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北宋文学家秦少游有一首诗,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其首句用“携”“来”“追”三个动词,逐级递进地表达诗人追寻理想中纳凉胜地的内在感情,幻想着在绿柳成行、画桥南畔处闲倚胡床的美妙图画。月明之夜,船家女儿吹着短笛,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_,沁人心脾。这种由外而内的凉意让人沉醉,燥热也自然退去。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首诗为《六七月之交山中甚凉》,只是看看这个题目就令人心忘躁热,其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
宋代诗人葛元怀喜欢在休闲消夏时观察大自然的情状,以此寻求乐趣,他在《夏日》诗中云:“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飞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炎炎夏日,正是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的时节,诗人一边乘凉消夏,一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真是情趣盎然,乐在其中!
宋代人消夏是很讲究去处的。诗人真山民爱到山中亭子里避暑,他在《山亭避暑》诗中说:“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尽管是炎炎夏日,但身居山亭中,哪儿还会有暑热之感。
夏日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
“唐宋家”之一的坡却十分乐于水边纳凉,他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写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而被誉为“一代诗宗”的南宋杨万里有一首《桑茶坑道中》,则描写了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亦称青梅、酸梅等,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等功效。夏天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南宋的诗人们自然不会忘记将梅子入其诗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中写道:“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此诗写了金黄的梅子,读来令人口角生津、暑气全消。
立秋谚语 立秋谚语之立秋下雨万物收下一句是什么?
立秋下雨万物收的意思是:如果立秋下雨,接下来会适合收庄稼。
立秋下雨万物收完整的农谚为:“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后半句意思是,“如果在处暑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较多,这样就不利于秋收,收了也没法晒”。
立秋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的传统意义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这个时候天气凉爽,到处风景都特别好,特别适合出游呢,你不会还躲在家里还没度过夏天那个坎吧。
相关文章:
1.2019立秋谚语,关于立秋节气的农谚
2.立秋下雨万物收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3.2019关于立秋节气的农谚 咬秋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与提示
1.清明、谷雨。2.作者把春天看成是自己的老朋友,表达了自己对春天来临时的惊奇喜悦之情。3.示例:“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脑袋,伸一下懒腰”,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草在春天自由快乐生长的形态,富有情趣。4.为了表现人在大好春光里已经不满足听春色,赏春色,还要亲口品尝春天的味道。5.示例:春天的“好”表现在蜜蜂辛勤采蜜酿造幸福的生活,表现在人可以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恩赐。[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理解“好”的含义,可以从文中作者对春天中人、物的描绘入手,如花草鱼虫的描写,对人的描写。从作者的言语中我们可以仔细品味春天是“好”的。]
《冬天》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与提示
1.小时候吃白水煮豆腐;与S君P君夜游西湖;台州过冬。2.为了表现父亲对孩子们的关爱。3.指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很温馨。4.温暖。5.示例:朱自清懂得珍惜亲情友情,热爱生活。[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联系两篇文章的主旨,《春》表现了朱自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本文表现了朱自清对生活的热爱。然后作出评价即可。]
《夏日风情》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与提示
1.夏天会使人变得年轻;令人感到人生的多彩;考验一个人的毅力;最浪漫的季节。
2.接天莲叶无穷碧。3.不矛盾。因为打牌、聊天儿、讲故事可以回忆许多美好的往事,让自己变得年轻,而不是懒散、倦怠。4.示例: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美好时光无限的留恋之情。[提示:本题考查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准确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做题时,要联系上下文,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作答。]
5.示例:烈日当头,在野外捉知了,小伙伴之间展开竞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捉住一只。
《秋》阅读练习参考答案与提示
1.乐曲、画笔、孩子、哲人、高粱穗子、酒、老人、产妇。感受到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忙碌的季节。2.秋天,高粱结出了红穗子硕果,一穗穗的饱满的果实害羞了,红着脸,低着头,在秋风中左右摇摆。3.通过写秋天,就像自己的诗歌也如秋天一样结出了果实,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4.示例:最喜欢第七节。因为本节把秋天比喻成一位老人,形象地表现了老人在收获之后的喜悦之情。[提示: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答题时结合自己的理解,选出一节,从语言、写法、寓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古代诗歌四首》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与提示
(一)1.B。2.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3.示例:曹操是一位有远大志向的人。(二)1.满脸泪痕;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求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答题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示例:叙真事,抒真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提示:回答这个问题要理解文章的主旨,从全诗来看,作者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字句中流露出的是作者的真实感受。](三)1.早春;喜爱(或赞美)。2.刚刚发芽的小草,远远地可以看见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走近的时候,小草的颜色还看不清楚。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四)1.写法上相同,都是运用词语构成一幅画面;感情不同,本诗表现的喜,《天净沙・秋思》表现的是悲。2.示例:喜欢《天净沙・秋》,本诗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之情。[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不论喜欢哪一首,写出理由即可。]3.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008年四川资阳市
中考试题选参考答案
D。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与提示
1.C。2.B。3.(1)玄秘深奥;(2)天空晴朗无云;(3)呼唤朋友,招引同伴。4.D。5.(1)明月别枝惊鹊;(2)断肠人在天涯;(3)风正一帆悬;(4)几处早莺争暖树。6.(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1)示例: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扬广大。(2)示例:作为一个家庭生活非常优越的中学生,你怎样看待勤俭节约?如果因为保持节俭的生活而遭到别人的嘲讽,你会感到难堪吗?为什么?8.曹操;东汉末年。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2.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13.示例: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4.“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是针对“北国的冬不就是下雪的季节吗?”说的。15.听;触;树木;人。16.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的神秘和有情。[提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它的作用、好处。]
17.“老皇历”是指北国的冬天是下雪的季节。特殊含义:陈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实际了。[提示:“特殊含义”就是它的深层含义,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意思。可结合上下文去理解。]18.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19.虚度的时光或虚度的日子。20.爱情;亲情;友情。[提示:可以结合三个箱子里装的内容来考虑。]21.卡西拉忽视了爱情、亲情、友情而一味地去赚钱。22.写出了卡西拉心中的愧疚和悔恨。23.示例: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浪费,让自己的生命充实并闪光。[提示:此题为开放试题:关于金钱、关于亲情、关于爱情等体会都可。]
24.略。
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
参考答案与提示
1.xuàn;shùn;sāo;cù;diàn;fèi。2.伫;濯;诅;堕;寐;栖。3.(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海日生残夜。(3)听取蛙声一片。(4)绿杨阴里白沙堤。4.(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示例: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童真、自然。6.示例:夏天是生长的季节,落下一滴汗水,便浇灌一棵禾苗。7.孔子 儒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1)生气、发怒。(2)真诚,诚实。(3)“知”通“智”聪明。(4)强毅。10.(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2)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3)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13.一支盲人登山队面对艰难冒着生命的危险攀登安第斯山。启示:一个人仅仅有远大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提示:可从人生必须树立理想,克服困难,坚定信念的角度回答。]14.一支盲人登山队艰难地攀登安第斯山。15.安第斯山的海拔高度;盲人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也步履维艰。16.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17.树立自己奋斗的目标,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即使能够接近理想半步,心里也是高兴的,因为毕竟有了结果。[提示: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18.要具有脚踏实地的决心,从小处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韧劲,沉着冷静的精神。19.丰富母体,辉煌母体。20.赞颂秋叶由生到死,完成了丰富母体、辉煌母体的使命后离开母体,悠然飘落,无怨无悔,超脱潇洒的精神境界。21.人们被落叶伟大而崇高的奉献精神和生活态度所感动,心中涌起神圣崇高的感情,荡涤了各种私心杂念。[提示:可联系秋叶所具有的精神去回答。]22.写游子的思想感情被秋叶旺盛的生命力和超脱的奉献精神强烈震撼,把叶的精神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之中。23.游子终于叶落归根,回归故土。24.略。
2007年云南省中考试题选
二六年中风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所写的一切,都可能是向人世告别。倒在地上的时候,他想起了过世多年的父亲,觉得自己变回了一个要找爸爸的小孩。那是一种无法再挣扎的无助,听不到声音的哭喊。在救护车送他去医院的路上,妻子坐在他对面,握着他失去知觉的手:
前面的乘客座位给了护士,你
被安排在属于她的侧座,我仰面平躺―
一路上,我们的姿势保持不变,
千言万语,一声不响,
我们的视线交织快如激光,从没有过
这样的狂迷之旅,直到那一刻……
……但我无法感受
你如何抬起这只手,让它全程
握在你的手里,笨重如钟绳结
我们全速穿越唐格洛区
格伦多安区,我们的对视迷醉了
被挂起的输液点滴一分为二。
―《历险之歌》
在希尼的诗里,被病魔击倒带来的不仅是恐惧和痛苦,还有危急时刻对爱的提醒。这样的诗充满了“惊奇”。按照爱默生的说法,诗歌中的惊奇并不是表达上的出人意料,而是让人猛然意识到自身生命力的涌动。这种惊奇以低调、强韧而坚决的方式贯穿了这本诗集。在一个召唤身体记忆的诗歌维度上,肢体麻木的诗人重新描摹出多年前劳动中的场景,用记忆的触须抚摩过去时光中骨骼的运动,筋腱的紧张,生命力的起伏搏动。同时,我们也看到风烛残年的诗人上楼梯时的犹疑和艰难。这是另一个身体与诗歌融合的维度,诗人讲述自己怎样在摇晃倾斜的动作中稳住自己的脚步,感受并微调着存在的眩晕,而他对精准和稳健的追求则一如既往,在时而茫然甚至失去记忆的脑海里如劲帆驶过:
恍然间,我又在犁的两个把手之间
找对了步调,别人的手来帮着
我的手,每次犁刃倏然推走,每块石头上的磕碰
都在手柄的木纹中,握如脉搏。
―《历险之歌》
……那种撒手而去的感觉不会再有了。
或许,还有一次吧。然后,没有下次了。
―《人之链》
这是一种有“把握”的、需要“体会”的诗。它展示诗人的感官、情感与想象怎样在时空中重新定位。它不但提供耐读的意象供人回味,而且邀请我们回顾自己的身体感觉。敏感的读者,要不要也试试看呢?你上一次拥抱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时候,你伸手从他的口袋里偷过烟卷吗?你会怎样放下一首诗,然后展开双臂做出拥抱父母的动作?希尼在诗中做出了示范,就像伯格曼电影中一个白发苍苍的人物,回想着几十年前的场景:
如果我有机会在哪里抱他一下,
应该是在河岸上吧,那年夏天
去寄宿学校之前,他正当盛年,
那时我没有想到,他老要跟我一起去
是因为我快走了,可我们并没有拥抱对方。
直到第二次机会出现,
在新弗里,一天晚上他醉得太厉害
需要让人帮忙系上裤扣,
我才抱了抱他。第三次
在楼梯台阶前,他去世前一周
我扶他去卫生间,我的右胳膊
感受到他腋下,稀疏如网的重量。
―《相册》
这种诗回放想象中的一帧帧照片(《相册》),摇着镜头拍出天空的全景(《幽灵》),从丰收时的挥汗如雨进入傍晚的清凉的空气(《滚草机》),滴坠动荡年代里的斑斑血色(《伍德街》),迷醉在天窗和爱尔兰的大海之间(《在阁楼上》),仰望长尾彗星般的风筝(《给爱维恩的风筝》),呼吸着人去楼空的沉默(《“门敞开着房子漆黑”》)。这些华兹华斯式的对记忆的塑造是一种朝向领悟的旅程:诗人的现实身份其实是一个起点,他由此出发反向成长,深入过去找回经历中每一次启示和证明:
现在又冲着他去了,我们对视的目光
就此分开了,我感到一阵
失去亲人的悲痛,在知道这个说法之前。
―《落单》
“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也许,我们可以借白居易的诗句来描绘这些记忆之诗,它们总是富于细节,并带有亲密可感的生趣。比如,初次离家求学,希尼得到一个难忘的礼物:
深吸,如灌水入槽,
鼻涕淅沥,找好角度,
略停,再吸满,
给我们时间一起观看
这样,就不会去面对
晚上的离别。
―《康威金笔》
走街串巷去募捐的时候,他有一个自制的小盒子,它的形状里仿佛藏有人们的祈祷:
……用硬纸板做成的
尖顶盒子,像小小的祈祷室
带上你的那只,走街串巷,
去挨家挨户门前的台阶上……
―《捐款盒》
在煤屋里感到片刻的孤独和平静,这个场景可以是很多写诗的夜晚的原型:
黑灯瞎火
站在煤屋的门里面
去领受
它那腐烂的紫罗兰的气息
―《煤泥》
所有这样的细节,在回忆之光的暖黄中组合出一个诗人想要完全复原的世界:
一个完全复原的世界:要包括
汉娜・莫尔像火鸡咯咯叫的爱尔兰语,
《紫杉之湖》上夜晚的天鹅,在夏基的店里
柜台上一盎司卖一便士的
克莱尔尼柯・穆瑞带霜的硬焦糖。
―《紫杉之湖》
乡野村谈(原生的语言),有天鹅的湖景(朝向自然的美学),保留味觉体验的便宜小食品(细小但有意义的个人历史经验),它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象征,代表一个完整而有机的世界。它不仅是乡愁和回忆的对象,它来自一个完整的诗歌功业,不但包括写作,也包括保存和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希尼已经被誉为“叶芝以来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语出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厄尔)。从此一直都是叶芝《在学童中间》里所说的“微笑的公众人物”,做得尽职尽责。在这方面,希尼延续并修正了从华兹华斯到叶芝的诗人传统。他曾经说过:
叶芝赋予自己把思绪锤炼成一个整体的任务,一个多世纪之前,华兹华斯就有意识地做到了这一点。事实上,直到叶芝出现,我们才遇到华兹华斯之外的另一个这样的诗人,他真正地而且坚决地结合了情感上的感受性,思想的力量,心理体验的敏锐,政治上的警醒,艺术上的自觉,以及诗人的代表性。
这是一条浪漫主义传统的明线,从一个完整的个人世界向公共领域扩张,让个人的声音变成本民族语言的象征,成为给国族文化奠基的诗人。在诗歌史上,这是一个伟大而有缺陷的传统,有些大诗人在自己的诗学中另辟蹊径,回避所谓的“代表性”(比如威廉・布莱克),有的诗人则对叶芝式的高蹈的追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奥登)。
希尼显然知道,扮演一个代表性的诗人、民族歌者和时代良心的另一面是自我膨胀,成为文化符号,有可能失去独立的自我世界。在日常生活里,做一个出席很多文化活动的名流也容易让诗人分心,逐渐疏于写作。然而,他选择的是更积极的投入,多年来致力于提升诗歌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向读者大力推荐本民族的文化,以各种方式支持一大批新老诗人。要知道这些事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也意味着要忍受各种困扰,还要面对形形的投机分子和文化市侩。实际上,无论是在爱尔兰,还是在世界范围,都需要他这样的人物,坚决为诗歌辩护,给无数个文学节和笔会带来严肃深刻的话题,始终待人以诚,言行经得起检验,面对采访者总是耐心地解释自己的想法。诗人保罗・默顿甚至觉得,在诗坛上可能只有希尼真正当得起“老好人”这个称号。从诗歌到公众行为,他都没有进行自我崇高化,而是做了一个著名的普通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直在忙活,就像他从事体力劳动的家人一样,也带有约翰・克莱尔、诺曼・麦凯格等身体力行的诗人的影子。
在这本诗集里,他树立的榜样不是前辈诗人,而是古代的传教士,他们身上的宗教光环让位于他们为传承文明而作的努力,他们的现代化身则是希尼本人和他的同路人,比如诗歌批评家海伦・文德勒。
跟福尔萨、科伦巴
这些解开谜团的隐士成为同道―
比如,里斯莫尔的麦考奇
当被人问起什么品性
最可贵,他回答说:
“韧性,最可贵的
就是把事情坚持到底。从未听说
谁对此有所非议。”
舌上推敲的词语,从指尖划出,
反复划过,默读在唇间。
―《隐士的歌谣》
对圣徒科伦巴的怀念,在晚年希尼的心里已经跟他对自己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怀念融为一体,也隐含了自悼:
别看他五短身材,却总能一伸胳膊
绕过马脖子给它套上眼罩,
不用第二下……
为了怀念他,凝视着那些颜料
它们润湿,放大以后
就像科伦巴僧袍上的墨痕,
科伦巴去世那天,倒是不用去
按住一匹马,他坐在路边的时候
马朝他走了过来,
正如传记里写的,“他浑身倦意”。
而马“伏在他的胸口哭泣,
打湿了圣人的衣服”。
然后,科伦巴对他的侍从说:
“达尔麦特,让它哭吧,让它哀悼我,
哭个够吧。”
―《“舔铅笔的”》
父辈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是一种艺术,圣徒的智力劳动同样消耗大量体力。他们勤俭的生活和毕生的努力是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基石。有了这些,米沃什所信奉的“意义”和叶芝信奉的“对爱的想象和记忆”才能延续下去:
一个伟大诗人对“意义”抱有信心,
它像一个惊叫着抗议的词,
纵横在宇宙间,另一位
则坚信“诗人对爱的想象
与记忆”;要让我说
我现在愿意相信书籍里葆有的
那种坚韧持久
拒绝褪去的手感。
―《隐士的歌谣》
希尼钟爱的劳动方式是翻译。从小时候到生命最后的几年,希尼都在翻译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的第六部,它讲的是亡魂的世界,埃涅阿斯与父亲的鬼魂重逢,以及人的来世。在希尼的笔下,故乡的风物跟史诗中的描写都融进了希尼的个人生命:
……晚间水上的飞蛾
自然不是原诗里阳光下的蜜蜂,
蚊蚋的纱幕,也并非百合花圃;
其他的就完全一样了:柳叶泛着
仙境的银光,草丛繁盛
没有足迹,以至于不会让人想到
曾有鬼魂列队经过……
―《河岸之野》
“用自己的话来翻译”曾经是老师的要求。如今,通过新的译本,经典的诗句来到了新的语言的天穹下:
所有这些眼前的鬼魂
推动时间之轮千年之久
然后,被招来饮下河水
他们对阴间的记忆都会逝去,
灵魂,将渴望住进血肉之躯
回到天穹之下。
―《河岸之野》
在《110号路》这首较长的诗里,希尼从去书店买书写到夜间在河岸边钓鱼,从去邻居家参加守灵,写到惨痛的民族历史,从自己保守的少年时代,一直写到家中迎来新的生命。他一次次把史诗化进自己的生命之旅,比如:
维吉尔笔下快乐的鬼魂
身穿干净的白袍,聚集在绿色的芳草地上
俄耳甫斯穿梭其中,扫着弦
随着自己演奏的律动回转,躲开
草地上的摔跤手,舞者,跑步的人们。
这并非不像伯拉齐村一个游乐的日子,
瘦子惠特曼颤动的高音
给音箱放大,笼罩着擦出火花的碰碰车,
飞来飞去的空中座椅,夕阳中停出一英里地的车辆。
在文化的意义上,翻译和转世可以互为比喻,而诗人的一生仿佛是漫长的,迎接新生命的等待:
坚实的土地,在暮光的映照下,
蚊蚋飘飞,仿佛我们已经跟翕动在岸边的
鬼魂,阴影融为一体,
并站在那里等待,观看,
渴望,越来越渴望翻译。
那么现在,我在绿荫下的河岸上漫长的等待
已经结束,我来了,带着感恩的祭献
一捧麦秆和包着银光的秆尖
像不会暗淡的一簇簇烛芯,
她的大地之光已经破晓,我们聚在周围
说的都是小宝宝的话题。
希尼晚年的诗作,获得了一种平静的光亮,用他自己的比喻来说,就像夏天的夜晚不是黑暗下去,而是越来越晴朗。它们清新,贴切,有一种让人容易接纳的温和。在朴素简练的表达之外,他也会随手挥洒出奇异的音符。在整本诗集里,作为核心比喻的“链”(chain)一词,除了出现在同题诗里以外,还出现过一次,可以用来形容希尼惊人的技艺:
库楚兰为了娱乐刺绣的女人们
把一根根针掷向空中
它们落地的时候,每一根的针尖
都穿进了另一根的针眼
串成一卷光彩照人的链子―
就像在我的梦里,一大盒笔尖
从架子上撒下,又升到空中,
相互链成炫目的镀金王冠。
―《隐士的歌谣》
这位被誉为拥有英语的“绝对音高”的诗人,可以把一切词都当象声词来使用,也能让词的视觉形态产生韵律。这里提供的几处译文只是一种重现其效果的尝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原文,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或者更好的译本:
那种我老早就熟悉的
让珠落漩涡、流苏潺潺的水族精灵,
裸游的斑纹君。
―《鳗鱼厂》
它发出的声音
对我来说
超出任何寓言。
喳喳的煤泥碴,呲呲的次品。
匆匆的煤桶,急冲冲地拖走。
沙沙来,沙沙去。
―《煤泥》
诗人仿佛一个从病床上醒来的钢琴家,朦胧中看到阳光绘出斑驳的树影,他的手指在床单上飞速地加入了弹奏。寂静的、存在于诗歌的空间的音色,化为生命力的电网,接通了地下的亡灵的世界,辉映着远空的斜月,造就出人的树林,社会变迁的风俗画,悠远文明聚散的云朵。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 ;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孩子要培养“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新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不提写作而称之为“写话”,其目的是强调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即可,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如何引导孩子走好写话的第一步,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低起点,让孩子愿意写
低年级孩子对写话的兴趣无非来自于一次表扬,一次小小的成功。我对作文的兴趣,就是从一次表扬开始的。我告诉自己,应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写话,不要做过高要求,更不要吝啬表扬。
我们班每天都会让两名孩子上台说几句话,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甚至于梦到的都可以说。孩子能注意观察到事物的变化,表扬;能用上一个好词,表扬;能运用学过的诗句,表扬……平时的写话练习亦是如此,多画几个红圈圈,多给几个五角星,多读几篇,大肆表扬。这样看似无意的评价,大大增强了孩子说话写话的兴趣。我一直认为,只要孩子愿意写,就不怕不会写。
二、巧引导,让孩子会写
1.多读好书,重在积累
常有老师感慨,有些孩子天生就会写作文,根本不用老师过多指导。追其原因,这样的孩子一定有大量的积累,有了一定的语感,所以写起作文手到擒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形成一定的积累。
2.依托文本,模仿起步
文本中的例文文质兼美,是我们引导学生练习写话的好材料。我们引导孩子模仿,想象、续写,充分发挥文本范例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功。新课标在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就提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1)用词串写话
苏版教材的归类识字采用词串的方式,韵味十足,留有想象的空间。把这些词串起来,加上想象,就是一片很好的短文。《识字5》描写的是寒冷的冬天的景色
寒流 大雪 北风
腊梅 翠竹 苍松
蚂蚁 刺猬 蟒蛇
滑雪 跳绳 溜冰
词串意境丰富,引导孩子用上这些词语,写一写冬天的景象。有的孩子写:冬天来了,寒流袭来,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下起了鹅毛大雪。那么冷的天气,腊梅却傲然开放着,翠竹、苍松仍然挺立,真坚强啊!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方式过冬。青蛙、刺猬蟒蛇、冬眠了,
蚂蚁储存了很多的粮食躲在洞里,小燕子飞到南方了。孩子们可不怕冷,有的滑雪,有的跳绳,有的溜冰,真快乐呀!
(2)模仿例文
模仿是写话的起步,是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好方法。挖掘教材,可以有很多课文可作模仿材料。
(3)续写
学了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让孩子想象一下下次当乌鸦叼着一块肉,狐狸又来骗她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4)把诗歌改编成一个故事
诗歌语言精练,留有很多空白,学完了诗歌,引导孩子根据市过的描写编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
(5)充分用好教材现有素材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后练习题都应该扎扎实实指导孩子说写。例如口语交际中《学会礼貌待客》《问路》《买菜》《买东西》等等,有了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指导,再动手写一写。课后习题,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等等,都是我们练习说话写话的好机会。
3.丰富生活 及时引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他们感受最深刻,情感最丰富,兴趣最浓烈,最容易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露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点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纳入自己的写话设计中,并根据难易程度、不同的表达方式等让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写话,让写话与生活有机结合。
(1)抓住契机
真实的感受瞬间即逝,及时捕捉生活点滴,及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例如
打预防针了,有的孩子强装镇定,有的孩子吓哭了,有的孩子把老师的手抓得紧紧的,打完针,即使让孩子说说想法,写一写。
(2)开展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经常开展孩子喜爱的活动,也为孩子提供了说话写话的素材。夏天,带孩子去操场捉蚂蚱;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制作一张贺卡;举行一次吹泡泡比赛等等,让孩子在玩中说,玩中写。
4.优化评价方式会评价
新课程标准关于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对学生的写话评价更应注意保护孩子积极性。
(1)读自己的杰作,学同伴的妙语
创作重要,评价更重要。每次写话完毕,请孩子读一读自己的杰作,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其中的几句,只要自己满意或特自豪的都行。然后组织互相评一评。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乐不可支。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写得特棒,总想得到别人的赞美,而事实上,他们确实总得到肯定。比一比,学一学,赞一赞,这一方法在低年级特别管用。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爱莲说读后感,请您阅读。
爱莲说读后感1自濂溪先生写下着名的《爱莲说》后,莲花一夜间名声大振,成为了端庄高雅,廉洁自爱的代名词。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纷纷争先恐后地买莲,种莲,赏莲。北宋掀起了一股“爱莲热”。
再说牡丹,已被遗弃在一角。在没有人喜爱牡丹。没有人愿意被人称作“富而不贵,哗众取宠”。牡丹,不得不承受着世俗的骂名与人们的唾弃,在阴暗的角落独嚼苦寂。
莲花的风光可谓高绝一时。朝臣权贵争着拥有它。一边借它以表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一边暗地里贪污受贿,玩弄权术;迁客骚人争着吟颂它,按照《爱莲说》如法炮制,依葫芦画瓢,写下了大量诸如《爱荷说》、《莲花铭》等等堪称“一绝”的诗篇;一般商贾搞不懂《爱莲说》,更不会写诗,但他们竞相高价购莲,在家中开凿数亩池塘种莲,邀请各界名人到家中炫耀财力;就连街头巷尾的食肆客栈,也争着借莲的名义大开什么“莲花阁”、“爱莲楼”、“赏荷馆”,天天门庭若市,顾客盈门,老板挣钱挣得笑不拢嘴……莲花,已成为了走红的“明星”,风扉大江南北。它不再是当年濂溪先生笔下默默无闻的花之君子了。
几年后,一文人路过一片荒原,吃惊地发现了在繁盛绽放的牡丹。花团锦簇,鲜艳夺目,雍容华贵。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在花云香气缭绕中,挥笔立就《牡丹赋》,把牡丹比作高贵的象征,却把莲比作伪君子。不久,《牡丹赋》成为了人们的新宠儿……
爱莲说读后感2很巧的,这次经典诵读培训,老师安排了《爱莲说》一文,此后,在众多国学经典文章中,我便深深地喜爱上了它。
周敦颐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之一罢了。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周敦颐为保持一份高洁,宁可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随之,直接进入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这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接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读这句话,可说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悠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普通,但让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居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上下文可谓浑然一体,不露丝毫痕迹。作者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求荣华宝贵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也。接着,他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菊之爱,陶后有鲜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由此可见,周敦颐那种不从众只求宁静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荷花,可谓真正的君子。它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这还不能充分说明它清清白白,不与俗人同流合污、令人尊敬的高尚品
质吗?作者用莲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宝贵、荣华富裕,他像莲,如同直正的君子,在“淤泥”中“不染”,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我们的人生,难道不也应该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吗?
《爱莲说》一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每次品读,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爱那出淤泥不染的莲,它表里如一、行为端正,每次看到莲,心里便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语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形态上的美,更是品德上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每一代人赞扬、学习、发展下去,相信,莲花的美将在我们心中永世长存!
爱莲说读后感3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夏日的午后,阳光像一只顽皮而可爱的小猫咪,在窗台留下了一串串小巧而精致的脚印。燥热的天气连吹来的一小阵风都是热的。太阳也早已不是二月的那位甜美的小公主,而是变成了一个小巫婆,仿佛要把全世界都变成火的王国。鸣蝉也躲在树叶后,躁动不安,仿佛下一刻自己就要被一片火海包裹,发出一阵阵哀鸣,听得人心烦意乱。
唉,这该死的天气!打开身旁的小风扇,期盼得到一片清凉。然而她却像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如火一般让人透不过气来。关掉风扇,漫不经心的翻开语文书的首页,映入我眼帘的是开学时心血来潮写的诺言:努力学习!现在想起来,我实现这个诺言了吗?苦笑。翻开第二页,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名为《清风荷影》。心顿时平静下来,燥热感也不见了。看着这幅彩页:淡白的荷花体现出她的朴素与美丽,浅绿的荷叶映衬这洁白的花朵,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翻开课本《爱莲说》,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荷塘中,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水润的荷叶,走在荷塘边,便会被满池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茎和风姿绰约的荷花所吸引。不经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望着满池的荷花,不经感慨万千。荷花,他就像一位正直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像一位素美的女子,濯清涟而不妖;像一位声名远播的名人,香远益清;又像一位洁身自好的少女,亭亭净植......哦!荷花你是如此的高洁,让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与那些娇艳的花儿比起来,显得更加朴素与美丽,你用你的高洁征服了所有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荷花却能“进墨而不黑”,世上还有什么花能做到这一点呢?现今世上,有许多人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最终变得一无是处,还为国家,为集体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他们应该像荷花学习!
荷花还有一种君子情怀,他们不会趋炎附势,追名逐利,是多么正直高尚的气节。现今很多人为了升官发财,做一些违背人性道德的肮脏龌龊的事,让人们对之恨之入骨,而他们却能理所当然的,他们应该深刻反省!
荷花,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随波逐流;
不因为环境顺利,而张扬炫耀;
他通达公正,没用歪的斜的:
她越远越香,有一种禀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力量;
哦,荷花你是如此的高尚纯洁!
合上语文书再次看到首页上的那句话。对!我一定要努力,荷花都有如此品质;我也应该向他学习!
荷花,是你让我得到清凉,学会努力!你所散发出的人性魅力,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爱你,荷花!
爱莲说读后感4首先,从文章来说作者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来表现莲的品质的。
君子精神中的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没有达到他心目中君子的地位,孔子对他称赞最多,虽然称赞他“好学”,但只以“仁人”相许。他甚至觉得自己也达不到这个标准。孔子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就这么九个要求,却十分的难以达到。九思总结起来无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把乾当作马,坤当作牛,君子在常人眼中就是龙象,就像刘老师说的欲为龙象,先做马牛。莲在淤泥中已经做过马牛,出来后才被认为是龙象,人在成为君子前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是君子,肚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天坚强劲健,君子应该像他一样坚强。所谓地势坤,就是君子要学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有包容万物之胸怀,厚德载物,大地的千姿百态,五颜六色,高山峡谷,平原江湖,都是天的运行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大地的形成源于天。那么君子就像大地,学会包容理解。一个有深厚品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一个自强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并像天和地一样,学会坚强与包容。
这么看来,莲,为什么能成为君子呢,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可是四君子里为什么偏偏没有莲,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莲既已得人心 就不须有排名了,君子不为身外之物所动,即使没有排名,莲作为君子人们也不会有意见。
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君子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则是君子方正质朴的优雅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君子庄重的仪表。莲可以接住水却不沾染,正是有包容万物之胸怀。莲在风雨里屹立不倒就是有天的坚强、劲健。
莲和君子像天和地一样,都学会坚强与包容,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标准中走向成功。
爱莲说读后感5牡丹受人追捧,因为它富贵有余;水仙使人家养,因为它亭亭玉立;甚至于玫瑰,都让人采摘,因为它娇艳欲滴。花开千朵,莲,似乎被人遗忘了。
莲,穿着白衣,静静地卧在水面上,纵然有人走过,也只是淡然一眼便匆匆离去——他们嫌莲太平凡了。它不似牡丹一般富贵,也不似水仙一般大方,更不似玫瑰一般有一种不羁的带刺之美。当所有人都在爱别的花时,莲不嫉妒,也不怨恨,更没有报复,即便有淡淡的羡慕。但,它却连淡淡的羡慕都是洁净的,从不沾染世俗。
莲,孤立凡尘,远离那喧哗的尘嚣。可谁又知它的内心丰富多彩呢?可谁都不曾细细观看,不然,莲也不用默默无闻了,人们都只爱看表面,都喜欢一看便知的东西,却不知那些东西其实是肤浅的代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虽如一位天真少女,却从小便立身邪地,不被欣赏。她,又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不懂争夺,不懂世故。莲,却又更像一位壮志难酬的志士君子,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它不敢盼求奇迹的出现,一如刚出生婴儿的瞳孔:黝黑,干净,平静。
默默里,也不知默默里流逝了多少岁月!
莲,等来的是一位诗人。
莲,等来的是一个知己。
关键词:语言国情词典学;俄罗斯;城市名;民族文化语义
中图分类号:H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2-0061-03
一、语言国情词典学的理论基础
语言国情学理论由Е.M.维列夏金和В.Г.科斯托马罗夫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研究俄语称名单位,如词汇、成语典故、格言警句的民族文化语义或词汇背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特殊类型的词典――语言国情词典的理论。Е.М.维列夏金、В.Г.科斯托马罗夫、В.В.莫尔科夫金、Т.Н.切尔尼亚夫斯卡娅等都是此类词典理论的奠基人。
语言国情词典是目的明确地描写俄语称名单位民族文化语义的词典[1]5。此类词典属于详解―说明类词典,即在该类词典中既解释词的概念,也说明词的词汇背景。它的描写对象是语言单位,但对语言单位进行的释义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普通语言学的语义解释,而是考虑到该词典的阅读对象――学习俄语的外国人的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性语义解释。
对词条进行教学性语义释义的目的首先是发现词义的民族文化成分。因此对词条进行语义释义时要引入为俄罗斯人所熟知、而未反映在以俄罗斯人为编纂对象的词典中的信息,即将背景知识模式化,反映语言集体社会意识的日常生活层面[1]9。论述语言单位,它与其他语言单位的联系,它的搭配性、它的主题和联想外延都属于教学性语言国情学语义释义。应当强调的是,引入语言之外的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也表明,语言国情词典既具有提供知识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教学的特点。该类词典在指明言语中语言单位地位和功能作用的同时,也是在教授语言。因此,从分类关系看,语言国情词典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之间的一类新型词典。它与二者的区别在于:
1.在词汇表的选择上,语言国情词典不仅研究单词,还研究多词语言单位,即对表示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和物体的称名单位进行释义。此外,词汇表的选择不是以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标准,而是以存在于词汇意义中的民族文化成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为标准。语言国情词典还释义在百科词典和其他参考书籍中没有严格定义的词条,如莫斯科。
2.从对词条的语义释义上来说,语言国情词典的词条释义部分包括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中缺乏的日常生活知识,如Иваново-город невест;在实践中作为某文化共同体成员的语言学家即词典编纂者,会首先将自身的语言认知模式化,然后再对其进行检验、精确化及扩充。
3.语言国情词典与百科词典的临界部分。这一部分的出现,从一方面说,是由语言国情词典的中间性特征造成的;从另一方面说,是由对语言单位详解和科学定义相接近的趋势造成的。详解词典的编纂者并不满足于常识,他们试图从科学参考书和百科辞典援引词条释义。语言国情词典的编纂者也首先将自身的现代生活常识客观化,然后再根据权威文献对此知识进行检验,补充属于被释义词条的科学背景知识。
4.与语文词典不同,语言国情词典的词条释义重在发现词汇背景,重视被说明事实的准确度和文化历史的可靠性。与百科词典的主要不同在于,语言国情词典的释义不包括不为普通俄语承载者所了解的狭窄专业知识。
5.语言国情词典释义的语文学方面由于广泛反映专题词汇和专题性搭配而得以加强[1]11。
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多部俄语语言国情学词典,如:Денисова M.А.Народ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СССР.- M.,1978.
- Фелицына В.П.,Прохоров Ю.Е.Русские пословицы,поговорки и крылатые выражения.-M.,1979.
- Чернявская Т.Н.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ССР.-M.,1984.
- Фелицына В.П.,Прохоров Ю.Е.Русски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 M.,1990.
- Акишина А.А.,Кано Х.,Акишина Т.Е.Жесты и мимика в русской речи.- M.,1991.
- Харченкова Л.И.По одежде встречают...Секреты русского костюма.- СПб.,1994.
- Прохоров Ю.Е.,Борисенко В.И.,Го Ликай.История и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 Пекин,1996.
这些词典涉及俄社会的多个领域,是学习俄语的外国人的有益参考书。除上述领域外,俄罗斯的城市也是语言国情词典应当选择的描写对象。因为,作为历史文化事件和现代生活的空间载体,城市名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
二、语言国情学视角下的城市名
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语言学界开始对地名进行研究,但当时的研究具有片段性特征,只有个别文章涉及该领域。从60年代开始,地名研究得以积极发展,一些著名的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如Р.А.阿盖耶娃,Н.В.波多丽斯卡娅,Е.M.波斯别洛夫等。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地名辞源学、地名的结构、地名学的构词方式、地名的词汇语义和专题分类、地名学的符号特征等。
每一个地名都是按照语言基本规律构成的,在言语中也按其原则和传统起作用。由于词根和生产词干的特征、产生动因和在地图出现的历史条件的个体特征,指称客体和历史形成稳定的联想及背景知识特征,地名可以被定义为所属民族生活及该族语言的历史文化与时空坐标[2]。
地名拥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但对它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词的语言国情学理论中被称为词汇背景的知识和联想。
地名词汇背景的研究最初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语言国情学领域的专家多次强调,地名不是普通的地理学术语,它们具有民族文化语义成分,而且这一语义成分的承载者正是其词汇背景。Е.M.维列夏金曾说,“地名与天体名,及普通语言学使用的任何专有名词一样,是一系列将民族文化语言共同体成员鲜活的意识客观化的、共时联想的出发点和集中体现。”
地名的词汇背景主要是由联想背景语义成素组成的,它是历史文化、文学、社会及其他联想的总和[3],反映的是被社会意识记录的地理客体的生活,是民族文化信息的基本载体。如,Сталинград 使人联想到具有转折意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Сочи使人联想到夏日黑海边的休假和喜欢在此度假的普京总统;Новгород使人联想到古罗斯、维契会议、索菲娅教堂等。
作为居民点名称的城市名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地名的其他组成部分,如河流名称、山川名称,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与之相关的联想也更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尤其对于俄罗斯,城市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的城市出现得较早,并且增长速度很快。在9―10世纪的年鉴中记录了24座城市,11世纪时增加到88座,12世纪时已拥有119座,14世纪初达到了130座。由于城市数量众多,古罗斯被邻国称为Гардарика,即“城市之国”。而现在俄罗斯已拥有上千座城市。俄罗斯的城市自古就是贸易、手工业、政治文化思想的中心,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名累积了丰富的词汇背景,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形成了宽泛的联想。
三、与俄罗斯城市名相关的联想
获得城市名的背景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联想实验。2003年10―12月我们选择了48个在俄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并以这些城市的名称为联想对象,在俄罗斯人中进行了联想实验。结果显示,关于这些城市的联想,即它们的主要词汇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的建筑,如Mосква―克林姆林宫、红场、阿尔巴特大街;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伊萨基辅教堂、圣血教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涅瓦大街、青铜骑士、喀山教堂、冬宫广场;Сергиев Посад―教堂;Новгород―索菲娅教堂、古木质建筑保护区。
城市类别特征,如Калининград―港口城市;Суздаль―博物馆之城。
名人的名字,如Тула―列夫・托尔斯泰;Сочи―普京;Грозный―伊凡四世、沙米亚里・巴萨耶夫;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尔大公;Новгоро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职业和民族的名称,如Mурманск―军人、渔民、海员;Смоленск―游击队员;Якутск-якуты雅库特人;Владивосток―中国人、日本人。
历史事件,如Смоленск―第二次世界大战;Грозный―战争、国内战争;Волгогра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城市的产品,如Владивосток―鱼、海带;Тула―甜饼;Астрахань―西瓜、鱼子酱;Краснодар―葡萄酒;Вологда―黄油。
天气条件,如Владивосток―冷;Краснодар―夏天、太阳;Астрахань―热。
自然客体,如Новороссийск―大海;Владивосток―黑龙江、太平洋、东方;Пермь―乌拉尔河;Сочи―黑海。
歌曲或文学作品,如Воронеж―沃洛涅日的小猫(神话);Mосква-Как много в этом звуке(莱蒙托夫的诗句); Саратов-В деревню,к тетке,в глушь,в Саратов(《》)。
城市名城的别称,如Иваново―未婚妻之城;Mосква―第三罗马、白石城;Псков―诺夫哥罗德的小弟弟。
在经济和政治中的意义,如Mосква―工业中心;Mурманск―发达的驯鹿业;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化妆品工厂“Самоцветы"。
经济矿物,如Якутск―钻石、金子;Грозный―石油;Тюмень―天然气、石油。
交通工具,如Mосква―地铁;Тула―飞机Ту-134;Mурманск―潜水艇。
对城市的评价,如Волгоград―灰尘多;Вятка―蠢人之城;Краснодар―适合生活的城市。
实验结果为我们呈现了城市名所承载的宽泛、丰富及动态的民族文化语义,我们可以了解到俄城市的多面性,这对学习俄语的外国人正确、深入地理解俄社会、文化、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而这些丰富的联想语义存在于俄罗斯人的日常意识中,是一种常识,因此不会被放入语文学词典和百科词典中,而学习俄语的外国人只有通过语言国情词典才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更好地与俄罗斯人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外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语言了解该语言国的文化,更好地与该语言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了解一个国家的城市是更好地认识该国文化的渠道。因此,编写语言国情词典《俄罗斯城市》是必要而可行的。这部词典既可以应用到俄语教学中,也可以以汉俄双语的形式成为俄语爱好者了解俄历史文化及现状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Чернявская Т Н.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ССР: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K].M.,1984.
春姑娘来到树林里,小动物们从冬眠中醒过来,它们乐啊、跳啊、闹啊,想把春姑娘的到来诉说给大家听。柳树、桃树、松树……在春姑娘的抚摸下茁壮成长。看着眼前这美不胜收的景色,没有人不举起大拇指连声称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找春天话题作文九年级600字,供大家学习。
找春天话题作文九年级600字1寒假是出门在外的人与家人团聚的时机,本是繁忙但又热闹的。却因疫情的发展而改变一切。有些人因此不能回老家,回了老家又不能和亲人见面,呆在家中无事可做。
但疫情的出现仍阻止不了春天的到来。时间真快啊,我们又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二月的到来,更迎来春天的到来。
春天下的第一场毛毛细雨滋润了万物,使春天焕发活力、充满生机。燕子听闻后迫不及待地从南方赶来,小草静悄悄从土里冒出小脑袋。桃花丶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但人们却无心去欣赏美景。当人们看到雨后太阳出来的那一刻,又满怀对春天的憧憬。
在疫情爆发之际,人人都一心想着国家,众志成城地对待这场战争。个个充满着斗志丶神情严肃。
那些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他们无私地奉献。明知道自己随时会被传染,但他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们也不会放弃。尽管一个个地死去他们也从不后悔。
让我们向这些"白衣天使”致敬。
歌手和明星也纷纷加入了抗击疫情的队伍。歌手们通过演唱的方式来抒发爱国情怀、激起斗志。演员们自愿为国家捐款,帮助国家解决经济危机。还有那些警察们,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履行自己的职责。
全国各地因疫情而延长开学时间,而学生们也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仍然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努力学习,争取更上一层楼。整个春天都洋溢着浓浓的学意。
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暖和,让人再也忍不住想出去活动活动。于是他们戴着口罩出去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局部扎堆现象。也许他们认为只要戴好口罩就不会染上病毒,实际上,我们应该听从国家的号召,宅在家里,少出门,不扎堆,不能给宛如恶魔一样的病毒留下丝毫机会。
请相信自己,相信国家,不要再外出了。暂时的忍耐可以换来疫情的结束,难道不能再忍耐一下,再坚持一下吗?
我希望疫情能早日烟消云散,人们能及早重见天日。
春天是团结一致的;是充满希望的;是热爱国家的。让这春天的气息散布到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武汉助力,为中国加油!
找春天话题作文九年级600字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些都是描写春的诗句,古人热爱春天,写下了无数赞美春天的佳句。现在,我们也爱春天,我们要把这生机盎然的春天画下来!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轻轻悄悄地走到田野时,便是我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候。我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看桃红柳绿,看莺歌燕舞。一碧千里的麦苗随风荡漾着绿波,金色的油菜花镶嵌在绿色的海洋里,争奇斗艳,黄灿灿的,像仙女的巧手绣下的地毯。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蜜蜂也嗡嗡地唱着歌采着蜜,好一幅绚丽的图画!
路边田埂上,小草神气地探出脑袋,欣赏着万象更新的世界,碧绿的草地上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紫的,黄的,像帽子的,像星星的,像喇叭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春姑娘来到了果园。梨树,桃树,杏树……听话的抽出了新枝,吐出了新芽。白的梨花、红的是桃花……蜂飞蝶舞,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春姑娘抚摸着果树,像一位母亲亲吻着着刚出生的婴儿。
春姑娘来到小河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里早已杨柳依依,长长的枝条犹如小姑娘的辫子,那婀娜的枝干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正轻歌曼舞,她们把河水当做梳妆的镜子,把风当着梳子,梳理着长长的秀发。河里的鱼儿三五成群地追逐嬉戏,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钻到水底。“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只鸭子也在水面上凑热闹,好像在跟鱼儿捉迷藏。
春姑娘来到公园里。人们漫步园中,赞叹着春的美丽,叔叔阿姨们三三两两,在春光里谈笑风生,小孩们跟着风筝拼命地奔跑,还有在明媚的朝阳下锻炼身体的老人们,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春天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是我爱的春,美丽的春,幸福的春!
找春天话题作文九年级600字3春天是一个美妙的季节,很暖和,令人十分向往。
一切都复苏了,春意盎然,十分舒适柔和,风姑娘将一阵幸福的风带来。
窗外鸟儿的鸣唱,像似在呼唤我,春天来了。几日的忙碌,竟忘了已是三月了,怪不得金色的阳光,照在我脸上有了暖暖春意。望望窗外湛蓝的天空,银灰色的残雪,我不由地暗想,何不趁着明媚春光,出门欣赏一下春景,以缓解自己的心身疲惫,让浮躁的心,静一静、透透气、放松一下。
漫步在田野上。天空湛蓝、高远、明净,像似一幅硕大图画。艳阳金黄、圆润、热烈,静静地高悬在碧空,洒下暖暖的光芒。像似一双温柔的大手,在我身上、脸上轻轻抚摸着,让人温暖舒服。我静静地享受这天赐的恩惠。残雪在我眼前匍匐成一片淡淡的灰暗色,阳光炫目的光芒,像刀似的,把它身上剜地坑坑洼洼,失去了往日平展如初美感。雪儿低垂着眼帘,蜷缩着身子,默默留着泪水忍受着这揪心痛苦。远处残雪只是薄薄一层,依稀可见的地面露了出来。淡淡的绿色如烟雾一样,浮在上面。
春风细细,许你温暖不离。
轻轻抖落昨日的喧嚣。让丝丝的春风扫去心中的躁动,像老树一样舒展一下僵硬的腿脚,与春风舞蹈。静静地倾听鸟儿优美的歌喉,划破静寂的原野,像一首春天的歌,抚慰着心田。和小草一起欢呼雀跃,纳春风入怀,静静享受暖暖温存。恋恋不舍目送残雪,融化成满地的细流,悄然离去,心中怅然若失。春天美景像似一条小溪,静静从心中流过,积郁的心,像被被洗过似的透明、清纯,宛若一轮皎洁的明月,散发着银色的光芒。
暮色流彩的春景,让人有些不舍。我想,虽然这春天来得晚些。但是,它还是来了,不管你残冬如何的顽固,春天总会一步步把你逼退。自然的季节变换,是势不可挡的,就像人会慢慢变老,谁也不能逃脱。可是,望着这美景如画、春意盎然的春色,我还是感动不已。这春天来得太不容易了,从漫长的同残冬的对抗中姗姗走了。在抗击一次次残冬携着春雪的反扑中,春天那种顽强、坚韧的毅力。着实让人感动、敬佩。
找春天话题作文九年级600字4春天的田野是绿色的;春天的田野是黄色的;春天的田野是粉色的;春天的田野是白色的……春天的田野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
春天的田野是绿色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一眼望不到头,在微风的吹拂下向我们点头微笑。有风时,成片的麦苗像大海上翻滚的绿涛,时起时伏;无风时,麦苗儿在田间轻轻摇动着,就好像在悠闲地散步。所以春天的田野是绿色的。
春天的田野是黄色的。一棵棵绿油油的油菜上,开满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成群结队的蜜蜂“嗡嗡”地叫着,好像在说:“真香,真香。”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采着蜜,就好像勤劳的农民在田间辛勤地劳动。油菜花到处都是,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远看像金色的大地毯,使人们看得眼花缭乱。所以春天的田野是黄色的。
春天的田野是粉色的。一棵棵桃树上开满了一朵朵粉红色的桃花。桃花有五个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花下,成千成百的蝴蝶和蜜蜂飞来飞去。树下,一丛丛粉色的紫云英花开得非常鲜艳,茂盛。所以春天是粉色的。
春天的田野是白色的。一朵朵雪白的梨花在梨树枝头轻轻摇曳着,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芳香。一阵微风吹过,梨花的芳香使人心旷神怡。白色的萝卜花也开得十分惹人喜爱。所以春天的田野是白色的。
春天的田野是有绿、有黄、有粉、有白,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使春天的田野变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找春天话题作文九年级600字5春,已经来了,它迈着轻松的步伐,像是捉迷藏一样,悄悄地躲了起来,没等我找到,它却自己蹦了出来,真是个调皮的孩子。
当它心情好时,天空和云朵也为它高兴,它唱着轻快的小曲,吹着小风到来了,人们脱下了棉袄,迎着清风,出去游玩,当它有点小情绪的时候,花朵也争相帮忙,一个个都争奇斗艳、开出灿烂而美丽的花,使得春天娃娃心情大好,也不再有小情绪。花朵们开心了,大树伯伯和小草弟弟也开心了,它们都长得茂盛起来。
但它心情特别不好,比如受了委屈的时候,它也哭的稀里哗啦,蓝天和白云也无能为了,甚至被它带了进去,也哭了起来,花朵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帮不了春天娃娃,它们哭哇哭,惹得人们也心情不好,呆在家里闷闷不乐,这时候,彩虹姐姐闻讯赶到,连忙安慰春天娃娃,它心情也好了一些,不哭了,彩虹姐姐让花儿开了,白云和蓝天回来了,小草更清鲜了,就连小笋子也跑了出来凑热闹。
关键词:地理课堂 有效 问题链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51-02
1 地理课堂教学有效问题链的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殊性使得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必须转变以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既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反馈信息的途径。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问题链”根据教学目标,师生合作为基本形式,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知识从认知、形成、升华和锻炼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为有效。
由于学科贴近生活的特殊性质,学生关于地理的基本知识已经初步形成,地理课堂的学习主要目标就是在整合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但是,学生会对认知结构中现有知识产生疲倦,难以达到教学的标准。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现有知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将课本内容以问题为引线,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学生对书本知识充分掌握,又能整合重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认知学习的能力。
在地理课堂上,有效的问题链能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推动力,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效的提问能够直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够建立一个民主和互动的课堂氛围。在不同的课堂氛围下,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是沉闷型课堂的特点。讲台变成的舞台,学生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教师是台上的演员。相反,在民主互动的课堂上,以学生为本,教师启发,学生和教师之间调整关系和角色,达到教学相长的和谐共鸣。地理学科本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可是要追求其深层的原因时涉及到了更为抽象的专业知识,所以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将有效的问题设计成一个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究知识的循环链,那么不仅课堂氛围会从生机勃勃变成死气沉沉,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一落千丈。
2 地理课堂教学有效问题链的设计原则
课堂提问虽然是组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手段,但是却至关重要。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经过思考回答的一种方式。问题链是以问题为枢纽,以知识形成、发展和锻炼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问题链是问题设计升华而成的一个境界,因为它既有对整节课堂的宏观把握也有对课堂细节之处的深入思考。针对地理学科的特性,在设计问题链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基础性是地理课堂问题链设计的根本。问题链的设计是将思维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因此,基础性既是针对学生现有基础知识而设计也是对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做铺垫。通常在问题链的第一个问题都会有“暖场”或者让学生提出质疑、引发兴趣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课堂提问可以将先问学生“为什么夏天的天亮得早,天黑的晚。而冬天天亮得晚,天黑得早”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虽然学生在没有学习过的情况下不会规范回答,但是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可以简单地描述出心中的答案。并且基础性问题的设计可以让教师摸清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从而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以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的设计既不会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学生也能领会教师题意和激发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
应用性是地理课堂问题链设计的躯干。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例如,学生从天气预报里了解到气温的高低,或者是天气突然变冷是有冷空气刮入等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能够将地理的知识学以致用,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会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才是地理课堂提问应当前进的方向。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中的“南水北调”的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课堂问题链的设计可以设计如下:(1)说一说你在节约用水上有什么好习惯?既能贴近生活又能引发学生讨论。(2)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上面的两个问题都是从生活的角度提问,第一个问题是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一般体验,第二个问题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二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作用。
综合性是地理课堂问题链设计的中心。地理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所以在设计问题链时,既要考虑到社会科学的人文素养也要考虑到自然科学缜密严谨。其次,综合性还体现在问题的深度上。如果教师的问题仅仅只是让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那么思维很容易僵硬。一堂课,学生的思维是在不停地运动积累最终能够发生质变的一个过程。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学习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时,根据之前学习过的课程,学生知道了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对南北方的基本情况也有了认识。在设计问题链时,可以先对之前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这种基础性的问题可以摸清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顺势导入新课。例如:(1)请说一说我国的平原有哪几个?
(2)其中在北方的平原是哪些?(3)南北方的地形有哪些区别?此节课的重点就是要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耕制度、传统民居、传统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在农耕制度里又分为:农田类型、作物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这几个方面与南北方的地形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生完成以上差异的比较后,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4)你还知道南北方有哪些差异?(5)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从不同的方面回答。这样设计的问题链能够所以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循序渐进,既有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有步步深入的思考过程。
开放性是地理课堂问题链的升华。开放性要求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问题,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框架里。进而,学生的回答也可以从多方面、多途径中获得。问题链中注重开放性的原则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例如,在初中地理的课程中涉及到黄河的基本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涉及以下问题:(1)有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里提到的水从天上来是什么意思?(3)“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哪个海?这个问题链的设计从形式上具备了开放性,更为重要的是其中问题的答案也符合开放性的要求。第一个问兼备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让学生调动积累的知识并且具有人文素养。第二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客拉山脉,海拔在5000米以上;二是海陆之间的水循环,降雨量的影响。第三个问题则是陈述性的知识,渤海。这样的问题链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贯穿其中,并且发散思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3 结语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所以教师设计问题链时,要遵循基础、实用、综合、开放的四个特性,解除学生思维束缚,鼓励学生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以鼓励或者启发,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胡久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J].教育科学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