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一、依据课程标准,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

(1)认真仔细研究中考说明书,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说明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每年都有一些变化,全面了解说明书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要求,这样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2)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当前中考对基本仪器、仪表的考查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选择仪器(含量程)入手;二是从仪器的使用规则入手;三是从仪器、仪表的读数入手。复习时可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找出异同点,加强记忆。

(3)熟悉各个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特别是中考说明书上强调的21个探究实验;还要注重“STS(科学、技术、社会)”考查。

(4)掌握对图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例如能从图像上直接得出所需数据的能力,能从图像上分析出数据的变化特点,能根据图像总结出规律等,会一些简单的图像绘制,例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的I—U图像,晶体的熔化图像等。

二、抓好“5种实验题型”的复习教学

(1)估计、估算题。近年来估算类试题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成为中考新宠。试题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估算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速度、时间、温度、体积和容积、质量和重力、温度和热量、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等,此外还涉及一些估算方法类题目。

解答估算题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估算你熟悉的物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所不熟悉的物理量。二是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你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再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2)电学实验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只有几类:短路,断路,电流、电压表正负接反,电压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或接成了导线(接短路了)。

(3)科学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法、转换法、类比法、归纳法。复习中应该使学生能够识别这些方法。

(4)开放性试题,开放型实验题。这类问题往往答案较多,解题方法多样化,要选择简单明了的答案进行回答,回答时要有清晰的逻辑并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求解开放型实验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5)对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评估类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从实验元件选取、实验操作、实验推理、实验方法等入手,根据平时实验的要求,看是否违背实验规则,从而来评估方案、结论是否正确。

三、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2)教材中的插图和科学探究活动目录中的内容。

四、深入研究精选习题,提高学生答题表达能力

第2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增强记忆,同时通过物理实验还能发现新的问题、获取新的知识。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进行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在新课标下,有关物理实验的考查都是分两部分来进行的:一是有关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二是有关物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对有关物理实验的掌握不仅要能“纸上谈兵”,而且还要能实际操作。如何让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物理实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切实做好演示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和示范,并启迪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教学活动。它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深刻。同时它还能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创造条件。俗语“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各种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

然而,有不少物理教师对演示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没有实验器材为借口,在课堂上以讲实验、画过程来代替做实验。这种做法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那么如何做好演示实验呢?笔者认为:第一,要目的明确,通过一个演示实验,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必须对此十分清楚。第二,课堂演示实验必须力求一次成功,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极其重要的。若实验不能一次成功,就会削弱学生的信服感。要想实验一次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事先的充分准备。其次还要注意实验现象的能见度,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如若不行,可以采取辅助手段帮助实现。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教材有好多演示实验(据统计,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属于演示实验的有五十个),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都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所用的实验器材大多数可以用我们身边的东西来代替和制作。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把一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再现给学生。

二、积极营造探究实验的探究氛围

探究教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施瓦布,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他认为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的东西,让学生被动无条件的接受,而应关注学生如何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新的更完善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探究性实验最能体现施瓦布的观点,也是实施探究性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探究性实验强调的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新标准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科学探究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显然,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呢?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那就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这里的“提出问题”是指要探究的课题;“猜想与假设”是指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设计实验”就是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也就是根据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活动;“分析和论证”就是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或记录的一些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评估与交流”就是对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进行评价,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以及改进的地方,同时要积极和其他组的人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其次,在进行某一项探究性实验时,教师始终都必须注意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在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积极思考提出探究的方案,即使是在对学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探究方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探究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为,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组织和策划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指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器材和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观察测量、取得数据、自己分析总结的过程。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操作仪器,教师只作必要的示范和提示,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前,首先要让学生搞清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免学生盲目做实验。实验前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主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主要数据,若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实验过程将是手忙脚乱、糊里糊涂,甚至得不到正确结果。实验开始前再进一步检查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是否明确,同时指出该实验的关键和应注意的问题。实验开始时教师的讲解应简明扼要,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

学生分组实验容易形成“有的人做、有的人看、有的人玩”的涣散局面,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出现乱哄哄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也就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动手动脑,有次序地进行实验呢?分组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大家能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突出实验的重要性,从客观上减少“旁观者”,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情况下,分组人数尽可能少些,两人一组或最好有些实验一人一组,还可以采取把学生分成小班的办法,增加教师上课的次数,而学生上课的次数并不增加。这样能给观察、操作、独立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其他动作以及打闹的现象自然会减少。在实验的最后,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会“功亏一篑”。总结时对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加以强调和纠正,甚至做必要的讨论。通过分组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以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质的飞跃。

总之,实验教学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上是笔者的点滴愚见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郑桂容,孟桂菊.新课标下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胡米宁.物理实验教学新探[J].职教论坛,2001(10).

第3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调整前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是,《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意见》(云教基〔2009〕34号)规定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

该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行,已试行5年。其主要内容是,把过去长期进行的中考改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内容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其中,艺术(或音乐、美术)为学校考试科目,其他为统一考试科目。考查科目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其余各学科卷面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

简单说,由中考改为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参加统一考试的科目由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体育7科改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13科。

调整前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是促进学校贯彻课程方案。“考什么,教什么”是基础教育的普遍现象,由于中考只考7科,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活动,特别是九年级的教学活动完全围绕中考科目进行,一些对学生综合素质来说重要的学科,比如信息技术、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被边缘化,改为学业水平考试后,课程方案要求的所有文化课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学校必须认真开设所有课程,必须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

二是促进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要开好课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必要的教师队伍,基本的教学实验设施和必备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试行学业水平考试,促进全省教师队伍,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小学科”,如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队伍数量增幅明显,质量提升较大。学校的计算机和实验设施设备也得到有效的补充。

三是考试分散进行。按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规定,根据课程方案结束课程学年末考试,所以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三科在八年级学年末考试,其余学科在九年级学年末考试,使每一届学生的考试由一次变两次。

四是各州市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规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的成绩按照百分制呈现,这一结果在高中录取中所占权重由各州市自行决定,有效调动各州市的工作自主性。为什么要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进行调整?

通过5年的试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对我省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第4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一、性质与功能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全面衡量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引导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考试方式

(一)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其中,音乐和美术为学校考试科目,其它为统一考试科目。

考查科目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学实验,考查标准和办法由各州(市)教育部门制定。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的音乐和美术,考试标准和说明由省教育厅制定并另文。

(二)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在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

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

体育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

学校考试与考查科目在课程结束时进行。

(三)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采取笔试、听力测试、口试、实验操作等不同方式。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实行笔试、闭卷方式;英语实行听力与笔试、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信息技术实行网上考试方式;体育实行必考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现场考试方式;音乐和美术科目的考试方式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三、组织实施

(一)命题方式。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昆明市和曲靖市除外)、统一颁布各科考试标准、统一考试科目、统一考试分数、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结果应用、统一全省初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对自行命题的州市,省教育厅将建立抽考制度,每年抽考2个科目,抽考科目和抽考办法另行通知。

第5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海口中考时间

1.2018年海南继续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考试成绩既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又作为高中阶段学校选拔招录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2.全省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包括听力测试)、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8个学科。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包括听力测试)、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7个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考试时间为6月25—26日。体育学科由省制定考试项目、考试工作方案,各市县(单位)组织考试,考试时间为3月15日—4月20日。

3.全省统一考查科目为生物和地理2个学科以及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均由省统一命题、制卷和制定考查实施方案,各市县(单位)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考试。生物、地理考查时间为6月27日下午。

4.全省统一考试、考查科目卷面分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满分均为100分,体育满分为50分,8科满分合计810分;生物、地理每科满分为100分。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直接赋予等级。

5.各学科成绩等级划分办法: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体育、生物、地理的考试、考查成绩均以A、B、C、D、E、F六个等级划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各学科成绩等级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以全省当年考生人数按A等级10%、B等级20%、C等级30%、D等级20%、E等级15%、F等级5%依次确定;生物、地理各学科成绩等级根据考查成绩从高到低以考生所在市县(单位)当年考生人数按比例依次确定,各等级人数占本市县(单位)考生总人数的比例与上述其他学科比例相同;体育考试成绩各等级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其中:A等40—50分;B等35—39分;C等30—34分;D等25—29分;E等20—24分;F等0—19分。理、化实验操作技能按A、B、C、D四个等级划分,各等级人数比例不限。

6.全省统一考试学科的成绩,以各考试学科等级和各考试学科原始分总分呈现,既公布考生的各考试学科等级,又公布由各考试学科原始分相加而成的原始分总分,单科原始分不公布。全省统一考查学科的成绩,只公布考生的学科等级。

海口中考优惠照顾政策

(一)符合以下各类条件且报考普通高中,高职院校,中高职“3+2”连读、中高职“3+2”分段培养或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班的考生,在录取时给予在各考试学科原始分总分上相应加分照顾(符合多项的,只能享受的一项,加分名单将予公示):

1.革命烈士子女,加20分。

2.以下四类情况中的任何一小项者,加5分。

(1)现驻三沙市的军、警部队现役军人和有关单位干部职工(驻岛时间达半年以上)的子女;

(2)全国公安系统烈士子女,全国公安系统一级、二级英雄模范子女,因公牺牲或一级至四级残疾的军人和民警的子女。

(3)见义勇为牺牲人员的子女,见义勇为伤残且伤残等级为1—4级的人员或子女;

第6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黑板式”实验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的现象,真正体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物理教材书上明确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但是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敢于创设条件(如让学生制作学具、教师制作教具等),将课堂的演示实验敢于搬到学生实验中来,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真正地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学生物理术语表达能力,避免了学生回答、解释物理问题时的语言生活化。

一、做好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点拨与指导

在实验教学中,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太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的点拨与指导。实践说明,应该如此,如此有效。

首先我感到,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1、观察。

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经常注意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2、操作。

操作,它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3、记录。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4、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5、整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二、要注重对学生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与评估

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中,还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设定,时间可安排在单元结束、期中、期末考试前进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实验口试中可增加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电流表,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时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调整零点?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器材,你能设计出几种测定导体电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并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导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不管学生设计出几种方案,只要是切实可行的。说明学生是动脑了,可见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3、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如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如对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

课本实验及创设性情景实验考查:这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有课本上的小实验出现,如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测量爬竿的平均功率,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蜡烛跷跷板、分子力、楼梯电灯开关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统计表的设计等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三、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从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搞好实验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古有“名师出高徒”说法,虽然它的说法不是很科学,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位“德才兼备、学识渊博、胸怀韬略”的教师,对于学生有着莫大的示范和模仿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新理念。

开拓思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套框子,不设圈子;不迷信权威,不限于课本;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说在口头上,写在纸面上,落实在行动上。

第二,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才可以正确、科学地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真正地将物理知识理解、吃透,也真正能体现出“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沈元老师渊博的知识引来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壮举,这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魏书生、钱梦龙、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专业知识,因为物理实验本身是一种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设计等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科学探究 设计实验 数字化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在物理学发展中起着发现探索新规律、验证新理论、测定物理常数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推广应用等重要作用。因此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同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产生的条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掌握实验的具体做法和基本技能,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深刻地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会更加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可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不同的实验教学途径探讨如下:

一、增加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将科学探究列入教学内容,旨在将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前,要多下工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例如,对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老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让学生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来?能不能不用斜面直接用手推动小车?能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或者小车的高度?这一实验中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很好完成了本次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而且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化实验两种科学方法。在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探索、质疑,善于交流、合作的良好态度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增加科学探究实验,不仅有利于理解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获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设计性实验是对所学物理原理和所做物理实验的综合、应用、迁移和创造。它是对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全面考查。做设计性实验时,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各种测量手段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择配套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测试,最后写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或论文。因而课题和项目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挑选,它们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和探索性。

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提倡“一个实验、多种方案”的实验教学法。这种对思维先进行发散,再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整合的过程,有利于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培养。如,现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刻度尺、烧杯、水、细线等器材,你有几种办法可以测出一个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答案有五种办法。这种富有新意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制作小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比如学生在小实验中利用家庭中常见的鸡蛋就完成了六个实验:实验①: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上来剥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剥要容易多(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②: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来时烫(液体蒸发吸热);实验③: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干沙,点燃一团浸过酒精的棉花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吞入了瓶中(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实验④: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浮沉现象);实验⑤: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鸡蛋却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惯性现象);实验⑥:外壳完好的蛋,放入食盐水中腌制一段时间,可以制成咸蛋。蛋壳虽然完好,但内部的蛋黄都变咸了(分子无规则运动)。自己动手制作小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运用数字化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媒体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化实验应运而生,它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看到物理现象,但实验过程短,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学生就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多媒体仿真实验可多次重复模拟实验过程,再现物理现象,而且能变小为大、变动为静、变快为慢、变连续为定格,使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变成有形、有声、有色,变说不清为一目了然,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及状态的观察和分析,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各种仿真实验室软件,可以很好地虚拟出各种各样仿真实验室,让学生用虚拟仪器进行实验虚拟。通过虚拟实验和仿真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自组织学习的空间和培养设计、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比如,在学习电学方面的实验时,可让学生自己在虚拟仿真实验室设计一个用于抢答题的电路,要求:不论哪一个组按开关,电铃都能发出声音,而且指示灯会告诉主持人是第几组按的开关,进行电路模拟仿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数字化实验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物理情景,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直接感知物理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实验的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制作小实验、运用数字化实验等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新思路的课外实验活动:如举办物理实验专题讲座,观看实验录像,参观工厂等,了解物理实验在生产中的作用。另外还可对由优秀生组成的实验研究小组,要有计划地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活动,如研制教具、制备或制作有实用价值小东西或装置,举办设计实验比赛、实验创新成果展览、参与实验课题研究、家庭物理实验研究活动、撰写实验论文等。让学生深入研究他们周围的物理现象,不断地发展他们的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张志坚.浅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仪器与实验.第22卷.2006年第1期

3.肖道发.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9期

4.黄传霞.一个实验探究题的多种设计方案[J].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5年04期

5.于兰.一组与鸡蛋有关的物理小实验[J].物理教师.第25卷.2004年11期

第8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基础

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做到熟练运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的仪器有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在复习中首先要花精力掌握这些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刻度特点和分度方法,例如:天平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学生用电压表的测量范围是0至3V或0至15V,分度值为0.1V或0.5V;量杯的刻度是自下往上依次增大;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从上往下依次增大;以及秒表上大小表盘之间的数量关系等。只有熟悉仪器,在实验中才能做到正确选择仪器、选择量程、正确读数,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恰当的仪器。

二、学会自学仪器使用说明书

在仪器使用方面,以往实验考查的范围是大纲规定的仪器,但随着课改的变化,考查范围也在发生变化。自学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在实验复习中应积极创设类似的问题,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在测电阻的实验中,教师可以提供欧姆表的使用说明书,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利用欧姆表来测电阻。

三、敢于将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拓展

在以往复习阶段多数教师只是把课本上的实验再重复一遍,美其名曰:巩固基础知识,其实,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再重复都有一种抵触情绪,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达不到复习的目的。笔者认为,学生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复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运用知识,故在实验复习中要避免重复课本上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验,应该将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拓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真正做到了以“一变应万变”。

四、强化实验探究七环节的专项训练,教给学生答题技巧

考点一:根据探究课题,提出猜想

应考策略:针对具体的科学问题或现象,通过质疑、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科学探究最常见的形式。猜想不是胡猜乱想,猜想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依据有两点:一是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二是科学事实,即所遇到的“问题”。

考点二:根据探究课题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表格

应考策略:解答这类实验探究题,要明确猜想的内容,进而确定实验操作步骤,注意设计的方案要具有科学性。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写实验步骤。

考点三:根据图表或图象信息,分析总结结论

应考策略:在解决这类图表或图象实验探究题时要做到从粗到细,由浅入深。先分析定性关系,再分析定量关系,最后要处理好各数据段的细微差别得出特殊性的规律。这类题一般都要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四:根据实验探究,对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应考策略:评估也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类对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的探究题,应注重于平时进行科学探究的积累,勤于动脑、动手。且在平时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实验复习效率

第9篇:初中物理实验考查方案范文

一、 掌握基本技能

任一物理实验都是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一定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器材,依据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进而分析实验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因此弄清每个物理器材(仪表)的使用方法,是我们实验复习的基础.

例1 (2011·兰州)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连接中存在几处错误和不足,请你找出来(待测电阻约为15Ω).

解析 电流表、电压表是电学中最重要的仪表,对它们的复习我们要做到:使用前调零、看清量程与分度值,使用时要会正确接入电路并能正确读数.题目中给出“连接电路中”,我们要认真分析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如开关的状态,电表量程的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的的接法等.本题学生容易忽略电源电压U=1.5V×4=6V,待测电阻两端最大电压可达6V,电压表量程选用0~3V不妥这一不足之处.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措施是充分挖掘题目所给信息,认真分析电路元件的使用要求.

例2 (2012·南京)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A、B之间接导体.

(1) 本实验通过?摇 ?摇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2) 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金属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摇 ?摇和 有关.

解析 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小,小灯泡发光越暗,要比较导体的电阻可以转换为比较电流表示数(或小灯泡的亮度).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一根较长的金属丝可以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长度或将其对折后接入电路来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从而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本题学生容易丢掉导体的横截面积对导体电阻的影响,错误认为它仅能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的关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顺藤摸瓜,可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

二、 重视过程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能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能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初三物理实验可以分为两大类:测量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对于测量性实验,在复习中我们要先弄懂: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择什么样的器材?如果缺少某个器材,如何测量等?我们学过的测量性实验有:测人上楼功率例3 (2012·无锡)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可行的是 ( )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都可以

解析 人爬楼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率P=W/t =Gh/t =mgh/t 。方案①测出各自体重、爬楼时间和爬楼高度,根据P= mgh/t求出功率直接比较;方案②控制爬楼时间相同,测出各自体重m和爬楼高度h,比较mgh;方案③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测出各自体重m和爬楼时间t,比较 m/t;所以三种方法都可以.学生解题时,对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没有搞清,将“比功率”与“测功率”相混淆,比功率只要通过某些方法能比较出它们做功快慢即可,不必测出具体的数值.只有充分理解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

对于探究性实验,在复习中我们要:明确探究的目的是什么?确定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择哪些器材?设计什么样的方案?通过观察什么现象进而得出结论?分析这类实验,我们会发现它们绝大部分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例4 (2012·湖南)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大小.

(2) 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3) 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

解析 本题的研究对象是小球,同一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小球运动到底端的速度不同,小球把纸盒推动的距离长短不同,表明小球动能大小不一样,这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学生对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淡薄,不能从图像中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是造成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重要的研究方法,它的核心是:控制什么?怎么控制?改变什么?怎么改变?观察什么现象进而得到什么结论?这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 培养评价能力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对实验方案的评价频繁出现.课标要求物理实验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的探究、合作、批评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形成,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在实验复习中,我们要学会评价实验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方案,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困惑与喜悦、失败与成功.

例5 (2012·山西)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完整.

(2) 小梦在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如图乙是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此时灯丝的电阻为 ?摇 Ω.

(4) 大梦和小梦按照老师的要求,设计了如下在缺少电流表时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案:

大梦:用如图丙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已知),闭合开关,分别读出滑片在A、B两端时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小梦:把一个电压表分别接在小灯泡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端,如图丁所示,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然后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你认为 设计的方案好,理由是 .

解析 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是因为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由图可知当灯两端电压为2.5 V时,通过其电流为0.5 A,进而求出灯丝的电阻为5Ω;两种方案都可以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大梦的方案仅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需换接电压表,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