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差异体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

第1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 贸易谈判 中西文化差异 谈判风格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无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成功谈判,影响因素众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贸易国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了解和认同。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代代沿袭所积淀的特殊事物,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日益被各国贸易人士所认同,研究一国或一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背景往往决定了一项贸易的成败,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交往时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二、贸易谈判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

称呼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信息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民族心态和风俗习惯,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了解并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可能造成的障碍,对增进相互了解是有益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帮。文化是以社会为本的整体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家庭和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人际关系较复杂,称呼也显得较复杂, 始终贯穿着等级观念,纲常伦理和男尊女卑观念也渗透到经济交往之中。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个人主义使称呼较为笼统。西方人奉行尊重自己、考虑别人、相互平等的准则,初次见面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在姓(Surname) 或姓名(full name) 前面冠以Mr/ Miss/ Miss 的称呼就够了,为了亲切的缘故,熟识的人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 name/ given.name) 。除非特殊必要,一般不称呼头衔。历史上西欧人对君王有“Your majesty”“sire”(陛下) 等称呼,但在现代,即使在仍保留着君主的国家人们认为这类称呼只具有社交礼仪的价值,并非体现等级尊卑。但另一方面,以往主要用于称呼有爵位的人并兼做对一般人尊称的sir 一词,现代社会的英国人则认为在一般交往中使用起来表现了一种自卑态度,有失自己的尊严,也会使得对方尴尬,所以如今只用于学校、军队称呼和商业往来的客套话。英美人称呼自己时不用谦词,现代英语中“I”是对自己的惟一称呼,书写时大写。第二人称代词“You”没有相当于汉语“您”的词或词形,“You”即是对人的尊称。在贸易交往中,中西称呼习俗的差异有时便造成理解障碍。中国人喜欢称呼别人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某局长”、“某经理”之类。但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以用称呼,如医生和有博士学位者可称Doctor. . ,主持审判的法官可称J udge. . . ,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 . . 和Mayer...。国人这种称呼习惯包含着要明确表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文化心态,但在谈判中应理解对方的习惯和心态,不然会因别人没称呼自己的“官职”而发生误会。

中国人极少把姓作为对人的称呼,这与英美人的习惯也不一致。美国儿童天天真呼父母的姓名:中国人则认为直称人的姓氏对人不尊重。对日本人要注意各种级别的称谓不同。英汉语言中称呼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 了解、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称呼习惯才能消除称呼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误会

2.时间概念上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双方约定是几点到达会面场所,他(她) 必定准时到达。不遵守约定时间,姗姗来迟,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失礼,并且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借口,在拉丁美洲和巴基斯坦,人们常常不按时赴约,而瑞典人则要求人们准时到达。我方时间观念较淡漠,如果确实因为特殊情况而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3.贸易谈判中的禁忌语

在贸易交往时,与英国人打交道有三条禁忌: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校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直呼其为英国人(英国由英格兰、爱尔兰、北爱尔兰组成)。与美国客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的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开始。

4.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不仅受到社会习惯,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忽视语言差异,商务谈判就会产生阻碍。“authority”一词在英语中不含任何贬义,指政府官员或学校领导。而相应的汉语为“当局”通常含有贬义。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为“authority”语言符号提供了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内涵如果不具备对使用该语言国的文化的合谐理解是不能完全被欣赏的。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涉及不同国家的语言。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可以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不同的文化因素,如阶级、家庭结构、职业、信仰、价值观、宗教等,均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习惯。例如“,在汉译英中有人把“马戏扑克”译成(maxi puke :在英语中表示“严重的呕吐”),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人员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致出现失误。文化差异易造成谈判障碍,应将汉语思维转换成英语思维。因而,商贸谈判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不同语言的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谈判顺利进行。

5.面对不同对象时谈判方式、谈判风格的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民族间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果不了解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契机。如欲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方式。面对不同的对象以变应变。因人而异,见机而变,同时,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对手谈判,应使用不同的对策。因此,对各国各地区贸易伙伴的谈判特点应有所了解,要懂得“入国问禁,入境问俗”道理。美国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十分精于讨价还价,智慧和谋略取胜,有理有据。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方式,是与非必须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他们一般也请客送礼。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慎重、礼貌、耐心自信,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有必要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客气话很多,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擅于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精通兜圈战术,善于打“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地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在回答问题时常用“可能”、“或许”。当日本“蘑菇战术”与美国的“速决战”对阵时,往往弄得美国人哭笑不得,窘境难安。韩国人: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充分,喜欢明确表示希望做成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地规定谈判的议题,然后准备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这份报价表一旦提出,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不太热衷让步的方式。法国人在贸易谈判中有三个主要特点:立场极为坚定;坚持在谈判中使用法语;明显地偏爱横向式谈判。这就是说,先谈原则再谈具体问题,先为协议勾画出轮廓,然后再达成协议,最后确立协议上的各个方面。英国人在业务上有些松松垮垮。谈判往往准备不充分,但谈判人和善、友好、好交际容易相处。对建设性意见反映积极。印度人喜欢讨价还价,而中东地区的人,具有沙漠的传统风格,在他们的眼里,信誉第一重要,来访者必须先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特别重视谈判的开端,往往会在交际阶段花费许多时间,经过长时间的、广泛的、友好的会谈,增进彼此之间的敬意,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做成一笔生意。

6.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对于从事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讲,要调研国外的政治、法律、经济形势,市场行情,还要了解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例如到美国搞贸易,应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在埃及,一些微不足道的服务也要给小费,而日本是一个不收小费的国家。在墨西哥,客人询问主人的配偶或家庭的情况,被认为是友好的表现,但在阿拉伯这样做是犯忌的。你要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二郎腿一翘,生意准告吹。因为翘腿,脚底朝天就触犯了“”。在颜色、图案方面,各国的喜好与禁忌也不一样。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而罗马尼亚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最令人喜爱。巴西认为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黄色在西方国家是令人不快的、讨厌的颜色,含有卑劣、胆小等意。而秘鲁对紫色倍加喜爱。伊拉克讨厌蓝色,视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讳忌使用;图案也是如此,东南亚诸国对大象有好感;而英国人则不喜欢。北非、利比亚视狗为不洁之物;而法国人养狗成风,视其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新加坡人爱用双喜组成图案。伊朗人喜爱狮子。港澳新马地区和日本人喜欢把十二生肖的形象使用在商品造型和包装装潢的画面图案上。瑞士忌猫头鹰图案,认为那是“死人”的象征。意大利和法国忌。阿联酋忌十字架和六角型。法国人很少喝开水,所以保温瓶很难推销。与外商打交道,要送些礼品或纪念品。比如千万不能送手帕给意大利人,因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泪用的不祥之物。如果改送丝绸头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能赠送带图案的礼品。

注重民族差异,尊重对方文化,是谈判顺利进行的前提,谈判双方应相互体谅和宽容因不同文化而各自独立存在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更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与双方文化相冲突,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民族形象的同时,尊重谈判双方文化风貌,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谈判中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谈判在友好、和睦、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Wang Zhengyu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Shenyang:liaoning Education Press, 2001

[2]ZhangXuemei: The Differences of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Styles[J].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2006,(05)

[3]王洪阳:浅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7)

第2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影片;中西丧葬文化;不同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22-01

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在如何处理逝者的问题上都各不相同。本文旨在从反应中西丧葬文化的两部影片中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伊丽莎白镇》这部影片展示了一种与我们平常所见完全不同的丧葬文化。我们在影片中会看到:在德鲁父亲的追悼会上会场布置的张灯结彩,与会的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德鲁的母亲在主席台上翩翩起舞,台下还掌声雷动。最后的摇滚乐队的演奏,实实在在的将追悼会变成了一次家庭大聚会。在这电影里面,西方的丧葬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像我们这般铺天盖地般的、让人无法喘息的悲伤,而将这种悲伤转化成了对逝者的怀念中。另一部影片《黄石的孩子》,则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体现丧葬的场景。一个是石凯,周润发在掩埋石凯后,朝天打了三枪,而中国传统下葬时有“放鞭炮”的风俗,是送行的表现。另一个是下葬何克时的情景,给掩埋尸体的深坑一个大大的特写,反映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安葬理念。描述死者长逝时,亲朋尽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学生也罢,感情都非常内敛,默默的哀悼。这和中国传统是相悖的。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是在下葬前众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绝。整个影片让大家感受到肃穆。由这两部影片我们可以中西丧葬文化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点, 颜色,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在中国,丧礼以白色示悼念。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在《黄石的孩子》中,石凯和何石去世时都看到空中飘着的白色的风筝,而同时又有漫天遍地的白雪。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 西方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而《伊丽莎白镇》中的色彩却有打破传统的意思。

第二点, 宗教,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中国人视死亡为生命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有轮回之说。这显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

第三点,伦理,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所以在《伊丽莎白镇》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体现的重个人的思想。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第四点,风俗。中国厚葬,西方简丧薄丧。所以中国丧葬有停尸仪式,报丧,做‘七’仪式 ,入土为安。在停尸仪式时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石凯去世时,周润发的三枪即报丧。中国丧葬风俗中,灵堂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所谓“守灵”。《黄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丽在他的病榻前摆放着一大盆蜡烛,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蜡烛灭。蜡烛成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死观中,既寄希望与轮回。西方的葬礼比较简单,多采用宗教形式,通常在教堂举行。葬礼前,与中国一样,灵柩要放在教堂中由亲友们轮流守灵。据学者们分析,守灵习俗是由古时人们心理上的原因所导致:一是死者亲属始终抱着死者会重新苏醒的幻想;二是他们曾在死者生前尽心竭力地加以看护,虽然这种看护现在已不需要,但他们仍不忍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天长日久,守灵便成为对死者表示尊敬的一种习惯作法。

小结:一部影片,了解了一种文化。两部影片,两种文化对比。通过对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中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仍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第3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导游词;翻译;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反映在语言文字中,文化又存在于使用该语言文字民族的知识结构中。当原有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改变或消失,或者寄托文化因素的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此时单靠语言本身的概念意义已经难以完成交流的任务。也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语言是自我的表述,也是文化的反映。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可见,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文化问转换,因此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一个解读文化、重组文化、规范确定信息的过程。外国游客对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很感兴趣。因此各地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显得十分重要。导游词英译要重视文化因素的处理,使外国游客对景点文化底蕴得以了解。所以,导游词翻译要运用各种策略和途径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从而增强游客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下文试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探讨导游词翻译中文化处理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一、导游词翻译的策略和途径

由于旅游文本翻译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及其语篇类型在不同文化中的传统模式,决定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应立足于译文读者,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出发点,用符合译文读者接受期望,以译文接受目的相符的表达方式进行调整。如:“玉兔”应当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否则外国游客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因此在翻译导游词时就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以下策略和途径使译文更符合外国游客接受习惯,同时达到良好的旅游宣传目的。

1.变译

由于中西文化以及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两种语言上的差异体现出中西在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信息编排方式,因此我们旅游翻译的原则应突出实用型的特点,达到有效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任务。有效传递要求导游词译者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外国游客的接受效果,即不是对汉语材料进行全译,而是要对原作实施变译。因为在导游词涉及到中国独特文化时,外国游客大都没有足够的知识通过翻译完全了解中国文化内涵,此时,译者应给旅游者提供必要的补充知识,或改变知识结构传递形式,在保证原文主旨不变的基础上,译者根据外国游客的特殊要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译、补充、合并、改造等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做出有利于外国游客接受旅游信息的恰当变译。从而使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过程中真正了解美丽的中国和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达到良好的旅游目的。变异的具体方法多样,比如:1.删除原文中价值不高的信息。译者在概括和整理后对原文进行适度删节,减少外国游客不必要的理解负担。使译文简洁明白,符合英语表述特点。2.增加必要解释。对大多数外国游客是陌生的东西,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采用增加他们熟知的事物加以比较的方法来翻译,从而使他们了解一些景点的文化价值较高之所在。3.对原文进行适度地改写。译者根据英语表达的特点,如:开门见山的表述、逻辑和结构性强等,将汉语原文拆分重组等。使得译文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利于外国游客理解导游讲解。

2.归化

归化指的是用和目标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来翻译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例如,将“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you.”,这就使一个极具佛教色彩的词句变成了一个具有基督教色彩的词句。归化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共性和相通性。以归化为主的译文目的在于消除译痕,这对于熟悉目标语的读者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归化翻译可以使译文自然、地道、顺口、易于接受。奈达认为在翻译中,译者应尊重目的语的特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导游人员在给外国游客讲解过程中常会碰到汉语中一些成语、习语和俗语,比如“守口如瓶”,在翻译此类汉语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直译,而应翻译成外国游客所熟知的语言方式,其译文可为:dumbas anoyster。

3.异化

与“归化”相对。异化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ofninebullsandtwoti-get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可见异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比如,中西方都有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即英语中的dragon和汉语中的“龙”,但是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的象征,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是贬义词。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和风都象征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在翻译关于龙的导游词时,应当翻译成the Chinese dragon或Loong,让外国游客了解真正的中国龙文化。

4.释义

由于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宗教习俗以及词汇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中西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便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释义就是在采用异化或归化都行不通的时候,抹去原文的民族特点,采用直接向译语读者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译出其含义,从而避免引起文化方面的混乱,使译文明白易懂。由于它既能保存原文的信息,又能给译者表达上较大的自由,适用于“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和翻译。释义的具体做法是音译或者直译后加注释以释义。方法一:音译法,如胡同一hutong。体现了“胡同”一词所包含的丰富民俗风情内涵。方法二:在直译的基础上,对有些词语适当加注。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hree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Zhuge Liang,the mastermind。这样的注解才会让西方读者明白诸葛亮的文化内涵。也可把两种具体方法结合使用,如气功:Qigong,a system of deepbreathing exercise。

第4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哲学观;自然观;思维方式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状况。两种文化一经接触就必会因其差异性而产生矛盾、冲突。本文从电影里许一家在美国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并探讨其根源。

一、征服与调和

电影中许被认为虐子主要是因为美国人不理解刮痧,听证会上许解释到:“几千年来中医认为人有七经八脉,就像无数小溪流向江河,江河又奔向大海……”此话让稍有文化的中国人听来,都会觉得将中医解释得形象易懂,但美国人却理解不了。西医以神经学、细胞学等为基础,用药物和仪器来治疗,以把侵入的病毒杀死,尊崇的是征服与毁灭;而中医以“气”为中心,始终遵守着生命进化的规则,其治疗用的药材都是自然生长的,讲究养气、调气、理气,追求的是调和与平衡。

中西医的差异不仅是医学原理上的,更体现了中美哲学观的差异。中医基本上是建立在庄子的哲学基础上的。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气相通”、“一理相连”。中医的阴阳说、经络说注重整体观察,诊断手法是望、闻、问、切、察言观色;临床经验是口耳相传,师徒相授;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刮痧等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性。西医建立在实证论的西方哲学之上,注重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注重化验、透视、切片、造影等科学的验证手段。

中西医差异还体现了中美迥然不同的自然观。近代西方的自然观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所以西医的原则是,通过科学实验,使用药物和仪器,杀死病菌,表现出一种对立和毁灭。中国儒道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庄子认为人的能力有限,人类的任何作为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而是安然的随顺自然、任变而终。以此为基础的中医,使用自然生长的药材,注重阴阳平衡下的转化,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这源于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把气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二、集体与个体

电影中昆兰不理解许为什么把本是父亲给丹尼斯刮痧说成是自己刮的,简宁给他的回答是“BecauseheisaChinese”。中华文明源于内陆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在重视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合作,看重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且中国人还认为集体主义高于个人利益,在两者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家作为一个小的群体单位,在中国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百善孝为先”为原则遵循孝道是中国人维持家这个小集体的主要方式,许在听证会上作伪证便是保护、孝顺老父的体现;不止如此,故事的背景是许将老父接到美国,准备给他办绿卡一起生活,这是在物质生活上保证父母;在老父回国时,许将丹尼斯从儿童福利院“偷”出来,只为让老父走之前见一眼孙子,这便是从精神上满足父母。

与中国不同,西方文明是源于海洋的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西方民族特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重视竞争与挑战、看重权力和自由,重视自身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寻求个人的发展,谋求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生的目标,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听证会上,美护士指责许在简宁生产有危险的时候宁可要大人不要小孩,认为这是野蛮的,是对个体存在的抹杀。而许反驳了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认为只要妻子在孩子就还会有,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都是最合适的。而原告律师为了打赢官司,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惜歪曲《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也是奉行个人主义的体现。

三、法理与情理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语言的用法或结构会反映出人类的习惯或模式。汉语起源于象形文字,通过字形可以引发意义上的联想,有助于使用者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促进了使用者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又因为英语结构紧凑,英语中频繁使用关联词,句子是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汉语结构松散。很少使用关联词,句意的通顺依靠意义的连贯以及体会和领悟字面之外的深意。所以英语语言结构呈现的是分析思维,或逻辑思维;汉语结构呈现的更多是关联思维。这种思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态度上就是中国人重义轻利,美国人更注重原则性。在美国法律是绝对的,在中国则是“法理之外,更有情理”。

护士看到丹尼斯背后的瘀伤,立即打电话给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立即采访许一家人接触的人员收集证据,之后向法院控告许虐子;还有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的规定,都凸显了美国法律对于公民的各项权利都是予以保护,且有相应的执行力。电影中昆兰作为许的律师,在看到丹尼斯身后瘀伤的照片之后,对许产生质疑,后来竟然出庭作证说许打孩子是不对的。可见,美国人的法律观念和其原则性。中国则是一个人情社会,办什么事情都喜欢找熟人,如昆兰明明不是家庭法方面的律师,许认为他是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信任就将其半强迫来做自己的辩护律师。在听证会上,许也试图通过讲述自己有多爱丹尼斯,让法官和原告理解并认可这种情感,撤回对自己的诬告。结果并不乐观,法庭讲究的是切实的证据。后来许聘请的女律师,建议他们走向法官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这条路时,许却痛苦的表示爱自己的孩子,难道还是一件需要证明的事?这种鲜明对比体现了美国人的分析、逻辑思维特征,以及中国人喜欢以情动人的民族特征。

四、结语

中美因使用语言、地理位置、社会起源、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思维方式以及名族性格。我国前驻德大使卢秋田将中西方主要的思维和文化差异总结为四点:东方人讲求整体性,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东方人重视求同思维,而西方人往往追求求异思维;东方人重义轻利,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原则性;东方人的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而西方人的感情表达则直接、外露。这几点在电影中都有体现。两种文化接触,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同时也会有平衡与融合。中美文化的对立和同一在《刮痧》中以听证会对峙和圣诞节大团圆的方式分别表现出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琛、刘蓓、郭树强.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J].电影文学,2008.

[2]何正欣.浅析中西自然观之差异[J].理论学刊,2010(05)

[3]金鸿浩.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应对方式刍议——基于对电影《刮痧》的内容分析[J].影视文学.2011

[4]刘石钰、李荣美.《刮痧》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2011.

[5]李茜.从民族中心角度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J].文艺探究,2011.

[6]王洪刚、唐功志.语言、思维与中西文化比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

第5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 中西婚俗 异同 六礼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中西婚俗异同之比较作为切入口,探寻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在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本民族传统婚俗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独特习俗。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对比研究中西方婚礼习俗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优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认识本民族文化特征,重视并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纳彩即择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送彩礼、送嫁妆”。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期,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西方婚俗主要包含四个步骤,即建议、改姓、选期、举行婚礼。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根源、婚姻观念、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婚礼习俗大异其趣。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发掘中西文化的深层意蕴。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等级宗法制度严明,人们社会等级观念浓厚。同时,中国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十分注重寻找个人的集体归属感。西方社会深受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价值观,强调个体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讲求“人身自由”和“民主平等”,个体意识强烈。

婚礼习俗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婚礼服饰的差异尤其引人注目。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西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全球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中西方交流的加强和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中西方风俗的差异日益缩减。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曾千差万别,特别是各国婚礼服饰特色鲜明,中国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鲜艳,同时又具有传统、朴素、保守、内向的特征。中国古代曾依“天玄”而采用黑色婚服,西方一以贯之的白色婚服有着浓重的宗教意味。这说明是中西婚礼习俗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作为人类生活整个系统中的一种文化要素对婚姻事物和观念有着重大的影响,透过作为婚姻缔结形式的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宗教或通过神圣的宗教婚礼或经由源远流长的教义对社会群体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发展模式不同,内涵迥然相异,但是无论是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婚姻还是道德佛教理念渗透下的中国传统婚姻,都选择用宗教话语权彰显其神圣性和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越来越重视,婚礼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中西方婚俗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其区别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一论断有待斟酌。笔者认为,西方基督教婚礼并不随意轻松,而中国现代婚礼则失之谨慎严格。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形式各异的习俗。婚礼习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最能反映这种文化间的差异。近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在婚礼上穿凤冠霞帔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追慕西式婚礼浪漫唯美的风格,将西方元素注入婚礼仪式。然而穿着白色婚纱步入的不是教堂而是酒店,没有在牧师面前对上帝宣誓而是跪拜高堂,令婚礼显得“不中不西”,既没有西方照耀下的庄严肃穆,又体现不了中国婚姻伦理崇尚的“孝敬长辈”、“相敬如宾”。面对多元文化带来婚礼习俗的嬗变,笔者认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05.

[2]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3]郭金秀.从婚礼习俗看中西婚姻观中的宗教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

[4]范明生,陈超南.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英语习语;设喻;文化差异

由于英国和中国历史、文化、习俗、传统以及地理位置等等不同,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以动物设喻为例,英语含动物形象的成语,以“狗”数量最大。

一、“狗”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由于中英两国人民对狗的喜爱程度不一,狗在中英两国的地位不一样。含有dog的英语习语通常具有褒义。而含有“狗”的汉语习语通常具有贬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两者也具有交叉现象。

1.狗在英国文化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感情,认为是忠诚的代名词,因此在影视、报刊,甚至戏剧中均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英国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对他们四只脚的宠物恩宠有加,每天为宠物狗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以致宠物比主人们自己吃的都好,因此有望赢得一项荣誉称号——最爱狗的国家。

Madam Roland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愈观察人,我愈爱慕狗)英国人把这句话中的admire改为love。从这句话中,我们发现英语口语中已经把狗当做人来看待了。而这在汉语中则不可能。

2.在中国文化中,汉语里的狗是卑贱的动物。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对狗好像很不客观。比如很多骂人的话:走狗、狗腿子、狗奴才、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狗贼、的、狗仗人势……

3.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Edward Burnett Tylor, 187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每个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因此,在英国习语中,并非所有的狗都是褒义,而在中国习语中都是贬义。

如英语中,givea dog/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给某人加个坏名声,使他永远洗刷不掉;a dog in the manger:自己不用又不让别人用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go to the dog :(指人在道德上或身体上)变坏或堕落,都有一定的贬义。

汉语中的狗的形象也不尽是坏的,有“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为证。

4.正是由于狗在两国之间的地位明显不同,且语言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翻译者常常会闹出笑话。如:把“打落水狗”译为beat a dog in the water,把“丧家之犬”译为a homeless/stray dog,等等。如无上下文明释其意,则非但不能传达汉语的本意,反而有可能在英国读者心中引起与原意不相符的同情之感。可见了解成语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二、形象相近的英汉成语对比

第7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中美;旅游网站;文本对比;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35-02

引言

旅游网站文本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旅游网站虽具有相似的信息和诱导功能,但在语篇特点、文体风格及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文本对比是译者翻译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因此本文选取部分中美旅游网站进行了文本比较,寻找其在景点介绍上存在的异同,以期为中国旅游网站的英文文本建设提供借鉴,其最终目的是使网站文本内容符合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系统,使交际语气符合目标市场的风格要求,更好地实现中国涉外旅游网站的预期功能。通过对比发现美国旅游城市的本土网站与中国著名旅游城市的网站除了在结构布局、栏目设置及内容丰富程度上千差万别外,两者还具有显著的文体特征、思维特征和文化特征差异。

一、中美旅游网站文本体现的文体特征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文体特征,通过对中美旅游网站进行文本对比,发现中美旅游网站最明显、最表象化的差异体现在文体特征方面。

中国旅游网站文本讲究辞藻华丽,注重渲染烘托,常常使用诗词歌赋或平行结构,使词句整齐对仗,声韵和谐。在景物描写中,往往缺乏客观清晰的具体描绘,而多采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境相谐的手法,使文本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朦胧之美和意境深远的感染力。

相比之下,美国旅游网站文本不喜用词华丽,而推崇简洁朴实、自然明快的语言风格。在景物描写中,更多地注重客观描写,力求忠实地再现自然,借助鲜明可感的具体物象来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让读者有一个直观清晰的印象,不提倡通过言辞雕饰来做过多的意象渲染。以杭州西湖和美国中央公园简介为例,可以充分展现其文体特征的差异。

例1:西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曾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杭州西湖简介)

例2:With 843 acres of gardens,open spaces,water and

pathways,Central Park is a great place to escape from the chaos of New York City.Having a picnic or wandering around on your own are great ways to enjoy Central Park.(美国中央公园简介)

从上述2例可见,杭州西湖简介讲究文采华丽,通过使用四字结构和名人诗词来增加风景美感,通过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来引发读者共鸣,烘托气氛。而美国中央公园简介则语言简约朴素,表述直观明确,强调对客观信息的陈述。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种表述显得过于平淡无奇,但对于西方读者却具有可信度和吸引力。另外,对网络介质的理解不同,中文旅游文本以展示旅游景点形象为立足点,更接近于正式的书面语,更多地向读者传达关于景点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信息。而英文旅游文本则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为立足点,语言风格更倾向于口语体,以此缩短与游客间的距离。

二、中美旅游网站文本体现的思维特征差异

翻译是逻辑思维活动的产物,人类思维特征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体差异。对于同一事物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也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的思维逻辑会导致中西方语篇不同的信息组织结构。作为译者,应清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按照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组织译文,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

中国传统的环形思维模式体现强烈的主体意识,注重整体性,采用综合性思维方法;体现在语篇上便是以意合性为主,夹叙夹议。在旅游文本的信息组织结构上,往往体现为大量描述性语言在文本前部,而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本后部。其主题可前可后,也可隐含于语篇之中。而西方民族由于受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影响,其思维模式往往为直线型,思维取向注重分析性,体现在语篇上便是以形合性为主,强调信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语篇主题一般在前,先概括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

例3: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放眼远望,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长城简介)

例4:The Island of Hawaii is the youngest island in the

Hawaiian chain.It is the home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ctive volcanoes,the most massive mountain and the largest park in the state.Whether you’re looking for a romantic getaway or a journey,you’ll discover it all here.(夏威夷岛简介)

从上述两例可见,长城的景点简介更偏重于感性和外在的整体联系,语篇以意合性为主,以意统形。而夏威夷岛简介则更偏重于理性,注重形式逻辑;语篇以形合性为主,以形统意、结构紧密。由于西方更偏重于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逻辑推理,中国更偏重于通过感性观察进行演绎归纳,因而在旅游语篇的汉译英中,译者需考虑中西方思维特征、思维习惯方面的差异,按西方思维特征对中文语篇进行必要的重新改写,以符合目的语的行文习惯。

三、中美旅游网站文本体现的文化特征差异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中文旅游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为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中文旅游文本往往注重对旅游资源人文特色的渲染,以增加旅游景点的魅力。相比之下,国外旅游文本却更注重对景点纯信息的传递。

例5: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称为“殿宇之海”。其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北京故宫简介)

例6:The White House is the official residence and workplace of every U.S.president since John Adams in 1 800.It is located at 1 600 Pennsylvania Avenue NW in Washington,and is often used by journalists as a metonym to refer to the acts of the President and his top advisors.(美国白宫简介)

北京故宫简介与美国白宫相比,文本内容包含了许多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其目的是把中国文化传递给国外游客。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读者会因文化背景的缺失而对富含文化元素的信息难以理解。鉴于中西方的文化特征差异,译者在翻译中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而应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努力将原文的特色文化传达到译文,满足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其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也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英汉旅游文本所表现出的相关特点及差异,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通过对中美旅游网站文本进行对比,有助于译者在旅游文本英译中,深刻地理解英汉文本各自的语言特点与表达技巧,充分地考虑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差异等干扰因素,从功能派的翻译理论出发,追求动态功能对等,用符合译文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形式表达原文的内涵意义,实现交际的目的和应有的宣传功效。

参考文献:

第8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文化模式 形合与意合 句子语序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言学界和文化研究领域甚至人类学领域都是公认的。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洪堡特(K.W.Humbolt)坚信,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文化,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着一种世界观,语言显然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环境。从以上两位大家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见一斑。的确,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反映,透过一个名族的语言,窥见的是这个民族的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反过来,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语言运用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结构上的差异来探视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也可以透过文化模式来分析不同语言的结构差异。将本国语言与其他语种进行对比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自己的语言。”相反,你只有将外语与自己的本国语言进行比较才能真正懂外语。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从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其中从语法(句法)层面进行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法最能体现语言的民族特点,因为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语言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它的本体存在于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的心理之中,它反映着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何善芬,2002:181)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结构特别是句子组织的方式也存在差别。不同的文化心理造就了不同的句子结构模式。中国文化的具象思维哲理性思维和西方抽象思维型哲理,都深深影响了各自的句法构造。这就决定了汉语句子句法构造不注重抽象形式,而注重具体语义和语境与语序的虚实结合,这三者结合旧形成了一个表意功能的场。(张维鼎,2002:28)而西方抽象思维传统使英语有相当多的形态构造,句法受制于这些形态系统而与语义、语境相对独立。句子语序构造是按逻辑形式,奉行的是非自然的干涉主义原则。(张维鼎,2002:29)本文就从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出发来对英汉句法构造特点进行探讨,说明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之间的区别和由于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的语序差异,以显示出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转化规律。

二、从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到形合与意合

中国地域广袤,适于进行耕种活动。因此,中国人们自古是以农耕为主。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孕育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思维:第一,天人合一,人主动地适应自然而达到和谐;第二,阴阳互补的辩证观;第三,克己复礼,讲求等级顺序,自我内省和集团主义。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哲理的思维是以主观领悟为特征,即从整体上主观把握而不作客观的分析。主观领悟式的思维是一种将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的具象思维。中国文化的具象思维决定了汉语句法的构造不注重抽象形式,而注重语义和语境与语序的虚实结合,达到意合的目的而不受形态限制。正如黎锦熙先生所言:“国语底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转引自林纪诚,2002)因此,汉语的句子结构不受形态束缚,多用散句、松句、流水句、省略句或并列句,以中短句居多,没有一定的主谓框架限制,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一般可以不交代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而是运用大量的动词结集,按时间顺序和逻辑整理顺序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往下叙述,成线性铺排。汉语是典型的分析性语言,重意合(parataxis),即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由于地理环境,西方民族自古以来就跟自然之间存在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是孕育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文化心态的温床,也是萌生抽象思维的沃土。古希腊人把生活的方式重点放在跨海经商、外略殖民、建造船只、远洋航行和进行战争等方面,这样的生活客观上需要抽象的思维更胜于具体思维。正是这样,从希腊开始,西方民族就注重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力求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中抽象出纯形式的观念,表现相互强烈的对自然的干涉主义,要自然适应人的倾向。这样的文化心理促使西方语言具有较丰满的外露形态系统,使英语有相当多的形态构造,句法受制于这些形态系统而与语义和语境相对立,句法呈明显的干涉主义的特点。组句时必须考虑形态的变化,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性、数、事态、语态等),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型语言,重形合(hypotaxis),即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关系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who, whose, that, when, where, why等,和连接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 or, but, either以及介词,如on, off, in, with等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杨丰宁,2006:46)

例如:

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n news came from a distinc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er copper ball fell.

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这一切终于得到了澄清。

They refused to pay the highly rent when an increase was announced. As a result, they were evived from their apartment.

房价上涨后,他们拒付,结果他们被人家从公寓中赶了出来。

因此,英语注重以形显意,句子各成分(包括单词、短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介词等显性连接手段来直接标示,句子结构比较严谨但缺少弹性;汉语注重以意役形,句子各成分之间靠隐形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没有像英语中大量使用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等明显的形合标记,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

三、从形合与意合到英汉句子的语序规律

英语是注重形合的语言,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用连词,介词等加以表达,这些词是形合的外显标记。(陈光祥,2002)这些标记也即是英语达到形合的“形式之法”,汉语为做到“文以意为主”也是有法可循的。比如说语序这一手段就常常被用来连接和贯通语义而达到准确表达文意的目的。汉语为达到意合而使用的语序一般是需要遵循时序律、因果律和时空大小律等。这些语序所遵循的规律是可以在汉文化这里找到理据的。中国是以农耕生活为主的民族,其文化哲理也深深植根于这种文化之中,且具有顺应自然和事物发展的时序、主张集体主义和重视等级序列、主客观辩证转化。这些特点直接指引和制约汉语句法语序的生成,使得汉语组句原则相异于英语的组句原则。以下例举三项汉语独有的组句原则,并说明其与英语组句规律的不同之处。

㈠ 汉语序的顺时原则

顺时原则要求在组句时,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后说,这是一种客观的事理的顺序。戴浩一先生首先明确提出,汉语句序总是按事物的自然的时序相应排列。这是汉语在叙事时组句的时序原则,将事物的先后顺序理清,再按自然事件里的动作发生的先后自然时序排列。西方文化倾向于从事物中抽取基本的观念,然后人为地组合这些观念。因此,英美人组句时会将整个事件分解为几个抽象的概念:主体、动作、事态、方式等,然后进一步抽象为不同的词语和不同的语法形式。这之后将它按形式逻辑的主次关系进行结构性组合。

例如:

① He ofen has a walk after dinner.

他经常吃完晚饭后出去散步.

②She entered a company working as a secretary after 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她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公司当秘书。

按照汉语组句的时序原则,把句①表达的事件分切为两个事件“吃饭”和“散步”,然后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②也采用同样的方式按照事件中动作发生的先后自然时序(大学毕业进公司当秘书)排列。如果按照英语语序组合,以上两个英语表达的句子表达成汉语就变成了“他经常散步之后吃晚饭”和“她进了一家公司做秘书以后大学毕业”。这两种表达完全改变了原意。因此,汉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序原则来组句的方式在英语中不一定能组成合理的句子。相反,按照英语抽象处理方式,也可能会组成不合语义的句子,尽管语法上是合理的。

㈡ 汉语的等级原则

汉文化中的“克己复礼”思想强调集体主义,并且体现在“礼”字上,强调两点:一是事物的等级性,二是“大”等级先于“小等级的先后序位。(张维鼎,2002:352)这样的文化心理也体现在了汉语组句的等级性原则:大的等级单位在句序上小于小一级的单位,概括性大的单位先于概括性小的单位。((张维鼎,2002:29)杨丰宁(2006)将这种逻辑顺序称为时空大小律,汉语在表达具有时空大小的概念时,遵循的是这一规律。而英语的个体中心则强调外界适应自己,这样,让自然适应自己的文化心态,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定位的。首先确定主体的位置,以此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大视野,最后确定大环境。

例如:

① 他把信小心翼翼地放进街头的邮筒里面。

He put the letter into the postbox in the street carefully.

② 他1989年6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He was born in London, Britain on 13th of June, 1989.

比较以上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句子表达时空方面的概念时,遵循的是由小到大的规律。句①中表达空间时,汉语按照有大到小的表达顺序(街头>邮筒),而英语则是有小到大(postbox<street);句②中表达事件概念时,汉语按照的也是由大到小的顺序(年>月>日),而英语是相反的顺序。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性对组句规律有一定的指引和制约作用,或者说,不同民族在时空和等级概念上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句子的组织规律上。

㈢ 汉语句子的主客体原则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天人合一”、“虚实相合”,这种文化哲理观似乎与汉语处理主宾语序、主谓宾、施事与受事表达构造有一定的联系。汉语是重意的语言,语义逻辑关系往往不受语言形式的约束,相互之间通过语境来转化主客体在句子中分布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这使得汉语句子的语序十分灵活。下面有一组经典的例句。

我不吃鸡了。

鸡我不吃了。

我鸡不吃了。

鸡不吃了。

不吃鸡了。

以上例句的主客体之间、施受事关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甚至可以是无主语句。只要符合句意,句子形式上的排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这意味着汉语组句具有绝对的随意性。而英语在这方面没有这样大的灵活性,它有固定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和语序来表达。

例如:

他们走了/走了他们

They have left。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文化中的思维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相应的,语言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上的句法原则在英汉语言中存在的差异可能变得不那么尖锐。而且这些原则在决定英汉句子语序上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汉语,除了以上原则,汉语句子还有受到信息原则、修辞原则、语用原则等的制约。但是不管遵循哪些原则,它们都可是以文化的思维方式为理据的。

杨丰宁(2002)从信息编排这个角度入手对英汉句子层面的语序差异进行了探讨,对重要信息的陈述,英语习惯放在句首,也就是说英美人习惯开门见山,一语道破,遵循“突显顺序”的原则:先表态,后叙事;先结果,后原因;先前景,后背景。汉语中则依据事件的自然发展顺序组句,依循“时序统御”的原则:叙事在前,表态在后;先偏后正,先因后果;先背景,后焦点。英汉在句子结构上的区别还表现在英语的紧凑和汉语的流散、英语的主语突显与汉语的主题突显等方面。由于篇幅限制,此处就不加以赘述。

四、结语

本文从文化思维模式对英汉句子结构特点进行了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句子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抽象的“外探”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英语句法注重形合,句子之内或之间依靠外显的形式标记联接起来组成完整的句子,语序排列遵循小大律。而在中华民族具象的“内省”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汉语组句注重意合,句子相对灵活流散,语序排列遵循时序规律和大小律。对英汉句子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掌握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转换规律,同时给英语教学启示而注重语言文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祥光.形合与意合[J]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6),2002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纵论[C].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A].上海:上[4]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关键词: 顺应论 英语写作教学 常犯错误

一、引言

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好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往往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学中存在“蛇尾”现象。写作往往是阅读课的附属部分,教师通常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训练和课文讲解上,写作环节通常只是走个过场或布置为课后作业,学生缺少必要的写作指导和训练,从而导致学生作文中的词汇、语法错误随处可见,语篇支离破碎,不够连贯。本文从顺应理论的视角分析初中生在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类型,剖析出错原因,并探索如何将顺应论应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二、初中生写作错误类型分析

通过对合肥滨湖寿春中学九年级学生三次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归纳,笔者发现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错误:

(一)语篇结构错误

汉语重意合,是发散的思维模式,汉语的语篇是靠语言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被称为“形散而神不散”。而英语重形合,是直线式的思维模式,英语语篇的连贯取决于语言形式的各种变化、有序排列及连接词的使用。

例1: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trees can make air fresh. We must save energy such as saving water,saving electricity.

这个例子说明,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更多的是注重意合,而忽视了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若在原句上添加两个连接词“because”和“What’s more,”(即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because trees can make air fresh. What’s more,we must save energy such as saving water and electricity.),修改后的句子就使得语篇衔接更连贯,符合英语的表达。

(二)文化习惯错误

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文化内涵、表达方式等方面。如果学生不熟悉英语的表达方式、文化背景,就会写出汉语式的英语。

例2:He was born on 2000, September 10th.

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不同。在描述时间时,英语中一般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来表达,如:He was born on September 10th, 2000. 或者He was born on 10 September, 2000. 而汉语中则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表达,如:他出生在2000年9月10日。

例3:He likes drinking red tea.

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红茶”在英语中被译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

(三)词汇、固定搭配错误

由于英语与汉语在词性、词汇使用、固定搭配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经常会出现词汇、固定搭配使用不当的错误。

例4: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we should by bike to school instead of by bus or by car.

上面这个句子属于词性使用错误,“by bike”是介词短语,不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应改为: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we should go to school by bike instead of by bus or by car.

(四)句法错误

在英语写作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语法结构,再加上受到汉语的影响,便会出现句法层面上的错误。

例5:Do exercise every day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在英语中动词原形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所以应将Do exercise 改为Doing exercise。

三、顺应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顺应论是由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语用学理论。它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1]。这种选择能否顺利进行,则取决于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其中,顺应性是语言的主要特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可以根据当时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地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顺应论就是以顺应性为基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写和解释语言使用现象: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性。

从顺应论的视角考查学生英语写作过程,我们发现,英语写作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就是要有意识地动态地顺应语境关系、语言结构。

(一)语境关系顺应

语境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生成的,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在写作中,交际语境的顺应就是要求作者顺应交际时所处的位置、时间、社会场所、社会交际规范、文化习惯、交际者的个性、情感、愿望、意图等因素[2]。语言语境即我们所说的上下文。在写作中,作者不仅要顺应交际语境,还要顺应语言语境。

1.交际语境关系顺应

根据顺应论,在写作中,要实现交际语境的顺应,作者就必须要顺应交际时所处的位置、时间、社会场所、社会交际规范、文化习惯、交际者的个性、情感、愿望、意图等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开展专门的写作课,一般都会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和写作前加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节日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阴历的表达法,以便学生能正确区分中西方表达的差异。

例6:Spring Festival is on January 1st of the lunar calendar while New Year’s Day is on January 1st.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表达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的介绍和引导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转变思维模式,从而避免中式英语,实现语境关系的顺应。

2.语言语境关系顺应

维索尔伦认为语言语境就是上下文,包括语境衔接、互为语境性和话语序列。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忽视篇章衔接的问题,教师应在顺应论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写作方式,如:仿写、主题式写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境中感受语篇连贯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应加强写作策略、技巧的指导,比如:介绍First of all, Besides, Moreover, What’s more, In short等过渡词的使用。通过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写出顺应语境的语篇。

(二)语言结构顺应

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结构的顺应体现在语言、语码、风格、话语构建的要素及话语构建的原则等方面。对于英语写作而言,语言结构的顺应是指在写作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构建成分,如:词汇、短语、句型等[3]。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尤其是阅读英文杂志或报纸,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另外,教师必须注重语言基础知识,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其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的用法,夯实基础。目前,初中英语教材都是按话题编写的,因此,教师可以按话题线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话题词汇、短语及句型。比如: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个话题时,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探讨如何保护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环保词汇、短语及重要句型。

四、结语

本文基于上述学生写作错误,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两个方面探索顺应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顺应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当今的语用学,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冠连,霍永寿译.语用学诠释/(比)维索尔伦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