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地籍测量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籍测量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籍测量方法

第1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量;含义;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TU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50-01

地籍测量包括权属调查和权属测量,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对地籍测量的含义,内容及测量的基本方法进行论述。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及内容

1、地籍的含义。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地籍测量应根据“测量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原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地土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二、地籍测量的技术路线

1、采用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野外全解析数字地籍测量一步到位工作模式,同一地块调查和测量工作由同一小组完成,大幅度减少工序衔接问题;

2、采用国内优秀的商业化测图系统软件CASS 5.1和自主开发测量软件相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升调查成果科技含量;

3、采用统一提供的软件将地籍调查成果全部录入计算机,地籍测量数据按照统一规定格式加工处理,为建立合肥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4、采用“套作”技术,即将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地籍测量、资料建库、数据加工等工序在时间上作一定量穿插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5、采用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调查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果质量总体达到优级。

三、地籍测量的基本经济

1、平面控制测量

(1)选点。在D级GPS控制网点的基础上采用GPS进行控制点加密,每个自然村平均布测4个E级点,共布测28个点,联测D级GPS控制网点坐标作为GPS控制网起算数据。(2)外业实施与数据处理。首级控制网用中海达GPS(单频和双频)接收机进行观测,然后用中海达HDS2003 数据处理软件包进行解算,先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在泰安市坐标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得到平面直角坐标平差值、基线向量改正值、点位误差、基线精度等一些指标。本次外业观测、质量检核、室内平差均严格按照“GPS工程规范”进行,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工程规范”中对E级平面控制网的要求,可作为平面首级控制。

2、地籍测量的内容。地籍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界标物:作为和为界标物的各类地物必须测量。

建筑物:永久性房屋应逐幢测量,临时性房屋不测量,房屋等建筑物按墙基角测量,围墙、栅栏、栏杆应测量,阳台雨篷下有支柱应测量,全封闭的阳台按房屋测量,围墙,栅栏,栏杆应测量,阳台雨逢下有支柱应测量,全封闭的阳台按房屋测量,与权属界线无关的悬空阳台不测量,室外楼梯与房屋相连的通道应测量,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装饰性的门柱应测量,露天设备等不测量,住宅小区内的每幢有院的分户墙,凡与权属无关的不测量,居民院内违章搭建的房屋其高度未超过围墙的不测量。

道路:道路,街道和有正规铺装面的内部道路应按“规范“要求测量,公路以路肩线测量,街道以路涯线测量,建筑区内道路有明显界线的以路测线测量,无明显界线的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主,路旁的行树检修井、里程碑,指标牌等可舍去,道路上的桥梁,涵洞,隧道要测量,应注记路,街巷名,宗地内部道路只测量主干线,郊区道路如有界线,则必须在图上标明,路肩线也必须测量。

植被:较大面积绿化在(10平方米以上),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的农田,菜地,园地,河滩等按分类含义绘出地类界,配置少量植被符号或注记说明。

四、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1、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2、界址点坐标测量。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GPS设备的普及,用GPS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GPS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时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采用GPS-RTK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坦点幸免需认真测定二次。

3、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利用全站仪的界址点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的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在部分界点和地物点无法用仪器直接施测时,可在图根点或界点上用钢尺测量取栓中菜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量取栓距时应注意要有多余条件检核,以排除粗差,对作为起算点的办址点应量取至少1-2条界址边长,检核其精度。

5、白纸成图法。白纸成图法包括太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6、摄影测量法。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蝗安航测量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世平,王占利,数字化测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量;注意事项;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1.地籍测量的概述

1.1 地籍测量的概念

在进行土地管理的工作的时候,地籍测量是这项工作中最基础的一个部分,而这个部分基于地籍调查,就是通过借助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工作。有关的土地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对于土地的划分和利用能够有更好的管理计划,有效地得到土地最真实的信息,会招收和培养一些专业的地籍测量人员,让他们通过利用现代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测量手段,从而可以实现对于各种土地信息的了解,包括土地面积数据、土地利用率、土地所有权等几个方面。然后相关的管理部门通过接受这一系列的信息,可以对于土地做出高效的规划利用,这就是地籍测量的主要作用。作为土地管理技术的基础,地籍测量这一专业测绘工作满足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各种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政府和人民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1.2 地籍测量的重要意义

地籍测量工作是具有政府性质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工作。地籍测量关系到热门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关系着国家可以对于土地有更好的统计和利用,所以说地籍测量工作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检查体系和制度,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也一定要时刻保持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地籍测量工作,在确保国家的土地税收、土地使用以及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地籍测量工作进行强化之后,能够更好地解决现代城镇在规划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规划时和规划实施时的工作量可以大大地减少,因此这项工作的结果对于现代房地产开发、城市中工业区的开发以及现代化小区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如何更好地做好地籍测量工作

2.1 建立科学的测量组织

测绘技术在不断地提高,并且各地也都专门地组建了在技术方面更加熟练和专业的队伍。但是,对于这些队伍,各地相关的管理部门要进行统一地组织,统筹安排,充分地调动各个队伍的积极性,加强各个队伍之间的工作配合,从而实现分工合作。各个地区可以成立一个联合测量领导小组,从而可以在有大量的测量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联合作战的工作方式。并且在进行测量结果检查的时候,由于有明确的分组和分工工作,可以使得检查的时候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和更为准确的执行人员判断,这样在出问题的时候也更方便地入手解决。

2.2 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在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存在着传统方法与地籍测量新技术并存的情况,因此对于测量手段的选择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测量方法可能更加有经验、有先例,而新的地籍测量技术则是会引用更加高科技的先进技术。但是大同小异,到最后经过这些不同方法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要完全地符合规范的要求。只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的人依旧会选用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而对新的测量技术手段置之不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和应用,有些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地籍测量的要求了,只有引进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才会使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对于先进的测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一定要做好,这也是在现代的信息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方法趋势。

2.3 解决好地籍边界的权属问题

在大规模的地籍测量工作开展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制定好相关的规定,对于权属界线在相关的例文中都予以明确地解说,从而从根本上去避免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尽管地籍测量工作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但是地籍边界的法定问题仍然是很关键的,只有有了有说服力的明文规定,才会使得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保障,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予以相应程度的重视。

2.4 制定确切的检查验收标准

地籍调查结果是由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部分组成的,其成果中不但存在政策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技术性的问题,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紧密的联系着,而成果又相互制约。在地籍测量的检查验收工作中,一定要制定一个确切的检查验收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检查验收标准,让一切标准都存在一个合格的区间,这是对于地籍测量准确性的最基本的保障。对于地籍测量中的测绘值的检查验收标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到不同的标准要求,视情况而定,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的条件差异可以做出相应的规定调整。

2.5 加强地籍测量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于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执行合格的上岗机制,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经过相关的专门技术的培训,让他们持证上岗,保障他们都可以单独地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的发生,让他们都可以在一个可控的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对知识一直保持一个渴求的状态,那就需要进行定期考察,召开专门的培训会议和心得经验分享交流会,确保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颖的地籍测量理论和方法能够及时地被用到工作中。

结语

总而言之,地籍测量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我国的国土管理进行规划的重要工作,虽然现如今会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并且地籍测量是一项繁琐且艰巨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一直保持一颗细心与耐心。相信经过国家、政府与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后,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量;界址点;测量精度

城市地基测量中的界址点的测量精度高低直接反映着该地籍测量的精度高低。因此,提高界址点的测量精度等于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削减城市地基测量中的界址点测量误差则是提高界址点的测量精度的目的。

一、棱镜偏心误差的削减方法

(一)棱镜偏心误差分析

在城市地基测量中数字测图测量员往往容易忽视棱镜偏心误差。实际上,棱镜偏心误差对城市地籍测量的精度有很大的关系,其误差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是必须采取削减对策的。产生棱镜偏心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棱镜本身有一定的体积,导致其不能准确放置在待测点而产生误差;二是测定地物特征点上无法立镜而产生棱镜偏心误差;三是由于测定地物特征点正好被障碍物遮挡而产生的误差;四是由于操作人员不严谨,致使棱镜放置位置稍偏移产生误差。

(二)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的构建

就如何结合应对棱镜本身体积造成的棱镜偏心误差、测定地物特征点位置不佳无法立镜而产生棱镜偏心误差、人为产生的棱镜偏心误差,建立消减误差模型。

有关数据和实践证明,在地籍测量中,一是观测值总是在以最佳位置Q点为圆心,棱镜半径为半径的圆周内外分布;二是观测值总是在测站点至最佳位置点的直线(如直线QA或QB)上;三观测值一般不超过直线QA或QB的垂直线HN(如图1所示)。

图1棱镜偏心的模拟示意图

在Mapsuv数字测图平台下,根据棱镜偏心误差分布规律、棱镜自身特征及其它的反射原理,绘制了棱镜偏心的模拟图(如图1所示)。图1中Q为真位置;A、B为测站点; 1、2、3、4、5、6、7为偏心点;HPE、FQG、DQE为棱镜;∠HPE=∠NQE=90°;Q1=Q2=Q3=Q4=Q5=Q6=Q7=e≈r(r为棱镜半径、ω为偏心距);∠1Q4=67.5°、2Q4=45°、∠3Q4=22.5°、∠5Q4=-22.5°、∠6Q4=-45°、∠7Q4=-67.5°,称它们为棱镜偏心角。

据棱镜偏心的类型的不同,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如下四种:

1.棱镜前左右偏心误差削减模型

设偏心距为ω,棱镜偏心角为υ,如∠2Q4、∠3Q4(以测站点至最佳位置点的边为起算边逆时针读数),照准偏角为τ,如∠2AQ、∠3AQ,3APμ、5APμ分别为βA3、βA5的方位角,A3、A5分别为测站点A至待测点3和5的平距,则Q(

为棱镜前左右偏心点误差削减后的坐标,

为棱镜前左右偏心点实测坐标,β为测站点至实测点方向的方位角。

在实际测量中,确定υ与τ的值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本人通过对一个界址点随机的反复测了300次试验得出:棱镜偏心角在-50°~50°的频率为94%。

棱镜偏心角在0°~50°或-50°~0°时,照准偏角τi为

(i=0,1,2,…,50)(

) (4)

式中M为测站点至实测点的平距,ν0=0°,ν1=1°,ν2=2°,……,ν50=50°。则τ

(9)式为棱镜前左右偏心误差削减模型,棱镜前右偏心取上号、棱镜前左偏心取下号。

2.棱镜后左右偏心误差削减模型

实测点至测站点边与实测点至最佳位置点边的夹角e的确定:e随着棱镜偏心角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棱镜后左右偏心很少见。e可取

(11)式为棱镜后左右偏心误差削减模型,当棱镜后右偏心取上号,若棱镜后左偏心取下号。

3.棱镜正前后偏心误差削减模型

(12)

(12)式为棱镜正前后偏心误差削减模型,当棱镜正前偏心取上号,若棱镜正后偏心取下号。

4.棱镜正左右偏心误差削减模型

(13)

(13)式为棱镜正左右偏心误差削减模型,当棱镜正右偏心取上号,棱镜正左偏心取下号。

(三)倒立镜观测法

棱镜产生偏心误差与它的本身体积有着重要的关系,可见不同的立镜方法会因自身体积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有差异的棱镜偏心误差。同时,倒立镜时与棱镜本身体积几乎无关,可见倒立镜观测法能够缩小,甚至是能够消除棱镜本身体积而产生的误差。不过,由于一般的带测点上不易倒立镜,致使使用该方法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只有在草坪、公路等低地物或者地面上的地物才能使用该方法。虽然倒立镜观测法受观测物的制约,但是该方法实用简单,易于掌握操作。

(四)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的计算机自动化

由于大多数商品化测绘软件没有棱镜偏心误差削减功能,带来很大不便,但是使用者可以使用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的计算机自动化来实现棱镜偏心误差的削减。我们有以上分析可知,进行棱镜偏心误差削减只需要测站点和棱镜位置的坐标,就能根据偏心类型和偏心距计算出接近真位置的坐标。该模型编码方法相对简单,完全可以要求技术人员对本单位的全站仪与棱镜,直接编到程序中,实现棱镜偏心误差削减的计算机自动化计算。

(五)支站次数的控制

在地籍碎部测量中,有的地块由于客观原因致使不能加密控制点,则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必然要求支站。据有关资料和实际考证可知,控制支站次数、选择高精度测量仪器、保证测站点点位精度就会大大地提高界址点的测量精度。

二、提高测站点点位精度的方法和措施

界址点的测量是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实施的,而测站点通常是基本控制点或加密控制点。从上文界址点的点位误差分析我们可知,测站点点位误差,对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削减测站点点位中误差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测站点点位精度的质量。这也是提高界址点的测量精度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提高测站点点位精度的质量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高GPS控制网的起算边长精度。在布设GPS网时,可以采用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GPS网与地面网一同联合平差。

2.GPS 观测员在进行GPS网观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定实施作业,以提高测站点点位精度的质量。

3.采取增加观测期数、重复设站次数等方法和措施提高GPS网的可靠性。

4.采取移除质量差的基线、严格设定基线解除的控制参数等方法和措施精化基线向量解算。

5.使用标准生产厂家的高质量、高精度的GPS测量仪器,以提高进行布测GPS控制网的科学性、准确性。

三、结论

第4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铁;测量检测;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述

某工程中,为某市地铁2号线是一条南北线,起于惠济区,沿开元路向东到花园路,之后沿花园路--紫荆山路向南,一直到达南三环外的向阳路。

2、地铁工程测量精度设计和检测原则

地铁工程测量精度设计是根据工程特征、施工方法、隧道贯通距离、使用仪器等因素确定,既要保证隧道和线路正确贯通,又能满足线路定线和放样的精度要求。其贯通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铁质量和造价。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一般现在地铁设计所给定的限界误差(安全空隙)为每侧100mm(M)。

2.1、隧道的贯通误差:

2.1.1、误差来源:一般情况下由施工误差、变形误差、测量误差形成。(1)施工误差:采用喷锚暗挖施工,初期支护钢筋格栅安装允许误差为±30mm(M1),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允许横向偏差为±30mm(M2);(2)变形误差:允许为±20mm(M3);(3)由此可见,确定的施工方法贯通测量误差的允许值为M允2=M2-M21-M22-M23,即极限误差。

2.1.2、贯通中误差的确定

(1)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因此得到贯通横向中误差为±50mm。(2)高程贯通中误差为±25mm。

2.1.3、检测成果的取值原则

当检测成果与原测成果较差小于2倍中误差时,取用原测成果。

2.1.4、根据上述原则和贯通误差来源,及各环节测量的特性,地铁贯通误差分配到平面测量的主要环节:其中:地面GPS控制网点位测量中误差±25mm,联系测量中误差±9mm,地下控制点最远点点位中误差±30mm,则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为:M\-4=±40.1mm<±50mm。

2.1.5、从地铁铺轨对高程精度的要求出发,高程贯通误差确定为±25mm。将高程贯通误差分配到高程测量的各环节:其中: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中误差:±15mm,高程传递测量中误差:±9mm,地下高程测量中误差:±15mm,则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Mh=±23mm<±25mm。

3、地铁控制测量检测关键技术分析

3.1、GPS技术

GPS技术主要用于地面首级控制网的检测,一般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完成。技术方案中既要考虑GPS网的图形结构,又必须联测其他线路的控制点,以保证线路间的正确衔接。GPS网检测原则上应采用边连接方式组成全面网,并保证有多余的高等级检查点,同时采用全站仪对网中2个到4个边、角进行检查。

3.2、精密导线测量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精密导线网、施工加密控制网以及地下导线点成果,三项检测的技术要求及方法一致。精密导线检测必须联测2个以上GPS点,连测角适当增加测回数。施工加密控制点检测时除保证本标段的成果正确外,还应联测其他标段或单位施测的加密控制点,以保证不同标段施工的顺利衔接。

3.3、精密水准测量技术

地面水准网、加密高程、地下控制高程、贯通测量以及其他高程检测均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完成,除地面水准网中有一等水准测量要求外,其他高程检测的技术要求及方法均执行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规定。精密水准测量应采用DS01级(标称精度0.1mm/m)以上仪器完成。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进行高程检测时,高等级已知水准点应不低于3个。

3.4、联系测量检测方法

联系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传递到下面,是地铁控制测量测量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重点工作内容,其检测工作也是控制测量检测中的重中之重。联系测量检测应采用优于原测的技术方法完成,“自动陀螺经纬仪、铅垂仪联合定向法”是联系测量检测最有效的方法。联合定向法检测时,铅垂仪投点中误差不大于±3mm陀螺方位角定向中误差应小于±8。自动陀螺经纬仪的标称精度应不低于15",独立观测3测回,测回间方位角较差应小20"。

3.5、控制基标检测技术

控制基标是地铁铺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轨道按设计准确就位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控制基标检测是控制测量检测的重要工作。控制基标检测以“两站一区间”为基本单位,实行“车站不动,区间调整”的控制原则。由于控制基标调整裕量很小,要求控制基标检测尽量降低测量误差,原则上应采用高精度的仪器(平面用DJ1,级全站仪、高程用DS05。级水准仪)完成。控制基标检测按精密导线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3.6、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分析

建立数据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数据处理的及时、准确、自动化,自动计算、比较、分析检测所需的各项成果、限差。检测结果本身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各项限差应符合规定。检测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检测结果的质量、可靠性以及与原测成果的比较等。当两次测量成果的较差较大或超过限差时,应查找原因及解决办法,必要时进行复测或重测。检测工作结束后应按要求编写检测报告: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使用仪器、成果质量及可靠性、与原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成果使用建议。

3.7、成果信息化管理技术

代表甲方制定全线测量统一作业标准,对全线的控制测量成果进行统一管理。全线测量统一标准应根据地铁施工方法、甲方要求等,结合相关的规程、规范制定,其内容包括:作业技术要求,使用仪器等级,作业方法,作业限差,测量成果格式等。地铁工程控制测量成果多、变化大,涉及的时间长,成果管理难度大,因此,需建立地铁工程控制测量成果数据库,实现测绘成果信息化管理。

4、工程实例分析

洞内控制网布设根据向阳路站底板控制点为控制测量的起算依据(T1,T2,T3,T4,),T1,T3为起算点,左线延伸控制网XZ1,XZ2,XZ3…延伸到掘进面后返回,通过转点回到站内T2,T4做附和导线(如图1所示),在隧道内使用强制对中观测点。强制对中点设在已成隧道侧壁上,距地1.5m左右;每隔80~100m设置一对强制对中点,左右对称。施测时采用Leica TCA全站仪、原装精密对中棱镜底座、高精度棱镜。洞内平面控制网施测采用自由设站的后方交会法,每站观测3对目标,每站3测回,保证每个点至少在不同的测站上被测量3次以上,每测站重复观测多于3个的目标观测点,每测站观测距离不大于150m,相邻两测站距离不大于120m,洞内平面控制网示布设如图2所示。控制网的段落搭接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偏差,为消除偏差或者将这种偏差降到最小。在进行控制网的测量时必须在段落搭接的地方进行重复观测,一般重复观测的测站数不应少于1个测站。

参考文献

[1]方门福.地铁控制测量检测技术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2014,04:123-126.

[2]廖振宇.地下铁道盾构施工测量检测方法探讨[J].铁道勘察,2014,04:16-20.

[3]聂爱梅.地铁控制测量检测主要技术方法[J].工程与建设,2008,01:45-47.

第5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Gauss projection distortion to several land survey and area calculating methods of land survey are discussed. Calculating discrepancy of land survey brought by these methods is stated with examples.

关键词:平面面积,高斯投影,坐标系

Keywords:flat area;Gauss projection;coordinat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52-01

0引言

土地面积测量是土地部门经常开展的测量工作,一般采用边界点法在投影平面上计算地块坐标封闭区域的面积,采用的投影平面在我国通常为高斯投影面,此方法简单、实用,但当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基准,在测区投影面高程较高时,在离中央子午线较远地方会产生较大的长度变形,引起较大的面积计算误差,因此,在土地测量工作中有必要讨论一些其它的土地测量面积的计算方法,以限制高斯投影变形的影响或统一土地面积计量。下面以广州市为例,分析高斯投影变形对土地面积测量的影响,给出其它实用的几种土地测量面积计算方法。

1高斯投影对土地面积测量的影响

高斯投影会产生长度变形,由文献[2]可知因投影面高程引起的长度变形为:

ΔS1=S•Hm/RA(1)

因参考椭球面投影至高斯平面所引起的长度变形为:

ΔS2=S•y2m/R3m(2)

式中,Hm为归算边高出投影面的平均高程,RA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曲率半径,Rm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S为归算边长度,ym为归算边横坐标平均值。其中ΔS1为负值,即投影面高程总是引起归算边变短ΔS2为正值,即由椭球面投影至高斯平面总是引起归算边变长。为了便于计算,设RA=Rm=R (R取6363km,采用80椭球参数计算的平均曲率半径)可得高斯投影变形所引起的综合面积变形比m,为:

ms=(1+-)2(3)

2土地测量面积计算的几种方法

在地籍、房产和矿区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土地面积测量工作中,当所测地块投影变形超过相应规范要求时,可以根据不同要求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土地测量的面积:

2.1 计算土地的椭球表面面积

利用文献[3]所提及的梯形椭球表面面积计算公式:

F=∫∫MNcos(B)dBdL(4)

其中,子午圈曲率半径M和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计算式为M=(a为子午圈长半径,e2为第一偏心率)N=。经进一步推算,可得某一经度和纬度范围(L1,L2)、(B1,B2)组成梯形的椭球表面面积S梯。为:

S梯=∫B2B1∫L2L1dBdL=•ln()|B2B1(5)

由于测量地块通常是不规则的,直接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地块椭球表面的面积不现实,因此,可在设包围地块的梯形椭球面投影至高斯面产生的变形比与地块投影至高斯面产生的变形比相同的情况下,来求取任意地块的椭球面面积S椭为:

S椭=S平(6)

式中,S平为地块在高斯平面投影面面积,S投为包围地块经纬度组成的梯形椭球面面积,S为投包围地块的梯形在高斯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2.2 采用抵偿投影面高程或任意带高斯投影方法建立临时以测量地块为中心的局部高斯投影坐标系。通过选取适当的中央子午线和高程面,使上述(3)式求得的面积变形比ms最小,计算土地测量平面面积。

2.3 直接采用投影变形进行面积改正计算方法。根据高斯投影变形的特点,当地块形状为南北狭长,东西跨度较小时,地块各边投影变形约相等,此时设地块面积总体变形比与地块中心点处面积变形比一致,根据上述公式(3)计算地块中心处的面积变形比m,则有:

S投=(7)

其中,S投为经投影改正后地块面积,S平为地块在原高斯平面上的测量面积。

3计算实例

设在离中央子午线约98km处有一地块,在西安80坐标系下测量的土地面积为5146246.688平方米,平均高程为21 m。经计算地块所处位置在国家统一的西安80坐标下长度变形约为12 cm/km。

相对实地平面面积,在国家统一的西安80坐标系下计算该地块的土地面积增加了1284.416平方米,产生了较大的变形,相对椭球面积产生了6090.975平方米的变形。

4结束语

高斯投影的特性决定了土地测量面积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均会产生变形,采用不同的高斯投影坐标系计算的土地面积结果各不相同。在大范围的土地测量面积计算中,为统一土地面积计量直接计算地块的椭球表面面积是适合的。对一般的土地测量的面积计算,为取得土地测量面积计算结果与实地平面一致需要采用上述减少投影变形的计算方法,其中方法(3)适宜东西跨度不大的地块,该计算方法简单实用,无需经过高斯投影正反算等复杂的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

[1]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S].

第6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Abstract: To the deep rock engineering, stress state of rock mass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tability of project. Through coll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data on geo-stress, the various methods of geo-stress measurement and the problems that need consideration are summarized. The discussion are made for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ency of geo-stress measurement.

关键词:地应力;测量方法;发展趋势

Key words: geo-stress;measurement;developing trendency

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36-02

0引言

地应力是指存在于地壳中的内应力。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等耦合而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是地应力的主要来源。地应力测量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前提[1]。地应力对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实践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电领域工程建设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工程建设地点向江河源头、高山峡谷地带延伸,工程建设内容往往包含深埋长深隧道,大跨度、大尺度地下厂房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地应力测试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试验手段、测试方法层出不穷,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地应力测量方法

1.1 应力解除法应力解除法是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它把一定范围内的岩体视为均质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体。这一测量方法的实质是在被测虚力场的岩体中选定测点,在测点位置安设测量元件,然后在所安装的测量元件周围掏槽或套孔,使安设有测量元件的岩石与周围岩体分离,也就是使这一部分岩石从被测应力场作用之下解脱出来。此时,测点岩石将由于外力的消失而产生弹性恢复变形。通过测量元件将这一变形记录下来,即可按弹性理论来确定被测应力场的3个主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倾角[7]。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的方法有:孔底应变计、孔径应变计、孔壁应变计、空心包体应力计等方法,其中孔底应变计、孔径应变计只能测出二维应力,若用它测三维应力,则需要打交于一点互不平行的三个钻孔。采用孔壁应变计和特殊制作的空心包体式孔壁的应力计只需要打1个钻孔就可测出三维应力[7]。

1949年奥尔森(O.J.Olson)第一次将应力解除法用于岩石应力测试以来,套孔应力解除法发展为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原岩应力测量方法。套孔应力解除法具有测量灵敏度高、测量结果可靠、可以在深孔中进行测量测点的三维应力状态(需要利用三孔交汇的方法)等特点[2]。因此,利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矿山岩体的原岩应力。2004年,邱贤德等学者[8]在危岩边坡地应力测量中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计、完全温度补偿技术和自动化实时记录系统进行测量,通过实验数据整理并应用地应力专用计算程序计算分析得出了某危岩边坡地应力的大小、方向、倾角以及分布的基本特征,此种应力解除法测量危岩边坡地应力技术方法,为边坡危岩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现场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葛修润等[23]基于线弹性岩石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在深孔中测定岩体地应力的新方法―钻孔局部壁面应力全解除法。该方法理论基础可靠,不仅可以解决套孔应力解除法在应用中出现的断芯问题,而且还克服了水力压裂法必须假定地应力张量的一个主方向与钻孔轴向一致的前提条件。

1.2 水压致裂法水压致裂法是测量地壳深层岩体地应力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地应力测量的测试原理基于三个基本假设:①地壳岩石是线性均匀、各向同性的弹性体;②岩石为多孔介质时,流体在孔隙内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③主应力方向中有一个应力方向与钻孔的轴向平行[3]。具体做法是在岩体中钻一个垂直的孔,将其封住后向孔中注入高压液体,直至这个孔产生裂缝。岩体中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岩石的力学性质、裂缝方位以及出现裂缝的压力来确定[9]。刘允芳[4]在钻孔围岩的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原理和方法,并严格地推导了计算公式。马凤良等[9] 提出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用三维地应力测量进行测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水压致裂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最有效的原地应力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地应力,且测量的结果为一较大范围的应力平均值,它可以在数千米的井中测量,并取得与声发射法的对比资料。该方法最大优点是:在无需知道岩体的力学参数下,就可获得地层中现今地应力的多种参量,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在任意深度进行连续或重复测试,测量速度快、测值直观、测值代表性大等优点。因此这一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是目前国际上能较好地直接进行深孔应力测量的先进方法。水压致裂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主应力方向确定不十分准确。

1.3 应力恢复法应力恢复法有时也被称为应力补偿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选定的测试点安装测量元件,然后在岩体中开挖一个扁槽埋设液压枕或千斤顶,对其加压,使测量元件的读数恢复到掏槽前的值,则液压钢枕或千斤顶的压力读数便是该方向的岩体应力。其优点是可以不考虑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而直接得出岩体的应力[5]。靳晓光、王兰生等研究学者[11]提出了方便、可行、易于现场操作的洞壁表面二次应力测试方法以改进应力恢复法。改进的应力恢复法的优点在于:①无需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便可计算岩体的应力,单孔可以测定平面内多方向应力;②改进应力恢复法的关键是等效应力系数的确定。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野外现场测试,系统地研究了应变―应力恢复法测定地下硐室表面二次应力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非常接近,现场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也基本相同,对二次应力场的测定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4 钻孔崩落法早在1964年,利曼(R.Leaman)在南非威特沃斯兰德大约2000m德金矿钻井中发现,在坚固的石英岩和砾岩中普遍存在孔壁破碎的现象,并具有优势方向崩落的趋势,他指出是压应力的结果,并且横截面上的崩落椭圆的长轴垂直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7]。事实上钻孔崩落是孔壁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脱落掉块的现象,最初仅能获得钻孔横截面上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借助于地球物理测井、深部岩体的变形破坏机理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根据崩落形状要素及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可估算应力大小[6]。该法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测试较精确,但应力量值计算精度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当钻孔不存在崩落时,就不能获得相关的地应力信息,因此此法只是适用于测试地下深处应力状态;另若岩石各向异性或非均质性突出,也会给地应力量值和方位的确定带来很大误差。

1.5 凯塞效应法(Kaiser法)岩石声发射的凯塞效应是指岩石对所承受应力的记忆性,岩石如果曾经受过某一应力作用,当在试验机上对其加载时,所加载荷未达到岩石先前所承受的某一应力水平时,岩石中裂纹闭合,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很少甚至没有,这一现象也称为岩石的不可逆性。1950年德国学者凯塞(Kaiser)发现,受过应力作用的岩石被再次加载时,在未达到上次加载应力前,岩石基本没有声发射,而当荷载达到或超过其先前所承受的应力水平后,岩石内部原有裂纹或新产生的裂纹端部由于应力集中,积聚的应变能较高,这些部位承受不了较高的应力,造成微观屈服、裂纹扩展,从而使得应力松弛,积聚的一部分能量迅速释放,这时的声发射信号开始急增[13]。从很少产生声发射到大量产生声发射的转折点被称为Kaiser点,Kaiser点所对应的应力即为材料在历史上受到的最高应力。古德曼(Goodman)[12]在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实验验证了岩石材料具有Kaiser效应。若利用岩芯地下定位或古地磁法确定岩芯方位,确定不同方向岩芯的最大应力值,可得三维应力状态。丁原辰等人提出了“视凯泽效应”的概念,认为在声发射试验中可获得两个凯泽点,一个对应与引起岩石饱和残余应变的应力,称为视凯泽点,在其之后可以获得另个真正的凯泽点,它对应于历史最高应力[16],从而更深入的揭示了凯塞点的真正涵义。周小平等[24]用赤平投影地质力学方法分析确定地应力的主方向,用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大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克服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时,主应力方向难以确定的最大缺点。

利用岩石声发射的Kaiser效应法实测现代地应力场,与传统的应力解除法水力压裂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成本低限制少等优点,便于大量测试,以寻求区域性地应力变化规律因此,该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测量地应力方法。但是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尚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与生产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最关键问题是地应力的方向如何确定以往人们使用Kaiser效应测量原岩应力需要180°的范围内进行全方位测试。因此试样数量多,测试工作量大,费用高;现在,声发射技术发展到了新的实用化阶段,通过实地的定向取芯技术,在室内测定三维应力,即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及其方向,进一步提高主应力数值的测定精度。

2地应力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测量孔位和深度的确定地应力测量孔位的选定应考虑地形地貌 测孔周围的断裂分布、岩性、人工活动、地表风化等因素[17]。地应力测量孔位应尽可能选在地形相对平缓地段,对于峡谷区,在测量之前应作一定的前期分析,大致确定所测地段非构造应力的影响深度,以确定测孔钻探深度,避免测量未超过非构造应力影响范围而影响研究区区域应力场分析。为配合重大工程建设需要,测量孔位应尽量较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具有代表性的构造部位,以便对研究区应力分布有总体了解,并与模拟实验结果相互验证研究区测孔应尽量选同一岩性,这样可避免测值之间的岩性校正,便于对比分析。

2.2 地形地貌对地应力测量状态的影响分析关于地形地貌对地应力的影响,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已作了大量研究,谭成轩[18]等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实测资料,运用大量室内三维模拟分析讨论了地形地貌对地应力大小的影响,并提出构造应力面的概念,即由三维空间不同地点非构造应力影响消失的深度点构成的曲面。在构造应力面之上,非构造应力和构造应力同时存在,而在构造应力面之下,仅构造应力存在。相关认识如下:①沟谷宽度影响非构造应力集中范围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构造应力面的深度。②山体高度不仅影响非构造应力集中范围大小和形状,还影响构造应力面的深度。③水平侧压力是引起非构造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当山体坡度小于40°时,重力作用不会在沟谷或坡角引起非构造应力集中, 但当山体坡度大于40°时,重力作用会在沟谷或坡角引起一定程度的非构造应力集中,但应力集中强度较弱。④平侧压力和山体高度是影响构造应力面深度的主要因素,当水平侧压力随深度变化梯度与重力梯度相等时,在沟谷底部构造应力面深度近似等于山体高度,当水平侧压力随深度变化梯度增大构造应力面深度与其呈线性增加,同时在沟谷或坡角非构造应力集中强度加强。

2.3 断裂对地应力测量状态的影响分析[19,22]断裂发育的复杂程度与地应力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断裂越发育,地应力状态的变化幅度越大,在断裂极为发育的地区,应力方向极为分散,应力大小变化异常,并且断裂对地应力的影响范围与断裂的规模成正比。断裂及其附近应力量值的变化较为复杂,既有应力增大的,也有降低的,这主要与断裂带附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有关。

3地应力测量的发展趋势

随着深部岩体工程出现的新特征,如:岩体处于高应力、高地温、高孔隙水压力环境中,岩体结构特征呈埋深越大,岩块越小,小结构面越多的趋势;深部岩体的非线性、非连续性与非协调性突出等。传统连续介质力学在部分情况下已无法解释,相应的测试技术和理论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科学家廖椿庭对今后地应力测量工作提出:必须在国内开展较系统的测量研究工作,建立4条贯穿我国不同构造单元的地表主干地应力测量剖面,在关键地域建立地应力监测系统,进行长期的地应力实时监测,开展深部地应力测量和构造应力场研究,为深部地下工程建设以及深部资源开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学馥,郑颖人,刘怀恒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3.

[2]杨立根.矿山岩体原岩应立场的研究与实例分析[J].矿山研究和开发,1993(3):45-47.

[3]陈桂忠,蔡美峰,于波,张瑞明.对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资料的解释[J].中国矿业,1996 ,5(4):52-55.

[4]刘允芳.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1,(3).

[5]李造鼎.岩体测试技术[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6]王连捷.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7]蔡美峰,乔兰,李华斌.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8]邱贤德,姜永东,卢黎等.套孔应力解除法在危岩边坡地应力测量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1).

[9]马凤良,何绍勇,尹向阳.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J].西部探矿工程,2009,(01).

[10]刘允芳,罗超文,刘元坤,等.岩体地应力与工程建设[M].长沙: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1]靳晓光,王兰生,李天斌.地应力测量的应力恢复法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26(3).

[12]Goodman R E.Sub audible noise during compression of rock[J].Geo Soc Am Bull,1963,74:487-490.

[13]Tang Chunan,Xu Xiaohe.Evolution and p ropagation of material defects and Kaiser effect function[J].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1990,13(2):203-212.

[14]谢富仁,邱泽华,王勇,苏恺之,欧阳祖熙.我国地应力观测与地震预报[J].国际地震动态,2005,(05).

[15]王宏图,鲜学福,尹光志.声发射凯塞尔效应岩体地应力测试的研究[J].煤炭学报,1977,22(5):486-490.

[16]丁原辰,张大伦.用于地应力实测的一种声发射凯泽效应辨别法[A].武汉:地应力场测试及其应用讨论会论文集,1991,129-136.

[17]陈庆宣,王维襄,孙叶等.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58-228.

[18]谭成轩,孙炜锋,孙叶等.地应力测量及其地下工程应用的思考[J],地质学报,2006,80(10):1627-1632.

[19]蔡美峰.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方法的评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12(3):275-283.

[20]高建理,丁建民,梁国平等.龙羊峡水电站水压致裂应力测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0.9(2):134-145.

[21]李方全,孙世宗,李立球.华北及郯庐断裂带地应力测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2.1(1):73-86.

[22]苏生瑞,王士天,朱合华.断裂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02.

第7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组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那么测绘应属地理信息产业,今后应围绕加快数字化测绘体系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迅速过渡,着力推进“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设,高度重视“数字中国”、“数字省份”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本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基础先行、注重应用、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实施原则,推进“数字中国”、

“数字地球”的建设研究,加速基础测绘与监督管理,实行开放型测绘、积极参与全球测圈,全面提高测绘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障服务能力与水平等有关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研究。

一、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方法

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1、原图数字化

当一个城市(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该方法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它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地形图,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再配以一种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的成果。如一时连购买设备的经费也难以落实,也可让具备有图纸数字化能力的测绘单位代而为之。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其中后一种要比前一种的精度高、效率高。

但是,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现势性不是很好。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

为了可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2、航测数字成图

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就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的某一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这将是我们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它特别适合干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所以现在基本上由一些较大的单位来承担。

3、地面数字测图

在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或该地区的测绘经费比较充足,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该方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重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5cm内是可以做到的。但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是比较大的。在本文中主要就是谈这方面的体会。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从控制测量到成果成图输出大致需要GPS接收机,全站仪、计算机、绘图仪以及与之相关的平差计算成图软件、数据传输、交换附件,通讯器材等。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较常规地形测量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人员素质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测量专业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及测绘软件的应用技术,这对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组织

1、生产工序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工序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压缩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作业方案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量及其作业流程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观测员给每一个碎部测点赋干一个自定义编码,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编图成图的一种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

简码法数字化测图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自定义编码)内业概略编图草图外业补充调绘内业详细编图外业巡回检查最终成果成图。

4、人员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一个作业组采用简码法时宜按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工人编制,一个项目由多个作业组施工的宜专设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成果资料汇总、电脑维护等。

五、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

1、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0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

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2、碎部点测绘

第8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不均匀土壤 水平分层 镜像法 接地电阻 测量

一、引言

随着防雷工作的不断发展,很多接地电阻值的测量方法被大量使用,诸如两点法、三点法、三极法、四极法、大电流法、倒相法、变频法和钳测法等。以三极法为基础衍生出的各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接地引线的互感、地电流、电磁场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这些测量方法都是建立在均匀土壤的基础上进行测量。文献[1]明确提出,如果土壤是非同质的或接地极电流极为复杂形状,则函数难于计算,此时要用计算机计算。因此在山地、河边等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情况下,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测量,肯定会给测量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按照土壤电阻率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将不均匀土壤视为为水平分层和垂直分层两种情况[2]。本文采用镜像法就水平分层情况下三角形布电极法和三极法布线法进行分析。

二、镜像法原理

在接地极接地电阻的测量过程中,当土壤分层界面时,用三角形布电极法或直线布电极法测量困难,且误差较大,需要对辅助接地极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减小测量误差。镜像法是建立在唯一性定理的基础上的一种不均匀土壤电阻求解方法,适用于解决导体或者介质边界存在点电源或线电源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镜像法把水平分层不均匀土壤情况简化成均匀土壤模型来确定辅助接地极的位置。

三、三角形布电极法在水平分层土壤中的应用

3.1计算方法

如图2所示,根据2.3式可得出待测接地极在电压极P上产生的电压UGP为:

参 考 文 献

[1] GB/T 17949.1-2000.接地系统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一部分:常规测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冯志伟,影响接地电阻测量的因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3] 李中新,袁建生,张丽平.变电站接地网模拟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5(5):76-80

[4] 吕昆坤,周延洲,王心中.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时电压极补偿点位置探讨[J].通讯世界,2015(3上):183-184

[5] 许聪颖,接地网接地电阻近距离测试原理及测试装置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

[6] 孟刚、于宝和,防雷接地电阻偏离真值的探讨[J].吉林气象,2008(2):26-27

第9篇:地籍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 质量问题 对策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1.1主要的设计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

房地产项目中的规划方案设计是以前期的开发项目的产品策划定位、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的。房地产开发商应该请一个全程策划的咨询公司,因为房地开发商作为投资人,他对项目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商在对咨询公司所给出项目开发产品定位比较满意之后,应该积极参与后面的规划方案设计。由于项目的规划方案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因此开发商在进行项目规划的前期需要对设计单位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设计单位。通过对开发商选择设计单位的研究分析,得出在进行项目整体方案设计前首先需要对需要设计规划的工程进行科学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选取实力较强的设计单位。在设计单位初步工程项目规划完成后,组织建设方进行评选,并制定出初步的设计方案。此后,建筑方可与最优设计单位进行细节磋商并签订合同,鉴定并对初步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和细化,得出最终的方案,进行上报。

(2)施工图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按照不同的设计阶段可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初步设计的进行是根据项目的规划方案,项目的规划方案审查通过后,才能进行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而言,技术较为复杂,故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各个阶段的成果包括图纸文档,经济文档以及设计说明,无论是两阶段设计还是三阶段设计,目的都是通过控制不同阶段设计的深度来达到设计质量的保证。

1. 2设计阶段的质量问题及控制的实现

(1)设计阶段开发项目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在项目质量设计方案与项目的规划基础上,参照历史工程的设计文档以及设计者自身的设计经验,制定项目整体的开发任务书。此外,在工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按规定对文档进行调整,实现设计方案的动态优化,从而实现对项目的整体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在开发单位对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各个部门要按照设计的合同要求,设计地区的环境因素(气象、自然条件等)以及相关技术规划等综合进行分析,开发商项目设计的主管人员要仔细深入的审核设计文件。不足设计和过分设计是在审核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种极端情况。

(2)明确建设方各专业工程师的监控设计质量的职责

专业设计任务书是针对项目工程的特点的规划,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设计,从而确定在不同的设计阶段的具体任务。建设方对设计质量的监控往往都是按专业监控,要求项目组和设计方工作人员与建筑方施工人员积极主动地相互协调配合。针对工程的质量,建筑方的相关人员都具有控制职责和管理职责,实行项目组和专业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方式。建设方各专业工程师的职责还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实施对专业的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确定设计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方案,并对各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负责;为确保项目的整体设计质量,建筑方可以提出自身对设计方的要求,设计方按照要求提供足够白勺高素质设计人员保证项目设计的进行;参加或组织项目设计各阶段设计输出、输入、成品的验证或评审。

(3)建立设计经理质量责任制

项目的整体设计都需要设计的主管人员进行监管,保障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满足质量标准与合同要求,同时主管人员还担负对建筑方施工的监管的责任,控制建筑方的工程进展符合设计的要求;负责各专业之间的衔接:对设计过程根据设计计划、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计划的规定进行控制;负责将所组织的设计策划的结果编写入设计规划:通过对各个专业技术方案之间的综合检测与改进,确保整体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对各个阶段的设计进行严格的检验;担负检测或组织设计关键控制点、设计文件及对设计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按规定按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对设计变更进行控制。

二、项目投资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房地产建筑项目建设单位都把投资、工期和质量三大控制要素贯穿于项目建设的过程,把它们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以达到投资的最大效益。对出现的透支现象的阶段及时纠正,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利用,完成预定的目标,并在各个分工程中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使竣工决算最终控制在审定的核算额之内,杜绝“三超”现象的发生。

主要需做好下面几项工作,以实现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1)决策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的控制与确定存在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经济技术决策,特别是设备选用、建设地的选址、工艺选取、标准的选取等方面,都直接决定着工程投资的成本,将会对项目的整体成本带来很大的影响。

(2)设计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

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的灵魂,也是整个建筑项目的全局规划阶段,在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的控制上占有较大比重,是提高经济效益与技术处理的关键性阶段。

1)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用限额优化的设计策略

2)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实施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

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即是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人力、财力、物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以及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和政策性变化的波动大等等。只有加强在工程实施阶段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增强对工程建设的全局资本的监控,才可能实现科学的控制投资,保障建设的质量,发挥投资效益。建设工程的影响因素多变、工程复杂性,所以在工程实施阶段可能会出现许多计划不到的费用。

三、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包含过程较多,各个过程相互祸合,从而导致影响质量的因素相当复杂。譬如:技术设备的微小变动将导致产品的质量与预定目标发生偏移,最终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环境的波动、操作的不当也将对施工工业带来质量的偏差。由于项目在建设完成时,将不能如其它工业流水线产品进行拆卸改进,也不能对产品进行更换,因此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关乎全局质量问题。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试车运转,这就是项目的工程验收阶段。工程验收阶段是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保证合同任务全面完成的最后把关,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必要环节,工程项目由建设转入投产或使用的标志。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处于一个繁荣上升的时期,行业特殊性从客观上决定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建设开发、施工管理、及相关的临近领域,其对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涉及的范围较广、投资资金数额巨大、潜藏风险较大、质量要求十分苛刻。但分解开来看,它们又是普通的、平常的,只要我们重视它,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就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良好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将会造就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工程,从而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李传景.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2014(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