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人格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防御机制

多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心理学界还是教育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更多的还是从心理疾患或问题着眼,我们认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人格教育人手谈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人格理论因其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而被视为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有效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无意识即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山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意识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按弗洛伊德的看法,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晚期,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活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随心所欲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它是无意识的,常常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它控制“本我”,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个体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用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羁绊,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它遵循“至善原则”。超我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外部强制力。儿童在早期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在漫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逐渐成长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间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淀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此外,个体生活在社会文明的监督下,由于担心招致外界惩罚而不得不收敛本我的冲动,将自己的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伴随着超我的形成,个体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良心谴责、内疚感和羞愧感。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患精神病,是因为不能容忍社会为了它的文化理想,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种种挫折。”

二是内在自觉。超我要求人们对强制性的权威逐步适应,进而成为自觉,所以超我严格监督着本我,人们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能干坏事,这时候的良心其实允许自己做坏事以获得所需,前提是不能被发现而受到惩罚。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良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权威主义良心的人必然附和外在的权威、附和外在权威的内在化。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常常相互作用。令人畏惧的外在权威的存在,是不断滋育内在化权威良心的根源。”也就是说只有超我把那些外在权威内化之后,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这时候不仅是做坏事的行为,而且是做坏事的念头,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弗洛伊德形象说:“文明通过减弱、清除个人的危险的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个力量,像一座被占领的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了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不断地把外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自觉的过程。

本我、自我、超我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本我是人的先天本质和心理活动的根本要素,自我和超我具后天的社会的本质属性,它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同时间接影响本我。因而这三部分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约束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只有这三部分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个体才会健康发展,达到如下境界:“超我通过自我的中介环节作用,在更高层面上与本我达成新的合一,把本我冲动纳入符合社会理想与良心的范畴,追求完美的冲动,使之升华为人类生活中较高尚的行为目标。”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因于人的本能,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理性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但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我们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有许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成功的经验也很多,但我们认为,大多数方法是从矫正问题或调适行为人手,即“治”大于“防”,偏离正面导向的教育目标,易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及消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可塑性强,借鉴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从人格教育人手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避免心理疾患。

在教学中,我们开设“塑造阳光心态”、“关爱自己,健康人生”的专题讲座,通过正向的典型案例引出健康人格模型,如弗洛伊德的“具有爱与工作能力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等,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格具有的特质,从而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此外,向学生提供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的训练方法,包括自信训练,情感表达训练,共情与合作能力训练以及交往技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参与讨论及分享感受,在这种灵活而又开发的环境中,降低了防御心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提高学生自我表达的愿望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构筑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制约等的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和压力,维护心理安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投射”、“合理化”、“转移”、“升华”等等,主要可以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韩启放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惧、嫉妒等消极情感的伤害,有助于我们维持情感的平衡或心理的平衡,在不能有效地控制情境时把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消极的防御机制可以使观念中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与现实中的自己的疏远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心理疾患。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不健全的个体,容易运用不健康的防御机制,而心理健康水平高、人格健全的个体,则多使用健康的防御机制。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人格;适应,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37-03

在“应激-健康”的理论模型中,人格特点与应对方式作为2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国内的许多学者以不同群体为被试开展了大量研究[1-5]。梁宝勇等[6]指出,在制约一个人应对方式的3种主要因素中,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其人格特点对不同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不同影响机制,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体取样法,选取聊城大学252名本科大学生为测试样本,其中男生85名(33.7%),女生167名(66.3%);一年级学生127名(50.4%),三年级学生125名(49.6%)。测试时间为2006年3月6日至11日。采用集体测试方式,由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完成。

1.2 工具

1.2.1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 由钱铭怡等[7]修订,共48个项目,包括情绪稳定性(Neurocicism,N)、外向性(Extraversion,E)、倔强性(Psychoticism)和社会掩饰性(Lie)4个分量表。本研究采用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2个分量表,其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6和0.77。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由解亚宁[8]编制,共20个项目,记分方式为0~3分,分别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计算总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8。

1.2.3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由李虹等[9]根据Goldberg的一般健康问卷修订而成,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GHQ-20问卷共包括自我肯定、忧郁、焦虑3个维度,采用0~1记分法。本研究中,GHQ-20问卷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62,0.61,0.69。根据Diener的观点和本研究的目的,把自我肯定维度的总分作为被试积极心理的指标,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心理越健康;将忧郁和焦虑2个维度的总分之和作为被试消极心理的指标,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和AMOS 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为相关分析和路经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由表1可见,情绪稳定与积极应对、积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消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积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

2.2.1 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的路径 根据对已有文献[10]和本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以外向和情绪稳定性为原因变量,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中介变量,以积极心理(自我肯定)为结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最终得到的最佳模型见图1。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 χ2=1.760,df=3,P=0.624,TLI=1.00,CFI=1.000,RMSEA=0.000。

由图1可见,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是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积极心理的有效预测因素(自我肯定被解释的方差百分率为30.6%)。外向对积极应对和积极心理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情绪稳定性在直接影响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同时,对积极心理产生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外向。说明外向的人格特点使大学生可能采取积极方式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有助于提高其自我肯定程度。情绪越稳定,大学生在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时越可能较多采用积极应对,而较少采用消极应对,因此其体验到的自我肯定程度也越高。

2.2.2 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消极心理的路径 建立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消极心理(忧郁与焦虑)的结构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最终得到的最佳模型见图2。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χ2=4.678,df=3,P=0.197,TLI=0.967,CFI=0.990,RMSEA=0.047。

由图2可见,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是大学生应对方式与消极心理的有效预测因素(消极心理被解释的方差百分率为28.8%)。其中,外向对大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主要是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消极心理(间接贡献量为3.5%)。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消极心理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还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消极心理(间接贡献量为3.1%)。说明外向的人格特点使大学生可能较多地采取积极方式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并进一步导致消极心理体验(如忧郁和焦虑)越少。情绪越不稳定的大学生可能较多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其消极心理体验如忧郁和焦虑也就越多,并且不稳定的情绪还会消弱其采取积极方式应对压力的能力,并进一步加剧其消极心理体验。

3 讨论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外向只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而对消极应对的直接作用不显著;情绪稳定性既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又对消极应对有直接作用。说明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受其外向和情绪稳定性2种人格特点的共同影响,而其消极应对方式则只受情绪稳定性单一人格特点的影响。国内有研究者基于临床观察和其他研究者的发现指出[7],应激源、环境条件和人格是制约一个人应对方式的3种主要因素,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的决定因素。人格特征决定了一个人偏爱什么样的应对方式,这些偏爱的应对方式的组合,便构成了独特的应对风格。应对风格可以看成是人格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是共同点与差异点并存。外向对积极心理只有直接作用,其借助积极应对为中介的间接作用并不显著;外向对消极心理没有直接作用,而只有借助积极应对为中介的较小的间接作用(间接贡献量为3.5%)。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均有极强的直接作用,其路径系数在2个模型中都是最大的。情绪稳定性借助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为中介对积极心理的间接作用均不显著,对消极心理存在同外向特点相同的较小的间接作用(间接贡献量为3.1%)。从路径系数来看,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借助积极应对为中介对消极心理产生的间接影响相当接近,而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的直接影响明显高于外向,说明稳定的情绪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肯定程度,减少忧郁和焦虑等消极心理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4 参考文献

[1] 赵然,方晓义.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07-610.

[2] 胡赤怡,崔占君,戴晓阳,等.警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41-643.

[3] 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等.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82.

[4] 王渭玲,汪勇.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18-119.

[5] 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等.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75-76.

[6]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7]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

[9] 李虹,梅锦荣.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75-79.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被社会高度关注,因此各大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尽管如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开办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这种情况的发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将进行一一的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从中学升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这时的大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大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曾经在中学是优秀生,在大学却变得非常平凡,再加上如今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这中间的巨大落差让人一时间无法适应,致使大学生感到焦虑不安。第二种是感觉自己考上了大学,沉浸在家人朋友的赞美声中飘飘然,非常自满,并把这种情绪带到了大学校园,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没人能超越自己,学习不思进取。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两种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大学生身上很普遍,那么高校里心理健康的有关部门是怎么对待这两种问题的出现的?

据我调查发现某些高校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入学的典礼上简单说了两句,大意就是既然来到了这个学校,就要努力地学习,要调整好学习心态,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的一概没说。在后来的了解中我也发现大学校园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但形同虚设。在平时,心理健康咨询室大门紧闭,很少见到有人在里面上班,在调查中甚至还发现有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心理健康咨询室在哪里。据该校同学回忆,有段时间学校的确重视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开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还进行了很多的宣传。在心理咨询室旁的宣泄室里放置了许多宣泄的器材,他当时还去过看过。但过了不久,他感觉心理压力过大想去宣泄时却发现大门紧锁,而且以后再也没见开过了。

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有些高校虽然重视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据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说,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即使有了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愿意来咨询。在那些高校大学生看来,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是一件很自卑的事,害怕让人发现,更别说主动去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了。高校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敢面对,这也给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带了很大的难度。对于高校大学生不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老师也感觉很苦恼。“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是精神出现了问题,而是指人不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但在有些大学生眼里,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就等同于患上了精神病,会受到歧视。这种认知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开展。”一位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如是说。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高校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在于大学生的认识错误。

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予以重视,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校应对大学生定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刚入校园的新生,应开设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不能草草一两句话了事。心理咨询室必须每天有人坐班,心理宣泄室也要对学生们开放。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定期出刊报,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以帮助他们正确调整自己心理状态。

对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这个问题,学校需积极宣传,解释心理健康的含义,将心理健康等于精神病这个思想从学生心里剔除。对于羞于露面询问的高校大学生,学校可以公布专用的心理咨询邮箱及电话号码,以方便他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的邮箱公布后,不能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需要每天查看并进行回复,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三、小结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学校不重视,二是大学生对其认识的错误。上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高校能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使其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王维铭.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第十九期

[2]杨秀英. 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济宁师专学报,2001,第四期

[3]张小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第三期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现状 分析及教育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适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第一,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第二,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才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预测,由于各高校扩招生,使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心理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批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正在逐渐成长。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许多高校学生自发地建立了学生心理社团,一些同学还自编自演心理剧来宣传崇尚心理健康的新潮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正确理解这一标准

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者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可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我们倡议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心理咨询游园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效果较好。利用广播、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收到较好效果,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

(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团体辅导是以预防性、发展性咨询为主,针对思想教育的目标与学生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由咨询员做专业辅导。团体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情况和需要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辅导。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充分打开心理世界,以讨论、调查、访问、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科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谈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帮助、指导和教育的一种活动。它包括帮助大学生宣泄疏导情绪压力;鼓励大学生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领悟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协助大学生改进认识结构,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建立积极、有效的适应方式;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心理冲突和心理创伤所导致的疾病预防能力,以减轻精神疾病,保持身心健康。心理咨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与社会,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挖掘自身潜能,丰富生命内涵。

总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和帮助的问题。除了大学生本身的努力,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黄昊明.论大学生友谊与爱情需求[J].青年工作与研究,1989(10).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303-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和谐。“90后”已陆续进入到大学学习深造。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建设社会、和谐校园的高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构建和谐进程中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然而“90后”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90后”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3.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突发事件,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亟待关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信仰、自卑、多疑、抑郁、嫉妒、骄傲等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智、稳定愉快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和朋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形成完备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社会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并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善于调整自己对现时的期待和态度,是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大量的生活经验和鲜活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面向未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现实生命的价值。

    2.“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入学适应问题。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是每一个入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90后”新生入学后,导致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表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在入学前,他们只顾应试学习,生活上父母亲会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进入大学后住进集体宿舍,学习之余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必须自己办理,一旦出现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次是自我观念不能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及时转变。有的同学在高中阶段曾是被受关注的佼佼者,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身边的“高人”比比皆是,自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只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昔日被光环笼罩的优越性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失调;另外,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理想的不一样,高中生对大学充满了向往,认为大学生活悠闲、浪漫、充满诗情画意,而现实中大学管理制度严格,课程繁重,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考试考级就业压力大,并非想象中的“象牙塔”。大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2学业规划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又该如何规划呢?高中阶段的学习都不需要自己去规划,老师已经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得很清楚,并且明确的指明哪些地方要了解,哪些地方要重点学,跟着老师的思维去努力学就能拿高分。大学学习对自主性、自觉性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增加,难度加大,信息量增多。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要了解、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大量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习主业与社会活动在时间、精力方面如何分配与平衡,所学专业与个人喜好不符合,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到推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这些冲突,如何取舍抉择,导致心理上迷惘,行为上表现为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

    2.3人际交往的问题。“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比较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追逐个性、重视自我,安逸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性格活泼、思维活跃。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然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乐观。“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进入大学后,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不同,学习、生活习惯差异大,部分同学在与人相处,沟通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他们在结交新同学,融入新集体时存在困难,从而造成挫折感和孤独感;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又不具备文艺特长,大部分社团活动不能参加,感到自己无法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90后”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或“小皇帝”,被父母亲人溺爱的像温室里的花朵,心高气傲,心灵却极其脆弱,进入到大学这个大集体生活,面对学习、工作、友情、爱情,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心灵极容易感到创伤,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自杀或伤人。同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我定位普遍较高,成才愿望强烈,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长还不成熟,在面对社会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严重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时,容易产生失望、自卑、无助甚至强烈的挫折感和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这些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不协调的 。

    2.4就业压力与困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再创历史新高。当前经济危机全球化,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合分、突发事件等。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未来的不确定、社会环境的压力形成一股合力,左右着“90后”大学生的情绪状况,这种精神状态成为“90后”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由个别教育轻型普及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90后”发挥其主力军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的体魄,也就是需要把自己塑造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由别教育转为普及教育,从教学、活动、实践、师资、经费等多方面逐项落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开展。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人们只有具备和谐心理才易于接受其他各种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和谐统一。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标取向 心理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40-02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再优化,才能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孤立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彻底纳入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当中,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心理辅导机构与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架构上,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和孤立。[1]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取向的偏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实是对高校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仍旧是那些心理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定位仍然是病态心理学。而这种目标取向上的偏离不但不利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治疗,也会影响到对高校多数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想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还要纠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离取向,让目标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三)过分依赖心理学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片面强调心理学抽象理论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探索的倾向。从宏观角度来讲,心理学理论是必需的,但是脱离了实践心理学理论就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保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结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节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除此之外,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是重要的细节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应放在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和思考上。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队伍专业性不够。有些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机构,但这些机构的人才队伍多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者其他教育人员来担任,人员队伍的专业性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也没有专业性强的专职人员作为保障,最终难以完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3]另外,还有的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形式,僵硬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混为一谈,把大学生的个体心理疾病认为是思想错误或者品质恶劣,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就要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主渠道出发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工作,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另外,还要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为了营造适合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诸如报纸、海报、广播或者网络等传播媒介,以及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心理讲座或者知识竞赛来开展。[4]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仅限一种形式。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的推动,这样可以实现大学生能够及时地与心理咨询教师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困惑。

(二)积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才

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长、全面发展。高校要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改造环境,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首先,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及乐观的情绪。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通过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去消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其次,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大学生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不断地积累新知识获得多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源于对自己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能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再完善。通过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最后,大学生要乐于交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以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谐相处,能够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处事。

(三)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教育手段,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择业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所以只有处理好这些心理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心理健康方法创新等教育手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在实施各种教育手段时还要保证能够真正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积极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5]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创建一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英的不断输出还有赖于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只有通过不断地再学习和再培训才能增加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6]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系统化

高校只有保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实施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实现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整合和完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辅导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咨询时促发展、在发展时借助咨询。除此之外在心理课程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点,从不同年级存在心理困惑的差异性考虑心理课程的设置。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这根主心骨,但又不能孤立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它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权始终由教师来掌握。

科技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当代大学生不仅担当着时代的使命,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在保证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优化和完善,以保证在教育工作中能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忠旺,胡义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建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5):145-146.

[2] 李志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15-16.

[3]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4] 葛媛媛.高校学生工作对心理咨询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5).

[5] 吴晓艳.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维立体模式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33-35.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特俗的群体,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期望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素质发展较快,处于成熟与未完全成熟之间,这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7月4日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14%存在抑郁症,17%存在焦虑症,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高校的一种常见问题。2002年2月23日,作为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洒黑熊致使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的大学生马加爵,将四位同学杀害;2010年3月30日,大学生曾世杰因被人嫌弃样貌丑,致心理失衡后产生杀人泄愤恶念,在校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2014年11月20日,天津城建大学二年级学生翟清松先在寝室内持刀将同宿舍同学何某杀死,随后将相邻宿舍的同学杜某捅伤,最后把自己反锁在寝室内,开始自残。……这些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导致的严重事件,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抑郁症、疑病症和感情危机等不良心理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焦虑;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失衡;人际关系难沟通导致的苦闷;恋爱与性关系危及情感问题的困扰;就业竞争产生的心理紧张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1990年,我国就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截止到200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有30%—40%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同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等,其中有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仍有很多高校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高校设有机构,但是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比较缺乏,无法正常开展工作。2.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多半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都是兼职,有辅导员、学生处干事、学科教师等,他们即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会从思想教育上来帮助学生,这样不仅不会从心理上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和厌恶,导致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3.忽视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出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社会因素。其中,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与学生的家长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舒缓。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我们要建立多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和社区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咨询和自助相结合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到工作计划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2.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的关键。无论从学历上还是专业上,都应该有高要求,建立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标准、专业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其进行心理的矫正。3.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该讲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十分重要。有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环境积累下来的,比如溺爱过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家长注重成绩,造成学生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更快的摆脱心理问题。

总结

心理健康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才前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大学生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等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就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晴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9,4(15):122-123.

[2]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3]温家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16.

[4]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7-32.

[5]贾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情感、就业压力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仅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在高校和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因此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对他们心灵引起的激荡也是最明显、最强烈的。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各种心理压力与排遣能力的相对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使大学生成为心理病变的的重灾群体。

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为3%。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则凸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各项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与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整体上自信程度不高,自我定位出现迷惑。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并不太自信。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对于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导和防范,出现意外的几率会更高。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特殊的生存状况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心理问题。

1.从群体角度看包含贫困生、学习困难生、网络依赖生、有就业压力学生等。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境况艰难,他们对家庭经济情况的无助感和家人的高期望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使他们的内心产生冲突、矛盾乃至自责。他们所特有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较深的焦虑。

学习困难学生包括一些复读大学生。他们因为高考落榜,或未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而自卑感重。他们带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复读,对学校和自己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一些,到校后的适应问题、内心中付出与得到的冲突也会更加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压力和焦虑也会比应届生高,另外,学习困难,多科不及格,也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效,陷入自暴自弃,这也是学习困难群体中值得关注的。

网络依赖生一方面是他们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过度的迷恋网络使他们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近几年来,大学生找工作或求得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感,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呈现出来,形成心理疾患,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从个体角度看包含那些学业困难、心理困扰、家庭困难、行为偏常的不特定的个人。

学业困难是指首次出现重要科目不及格、多门科目不及格或者某门科目连续不及格,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位课程考试、毕业论文遇到重大问题、不能如期毕业等;心理困扰是指个体人格以抑郁、内向、自省为特征,思维方式特别,情绪、情感不稳定,行为冲动、反常,或者身体有重大疾病,或者有绵延不断的疾病,正在或者曾经服用过精神或心理药物,失恋等情感困惑,人际关系不佳,长期失眠,情绪反差大等;家庭困难是指经济紧张,父母离异,父母失业,家人有重大健康问题或其它问题等;行为偏常是指由于违规受到学校行政处分,或者经常旷课,沉迷网络等行为明显偏离正常轨道的情形。

二、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忽视,甚至放弃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通过不断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驱散他们心头的阴影。

(二)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各高校应尽快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借鉴建立比较完整的学校,比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

1.建设三个阵地:咨询(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大型咨询),课堂(课程与讲座),心理科学研究。

2.依靠三支队伍:心理咨询师、德育教师和学校医师,学生心理协会会员。

3.建立三级保健网络: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党团学生组织、校级心理中心。

4.发挥三级功能:预防―调节―发展的功能。

(三)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来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针对咨询人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其情绪障碍,恢复对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并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心理咨询的方式很多,如通过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通过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咨询,可以指导学生改善情绪和性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心理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业、成才、交友、择业、恋爱、求职等方面的问题。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的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面对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金山.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5.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育;教学策略

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革,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将面临更多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导致的困惑、矛盾和冲突,极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紧迫,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深入探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笔者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不断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策略模式,从而通过体育教学的途径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提升。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生理机能,而且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经常会出现学习困难、环境适应性不良、人际交往紧张、恋爱困惑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羞怯、闭锁、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更有甚者发展到轻生自杀的局面。根据部分高校新生入学心理测评结果统计显示,大约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轻生念头、自信缺乏、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等方面的人数明显增多。同时,心理健康不良已经成为大学生辍学和退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严重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不足。在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直备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生理健康,重在培养和挖掘大学生生理素质方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目标作为体育课程的附属功能,体育课教学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视。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强调运动技术水准,通过动作讲解和示范的模式开展简单的教学,忽视高校体育课对修心养性、锻炼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欠缺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课教学环节。

(2)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认知偏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重视不足,在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认为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只是单纯修满学分的需要,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即使是参加体育运动也是怕脏怕累怕吃苦、担心训练动作不标准被讥笑,宁愿留在教室、图书馆看书或宿舍上网娱乐,特别是部分女学生抗疲劳挫折的能力差,锻炼的积极性弱,经常寻找和编造借口逃课等。大学生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减轻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的积极作用。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转移负面的情绪,达到并实现心情愉快、情

3.体育教学通过系列社会化活动训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以个体或群体形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以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方式开展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容易形成特定的社会化环境氛围,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为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篮球和足球比赛中讲究的集体协作和默契配合,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深化。

4.体育教学通过促进运动中的自我体验,推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体育教学通过相关运动项目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正确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评价等,使自己对自我能力素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正确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才能不断修正自邑的认识和行为,主动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素养,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自信心和提升自我效能感。

5.体育教学通过情绪调控方式方法的讲授,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手段来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方法,如心理调节训练法、激励调节法、自我宣泄法等,让学生及时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宣泄调控负面的情绪,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品质。  三、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的思考

1.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始终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始终坚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贯穿到体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体育运动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塑造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体育教学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重点突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塑造体育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体育教学技巧能力,而且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使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成为可能,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奠定了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提升教师的心理品质。相反,体育教师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将直接破坏课堂心理环境,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使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功能失去真正的内涵。

3.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要适应学生身心的特点,照顾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同时,不断挖掘教学素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通过讲授、示范、讨论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通过设置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等。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情境方面:可以事先布置好场地,精心设计器材安置方案,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情境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体育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心态,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