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社文系表演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面对市场变化要求做出理性、及时、主动地反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多种专业技能、广博的文化底蕴、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具有和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围绕这一整体的教育理念,社文系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定位为:明确教学培养方向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充分利用社文系是综合性系部的优势,充分利用舞蹈、声乐、模特、主持与播音与等多学科的环境氛围和师资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艺术实践在培养音乐教育人才模式中的地位和比重,使之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实施课程设置等环节中获得关注和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围绕舞台、造就人才”。我们所说的“舞台”广而言之指的是“社会大舞台”,小而言之指的就是专业课堂。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有在专业课这个“小舞台上”练就过人的本事,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找到一席之地。复合型职业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应需施教。强调办学的实用性 、时效性,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知识的更新。将这样的讯息灵活的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比如,社文系的舞蹈专业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民族民间舞为基础,加强街舞、爵士舞等流行舞蹈的教学,鼓励并辅导学生参加舞蹈教师的考级认证。声乐教学不仅注重传统教学曲目的学习,还将《少儿声乐考级》、《成人声乐考级》等教材中的曲目纳入我们的教学中来,为学生将来从事社会音乐培训奠定基础。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需要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核与动力。为此,社文系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举办不同形式的内容的专家讲座和见习观摩、邀请优秀教师来校介绍经验、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等,通过这些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实践的兴趣的热情。
二、 相关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
社文系的领导和教师密切关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发展,积极进行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近两年重新制定了新的三年制表演艺术(通俗方向)、三年制播音主持专业新的教学大纲。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老师和学生走出学校来到大众传媒职业学院、湖南女子大学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依托艺术职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本着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行培养。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专业学习加职业技能认证、主辅修等多种课程设置。为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对高职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社文系在教学中实践了如下两个课程设置模式:
1、专业教育加职业技能认证的培养模式。
艺术高职教育要培养技能复合型的艺术通才,“通才”首先必须是才,是经过一定艺术教育和训练,有较好艺术理论知识基础和一定实际操作(演唱、演奏、指挥、舞蹈、主持)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业余爱好者,其次是复合型,复合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学科的融通她们不仅可以熟练地运用某一专门艺术的技巧,而且也能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基本技术运用要求、特点、创作和欣赏规律,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对群众性的文艺活动进行一般的辅导或指导;能够开展丰富多样性的群众文艺活动,他们也许成不了某一艺术门类的专家但能胜任群众文艺的普及者的工作。因此,复合型艺术人才是活跃在基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群众文艺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的实用型人才、对她们的复合型要求也就是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表演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教学总学时的二分之一,专业实践内容要注重技能训练如:声乐、舞蹈、器乐、礼仪、化妆、语言、表演。但技能训练不是专门化的,而是多项技能综合应用的训练。技能训练不仅在校内进行,还要到校外进行岗位实务训练。这种技能训练缩短了学生实际工作的适应期,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除专业能力外,教学还注重方法能力,如:外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这些增强了职业的适应能力。
该教学模式鼓励一部分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通过学习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比如:我们鼓励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外,利用系部资源考取导游证(我系开设有导游专业,并被湖南省旅游局授为“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点”)。社文系培养的具有艺术修养能歌善舞、语音纯正、能言善道的导游已经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同时,通过专业学科的交叉,完善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竞争力。
2、跨专业交叉设课模式。
现有的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单科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如果仅按原来课程设置进行教学,难以实现复合型人次培养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职表演专业的某些专业就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专业界限,跨专业交叉课程设置。例如:社文系在模特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酒店管理、公关礼仪等课程,使他们能够进军五星级酒店的礼仪和管理;社文系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舞蹈要修两年半、其中涵盖了基训、民族舞、现代舞等。声乐专业的学生还要必修语音、台词、表演等课程,这就大大扩宽了他们专业口径和知识面。.
基于以上的目标定位,社文系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规划等进行修订,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的教学方案已经正式列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表演艺术系列培养计划,已于2009年9月开始实施。事实证明这套新的教学方案,既有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开设的传统专业课程,也有以体验与感受为偏重的各类研究型课程,这样的教学计划,适应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能进一步开拓艺术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多方面能力,同时为他们日后发展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人才培养规划的管理与运行
加强艺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长才干,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是让学生走出去,多参加社会实践。例如:系部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旅游节开幕式等各类文艺演出。二是组织书法学会、书画社、演讲团以及各种中西乐器团等艺术特长团体,吸收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使学生的艺术特长、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社文系的领导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深入探索有利于实施人才培养规划的管理和运行体制:系部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对各门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成果等门类与任课教师进行定期沟通、交流,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动接受学院的教学监督。严格监督各专业教学的规范性、制度化,将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教学计划的高质量完成。建立艺术实践指导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配备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项艺术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撰写系列教材。具有特色的教材是实施人才培养规划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和材料,是建立在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之上的。自2009年起,社文系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撰写了骨干课程的系列教材,为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0年,有着30多年的工龄、符合国家退休政策、身为云南省杂技团演员队队长的蒋波,在院团领导的极力挽留下,毅然选择了一条由国家一级演员转岗为普通教师之路。2011年,在友人们不解的目光下,蒋波正式调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受命挑头建立了形体艺术系,创立了全国首个大专学历的杂技艺术表演专业。
从一个集世界级、国家级各种奖项于一身的著名杂技演员,到立足于平凡岗位的普通教师,蒋波将30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投入到教育生涯中,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奉献自己。投入教育事业后,他不仅填补了杂技表演艺术教育在国内高等艺术教育中的空白,并且在舞台表演、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同事眼中的蒋波是一个敢于创新却不失严谨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011年,蒋波作为形体艺术系筹建负责人,自筹建伊始,便积极参与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教学急需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形体艺术系各类管理规章制度。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形体艺术系的成立,填补了云南省杂技表演专业在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空白,将云南杂技表演人才培养的模式从“以团代班”向学院系统化教学、可持续性和规模化转变。把杂技教育功能从剧团中剥离出来,归纳到院校教育范畴里,开创了全国高校杂技表演教育教学的先河。
蒋波提出,形体艺术系要逐步完善科学的、系统的,有地域及民族特色的杂技魔术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最优化的教学团队,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杂技表演艺术教育的培养层次,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杂技表演专业队伍。
通过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立杂技魔术表演专业并且在学院内完成高等教育、教学过程,在高等艺术院校系统化培养的背景下实现了中专、大专一体化教学,结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实现表演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把杂技教育功能纳入院校教育体系范畴里,蒋波的做法正是顺应了杂技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犹如给杂技表演艺术教育插上了一双翅膀。
在教学工作中,蒋波要求所带团队要促进教学与实践对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以“课堂+舞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施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教学相结合、仿真模拟与舞台表演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实践基础。从而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蒋波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作为课题项目负责人,组织形体艺术系开展了《云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杂技艺术基本功课程教材》、《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等课题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学院立项课题《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艺术类院校八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其中,《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第七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促进了职业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学生眼中的蒋波是一个好老师。
作为一位在表演艺术领域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蒋波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品格,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综合体能状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他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自己购买器材开发制作了十几种教学演示教具和实训装置。为此,他不知耗费了多少个通宵,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他对课程十分熟悉,每一个训练项目,他都是自己先理解会做、做好、做精,之后才去辅导学生。他的教学有变化、有创新,上课充满激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亲自演示并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而他也深受学生爱戴,成为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学生眼中的蒋老师,还是一个慈父。学习杂技的孩子,多数还在幼小年龄就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蒋波深知自己肩负着众多家长的厚望,自己不仅要当好老师,更要成为学生们的家长。
在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校园里,学生们常常见到蒋波忙碌的身影和角色的变换,一会儿他是在教室里兢兢业业上课的老师,一会儿他是给男同学剃头的理发师,一会儿他是贫困学生的家长……
蒋波在学生当中有几个亲切的“外号”。
“蒋师傅”。蒋波给男孩子们剃头理发时,学生们如此称呼他。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云南偏远的山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蒋波亲自拿着剪刀、推子把男孩们召集起来,一边给他们理发,一边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时也给学生们讲讲自己的演出经历,鼓励他们努力训练,早日登上舞台。蒋波说:“我给他们理发,能让他们省点钱,这些孩子的练功服、练功鞋都挺费钱的。”
“蒋老爸”。形体艺术系2011级张氏四兄弟如此称呼他。这四兄弟是蒋波从文山州招来的学生,他们进校时就被学校评定为“贫困生”。平时训练量大,4个男孩子又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学院按国家政策发放的贫困补助并不足以支撑四兄弟的生活开支。为此,蒋波不仅个人对他们进行帮助,还多方为他们筹措学习、生活费用,让四兄弟得以安心地在学校学习。蒋波说:“现在多关心他们,将来他们一定能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回报他们的父母。”
关键词:普通高校 艺术类专业 打击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8
民族器乐在民族音乐中是一个发展较快的艺术领域,通过与世界器乐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为民族器乐带来了丰富的创新思路及创新要素,使民族器乐在不失民族性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更为国际性的音乐语言。而民族打击乐作为民族器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手段,已经成为演奏家和作曲家创新与突破的源泉和方向之一。那么,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中的民族打击乐专业如何与专业音乐院校中民族打击乐专业并存,如何达到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适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前提。
那么,如何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呢?在我看来,可以通过对综合类高校中艺术领域特有的专业结构、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来研究出具体、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即:将中国民族打击乐与中国戏曲艺术和中国舞蹈艺术等不同艺术元素的表演形式进行交叉式的融合。
与中国舞蹈艺术的融合。打击乐作为表情艺术中的一员,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物质的音响、人体的动作)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艺术特性正与舞蹈表演艺术的特性是相一致的,而舞蹈表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性,打击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各种节奏的组合来呈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同时,在打击乐演奏中也不乏有舞蹈动作的存在,这些潜移默化的联系促使了两者在艺术层面上是相通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的,通过借鉴与融合使二者形成“舞打效应”,即“舞中有打、打中带舞”的艺术形式。
与中国戏曲打击乐的融合。中国戏曲打击乐在综合艺术――京剧表演艺术中有着传统的重要地位,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呈示手段和演奏方法,对京剧艺术中人物的刻画、武打场面的描绘也是十分生动、形象的。而戏曲打击乐作为民族打击乐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也是可以通过借鉴、融合和创作来将这些呈示手段和演奏方式用民族打击乐器来融入到戏曲表演艺术当中的,从而使民族打击乐和戏曲表演艺术两者都能开拓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与中国舞蹈艺术及中国戏曲表演的融合。民族打击乐、舞蹈表演和戏曲表演三者之间各自都有着内在与外在的相互联系,从艺术角度和教学实践角度上看,也有着各种层面上的相通和类似,通过研究我们把这些相通和类似进行挖掘、整合和再处理,可以在三者各为主体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更丰富、更能符合文化艺术发展和教学改革创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从而使各领域的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艺术实践本领,为所学习的专业服务,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的设想
1.1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以民族打击乐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多轨式教学机制。即:通过对戏曲打击乐演奏形式和民族舞蹈表演元素的借鉴、融合与贯通,形成单元式教学模块,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相互渗透、人才培养更具有综合性和复合型、作品演绎更具有中国艺术审美取向,即:“打中带舞,打中有戏,舞、乐、韵相互统一与协调”的艺术表演力。
第二,以艺术实践为目的,引进“项目课程”教育理念,即: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作品风格的需要,协同舞蹈教师、戏曲打击乐教师共同实施和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即:阶段性教学项目成果),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这种以实训为主题的项目课程,包含了优势互补、教学渗透、技能创新、合作深化、项目拓展等教学机制。
第三,通过组建跨学科、跨专业教研室,促进多轨式教学体制的形成,保证了本教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教学环节、理论研究、艺术实践的系统化、科学化。更有利于在实际教学教研过程中探索民族打击乐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并推出更加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标准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1.2 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通过组建跨学科、跨专业教研室,全方位开展民族打击乐表演教学课程的创新研究,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彰显课程特色。
第二,加强戏曲打击乐教师和舞蹈教师对本课程的共同干预性,保证跨学科、跨专业教学渗透、优势互补、教研合作、项目拓展、考评激励等教研教学机制的实施与形成。
第三,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线,引进“项目课程”教育理念,在跨学科、跨专业创新模式下加强教学民族打击乐理论与实践研究,构架新的教学体系。
2 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方法与实施计划的设想
第一,基础性教学模块:重点进行演奏技巧的训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二,干预性教学模块:将民族打击乐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戏曲打击乐元素和舞蹈艺术元素,加强学生听视觉艺术综合性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跨学科、跨专业教学体系下培养学综合音乐素质和艺术情操。
第三,“项目课程”教学模块:以艺术(教学)实践为主线,以不同风格音乐作品为切入点,通过舞蹈教师、戏曲打击乐教师共同干预与教研,使“项目课程”落实在艺术实践(教学实训)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使高年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艺术思维得以开拓,从而加大对学生艺术实践和艺术创造能力训练与培养。
音乐表演专业隶属于现在的音乐与舞蹈学院,作为曾经艺术系四个专业中唯一的音乐舞蹈类专业,在之前的发展都是较为缓慢和不健全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为百色学院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三)实行奖励性政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关键词:地域;地方人文;优势;艺术特色;地方高校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主管教育的国家教育部,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领域里未曾见过的,创“特色学校”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可以这么说,在学校教育体系结构中,艺术教育将成为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突破口。再者,从外部环境来看,地方高校也必须充分利用地域、地方人文优势创建特色高校,才能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寻找到自身实际条件和市场需求两者之间的支撑点和突破点,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依托独有的地缘、人文基础,以相对完备的学科、师资、设备与场地等软、硬件为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艺术普及教育的内涵建设与特色挖掘已经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共识。本文将以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可行性及意义之所在,为国内地方艺术特色高校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一、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理论分析
目前,国内外艺术特色高校的创建都是紧紧围绕学科定位、特色发展、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进一步完善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建设方案。如国外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国内的中央民族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一些名校,这些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体系,学生艺术社团发展成近百个,校园艺术活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营造了一个极好的校园环境。此外上述这些高校还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基地,设有大学生交响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个,艺术选修课程门数达到100多门,基本涵盖了艺术一级学科大部分领域。与这些名校相比,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教师与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艺术素质教育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尤其是学校艺术特色创建与依托地域、人文优势结合的仍然不够,忽视了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在开发潜能、培养艺术创造力的独特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艺术教育色及个性丧失的地方高校不在少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在构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优势,有效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合格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办学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在教学层面上,能够重视学生专业艺术基本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传统教学与“工作室”“工作室群”“大学生艺术团”相配合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其二,在专业特色上,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做到专业建设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机地结合,注重把握专业理念与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能够不断丰富、加强地方高校艺术专业内涵建设,拓展艺术专业的领域与办学思路,逐步实现涵盖艺术专业所有子方向(如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戏剧影视表演等等)特色办学的需要。
二、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实践探索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笔者认为,为了达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优势,面向社会与市场需求的艺术特色地方高校建设目标,必须积极探讨富于应用型、复合型与技能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适时地依据地域特色及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模式与方法建设
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woRKsHoP互动式教学+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校企(艺术表演团体)合作教学+竞赛教学”等多种教学组合模式。在校内教学中,引入“wORKSHOP互动”与“竞赛教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该教学方式为个人+学习小组;教学组织过程为教师提前给每组学生发放艺术创作任务书,引导学生在广泛调研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探索一小组交流一获得反馈一总结评价一动手实践”等环节,来消化、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使师生均从中获得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方面,“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将理论学习具体化、实际化,成为校内艺术特色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有机部分。艺术专业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中,学生艺术理论、艺术表演、创作能力是通过在本地的艺术实践来获得、提升,知识的获取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自身根据艺术创作任务所需自主获得。该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研讨。教师的角色由理论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方向把握、调整、整理者与参与者。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起到与广大地方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重构以扎实基础理论与较强艺术实践能力为本位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体现与当地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办学:建立涵盖各个艺术专业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一线创作家、表演艺术家、技师、工艺美术大师直接传授实践艺术创作理论与技能,学生可以亲历亲为,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知识,将地方文化的理论学习具体化、实际化,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学习效果与实际工作的信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做到了与所在地域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成为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有机部分。
(二)教学体系建设
为了配合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在认真吸收、消化和理解国内外艺术特色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有地缘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艺术专业办学规律及自身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人文
背景与市场需求及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职业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下艺术专业所从事的职业群及岗位层次,针对相应的岗位职业要求,确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实施学分制模块式教学,分公共课、公共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等。并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修订,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依托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
特色艺术教学团队是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关键,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必须依托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按照课程体系相近或课程联系紧密的原则,形成一支梯队合理、整体素质高、特色鲜明的“团队”。该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充足,团队充满活力,能够秉承“以老带新”的传统,教学与科研取向鲜明。且能够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特色这个主题,将地方文化融入艺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之中。通过对特色艺术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师资、教研、科研等方面给予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各项工作以极大地支撑与保障,以特色教学团队的构建促进艺术特色高校建设的完善与提高。
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是每一所地方高校办学获得巨大成功的保证,同样也是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核心内容之所在。如何围绕地方文化与地域优势做足文章,地方高校需要在办学思路上有所创新,如将地方文化艺术研究的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艺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努力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让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艺术学科前沿知识,更好地启发他们对学科研究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艺术院校影视武打表演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12―03
1 前言
武术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人用以锻炼身体和防身自卫的一种实用的健身方法。与此同时,武术又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和美学特点,极具表演和观赏价值。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武术的文化娱乐功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武术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影视创作领域,中国功夫享誉全球,成就了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为代表的国际功夫明星,以唐季礼、袁和平、程小东、洪金宝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动作导演和武术指导;在舞台表演领域,华夏武术名扬四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表演者整齐划一、动静结合的太极拳表演让世界为之惊叹,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武术在专业设置归属于民族传统体育之下,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白专业设置以来,民族传统专业的招生数量大量增加,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的方向,为我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教学以实践课程为主,理论课程较少,同时实践课又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为主,其他项目或传统项目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就业的面比较窄,严重影响了近年来的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在市场中综合竞争力。
随着我国影视业和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表演团体对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一个武术表演本科专业已在上海体育学院正式诞生。上海体育学院于2011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了表演专业武术表演方向,并于2012年2月进行了首届招生的专业考试,这意味着武术表演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据资料调查,尚未发现有艺术院校开设影视武打表演专业方向,而艺术院校有着多年的表演专业,编导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强大的优势,以及和各大影视公司,表演团体紧密的关系,能更好的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就业,同时这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服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全国各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课程开设方案,从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士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分析相关研究。
2.2 专家访谈法
本文对相关问题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表演专业、招生办等专家进行了访谈,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华武术通过与电影电视相结合开辟了一种新形式,更加生动的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如《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中国功夫热,李小龙的电影让西方人真正领略了中国功夫的魅力,特别是80年代初的《少林寺》再次掀起了全民甚至世界的武术学习风潮,在后期的《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的放映,加上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国际功夫巨星的出现,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了武术。影视传媒为武术的传播、武术产业的发展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尤为重要。
而在影视武打的拍摄过程中面临着会打不会演或会演不会打的难题,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武术的毕业生加入到了影视武打的行业中,但因为没有专业的表演基础,大多从事替身或群众演员的工作。一部好的影视武打作品,往往决定于好的武术指导,其负责片中武打动作的设计、指导以及后期达到的影视效果、声音效果等,每个武打动作从演员的演练到观众看到的影视作品,往往要经过导演和武打编导影视化、戏剧化、艺术化、表演化的改装,从而将每个动作达到准确到位,优美合理。
3.2 武术文化传播的需要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影视武打将中国传统的武术、武戏、武舞、武乐、杂技以及古代文学等结合到一起,将武术技击性、修身养性的特点通过表演艺术展现出来,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让武术以不同时代可以接受的层次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光大。
因此,影视传煤不仅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技巧通过声音、图像的形式进行了传播,同时将武术的信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克服了对受众知识水平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改变了以前通过家族式、师徒式的传播方式和靠声音、动作传播的手段,更加形象地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文化进行了传播。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3.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
武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公安系统、武术训练队、武术教学工作、保安公司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从事武术的表演工作,但据资料记载,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为60―70%,所以在延续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创新,将是影响武术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主要就业的是公安系统和武术教学,考公务员和教师资格证书也成了这些人必须要通过的毕业前的坎,但因为近几年公务员报名和招录比例的大幅减少,加上较好学校所需武术教师基本趋于稳定,使得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专业办的好与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就业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去调整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或模式,势必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和市场背离,被市场淘汰。
影视武打从工资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动作演员、动作指导、动作导演、替身、特技等几种,这些从业人员目前均是一些有武术功底的人员在一些有经验的武术导演或指导的带领下,经过在剧组的实践,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另外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网络和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武术游戏也得到了快速的开发,游戏的武术指导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因目前没有专门的院校开设此类专业,所以开设此专业培养合格人才有很大的必要性。
3.4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我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看出,现有武术专业方向基本是学习武术套路为主,再辅助散打、跆拳道等的学习,学习的内容较为单一,固定,二大多数考上的学生也是从小练习这些项目的,所以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减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教学效果。近年来注重武术攻防技击性的教学使得学生越来越感兴趣,所以武术的小的攻防组合或者对练不但可以改进教学效果,同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得学生不但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的以后教学的本领,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上练习,引发对影视武打的关注,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拓宽道路。
同时,随着武打影视作品的大量出现,人们对影视需求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影视武打作品中的角色扮演和其自身的挑战性感兴趣,并且随着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等影视武打明星和指导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欲从事武术表演的行列,这些学生正好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再加上年龄的特点,对于学习影视武打的要求越来越强。
3.5 专业结构设置发展的需要
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和市场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接受的合格人才,以保证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一、艺术院校音乐会的特点
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实践是艺术院校师生提高能力、展示水平的基本途径,是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形式和具体成果。艺术实践有利于师生艺术个性的创造,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艺术人才。艺术教学与艺术实践、科研、创作相结合,既是艺术学科自身的需要,也是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音乐会是艺术院校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音乐会离不开师生和管理者的策划、组织、演出,离不开观众的参与,离不开演出场馆的支持。这是艺术院校师生全方位锻炼、积累、展示的空间和实践的舞台,这是对外艺术交流的窗口,这是传播学校办学理念、展示和检验学校办学实力、宣传学校和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平台,这是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阵地。舞台艺术实践是艺术院校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证,音乐会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之一,是在观众面前的现场音乐表演活动,作为现场表演活动最传统、最经典的音乐传播方式,音乐会是现场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交流的艺术,整个过程都在观众“众目睽睽”之下,需要一气呵成,不能停顿或是重来。音乐会的魅力在于可以现场聆听最真实的音乐,演员和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感受最真切的现场氛围,相互感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音乐会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演出形式,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其中包含了多种要素和环节,需要各环节、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一场音乐会的呈现包含音乐会的组织管理者、策划者,音乐会的形式和内容,音乐会的观众,音乐会演出时间和音乐会的演出场地等诸多要素。音乐会根据演出要素也分为不同类型,如营利性演出和非营利性演出,单剧种专场演出和综艺性组合演出等。艺术院校音乐会常见的形式如独唱(奏)音乐会、教学音乐会、学年学位音乐会、汇报音乐会、大型主题活动音乐会等。
二、对艺术院校音乐会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音乐会是涉及音乐艺术管理最多、也最具体的形式,包括前期的策划、宣传、场地、接待、彩排、演出到后期的报道、制作等,渗透着参与音乐会各种因素的管理。本文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对艺术院校音乐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几点参考建议,以供参考和探讨。
(一)品牌打造策略
品牌是指“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音乐会品牌是“软黄金”,是学校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特征。音乐会品牌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有一个从被认知到被认可、信赖的过程,打造音乐会的品牌形象,对于扩大学校影响力,激发师生教学、科研、创作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在音乐会的形式上创新,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广泛性,整合学院的文化艺术资源,做精品,做学术。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了六届的“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全国民族声乐论坛”、“沈阳国际音乐节”、“东亚艺术教育大会”、“辽宁(沈阳)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赛”“文化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等重要专业赛事。积累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的音乐表演者,这些都是丰富的音乐艺术本体资源。学院每年举办、承办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音乐会几百场,依托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办学优势,为音乐专业人才搭建了一流表演艺术展示平台。音乐会的管理是在学院整体管理机制下完成的,要承袭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学术传统,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会品牌,以社会影响力大的音乐节、交流展等大型活动为依托,将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与艺术科研紧密相连,用音乐会呈现科研成果,如中国钢琴作品主题、某位作曲家作品主题、某民族音乐作品主题等;用周末音乐会、乐团音乐会、教学观摩音乐会、讲解音乐会等形式,与社会需要接轨,加强师生的艺术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式、表演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二)传播方式创新策略
在当下的注意力经济时代,独具匠心和带有导向性的评论、宣传也是创品牌、保品牌、发展品牌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注重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充实宣传内容,宣传渠道多样化。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领导对宣传工作极为重视,并将宣传工作贯穿落实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如2015年由沈阳音乐学院创办、主办的“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在交流展的筹备工作阶段就成立了宣传组,以学院宣传部和学报编辑部为主,负责此次活动的宣传、协调媒体等工作。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全程跟踪采访报道。《辽宁日报》、《辽沈晚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对本届交流展进行了报道,《人民音乐》、《音乐周报》、《歌唱世界》、《乐府新声》、《音乐生活》等多家音乐期刊、报纸媒体也参与此次活动,从活动前期的新闻、预热宣传到后期的报道,全方位、多角度,通过办活动,搞合作,将演出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交流展期间的音乐会更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可以说,充分利用传播方式的创新,会起到点石成金的“良效”。既塑造了学院良好的整体形象,又加强了同学院内外的沟通,对于加强学院对外宣传,扩大学院影响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会作为一种无形的演出产品,在演出前观众并不能试看演出,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同媒介作为载体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通过前期的预热宣传使观众更好的了解音乐会讯息,如台前幕后的花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等。利用杂志、报纸、宣传手册、海报等印刷媒介,利用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不仅强化原有的固定宣传模式,还要采用新颖的手法,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流动、多元、个性的优势,如前期制作宣传片,以新闻、专题、广告等形式分阶段进行前期的预热铺垫,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音乐会动态;后期以精彩片段回放、片段欣赏、视频点播、音频点播等形式,满足观众音乐会回顾的需求。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传播方式呈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多元化,建立完善的音乐会演出资讯平台。不仅有本学校、本地区音乐会演出资讯,还要有其他高校、地区的音乐会讯息,讯息要及时更新。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演出与观众沟通的平台,设立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开放性与互动性。另外,要加强音乐会的延伸传播,对于深化音乐理论研究,加强艺术评论人才培养,培养乐迷做到了有益的补充。以理论专业学生为主体,为其实践搭建一个平台,让理论专业学生参与到音乐会的过程中来,写报道、写乐评。对每场音乐会的演出情况、演出层次、演出水平等进行评论分析,评评音乐会好在哪,差在哪,同时也要有校外演出的乐评,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多层次、多方位的推介和报道,会拓宽观众的艺术视野,对于音乐会乃至整个演出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不一定所有的评论都是正确的、都是好评,但至少代表了部分人士的艺术见解和要求,有评论总比没有反应强,这对于音乐会发展建设是具有参考价值的。这样,网站上有视频、有文字,图文并茂,形象更具体、更吸引观众。
(三)项目化管理策略
在音乐会管理方面,可以将音乐会演出以项目化方式进行管理,包括项目团队协作、项目成本控制等。音乐会组织管理工作的水平能显示出主办者的能力和经验。要进一步完善音乐会演出组织制度与方案规范运作模式,完善艺术实践相关管理章程、制度,使管理更加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吸纳学生志愿者参与音乐会的组织管理,学生通过学校社团组织报名自愿参加音乐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在保证正常学习任务同时丰富课余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直接接触演出实务。可以在日常管理中设置学生助学岗、助管岗,设置社会实践学分,充分发挥人性化管理的优势。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等各类资源,有效地开展音乐会的生产管理和科学的制度设计。音乐会的人员统筹、资源统筹、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辅助统筹等统筹实施要有周密性、计划性。音乐会工作人员礼仪化,音乐会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做到细致、有效、合理。
(四)多元化资金筹措策略
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争取社会资金对音乐会的支持。通过企业或个人向音乐会提供资金支持,进行合作,相应的条件是如冠名或在节目单上刊登广告等,实现双赢。赞助可以是单场音乐会的赞助,也可以是某一大型活动的赞助,或是全年音乐会的赞助。当音乐会的品牌效应发生作用后,艺术的实力、服务的能力和市场的影响力,必然会赢得更多赞助商的青睐,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二是争取各种基金对音乐会的支持。现在设立的各级各类艺术专项基金很多,如国家艺术基金、优秀剧目创作专项资金、优秀人才专项资金、科研项目资金等。除此之外,可以探索门票收入,社会捐赠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方式。
(五)多元开放策略
“走出去,请进来”似乎已是老生常谈,实则指的是多元开放。多年来,沈阳音乐学院始终坚守着鲁艺光荣传统,坚持“根植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凸显艺术院校特色,坚持为大众打开音乐之门、普及高雅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引领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在努力着。如“高雅音乐进校园”演出活动、“三下乡”活动、教育精准扶贫活动、艺术惠民活动等,社会反响良好。真正做到让音乐文化走出象牙塔,走进群众文化生活中。同时,不仅邀请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进校园演出、讲学、交流,还更“接地气”地将市民请进校园。在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和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期间,向百姓赠送音乐会惠民票,让市民有机会欣赏名家名曲,感受艺术氛围。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延伸的“音乐开放”,设立音乐学院开放日或者开放周,以预约形式向市民开放音乐会、大师班、讲座,甚至是排练、课堂教学等。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揭开专业艺术院校的神秘面纱,为百姓打开艺术之门,让艺术更亲民,让艺术更普及,共享开放多元的艺术资源,扩大艺术院校的文化辐射性,提高社会效益。
(六)演出场馆运营管理方式创新策略
面对文化产业的宏观发展环境,面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我们已经不能单纯的靠经验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音乐会与演出场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会的管理离不开演出场馆的经营管理。大部分艺术院校都对学校演出场馆拥有所属权,采取自主管理、内部使用的运作模式,费用由院校支出。部分艺术院校的演出场馆是非营利性的,部分是营利性的,在管理方面也不尽相同,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在运营模式上采取项目组结构,以团队方式与学院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具有完备的票务销售管理系统;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可以举办商演等营业性演出活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依托学校成立的上音演出公司进行演出的独立运营管理;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接纳市场演出,其艺术中心下设行政部、办公室、业务部,其中业务部下设演出组、礼仪组、票务组、技术组;星海音乐学院成立音乐艺术交流中心,下设管理部、策划部和教育推广部三个部门。作为承接音乐会的微观载体,演出场馆在其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上要遵循艺术规律和根本之需,以对内为主,对外为辅。首先要全力保障和服务于学院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活动的开展,在此前提下,可以结合学院办学特点,建立新模式,即结合场馆运营原则,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打造艺术品牌,传播音乐文化。做到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不脱节,非营利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不意味着不要盈利,要时刻明确“非营利”的性质,用获取的收入用于演出场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开展的各类音乐会活动支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支出等再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艺术院校演出场馆走向市场化必然会成型。在对外经营模式上,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可以部分市场化或者称之为半市场化运作,公益性与产业性并举。合理开发、建设、利用、管理场馆,正确处理有偿运营和教学的关系,以馆养馆,服务学校,兼顾社会。
(七)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要,艺术院校要发挥文化产业领跑者的作用,立足本土,与政府联手,与文化部门协作,加强同艺术院团、剧院、企业、新闻媒体、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等部门的纵向合作与横向交流,充分利用丰富的音乐社会资源,建立长效共建机制。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开办音乐艺术紧缺人才培训班等。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联姻”,与各大剧院联盟,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演出新模式,以培养学生为主,进一步培养观众、培养市场,力争与国际接轨,最终实现将优秀人才、优秀作品、优秀理论推向社会、服务社会。
1.建立校内艺术实践基地,加强学生艺术实践自我管理。音乐会在每年寒暑假是淡季,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加强学生艺术实践的自我管理,加强学生参与实践的广泛性、连续性、系统规范性和实效性。建立校内艺术实践基地,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实践体系和管理评价机制,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所有专业,也为各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与或感受音乐艺术的途径和机会。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实践的成果,挖掘艺术的创造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艺术院校为依托,整合学院教育资源,经常举办交响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讲解音乐会和普及音乐会,开设“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既拓宽了学生艺术实践渠道,延伸了课堂教学,同时让更多的爱乐者、习乐者走进校园,接受到一流的艺术教育,提升民众音乐素养。
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仍旧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要授课形式,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首先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理论讲授,然后放几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在讲授和欣赏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笔记。有些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连音像资料都没有,上课只有教材,教师简单模仿学唱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就算欣赏。学生较为被动,缺少积极的参与,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改进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更是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3]。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要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配备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专职教师任教。其次,有计划地组织担任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师到其他兄弟院校培训和学习,同时组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以及学术研讨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学术报告,借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积极性。再次,邀请知名民歌演唱家、戏曲表演艺术家、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表演,使学生较为形象、直观地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巨大魅力。
(二)完善教学体系,改变授课方式
组织各高师院校专业教师依据高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兼顾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的考核评价体系。编写较为统一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材,教材应该体现“通识性”“地方性”与“时代性”等特点[4]。教学内容中既要包括全国高师院校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通识内容又要包括体现各高师院校所在地域及民族特色的地方性内容,而且两者都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音乐作品的教学,还应包括具有时代性的、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同时搜集编制出和教材相配套的音像、影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任课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出发,改变授课方式,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包含理论与技能、欣赏与表演实践等多项内容,使课堂有趣、丰富,同时又具有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综合素质[5]。首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当学生又当老师,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述,表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其次,改变传统单一的讲述教学模式。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在课堂中学唱民歌、戏曲、戏剧,学习演奏民族乐器,还应要求学生参与演唱、演奏与表演,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亲身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高师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除了课堂教学还应延伸至课外,即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与认知,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6]。例如:在校内利用晚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学生编排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节目,如演唱各地富有代表的民歌、戏曲选段;演奏民族器乐;表演民间歌舞;举办民族民间音乐专场汇报演出等。
(四)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保护力度与资金投入
高师院校应该尽快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保护力度,加大对该学科的教学、科研资金的投入。例如:高薪聘请民族民间音乐专业的学者教授来校任教;对任课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及编著著作要加大奖励力度;多渠道购置优质、专业的音像教学资料,加强教学硬件设施与设备的建设。同时调动全社会各界力量,使全社会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营造有利于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社会氛围。
三、结语
[关键词]地方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20-0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强融合性,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国外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特色做法,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例如程坚军(2010,英国经验)等;有的学者以高校内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某专业为例,重点探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例如束霞平(2013,针织服装专业)、谊(2013,广告专业)、张蓓蓓(2014,针织服装专业)、殷婕(2014,音乐专业)等;还有学者关注高校服务某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例如范宝祥(2012,北京地区)、姚争、项雁(2012,浙江省),等等。总体而言,对于高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比较分散,相对集中在发达省市。而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相对匮乏;同时吉林省又是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裕的省份,本文着重探讨吉林省地方院校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所指
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中,美国著名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Florida,2002)在《创意阶层的崛起》(TheRiseoftheCreativeClass)一书中提出“创意阶层”的概念被广为接受和使用。英国学者尼克・克利夫顿(NickClifton,2008)将这一阶层的概念细化为“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意性的专业人员”两类人才,他认为前者主要包括弗罗里达提到的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诗人和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建筑师,还包括编辑、文化人士、咨询分析师等现代社会思想的先锋引领者,他们从事“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的工作;后者涉及的群体广泛,主要包括在知识密集型领域工作的创造性专门职业人员。国内学者厉无畏(2006)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拥有丰富的实际可行的可靠的创新能力,将需要传达的内容和信息利用自己的技能和手段进行转换、复制和加工,使其可以融入到新的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中,推动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的具备多种能力、掌握产业运营多个环节的复合人才。韩三庚等(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为新的创意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够推动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的人才。
还有国外政府组织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进行界定和分类,例如,2007年澳大利亚政府在的《澳大利亚创意产业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三维能力指标架构”,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创意产业与创新卓越中心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分为专业型工作者、镶嵌型工作者和辅助型工作者三种类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文化统计框架》中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分为图书馆人员、档案馆人员和策展人;作家、记者和语言学家;创作及表演艺术家;艺术、文化和烹饪相关专业人员;广播、音效和视觉技术专业人员;工艺品及印刷工作者。另外,一些国内学者分析总结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特征或者进行分类。例如,根据行业属性,厉无畏(2006)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划分为文艺演出管理人才、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人才、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人才、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人才、会展产业人才和艺术品创作及交易管理人才六类;向勇(2006)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分为创意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营销人才、通路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七类。
二 文化创意产业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互动
1 地方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地方院校是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主要阵地
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地方院校是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基地。随着近些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承载着服务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地方院校以综合性院校居多,专业设置齐全,在不同的学院开设有比如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大批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经过专业学习和深造的毕业生们可以部分地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随着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不断涌现出一些民办独立学院,成为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比如,2000年以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现吉林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等二级学院先后成立,并输送了第一批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其中,吉林动画学院于2004年被原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05年吉林动画学院与长影集团公司、吉林出版集团公司三家单位被联合命名为“国家动漫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吉林动漫文化研究基地”正式落户在吉林动画学院,这意味着独立学院也是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要力量。
2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吉林省地方院校一般都设有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这些专业大多是分散在不同的学院,比如服装设计专业可能隶属纺织服装学院或者艺术设计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能隶属信息传播工程学院,等等。笔者认为各院校首先应整合这些专业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市场需求旺盛的特色文化创意专业。促进文化创意相关专业融合发展,鼓励相关专业的交叉发展,发挥创意专业的带动作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及时了解市场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专业课的实用性;同时有针对性地增加对不同领域的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创意实践活动,包括展会、比赛、创意项目,等等,争取建立有实质合作的校企基地,为学生们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场所,激发他们在实践中的创造灵感。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小班授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过营造启发性学习氛围,增添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使得课堂虚实结合,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完善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宽松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不以科研成果和学习成绩论英雄,更多去考量引导、培养创意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评价因素,形成多元化、多层次考核评价体系。另外,也建议各院校积极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通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培养方案。
3 壮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
吉林省地方院校应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呈“金字塔”型的师资队伍。既要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学位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又要有领域内具有一定声望的带头人和高水平权威的前辈。通过传帮带、交流合作提高教师更新知识、领略前沿的能力和敏感性,提升师资水平。同时,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实践锻炼,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向“双师型”转变,多进修交流开拓眼界,提升创新创意能力。这也同时要求各院校积极改进教师评聘机制,能将讲师的教学贡献力体现在评聘条例中,激励教师在做科研的同时,能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另外,壮大文化创意类教师队伍还需适当引进行业内相关人士作为兼职或客座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从业经历和创意经验,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这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坚军.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思考
――以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
学刊,2010(7).
[2]束霞平,钱孟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下高校服装
人才培养[J].丝绸,2013(9).
[3]谊.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高校广告专业工作室
生态教育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
[4]张蓓蓓,束霞平.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针织服装
人才培养[J].针织工业,2014(3).
[5]殷婕.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职业与教育,2014(30).
[6]范宝祥.北京地区高校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
途径[J].新视野,2012(3).
[7]姚争,项雁.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研究―以浙
江省为例[J].福建论坛,2012(8).
[8]RichardFlorida.TheRiseoftheCreativeClass[M].NewYork:
BasicBooks,2002.
[9]NickClifton.TheCreativeClassintheUK:AnInitialAnalysis
[J].SwedishSocietyforAnthropologyandGeography,2008
(1).
[10][1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11]蒋三庚,王晚红,张杰.创意经济概论[M].北京:首都
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