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需求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信息产业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4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84-03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资源禀赋上的重要特征使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成为中国能否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然而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尤其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始终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选择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矛盾也就突出体现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化,也就是作为信息化基础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上。由于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随着其支柱地位的确立也越发突出。如果说信息产业发展本身已经说明了资源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那么在这一效率提高过程中探究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利用水平提供理论说明,则正是当前理论与实践的迫切要求。
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社会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间接产生的对生产中要素投入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逻辑上可以把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产业劳动力需求人数增加看作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可以通过对信息产业总量扩张、内部结构变动,以及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信息产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一、信息产业总量扩张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信息产业的总量扩张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种总量扩张和岗位增加是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伴随着信息产业化过程逐步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是信息产业扩张规模和速度的保证,也是信息产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条件。信息产业的总量扩张和就业需求增加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价格补偿效应
在排除价格变化因素的情况下,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取决于总产量和生产率这两个解释变量。很明显,如果忽略技术进步因素,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会随着信息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而绝对增加。但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即每个工时产量的增加)。”作为新兴的战略产业,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会在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半导体集成度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的摩尔定律是对这种进步速度的最好写照。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信息产业单位劳动边际物质产品增加,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势必会减少。但事实上这种就业减少的势头会由于价格补偿效应的作用而大大地抵消。这种价格补偿效应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成本的下降会进一步使产品价格降低,这时产品需求上升所带来的就业增加就有可能补偿由于劳动生产率上升所引起的就业减少。信息产业是一个技术进步速度快,同时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单位信息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快下降,一般来说,芯片总产量每增加一倍,其价格就下降20%~30%。由于信息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价格下降会带来产品需求和产量的更大幅度增长,从而会使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长。
(二)引致需求效应
对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信息产业总量扩张的基本条件。作为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信息技术进步是决定信息产品供给,同时也是拉动信息产品需求的核心因素。与其他产业相比,信息产业在需求拉动上表现出明显的内部引致需求效应。这种引致需求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快,信息产品更新快,存在一种产品更替过程中不断引发新需求的特性,表现为新一代产品对用户的便利性和性价比远远超过上一代产品,从而使产品的老用户产生出对新一代产品的强烈渴求。从而加快了新老产品之间的消费转移。这一点在信息工业产品和信息服务方面表现的都非常明显。比如,大家熟悉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数码相机的更新换代。同样,在信息服务业也是如此,以盛大网络公司提供的一款在线游戏“传奇世界”为例,为了便于玩家更好地达到娱乐的目的,游戏提供商在提供基本游戏内容的基础上不仅提供了大量不断升级更新的游戏装备,还提供了挂机服务、虚拟货币等一系列信息产品和服务,2005年盛大旗下所有游戏免费开放,只通过提供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获取收入。这种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引致需求可以说是无限制的。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内部不同信息产品之间也会产生很强的需求引致性,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的采集、传送、加工、贮藏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的非常紧密,不同信息产品在共同满足信息消费需要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在配套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佳的结构效益和系统效益。
(三)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信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大,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对信息产业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劳动力需求水平。事实上,信息产业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快、增长迅速,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贡献度比较大,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引起对信息产业需求的增加,使其产出上升,吸收的就业也会进一步增加。这样就会形成收入和就业的循环累积增长效应。
其实,从信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信息产业是在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的阶段才得以产生和发展,因为,只有在较高收入水平下对信息商品的需要才会转变为大规模的需求。一方面,当人均收入处于较高水平阶段,人们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对物质产品消费带来的满足上,无形的信息产品消费开始成为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较高的国民收入以及相应的教育水平,也为资金技术密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智力保障。
这种收入效应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中信息产业的贡献份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一方面使这一领域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同时,国民收入的增长也拉动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美国的就业水平。对于这一点,新古典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决定就业”的理论逻辑是对这一过程的最好诠释。套用这种理论
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信息产业带动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推动信息产业进一步增长,这两种上升力量共同推动了劳动力需求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不仅通过信息产业总量扩张表现出来,同时也会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来,事实上信息产业总量扩张正是在其结构的演进中实现的。作为一个大的产业系统,信息产业是由一系列分支行业构成的,这些行业共同构成了信息产业内部复杂的结构体系。从现在发展阶段看,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信息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正在进行着两种形式的变化过程,一个是建立在传统信息技术上的信息产业的“传统行业”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行业”转变;另一个是已经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现代信息行业的结构优化提高过程。这两个转变过程对劳动力需求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传统”信息行业向“现代”信息行业转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所谓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这里的传统行业主要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信息部门,比如说报纸、杂志这些基于传统印刷技术和纸制媒介的信息服务部门。这类传统行业在信息产业化过程中会首先在生产技术手段上完成其向现代行业的转变,比如说报纸在编辑和印刷过程中已经广泛采用计算机和激光照排等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出现纸制信息媒介向数字化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向现代信息行业的转变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形成就业增加效应和就业转移效应。但是另一方面,生产效率的提高,比如说在报纸新闻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取代一部分人力,在报纸的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司机和搬运工的工作可能会减少。
(二)现代信息行业结构优化提高过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行业,是一个资本技术密集行业。但是,如果从信息产业内部细分的行业,以及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变动来考察,会发现信息产业内部不同行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强弱并不相同。首先,从信息系统技术分类的角度来看,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这四大子技术依次主导的产业化过程构成了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过程的四个阶段。在不同时期,信息产业化在这四个阶段中依次起主导作用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并将从整体上提升信息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其次,从三次产业分类的角度来看,信息产业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二是信息服务业。一国信息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往往以劳动密集型的信息工业为起点,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信息工业将逐步资本密集化,其在劳动力需求上的主导地位会让位于以较高人力资本水平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的信息服务业。从1993年到2002年虽然经历了信息产业发展的低谷,但是信息工业与信息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上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见下表)
按照信息工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划分,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有从信息工业向信息服务业演进的优化提高过程。不仅如此,在信息产业内部信息系统技术结构演进的四个阶段的更替中,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这种信息工业与信息服务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也就是说这两种优化提高的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共同促进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三、信息产业化在开放经济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在开放的经济中,信息产业化可以通过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来增强一国劳动力的需求。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信息产业对外贸易水乎的提高是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的。在广泛的产业内国际分工体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通过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对区域内劳动力需求有很大影响。这种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对区域内信息产业内部各行业劳动力需求的拉动,可以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状况间接表示;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可以用信息产业的核心就业水平来表示。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从动态的角度看,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对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状况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以,可以从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入手,分析国际分工体制下信息产业贸易结构演进对区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信息产业就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一国人力资源禀赋与对外贸易战略。
首先,从人力资源禀赋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状况对就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影响。因为战后国际分工的重大变化,使国际分工的基础由自然资源转变为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艺。信息产业本身更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从资源约束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几乎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唯一约束条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发挥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
其次,从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战略来看,发挥比较优势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但是,提高核心就业水平才是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凭借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可以比较顺利地融入信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对于信息工业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从事复杂加工工业与资本技术密集的成品和零部件生产,发展中国家从事相对简单的加工工业与劳动密集型的成品和零部件生产。以计算机生产为例,在加工上,高度尖端和复杂的中央处理器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实力相对较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从事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主板、内存以及其他关键部件的生产和设计,而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机箱、电源等部件,并从事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组装工作。
对于信息服务业,由于这个领域以智力投入为主,很适合发展中国家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切入点。就日益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来讲,虽然发达国家在大型的系统软件和工程软件的设计上具有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但是,在面向实际应用的软件开发领域,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软件企业可以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丰富的软件产品。尤其对于国内市场,由于可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因此,更具有自身的优势。
修船企业经营生产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上也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
在该企业中经营和生产是密不可分的,经营过程中,各部门接受的工程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各方面的生产成本。相反,生产调度脱节,设备和人力不能正常周转,经营也就是纸上谈兵。
修船企业难就难在难以预测生产工程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生产过程中工程量可能会被造船方不断调整。其二,具体工程的难度很难在生产实施前预测到。
修船企业的ERP系统可分为五个部分:
1.公文流。是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事资料系统组成,主要进行信息交换、公文传递、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当然这些工作是通过内部Intranet网完成的。
2.工程流。是由生产调度系统、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经营估价系统、工程单管理系统组成,主要是配置各种资源。
3.物资流。是由物料采购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经营生产的物料预测系统组成,完成设备和物料的管理。
4.人力流。主体是考勤系统、人事调配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根据工程流数据进行劳动力考核、劳动力效能管理、劳动力需求分析等工作。
5.资金流。即财务分析系统,利用以上四个系统的信息随时随地完成单船成本的核算、车间成本的核算、依据设备和物料需求筹措资金等。
现在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来设计一下各个模块。
1.人事管理系统从实现上看应分为四块
一是劳动工资子系统,主要解决日常考勤、工资管理、奖金及加班费用管理、工资成本预测等问题。
二是人事档案子系统,用于解决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干部报表、员工统计报表、员工情况查询等问题。
三是人事调配子系统,用于完成企业员工岗位管理、岗位调配、劳动力统计、员工培训管理等工作。
四是劳动力效能和需求系统,应是从上述三个系统中提取所需有价值的数据,用来分析劳动力效率和劳动力需求,完成劳动力的定量考核和劳动力的需求预测,一方面是计算机管理和统计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管理和分析,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2.设备管理系统分为两部分
一是设备状态管理子系统,完成设备购入后登记、维护记录登记、目前状态记录、设备报废登记,自动提醒定期维护等工作。
二是设备使用管理系统,用来完成设备使用记录、设备损坏记录,方便进行各类设备调配、设备成本分析、设备采购计划生成。
3.财务管理系统
企业所用财务软件一般是指帐务系统。在ERP系统中财务管理系统应包括成本核算和资金预测两部分。
4.物料供应系统
物料供应系统应完成三个任务。一是正确反映仓库库存。二是正确反映成本。三是各类采购信息能够被快速准确的传递。
5.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
OA系统在任何企业都大同小异,主要完成公文的流通和传递,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系统。
6.生产调度系统
生产调度系统是修船企业ERP中的难点和重点。生产调度从整体看是个数学问题,所有的应用数学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
7.经营估价系统
作为成功的修船行业经营估价系统应该既是一个只能系统又是一个自学习系统。所有的修船企业的经营部门都感觉到经营的过程中变量太多,比如变化中钢板价格、不同船公司、不同船东、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外包劳动力市场、不同的航运市场等等。
8.工程单管理系统
针对一个修船企业,工程单管理是整个环节当中举足重轻的一个流程,从ERP来看这个流程的优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9.生产车间管理系统
关键词:兵役制度;供求均衡;成本-收益分析
一、军事人力供给分析
假设将一国所有使用劳动力的部门划分为民事部门和军队,那么劳动力资源的去向也就有两个:一是在民事部门工作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二是在军队工作最终提供国防这一公共产品。所以军事人力供给方为由众多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组成的劳动力市场,其符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他们通过比较在民事部门和军队工作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在两种部门之间进行选择,以决定是否为军队提供劳动力供给,为了在军队工作而放弃的民事部门可能的收益就是该劳动力为军队提供劳动力供给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军事人力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符合军队要求的劳动力数量,其中OQ表示一国劳动力市场上符合军队要求的劳动力总量,纵轴表示劳动力供给者所接受的保留工资水平(也即军事人力供给价格),即能够使劳动力供给者恰好愿意加入军队服役的工资水平,在数量上等于该劳动力供给者在民事部门的潜在货币收入与其在军队工作的非货币收益之和。如果劳动力供给者的民事部门潜在货币收入水平比较高,则他的军队保留工资也会比较高,即保留工资与民事部门潜在货币收入之间是正相关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保卫国家的荣誉感能给他带来正的非货币收益,所以保留工资与民事部门潜在货币收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保留工资较高意味着劳动力供给者更偏好于在民事部门工作,而为军队工作会产生负的非货币收益;保留工资较低则意味着可以劳动力供给者更偏好于在军队工作,从而可以获得正的非货币收益。保留工资是在市场机制下配置劳动力时军事人力的供给价格,代表军队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成本。
二、军事人力需求分析
军事人力需求曲线所表示的是军事人力需求量与军事人力成本之间关系的长期趋势。军事人力需求方为军队组织,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唯一的军事人力需求方,处于买方垄断地位,在与劳动力供给方的价格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而且在确定军事人力需求时不能单纯考虑军事人力成本因素的影响,多种非经济因素(如国家安全形势、军事战略目标)往往起主导作用。为了进行经济学分析的方便,先假设其他条件给定,则军事人力需求与军事人力价格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如图2所示。之所以是负相关,是因为存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在保持军队战斗力一定前提下,当人力成本高于其他投入的成本时,军队会用其他要素替代人力投入,从减少军事人力需求。收入效应是指,在外部条件一定前提下,当人力成本提高时,要保持不变的国防产品供给水平所耗费的总成本更大了,如果超出国防预算约束,此时就要考虑降低国防产品的供给水平,缩减军队规模。综合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可知,从长期来看,当军事人力成本提高时,军事人力需求量会下降,反之军事人力需求量会上升。
三、两种兵役制度下军事人力供求均衡实现机制
首先,分析短期内两种兵役制度下的军事人力供求状况,如图3所示。
OQ为劳动力市场上符合服役条件的劳动力总量。假设短期内军事人力需求流量一定,数量为OB(
在募兵制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为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兵员OB,军队必须提供相应的工资W*,此时满足军事人力短期需求的兵员全部由“自愿”的劳动力供给者组成,军事人力供求在市场机制下实现短期均衡。因此,在募兵制下供给价格完全反映人力成本,军队所承担的总人力成本体现在供给曲线sb段以下四边形OBbs的面积。在征兵制下,军队提供的工资水平低于市场价格,如图W0。在征兵制下,虽然兵员需求最终能够得到满足,但其中只有数量为OA的兵员是按照市场机制由“自愿”的劳动力供给者所构成,数量为AB的兵员需求则是通过征召公民履行服兵役义务来满足。虽然两种兵役制度都能实现军事人力供求数量上的平衡,但军队通过募兵制获得的兵员全部为“自愿”的劳动力供给者,而征兵制获得的兵员中有数量为AB的非“自愿”的劳动力供给者。在两种兵役制度下,军队对于数量为AB的军事人力所付出的成本也有所不同,征兵制下实际支付的人力成本为AB×W0,小于募兵制下军队所支付的成本AB×W*。如果单纯考虑国防预算约束,那么征兵制似乎更节约国防预算费用。
总之,募兵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因此总是能够实现军事人力供求均衡;征兵制则需要法律确保公民履行服兵役义务,虽然军事人力供给与需求能够在数量上实现平衡,但军事人力供求却无法实现市场均衡状态,为军队提供劳动力的并非全部是“自愿”的,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供给具有强制劳役的性质。
其次,分析在长期内两种兵役制度下的军事人力供求状况,如图4所示。
图4中W*与OA分别是凭借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时军事人力供求均衡价格与军事人力数量。在募兵制下,当军队提供了低于均衡价格的工资时,是难以招募到足够兵员的,所以军队只能不断提高工资,直至吸引到足够数量的“自愿”劳动力供给者。军队所付出的军事人力成本完全体现在市场均衡价格上,军事人力个人无需承担额外的机会成本。而且由于均衡价格和数量代表社会最优配置结果,因此在募兵制下不存在社会净福利损失。
在征兵制条件下,军队对服役者一般只提供低于均衡价格的津贴(如W0)作为补偿,因此军队的军事人力需求量往往超出社会均衡点,如OB。由图4可知,这时的供求差距为DB。而在劳动力市场上,这一部分劳动力的供给价格都分布在供给曲线的W0以上,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保留工资水平高于军队实际支付工资的人,他们是不会“自愿”为军队提供劳动力的。相比于社会均衡数量OA,军队超额利用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数量为AB,这部分劳动力资源给军队带来的价值为AB对应的需求曲线以下部分,其大小为四边形Abca的面积,而因为军队过度使用社会劳动力使社会承担的负担为AB对应的供给曲线以下部分,其大小为四边形ABba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表示的就是由于军队超额利用了社会劳动力资源所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综上所述,在长期的军事人力供求关系中,募兵制仍然能够实现市场均衡状态,但募兵制的军事人力成本往往比较高,而且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募兵制下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之间的矛盾在某些条件下会非常棘手,军队容易陷入两难境地。在征兵制下,军事人力供求总是处于工资水平较低的状态,一方面军队因承担的人力成本较低使得人力需求高于社会最优数量,另一方面因工资不高无法吸引足够的劳动力供给者,所以军事人力供求总是无法实现均衡。虽然军队能够获得所需兵员,军队建设似乎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但由于军队忽视了征兵制对服役个人和社会的外部影响,对社会劳动力资源的过度使用会造成社会福利净损失。
四、结论
关键词:职业教育;质量;欧盟
作者简介:陈悦(1986-),女,浙江丽水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董婧怡(1992-),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85-03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各国都非常重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1]。分析欧盟各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对于探讨我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一、开展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和相关研究
欧盟一些国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市场需求调研。例如,芬兰教育委员会制定了“Mitenna模型”来预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技能需求。2005年政府成立了技能需求预测机构,成员包括各部委和总理办公室的代表。该机构的目标是组织协调各部开展预测活动,并确保预测结果到达决策部门。该机构与研究机构保持联系,并发表报告,同时通过每年举办职业技能论坛,为各部门、地方政府、劳动力市场创造沟通和讨论的机会[2]。“Mitenna模型”和技能需求预测机构的目的都在于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开展区域预测和对话,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爱尔兰,成立于1997年的未来技能需求专家小组(Expert Group on Future Skills Needs,简称EGFSN)从国家培训基金获取需求预测经费,并向政府提出决策参考意见。自成立以来,未来技能需求专家小组已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教育、培训和资格需求的出版物,其中2007年初出版的题为《明天的技巧:国家技能战略》的出版物影响深远[3]。
教育研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已开展终身学习、就业以及社会融合的研究。职业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立和私立合作伙伴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评估和考核,包括非正式评估;质量管理、发展和保证;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指导和咨询;雇主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等。可靠的预测可以对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发展职业标准,开发有利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的课程。建立相关制度,开展职业教育调研,获得关于劳动力市场未来需求的更多信息,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关注点,其目标是提高政策立法的有效性,确保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出更适切的劳动力。依靠有效的调研结果、政策和立法的出台有充分的数据支持,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对政策的评估和反馈也使得政策本身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
在我国,多数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办学模式,专业结构与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严重脱节,一些早已与实际生产脱节的专业还在招生,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还有些院校设置专业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跟风,单纯追求社会热点,结果导致院校间专业趋同,缺乏办学特色。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和调研,从而导致市场对职业技能和人才的需求难以及时反馈到职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应提升对劳动力市场培训需求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二、建立开放并具有连贯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通过发展并认证公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竞争力、就业能力和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欧盟委员会提出,应改进对个人获得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进行转换、认证和累积的工作。然而,不同的教育提供者和国家之间的复杂性以及缺乏合作等因素削弱了欧盟政策的影响力。这些障碍很难让公民个体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同时或相继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阻碍公民在欧洲各国职业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初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国家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初始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运用学分系统,完善资格证书框架,承认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使资格更加开放并具有连贯性,最终为工人和学习者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一个无国界的终身学习环境[4]。
在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体系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以各国通用的学分体现。学分以共同的欧洲公约为基础,体现在资格证书和单元学习成果证书里,用以促进学分的转换和累积。学习者所获得的任何一个学分都体现了其所取得的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学习成果通过评估和验证之后,学分便可以从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学历资格证书体系转换到另一种学历资格证书体系。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职业教育领域学历资格的统一,而是为了在此领域实现更好的可比性和相容性。该体系主张灵活的个体学习途径,学习者可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学习模式累积各个单元的学业成绩并获取学历资格。这极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得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学习路径学生的资格证书得到承认和互通。
在过去的10到15年中,欧洲国家对国家资格框架的兴趣越来越大。这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增强国家资格制度的一致性;有效整合各部门,使整个教育体系对所服务的用户更加透明;提供一个框架,使个人的学习能够得到认可,从而增强学习、培训和就业的流动性。在欧洲范围内,各国的资格框架虽然在认证的方式和功能上有所差别,但普遍致力于满足如下需要:在个人层面,以一种相当严格或正式的方式对其文凭或证书进行检测,包括更广泛的对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的认证,目标是提高个体就业能力,增加获得正式资格的机会,促进流动性;在雇主层面,更好地理解社会所提供的不同类型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在欧盟和国家体系层面,增强国家教育体系不同部分间的透明性[5]。欧洲各国开发国家资格框架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是把所有的相关利益群体都聚集在一起,以使资格框架能够反映他们各自的需要和关注点。各国努力把不同类型的证书和资格纳入到一个连贯的体系中,以使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学习都能得到认可,并明确不同类型证书、资格与劳动力市场进入之间的联系。
欧盟国家近年来还致力于建立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进行认可的机制。对先前学习和经验进行认证被视为增加成人学习机会和获得资格的一个主要途径。从个体终身学习路径建立的视角来看,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对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意义是重大且深远的。北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不同的措施,增加成人获得学习和资格的机会。挪威引进了一个能力本位的培训体系,为建立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制度奠定了基础。如果一个想获得行业证书的成人已经具有5年工作经验,就能获得对其经验的正式认可。丹麦与相关利益群体合作,发展了一项记录先前技能的计划,作为其先前学习认可制度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国家发展了对先前学习进行认证的系统方法。如葡萄牙建立了一个国家制度,对先前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及工作经验进行认可。比利时建立了21个能力中心,对先前学习及其他培训和指导活动进行认证,并为6个职业设立了能力证书,提供给那些有丰富职业经验但没有相关证书证明的公民。接受认证者主要通过面试或实践测试展示他们的技能。西班牙根据国家职业资格分类,设计了一种对工作经验和非正式学习进行评估、认可和认证的方法[5]。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及相关行业都可创办职业院校,而这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又不尽相同,致使整个职业教育缺乏统一的办学标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衔接性和贯通性。此外,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存在认证主体模糊、认证标准不一致、证书的流通性差、证书过多过滥等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开放而连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行严格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资格标准,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
三、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欧洲各国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初始职业教育是正规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初始职业教育由政府教育和劳动部门直接管理。在欧盟国家,目前有一种理顺中央结构和程序,以下放更多权利给职业教育机构的趋势。政府对初始职业教育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职业教育机构资格认证、质量保证、设计共同标准和核心课程等方面。
行业协会是政策和实践的连接点,它们的作用在于在决策者和职业教育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方便二者进行双向沟通,将实践层面上的需求告诉决策者,同时,将政策措施传达给职业教育机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间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价职业教育质量。这些机构也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发挥协调作用,在改革中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一些国家已经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如在法国,有一些行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和职业资格的更新,这些新的证书强调多种技能、适应性和自主性。瑞典的一些特殊行业委员会,如职业教育机构自2004年以来,把企业、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培训机构和政府机构代表召集在一起,在教育与工作生活领域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在欧盟10个新的成员国中,也有一些国家通过成立行业团体和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间的联系。如罗马尼亚通过签署三方协议建立了一个长期的行业委员会,主要负责职业资格的鉴定;爱沙尼亚增强了社会合作伙伴对各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立陶宛建立了行业领导机构[6]。
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的初始职业教育中都保留了学徒制的学习方式,因而,企业在管理和组织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立法改革、战略规划、技能需求预测、标准和课程设置、学习评估、资格认证等。实践证明,企业的参与程度越高,基于工作的学习就越正式、越广泛,初始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就越高。有证据表明:高质量并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学徒培养路径是吸引年轻人的关键。欧盟国家在把市场经济主体引入初始职业教育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在比利时,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重点是开发新的学习领域,使学校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回应。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场所培训,为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同时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芬兰把岗位培训纳入到中等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使学生至少可以在企业接受20周的实践锻炼,目标是促进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瑞典基于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引入了一种中等后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级职业教育,其中有1/3的时间是在企业里进行的[7]。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人们的共识。但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既需要从心理上接受,舆论上支持,更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投资有一定的扶持和参与。职业教育高成本的分担既要依靠国家,也离不开社会。整合社会职教资源,促进产学合作,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产学合作的一方,一所合格的职业院校只有具备相应的实力和条件,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是双方合作、谋求共赢的基础。因此,作为主办者,政府要改变教育投入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第二,健全和完善法律政策的激励机制,保障各方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应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第三,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职业院校“松绑”。由于地方行政部门所考虑的利益不同,职业院校在筹资、设施建设、招聘、联合办学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往往受到较多行政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公办职业院校的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机构臃肿、办学成本过高。因此,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和完善地方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协调机制,赋予职业院校充分的办学自,对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保障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1633528798724&infoid=1280446539090830,2010.7.29.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长久以来,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一直延续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建立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形成所谓的“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符合岗位职能需要,实际技能较差,往往需在的用人单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方能上岗。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不高,学员厌学情绪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寻找一种适合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诉求自然产生,迫切地需要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模式进行开发,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一、目前职业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没有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投入,各地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2、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需要相应的实训基地、实验设施、设备以及大量的耗材,它的办学成本显著高于普通高中。从职业教育发展获得的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来看,没有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多元投入的稳定的经费来源保障机制。学校除学费收入之外,基本没有其它办学经费来源。
3、办学条件有待完善。由于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做准备,它对技能训练要求较高,按教学计划,职业教育的实践实训课程应达到1/3,甚至更多。职业教育现有教学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应从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兴业战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乃至于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必须培养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充当重要角色。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养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必须成为一项长期就业支持政策。
2、增加投入,改善条件,提高职业教育骨干学校的办学实力。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与普通教育经费实现同等增长,安排于职业教育的不低于30+0%的教育附加费应足额到位,用于农村成人教育和企业职工职业培训经费留足,国家、省拨付的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
3、深化改革,完善校企合一,形成多方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和领导,优化和完善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功能,形成多方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巨大合力,创设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贯彻职业教育法规,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方式等,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劳动力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通过对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及学校条件的分析,确立专业体系及课程体系转变原有陈旧的办学方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术型、操作型、工艺型、应用型人才。
本文以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示范区为例, 以面向农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对该镇信息化工作的管理现状及农民需求进行分析, 以镇、 村、 组、 农户、 农民为基本单位, 构建村镇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 将“平台” 推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村民以低时间、 低社会成本的方式参与本村事务的管理, 提供多种渠道对本村发展发表意见和建议, 推动农村管理的民主化。 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 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等各类信息服务, 使信息化服务更有针对性。
1 平台业务需求
为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村镇的应用, 使各类农业信息能够在农民群众中有效地传递, 必须结合当地区域结构的特点, 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功能需求分析, 明确要为管理解决什么问题, 为农民提供怎样切实的服务。 由于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 系统的使用者是基层服务人员, 所以要对这两类用户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从而确定系统的功能、 服务内容、 服务方式能否被接受, 最终能够使系统有效地为农民服务。
1.1 农民用户需求
1.1.1 政策信息的需求
农民需要对国家的各类支农惠农、 补贴政策、 市场信息以及发展方向等信息及时掌握, 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使得生产形成有效规模, 获取经济效益。
1.1.2 生产科技信息的需求
靠天吃饭, 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状况, 以及对种植、 养殖及加工等最新、 权威科技信息的缺乏, 势必是阻碍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 当前农民急需农牧业相关的科技知识, 特别是产品信息、 新技术引进, 以及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疾病预防等相关信息,使得生产方式得以有效提高。
1.1.3 市场信息的需求
由于新疆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 农民获取信息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大, 而且形式单一, 农民需要的各种农畜产品、 生产资料的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 基本是以口口相传方式进行传递。 同时, 很多经销商也很难知道农民的农畜产品信息, 致使农业生产时不能将产前、 产中、 产后等环节的相关信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信息和需求, 农民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
1.1.4 技能培训的需求
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 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同时, 由于新疆特殊的季节环境, 部分剩余劳动力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出现, 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无序、 低层次、 季节性转移、 收入无保障、 就业时间不确定, 对社会的稳定性也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 建构与农业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通过各种培训班, 对一部分有文化基础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分期分批地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 如家庭特种养殖、家庭手工业、 家庭小型加工制造业、 家庭花卉种植业、 修理行业及服务业等, 已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
1.2 管理用户需求
1.2.1 社会服务的需求
涉农管理部门对农业政策等信息及时推送,特别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农牧民实用生产技术、 支农惠农政策、 市场信息、 培训就业、 社会保障等信息,使其掌握有关的农业生产信息。
1.2.2 公共管理的需求
通过网络快速地整理、 汇总村、 组的公共管理信息, 使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各村、 组情况, 从而提高了现有管理工作效率; 推进乡村民主管理的进程, 建立农村公共事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机制, 提高农村各部门服务于生产的水平。
1.2.3 在线办公的需求
管理部门内部文件需要及时进行传阅、 审核, 减少纸质材料的浪费以及存档查询、 交流沟通的不便,需要一个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方便内部学习、 培训。
2 平台总体设计
2.1 平台设计目标围绕 “民主管理、 生产服务”, 通过农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模式研究, 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 通过统一平台提升农村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丰富村网内容, 加强对外宣传, 简化操作, 方便用户, 减轻维护工作量, 达到提高农村管理和服务效率的目标。
2.2 平台功能设计重点研究
新型农村公共管理关系, 建立公共事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机制。 根据乡镇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的职能和职责, 充分整合了相关部门的涉农资源,挖掘用户实际需求, 面向农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一、灵活就业概念及其类型
目前,官方对灵活就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方政府或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来界定,学术界对灵活就业也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但对其就业形式却有大体一致的认识,按照雇佣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主要包括:
第一,自雇劳动就业。也叫自营就业,主要是个体、合伙经营者以及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主,他们拥有雇主和雇工双重身份,所投资的事业一般具有投入较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特点。这种就业形式在西方各国都大量存在。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调查分析的数据显示,我国自雇型就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可能占到灵活就业的50%,主要是农民工和年轻人。
第二,受雇劳动就业。受雇劳动就业者与经济实体具有较为密切的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这种就业形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体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等形式。非全日制就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一般指少于法定的或集体合同规定工时的就业。临时就业主要包括短期就业、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等。其共同特点是,劳动者并非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而是根据雇用性质,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临时合同。派遣就业是指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就业合同,由公司派往用人单位工作,并由公司支付工资和提供福利待遇。远程就业是指劳动者利用互联网、计算机、传真机、可视对讲机、便携式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在远离中心办公室或生产场所独立完成工作,但能通过使用新技术进行交流的就业方式,主要存在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受雇劳动就业,尤其是非全日制就业和临时就业是我国灵活就业的主要形式。
第三,独立就业。独立就业是指劳动者不受雇于任何单位,而是根据自身特长与相关单位建立技术、技能服务关系,接到工作后,独立完成,以工作量计算报酬,亦称作自由就业。采用这种就业方式的多为各类专业人员,如图纸设计、美术编辑、财会审核、翻译、导游、保险推销员、自由撰稿人、中介服务者等。独立就业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重要的灵活就业形式,而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其数量无论相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其它的就业形式都要少得多。
二、社会保障对灵活就业影响相关理论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灵活就业问题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社会保障对灵活就业影响研究方面得出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较为突出的一个理论成果是引入准固定成本的概念,将劳动相关成本区分可变劳动成本和准固定成本,研究培训、社会保障及其它福利形式对灵活就业的影响。
(一)可变劳动成本下的劳动力需求
所谓可变劳动成本,就是劳动成本严格与雇员的工作时间成比例变化的劳动成本,像工资和按照工资比例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和某些社会保障费,都可以列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每期重复发生,如果工作时间减少,其数量也减少。
(二)准固定成本下的劳动力需求
所谓的准固定成本,是指随工人人数而非工作时间发生变化的非工资成本,包括雇佣与培训成本和福利成本,福利成本中包括某些社会保障费。在可变劳动成本下的劳动力需求分析中所谈到的劳动力需求量,未对雇佣人数和每个雇员的工作时间做出区分。事实上,企业在考虑劳动力需求时还要在工人人数和工作时间的组合上做出抉择,加班、雇佣临时工以及采用非全日制就业形式都是可供选择的组合。关于雇佣量和工作时间最优组合决策,同简单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关于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决策没什么不同。就是为了使产出一定时的成本达到最小化,企业应当调整雇佣量和平均工作时间,使得生产一个追加产出的成本相等,即:
MEM/ MPM=MEH/ MPH
边际成本MEM是准固定劳动成本加上工资率以及随时间变动的雇员福利成本与特定工作时间的函数,MPM表示工人人数的边际产品,MEH等于小时工资加变动的雇员福利成本乘以雇员人数,MPH表示时间的边际产品。从公式可以看出,如果MEM相对于MEH上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用工时替代人数,即减少雇佣量,增加人均工时;反之,如果MEM相对于MEH下降,则雇主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将会增加雇佣量。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对灵活就业的影响
在分析之前,有必要先明确我国所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劳动成本性质,即属于可变劳动成本还是准固定成本。社会保险费是由缴费基数乘以一定比例来计算的,因此判断社会保险费是可变劳动成本还是准固定成本关键在于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缴费基数确定方法略有差别,但一般以上年度职工或在职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月缴费基数,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为下限和300%为上限。如果向灵活就业人员强制执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那么就会出现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按基数下限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一些地方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对灵活就业人员影响时,可视社会保险费用为准固定成本。
(一) 对自雇劳动就业的影响
自雇劳动者拥有雇主和受雇工人双重身份,对研究他们是否就业可以转为分析他们是否进入某一行业,即考察他们的投资决策。人们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通常会在自雇劳动就业、受雇劳动和失业三者间权衡(我国独立就业人数很少,这里不予以考虑),由于自雇劳动就业相对于其它两项选择存在更大风险,因此投资者对其预期收益要求也会高于其它两项选择,在此消彼长的影响之下,自雇劳动者可能退出自雇劳动而做出其它选择,甚至开始就不在计划之内。
(二) 对受雇劳动就业的影响
对受雇劳动者征收社会保险费增加了雇主雇佣工人的准劳动成本,边际成本MEM相对上升,雇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减少工人的雇佣水平,转而通过加班提升产量。考虑到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二级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形势,雇主能够通过降低工资的手段来减少MEM。但是,尽管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形势供大于求,市场工资却面临上涨压力。去年一些沿海城市发生“民工荒”,甚至蔓延到劳动力比较富裕的中部地区,出现用工短缺和大量民工寻找工作并存现象。鉴于有些企业恶意使用最低工资法,长期将工资压在最低工资的边缘,重新制定最低工资、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不久之后会做出回应。
我国目前没有灵活就业完整、权威的统计数据,历史数据更是贫乏,无法对上述分析结果加以验证。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支持这一理论,即如果要求企业向雇员提供健康保险,将会导致对非全日制工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
四、政策建议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策略由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凸显公平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转变,但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某些领域某些问题仍有必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大的原则,具体建议如下:
(一) 坚持自愿原则
这一原则应当适用于所有灵活就业人员,无论是自雇劳动就业、受雇劳动就业还是独立就业,给予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的平等机会。而具体到个别险种个别行业却要区别对待。对于像煤矿、建筑业等工伤事故频发的行业,必须强制推行工伤保险,以实现工人、雇主和国家三方共赢。
(二) 鼓励自雇劳动就业
要将鼓励自雇劳动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主要方式,为自雇就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减少他们行业进入成本。西方国家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如美国政府早在1988年就开始实施为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项目,并在全国建立一批“小企业发展中心”。主要开展为小企业服务的相关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开展培训。同时,还为小企业提供跟踪配套服务,包括创办企业,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公共关系、财务与税收、各种媒体技术等。服务方式有四种:一是开展面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信息;三是宣传;四是帮助小企业申请贷款。实事证明这种服务对小企业的发展十分有效。
(三) 丰富灵活就业形式,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
关键词: 考勤; 管理; 设计; 模式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66-01
一、设计背景及目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用计算机来进行考勤管理成为现代化企业运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前考勤工作都是由工完成,不仅浪费了人力与物力,而且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现在利用计算机来管理考勤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原本复杂枯燥无味的工作变的简单而轻松。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管理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系统分析
1.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认证用户。系统在连接数据库前需对用户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执行连接。对非法用户则拒绝执行操作并关闭程序。
设置上下班时间。系统应能由用户设置上下班时间,并能根据此时间来判断员工是否迟到或早退。记录员工出勤状况。系统必须能记录员工每日的上下班时间,能够对请假或出差的员工进行登记。并且能记录其请假或出差的详细情况,能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供用户查询员工的出勤记录。
统计出勤状况。系统要能够按用户指定的时间范围对员工的出勤状况进行统计,列出详细的统计结果,其中需包含迟到,早退,请假,出差和旷工次数。并提供检索功能,使能够对单个员工的出勤统计结果进行查询。
添加删除员工。系统需能够对员工进行添加或者删除操作。并能够对新增的员工进行正常的记录,统计和查询操作。
(2)性能需求。系统需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反复读写操作,并且保证在数据库存有大量信息的时候,系统的所有功能依然能正常运行。
(3)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该系统可扩展按照统计出来的结果来计算员工应得的薪水并会同出勤统计结果一起制成详单提供给管理者。
2.功能分析
设计本考勤系统目的是为企业解决员工考勤的繁琐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金钱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实现单位考勤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因此本系统主要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管理员登录及信息维护,员工信息维护,数据采集,基本数据(请假类型、部门类型、职务类型)维护,数据库管理,查询功能,排班功能,请假、缺席记录等。
3.数据流图分析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传输变换过程。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表示系统内部信息的流向,并表示系统的逻辑处理的功能。数据流图的作用主要包括:
(1)系统分析员可自顶向下分析系统信息流程;(2)可在图上画出需要计算机处理的部分;(3)根据数据存贮,进一步作数据分析,向数据库设计过渡;(4)根据数据流向,定出存取方式;(5)对应一个处理过程,用相应的语言、判定表等工具表达处理方法。
4.系统实现
(1)数据库访问。数据库技术已渐渐成为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企业管理离不开数据库技术,因为数据库能够提供数据共享,且冗余度低,从而减少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的费用。
(2)系统登录界面。本系统在登录之前,首先是调用系统的公共模块,获得一些基本数据,比如数据库打开,创建关系,初始化端口,初始化排班等,都是在公用模块中进行的。然后出现登录界面。
(3)员工信息管理。为了编程方便,也为了使代码简洁、易懂,本系统相关的按钮组成控件数组;为了系统界面简练、大方,不杂乱无章,系统按钮设置成双向按钮,比如添加按钮,当点击添加按钮时,按钮的标题(caption)由“添加”变为“取消”。添加员工信息时,添加按钮变成取消按钮,保存按钮被激活,编辑区(文本框部分)呈可编辑状态,修改、删除、查询等按钮处在失活状态;当用户点击员工表的某条记录时,修改、删除、查询按钮被激活,当点击修改按钮时,修改按钮变成还原按钮,同时编辑区被激活,表中记录的信息被显示在编辑区,删除、查询按钮失活。员工管理系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对员工持卡情况进行管理,如缺卡、丢失、有卡等。
5.报表功能
报表功能在本系统中是最关键的。考勤系统之所以能够支持管理者的决策,是因为能够及时地给管理者提供员工的考勤报表,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出公司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态度,并能够及时地对员工做出正确的领导管理,从而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主要实现了日常动态考勤报表、打卡流水报表、考勤明细报表、考勤月报表的报表功能。报表功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查询;打印。
6.软件测试与分析
对本系统进行代码测试、功能测试、以及界面测试、满足系统设计的需要。本系统能够较好的实现上班时间的设定;能够提供员工出入单位的情况记录;能够提供请假、出差情况的记录,并实现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浏览等处理功能;能够在每个月底进行整个月的出勤情况统计;能够拥有一定的安全性、协调性和完整性;能准确反映出某天或者某月的个人、部门或者整个单位的考勤状况,避免以往手工统计的烦琐工作,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考勤数据,大大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力。对企业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力资源开发、职工的绩效考核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功能不够完善,查询功能还不能很好的实现;界面还需美化;系统扩充功能还需进一步加强实现。以上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部分 建设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建设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建设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建设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建设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建设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建设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建设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部分 建设项目财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