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本国贸易必定收到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包含贸易溢出传导和产业联动传导。

1.贸易溢出传导

贸易溢出传导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宏观基本面,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一国发生的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使与其有直接或者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进而导致他国的金融危机。这种导致他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挤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

2.产业联动传导

产业联动传导(效应)是指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倾向于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出口,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出口产业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各国经济因出口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产业联动效应传导到其它国家。

(二)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带给国际资本庞大的流动空间和自由,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也成为危机在国家间传导的最重要的渠道。国际资本流动传导可分为直接投资型和间接投资型溢出。

1.直接投资型溢出

直接投资型溢出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个渠道实现。国家通过这两个渠道形成对外直接投资,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外资,为本国获得资本的增值,但当出资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成为传导危机重要途径。外商直接投资途径:当资金投资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撤回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投资,引起原资金流入国市场上出现流动性短缺或遭受投资冲击,实现危机的传导。证券投资途径与之类似。

2.间接投资型溢出

间接资本流动传导主要是指依靠国际间的银行贷款发生的危机传导,根据危机始发国是债权国还是债务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危机始发国为债权国,当该国发生金融危机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银行将减少国际贷款,紧缩信贷,进而将流动性短缺传导至负债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种情况,当危机始发国为债务国,也会引起危机传导。

(三)传染效应

部分学者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对危机的传染效应进行广泛的研究,提出和定义了一些经典的传染效应,如羊群效应等。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传染效应可分为两大类:净传染效应和季风效应。

1.净传染效应

有关净传染效应的定义很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定义较为全面:“一国的危机可能使债权人重新评估其他国家的基本因素,即使这些因素客观上没有变化,或可能导致债权人降低其资产组合的风险,趋向高质量。由于不对称信息带来的‘羊群效应’或资金管理者面临的激励,可能还伴随着投资者的‘追风’”。净传染效应包含三方面:一是债权人因一国危机而重新评估其他与危机国相似国家的基本因素,表现为货币投机的示范效应;二是债权人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抛售原有的资产组合中属于危机发生国的资产,表现为投资组合管理和抵补机制;三是存在“羊群效应”,可能伴随着投资者的“追风”,主要是心理因素方面。

2.季风效应

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的传导称为“季风效应”。季风效应的概念最先由Masson和Mussa(1995)提出:工业化国家大幅度经济变动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季风效应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一国的经济政策改变时,会立刻影响到与其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危机爆发后的国际传导愈发明显,可预见的是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研究将成为学者们研究危机监管和防范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Guillermo A.Calvo,Enrique G.Mendoza,Rational Contag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

[2]Michael P.Dooley,David Folkerts-Landau,Peter M.Garber,Will Subprime be a Twin Crisis for the United States[J].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April 2008.

[3]王春峰,康莉.货币危机的传染理论与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1999(01).

[4]肖德,陈同和.西方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0(10).

[5]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2001(06).

[6]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及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08).

[7]雷良海,魏遥.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世界经济研究,2009(01).

作者简介:

第4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①(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①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②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③。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本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②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③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①。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

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①(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①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②。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

第5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基于以上对经济转轨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我们对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在许多不同层次上进行,如在全球范围的、国家的和企业的层面上分析。这里,将以经济转轨大国俄罗斯作为研究客体,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关系是受各类复杂因素影响的,既有国际环境的因素,也有国内条件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因素又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本文侧重分析政府的经济转轨政策是如何使经济转轨和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使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

预期与现实

20世纪的最后10年,既是世界上大多数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又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反映了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向市场经济转轨,就是要使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换成市场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在一国范围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此,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转轨内在地要求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也实行市场化趋向的体制转型,由封闭经济的体制转变成开放经济的体制,使国民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才能利用国际市场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所以,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层面上,表现为国内经济转轨与对外经济体制转型在目标模式上的一致性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形成国内经济转轨与国际接轨之间的互相配合和互相促进,对外经济开放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与此同时,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紧密关系,还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机制方面,进而反映在经济实际运行方面。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从而利用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国内经济转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旧制度下无法得到的潜在利益,提高全国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制度性基础。因此,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良性关系,就国内经济运行的效果看,应该表现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为本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基础;而开放型对外经济体制所创造的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交往关系的扩大和优化,又对本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各种积极的促进效应。

俄罗斯在转轨初期,正是出于对经济转轨和经济开放的美好预期,采取了所谓“休克疗法”的激进方式,同时进行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市场。它在迅速推进国内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同时,也立即摧毁了阻隔俄罗斯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几乎所有藩篱和障碍。这一转轨战略的实际效果是众所周知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制度转换和经济实际运行两个方面都没有取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预期效应。在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方面,尽管私有化任务已基本完成,价格和市场自由化程度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应的立法也在积极进行,一般说来,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但是,无论在国内经济制度还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制度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进展极不顺利。而且,在整体上,很难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应有的经济效应。所以,至今,许多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是“扭曲的”市场经济,甚至是“假市场经济”。

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是否实现了良性互动,最终还是反映在经济运行的业绩上。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融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这样两个反映经济运行不良的趋势: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对外依赖的程度明显增强(参见表1);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参见表2)。

附图

资料来源:[俄]A·伊拉里奥诺夫:《原料部门占重要地位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载《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第6页。

附图

资料来源:[俄]A·伊拉里奥诺夫:《原料部门占重要地位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载《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第5页。

俄罗斯在转轨开始时,立即大幅度减少甚至取消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卢布自由兑换和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使国内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转轨头5年,在国内的消费品市场上进口品所占比重上升了一倍,超过50%。以后3年这一比重略有下降;在1998年8月危机后卢布大幅度贬值,导致进口品相对价格急剧上涨,使1999年进口品在国内零售商品流转额中的比重下降为1/3。但是,随着卢布贬值所引起的国内产品对进口品的替代效应逐步耗尽(通过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进口品平均价格下降),进口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地位又有所加强,它们在零售商品流转额中的比重已经达到将近40%。(注:[俄]В.А.奥列什金娜:《俄罗斯的对外经济综合体》,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5期。)经济学家认为,这不仅严重威胁国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

同时,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俄罗斯是世界人口和资源大国,曾是世界第二大国苏联的一个最大的共和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21%~30%;90年代的经济下滑,使这一比例下降为10%~14%。俄罗斯工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比较,从90年代初前者为后者的30%下降为末期的19%;在高技术部门,俄罗斯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3%~5%。(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改革维度的全球化与产业政策》,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9期。)预期与现实的严重背离,引发俄罗斯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和探讨。

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条件

(一)在制度变迁和创新方面

转轨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对外开放,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它们的经济转轨。在制度变迁和创新方面,对外开放对国内经济改革的直接牵动效应和间接示范效应,是促进经济转轨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的开放和进入国际市场,要求迅速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改变价格严重扭曲现象,这是推动国内价格改革、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有力的外部因素。至于示范效应,则在引进外资特别是国外的直接投资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外资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经营管理及其良好的经营业绩,成为转轨国家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取向转制的现实样板。转轨国家建立的各种对外开放的特区,更向全国提供建立市场体系、改进政府管理等多维度的新鲜经验,可以发挥综合的示范效应。

当然,国内经济的持续转向市场化运行,是本国经济运行体制与世界经济运行体制逐步接轨的基础。这既是转轨国家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国际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信息市场联系,进入全球性生产和销售体系的必要前提,又是国内经济制度与国际经济制度在市场化基础上一定程度的融合,这一过程本身就构成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二)在经济运行方面

融入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轨的影响,还通过对转轨国家的经济运行作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其中最基本的渠道是国际贸易。出口通过乘数作用对一国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出口部门和出口企业往往具有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这些对一国经济还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在进口方面,进口设备和技术的产出率一般高于国内供应的设备和技术,进口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对于经济转轨国家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改革时期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高。例如,利用扩展和改造过的费德模型来研究1969年至1999年间贸易与上海市GDP增长的关系,可以看到,1977年以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不稳定的,有的年份甚至出现负相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出口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以及进口的产出效应的总和均为正值,并持续上升;特别是在1992年以后,贸易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已提高为10%~15%。(注:陈智远:《贸易与增长经验研究》,载《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第5期。)更值得注意的是,转轨国家必须利用动态比较利益,通过国际市场用国内富裕、廉价的资源生产的产品,换取稀缺的、国内相对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结构的提升。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互动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是国际资本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是所有转轨国家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弥补资金缺口,在转轨初期对缓和资金供求矛盾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借入外资的正确利用,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在转轨时期争取经济加速增长,它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为以后偿还本息提供可能性。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在转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以及在经济改革方面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更是不可忽视的。跨国公司在转轨国家的经营和发展,使国内企业学习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吸收、消化和创新,有可能将积累的“默会性”市场经营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转轨国家企业特有的比较优势,从而在一定时期后出现对外直接投资甚至向发达国家投资的有利条件。

融入经济全球化对转轨国家经济运行的这些积极效应,将使经济转轨能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可有较多的资源用来补偿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转轨成本,包括新制度的实施成本和新旧制度交替的摩擦成本。同时,国内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型,是对外开放能够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积极效应的基础性制度条件。企业的市场化趋向改革不断进展,才能产生和扩大接受国际市场的信号并做出正面的行为反应的经济主体,使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交流中积极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载体;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的逐步确立,使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得以在国内正常地比较充分地传导。这样,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具体表现即对外开放与经济改革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转轨国家在转轨时期保持改革、开放、发展、稳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趋势。

总之,融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不论在制度变迁和创新方面相互促进的牵动效应,还是在经济运行方面相互作用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都不会一步到位的。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良性互动趋势的出现和保持,也不是单独依靠市场力量就能实现的。世界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所能得到的信息极不对称,市场结构又是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的,转轨国家政府作为新制度的主要供应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的作用不可或缺,它的正确决策是形成上述良性互动关系的必要条件。

国际分工中地位的“边缘化”

国际贸易仍是转轨中的俄罗斯融入全球经济的主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下滑,但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国内生产总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实现。出口对国内经济的产出效应是明显可见的:出口部门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出口支持着一系列工业部门的生存,并缓和了转轨时期的经济、社会矛盾。

不过,出口部门的积极效果是十分有限的,燃料和原材料部门的片面发展和出口,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上和体制转型上的溢出效应。因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出口严重依靠燃料和原材料,而这些部门的技术设备是在改革前建立的,转轨时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改造;同时,这些部门大多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没有走在非出口部门的前面;而且,出口的目的主要是依赖对丰富资源加紧开采和输出来维持国内急需的外汇收入。由于70%的设备已经陈旧,依靠不断增加燃料和原材料出口的“边缘化”国际分工方式难以为继。据俄专家估计,要在今后避免国内市场出现燃料短缺,需要对燃料经济综合体增加50%的投资或者至少减少15%~20%的出口。(注:[俄]В.奥波列斯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经济》,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3期。)

为了使贸易对转轨国家经济产生持续的产出效应,其进出口必须具有溢出效应,才能够实现动态的比较利益。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内产业长期处于封闭的被保护的环境中,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转轨开始时,资源密集型产品在俄出口结构中占主要地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消极地适应在国际市场上静态的比较利益,而不着力进行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的提升,将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边缘化”,不仅使出口的增长越来越困难,而且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制于极不稳定的燃料和原材料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学家往往将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走势作为预期俄罗斯经济进程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不能在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动态比较利益方面有所作为呢?这就必须考察它的转轨模式和政策。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实行俄改革模式所形成的“伪市场经济”,使国家在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20世纪90年代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已经是没有任何异议了。(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同前引文。)提出,俄决策者出于对资本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以为市场经济=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所有资产的私有化+对社会需求的严格限制政策,从而在转轨初期立即实施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使国内有望在近期内经过改造提高竞争能力的产业,在国外产品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的冲击下,迅速减产并濒临崩溃。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政府是否应该实行必要的产业政策,在俄罗斯一直是有争议的。有人直到现在还认为,这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过,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政府对企业过多的直接行政干预是有害的,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却是后进国家实现赶超任务所必需的。连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都不否认后进国家对幼稚产业保护的必要性。在现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尽管比较利益仍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但拥有比较优势的后进国家,并不能无条件地在国际市场上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获利。因为在现实的世界经济中,不像斯密和李嘉图所假设的那样,只有两个比较优势不同的国家,而是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个后发国家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不仅必须与比较利益互补的国家而且与比较利益相似的国家进行竞争,因此,这种比较优势必须转化成绝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得以真实地实现。不断地将本国具有潜在比较利益的产业转变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一个实现动态比较利益的过程。在后发国家利益动态比较利益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和不断变化的;随着产业的成长,政府和企业的相对地位不断发生变化,政府的规制和扶助作用逐渐淡出,企业的主导作用逐渐完善(见表3)。

表3后发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过程

进口替代阶段加速出口阶段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竞争优势状态在要素水平从要素到产品处于相对

上创造转移稳定状态

政府作用引导与保护促进与帮助放弃控制

企业地位跟随与协商平等合伙人主导力量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却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立即放弃政府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必要的调控,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仅限于资源采掘部门和资源密集型的原材料加工产业,连按功能/成本比的劳动力优势都无法得到实现,大量食品和消费品以及机械工业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开始转轨的1992年,进口几乎完全是免税的。1993年以后,俄罗斯历届政府开始承认过早开放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试图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但由于扭曲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使调整的意图无法得到落实,收效甚微。

在控制进口方面,政府的调节余地极其有限。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的宏观环境极不稳定;为了使失去控制的物价上涨水平有所收敛,俄政府规定了卢布与美元汇率之间保持一定浮动幅度的“汇率走廊”。尽管对进口重新设置了关税,但是卢布的贬值速度赶不上国内的物价上涨速度,使外国商品大量进口仍然有利可图。而且,走私活动猖獗,更加剧了国外商品冲击国内市场的势头。

在鼓励加工程度较高的制成品出口方面,俄罗斯政府不断提出要求,但难以见效。例如,1996年初,政府曾经通过发展出口的联邦计划,规定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增加出口和提升出口产品的结构。计划提出将对商业银行向出口商的贷款提供政府担保;并积极参与有前途的出口项目的建设。同时,对出口通过税收优惠进行奖励;并提供信息、市场和咨询等服务。结果,该年的总统选举花费了大量预算资金,而出口发展计划在资金支持上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当年,按计划应在出口鼓励方面投资9亿美元,实际上只投入了严重贬值的1.1亿卢布。以后几年的预算,再也没有为鼓励出口拨出过专用的资金。(注:[俄]В.奥波列斯基:同前引文。)

政府政策不力,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俄企业也缺乏积极增加出口的动力。据俄罗斯经济学家提供的资料,在“伪市场经济”体制下,俄全国注册的非国有法人企业共有250万家,其中股份公司430家、商业银行1300家,还有几十家交易所;但是,一半以上的企业(150万家)是虚构的,它们没有决算报告,所提供的创办人是不真实的,并且不缴纳税收。(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同前引文。)许多企业热衷于合法和非法的投机活动,对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既缺乏动力,也没有实力。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后期,只有5%的企业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同前引文。)这样的企业当然对政府的政策引导(即使政策是正确的)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引进外资和债务负担

俄罗斯进入转轨时期后,每年资本引进的流量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它在缓和俄罗斯资本供求矛盾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开放政策的不当和国内市场环境的扭曲,其应有的积极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造成严重的债务负担,甚至爆发金融危机。

引进外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效应,是与外资结构和外资用途相联系的。在俄罗斯引进的外资中,直接投资的比例较小,以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提供的贷款等间接投资为主。2000年初,在俄罗斯引进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43.6%;一半以上为间接投资。并且,大量资金,尤其是以间接投资形式借入的贷款,被用于弥补预算赤字,或用于金融投机领域。在行政部门和货币金融部门占用的资金,到2000年初,仍占引进外资总量的32%,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部门(见表4);投资于实际经济部门的数量有限。引进直接投资的规模只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不到1%。而且主要投向资源开采的燃料工业以及投资报酬回收较快的食品工业,这些部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大。至于作为国民经济技术装备部门的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只使用了外国直接投资的4.2%。因此,引进外资在提高俄罗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方面尚没有形成有力的促进因素。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出口中的贡献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种作用,1996年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比重不超过6.5%,而其进口额却占了进口总额的11%。

表4俄罗斯外资的用途结构(2000年初的资料)

部门外国投资其中直接投资

总额总额

(百万美元)%(百万美元)%

全部29252.9100.012757.3100.0

行政和货币9353.632.07.40.3

金融领域

燃料工业4258.814.92210.317.3

食品工业3166.110.82568.620.1

通讯业2673.89.12243.417.6

商业和餐1794.16.11312.910.3

饮业

机器制造1513.35.2533.14.2

和金属加工工业

运输业922.13.2682.75.3

保证市场700.92.4385.23.0

功能的商务活动

森林、木材678.32.3496.33.9

加工和造纸工业

有色金属642.72.2279.52.2

工业

资料来源:[俄]В.安德里阿诺夫:《外国资本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载《社会与经济》,2001年第1期,第93页。

俄罗斯引进外资偏重间接投资及其非生产性用途,即使直接投资部门也缺乏溢出性效应,使得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不能借助于国际资本流动而得到提升。严重依赖燃料和原料资源的出口格局,制约着出口规模的扩大,到了转轨的中后期进入国外贷款的还本付息高峰期,必然出现沉重的债务负担。目前,俄罗斯为此每年将向西方债权人支付数百亿美元,无疑加重了俄经济恢复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而且,俄罗斯的外资结构中还有相当多的间接投资是以购买俄企业股票和各种证券的形式引进的。仅1997年一年的流入量就达6.8亿美元。(注:[俄]В.安德里阿诺夫:《外国资本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载《社会与经济》,2001年第1、2期。)这些资金在俄罗斯的资金市场上兴风作浪,进行投机性炒作。它们在市场行情出现某些不良征兆时立即大量撤出,成为引发1998年严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第6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 风险投资 优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一直保持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一现象被众多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誉为“新经济”。有研究表明,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据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的70%来自于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风险投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现高新技术产业的绿洲。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落后于美国的不在于高新技术而在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企业是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者,如1996年美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0%,英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也占有18%,而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企业的风险投资所占比重很小,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就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问题进行研究。

一、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有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对称现象:一种是一些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的低技术结构、低创新能力与高筹资能力的不对称;另一种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存在的高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与低融资能力的不对称。这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筹集的大量资金因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而闲置,或者在原有的主营业务上进行简单的扩张,或者存放于银行以获取较低的利息收益,或者简单地投资于债券以使资金得到保值,这些都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而另一方面,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因资金缺乏无法实现产业化,又造成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将近3万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2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过5%,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资金和技术配置错位的情况,笔者设想:如果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便可以将上市公司的高筹资能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科技含量相结合,既可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资金危机,也可使上市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寻求了好的出路。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筹资能力,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现处于买方市场,在物质和资本丰富的买方市场下,资本要想得到较好的收益日益困难,尤其是在竞争激烈、成熟的传统投资领域,要想得到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很难,投资者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比传统投资高的收益,当然也要冒着较高的投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是上市公司资本的一个好去处。

2.降低上市公司内部研发的风险,使上市公司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上的竞争,企业只有科技上不断创新并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市公司要想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司内部研发直接获得,二是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间接取得。上市公司如果通过内部研发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将可能由于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投资失败;上市公司如果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辅之以良好的运作优势,将会极大地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从而凭借高新技术企业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使企业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而不断地发展壮大。如著名的朗讯科技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他的技术优势,其贝尔实验室拥有遍布全球25个国家的3万多位专家,曾诞生出11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个工作日创造4项专利,其中功不可没的便是朗讯科技全额投资设立的风险投资子公司在对朗讯科技具有战略意义的光通讯、半导体和电子商务等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弥补了公司内部研发的不足,使公司可以迅速地进入新的领域。

3.有利于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比较晚,相对于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风险投资还不够发达,鉴于风险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地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风险投资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这是一般企业所无法达到的。而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其在资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由上市公司来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优势

上市公司在从事风险投资方面具有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成长的特性,在其创立和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风险高,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取得资金,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是权益资本,没有还本付息的限制性约束,这些特性都非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所以在资金方面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

2.运作优势。风险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有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由于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其在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上市公司一般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专业机构的帮助将会加大上市公司在风险投资运作方面的成功率。

3.风险资本的退出优势。任何资金都有逐利和避险的特征,风险资本也不例外。企业之所以进行风险投资也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等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后便可将手中持有的股权出售而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由于我国的主板市场规定的门槛比较高,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是通过二板市场,但由于我国建立二板市场较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全,致使一般的风险投资发展不畅。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主板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达到风险资本的退出,从而获取收益。

三、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

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

1.直接投资。所谓直接投资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或参股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即直接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委托成本,能扩大公司的规模和科技实力,但是风险比较集中,一般只适用投资于与自身产业比较接近的高新技术领域,因为风险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等多方面,如果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会缺乏相关的知识、人才和经验,这无疑会加大投资的风险。

2.间接投资。所谓间接投资就是先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或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然后再由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下企业的出资额可多可少,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确定,因为是集合投资,投资比较分散,另外风险投资公司具有专业的管理优势,所以投资风险相对直接投资要小得多,也不受投资领域的限制,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上市公司全面提升主营业务的科技实力和改变业务方向,一般只使用于资金实力相对不是很雄厚的上市公司。

通过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具有的优势的分析可以知道,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将会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虽然对外投资日益成为公司经营中的重要一环,投资收益在公司收益总额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仍然是看他的主业经营得如何,所以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者同专业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和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等方面应有所区别,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应以主业为主,在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也应选择那些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尽量降低投资风险。我们相信,在上市公司的带动下,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将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腾飞,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开始进行对外投资。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经济改革的十五项措施》第13项规定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由此,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拉开序幕,截止到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诶投资净额已达到746.5亿美元。于本世纪初才开始飞速发展的IT产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在国内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国外也渐渐开始扎稳脚跟,截止到2011年,IT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达到77646万美元,华为,海尔,中兴、TCL等企业作为中国IT产业的佼佼者在国外市场发展迅速。但是中国IT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到底如何,但是投资就是有目的的,或取得利润,或获得市场占有率,或学习先进技术等,IT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对投资企业或者整个IT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换句话说中国IT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到底如何,这就是本文需要探究的问题。

二、中国IT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根据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股权份额的不同分为设立子公司、合营与联营三种方式。子公司是指一定数额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协议被另一公司实际控制、支配的公司。合营公司是指本集团与其他一方或多方团体在合同约定下共同控制其经济活动的实体。联营公司是指本集团可以对其管理施加重大影响,包括参与财务及经营政策决策,但并非控制或联合控制的实体。

设立子公司是我国IT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本文调查的22个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样本中,其中有17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仅有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这一种,在另外5个拥有两种投资方式的企业中,设立子公司的投资方式占到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0%以上。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IT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截止到2010年,我国IT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50612万美元,IT企业在2010年末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五十家公司中占据6席,在2010年末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资产总额前五十家公司中占据4席。华为是近年来电信产业海外经营的主力军之一,华为的2008年业绩报告显示,在23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海外市场的收入比重已经达到75%。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三、中国IT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绩效分析

(一)指标与数据来源。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评价,是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事后评价,是对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状况的考评,主要用于对决策行为是否正确提供事后的检验。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风险能力、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本文中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风险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的指标分别是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综合杠杆、总资产增长率、营运资金对资产总额比(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负债率(长期偿债能力)。

从全国IT产业排名前70的企业中选取其中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公司查询整理最终得到42个样本,其中22个是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样本,另外20个是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样本。样本数据是查询整理得到的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各企业相关指标数据。

(二)实证分析。第一:样本数据分析方法。分析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将有无对外直接投资设为虚拟变量Z,分别对Z和6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第二种方法为将42组数据分为两类,一类为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另一类为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分别对两类的6个指标进行均值比较。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为辅,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综合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得出结论。

第二:回归分析。首先,设定虚拟变量Z,将有对外直接投资设为数值1,无对外直接投资设为数值0。其次,将六个指标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综合杠杆、总资产增长率、营运资金对资产总额比率、资产负债率分别设定为Y1,Y2,Y3,Y4,Y5,Y6.最后,分别对Z和Yi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表1部分IT企业FDI与效益指标相关分析结果

据上表分析Z只和Y3具有中度相关关系,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和风险能力有相关关系,下面单独对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与综合杠杆进行OLS回归分析。

提取42个指标中22个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据,对对外直接投资额和综合杠杆指标进行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表2FDI与综合杠杆回归分析结果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对Y3的贡献系数为1.67E-10,虽然对外直接投资额与综合杠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前者对后者变化的贡献非常小。

第三:均值分析。第一,将42组数据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类为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求出两组均值,得到如下结果。

可见出总资产周转率第一类略高于第二类,综合杠杆第一类显著高于第二类外,其他4个指标均为第二类高于第一类。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到,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的效益指标并无明显影响。

(三)结论。从对42个IT企业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IT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起到促进经营效益提高的作用,相反,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四、中国IT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投资规模太小。由于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存在,投资收益受投资规模的影响。投资的规模太小,交易成本较高,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尤其是在跨国经营中,成功的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规模经济效应。

从全球来看,中国跨国企业的总体规模较小,而IT产业中除了中国移动等个别的国营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为私营企业。2012年中国100强企业排名中,除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前二十位外,其他IT企业大部分位于60名之后。从整个产业来看,2008年IT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占同期总资产的0.5%,绝大多数IT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非常小,很多公司在海外只有一到两家海外子公司。而海外投资活动非常活跃的华为投资规模也有限,2012年的年度报告显示华为主要子公司在海外只有5家,2011年中兴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其总资产的0.8%,同期的TCL为1.2%,中国联通8.4%,海尔也仅为5.2%。

(二)技术和经验不足。IT产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足30年,从零开始的中国IT产业前期发展靠的是国外技术引进以及自我创新。然而可以引进的技术是有限的,国外公司对一些核心技术的管制措施对技术引进形成巨大障碍。后续发展需要的是本国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依靠的是创新人才,由于IT产业起步较晚,中国的创新人才储备非常少。近十年来的中国IT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步履维艰,在发达国家建厂销售,是在用弱势的中国产品与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进行竞争,虽然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包含大量私企或民企的IT企业在规模上过小,在国外市场上难以将在国内市场形成的管理经验、客户关系、技术能力、法律保障推广到由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容性质的国家所组成的世界市场。

IT企业在对外扩张过程中节约了部分交易成本,但是更为巨大的管理费用将交易成本的节省所带来的优势抹杀。包括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在内的管理费用的上升伴随了IT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个过程,并且国外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联系较为松散,母子公司之间未能形成开发、生产、销售与财务的一体化安排,而且在未确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策略之前就开始投资活动亦会造成绩效不佳。

第8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的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与FDI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促进了各个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时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国国际贸易与FDI关系问题收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国际贸易和FDI进行了概述,然后以实证分析中国国际贸易与FDI关系,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并加以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概述

国际贸易又叫做世界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指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间劳务和商品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劳务和商品的国际转移,是世界各国基于国际分工而形成彼此关联的形式,反映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依赖关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可以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按贸易内容可以分为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和商品贸易,按贸易参加国数量可以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1]。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有以下特点:首先,国际贸易涉及交易双方所在国的在政策、法律、社会习俗、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和差异,比国内贸易涉及的问题要复杂。其次,国际贸易存在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大,运输距离远和履行时间长的特点,因此,交易双方要承担比国内贸易还要大的风险。第三,国际贸易易受交易双方所在国的经济、政治、国际局势和双边关系变动的影响。最后,国际贸易不仅涉及到交易双方,还涉及到运输、海关、商检、银行、保险等部门的配合、协作,过程比国内贸易复杂。

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关键因素,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国际贸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一,国际贸易进入高速增长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国际贸易格局未改变,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三,多边贸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国际贸易的结构越来越高级,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第五,贸易投资的一体化趋势较为明显,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角;第六,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的竞争日益激烈,随之而产生的对策不断翻新。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科学决策,还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加入到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FDI的概述

FDI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缩写,指的是一国的投资者把资本或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国家的生产和经营,掌控一定的经营管理权,为获取利润和珍贵生产要素而进行的投资活动。现代资本国际化的表现形式是FDI,FDI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跨国公司。

对FDI本质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坚持“经营资源”,特别是无形资产。例如,原正行:FDI指的是企业特殊的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转移;小岛清:FDI的核心是经营管理上的技术性专门知识;部分学者坚持“控制权”,例如,洛赫德、肯伍德:FDI指的是一国公司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者获得该国企业的控制权[2]。相关国际机构、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例如,WTO、联合国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资司、美国商务部等,认为国际间接投资与FDI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取得企业的控制权,由于FDI的无形资产处于核心地位,货币资本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只能直接投资,FDI不仅具有直接经营管理权,而且其目标在于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因此,部分学者认为:FDI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企业通过垄断优势的国际转移,获得部分甚至是全部外国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实现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高度统一的长期投资行为。

三、中国国际贸易与FDI关系的实证分析

Grange最先提出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即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因果检验概念和理论,如果对第一个变量加入相关信息,就能对第二个变量更好地进行预测,那么,第一个变量就是第二个变量的原因。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则二者之间为反馈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被广泛应用经济领域,许多学者依据此理论来验证经济学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VAR模型中,Xt和Yt均为平稳序列,Xt-j和Yt-j均为Xt和Yt的滞后项,εt和ηt是均值为零的白噪声序列。根据以上的定义,如果bj不都为零,那么,Xt为Yt的格兰杰原因,相应地,如果cj不都为零,那么Yt为Xt的格兰杰原因。在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首先,应确保Xt和Yt均为平稳序列,其次,对于bj或cj二者不都为零时,应利用Wald test对系数均为零的原假设进行检验[3]。

根据近十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图表显示,2004年以来,出口总额总是高于进口总额,说明近十年中国为贸易顺差,而且距离在不断拉大,仅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时贸易顺差才减少。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这三个指标总体持平,前四年处于增长状态,而2009年有所下滑了,在2010年又重新回到上升趋势。在前两年,FDI的增长速度低于进出口总额的,而在接下来的八年间,FDI的增长速度与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持平。

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本文选取了我国23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对数据进行筛选时,首先排除了进出口总额小于50000万元的省,然后又排除了FDI小于100万元的省,经过两轮筛选,剩下的省市为研究的样本。另外,为了避免价格因素的干扰,利用价格指数调整获得实际值,依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FDI进行调整,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进出口贸易额进行调整,以此来获得价格指数的实际值,并分别用FDI、IM和EX来表示[4]。

从三个变量的统计结果来看,各个省市的进口贸易额的中位数和平均值都小于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标准差小于出口贸易额的标准差,而FDI的标准差小于进出口贸易的标准差。样本选取了我国23个省近十年的数据,因此,共有230个观测点[5]。首先,需要对三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对于面板数据来说,由于每个省包含十个观测点,运用一般单位根可能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应选择Im,Pesaran and Shin单位根进行检验[6]。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FDI、EX和IM均具有不平稳性特点,而经过一阶差分后,FDI、EX和IM都是平稳的。由此看来,在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需要使用一阶差分数值,结果解释为进出口贸易额增量和FDI增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FDI、EX和IM三个变量均为I(1),三者之间的线性回归为伪回归,但若三者之间回归出的误差项为I(0),就会出现长期稳定关系,即三种之间互为协整关系。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得到的协整关系显示,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均不能被拒绝,FDI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彼此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与Pfaffermayr的研究结论相似[7]。

由于FDI、EX和IM均为I(1),其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分别用D(FDI),D(EX)和D(IM)来表示,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三个变量检验。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会遇到首先遇到对滞后阶数进行选择的问题,不同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观点和结论有所差异,而信息准则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8]。信息准则包括施瓦茨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和赤池信息准则等几种表达方式。解决问题不如避免出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滞后期结果的迂回方式来避免选择最佳滞后期。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知,滞后阶数的差异对结果影响不大,不同的假设被拒绝时都有显著性的差距。检验结果表明,D(FDI)是D(EX)的格兰杰原因,D(EX)是D(FDI)的格兰杰原因,FDI与出口贸易额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未被拒绝的假设表明,D(IM)不是D(FDI)的格兰杰原因,D(EX)不是D(IM)的格兰杰原因,D(IM)不是D(EX)的格兰杰原因,D(FDI)不是D(IM)的格兰杰原因,FDI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也具有互补关系,但这种互补关系较为隐晦[9]。

四、政策建议

我国近十年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出现波动趋势的原因如下: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方便其他国家在中国投资建厂,这种投资不仅可以带动商品和设备的进口,而且外商直接投资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多数会以出口的形式回流到他国。其次,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一部分行业由进口行业向出口行业的转变。由于中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他国的投资,使中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逐渐由进口行业转化为出口行业。最后,在政府导向作用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引领下,大部分外商投资转化为出口行业[10]。

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国际贸易的增长多表现为粗放型。因此,在未来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应有选择性地招商引资,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中国应完善投资环境、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企业配套能力,以此来吸引高技术水平的外来投资,减少污染程度较高行业的直接投资。国家还应严格限制投资产业,鼓励高新科技产业的直接投资,并且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此外,国家不能依赖于组装和加工等低层次贸易,而应培养专业化人才,掌握先进的技术,对企业员工各层次人才进行科学配置,加强对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学习。

综上所述,我国近十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彼此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双向关系具有互补性,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额之间还可能存在不明显的正向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宫蕾.中国外贸与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1982―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4,08(02):37-41.

[2]秦芳.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0):50-53.

[3]赵彬.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的比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4]张诗雯. FDI、城市化与出口贸易――基于金砖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2(09):28-33.

[5]张昆.FDI对中美和中欧贸易顺差影响效应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6]李珊珊,罗良文.FDI行业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指数因素分解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2,05(23):855-863.

[7]李华敏.金融发展视角下FDI溢出效应对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8]邢震.高技术产业出口与FDI关系的协整分析――基于台州市1993―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01(29):56-61.

第9篇: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