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第1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一、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由于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审美的价值,他们更倾向于现代音乐歌曲的节奏、新奇、摇滚和流行,所以发现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兴趣这一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主题是基于科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理性的认识并且依赖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发展。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探索古典音乐教学方法,这有助于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是掌握古典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根据注重理解和兴趣喜好理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课的兴趣,加强中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思维。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更注重人的声音、音乐的记忆、想象的音乐和音乐的感知,根据人的声音感觉的四个要素:音高、音色、强度,时值,利用这些物理特性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有效解决对古典音乐缺乏兴趣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研究学习方法构建来和谐教学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古典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增长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感请,有助于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健康的人。怎样在这个流行音乐肆虐的时代培养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非常考验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培训中进行思考。还可以寻求互联网上正确有效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学古典音乐课的反思,并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需要研究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重要原因,设计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形成一个教学提案,通过基准教学的比较,表现出课程的有效性,鉴于具体的问题,可以积极研究具体方法并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从初中教师的角度出发,初中生学生因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们需要对文献的大量阅读,找出培养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喜爱的方法,并能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时效性的观察,掌握教学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教师填写问卷,找出教师认为初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原因。最后根据以往教师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和探讨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真正原因,并研究设计一个可以突破的教学方法,再将设计的课程与之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教学,研究课程的有效性。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在学生艺术能力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记录。最后,通过研究整个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总结及反思,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评价的能力。

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做问卷调查时我们应该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研究和评价有重要数据支持。班长和学习委员协助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校园文艺活动,从而引导初中学生理解古典音乐,促进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相结合

目前,标准的初中音乐课程是提倡以音乐基础教学为主,以教师的指导方针,提出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果发现学生不理解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去鉴赏古典音乐,那么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而且学生置身于教学学习情境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新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为了让学生能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教师也应当做一些学习计划,比如每周让每个学生选择一首古典音乐进行鉴赏,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教师,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让大家在课堂一起探讨和解读;在音乐课堂上仔细品鉴古典音乐,慢慢去感受和欣赏。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也会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提高,对于流向音乐有所减弱,而在古典和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发展。从而扩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结语

第2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古典音乐;素质教育;促进作用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尤其是青少年在心理和生理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感情体验有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升华。

因为音乐和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既构成了文化本体,又具有传递和深化音乐文化的作用,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以其特有的厚重深邃情感表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音乐作为学生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学生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可以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为青少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音乐世界,让他们在古典音乐学习和欣赏中得到快乐,学会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古典音乐是凝聚大师心血,展现人类内心对世界理解和思考的载体,通过古典音乐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欣赏古典音乐,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第3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流行音乐;传统音乐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促使学生形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中学生们拥有着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他们不停地追求着新鲜的事物,同时也被这些新鲜事物深深地感染着,各式各样的、富有动感和冲击力的流行音乐让他们将疲惫与不快尽情地发泄,让无比活跃的神经完全释放,追求流行与时尚。但是,有些学生在盲目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却忽视了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难以感受、理解古典音乐的文化精髓,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望而却步”,甚至觉得听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很“闷”、很枯燥,说太旧、太土,不喜欢听。现在流行歌坛吹起一阵浓厚的复古华丽古典风,很多知名的流行音乐人,都在自己的歌曲里加入了古典音乐的元素,有的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上加配歌词,也有在古典音乐的旋律基础下进行再创作,又或是将古典音乐的旋律作为伴奏,进行再创作……针对这一趋势,我试着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音乐入手,探索实现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衔接,达到激起中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一、用流行音乐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心灵,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第五届全国音乐优质课一等奖《永远的莫扎特》一课中老师先播放了S.H.E演唱的《不想长大》,再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比较,学生发现如此时尚、前卫的音乐竟源于两百年前的古典音乐,出自音乐神童莫扎特之手,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成为该课的一大亮点。笔者在音乐课上也尝试用流行音乐导入新课:如《中国京剧》一课用李宇春的《N+1》导入,引出京剧艺术的部分表演特征,包括京剧中的念白、青衣的角色和西皮流水的唱腔等;《天鹅湖》一课用S.H.E的《remember》导入,其主旋律来自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讲《八音之乐》一课时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引出中国古代的乐器……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对古典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拉近了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古典音乐的距离。

二、让一些流行音乐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师生感情

(一)流行歌曲的旋律中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歌词来源于生活,往往渗透着生活哲理。青少年一代,喜欢将自己的烦恼、快乐、情感、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歌曲之中。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歌曲去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并且有效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笔者在讲《梨园金曲》时引导学生欣赏了《苏三起解》和陶吹摹端杖说》;在欣赏古典音乐琵琶曲《十面埋伏》时,给学生播放电影《十面埋伏》的片段和流行歌曲《十面埋伏》;在欣赏肖邦的音乐时,欣赏了周杰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里斗琴的片段,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流行离不开经典。

(二)流行歌曲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在讲《祖国颂歌》一课时,按时间顺序分别让学生欣赏了《歌唱祖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国家》等歌曲,讲述了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并和学生一起大声歌唱,这些歌曲记录这一个时代,很多歌曲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说当时的流行歌曲,现在也成为经典,课堂气氛很热烈。

(三)流行元素可提高音乐教学实效。面对流行元素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流行事物的喜爱程度,在课堂上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流行元素中。由于流行元素良莠不齐,势必对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挑战,一方面要把课堂音乐教学与社会音乐生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唱、表演、讨论等。把一些好的流行元素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来,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播放《猫和老鼠》的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乐,让他们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

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适当渗透“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

当代出现了大量的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

(二)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三)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四)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第4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一、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简介:

大家都很熟悉,流行音乐。就是PopularMus大范围的流行的能够让广泛的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流行音乐包括国外的包括国内的不再是简单的作词作曲就能完成一首歌。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是青年一代;多数的流行音乐的都是以青年们情感主体为主;多数的流行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大众流行的乐器,比如吉他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贴近大家心灵,不要求高雅的情操和精湛的技术。流行音乐作品就像他所说的只是流行”并不能长久的保管它经典。从《纤夫的爱》朋友》同桌的天黑黑》黄昏》一定很爱你无数的流行音乐雨后春笋似地呈现,隔一两天就有新专辑。从邓丽君、尹相杰、刘德华到张惠妹、周杰伦、阿杜,无数的歌星献给人们无数美丽的音乐。

起源很早,古典音乐。就是ClassicalMus从巴赫、海顿一直到李斯特、约翰?斯特劳斯,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古典音乐为什么能够久胜不衰呢?那是因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能够震撼心灵、更能让人记住。多数的古典音乐的创作都是经典,没有很强的艺术天赋的人是发明不出经典的古典音乐的多数的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古老的民族/西洋乐器;多数的古典音乐都是权利和品位的象征;多数的古典音乐有着高雅的艺术情操和精湛的演奏技术本文来自027ART。古典音乐有很多作品家喻户晓,像《命运交响曲》梁祝》星星变奏曲》婚礼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爱之梦》等等。古典音乐里有着很多辉煌的创作家,像音乐巨人—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音乐神童—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等。多数都有着平凡的一生,并不富裕,也并不渴望富裕,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对比:

统计出了以下数据:热衷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占65%热衷于国外流行音乐的占17%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的占8%热衷于国外古典音乐的占10%也就是说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占82%而热衷于古典音乐的只占18%一次全国初中生音乐欣赏的调查中。

只是有时还认识得不很透彻,每一个人从内心都会肯定古典音乐的魅力。才没有表示进去而已。这个“认识”不但包括对音乐的领会力,还包括教育水平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即使是肖邦,休闲的时候说不定也会乐意听听迈克儿的热血作品,因为当时他为能休息而兴奋不已,需要比钢琴曲更Ji烈的东西来表达。

三、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探讨:

转变到现在兼容并包的局面呢?因为流行音乐的感情蕴涵非常浅显,为什么从过去的只听钢琴曲、交响乐。能够瞬间唤起听众的感情。因此,听众不需要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环境,就可以直接进入到主创人员创设的情景中,从而达到与演唱者一起Ji动、一起忧伤、本文来自027ART一起回味悠长的境界。流行音乐的流行就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众化,根本不需要你有任何的条件,完全的大公无私的音乐。如今的社会节奏日趋快速,大量信息的广泛传达需要及时处置,商业谈判分秒必争,学习生活如同绷紧的弦。人们生活越来越紧张,需要以音乐来加以调剂。这种情况下古典音乐那种深深埋藏的韵味怎么会是享受呢?

家中的光碟数目绝对是瞠目结舌,一位音乐喜好者拜访了一位友人。但找不到任何音乐盛典、外文歌曲,哪怕是老一辈歌唱家的单集、合集。您认识李古一吗?听说过李双江吗?甚至,知道蔡琴和高胜美吗?摇头,自始至终。已经忘却了近似知识的音乐知识。这也是沉溺流行音乐,不听古典经典带来的后遗症。还好,像这些还未引退的老一辈歌手还有人认识,伟大巨人贝多芬一生的事迹未被遗忘。

试想他一旦迷恋流行音乐而完全排斥古典音乐。没有正确的引导,中学是性格喜好形成的时期。目前迷恋流行音乐而不能自拔的大多是十几岁的初中、高中生。青少年追星简直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这就更是流行音乐的喜剧了不过我供认,被追星追得不可思议的大多是实力超群的像刘德华、周杰伦等,确是优秀。但现在不但世界是多极化发展,音乐界也在还有这么多古典经典被抛弃,不知当人们都忘却了古典音乐的时候,音乐界是个什么样子。

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是极小的每一首古典音乐都是经典,不知是大家忘却了古典音乐的原因是什。没有接触?还是觉得太差劲?当然。怎么会差劲呢?所以只可能是广泛的青少年没有接触古典音乐。曾经给我一位热爱流行音乐的同学介绍了从未听过的肖邦的著作《幻想即兴曲》和《降E大调夜曲》听后的感觉非常不错,说:有一种流水般的感觉”确,这两首音乐都有着非常精湛的技巧;有着非常深奥的韵味;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这两首曲子并不是古典音乐中最经典的乐曲,还有像《田园交响曲》少女的祈祷》甚至《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蒂丽娜》非常优美的乐曲让大家欣赏。百度每日金曲排行榜上只有一首可以算是古典乐曲的音乐进入了前50名,排在第38这就是梁祝》试问,难道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这一首乐曲么?只可惜的大家根本没有机会去细细品味这些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古典音乐了

第5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1.选择健康、世界观正确的通俗音乐。

通俗音乐的种类很多但也是参差不齐的。因为通俗音乐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因为部分通俗音乐表达的情绪具有颓废、以及无聊等低俗的格调。所以我们在把通俗音乐引入课程中就要具有一定的筛选和把关。要选择内容和表达情绪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通俗流行音乐。这些流行音乐能够放松学生的大脑皮层,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愉快、欢乐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适当的休息,稳定情绪。

2.通俗音乐要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选择了正确的通俗音乐引入课程后,还要充分的调动中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活跃音乐课程的气氛、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教给他们相关的音乐知识,比如五线谱、音准以及节奏感等相关内容。最后,可以通过对通俗音乐进行有选择、有方向的教育,让学生更好的在课程上用音乐陶冶情操,理解音乐艺术,让学生能够借由通俗音乐理解、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成为音乐艺术的传播者。

3.通俗音乐教学目的。

通俗音乐引入中学课程,可以让中学生借由通俗音乐了解我国以及世界音乐的发展路程。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音乐和文化背景各个阶段的魅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让中小学生能够借由具体的歌曲形成较高的音乐审美观和自己独特的欣赏风格。同时也教导中学生们要热爱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

4.将通俗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进行对比。

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可以将通俗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进行对比,有对比才能够具有说明性。如果想让通俗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在课堂上共存,相应的摩擦与火花是必然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在课堂中将通俗音乐明确的定位,或阳春白雪,亦或是下里巴人,不论怎样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都是各有千秋。在音乐课堂上把通俗歌曲与古典音乐区别分开是很有必要的。这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将特征鲜明、独树一帜的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展现给学生,这样才能够让中学生们明确的进行区分,不会混淆,也能够增加古典与通俗音乐的竞争力。

5.音乐教师需要正确转变观念正确看到通俗音乐。

中学学校的部分音乐教师并不喜欢通俗音乐,他们大多数都对音乐有着很高的鉴赏品味。并且他们自己本身也具有很高的音乐训练能力,可以很好的教导中学生。所以这些音乐教师对通俗音乐这类表现形式比较简单的歌曲不是很认同,无法引发他们的共鸣。而且多数中学学校的音乐教师结构比较单一、血液更换并不频繁,他们年龄层次多数是中、老年音乐教师。受到年龄的影响这些中学音乐教师在心里上也更倾向严肃的音乐。更喜欢严谨、哲理、平稳的古典音乐表现手法。但是目前的中学生不可忽视的现状,便是学生对通俗音乐的热爱,所以音乐教师需要正确转变观念、正确看到通俗音乐,以一种有容乃大的心态来接纳通俗音乐。

二、结语

第6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艺术传播古典音乐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之概念的发展,已经被西方学者如帕沃(DominicPower)、斯科特(AllenJ.Scott)、赫斯蒙达霍(DavidHesmondhalgh)、赫尔西(PaulM.Hirsch)、普莱特(AndyPratt)等人详细论述多次。①为研究其概念的发展及变革,笔者首先按年代顺序将其批判内涵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第一阶段是法兰克福学派时期。“文化工业”作为一个从诞生起就饱含批判意义的概念,普遍被认为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以及霍克海默的相关论述。阿多诺和霍克海默首先把“文化工业”定义为一种与“大众文化”相关联的概念,根据他们的著名论著《启蒙辩证法》所述,其当时的批判意义在于文化的商品化以及随之造成的艺术作品原有的乌托邦价值的丧失。该书指出,文化可以在文化工业化的语境下被赋予三个批判性意义:首先,文化正在向消费品转变,其特征是标准化和制式化的形式流通市场;其次,“大众文化”通过市场推广等商业手段可以轻易掌控社会文化审美水平;第三,所有的文化产品的目的都是直接投放市场并获得利益,艺术家变成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从而丧失其满足人类欲望与本能的能力。总而言之,这两位学者认为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使得大众文化被投放到商业领域,音乐因此变成了“为大众趣味定制的产品”,观众在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西方古典音乐实践中,商业介入古典音乐的经验,已在音乐公司与机构身上有所体现。其突出表现在物(艺术品、音乐作品)的产量化(唱片公司、出版公司)和人(音乐家、艺术家)的商品化(经纪公司)上。第二阶段是指文化产业的批判性概念进入20世纪70和80年代之后伴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随之有所发展。米热什(BernardMiège)、甘汉(NicholasGarnham)等学者指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有所局限,并提出“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概念,其意义并非只是一个商业标签,而更可以理解为一个由其他原则所主导的说辞”。①这个时期的文化产业批评家,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把“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写成代表着多元的复数形式(culturalindustries),并随之赋予其实践性的意义。米热什与甘汉的定义可以被总结为三个不同的观点。首先,他们热衷于把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的孤立的定义升级为一种包含文化各个领域的范畴,这个见解把较为模糊的文化产业的概念细化为多个产业的结合。其次,新的学者们重新思考,并对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艺术商业化的认知提出了适度的商榷,从偏于乐观和积极的角度把技术、科学和创新的发展归功于文化产业的出现。也就是说,他们重新审视艺术的性格,并归纳出艺术的内在规律:它虽置身于社会的结构和关系之中,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这些关系而体现一些自律性。第三,这些新涌现的观点一般认为文化产业处在一个艺术与商业不断对抗的动态系统之中,他们不完全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那种美学制高点,而更偏向于承认在新的社会及经济环境下,艺术的资本化实际上是其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结果。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此时,从“文化产业”的概念中衍生出来的“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逐渐开始为学界所接受。甘汉认为创意产业是“唯一可以被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出现”的“文化产业”的变体;霍金斯(JohnHawkins)认为创意产业可以被认知为文化经济或文化产业的衍生概念,根据他的理解,文化经济包括了广告、建筑、艺术、手工业、设计、时装、电影、音乐等行业。此时,“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还比较模糊,但已经清楚的一点是,“创意产业”更多地涉及对社会动力、社会关系的操作方面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对“文化产业”本意的一种带有策略色彩的、更有目的性的扩充,也是文化产业生存于新的信息社会中的形态。在1997年,英国工党在托尼•布莱尔的领导下,首先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体系。当然,关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区别,目前仍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以及争论。但是,普莱特把二者的相异之处归纳为两点。首先,“创意产业”是带有行政色彩的术语,当新工党拿下英国的管理权时,他们需要去除“旧工党价值”所解释的“文化产业”的性质。新工党建立“创意产业特别小组”(CreativeIndustriesTaskForce),以财政去支持那些“具有原创性的有转换成财富可能的个人创意、技艺和才能”。其次,英国主张,发展创意产业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对知识经济的需求。普莱特对此写道:巩固知识社会的地位是最理想的缓解英国制造业下降的方式,英国需要用“知识”来获得竞争优势,在高科技技术、生命技术、制药产业的带动下,新的明星一定是“创意产业”。②

二、音乐产业

法兰克福学派起初批判文化工业,涉及音乐部分时,主要关注的是技术的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特别是在当时刚刚出现的录音技术的应用。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理论基础上,当代学者如卡博尼、布恩内特等直接把西方音乐产业等同于录音产业加以论述,这是值得商榷的。相反,根据赫斯蒙达霍的看法,音乐产业并非独立的产业模式,而是与其他的文化产业类型紧密联系的:文化产业的组织者与拥有者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最大的文化公司已经不再只侧重于电影、出版、电视或录音等单一的艺术形式了,他们正在控制多元的文化产业形式。这些结合使得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内部错综复杂的合作形式举个例子,古典音乐产业除了录音产业之外,还包括交响乐产业、歌剧产业、乐器产业以及音乐教育产业等不同形式,这些“产业”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从而参与到跨全球化的商业赞助及资本运作之中。这样看来,将音乐产业等同于录音产业是略显武断的。另外一个有力的证明是,音乐产业的出现,实际上早于音乐产业的概念的出现。在意大利,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中重要形式之一的歌剧,是最早的被市场化的艺术形式,被歌剧经纪人们所用。早在18世纪(此时“文化工业”概念远未出现),意大利歌剧就已经变为一种商品,并被投放到相对成熟的市场之中。约翰•罗塞利曾经写道:歌剧是一个产业。但是歌剧也是一种可以体现意大利社会结构和统治阶层发展的艺术形式……早在1780年,横贯19世纪,有一种观点认为歌剧产业刺激了意大利的贸易、旅游、货币流通等经济领域。①这段介绍清楚地表述了意大利歌剧早在录音产业出现之前就成了一种商业模式。而到了唱片业因盗版和非法下载的问题开始衰落的21世纪初,音乐产业的其他层面如现场表演、音乐出版等也是增长的。举例来说,美国唱片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380亿美元滑落到2004年的336亿美元,数据显示这样的衰落还在持续,但是音乐产业的其他领域的相对增长了保证当时美国整体的音乐产业总量维持在490亿美元的水平。音乐产业呈现出的多元性让其概念也理所当然地复杂化了,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与克鲁南(MartinCloonan)在文章《重新反思音乐产业》中,提出了对音乐产业概念之误解的质疑:首先,音乐产业常常被看成一种独立的概念,这使其多样化的形式变得模糊。(如果音乐产业就是音乐产业,那么现场演出、音乐教育、乐器生产是否属于音乐产业范畴呢?)另外,正如刚才所提,音乐产业常被与录音产业并置。最后,如他们所宣称的,现在需要把音乐产业的定义“多元化”(pluralise)了,②因为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描述音乐产业的意涵。这种对音乐产业的定义进行重新解释和表述的提法,也与米热什和甘汉的观点相符。后两者的这些观点虽然主要是指向流行音乐的,但也同样适用于当今的西方古典音乐产业。

三、西方古典音乐的产业困境及其启示

第7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跨界音乐 融合 价值观

跨界音乐也称混合音乐,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乐风格交融在一起的音乐形式。它的诞生为不同的音乐形态、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跨界音乐的含义可分为两层:广义上泛指任何几种音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音乐,狭义上则单纯指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相交融的古典跨界音乐,它是跨界音乐中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形式。跨界音乐的历史时间不长,但是它符合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的要求,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世界乐坛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1 跨界音乐的起源和定义

跨界音乐的产生比较晚,大约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产生与音乐排行榜有关,一张新唱片登榜在不同类别的音乐排行榜上即被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音乐形式的交叉,成为跨办音乐的原始模型。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许多跨界音乐人,如古典辣妹组合、神秘园组合、莎拉.布莱曼、马友友、陈美等等。上世纪90年代,跨界音乐在中国逐渐兴起,女子十二乐坊的二胡演绎、刀郎的老歌新唱、西洋器乐伴奏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使用等等正成为一种新锐时尚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跨界音乐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获得了更新的诠释。

音乐和音乐家的跨界现象发展到今天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如何给跨界音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查看的相关资料以及所听到的跨界音乐,笔者总结为在广义上是指不种类、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音乐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狭义上是指古典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的相互交织、结合的艺术形态。“通俗地说就是将不同领域的歌唱方法、演奏方法根据需要改编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多种音乐元素混合而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欢迎”。[1]

2 跨界音乐的特点

(1)跨界方式具有广泛性性和多样性。常见的有移植、改编、引用等。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古今中外、东西南北、雅俗文野、激进保守和乐内乐外之间的纵横驰骋、自由跨越。如中国作曲家周文中用古琴曲作为蓝本,用西洋的室内乐的编制来呈现的《渔歌》。

(2)跨界音乐人大都具有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跨界音乐人大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或受到过名师指点,这是由跨界音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跨界音乐脱胎于古典音乐,跨界音乐人必须有坚实的古典音乐基础,才能驾驭这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创新。

(3)跨界音乐是一种嫁接,更是一种发展。[2] 跨界音乐由多种音乐形式融合而成,既不同于母本,又继承了母本的优点,是一种突破和创新。我们在以看到跨界音乐以打破传统、运用时尚元素和现代技术、融合多态风格的面孔吸引了更多不同层次的听众,形成了新的音乐演绎手法和演出方式组合。

3 跨界音乐的分类

(1)用古典音乐的演唱方式表现流行音乐。如“华人世界第一男中音”的廖昌永用在专辑《情释》通过翻唱王菲的《红豆》、那英的《征服》、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让古典音乐走近听众、走向市场作出了积极尝试。

(2)用流行音乐的方式演绎古典音乐。

以古典的弦乐四重奏组合“古典辣妹”为代表,“用流行音乐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演出方式打破音乐的界限,将古典音乐的精粹与世界各地的声音和节奏互相结合,实现音乐的大同,把不被大多数人涉足的古典音乐展现出全新的概念。”

(3)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交织融合。英俊潇洒、实力唱将IL DIVO(美声男伶)为大家充分展示了这一跨办界音乐类型。他们的音乐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在音乐界可谓是独树一帜。

(4)民族与古典相整合的中国特色的跨界音乐。在这一跨界音乐形式中,谭盾的《地图》极具代表性。他将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的跨界音乐盛宴。

4跨界音乐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跨界音乐能够长期存在并迅速发展,一定有它的必然性。

首先,跨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符合欣赏者价值观和审美需求。人们传统的价值观认为,古典音乐等于高雅艺术,是上层社会的欣赏特权,欣赏古典音乐意味着高雅的品味和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跨界音乐则化解了人们想显示自身的高雅品味却又缺乏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之间的矛盾,跨界音乐通俗易懂的特征使受众不同程度地产生“艺术修养较高”的自我认定,体现了受众的价值观。另外,接受群体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流行音乐创作风格的多样化,而吸收古典音乐元素则为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厚了创作母体,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波切利与莎拉.布莱曼在中国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右以看出,多元文化更加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喜爱。跨界音乐艺术正是满足了观众对古典、民族与现代等多重文化因素的需求,才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同时,对青少年来说,欣赏跨界音乐也是一种时尚,正如何晓兵教授所说:“流行音乐的低龄消费群体真正想购买的,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音乐,而是以某种热门音乐为载体的时尚生活方式”。[3]

其次,跨界音乐的内涵在于融合和创新。在各种音乐元素通过自我调节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更新与超越,从而使其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

第三,跨界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跨界音乐长久发展和生存的基石。跨界音乐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它所包含的音乐因素比世界上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都要丰富,它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不同民族或不同风格或是古典与流行、严肃与通俗的音乐都能为跨界所用,并赋予原形式以新形象,从而更加鲜活、更具有时代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第四,经济发展、商业利益是跨界音乐发展的又一驱动。企业的营销宣传、演艺公司的商业演出往往会选择社会上正在流行或已经出现流行趋势的音乐形式,这无疑使跨界音乐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并被进一步推动发展。一些作曲家、演奏家、音乐人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尝试对古典音乐的改编,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些低成本、高效益和广受欢迎的跨界形式便成了古典音乐延续和重构的载体。

5跨界音乐未来发展的展望

第8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多样化 美 音乐教育 艺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人类艺术的优秀结晶,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韵律与人类情感互相发酵,产生了蔚为大观的音乐形态。或庄严,或悠扬,或舒缓,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我们漫步于林间空地,鸟语花香、清风拂面、光影迷离,大自然奉献给我们多层次的感官享受。美国的音乐理论家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欣赏。

朱践耳先生主张音乐家必须具备四副耳朵:即听古典音乐的耳朵、听民族民间音乐的耳朵、听现代音乐的耳朵、听流行音乐的耳朵。欣赏首先是鉴别,认识到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把握其规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验到美的愉悦。笔者认为,朱先生的这一观点,在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一、切实把握学生心理需求,有的放矢,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针对性

悠悠历史几千年,无论朝代更迭,不论是繁荣还是衰落,音乐总和人们相伴。就像诗歌最早产生于劳动号子,音乐大抵也是如此。总体而言,音乐按照其特性,大致可分为: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

一线的音乐教师都知道,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因为它亲切、自然,即时再现当下的生活,形式轻松活泼,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相对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往往显得速成化、快餐化,不利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入多种音乐形式,既是教育策略,也是教育目标。

二、紧扣音乐之魂,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注重形式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聆听古典音乐,就要体会旋律中的生命感悟,那种雷霆万钧,大气磅礴的天籁之音。

古典音乐犹如一部史诗,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纵深,这也为欣赏古典音乐带来了很大难度,很多人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难以理解其中的精妙,而选择了放弃。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一起欣赏古典音乐时,要适当给予学生提示,在关键的地方点一下,推一把,帮助学生顺利翻过那一座座山峰,抵达美妙的境界。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民间音乐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是我国其它各类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世世代代的传播过程中,它经由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可以说,它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能够历经千年依然生机勃勃的民族音乐,本身就是古典音乐,就像大河的源头在此汇聚。但民族民间音乐,距离我们更近,它们已深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与我们唇齿相依。

(三)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广泛聆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并非一定要具备很多音乐知识或者有高层次的欣赏水平,很多时候只要“打开耳朵”去听音乐即可。

三、统筹规划,高屋建瓴,以“美”为主线实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以学段为单位,统筹规划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在现实语境下,要实现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的整体规划,难度非常大,最为实际的做法是在某一个学段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比如:在初中阶段,以教研组为单位,依托现有教材及学校实际,制定校本教材,也就是校园活动课程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初中三年音乐欣赏课进行一个全盘安排,比如初一年级具体安排什么内容,初二初三安排什么内容,具体如何评价等等,使整个音乐欣赏教学合理、有序、高效地向前推进。

(二)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在教学中,既要安排学生喜欢的现代音乐,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民族民间、古典音乐,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流行乐的轻松活泼,也能体验到经典音乐的深沉优美,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同时,要利用一切现有条件,比如:校园文化周、艺术节、迎新晚会等等,组织学生参与、聆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美”的熏陶。

(三)注重科研,及时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媒体,提高音乐欣赏课的内涵

音乐欣赏,就是用耳朵去听,首先要会听,然后是怎么听,听什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探讨研究的过程,因为时代在变,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在时时刻刻变化之中,只有教师的教学方式跟得上学生的口味,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集中研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欣赏音乐时,我们要抓住音乐的本质,那就是旋律,旋律是一个个跃动的水花,我们要带领学生到大海里去,感受那浪花。然后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各种乐曲的情感和内涵,这就好比在认识某一个人之后,慢慢懂得了他的所思所想,这样你们才能成为朋友,聆听音乐就是和音乐交朋友,心心相映,呼吸与共,守望互助。

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文中所言,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多方面的合力,而在这其中,作为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聆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就是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美。

参考文献:

第9篇: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都是大学音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重视素质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并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教学改革

大学音乐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古典和流行音乐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只重视其中之一,忽视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制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产生不利影响。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者结合,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教学对策,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不仅要重视流行音乐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古典音乐知识学习,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头脑,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

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必须注重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学习,深刻掌握相关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用古典和流行音乐充实自己头脑,陶冶学生情操,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三)更好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合理引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更有利于任课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更好学习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推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通过将古典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对策

(一)重视素质教育,有效组织教学工作

教学中要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对古典和流行音乐知识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参与教学活动。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掌握古典和流行音乐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中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热情。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能将古典和流行音乐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也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能更好组织教学活动,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三)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古典和流行音乐结合,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这样通过教学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更高层次上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应该将古典音乐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学中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回家》《致爱丽丝》等古典音乐,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播放流行音乐,这些内容学生一般比较熟悉,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中尽可能多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视听结合,从而优化课程教学;对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更好参与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欣赏和教学讨论,通过对古典和流行音乐的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认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提高,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结构体系,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五)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改进课程设置,在重视古典音乐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对流行音乐的学习,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任课老师综合素质提高,引进既懂古典音乐,又懂现代音乐的任课老师,从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组织教学工作,推动大学音乐教学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古典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具有重要作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让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大学音乐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冬霞.刍议音乐教学中“经典”与“流行”的关系处理[J].艺术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