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员工诚信教育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员工诚信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员工诚信教育培训

第1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360工程”培训人员 信息素质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34

“360工程”即山东省为解决农民及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于2005年底选定36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实施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乡镇卫生院在医疗用房、设备配置和培养技术骨干等方面难题的工程。我院自2005年以来,一直承担着“360工程”技术骨干的业务培训工作,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好“360工程”技术骨干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

独特优势

信息素质的概念: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信息品质,包括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信息素质最基本的内容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医院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医院图书馆是临床医学信息资源的中心,是知识传播的中介者,在对“360工程”技术骨干进行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信息资源优势:医院图书馆是临床医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它拥有丰富完整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源是开展“360工程”技术骨干教育的基础。医院图书馆除系统收藏纸质文献外,还有机读资料、缩微平片、电子出版物等各种载体的信息,并且拥有国内外临床医学文献和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成果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整序、开发、利用,为来自乡镇的信息相对匮乏的“360工程”技术骨干提供了其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它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还对他们的临床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设施优势:医院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手段,是自动化、网络化、多媒体研究与应用中心。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现在很多图书馆都开通了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并与国内、国际互联网连接,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音像阅览室、视听阅览室、馆藏书目数据库,馆内光盘数据库、馆藏信息资源网上查询联机数据库等,“360工程”技术骨干可借助图书馆的现代网络技术设备,了解和获取广博、前沿的信息,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

信息人员优势: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信息中心,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多年的理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对信息进行查询、组织、加工、开发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指导正确的操作、咨询等方面,能有效地帮助“360工程”技术骨干,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熟悉馆藏结构和网络资源分布情况,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对“360工程”技术骨干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增强临床医学生信息意识,加强“360工程”技术骨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意识强的人,能正确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以促进自己的信息更新,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信息意识影响着“360工程”技术骨干的信息需求和对信息需求的准确表达,支配着他们的信息行为,决定着信息利用率等,因此医院图书馆应十分重视对他们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的具体表现就是自觉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360工程”技术骨干的信息意识,一是要强化理论宣传教育。通过“360工程”技术骨干入馆教育,参观图书馆、印发图书馆指南、宣传图书馆在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他们了解有关文献的基本知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布局,馆藏文献组织和书目检索系统等,并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从而使他们对图书馆形成感性认识,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意识,养成经常和长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二是通过开展阅读、信息知识竞赛、信息思想交流活动、举办各种信息成果展览等各种形式,鼓励他们利用文献的活动,逐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在培养信息意识的同时,应注重加强信息道德的教育,增强“360工程”技术骨干信息守法意识、保密意识、安全意识等。

提高“360工程”技术骨干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在“360工程”技术骨干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院图书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能力。

开设医学文献检索课:开设医学文献检索课,对“360工程”技术骨干进行医学文献检索方法、专业检索工具的使用、检索途径等知识的教育,培养他们医学文献的调研能力和鉴别能力。实践证明,医学文献检索课在全面提高“360工程”技术骨干检索能力和综合信息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教育:计算机网络知识教育在信息能力培养中备受关注,医院图书馆根据“360工程”技术骨干的不同需求举办各种培训班,如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各种数据库的利用、搜索引擎的利用,信息资源的利用等能力培训。开展图书馆联机信息查询、电子资源检索入门、网上全文检索与传递服务、光盘数据库检索与利用、专题信息的获取、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360工程”技术骨干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网络检索技能,让他们了解如何利用工具来查找和获取信息。

培养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360工程”技术骨干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是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360工程”技术骨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复杂的、多样化的,他们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研读、甄别、分析、判断,才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的内容进行整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医院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具体活动来提高“360工程”技术骨干的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举办讲座、报告会,介绍有关检索的新发展新动向、Internet的发展与开发利用、如何鉴别选择信息、信息资料的积累整理、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等。

参考文献

第2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3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注重培训 成就人才

国泰始终认为,保险业是“人”的事业,稳定、高素质的队伍是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重要保障。“诚信”是保险业和企业立足之根本,作为培育重点,国泰定期开展各类诚信教育与法制教育培训,并指定每个工作月第8天为诚信日,将诚信纳入业务考核机制,使“诚信”落到实处。强化业务员的危险选择意识,强化契约质、降低客户申诉的机率,确保客户权益、提升顾客满意度,这些做法在同业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创新组织发展,积极探索营销管理新体制

2005年,国泰针对个险主任级营销员推行内勤员工制。人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享受五险一金,公司也配套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让人在职涯发展过程中能循序渐进,建构自己寿险职涯较长远的规划。截至09年12月底,共有218名营销主管改签劳动合同,与公司建立了正式的劳动关系。改革以后,虽然公司的薪金成本增加了,但该措施可有效提高服务品质,增加营销员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把创新与客户需求有机结合,推出特色产品

国泰产品设计力求在满足客户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多层次需要。目前,已通过个险、团险和银保渠道,开发和销售包括寿险、健康险、意外险、年金险在内的70余种特色商品。产品不仅在业界受到专家的赞誉,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业界首推的“长期看护健康保险”、特别为保障女性同胞健康设计的“关怀佳人健康险”分别荣获05、06年“上海市最受欢迎保险产品”大奖;“富贵211两全保险”荣获07年“最佳保障保险产品”奖项;09年,“国泰顺意101终身寿险”荣获“最佳保险产品奖”,“国泰金得利C款两全保险(万能型)”获得“中国十大最佳保险理财产品”奖项。另外,同泰还创新设计了残疾关怀保险金、生命末期给付、理赔延滞息给付、复效扣除风险保费等特色做法。

注重保户权益 取得客户信任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人们保险观念的不断增强,客户的关注与满意度已成为关键。全新的企业标识彰显着国泰准确的品牌定位,不断优化的服务给予保户更贴心的关爱。

作为第一家进入大陆市场的台资保险企业,国泰前瞻性地将成熟保险市场的做法引入大陆保险市场,开业伊始即将“不可抗辩”条款置于所有的保险商品条款中,使国泰的保户领先市场四年享受到新《保险法》对消费者的保护。09年国泰依旧走在行业前列,在新《保险法》实施前率先推出两款适用新法规定的产品,并郑重公开承诺:对老客户“择优适用”调整后的新版条款与服务。

此次,以成立五周年为契机推出的“VIP客户俱乐部”及“客户满意度调查”活动,用全新服务理念回馈、答谢陪伴公司成长的广大保户。

开创电子行销保险新模式

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时代步伐,同泰积极开辟和建设的新型业务销售模式――网络投保于今年元旦上线,与此同时推出的三款产品,也均为网络投保渠道量身打造。

热心公益 回报社会

国泰在致力于提供创新、专业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注重担负社会责任。汶川地震发生后,台湾母公司霖园集团当即捐助赈灾款5千万元人民币,国泰更是第一时间号召全体员工积极投入汶川大地震的赈灾活动中。

第4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企业;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1

引言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资金、技术这些传统领域,企业诚信、企业文化也成了竞争的重要部分。企业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资产,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诚信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企业秉承伦理道德、守法律义务、循市场规则,将诚实守信融入生产经营并在实践中并持续改善的过程。要求的是符合法律规范、遵守基本社会道德以及相关的行业规则等,加强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遵守市场规则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收益。2004 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市场法制和诚信建设,表明我国企业诚信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一)诚信有利于企增强业凝聚力。诚信经营的企业,在企业内部能按劳动合同约定,认真履行各项承诺,真诚地对待员工,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能给以充分肯定,相信和依靠员工;企业对员工诚信,一方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致竭尽全力去完成企业经营目标,增强企业凝聚力;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企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诚信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诚信经营的企业,在企业外部,首先是对顾客诚信,把顾客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既留住老顾客,又赢得新顾客。其次是企业之间的诚信,合作过程中按合同约定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合作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同时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企业,并与其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再次是企业对社会的诚信,即企业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总之,企业的外部诚信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诚信有利于企业经济利润增长。诚信经营理念首先有利于引导企业员工以及各部门统一行动,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努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其次是企业诚信服务于顾客,赢得更多忠诚的顾客,赢得更大的市场,也就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再是企业诚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四)诚信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要生存发展,诚信建设是重要内驱力。有了诚信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风雨中岿然屹立,哪怕跌倒,也会迅速重新崛起,因为诚信是企业立足、生存、发展的命脉,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企业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各部门、各地方正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诚信建设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失信行为得到有效扼制,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也正在逐步健全。但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仍不成熟,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认识偏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诚信缺失。产品造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做假账,凡此种种现象屡屡上演,令人触目惊心。特别引人深思的有食品与餐饮行业的“三鹿奶粉”、“苏丹红”等等与至少仍令人们谈之色变的“地沟油”事件,诚信建设已经影响到国计民生与企业存亡。这些现象表明目前我国的企业诚信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企业诚信建设举措

(一)企业价值观要以诚信为重要内容。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前行的方向,也是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信守的基本信念,是企业员工理解并支持的一切关于企业意义的有效判断。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断言,未来的的商业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表现为文化上的挑战。企业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企业报等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体员工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诚信的氛围,打造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企业价值观。

(二)企业道德规范以诚信为根本。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成熟稳定的社会信用体系。一个公司,只有建立了适应环境变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长久地处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竞争要建立在公平交易、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上。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优秀的企业道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系统的培育,只有将诚信的观念点滴渗秀到员工日常思想文化建设中,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企业才能生产出质量可靠的产品,并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诚信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化。企业诚信建设与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内化,才能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具有企业法律效力的文件会约束员工的行为,并逐渐内化为员工的自我要求。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地制订相关制度,把对企业诚信行为的奖惩落到实处,切实激励每一个人诚实守信。同时,结合诚信教育培训,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更深入具体的内容。让规范完善的制度使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与意识。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必须首先牢固树立诚信意识,以身作则,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诺必践,才能将企业带入讲道德、守信用的发展轨道。其次,企业要取信于员工,就必须严格按规章行事,这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获取员工的信任。这样才能把诚信纳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融入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员工的具体行为准则。

(四)构建以诚信为主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的价值观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文化的生命线。企业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内容是诚信,诚信文化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如何构建以诚信为主的企业文化呢?首先,树立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通过开展制订企业诚信准则,提高全员诚信文化素质。其次,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规范。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努力方向,塑造信誉高于一切的企业形象。

(五)加强立法,从严惩处失信行为

从培育和维护有效率的市场环境角度看,政府应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订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三是引导企业切实讲究诚信为本;四是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从严惩处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

第5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一、朗青支部基本情况

支部现有党员*人,其中:男党员*人、女党员*人。在他们中间:管理人员*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

根据设计院党委年初工作会的安排和部署,我们一是组织广大党员、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院党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及时做出安排,认真贯彻落实。

二是以诚信教育为核心,广泛开展了诚实守信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在职工中进行了“学制度、讲文明、树新风、作表率”活动;广大职工把产品质量和服务作为提升企业品牌的关键,以优质的设计施工赢得客户的赞誉和市场。

三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收到实效,在学习方法上我们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专题分工、重点发言、集体讨论的步骤,增强了广大党员职工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各级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年中层干部集中政治理论学习12余次,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近10篇。

三、加强支部班子建设,较好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年以来,公司党支部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来抓,按照十七大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经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了以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三建”学习、教育、整改活动。明确了全体中层干部的廉政责任、经营责任和稳定责任。认真组织开展中层干部民主生活会,提出了以规范管理为主线,廉洁、务实、高效的年度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和员工队伍建设,确保朗青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在公司集体活动中某些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欠缺和产品质量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班子成员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

四、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教育,增强清廉务实的大局观念。

通过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公司党总部对全体中层干部和党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团结是班子战斗力的基石,是干部展示才华的平台。要求中层干部和经营班子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成员之间要精诚团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整体效能的发挥。

(二)要全心全意地把智慧和才干用在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上,用在市场开拓上,用在设计研发和质量提高上,用在维护公司稳定上,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三)在重大事项决策上,严格执行《党支部议事规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四)要从公司发展、员工利益的大局出发,切实抓好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定期分析、研究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主动做好分化疏导工作,确保队伍稳定。最终使员工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

五、以“创新标兵、技术能手和科研小组活动”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创新标兵、技术能手和科研小组活动”,对于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部门公司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项活动我们也将长期坚持下去,而这样做的目的既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加强,同时,朗青的形象也得到了弘扬,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促进。

六、2010年的工作体会

一是公司党支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尽心、尽力、尽责”的六字方针,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每日“三问”,即:今天我要做什么?今天我要怎么做?今天我做好了吗? 二是公司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坚持了“四个为本”,即:班子建设坚持以尽责为本;企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现场工作坚持以质量为本;队伍建设坚持以稳定为本的理念。中层干部和党员尽职尽责、率先垂范,激发、调动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朗青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思想共识。

七、存在的不足和明年打算

2010年,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职工队伍素质和团队精神的培育力度仍需不断加强;三是产品知名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加之相关认证不全,给市场开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克服和改进。

结合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朗青2010年的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总体要求,加强班子的政策执行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判断能力建设,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思想先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团队。

【1】 2010年企业党支部年度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的锤炼工作,拓宽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地,弘扬主旋律、沟通思想、交流工作;在此基础上设置“意见箱”等反馈平台,给职工开通一条“背靠背”谈认识、提意见的渠道,努力实现管理人性化,积极创建和谐团队。促进公司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纪律建设工作的蓬勃开展;

三是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朗青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飞跃。在员工中广泛开展“自查、自纠、自改”活动,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

四是深入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司务公开工作,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关心员工生活,保障员工权益,努力把员工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发展好。

第6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保险业 诚信体系 信用制度

一、 诚信对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诚信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兴业之本,是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保险业来说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形象,就会失去市场的生命力,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目标。

首先,诚信是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保险公司的信誉度、精细化的服务、良好的品牌,是群众购买保险产品首要考虑因素,保险公司只有用心经营、讲求信誉,才能有效增强客户购买力。其次,诚信是保险公司实现业务发展的“利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诚信已成为保险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保险公司只有注重诚信品牌的建设,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第三,诚信是激活保险市场发展信心的源动力。只有坚持不懈的做好诚信服务,讲求职业道德,才能不断赢得“回头客”,实现保险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保险业诚信现状分析

1.保险企业的责任感和信誉度缺乏保证。众多保险机构经营思想上存在“重展业、轻理赔;重保费、轻管理”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投保容易理赔难”的不良印象。很多人为了扩大业务量,保前服务十分周到,甚至往往片面扩大保险产品的作用。一旦投保之后,服务质量随之下降。尤其是当保险事故发生后的索赔困难重重。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保险行业的信誉,使社会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逐步降低。

2.保险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问题十分严重, 帐外帐、小金库、假赔案现象仍然存在,无证展业现象还十分普遍。同时保险公司缺乏信用记录和报告机制,经营缺乏透明度, 消费者根本无从考查保险人的赔( 给) 付能力、资产质量、经营状况、风险管理、发展前景等与信用相关的资料, 很难对公司进行资信评估。

3.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保险公司往往注重对其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而忽略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造成从业过程中,误导、诋毁、任职不规范等现象普遍。

4.保险市场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高手续费、高返还、低费率等恶性竞争问题突出。非法设立机构的现象时有发生, 违规参加投标及利用行政权力指定投保的现象有所抬头, 超范围跨区经营出现新苗头, 无据宣传、误导保户又有新表现, 中介机构变相洗钱现象也初露端倪。

5.保险法律法规滞后。现有的《保险法》只是提出了最大诚信原则,信用方面涉及较少,有关信用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非常欠缺。使得保险信用难以转化为法律力量。

6. 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有的投保人投保动机不纯, 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带病投保骗取保险金。更有甚者, 还存在人与投保人合谋欺诈保险公司等现象。

三、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在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上,由于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信用的保证主要是基于人的伦理道德要求,对市场参与者的失信行径进行谴责,与之相适应的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意识淡漠,诚信责任不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出现了利己主义动机,产生违反诚信原则的道德风险,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 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有所进展, 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和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 有些问题直指诚信, 如一方给回佣,而另一方不给, 则不给一方的客户就会逃走, 从而造成遵纪守法却遭受损失, 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 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

4. 保险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诚信建设问题是一个难题。首先,对于保险人而言,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广泛且复杂的保险标的,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所以信息对称与否是客观上影响保险诚信建设的关键。

四、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信用管理体系

首先, 完善保险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建立了解和评价客户资信和风险情况的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采集、跟踪和管理, 对公司承保理赔过程中不诚信问题实行有效监控,切实提高信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全方位完善保险业内部制度建设,尽快填补保险信用方面的立法空白,建立保险信用制度。第三,要加强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的制度建设,完善和规范保险中介市场,用制度约束规范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的行为,使他们在制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创造性地工作,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保险企业要加强对员工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减少误导、诋毁、任职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政府应当把诚信环境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工作中来,借助教育培训等力量做好保险知识普及工作,推进保险机构信用等级制度建设。

(三)发展保险信用中介机构

要积极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事业, 建立保险信用评价体系, 与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力量一起, 共同对保险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量化评估, 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各公司的信用状况, 积极参加投保。

参考文献:

第7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等商业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频频暴露出的诚信问题,从表面看是商业银行在相关的内部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不足以及政府的法律规范存在缺失引起[1]。但是,其根本原因则是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下降,道德教育生态系断裂,道德教育模式和道德精神不匹配。职业道德在员工整体素质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银行才能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关系到金融行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商业银行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金融界以及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加强企业的创新化和诚信化建设,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问题关系到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方针能否得到落实以及整个行业发展的职业道德风气。而商业银行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改进都离不开其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因此,研究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3]。

学术界围绕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较为广泛,对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与原则、内容与意义、体系和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仍有一些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内容。事实上,银行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和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但是,银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引发的问题却会使得这种货币信用经济关系变得混乱,甚至阻碍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并且会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4]。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不明显,笔者认为可以换个角度讨论有效的道德教育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决定道德教育效力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要件就是道德教育生态的构建,道德教育生态构建对解决商业银行诚信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5]。对于银行来说,道德就是在银行这一金融体系中能对银行职工的意识、感情、意志、行为等起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标准[6]。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借助职业道德、社会舆论、组织文化和内在信念等思想观念,及培训、考核和内部监控等基本手段,使单位从业人员形成普遍性的道德信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富于进取地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来达到管理、教育的目的[6]。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则是指:在商业银行内部对银行职员进行有目的的能够影响其认识以及行为的教育活动,约束银行员工在工作中的道德行为,与此同时,引导他们规范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工作时不与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相违背,以使个体能更好地融入到银行工作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好地为银行的未来发展和客户服务[7]。

(一)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从职业道德的定义看,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认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商业银行是“窗口”行业,直接与货币金钱打交道,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必须而且必然。总结起来,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诚实守信教育、忠于职守教育、守法合规教育、专业专注教育、廉洁奉公与保守秘密教育、服务客户教育。

其一,诚实守信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是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引领社会诚实建设的重要内容。古人云:遵守诚信的人就是遵从天道的人。诚信教育就是培养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重承诺、守信用、讲真话的品德[8]。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诚实是其立足于社会、受到他人尊重和认可的基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则是企业形象建立的主要依据。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诚信缺乏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例如,曾经的世界500强之首美国安然公司因为会计造假的不诚信使其最终走向破产,而在2008年美国的世通、施乐公司又出现了严重的财务不诚信案件从而导致两公司的股价大跌。这充分说明诚信是金融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图1是根据中国证监会和银监会的行业诚信发展相关数据汇总整理而得。从图1可以看到中国近些年来部分金融企业诚信发展不佳对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

图1所反映的数据是由于中国金融行业诚信建设不足导致的行业经济损失正在逐年加大,并且经济损失呈现出一定的加快趋势,这需要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充分重视。同时,作为金融领域的核心团队,商业银行由于诚信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总量在金融行业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说明商业银行的诚信缺位问题较为严重,构建商业银行的职业诚信道德教育的生态性体系迫在眉睫。

其二,忠于职守教育。忠于职守就是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在岗位上履行好职责,这也是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9-10]。商业银行的事业发展离不开一群忠于职守的企业员工,如果员工懈怠自己的工作,就可能给银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才会产生促使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可见,在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中进行忠于职守教育十分重要[11]。否则,商业银行员工玩忽职守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危害。例如,2012年工商银行就出现了一例因为员工对贷款人申请材料审查不严而导致的违规贷款情况,最终使银行的贷款无法回收而造成重大的损失。相反,银行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则会对银行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例如,2005年一名农行员工面对抢劫歹徒的威胁仍奋不顾身保护银行资产,最终保障了国家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2008-2013年期间,中国商业银行由于?T工玩忽职守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银行呆坏账比例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价值总额却不断上升(图2)。

从图2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2008-2013年商业银行因为企业员工玩忽职守而造成的损失总体上逐年增长,6年间增加了236亿元人民币,总量增长了60.98%。(2)在银行的全部经济损失中因为商业银行企业员工的玩忽职守造成的损失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银行在加强职工“尽忠职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成绩,但是从比例的总体变化来看,目前因为员工不够尽职尽责而造成的损失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

其三,守法合规教育。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在某种程度上比让资产增值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来进行流程的操作[12]。而金融机构要想获得财富的增值则更是要求员工能够进行守法合规的操作。所以,在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开展“守法合规”的职业教育同样也是其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金融法律以及行业的规范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了多部关于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但是,法律法规无论怎样健全也离不开员工的自觉遵守;而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则更需要员工的自觉遵守。因此,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守法合规教育,保障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工作,从而杜绝见利忘义行为。

其四,专业专注教育。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白热化,消费者对企业服务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所在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13]。对商业银行的职员进行专注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员工做到精通本职业务知识,并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学习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14]。金融行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具备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以及娴熟的专业业务处理技巧。那些在业务中经常出错的人不仅会降低银行的服务水平,而且还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同时,在社会竞争日益综合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业务内容将更加广泛。所以,为了适应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银行的从业人员还要对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有所了解,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并在进行相关决策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五,廉洁奉公与保守秘密教育。廉洁奉公既是一种法律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要求公职人员能够在利益面前保持应有的道德品质。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由于相关的内部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和外部的法律约束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机会获得非法的利益[15]。因此,在这种利益诱惑下保持员工的廉洁奉公显得尤为重要。对员工进行廉洁奉公的教育一方面保障了银行的资产安全,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一批企业员工和党的干部。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天与金钱接触,在长期的接触中难免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加强廉洁奉公教育十分重要。

由于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殊性,在其业务活动开展中有许多内容暂时不便公开,即秘密[16]。这些秘密内容一旦泄露就有可能对客户、银行产生巨大的负作用,这就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在接触到这些信息以后能够自觉地保守这些秘密信息,不为外界的利益诱惑或者不因其他原因而泄露秘密。目前,在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保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银行员工将客户的信息泄露给某些房地产公司或者销售公司,从而侵犯了客户的利益。

其六,服务客户教育。虽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已经存在一定的私有性,但是商业银行的绝大部分仍然属于公有或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17]。显然,在社会主义国家这种为人民服务的公有企业必须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人们与银行业务沟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银行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发挥国企服务群众的职能,为群众提供积极的服务。而为群众提供服务不仅与职业技能有关,还与职业道德密切联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服务群众的教育既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二)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健康状况、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进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在利益面前能够保证坚持为公的原则,而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能够永葆激情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二,有利于促进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在经济学中人具有利己属性,在银行领域的员工面临的利益诱惑更大。如果不对银行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很多员工可能失去理性而造成对银行的危害。第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服务态度大多不能让顾客完全满意,使得一些顾客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纷纷转到民营金融机构中。特别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使得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展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增加顾客满意度和提升银行的对外竞争力。

三、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生态性构建

生态性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理念就是寻求一种良性的可循环式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中投入的物质尽可能少而产出尽可能高,并且在产品使用后还能够做到最大化的回收再利用[18]。在生态性的发展中必须具备:生态性的发展理念和目标、生态性的发展流程和实施步骤,以及实施结果的生态性监测和改进完善三个环节。将这一发展理念融入到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中就是要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促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立,从而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并?l挥实际作用。笔者遵循生态性发展的三个环节,对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性构建进行探讨。

(一)生态性发展目标

构建生态性教育体系,就是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使道德教育能像自然生态一样具有生命力,促进系统内部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生态性发展目标就是构建一种先进、科学、高效、优质的,确保培训师、员工、培训机构三方共赢的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提倡系统思维方式,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密切合作,追求整体效用最大化。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生态性构建原则

其一,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整体互动,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与其他业务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种培训组成一个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呼应,形成整体效应,从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出发寻求预防银行职工道德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

其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主要基于道德教育生态环境对人的作用方式这一角度。道德教育生态环境对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而主要通过感染、暗示、激励、熏陶等方式的渗透而逐步实现。在道德教育生态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生态因子每时每刻同教育对象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教育对象通过与这些因子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逐渐由量变到质变,实现道德品质的升华。如果周围环境中消极因子占主导地位,那么教育对象也会受到其影响而偏离教育目标,很难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

其三,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多样性原则要求:一是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人文、管理、沟通、银行业务知识都要涉及;二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既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远程教育、互动教学模式;三是培训师的多样性,培训师不局限于银行内部的培训讲师,可以邀请大学教师、企业管理人员、法律人员等进行各个知识层面的培训。

其四,开放性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职业道德教育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都具有开放性。一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二是道德教育系统内部实现培训方式、培训?热荨⑴嘌的勘甑娜诤稀?

其五,动态性原则。自然界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而非绝对平衡,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系统会发生变化,然后产生一个新的平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道德教育生态要求应根据外部教育环境的变化,及时转变观念,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更新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三)生态性理论构建

职业道德生态教育要求以生态世界观的观点、方法以及与相关事物相统一协调的原则来观察和处理道德教育问题,道德教育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便形成道德教育生态。同自然生态系统包含主体、客体、介体和循环体一样,道德教育也相应有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方法、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不断循环更新的生态系统。

其一,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生态。内在生态主要指与道德精神相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所谓道德教育模式,就是关于道德的教育样式。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包括构成模式的培训师、银行职员、教育规则等,又包括培训师和银行职员按教育规则的运行方式,也就是二者之间相互协同、制约的关系。从生态世界观的视角对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者、教育对象以及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等进行观照,可以探索包含生态型的师生关系、课程结构、教育方法及与新的道德教育精神相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

其二,商业银行道德教育的外在生态。外在生态就是通常讲的大环境。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比一般生物生态学的生态环境复杂得多,包括道德教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人类的生态适应类型所反映的生理特性,与道德教育的结构模式、道德教育活动方式、道德教育体系都会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又称道德教育的结构环境,一般说来这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政治制度、政治结构都对道德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经济作为社会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因子,制约着道德教育的目标、层次以及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道德教育规范环境又称道德教育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包括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传统与习俗等,它们对道德教育产生渗透、交织、促进或阻碍等作用和影响。

(四)生态性现实构建

1.明确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发展目标

在构建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性时首先要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商业银行是属于社会的公共财富,带有明显的公共和为人民服务的特点。同时,银行要追求利益,所以,既要服务又要利润,并且商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代表其行为还要具有模范带头作用[19]。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当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以精诚服务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高的品牌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传统道德观,以科学创新态度不断学习金融知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不断发展的金融服务手段,促进社会经济稳步提升。

明确教育理念以后,商业银行还应当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虽然各个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和业务内容有所差别,但是,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在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当树立的培养目标是:建立行业基本道德标准,达成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逐步提升道德要求和自身修养。

2.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度

为了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必须建立相对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具体内容包括:(1)制定规范的道德教育制度内容,即道德教育要如何实施以及如何保证实施的效果。

(2)制定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为了支持银行相关机构和个人能够积极响应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应当对那些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表现优秀的部门或者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而对于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的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则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罚。(3)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从而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监督机制就难以完全保证商业银行各部门能够严格执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制度,所以必须有一套外部的监督机制来促使组织部门严格执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的结果如何,需要在实际工作和企业效益中检验,目前,金融行业正在面临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冲击,顺应技术变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客户的社交平台和服务的网络平台及时提升金融服务业水平,不仅是道德要求,还是技术服务要求。

3.加强从业过程中的道德教育

由于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对岗位道德的忽视和淡化,这就需要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随时跟进,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一直处在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上。所以,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工作人员的整个从业过程进行不间断的高质量职业道德教育。

一方面,细化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第一,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观念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植入到脑海中。第二,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化教育,而不是随意的、临时性的教育。第三,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警示教育,让从业者从一些不遵守职业道德而受到处罚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并警示自己。

另一方面,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第一,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和党员先锋带动作用,激励从业者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第二,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从而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水平。第三,对从业者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使其能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开展相关活动。实践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创新平台,比如银行内部行业公、私两条线分开管理的实践,从专业性上讲对公、对私分开管理有利于发挥分工的专业技能和特长,但对于银行职能的分割,让客户感受不到整体性,易导致银行内部分配机制产生服务分裂,其原因表明内部道德水平层次不够,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观念还停留在口号上,个人业绩及收入分配仍占据了重要位置。

最后,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搞一刀切。例如,柜台人员和现金清点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内容就应当有所差别,前者要体现“微笑服务”,后者则需“严肃认真”。

4.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院校教育

商业银行新入职员工主要来源于各类高等院校,所以,在对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注重从源头抓起。为此,各类高等院校需加强职业道德专项教育。第一,相关人才培养的院校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入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并不断强化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是非曲直,从而做到在职业生活中能够正人正己。第三,相关院校需要明确对学生的未来职业道德教育方向,引导他们自我升华。不论面对大、小客户,银行服务的金字招牌不能动摇,大、小客户只会影响银行短期利润,守信精准的服务才是银行对经济社会的核心价值。

5.提升从业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上述方法体系中主要是从外部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要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重视内因的作用,即还要从从业者自身的角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第一,从业人员要主动配合银行开展的各项职业道德教育,根据组织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改善提高。第二,从业人员要保持思想意识的灵活性和与时俱进,不能固守僵化,要以现实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丰富自我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第三,树立公正和廉洁心态,保障自己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独立思考。

第8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2010年是我区爬坡攻坚和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稳步推进财政改革,加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安排127510万元,同比增长18%。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开展财源建设,积攒发展后劲

一是要抓紧落实国家扩大需政策,加快项目规划和申报,全力以赴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二是要保障项目推介包装经费,落实奖励激励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培育一批经济效益持久、辐射带动性强、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落户我区。三是要整合存量和增量科技投入资金,加大对餐饮娱乐、旅游、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四是要充分发挥基司融资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支持事关全区长远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强收入征管,全面完成任务

一是要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深入分析研究收入增减因素和变化趋势,提早采取应对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是要加强税收征管,强化纳税评估、重点税种汇算清缴、税源大户跟踪监控管理,加大税收专项检查和日常稽查力度,及时清理欠税、缓税和到期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查处和打击偷税抗税行为。三是要以城市改造为契机,切实抓好民乐园地区改造、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地铁1号线施工等项目的税收管理,使其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四是要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坚持依法依规足额征收,通过规范收入项目、加强票据管理,开展专项检查、定期分析预测等措施,确保收入及时入库。

三、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

一是要全力保工资、保运转,积极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二是要加大“民生工程”投入,落实城市低保资金和廉租房政策,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条件,支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再就业。三是要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保障科技、教育、环境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投入,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免杂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保洁人员工资,支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复审达标,支持创建园林化城市。四是要落实公检法司部门公用经费标准,提高维护社会治安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支持“平安新城”创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追加,从严控制会议费、差旅费、公车购置经费、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方式

一是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基本支出分类标准定额体系,早编预算,细编预算,切实提高编制质量。二是要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制定银行账户管理办法,逐步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三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全面应用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工资统发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四是要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基本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制度,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节约财政支出。五是要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在部分区级单位推进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改革试点,不断提高政府统筹财力。六是推进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努力拓宽政府集中采网购范围,将公益性、民生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项目逐步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五、强化财政监管,完善各项服务

一是深入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各项资金的财务专项检查活动,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二是加强《会计法》执行情况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突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加强财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行为,整顿会计秩序,切实提高会计网信息质量。三是密切关注区级财政债务增加,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理财。

第9篇:员工诚信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持续蔓延,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动荡不安,经营风险加大,由此也引发了企业对如何加强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风险管理

风险表现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就是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经营风险的过程。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积极进行风险管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有效地减少可以避免的损失。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资产的安全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作为每个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内部控制白皮书》统计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越好的公司投入资本回报率越高,内部控制的加强有助于提高投入资本回报率。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环境的不规范性较为突出,再加上许多企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剧。因此,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完善其内部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

1.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观念薄弱,员工不参与风险管理

有些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简单汇总。他们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只能起到日常管理员工的作用,对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不强,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他们通常只重视风险的应对,而轻视风险的预防,导致企业出现重大以外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殊不知有效地预防风险,比风险发生后再想办法去补救以及事后纠正更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损失,而且事先防范风险比事后应对风险更容易掌握主动权。

有的企业没有树立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观念,认为风险管理只是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事情,与一般的基层员工无关。没有让企业的一线员工参与风险管理,其后果通常是难以发现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在工作时,都考虑风险因素,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2.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缺陷,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传统的内部控制设计仅仅局限于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监督管理,对于财务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则往往不加以考虑。而合理的内部控制设计应全方位地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和投资风险等也应当包含在内。企业应该抓住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控制点,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而且要防止企业管理层可能出于欺诈目的或屈从于外部压力的因素(如时间或成本等)而凌驾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可能会被规避,形同虚设。

3.缺乏有效的风险监管措施

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有效的监督加以配合。有效地执行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才能真正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所以,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是重要的风险管理措施之一。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忽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制度,尤其缺乏可以量化的风险管理制度。例如,内部审计是一种风险监督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不带有强制性,也不能对外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所以,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重视,很多企业不是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就是内部审计没有真正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比如,从岗位设置看,目前企业大部分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大多数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从已有岗位设置的企业来看,这种机制也往往会使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受集团利益因素制约、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独立、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做出的审计处理也往往因管理体制的制约,致使许多内部审计过程流于形式,工作也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使内部控制这样的有效机制,变成“内部人控制”的机制。

三、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

1.加强员工业务素质培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法制观念已不能满足需要。对于企业来讲,员工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但是企业往往现有的员工并不能完全具备这些能力,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职业技能是企业应该补上的重要一课,企业要针对人员的现状,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并注意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体现相关培训体系性和实效性。只有通过提升全体员工的职业意识和基本职业技能,提高全体员工理性对待企业和工作的能力,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提高整个企业的团队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重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

有些企业存在员工因为缺乏合理对待公司和工作的心态而带来的浮躁和动荡。建设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其目标就是培育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重视内部控制,强化风险意识。在加强员工业务素质培训的同时,还要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努力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可以防范由于员工的失德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口碑好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带来创造无形的收益。

3.规范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

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体现的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相互制约和牵制的原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即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工作岗位,明确员工的权利和责任,才能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让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但是管理人员在设计监督管理时,必须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防止管理制度设计过分苛刻,导致妨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发生。同时,针对某些存在特殊风险的事项或交易(如重大的投资支出等),还要建立相应的特别内部控制,以防其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企业应当制定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考核制度实行奖惩结合,让员工的薪酬与企业风险管理的绩效相结合,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设置全面风险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形成至上而下的全员风险管理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制度。

4.加强内部监管,纠正偏差

企业要以风险管理为中心,将风险管理流程贯穿于日常经营和管理各个阶段,建立一个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进行岗位责任制的识别、监督、分析和评价。加强对企业风险的监管,特别是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工作岗位等发生重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些方面进行的专项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努力构建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可量化的风险预警机制,事先制定风险管理解预案,对这样才可以全方位、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及时地发现、识别和评估风险,积极地进行风险应对,掌握经营的主动权。企业还应结合内部监督发现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纠正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同时进行必要的整改。

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大力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尤其应对关键控制点实施重点监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商场上许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经营成功的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状况与风险管理体制。面对当今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可是,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整体风险管理制度还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在加入WTO以后,企业更需要学会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把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起风险管理的壁垒,有效地防范风险,积极应对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建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05(6):21-22.

[2]杨光: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6)

[3]赵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的路径选择[J].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