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科学发展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内涵

第1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高职;内涵;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欢迎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四个方面构建内涵发展模式。

一、科学定位,理清思路

高职院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内涵发展模式的起点。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找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1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内涵发展的起点。从我院多年的办学实践看,高职院校只有树立发展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协调发展的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以特色创建名校的理念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内涵发展。

2 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内涵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特色的形成、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等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做好发展目标、办学形式、发展规模、服务面向、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近几年来,我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定位准确,确定了内涵建设方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院面向“三农”和老工业基地,灵活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3 确定内涵发展目标,明确内涵建设任务。内涵发展目标和规划是指导内涵建设的纲领。我院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制定内涵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规划,同时还制定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单项内涵发展目标和规划。

二、协调发展,保证质量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发展速度和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1 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自2001年晋升高职以来,我院以内涵发展为中心,控制发展规模,目前在校生共5500人,教育教学资源充足,质量提高迅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适度规模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应避免规模过大造成质量下滑和规模过小造成资源效率低下这两种不科学的发展。

2 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为适应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机化大省、畜牧大省、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及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我院面向新农村和老工业基地,设置农业工程类、农业技术类、农产品流通类等5个专业群。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适应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切不可贪大求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3 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升高职以来,学院逐步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实施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的“三全”教学管理模式,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现有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近3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为93%。

4 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学院在培养人才取得办学效益的同时,还注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进行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推广服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国家级“数控”和“汽车”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近5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0多次,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三、内涵发展,提升质量

高职院校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内涵发展目标,构建内涵发展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专业品牌优势。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布局,深化专业改革。建立以企业技术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采取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形成专业品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各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这种工学结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可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深层次的校农(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机专业与国际农机企业――美国纽荷兰公司合作,实行中外联合“321”人才培养模式:设施农业专业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实行校院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

3 构建特色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根据各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引入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与企业合作建立课程标准,合作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实行现场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实训教材。构建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逐步转向以企业实践考核为主的职业能力考评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除课堂教育外,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4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职业化人才。我院以“仿真化、真实化和工厂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为目标,实现内引外联,深度融合。引进美国纽荷兰公司等企业进驻校园,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打造了特色职业化人才。采取学校为企业提供厂房、企业带着设备和技术进驻学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参与生产过程管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参加生产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5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内涵发展,培养特色人才的根本保证。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优惠政策,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主要做法是:一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每个专业至少1名带头人;二是按照专业群建设需要,建立骨干教师队伍,每个专业群至少有5名以下骨干教师:三是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50%以上:四是为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确定导师,指导和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特色发展,创建名校

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1 科学定位特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旧常规建立新常规的内涵建设的历史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特色,不断实践,不断升华,历练而成。

第2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第3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针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问题,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因此,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发展起来,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先发展促进后发展、先富带动后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搞好统筹协调,高度关注并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避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四)、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这三者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方面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展开。

第4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扎实有效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精辟的论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精辟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解决好前进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的含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管道局来说,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分析检查,整改提高,努力把集团公司党组精神和管道局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推动管道局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尤其是目前管道局正处在管道建设的高峰期和管道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管道局全体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清发展形势,集中精力谋划长远发展。也就是一要履行好管道局的责任,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好油气骨干管网。管道局要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有效地实施能源战略,提供有力保障。二要谋划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扩大竞争优势的同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次活动总的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是基础,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核心,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目的。我们要务求实效,突出实践特色;要分析管道局面临的新形势,联系实际情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要把学习和提高认识贯彻到活动的始终;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要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要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志。

第5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五个重庆”建设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重庆未来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目标任务。“宜居重庆”建设侧重于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的居所,增强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畅通重庆”建设侧重于改善交通条件,化解重庆地处西南内陆的不利因素,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高城市营运效率,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重庆”建设侧重于推进城乡绿化,优化生态环境,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平安重庆”建设侧重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重庆”建设侧重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充实、更快乐,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科学绘制了重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经济社会领域,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历史进程。“五个重庆”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居住状况、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市民健康水平五个方面为核心内容,制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现步骤,是把重庆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举措,开创了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本”,是本源、是根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者和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发展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离开了这个“本”,离开了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发展都将失去价值和意义。“五个重庆”建设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明确了“重庆的发展为了谁”。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一方面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其发展必须以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另一方面,其发展又必须满足3200万重庆人的利益需求。“五个重庆”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根本利益和重庆人民切身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次,明确了“重庆发展的依靠对象”。重庆十分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五个重庆”建设所追求的是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6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第7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结构,制度变革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备受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尽管国内讨论农业发展方式的文献不少,但绝大多数文献主要涉及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必要性和对策措施的探讨,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界定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鉴于此,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

农业发展,虽然其已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名词,但鲜见其内涵的界定。参照经济发展的概念,农业发展的含义可以界定为:在农产品数量长期持续增长的同时,相伴发生了农业结构(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技术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变化,以及影响农业产出增长和结构变化的相关制度的改进等等。简言之,农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农业产出增长、农业结构变化和制度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结构变化、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即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界定如下:农业发展方式是指决定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和作用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涉及怎样发展农业的问题。农业发展方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要素和其他投入品的配置方式,二是农业结构的状态与特征,三是各项相关制度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而且,由于农业增长是指农产品产出总量的增加,因而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增长,农业发展方式包含农业增长方式(农产品总量的增加方式)。

从农业增长方式到农业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对于农业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农业发展理念的进步。同时,农业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实际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即选择或采取怎样的农业发展方式才是合理的?或者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否合理?等等。

二、两种农业发展方式及其特征

农业发展方式的形成与演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首要任务不同,决定了农业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待农业的各种政策与制度的基调不同。第二,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格局不同,决定了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例如,在农产品短缺条件下,追求粮食产量的最大化是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而农业效率、资源与环境保护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第三,农业科技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生产技术水平是决定农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从而决定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状态。

由此,农业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以粗放、低效、结构失衡和不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和以集约、高效、结构合理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

(一)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农产品产出的增长,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结构层次和农产品品质较低;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诸多阻碍农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环境薄弱等。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成为了为国家以重化工业为先导的赶超型工业化提供剩余的基本来源,“以粮为纲”、追求最大化的农产品产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工业利润以用于增加投资、扩大工业规模,又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也致使农业和农村沉淀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且,由于“只取不予”,农业再生产由于投入不足而造成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业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尽管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开始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改变,农业发展依然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

(二)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业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品质能够适应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农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因素能够适应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需要等。

目前,我国要努力构建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符合上述特征,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农业所处的新的环境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式。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方式和途径。具体来说,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应当体现如下要求: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是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部门,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短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农业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总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转换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发挥农业在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城乡居民生活休闲、农民就业增收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体现高效发展的要求。高效发展是指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更多产出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是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要求。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农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即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之间及其内部生产结构的协调。其次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即保

持农业和非农产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再次是农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5)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农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增加农产品供给、发展农业经济并重,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将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其根本内容就是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和制度变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转变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表明,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首先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的生产技术对相应的生产部门产生拉动效应,使该部门生产出现新的增长点;其次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差异,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必然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投资结构,由过去低效率的投资结构转向高效率的投资结构;第三,在高效率投资结构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被打破,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即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形成新的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理念推进农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生产结构的改变、新的产业体系和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形成,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均得以提高,这势必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从理论上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制度安排。

(一)提高农业效率

高效是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特征,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是要将依赖于农业要素投入实现农产品产量增加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赖于提高要素效率实现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也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不断更替农业发展中的核心资源和中心动力,这有利于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促进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同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农业发展中的各项制度安排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内容和基础。

(二)优化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结构,有利于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保持农业内部各业的协调发展,动态地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附加值,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农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又一项主要内容。

在农业增长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也可能引起农业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农业增长本身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或者包括质量的提高。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视角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是对农业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农业生产的区域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主动地、全方位的调整,是从根本上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

(三)改善制度安排

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制度变迁、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影响其他各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载体,以便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必须具备适宜的制度环境,正是在这双重意义上,制度创新构成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决定性因素。如果说,制度因素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外生变量,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条件;那么,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而言,制度因素则是其内生变量,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不仅是效率提高和结构转换的重要保障,而且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涵盖了农业农村内外部的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制度,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资源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涉及国民收入分配的诸多制度等等。从1979年至今,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若干次制度创新,例如、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股份合作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制度的逐步完善等,成为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以上三大方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最基本的内容。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如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等。

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并不意味着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已经完成,只是意味着我们对怎样发展农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需要转变的不仅是农业增长方式,还包括农业发展的其他方面的转变。四、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基本途径

(一)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容包括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制度安排;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包括一般农户、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政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宏观引导者。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政策支持、改进相关制度与环境,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的转变,进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参见图1)。

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依然十分薄弱,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地把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阶段和节奏,逐步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上述分析表明,要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从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做起,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和完善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阶段,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全社会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识,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今后的关键是加大投入,并且按照区域特点,突出建设重点。例如,全国范围内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土地整治以及农业机械化设备,干旱地区的集水和节水灌溉、山区的梯田修建沿海低地盐碱区的台田建造等等。这些重点建设内容,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对提高单产起到作用,而且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产生长期性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相比,目前的投入水平远远不足,尽快和持续加大中央和地方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投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重点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良种培育、生物技术开发、节约用水、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而加快农业技术研发的关键,是加大政府农业科研的投入。应当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在全国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尽快把这一比重从目前的0.5%左右提高到1%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尽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重点是加强县级推广部门的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等的纽带。

(3)尽快提升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样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必须尽快提升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具有长远发展眼光、较高科技素质、较强市场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必须增加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状况;在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对农村群众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及先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技能。

(4)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这里涉及到三个基本方面:第一,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通过明确法律规定,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法律效力,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不变。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村集体之间的土地置换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第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切实落实扶持政策,实施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和人才培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第三,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技术研发能力,鼓励跨区域经营和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促进龙头企业规范化、集群化发展。

第8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

教师的课程能力,就是教师应用所学或内隐于实践的教育课程知识及其自身的人文修养解决实际问题,所体现的主观和智慧。

教师的课程能力来源于他本身对已将所学的“知”内化为“识”,有意识或潜在地运用于自己的课程实施;来自于教师深厚的人文修养。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具体表现在:一是有深厚的人文与审美素养。二是有合理的教育假设。包括:将“教育即尊重”作为教育本质的信念。将学生视为朋友,学生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同样需要教师尊重;学生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人,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心性和志趣往往与时代同步,教师要向学生学习,感受时代精神,彼此砥砺共同成长。三是有良好的教育目的和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的界定是“必要的知识,人生的智慧,充沛的生命力”,因为学生在校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滋养着充沛的生命力和健全的人格。四是有恰当的课程设计。比如语文教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学鉴赏与创作的语文学科能力,深厚的语文学科教学能力,有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人格的能力,评估教育环境的能力。五是有较强的教师角色。作为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师专业素养,同时,要有教师职业的公共特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简爱”启蒙学生追求人格平等,赋权学生参与课程、与学生互为师生。六是有较强的“唤醒能力”。一位老师如果运用自己的课程能力,而没有唤醒学生自己探究本学科领域的兴趣、没有唤醒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成长、没有构建互为师生平等论辩的师生关系,很难说这位教师有效运用了自己的课程能力。唤醒,是沉睡回归意识,是潜能得以实现。

二、变革课程实施方法

在实践中,教师怎样进行课程实施,怎样让教材更加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1. 增强教师课程意识

只要仔细揣摩一下,不难发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区域、学生家庭教育的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教材编排的内容和远离了学生的的实际生活的现实。因此,我们也该根据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的各自需求,拓展和创生课程。同时,还要不断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统整,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其自觉思考:这节课,是不是符合学生实际,孩子们会不会需要拓展更多的东西。这样,让课程成为自己工作的核心词,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

2. 建立学校课程体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强烈感受:课程实施需要增强课程的整体性意识和观念。这种整体性,首先表现在“课程”的大理念下系统性地思考学校整体工作,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明确自己的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下的功能和作用。还表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和综合培养,即学生各种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能被学科或年段所割裂,而是学科之间相互整合,年段之间级递进,以最优化的资源整合提供学生最有效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就必须思考:开展活动是为了育人,而活动之间的育人点有交叉,如何处理?今年开展的活动,明年是否还要做?1—6年是否开展同样的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一个活动只代表一个育人点,课程直指学生的发展,力争提供学生最有价值最核心的资源。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该主动协助校长进行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统领学校课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考。

3. 基于学生发展需要

成都市盐道小学谢丹老师说:“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走进学生的过程,当你真正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能力,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知道应该给予他们什么,知道应该帮助他们什么,什么地方是可以放手。”她所表达的意思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走进学生信任学生,要基于学生的需求,主动地开发和设计课程。让课程更贴切学生,切实与学生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相符。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设计课程这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同时,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杜绝出现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领导力,即“影响力”。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教师通过规划课程、管理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等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尽管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教师领导力的核心体现却发生在课堂上,即教师通过实施课程所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施加影响的基本能力。

1. 整体把握学科课程内容本质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迄今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仍然主要是通过学校课程体系中分门别类的学科课程实施来实现。教师如何理解一门课程,如何理解这门课程内容的学科本质,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这门课所能表达到的思想高度。

比如:小学五年(下)数学教材“统计”3课时的第一课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新内容“众数”的学习;二是结合前面学过得平均数和中位数等统计量进行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引入众数的概念、辨析众数的含义、体验众数的统计意义、运用众数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层面,而无法对“统计”这门学科进行本质认识,不能接受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合情”解释和刻画,而是带着“确定性的数学”的观念在实施课程,就达不到学习统计的目的。实际上,学习统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量化等过程来刻画数据组的特征,进而做出推断和预测。如果教师理解了统计学的这一思想,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就不会忽略学生的多角度合理解释,自然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运用多种统计量来解释和刻画数据、进行说理的过程。统计的本质就是在于为人的说理而服务,持有的立场不同,说理所要选择的统计量和方法自然可能不同。

2. 设置连贯一致的课程学习目标的能力

课程的实施在学校里表现为通过连续的单节授课累计实现。教师能否明晰、准确地定位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否把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厘定置于整个基础教育学段该学科的连贯一致的课程体系中去考察,决定了学生在一节课时间里学习到的宽度和深度。

教师设置连贯一致的课程目标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第一,授课内容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里需要学习到哪些方面。教师要通过考虑内容的容量来把握横向的宽度问题;第二,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中曾经学过什么,今后将要学什么。教师要通过整个内容体系的把握来确定一节课内容纵向上的深度和层次。

3. 微观层面对课程实施过程再创造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里的课程实施过程,决不是依据既定课程的学习目标按部就班体现“执行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微观层面的再创造。那就是说,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弄清容易掌握的点和容易出错的点在哪里等。调整和选择其教学策略与思路。

四、丰富教师的课程知识素质

第9篇:科学发展内涵范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来把握。在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和实践,我们党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应该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应该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建设这样一个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对这个科学内涵理解得越深刻,把握得越准确,就能在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就能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