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内科常见护理诊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科常见护理诊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第1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其中,有苦有乐,有酸也有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职业的精神。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第2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09-02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分为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前者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炎症以轻度水肿为主,预后多良好,感染、并发及死亡率较低;后者是少见的急性胰腺炎症类型,病变程度较重,除伴有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引发胰腺组织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及休克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病情多急骤,初期据症状诊断不易,因此探讨急性胰腺炎内科诊断及治疗方法非常必要。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院共收治急性胰腺炎症患者98例,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龄23至65岁,平均(50.1±3.9)岁;病症类型:出血坏死性31例,水肿性65例;病因:暴饮暴食、饮酒过量16例,胆结石并发71例,其它11例。症状及检查情况:①症状表现:伴有不同程度腹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发病急骤,进行性、持续性剧痛,向背部、肋部扩散;伴有发热、呕吐、恶性等症状;经CT检查发现胰腺出现炎性反应;②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15×10963例;血淀粉酶73至1735单位/L,平均(983±139)单位/L;44例肝功能指标ALT增高,平均(188±45)单位/L;69例肝功能AST增高,平均(176±44.3)单位/L[2]。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急性胰腺炎治疗及护理标准,给予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组据病情给予综合性针对治疗。综合性针对治疗路径:(1)病情评估:患者就诊时据症状进行支持治疗,纠水、电解质紊乱,给予禁食、预防炎症治疗;给予镇痛治疗,注射杜冷丁,取侧卧位;(2)内分泌调节:药物抑制调控胰腺分泌,如乌司他汀、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3];(3)抑制病情进展,控制炎症发展:选用促血管活性药物,如丹参制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等,改善胰腺炎症区域微循环;选用抗生素针对胆源性、原发性急性胰腺炎症,给予对应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甲硝唑等[4];(4)防治并发症,防治并发症以抑制肠道并发症、缺氧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为主;监控患者排泄情况,进行听诊,预防性选用乳果糖、硫酸镁等药物调节肠道环境,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肠道环境,对于失血过多患者给予输血治疗;(5)其它治疗方法:胃管介入治疗,药物改善肠道环境,减轻胰腺压力,抑制细菌移位;(6)若患者病情较重,或经内科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者,转为外科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发热、呕吐、疼痛持续时间;转手术情况;治疗结局,有效、死亡例;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结局比较

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手术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经内科综合针对性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通过症状观察、相关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诊断较易,其相关诊断、治疗与护理路径得到确立,若就诊及时,死亡率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的诊疗仍有改善的空间。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性针对资料方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症,能有效促进患者转归,降低外科手术治疗中转率,众所周知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并有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急性胰腺炎引发的肠道、脏器衰竭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即使中转手术治疗,长远预后多不良,因此针对性的干预,减少胰腺负担,抑制病情进展、并发症非常必要。但应注意的是并不能片面的追求内科治疗,若患者病情过重,如出血、坏死情况较重,危急患者生命,采用手术治疗也非常必要,关键在于手术指征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陈文静,唐国都.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8):3327-3329.

[2] 郭振霖.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3,48(10):890-891.

第3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内科;分析研究

脑卒中是老年脑血管多发病。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病突然、病情多、病程较长且恢复缓慢[1],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对患者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为探讨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诊断标准符合第4届脑血管疾病诊断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为初发,均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6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60.5±5.8)岁。15例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4岁,平均(61.2±6.0)岁。14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两组均护理5个月。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康复护理 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疾病的情况,提高治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依从性。

1.2.2并发症的护理 脑卒中患者恢复较慢,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并发症。首先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防止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注意观察患者导尿管是否通畅,每日导尿量和尿液的颜色。要注意抬高下肢,适当运动,可以是主动或被动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勤翻身,预防压疮等[2-3]。

1.2.3肢体运动的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的康复护理是脑卒中康复护理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我科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理疗等效果显著,同时给予康复护理。按摩患肢3次/d,30min/次,积极进行日常训练,发病4d后进行康复训练,锻炼肢体活动功能,有高血压的患者应给予降压治疗。

1.3疗效评定 分别于护理的第1个月和第5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应用Fugl-Meyer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生活能力[5]。疗效判定根据卫生部质量控制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度;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程1~3度;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以内,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处理,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护理,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5个月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

2.3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5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研究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使脑卒中患者重返社会。康复护理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护理手段配合治疗的同时,早期积极的给予康复训练,尽快实施治疗方案,缩短病程[4-5],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中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康复护理,通过与患者积极的沟通,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消除患者消极的心理,提高治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依从性。并发症的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护理、导尿管护理、肢体护理、防止深静脉血栓、防止压疮等。肢体运动的康复护理,配合针灸、理疗等效果显著,同时给予康复护理。发病4d后进行康复训练,锻炼肢体活动功能[6]。通过比较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护理1个月、5个月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英姿,王岚.康复护理在防治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5:38-39.

[2]杨翠丽.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04).

[3]孙雪娥,张玉娟,解斐.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4377-4378.

[4]李秀梅.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1(08).

第4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实习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和手术适应症。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外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熟练掌握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备皮,术前术后护理,熟悉换药,拆线,包扎,各种引流管与胃肠减压的使用与装置,掌握了外科常见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污染敷料的处理。希望在下一个科室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外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术前护理以及护理宣教,了解了心电监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以及静脉输液,给氧,肌肉注射等,较好完成实习计划。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优

内科

实习内容:学习并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整体护理。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管理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技术,及时完成护理记录及交接班记录。熟练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病情观察等。希望在以后学习工作中能够更完善自己。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较好完成实习计划。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优

妇科

实习内容: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妇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处理。熟练掌握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阴道冲洗,灌肠。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的基础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产前产后护理等知识,望能继续努力,能争取更大进步。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急诊科

实习内容:初步掌握各类急诊病人的处理原则,护理实施及各项施救技术。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熟练掌握了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规程。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急诊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责任心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熟练掌握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等技术操作,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优

儿科

实习内容:熟悉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了解其诊疗常规,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儿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第5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昏迷;抢救;病因;诊断

昏迷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占急诊总就诊例数的3%~5%,是很多疾病垂危阶段的共同临床表现,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其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危及生命[1]。昏迷患者需获得详细的病史,并进行详细系统体格检查,及时行心电图、超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以及时诊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挽救生命。单由于患者不能有效配合医生诊断病情,家属提供病史不清,给医生的诊断、抢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降低昏迷患者的死亡率,2010年2月~2010年8月对20例昏迷患者进行抢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2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诊断标准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昏迷评分<8分确诊为昏迷。排除仅有知暂意识丧失,突然发作的患者。排除癔病性或精神抑郁状态假性昏迷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9~82岁,平均(58.6±8.6)岁。浅昏迷16例,深昏迷15例。

1.2  方法

1.2.1 抢救:及时行心电图、超声、X线及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待病情许可下搬动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昏迷患者,头位不宜抬高而应放平,身体采取侧卧位,短时间内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扩容,纠正血容量不足,必要时静脉留置针。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2 h内输入1 000~2 000 ml,对纠正休克或缓解血容量不足可起到关键作用。第2~6小时可输入1 000~2 000 ml。第1个24 h补液总量为4 000~5 000 ml。胃肠补液时要注意,呕吐患者要减慢补液的速度,补液量较大时,酌情静脉输注白蛋白,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胃肠胀气且对症处理无效时,不易进行胃肠补液[2]。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神志变化及尿量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补液速度。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病史进行分类治疗。如:急性脑血管意外者立即进行给予激素、葡萄糖或大剂量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等治疗降低脑内压,应用保护脑细胞药物,合并有颅内出血的患者转至外科进行手术。对药物中毒或疑似中毒者先进行彻底洗胃、透析、导泻治疗。低血糖昏迷的患者,经静推葡萄糖50%葡萄糖20~80 ml。昏迷期间,根据病情、体重计算患者每天所需热量,并应定时定量注入温开水,并根据病情调整注入量及速度。由鼻饲流质及静脉途径补给。

1.2.2 预防感染:昏迷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留导尿患者做好会阴护理,尿道口消毒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预防压疮;做好高热护理;及时吸痰,痰液黏稠患者给予氨溴素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诱发肺部感染。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该组患者常见的昏迷原因有:急性脑血管病、急性乙醇中毒及急性有机磷中毒,分别占25.0%(5/20)、20.0%(4/20)、15.0%(3/20)。其他昏迷原因有肺性脑病2例,占10.0%(2/20);低血糖昏迷2例,占10.0%(2/20);心血管病2例,占10.0%(2/20);肝性脑病1例,占5.0%(1/2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占5.0%(1/20)。

2.2  抢救结果:该组患者经抢救后好转17例,占85.0%,均于2~21 d内清醒,有意识恢复9例,占45.0%(9/20),5例生活基本能自理,占25.0%(5/20),其能表达简短语句,站立扶墙行走或借助行器行走。住院平均时间(18.6±2.5)d。死亡3例,占15.0%,来院至死亡最短5 min,最长56 d,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亡器官衰竭。其中急性脑血管病1例,心血管病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3 讨论

昏迷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求没有正常的反应[3]。论何种病因引起的昏迷,常提示后果严重,对于昏迷的患者医生应该重视体检,在取得全面病史、正确诊断和一系列复杂检查之前就应迅速完成对患者的早期处理,全面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病因及并发症,既要考虑临床常见病,也要考虑少见病。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断,及时纠正危及生命的不稳定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意识、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变化,防止一些最基本的有害因素继续使脑和其他脏器遭受损害而危及生命。本研究中病例确诊后通过积极抢救和预防感染,患者好转86例,占86.0%。总之,昏迷患者常伴随各功能器官的损害,死亡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提高认识,迅速诊断,及时抢救,有效的降低病死率。

4 参考文献

[1] 王新春.急诊内科253例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101.

第6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科护理学;情景教学法;应用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运用某个病例作为教学的载体,或者是在仿真的情境下,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及实际演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实现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内科护理学的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整体性较强,而且非常广泛,是护理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非常抽象的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变的生动、直观,并激起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情景当中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内科护理学枯燥的理论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下文笔者探讨了情景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学生内科护理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一、研究对象

笔者对2014级护理学专业其中的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根据相关了解,两班学生入学时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实验意义。实际教学当中,笔者对A班运用传统教学法,对B班运用情景教学法,并观察两个班级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A班教学策略

对A班运用传统教学法,按照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来进行,首先讲授护理的评估、诊断、目标、措施、合作问题、评价以及健康指导的这一系列的顺利来进行内科护理学知识的授课,着重理论知识点的讲授以及教师的演示、学生的操练。

(二)B班教学策略

对B班运用情景教学法,要按照护理程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按照某一系统性疾病运用下列方法进行实践,笔者首先给学生设备教学情景,例如:内科某疾病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病史以及发病情况、治疗措施等情况,并给出病人入院时、治疗过程、治疗后以及危重时的各种情况,将上述内容布置给学生,并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小组对病人的实际病情进行讨论,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再进行角色的分配,来模拟实际操作。在各个小组进行情景演示时,教师要提出新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运转,鼓励各小组学生积极进行交流与互动,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在共同的努力下找到处理相关病人情况的应对措施,并提升动手实践能力。首先,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恰当的情景。教师要对学生内科护理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学习当中合理选择内科疾病进行情景教学。对此,笔者大多会选择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一些内科疾病,而合理的对疾病进行选择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快速地进入情景。笔者在实践当中便会选择日常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便死等疾病。这些病症是比较常见的,发病也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大多都会有患上述常见疾病的家人或朋友,因此运用这些常见病作为特定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当中深入的去体会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情景模拟演示当中,对上述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部分家人或朋友有上述疾病的学生也可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对家人和朋友做好护理工作,正确的进行健康指导。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病例,并讲解护理要点。实践教学当中,笔者会认真挑选情景教学所需的病例资料,并根据病例找到相关疾病的发病因素,分析病程发展时极有可能会引发的其他疾病与症状,例如: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中,笔者会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事先制作好的高血压临床症状与表现的相关视频或课件,了解患者需做的辅助检查项目、护理评估所需资料等,再分析高血压发病的机制,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护理的要点等,让学生对这一疾病形成全面的认识。再次,给学生分配角色,让其进入教学情景。以高血压这一疾病为例,笔者让学生对高血压临床的情景以及护理的整个过程进行演示。先给学生分组,并让各小组分别选择不同角色,像病人、家属、护士长、护士、医生等。教师要先给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以正规的护理程序来完成情景练习。此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在场景中为学生播放高血压病人复杂的临床表现,例如高血压并发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再给不同角色分景演示所需的血压计、听诊器等相关仪器将学生带入到情景当中。学生在模拟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情景演示时的护理程序、步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并合作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三、研究结果

A班和B班两个班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进行了理论与内科护理实践操作技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实践操作技能,运用情景教学法的B班学生在整体上明显优于运用传统教学法的A班学生。A班学生因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乏味,再加之理论与实践未能够有效结合到一起,导致理论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考核成绩明显低于运用情景教学法的B班学生,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语

运用情景教学法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当中,学生处于模拟仿真的临床环境当中,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的指导依据,学生还能够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关怀水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患者解决健康方面的各种问题。这个过程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激发出来,学生的内科护理技能也在不断的情景演示活动中得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合作意识、道德水平、责任意识、心理素质、发现并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为日后的内科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婷,周华,杨庆凤,王玉.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J].中国医疗前沿,2012,02.

第7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摘 要 目的:探讨心内科常见感染因素及处理措施,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1200例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并对我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心内科1 200例患者中,发生临床感染83例,感染发生率6.92%。感染发生的部位有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占总数的73.49%。导致临床感染的原因有抗生素的应用、住院时间过长、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心内科患者在治疗中有较多的感染危险因素,医师在治疗中应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字 心内科 感染 危险因素 处理措施

The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common infe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un Cuiling

The Hospital of Huji Town in Mudan District,Heze City,Shandong 27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mmon infection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Methods: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discharged datas of 1200 cases from January 2011 to May 2012,and analyzed the infection situation in our nosocomial.Results:In 1200 cases of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our hospital,83 cases of clinical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was 6.92%.The location of infection: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urinary system infection,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the most which accounted for 73.49% of the total. The cause of clinical infection in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long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low immunity,invasive operation and so on.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ith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more in treatment.The physician shoul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Infected;Risk factors;Treatment measures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了患者生存率和院方治愈率,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现将心内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1200例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报告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出院患者随机抽取1 200例进行调查和研究。在1200例患者中,男581例,女619例;年龄28~79岁,平均66.45岁。发生感染的有83例,其中男37例,女46例。

方法:以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心内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编写制定患者医院感染表。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病史、感染日期、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感染部位等。以此来研究常见的感染因素。

结 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在1 200例患者中有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92%。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比例,见表1。

常见感染危险因素:①疾病因素:心内科老年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力较低,并伴有脑梗死、糖尿病等疾病,所以易导致并发的医院感染。②生理因素:高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可能性较大。是因为高龄患者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功能退化,自身抵抗力逐渐降低。③长期住院:据研究表明,因为耐药菌株定植增多,所以患者住院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就越大。④使用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患者抵抗力下降,致耐药菌株增加伴毒力增强,所以患者感染发病率升高。⑤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导尿等。如果有病原菌进入,加上皮肤黏膜屏障的破坏,就有可能导致发生医院感染[2]。

讨 论

我院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医院感染,对患者康复和治疗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患者发生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社会老龄化等因素,都使得心内科患者的感染率不断上升。

心内科患者肺部感染很大一部分都是肺水肿、心衰肺瘀血,心功能限制的卧床,心衰末期心脏恶病质营养不良等。所以对心内科患者要加强护理措施:①加强生活护理:对心内科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感染的防护措施,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卧床患者,要保持皮肤以及床单的清洁。定时给卧床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翻身要注意避免皮肤擦伤。②适当运动:提高运动的质量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阻止发生心力衰竭。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于侵入性操作都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④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应制定规章制度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⑤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医院是患者的主要生活场所,为患者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场所是必不可少的。医院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最后,要重视医务人员的消毒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另外,要保证护理安全不仅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努力,尤其需要患者及家属的支持配合。所以在护理人员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同时,更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第8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近几年来,笔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织领导下,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学学术标准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就中医学标准化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作用简述如下:

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是1983年由卫生部中医司组织编写,并于1989年7月1日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试行的《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81个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基础上,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1991年6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标准”包括中医内、外、妇、儿、眼、耳、鼻、喉、肛肠、皮肤、骨伤等九个科,共406个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

“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执行。这个“标准”对中医各科常见病的病证名、证候分类、诊断依据与疗效评定均作了规范,有利于中医学术概念的统一,有利于中医诊疗效果的验证、总结与交流。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了权威性的规范和客观的依据,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将对中医学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脑病、胸痹、热病、厥脱、脾胃、多脏衰竭等九个中医急症协作组编制了《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1989年10月定稿,1990年7月1日在全国试行。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修改和补充,编写了《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于1994年3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试行。这个“规范”反映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诊断、疗效判定的规范化成果,提出了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案,统一了认识,建立了准则,为中医内科急症的临床疗效评估、抢救成活率统计、疗效总结、经验交流等,提供了依据。这个“规范”在学术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治疗急性病的特色和优势,在临床上改变了那种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的偏见,扭转了中医急诊阵地萎缩的趋势,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急性病的临床疗效。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4年全国中医医院治疗急诊病人占病人总数的35.3%,其中省级中医医院为36.54%,地(市)级中医医院为35.39%,县级医院为33.98%,中医急诊人数有了明显提高。

3 中医病案书写规范

1991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并在全国中医医院试行。此“规范”首次规定了“中医病案首页格式”和病案书写规范,突出了中医学术特色,体现了中医理论和病案内容的完整结合,是中医学术在大量临床治疗实践中的不断继承、论证、总结与发展。“中医病案”是中医医疗机构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和考核临床医师基础知识、技术水平以及上级医师指导作用的重要资料,是衡量一个中医医院医、教、研水平和管理质量的依据。特别是“中医病案首页”在中医技术标准化工作中,成为大量的、统一的、规范的临床医疗信息源,为中医临床医疗信息的收集、传播、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4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精髓,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础。所谓“辨证”,就是对病人表现的证候进行辨别并确立诊断。因此“证候”既是中医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1982年在长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中医整理研究会上提出《中医证候规范》,1984年中医病证规范研究第一次会议提出《病、证、症的规范》,1986年第二次会议又提出修改草案,1987年欧阳琦发表《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初稿(附证候规范)》,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1990年邓铁涛发表《中医证候规范》,这些都为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创造了条件。

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94年通过国家局鉴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同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11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标准,1996年1月起在全国执行。该标准对中医病证的分类原则和编码方法作了严格的规定,并确立了以《中医病名与证候名并列诊断》作为中医疾病诊断的辨证格式。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在国家标准新闻会上指出:《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是中医界的巨大突破,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的范例。“标准”既继承了中医传统,又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代码化,大大促进了中医信息事业的发展,为中医信息事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5 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

此项规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加快中医学术标准化进程中,制定的又一个重要的中医医疗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始于1984年,经反复论证、修订后,于1993年6月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试行。标准全面提出了中医内、外、妇、儿、肛肠、皮肤、针灸、骨伤、肿瘤、眼、耳鼻喉及口腔科的护理常规;制定了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制定了中医护理文件书写的规格、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规定了体温单、医嘱本、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计划、病室报告、中医护理病历的标准,以及20余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这个标准反映了目前我国中医护理学水平,突出了中医辨证施护特色,规范了对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标准”从理论上和技术上,发展和提高了中医护理内容,为中医护理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提供了实用教材,为中医护理的临床工作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权威的、实用的、统一的法规,为中医护理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本框架。

第9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情景模拟;内科护理学;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34-02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实践性很强,既要体现教学的人文理念,又要对各系统疾病护理有所创新。内科护理学在所有护理学科中内容最多,最复杂,尤其以心血管疾病所涉及的内容最多。正确掌握常见症状体征,准确把握药物剂量的使用,了解老年人特有的身体机能的衰落,给内科护理的学习带来压力。如何深入浅出地用看似轻松的氛围把深奥难懂的内科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给同学们?本文引入内科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择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3年制大专护理6个班护生共360名,其中180名为实验组,用情景教学法;另180名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两组护生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做比较。

2.教学内容

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教材统一,实验组行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

3.教学过程

实验组学生将分为6组,每组9-10人,选一个组长。教师提前1周把病例信息发给学生,解释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情景教学法过程分5个阶段,分别为:患者和家属的扮演、护理接诊和护理评估、护理查房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应急急救,出院健康教育。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演示。学生说明对角色的理解,完成护理计划。选出优秀护理计划进行讨论,由其他学生和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

4.教学评估

学期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并发放问卷判断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360份回收率100%。

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三、讨论

1.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步骤包括准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和反馈6个环节,各环节联系紧密,有很强的系统性,要求老师和同学们熟悉和掌握,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1)准备阶段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高仿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备课时候,多搜集网站上的内科疾病病人视频资料,把病人应有的症状和体征了然于胸。尽管临床上实际病人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掌握典型的临床表现还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病人临床上细微表现很快做出反应,更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

(2)评估阶段

窗体顶端

评估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实施的必要要素,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准备,评估学生的准备情况和积极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和行为特征,评估学生在认知领域、精神领域和情感领域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知识,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做出应急预案,达到读教学过程时间上的有效控制。

(3)计划阶段

教师列出情景模拟教学法所需步骤,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目标蓝图细化,并及时修订,把重复、多余、和需要及时补充的资料及时完善,和各个小组长一起讨论目标流程,提出可行措施,做细微调整,对相关场景进行布置。

(4)实施阶段

教师在了解学生掌握所模拟的内科护理知识,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情景模拟的教学和训练。教师将角色分配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的要求执行角色,付诸适当的语言或行动,并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5)评价阶段

组织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评价,说出心得体会,可以给同学的实际操作活动打分,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并把教学经验及时记录以备以后教学之用。及时回答同学不懂的内科問题并作记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重点和难点详细讲解,布置操作。

(6)反馈阶段

学生应该总结情景模拟后学到的知识,反思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与老师讨论,并提出建议。学生也可将对岗位职能的理解或者情景模拟中的感悟形成文字反思总结。

2.展望

在高等职业院校内科护理教学中用情景教学法,能激发护生兴趣,增强护生信心。情景教学方法有待于内科护理教学中具有标准化模式。情景教学应用效果的评估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量表的新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论证。

四、结语

内科护理学具有整体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普遍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为了使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医学护理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帮助教师备课。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开放式的,具有启发作用,对于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婷,韦丽华,张媛媛.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09-211.

[2]梁娟.初论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及将其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实际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