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保护状况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贯彻落实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保障交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交通部以厅环字〔*〕144号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调查以交通行业污染源、交通环保设施情况、交通行业生态影响、交通环保投入及管理状况为重点,全面了解交通环保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交通行业重点控制污染物和污染源。
按照交通部的总体部署,为做好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做好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工作,根据交通部的要求,省厅成立*省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调查领导小组组长:
调查领导小组成员:
二、调查内容及总体组织
调查内容分为公路环保和水运环保两个方面。公路调查分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汽车场站及企业;水运调查分为港口、船舶。
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调查内容为公路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情况、公路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设施。汽车场站及企业调查内容为公路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场站及企业)、公路交通企业环保情况。港口调查内容为港口环境保护基本情况、港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港口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情况、港口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港口污染治理设施使用情况、港口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船舶调查内容为港口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情况、船舶防污设备安装情况。
调查工作的总体组织分工如下:厅综合计划处负责组织高速公路、厅公路局负责组织普通干线公路、厅运管局负责组织汽车场站及企业、省港口管理局负责组织港口、厅地方海事局负责组织船舶调查工作。厅规划研究中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本次调查的技术支持工作。
三、调查表格的填报分工
(一)《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公路)》共6张,其中:
高速公路:*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省高指、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市交通局需填报《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公路)》的公表1至公表4,厅综合计划处负责高速公路汇总。
普通公路:厅公路局负责组织填报《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公路》的公表1至公表4。厅公路局负责普通干线公路汇总。
汽车场站、企业:厅运管局负责组织填报《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公路)》的公表5和公表6。
(二)《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港口、船舶)》共8张表,
港口:由省港口管理局、各市港口局负责组织填报《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港口、船舶)》的水表1至水表6。省港口管理局负责港口6张表格的汇总工作。
船舶:厅地方海事局负责组织填报《公路水路交通环境保护调查表(港口、船舶)》的水表7至水表8。
四、报送要求
调查表需按年度进行填报,*、*、*、*、*、*年每年填写1份,于*年3月30日前将调查表同时以电子表格(excel)和书面形式报送省厅。调查表的电子版和填报补充说明可在省交通厅网站下载。
摘要: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当前学者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湖北省西北部房县青峰镇的环境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该地区生活垃圾及废水污染比较普遍,能源利用方式原始,化肥、农药等过量施用现象比较严重。建议加大农村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引导农民使用清洁能源,结合三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民环保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构建生态新农村。
关键词 :湖北西北部;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保护
农业与农村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2008—2013年湖北省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丹江口库区干流及入库支流水质总体良好,17个监测面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占76.5%,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土保持良好。目前,湖北西北部的整体环境状况较好,环境问题暂不突出。该地区工业不发达,污染主要来自农业和生活。本文在对该地房县青峰镇生态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对该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引起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该区环境问题。
一、调研地区—房县青峰镇概况
本研究选择了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区的房县青峰镇作为调研区域。该镇隶辖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是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境内盛产木耳、香菇、柑橘、猕猴桃、茶叶等林特产品。全镇工业相对比较落后,仅有啤酒厂、砖瓦厂、果茶公司等10余家乡镇企业,果茶业、食用菌业、中药材业和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镇内建有房县最大的水电站—六里峡电站、最大的果园基地—青蜂蜜桔场。农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工业园区发展开始起步,工业三废污染现象不突出,空气质量较好。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镇旅游、观光项目,发展休闲娱乐区,发展第三产业。该镇连续7年被评为房县“红旗单位”,十堰市“红旗乡镇”,先后被列为市级“示范镇”,全省100个“重点镇”之一,在湖北省西北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方法
本调查研究设计“湖北省西北部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表”一套,共30题,包括客观型问题25 题和开放型问题5 题。客观型问题是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某几项合理、可能的答案,让被调查者选择认同或者最接近的答案。由于该地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调查以提问或谈话的方式进行;完全由被调查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回答,调查者根据回答情况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在开放型问题方面,也是由被调查者口述,调查者进行整理、记录,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研究区的现实状况。整个调查涉及被调查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当地农村的环境质量状况、旅游环境状况等。
调查时间为2014年1月。调研人员在青峰镇的管辖区进行走访、调查,与农民进行接触、交流,了解该地区地理、社会、生活现状以及环境质量状况,收集有效问卷189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被调查者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青峰镇农民普通家庭的常住人口在3—7人之间,家庭年收入在0.8—2万之间,仅有极少数家庭年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显示出该地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较低。该地区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55.3%)、外出打工(14.6%)、乡镇企业(21%)养殖业(9.1%),显示该地以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在家庭经济支出方面,23.6%的主要经济支出是家庭生活支出,43.5%的主要经济支出是供养子女上学。在子女教育经费的支出上可以看出,该区域农民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4.3%的经济支出是医疗支出,28.6%家庭的最大经济支出是建房支出。可以看出,该地是属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压力较大。
2. 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垃圾都是随意倾倒在田间、地头、路边、水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调查显示,54.3%的生活垃圾倾倒在路边、水沟,无人处理;16.9%的生活垃圾倾倒在田间、地头,最终充当农作物肥料;28.8%的生活垃圾倾倒在自设的露天垃圾堆,给土壤带来一定污染,部分采取焚烧,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当地村民有养殖家禽的习惯,其中37.6%的村民养猪,52.3%的村民养羊,10.1%的村民养殖鸡鸭。在畜禽粪便的处理上,一般畜禽粪便被农户堆在专门的雨棚内,充当农田的天然肥料,没有出现随意倾倒路边、河边的现象。农作物秸秆一般采取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或者当做牲畜饲料的方式处理。
调查发现,该地生活垃圾污染明显。没有专门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路边、田间、地头成了天然的垃圾场,这也说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针对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专门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确保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3. 生活污水处理状况
走访发现,研究区的房屋建设缺乏规划,居民区比较分散,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部分农户自设了简易的污水坑和下水道。调查显示,当地居民生活污水76.3%是随意倾倒在房前屋后的地面或者直接渗入土壤中,不存在处理后排放的现象;18.4%居民将生活污水排入简易不符合标准的下水道,而这些下水道的水最终还是流向了河流或者渗入地下,对土壤造成污染。有些居住靠河的农户甚至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无任何处理措施。
4.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
农业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区大量种植柑橘、猕猴桃等果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喷洒农药、增肥剂、除草剂等。调查显示每户居民耕地面积大约在0.046~0.137hm2,平均耕地面积0.078hm2。而在化肥施用量上显示,农户的化肥施用量在25~50kg 的占被调查总量的37.3%,施用量在50~100kg的占被调查总量的35.3%,这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设置的15㎏/667㎡的限制;而且普遍是粗放施肥,不讲求科学、精细施用,化肥利用率普遍极低,只能达到30%~35%,大部分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就残留于土壤中或随雨水流失,严重造成了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
农药使用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使用标准》中,各种农药的使用量都有明确规定。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使用农药都是凭感觉,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去施用。走访的农户农药用量平均每亩耕地1㎏左右,严重超过了国家标准,导致土壤污染严重。使用完化肥、农药后均没有注意对包装袋和塑料空瓶进行回收,直接丢弃在田边、水沟或者河流。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包装不仅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残留的化肥、农药流入河流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5. 农民的环保意识状况
一个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决定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调研区属于农村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农户文化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3.4%的农户接受过高中教育。并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户普遍关心经济问题多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环保意识不强。尽管如此,农户们还是表示出对环境状况的不满,调查结果显示,该区12.1%农户对当前的环境状况满意,认为生态环境状况很好;27.9%认为较好;47.3%认为不好;7.6%认为较差;5.1%认为生态环境状况差;这也显示出农民环保意识的觉醒。
6. 当地旅游地的环境状况
近年,各种“农家乐”“度假村”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农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研究区处于山区,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将一部分田地拿出来建饭店、宾馆和配套的服务设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农用耕地,也加大了环境的承载限度。在旅游区,部分游客素质不高,旅游垃圾、食品包装袋随意丢弃,对旅游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四、加强湖北西北部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走访可以看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农村山区的青峰镇,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由于工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该区工业污染相对不突出;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过量施用。青峰镇是湖北西北部广大农村地区的代表。对于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污染不突出的小镇,怎样保证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1.加快启动农村山区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在青峰镇这样的山区,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普遍。这与农村地区缺乏废水、废物等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直接相关。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缺乏根源于农村环保建设资金的匮乏,这也是农村环保建设没有成效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建设,建立符合标准的垃圾处理中心和污水处理站,确保废水经过处理排放,垃圾集中处理,减少农村污染问题。
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农民使用清洁能源
调查显示,当地农民主要以烧柴为主,极少数使用石油液化气,几乎不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而且在调查中发现有72.7%的农民选择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这种行为既浪费了可利用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针对当前的这种情况,应该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的高效节能,大力推广省柴灶,减少木材的消耗和对大气的污染;同时,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尽量废物利用。根据当地畜禽、山羊养殖业比较普遍的情况,可利用畜禽粪便和果园等农业废弃物制造沼气,为农民的生活提供清洁能源。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不论是否付费都可以从中受益,从而使有些人只想消费而不想付出,出现“搭便车”现象。如果从清洁能源中无法获得合理的回报,就会导致农民对清洁能源的使用问题并不关心或不采纳。因此,生态补偿就成为推动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而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积极主导的作用。政府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专项基金,补偿使用新能源的农户,引导农民使用清洁能源。
3. 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环境保护要把控制农村生活污染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要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生态农业建设。青峰镇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绿色无公害水果采摘、体验农家民俗,发展“农家乐”特色休闲服务,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引导农民结合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或者改用健康高效的农家肥,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农业污染问题。同时,青峰镇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柑橘、桃子、茶叶、香菇、木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4.加强农村地区环保教育
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直接影响着农村环境保护的成效。可以通过环保部门、环保志愿者在农村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增强农民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在农村设立环境保护监测与预警机制,对农村的河流、土壤、大气、植被、农产品等各种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如实公示,让农民直接了解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5.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开展有效监管
在现有环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亟须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农村环境污染的预防制度,环境的监管方法以及农村环境破坏的惩治手段,建立长效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要加强环境监管,对于严重损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境违法案件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保障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晓荣,郭文娟,张琪.陕北农户“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例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37-39.
[2]李荣标,吴发启,王红红,等.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3):178-181.2011,1(05):79-80.
[3]穆瑞颖.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1,1(04):33-34.
[4]黄晓丽.浅析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科技信息;2011,1(03):26-27.
[5]魏欣,李世平.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机制探析[J]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2(6) :26-31.
[6]2013 年度湖北省环境状况公报[OL].[2014-03-21].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http://report.hbepb.gov.cn:8080/pub/root8/hbtgg/201404/t20140415_68693.html
(1.河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特点,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从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难量化、环境影响的局限性、环境监理、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但是,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建设距离长、项目占地多、建设周期长、内容变更多等特点,就环境影响而言,其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期间相比,也存在诸多变化。本文就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几方面应对措施及建议。
1公路建设项目特点
1.1工程建设周期长
公路项目环评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受项目环境特点、工程征地、地质条件、管理要求以及项目总体设计、施工方案等众多因素影响,往往要历时几年,导致项目线路选择、工程内容、环保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更,以及由此变化而引发的新的环境影响问题。
1.2工程建设以生态影响为主[2]
公路属于线性工程,是以生态环境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施工占用大量土地,填方和挖方施工,主要对公路沿线两侧的环境造成影响。一方面造成地表植被或构筑物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境破坏、景观破碎程度加深等,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挖方填方施工,会引起岩体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增加了地质脆弱带边坡的不稳定性,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
1.3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范围广
公路项目突出特点表现在建设工期长、影响范围广,涉及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环境敏感目标多,加上公路项目污染源具有流动性,污染源强度会随着地形、生态环境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涉及到包括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影响。
1.4环保措施落实难度大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在可行性阶段完成,项目线路选择、工程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更,致使公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工程概况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给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难度。
2公路建设项目验收调查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期环境影响定量化难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公路竣工验收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影响如动植物生境破坏、景观割裂、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影响广泛,是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虽然在环境影响评价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须进行环境现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大部分公路施工期未对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致使公路竣工验收时只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或公众参与方式对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调查,做定性的调查,定性调查并不能真实、确切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2.2环境影响尚未全部显现[3]
通常在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期间,多数项目现状车流量达不到运营初期设计值,各敏感点噪声影响尚不明显,一般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不会对环评及批复所要求的降噪措施及时实施,而营运期一旦全线贯通,车流量将会迅速增加,若敏感点噪声出现超标,将难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公路项目对生态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累积影响,环保验收时公路项目试运营时间短,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影响还未显露,措施有效性难以验证,而环保验收进行的野外调查本身也有局限性。
2.3施工期环境监理落实不够
公路项目施工对沿线环境的扰动影响较大,为确保设计、施工期环保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公路建设项目仅能提供施工期环保总结报告,关于环境监理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未真正起到现场监管的作用,难以作为项目通过环保验收的依据。
2.4与环评单位缺乏信息交流
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结果,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验收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上的2个重要环节,环评单位与验收调查单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信息交流。目前,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单位与环评单位信息交流还不够,有时不能及时解决验收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5无完整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水土保持调查、景观影响调查、交通噪声影响调查、水环境影响调查、大气环境影响调查等。目前并没有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公路验收调查状况,因此没有完整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来反映公路建设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
3对策及建议
3.1加强施工期管理和环境监测
加强施工期管理和施工期的环境监测。施工期环境监测主要对施工期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影响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来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以便于施工期环境管理有的放矢。通过施工期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公路建设施工期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调查的有效性。
3.2实施跟踪监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鉴于部分公路项目存在噪声、生态影响尚未全部显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环保验收阶段要预留敏感点声屏障位置和隔声降噪资金,营运期加强噪声跟踪监测和环保监督工作,一旦敏感点出现超标,及时采取或增补降噪措施;(2)对于长期累积的生态影响,应落实生态监测计划,在项目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后3~5年内,委托专业单位适时开展生态累积影响后评价,对于后评价中发现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补救措施。
3.3推进环境监理、完善全程管理体系[4]
建议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理的合法性。在现阶段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拙上,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公路行业环境监理的技术规范和现场工作指南,完善技术指标体系,明确环境监理单位的相关职责。一定要构建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到环保验收、后评价的全程环境管理体系。
3.4加强环评与验收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
为了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效性,应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在设计中应满足竣工验收时达标的要求,环保措施设计中应满足污染物监测采样的要求,生态环境本底值的调查、监测应涵盖环保验收的范围。反之,验收调查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应及时反映到日后的环评报告中。协调好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保证二者之间的顺利交接,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高有效性。
3.5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多样化
常规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监测指标,而对于生态环境的调查往往是定性评价。因此应针对竣工验收监测指标体系中的生态环境监测因子,应用遥感调查技术方法,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验收。遥感调查宏观、客观、动态,可以分析公路建设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变化,可以为竣工验收调查提供更全面真实的数据。采用多种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监测验收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中的各种指标数值增强验收调查的说服力度,提高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有效性。
4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致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环境监测指标建立和验收技术方法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定量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方面的监测内容,通过合适的监测因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公路施工期和营运期影响,为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依据。为了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效性应加强施工期管理、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采用多种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完善营运期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以及协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EB/OL].law-lib.com/law/law view.asp?id=16978,2002-02-01.
[2]艾志敏.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生态影响调查[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163-165.
[3]曹力媛.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02(2):7-8.
关键词:环境意识 农村地区 济南市
一、调查简介
本次调查选取了济南市龙湾村、大王庄、娄家庄、艾家村、东关村和乔楼村六个村庄,综合考虑了济南市各村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等因素,在济南市的农村中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可以为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提供很好的论据说明。在各村中,按照5%的比例随机抽取样本。
在具体调研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一对一入户访问的方法,以充分保证每一份问卷的质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有效回收140份,回收率100%。按性别分,男性为68人,占49%,女性72人,占51%;按年龄分,20岁以下的人占10%,20 ~39 岁的人占36.4%,40~59岁的人占37.1%,60岁及以上的人占16.4%;按文化程度分,小学及文盲的占2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3.6%,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4%。调查对象从各个年龄段、性别以及文化程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合理体现,因此说,在济南市农村居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人对环境的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行为的内在原因。 环境保护的意识受到环境知识的影响,并最终体现在环境行为的落实上。
环境知识
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知识相对比较贫乏,这种环境知识的欠缺容易导致环境意识的脆弱性。在对环境一般认知情况的调查中,笔者结合农村实际一共列举了五个基本概念:“白色污染”“有机农业”“三废”“水土流失”和“垃圾分类”。结果显示,该题目答对的平均值仅为2.3643(
另外,济南市农村居民对一般农业环保常识的认识程度较高,但是对于环境法律常识认识较少。环境法律知识的欠缺会直接降低农村居民对自身环境权益的认识度,增大农村地区环境恶化的风险,更甚至导致农村地区居民以法律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环境意愿。
环境意识
前文中已经提到,环境意识包括了人们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为了更好的反映当前济南市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状况,笔者尝试从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紧迫性的认识、对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以及环境保护的态度等维度进行分析。
济南市农村地区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认识较低
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居民对于当地的关注度最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大多数农村居民还不认为环境问题是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有59%的农村居民对于“我们应当先提高生活水平再谈环境保护”表示赞同。
济南市农村地区居民对目前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保护状况的满意度较低。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比较,笔者发现青年人不满的比例最高。在解决环境问题有效手段的选择上,多数群众倾向于或是向政府部门反映,或是借助于新闻媒体曝光。但是,我们不可不注意的是,当前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解决渠道缺乏畅通性。有的居民反映,现在农村存在“媒体到村里来必须先和镇上‘打招呼’”、“建议信写了五年也没有回应”、“检举电话打了也白打”等情况。
济南市农村地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一般
与政府、企业、村干部相比,农村居民往往把自己看成是环境问题的受害方,而非保护环境的执行方,承担的责任较小,倾向于依赖于村里自治组织和政府来进行环境保护。
济南市农村地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较高
为了周围环境的整洁,大部分村民表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 “假如现在村里组织统一回收生活垃圾,但要向村民适当收费”,大多数村民对此表示支持。
总体上看,济南市农村地区居民环境意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矛盾性。一方面对当前周围环境不满,但却认识不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怀有良好的环境意愿和环境价值取向,但却不愿挑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这从一侧面表明,济南市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环境行为
虽然环境意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这仅仅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善的行为倾向。调查发现,具备了一定的环境意识不一定会产生保护环境的行为。一般来讲,从意识到行为需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
调查表明,农村地区居民实际采取的日常环境保护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对于可能增加支出及降低生活便利性的环境保护行为则相对较少采用。节约用水/用电/用气成为人们最常采用的环保行为。例如,“购物时不要塑料袋”的比例相对较低。有一位观察特别仔细的村民告诉笔者,“每天早晨人们拿一个碗去买豆腐就可以,但是,人们习惯上要一个塑料袋”。
调查发现,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对于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养成意义重大。以焚烧秸秆为例,由于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政策和规定,表示“从未焚烧”的农村居民达到了63.6%。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农村环境工作中的角色意义重大。
三、理论视角的阐读
(1)环境建构主义的视角
按照环境建构主义的解释,“人们眼中的自然环境,是他们经过头脑加工的自然环境。” 环境问题被世人所意识并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问题才得以建构。
当前在农村地区,我们应该防止一种环境意识解构的倾向。不可否认,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受到其他问题的影响。当前农村地区各种问题凸显:贪污问题、农村医疗问题、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对象。但是,当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时,农村居民中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对于当地环境保护的“失望感”。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对于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怀疑、对于农村环境问题闭口不谈,或者直接无奈摇头“这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2)社会运动的视角
成功构成环境问题,还需要有一个数目庞大的关注群体。庞大的关注人群的支持不仅标志着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而且在引起政治关注上也构成了很有价值的资源。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种集体环保活动向的转化。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当农村居民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其所具有的维权意识将会受到刺激并向维权行动方面转化。但据调查,当前农村居民维权的渠道还很不畅通。这就造成了一种困境,即人们日益提高的环境维权意识与当前维权渠道不畅通之间的矛盾。当这种矛盾不断积累时,人们所具有的环境意识就有可能“突围”,即以的形式表现出来。
(3)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
一般而言,农村女性居民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和互动较多,更为“亲近”农村环境。 农村地区女性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调查发现,与男性居民相比,农村地区女性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并不高。分析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地区女性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受限。
本次调查只涉及到济南市的六个农村,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其居民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也往往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笔者可以就济南市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做出一定的总结分析,并期望对以后农村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调研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启臻 《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调研世界 2001年04期
一、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展土壤基础调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强化污染源监管、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组织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土壤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意义重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统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
二、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以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管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和人员,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五)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实行防治结合。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分步实施。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土壤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土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防治土壤污染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在同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责,积极协调国土、规划、建设、农业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六)主要目标。
到2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完成国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有所提高。
到20*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三、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七)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对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耕地提出调整用途的意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引导和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建设,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八)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结合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监督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和修复,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
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加强对化工、电镀、油料存储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区域性或集中式工业用地拟规划改变其用途的,所在地环保部门要督促有关单位对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的结论作为规划环评的重要依据。同时,要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程序组织审查规划环评文件;对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区域,环保部门依法不得批准该区域内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
造成污染的单位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其所承担的修复和治理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
造成污染的单位已经终止,或者由于历史等原因确实不能确定造成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有关人民政府依法负责修复和治理;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修复和治理。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
四、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
(九)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质量管理,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调查的进度和质量;在搞好调查成果集成的基础上,组织对调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做好数据、文件、资料、报告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好实施。组织制修订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判别、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等标准,不断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十一)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专门人才。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预案。编制国家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应包括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十二)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筛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重点支持一批国家级重点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为在更大范围内修复土壤污染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十三)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地方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投入每年有所增长。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壤污染防治,保证资金逐年增加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地方也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我部将协调中央财政部门视情况对地方土壤污染防治给予资金补助。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关键词:环境保护;评估;饮用水;水源地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31-03
1 饮用水水源地概述
饮用水水源地是关乎饮用水安全与否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方法,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国家环境环境保护部制订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标准中建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从三个层次对水源地进行量化评估。
2 评估指标体系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第一层;系统层为第二层,包括取水量保证状况、水源达标状况和管理状况;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取水量保证率、水量达标率、水源达标率等13项指标。第二层和第三层指标分别赋予其权重,权重值见表1。
3 各指标层的量化
3.1 取水量保证状况
黔江区行政区域内共有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为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保证状况(WG)用取水量保证率WGRi表示。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取水水位不低于设计枯水位时,WGRi为100%,否则,WGRi为0。行政区域内取水量保证率为参与评估水源取水量保证率的均值:
3.2 水源达标状况
水源达标状况评估内容为水量达标率(WSRi)和水源达标率(WQR)。
单个水源达标时,WQRi为100%;否则,WQRi为0。行政区域内水源达标率WQRs为达标水源数量之和与饮用水水源总数量的百分比。
3.3 环境管理状况
环境管理状况用MS表示,评估内容为保护区建设、保护区整治、监控能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管理措施等5项。
3.3.1 保护区建设
(1)保护区划分。保护区划分状况用保护区划分完成率PD表示。参照HJ/T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分保护区并获批复,则PDi为100%;否则,PDi为0。区域内保护区划分完成率:
(2)保护区标志设置。保护区标志设置状况用标志设置完成率PS表示,依据HJ/T43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完成标志设置的,PSi为100%;未依据HJ/T433设置的,PSi为60%;未设置的,PSi为0。区域内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
(3)一级保护区隔离。一级保护区隔离状况用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PF1表示。单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
区域内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
3.3.2 保护区整治
(1)一级保护区整治。单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整治状况用一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PCR1表示,包括建设项目拆除完成率BCR1、排污口关闭完成率DCR1和网箱养殖拆除完成率CBR1三项指标。一级保护区整治率PCRli为3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3项指标均指评估时段内完成量,无需整治指标的完成率视为100%。
(2)二级保护区整治。单个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情况用整治完成率PCR2表示,包括点源、非点源污染控制及治理状况。分别用保护区内排污口关闭完成率DCR2、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完成率DDSR2、分散式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完成率LWUR2和网箱养殖整治完成率CRR2共4项指标表示。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为以上4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无需整治指标的完成率视为100%。
(3)准保护区整治。单个水源地准保护区整治的完成情况用准保护区整治率PCQRi表示,包括工业污染源废水达标排放率WRSRi、准保护区内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率TCWRi及水源涵养林建设完成率WCRi。准保护区整治率为以上3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无需整治的指标,PCQRi视为100%。
3.3.3 监控能力
监控能力状况用WM表示,为常规监测MI、预警监控WE和视频监控VS的加权平均值,不需要建设预警监控和视频监控的,Wei和VSi视为100%。
3.3.4 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
(1)风险防控。单个水源地的风险防控状况(RPC)用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RMR表示,包括风险源名录完成率RDEi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DCBRi两项指标。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为2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已建立风险源名录的,RDEi为100%;否则,RDEi为O.已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的,DCBRi为100%;否则,DCBRi为0。上游及周边无污染风险的水源地,其RDEi和DCBRi视为100%。
(2)应急能力。单个水源地应急能力ERC用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EME表示。包括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与备案;应急演练;应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应急防护工程设施建设;应急专家库;应急监测能力6项内容。
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要求完成单项指标的,完成率为100%;否则为0。水源地可互为备用、有可替代的水源获实现多水源联网供水的,视同行政区具备应急供水能力,应急供水能力EMS为100%;否则为0。应急能力完成率:
3.3.5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MM用管理制度完成率MSR表示,包括水源编码、水源地档案制度、保护区定期巡查、环境状况定期评估、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公开6项内容。
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要求完成单项指标的,单项指标完成率为100%;否则为0。区域内水源地管理制度完成率:
3.4 综合评估
水源地环境保护综合评估得分用SWES表示,SWES=WG×0.1+SQ×0.6+MS×0.3。
经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黔江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综合评估得分SWES=90.2,为优秀。
关键词:环境知情权;基层政府;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3402
1研究背景
2012至2013年,多个环境敏感项目引发的进入高发期:2012年7月四川什邡反对钼铜项目,10月江苏启东反对达标水排海工程,10月浙江宁波反对PX项目,2013年4月昆明市民反对PX项目,5月成都市民反对PX项目等等。皆因工程项目制定时未能充分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征求民众意见,直到项目开工,民众以激烈的方式表达其质疑与反对之时,政府才认识到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其滞后反应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还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环境信息公开作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内在要求,是当前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众多事实告诉我们,当民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强烈诉求遭遇诸如河北小朱庄“红豆官”类的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不力时,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需求。
2012年10月底,环境保护部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扩大环境信息公示范围,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同时,为使民众能以合理合法的渠道参与环境保护,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也是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暴力冲突事件,《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对污染环境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这一规定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失责具有强有力的问责效用。
学界同样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出了努力,但学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偏重于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公开,忽视了具有直接性和基层性的基层政府,缺少对地方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样本式实践调查研究。
单从立法上来看,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虽然在宏观上规定了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能、调查评价职能、监督检查职能等,但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诸如环境信息公开权利主体范围过窄,公开的环境信息范围单一、表述笼统、不具体,环境知情权缺乏相应的救济等。
本次调研希望通过了解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所在,为矫正环境不利益,保护公众环境知情权提供依据。
2研究目标、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2.1研究目标
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现状如何?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本研究着重从环境污染,公众环境知情权、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以具体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了解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的现状,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2概念界定
(1)环境信息。
笔者认为,环境信息是指政府环保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或者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
(2)环境知情权。
笔者赞同王在其著作《环境知情权保护立法研究》(2011)中指出的环境知情权概念,即社会成员依法享有获取、知悉与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有关的环境信息的权利。它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行使环境监督权的前提和基础。
(3)环境信息公开。
笔者认为,环境信息公开即是环境信息特定所有之主体,应环境信息需求主体之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而进行收集、整理、制作和环境信息等行为的过程。
2.3研究
(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调查以W市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30日。主要以W市居民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年龄从18岁以下到60岁以上不等,包括农民、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户、政府工作人员、其他机关工作人员、学生等。共回收问卷360份,删除个人信息不完整或题目没有完全作答以及明显作答不认真者10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350份。建立数据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此外,本研究还运用了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2)样本特征。
在350份有效问卷中,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性别:男性180人(51.5%),女性170人(48.5%);(2)年龄分布:低于18岁的有46人(13.2%),18岁到25岁之间的有57人(16.2%),26岁到35岁之间的有62人(17.6%),36岁到45岁之间的有57人(16.2%),46岁到59岁之间的有77人(22.1%),60岁以上的有51人(14.7%);(3)文化程度:小学文化26人(7.4%),初中文化62人(17.6%),高中(中专)文化124人(35.3%),大专文化72人(20.6%),本科及以上文化67人(19.1%);(4)职业:农民5人(1.5%),企事业单位职工57人(16.2%),个体户36人(10.3%),政府工作人员67人(19.1%),其他机关工作人员108人(30.9%),学生88人(25.0%)。
3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分析
3.1当地环境污染现状
在全部的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比较关心当地环境质量,不关心和无所谓的占少数。有54.4%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有污染但不严重,有27.9%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有污染且较严重,有11.8%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有污染且十分严重,只有2.9%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3.2当地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现状
在环境污染的原因方面,有半成多(54.4%)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地居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未形成节能环保的社会风气;有三分之一多的(33.8%)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政府监管不到位,污染防治投入不适应当地环境状况;有265%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污染企业违规生产,未采取相应的控污环保措施;有23.5%的调查对象认为环保法规不健全,不利于污染防治和监管;有20.6%的调查对象不关心环境污染的原因。由以上数据可知:第一,在诸多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上,公众环境权利意识淡薄和政府的不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不足是主要方面;第二,在造成环境问题的客观方面,政府的环境治理不到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保障当地公众环境知情权,重点需从公众自身和政府治理两方面入手。
在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承担方面,有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由当地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承担;有近4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由污染企业或者施工单位承担。此外,认为应由相关的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19.1%)、村委会或者居民委员会(11.8%)、本地新闻媒体(16.2%)承担环境信息公开责任的调查对象也不在少数。由以上数据可知,政府仍是环境信息公开的主力军,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仍需从加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角度着手。
在当地政府是否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这一问题上,近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全部公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认为公众应当有选择的公开一部分。这反映了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强烈愿望,也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当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现状
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方面,政府公布最多的几项环境信息分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42.6%)、环境质量状况(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41.2%)、环境保护规划(39.7%)、污染源日常超标、违规记录信息公示(33.8%)、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发生和处置情等情况(32.4%)。其他的环境信息,如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种类(29.4%),环境统计和环境调查信息(26.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其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25.0%),排污收费相关信息公示,依申请公开情况(23.5%)公开率较低,完善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应当全面、充分地公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在公开的形式方面,当地政府广泛采用各种形式,例如电视、广播(32%),网络(21%),手机短信(18%),报纸(15%)等方式,一方面说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选择方式多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今发达的媒体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提供了多种便捷的途径。
在公开的效果方面,26.5%的调查对象表示,公开的信息与自己的实际感受相差较大;22.1%的调查对象因为公开信息表述太过专业而难以看懂;14.7%的调查对象认为公开的信息过于笼统或杂乱;16.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公开的信息会对自己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可见,政府应当完善公开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4对策构建
第一,立法方面,一是扩大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除常规公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规划、污染源日常超标、违规记录信息公示等,还应当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种类、环境统计和环境调查信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其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排污收费相关信息公示等方面的公开工作。不断提高公开率,对于影响范围大,影响人群广的环境信息应当实时。二是将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扩大至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三是合理平衡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之例外情况,采取“概括+列举”的国际通行模式。四是设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标准,为落实相关立法提供执行、监督、救济上的配套程序设计。
第二,执法方面,一是应当设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建立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基层政府的作用并加强不同省份基层政府之间的协调。二是应当设立专门的行政复议机关,完善救济制度。三是政府应当采取更多样的环境信息公开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借鉴印度1995年“工业污染控制,评价和分级计划”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开的信息一目了然、简单明了。
第三,在公众参与方面,加强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衔接。在规定环境信息公开的同时丰富公众参与方面的相关规定,为广大民众和环保组织参与环保事业开辟道路,如山西省积极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等环节的环境管理,采用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地方性规定对环境知情和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国家立法也应考虑到此,对公众参与制定详尽的参与途径、方式、内容以及权利救济等。
参考文献
[1]贺桂珍,吕永龙,张磊,Mol Arthur P.J,冯嫣.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施效果评价[J].环境科学,2011,(11).
[2]王.环境知情权保护立法现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眼下,随着当代城市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关键因素,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城市建设来讲无疑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环境问题,从某个角度讲,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它对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才能保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城市文明建设。
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都属于社会系统工程,它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保护对于城市建设来讲其意义尤为重要。研究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首先立足于研究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是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和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措施。努力加快发展城市化建设,寻求良好的契机,与城市特色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从而促进城市规划建设逐渐完善。现阶段,因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不断增加,从而使人们的住房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居住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属于重点项目,科学的管理和规划是保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健康运行和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途径。现代化建设并非单纯的发展经济,也并非是用牺牲环境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是与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等协调发展,它的目标是使生态环境趋于平衡、使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积极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基础。良好的环境可以使城市的价值不断提高,吸引众多投资对象,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主要区域,在城市发展中,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促使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出现之后,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环保意识不强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层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而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建设,致使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还影响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将环境成本考虑其中,致使城市陷入环境危机中。
2、 大气污染
在城市的发展中,主要依靠工业建设,工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导致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从而将粉尘、臭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入到大气层中,严重恶化大气质量。甚至会让整个城市都被烟雾包围起来,让城市的居民被迫呼吸着受到污染的空气。城市中的大气质量日益恶化。且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在下雨的时候,随着雨水降临到地面,腐蚀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加剧建筑物、铁路、桥梁的腐蚀与破损,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汽车数量的增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量的汽车尾气以及汽车造成对城市空气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城市发展中,对于市政设施的要求较高,大量的市政施工中,地下施工较多,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同一地段的频繁开挖,不仅对城市的美化造成了影响,严重的是土建工程的施工产生了大量的尘土,污染了城市的空气。
大气污染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更是严重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城市道路下面所布置的管线交叉纵横,存在多头管理,各部门报规划不能协调一致,建设资金独立。常常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挖路面,造成城市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施工造成扬尘污染。
3、水体污染
工业生产的废水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污水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中,对水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并且随着工业建设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这种态势会逐渐的加剧。如果我们在持续不关注水污染的发生,那么能够使用的水资源会越来越少,我国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供水危机。另外,城市人口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水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破坏了水环境。
4、 垃圾污染
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形势下,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生活垃圾,对于垃圾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回收率低。这些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在城市中长期的存在,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
5、噪声污染
噪声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三、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现阶段人们比较关注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探索,用科学的规划来对城市建设进行指导。城市规划的重点就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积极构建规划体系,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满足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为了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不断提升,按照我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针对目前城市规划中环境污染的实际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
这些前期准备包括:用好相关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等;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大气、水体、噪声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环境规划应该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用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2、科学处理垃圾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以变废为宝。垃圾处理可以分四个层次开展:首先对垃圾进行分类,把能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其次,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垃圾通过堆肥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再次,对可燃物垃圾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尽量焚烧;第四,对没有其他办法进行处理的垃圾应实施填埋处理办法。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是不被人们所欢迎的,属于一项厌恶性设施,对于那些选址在建成区的垃圾处理站,居民具有强烈的反对意见甚至上访。因此,环卫设施规划中对垃圾处理的用地布置必须考虑到居民的反映,要与实际相结合,统筹安排,立足长远,妥善处理新建与改造的关系。
大气排放规划
就是在城市大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并分析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根据即定的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排放限度,制定科学的排放规划。目前情况下,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中,落后的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这带来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由此可见,规划的长远有效方式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使燃烧效率提高,尽量使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例如: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采取区域集中供热、改变千家万户的小烟囱的状况,通过遏制污染源和进行创新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有效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加强遏制污染源,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倡公共交通,推广新型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的原则,各部门在敷设管线时要一次到位,否则不允许破路施工,以避免“天天挖沟”现象发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选择耐污性好的树木品种,有效达到植物净化。
4、规划水污染控制
从眼下国内水污染的状况来看,要想实现没有废水、减少废水工艺的清洁生产,就必须通过制定规则,限制排污量。关键就是积极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资源利用率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控制污水排放量,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加强治理,从而获得显著的水资源保护成效。5、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减振、消声等技术进行治理,减少噪声污染。在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松要求,即建设该处的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城市噪声。
结束语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标志城市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城市规划中要进行环境保护,也要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培养人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罗上华,马蔚纯,王祥荣,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J].生态学报,2003.
关键词:城市道路; 环境影响; 评估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98-03
1 引言
城市道路担负着市民出行的重任,担负着城市经济发展所需交通基础建设的需求,加快城市道路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道路的新建或改扩建,在施工过程中和运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就城市道路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减少生态环境影响,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道路选线方案评估要点
(1)道路选线方案重点关注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建设规划)的要求相符性。
(2)道路选线避开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等环境敏感区并与其保护要求相符。
3 道路工程建设内容评估要点
道路工程建设内容主要评估技术要点包括建设道路的性质、组成(如是否有桥梁、隧道、地下通道以及其他配套工程等,或交叉断面的设计)、设计车流量(一般情况下应按近、中、远期分别说明)、长度、红线宽度、走向、占地类型及面积、拆迁情况(拆迁规模和拆迁主体)、起止点以及主要关键节点的桩号、土石方工程量、排水工程(雨水和污水)、施工方式及施工工艺、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进度安排等。
4 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估要点
4.1 自然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要点
包括调查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土壤、水土流失、生态、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内容。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详细调查。
4.2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估技术要点
声环境现状调查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及周边环境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交通噪声点位和声环境敏感点位进行检测,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在现状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
4.3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估技术要点
包括评价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调查与评价(若不涉及地下水,可以省略该部分内容),可采用收集资料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工程线路涉及的地表水体的地理分布和水质现状;工程涉及的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分布、水质以及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查和评价。
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估技术要点
重点调查和评价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可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资料,或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4.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估技术要点
结合项目生态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对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4.6 环境敏感区和环境保护目标评估技术要点
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确定的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以及通过环境影响识别和现状调查评价确定的需要保护的主要目标(包括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重点关注是否明确给出了敏感区及保护目标所处位置,与本项目的关系、规模、保护级别、保护时限、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保护要求;是否采用图表方式给出了规划线路及配套设施与环境敏感区及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
5 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5.1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第一,结合施工时间安排、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工艺以及周边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对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注意施工噪声的叠加影响分析。第二,全面准确预测与评价道路(含高架线、地面线、过渡段)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应根据工程特征及周边环境特点,设计不同的预测情景。第三,明确给出工程交通噪声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受影响的人口规模,不同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第四,明确给出噪声防护措施建议、防治效果要求及投资估算。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第一,明确给出施工期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以及水环境影响程度。尤其对于涉及水体的项目,结合项目涉水工程与水体的关系、涉水施工工艺、施工时间、施工场所布置等,预测与评价工程建设期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第二,对于存在配套设施的项目,明确给出项目运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主要污染物的类别,排放去向以及水环境影响程度,明确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的要求。第三,对于穿越地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Ⅱ类水体和重要自然湿地的规划线路,提出线路走向调整的合理意见并说明建设单位的采纳情况,尽量绕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第四,预测和评价地表水径流(主要考虑初期雨水)对工程所涉及水体的影响。
5.3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其他环境影响
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第一,结合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运行线路以及周边敏感点的分布情况等,对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环境空气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主要考虑施工粉尘、施工机械废气、沥青烟等对环境的影响。第二,结合道路运营期车辆及交通流量情况,分析和评价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第三,若工程有配套站点等存在,则考虑配套站点可能对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若工程涉及隧道工程,则考虑隧道风塔废气对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
5.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第一,结合工程施工期间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有拆迁建筑垃圾、清淤淤泥、弃土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第二,若工程涉及配套工程,应分析其配套工程在运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若工程涉及地下水,报告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中相应要求,预测与评价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5.6 生态、景观影响评价及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客观、准确地分析规划实施对城市生态敏感区域(如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区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绿地、植被、古树名木、珍稀物种或农作物的损失情况,明确给出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生态影响防护和恢复措施要求。
6 环境影响措施评估要点
6.1 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根据工程施工特点以及敏感点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期噪声排放限值标准》提出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根据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噪声影响预测分析的结果,明确提出降噪措施确定的原则,给出采取措施的区段、方式(如优化路线设计方案、使用低噪路面结构、采用声屏障降噪、环保拆迁、对敏感点上隔声窗、功能置换、加强交通管制等)、投资估算以及降噪效果等,并明确降噪后所达到的标准要求。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及声环境标准要求,提出噪声防护距离和规划控制要求,防止产生新的噪声超标问题。
对于新建道路工程,采取保护措施的原则一般为:①项目应优先采取主动防护措施,使敏感点处达到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②在无法达到上述的情况下,采取被动防护措施,使敏感点室内声环境达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等规范性文件要求。
对于改扩建道路工程,采取保护措施的原则一般为:①项目应优先采取主动防护措施,使敏感点处的声环境质量不劣现状;②采取主动防护措施后,虽然劣于现状,但仍能够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划;③在不能达到前述要求的情况下,采取被动防护措施,使敏感点室内声环境达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等规范性文件要求。
6.2 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明确施工期生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收集及处理措施、排放去向、排放标准;对于涉及水体的项目,则进一步从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场地选择、工期安排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施工期间水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根据工程特点提出工程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对于设有站点的工程,分析站点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方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以及排放标准要求。对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以上水体的桥梁,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提出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对于隧道工程等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环境影响的,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6.3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针对施工粉尘、施工机械废气、沥青烟等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若工程设有配套站点,针对配套站点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提出对应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6.4 生态保护措施及水土保持措施。
主要技术评估要点包括:工程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能有效的避免或缓解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及建议,可结合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及水土保持方案,提出有效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的措施,保护文物、景观协调的工程优化设计要求,工程建设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和草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或补偿。严格控制路基、桥涵、隧道、立交等永久占地数量;尽量减少施工道路、场地等临时占地,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等。
参考文献:
[1]吴南江.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分析[J].工程科技,2017(1):96.
[2]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