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

第1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概况

1.1项目概况

凉州,是“丝绸之路”重镇,素有“四凉古都”之称,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海内外。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古浪石峡,南靠祁连山麓,北抵腾格里沙漠,西临茫茫草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条黄金旅游线。区内有以“陇右学宫之冠”之称的文庙,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铜奔马出土地雷台汉墓和雷台,著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葬舌之地罗什寺,海藏禅林海藏寺,大云晓钟古钟楼,以及西郊公园、南城门楼、东关花园、海藏公园等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线路;东线有以全国第一座沙漠公园,西部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以及延寿寺、设施农业、皇台葡萄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旅游线路;南线有以正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点为主石窟塔寺旅游线路;西线有以莲花山寺、药王温矿泉疗养山庄等景点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北线有以名胜古迹松涛寺、西宁王碑、下双大庙等为主的寺观庙宇旅游线路。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园风情,有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有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有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有高效设施农业,有万亩葡萄长廊和中国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观光旅游、文化访古、旅游探险、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近年来,凉州人民为打好“中国旅游标志之都”这张牌,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档次和服务质量,凉州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国甚至国外打开了市场。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凉州区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景点厕所卫生条件极差,环境较好的旅游厕所几乎没有,部分景区(点)甚至没有厕所,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的影响了旅游景区(点)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为从根本解决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的问题,为中外游客营造一种卫生、清洁的旅游环境,依据《武威市旅游事业“十五”计划》、《区域分析与规划》以及区内自然条件、给排水条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拟对凉州区内各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全部更新改造为水冲式厕所和免冲式环保厕所。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拉动了西部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旅游业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号召,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专门设立了旅游国债资金,投资建设西部旅游、生态旅游、扶贫旅游等重点项目,特别对西部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厕所加大了投资力度,争取和利用好旅游国债资金对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2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九五”以来,凉州区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和修复了一批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点),形成了行、游、住、吃、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体系。尽快新建旅游景区(点)的高档次旅游厕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首先要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建设高标准的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旅游景区(点)服务档次,美化景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环境保护的需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环境保护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条件。旅游厕所的修建,既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整体形象,实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1.2.5旅游者消费需求发展需要。

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旅游不仅要求愉悦、放松,还要求舒适、卫生。高标准的旅游厕所不仅能丰富景区(点)的内涵,而且还能满足旅游者的各项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城市和景区(点)的品味与形象。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标准的旅游厕所可以借助现有基础设施如给、排水、电力设施,修建成本相对较低。

1.3.2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产业正在凉州区如火如荼地兴起。

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雷台公园的扩建工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色旅游形成专线,观光农业形成规模,交通通讯不断完善,民俗风情丰厚浓郁,各种景点争奇斗艳,为凉州旅游业的发展推波助浪。

1.3.3各种装饰优美的造型厕所也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点缀了景区景点。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各景区(点)的厕所现状。

武威市凉州区现有160多个景区(点),除文庙、雷台公园各有一个普通的水冲厕所外、其余景区(点)基本为一些结合本地条件而建的旱厕、土厕,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无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区内尚无符合景区标准旅游厕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据旅游景区(点)最大日客流量和厕所使用情况,按照《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旅游景区(点)厕所厕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区共需要设置厕所52个,厕位305个。具体估算表见表(一)。

2.3建设内容及规模

2.3.1新建水冲式旅游厕所21间,其中:2厕间5厕位13间,2厕间8厕位2间,2厕间10厕位4间,2厕间12厕位2间。

2.3.2新建免冲式旅游厕所10间,其中:4厕间5厕位8间,8厕间10厕位2间。

2.3.3新建太阳能免冲式厕所18间,其中:4厕间5厕位9间,3厕间3厕位6间,2厕间4厕位3间。

2.3.4购置移动型4厕间5厕位免冲厕所3辆。

2.3.5改造现有给、排水设施。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2资金来源

申请国债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地方配套430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期及步骤

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即年6月至年12月,分期分批建设。

第一期:年6月至年10月。完成武威市凉州区各景区(点)高标准厕所规划设计方案并立项,完成文庙、雷台、西郊公园、海藏寺院、海藏公园、东关花园、南城门楼、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厕所的建设。

第二期:年10月至年12月。完成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园、莫高旅游度假村、邓马营湖、莲花山风景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区、高坝智能农业示范区、沙产业室、沙生可食用动植物生态园、皇台葡萄基地、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旅游厕所建设工作,沙漠探险区购置3辆可移动免冲厕所。

第五章

项目效益评估

5.1社会效益

5.1.1项目建成后,各种造型优美的厕所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众多游客到武威观光旅游;

第2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局对照下达的工作任务,按照《2011年政府工作要点》府发﹝2011﹞1号)及政府督查室《关于报送〈2011年政府工作要点〉完成情况的通知》府督﹝2011﹞1号)要求。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2011年。以环境创优和招大引强为着力点,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力提升乡村旅游水平,着力壮大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1-6月,全县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9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5%

一)二期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及招商引资等工作有序推进;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为省级自然遗产,市级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是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1-6月完成投资10140万元。遗址馆外装饰、提灌站建设等工程全面完工。正加快推进申创国家级自然遗产相关工作。二是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1-6月完成投资9400万元。景区修复工程三个标段建设有序推进,游客中心、停车场、百尺桥翻新等工程已完成90%左右;软件提升工程及各项宣传营销活动同步实施,景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创建4A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特色集镇项目1-6月完成投资1600万元。完成了花园街两侧步行道路的踩块的铺装、路灯的安装、个别路段出入口硬化处理等工程;东风渠整治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方案已形成,待评审完成后将着手实施。四是景区1-6月完成投资7990万元。国际城项目投资商前期300万元拆迁安置资金到位;亲水公园二期建设场平完成,土建工程启动。五是沱牌诗酒名企名镇1-6月完成投资8350万元。完成了集镇风貌试点造型,基本完成了地下排污管道改造、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柳湖电站建设和沱牌技改项目。

二)先后在山景区、风景区、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举办了第十三届节、第五届“之春”踏青节、第三届清见品果节及“三月三”庙会。通过节会平台,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以节兴旅”办好县“2011年乡村旅游节”自3月开始。充分展示了全县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入,大大提高旅游的品位及经济、社会效应。二是以创建活动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省级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现已通过市级初检。

三)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我县的旅游综合开发,招大引强工作取得突破。组建专门的招商队伍。为旅游项目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一是与中华侏罗纪(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该公司将投资30亿元开发建设中华侏罗纪公园;二是与愿望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该公司将在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东方影视中心、西部饮食城、五星级酒店等文化旅游项目;三是与弘泰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县致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投资国际城框架协议,该项目总投资30亿,主要建设五星级大酒店、会展中心、老年社区、高尔夫练习场、汽摩俱乐部等项目。

四)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4A景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为确保今年8月底前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抽调了工作人员,组成软件资料筹备组,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先后召开了专家辅导会、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暨培训会,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分阶段细化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五)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切实强化旅游行业监管。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全县无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发生。二是继续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景区”和“廉政文化进景区”活动,全面净化景区环境,提升景区整体形象。三是宣传、贯彻《省旅游条例》和《旅行社条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充分挖掘特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包装推广特色旅游商品,大力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

二、存在问题

旅游产品开发而及包装品位偏低、影响力不足,一是县面临着国内旅游发展的严峻挑战和旅游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客源分流的激烈竞争;二是全县的旅游业仍存在着产业体系不够完善。旅游企业小、弱、散,核心竞争力不强,旅游购物市场发展滞后,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文化纪念品等问题;三是旅游专业人才缺乏,行业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和要求。切实抓好招大引强,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休闲度假区、沱牌诗酒名企名镇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推荐、对接工作。做好现有招商企业的跟踪和项目的落地建设。

完善旅游要素,二是加快品牌建设。对现有A级旅游景区实施全面整改。为游客创造方便、安全、舒适的旅游条件。全面推进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力争8月底前完成省检。积极策划各类旅游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节会

加大对旅游项目、产品的宣传推介,和网络媒体等平台。塑造旅游品牌。深入推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创建及星级农家乐评定工作,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第3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一、我县旅游发展现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能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发展,深化完善重要旅游区域规划,着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等级景区创建力度,努力提升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档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克服因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力加快我县旅游经济的提升和跨越。规划先导,依托产业,创建品牌。我县在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以规划为先导,整体谋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前期旅游规划。依托传统区域产业的发展,努力挖掘和培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地域优势,成功创建旅游特色品牌,为后续发展增强后劲。2008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1876人次,比2001年的3.15万人次增长18倍多,年均增长53.68%;旅游总收入39590.91万元,比2001年的1349万元增长29倍多,年均增长65.7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305人次,比2001年的1516人次增长18倍多,旅游外汇收入1015.12万美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正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目前我县旅游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我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旅游经济经营情况有所下滑,游客数量明显减少;二是一些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资困难;三是旅游产品促销和市场开发水平不高;四是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不够。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整合旅游六大要素,拉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推进实现既要“外部的投入拉动”又要“内在的经费拉动”双轮驱动式的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继续保持全县旅游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1、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坚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高人们旅游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游客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尤其是要继续努力打造“旅游景区精品、文化旅游名品、度假休闲新品”,同时,也要总结大众化旅游产品,要为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更加方便、更加实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要着力解决好与广大旅游者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和人民群众享受“进得来、玩得起、想再来”的旅游生活。

2、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注重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二是注重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牧家乐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项目。三是注重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积极发展区域旅游互补和联动,利用我县有利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人流、物流平台,为红河州旅游大市场做好服务。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大力引项目、引资金、引创意,不断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提高景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4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当天,来自海内外的与会嘉宾观摩了青岩古镇、时光贵州旅游小镇、多彩贵州城、中天未来方舟旅游综合体等贵阳市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代表,不仅欣赏了贵州秀美山水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还体验了“智慧旅游”带来的便捷服务。惊喜之余,与会嘉宾无不感概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亲临本届大会的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展旅游业决心大、思路清、举措实、成效好,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创造了旅游业后发赶超的“贵州模式”。

省委书记赵克志说,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一支走向世界的“奇兵”。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

凸显旅游综合效应

自2006年起,贵州各承办地按照“确定一个主题,熔铸一个亮点,打造一个精品”的战略部署,推出9个旅游品牌,提速当地旅游业5年以上发展,形成了“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一个旅游精品,助推一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副省长蒙启良表示,贵州每年举办一届旅发大会,这在全国各省区市是唯一的。

旅发大会倡导和引领贵州省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旅游发展大会的承办地,是当年全省旅游建设重点,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及发改、财政、住建、交通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承办地基础建设以及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优化了整体发展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投入,改善了当地旅游服务体系。

正如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所言,办旅发大会,其意义是跳出旅游抓旅游,透过平台拓发展。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

安顺市黄果树、龙宫成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黔南州推动荔波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黔东南州成功推出“天下西江”乡村旅游品牌,遵义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毕节百里杜鹃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连续举办旅发大会,一批响亮的旅游品牌脱颖而出,贵州旅游市场策划与开发,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旅游产业管理与经营,旅游人才开发与培养都有明显提高。

如今,旅发大会已成为贵州特色鲜明的“软实力”和推动贵州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除了一年一度的旅发大会外,贵州近年来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亦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为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2013年,贵州提出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省委、省政府从“构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5个100工程”发展平台,并将100个旅游景区纳入其中。

一年多的实践表明,100个旅游景区在优化配置资源、统筹全域旅游、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充分彰显,在增加投资、引领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效应明显。

数据显示,2013年,100个旅游景区完成建设投资223.57亿元,今年1至7月份,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892个,累计完成投资169.85亿元。

依托100个旅游景区,贵州还探索出一系列宝贵经验,如建立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投融资新机制,以及推出了激励扶持资金以奖代补、实物工程任务细化分解、进退递补动态管理、重点景区示范带动等新举措,为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注入了强大活力和动力。

与此同时,全省已有57个景区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互通互连,融合发展。园区、城区、景区“三区互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贵州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旅游业发展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年均增幅分别达29.4%和26.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9个和13个百分点。

利用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贵州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发展局面,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据省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100个旅游景区完成招商到位资金169.84亿元,完成投资220亿元,成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有1600多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年带动社会就业110万人,受益人数超过260万人;贵阳龙洞堡机场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全省旅游商品企业增至2370多户;淘宝网多彩贵州旅游馆累计销售商品34.3万余件,销售额已突破4000万元。

邵琪伟说,贵州旅游业突出的发展理念,就是充分释放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

构建快进慢游服务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到贵州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着力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旅游资源“是贵州的优势所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转方式、优结构、促改革、谋发展,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贵州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又在发展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旅游业建设成为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

贵州旅游主管部门提出,必须坚持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多给自然“种绿”、给生态“留白”,积极开发湿地、森林、湖泊、山岳等生态旅游产品,努力把贵州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基地。

随着厦蓉、杭瑞高速全线贯通,贵广、长贵高铁年底建成,今明两年,我省将迎来航空、高速、高铁立体化运营的高速时代,一场千年未有的交通之变正让贵州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就贵广高铁而言,其沿线途经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的11个县级行政区,辐射覆盖黄果树、荔波、千户苗寨等重点景区,如何连接好景区“最后一公里”,让游客进得来、散得开、住得下、出得去?全域化的高速交通网络倒逼贵州在旅游发展上未雨绸缪,提出了构建“快进慢游”服务体系――

产品打造上,针对境外游客、高铁游客、高端游客量身定做,大力开发一批休闲、摄影、徒步、骑行、养生、美食、蜜月等慢游产品和组合线路。

综合对接上,在高铁站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相对集中区域,建设集咨询、预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推进航空、高铁、公路与景区的交通连接和“零换乘”,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自驾车营地建设。

营销推介上,组织好旅游航空推介、高铁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打响贵广高铁沿线“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各地根据区位条件,主动加强与高铁沿线、跨线城市的对接,推出周末游、休闲游等有特色和价格优势、服务优势的产品,吸引高端游客向全省延伸覆盖。

第5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第一条为规范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投入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十堰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设立的由市财政局负责管理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要与中央、省、市及其他旅游发展建设配套资金捆绑使用,以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第二章专项资金使用的原则、范围

第四条使用专项资金必须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专款专用;

(二)突出重点;

(三)以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为主,专项资金为辅;

(四)坚持"三个优先",即有利于改善旅游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项目优先;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高,配套资金落实好的项目优先;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投入产出效益好,投资回收期短的项目优先。

第五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市级以上旅游景点建设;

(二)黄金旅游线路基础设施建设;

(三)主要景区和旅游线路规划(三区三线);

(四)鼓励开发旅游项目。

第三章专项资金申报条件、内容、时间和审查程序

第六条项目申报的条件。

(一)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

(二)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项目;

第七条项目申报内容。凡申报使用专项资金,应提供以下项目申报材料:

(一)使用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二)依法提供以下许可手续、相关批件和证明依据:

1、省或市旅游规划评审委员会的规划评审报告和县市区政府规划实施批复文件;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

3、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

5、项目设计单位的证明和项目建设投资预算文本;

6、项目开发、投资、经营管理等相关合同。

第八条项目申报和审批

(一)申报。

1、项目单位向所在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提交本办法第三章第七条规定的文件和材料;

2、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对项目单位所报文本材料进行审核签章后,报送市旅游局和财政局;

3、申报时间:每年6月30日之前

(二)审查。市财政局会同市旅游局按照专项资金使用原则、范围等共同对项目进行审核。对于申报专项资金数额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市财政局、市旅游局应组织力量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论证。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下达、拨付

第九条市财政局、市旅游局按照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和市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补助额度,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

第五章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专项资金的管理机构和职责。

(一)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单独建帐,并按照财政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管理。

(二)市旅游局负责对申报项目提出初审意见和组织论证评估工作,参与项目资金的监督与检查。

(三)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及项目执行过程中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和审查,参与项目的初审和论证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一)市财政局、市旅游局负责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度及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合同要求报送项目执行情况及有关财务、效益报表。

(二)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停止拨款或提前收回专项资金补助:1、擅自变更专项资金用途,转移或挪用资金的;2、项目管理混乱,进度缓慢的;3、经济效益较差的;4、项目投资事先留有缺口,自筹资金不落实,不能按期完工的;5、利用专项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凡弄虚作假套取专项资金的,一经查实,市财政将全额收回专项资金,并取消今后享受专项资金补助的资格;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6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市人民政府:

2009年是我委切实巩固好××湖环境保护整治工作成果,全面加快推进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确定的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4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市委、政府旅游强市“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肩负起“决战××湖”的历史使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实施好阳光政府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继续坚持“一手抓保护管理、一手抓规划建设、一手抓基础工作、一手抓招商引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方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和谐景区、促进景区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加大项目筹融资和创意招商工作力度,女儿国项目己正式启动建设,景区项目筹融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湖公路和银湖岛渡假村建设全面加快,4a级景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a评专家组终评,使景区综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序轨道,有力促进了××湖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现将我委一年来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一年来,根据省、市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配合投资商搞好女儿国项目修建性详规的调整和地质勘查等各项前期工作,多渠道开展项目筹融资,进一步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环湖公路和4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

(一)女儿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一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精神,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建设。一年来,我委积极配合投资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规划和地勘等前期工作。2009年7月8日,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的××女儿国投资控股公司,××湖女儿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女儿国项目建设用地规模为175公顷,总投资约36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与××湖支线机场建设同步完成。7月8日,与上海中帮置业集团、上海米丘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湖女儿国镇项目启动仪式”,邀请十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并对项目情况和启动仪式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二是为了加快推进女儿国项目建设,我委积极争取省、市农发行的信贷支持,共筹措7000万元资金配套建设××湖环湖公路和支持××湖支线机场建设工作。现完成××湖环湖公路3000万元的投资建设任务,拨付××湖支线机场前期工作经费1100万元,确保了××湖景区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了里格摩梭文化展示中心的硬件建设。

三是为保障女儿国项目建设对供电的需求,积极配合电力部门投资3600万元实施建设了11万千伏的女儿国项目供电线路和变电站。

(二)环湖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三)切实做好摩梭生态文化村落保护规划等前期工作 (四)银湖岛度假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通过我委积极配合投资商协调各方关系,2009年,经过一年的时间,银湖岛度假村总统别墅区2号、3号、4号、5号、6号别墅楼完工,二十八间套房、标房,四十个床位现已投入试营运阶段;总统一号别墅区土建工程己基本完成,并将进入装修收尾阶段。总统一号别墅区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近1.5亿元。 一年来,为进一步巩固××湖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果,我委切实加大投资,认真做好景区美化、绿化工作。

一是完成竹地垭口至四川大嘴及洛水片区植树绿化工程,共栽种柏杨、杜仲等绿化树木35300株。其中:湖滨带沿路种植柏杨树及垂柳3800株;环湖路沿线、洛水、三家村、污水处理厂共种植杜仲树苗31500株;在乌马河至洛水湖滨带购置8条猪槽船种植花卉,里格垭口至索道沿线种植波斯菊30亩。

二是先后租用洛水、红崖子、里格土地280亩,用于种植雪桃、雪梨、梅子等经济果木,同时套种田间矮杆植物绿肥、葵花及土豆。目前己在洛水片区种植雪桃11600株,里格村种植雪桃、雪梨、梅子共1500株,土豆10亩。

三是完成落水湖滨带绿化工程(仿生态水泥围栏)1750m。

四是完成洛水村过境公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为2462.2m2,土方平整890.4m2、绿化种植、绿化养护、木栏杆2296.1m等。

(六)积极配合××湖支线机场建设

目前,××湖支线机场进场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我委正积极配合市、县相关部门开展支线机场建设的相关工作,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

二、景区保护管理和旅游发展取得新成绩,4a创建通过终评

(一)4a级景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终评 (二)旅游接待经营收入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委进一步加强景区门票征收管理和对外宣传促销工作力度,积极树立景区品牌形象,使××湖景区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有所增长。2009年,预计××湖景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13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16、4.83和7.56。

(三)建立健全管理职能,旅游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序轨道

一是组建景区旅游服务管理机构,打造管理团队。为进一步提升××湖景区的整体竞争力,打造女儿国旅游高端品牌形象,促进××湖旅游业健康发展。我委于2009年1月18日,组建成立了××××湖旅游开发公司下属的××女儿国旅游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游客服务功能建设。增设了里格、洛水码头和达巴三个游客咨询服务点。配套建设了××湖景区旅游结算中心,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规范管理旅游团队进入××湖景区,促进门票销售,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资金流向,规避债务纠纷。

二是切实加强综合管理,进一步规范景区旅游市场。为加强景区内所有经营活动的特许准入管理制度,我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景区各经营户,实地察看是否符合申领《准营证》的相关要求,并建立健全《准营证》审批会议制度,严格按照景区管理处关于市场准入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凡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必须服从景区管理机构的督察管理,从源头上严把经营活动的规范管理关。到目前为止,××湖景区新批办《准营证》28户,换证251户,基本完成了洛水、里格、小洛水、蒗放四个村的《准营证》审批及年检换证工作。使景区综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序轨道。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游客投诉制度。一年来,我委积极组织综合管理科和稽查队人员对黑车、黑导和无证经营户进行严查、严打,严肃处理了7起当地黑车藏带游客逃票事件。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湖风景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及时完善了景区游客投诉与处理程序,积极为游客提供热情便利的服务。全年共处理游客投诉案件18起,协调处理因划船引发的游客纠纷案件5起,较好的完成了景区旅游投诉处理工作,让外来游客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满意的答复,树立了管委会在游客中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认真处理好××湖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重要决定上来,我委认真处理了××湖保护管理和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严格规范广告招示牌设置等旅游从业行为。一年来,共拆除各种不协调广告招示牌58个,按规范要求设置广告招示牌29个。与市委党校联合,邀请专家在景区举办系列知识讲座,得到了景区干部群众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努力促进环境卫生的有序管理。针对景区环境卫生还存在一些死角、环卫整治工作战线长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管理服务公司的领导,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努力提高人员素质,认真搞好洛水、里格、三家村、尼寨、小洛水等沿湖村寨及景点的绿化、美化和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做到定人、定岗、定线,定期对景区公路、标示牌、垃圾桶、 四是加强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督促××湖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湖景区专职消防队》的要求,结合景区具体实际情况,我委及时组建了由稽查队和环境公司人员参加的景区兼职消防队。进一步加强景区消防安全教育和整治工作,严禁外来游客在景区内生火做饭。一年来,我委与消防部门、海事处共同开展了对里格、洛水、三家村、小洛水等沿湖村寨村民的水上安全和消防安全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500人次;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与宁蒗县林业、消防等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带领景区各族群众及时扑救了民居火灾两起,扑灭了森林火灾一起。

五是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宁蒗县西布河乡马龙湾村和红桥乡大梨树村,认真开展扶贫挂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针对马龙湾自然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我委投资3万元与市科协联合实施了马龙湾自然村10千伏通电工程、人马驿道工程和群众人畜饮水工程。同时,配套10万元资金修建了红桥乡大梨树村通村公路。进一步带动了贫困山区的科学发展。 七是切实抓好景区收费站、稽查队、游客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的服务工作。做到热情、耐心、细致地解答游客咨询,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使各项服务完成率达到100,游客满意率达到98,树立了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三、切实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树立景区品牌形象

一年来,我委通过新闻媒体与网站,及时全面报道女儿国项目和环湖公路、4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使××湖得到了多渠道的对外宣传,为景区品牌形象的树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7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摘 要 2008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美国政府债务等级又遭下调,支持中国政府经济快速发展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旅游业、建设地方知名旅游地等第三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财政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支持旅游产业建设,笔者就这方面作一些自己的阐述。

关键词 财政 旅游 思考

一、目前地方旅游产业的现状

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开发朝着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旅游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社会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形成。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民间资本纷纷进入旅游业,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发展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路子,逐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一些地方旅游业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面貌、重塑地方经济形象、促进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地方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成效比较明显,但一些地方旅游业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换为产业优势,旅游品牌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融资不顺畅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以点:

(一)名气不大

1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产业发展涉及旅游、财政、文化文物、发改、建设、国土、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等诸多部门,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企业等行政隶属和管理关系不一,产生一种条块分割、管理多头、各自为政、政企合一的格局。旅游产业没有真正推向市场,还是一种“行政主体型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思路和模式,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旅游项目整体性开发不力。

2景区品牌不响。各地旅游资源丰富,但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优,功能要素不全,景区经营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还没有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对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与景区景点相融合、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文化品牌项目、品牌活动明显缺乏。

3产业结构不精。大部分旅游产业还处于观光旅游阶段,未能完全跟上国内外旅游消费理念、品味和需求,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游玩的“裸消费”居多,旅游购物和娱乐发展滞后,主体市场尚待培育。

(二)人气不足

1政策引导不力。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尚不健全,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力度不大,旅游产业定位不准确,发展规划不系统,融资政策不完善,推动银企对接合作的措施不多,激励扶持不到位。

2宣传策划不新。地方政府旅游宣传促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意,没有围绕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扩大旅游品牌知名度进行营销宣传,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宣传口号和广告语。宣传营销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没有很好地利用节会资源、重大事件、名人效应,制造卖点,加强炒作。对网络、电视、广告牌等媒介整合利用不够,旅游宣传促销缺乏持续性,氛围不浓。

3配套服务不优。财政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景区景点通行条件较差,游客服务中心没有建立起来,旅游产业链短,存在“吃”无特色、“住”无档次、“购”缺商品、“娱”少去处等系列问题。旅游管理部门人员编制、人才结构、机构设置以及职能配置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营销和包装策划人员匮乏,高素质的导游和旅游管理人员难以引进。

(三)财气不旺

1财政投入资金不足。当地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每年安排发展旅游产业的资金与实际需要还有差距,资金投入的绝对额相对于财政支出微乎其微。同时,财政对旅游的扶持措施还不够精细,集中表现为投入相对不足、资金投放模式粗放、财政投入机制不够灵活。

2招商引资力度不大。一些旅游景区开发和旅游项目投资主体单一,招商融资渠道不畅,过于依赖财政或上级资金;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缺乏旅游拳头产品和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带动和支撑,在经营理念、产业融合、经营机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成功难。

3融资瓶颈依然存在。旅游企业融资方式仍是以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地方财政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为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各级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财力保障。笔者建议:

(一)优化地方旅游业发展环境,积极推动旅游消费

旅游产业是一种朝阳产业、低碳经济,是第三产业中涉及领域最广、带动力最大的行业,旅游产品项目开发、商品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以及服务功能的完善配套等等必然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优化发展环境,使其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一是为旅游营销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加快制定出台促销奖励办法,同时发放旅游消费,选择部分知名景区进行试点,优惠门票吸引国内外游客。二是加快制定和出台旅游休闲规划,鼓励全民旅游、公务员带薪休假出游。三是建立公务接待公开招标机制,对公务接待的住宿、餐饮、旅游等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鼓励旅游企业参与竞争,提高公务接待服务质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参照家电下乡模式推行“旅游下乡”,为农民提供旅游消费补贴。

(二)支持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项目建设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要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充实要素、完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重点、分步骤地抓好旅游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升温,带动旅游规模升温、品牌升温和市场升温。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旅游产业实现四个转变。即产品提供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复合型产品转变;消费结构由单一游玩向食、住、行、游、购、娱转变;客户来源由主要吸引省内游客向国内、国外并举,不断增加远程和高端游客方向转变;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为此,地方财政应在加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安排一部分资金作为产业转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景点完善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

(三)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扶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型旅游项目和精品项目来丰富旅游市场供给,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快旅游知名目的地的打造,推动旅游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一是设立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和财政贴息的方式重点支持2-3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二是推进景点景区改造。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中央、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支持现有景点改造、扩建。三是推进旅游建设项目的项目库管理制度。对同一类型的旅游项目实施统一申报,统一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行旅游项目建设的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优化资金效力。建立以项目建设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精细化思路来管理项目资金。

(四)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搭建旅游产业融资平台

一是整合地方区域内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并吸引社会私募资金,发起设立地方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基金。二是采取财政注资等方式,成立地方旅游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和财政贴息,缓解其融资难题。三是支持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组建大型旅游投融资集团,财政可以考虑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四是打造多元化融智融资旅游开发平台。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与项目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特许、转让、承包等方式,广泛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依法开发旅游资源、经营旅游景区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降低民营、外资企业进入旅游行业门槛,鼓励和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各个领域,积极引进有竞争力的民营或外资企业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或控股,实现多种所有制旅游企业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五)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扶持

一是争取国家对地方发展旅游政策的扶持,利用国家财政直接投资或低息贷款的资金进行高标准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配套设施;二是积极寻求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主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进行战略性合作,争取开发性资金对地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三是政府发行地方债券,直接向市场筹集资金,进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者外资企业的资金,共同开发或建设景区的基础设施。五是地方政府在支持景区建设时,政策方面、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利用景区收入的一部分进行再投入,使地方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特色互补、协调发展的旅游大格局

第8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成效感受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坚持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来抓,围绕“环京津休闲旅游强县”目标,着力打造旅游副中心目的地和环首都休闲度假基地,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核心景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服务能力日渐增强,旅游宣传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规划日趋完善。规划编制了《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一心两轴六区六基地”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编制完成了《潮河农业观光园区规划》、《恒河源塞外山水休闲区规划》、《天子山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等一系列重点景区专项规划。同时,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编制了《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休闲基地建设规划》,划定在北水泉乡以西紧邻北京的四个乡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设施和农家休闲园,使之建设成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基地。旅游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二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我县将休闲旅游项目作为发展旅游关键环节,制定实施了县领导领包项目制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年以来,先后谋划实施了将军国际健康城、北大青鸟3G产业园、国际体育休闲公园、山楂干红酒庄暨中国山楂小镇、天文科普城等10个以休闲旅游为主的高端服务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50亿元,上述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三是服务功能逐渐配套。道路通行环境逐步改善。雾灵山旅游路县城—溶洞段大修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津兴线二级路即将开工建设、密兴线二级路年内也将完工,承平高速公路有望立项加快组织实施。旅游要素不断完善。一家五星级酒店已经开工建设,另一家五星级酒店已完成选址,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商品研发和销售中心正在选址,宽广超市等大型商业集团即将进入我县。

四是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采取政策扶持、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旅游、种植园和采摘园等休闲旅游产业。目前,已有眼石、大沟、大安峪、王坪石等特色旅游专业村30余个,发展旅游农家院600余户,床位7000个,餐位9000个,旅游从业人员1600人。

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京津等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知行不一。由于旅游类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致使部分干部群众虽然意识到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行动上未引起足够重视,思路上也不够开阔。

2、缺乏整体开发意识。我县的旅游发展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景点太散,过于分散,各自为战,接待能力差,服务水平低,各景区之间缺乏精品线路串连,不能形成拳头。

3、旅游要素不够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够完善。吃的方面。缺乏地方特色餐饮、传统小吃,没有地方标记;住的方面。目前县内仅有2家三星标准酒店和几家稍高档次的快捷类酒店,高档酒店很少,旅游旺季经常出现订不上房,住不下的情况。农家乐作为补充但档次偏低,卫生条件太差,缺乏规范管理;行的方面。县外和县城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道路标准偏低,特别是景区内道路标准更低,路况较差;购的方面。县内缺乏大型购物场所,旅游商品仅停留在山楂、板栗、苹果等土特产方面,缺乏深度开发。娱的方面。目前仅有一些KTV和足疗、洗浴场所,缺乏综合性的高档会所,不能有效拉动消费。

4、项目推进速度不快。目前已签约实施的休闲旅游类项目有10多个,多数还处在前期规划设计和项目审批阶段,开工的项目推进速度也比较缓慢。

5、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我县紧临京津,但京津地区,特别是北京客源对我县认知度不高,宣传方式上缺乏整体性,主题不突出,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6、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制约,我县各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缺乏有效整合,难以整体推介。

发展机遇和优势

目前,我县休闲旅游产业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快发展时期,概括起来有“三大机遇和四大优势”。

三大机遇即: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全省加快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和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三大机遇。特别是省委书记张庆黎、代省长张庆伟到调研后,对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将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倾斜。

四大优势即:自然禀赋、区位、文化底蕴和后发优势。

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我县十二五规划中确定:到“十二五”末,全县旅游项目累计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要在全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行大作为、有大贡献”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省加快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大机遇,依托自身良好区位、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统一领导干部思想,凝心聚力,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县十二五规划和十二次党代会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将休闲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建议采取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聘请旅游方面权威专家和教授到我县专门就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辅导,进一步开阔广大领导干部思维,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休闲旅游工作的领导,建议专门调整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掌握和推动旅游工作。同时,建议专门成立县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审批委员会,从项目落地、规划审查、修建性详规审批等多个环节进行把关。三是上下协调联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旅游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需要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协调联动,合力推动。县政府对各有关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进行规范,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各执法部门要尽量减少对景区景点的执法活动,对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一经发现,对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外地来兴旅游的车辆要实行一路绿灯,如有轻微违章,纠正后立即放行,不得强行罚款。乡镇也要深入研究支持旅游业发展问题,帮助解决景区开发建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2、进一步创新举措,解决体制机制障碍。一是研究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整体收购旅游资源,整体包装打造,统一经营管理。在未找到合适投资商前,建议先由县政府或旅游商务局牵头成立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在各景区独立售票的同时,采取“一票通”或景区“联票”的形式,统一发售县内雾灵山、溶洞、九龙潭、六里坪、奇石谷等旅游景区景点门票,各景区分成比例按照景区经营规模和接待人数测算。对旅游社组团购票进行让利,让利方式可通过各景区门票折扣提取,如让利有限建议由县财政适当补贴。二是协调处理好与雾灵山保护区关系。加强与雾灵山保护区沟通和协调,使雾灵山真正发挥旅游龙头作用,实现雾灵山保护区与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互利共羸。

3、进一步加强监控,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休闲旅游类项目要严格贯彻执行“一防圈地、二防过度开发房地产、三防项目过度包装、四防项目建设和农民利益无后续保障”的总要求。具体工作中对已签约项目要本着“要么盯成、要么盯黄”的原则,绝不能让开发商拖拉、扯皮,伺机圈地,贻误我县发展时机。一要积极配合。对于已确定的开发项目,牵头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开发商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绝不能使项目建设因我们的原因而放缓或停滞。二要加强监控。对于已签约落地休闲旅游类项目,建议由旅游和商务局或发改局负责牵头管理,逐项目建立档案,严格按照所签订协议确定的时间节点和建设任务,挂牌督战,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向县领导反馈。

第9篇: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条件范文

关键词:榕江县 乡村 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93-01

榕江,旧称古州,古为江南八百州之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都柳江上游,地跨月亮山、雷公山,属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全县总面积3318.5平方公里,辖19乡镇,居住有侗、苗、水、瑶等四大少数民族,总人口36.4万人。榕江是苗侗祖源文化集散地,素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美称。

一、立足际,因地制宜充分做好旅游资源分析

1.综合区域分析

1.1地理区域――黔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

榕江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湘黔桂三省结合部中心地带,位于都柳江畔。榕江县城至省城坐动车仅需一个半小时。距广西桂林365公里,柳州366公里,因此有“黔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地理区位优势尽显。

1.2交通区位――大交通良好,小交通不断改善

榕江县交通环境良好。贵广高铁穿境而过,并设有榕江站。G76、G321、S308等多条公路于此交汇,构成了便利的公路体系。水运方面,船舶顺都柳江而下可直达广州。航空方面,东北、西南与黎平、荔波毗邻,距离不足100公里,整体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格局,可进入性良好。

1.3旅游区位――区域旅游发展重要节点

贵州省“十三五”提出构建“四圈二带”的旅游发展格局,即以凯里为中心的雷台剑苗族文化旅游圈,黎从榕侗族文化旅游圈,镇远-施秉-黄平-岑巩沿阳河旅游圈,天柱-锦屏-三穗沿仰阿莎湖旅游圈,沿贵广高铁、沪昆高铁两条旅游带,榕江是黎从榕侗族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广高铁旅游带的重要节点。

2.自然条件分析

榕江县山地众多,地貌多样,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生物资源类型多样,潜力巨大。榕江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3.01%,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物种多。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复杂的森林植被和地貌,给野生中草药创造了繁育宝地。在月亮山、雷公山、百药山、八万山等大山中保存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中草药。

3.历史人文条件

榕江县苗族、侗族文化十分丰富,如爬窗探妹习俗、招龙节、牯脏节、茅人节、萨玛节、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芦笙舞、古瓢舞、木鼓舞、多耶舞等,风情浓郁,品类众多。除苗侗外榕江县还有水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此外、榕江县还是“红色革命老区”、“贵州省体操之乡”。

二、山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

1.优化旅游布局

按照“一心三线”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打造知名品牌,树立榕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形象,构建“民族文化,原始生态,休闲体验,养生养老,科普探险”等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1.1一心

“一心”,即县城旅游集散中心。突出以县城为中心的地位,在县城,由南到北合理布局,“头塘生态小镇,杨家湾康体养生基地,苗王小镇,五榕山城市主题公园,百榕健身公园,森林公园,江滨国防大酒店,综合体育运动场,卧龙樱花生态园,西南花木基地,三宝侗寨侗文化旅游景区,现代高效农业观光示范园,城市客厅,乐乡美丽乡村,笔架山户外运动基地”等一批山地特色旅游景点,将县城建成农业观光、旅游集散、商务会议、康体养生、文化发展、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宜居、宜游、宜购、宜娱的山水田园休闲旅游城市。

1.2三线

“三线”,即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打造以大利宰荡为核心的侗族大歌及传统村落旅游路线。二是打造环雷公山百里苗侗风情旅游路线。重点推进寨蒿国际旅游度假区,乐里七十二寨侗寨旅游景区,茅人河景区和小丹江景区。突出民间传统节庆活动、自驾、露营和康体养生项目开发,探索推出民族斗牛等具有国际代表性的体育赛事或体验项目。三是环月亮山百里梯田旅游线路。依托月亮山原始生态和原生民族文化,探索穿越月亮山、孔明山原始森林探险路线。

2.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

2.1交通设施

以农村公路三年会战为契机,实施县城内提等升级工程,通过小火车通道,打通景区、景点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完善旅游通道沿线标识、标牌,逐步开通旅游专线。组建旅游服务车队,加快形成方便快捷交通网络。

2.2接待能力

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宾馆酒店餐桌娱乐服务行业管理;完善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住宿接待及休闲活动等配套基础设施,扶持培育一批星级酒店、旅游饭店、乡村客栈、民俗宾馆、购物中心和农家乐等,提高旅游服务和接待能力,让游客“食之放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

2.3旅游公厕建设

完成大利、宰荡、乌公、小丹江、加宜、八蒙、摆贝、定旦、亚勇等重要民族旅游村寨和G321、G356、G211等重要道路公厕建设及管理。

2.4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用人机制,引进专业旅游规划团队、管理人员,高标准做好旅游项目策划、开发;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人数据库,抓好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和讲解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批经典民族艺术节目,培养一批优秀导游。物色一批法语人才,让相约未知地带变成已知。

2.5三江两岸大力宣传栽麻种竹栽花活动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把沿河居住的老百姓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并逐渐形成管护的理念,把三条江打造成三条绿色长廊。

3.全力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3.1高标准明确发展地位

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未知地带户外探险基地”、“康体养身基地”、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县的目标,大力实施“文旅兴县”和全域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井喷式”增长,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3.2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突出公司投入主w,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县级旅游融资平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村委会+公司+景区+农户”方式,借鉴“三变”模式,盘活景区和旅游村寨土地、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资产,让群众参与景区、景点建设并从中受益,切实发挥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作用。

3.3抓好项目建设

抢抓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18年在黔东南召开的机遇,加快推进大利侗寨、宰荡侗寨、寨蒿国际旅游区、小丹江旅游景区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充分挖掘榕江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积极谋划三国文化、古城文化、苗王文化、娘美文化等一批具有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渊源的项目落地建设,用项目建设展现榕江精彩故事,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3.4推动“旅游+”融合发展

做好“旅游+”这篇文章,以“旅游+”带动榕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1)推动“旅游+农业”。加快美丽乡村、特色农产品、林禽种养殖基地以及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头塘生态小镇和“古州田园”项目建设。

(2)推动“旅游+工业”。以景区标准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围绕银饰、刺绣、蜡染等民族民间工艺以及苗侗药饮片、制剂等民族医药产品、开发出一批本土化、个性化、特色化“旅游必购商品”,探索发展工业旅游。

(3)推动“旅游+城镇”。积极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积极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特色民族城镇、和谐美丽乡村”。

(4)推动“旅游+服务业”。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十二要素,配套三宝、大利、小丹江等景区景点的水、电、路、公厕、停车场、宾馆、宽带、人才等“快旅慢游”服务体系软、硬件设施,促进服务标准化,提升旅游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