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质量评价;区域经济;管理;发展
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探讨是当前解决目标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通过对问题的采集和分析,总结出目标区域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目标地区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质量评价
区域经济评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我国长期在“摸着石头过河”指导思想下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只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工作,没有对经济方案效果进行评估,增加了区域经济理性控制难度,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区域经济系统均为经济评价的对象。区域经济管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在经济管理中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管理系统运作。监控经济管理活动、提升经济管理质量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目的。作为区域经济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区域经济管理系统通过上级评价指标与第三方评级指标、根据区域经济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最终反馈,完整反应区域经济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二、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中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是缓和社会矛盾、提升社会生产能力的关键。对社会发展来说,质量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作用下,我国出现一批先富群体,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增加了社会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能帮助决策部门分析当地经济运行情况、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并根据反馈信息完善社会福利、改革税务机制、缩小贫富差距。质量评价是缓和社会矛盾、清晰社会结构的重点内容。
(2)对安全形势的作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是现阶段人民关注的重点。三鹿奶粉事件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各个地区紧抓食品安全建设和监管力度,并不断取得成果,但层出不穷的毒螃蟹、毒豆芽、毒大米等报道依旧时常见诸报端。交通安全问题、医疗安全问题则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医疗安全问题同样困扰着正常的医疗保健秩序。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能细化安全管理环节、分配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建设。通过质量评价,认清现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核心问题,提升安全形势管理整体水平。[1]
(3)对环境问题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虽然国家不断推行新的政策,但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堪忧。水资源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过度浪费、土地资源不断缩小,这些问题在不断缩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在威胁人们的生存空间。通过进一步解析环境问题,剖析造成环境问题的核心原因,并借此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是弥补区域管理不足的关键,建立、完善区域经济管理势在必行。以质量评价为指导的区域经济管理,是提升区域经济管理合理性的重要保证。[2]在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经济管理讨论,则必须要改变传统模式中的“效率”观点,以“科学”指引下一步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效率”、“结果质量”两方面抓起,提升区域经济管理能力。
三、建立完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提升质量评价能力
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是提升质量评价能力的关键。区域经济管理工作重点是统筹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是决策部门实现与区域实际情况相连接的媒介。对当前社会而言完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应该从下述几点入手:
(1)经济结构考察。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结构主体产业不同,以山西和云南为例,山西煤矿资源丰富,其主导产业自然是第二产业;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只能是第三产业。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受我国工业基础、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影响,各个地区都不可能出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的情况,各个地区要开展第三产业建设调研,挖掘本地区人文、地理、历史、科学、自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结构优化。[3]因此,在经济结构考察过程中,要以当地环境因素与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作为重要考察依据,为区域经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对质量控制工作而言,要妥善分配当地产业结构布局,弥补产业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推动区域经济改造升级。
(2)居民收入考察。居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点,如果区域经济管理不能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那么整个区域经济管理就毫无意义。质量评价是评价居民收入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制度,为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提出新的指导意见。区域经济管理必须要让社会各个阶层得到切实的利益,特别是现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维护这部分经济群体利益的工作更加艰巨。通过居民收入考察,判断本地居民收入情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医疗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维护大多数阶层主体的利益。
(3)市场运行方式管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不足,与整体市场经济环境相比,区域经济市场运行方式管理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区域内部市场竞争激烈。二是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要严把市场运行方式管理质量控制,针对区域市场运行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区域市场运行性能。[4]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变,推出市场管理条例,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指导完善市场组织结构,达到降低内部竞争压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氛围的目的。
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经济管理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5]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科学发展观能指导经济管理工作,提升质量评价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在区域经济管理中,要围绕服务于人民展开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生活所需问题。维护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利益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可以落实福利制度,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变传统形势下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局面。要改变传统“唯GDP至上”的思想,统筹环境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加强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安全监管力度,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质量评价体系要紧抓社会服务能力、人民生活水平两方面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管理的标准,全面分析经济管理工作的得与失,针对其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全面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管理要统筹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整体协调发展。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区域经济管理要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东西部共同发展;协调区域内各经济阶层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协调区域发展与区域自然环境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本区域与外区域的发展,实现各地区相互帮助,深化各地区间的交流,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赢。质量评价体系要以上述内容为标准,展开经济管理讨论,为全面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以谋求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为主、深化地区自身经济改革为辅。通过各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本地区经济活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生产方式,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能力、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不足,使市场经济弊端没有得到充分解决。[6]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存在产业结构相同、区域间市场竞争压力过大的情况,降低了区域经济质量。在区域经济管理中,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区域内各企业竞争程度;其次要加强政府指引,降低市场经济弊端对本区域投资发展情况的影响。最后,要积极引导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本地产业市场竞争能力。
(3)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中“要效益,不要环境”的错误思想,树立正确观念,将环境考核、资源考核作为考核的重点。要革新生产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需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要树立长远发展观念,避免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未来发展的现象。在可持续发展中,区域经济管理的工作更加繁重:首先,区域经济管理要改变旧的管理思想,寻求管理指导方针和管理思想的变革。其次,要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后,要加强管理,实现长远发展。[7]繁重的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对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质量评价体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指导实践,以具体要求评价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方式的突破。
五、结束语
我国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增强质量评价体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自身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升经济管理能力。对我国政府而言,要从国际社会上汲取先进管理经验,改革管理措施,实现区域经济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从内部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减少工作失误,追求更高层次的跨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红艳,朱鲲鹏,等.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综合框架模型[J].测绘通报,2011(21):179-181.
[2] 王滨.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生论文,2011:45-47.
[3] 刘剑虹,熊和平.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J].教育研究,2013(10):32-37.
[4] 孔令池.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华东地区的经验数据[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12):19-23.
[5] 徐瑛,陈秀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评价区域经济质量[J].教学与研究,2010(11):132-135.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而要解决好本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从正确认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转变经济转型发展的理念,合理引导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措施得当,必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发展活力。而想要形成比较先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管理理念,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企业可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以及融资平台引入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制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体系。
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单靠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应地给与奖惩、鼓励,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积极、成绩优秀和品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升职空间,让他们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工作表现不佳、渎职和工作状态懒散的员工给予警告或其他处分,不能姑息养奸。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才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 公路运输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运输之所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其是城市之间进行各种交流的枢纽,因此各地区能否实现繁荣发展与这个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公路运输状况是否良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公路运输业又有所变化,这就对公路运输的管理提出了挑战,要求以新的思路对公路运输进行管理。因此,本文为了适应对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的新要求,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1.市场经济与公路运输之间的内在联系
1.1 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运输的发展,只有好的公路运输环境才可以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和所在地的交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现有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与之配套的交通情况可以看出,发达的城市都具备便捷、通达的公路运输网路,而与之相比,偏远的经济落后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也就相对落后。所以说公路运输的管理模式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在本地区建立完善、发达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是各地区进行公路运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微观角度看.运输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要素投入.使商品和人员能在生产和消费中心之间或者内部流动。而这种流动的大部分在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和农村与城市之间.因而良好的运输条件能提供较低的货运成本.使得企业服务的市场开始逐步扩大.进而能在广泛范围内开拓大规模生产。根据工业布局的一般原理,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相应地也就成为了工业选址的最佳地点。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当地经济实现迅速发展。
1.2 便利的公路运输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各地区在发展本地区区域经济的时候,公路运输都是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本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状况较差,就会对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开发产生制约,从而不利于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如果本地区公路运输状况良好,就有利于区域内各行业的对外活动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对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产生吸引作用,从而实现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高速公路产业带,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乘数效应在3左右,即每增加100亿元投资,GDP增加300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京秦高速迁安支线为例,它是唐山高速公路骨架之一,全长
35.57公里,时速10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为26.63亿元,于2012 年12月竣工通车。作为迁安市的第一条地方高速公路,是对接京津的交通大动脉,形成迁安出海高速通道和对接京、津等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有效地解决了交通对迁安市发展的制约,对于迁安的大城区
打造和大产业发展,促进其进一步开放具有深远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环境的改善,给国内外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条件,并带动旅游业、商业、饮食业、娱乐及体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我国西临(西安至临潼)和贵黄(贵阳至黄果树)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旅游人数成倍增加。沪宁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城市苏州、无锡、镇江、扬州、南京的旅游人数也明显增加。
1.3 公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其所生活的环境及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高要求的满足可以通过公路的运输建设来实现。因此公路运输环境的改善不仅满足人们对交通需求的本身,还有利于实现人们对生活的其他需求,体现出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2.实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2.1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
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因此市场经济改革成为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一个趋势,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一部分,也就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经济管理改革。
2.2实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以适应交通运输业的经营体制改革
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路运输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系统的、完善的、规范并且科学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只有实现公路运输业的经济管理,适应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体制改革,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
2.3 实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可以提升行业竞争力
实施公路运输的经济管理可以推进公路运输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宝贵经验的积累,实现公路运输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公路运输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进一步起到促进地区经济和总体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开展
法制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中各行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为了实现公路运输中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健全法律法规来做保障。要在符合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使其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2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公路运输进行经济管理,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就需要相应的建立系统化的管理体制。通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来为公路运输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为公路运输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保证。为了更好地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适应,就需要尽快地制定综合性运输管理体制,以实现公路运输业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3.3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应结合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无论是进行经济活动还是进行正常的生活都离不开公路运输,所以说公路运输几乎涉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经济活动。由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共事业,因此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管理和扶持。一方面政府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还在尊重公路运营规律的基础上,将垄断经营权赋予给某些特定的企业,使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与政府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实现有效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促进公路运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4加强公路运输成本控制,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在不影响公路运输质量的情况下,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和降低。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对各个环节的责任进行全面的考量,通过监控和引导来实现行业内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成本预算管理是对公路施工企业所具有的管理水平的一个反应,为了能够做好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方案并进行成本资金计划的编制,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总的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是有一些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很落后,因此我们的公路运输管理应该对落后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更加重视,以此提高偏远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其地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我们要对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公路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一、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区域发展指的是,基于地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通过将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协调起来,而产生了综合体,它不仅仅是项地理概念,同时还能真实反映区域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农村,通过发展农村区域经济,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村的发展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则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会有所上升,农村人口素质有所提升,则整个国民素质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二)发展农村,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农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才能够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的人口占据了世界人口的20%左右,然而耕地面积却占据了世界总耕地面积的8%,这当中巨大的悬殊,已经成为压在每个中国人心上一颗沉甸甸的石头[2]。当前,我国整个社会的粮食需求,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大多的粮食都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才能保证全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加快农村发展,能够缓解我国的粮食危机,保证粮食安全。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而国家也高度重视农村发展问题,然而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着相关问题: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是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地域辽阔,资源条件有着千差万别,加上相关政策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东部沿海区域发展的速度快,而内陆农村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3]。
(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着该区域的特征,加上本土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等要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都是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农村地域属于传统经济发展型,有些地域属于现代经济发展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注重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
(三)人口素质限制、资金投入力度受限制
当前,农村地区的整体人口素质有待提升,农民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较为欠乏,也无法及时的掌握相应的农业科技,这不利于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当前国家对农村区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这为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区域发展。
(四)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的时候,要注重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破坏问题,这不仅对影响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总体而言,这不利于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针对农村区域发展现状的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本文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解决农村区域发展现状问题:
(一)国家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国家要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为农村区域的发展,完善相关的基础设置建设。例如,公路桥梁建设、水利建设、电力建设等,为发展农村经济,奠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要注重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城市投资,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各乡镇企业,要注重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积极推行必要的政策,为整个农村区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并注重加大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任务,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有资金、有精力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加快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始终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在国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带动整个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切实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3]。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以首先在农村区域设置城中村、设置城乡结合部等试点,利用城市极为先进的经济条件,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一些原本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可以先发展部分单位,然后利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促进整个农村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相关部门还利用将散居迁居到乡镇或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的地方,逐一推进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不断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加大技术扶贫
我国的农村地区,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基于这种特点,政府部门在开展农村建设工作时,要注重加大技术扶贫力度,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已经具备的产业机构,例如农、林、牧、渔等产业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整个产业结构得到较大程度上的优化。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原有的畜牧业,细化为养牛业、养猪业、家禽饲养业等,同时对于家禽饲养业,可以将其分为家禽、农副产品等产业。通过将产业结构细化,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以促进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注重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养的提升,注重积极在乡镇上发展职业教育,利用上夜校、职业教育等措施,向农村地区传授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让农民切实掌握相应的农业技术,进而土壤农民将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4];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科研单位的支持,注重聘请高技能的人才走入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将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带动农民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技,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据相关调查研究,农业信息化应用发展中体现了网络成本标准较高,应用效果不高等问题。尤其在偏远区域的农户普遍认为上网、使用电话资费较高,较多农户无力支付,因而导致一些农业网站的访问者并非农民本身。同时注重形式、建设、忽略功能、维护,投入网络设施硬件建设费用较高、缺乏对信息资源及软件的科学制作开发等现象造成了农业网络硬件设施的不良浪费,农业信息资源呈现出相对缺乏、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具有较差时效性等问题,对农民应用获取信息的主动积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并令信息的有效传递受到了制约。在供给农业信息层面则体现出无法充分满足众多使用者需求等问题。当前农业网络提供的信息多为科技、时政新闻及转载内容,欠缺良好的综合预测分析与前瞻性信息内容,令其缺乏地方特色,无法彰显区域经济个性特征。由于欠缺信息技术优质人才,令农业基础信息化工作呈现较低水平,基层单位则仅能进行信息资源的初级采集与,无法实施深度开发,令较多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对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建设步伐产生了直接影响。受到农村经济文化较落后、农民应用信息意识较淡薄、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开展农业生产进程中总体农民科技素质及文化水平较低,令其对网络知识与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受到了直接限制,并对其理解信息综合能力造成了影响,令运用信息水平较为低下,农民无法全面认识到价值化信息资源发挥的巨大作用。
2.农业经济管理中强化信息化应用科学策略
2.1强化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政府科学职能作用
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是一类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集合多重业务技术的庞大系统工程,涵盖县、市、乡等各个层面,因此离不开政府的科学组织领导,政府单位只有科学发挥各方积极作用、分工合作、统一规划方可令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地位作用,在信息化开发建设资金与系统日常运行投资费用等层面提供一定水平的基础投入,安排适宜比例的支农及农业发展资金,通过合理使用、统筹管控避免浪费资金与重复建设现象。同时政府单位应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合理引导网络通信运营商积极投入资金至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鼓励企业、集体、个人多方积极投资,通过实行农业经济信息产业低息贷款、贴息,降低税收等策略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其中。
2.2整合信息资源、强化合作,提升信息管理服务水平
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应科学建立涉农信息及部门共享交流机制,令信息标准科学规范。即统一创设制度,推进农业信息网站、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集成,实现公共涉农信息数据的共享兼容。同时应强化农业信息加工及采集,依据农村、农业、农民信息需求强化信息渠道与信息源头挖掘、开拓及整理采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适用性。另外应科学采用多重方式推进社会各界力量统筹合作,令多层次农业经济信息发挥积极优势作用。
2.3强化农业经济信息队伍建设,促进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的有效结合
为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应科学重视农民培训,提升劳动者信息化素养,普及农村信息化教育,尤其应对生产经营者开展培训,提升利用农业信息与认识信息能力。同时,应科学发挥农技推广站、涉农部门作用,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村组干部、中介组织、合作社、经营大户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还可借助信息网络开展远程推广培训教育,组织农业信息在线培训学习,优化建设效果。再者应科学组建一支农业信息化经营专家队伍,培养懂技术、懂经济管理的综合人才,可创设优惠政策广泛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研制,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营造坚实保障。信息网络虽然在处理、采集、存储、分析信息层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网络具有强大多点互联、交互功能、无时空限制优势,可有效解决各类传播信息问题。然而我们同样应明晰传统媒体包含的独特优势,其具有传播快速、直观等特征,加之农村普及计算机率较低,仍然以广播、电视为常规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好信息化管理服务,应科学促进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的有效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提升信息化综合经济管理水平。
关键词:保险业 区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概述
1.1现代保险相关范畴界定
现代保险包含了保险活动和保险产业两个层次、两个组成元素的内涵。在其产业形态上属产业经济学范畴,在其空间依存性上则属于区域经济学范畴。
保险活动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础,而保险业的发展,也必将对当地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影响。
图1-1 保险公司组织架构示例
1.2区域经济相关范畴界定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空间经济系统。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在地域空间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整体。
在经济学中,通常将区域看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对于如何科学地界定经济区域,经历了一个较长期的探索过程。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
2.现代保险与区域经济增长
2.1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空间分布
2.1.1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结构不合理
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却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就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人为分割问题严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各组成部分构成合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体系;二是资本市场存在着发行上市方面的政策歧视,使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覆盖面不全。股票市场在设立之初就定位在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上,所以市场的入门条件大幅度向国有企业倾斜。
2.1.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受综合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影响,我国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带之间差别较大,各区域的人口收入与公共服务的差距也正在拉大。从全国来看,在全国233个地区级城市中,东部占了103个,占全部城市的44%。中部拥有90个,占全部城市的37%。西部却只有40个,占全部城市的19%,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异巨大。
2.2现代保险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各经济区域实现共同富裕,各种区域问题的顺利解决,都有赖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一般采用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作为尺度,区域经济增长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3.现代保险与完善城乡杜会保障体系
3.1现代保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1.1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灾害发生在时空上的不平衡性
受综合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也经常发生。同时各类灾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也极为不均衡,
3.1.2保险业对发达区域的“锦上添花”与欠发达区域的“雪中送炭”
从全国范围内来讲,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优异于中、西部地区;从城市与农村范围内来讲,城镇经济发达程度优于农村;即便同是在东部地区,上海、北京又优于其它省市,同样是城市,经济发达程度也差距巨大。对经济发达区域而言,保险业“锦上添花”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险的作用就功不可没。
3.2统筹我国保险业空间布局,促进区际经济协调发展
3.2.1保险业自身的区位选择
区域经济中心还具有显著的特征一层次性,不同地域内的城市,由于其聚集经济能量的能力不同,各自的经济吸引力或辐射力也就不同,从而经济中心呈现层级分布。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保险机构把总部设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较高层级的经济中心,而把二级机构和更低级别的机构设在其它省会城市和地市州这些较低级别的经济中心的原因,同时运用区域经济中心原理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上海拥有几十家中外保险机构而在我国的却只有一家保险机构。
3.2.2经济腹地与现代保险业的区位选择
现代保险业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也必须考虑一个地域的经济腹地大小和丰厚度。一方面,保险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经济腹地载负的经济资源是否和保险活动的聚集需求相适应,经济腹地要能够为保险活动提供足够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活动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将有助于促进经济腹地的进一步形成。就城市分布来看,目前全球位于较高层次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无一不是保险业相对发达的,我国也不例外,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宁波等。
3.3加强保险业行业合作,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整体作用
3.3.1地方(省、市、区)合作
自1995年我国保险法正式颁布以来,分布各地方区域(省、市、区)的保险机构越来越多,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保险人才的争夺、对于客户资源的争夺、对于分销渠道的争夺等等,都让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在各地不时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辖区的各保险机构均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考虑行业整体的利益,更谈不上区域内行业间的合作。而实际上,地方区域(省、市、区)内保险行业是一个整体,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使整个区域内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3.3.2全国范围内合作
全国范围内合作,界定的是在我国行政区域范围内保险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如今已是网络时代,没有什么还能称得上是秘密,没有什么信息是人们不知道的。作为我国保险行业来讲,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在经济社会中实现共赢,共同发展。
3.4现代保险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4.1做大做强现代保险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
我国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考虑持续发展的问题,区域的经济大发展,也必须考虑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大更强的保险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险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4.2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赋予的淡水、土地、森林、草地、海洋、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地形、气候、地理位置等都属于自然资源范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人在推进工业建设和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占用耕地,环境损耗和污染加剧,导致一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这一急迫的课题,需要各方面引起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而保险业做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事前预警、监督和事后的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必定可以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3.4.3发挥保险业的事后补偿作用
现代保险在突发事件和灾害管理中具有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作用。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壮大己为灾害管理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方面己初步显示出积极作用。灾害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它需要建立起国家财政、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共同参与和负担的体制。因此,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就应当加强减灾法制建设,明确保险业在灾害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增加减灾投入,建立地震、洪水、核事故等巨灾保险制度。
结束语
保险业的发达,一定是某一区域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强大实力的综合体现,保险业不是一个孤立于区域之外的产业,它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相辅相承,通过实现区域的和谐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郑伟.《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保险研究》,2006
【关键词】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评价体系
区域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按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经济系统,使区域经济系统纳入整体自然生态系统中。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要求,构成一个“区域资源―社会化产品―区域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往复的新的流动系统。区域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子系统,多个区域循环经济复合系统则构成整体循环经济系统。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要求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能再次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区域循环经济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内部性。内部性表现在区域循环经济内部的活动,不一定对区域外部具有影响或至少不具有同等的影响。二是外部性。外部性表现在区域循环经济内部的活动,对区域内部影响不大,但是对区域外部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河流上游的城市排污控制不力,可能会对河流下游城市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三是不可加性。循环经济不是各区域循环经济的总和。例如,发达国家一般都要求电器产品的生产商回收旧电器,减少资源耗用。于是人们常常看到发达国家大量旧电器出口或走私到发展中国家,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回收了旧电器,废弃物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而发展中国家处理了旧电器,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但是从我国查处的走私垃圾的案件中可以看到,进口及走私垃圾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水资源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就这个例子来讲,决不能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了循环经济。
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
循环经济区域层次是循环经济由宏观向微观的渐次发展,是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空间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区域循环经济是针对当地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经济形式。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不同的产业集群内部及不同产业集群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生态产业链。
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循环经济要求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以集约增长方式,由共生关系建立环境产业链,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最大限度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依托,发展环境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加强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循环经济对原有的区域产业体系和结构进行产业规划和改造,增强和提高区域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集群中构筑生态链,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国际环境认证,加强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等制度的实施。加强区域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建立绿色生态的产业链,积极应对现代国际贸易中新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对我国工业品的出口限制。
三、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体制
以区域循环经济为起点,对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循环经济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杜邦模式”,也称为企业模式,是指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使企业内部各工艺路线之间的物料循环利用、能源梯次利用。第二种模式是“卡伦堡模式”,也称企业间模式,是指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特征是把不同的企业按不同的类别相联结,企业之间具有共享资源,能够对副产品相互利用。第三种模式是“福罗什―加劳布劳斯”模式,也称生态工业园模式。第四种模式是地理模式,是指地理条件下,经济区与经济区之间结合成区域循环经济。
2、发展循环经济,以区域循环经济为先导
发展循环经济以区域循环经济为出发点,以发展生态工业园为先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四种模式中,以“生态工业园”最具有代表性。第一,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利用废弃物减少了在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并且可以低成本地利用企业之间边角余料及废弃物。此外,在能源利用上可以就近进行能量循环使用。第二,可以实现外部性和内部性的统一。例如,园区内的一家金属制品企业排放的粉尘危害了园区内的另一家微电子企业,生态园区就有义务协调这两家企业使排放的粉尘达到生态园区的标准,而不是把问题推给社会和政府去解决。这就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3、加强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
加强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要改变各地区各自为政、多头治理的模式。第一,加强以流域为主体的水资源的综合治理。流域水资源治理要与行政辖区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相协调。应科学地规划流域内产业布局,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在产业布局的关系。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等因素,科学核算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排放定额和排放标准。第二,加强地方矿产资源管理。从地区范围看,相邻地区的矿产资源需要进行规范,需要明确各相邻地区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责任和权利。在邻界地区之间建立横向协调机制。
4、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能科学地概括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能用量化数据测评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能够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定量指标均可通过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进行计算。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减少难于量化或定性指标的数量。合理确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以最少量(个数)的指标,来考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要具有动态描述和评价的功能;要能够反映循环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有预测功能,根据目前状况对今后长期目标进行预测等。
四、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1、经济发展指标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在考虑地区人口与劳动力因素情况下,结合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可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表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环境支持、再利用指标
当前的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建设循环经济要调整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形成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要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完善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切实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支持指标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3、资源节约指标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长期以来,在资源利用上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水资源消耗、能源资源消耗上。衡量水资源、能源资源的耗用,可从两个角度:一是以实物形态表述,例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煤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原油量等;另一个是相对于创造国民财富而言,资源使用效率,例如以价值形态表示资源消耗的指标有: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
4、消费指标
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消费结构正在从基本生活的吃、穿、用向提高生活水平的住、行方向转变。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资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在消费问题上,不反对因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增加的物质产品消费;反对的是超过物质产品的实际需要而发生的浪费行为。倡导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缓解资源约束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矛盾的最佳选择。消费可以从农村商品性消费、城镇商品性消费、农村住房及水电消费和城镇住房及水电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5、产业能耗指标
产业结构是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的变化非常显著。这种变化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包括消费结构的变化。创造相同价值的社会财富,不同产业所耗费的资源有相当大的差别。以广州市为例,2005年第一产业每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为0.37吨;第二产业每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为1.20吨;第三产业每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为0.38吨。第二产业能耗是第一、第三产业平均能耗的三倍。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我国呈现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的特征,它的加速发展是造成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
上述对产业能耗指标内涵的分析表明,产业之间能耗的差异标示了区域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衡量产业能耗的指标有第一产业每万元产值能耗、第二产业每万元产值能耗以及第三产业每万元产值能耗。上述指标的数据可从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中,经过计算间接获得。
6、科技支持指标
科技支持指标有研究与发展经费、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科技投资增加的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
五、结束语
区域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要求,构成一个“区域资源―社会化产品―区域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往复的新的流动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增强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规划和衡量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进程,促进和保障国家和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注: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九次(2007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责任人郭秀珍、李岩,项目名称《广州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是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岩、郭秀珍: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19).
[2] 黄初龙、章光新、杨建锋: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展[J].资源科学,2006(3).
[3] 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经济差异;Gini系数
1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事实特征
采用江苏省目前通行的行政区域划分,将江苏全省分成苏北、苏中、苏南三大经济区域,下文以这三大经济区域作为考查单元来进行计算分析(表1)。
本文所取的数据均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14年》,按当年价格计算。从江苏省的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近9年的GDP均值来看(见表2),三大区域GDP均呈上升趋势。苏北GDP均值从2005年的749.04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11.78亿元,9年间增长了3.62倍,年均增速最快,高达15.37%;苏中GDP均值从2005年的1109.1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765.94亿元,9年间增长了3.40倍,年均增速达14.55%;苏南GDP均值从2005年的2317.81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7277.17亿元,9年间增长了3.14近倍,年均增速最慢,年均增速13.56%(见图1)。
从极差和标准差来看(见表3),极差计算的最高的苏南与最低的苏北GDP差额,从2005年差额3745.83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1390.42亿元,差距拉大了近4陪,年均拉大差距速度13.15%。标准差是用来分析江苏省整体的经济差异,反映的是各区域GDP和全省GDP均值之间差距的大小。江苏省三大区域的标准差从2005年的1079.59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231.48亿元,9年间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速达12.95%。从图2也可以看出极差、标准差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说明不止是苏南与苏北的差距在扩大,江苏省整体的经济差异也在扩大。
极差:R=Ymax-Ymin
Ymax是三大区域中GDP的最大值。
Ymin是三大区域中GDP的最小值。
标准差:S=-μy)2/n
以上计算的均值、方差和极差指标都是绝对指标,绝对指标有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所以只能作为差异或收入的粗略度量(见万广华(2008),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为了更全面和客观的测度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下面部分本文采用国内外最为常用的相对指标即Gini系数对2005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
2 Gini系数测度指标和数据计算及结论
2.1 Gini系数测度指标
Gini系数是为了能够定量地精确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这里我们用Gini系数来测度江苏区域GDP差异程度。Gini系数有四种计算方法:几何法、平均差方法、协方差法、矩阵方法。为方便计算起见,本文采用协方差法。
2.2 数据计算
根据协方差公式,计算江苏2005―2013年的基尼系数(见表4),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从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和变化趋势看,江苏2005―2013年的三大区域GDP基尼系数呈快速下降趋势,2005年的基尼系数为0.2504,2013年下降至0.2213,2005―2013年平均是0.2371。区域经济总量差异呈缩小趋势相当明显,这与江苏省政府关于最近几年一直出台加快苏北、苏中发展,建设和谐一体小康全省的政策有密切关系。
2.3 结论
使用Gini系数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从2005年起,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近十年时间,系数值仅从0.25下降为0.22。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依然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仍需以缩小区域间差异为主。
3 政策建议
3.1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培育区域内城市核心增长极
二元经济结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它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苏北苏中现代城市经济和传统农业经济的反差强烈,经济发展呈现二元经济结构,苏北尤其凸显,而苏南地区由于城市化步伐较快加之农村工业发展迅速,城乡差异已变得相当模糊。因此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改变制约苏北、苏中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3.2 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格局下,苏北苏中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引进外资,主动接受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利用与先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从而缩小与苏南经济差距。
3.3 加强三大区域间的合作与分工
政府应该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和人才合作,加强苏南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贯彻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田钊平.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5):7-11.
[2]吴进红,黄秀娟.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3-39.
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差异;量图分析法;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01-2
0 前言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枢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反映出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县域经济越发达,城乡二元结构越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急需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区域概况
作为全国的大城市之一,长春市的城市发展方式已经由集聚型向扩散型转变,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展,大都市化地域的逐步形成,城市区域化的进程加快,并将逐步纳入全球城市体系,承担特定的国际产业地域分工职能。长春市的产业职能转向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使长春市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扩散源地。
2 研究方法与指标确定
2.1 研究方法
量图分析法也称加权指数法。1971年,德国曾采用此方法来划分贫困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文中应用此方法来对长春市县域进行区域经济水平分区,并分析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从而判断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
2.1.1 选取指标 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量图分析法为了避免被选指标对于系统整体特性反映能力不强以及关键因子被屏蔽进而影响评价,通常选取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最基本指标,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操作性、可获性和可比性,并不构建复杂的因子体系。本文分析中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j1)、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比率(%)(j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j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j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j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j6)、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张)(j7)、城镇化率(%)(j8)等8个指标。
2.1.2 确定各指标的中等组的数量变化范围计算 区域第j指标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公式1)
式中i=1,2,3……N,N―所研究的地区个数;j=1,2,3……M,M―所选取的指标个数;yij―第i地第j指标的权值;Yij―第i地第j指标的另一相应值;xj―区域第j指标的平均值。
第j指标的均方差计算公式为:
(公式2)
式中σj―均方差;xij―第i地第j指标的值。
计算第j指标的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3)
2.1.3 各指标划定 根据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将每一指标分成优、中、劣三等。一般,当第i地第j指标的数值位于该指标中等组上限和下限之间则为中等,高于中等组上限则为优等,低于中等组下限则为劣等;
2.1.4 各地各指标的等级评定 依据各个指标的优、中、劣等级的数值范围,对区域各地各指标的等级给予评定;
2.1.5 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评价 根据各地所得优、中、劣指标的数目,评价各地经济发展特征类型,分为三个层次:先进、中等和落后。凡是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中和劣指标数之和者为先进;得优和中指标数之和仍大于或等于得劣指标数者为中等;凡是得劣指标数大于优与中指标数之和则为落后。
2.1.6 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 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通常用判断系数来衡量,判断公式为:
(公式4)
式中 K―判断系数,当K85%,说明评价是可靠的,可以根据所选指标对各地经济发展特征进行评价、分类和区别;
2.2 分析与结论
根据各项指标及其对应的数值,来进行系统的计算,得出表1的结果,由于长春市所辖的市县数量较少,因此在指标分析时也带来一定的难度,综合各种计算结果,根据表2,其中K=86.23%>85%,即量化指标选取合理、有效,评价结果可靠、有意义。
资料来源:根据《吉林统计年鉴》2008 ,2009整理而得
按照量图分析方法,参照长春市域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将4个市县分为先进、中等、落后3大类型,即九台、德惠二市属于先进类型,农安、榆树二市属于落后类型。
农安县和榆树市在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在八项指标中大部分处于劣势,而九台市和德惠市则处于先进状态,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呈稳固发展态势。
3 长春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成因分析
农安县j1-―j6均处于劣势,j7处中等态势,j8则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农安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速度和潜力相对较差,扩大再生产能力不理想,县区内居民生活水平不高,购买力差,与之相反的是基础设施情况良好,投资环境理想,乡村建设成绩显著。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农安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相对应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创造收益的能力相对较弱。
九台市的指标中除j6较低外,其他指标均较优秀。整体来看,九台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环境良好。这些现象一方面要归功于居民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九台市独特的区位条件。
榆树市则除j6较高外,其他指标均处于劣势。从上述指标来看,榆树市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潜力和速度上来说都极为落后,居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其他三市而言,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
德惠市的j1―j6均处于中等,j7、j8则处于劣势。可以看出,德惠市的经济发展健康稳定,各项指标均呈向上的发展态势,居民生活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健全。德惠市是目前长春各县市中的发展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又与其自然条件密不可分。
4 长春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对策与建议
4.1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从各县市的资源优势出发,形成特色的经济,并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本地资源优势,发挥、创造潜在资源优势,优化潜在优势要素的配置,依托市场,推动县域经济的跳跃式、跨越式发展,利用城市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自身机制。充分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效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资本扩张的有利契机,发挥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进入县域经济。
4.2 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引进外部生产要素
长春市各市县经济发展的落后,也是思想观念转换慢,改革开放不足的结果。为此,各市县要敏锐的发现经济发展的各种机遇,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市场观念;主动出击,抓住良好发展机遇;树立人力资源愈丰厚、数值愈高,愈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的观念;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制度,用更优惠的政策、更宽松的用人环境和更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高层次人才,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促进各市县经济的发展。
4.3 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推进农民从业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基层政府机制,稳定和发展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技术成熟、效益稳定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培训广大劳动农民获取农技知识,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带头人。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农业生产型以及城市生活型服务行业。与此同时,在充分发挥落后地区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爱娟,王小翠.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聚内分析[J].学术纵横,2009:104-105.
[2] 吴得文,汤小华,吴华,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4):387-392.
[3] 谭雪兰,刘觉明,朱红梅,等.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05:823-827.
[4] 罗迎新.梅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6,26(1):32-36.
[5] 杜鹏,刘睿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4,3(1):34-36.
[6] 罗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跨越式发展[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59-63.
[7] 袁建平,刘福科,王平,等.海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扶贫开发[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1(1),3: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