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文化艺术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素养

1.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它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艺术素养培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艺术素养等对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清楚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才能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层面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更好地使校园文化源远流长。

2.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尤其在大学还开设了艺术选修课以及发起组织的各种艺术社团活动等都提高和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然而,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不重视,忽视了自身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均,造成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师资力量短缺的硬伤,使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再次就是在艺术教育的内容上表现的随意性很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标准。作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迫切。

显而易见,学校可运用艺术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这是因为:艺术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它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影响和培养人。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3.艺术素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3.1 艺术素养教育的作用

艺术素养教育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素养教育可开拓思维,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潜能。艺术素养教育可以协调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无论音乐、美术、舞蹈或其他一些艺术,对于大学生的心灵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艺术教育活动的展开满足了年轻人对于自身天性的追求,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3.2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丰富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它能让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过渡地带,它能够巩固和加深课堂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校园文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锻练多方面的能力,其活动展开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4.强化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4.1 强化艺术素养培养

艺术素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

(1)要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艺术门类讲座,开设艺术教育选修课。像音乐知识、古典音乐欣赏、书法、摄影、绘画等讲座以及乐理基础、视唱练耳、合唱、美术鉴赏等课程,将这些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选修的学生,通过考核取得成绩,由专职教师组织实施。

(2)展开灵活多样的课外艺术教育,着力培养艺术骨干。让艺术教师主动深入基层,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举办讲座、排练节目和指导文艺演出等。同时,还要面向文化艺术社团,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水准。像学生艺术类社团舞蹈队、剧社、模特队等,可以举办各种艺术门类培训班,开设声乐课和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以及展开“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丰富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使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3)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主要分为三类:艺术理论赏析型选修课、艺术实践型选修课以及以艺术团为教育对象的艺术选修课。通过这三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艺术历史、思想、形式和内容、风格与技巧、审美与评价的基本知识,获得艺术赏析的基本能力,理解艺术思维,建立艺术的文化观念及综合的人文科学艺术观念,培养综合的实践、欣赏和艺术思维能力,获得较为全面的艺术文化教育、艺术素质教育。

(4)加强科学研究,促使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是艺术教育的生命线,是艺术教育的未来。学术研究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它对高校教育改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2 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为了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校园文化,解决当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一些问题,使校园文化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以校训校风、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文化积淀的高度浓缩,它可以引导师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做事方式,有利于形成师生们共同认识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

(2)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积极营造和谐融洽、优雅的育人环境。一是室外环境建设。应注意发挥校园室外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二是人际环境建设。通过建设真诚有爱、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人际环境建设,才能使这些美德深入学生心灵。

(3)丰富校园活动内容,发挥学校社团的主力军作用。在校社团的组织下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和主题报告活动、摄影艺术大赛、模拟法庭、英语风彩大赛、电子竞技大赛以及开展支教活动等,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健康高雅的校园人文氛围。

5.结论

总之,校园文化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它能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采用艺术讲座与艺术选修课相结合、课内艺术教育与课外艺术教育相结合、艺术教学与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艺术教育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才能迎接到校园文化建设更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林澎,龚曙光.艺术产生概论[M].湖南出版社,1995.

[2]卞英杰,杨辛耕.艺术教育基础[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穆艳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关系[J].长白学刊,2003(06).

第2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中国画;对外传播

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融汇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被世人称为国画。中国绘画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是具有中国意味的艺术形式。

一. 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性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多种手法,相对西洋画来说,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

1.中国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中国画讲究以形写形、比例匀称。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究焦点透视,也不强调自然界对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外物的肖似,而是讲究“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从而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景观,在观察认识当中,也不自觉地与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意识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1]

2.在艺术手法和艺术分科上,中国画有其独特特征。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主要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

3.中国画在构图、透视方法、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构图一般采用长卷或立轴,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采用散点透视,它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方圆等变化,以表象物体的质感。而对于用墨,则讲求敷、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形体,烘染气氛。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材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二、中西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再现和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还应该是文化观念的不同,这种文化观念上的差异直接影响绘画过程中对周围事物观察方式和表达方式。

西方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艺术以“模仿”为中心。总的来说,西方绘画直接反应人类社会,真实的表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反映社会演变,所以西方绘画可以称之为“艺术的镜子”。

中国画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偏重于主体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画家自身的思想在绘画中占主要地位。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自然、朴实、返璞归真为美,这个在中国华丽表现得非常突出。在材料和色彩的运用中,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运用科学的手法,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思考。[2]

三、中国绘画艺术的对外传播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人画家对西方绘画技艺的态度有褒有贬,贬多于褒。但是评价态度比较谨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接触传统中国画后,他们对中国画法的看法,却基本持否定态度。在看待传统中国画上,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绘画是一些毫无生命力的线条的拼凑,中国人采用图画的范围极广,连工匠作坊都会画画,不过在制作时,特别是雕塑和画工的技艺,都不具备欧洲人所掌握技巧,或者不会运用透视法,所以中国画不大生动自然。

这一观念直至19世纪中叶日本的“浮世绘”在欧洲的传播,西方对东方的绘画艺术才有所改观。当时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日本展示出百余幅浮世绘作品,引起西方印象派画家的注意。他们发现浮世绘所描绘的内容不讲究透视,没有明暗对比,用线条来勾勒形象。而这正是传统中国画所影响的内容。所以,西方画家接受浮世绘的绘画理论,也就暗含了接受了传统中国画的部分绘画技巧和理论。通过浮世绘这一桥梁,西方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的认识逐步理智、成熟、完善。[3]

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国画的过程中,可以将“形”与“神”分越彩觥M夤人认为传统中国画没有写实,不讲究形似。那么,传播工作者可以引导外国观众先抛开“形”的问题,让他们在欣赏中国画时,可以参照西方现代美术的鉴赏方法。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徐悲鸿、和林风眠等大师借助西方绘画艺术和理念来改革传统中国画,使传统绘画艺术现代化。

四、结语

同时,中国画在国际上没有被叫响,或者影响力不高,主要是我们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一是我们自身不够重视。我国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中国画对我们习惯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讲,年代久远,曲高和寡。但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工作者决不能妄自菲薄,甚至忽略、轻视传统中国画。我们是文明古国,最标志性的符号就是古董,就是文化遗产。而传统中国画则是最直观的名片。所以我们自身要重视起这门古老的绘画艺术。二是西方人对传统中国画理解有障碍,这就会导致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掉入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全球话语权当中。从而对传统中国画自身的历史文脉关注度就会降低。最终会失去我们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三是中国缺少足够分量的文化传播使者。西方全民信教,在这些国家诞生了职业传教士。他们在宣传本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时,不遗余力,甚至不辞辛苦深入到别国去。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许多外国学者也发挥了传教士的角色,他们积极地把本国的宗教、文化、制度传播到我国怼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第3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1.1对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是毋庸质疑的。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的知识是否丰富、素质是否高尚。因此,人文素养对于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举足轻重。

1.2有助于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工作者,应该拥有一下品质:首先,他们拥有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其次,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艺术工作者必须具有的素质。最后,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是艺术工作者的主要道德品格。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正是为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四川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以分析

四川音乐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艺术理论、艺术教育、艺术管理九大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综合高等艺术院校。研究者对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读者文化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化品味、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人文情怀、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发展观,以及学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情况、需求状况、对图书馆馆藏特色和馆藏资源的建议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艺术院校学生对文化素养的认识不够,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对人文素养清楚的仅仅只有16%左右,绝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不怎么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有97%的被调查者能充分意识到加强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渴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被调查者的人文社科知识却较为匮乏,绝对大部分被调查者都不能达到及格线。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有待提高。

2.2价值观、人生观定位较为模糊,多方因素导致大学生忽视文化素养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60%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个人主义较强,没有很好的团队意识,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在被问及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忽视文化素养时,被调查者67%认为社会主流导向,造成学生忽视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4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措施乏力,无法吸引大量大学生参与到提升文化素养中去。可以看出外在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非常大。

2.3该校各院系对于图书馆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不够

被调查者大部分不清楚图书馆有哪些种类的文献,对于电子资源更是了解甚少。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周到图书馆不足3次的占54%,而在查找信息的途径调查中,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只有10%左右。调查数据显示馆内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文献借阅量也较少。这些数据就表明了被调查者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很淡薄,对文化素养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

3图书馆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优势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大学生受众群体,肩负着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重任。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优秀的信息资源和各类具有专业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信息资源所传达的意义,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学会尊重其他外来文化;帮助他们提高批判解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

4四川音乐学院通过图书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

4.1优化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古人的读书活动多与山水相伴,古代的藏书楼、书院也因此常置于优美的园林之间,使自然环境与学者的精神生活、内在情感相互融合,文人骚客们从风水的灵性中汲取了源源不息的养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心灵最高境界。对于这一点,现代图书馆应该借鉴,力求把馆周边的环境建设得清静优雅[3]。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更应该多多体现艺术风格。该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实践,比如改善馆内布局,增加优美字画,开设信息共享空间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吸引了更多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越来越愿意到图书馆来学习。

4.2图书馆可以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在发展中的现代图书馆,不再像传统图书馆把图书馆工作定义为对文献本身的收集、存储和传递,把文献保障系统理解成收集、组织、存储和物理地传递文献的场所或机构,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和系统形成的活动机制,是面向整个信息环境来组织、控制、选择和联结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它的能力的功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借助更多的途径来进行。该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讲座,例如有关文学、影评、名人讲座等等,都可以增长学生的各种见识,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读者来图书馆。另外,该馆举办馆报,每年的图书宣传活动,书评活动等来进行知识获取,传播,交流作用,更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4.3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完善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履行一切服务职能的基础,夯实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才可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馆藏结构和馆藏质量,决定着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高低。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也应该有所侧重,不能重专业书籍和轻人文社科书籍。我馆的人文社科书籍还是较为丰富,如果能够加大宣传和推广,一定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了解我们的馆藏资源。服务机制是图书馆服务付诸实施的一系列具体行为,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承载体,是服务文化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只有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才能做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保障,才能构建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4]。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从广大读者的角度出发,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以读者为服务中心,合理解决规范管理与融洽气氛、重点服务与平等阅读之间的矛盾。

5结语

第4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1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应试教育导向,形成艺术生基础知识短板

在高考中,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大约低35%左右,专业课临时突击学习半年到一年即可上录取分数线。因此,很多普通中学纷纷引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的课程,为这些学生创造上大学的“条件”,以此来提高本校的升学率。文化基础考试的内容是学生升入高校学习所应具备的基础,能衡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程度。这种“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在艺术院校期间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重专业轻基础,形成学业偏科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往往更关注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学生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在课程上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基础课的现象,这使得本就“先天不足”的艺术生又出现了“后天营养不良”。这种“只用学好专业知识”的错误思想使学生缺乏学习文化基础课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分析我院近五年的中高职成绩单不难看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缺考、不及格率明显高于专业技能课、文化课的缺考、不及格率又明显高于专业课,有的课程有超过50%的学生不及格。

1.3 价值取向影响艺术生健康成才

艺术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更注重自我,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而艺术类教学多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师生关系较其他专业更为密切,反之,学生之间的联系就相对淡泊,集体观念薄弱,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发生偏差,影响其健康成才。

1.4 校园文化氛围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文化素质教育不应止步于课堂,而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却缺乏针对艺术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学院也开展实践大舞台、艺术讲坛等活动,但实践大舞台只限于专业,艺术讲坛与专业的联系也并不十分紧密,因此,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专业学习与文化素质培养无法相互促进。

1.5 缺乏自我意识的挖掘

在对几个中职班级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没有目标意识,没有归属感,对于为什么要学艺术几乎没有概念,主动学习的个体较少。这一年龄段正应该是学生认识自我、选定人生方向的时期,我们在文化素质培养的时候,缺乏对学生自我挖掘的引导。

2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意义及目标

2.1 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之相关的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社会也对文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所有深厚人文历史背景的艺术高等院校,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优化专业培养模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人文素质教育,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作为我们今后一个阶段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重视和加强艺术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内驱动力。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因为艺考较低的文化课要求,一直被很多普通考生当作考取理想大学的捷径。随着艺考人数的不断增加,随之面临的毕业就业压力也相应增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教育部出台的艺考新规提高了艺术生的文化门槛,极大促进了未来艺术招考更加合理规范的发展。

2.2 目标

本次研究拟从学院日常人文课教学入手,以固定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反馈为主体,以研究分析艺术生文化课教学中所存在和面临的困难,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切实转变学风、教风,在艺考新规的大环境下,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开展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文化、专业两不误。

3 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①综合来看,在“重专业、轻文化”的大背景下,本就文化基础底子薄的学生普遍轻视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这类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由于知识承接性强,很多学生表示数学课“一节听不懂、节节听不懂”,来上课的学生都寥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仅限于课堂上,?n外时间基本以专业课为主。

②在同专业不同年级比对中,低年级学生文化课接受状态明显好于高年级;在同年级不同专业比对中,基本没有发现较大差别;在同班级不同课程比对中,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效果明显好于英语、数学、地理;在同课程不同教学层次比对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主动性较中职学生强,课堂跟随性好。

③学生信任感缺失。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不信任,对待文化课采取消极态度;二是对老师不信任,大多数人认为老师讲得千好万好没有培训补习机构的效果好,高三学生在这点上尤为突出。高三的学生在校外培训结构花大价钱来补习文化课,效果却不尽然。在器乐综合班,一名高二的学生,近1/3的时间不能到课,原因是学院上课时间与培训结构的相冲突。而从随堂测试及期末考试结果来看,该生的补习效果并不比同班同学好。

④文综学科教学分散,不系统,未统筹。艺术生高考一般参加文综卷考试,由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组成。近几年高考文综卷越来越重视学科的交叉和有机融合,但是横向比较后发现,学院文综学科教学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而这显然是跟不上文综大学科化发展的。

4 结论及解决对策

①关注艺术生的群体特征,从个性特征到群体行为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学院是否能寻找适合艺术生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以无形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②充分利用校史校训,改革人文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并用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艺术创作之路。

第5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1.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质量也日益逐渐提高,关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群众文化艺术已经逐渐渗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内,自娱自乐文化传播日益成为群众实行自我发展的方式。长期来自群众生活的文化艺术的传播是相对迅速的,并且也呈现出一定的广泛行。群众文化是通过个人创新,病采用自身的方式来传播到每一个人那里。艺术是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社会逐渐发展、壮大,逐渐渗入到生活每一个方面。比如,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个人的审美理念、人际交往以及艺术思维等,艺术教育既是生活中所必须追求的,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谋生的重要技能。当前社会发展是需要能适应社会的人,重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必备品,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升到重要的日程上。

2.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大力倡导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效弘扬正气,提升自身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将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是源自古代文明,琴棋书画就是最好的证明。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水平,能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活动,进而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不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也能为社会营造好的氛围。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起到调节作用,也就是在心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参与者意识方面能产生积极效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方面的教育活动,能为在紧张劳动中的人们及时得到休息,调配多种矛盾,消除相关的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构建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情绪的正面释放,缓和社会矛盾,逐渐走向和谐。

3.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体现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提升整个民族审美的必经之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专业性的艺术教育存在差异,主要是面向基层群众开展的自娱自乐。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重点是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通过提升广大群众的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这里看重的是通过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境界,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4.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共同理想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整合与引导,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具备整合效能。采用弘扬精神的群众文化艺术品,通过开展利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更好表达社会而和谐的理念,全面宣传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张,让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也能更好深入人心。强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内,孕育着传统的道德精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源自其群众性与娱乐性的特点,起到陶冶与教化的作用,能有效塑造人的灵魂,铸就好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高个人的文化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好的精神风貌,进而振奋人的精神,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5.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文化繁荣的发展是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是实现文化兴盛德重要条件,可以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与文化的繁荣、兴盛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群众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是为进一步提升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这也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进一步激发整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方面的活力,提升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这在国家全局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二、结语

第6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参考县级以上单位文化中心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文化需求,建设一个功能达标,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县级文化中心。根据我县的具体文化情况只要需要重点建设的项目有:打造刀郎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慕萨莱思地区的资源整合,传承和发展刀郎农民画艺术;着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刀郎部落景观、大漠胡杨风光、民俗村落风情为一体的刀郎文化平台展示体系日益完善;加强刀郎文化精品创作投资300万元编排大歌型舞剧《刀郎》,进一步提升刀郎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现在县级地区经济开发速度的加快,会有更多的高文化素质人才投身与县级经济文化建设之中,相应的县级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为文化发展提供新的风向标。县级文化中心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增设更多为社会各层、各年龄段提供文化交流活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配置。首先要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与配套设施达标符合标准需求,在软件服务设置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培训课程的开展,如瑜伽、太极拳、儿童教育、跆拳道、增加电影放映、艺术演出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大多是一个开阔性的户外活动场地,其所能承办的大多是群众演出,艺术交流,大型演出的等偏重文艺方面的活动,使得其职能相对的存在局限性。因此,文化艺术中心在设施建设上要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的职能,这是文化中心促进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文化艺术中心要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之下,努力创造条件,完善自身的服务环境,提升自身的各项服务功能,彰显文化艺术中心的服务职能。

    二、发挥县级文化中心文化载体的作用

    我县在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硬件建设的同时,建立了一个高标准的文化艺术中心,并把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县级文化传播,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和发展人民群众

    文艺艺术中心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群众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匮乏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内容。

    (二)围绕文化建设核心,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围绕这一核心致力于公民道德建设、文化素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朝着人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方向迈进。一是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塑造具有文化素养的现代人。

    (三)挖掘整理、传承优秀民间文化

第7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社会意义;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重点倡导发展群文事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要对象,通过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进而真切的体现出当地区域的实际生活状况。比如,举办形式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广场舞文化、文艺汇演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提升群众整体品味和修养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全面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一、群众文化艺術教育概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的先祖们在劳动生活创造出来多样化的文明类型,这种形式的文化在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人们丰富的形式内容,也是我今天口中所提及的群众文化。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党和国家都在大力提倡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每一位群众都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人物,且艺术活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不受地域的限制和约束,即使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在文化和经济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他们的群众文化教育丝毫不受影响[1]。所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应该更加倚重教育资源和力量不足的地区,以提升全民整体道德素养为目的,建设和谐稳定社会为主要思想,通过文化教育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社会实际价值和作用

1、群众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社会经济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文化的发展可以助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文化进步。目前,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已经开始步入各家各户的门槛,无论是严寒或者酷暑,都抵挡不住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情。近年来,象棋爱好者、广场舞爱好者一到早晚都会开始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也会通过短片宣传的方式,带动周围的社区加入到浓烈的艺术活动中来。

群众文化是通过群众独立的创新,再通过自身的方式去传播给大家。“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环境下,艺术教育中所提及的艺术思维、审美观念、人际交往等,都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当代社会不仅需要文化修养高的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时代步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群众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对带动经济发展的成果还有待证实[2]。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点提出“走群众光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工作内容。其一,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关键的助力作用,也体现出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群众文化实际上一种面向基层群众的建设工作,在发展中每位群众都会参与进来,简单来说,能够将社会的真善美传播到每一位民众的心理,有利于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发挥出调节的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外,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的基础需求,能够构建出让他们身心都得到全面满足的和谐空间和阵地,心灵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能提升其精神境界。

3、推动社会审美教育的发展

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群文艺术教育的发展,他们建立了老年人生活俱乐部以及群众艺术馆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和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是针对社会文化知识和技能偏低的民众。在实际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中,更加注重群众的身心发展,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融入丰富的娱乐内容,培养社会群众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素质,这不单单是体现在简单的文化理论学习上,更为重要的是提升社会大众的整体修养和素质。

4、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群众文化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一旦形成就是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能够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着关键的助力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众文化已经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方式成为了大众娱乐的形式,人们被多样化的文化项目所吸引。这时,需要群众文化去改变人们的思想相当关键,政府所提倡的群众文化基地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还能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出良好积极的社会发展氛围。其次,丰富群众精神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促使人民群众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3]。

第8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为了展我学子风采、示我学校精神风貌,鼓舞人心、振作士气、活跃生活、,我校举行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今天,就是我校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的大喜之日。现在,我宣布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

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个人成长、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巨大作用。学校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文化艺术所承载的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自然 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给予我们美的知识、培养我们欣赏美的能力,还促进我们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重视考试科目,还要重视文化艺术科目,因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的教育宗旨,而人的发展离不 开任何营养元素。文化艺术又是陶冶情操、鼓舞力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形成团结上进、和谐美好的力量源泉,让 人高雅,给人愉悦,有助和谐,激励进取。重视文化艺术教育教学,大力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提升文化艺术素养,争 取优异的文化艺术成绩,不仅是我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我校发展成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校文化艺术教学取 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加省地市不同级别的文化艺术比赛喜讯连连,奖项颇多,奖级不断提高。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主题是“舞动青春,展示文化风采”,有书画和摄影作品展览、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 、漫画续画比赛,还有班级师生联欢晚会等活动,尽情表演,充分展示,在校园掀起一阵积极向上、健康活泼、激情 奔放、迭起的文化艺术热潮,让大家在学习、共享文化艺术中受到陶冶、启迪和鼓舞,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校园 和谐,推动全面发展;并涌现出一批文化艺术方面的好苗子和优秀人才,比出一批文化艺术方面的先进集体,为我们 学校的文化艺术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们学校文化艺术竞赛培养强而有力的后备力量,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塑 造出更好的精神风貌!

第9篇:文化艺术素养范文

传承及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关键是做到后继有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对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艺术因为多种因素渐渐失传,这实际上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必须全面发挥民间艺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并鼓励乡土民间艺术家,激发民间文化艺术活力,建立好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础。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培养农村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名人,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特别通过农村的民间艺人,用艺术表演效果去感染并影响农民,提升农民改变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造就并培育农民身边的多样文艺能人,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创办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挖掘文化艺术传承人的潜能,通过民间文艺队伍工作当成切入点。乡村文化广场是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主要活动场地,为彰显地方特点,要让文化艺术传承人主动担当民间文艺队伍组队、管理和培训方面的工作,比如成立秧歌队、小剧团等,同时,还需要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民间队伍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发挥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组织领导作用。三是,发挥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倡导作用。积极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广泛参与到各类比赛中。通过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来激发广大群众的自我提高机能,并以此作为示范,进行积极推广,培育民间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此外,乡村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净化民风的作用。通过编排一些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广泛宣传民间艺人在保护民俗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群众能感受到身边的优秀文化,以此来影响广大群众,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

文化在农村的走向与发展过程来看,文化产生的力量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开展生产与经济建设中的自觉运用与创造。但是,从农村文化艺术传承从创造到运用、发展来看,这是今后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指导农民去了解、热爱自己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使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开放意识。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三是强化农民主体创新性意识培养。确立广大农民的自主性意识,能让农民在文化层面发挥其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开发农民创新意识,打造农民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