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完善,同时还需要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形成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地域、民族以及社会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在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基于社会背景不同、历史发展趋势不同以及双方的思想认识不同,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在整个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想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核心在于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为突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文化差异中,最为突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三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形成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密不可分,并结合该区域内各方面,形成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对同一现象及事物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态度或看法。例如: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说起“东风”,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的景象,而说到“西风”,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冬天刺骨的寒风,在晏殊《蝶恋花》中有这样一句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中便能看出西风给人们的映像。而在英语中却与汉语有着极大的不同。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到Samuel Butler 的“biting east winds”时,将其翻译过来则是“刺骨东风”的意思;而关于西风,则有John Masefield的“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ies”为例,将其用汉语翻译过来的意思为:这种风能够带给人们温暖,当西风吹来时,会出现万鸟争鸣的景象。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的地域环境中,我国的西部地区多处于高山地区,且东临大海,当东风吹来时,自然会给人一种舒心、温暖的感觉,而西风多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寒风,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在英国人的理解中,英国是一个岛国,其国家的东风多来自于欧洲大陆的北部,与其他风向相比,有着一定的寒冷性;而西风则来自于大西洋,温暖宜人。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中,地域文化对英语翻译有着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若不能准确、客观的了解该地的地域文化,将会在翻译活动中造成一定的困惑或误解,直接影响英语的翻译质量。

(2)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与该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在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同时,还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同时,风俗习惯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在一个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以反映该地的风俗习惯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而在英语文化翻译中,若一味的从字面含义上进行理解,不仅达不到文化交流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文化传播的意义,而这些都需要翻译人员着重注意。白色在西方人眼中象征着天使、纯洁和幸福,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是丧色,人们往往用白色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在中国的婚礼上,新娘要穿红色喜服,因为在中国人眼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和喜庆,但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再如:“Blue blood ”这个习惯用语,若从字面上翻译为“蓝色血液”,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显然是错误的。在这些颜色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背景,在英语中,通常将“Blue blood”翻译为“贵族”,该词来源于西班牙,一些古老的西班牙人坚持自身的民族原则,不和摩尔人、犹太人等非西班牙人通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皮肤相比,他们的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蓝色”,并由此而得名。

(3)文化差异。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在其具体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基于该民族的、意识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仰文化。在差异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之间有着不同的。在我国的中,主要以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为主,且这三大教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英美国家,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且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英语有句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对应中文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这句话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这样既能借用英语中的谚语来表达汉语成语,又保留了汉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原语与目标语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精神实质,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点。

2.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在文化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扩大了文化的影响范围,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整个英语翻译活动中,基于双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的文化造成影响,针对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会对英语翻译造成不成程度的影响,在影响双方文化传播的同时,还会影响着英语的翻译质量及误导人们的理解。

2.词汇歧义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词汇对英语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结构中的语法不同、语义不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词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3.民族文化背景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其发展的同时,又积累与创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英语翻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掌握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在保障翻译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华裔作家

前言

源于本人是法语专业的学生,所以平时对与法语有关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程抱一,这位被誉为“中国和西方文化间永不疲倦的摆渡人”的华裔作家,他既是东方的诗人、翻译家、书法家又是对中法文化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作为有史以来唯一获得法兰西学院院士这项殊荣的华裔作家,程抱一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当然也成了我心目中的榜样,自然而然对其学术和生平进行了了解。今天在此文中我将详细描述这个时代的智者。

第1章程抱一的基本情况

1.1程抱一的出生,家庭背景

程抱一,原名程纪贤。法文名:FrancoisCheng。祖籍江西南昌,1929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45年重庆立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外语系。1948年赴法留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高等实验研究院攻读法国文学、语言学。1960年—1973年,供职于巴黎中国语言研究中心,参与编纂《法汉大词典》。1971、1973年曾分别获得巴黎第七大学和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任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1.2程抱一的教育情况

1960年,他在听保尔•德梅维勒的课时,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引起了德梅维勒的注意,这位大学者十分器重这个中国人,把他推荐给法国高教部,于是,程抱一有幸成了巴黎高等实践学院语言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

第2章程抱一的写作历程

2.1程抱一的作品简介

1973年,法国著名的门槛出版社和程抱一签约,希望他能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唐诗进行系统的研究。当时能在门槛出版社出书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4年以后,程抱一完成了他的著作《中国诗歌语言研究》。这本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然后他又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虚与实》(对中国绘画语言的研究),这是《中国诗歌语言研究》的姊妹篇,在这部著作中,程抱一对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思索,试图把中国文化思想的精髓提炼出来,并以绘画作为思想的印证。他的著作得到了文学界、学术界及艺术界的认可。这两本书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它们奠定了程抱一在法兰西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法国总统希拉克读毕亲笔致函程抱一向他表达敬意。20年后这两本书被确定为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永远珍藏书籍.

程抱一集诗人、作家、翻译家、批评家为一身。其译著主要分汉译和法译两部分。

2.2程抱一的作品集锦

他先后用法文发表三部理论著作﹕《中国诗语言研究》(1977、1982年,包括法译唐诗122首、李煜词十一首等),《虚与实﹕论中国画语言》(1979、1981年,书中有自唐朝至清朝各家画论)、《神气》。国画鉴赏性画册﹕《梦的空间﹕千年中国画》、《朱耷﹕笔墨天才》、《石涛﹕生命的滋味》,诗集﹕《石与树》、《水云之间》、《情歌36首》、《双歌》等。中文译著有《法国七人诗选》(译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和亚丁谈里尔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和亚丁谈法国诗》(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0年)、《夜动﹕法国当代诗人亨利•米修作品介绍》(台北,欧语出版社,1984年)、《参歌集》(诗集,香港华实印务,1980年)。

第3章程抱一的荣誉成就

3.1法兰西学院简介

2002年6月10日晚,法国巴黎市政府大厅灯火辉煌。程抱一,将接受象征荣誉与地位的法兰西学院院士宝剑。掌声经久不息,程抱一将宝剑高举齐眉,东方文士西方剑,在这金碧辉煌的典型西方建筑中,一个东方人成为备受尊敬和仰慕的对象。此情此景,令在场的中国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163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创立了法兰西学院,旨在吸纳法国文学和思想界泰斗加入,以保卫和宏扬法兰西语言和文化。这座著名文化殿堂一直只保留40把椅子,即40位终身院士,只有院士辞世空出名额方能投票补选,入选的院士也因此被称为“不朽者”。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兰西学院已将弘扬法兰西文化与追求文化多样性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法国最高荣誉机构。2002年6月13日,程抱一荣幸地成为该院第705位院士,以第一位亚裔院士身份接替34号座椅的主人雅克•德•波旁•比塞。

3.2获赠法兰西宝剑简介

程抱一的铸剑宗旨是将中西文化融合其中。剑体以银为材料,通体透着清纯的智者之光。剑柄镀金,上用隽秀的字体刻着中国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正气歌》首句“天地有正气”。周围饰以绿竹和白色百合花,前者象征中国,后者象征法国。剑柄上一个凌空的“和”字格外引人注目,给人以人剑合一,两种文化合壁的遐想。

3.3程抱一的写作风格

程抱一看似瘦弱的躯体中,流淌着激情与活力。他最早的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在他的作品中,任何人都能感到中西文化在其中交织,穿插,渗透,而又泾渭分明。他有着对美和均衡的敏锐的天赋。他有着相当明亮的天性或者说信仰,坚持不懈地追求着纯洁高华的艺术与人生之境,而同时,他又有着敏锐的触角,加上对绘画的认识,较能超越事情的表象,掌握其间的缝隙和裂痕。因此,他的才华表现在他的描述能力,深刻体味,和朝向一个终极目标的不懈追求。他认为,任何离开本土到异国他乡定居的人,都会有段时间感觉自己离开本土文化和社会,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成了“文化边缘人”。在这种处境当中,有人痛苦彷徨一辈子,也有人最终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找到了立足点。而程抱一就找到了一个将中法文化精髓交融在一起的最适合自己的立足点。他始终尽力做到中西合璧,把两种似乎迥然不同的传统结合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的诗歌里两面都有,他把那种人类命运本身所包含的悲剧性的激情体现在了诗中,这是西方诗歌的传统。但是,程抱一又不像西方诗人那么铺陈,而是以简约而含蓄的言语表现,给人以一下一下敲击的感觉。他自己曾说,“我不可能像中国古代诗人那样超越现实,因为西方诗歌的主题也存在于我的生活和创作中。”所以程抱一既避免使诗歌成为自我感叹,又努力避免当代法国诗歌空泛、抽象和做作的倾向。在他的诗歌里,非常好地体现了法语的音乐性,为中法诗歌的融合创造了一个完美境界。因此很多法国人都喜欢朗诵程抱一的诗。程抱一以他与生俱来的中国式情感和情操进行着西方式的思考。有人说人的左脑负责语言和推理,右脑负责情感、领悟和感应。如过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容易理解程抱一的写作方式了,他对生命的信仰是西方式的,而他试图在可见的东西里抓住不可见的东西,从有限中寻找无限,这又是很中国式的。基于此,程抱一总是在考虑如何以西方读者能接受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底蕴呈现出来,让两种文化在一起碰撞出绚丽精彩的火花。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程抱一始终在思考,他努力做到借鉴西方哲学思想,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西方哲学穿插在一起,互相呼应,而不是进行简单的比较。他多少年来苦心追求的,是将东西方文化有机地融合。法兰西文学院院长称赞他“用法国文化的精华丰富了中国文化,又以中国文化的深邃丰富了法国文化”。

我认为他的作品也无时不刻的体现了更好的中西合璧这点。中西合璧就是取各自的精华而舍弃各自的糟粕,让两者能够更好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程抱一致力于中国诗学和中国绘画的研究,弘扬中华文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数十年来,他始终用法文写作,始终坚持从法兰西文化中汲取优良的东西,化为有益的营养,并把这种营养出神入化地融入自己的学术作品中去。他的作品不仅品类丰富,而且极有深度,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深刻的影响。这些为他日后“摆渡”中西文化打下了基础。

3.4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

作为中西文化间的摆渡人,程抱一在对法兰西文化融会贯通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创造,而且他也做到了对中国文化有深度和高度的了解。西方有其向上、高贵而纯净的一面,这在宗教和艺术上都有反映。在接受西方文化以后,程抱一觉得自己内心产生一种追求向上、净化灵魂的要求。但他始终把中国文化的最高峰当成自己的据点。他念念不忘的是提炼中西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而不是玩弄西方文化。

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程抱一起的不仅是桥梁的作用,他的作用是无法绕过去的。因为他在中西文化间开辟了自己的道路。程抱一在法国生活了大半个世纪,他的著作不是简单的比较文学,不光是学术。我们从中能得到一种睿智。他不断努力做到借鉴西方哲学思想,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西方哲学穿插在一起,和西方哲学思想呼应,而不是进行简单的比较。对次的不懈追求和不停揣摩,形成了他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荣誉面前,他并不把自己的当选当做是他个人的功劳,而是认为自己只是代表中国文化取得了这份荣誉,说明了法国人民对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欣赏。他说:“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靠的是背后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的中国,她是我创作的源泉。”

面对赞扬和褒奖,程抱一十分冷静。作为一个中西方文化的“摆渡人”,那种不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兰西文学院院长这句“用法国文化的精华丰富了中国文化,又以中国文化的深邃丰富了法国文化”。也许是对程抱一孜孜不倦的沟通中西文化的高度概括吧。

结论

第3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一、满语文与中华民族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下面就满语文与清代满族文化、汉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展开叙述。首先,满语文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全面反映满族的产生方式、社会组织、文化艺术、、思维方式,承载着满族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满族文化模式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有清一代,满语文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是满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清入关以后,满族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发了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满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异质文化,尤其是汉文化,语言上尤为明显。然而,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如果放弃其固有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国语”和“骑射”两个方面),满族独立于世的标志将不复存在。因此,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持满族文化的特色,为此制定了保持“国语骑射”的文化政策,正是这种文化政策使得满族文化不是被汉文化全盘取代,而是在借鉴和融合中有所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

其次,满文与汉文化的关系方面。入关后,满族很快就被融入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大海之中,汉文化与满文化就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反映到语言文字方面,汉语文强势,而满语文则处于弱势地位。在语言方面,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满语逐渐衰落,从驻防八旗到京旗,从关内到关外,这个过程是满语不断受到汉语这种强势语言“融合”的结果。另外一个方面,对于满文而言,清入关后满文的职能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与入关前满文主要是满文化的载体不同,满文承载更多的是汉文化。这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汉文书籍被翻译成满文,而用满文创作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的极少;大量的满文档案、奏章、辞书、谱牒、神词、碑刻等,公文体或应用体的居多,而从深层次方面展示满文化的满文作品很少,乾隆皇帝一生做了约4万首诗,但据目前所知,用满文创作的诗歌却寥寥无几,这足以说明问题。清代的翻译科考试也是将汉文翻译成满文,其目的固然是要保持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但是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清代满文更多地是一个外壳,承载汉文化的因素更多一些。对于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必须从清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去客观分析。正是由于满语文在清代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其生命力和创造力与汉语文相比就逊色多了。这也是清代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相反,西迁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却能创造出大量的满文文学、历史等作品,也与新特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有关,这里受汉文化的影响与内地相比就小得多,故而满语文不再弱势,而是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也新特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造成的。

再次,满语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历史轨迹,像“雪球”一样,以华夏———汉文化为核心,不断融合了诸多民族的文化。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越“滚”越“结实”。在这个过程中,满族及其先世文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另外,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指两种比较接近的文化体系接触后,原来的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或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融合的一般过程为:接触———撞击和筛选———整合。在清代,既存在着满族“汉化”的情况,同时也存在着汉人“满化”的情况[3],由此可知,文化融合是互动的、渐进的,即在互动过程中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二、清代满语文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古往今来的外国人都认为汉语难以掌握,但清初的西方传教士则注意到,满文因其为拼音文字而较汉文更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比较容易学习。以著名法国传教士张诚(J.F.Gerbillon)为例,在汉文与满文的学习上,他认为:“汉文很难学,首先是难说,因为每个字有不同的读音,而每个字依照其不同的读音,要表达15—20个不同的含义。再就是难写,因为有与字同样多的字母。中文的字母和我们的不一样,但相同的是,有多少个字,就有多少个不同的字母组合。”因此汉语文对西方人来说,就像“天书”一般。而满文恰巧没有这些难处。因为满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其动词的变化、动词词尾的变化、连贯语的连接词等语法特点对西方人而言比较容易接受,葡萄牙耶稣会士安文思说:“他们的(指满洲)文字与语言都容易学。”“满文无论从文字或语法结构上看,都比汉语更接近于我们的语言。”另一方而,在宫廷供职的传教士有需要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满语。清廷的统治者与决策人多是满洲权贵重臣,与他们交往,掌握满文甚是必备。加之满语和西方语言特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以早在清顺康年间,西方传教士就非常热衷学习满语文。因为满语文比较好学,所以将其视为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他们出版了很多著述,并将西方的一些著作如《几何原本》《西洋药书》《割体全录》等译成满文进献给皇帝。

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1622—1688)自康熙十年(1671年)起担任康熙启蒙老师,服务达27年之久,深得康熙赏识。自此之后,他经常谒见康熙帝,进讲天文、数学、地理、乐理和哲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康熙则派专人教他满语和汉语,他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同康熙帝用满语讨论西方科技,还用满汉文译了不少欧洲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如满文本《欧几里得几何学》等。数学的乐趣吸引了年轻的康熙,他把处理政事之外的时间几乎全用在学习上。学完了几何学和天文学中最有趣最易理解的东西,又学习了西方哲学和乐理知识。南怀仁接着又竭力给他讲解地理知识,明末传教土利玛窦绘的《万国舆图》、艾儒略写的《坤舆图论》《职方外纪》等,都是他学习的教材。南怀仁还编写了《坤舆外纪》等,来进一步介绍西方地理学和地理知识。频繁的教授活动,使双方关系更密切。南怀仁很得意地炫耀道:“每天早晨,我就进宫并立即被带到康熙的住处,往往要呆上三四个小时。我单独同皇上在一起,给他读并加以解说,直到中午才能离开。他也常留我吃午饭,并从金盘中给我夹些精美的肉”。1696年,南怀仁完成并出版了第一本用拉丁文撰写的满语语法书,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继南怀仁之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和张诚于1688年抵达北京,被康熙帝留京供职。传旨白晋、张诚学习满语,用了不到七个月的时间(也有些资料记载为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将满语文学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张诚,深受康熙帝的器重,曾数此随帝出游东北和蒙古。因为他熟谙满族语言文字,是当时传教士中学得最好的一位,所以得以帮助清政府与俄国进行有关《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他不仅在一些重要场合充当翻译,还指导其他传教士学习满文。1696年,他在巴黎出版了《鞑靼语概要》,在欧洲是满语研究的开山之作,对整个欧洲的满语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此外他还编写了满语教科书和《满语字典》四卷。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Jean-Joseph-MarieAmiot,1718—1793),其老师宋君荣在研究并翻译《尚书》时所采用的版本,就是康熙年间出版的孔安国古文《尚书》的满文译本。他之所以要选《尚书》的满文译本作底本,满文的语言结构与法文相似是重要原因。他说:“欧洲人翻译鞑靼语,不至于像翻译汉文那样,一不小心,就会受对汉文结构的误解而产生的约束。”

他受乾隆帝敕编,第一次将《清文鉴》译成法文,经法国王家图书馆东方手稿部主朗格莱斯补充满文字母后,于1789年至1790年间在巴黎出版,名为《汉、满、蒙、藏、法五国文字字汇》,字典收录了约13000个词条,是最早出版的一部满—西对照字典,堪称西方人研究我国满族语言文字的集大成者。此外他还出版了《满洲文法》和《满法辞典》。德国语言学家克拉普罗特(JuliusHeinrichKlaproth,1783—1835)编著了《满文选集———为学习满文的人准备的满文文集》一书,由皇家出版社出版。在1828年他写的序言里,我们了解到,在此之前,阿米奥(JeanJosephMarieAmiot,1718—1793)已将其翻译的Mandchouisaboukhabitkhe(《满汉词典》)及一份法语版的满语语法摘录寄回欧洲,这些著作后来由热尔比勇(JeandeThévenot,1633—1667)著Relationd’unvoyageauLevant(《特夫诺文集》)。1665年,郎格列(Langlès)又将其列入Mem-oiresconcernanantlesChinois(《关于中国人的纲要》)的第十二卷。因此,当时在欧洲已经有了满语的语法和词汇学习书,不过尚缺满语的文章选集,这便成为了JuliusHeinrichKlaproth决定编写这部文选的动机。这部作品中收录了许多满语文章,其中还包括一些汉语翻译成满语的文章。1789年,郎格列还出版了Dictionnairetartare-mantchou-francois(《鞑靼满法字典》)。在序言中,他再次强调学习满语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关键:它帮助我们进入中国人文学的土地,并让我们避免学习难度极大的汉字,这种文字系统甚至吓坏本地人。然后,郎格列又接着补充列举了学习满语的众多优势:我们对满文书并无任何认识,这种语言的利益不可比拟,它能代替用来书写古书的其他三个或四个其他语言。作者警告,如果翻译词典时只是简单地去翻译一部现成词典,就会局限于只是对中文释义进行翻译。由上可以看出,以郎格列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试图以中国多语种的语言资料来进行学术研究,这种广泛收集资料的严谨治学态度值得肯定和效仿。西方传教士充分认识到满文文献的重要价值,所以在中国大量收集满文图书运回国内。满文图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历史上帮助了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用。

第4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一、文化与翻译

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之间具有复杂且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语言风格。虽然社会大众都有对语言做出应用并利用语言开展交际的能力,然而在不同的地区,受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社会大众所掌握的文化与语言也会体现出明显差别。由此可见,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语言的差异,而这也体现出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西方商务交流来看,语言的交流是文化交流乃至商务信息交流和谈判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商务英语翻译,则商务交流双方也难以进行文化交流,并难以掌握对方所表达的信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到,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民族文化信息能够得到很好的传达。王秉钦先生在自己的论著《文化翻译学》中提到:“文化具有想象征,语言是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系统。”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没有语言,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等文化信息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难以得到传承,而人与人之间所开展的交流也会面临重重障碍[1]。总之,语言是人类进行表达的主要工具,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也能够用语言的变化过程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语言能够传播文化,但是语言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由此可见,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2.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不同的民族以及国家之间所具有的文化和语言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商务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与理解对方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则在语言交际中会出现很多语言理解错误,而为了避免这些语言理解错误的产生,使具有文化差异的商务交际双方能够开展良好的交流,翻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语言中介与文化中介。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本身的结构做出重点考虑,如语言的词汇、语音、修辞与语法等,并且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交流主体开展交际的工具,在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中西文化下的语言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并且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文化习惯与语言习惯。而翻译者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地选择词语来传达出对等的信息。这一过程要求翻译者能够了解商务英语原语中想要传达的内容,并力求语言等值来将这些内容忠实地进行翻译。同时,翻译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并精通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为翻译工作带来的障碍。如若不然,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语言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不同文化层面中的语言意义做出掌握,是商务英语翻译者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及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否能够让商务交际双方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仅由翻译者能否对语言本身做出良好的掌握所决定,同时也由翻译者是否能够对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做出了解所决定。只有在对中西文化差异做出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翻译工作者能够跨越文化鸿沟,从而确保翻译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迎刃而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反映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各个领域,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差异等[2]。

1.地理环境差异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地理环境也各不相同,并且地理环境的差异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英国为例,作为岛国的英国土地资源有限,渔业与航海业发达,因此,英国具有着一段海外扩张的历史,英国人民对海洋的热爱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英国语言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许多习语都与航海业有关,并且这些词汇在中文中很少能够找到完全对等的内容。如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另外,一个受到地理文化而产生语言习惯差异的典型为inhotwater,这一短语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直接翻译为“在热水中”,但是事实上却是指遇到了很多麻烦。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则可以翻译为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如同航海失去罗盘。由此可见,英国很多语言都与岛屿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作为陆地国家的中国,在对这些语言做出翻译的过程中则面临着很大的理解障碍。

2.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民族之间的发展历史并不相同,因此所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也具有着差异。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历史文化的不同经常会给译者带来很多的难题。以历史典故为例,历史典故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能够对历史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做出反映。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历史典故做出准确翻译,就要求译者能够对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汉语中的历史典故颇多,名落孙山、东施效颦等历史典故都与历史事件有关,但是西方人未必了解这些历史典故,因此,在这些信息的传递中,需要理解典故的内涵,并对内涵进行传达,即要求译者实现意译与直译的结合。西方典故多来源于《圣经》,其中“Loveisblind”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一短语是古希腊爱神Eros的别称,与汉语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相对应,两个短语都各自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对这种短语做出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做出认知并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否则将会让对方产生莫名其妙之感[3]。

3.宗教文化差异

对不同民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特定的宗教环境下,一些词汇具有着特定的内涵。如果在商务翻译中不了解对方的,不仅容易造成翻译难以理解,而且容易涉及到对方的禁忌。因此,在对这些词汇做出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对文化的等值抱有过度追求的倾向,因为要实现良好的沟通,产生一定的文化亏损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此方面,有一个经常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体现出了我国所崇尚的佛教文化,但是在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会对和尚这一词汇产生陌生感,并且对于这一谚语背后的故事,西方人也不一定了解,因此,在对这一谚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形意的一致很难实现兼顾,为了更好地传达语言内涵,则可以选取”Oneboyisboy;twoboysarehalfaboy;threeboysarenoboy”这一英文中现有的谚语来进行翻译。总之,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十分深远,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有助于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出对方希望表达的内涵。

三、克服中西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探析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差异都会导致不同民族的观念、心理与文化产生差异,并且这些差异能够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来,而这种体现,则直接造成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所面临的文化障碍。为了跨越这些文化障碍,译者可以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意译、音译、直译、借用、套用等多种翻译策略,同时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信息传达的需求来对这些翻译策略进行结合使用。

1.意译

意译这种翻译策略表现出了对信息原意的忠诚,这种翻译策略注重对信息内涵的表达与翻译,并且在选取这种翻译策略的过程中,事实上,汉语中已经没有十分合适的词汇来对英语某些词汇进行表达,因此,需要译者在理解英语词汇和句子内涵的基础上,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另外,当直译下获得的翻译效果让读者产生理解困难时,也有必要使用意译来进行补充。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可以把“asthickasthieves”译成“亲密无间”,也可以把“holdawolfbyears”译成“骑虎难下”。由此可见,意译翻译策略可以忽略语言的细节,并以语言含义的传达和译文的流畅作为重要的出发点[4]。

2.音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音译一般会用作人名的翻译和地名的翻译,但是除此之外,一些概念性词汇也会使用到音译策略,如汉语中的武术、人参和气功对应英语中wushu、ginseng、qigong等;英语中的sofa、clone、salon对应中文中的沙发、克隆、沙龙等。另外,巧克力———chocolate、维他命———vitamin等外来事物也会进行音译。音译策略的选择是因为汉语中已经没有对应的词汇,这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缺失所造成的。而面对这种词汇的翻译,则可以直接采用音译的策略来将信息进行完整的传达。

3.直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直译策略并不会对语言的意义原则、表现形式做出过多的调整,这种翻译策略体现出了对原语文化的尊重和还原,同时强调表现文化差异和异域风情。如Striketheironwhileitishot———趁热打铁、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等。直译的前提是,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找到与原语信息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与短语,并按照原语的结构和意义进行翻译,从而保持原语形式与内容的本真。也正因为如此,直译策略能够体现出浓厚的异国文化色彩,同时也能够让对方了解语言中的内涵。相对于意译而言,直译体现出了对原文形式的忠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译并非是对语言的机械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需要译者尊重受众语言的特征,从而确保受众能够对翻译结果做出理解。

4.套用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许多英语习语承载的信息和文化特色都与汉语习语承载的信息和文化特色具有很大差异。针对同样一个词汇,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人们会联想到不同的事物。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字面翻译,而应当注重词汇联想意义对语言信息的传达。在此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者可以套用一些现成的谚语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呈现。如“Carekilledacat”指的是忧虑伤身,如果采用直译策略的话则是忧虑杀死猫,直译过来之后的内容并不容易理解。在西方文化中,猫被认为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忧虑能够杀死猫,自然杀死人也不在话下,因此,这一短语主要是表达忧虑所具有的危害性。由此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翻译应当关注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联想,并利用套用的翻译策略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5.借用

第5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回到北京,我通过伦敦的朋友把这部字典的初步资料邮寄回来看了之后,更加心痒难平。这书的编者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中文名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当年是英国伦敦会传教士,他于1807年9月7日经美国到达广州,长期担任翻译工作。8年后的1815年开始出版由他编著的《华英字典》的第一部:《字典》(3卷),接着是第二部:《五车韵府》(2卷),到1822年是第三部:《英华字典》1卷。共6卷4595页。另外他还出版《广东土语词汇字典》和《马礼逊的中国观》等书。他在182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34年被举为广东政厅秘书,死在广州,葬在澳门。其二子都在澳门出生,承父业为中西文化交流贡献良多。

转眼过了一年,我又有机会赴澳门开会。这次我先查阅旅游手册,从中获得提示,于是我在一天早上10点钟来到塔石汽车站,巧得很,在一扇被庆贺花篮遮住的一个门边,我看见了“中央图书馆”的铜牌,不过要到下午两点才开门,没有办法,我只好漫步前往澳门中心点的议事厅广场,浏览了民政总署。简单午餐后熬到了时辰终于进了图书馆。我上楼向馆员说明所找书名后,她耐心地在电脑上查找,却不见踪影。后来听说这个图书馆有六个分馆,其中民政总署分馆有老书,于是我又赶回议事广场民政总署二楼,原来这里才是古色古香的分馆呢!

这里工作的女士早就在等我,我说出找马礼逊的书,她们就拿出两大本,两书的原书皮早就没有了,一部上面有1817年写的序言,另一部则是1821年和1822年写的序言。

我急迫地问道:“可以复印一些吗?”她们微笑回答:“可以。”

我接着追问:“多少钱一页?”“5角澳门币。”

这个回答在大陆图书馆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无暇去数落家丑,忙着翻看条目内容,并报出要复印的页数,由她们在旁边记录。

女士去开机复印,我强压着内心的激情,约略观看这座典型的南欧风格建筑。它是模仿葡萄牙玛弗拉修道院图书馆而建的,天花板饰有古典风格的金粉浮雕,家具是按照路易十五时代风格设计的,从地板升到天花板的书架上放满洋装书,与建筑融为一体。这里存放着16世纪至20世纪葡萄牙人的历史文献多种,包括1822年创办的外国人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葡文报纸《蜜蜂华报》,当然更有马礼逊文库。我流连其间,醉迷于这梦幻般的书香境界中。到现在我都还想不起来我是如何抱着复印件回到宾馆的,内心中唯有感激,感谢马礼逊这位中国的老朋友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感谢澳门图书馆对于藏书的保护和利用。

这几年我又陆续访问过澳门,还专门到白鸽巢旁的马礼逊堂去瞻仰,这里是马礼逊当年办的学校,朴素光洁的小小礼堂,让人遐思万千。中国第一个留英博士黄宽以及留美的容闳博士全在这里受过教育。礼堂背后就是马礼逊长眠地,在蝉鸣声中令我沉思不已。随着对马礼逊及其继承者们所开拓建构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了解,我的探索兴趣愈加浓厚。其实马礼逊的字典就是以中国《康熙字典》为基础编著的,《五车韵府》也完全是按照《康熙字典》顺序排列,但介绍内容却换成为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字而需要对应的发音和意思,连例句都是马礼逊自己改换选用的,自然其解释更是与西方文字意思相协调,并在书后附上文字发音检索表。这样一来,其功能就不仅适合外国人用了,中国人也可以通过此工具书去学习西方的文字和文化概念。但可惜的是中国人长期被封建政令所拘束,当年连与外国人交流都是杀头的罪名,所以这个好工具只落得被日本人拿去应用了。到现在,这部最先开拓中国新词语之源的工具书,还需要费大力气去重新挖掘。

澳门图书馆的宝藏还真多,仅是西方人顺着马礼逊的脚步而继续编辑出版的双语词典,我就发现多部,几乎占1909年以前出版的双语词典的一半,而且多是澳门本地出版的。这就难怪17世纪至19世纪希望了解的西方人都蜂拥到澳门,他们想使用从利玛窦到马礼逊所建构的知识桥梁来认识中国。澳门不像有些地方,一切以经济利益为本,更不追求荣华富贵过眼烟云,澳门的文化绿洲很恬静美丽,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发展成一个文化之邦。

我衷心祝愿,21世纪稳定发展的中华民族,能够把澳门这个知识绿洲继续发扬光大,让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双通道上,交流成果更加丰硕。

(本文作者为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Seeking Rare Books in Macao

By Zhong Shaohua

My memory of Macao mostly came from my short-time stay at a doctor's house with my parents in 1948. It was not until 2001 that I visited Macao again. In the spare time during my attendance at an academic conference, I wandered in streets in search of the local library for three days. To my chagrin and disappointment, my mission had totally failed.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the last 20 years and more that I had visited a city but failed to locate a library there. I knew clearly that the city library had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published in Macao 190 years ago. The three-part 6-volum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paved a way for cultural dialog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fter I was back to Beijing, a friend in London sent me brief information on the dictionary. The compiler of the landmark dictionary was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the first Protestant missionary to China. He arrived in Guangzhou on September 7, 1807 from USA. He worked there as a translator. In 1815 he publish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dictionary in 3 volumes. The second part in two volumes followed soon. In 1822, the third part in 1 volume was printed. The 6-volume dictionary had a total of 4,595 pages. This gigantic dictionary was based on Kangxi Dictionary, a royal project authorized and supervi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entries in second part were arranged exactly in the same order as in Kangxi Dictionary, but contents were especially recreated to suit western readers. As a result, the dictionary was not only useful for foreigners to know about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valuable for Chinese scholars to probe the western language and concepts. But unfortunately, mixing with foreigners was punishable by death in China at that time. Instead, the dictionary was greatly used by Japanese.

第6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一、导向失衡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的门户,也是开始形成学习西方文化行为意识的平台。现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学校开设了诸如听力、翻译、口语、英美文化、英文写作、英美概况等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可接触到大量的反映西方传统习惯、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思想道德等语言材料,然而,含有我国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英语资料则少得可怜。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成了教师判断的重要标准,于是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如杨杰瑛教授在他的著作里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倡导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林汝昌先生则就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入可分三层推进,即:(1)注重讲授英语语言结构知识,使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受到理解影响和文化的障碍,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2)向英语学习者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出能涵盖某篇课文或整本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为了英语学习者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施教者要导入更为广泛的英语文化内容,包括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也就是说要让英语学习者充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形式。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英语语言的技能,现在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导入,并且在不断地研究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付诸实践,这直接导致了西方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导致了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的导向严重失衡。

二、调节导向失衡的措施

1.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要实施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教材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编写什么样的英语教材最适合我国的英语教学实际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单从语言技能传授这一角度来看,这些教材都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从文化层面上看,大部分教材普遍存在着中西文化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据调查,我国现行大部分英语教材中涉及到我国元素与我国文化的材料可谓凤毛麟角。各英语教材所承载的语言内容绝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使用英美原版材料的学校也为数不少,这些教材体现的是西方文化,而学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华夏文化的继承者,两种差异显著的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相遇,必定会发生剧烈碰撞。由于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我国元素的严重缺失,加上正处于特殊成长阶段学生心理的可塑性极强,西方文化必将随着英语语言一并进入学生脑海,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语言技能是不断地提升的,这就使得学生的本族文化在处于强势地位西方文化的“威慑力”下产生迁移,并对中华民族文化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之间必须要搞好平衡关系,中西文化交流的地位也必须对等,英语教材的选编不能单单只为了英语语言技能学习,我国元素及中华文化应按相应比例加入进去。先生对此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认识自己的文化必须摆在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去理解所接触的各种文化,才能在当今多元化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2.相关知识补充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前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只顾强调向学生传授语言技能,忽视了英语教材中亲西方文化倾向对学生的影响,有教师甚至对于英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津津乐道。而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增加或补充了语言知识、文章作者生平简介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介绍。这不仅无益于平衡中西文化比例,在无形中扩充了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内容的含量,加重了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衡。实际上,对于相关知识补充,已成为英语教育界认可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只要手段处理得当,对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状况必将能起到很好的纠正效果。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对与教材中具有西方化特征的语言材料的处理,可依据文章主题、内容情节、历史背景、语言结构等方面,通过对比法、文化旁白和同化法等,按一定比例增加具有我国元素和我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达到平衡课堂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的目的。

3.在词汇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文化信息的部分。词汇教学自然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词汇的教学中融入我国文化,也是一个有效的调节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措施。比如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介绍一些和其有关的中国知识文化或典故,并且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用英语如何表达,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内容,而且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时联系我国文化的意识。比如:“elect”这个单词,讲到时就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如“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先进模范”等的表达,从“eve”到中国的“春节”,从“pyramid”到“秦始皇兵马俑”,从“opera”到“京剧”,从“religion”到“老子”和“道教”等。如果采取这种模式,那么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涉及到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毕竟词汇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涉及面最广的。这样既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又能让学生学会怎么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就能避免出现在交流的时候关于中国文化苦于无法表达而令人尴尬的局面。采用这种方式长期积累下去,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4.在篇章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英语教学是通过课文的讲解进行的,因此课文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在这一环节,我们也可以用和上一种同样的方法,将中国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这样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例如:当讲到西方某一人物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我国的相关方面或相关领域的名人文章,让学生把中西方人或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和讨论,分析中西表达方式、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情况,既传授了中国文化,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1)组织讨论

一般情况下,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教学中一些内容或者人物形象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推选一位代表来阐述各组的观点。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融入中国的文化。比如:当介绍到一些西方的代表性食物(如汉堡包)时,可以让学生举几个中国食物(如馒头、面条、油条)的例子,让各组进行讨论。通过相关工具查阅它们的英语表达方式,并且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来描述不同食物的不同特点,然后就“哪类食物更有益于健康”、“更喜欢哪种食物”等用英文进行讨论,还要求学生就各自阐述的原由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积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各组用英语把讨论结果总结出来,这样既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融入,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其应用能力的提高。

(2)角色扮演

在课堂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主要是对一些日常生活的情景进行模仿,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根据不同场合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到涉及西方文化场景的英语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编制短剧的形式来进行表演模仿西方的一些礼仪,比如:餐桌礼仪、见面礼仪等。通过模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并深深地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哪里。

三、调节时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适度的原则

在调整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向失衡问题的同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英语教学的重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具备一定英语知识的交际型人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英语教学要突出以英语学习为主,而在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运用英语。英语教学的核心不能改变,而融入中国文化只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英语语言教学,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把握好度,适当地融入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

2.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平等地对待各民族的文化。同时,西方文化伴随着“英语热”进入中国,我们应该在适度控制的原则下平等地去理解和尊重西方文化,不能因为某些担心,而一味地去排斥西方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在融入中国文化的同时,是绝不可以带有哪个文化更好的倾向性和个人感彩的。在教学中,必须恪守客观公正、文化平等的原则,实现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在当前越来越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应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才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英语也只是他们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因而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的意识,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此外,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中国文化都融入到英语教学中,那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与英语结合起来。这样,将来在与国际友人进行交流时,也就能够把我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国际友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应相应地插入一些中国文化进行对比教学,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观念。目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现状及其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2]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 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莉萍.文化迁移与英语教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6).

[5]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3).

[7] 李云川.英汉文化的借入与趋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8] 林汝昌.文化冲突在外语课堂中的反映.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3).

第7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学者们大都认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增加文化内容。无论是加入西方文化,还是增加中国文化,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推进文化交流,并最终弘扬本土文化。此外,学者们指出了文化学习与语言知识技能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有两大功能:认知和实践。通过语言,使用者可以描述或者操作文化产物,参与文化实践,识别、解释、判断文化观念,融入某个特定文化社群,表达个体在文化中的身份。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必须重视语言学习。学习者一方面需要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去了解西方文化群体,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另一方面,他们应当能用英文描述本土文化产物、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让西方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并逐步理解中国文化。然而,这些讨论虽然都强调了文化知识输入对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文化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教学中输入的西方文化过多,那么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西方文化表达能力是否就明显高于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学生的中西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有哪些特征?他们掌握的英语表达都是在课堂上习得的吗?在讨论文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当关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是,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事实上,文化教学亟需关注如何通过有限的课时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的英语交流表达能力。本文从当前英语教学讨论的热点出发,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西文化能力的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角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增强文化的语言产出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西文化能力的现状

笔者以江苏某高校一年级随机抽取的150名大学英语学习者为对象,围绕上述问题做了一次小规模的初期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文化能力的方法奠定基础。这些受试者都是分级教学中的A级学生,使用相同的大学英语教材,含有文化学习内容。研究采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测试内容是从节日、饮食、哲学思想等十个主题中分别选取中西文化各2个代表性特色词汇,要求学生先写出英文表达,再从中任选两个特色词用英语作简要的介绍,这可以考查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西方文化特色词和话题的能力。测试随堂进行,用时30分钟,要求学生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独立完成,设定参考答案为各正式出版物上出现过的英文表达。问卷调查在测验之后进行,用于了解学生学习文化内容的感受和目的,希望能够用英语表达的文化内容,以及习得的途径,对分析测试结果有所帮助。本研究共发放测试卷和问卷各150份,各回收145份,回收率均达96.7%,代表性好。对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能力均较差,没有学生能够完成所有测试。在中国文化的所有层面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和传统节日的能力最强。145个学生中,能用英文写出天安门和故宫的学生分别占所有受试对象的64.1%和46.2%。本次测试选择了端午节和元宵节这两个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测试内容,能写出的学生分别占22.7%和19.3%。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英文表达本国文化的其他层面,有6名学生能够用英文表达油条,没有学生会用英语表达包子,只有4.8%的学生能写出《红楼梦》的英文。学生表达西方文化的能力也不容乐观,能表达出的仅有8项。本次测试选择了感恩节和复活节这两个西方节日。学生完成情况较好,能写出感恩节和复活节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63.4%和20%。与中国传统食品相比,学生对表达源自西方的特色食品更有自信,分别有46.2%和11.7%的学生能准确写出薯条和葡萄酒的英文。此外,还有少数学生能用英文写出芭蕾舞、歌剧、白宫以及《傲慢与偏见》。测试的后半部分为话题陈述,学生选择介绍中西方文化的次数差异不大。145个学生中有33个学生没有介绍,选择中西方文化特色词各一个的学生有45人次,选择两个中国特色词的和选择两个西方文化特色词的分别有20和15人次,只选择一个西方特色词和只选择一个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各有23人和9人。学生对中国文化特色词的介绍有两大特点:一是笼统抽象,如只用了“Ilikeit”一句话介绍元宵节。二是词汇量小,有些学生想写划龙舟,却只会写船的英文。学生对西方文化特色词的介绍呈两极分化:对节日的介绍较为丰富详细。有40人介绍感恩节,他们能写出传统食物火鸡、庆祝的时间和方式。介绍复活节的虽然只有8个学生,但其中有6个写出复活节彩蛋。但是,对其他话题的表述都非常简单,没有具体内容。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用英语表达文化的能力与国别有关,也与文化内容相关。他们表达中国代表性建筑的英语水平最高,强于表达西方代表性建筑的能力。而在表达节日方面,学生最了解感恩节的英语表达,然后依次是中国的端午节、西方的复活节和中国的元宵节。

中华饮食闻名海内外,可会用英文表达油条的学生寥寥无几,没有学生会用英文表达包子,而学生表达西方食品的能力明显更强。此外,学生陈述文化话题的能力非常差,除了能用英文简单地介绍感恩节和复活节以外,无法清楚地描述其他文化内容。在问卷中,51%的学生指出,能用英语表达的文化内容都来源于课本,17.2%的学生表示是从课堂上学到的,有13.1%的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过相关内容,6.2%的学生表示他们是从其他途径获取,还有18个学生没有回答该问题。这与测试结果较为一致。西方的重要节日是英语课本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学生不仅能用英语写出节日名,而且能描述节日详情。葡萄酒、薯条等西方食品是中学课本上早已出现的基础词汇,中国的故宫和天安门在考试练习以及媒体中经常出现,所以学生能够写出他们的英文表达。此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赞同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加入中西文化内容,其中有59.4%的学生要求,考试要有文化内容,学习文化以及相关表达可以帮助他们通过考试,而提及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只占26.9%。问卷还调查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所有学生都提出课堂上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自己参与较少,考试内容均来源于课本。此外,在文化的十个主要方面中,学生最希望学习的英文表达分别是节日风俗、传统饮食以及代表性建筑。这一点与测试的结果基本吻合,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与上课、考试的内容都是相关的。从问卷可以看出,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是否传授知识是主要的教学评价手段。为了通过考试,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及课本和考试练习中经常出现的文化知识点,不会主动学习课堂上没有涉及的内容,而在测试前没有复习,能表达以及陈述的文化内容就更为有限了。从本质上说,这种文化教学其实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是知本主义教育观的体现,即“以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为教学的主要使命,将知识的作用和价值置于前所未有地位”。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即使增加文化输入,也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此外,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在课内学会表达所有的文化内容,根本不能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要解决这一费力效低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引入人本主义教育观。

三、从知本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在美国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最高层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在这过程中人会产生成长的动力。因此,教育应当首先满足学习者的低层次需求,然后再引导学生逐渐寻求最高层次的需求,完成自我实现。罗杰斯则从心理治疗实践得到启发,指出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根据罗杰斯的教育观,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对他们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归纳而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激发人的潜能,树立自我实现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权、个体自主性的挖掘”。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指引,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根本目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课内课外都能积极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参与国际交流做准备。但是,人本主义教育观过多地强调了个人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需要,忽略了社会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从知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其一,要重新认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作用是促进、鼓励以及帮助学习者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持宽容态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反思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让学生在自在的学习气氛中用英语自由描述中西文化,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交际策略。总而言之,教师应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测试中,学生只能写出端午节的英文表达,却无法简要介绍该节日,这是由于在以知本主义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得了教师讲授的英文表达,却没有时间思考如何用英文表达自己知道的文化内容,而学生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参加测试,能记得的内容自然更少。而在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教师可以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中国端午节与西方万圣节之间的异同,学生是讨论的主体,老师在旁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中国人和西方人是如何过节的,比较两个节日的由来、风俗、传统食品等,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自己的文化知识用英语表达出来,通过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互动来培养交际策略。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调查外国留学生对端午节的看法。学生需要根据节日的特点设计英文问卷或者访谈,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收集数据,整理资料后在课堂上用英文汇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第8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探索 必要性 途径 作用

一、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1.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英语教学应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应明确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英语的价值应在应试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探索,使学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首先应为浅层次的习惯、风俗、行为准则的渗透,其次应为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体系的渗透。应注意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将文化传递给学生。

2.体现在知识本身的学习上。应注意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真正实现需要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空泛的理论无法使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改造和创生知识。如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如果不能结合知识的写作背景相应的文化去理解,则很容易造成生搬硬套的现象。从而使知识的学习僵化、不得法。

二、文化渗透的作用

1.有助于正确理解。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中,只有融情入境才能避免导致逻辑上和认知上的错误。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我们的认知背景,我们所原有的思维是基于中华文化、儒释道合一的背景,我们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无不受到它的影响,体现它的一部分。因此,必要的文化渗透让我们首先更了解自己,并为我们提供理解外来文化的依据和凭借。也只有深刻掌握和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的从未被隔断的文明形态,它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必要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因此,文化渗透是必要的。它使我们更清楚自己,更清楚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更清楚完整的文化形态。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人才关键在于思维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其次才是基于此的实践和交际行为。

2.作用的长期实现。当然,对于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需要长期的渗透和过渡过程,不过教师可以在充分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相应理论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改进教学方法或模式,为中国文化的渗透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也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外文化的对接。因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相对合理的地位,使跨文化交流能够顺利、有成效的进行下去。

三、文化渗透措施

1.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基于教材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变固定的教材为学生吸收异域文化的长效来源。对此,教师应积极参与进修活动,力争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更全面的体会英语文化圈与汉语文化圈的异同。从而相互借鉴、各取所长。

2.培育学生能力。 应使学生具有文化交流的意识,从该角度看待自身的学习内容。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数据表明,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难以用英语表达自身文化的问题。如用英语翻译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著作,解释中国特有词汇和文化现象等。中外文化对接出现了文化层面上的障碍。

3.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讲授知识如单词、句型、语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为辅以文化熏染,使知识技能的获得带有一定的文化和民族色彩。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民族信仰、追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情感态度上。教师应留心教材的可教点,向学生渗透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往中,立足于自身文化,从而能有的放矢,使得与外国友人的谈话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四、文化渗透的方法

1.创设情境。英语教师应善于利用所教的知识,并能借助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英文化。学生应持有一种对比参照的态度学习英语。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英语单词和英文知识,更是英语环境。

2.个别词汇讲解。中英语言系统中,会出现相同的词代表不同含义的现象。这与汉语言多音多义现象和西方符号语言的相应特点有很大关系。有时甚至感彩会出现差异。而褒贬混用则会造成很大的交际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明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3.课外活动。英语的学习重在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是不能实现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应积极在生活中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与同学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将自如应对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本国文化、能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也能理性看待中外文化的异同,从而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文化胸怀。

五、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已有充分的实施理由和条件,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发展状况,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使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充分的条件下进行。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且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

第9篇: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我对于国际间的交往和文化间的交流有一种客观的看法: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你的客观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的贸易到底需要不需要?结果是不是大家都有利?对于文化交流,不管是传教士也好,或者是民间的也好,这个交流你到底是有利还是没有利?如果是不带偏见的来看,对于近代的文化交流,就说我们的很多的重点中学吧,最早都是教会办的,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在这些例子里头有一些是成功的,有一些不一定很成功的,上海土山湾文化应该算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不管是处于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土山湾孤儿院把一些孤儿收养来,我认为有几点是比较有长远的意义的。第一,使得很多的孤儿(有一些不是孤儿,是贫寒子弟),在这里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第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从一般的工匠到大师级的人才都培养出来了,这个我在看博物馆的时候,印象非常深。第三,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的典范。职业教育现在对于各国,对于现在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中国以前,职业教育是非常看不起的,很多的人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在土山湾的孤儿院的职业教育,对今天有现实意义。

上海这个地方是中国近代开放先驱之一。深入对土山湾文化挖掘,一定能为上海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也能深化我们的认识,或纠正一些流传的误解。这是一项艰苦的的工作,一些有志之士正在做这项工作,我深表敬佩,并祝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