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1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 创业

职业教育在国际上越来越得到重视,各主要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国家均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各国家正努力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政策,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世界各国正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要在政策上使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更灵活,逐步建立开放的、面向市场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

一、改革职业教育,提高国家竞争力

世界各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2000年以来,美国技术性劳动者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其中70%的岗位员工都通过各种培训机构得到技术上的专业培训,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劳动者技术水平。该国政府通过两项法案加大对职业教育专项拨款的力度。欧洲工业强国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重视,通过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制度,拓展培训领域,调动用工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较好效果。澳大利亚通过职教内容的调整,强调了对教学内容适应性的重视,使得该国的职业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相适应,建立起以终身学习为指导方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二、倡导终身教育思想,使中等职业教育与各级教育衔接

世界各国正在倡导终身教育思想,使民众明白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调动青年人和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职业教育与各级教育衔接的方法,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使职业教育者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在韩国,中职教育学生约占适龄学生的40%。为了加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韩国对职业教育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投入上予以保障。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该国规定,高中毕业生也可通过考试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毕业之后享受大学学历水平待遇,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选择渠道,也为职业院校的招生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进入,职业院校的整体学生水平和培训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促进了该国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学生在毕业之后,既有较高的基础文化水平又具有较好的职教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英国通过让职业教育享受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的政策,为职高学生提供进一步到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这样使得职业学校学生有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毕业选择,增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

法国和德国也通过类似的政策,让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有了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上没有进入过专业职业学校学习过的劳动者,政策上也予以照顾,让其在达到规定水平考核的基础上具有进入到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机会,促进社会整体的技能培训,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保持国家的竞争力。

三、拓宽技能专业面,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教育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欧洲,《就业指导纲要》强调了要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业各项政策予以降低,免除一些创业的费用,为青年人自主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据统计,美国大量的职教毕业生在学业结束后进入到IT、餐饮、通讯等行业创业,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使得该国的经济因有了技能型青年人才的参与而更为活跃且具有多样性。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展现代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在世界上技能的发展和延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知识或技能,学徒通过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并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通过借鉴传统学徒制的优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积极创建了现代学徒制度。欧洲在欧盟范围内成立了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加大各国之间的联系。

英国在现有学徒制的基础上,创设了“新学徒制”,学生在校时参与到学徒制培训体系中来。而对于企业,接受学徒制培养的学生,政府资金上有补助,同时企业可参与学校对学徒制培训的内容、方法的规划,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这使得企业乐于接受这种体制。结业之后,国家承认学生获得的学徒资格。

参考文献:

[1]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1(1).

第2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利益主体;演变

作者简介:肖凤翔(1955-),男,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史可可(1984-),男,河南平顶山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3-0008-04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涉及诸多利益主体。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职业教育经历了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近代和现代形态。它们遵循各自内在逻辑和规律,其利益主体存在差异。分析和研究古代和近代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及其角色定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涉及到多方利益,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合理而准确地定位各个利益主体,明确各自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选择合适的干预行为,扮演好角色。现代职业教育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需要由政府主导;既要求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为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指导,又需要调动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实施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利益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互惠互利,实现多方共赢。

一、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古代的东方和西方,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但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角度,可以将它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形态。农业社会初期,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分工十分简单,但贸易或交换现象始终存在,人们通过实物或劳务形式交换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实物或劳务贸易为原始职业能够存在并得以分化,创造了物质条件和发展契机。古代形态职业教育只是作为“父传子”的家传世学形式存在,限于家庭手工作坊,满足农业生产或生活需要,规模小,父子即师徒,家庭成员是辅助劳动力,家庭是生产和销售机构。

(一)家庭是原始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家传和世学是原始形态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其基础在于家庭或家族。“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中最重要而特殊的是家族制度。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紧紧结合的团体’,并且是建构化了的,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育化’(enculturation)与‘社化’(socialization)作用以传递给个人。”[1]家庭或家族作为古代社会治理的最基本途径,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凡未经产业革命的地方,无论这地方是东还是西,生活方法在某一阶段内,都是以家为本位的,是即谓之生产家庭化,……社会是间接的,其所直接依靠以生存者,是其家”。[2]家庭或家族不仅是生产经营组织,也是维持自然经济劳动力再生产组织。家庭或家族作为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及再生产的机构,其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家传世学。家传表明古代职业教育的教育关系;世学表明家庭恪守“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信念,成为手工艺世代延续,不能改行的匠户。手工技艺传承与血缘关系的强化联系在一起,“父传子,兄传弟”成为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手口相传,直接行为模仿,成为该模式教育与培训的基本方法。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记录了家传世学的古代职业教育形式:人积褥耕可为农夫,积斵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家庭是最小、最牢固的原始职业教育机构。父传子、兄传弟的家传教育模式,口手相传,实际行为模仿的家传方法,既保持了职业技能的传承,同时也密切了职业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在客观上促成了职业教育模式的发扬光大。[3]

铁犁的使用极大提高农业生产力,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基于血亲关系的手工技艺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的需要,家传世学的教育形式演变为古代学徒制:初级的、未完全制度化的学徒制形态。古代学徒制使手工技艺传承给家庭以外的成员。古代学徒制形式在古代东西方甚为普遍,不仅木匠、鞋匠用学徒制培养,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书记员、雄辩家和法律家也都不同程度地依靠学徒制培养。[4]学徒们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竞争与交流,耳濡目染本行业技艺,在生产活动的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教育。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经济,体现出明显自然经济特色。庄园是典型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经济和社会组织,庄园里的自由农大都兼营诸如铁匠、木匠、泥瓦匠等各种各样的手工业,而这方面的知识、工艺和技术仍需要师傅或有专业技能人才通过父带子、师传徒、言传身教、口手相传的方式而得以继承与发展。庄园在其生产性质、组织及形式上,类似于一个大的家庭,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单位。因此,家庭是家传世学形态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利益主体。

(二)行会是中世纪西欧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行会作为工作组织和学习组织是中世纪西欧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手工业生产的繁荣和工商业的独立发展,商人阶层出现了。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外来者的侵犯,限制本地同行业手工业者间的竞争,商人和手工业者建立联盟,叫做行会(英文名为guild)。“行会是封建城市的商人和各行业手工业者为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的利益,在协议、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的组织。”[5]行会使学徒制度逐渐成为维持生产、发展生产以及传授技艺的制度。行会成为手工业者或商人的劳动组织和学习组织。作为劳动组织,它规定从事生产经营资格的准入门槛,生产、经营过程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道德规范,成为商业和手工业知识技能分配与控制形式,使从业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可以看作是行业标准的萌芽。“在行会制度下,工作组织本身就暗含了学习组织”[6]。作为学习组织,行会维护商人和手工业者利益,规定了从事某行业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手工业者加入行会的义务、学徒期限、师傅有接收学徒的权利,同时,有为学徒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设施、传授工艺技能的义务;学徒应尽的义务包括:悉听师傅指教、保守行业机密、恪守行会道德规范等。学徒出师后的义务包括:感恩师傅及行会等。行会的产生,规范了古代学徒制度,使手工艺技能、行业道德、师徒行为等有了刚性要求。随着生产的扩大,有的行会还自行筹款以及聘用教师,建立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如英国的出版业行会学校,德国商人联合会开办的补习学校对学徒进行商业教育,不同类型学校中的技术训练开始代替作坊中的学徒制度。行会成为中世纪西欧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在行会的监督领导下,学徒制度逐渐成为维持生产、发展生产以及传授技艺的制度。……在行会成立之前,它只是作为一种私人的习惯而存在。随着行会的成立,学徒制度逐渐具有社会性质,最后完全置于行会的控制之下。[7]

由于家庭(包括西欧中世纪庄园)和行会生产经营的动机就是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获得自身的利益,同时,能够支配利益的生产,决定利益的分配,也能够主动获取利益,由此观之,家庭和行会构成了古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二、工厂与行业组织是近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在商业经济状况下,学徒是在他的主人直接监督之下学习生意的,教育一般是在主人家里进行。这种人身依附的教育与培训既要让学徒养成工作和道德习惯,又要让他们增长从事生产和经商的技巧。当这些技术被机器化而体现在机器上之后,这种要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学徒教育就成为不必要了。再者,雇佣者和受雇佣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人身依附和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的关系。[8]雇佣与被雇佣之间的关系走向工厂或企业,蔓延至整个社会。为了适应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最大的利润,需要培养出大批量高素质劳动力。于是,近代形态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工厂化”的特征。与此同时,工作过程细化,逐渐“岗位化”。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的原则,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样,把每一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为各个构成要素。[9]大工业改变了原来学徒制中全程式教学模式,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操作性强的工序。

机械工人讲习所是工人职后技术培训的一个有益尝试,盛行一时。培训几乎都涉及到职业技术,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工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艺等素质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特点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以灵活多样的原则对有工作经验的在职员工进行独立于学校系统之外的职业教育;大多由私人创办与组织,政府虽给予一定的资助,但基本上放任自流,不予干涉。也有一些开明的工厂主为自己的员工开办了业余培训,英国的“工厂学校”就是一例,针对本工厂的需要进行工厂现场教学和训练,强调实用的工艺知识与工艺技术。日本在近代化初期模仿、引进并创新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本国实际创办了极具私人性质的工厂式培训,在国内受到了政府、私营机构尤其是工厂的高度重视。在资本的疯狂扩张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推动下,生产技术得以变革,生产方式转变加速,师徒之间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先的人力被机器取代,原先的家庭个体手工工场被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取代,原先相互尊重的父子般的师徒关系被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取代。工厂的标准化、流水线及分工合作式生产,使得生产过程对一般员工的技能要求降低,且趋于简单化,而培养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也逐渐由传统学徒制式的“师傅—工匠—学徒—劳工或佣人”的过程过渡至近代工厂式“领班—熟练工—半熟练工—劳工”的过程。比之原来的学徒制,生产过程变得简单而迅捷,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周期大大缩短,技术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增加,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利益的占有和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掌握和控制的,只有生产资料所有者,才能在利益归属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够主动获取利益,才是利益主体。[10]工业化的初始及相当长的时期,社会奉行“以工厂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工厂与行业组织成为大机器生产的主体和监管者。利益主体是具有自身利益愿望并能自主地行动实现其愿望的个人或由个人组合成的群体或组织,工厂与行业组织作为大机器生产的主体和监管者,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及设备,能有效反映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决定着劳动力供需机制,是工厂经济及整个社会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工厂和行业组织成了近代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三、国家、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构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一)国家、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条件

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显示,古代形态职业教育只涉及到生产主体本身,成为家庭或行会的责任;近代形态职业教育面临大机器生产过程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专业化,现代学徒制的产生意味着工厂与行业组织成为制度化的职业教育组织,职业教育的专业组织与生产单位或组织同一;在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与现代国家兴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涉及到较过去更多的利益主体,其前提条件为:

1.职业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的公益事业。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社会组织的分工日益复杂化,教育部门成为专门组织,尤其是职业教育已从经济组织中分化出来,成为全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有两方面意义:其一,教育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职业角色。“职业角色在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化。教育是生成社会角色的过程,职业角色是重要的社会角色,其角色规范要靠胜任职业活动必须的专业素质支撑,学习者通过工学结合的教育过程生成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在不考虑职业岗位供给的前提下,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职业人,是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基础。”[11]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责是维持社会生产所需各类人才及合格劳动力,它是面向国家范围的全体行业和全体公民的公益事业。它只能由国家来承担,而不能由任何其他组织或机构来承担。市场主体本质上的趋利性决定,基于市场机制驱动的任何主体都不愿也无力承担履行这项职能。其二,教育促进个体以职业角色为核心的社会化过程,提高个体生存能力及其质量。促进个体以职业角色为核心的社会化过程是国家不容推卸的责任,是教育作为公益事业对每个公民的关照。职业角色是个体胜任所要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基础与核心。教育的使命在于使学生具备胜任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帮助他们逐渐生成社会角色的素质。教育的任务在于,生成所有社会成员或角色所必需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是所有职业角色必须具备的共同素质。因此,职业角色规定教育目的的职业定向性的实质,国家教育目的对职业教育所要培养人才质量规格的预期,个体按照教育目的要求形成职业角色必备的共同素质,国家有义务为个体以职业角色为核心的社会化过程创造条件。

2.国家承担的义务与企业、学校的权利。社会建制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相关的社会活动组织系统。企业是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而形成的经济组织系统,学校是维持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组织系统,二者均是社会建设的特定形式。企业和学校的存在与其享有的基本权利直接相关,它们享有的基本权利源于国家的义务。现代职业教育仅靠学校或企业不能胜任培养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二者合作,共同承担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本质上是经济组织,其使命是为公众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依法纳税。与其义务相应,企业有权从社会无偿获得生产经营所需劳动力,企业的这一权利源于国家的义务,即它通过纳税把培养合格劳动力的任务托付给国家。国家把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任务委托给学校,并为学校提供办学所需经费。学校从国家获取办学经费,却不胜任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作为社会建制的企业和学校,在其履行社会职能方面陷入困境,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这时,国家有义务帮助它们。因此,国家承担的义务与企业、学校的权利契合,便使国家、企业、学校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主体。通常,国家委托政府监管职业教育,行业组织或专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指导等,它代表企业利益并与政府管理部门沟通,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国家、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权利是主体借助契约设定的结果,义务必包含于权利之中。因此,义务是判断权利存在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在现代社会,教育是公益事业,其运行有赖于全体国民通过纳税实现的经济支持。国家承担了代纳税人办理税收事务,代纳税人管理教育的义务,因此,国家承担了发展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合格劳动力的义务。各个国家为实现其利益,推动工业化进程,在国家力量的参与下,逐渐建立起现代开放的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兴衰成败通常是与政府的干预有着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运行始终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对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国政府都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成为影响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行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热情度高升,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在重视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同时,反思其内在价值。

社会主体的活动与其追求的利益相关。就维持现代职业教育运行而言,既涉及公共利益,也关系经济利益。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利益主体包括:国家、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从相关利益的角度看,国家、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与公共利益相关,国家、行业、企业直接与经济利益相关,政府、学校属于纯粹的公共利益相关者(主体)。国家通过委托学校大力创办与发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接受教育、获得职业、实现价值的需求;通过委托企业行业开展经济活动,发展生产力,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其最大的利益诉求是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政府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通过设置机构,依据行政手段管理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通过经济手段为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最终实现维护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的利益诉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利益诉求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业组织则是联系企业与政府及学校的中介组织和重要桥梁,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企业及学校提供指导,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的来说,不同利益主体——国家、政府、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等因各自的利益诉求而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任何一个利益主体的“一举一动”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利益主体,任何一方也不能离开其他而独立地存在。因此,国家、政府、学校、企业及行业组织等共同构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

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形态,与之相应,其利益主体也随之变化。古代形态职业教育分为原始形态和古代学徒制阶段,其利益主体分别是家庭和行会,它们控制和影响劳动力再生产,成为影响手工技艺技能传承利益主体;近代职业教育适应大机器生产对劳动力职业技能的需要,现代学徒制成为近代形态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工厂和行业组织为了其经济利益,成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履行培养训练学徒职业能力使命;现代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公益事业,国家与企业学校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的责任,国家、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构成了利益相关的共同体,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利益主体。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34.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7.

[3]郭守佳,赵冬梅.试论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起源[J].兰台世界,2011(11).

[4]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

[5]武汉师范学院主编.简明知识词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153.

[6][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3.

[7]彭厚英.西方职业教育制度发展阶段综述[J].教育史研究,2002(2).

[8]布鲁柏克.教育问题史[M].吴元训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2.

[9]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30.

第3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终身教育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时期,当时我国出现了第一批军工技术学校。到前中国就有产业工人10万多人,产业工人队伍的出现是现代职业教育产生的基础。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在,不同时期名称不同,功能不同。其间,的实利主义教育奠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基础。1917年黄炎培、等成立中华职教社,提倡推广职业教育。1922年实行的“壬戌学制”是中国教育制度划时代的进步,是中国职业教育由近代进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论述以及陶行知以能否生利作为区别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主要标准,不仅全面揭示出职业教育的经济社会功能,而且抓住了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教育的本质。他们从职业教育功能来阐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把中国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也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存在两种教育分流模式:一是在高中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流;二是高中后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

(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看不到职业教育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而重视不够。

2.统筹不够,体制不顺。

3.模式比较落后,缺乏创新。

4.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有限。

5.发展不够平衡,地区差异大。

6.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存在“二难”“三不如”,即招生难、就业难,长线专业不如短线专业、农学专业不如工商卫生专业、正规学校不如社团私人办学。

三、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不足

(一)高技能人才之“荒”

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正面临着空前的“短缺”:我国人口约占世界21%,劳动力约占26%,而熟练劳动力只约占17.5%。据统计,全国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约1/3,技师、高级技师仅约为4%。技能人才的短缺,直接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瓶颈”,一些地方技能人才已经出现“断层”。技能人才的短缺不仅凸显了我国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技术,重学历、轻能力等价值评价的错位,也暴露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打破技术人才的“瓶颈”已迫在眉睫。

(二)高技能人才之“急”

我国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随着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批低技能岗位急需大量适应新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不仅集中在建筑、印刷、机械制造等行业,也出现在电子信息、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技能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生命。我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在生产一线必须有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作支撑,而解决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三)高技能人才之“需”

经济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呼唤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要实现由“世界加工中心”向“世界制造中心”转化,不仅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现实的需要,人才的短缺,给我们提出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严峻课题。

(四)高技能人才之“重”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的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是制约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技能与工艺的高技能人才。

四、新科技和经济国际化呼唤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社会需要多方面人才,合理的人才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多层次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它与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二者相互补充,不可替代。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飞速的社会发展,国家已开始集中一定的财力和资源,同时加大投入,依托现有的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决定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兴建一批示范性国家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每个基地每年至少达到600人次的培训规模。国家的重视,加速了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进度,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五、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

(一)科学定位,明确角色和地位

1.办学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取向

我国职业教育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以市场为取向的职业教育应选准与人力市场的接口,定位于培养第三产业的部分传统服务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技能型人才,包括技能、工艺、管理、服务等岗位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以能力为取向

以能力为本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职业教育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指顺利完成特殊岗位工作任务的技能性能力,包括排除工作障碍,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管理技能,承担工作任务的责任感和适应角色期待的职业道德,它是一种整合了岗位任务和工作职责的特殊技能性能力。

3.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就业为取向

以就业为取向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以就业为取向提出的依据是社会的现实存在,就业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即时就业,还要关注人的“生存性发展”,即使人具有“先就业,再择业;先从业,后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区别于非学历的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这就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与时俱进,推动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1.以市场为依据,以就业为目标,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用性,构建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结构

(1)做好市场调查,贴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2)制订好教育计划,搞好计划控制,严格计划的落实。

(3)不断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4)培养复合型人才。

2.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学为主体,强化职业教育质量意识,提高实效性,探索特色化的育人模式

(1)课程设置应有针对性和先进性。课程设置应有针对性,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领域、新成果,保持课程设置的先进性。

(2)课程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造成劳动力不断重组。在确保所有课程达到适度标准的同时,从纵深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职业性专业课程常以群体为主,在全面提高基础文化水平的同时,提倡柔性化教育,拓宽知识面和专业面,使劳动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迁移所学知识于新的环境。

3.以教学为依托、以实践为手段,积极推进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可促使企业最新应用的前沿技术及时与学校沟通,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适应企业的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要密切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结合,对学生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对教师实行“双师型”。

4.立足市场,着眼发展,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新空间

当前要着重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培养当地急需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精通具体实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促使大批毕业生走向农村,为三农建设服务。

5.推进终身教育,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融合网络技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更新教学内容,接转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高职人才培养近期“提速”――由三年过渡到两年[N].淮海晚报,2004-3-1(10).

第4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43-02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一次重申,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我国的这种新的职业观正好相适应。成果导向教育的成果在我国即是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成果导向教育与当代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重心、教育目标和办学方针等几个方面实现了较好的适应性,为中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一、教育理念方面的适应性

纵观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中的“四要旨”学说:“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学者杨智在《近代职业教育概念的辨析》中对职业教育是这样定义的,即职业教育是“培养个体从事某项职业所需之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个人谋生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职业教育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强调“国家要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生教育理念、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在中西方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观,是现今国际先进的教育方法。美国教育家斯派蒂、斯洛克、布兰迪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以成果为基础的教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所研究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促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从重视资源投入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成果,以使人人都能学会。核心思想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学校、教师“教了什么”。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及其课程发展理论一直备受各国的关注,影响了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获得众多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界研究人员的重视和认可,被公认为“追求教育卓越的一个正确方向和值得借鉴的教育改革理念。”该教育方法强调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倒推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通过更务实更可行的教学内容、更灵活更多样的教学手法和更科学更严谨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达到既定的教学成果。成果导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核心能力(学习成果),再设计能力指标做为绩效衡量标准。核心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沟通整合(协作力)、学习创新(学习力)、责任关怀(责任力)、问题解决(执行力)、专业技能(专业力)、职业素养(发展力)等能力。成果导向教育不仅侧重传授知识更侧重能力的获得,正好与当代职业教育的理念相适应。

二、以技能培训为教育重心方面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通过不断应用和发展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的。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成果导向明确二十一世纪参与国内及国际竞争所应具备的能力的转变,执行能力对应创新能力、服从能力对应网络信息能力、加法对应减法能力、稳定发展对应客户导向能力、组织忠诚能力对应领导能力、知识是力量对应能力才是力量等各种能力的转变。传统的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随着新的职业岗位不断出现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果导向教育实施中,就是要强调技能培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研究开发和巩固职业教育实践资源,采用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和校企合作的模式,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可供实践的基地平台,使学生真正的实现学有所用,学能所用,理论与实践合为一体,切实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能力。

国内国外的经验都强调职业技能培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而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渠道。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人才,社会还需要具备现代信息社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即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优良的品质等。发展成果导向教育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起源于学徒制,其中的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实践,强调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英国的三明治(实行边学习边工作的办学模式,也称工读交替);美国的合作教育,学校到职业生涯的教育思想,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的一体化培养等。

成果导向教育强化克服职业教育中关于实践教学问题;强化技能培训不仅要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技能型教师队伍,通过技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技能型学生,在教育中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强化技能培训还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劳动实践的业务能力,使学生胜任一岗或多岗的业务处理操作能力。例如汽车维修专业必须掌握具体的维修技能;会计专业必须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处理等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以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职业要求,提高其生存竞争力。

三、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方面的适应性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职业能力的教育形式,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与素质、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为主的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课业学分,而是在于学习历程结束后学生所拥有的能力,重点在于确定学生的毕业能力。毕业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组织领导和策划的能力、分析及综合信息的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可以通过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较复杂的任务来获得。掌握技能的目的即是能够应用其就业或创业,获得生存于社会的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了解就业创业过程中所必备的技能;帮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社会、把握社会进而适应社会;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深入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成为独立的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就自己的就业创业梦想;主动就业和积极创业,使其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果导向教育是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希望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创业的能力,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核心能力,以确保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适应当代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社会化办学方针方面的适应性

陶行知先生的“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的教育思想,我们应重视社会化办学的方针和举措并不断创新。 社会化办学,具有综合化和民主化的特点,涉及范畴广泛。社会化办学就是采取实训基地社会化、职业教师队伍社会化、学校管理社会化、教科研工作社会化、职业就业工作社会化等措施。

职业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模式,需要广泛力量的参与,灵活化办学,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以达成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在《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国务院也曾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成果导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成果导向的成果必须融入社会并经得起社会的检验。作为一种面向大众化的教育类型,其受教育者要面向社会市场就业,与社会力量的接轨显得尤为必要。

第5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形成历程

黄炎培出自书香门第,自小接受“仁民爱物”的思想。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师从先生,深受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影响。1902年返回家乡川沙(今上海浦东)创办小学,义务任教[1]。1906年黄炎培筹办浦东中学,且被聘为校长,主张改革学用脱节的问题。1913年后,帝国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东方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有了短暂发展,黄炎培到国内外进行教育、经济和民俗考察,著成多篇考察报告。1915年,黄炎培以中国实业团随行记者身份,到美国进行访问,对美国25座城市的各类学校进行考察,并与美国工商界、教育界人士广泛交流。经了解发现:美国教育经费充足,校舍宽敞,配有游泳池、健身房、大会堂、附设工厂,职业教育与地域相结合,学生可以近距离到社会锻炼并参加工作。回国后,黄炎培写成《旅美随笔》并公开发表。他指出,美国各州教育虽然有所不同,但都重视实用教育,忽略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教育。《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在《新大陆之教育》正式发表。1917年1月,黄炎培再次出访,考察日本、菲律宾、朝鲜等国的教育。国内外的见闻使他看到了东西方教育存在的巨大差距。他认为,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国民生计问题。为使饿殍载途、强盗充斥的局面彻底改观,就要将普通教育彻底改良为职业教育[2]。1917年5月6日,黄炎培联合、梁启超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开创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之先河。黄炎培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方今吾国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莫生计若。而求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3]。“以我的经验,很想武断地提出三句话,就是:(一)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他还强调“办职业学校最大的难关,就是学生出路。无论学校办得多么好,要是第一班毕业生没有出路,以后招生就困难了。万一第二班再没有出路,从此没有人上门了。怎样才使学生有出路呢?”他认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内部工作的努力不用说了,对外还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其实岂但职业教育,什么教育都该这样,也许什么事业都该这样。这样的职业教育方针称他什么呢?大胆地称他‘大职业教育主义’”。[1]黄炎培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局限,摆正了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命题,标志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的建立。

二、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的要点

纵观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的提出及其多年举办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成效,可将其理论要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教育办学社会化在国家动乱、工业萧条、农业不好的残酷现实背景下,黄炎培意识到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社会突出问题若未得以解决,其他事物便可能受影响。办职业教育不只是职业学校自身的事,需要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4]。“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组织完备,经济制度稳固,尤之人身元气浑然,脉络贯通,百体从令,什么事业都会好。反是,什么事业都不会好”[1]。黄炎培认为职业学校最要紧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就是社会化。着重社会需要”。因此,“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社会是整个的,不和别部分联络,这部分休想办得好;别部分没有办好,这部分很难办的”[5]。(二)职业教育课程要面向社会需要黄炎培认为,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黄炎培认为办职业学校第一个问题就是上什么课。职业学校不以实际需要,单凭学者的理想来规定课程,还不如不规定。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1]。他强调“要看职业界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6]。因此,“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需要,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7]。黄炎培指出,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材选编、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训练、招生规模等都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在详细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力求因地制宜,试验之后取得经验逐步推广,使之适应社会要求。(三)职业学校要主动与职业界联络黄炎培提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8],因为“职业学校和以外各教育机关之间‘界是分不来的’,不要说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等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大学、中学和职业教育何尝没有一部分关系?界限越分越严,不互助,不合作,单讲职业教育是不行的”。同时,“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9],因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社会的运动”[4]。所以,“职业教育也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积极与外界相联系,时刻洞悉社会的需求,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有时聘请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校长除了要有热诚、学力、德行和经验外,还要加上一件,就是社会活动力……职业学校校长资格所最不相宜的,怕就是富有孤独性的书呆子。学校应定期邀集实业界、教育界专家,征询社会各界对学生、学校的要求,以期不断改进”[1]。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提出与传播,使其职业教育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黄炎培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的结晶,也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石。

三、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实践与成效

1918年,黄炎培经多方奔走,筹集了六七万元开办费,在上海陆家浜建成面向下层劳动大众和失业失学青年的中华职业学校,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敬业乐群”定为校训。学校开设了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门课程,附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个工厂。黄炎培认为,学校附设工厂有两大优势,一是供学生实习,二是制造产品出售,弥补学校经费和抵制外货[1]。中华职业学校因学以致用、收费低廉而声誉鹊起。华罗庚、、江竹筠等都曾在该校就读。上海中华职教社创办了《教育与职业》杂志,成立职业指导所,开展职业咨询、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等活动。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将办学重心转移到职业教育,使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1921年,黄炎培倡议成立农业教育研究会,号召专家学者把注意力投向农村教育。几年内农村职业教育颇有成效。虽然黄炎培等“尽心力而为之”,但由于“贵劳心、贱劳力”传统观念深重,加上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直至政府打压,民族工业萧条,职业教育经费匮乏,致使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困难。黄炎培意识到:社会是整体的。国家战乱,教育当然不发达;社会经济困难,一般教育不发达,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会发达。此后,黄炎培逐渐摆脱教育救国论的束缚,开始将职业教育向人民靠扰。

四、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启示

第6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是作者在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3-01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准备。办学方针是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主张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是敬业乐群。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从一开始就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就职业论职业的局限,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强调教育与社会的沟通,反映了教育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顺应了当时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改革传统教育的要求。这一思想不仅开创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其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也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黄炎培认为教育不发达,宜提倡职业教育,即使教育发达,更宜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以技能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使人各尽所能,从而各获所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否则,必将导致社会的畸形。职业教育直接谋求百业进步,间接关系国计民生,解决生计问题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因此,应在招生制度、资金投入、学生就业上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人们的思维,使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关心、关爱职业教育的发展,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职业教育的风气。

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每年初中毕业后升学的学生数量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流入社会,他们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礼仪素质、道德素质和法纪素质,另一方面也缺乏从事各种就业岗位的能力。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初中毕业生以及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与就业能力,鼓励他们利用本地优势和所学知识技能自主创业,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接触社会,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视中学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黄炎培强调应在普通中小学开设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课。因此,在中学阶段应开设职业指导课、职业技术培训类选修课,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学习,以备不能顺利升学时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做好分流指导,引导部分学生选择进入职业学校进一步学习职业技能,但要注意引导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不能在引导的旗号下强制将一些成绩不良的学生排除在升学考试之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吃苦教育、职业平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结束后,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避免盲目性。

(三)重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办学

黄炎培一贯主张职业学校要实行开放性办学。早在提倡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时候,他就多次指出离社会而无教育,不仅要推广、改良职业教育,还要把普通教育改良为“适应于职业教育之准备”。黄炎培这种开放性办学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必须彻底地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敞开校门,积极地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与行业界、企业界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铸练出学生过硬的、能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本领,才能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永葆生机。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实行开放性办学,主动与国内外企业界、教育界、政府建立稳定、互惠、亲密的合作关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人才;实施“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向培养,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实施教学和实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保持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和用人单位与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四)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

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以之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亲书之匾,时时警策学生。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从内涵上看,自应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两方面,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就失去方向。他认为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个人谋生的,并且是为社会服务的”。

当前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观念,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促进其精神成长,使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格统领能力。职业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是依靠别人的劳动,所以自己同样也应努力报偿别人。因此,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至关重要。

总之,发展职业教育,要立足学校本位,追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对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相联系的三大体系。职业教育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教学活动要关注地方需要,关注地区利益,使学校成为地方社会经济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立足当代社会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发扬黄炎培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树卿.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当今之启示[J]. 教育探索, 2007.3

[2]李新民,邹林斌.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迪[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

[3]连建华. 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2

[4]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

[5]张立明.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9.1

第7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师徒制;技术型教育;学科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74-03

1 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时代的变迁

师徒互动式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自然经济的行为过程之中。那时,技能传授与人格教化是合二为一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体的、由自发到自觉的行为过程。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受契约和手工业行会管理的影响,这种自发的教育形式,逐步从私人性质过渡到公共性质。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走向更加广泛和纵深方向,进而演变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并且成为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打破了以人力手工和牲畜力为标志的自然经济形式,家长式的“师徒制”逐步被“工段式”的师徒制所代替,使得徒弟对师傅的依赖大大减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城乡及工业内部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打破了徒弟对师傅的极强依赖性,流水式的工作形式则使徒弟彻底从师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以服务性生产为标志的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导致社会整个生产结构颠覆性的变化。表现在服务业的特点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在时空上必须相连,而且必须同过程。生产的过程更多的是单一的、独立的、特性的,往往无法进行规模化、标准化运作形式;不仅如此,这个学习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言传身教。由此,一种新型的、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师徒式工作模式又被世人所看好。

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师徒制”是以基础性的大工业为背景的,主要进行简单劳动过程的培训与教育,其主线在于一般性的技能和劳动过程的规范方面,因而当时的职业教育实际上属于低层次的技能及工作程序的规范化训练,技术含量低,难度小。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院校便如雨后竹笋一般,兴起于这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并逐步以职业学校为主导,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然而,在这种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作为教与学内容的知识和技能,则慢慢从它们实际运用的情境中被抽象出来,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系统,由专门的理论工作者编制为教材、教科书等形式而独立存在,客观上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档次和规范程度,当然从另一个方面则形成了固态的模式化,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 近代大工业条件下标准模式教育的局限

规模性的标准化教育,除了其明显的优势外,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其缺陷也日益明显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学校教育机制与职业实际相分离,走向固态模式化的课堂教育 随着工业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生产体系,使学徒制逐渐被异化,代之以产业工人教育机构――职业学校。然而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把在特殊场景下一对一的师徒传授方式从职业教育中剥离,归附于规模化的课堂理论教育,成为标准化教育的“直属”。客观上也隔断了理论与实际的天然联系。

基础教育与特色教育相分离,走向僵化的“建筑学基础”思维模式 如图1、图2所示“建筑学基础”与“生物学基础”思维观念对比。

学生进校以后,按照建房子一样,先打基础,即系统地学习一般性的文化知识与基础性理论,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不管实际的效果如何。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最后进行实践性学习和教学,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高端的学科型人才。这样教学的优点是教学规范,学习者专业基础扎实;缺点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不匹配,造成高分低能,会说不会做。非常有限的教育资源洒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与领域之中,教育的宏观与微观效果都不明显。用人单位对学生录用后,必须进行重复的培训方能上岗。

以目标宗旨为出发点,作为“原子核”,然后集合诸要素,由里向外、由小到大,自然长成教育的格局。这就是按照学习者生理的、心理的或实际学习需要和环境过程,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安排学生的学习。具体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市场导向(包括宏观与微观,近期与长远),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过程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情景交融。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相应的工作岗位,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

“专才教育”走向“通才教育”对比

1)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型,属于学科高端性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根据建筑学体系设置教育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什么)――最终走向精英式教育。其特点是:基础教育宽而广,不分被教育的人群的年龄与个性特征,也不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不论市场的需求与民族发展的实际要求,全国标准划一。其优点是规范标准,效率高;缺陷是固态没有针对性,浪费大,不适应社会与市场的要求。社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在一般性的基础教育之上,但教育最终的归宿定位在高端的精英式人才之上。

2)现代通才教育模型,属于技能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出发――根据生物学体系设置教育的内容――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怎么做)――最终走向具有很强适应性的通才教育。其特点是:基础教育,首先尊重不同教育人群的年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根据不同教育的对象,采取相应的内容与形式,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与民族发展的实际要求,由个别逐步走向全面。其优点是针对性强,因材施教,能够有效地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与市场的要求;不足是较为随意,不易规模化和标准化。社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在有针对性的特色需求教育之上,教育最终的归宿定位在综合素质基础上的、一专多能的通才式人才。

3 职业的标准化和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优势对比分析

用现代生产与经营的规律设置和调整课程的“教”与“学” 标准模块化的生产形式代替差别个性化是人类生产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纵深发展,这种标准化和规范化条件下的生产形式,在它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的同时,往往抹煞了生产与产品的个性特征,从而大大地限制了生产内容与过程的创新空间。于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差别个性化生产形式替代已经僵化了的标准模块化生产形式,是人类生产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进步。然而“差别个性化”则加大了生产的成本,限制了生产的效率。所以在现代生产背景下,生产的标准模块化与差别个性化,在现代网络为标志的高新尖技术条件下,相互渗透与融合,同样是人类生产的进步。但如何使这两种生产形式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组成最合理的生产运作结构,这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尝试“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与现代化科学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 改进和优化教与学的对接方式,是校企融合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与“师傅带徒弟”育人方式存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师傅带徒弟”的育人方式正是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的有效体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是职业教育特有的规律,基于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的重要形式之一。

4 运用系统思考原理分析职业教育行为目标的贯彻落实

一种教育模式要被贯彻与落实,一是目标内容本身的合理有效,二是实施过程的精心策划安排,三是实施方法与途径的切实可行与可操作。职业教育中“师徒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有效的规划。

体制运作层面

一是从制度布局,建立健全有关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努力使校企合作尽快纳入法治的轨道,使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能依法自觉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从机制找抓手,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

三是从操作着手,选择部分规模企业和骨干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基地或“试验田”。

课程设置层面 课程建设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从行为程序上讲,校企合作是以课程的构建与传授为主线展开的。这里涉及课程因何而设,课程设置运作和监控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开发课程等问题。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导向的课程,最终呈现的结构化形态应该是项目课程。

应用导向型课程的特点和核心,集中表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的逻辑起点、内容设置、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设计及模型等方面。

教学管理层面 课程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培养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和主线。专业课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实现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然而这一过程的落实,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是强调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对教育宗旨目标和准则的方向性守恒。教师是课程教学的设计师、主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必须起到“导师”的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是强调教学对象的落实。教育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理性过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场景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体验并获取知识和技能,一是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二是保证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三是强化学生练达的思维方式与“情商”修炼。

5 实现现代通才教育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标准化的教育的前提是有一定的规模性,同时特别强调普遍的问题

1)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难以彰显。随着智慧经济的不断彰显,创新性的知识与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

2)传统的职业文化理念与现行的职业道德意识不匹配。用现代化大生产的思维理念,改造传统“师傅带徒弟”的育人方式,以培养学生忠诚的职业理念与自然纯熟的动手能力。

3)寻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接的有效途径,即标准化与个性化相配合,规范化与灵活性相结合,提倡科学思维。

设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框架模型――作为实现教育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1)设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框架模型。根据宏观框架定位项目参与因素,对项目执行因素进行主次和职责规划;用因果关系设计环节之间的衔接,对项目诸因素进行界定与程序化设计;策划环节间的矛盾即不对称现象的处理,对每一程序进行精心设计与有效跟踪;规划具体过程、程序及评价,设立应对不测的各种预案。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力求系统的科学严谨与完整全面。

2)采取三个行为步骤,进行逻辑跟进。第一步,调查研究――以理清思路;第二步,一丝不苟――精细过程;第三步,理性思考――进行有效的结果监控与应对。

重新审视师徒制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对“师”进行时代定位,构建符合时代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正确把握“徒”的时代特点与习惯,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努力实现“师”与“徒”教与学的时代对接,落实工学的有效结合。通过改造“师傅带徒弟”“一对一”和“自愿自助”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传授经验。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徒的职业技能和情感;另一方面,“一对一”的模式能根据学徒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厂中有校,校中有厂”。

学徒来到工厂后,首先感受以师傅为主线的工厂环境氛围;其次,领略师傅的行为人格及技术风格;再次,在自然的教和学的交替中默会知识与技能。以上这三个过程往往都在师傅的掌控之中,师傅最关心的实际上还是徒弟的人格品质!这种方式实际上更有利于学员完整独立职业人格的形成,可视为工学结合最基本的优点所在。

总之,教育的发展史是一个从非形式化教育过渡到形式化教育的过程,也是从非制度化教育过渡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这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形态,一旦形成独立的规模化教育系统后,就会显露出诸多与现代生产实践不相容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求,又在现有的基础上吸收非实体化、非制度化、非体系化教育的因素,进而又进行新的规范系统,反映在职业教育的形态变化上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李中原.善念笃行[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秦立春.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3]吴建设.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第8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时代性;多元化;职业化

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经从以知识教育为起点到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再到今天的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职业教育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这正是职业教育特征的体现。要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就要紧跟时代变化,突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黄炎培先生还把这个目的精炼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黄炎培先生的“有业”与“乐业”的思想,正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应突出的“职业化”特色。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一致,才能使学生“有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才能使学生在“有业”后“乐业”,而且不至于很快的失业。职业教育是社会的各类单位、企业用人前的一道工序,学校的任务就是要满足这些单位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学校明确为什么样的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在人才培养中就要突出其相应的“职业化”特色,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比如,订单式培养模式,就突出了“职业化”的特色,所以,这种培养模式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而且规模还在不断发展中,因此,各类职业院校,要解决就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必须明确培养方向,突出职业化特色,强调为行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这样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化特色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2.课程设置要突出“时代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都没有国家教育部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的专业执行行业大纲或行业标准;有的专业执行的是多年前的大纲,大纲的内容严重老化,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社会的需要;还有的专业只有学校自己制定的教学大纲,所以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只能靠实践来检验,并且根据企业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突出“时代性”特色,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瞄准企业的需求,合理谨慎地设置大纲和课程。

许多人都听过“麦当劳”如何选址的故事,首先是目标群的锁定,然后是人口、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商圈研究、人流测试、顾客能力对比、可见度和方便性的考量、抽样统计、问卷调查等等,制定的规范手册就有千页之多,麦当劳在选址中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以缜密调查为基础的,把工作做在了前面,所以麦当劳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学校的学习培养方案是影响成千上万学生前途命运的大事,远非一家快餐店能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疏忽和怠慢,在培养方案的确定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既要考虑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内联系,又要考虑企业需求;既要考虑国家或行业的要求,又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而又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培养方案。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与企业共合作。第一,合作办学,共同开发、设置专业,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第二,合作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第三,合作就业,与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通过市场需求和毕业生质量反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认真科学地实施培养过程、适时检测过程运行状态并及时进行状态参数的调整,保证课程设置与时代变化同步,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第9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衔接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38-02

近些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招生人数也稳步提升。基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不断被充实到企事业单位,增强了用人单位竞争力。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高职有效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可以看出,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日益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增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适应现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一)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中国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只能进行简单的机加工,日益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中等教育人才只有继续接受规范系统的职业高等教育培训,才能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培养更多综合型技能人才,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所以,加快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决策,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使然。

(三)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实践“中国梦”理想,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经济腾飞、科技创新、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理顺思路,分析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知上的差异

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进步,基于中等教育的人才已日益不能满足岗位需要。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各自为政”,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很多未能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接受再教育培训,造成了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断层,缺乏有效衔接。已服务于社会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受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动力,忽视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向综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企事业单位为获得短暂的经济效益,也忽视鼓励、发展本单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向高等职业技术综合型人才的转型。

(二)招生衔接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生(职高、中专、技校)参加每年的高考入学。其中对口中职招生的指标限定在5%以内,政策上的限制,以及高职院校以文化知识为主的招生考试,造成了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失去了继续深造提高的机会,特别是有些技能水平较高的中职毕业生因文化水平的差异进不了高职院校的门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中高职招生生源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专业对口衔接的问题

从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石油化工类等19类321个专业。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大类为18个,少于中等职业学校。许多高职专业未设置基于中职对口或相关的专业,许多中职毕业生不得不择业,或转换专业进入高职学校,专业对口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四)教学课程与教学理念衔接的问题

中职教育侧重点在于专业技能培养,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文化基础。受制于自身职业文化素质,中职毕业生一是难以适应高职文化理论学习,二是定向思维,缺乏高职生的创新型拓展思维。中职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单调,内容缺乏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有些与高职阶段学习内容简单重复,还有些已跟不上现代科学创新技术发展要求。

三、开拓创新,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一)适应区域产业需要,统筹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与需求,政府加以引导,建立中高职统筹管理机构,促进中高职管理交流协作,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以服务经济为先导,以提升个人职业素质为根本,通过试点,逐步推广,加强中高职衔接人才教育,明确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能综合型人才。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中高职教育围绕的侧重点不同,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就要求必须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依靠行业和企业需求,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中高职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有效衔接。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为提升,仅仅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加快创新中高职专业教材与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拓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

(三)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视,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系统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兴趣,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做好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理论与技能有效衔接,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接受再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试行弹性学习制度,中职阶段学过的课程,允许学生分阶段自主学习,实行学分制,通过测试转换成高职阶段的学分,按阶段灵活组合学习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展人才成长途径

改革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入学考试,对于单独面向中职对口招生的,调整考试科目,适当降低理论文化成绩分值,提高专业技能测评分值,逐步增加每年招生比例,比例建议为当年中职毕业生35%-50%左右。对口教育的“3+2”模式转变思路,在理论考试入学的同时,通过坚持以能力为核心,坚持评价模式改革,允许一定比例优秀中职毕业生通过公开专业直接选拔充实到高等职业院校中。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出发,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中高职衔接具体政策,拓宽职业人才成长途径。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重视教师的进修学习与系统培训,鼓励教师苦练基本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掌握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考核评估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评估制度,激励先进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帮助落后学生加强实现自我提高,鼓励专业或学科带头人做好“传、帮、带”,提高整个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六)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校企合作

政府、院校及相关行业应充分认识中高职衔接重要性,增加投入,统筹运用专项资金,围绕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支持并促进中等与高等职业院校的有效衔接。专项资金应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相关的职业教育。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院校、企业不断加强合作,制定中高职衔接改革规划,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计划大纲的制订与教材编写,鉴定题库开发与更新,以及试点中高职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进修培训,予以经费支持。

总之,面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不断加强与完善中高职有效衔接,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育高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31-36.

[2] 刘迎春,郁春兰.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及主要问题的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