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务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商务谈判,如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发货时间、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都会涉及谈判,谈判不仅需要商务英语的使用规范得体,而且要求语言的使用符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及饮食文化等,不能触到对方的禁忌,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交际,最终促进交易的完成。此外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企业间加深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更多的客户。但是受高职学制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过于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缺乏文化的教学,使文化和语言知识脱节。这在表面上看确实是集中全部力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出的人才只掌握了语言这个交流的载体,却缺乏引导交流顺利进行的内容,会说英语,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交流的不恰当严重时会影响商务关系的建立。因此不了解对方的国家情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俗、商务文化,就无法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虽然通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确实培养出了许多有非常高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在商务活动中,因为对对方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导致贸易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给公司带来贸易损失的现象也很多。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跨文化冲突 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导入
一、跨文化冲突现象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普遍性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成员由于在语言、非语言的编码过程中所依据的社会规范的差异对同一行为、同一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中,当交际双方的行为、观点或对目标的期望相违背时,就会产生冲突。国际上,商务活动的不同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就是国际商务谈判。欧美人在谈判前就会要求双方能开诚布公,直接切入主题。对于亚洲人来说,感情是谈判的基础,他们往往会在正式谈判前进行礼节性的会谈,以期建立友好互信的人际关系。所以,在欧美人看来,亚洲人工作效率过低;而亚洲人则认为欧美人过于咄咄逼人,缺乏耐心。可见,由于谈判的双方对文化与交际关系认识不足,或在交际时缺乏文化意识,往往会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彼此发生误解,或彼此无法相处,有时甚至互相指责。这也就导致了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美国学者保罗・A・郝比格指出:“一个成功契约的障碍大多来自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和法律因素。由于谈判双方都从自己种族优越的情景和经验来观察对方,所以每一方也常常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谈判会失败。有关文化知识的缺乏及将谈判对方设想成‘外来的’和‘不自然的’阻碍了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的有效谈判。”因此跨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沟通中是难以避免的和普遍存在的。
二、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1.树立文化差异普遍存在的意识
现在“地球村”这个词在国际交往中被频繁使用,这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地扩展和增加。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间商务谈判人员的跨文化意识,但仍有许多人因低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而导致跨文化冲突。在国际业务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应当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应对不同文化有高度容忍精神,尊重并理解其他文化,形成多元的文化意识,以宽广的胸怀接纳这种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不会消灭的,并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在商务英语谈判教学中,增加文化方面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树立文化差异普遍存在的意识,使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更为合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进而改变在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结构教学而轻文化背景的不足。了解文化差异及其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克服文化障碍,发现导致彼此误解或冲突的原因,实现有效的沟通;还有助于我们在谈判中知己知彼,在谈判桌上能说善辩,成为始终掌握主动权的强者。
2.培养学生的文化整合意识
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已经改变了国际商务的运作方式。虽然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全球化还只是处于早期阶段,但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鲜事物,它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在新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下,国际商务人员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形成全球化的意识,运用全球战略,使自己成为具有文化整合视角的新型国际商务人才。文化整合是不同文化通过合作寻求共同发展而创立起来的,是不同文化相互作用而创造的整合效应。通过文化整合,双方可以,融合差异,丰富人类活动。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可以吸取不同文化之精华,彼此取长补短,从而减少交际障碍尽快达成协议。因为国际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达成协议。谈判中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对象,他们的价值观、语言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在谈判的风格上有着明显差异,因此谈判中的误解和冲突十分常见。
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背景的课外书籍,多看英文原版电影,使学生能够全面而直观地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在理解与欣赏文化差异之上建立文化整合意识,把文化差异当作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障碍。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应尽可能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课外商务行为和商务礼仪等相关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逐步获得文化感知能力。另外,还可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仿、讲座、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强化背景知识和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掌握不同文化的观点与视角能增加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及方案。所以,把文化整合的视角应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不失为是为培养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实现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运作和良性循环,从而减少跨文化冲突的一条捷径。
三、结语
总之,国际商务谈判比单一文化语境下的谈判更具有挑战性,跨文化谈判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交流和碰撞的过程。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加强商务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具有开放型的心态,准确感知文化的异同,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商务谈判运作时的文化整合,使自己的谈判风格和策略灵活多变,适应不同的文化,从而减少国际商务谈判时的跨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庄恩平.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
[2]Charles Mitchell.国际商业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
[3]杰勒德.尼尔伦伯格著.曹景行,陆廷译.谈判的艺术.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4]赵曙明.跨国公司在华面临的挑战: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管理世界,1997,(3).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370-01
一、引言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交际方式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交流经验的符号系统。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除了语言外我们还会用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来帮助我们交流、传达思想,它是语言的必要补充。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由此可见,非言语所传达的信息占到了信息总量的93%,对交际的影响之大,。因此,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非言语的主要分类及其中的意义差异做一论述,以便帮助人们在非言语行为交流过程中弥合差异,促进理解。
二、非言语行为及其分类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和意义。语言学家F.Poyetos认为非语言交际即个人或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某一特定文化内所有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观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非言语行为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多意性。在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甚至对立的含义,如有些非语言行为中的身势语是约定俗成的,为不同文化所独有,这就造成了非语言行为因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二是非结构性。非言语交流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属于自发的、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因此是无章可寻的。三是连续性。语言交际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有始有终,持续时间有限,而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争论过后,语言虽然停止了,但双方丰富的表情仍然在传递许多信息。
关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Back的观点,非言语行为可分为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点头、姿势、微笑、皱眉等是动态无声的;而站、坐、蹲等姿态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则是静态无声的;有声的指辅助语和类语言等行为。
三、非言语行的表现形式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我们常常根据非言语行为做出对别人的重要判断和决定,洞悉别人的内心世界。在不同的文化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非言语交流方式。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最基本的文化差异涉及到身势语行为方面和体距行为方面等。下面就具体探究这两类非言语交流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一)身势语行为之文化差异。
身势语是关于身体动作交流方面的研究。这一领域包括: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语、触摸以及副语言。以下对身势语中最基本的姿势和目光语做出解释。A
透过姿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的姿势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以站姿为例,在中国,一般是晚辈或地位较低者以站为礼,倾听意见,处于被动地位;长辈或地位较高者常坐着,处于支配地位。在西方,正好相反,站立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位上长于坐者,在交谈中扮演主导角色。在很多场合,西方人对“站”有一种偏爱,他们喜欢站着开会,站着吃饭,站着聊天……这就说明,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研究体姿在民族文化与跨民族文化的语言交流中的差异以及内在含义,对提高文化交流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光语是一个人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不会长时间直视对方的眼睛,以示谦卑。但是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美国文化要求人们直视别人的眼睛,这是为人忠诚的标志。这在美国也传递着“我与你平等”的信息。中国人那种谦卑的目光行为对美国人来讲,可能意味着“我把你排除在外”,美国人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不礼貌、乃至侵犯性的行为。一般地讲,与西方人交际时,东方人应做到既避免盯视。而与东方人交际时,西方人也应该采取自谦式的目光语。因为直视对方对美国人是礼貌的行为,而自谦式是东方人的礼貌行为。克服目光语交际失误的唯一途径就是设法掌握彼此间的使用规则,才能顺利的实现目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性。
(二)体距行为之文化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着一种个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对空间和距离的看法、使用和构成,并用此传递信息,这就是空间与距离。交际距离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不同的空间距离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美国,人们的空间观念比较强,因为他们更看重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然而在东方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亲密程度随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距离越近关系越亲近,反之则越疏远。如果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忽视了这些民族文化的习惯,结果必然是伤害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文化交流的成功。
四、结语
同言语行为一样,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在人们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非言语行为表现出了不同的内涵。在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调节对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保持高度警惕性,多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习惯,观察他们怎样实施各类非言语行为,提高观察、评价和恰当有效的实施非言语行为的能力。在实践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非言语行为对情景的适应性,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文化冲突和彼此之间的误解,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惠.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的差异[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黄玲.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J].石油大学学报,2005,2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郑树棠.新视野读写教程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祖林(1957-),男,河北省唐山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副教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不同层次的交流不断加强加深,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和造成的误解隔阂亦时有发生,跨文化研究随之产生并发展。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外语学习离不开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英语教学正在不断的摸索探寻之中前进,不同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的沟通需求和传统英语教学面临的尴尬困境,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995年,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
2.跨文化交际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推广,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外语学习与跨文化知识教学结合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知识涵盖广泛,包括意蕴浓厚的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语言知识,还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时间观念、社交规约、会话原则以及非语言体态语等等。
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
1.教材的编写。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教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的内容应该能够体现出中西方文华的差异,人物对话应是实际生活中人们进行交际时使用的语言。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指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对答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及应付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所谓应付能力是指在交际中会解决困难和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通俗的说,交际能力是指通过语言做事情的能力。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与教材的编写有着直接的联系。
2.教师的引导。除了教材,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要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还要靠教师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他们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自己要尽可能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在英语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尽可能多地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质,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学地道的语言,洞察两种不同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做到在实际交际中语言得体。对西方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吸收。只有注意语言和文化的结合,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语言教学的人文性,我们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才是完整的,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3.考试的导向作用。要搞好素质教育,必须进行考试的改革。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反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书面解答技巧的一种教育手段。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场重头戏,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英语考试的制度、内容和题型结构就对英语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英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社会虽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部分条件,但由于英语考试体制的不完善,外语课素质教育和培养交际能力的目标在贯彻时往往让许多教师知难而退。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途径
1.加强对英语跨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抱着积极开放的学习态度系统性地学习英语跨文化知识。首先要正视文化、思维和观念上的多种差异。在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同时,系统性地给学生介绍相关跨文化知识,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生活习惯、、禁忌习俗、风土人情、体态语言等等。通过积极学习,树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其英语文化素养,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一些有丰富内涵的英语习惯表达,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表达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如在《英语的奥秘》一文中,讲到一个外国交换生第一次来到寄宿家庭时受到的欢迎词当中有很多地道的美语俚语,其中有一句“It’S clean asa whistle”令同学们感到费解。教师可以介绍这个词的文化背景知识:哨子由苇或木头做成,好的哨子音调清晰却容易受损,即使小颗粒的碎片或者几滴水都会改变手工乐器的音调。为了发出纯净的音调,哨子必须要非常干净。所以如果某个机构或个人被称为“as cleanas a whistle”,那他一定善良纯洁或完美无缺。介绍词汇背后的文化故事,学生就会更容易记住这些词了。总而言之,对英语文化持开放心态,积极主动地系统性学习跨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学习。领域和价值观的自由通行者,发现和化解不同文化之问的冲突,这意味着不仅需要了解外来文化,而且对本土文化也要有很好的认识。因此在积极开放地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本土文化的学习。通过加强中英文化的对比,在对比中找到双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增进英语的学习。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反应在英汉互译和各种英语应用文写作中,如招聘广告、启事等。
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首先,丰富英语的教学形式。一般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科书为主,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样教学范围、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大大的降低了课堂效率。教师可在拓展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跨文化知识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可以弥补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了解的不足。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设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报告和讲座,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学院公共外语部定期开展英语歌唱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及英语文化讲座等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一些跨文化知识。另外,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对比、例举等教学法向学生渗透词汇的文化意义。
4.优化教学环境。①要加强外语师资建设,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出过学习进修机会。②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任教,发挥外籍教师在跨文化教学中的积极作用。③学院支持英语教学,图书馆中多添置英语国文化知识相关的报刊书籍,由教师介绍给学生们并鼓励他们积极借阅。④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用网络的时间非常多。教师通过鼓励或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查找和学习英语文化相关知识,同时也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寝室文化和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挑战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6)03-0054-04
商务英语教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商务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这个教学领域的时代性、重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适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使用外语这门工具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商务交往更加频繁,深入思考和研究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重要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的国际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越来越多的国人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务交流,也就使越来越多的人涉及到了商务英语的使用。商务英语成为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而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商务英语的使用同样受着特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必须结合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和掌握,若想学好商务英语,必须同时对企业的商务企业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因为任何形式的语音运用都遵循它所处文化的规则并受其制约,因此,可以说,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最终提高商务人员在国际化企业中的英语交流效率和个人形象,从而奠定商务活动成功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既精通商务英语语言,又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用商务人才,是对商务英语教学的一大挑战。
二、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不足
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通过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跨文化交流,它不单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差异的解读。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因而产生冲突和故障,从而使交际失败。由于对不同文化的内涵缺乏了解,商务活动中犯文化错误,从而达不到交际目的的实例很多。
有一种情况出现在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人身上。虽然在交际场合,语音,语法,词汇均正确,但行为原则是自己国度的,用自己的价值体系作为尺度和标准。我们可以用我们外贸公司的谈判人员的一个细小举止来说明:有的谈判人员见到外国商人总要递上一支香烟。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然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一般人是不向人敬烟的,因为有不少人是反对吸烟者,向这类人敬烟反倒是不礼貌的表现。可见自我参照准则的使用往往是无意识的,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以上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我们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便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为了成功地交际,有效地交际,交际者除了要有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能力之外,还需要能正确判断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
三、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培养
商务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商务技巧能力以及商务社交能力,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有管理,贸易,会计,金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利用这个语言工具去和别人沟通;它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可以说,商务英语涵盖了许多文化的因素。当今的商务活动强调商务人员的实际商务沟通能力,能否在各种交际场合用准确的商务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换言之,能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决定了你的成功与否。近年来,许多外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语言使用上,除了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起作用外,还有一种规则在起作用,即使用规则,也就是语言在交际使用时的得体性,这样就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学生学习外语时,应当既有很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5个方面:(1)语言能力。指较好地掌握母语和外语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2)知识结构。指常识性的知识。(3)策略能力。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能应付和修复交际渠道。(4)使用能力。指适时地运用各种语言形式的能力。(5)行为能力。指一个人运用外语与异域文化人交流所表现出的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商务英语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把握教学大纲,编写适时教材现行的商务英语教材多偏重商务知识文化,忽略或偏废社会文化,而商业文化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一本具有跨文化交际性的外语教材,应适合学习者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系统地向学生展示外国文化,向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背景和语言活动,使学习者接触到目标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不同话题,这些话题又会进一步反映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们不同的性格和观念。这样,在学习商务英语语言的同时,学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新《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4月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要求。新《大纲》要求:“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这说明文化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语言与其负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商务英语教科书应结合所学语言的文化,多用一些从实际交际对话中选取的真实材料,尽量反映其文化特征。好的教材应把跨文化交际融入现实和语法体系中,不仅包括概念、结构和功能,更能包括不同的态度、观点和生活方式,这样的教科书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会受到广泛的欢迎。
2. 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非文字语言交际,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其中的非文字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它包括服装打扮、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不同体现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体现。例如日本人的鞠躬、欧美国家人们的拥抱等等。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具有语言交际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非语言代码(非语言交际的手段)的形成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要学习并掌握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着的内涵差异的非语言代码,并恰当得体地运用它,外语学习者必须首先了解作用于它的文化背景中的规范和俗约,这是正确理解和使用非语言代码的各种表现形式、消除文化冲突、提高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文化差异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与对策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应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学习外国文化与习俗,提高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传授非语言代码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中的作用,将非语言代码及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去了解它,适应它、并熟练地运用它,使学生在真实、自然、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领会非语言代码,分析和对照非语言代码的文化差异,从而掌握更多种类的交际场合中的文化背景,为未来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意识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强调学生培养自己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可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区分语言中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鼓励他们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广泛的阅读,从而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它既包括普通英语的内容,又包括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容。因此,商务英语既涉及语言知识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又包含相当广泛丰富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如贸易、金融、会计、法律及管理知识等。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尤为重要。
跨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即将再次出现商务英语教学的热潮。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人说,今天的外语教学已经进入跨文化交流时代。而作为语言教学一部分的商务英语教学更是由于它的时代性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商务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新一代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商务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朗可夫.面向新世纪的商务英语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3]樊葳葳.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4]雄金才,孙丽霞.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5]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 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即有文化背景的一类人或群体与另一类有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沟通,更是双方不同文化方面的沟通。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用英语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升外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关注于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过程比较枯燥无趣。但是,如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给学生讲述有关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使英语教学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英语单词、语法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外语教学理念上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认为英语教学就是单词和语法的学习。这种片面的观念往往就是导致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只能应对应试制度,在试卷考试中可以应对自如,但是在口语表达,交际方面就变成“哑巴”。另外,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都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多写、多听、多读,却没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口语学习氛围,缺少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由于这种实践机会的缺失,导致学生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交际失败的状况发生。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薄弱,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降低自身对英语学习的要求。现如今,我国多数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是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获取跨文化知识的渠道只有教师在课上的知识传递,课后也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了解,缺乏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常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天方夜谭一般。
三、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面临的文化差异和实现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意识。
(一)丰富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内涵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得以大学英语教材为基础,这也是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跨文化知识的关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取非常重要。众所周知,语言教学注重语言形式,同时语言教授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语言使用规则,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比较得体地运用所学外语知识,尽量避免发生“文化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情景教学,让学生在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中了解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结合本国母语文化和外国文化间的差异进行讲解,不断加强学生对跨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二)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跨文化意识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就得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不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下时间尽量多的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以此来方式了解外国文化,增加自身的文化素养,,开拓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其文化修养格外重要,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将语言和文化进行融合。教师除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外语,多多组织训练学生的外语学习和实践能力,给学生多创造和提供必要的英语交流场所和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三)优化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进行融合,使教学的内容更加有趣,贴切。传统的英语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递上,使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提倡学校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自主性,让学生自身通过去寻找、发现主动汲取文化知识。在课上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加深跨文化学习的印象,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或者做一些口头报告、举办一些晚会或者活动等,讲英语贯穿到文化活动中,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提高了口语水平,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总之,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英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现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无论教与学都应该与时俱进,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让学生在学习中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最终能够灵活运用外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朱桂生.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
[2]李洁.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展望,2015,(04).
摘要:多元文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必然产物,多元文化下的高等教育模式发展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本论文主要从课程设计和教师两个方面来进行高等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探究。
关键词:多元化;高等教育模式;多元化教育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与由来
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与多元文化相对应,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几乎是多元民族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是从消除种族歧视、为不同种族或民族的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角度来说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扩展到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不再仅限于消除种族歧视上。概要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促使学生了解并认同自己所属的文化,并尊重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进而掌握文化接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多元文化教育的总体目的体现在学生个人、社会、文化三个方面:首先就学生而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使其正确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模式,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其次就社会而言,通过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并适应多元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各族群的和谐发展。最后就文化而言,掌握所属社会群体的文化,进而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适应不同文化的需要,在传承各文化体系遗产的同时,促进所属文化的变革。
二 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多元文化教育的确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观念和价值目标, 也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它象征着教育重建及社会的复兴。多元文化并不是一个族群的特殊主义与多元主义的争辩, 而是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政治权力与经济地位争夺的背景。显然, 自由主义经济制度逻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阶层问题与族群文化认同间的两难与冲突, 是多元文化教育必须面对的。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标准, 这是多元社会中自我认同与集体认同问题。
尽管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着如此多的难题, 受到如此多的责难, 但人类对多元文化教育理想的追求并没有停止。从人类对多样性的追求、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思考角度来看, 多元文化教育的主张不会也不应该因为面临困境而丧失意义。而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四大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师资结构单一;体制改革滞后。
三 高等教育模式中课程设计的多元化
1.高等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多元文化教育对传统课程设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主流文化中心倾向明显。传统课程是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等为中心设置的课程,忽略了其他民族、种族、宗教等族群。这样不仅对主流之外的族群的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挫伤,对于主流族群的学生也会有负效应,使他们错误地形成自身的优越感,对各民族、群体间的关系形成误解,也排除了他们从其他族群的知识、观点中获益的机会,不利于他们自身文化观念的反省与发展。
(2)性别文化角色刻板。传统的课程大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把男性的经验当作普遍可以类推于全人类的经验,排除了女性的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和观点。
2.面对这种现状,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1) 专门的课程设置。在既有的课程结构上增设新的课程内容,具体如下:把多元文化内容作为正规课程中的一部分设置成选修课程;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多元文化的相关内容。
(2)课程结构调整和层面融合。依整合渗透这种课程设计方式,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课程不仅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增加,而是对课程的每一方面都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将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学校教育的网络当中。课程结构调整和层面融合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初期阶段的还进范围不必过大,在制订政策时,既考虑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考虑到还存在一些为所有学校共同具有的因素,同时应在学校对政策进行多种形式的商讨。
四 高等教育模式中教学与教师的多元化
1.多元文化下高等教育模式中的教学。
多元文化教学不应只是局限于使学生接受所属或某一特定族群之文化的态度和行为,并逐步将该文化的价值与行为规范内化于自身心理的一部分,还应注意培训学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以便对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多元文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批判性分析能力,但并不否认基础知识等掌握的重要性。不少研究者谈到,多元文化教学需要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位前提,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学为代价进行多元文化教学,多元文化教学的目标也就被扭曲了,最终也就违背了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需要的初衷。
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多元文化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思考方向,比如就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如下教学的具体方式:首先是确定问题,这些问题是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关联的,比如要把我们所处的社会各群体有机地整合起来,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其次,探究问题,可以从社会方面探究这些问题隐含的文化意义,可以从价值方面着力对这些问题进行价值澄清,找出其价值上的预设,描述合乎这种价值的行为及在相关价值下的诸多方案,对每一方案的结果进行假设,并作出选择。再次,做出决定,在社会探究和价值澄清之后,就可以对问题作出决定,即选择最能与上述澄清了的价值相一致的方案。
2.多元文化下高等教育模式中的教师。
实施多元文化教学,教师的角色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中教师需要具备一些新的素质,达到一些新的要求。教师须具有多元民族、族群的态度和价值,对学生的不同文化及各民族、群体的文化与历史因素有充分的了解,能从多元文化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的诸多问题;教师要能代表社会的文化多元性,把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级、民族、种族、语言或任何这些因素结合而成的文化,主动地包容进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考试和组织模式中,同时也要强调或增强社会中的共同核心价值。多元文化下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发展和研究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就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
五 小结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多元文化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需要渗透到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之中,在高等教育模式的发展探究过程中,课程设计和教师定位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也深刻地体现着浓郁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 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王学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3] 陈美如,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
关键字: 高职英语文化意识教学思想跨文化教育
正文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已成为近年来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与授课方法,学生要改变英语学习的态度,教师同时对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作出一定的调整,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文化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英语知识之外,更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高职教育中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用途不大,跟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以认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再加上很多学生不愿意再学习英语,原来英语的学习基础差,更加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中国当前实际以及国际的发展前途,向学生不断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还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一些实际事例向学生宣传,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中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那些学困生积极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由易而难,逐步提高难度,坚持实行多奖励少批评的原则,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慢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课堂上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以带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到英语课堂活动之中。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渗透在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行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文化意识。
2.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想,注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意识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更新教学思想,把师生角色的转变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抓,摒弃过去那种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再辅之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进行有效地引导的课堂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心,不能以强调掌握片面的语言知识以及个别语法知识为重点,有机地结合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英语素质。同时对于英语教学的课内和课外时间,教师也要给予科学地安排和充分的利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讨论、演讲等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联系起来,给学生一些实际练习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平台的建立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在社会上的竞争意识,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还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使他们的英语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逐步提高。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借助一面黑板,教师在讲台上凭借着一支粉笔,英语学习的语言重点以及单词要点在黑板上占得满满的不留一点缝隙,学生只是成为了知识被动的记忆的一种工具而已,实践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英语枯燥难学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这种英语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打破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迅速的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方面来。
3.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意识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跨越中西文化的教育活动,英语教师就要特别注重使文化教学贯穿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注重源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的结合传授,以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差异。
教师作为跨文化的推动者和执行着,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教育的意识,要树立多元文化的视野,有全面的中西文化观念。尽量克服自身的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面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英语教师需要公正、客观地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别,要能够理解并处理好这种文化差异,当自己文化价值与异文化产生矛盾时,一定要冷静正确的进行处理,要力求以开放的、多元的方式处理遇到有争议的社会历史问题,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调解以及相互间的疏通和尊重。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怎样使学生缩小不同文化理解上的差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的各项生活实践与学习活动在各种场合中,尽可能体现这种差异性的情境、情景,通过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幽默诙谐、具体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这种差异性的理解和体验。另外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觉地通过实践交流、书刊阅读广泛地获取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教师要把研究成果融合到跨文化教学中,依据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化研究。
总之,英语教学在高职院的教学活动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步地提高我们的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勇.《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教学与管理.2007/06
在全球一体化、各国人们联系密切的今天,语言交流已不再是阻碍人们交流的障碍,但文化的差异却成了阻碍交往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往往习惯故乡的习俗,却对外来文化不甚了解。在国际交往中,跨越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一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跨文化教学的成因
目前为止,我国大学中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国内不少的大学英语以公共课程的形式存在,大班级的授课形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东西,却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在教学内容较多,教学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学到对自己很有益处和自己想学的知识,跨文化教学自然也不在老师的教学内容内。
除此之外,存在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英语时仅仅注重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很少会去关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一般情况下,不同国家间都会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同一种英语说法可能就不适宜在两个地方说。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式英语的应用,在中国你讲中国式英语,中国人可以明白你再说什么,但对于美国人估计就完全无法理解,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原因。
三、如何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忽略,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弥补。
(一)借力于互联网技术,通过增加课外活动的方法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自从英语在我国流通以来,学校主要倾向于教授语言知识,忽视树立学生不同文化间沟通的能力。因此,改变目前教育观念,在质变、量变的层面上对课堂上文化传授的控制是改善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例如:应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播放不同国家涉及其文化的电影、投放不同文化的图片、通过互联网与不同国家的人沟通交流等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不同文化的兴趣、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下交流可以提高不同文化间沟通的能力,深刻认知英语文化。另外,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欧洲国家相关文化书籍的阅读,提高西方文化修养,学生也要培养自己主动学习不同文化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交际能力强的学生。
(二)加强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人与人交流可以通过语言明确表达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沟通模糊表达,但是,在一些特殊的人群中、特殊的环境下,肢体语言可以较语言交流更能直观、明确的阐述意思,因此在不同文化间交流时,肢体语言更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在出国旅游时,如果语言不通、言语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图时,非语言交流体现了其特有的重要性,可以用大家公认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含义。目前,中国学校广泛开展外教老师英语授课,在课堂上,外教不能单纯的说英语,应该结合肢体语言实时解释英语中难懂的文化,这样可以减少不同文化交流的障碍,达到外教授课的目的。
(三)在教师指引下,转变教育观念传统英语教学采用大班级授课方式,教学质量不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如今,我们需要从教师的主体引导地位下手,通过教师的授课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在国际交流中的阻碍作用,争取能让学生自发地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