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在整车厂商快速扩张、经销商网络及经销商运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突然转冷的市场环境使得流通行业的矛盾被不断放大。整车厂商产能的快速增长与市场增长放缓的矛盾,市场的波动性与经销商自身业务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等主要矛盾逐渐积累,都使之前被繁荣表象掩盖的汽车流通行业运营风险逐渐暴露。

关键词:汽车、经销商、风险管理

过去的十年中,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开始陆续出台的消费刺激政策,引爆了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并促使中国连续三年保持在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地位。进入2011年,受刺激政策集体淡出、经济增速下降和货币政策趋向紧缩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乘用车年度增长率回落到5.3%的水平。其中豪华车市场的增速明显高于乘用车市场平均水平,但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其波动趋势与乘用车市场基本保持一致。

在2012年,汽车市场继续延续较为低迷的走势,上半年乘用车共销售761.35万辆,同比增长仅7.1%。在市场剧烈波动下,汽车流通行业的风险也在不断聚集。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如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竞争格局及处于产业链上端的整车厂商等因素叠加,都会对经销商的运营产生影响。

近日,德勤了《2012德勤中国汽车经销商风险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汽车经销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迫切需要把握机遇,包括进一步发展售后服务、汽车金融与保险、二手车销售等,以应对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放缓带来的风险。

报告显示,超过35%的产能过剩给中国经销商带来巨大压力。初步估计,到2015年,中国前30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约4000万辆,大大超过对汽车销售的乐观估计。因此,产能过剩将成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经销商的一大风险要素。中国汽车经销商同时还面临流动性方面的重大风险,2012年6月的资产负债比率已接近85%的警戒水平,相比2011年12月的80%水平有明显上升。高于通常水平的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压力。接近一半(48%)的受访经销商的库存周转天数超过了目前45-60天的行业基准。

德勤在报告中建议,中国汽车经销商对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脆弱,但是可以通过采用新业务模型,专注配件服务等来提高利润,缓释风险。

风险一:流动性日益趋紧

对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汽车流通行业来说,流动性风险始终是汽车经销商运营所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流动性风险是指经销商短期内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付短期负债或满足运营需求,从而导致出现财务危机的风险。不断升高的流动性风险通常体现在营运资金不足或持续的现金净流出。

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来自于多方面,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在于经销商的外部融资能力和库存周转能力。即当资金链出现紧张的时候,经销商能否通过外部融资渠道融资,以及能否尽快将存货变现以获得充足的运营资金支持。流动性风险的本次评估结果相比2011年底有所上升,主要是受库存水平大幅上升,占用运营资金,影响流动性所致。

从库存周转方面看,目前经销商库存压力很大。从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指标来看,本次评估结果相比2011年底趋于恶化,超过了行业通常认为的60天高位警戒水平。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汽车流通领域,经销商及经销商集团对银行贷款、汽车金融公司等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调研结果显示:在全部运营资本需求中,69%的经销商自有资金比例不足30%,其中多达15%的经销商不足10%;有23%的经销商自有资金比例为30-50%;仅8%的经销商此比例超过50%。与2011年的调研结果相比,经销商自有资金比例有所下降,经销商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

风险二:盈利性风险上升

相比2011年底,盈利性风险在2012年快速加大。虽然售后业务总体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市场持续低迷的表现导致新车业务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加上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以整车销售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国内经销商整体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2012上半年大幅度攀升的库存压力,是导致经销商新车销售盈利性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高位的库存,占用经销商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影响流动性,一些实力较弱的经销商为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只能选择大幅降价销售;而一些资金较为充足的经销商,为保证利润,新车价格上变动不大,但同时大额库存占用资金的财务费用不断提高。中长期来看,如果市场持续低迷,两种策略的最终结果都是盈利性的降低。

现阶段,中国汽车行业经销商仍属于前端驱动型,即以新车销售为主,总体利润会随外部环境波动,受新车销售利润影响较大。

运营成本上升,也是影响经销商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建店成本、人力成本、融资成本、店面租金等费用的提升,进一步侵蚀了经销商的盈利空间。通过对上市经销商集团批露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期间费用率”指标逐年上升,在2012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近5%的水平。

风险三:过于依赖厂商的商务政策

在目前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盈利的主要来源为新车毛利、增值服务和厂商的激励返点。其中,新车毛利指采购与零售的差额,增值服务包括金融、保险、二手车和售后服务,厂商返利是由整车厂商提供的用以激励经销商的一系列措施。

经销商盈利过度依赖于厂商的商务政策,其运营存在着风险。首先,厂商的商务政策、激励政策等,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制定政策的主动权在厂商,经销商只能跟随,其盈利能力受制于厂商商务政策,具有不稳定性;其次,经销商的经营策略需要根据厂商商务政策制定和调整,波动性大,经销商运营稳定性受影响;再次,厂商为了更好地控制渠道,对商务政策的考核设置了严格的标准,包括各种考核、检查、抽查、汇报等,经销商稍有疏忽,最终得到的返利就会受到影响。

2012年,市场的不景气,加上库存压力和盈利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经销商和厂商矛盾进一步激化,近期频繁见诸媒体的经销商退网事件和关于库存压力的舆论就是两者根本利益在市场低迷时期发生冲突与较量的缩影。

风险四:集团并购风险加大

第2篇: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9月15日,标致雪铁龙集团总裁佛尔兹先生在巴黎同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公司总经理签署了一份意向书,旨在研究双方之间合作的可能性。标致雪铁龙集团监委会主席蒂埃里・标致和宝腾公司董事长・阿兹兰・哈什姆出席了签字仪式,此调研报告将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完成,内容涉及多个领域,诸如产品开发,汽车的生产及组装,质量控制,供应商网络的发展及汽车销售。该市场调研涉及的领域将有利于双方在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市场的发展。

兰博基尼07款Gallardo GT明年亮相

为了不断向法利、保时捷等超级跑车厂商挑战,兰博基尼将推出更强的07款Gallardo GT,近日这款车在国外被曝光。本来就很另类的Gallardo在经过了一番修饰后,更显露了其强悍的性能;车头的进气口面积更大:前轮前面增加了进气卡口,以冷却刹车卡钳,尾灯经过了熏黑的处理,而梯形双排气管异常的醒目。当然它的表现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据悉07款Gallardo GT将搭载最大功率600马力的全新动力系统,比现款普通版Gallardo足足高出了100马力。

简单实用主义SKODA Joyster

在9月底开幕的巴黎车展上,捷克汽车厂商SKODA展出了一款名为Joyster的概念车(Skoda loyster Concept),这是该车的首次亮相。Joyster概念车是SKODA的最新作品,它体现了SKODA全新的家族特征,并诠释SKODA未来传递给消费者的概念。Joyster概念车是一款三门掀背版紧凑型车,展现了年轻动感的外形,但是它的内部空间却出奇的宽敞。它的设计是以出色的便利性和人性化配置为目标,完全体现了SKODA的“简单、实用”(SimplyClever)理念。

奥迪Q5实车曝光

奥迪Q5将称为宝马X3的直接竞争对手,未来它将德国本土的Ingolstadt工厂生产,预计于2008年年初上市,基本车型的定价初步预计在美国为3.5万美元,在欧洲为3万美元。另外最不可少的装备就是奥迪著名的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了,还有可能搭载坡道缓降系统及空气悬挂。动力系统包括2.0升FSI和3.2升(或3.6升FSI)V6汽油发动机,而4.2升V8发动机将被Q5 S版搭载。柴油发动机当然是欧洲市场产品的主要动力提供者,可以选择2.0升TDI和3.O升V6 TDI。

9月15日,福特牌卡车停放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福特卡车工厂。福特公司当日宣布,公司将进行一项大规模的重组计划,裁掉约占员工总数三分之一的4.5万个职位,并减少约50亿美元的成本。据美国《底特律新闻》报道,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预计今年的亏损额最高将达到90亿美元。

9月17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公司计划到2008年将其海外汽车产量提高到500万辆,比2005年增加40%。

9月18日,戴姆勒―克莱斯勒下属的克莱斯勒公司发言人说,该公司在今年年底之前将进一步削减汽车产量,削减幅度比此前计划的还要大。

9月18日,英国开始实行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新交通法令,规定身高低于135厘米的12岁以下儿童乘坐小汽车时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垫椅,违者将被罚款。

9月20日,世界汽车行业6大巨头――通用、福特、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本田和日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到,罪名是他们生产的汽车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造成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司法部长比尔・洛克耶说,汽车制造商因汽车尾气排放遭,这还是有史以来头一遭。

9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开始整治莫斯科的特权车现象。法令旨在通过减少特权车数量,达到改善交通安全的目的。法令规定“(有特殊牌号汽车的)总数不得超过1000辆,这些车辆仅限于供从事保护国家安全的人员使用。”

9月23日,由于此前提出的并购要求遭到拒绝,欧洲第三大卡车生产商德国的曼公司表示,欲提高对瑞典第二大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公司的并购价格。

9月26日,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将在2008年在日、美上市安装有小型发电装置的燃料电池车,并通过相继投放配备尖端技术的环保车型展开市场攻势。

9月26日,克莱斯勒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拉索达表示,该公司的部分广告宣传项目已经启动,“公司第四季度一些月份的广告开支甚至要比上半年某些月份的开支高一倍多”。

9月26日,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决定投资6.62亿美元,扩建其在墨西哥北部瓜纳华托州的生产厂,以提高汽车组装能力。

9月27日,在2006年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博览会上,戴姆勒―克莱斯勒展示了梅赛德斯一奔驰以及其他商用车品牌的众多产品,包括厢式车、载重车、专用车和客车等。

9月27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管表示,目前公司除打算卖掉旗下的阿斯顿・马丁外,不会卖掉其他欧洲豪华品牌,但同时表示公司不排除采纳其他方案的可能。

由于日前泰国军方在当地发起,在泰国设厂的各家车厂包括马自达、日产、本田等公司纷纷宣布工厂停工。

法国雷诺汽车集团在法国市场的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也同比下降了9.9%,成为全球各大汽车集团中销量下降最快的企业之一。

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Volvo)将支付40{L瑞典克朗(合5.5亿美元),把它在日本卡车制造商日产柴(Nissan Diesel)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6.5%。在如何使用190亿瑞典克朗现金的问题上,沃尔沃正受到股东的压力。

世界轮胎科技领导者米其林公司今年4月和7月陆续向中国市场的用户推出了应用全新节能技术的卡客车轮胎――XZA2+ENERGY系列省油轮胎。全新升级的该系列产品依托原XZA1轮胎,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行驶里程,其滚动阻抗和舒适性也得到了改善。

第3篇:网约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为期4天的“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12月17日在安徽芜湖落下帷幕,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功举办的第四届大会。四年间,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销量达6.8万台,超过欧洲市场,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在大会上了2016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良好、结构改善、亮点频现。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9257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个百分点;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0.8%,已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

从企业层面看,有超过六成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售量同比增长,特别是部分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喜人。企业积极应对用户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销量实现成倍增长。

从机械结构看,2016年上半年国产坐标机器人保持龙头地位且销售加速。在多关节机器人占比提升的同时,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的占比在下降,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正发生着变化。

从应用领域看,2016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布与上年基本相同。其中,用于金属铸造的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是今年的一个新亮点,越来越多的铸造企业使用机器人从事上下料工作,市场需求扩大,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8倍。

从应用行业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广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与上年相比应用领域更为广阔。特别是3C制造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近20个百分点。从产品流向来看,2016年上半年43%和10%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分别销往华东和华南地区。

“过去3年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今年这一趋势有望延续。”曲道奎预测称,“未来10年中国都将保持国际领先”。

虽然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机器人产业存在一系列挑战。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忧心冲冲:一是机器人P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二是部分自主品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加强;三是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四是本土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小散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但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仍待健全。

事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旨在促进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6年3月21日联合印发。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中国制造亟待向中国智造迈进的大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了全新机遇。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我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本着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围绕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质量为先”原则,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并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规划》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十大标志性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应用示范工程,针对工业领域以及救灾救援、医疗康复等服务领域,开展细分行业推广应用,培育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及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跨界融合,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

背景 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

放眼全球,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各国争夺的制高点,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与机器人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国家级政策均涉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美国于2011年公布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就明确提出,投资7000万美元用于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

“机器换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11年,郭台铭就曾野心勃勃地表示,3年后富士康工厂里机器人数量将达到100万台。不只富士康,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也提出了“机器换人”的计划,而且“机器换人”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比人们预想的更快一些。

随着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除了汽车行业,在电子、食品加工、非金属加工和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迅速。

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的有关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报告指出,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采用率预计增长将超过150%。报告同时提出,工程导向价值链企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采用者,但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未来两年,品牌导向价值链企业、资产导向价值链企业和技术导向价值链企业在机器人采用方面都将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机会。

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是韩国,每万人69 个;中国目前为每万人49 个。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趋近美国。2016年上半年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研究成果显示,目前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只比美国低4%;日本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的70%至80%;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30%多。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远远超过生产效率的增长:2003年至2016年,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约40%,尽管同期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生产率增长也接近翻番,但是美国仍比中国高出80%。

根据中智公司的《2016年中智一线用工管理调研报告》,制造型企业中普通一线员工2015年平均年收入为56856元,蓝领高技术员工为71065元。汉德资本主席蔡洪平表示,对于单位劳动力年收入60000元左右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从库卡、ABB等国际知名的机器人公司进口五轴联动生产线的成本大约相当于雇佣一个普通劳动力3年的成本,而前者可以维持运转达10年之久。

伴随着潜力无限的市场,近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开始步入“黄金时代”,企业、资本、政府纷纷聚焦机器人产业。一场“机器人大战”正在拉开帷幕,这其中既有中外企业对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争抢,也有资本与地方政府对于这个被打上“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争夺。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当前国内最火热的产业之一,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

“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发展处于风口浪尖,有市场需求以及金融机构助力的原因,也可能有盲目发展的虚火。”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在“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他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有40多个机器人园区,而上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倾向,说明机器人行业已出现过热现象。

根工信部的统计,至少有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将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就超过了4000家。

今年三月份,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10万台,按照每台100万的单价,规模也不过1000亿元。然而有统计显示,将全国机器人规划目标加起来,到2020年可能超过万亿。地方的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而且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骗取补贴等乱象丛生。

在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机器人也都是发展的重点,园区将在土地租金、购地成本、科技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机器人企业所能争取到的一切政策。然而,在很多地方规划的机器人产业园中,企业数目、规模都很小,难以形成聚集优势,散、小、乱的现象普遍存在,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有招商人员透露,地方政府迫切需求机器人等企业在当地落地,但在全国存在着太多机器人产业园,招商引资时发现企业太少,招商难度太大,为了尽快出成绩,不少地方会放宽招商条件,推出大量补贴,从而使不少其他企业进入到这一行业。

“机器人行业产生的虚火,与某些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密不可分”,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说,“由于看好此类高端制造业推高GDP的潜质及吸引就业的能力,个别地区政策大力倾斜扶持,吸引企业纷纷进驻,结果发现市场需求尚不足以支撑,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建设。

焦点 机器人核心技术成短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月到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4万台,比2015年全年产量增长逾90%。仅用5年时间,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就增长了近3000家。但目前我国逾90%机器人企业年产值不足1亿元,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表示,在800多家上规模的机器人企业里面,将近一半企业是没有产品的空牌子。剩下的一半企业里面将近70%~80%是在别人的产品,真正能自己生产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国内也就100家企业左右,而且这100家企业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然主要依赖进口。

众所周知,机器人整个产业链有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构成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即机器人的“身体”;下游则是系统集成商,依赖上游和中游的核心设备做集成品。

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在核心零部件、规模及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短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显示,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成本占到整体生产成本的70%以上。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机械本体约占22%;伺服系统约占24%;减速器系统约占36%;控制系统约占12%;其他外设约占6%。

上述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主要供应商是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和住友公司等;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

以伺服电机为例,实际上国内也能够生产,但是机器人用的伺服电机和其他设备的伺服电机有所不同,机器人上需要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的伺服电机,目前国产的伺服电机只能满足焊接机器人的要求。

另外,减速器作为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中间装置,用来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对机器人的精度影响很大。现在机器人上使用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属于高端的减速器,虽然国内也有厂家生产,但是规模很小,目前RV减速器仍然被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公司垄断,日本的哈默纳科则在谐波减速器上占绝对优势。

此前,有行业人士透露,一台精密减速器四大国际巨头采购价为3万元-5万元,卖给国内关系好的客户约7万元,关系一般的普通客户约12万元,内资企业采购精密减速机的成本比国际巨头贵一倍还多,可见其间的利润差别有多大。核心部件成本高企,这让国内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罗军说:“谷歌、IBM、微软等美国企业正在开辟机器人一个新时代,而且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而我国目前还处在谋求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领域的自主化。”

启示 创新驱动才是根本出路

“机器换人”使工业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智能装备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传统制造业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现在群雄逐鹿的市场,我们国产机器人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靠扶持资金行不行?从事机器人设备行业20多年的罗良会所在公司广州市华清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有售卖“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公司、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机器人)产品。他发现,2012年,一部负载机械手5公斤900mm的通用型机器人,四大家族r格是三四十万元,近一两年,价格降到十几二十万元。“为跟中国国产品牌竞争,10万元也有曾有过交易。”

刚起步的国产品牌无力招架。政府和地方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在广东鑫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邱思明的记忆中,在珠三角企业中,购买具有实用性专利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和发明公司都可获不同程度的奖励。“在佛山,购买国产机器人,均可获奖励1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分析称,面对进口机器人降价,国产企业几乎靠扶持资金养活。李瑞峰预测,未来三到五年是国产机器人的黄金时间。他说,如今趁靠“政策补贴”过日子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可引导一些资本进入壮大自己。据他观察,国产机器人也面临一些机遇,如一些资本市场也看中国产的物美价廉。“如果不趁机做大,三五年后,面对已技术成熟、领先大的外企机器人,国产机器人就很难再发展起来。”他说。

“机器换人”壮大了外企?2013年以来,中国提前进入到机器人时代,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但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个隐忧。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监管部主任李春江指出,总体上,国外机器人销量占我国机器人市场近70%,国产机器人只占约三成市场。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国内机器人企业尚未形成规模,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

罗军分析称,政策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补贴,来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同时弊端凸显,国产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反而被边缘化。由于进口机器人的大幅降价,结果机器换完了,只壮大了国外企业。

三部门发文促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认监委办公室三部门于2016年年底联合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