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文化交流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交流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交流的作用

第1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民歌 《刘三姐》;南宁民歌节;东盟;文化交流

今年(2013)是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第十个年头。中国与东盟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双方合作已进入加速期,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把握时机推动双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全方位合作。在这其中,文化艺术交流的作用愈发显著。它不仅对推动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更在加深双方人民的了解与增进双方人民的友谊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民歌作为广西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传统民歌传唱:文化传播中埋下的种子—一以“刘三姐”为例

我国民歌不仅包括传统民谣、号子、小调还包括与众不同的广西壮乡山歌。民歌与古典音乐、重金属音乐、流行音乐以及摇滚音乐等相比不仅同样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节奏性和欣赏性,更重要的是民歌在文化传播与日常交流方面展现出极强的信息传递性。民歌来源于普通群众对生活生产的感悟,有的是独唱形式的小调,有的则是以对唱方式呈现的山歌,山歌对唱不仅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说理甚至于争吵。

中国民歌尤其是两广地区、福建和台湾地区的民谣、民歌在东南亚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邓丽君的《甜蜜蜜》等等。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都通行汉语,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居民在明清时期移居东南亚,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生活习俗、商业活动、语言文化以及音乐舞蹈都相继流传开来。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称,古老而悠久的壮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灿烂的文化和艺术。自古以来刘三姐歌谣见证了壮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民族风貌。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刘三姐的对歌传歌引来无数歌迷前来学歌,以后便形成了歌圩。刘三姐的歌谣内容主要以描述壮族人民日常辛勤的生产劳动,反映壮族人民勤恳朴实与乐于自然斗争的精神,及对爱情向往真诚、互信、自由、平等,对封建传统礼教反抗与蔑视的爱情婚姻观。“竹篙打水浪飞飞,好情结交不用媒。多个媒婆多把嘴,免得人家讲是非。” 这些都是对当时百越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东盟许多国家在当时都受中国文化辐射,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着历史渊源。以越南为例,越南与广西山水相连,世代友好往来,中越之间有很多民族都跨境而居,历史上多源于我国古代越人,双方之间文化交流密切。越南北方民歌主要内容也多以爱情为主题,对婚姻包办的不满如“嫁夫不知夫君面/夜睡疑是邻家翁。” 还有也多是越南人民与自然抗争的劳动描述。同时,越南北方的民间音乐的音阶也与刘三姐歌谣类似,sol-la-do-re-mi 曲调明快。这些内容与形式上与刘三姐歌谣有着相似之处,甚至可能是双方歌谣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这些都说明自古以来,双方就在歌谣传唱中就已埋下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种子,等着后人去挖掘。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很多古老的传承都已消逝。但是“歌仙”刘三姐却在新时代仍旧焕发着光芒,随着歌声传唱中国大地,乃至唱响东盟。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在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之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此后,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等作品也闻名世界,成为了新一代的“刘三姐名片”。在对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盟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结果显示大部分年轻留学生了解刘三姐多是通过《印象·刘三姐》这一途径。在观看《印象·刘三姐》这一过程中增加了他们对相关汉语知识文化的兴趣与了解程度,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无独有偶,越南政府早在2006年就计划将《印象·刘三姐》移植到越南下龙湾。据中新网报道,2006年广西就已着手与越南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越南广宁省文化官员在广西桂林观看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之后,认为具有“海上桂林”之称的广宁省下龙湾也可以开发一台实景演出,便多次到桂林“取经”。广西文化部门与越南达成协议,把中国的资本、创意、运营模式等和越南的民族风情相融合,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2]此外,该创意还将“扎根”柬埔寨吴哥;而歌舞剧《刘三姐》也将进入马来西亚表演。据悉,其他一些东盟国家对“刘三姐”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见这种文化交流方式不仅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可见以《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歌文化对巩固双边友谊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同时还扩大了双方文化产业的交流。为中国—东盟之间更深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歌交流:文化交流中的绝佳途径——以“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例

南宁国际民歌节也是广西民歌文化的一张名片,至今已举办了15届,是我国唯一的国际性民歌节,同时也是我国民歌文化与外国(特别是东盟)民歌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舞台。近年来,随着南宁国际民歌多次成功举办,前来参加的海外各国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越南、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也包括其中,带来了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节目。民歌节在我国和东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南宁国际民歌节充分的展现了中国的民歌艺术,原生态的民歌、改编民歌(民歌新唱)、新编民歌和流行歌曲同台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最近举办的2013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例,整场演出以《大地飞歌壮乡情》、《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和《中国民歌世界风》四个歌圩场景贯穿全部,将传统壮族文化和时代潮流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广西文化产业的实力与创新能力,满足了各个层次、各种爱好的听众的需求,给到场和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国观众与东盟人民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广西民歌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同样的,东盟各类优秀民歌作品也被引入民歌节的舞台,如印度尼西亚民歌《梭罗河》、马来西亚民歌《拉沙沙央》、菲律宾民歌《孩儿》在舞台上也广受好评。中国—东盟民歌艺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交流中产生共鸣。民歌节上还有很多合作创新类的演出,如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传统民歌、中国歌手唱东盟民歌、各国歌手合唱新编曲目《相聚南宁,相聚永久》。整个民歌节文化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双方在文化交流碰撞中都能吸收精华,积累合作经验,实现共同协作创新。只有这样高质量的对话平台才能催生出高质量的优秀民歌新作与其它形式的艺术作品,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提供新思路

传统形式上的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模式主要是政府包办为主,这种传统模式不仅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应都大打折扣,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但民歌节则创新的采用“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机制。政府在其中起主要引导作用,确定民歌节的主题,进行社会号召与宣传。节事运作方面交由专门的公司负责,采取市场化运作,提升了效率节省了开支。同时整个社会都参与到民歌节中来,为民歌节献计献策,营造整体的氛围。在这种新的文化交流模式下,加以民歌这种广受各国群众欢迎的主题,民歌节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都大大超出了各界的预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民歌在文化交流形式上的创新很好地建构了一种典型的成功模式,为其他文化上的交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模式。

三、民歌文化融合: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

民歌文化作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在双方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一)、民歌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融合中的“多点效应”

民歌音乐不仅能在双方的歌唱家之间交流传唱,同时也能极大的拉近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民的距离。音乐特别是民歌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各国、各民族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能够直接生动形象的展现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在特定的环境中,甚至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这对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都同样适用。通过旋律、曲调、歌词能人们到达无障碍的文化交流,还能使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多样、受众更加广泛。

在民歌交流中,我们一向“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仅大力邀请外国音乐家来我国进行表演,还常派代表团到各国进行巡演。国际交流力度也逐步加大,影响力也逐步提升。除了传统的“两会一节”以中国与东盟为双边主体外。我国民歌交流还多以与东盟各国“点对点”的交流形式展开。如2013中越歌曲演唱大赛在越南河内的顺利落幕,2012中泰友谊歌会的成功举办等等以对各国的特色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友谊。此外,如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文化处举办同唱友谊歌活动推进校园的类似特色活动,极大的扩大了我国民歌在越南青少年之间的影响力,这将对中国—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作用。

(二)、民歌在深层次的融合东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随着中国—东盟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急需文化上的广泛深入交往,从而达到文化认同和融合,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深入的交往。民歌元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并与日常生活关联密切,老百姓喜闻乐见。加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构筑区域文化,有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发展。最后参照泰国以往民歌《????》(《火车》)、《??? ???》(《亲爱的妈妈》)、《?????????? ??????????》(《月亮婆婆》)、《????????》(《翩翩少年郎》)、《?????????:??????????????》(《乌龟与兔子》)、《????????????????????》(《宋干节》)、《???? ???? ???? 》(《大象歌》)、《????????????》(《礼拜歌》)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中泰民歌、民谣中所采纳的素材和曲调都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泰国民歌的曲调特点与中国大致相似,易于引起共鸣,都非常简洁、明快并且朗朗上口,民歌的取材都源于生活中的细节,比如节日、亲人、寓言以及具体事象。比如下面这首泰语歌:

“????????????????????(??????,??????????,???????????) ????

????????????????????(??????,??????????,???????????) ????

??????????????????????????????????? ?????????

???????????????????????(??????,??????????,???????????)”

这首泰语歌对应的翻译就是民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我们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跺跺脚,大声笑),如果我们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跺跺脚,大声笑),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幸福满意,别忘了一起(拍拍手,跺跺脚,大声笑)。”它从曲调到歌词大意几乎全是从中国的民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整体翻译而来的,可见中国民歌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的影响。

同志说过,“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4]东盟各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民歌也正在渐渐地深层次融入东盟文化氛围中,既展现了我国悠久而璀璨的民歌艺术文化,又让东盟各国加深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与精彩。这对他们更直观、感性的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也能激起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与兴趣,让中国广西民歌文化更好的走出国门,增强东盟人民对我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的认同。

所以,我们要积极发挥民歌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良好平台,扩大中国民歌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双方民歌文化的交流,为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共创中国—东盟美好明日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杨武.东盟文化与艺术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蒋雪林.《印象·刘三姐》移植越南下龙湾项目已获进展[Z].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17日.

[3]陆斐.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模式与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20卷第l期

第2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交流与碰撞:兄弟院之间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切磋

这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召开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延续前两届的主题“建筑创作的理念和理由”,同时增设副标题“大院在建筑文化影响力上的作用”作为讨论议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宇副院长、邵韦平执行总建筑师及10名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副院长和汪恒执行总建筑师一行10人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沈迪副总裁兼总建筑师一行22人参加了本届交流会。三院领导首先发言:

张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筑日新月异,三大设计院作为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在历史地位、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面对的困惑都相同。如何打造行业内的航空母舰,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取得更好的成绩,此次交流会是三院间相互沟通的平台。希望在所关心的领域,共同探讨主流设计,创造中国文化。

沈迪:作为国内建筑界的牛耳,三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很多,今天这个最特别,是平民化、没有利益冲突的建筑师之间的交流氛围。建筑创作是生存的前提,向兄弟院观摩,学习,上海现代集团分子公司每年好几百个方案,在项目的挑选上要有所考虑。按照“大院在文化领域中的引领”这样的主题,着重选择了旧厂房改造,文化项目,超大型公建这三方面的项目,这些想法反映在建筑设计中的真实状况,可以带来启示和共鸣。

崔:非常高兴第三次参加这个交流会。去年北京,前年上海的活动还历历在目。明年世博会前看世博,今年奥运会后看奥运。近来《建筑创作》杂志邀我回顾建筑设计三十年的感想,我开始找我的老照片,人过五十,翻看老照片开始变得很享受,经历中有很多细节值得回忆。1995年,1996年,布正伟还很年轻,湖南年会上有幸与张开济,刘开济、马国馨一起照相。历史非常重要,在发展中记录过程很重要。坚持下去,创造历史,记录历史。在座的各位20年后会对今天有很多的感想。我为20年后事情做得更好寄予很好的希望。

成绩与感想:大型公建项目代表国内一流设计水平

随后,三院各派出三位建筑师代表以建筑创作为主题论述了近期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体会和经验。此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副总建筑师以参展人的身份介绍了今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概况,此次中国馆的设计取得广泛好评,被英国媒体评为“十个最值得参观的馆”之首。李兴钢的参展作品为“纸砖房:容纳日常生活的真实房子”。

总的看来,三院交流会表现出,大型设计院的建筑师有机会尝试政府投资的国家级大项目,尝试较为前沿的工作方法,在计算机协同设计上,软件应用技术上,多媒体制作上都走在国内同行前列。

在创作方法和理念上青年建筑师有了新的突破。例如,曹晓昕以《模糊界限》为题,从哲学层面即打破界限,使建筑专业贯穿各个设计环节,这样建筑整体形象得以更好地控制。由于有理论思想,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这使得他的设计系统完整。

生态理念已经渗透到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

在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上更加深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苏州火车站、西安北站、西宁火车站,泉州火车站等极大地尊重当地的地域环境,结合现有的物质条件及对功能对空间的要求,都较好地推敲了地域文化的建筑表达。

大型设计院在项目的承接方面也有特点,例如遗址保护规划,厂区规划,国家大型项目,因为设计周期长、资金回笼慢,需要基础技术支持等原因,常常会成为大型设计院的项目。也常常是这种大型项目、文化类项目,对大型设计院的品牌建设上具有突出作用。

在大型项目的设计中,大型设计院能够资源优化,在探索各种专业合作可能性上具有极强的优势。在生态设计上,在与结构专业、设备专业以及生产厂商的配合上都能够形成较好的沟通和联系,设计总承包方反馈的成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会令设计成果得以更加优化。例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理念院在涉及生态节能方面的技术时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吸收前沿技术成果。在奥林匹克公园会议中心项目中,100m×80m的大跨度空间中,与结构专业密切合作,研制消阻尼器有效地减少跨度变形,创造了国内领先技术。国内大型施工企业由于经历了奥运建筑等大项目的磨砺,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中,面对亚洲最大的空间网架,施工方采用了预配组装、整体抬升的实施方案,误差变形比预期要小很多。所有这些设计的最终完成都是在强强联合中实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的设计实施也是多家设计单位密切配合的实例。面积巨大的7个院落,风格各异又相互贯通,涉及多家设计单位,在工期短,施工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合作完成。

中外合作已经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往的大型项目,中方设计单位往往是外方中标方案的施工图配合者角色,在方案创作阶段没有发言权。然而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磨合,中方设计机构逐步成熟,与外方公司的合作已经体现在更多层面上有些在方案阶段即能形成合作关系甚至起到主导作用。例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机场设计,已经从T3航站楼中向国外学得宝贵经验,具有了足够的自,在深圳机场的设计中就可以更加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各个方向的专项对口供应商。这是在中外合作中应该看到的结果。

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建筑师和企业文化。由于大型设计院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逐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能够主动包装和宣传建筑师。以李兴钢为例,在威尼斯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时,他背后的企业也得以宣传和展示。

讨论与思考:如何更好地体现和创造大院文化品牌

项目交流完毕后,三院就“大院在建筑文化影响力上的作用”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文兵:这次交流会与上两次有差别,非就建筑谈建筑,开始关注大院在建筑文化中的影响力,因为大院对其他设计院影响非常大。创作行为有个人的非常有影响力的能力,也存在在机制上和创作状态上如何增强活力的问题。在创作状态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拼体力”还是“拼技术含量”,大院的主力还是要“拼技术含量”,加强研究的成分,建立品牌逐步增加技术积累依靠实力作强。主力要用一,二年的时间将工作方法传承给助手,让个人行为变成团队行为,形成良性循环,进行自我学习。大院占有资源。

张宇:大院具有研发资源。上海现代集团花费上千万元资金用在信息化建设上。北京院也在协同设计上不遗余力地投入。

林克戈:大院最终控制着话语权。国门打开以后,国际公司,明星建筑师进入中国,小的设计公司在逐步成长,如国家大剧院项目中,大院开始缺失话语权,陷入给别人

画施工图的境地。但是这种状况现在已经改变。电脑技术的影响、软件的发展打破了以往的技术积淀,十几个创作团队可以共同协作,大院具有综合实力,与民营公司,海外归来的明星建筑师有显著区别。国外建筑师主要靠用材料变化,形体怪异取胜,越来越怪,最本质的东西越来越少,对表皮,材质的追求不应该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大院坚守建筑的本质――空间,为人服务的空间,不受外国潮流影响,大院要坚持主流,主导主流建筑。如果大院形成保护机制,保护建筑师的创作能力,对文化的影响肯定巨大。

沈迪:上海现代集团已经体制改革,对“大院的文化影响力”有三点感想:

建筑文化本身,不仅包括作品设计及建筑设计行为,还包括大院间的交流沟通,从大院的方面要谈“大”应该把交流做得面更大、交流更多。

设计作品本身,方案谈文化性最能回归本源的东西。如果承担很多理念,领导的要求,追求的目标,会影响到本源。回归本源才会体现影响力。如果说真实地表达刚刚看到的曹晓昕8岁小孩的儿童画是最真实的表达,建筑界的现状是匠气,不如儿童画。关于影响力,内部讨论,没有落脚点的没有理念的建筑不要谈。

大院真正要发挥影响力,在工作状态和作品上都要坚持自我。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媒体认为,民营化,合伙人方式是前景,创作是比较个性化的建筑创作,大院不是发展目标。我不这么认为。行业上看有大有小 大院要坚持自我,不要以大自足 以资源多为满足。在管理。运营上各院不同 各有千秋,坚持就有特点,作到极致就在行业中有立足点。组织能力上互补。在行业内,管理能力上、作品水平上真正作到位。

邵韦平:建筑的文化作用。李兴钢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非传统概念的建筑设计,有文化作用,实际上起到提升中国建筑影响力的作用。过去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美观”,但还缺少文化概念。目前许多设计工作没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点击率很高,而国内设计机构的点击率就很低,说明中国的设计机构缺乏文化影响力,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工作,还有精神层面的任务。

大院的优势及劣势。虽然占据大量财富和社会资源,大院也有很多负担,很多思维方式,工作流程不适合市场发展,大院还存在一些历史上遗留下的陋习。许多建筑师设计师停留在为各自专业规范而设计的水平,缺乏建筑整体效果的控制,造成普遍设计质量不高的局面。必须调整落后的观念,以找到大院在未来发展上的生存空间。

大院在研发和原创的工作上须进一步加强。大院在大型项目上具有不可替代优势,对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周期短及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非大院莫属,因此大院应在保留优势的同时摒弃劣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要想提高影响力还靠实力。加强学习,提高控制能力与外方的合作中发现很多做法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对细部的关注程度和设计的完成度还是很不够。建筑师只完成概念设计很难成为精品。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设计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建筑师要全面控制建筑的整体效果,包括室外和室内,就像刚才介绍的优秀作品那样。建筑设计需要开放合作,建筑师的角色如同指挥家,领导景观,灯光、室内色彩,艺术陈设专家为设计服务。

运用数字技术是建筑设计的新趋势。这是我们以往的薄弱环节。不仅仅是设计,而且还包括管理,协同工作等全方位的控制。这些也是小的设计机构无法完成的。

樊则森:下届的三院交流会我申请参加收获很大,提高眼界。结合沈迪院长提出的把影响力开放的观点,要以三院为主每次再加几家,要把G3变成G8,将大院的影响力辐射出去带动行业发展。

明星建筑师事务所或者小型设计院以复制施工图的方式在商业运作中取胜,回扣达到40%,这样的市场操作是恶性循环,大型设计院应该纠正风气。大型设计院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中国建筑设计院也有明星建筑师,鸟巢对全民的建筑观具影响力。大型设计院的操作与小型设计院的操作方式是两回事。设计能力弱,挣钱就差。大量项目如住宅小区,靠拼体力赚钱,一开始做体力活,体力活做好了,开始转型做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型设计院,大型设计所、建筑大师,大型公共建筑。大师虽然指手划脚,但是大院可以给予技术支持如结构优化等等。大院有人做复制模式,有人做有更高追求、有生命力的项目。外面单干的小型事务所,受体制限制不可能有其他的追求。通过与国外事务所的合作确实得到很多竞争力。

胡卫:不光是建筑界的问题。谈文化表明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包括话语权,用欧美文化的话语权来评判自己。展示中国文化,如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感觉是用力过猛,这就是对本身文化不自信。不急于改变,把握手上现有的东西,韬光养晦,大院本身在国内的资源,不急于呐喊出头,在国际潮流中的地位跟国力有关,大院也是有实力,自然会有影响力。建筑师的工作环境要得到保证和提升。纯商业化,生产化的系统下,无法体现建筑师的意趣。

崔海东:提升包括三层意思,水准提升、建筑提升,本土建筑技术提升。中外合作项目已经从消极状态走向积极状态。高端技术,原创作品越来越多,在行业中具有引领作用。不管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就是要有很好的建筑作品,这是所有工作的核心。不管用何方法更多地推出好的作品,这是更多地担负社会责任。

杨洲:中国的建筑设计开始走出国门参加其他的国家的设计竞争中现在在日本有个项目 很小的设计,叫“东京围门”。从国际合作上看有三个层面的提高从建筑创作层面上,通过十几年的合作建筑创作的水平已经得到提升,从技术层面上T3航站楼的实践是努力的方向,从产品和施工层面上,这是全社会的任务,长久以来的工作步伐,已经得到很大提高。

以往建筑空间是基础理论,创意,说法,必须要有理论思维。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美观”是功能主义的空间的理论体系,中国建国以后,将其改造成“坚固,实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是尽可能地美观,现在是否是建构新的理论框架的时候呢?学生时代的法宝,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已经发表了22年~24年,25年是否能继续起到主导理论思维的作用?世界是模糊连续的,语言将其定义分隔开,是否再连续上理论框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兴钢:客观上讲,威尼斯双年展希望领先于世界的思考,中国的建筑师怎么去思考和工作?今年的主题“在那――超越房屋的建筑”,以此为题,希望能够离开房屋本体更远些 越来越远些,在疏离的状态下,甚至的行为艺术都出现,目的是要思维跳开原有的框架。先锋的状态是否是中国建筑师追逐的目标,是否能够追逐得到,仍然是值得思考的。真正的建筑创作,是有其基本属性的、人的创造物,建筑师有着非常传统的属性去思考和工作。中国馆与总策展是反向的呼应关系,中国馆做的是真正的建筑,无法把真正的中国建筑移动到这里或者直接建在威尼斯。

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未来的工作?大院有其他院短期内无法获得的基础,平台的支持。特别充分地利用起来发扬光大,在学术思考上也要有自己的状态,定位和声音,真正地把大院的优势发挥到更高的平台上。

张宇总结到,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建设形势日新月异国有大型设计机构在在市场竞争力上具有综合实力,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大量的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随着设计环境的改变,如何打造行业内的航空母舰,应对市场挑战,引领主流设计,创造中国文化,都是知名大院所共同关注的领域。本次交流会信息量非常大,办公,教育、博览。交通枢纽,旧建筑改造等各种建筑类型的案例分析和思考,李兴钢走出国门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展示代表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技术和实力,包括今年的奥运建筑,明年的世博会,这些不同类型的原创作品展示出三大设计院的公众影响力,表明在体制上、机制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筑是一种文化,留给世界,影响环境。如何建立建筑服务社会,创造高完成度的产品是大院建筑建筑创作和文化建设的目标。北京院在努力构建信息化建设,协同设计,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都走在同行前面。如何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强在整合能力上的优势,在原创能力上挖掘潜力,在国际平台上展示自己,在引进国际交流上不遗余力,如何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创作思路方法上创新,在创新,能力中体现大院的责任、担负起大院的责任,是大院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3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支持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又提出‘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这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给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郭同志说。

“我省要‘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首先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郭同志说。早在年,我省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他认为,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建设文化强省的良好基础,比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闽都文化等。但文化资源只是潜在优势,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现实优势,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至关重要。为此,年月,省里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年,全省将形成报刊服务、出版印刷发行、广播影视等10大主导文化产业群。“《意见》出台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十大文化产业群已初具规模。”郭同志说,年,在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产业报告中,我省新闻出版业综合实力排名第十,去年全省新闻出版业销售总值达535亿元,比前年增加114亿元;去年,在全国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我省参评作品在所设置的6项文艺门类中全部获奖,获奖总数居全国前列,再次实现了“满堂红”。

“其次,与具有‘五缘’优势,我们要发挥这些独特优势,促进两岸文化交流。”郭同志说,与一水之隔,两岸文化同根同脉。多年来,我省围绕“五缘”优势,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发展。“像妈祖入巡游、谱入台巡展、合作举办晚会、合作拍摄影视剧、举办两岸图书交易会、版权交易博览会等,都很好地推动了文化交流。”他说,我省还与等地区共同主办海峡两岸文博会,去年举行的第三届文博会,共签约项目138个,总金额达98亿多元,两岸合作项目涉及影视、数字内容、演艺等众多领域。类似的文化交流合作不仅搭建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而且增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融。

“再次,中央明确表示‘支持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因此,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时,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敢为人先,在一些领域可以有所突破。”郭同志说,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我省许多政策、措施着眼未来、快人一步,很好地体现了先行先试,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纵深发展。“比如积极引进高校的优质学科专业资源,两地共同创办大学,就是探索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今年内,大学将动工,一期建设3个学院。其中,海峡学院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由师范大学、世新大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创办;健康学院则由药大学与科技大学、药理科技大学等联合创办。

“发挥优势,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郭同志表示,有中央的大力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的文化产业一定能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总产值将实现翻一番、占GDP的比重达到6%的目标,使之成为我省又一个新兴支柱产业,为发展、海西建设添砖加瓦,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郭同志信心满满地说。

第4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韩剧热;儒家文化;中韩文化交流与发展;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27-02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在儒家文化圈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并呈现出不断扩张和延伸的强劲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流”以其惊人的速度席卷中国大地。

韩剧热带来快速、顺利的文化交流的同时,中国国内同时产生了一系列对韩剧热播引起的问题的反思,也产生了一些非良性的问题,比如文化交流中因缺乏相互深层理解而引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媒体的不恰当报道造成的信息误导等。2013年是中韩建交21周年,两国同属于一个文化圈,地理相邻,经济互补,正视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对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韩剧在中国的热播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1993年韩国电视剧《嫉妒》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韩剧蜂拥而至,在中国不断升温。2002年,中国内地播放了67部韩剧。2004年播出的649部引进电视剧中,107部来自韩国,占引进总数的16.5%,其中《人鱼小姐》近200集。2005年中国又引进了多部韩剧。同年,素有“时尚文化风向标”之称的《新周刊》“新锐榜”因此评选韩剧为“年度时尚”。此年12月12日,在东盟峰会上,韩国总统卢武铉说:“过去2000年或2500年,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过去一百年,日本文化影响了韩国,但仅仅五年,韩国文化就开始影响中国和日本。”

二、韩剧热在中国引起的反响

韩剧成功打入中国市场,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影视传播,而是与经济、政治等密切相关,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

第一,韩剧热引发“韩流”。1997年《爱情是什么》的热播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韩流”狭义指韩国电视剧,广义上泛指在中国文化领域中所涉及的一切韩国文化现象,它包括韩国音乐、韩国电视剧、韩国电影、韩国游戏、韩国动漫、韩国电子及汽车等。中国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韩流”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随着韩剧的热播,中韩歌会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韩流”的蓬勃发展,“韩流”一词成为广大中国媒体和民众口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汇。

第二,韩剧热引发的抵制思想。一些不了解韩剧及韩国文化的中国人,看到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取得了成功,感觉很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侵略,韩剧在中国风靡之时,也出现了部分“爱国之士””打着“抵制韩剧,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认为中国大量地引入韩剧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侵袭,而盲目地诋毁和排斥一切韩剧。在“2005年电视剧题材市场研讨会”上,中国20名顶尖的电视制片人一致向韩剧“开炮”,要求有关方面减少韩剧的播出量,给国内电视剧“留点空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实际上,盲目抵抗韩剧是不理性的。历史无数次证明,在这样一个思想自由、文化交流自由开放的时代,封闭自己,排斥外来文化,不与时俱进,最终必将导致本民族自身的落后。韩剧在中国的风靡虽然给中国本土影视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总的来说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抵制它。必须看到,这种现象谈不上是一种文化侵略,它并没有使中国人抛弃自己的原有文化传统,相反它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创新。韩剧热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启发了中国有识之士对本土影视业和文化发展的反省和探索。

三、中韩文化交流道路上的问题和对策

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在韩国,人们十分热切地、一丝不苟地接受儒教。韩国电视剧积极融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描写的家庭故事、显现的文化精神多围绕儒家的道德核心进行,如义、礼、孝、诚、信、廉、耻等。充溢着儒家文化的韩剧里,社会单纯、唯美、和谐、有序。这些都能使观众焦躁的内心得以安慰,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在轻松愉快中得以领悟人生真谛,从而对中国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韩剧体现出儒家文化的魅力,也在加深中韩民众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问题上予以启示。

中韩两国交往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友谊,但是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政治原因,两国经历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互敌视和隔绝状态。尽管在1992 年中韩实现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文化交流深入发展且范围不断扩大,以韩国影视剧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使中韩民众互相了解,增强沟通。但由于恢复交往时间不长,两国民众之间了解还不够深入,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中存在误解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2013年是中韩建交21周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加深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两国政府应加强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沟通,,妥善处理两国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中韩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边界等问题上不存在严重的分歧,但在学术领域还存在有意无意的学术分歧政治化的倾向,从而导致民族矛盾的扩大化。因此,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与协商,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就十分重要。如2003年发生的高句丽历史研究问题,如果两国政府在敏感问题上事先加强沟通和交流,坚持把学术和政治问题分开、现实和历史分开的原则,把这个问题仅限于学术领域,就不会不影响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好形势。

第二,两国应加强文化交流的对等性。中国是韩国文化市场很大的消费国,但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不对等现象,中国贸易逆差较大。从数据上看,韩国电视剧近年来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但韩国引进的中国电视剧却很少。影视作品担负着极为重要的对外宣传作用,中国的电影电视作品很难与韩国民众见面,也是韩国民众对和中国现状不了解的原因之一。韩国政府应适当开放国内市场,多引进中国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改变两国影视交流的不对等现状。交流应该是相互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第三,加强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在交流中坦诚相待。中韩两国媒体间的交流十分必要,应通过交流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尽可能按照事实及早纠正毫无依据的虚假新闻和因相互了解不够而出现的歪曲报道。中韩两国媒体应该引导民众客观、全面地了解对方,处理好民族情绪。文化争端事件中往往夹杂着很多非理性因素,在资讯发达、自媒体流行的网络时代,更是容易出现缺乏深入思考的情绪表达。在这个时候,主流媒体、官方通讯社就更应承担起“防火墙”、“泄洪道”的责任。比如,韩国江原道“端午节申遗”,其实申请的是端午祭,虽然也用了“端午”两个字,但是内容和中国的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但是,由于沟通的不足,而导致理解上的极大偏差,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又如,“东北亚历史财团”前理事长访问北大时,针对“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朴正秀教授称‘孔子、西施、道教鼻祖张道陵等是韩国人’”的报道,特意强调“在韩国没有一个人讲孔子是韩国人”。韩国驻华大使馆向中国媒体致函称近日流传的“韩国教授称李白系韩国人”,“朝鲜族发明汉字”等报道没有事实依据,并对中国媒体不加核实便转载表示遗憾。韩国使馆称希望中国媒体认真负责,朝有利中韩关系的方向报道。后来证实,这些确实不是韩国人讲的,而是境外媒体在编造,结果在网上一经传播,引起中国网民的声讨。

媒体对民众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双方媒体都必须尽职尽责,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让中韩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并及时应对不利于中韩文化交流的负面事件,化解、消除敌对情绪。

第四,推动中韩民间文化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中韩两国建交初期,双方交流以政府为主导,官民并举。学生群体是年轻的一代,是与时俱进的一代,也是思想最开放的一代。他们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带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回顾中韩建交20年时,中国驻韩国教育参赞安祥玉说:“青少年交流为增进两国友谊、加深文化方面的了解,特别是在学术领域开展的高校之间的交流,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论坛,都对两国人民间的交流、对对方的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中韩两国应更加重视青少年间的交流,加强双方理解和信任,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和联系方式,以加强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首先,从大学生层面来看,相互派遣留学生是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中韩两国的大学都应该大幅增加名额,扩大留学生规模。留学生在交换的学校生活和学习至少半年以上,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衣食住行都沉浸在异域文化当中,很容易耳濡目染,从而使得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度提高,认同感也上升,可以很好地充当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2011年开始的“亚洲校园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其次,就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言,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开展留学与修学互访是非常必要的。每年暑假,学校和韩方都组织中国学生前往韩国中学、家庭进行住家式修学互访。访问期间,中国学生来到韩国学校,亲身体验韩式教育,真切感受韩国的先进教育理念。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入住韩国家庭,与韩国普通民众近距离接触,深入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从点点滴滴中感知韩国文化的魅力,强烈地感受到了韩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和真诚友爱,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友谊。

中韩两国建交21年来,双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韩流”、“汉风”的吹动,增进了中韩民众彼此的了解,促进了文化的共同繁荣。近年来,尽管中韩两国关系受到历史问题、政治、经济、民间民族主义情绪蔓延等问题的困扰,但本着“尊重独特性,扩大共同性”的原则,两国文化交流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于出现的问题,双方都应客观对待,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以促进中韩文化交流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琳.韩剧热播现象探析[J].新西部,2010(6).

〔2〕何新.论韩流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J].作家,2010(12).

〔3〕沐牧,张曦.论韩剧的流行原因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1).

〔4〕朴光海.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及问题[J].当代亚太,2007(7).

第5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蒙汉翻译;文化交流;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O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

3.1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

3.2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

4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第6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是国家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英语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指出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些缺点。同时还提到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演变历程也进行了综述。书中提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可以说,国家之间交流的加深直接影响着我国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进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传播进行定义,归结起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传播与文化两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不同的社会背景、民族、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着这个国家的形象。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此问题的分析十分透彻,并对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描写。首先,书中写道: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文化和传播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文化需要传播来完成,而对于传播而言,丧失了文化传播便丧失了意义……其次,对于文化来说,其发展与变迁都是通过传播的促进来完成的,这也恰恰印证了传播延续文化的重要作用。我国当前正面临着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时代与社会进步发展使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让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近20年来,欧美等国家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工作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借鉴。《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可以积极汲取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经验,做到为我国所用。

语言交际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都涵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当中。而其内容则包括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语言教育三个方面。《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中写道: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和文化能够对目的语言文化进行掌握。而他们所掌握的这种目的语言,能够保证他们和其他语言群体之间的正常交流。与此同时,在这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能加深对自身语言的反省。这对于我们了解语言文化的发展构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极大程度地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文化敏感的差异性认识,这对于解决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误解冲突等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认为,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事实上,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更是非常值得人们去参考。这几点原则主要包括:其一,学习者中心原则。学习者中心论提倡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二,互动性原则。所谓的互动性原则,即文化语言的互通性,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通性以及教育与学习之间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从全局来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则是其基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形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的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差异造成了各国之间交流的障碍,而语言障碍则是各种障碍中最重要的一点。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应该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本书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我国当前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众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这对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研究高校外语跨文化交流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外语学习者值得学习的优秀书籍。

(陈瑞琳/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陈俊玉,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第7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育;交流;影响力

作为外语学科的大学英语教育,在提升其教学质量的目标驱动下,需要突出对信息交互必要性的理解。通过对信息交互必要性的理解,促使我们明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现实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功利主义色彩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所遵循的教学目的来呈现出来,如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过级率、增强大学生的考研英语实力。在这样的教学目的影响下,整个教学生态呈现出封闭性特点,具体反映在:重视词汇、阅读、写作训练,并借助单向度的听说训练模式来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事实证明,这将不利于大学生将英语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之中,那么也就无法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能力需求。基于此,本文将从茶文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入手来展开主题讨论。

1茶文化交流的功能定位

在有效发挥茶文化交流影响力之前,需要对茶文化交流的功能进行认识和定位。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1建立文化共性的功能

主体在进行信息交流时需要拥有共同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信息交互中产生共鸣,进而驱动主体之间不断去强化交流的意愿。不难发现,在这一方面茶文化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作为传统的茶叶出产国,在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中也积淀起了大量的茶文化,其中包括显性和隐性等两个部分;并在长期的农耕文化环境熏陶下,茶文化逐渐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了具有国民特性的心理文化素质。这就决定了,茶文化具有文化共性的功能,这将帮助大学生自主完成茶文化的交流活动。

1.2搭建交互平台的功能

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共性,构成了大学生进行茶文化交流的现实基础。但这里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实施这种交流活动。以大学英语教学为视点,或许有同行会指出应在课堂教学中来实施。若是这样,仍将促使英语教学陷入到封闭循环的泥淖之中。因此,借助品茗和茶道文化,便能为大学生进行交流搭建起良好的平台。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品茗是一件十分休闲、愉悦的事件,而这也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体验。

1.3形成延伸教育的功能

延伸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向,将茶文化交流从常规英语教学中拓展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语言类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出发,将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将能为大学生建构起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延伸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而茶文化所固有的生活性,便能承担起这样的功能。

2定位驱动下的影响力分析

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驱动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影响力分析:

2.1形成趋同心理素质的影响力

相似的文化心理对于个体融入群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信息交互时也不会出现排斥现象。这样一来,将能使大学生在围绕着茶文化进行交流时,能够更好的与其他成员形成良好的互动。再者,由于国人与英语国家民众的思维习惯不同,以及对特定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传统那种基于国外视角下的信息交流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共鸣,从而就直接弱化了他们在掌握英语应用能力上的绩效。由此,茶文化提供了基于趋同心理素质下的影响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2形成英语开放教学的影响力

打破现有的英语教学封闭型色彩,才能拓展英语信息交流的容量,也才能减少“哑巴英语”对教学的干扰。那么如何来理解这种影响力呢。第一,以品茗为载体的茶文化信息交流,本身就因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束缚而具有开放性。第二,茶文化所含有的思想文化元素,又为形成英语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可见,无论是在茶文化的形式表现,还是在茶文化的内容显现等多个方面,都将助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2.3形成英语生活教学的影响力

本文所指代的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英语范畴,那么大学生在学习中必然需要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之中。前面已经提到,在“互联网+”时代下跨境电商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学生无论是基于跨境电商的创业活动,还是利用这一电商平台进行消费,都需要拥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

3茶文化交流影响力的应用问题思考

这里就需要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将茶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来。为此,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3.1课程内容的导入方面

显而易见,将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属于课程创新范畴。那么在确保课程创新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就需要解决课程的导入问题。或者说,茶文化交流应主要针对英语教学的那个和那些版块,以及如何自然的引出茶文化交流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受困于“哑巴英语”的制约,所以在课程创新中应突出破解这一短板。因此,在听说教学中可以着力发挥茶文化交流的影响力。

3.2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需要着手解决茶文化交流与课堂教学环境之间的不相容问题。前面已经指出,课堂环境无法支撑起品茗所需要的氛围和物质载体。但若是满足品茗文化的需求,那么也就必然会打破现有课堂教学的内在平衡。因此,将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不能单一依靠英语教学来完成,而需要获得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撑。

3.3文化交流的指向方面

“茶文化交流的指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以怎样的文化信息,来与英语听说训练进行对接。首先,听说训练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来完成,再者还需要控制它的难度进而来适应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因此,茶文化交流的指向问题,则需要通过集体备课来解决。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思考为下文实施方案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但在突出课程创新的可操作性上,还需要充分依靠一线教师和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4实施方案

根据上文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理清课程创新的价值取向

笔者面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创新工作时,存有这样的看法:即课程创新的目的应在于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为了完成创新任务而不顾所在学校教学资源的承载能力。诸如不少高校在英语教学中所开展的分层教学而言,其从逻辑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践中却因对学生的分层缺乏科学依据,以及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分层教学模式层还有待商榷,所以就导致了这种创新的形式大于实质。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应是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

4.2开辟英语听说训练新图景

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提出,需要改观现有的听说训练图景,毕竟以国外元素为主线的听说训练,只能是邯郸学步的效果。而将听说训练与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生活能力训练相融合,则需要开辟出英语听说训练的新图景。具体的做法包括:第一,重视茶文化与大学生生活经验的匹配,使之在茶文化交流中能形成知识共性。第二,茶文化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将能促使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并建立起一种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4.3多部门联动下的课程实施

将茶文化交流与大学英语相结合,应超越课堂教学的束缚。因此,这里可以充分挖掘专业实训教学的平台功能。那么这也就需要一点,那就是建立起多部门联动下的课程实施模式。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可以在物流实训范畴内建立起品茗项目,并严格设计项目的实施方式和主题内容。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必然需要在进行茶文化交流时使用英语。因此,教师还需要在实训实施前引导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4.4完备茶文化信息提炼梳理

用英语来进行茶文化交流,除了需要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工作外,还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进行茶文化信息提炼和梳理。为了与大学生现有的英语一般能力结构相匹配,茶文化信息可以从“茶文化与内心感受”、“中外茶文化异同”等环节来进行提炼。因此,关于这一点还需要依赖集体备课来实现。

5展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的主体作用。为此,以下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当前不少青年教师较为重视英语教学的应试需要,而未能关注“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另外,由于英语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者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逐渐定型,所有这些也弱化了青年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教学潜质的意愿。第二,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结合从青年教师身边的案例入手,来告诉他们自觉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由于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因此可从今后的职称评定、学术水平提升等视角进行阐述。这这里需要注意,应抛弃传统的说教形式。最后,建立多部门的协同作业模式十分关键,所以在开展英语教学创新时,教务部门应协调各部门对教学资源的使用问题。另外,在实施课程创新时还应充分承认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

6小结

本文认为,为了改观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需要重视茶文化交流对英语教育的正面影响。为了更好的获得这一影响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理清课程创新的价值取向、开辟英语听说训练新图景、多部门联动下的课程实施、完备茶文化信息提炼梳理。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大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之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56-57.

[2]申丽娟.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中的教师必备素质[J].云梦学刊,2008(1):12-15.

[3]王妍.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3):26-27.

[4]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5-56.

第8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所进行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大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以文化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从课程设置上看,除英语必修课外,大学中还开设了大量与文化相关的英语专业选修课。如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小说选讲、欧美影视作品赏析等文化氛围浓厚的课程收到更多学生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跨文化交流的无处不在。换言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外国文化,从文化根源上了解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能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进而降低交际难度。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1.语言教学与文化内容相脱离

相较于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在课时和内容上都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将英语课堂变为了语法课堂,这类以语言知识为主线的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生尚未摆脱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将学习重心放在了单词学习、语法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使英语学习成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非文化内容的学习。

2. 部分教师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文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思想内涵来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递与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他们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将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当中。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局限于书本内容,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分析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思想理解的深入学习。过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也使英语学习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教师英语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缺乏也会从思想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忽略英语学习的作用和意识,进而削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材内容单一,文化内容陈旧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中与外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部分并不多,且内容主要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缺乏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看,过于贴近日常生活的大学英语教材限制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削弱了英语的使用性和文化性。此外,传统教材以词汇学习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课本内容更新缓慢,大多沿用经典的英语课文,而忽视了新近文化内容与文化现象的收纳。这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脱节的,缺乏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恰当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学习无法满足出国交流的各种需要,也使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困难。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简单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源于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不同,即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尽量缩短差异,使学生尽快适应日常英语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薛恒的英语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理解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内容,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思维定式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生站在英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问题,省略从汉语翻译为英语这一过程,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思考英语文化。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通过加强口语和写作练习来养成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摆脱汉语思维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影响。

2.促进师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养成

即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英语从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转变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媒介,充分发挥英语在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不同场合中发生的不同事件,并更快更好的适应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新身份,进而更快融入到外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意识,抱着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的新思想开展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听多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英语新闻,帮助他们了解外国的文化现状及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同时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生词、语法,进而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了解的同时进行。

3. 营造交际范围

应充分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带来的乐趣,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语言能力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通过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

第9篇:文化交流的作用范文

一、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历程

我们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做一横向的比较的话,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代还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罗马时期也只是个开端,就中国而言,秦朝和两汉时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时期。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全新的交流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终西方列强进入亚洲引发武力侵略,这就是的来临。第三阶段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时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单向输入时期,总的来说,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岭。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强行输入时期,尽管也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但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国的回应和挑战来说,接下来1919年的,可以说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转折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几十年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又达到了发展与繁荣、自由与平等的双向交往程度。纵观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经历了“交流—撞击—单向输入—交流”的过程,如果说,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种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话,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个西方文华碰撞并单相输入的过程,那么状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还想用这种强行输入的方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质文化内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诸如、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于西方世界的持续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开始受到西方科学逐渐影响的近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如:明朝的宋应星、李时珍的著作也传到了欧洲。当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国宫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钟表、望远镜等,更不用说机械枪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17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传播越来越明显,而19世纪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化论、民主思想到全面影响,西方思潮对我国知识界继而对广大民众,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的动力。

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