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管理*
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市容逐渐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成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大事,如何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坚持不懈,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成为摆在每一个城市管理工作者面前急需认真系统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管理精细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个方面和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管理需求趋于人性化。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交往、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人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是动态发展的,并且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和自身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关注人性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良好的更精细的服务产品。
二是供求的市场化。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供求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满足多样性的精细需求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市场化激发了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市场化为精细化服务既提供了动力,又提供了基础。
三是管理的法制化。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要有规则和法制保障,没有规则和法制就会失去秩序,造成“市场失灵”,从而无法使精细化服务得到保障。法制化在实体意义上保障了市场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同时法律严密的程序也促进了各项事务运作的精细化。
四是技术的信息化。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要代表。信息化不仅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也为社会关系的调整、管理方式的改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变革的平台。
五是空间的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之一: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较高,有非常细致的供求关系;同时,由于建筑空间和人口密度的加大,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影响也较敏感,道路河道等公共空间面临比乡村更多的诉求。所以随着城市化空间的拓展与水平的提高对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总之,人性化、市场化、法制化、信息化、城市化五个方面的发展促使城市管理进入了“精细化时代”。
二、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具体到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就是管理理念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精细化、管理内容的精细化。所谓管理理念的精细化就是要转换管理理念,变“城市卫士”为“城市管家”,建立“大城管”理念;所谓管理模式的精细化,就是要实现适用法律的精细化和分工的专业化;所谓管理内容的精细化,就是城市管理的范围要广、程度要深、质量要高。
应该说,管理学要求的精细化和城市管理要求的精细化外延虽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内涵还是一致的: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要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
三、盛泽、*城市管理的现状
随着2001年8月*市城市管理局的正式成立,*的城市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所属的执法(大)队也相继成立,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不断美化,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创建试点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省首批文明城市”称号,2005年10月又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2006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全面展开。2007年11月下属盛泽执法大队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队伍建设考核验收。盛泽大队下属四个中队又同时获得苏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基层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达标中队”的称号。2008年8月,盛泽镇中心大道和同里镇中川路分别被命名为苏州市示范路。一个既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特色的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肯定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要清醒地看到城市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城市管理工作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不够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普遍;市容环境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队伍形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努力。
四、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建设的意义
城市管理精细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精细化有利于完善管理机制。从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概念来看,它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三方面,它要求形成一个“大城管”的理念,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分工,实现管理的广、深、高。这必然会促使管理机制的不断转变,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和市民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城市管理分工专业化;实现城市管理向社区、街道的延伸。
二是精细化有利于塑造城管形象。长期以来,城市管理队伍始终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管理知识缺乏了解,缺少必要的城市管理意识;另一方面,也与城市管理队伍工作的不彻底,不细致有一定的管理。而精细化将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用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执法的精细化,实现“服务经济、服务城市、服务市民”的城管宗旨,塑造“以勤管城、以法管城、以理管城、以情管城、以廉管城”的城管形象。
三是精细化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管理效能的提高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狠下功夫,把经常性的工作当成精品来抓,不再以单纯的美化、亮化为目标,而要实现城市管理的精品化,用一流的管理,抓精细的过程,创精品的结果,这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根本出路。
五、如何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工作
正如前文所述,*的城市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并正朝着精细化城市管理的目标大踏步的前进,但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精细化还需要从精细化的概念出发,实现理念、模式和内容的共同精细化。
(一)管理理念的精细化。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思路与出路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源之不远,流之不长;源之不丰,流之不活。思路对出路起着多方面的决定作用。对城市管理而言,管理理念就是思路,管理理念的好坏决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我们必须以最先进的思想武装管理队伍,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城管。一是要转变工作思路,变“城市卫士”为“城市管家”,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经济服务的理念;二是要实现执法方式的四大转变:从突击式、被动式、保障迎检式管理向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转变;从主干道管理向次干道、街巷管理转变;从问题成堆后管理向初期预防、预先介入管理模式转变;从粗放式管理向责任制、精细化、数字化管理转变;三是要树立“大城管”的管理理念。城市管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许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城管”的理念,从全局来考虑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二)管理模式的精细化。
管理模式指的是城市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管理体制、分工及适用法律等方面,它是承载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抓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前提,要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就必须首先做到管理模式的精细化。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要理顺上下级的关系,理清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实现职权明晰,责任到位。一方面,城市管理队伍上下级隶属关系较为模糊,往往到省一级就没有独立的部门,这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城管执法的职权大多是从其它部门集中而来,且未真正划转清晰,有较多的交叉、重叠和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最好办法是变机构间问题为机构内部问题,协调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确保城市管理工作运行的顺畅。
二是实现专业化分工。组织内部的专业分工可以降低整个程序的复杂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化大分工的根本原因。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城市管理队伍也应适应这种趋势,加强内部分工。特别是要实现管理与执法的相对分离,做到职责清晰。从周边城市来看,苏州、张家港也都是如此,管理者固定于路段,执法人员则负责一片,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
三是适用法律的精细化。法律是所有执法队伍的立队根本和工作依据,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该说城市管理工作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之处。首先是法律依据亟待完善。虽然目前的管理队伍往往要从事数百项行政执法职能,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完整的城管立法,连城管队伍的性质也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其次法律的适用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执法程序方面。应该说,*在法律适用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出色的,实现了执法案件的专人负责,网上审批,且数年来无一起行政复议或诉讼案件发生。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要做到亮证执法,规范执法用语、执法行为;最后,还要做好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严防处罚的歧亲歧重。
(三)管理内容的精细化。
一般来说,以政府机构与公众及私人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为准,政府管理方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信息、交互、提交和交易这四个阶段[1](见表1)。目前处于交易阶段,这一阶段政府管理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与公共服务提供,而是政府信息、服务的融合,公众通过政府信息平台能够更方便进入一个多机构、多服务的政府管理系统。这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其更关注政策或战略的制定,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全面在线服务媒介,而且能够借助外部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来完成这些活动。这一阶段,受众能够全面与政府服务机构交互,享受全面和制定式的信息及公共服务。这是一个更加复杂和不断完善的系统,丰富的信息、交易平台及多媒介是主要的特征。交易阶段的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政府显著的数字及多极化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政府也被成为“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数字政府规划中将数字政府明确定义为:“各级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借助电子通信技术开展的政府活动,包括: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和购买,产生及接受(政府)指令,提供及获取信息以及完成金融交易”。[2]
数字政府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革命最后的实践,成为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服务的主要推动力,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更倾向于归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 最早的数字政府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逐步引入。1997年,基于一份关于21世纪迈向数字政府的报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指导美国联邦政府利用Internet技术来提高公共服务透明度,由此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建立高效数字政府的理念雏形,随后发展迅猛并得到推广和应用。仅1997年,世界范围内有1915个中央级政府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政府公共网站,2000-2001年,短短一年,这一数字增长到9363个,美国以拥有403家政府公共服务网站(这里,仅以数量计,不论服务质量)独霸数字政府发展鳌头,一些发展较早的国家包括法国、巴西、葡萄牙及丹麦等。Gartner将数字政府的特征概括为:“数字政府,即通过各种技术、网络及新媒体发展,推动政府机构内部及社会外部的连续转型,从而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最优化的结果”,其实质是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公共化和透明化。[4]Pardo进一步概况了数字政府区别于传统政府的主要功能:(1)公众获知政府信息更加便利;(2)更加清晰地遵守一般性规则;(3)公众借助政府提供的数字平台和公共协助更有效地取得个人利益;(4)政府之间活动及政府与企业之间活动的便利和公开;(5)政府对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融合;(6)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更广泛性。[5]数字政府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形成“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公众”三位一体的“数字社会”。Fang将数字政府的交互内容概况为八种:政府—市民,市民—政府,政府—企业,企业—政府,政府—政府供职人员,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数字政府的建立需要重视其中的五种关系: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6]
具体来看,首先,市民—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与服务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发放有关许可和执照,如驾驶许可,渔业许可等,不仅包括纳税人对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税费支付,也应该囊括政府对纳税人的退税等服务。其次,企业—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企业、商务活动及合作组织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包括营业许可,用工信息及经营选址等服务。最后,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的这三种关系源于其三者相互之间及其内部机构及政府供职人员提供与完善政府服务的要求,包括政府公务活动、政府采购、政府内部资金转移及其他相关的服务。目前,数字政府的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于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这三种关系之间,尤其是前两种服务需求较大,发展较快。[7]根据上述八种关系,多极数字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可以展示为图2。如图2所示,城市数字管理系统是不同机构与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内外部联动的“开放式循环”,其中内部的信息双向流动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以及这两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交流,外部信息流动分支包括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传递,这里,地方政府不仅承担着本级政府与公众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服务联通,更重要的是公众及企业与中央政府之间信息交换的媒介,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活动进行传递和解读,因此,地方政府在整个数字整合系统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政府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这显示出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建立的城市管理系统不仅提供了公众与企业及其他组织需要的信息及服务来源,而且是贯通中央政府信息上下流动的决定性环节,通过地方政府实施的城市管理系统,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及政策才能得到顺畅的和贯彻,意味着借助于城市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公众及企业信息及其他服务需求的主要提供者。
二、全国省会数字城市管理体系构建的综合比较
根据城市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选择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情况、城市管理专门机构的设立、城市管理专门条例或规定颁布情况、城市管理分类规章及制度颁布实施情况以及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等五个方面的指标,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的数字城市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1)从拥有政府门户网站情况看,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无一例外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有关政府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信息、重大事件、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近期工作进展、公共服务信息等一系列浏览和查询服务,并提供政府直属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链接,实现了政府信息与机构的互通互联,体现出政府信息化建设初步成功和“数字城市”打造的前期成果。(2)从颁布专门性城市管理条例情况看,除天津和长沙外,其余城市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城市管理专门条例,城市管理法制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统领性的城市管理条例出台势在必行,其颁布实施将有助于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未来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创造必要条件。(3)从城市管理分类条例或规定实施情况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和园林绿化管理规定实施情况最好,除乌鲁木齐和兰州外其他城市都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市政管理规定仅长春和乌鲁木齐没有,园林绿化管理规定没有出台实施的是石家庄和兰州。(4)从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成都和昆明都已经启动,其中重庆和成都不仅较早推行实施了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综合来看,有两项指标没有体现的为北京、重庆、南昌、杭州、南京、合肥和广州;表现较好、仅有一个指标没有达到的城市包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和长沙;而表现最突出,所有指标都有所作为的是天津,显示了天津市近年来对城市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强调落实获得的良好成效。通过对全国省会城市管理体系的综合比较,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管理主体上看,政府仍是城市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承担者,目前通过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城市较少,政府管理城市的任务艰巨且过于繁杂,无法完全发挥其最重要的市场维护和监督职能,管理主体过于单一,不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管理运行效率。(2)从管理技术上看,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仅在几个城市得到应用,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管理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制约“柔性化”城市管理的转变及发展。(3)从管理手段上看,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市容环境管理、旧城区改造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管理、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的城市管理运行系统整合仍需时日,不同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完善与修订城市专门性管理条例、加强城市管理资源整合和配置的问题。(4)从管理目标上看,城市管理目标的法制化是保证其实现的首要因素,我国法制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虽已起步,但进展较慢,目前还没有城市形成较成熟的城市管理法典,管理目标多体现为政府短期政策目标,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形成的固定化城市管理目标仍是未来政府城市管理活动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多极数字城市公共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1•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三元治理结构。加快引入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城市治理结构,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这种三元治理结构中,政府是组织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决定和影响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与服务,其有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效益;社会公众作为基础通过公开与不公开途径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内生化转变。[8]其中,政府突出其统领与指导作用,企业突出其专业与独立作用,社会突出其监督与制衡作用,完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造,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自然垄断产品,建立严厉的政府监督下的市场供给体制,对于共有资源或纯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给专业的建造者或经营者,提供高效高质的第三方产品或服务。[9]
2•运用先进数字信息管理技术提升“数字城市”水平。“数字城市”提供给城市管理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使城市管理各部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作为其中重要组成的“数字城管”,更是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适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和加工处理,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和职能履行服务。[10]目前,“数字城管”已发展到城市部件管理和万米单元网格相结合的阶段,初步实现对城市管理对象的定量、定性和定位,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保障。因此,应加快建立市区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推进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市区两级完成城市部件管理和万米单元网格的整合互通,在技术上保证城市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推进城市管理资源和管理体系整合。城市管理运行系统内容繁杂,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城市旧城区改造管理、城市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多,牵涉面广,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整合管理资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标。继续加快建设城市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建立ITS(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大范围和密集的信息交换及集成,组织管理交通运输,缓解交通拥阻,提高出行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快速应急管理,建设快速抢险信息系统,形成突发环境、安全及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11]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突发环境、安全与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但具体的处理流程及机制设计还未落实,应急与预警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快应急处理流程及机制设计,并建立统一指挥与调度体系,保证各区域应急资源、信息之间的统筹调配。
关键词:城管执法;行政伦理;行政责任;自由裁量权
当代中国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冲突屡见不鲜。面对越来越多的,我们习惯性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公共行政部门的制度规范和角色定位,自然而然地将公众和政府作完全对立起来,但这种批判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是有限的。进一步观察已发生的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我们发现,冲突的根源大多在于公众和基层公务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和。其中以城管执法过程中与执法对象的矛盾最为典型,公众因为对城管队员执法方式和程序的不满,怨恨政府,大量案例的积累引发了全社会对城管执法行为的负面舆论。城管等行政执法类的基层公务人员,就是李普斯基提出的“街头官僚”的代表,该理论认为,街头官僚所掌握的自由裁量权,可能对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国内学界不乏对这种自由裁量权的讨论和研究,但更多的局限在行政法学的领域,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单点注入”的特点,而其针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逻辑也主要是遵循从行政立法层面到行政执法层面,再到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的法制主义思路[1]。但笔者认为,对自由裁量权的讨论应该更多的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街头官僚执法过程中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动机和价值取向的思考,来发现其行政伦理的困境所在,并从内外控制的双重角度找寻破解其冲突和困境的有效路径。
一、行政伦理学视角下的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是街头官僚的自我决策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行政自由裁量权,一般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政机关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2]学界并不缺乏对于自由裁量权的讨论,但往往将其视为一种“恶”的权力,并主张用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等方式来实现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但事实上,行政自由裁量权并非一无是处,它应该是一种具有独立价值诉求与正当性的权力,任何试图通过严格的控制来剔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主张与做法既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可能的[3]。我们可以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分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涵和定位。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其实质是基层公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基于自己的判断和价值取舍,对执法对象采取基于法律基础的灵活的处理政策,它与行政伦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存在密切的联系。从理论上讲,行政自由裁量权可以被视作既处于法制框架之内,又超出法制条文之外的一种“自由”,它意味着在法律所未及之范围内,行政享有某种程度的决定空间。行政自由裁量权一方面需要依靠法制的框架束缚,另一方面又超脱于法律条文的,是执法主体享有的一种相对的自由,而行政伦理研究的起点,正是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非制度化的权力自由空间,只有存在自由空间,才需要用伦理和价值的规范来讨论行政主体执行方案的选择,因此,两者在理论上是相互契合的。而从实践的角度看,行政自由裁量权实质上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具体事务处置权,即行政主体在制度规定不到位、不明确的模糊“地带”乃至制度之外的空间地带做出事务性行政决定或裁决的权力[4]。因此,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行驶过程中是一种非制度的权力,也就是一种伦理性权力,我们观察现实的自由裁量权行使过程,行政执法主体是基于行政目的和个人道德的双重考量,来确定如何进行“自由”的决策,换一种说法,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的正是行政责任的选择,是对执法主体自身责任和价值冲突的选择,而这正是行政伦理学在实践中所研究的重要内容,责任也是建构行政伦理学的关键概念。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讨论,正是行政伦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作为一种伦理性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并不像公众和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恶”的体现,尽管我们必须承认,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为城管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的价值和目标偏离创造了可能性,并使这类问题难以得到制度和法律层面上规范化的和有效率的治理;但是,从行政伦理的角度考量,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也使得城市管理等基层的行政过程有了社会价值和情感发挥作用的空间,它恰恰说明了行政机构与行政人员并不是没有灵魂、没有任何意志自由的政治工具,而是有一定意志自由并需要运用价值理性进行独立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的公共管理主体[1]。也就是说,只有从行政伦理学和行政法学两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才能够对基层公务人员,也就是街头官僚在执法过程中行使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做出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城管执法行政伦理困境———责任冲突
弗雷德里克•莫舍(Frederick Monsher)将行政伦理学中的责任界定为两个主要方面: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客观责任在具体形式上包括两个方面: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所有的客观责任都包括对某人或某集体负责,也包括对某一任务、人员管理和实现某一目标负责。职责和义务,对某人负责和对某事负责,是客观行政责任的两个方面[5]74。公共行政人员最直接的责任,是对自己的上级负责,贯彻上级的指示或是完成已达到一致的目标任务。另外,公共行政人员还要对公民负责,洞察、理解和权衡公民的喜好、要求和其他利益。对应我国的基层街头官僚而言,可以通过在现存法律框架内改变相关方案的方式,也就是通过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来对公众的喜好或利益诉求做出回应。其次是主观责任。主观责任是由我们内心的情感和信仰所赋予的,如果说客观责任来源于法律、组织机构、社会对行政人员的角色期待,那么主观责任则根植于我们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的信仰。放到我国城市管理执法的实践中去思考主观责任的存在和影响,则表现为每个城管队员作为个体,在面对类似工作的执行和事件的处理时,会因为个人价值理念的差异而做出不同的现场决策。当执法者的自由裁量选择与执法对象或社会公众的期望偏离时,就会引发某种形式的冲突或积怨,这里显然已经出现了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的某种冲突形式,而这种偏离在现实中是极容易产生的。这表明,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之间存在共存的困难,这同样是某种行政伦理的困境。面临具有冲突性的不同责任,是行政人员体验伦理困境的最为典型的方式。当处于两种不同的期待或倾向之间,而且这两者都具有重大价值时,行政执法人员将面对选择的尴尬。从根本上说,这种困境涉及我们是如何有意或无意地对价值观和原则进行排序的[5]96,因此它们应当被视为既是实际工作中的,也是伦理性的问题。而这些困境出现的根本,正在于以城管执法人员为代表的基层公务人员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需要面对多样化和多质化的行政责任,这些责任的冲突性不仅在于前文所划分的客观和主观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客观或者主观责任的内部,同样存在各种各样可能的冲突形式。库珀在《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一书中将实践中的行政责任冲突归纳为三种最常见的形式,即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结合我国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可以对这三种责任冲突形式做进一步的论述和介绍。
(一)权力冲突
权力冲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责任的冲突,这些客观责任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权力来源(如法律、组织的上级和公众等)从外部强加给行政人员的。如果两种权力对城管执法人员行为的要求不一致,那么执法人员就会陷入某种抉择的尴尬,要求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恰当的使用。具体考察我国城管执法的实际运作过程,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种不可避免的权力冲突形式:第一种是政府部门内部不同权力来源带给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力冲突。对于最基层的执法人员而言,首先要面对的是来自直接上级,也就是城管局的命令,但由于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经常是配合其他政府机关进行的,因此还需要听从事件主管部门的调配和任务目标,而这个主管部门又往往不止一个,例如在对一些油烟污染较严重的餐馆或摊贩的管理过程中,就可能牵扯到城管部门本身、食品安全部门、环保部门、税务部门,等等。因此,这种权力冲突时常会影响执法人员对自由裁量权的判断和行使。如果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的思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必然性,即我国行政体制中对于城管执法部门的行政主体地位规定不明,城管与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机构相比,有着底气不足的劣势,有的城管由政府直接管辖,有的隶属于建设系统,有的则为部门的内设机构,甚至有专家将城管誉为“单亲娃”,没爹妈管[6]。总的说来,由于中央对于城管部门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使得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判断和选择的可能性更为复杂。第二种是政府部门和公众偏好的不同造成的权力冲突。这种情形相较前一种而言更容易理解,尽管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在实际的行政过程中,政府部门经常以理性经济人的效率观点作为工作遵循的实际准则,再加上政府部门的决策往往需要更多的进行宏观和整体的考量,而公众在面对城管执法时,往往关注的是个体的需求和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当城管执法人员带着效率优先,配合宏观需要的执法要求来管理公众的日常行为时,双方难免会产生行政责任上的冲突。
(二)角色冲突
角色概念是此类责任冲突的关键。在特定的情形中,我们所体验到的特定角色的价值观是不相容的,或者是互相排斥的,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不是价值观本身,而是在价值观支配下的角色冲突。现代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是各种角色的集合体,当我们关注作为个体的基层执法人员时,可以发现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其实也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行政人员的角色,组织工作之外的其他角色与行政人员的角色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冲突。如果把讨论的重点进一步具体到我国的城管执法人员,我们可以发现其角色冲突与库珀一般意义上角色冲突形式相比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我国城管执法人员对自我行政人员角色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扭曲了他们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从而使得这一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冲突更为激烈。具体来说,受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中“官本位”、“权力本位”、“人治”思想影响,部分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认为自己是执法者,代表着政府进行城市管理,因而高人一等,不愿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平和心态,不能将执法对象的利益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来考虑[7]。这样的角色认知已然偏离了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的价值定位,当他们以高人一等的执法者角色来面对其他可能出现的角色时,也就使得自由裁量的天平向执法者的价值观倾斜,因而我国的城管执法人员往往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执法对象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一旦执法对象提出质疑、反驳,就用“拳头”执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下我国城管执法过程中频现暴力执法现象。
(三)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在我国的基层行政执法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我们作为一个公共官员的义务之间产生冲突时,就给了我们、谋取私利的机会,它们表现为公共角色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客观责任与个人可能利益之间的冲突。从本质上说,在利益冲突问题中,我们所面临的就是这种“利益与职责之间、私人生活禀性与公共角色义务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也就是说,利益冲突更多的表现为客观责任要求和主观责任认知之间的冲突。我们同样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我国城管执法人员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实践之中,笔者认为,基层执法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可能获取的个人利益可以总结为两类:第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利益,城管执法人员可能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接受执法对象经济的或物质的贿赂,从而在自由裁量的过程中做出有利于执法对象的决策,这种对经济利益的偏向,显然与其公共职责产生冲突,背离了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的义务和价值;第二种个人利益则较容易被人所忽略。有学者指出,“街头官僚在技术上、认知上和道德上被理解为消极的,会运用他们手中自由裁量权来管理他们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容易和安全。”[8]也就是说,城管执法人员会在行政过程中运用自由裁量权来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追求自己的效率利益,漠视行政程序,包括不亮证执法;没有填定预定格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扣押物品、罚款不给收据或者以其它白条代替;先裁决后询问,先处罚后取证等。这种误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来追求工作安全和便利的行为,背离了程序正当性和依法行政的要求。
三、城管执法伦理困境的破解路径
根据前文的论述,我们发现,街头官僚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实际上就是在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的复杂冲突中进行基于个体的价值和伦理判断,但由于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欠缺、社会偏好的多元性和城管执法人员自身素质的缺陷等原因,城管执法的过程和结果常常陷入行政责任选择,也就是行政伦理的困境。那么,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理论中找到哪些针对性的破解途径呢?对于这类伦理困境的控制,我们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进行思考。
(一)外在控制
所谓外在控制,即通过对外在的法律、行政规范、强化监督等方式来防范基层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从而控制行政伦理中可能的失范现象。实施外部控制的理论基础是:个人判断力和职业水平不足以保证人们做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外在的控制力:第一是立法控制,一方面通过伦理立法的方式,对行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选择及其结果进行专门的立法,另一方面还应尽快制定专门的行政程序法,规范城管执法人员应当遵循的行政程序,避免其为了个人的效率利益而违背程序的正当性。第二是体制控制,一方面要加强行政监察,实现监察行为的专门化、全面化、工作正规化;另一方面要完善对于城市管理部门的行政主体规定,明确规定其执法主体定位,具体化其职权范围,改变城管部门什么都管的现状。第三是权力控制,这里的权利控制强调的是行政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对基层公务人员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和控制。为了保障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自由裁量权的侵犯,要求法律法规对行政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进行事前告知、事后救济,通过听证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方式来捍卫行政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内在控制
弗雷德里奇在1935年出版的《美国公共服务中的问题》一书中指出:负责任的行为除了需要有外部控制因素以外,还要有一种“心理因素”[5]152。他认为,行政责任主要对两种主导因素作出反应,这两种主导因素是:技术知识和公众感情。而将这两种因素放到对我国城市管理基层执法人员的内在控制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第一是技术知识。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基层城管执法人员而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对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其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受其素质支配,进而使其行为自动服从法律,能动地服务人民,避免因为不懂法不懂程序而造成行政执法中的冲突。第二是公众感情。城管执法人员应该尽可能地迎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和公众情感的诉求,转变工作理念,从“对民”执法变为“为民”执法。要回应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价值导向,在处理涉及社会弱势群体的事件时,应转变自身角色,尝试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去做出平衡公众情感和行政目标的决策;还应提高个人素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要有良好的行政道德人格,还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名利观。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尤其是公众与政府之间,大量的爆发使得双方几乎已经陷入某种对立的状态,这显然与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服务性宗旨是不相符合的,而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作为政府基层公务人员的代表,在很大的程度上承担着社会对政府行政体制的批判和不满。借助李普斯基的街头官僚理论,我们发现城管执法人员与公众的矛盾,主要产生在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过程之中,而从行政伦理学的视野考量行政自由裁量权,又可以发现其行使的内在逻辑,即是在以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为主的各类行政责任之间进行的基于个人价值判断的取舍和决策。而由于我国包括城管制度在内的行政体制和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我国城管执法人员所进行的行政责任的取舍和判断常常会产生偏离和扭曲,从而引发与公众的矛盾冲突。针对这种在现阶段无法避免的行政伦理意义上的困境,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维度找寻破解的途径,可能这样的途径还无法在现实中收获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至少能够让我们在面对类似城管执法这样的行政正当性问题时,有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思考,毕竟体制的运转是基于个体的执行,如果能够将个体行政伦理的角度和整体制度设计执行的角度相结合,对当下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就显得更完整,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邵慧卓 单位: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学栋.行政伦理视野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J].教学与研究,2007,(6):41-47.
[2]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学栋,王舒娜.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07,(6):36-38.
[4]龙兴海,确立行政伦理的依据[J].道德与文明,2004,(5):29-32.
[5]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刘燕青.浅析城管及其暴力与治理[J].法制与社会,2012,(12):162-164.
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及时掌握、处理广大人民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城管执法队伍和城管执法人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为此,建立城管行政执法联动系统。
2.系统概述
城管执法指挥联动系统整合目前流行的c4i技术(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系统和情报网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andinformation),集语音、数据、图文等信息于一体,提供电话、传真、无线数据、internet等多种接入方式,通过语音系统导航、大容量数据交换、动态信息共享、可视图文传输等实现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快速反应、城管市局、区局、中队三级部门执法联动;即听的清、看的见、查的快,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3.系统架构
信息接入系统
信息接入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业务投诉举报的信息接口,可实现电话、传真、短信、web等方式的信息投诉举报;信息接入部分还包括指挥联动部门用户移动接入。
指挥中心系统
指挥中心有投诉受理、业务座席、指挥调度人员等组成;主要完成接受用户投诉举报、投诉举报受理、指挥调度、目标监控等功能。
联动部门系统
指挥中心系统和联动部门mis系统进行联网,指挥中心调度人员根据投诉举报受理信息向有关联动部门发送指挥调度命令,由联动部门具体完成投诉举报请求处理。
辅助信息系统
指挥中心和各联动部门需要辅助系统帮助时,可通过业务网关完成辅助信息系统的访问,辅助信息系统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
4.系统组成及功能
系统主要由举报投诉受理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图像监控和显示系统等组成;系统还提供开放性标准接口,可实现与执法局系统内网(办公业务网)、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网(公众信息网)、资源数据库的连接。
4.1.投诉举报受理系统
4.1.1.系统概述
投诉举报受理系统主要负责用户投诉举报信息的接入、受理,由业务座席统一接听用户投诉举报;调度人员制定相应的快速反应措施,并向有关联动部门发出具体的调度指令来处理投诉举报事件,负责对整个联合行动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4.1.2.系统结构
投诉受理系统是基于天资呼叫中心平台实现的,从功能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硬件层、支撑层、业务层,下图描述了本系统的层次模型:
4.1.2.1.硬件层
硬件层概述
该层通过对计算机电话硬件特征、功能进行抽象和封装,目的是屏蔽硬件差别,建立逻辑设备与资源间的关联,方便计算机电话语音功能的实现和对多信号的兼容处理,提供计算机电话应用的功能实现;硬件层对应的功能实体为接入处理单无,不同的接入方式由不同的接入处理单元实现,上层的应用无须直接访问硬件,即可实时控制媒体流数据,从而实现各类计算机电话应用,可以支持用户以电话、传真、计算机等方式接入到系统中来。
4.1.2.2.支撑层
支撑层概述
该层是系统平台的核心部件,由多个服务部件组成,通过应用接口层向客户端应用提供系统服务。该层通过对计算机电话应用的抽象和封装,实现对电话服务的管理和对服务资源的管理,其中包括:状态管理、数据传送和语音处理模块。
支撑层特点
a、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讯服务器;分析处理系统通讯指令;对系统资源状态管理监控;
b、智能路由分配话路,根据fpp设定的接入号,决定话路业务执行的fpp点;
c、智能路由分配座席,根据多种分配原则,按话务人员的执行功能、优先级别分配人工话路;
4.1.2.3.业务层
业务层概述
该层通过各种接口实现各自的特定功能应用,通过应用的组合快速生成新业务。业务功能包括自动语音导航服务、人工话务服务、后台业务处理、后台业务管理等;同时包括访问本地数据、通过网关得到的外部数据、internet数据,根据支撑层的要求将相关的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组织到一起后及时返回给支撑层使用。
业务层特点
a、支持多种业务,支持大规模业务处理,业务处理负载均衡分配;
b、图形化设计语音流程,用拖拉图标方式快速生成语音流程脚本;
c、动态加载和卸载语音流程脚本,在线生成语音业务;
d、可采用坐席服务器,支持大规模坐席处理;
e、完善强大的数据监测、数据报警和系统监控功能;
f、提供用户使用高级编程语言直接开发业务流程。
4.1.3.系统功能
4.1.3.1.用户信息接入
多种接入方式
用户进行投诉举报、业务咨询、服务请求,可通过电话、传真、短信、web多种方式与业务受理系统进行交互,系统对用户请求进行统一本文来自那一世,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接入处理。
公众报警:主要是紧急事件发生时,广大市民群众随时可以拨入报警号码,进行报警;
自动呼叫分配
系统可以可以根据自带算法进行自动话务分配;实现自动业务分流,并通知最空闲的席位和最适合提供服务的座席提供服务。
来电信息显示
在用户电话接入系统的同时,系统会自动截获并显示举报电话号码,根据举报电话号码查询相关信息库提取相关的举报单位或个人的相关信息。
事件地理定位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举报信息,调用地理信息数据库信息,将举报地点在座席电脑电子地图上显示,进行地理定位。
用户信息登录
可通过人工方式输入方式在座席电脑登录举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简要内容,并可以按举报信息自动分类保存备份;也可打印纸面文档进行备份,以方便查询。
信息自动转发
业务席接将用户投诉信息录入系统,系统自动把信息转发至调度席,调度席对投诉信息进行甄别,根据相应的业务受理流程,将该投诉事件转发到的具体管辖机构如市局大队、区局和中队,接受反馈结果后进行备案,并将其发送给数据管理系统存储。
同步数字录音
在座席接听用户投诉举报电话时,可启动同步录音功能进行同步录音,对投诉人与座席人员之间的通话内容以语音文件方式进行记录,录音的文件按主叫号、日期、时间等进行记录保存,可供随时调出、随时播放,为事后查证、分析提供了便利。
强制中断通话
为避免工作繁忙时出现一个投诉电话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例如已经受理)长时间占用线路的现象,系统可以控制投诉电话的线路状态,在提示投诉人后强制中断通话。
座席话务功能
可设定各座席的分配优先级;可分为普通座席、班长座席、质检座席等;话务席具有所有的话务功能如:接入、通话、保持、静音、呼出、转接(转接话务席、转接外线、转接自动服务)、传真、会议、三方通话、监听、监录等。
4.1.3.2.智能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功能
指挥调度主要通过pstn有线通信网、gsm无线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实现;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快速、准确地完成向各联动单位下达语音命令、数据文本命令。
a、pstn网调度:通过pstn网实现调度指挥中心对各联动部门的调度。
b、gsm无线网调度:通过gsm网络方式实现调度指挥中心对各联动部门调度。
c、计算机网络调度:实现指挥中心局域网和与市局、区局、中队等联动部门之间计算机联网,形成一个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指挥中
心和各联动部门之间调度信息的实时传递、反馈。
同步数字录音
系统在进行指挥调度时,可以启动同步录音功能进行同步录音,通话过程以语音方式记录在硬盘里,录音的文件按主叫号,日期、时间、存放,可随时调出、随时播放、随时进行核查。
辅助决策功能
系统内置了大量的各类辅助决策预案;遇到相关投诉举报事件发生,可以及时调出,应按照不同的处置预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辅助决策系统还可以根据制订的工作预案,指导联动单位合成演练,提高业务处理水平。
一机多屏功能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机双屏、一机多屏、双机三屏、双机多屏等进行信息显示。
访问其它系统
系统需要调用各种其它系统数据时,可通过数据网关访问其它信息系统;方便快捷的实现与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视频实时监控系统、联动部门mis系统等互联;实现指挥调度信息和事件实时处理信息的同步显示。
4.1.3.3.综合数据管理
数据存储访问
记录存储详细的案件信息(案件编号、投诉时间、投诉人电话号码、座席人员、交办时间、办案人员、结案时间、案件处理结果);提供分类查询,通过设定访问权限,使不同级别的人员可以查询访问的资料范围不同。
综合统计报表
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各种统计报表和矢量数据图形,如业务报表、柱状图、饼图等,将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直观的表观出来。如该时间段内各类案件的数量、某区局某中队的结案率、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决策人员可以此为依据,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4.2.gis地理信息系统
4.2.1.系统概述
随着现代指挥调度系统的快速发展,按照统计现代化社会信息系统中,有85%以上的数据均有地理属性,gis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地图、图形和图表等信息描述形式,通过对数据库的查询、操纵来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分析处理,将结果清晰的以地域分布或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
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运用全组件化技术、多级组件模型、良好的体系结构。产品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以及优秀的运行效率,使用的可视化技术,开发过程简便,它适用于广泛的开发工具(如vb、vc、delphi、powerbuilder、vfp、notes等),能够链接各类数据库;系统成功的解决比例尺1:10000,1:,1:1000,1:500,1:50的地图合成问题,地图的误差仅为0.1mm,与航测地图的精确度完全一致,做到了高精度、高质量,它采用按钮控制,方便操作,功能强大。
4.2.2.系统功能
地理信息丰富
在输出终端看到高清晰度、高质量的地理信息画面,能够快速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城市地理位置图、城市交通分布图、城市大型建筑物、人口密集区域等地图信息。
检索信息翔实
能够从gis地理信息系统上直接查勘具体地理位置的名称、环境概况、道路情况、警力分布情况以及其它注意事项等;显示举报事件点的准确位置以及周围地图的同时,以文字说明投诉举报来源、投诉举报登记(包括类别、时间、部位、情况、原因)。
多种显示方式
地图可以多层显示,能够快速实现多窗口之间的地图切换:控制人员可对地理信息的画面可以任意搜索、放大、缩小察看,局部放大、缩小、平移察看。也可以通过指定所观看的地名显示出图像,当地图信息发生变化,可以修改相关地图。
辅助调度功能
配合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根据路名、建筑物等信息确定受理车辆当前位置和状态(状态由不同颜色表示,如任务中、待命、不可用等);可以查询车载终端各项参数,接收车载终端定时回转的信息;记录调度人员的工作情况,具备历史轨迹回放与历史资料检索功能,满足日后查询。
辅助分析功能
提供多种数据显示方式,如饼图、直方图等,方便指挥人员定期进行分类统计,对举报多发区强加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可以利用分层工具显示出举报事件的集中区、多发区等;除了图形化的工具以外,强有力的数据库连接功能可帮助用户与某一地点有关的所有数据建立联系建立地图文件,它的分析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4.3.gps卫星定位系统
gps卫星定位系统给车辆等交通工具的提供了实时的导航定位能力;通过车载gps接收机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置;调度指挥中心也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置,以便进行调度指挥。
gps卫星定位系统主要由车载单元和后端接收机组成;在汽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能够自动接收导航卫星发射的数据信号,并运算测得自身所在点的经纬度、海拨高度和相对速度等数据,通过gsm将该数据传送回指挥中心,在中心的计算机上/大屏幕电子地图上将该车的信息以图形和文字的方式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置,以便进行调度指挥。
4.4.图像监控显示系统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实时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八乱现象进行监控,实时了解未取得相关手续的违法建筑的进度情况和执法人员在一线的执法情况,将大量人力和车辆解放出来。并在需要时以视频资料形式记录保存,出现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可采用光缆视频传输系统和毫米波紧急开路图像传输系统将现场情况实时传送回指挥中心。
图像显示系统采用视频控制矩阵,可实现视频输入输出的分组和切换,大屏幕投影/电视墙显示子系统可高亮度、高清晰度的显示各种视频信号如计算机rgb信号、网络rgb信号、模拟视频等信号。
4.5.主要业务功能
4.5.1.投诉举报接入
公众可以拨打统一服务电话号码进行投诉举报和服务请求,也可通过短信、互联网等不同方式接入指挥调度中心系统;系统自动将接入的举报电话送至空闲的业务座席处,举报人和座席人员通话,座席人员在系统的终端电脑上形成标准化的事件记录。
4.5.2.投诉举报受理
系统将接举报事件或服务请求记录送到相应的调度终端。调度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查询相关资料,制定反应措施,并向相关联合行动单位发出具体的调度指令。
4.5.3.投诉举报处理
相关联动单位根据调度指令到达现场,采取相应措施执行任务;同时有关现场的话音信息、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可通过无线通讯系统传回指挥中心,形成指挥中心与现场之间的互动反馈。
4.5.4.监控与记录
指挥中心将根据需要显示事件处置的全过程,以便进行实时监控;信息网络及语音记录设备将如实记录下与事件相关数据及语音信息,以便检索查询。
4.5.5.统计与报表
有关业务部门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相关报表,业务管理部门根据有关统计分析报告,进行趋势分析、策略制定。
4.6.业务工作流程
a、一般事件业务流程
接到用户投诉举报后,指挥调度中心根据举报受理信息下达调度指令给相关联动单位;指挥中心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实时获取的信息指导联动单位赶赴现场受理;联动单位到达现场后通过无线、有线通讯系统、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及时将出勤情况、到达现场时间、先期处置情况向联动指挥中心汇报;联动指挥中心根据各方汇总信息通过通讯系统、实时图像显示系统近一步进行指挥调度;在查明案情、处理结束后相公众反馈处理结果。
b、重大事件业务流程
接到用户投诉举报后指挥调度中心根据举报信息、参照辅助应急决策预案下达先期调度指令给相关联动单位;指挥中心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实时获取的信息指导联动单位赶赴现场执行任务;联动指挥中心值班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赶赴现场直接掌握情况,提出处置意见供上级领导决策参考,在上级领导尚未到达现场前,可根据领导授权确定现场指挥点,并担任现场临时指挥,行使先期指挥权;联动单位和联动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无线、有线通讯系统、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及时将出警情况、到达现场时间、先期处置情况向联动指挥中心汇报;联动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中心根据各方汇总信息通过通讯系统、实时图像显示系统进行下一步协调指挥调度;在查明案情、处理结束后相公众反馈处理结果。
4.7.业务功能结构
从业务功能结构上系统分为四层:接入层、服务层、处理层、管理层。
接入层
可提供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多种等多种投诉举报信息统一接入。
服务层
完成投诉举报业务受理功能,进行指挥调度、实时监控业务受理情况等。
处理层
联动部门及时执行调度命令,进行服务请求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联动指挥中心。
管理层
主要完成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模块对业务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可按业务总量、话务总量、话务分布等进行统计生成统计报表,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以便上级部门和联动部门及时监控事件处理状态、监督服务质量。
业务功能说明
客户关系管理(crm)
对用户档案和客户历史呼叫记录。当用户再次呼入时,系统自动调出该历史信息,以便对用户有针对性的快速服务。可以分析呼叫中心产生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对不同类别的用户区别对待,为制定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座席人员接听用户电话呼入,记录信息形成档案,用户档案包括用户名单、用户基本信息、事件内容等,用户历史呼叫记录包话用户名称、用户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结果、受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信息;也可采用更为主动的呼出方式来确认、核实、补充档案。
咨询类业务
采用多媒体技术查询咨询信息,信息内容可包含文本、声音、图像以及影像。咨询类业务包括了城市管理相关信息,信息可通过本系统的信息采编系统进入采编,或直接通过本系统直接在互联网上检索相关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电话、传真及web方式(个人主页)等多种方式的咨询服务。
受理类业务
受理类业务是系统的核心业务之一,该类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受理市民的城市违规、违章行为的投诉举报
受理市民反映的城市脏乱差、各种城市违章、违规事件的投诉举报,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并及时向市民反馈处理结果。
受理市民的城管人员的举报和投拆
受理市民热线联动单位的举报和投诉,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及时向举报和投诉人反馈处理结果。
受理市民的批评、建议和意见
受理市民对城管联动单位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问题的批评、建议和意见。
实例如下:
业务登记
csc话务座席录入用户的业务服务请求,提交后台数据处理。
业务处理
在业务处理席当有新的自动电话和web受理业务时,此单将通过后台自动检测程序的检测,自动出现在代处理工单列表中。在此列表中,
您可以修改工单的各种信息,并保存,保存后系统将认为您已处理了此受理单;
可以选择在“派单方式”里选择:
(1)不派单:此工单将不派发;
(2)人工电话:此工单将通过打出电话通知受单部门和受单人;
(3)e-mail:此工单将通过发送e-mail的方式派发;
可以在“回复方式”里选择:
(1)不回复:此工单将不回复;
(2)人工电话:此工单将通过打出电话通知受理的联系人;
(3)e-mail:此工单将通过发送e-mail的方式回复;
主动服务类业务
利用系统的呼出功能,根据系统用户数据库库主动联系市民,为市民提供包括亲情服务、客户寻访、客户调查等服务。
亲情服务
通过在特定的日子,如用户的生日、节日等,以送歌、派送纪念品、邮送电子贺卡等手段向用户致意,从而达到拉近与市民的距离,提高政府形象目的。
市民回访
主动地与曾向系统请求服务的市民联络,主动向市民征询对城管联动单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问题。
电话调查
通过人工或自动的电话调查方式,主动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及时处理和改进,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业务回访
在此派单模块中您可以查询系统中的所有工单,并且对工单进行回访设置,下面列出的就是对工单“123”的回访设置,如果点击按钮“生成回访单”,则系统会自动生成回访单,可以修改回访类型为人工电话或e-mail,您可以修改预回访时间,联系人,联系地址回访内容等。
此模块主要用于对主动回访业务的处理,在这里,您可以增加回访单,修改回访单,删除回访单,如果有和回访单相关的受理,您可以使用“添加相关受理”和“删除相关受理”来维护和回访单相关的受理单。
调查通知
在此界面中,您可以查看系统中定义的调查单,并且选中一个调查单的明细,通过“通知调查”来通知业务受理席对用户进行调查。
自动业务设置
自动业务设置用于设置自动业务的处理过程,对于自动电话和web业务,根据服务类型的不同,可以分别指定到处理席处理或者自动分配或指定到坐席处理,如果是处理席处理,将会出现在自动电话和web受理业务(详细情况请参考第一节)模块中,如果是坐席处理,将自动发送到坐席。
e-mail回复设置,是当发送e-mail时的回复地址,“e-mail派单时的回复地址”指当使用e-mail派单时,将发送一个e-mail到受单人,这个e-mail的回复地址;“e-mail回复时的回复地址”指当使用e-mail回复客户时,将发送一个e-mail到客户,如果客户需要回复此e-mail时使用的回复地址;“e-mail回访时的回复地址”指当使用e-mail回访客户时,将发送一个e-mail到客户,这个e-mail的回复地址。
自动回访设置
自动回访设置,是对工单的自动回访,如-
果勾选“系统自动生成回访单”,系统将自动搜索工单,对符合条件的工单,根据设置生成回访单,每个工单最多可以生成十次回访,间隔时间是指从上一次回访到本次回访的间隔时间。
4.9.业务数据统计
后台数据管理模块对业务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生成多种统计报表,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业务服务统计报表,或向上级机关反映有关统计数据,以便上级部门和联动部门及时掌握城市服务情况,从而更好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各数据统计分类及实例如下:
1、呼入时详细统计
2、业务总量统计
3、工单处理统计
4、工单处理时长统计
5、工单处理及时率统计
6、呼入工作量统计
7、呼出业务统计
8、话务量分布统
9、话务总量统计
10、员工呼叫量统计
11、话务日志统计
5.系统特点及优势
5.1.系统特点
1、统一消息接入
允许用户以电话、传真、短信息、电子邮件、web等各种方式与系统交互,方便、及时的获得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2、多种调度方式
有线、无线、计算机网络同时调度;同一界面快速完成语音命令、数据命令下达;
3、支持各种cti技术
系统集成了交换、语音、传真、路由分配、语音合成(tts)、语音识别(asr)、ip语音(voip)以及internet通讯、无线通讯(gprs、cdma)等技术;
4、自动数字录音
自动对用户投诉举报电话和指挥调度电话进行数字录音。
5、gis/gps辅助决策
自动定位事件位置及显示周围地理状况、交通状况、实时进行业务受理车辆的指挥调度;
6、强大的组网功能
具有多种中继接口方式;支持多种信令方式如中国一号信令、中国七号信令isup、tup等,支持多网互通,可实现与固定网、移动网、数据网等网络业务的融合。
7、业务快捷生成
系统软件与业务分离,业务可通过图形化设计方式(用鼠标拖拉方式)方便、快速生成。自动语音流程和人工业务服务流程均能根据客户需求自行定制。
8、强大的话务分配
提供完善的自动呼叫分配功能(acd),具有多种话务分配方式,如:均衡话务分配客户优先级分配、话务员优先级分配、业务组分配、技能组分配、用户分配以及尽量分配原服务人员的分配方式。
9、分层化设计
严格按分层设计思想,各层各模块之间采用开放的、标准化的通讯控制协议,集成众多的中间件、兼容多种硬件设备;数据访问采用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采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式(dcom)开发数据库组件。
10、易用性
系统采用vc++、c++builder等主流开发工具,界面友好,操作灵活方便。
11、易维护性
系统提供图形界面的监控台、话务质检台,系统各模块均有操作日志、通讯日志、调试日志、错误告警日志,便于维护人员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系统提供图形界面的系统管理台,便于维护人员修改系统参数和有关数据的维护。
12、可扩展性
系统硬件、软件及业务都是采用“积木式”方式搭建,具有很强的伸缩性,软硬扩容和业务扩展都相当容易;提供开放标准的外部数据接口,可实现与执法局系统内网(办公业务网)、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网(公众信息网)、资源数据库的连接。
13、可靠性及安全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双机集群,访问限权控制,信息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的安全性,web服务安全,防火墙,防病毒措施,安全备份,安全管理制度等。
14、多种分类座席
座席分组方式有:业务组、技能组、专家组;
按座席功能分类有:普通座席、业务组长席、质量检查席;
按座席位置分类有:本地座席、远端座席;
15、一体化座席软件
将电话、传真、email、web话务员功能集成在统一界面上,同一话务员具有多项目、多任务、并行操作能力。
16、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呼叫接入时,立即弹出客户资料、历史服务记录,能快速了解呼入用户的背景及历史交往记录,帮助业务人员快速处理业务和分析用户数据,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话务分配方式,以最好、最快捷的服务完成每一次用户呼叫;
呼叫转移时,呼叫话路、客户信息、相关数据、操作界面同步转移;
根据具体客户类型,定义相对应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和流程;
17、自助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
用户可选择服务方式:自动语音服务和人工服务;
上班时间内进入人工服务、下班时间内进入自动语音服务;
上班时间内进入人工服务、下班时间内进入语音信箱,进行留言,系统自动通知(电话、短信)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查询客户留言,以便联系、服务用户;
人工话务有空闲时进入人工服务,忙时进入自动语音服务。
人工服务与自动服务可随时互转。
18、多种方式自动外呼服务
系统提供电话、传真、短信、email等自动外呼方式
可灵活设置自动外呼参数,如:呼出时间、呼出次数、间隔时间等等。
19、完善的系统监控功能
实时监控系统各资源运行状态,如:中继状态、会议状态、座席状态、通讯状态、计算机资源(cpu、内存、硬盘)占用情况,达到设定警界值时报警提示;
通道控制,如释放指定的中继、座席或会议;
对指定通道(中继、座席和会议)实时监听、监录控制;
通过web站点远程监控。
20、完善的计费统计功能
可采用按时、按次或混合等计费方式;
按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用户号码、话务员编号以及业务种类等项目生成统计图表和服务曲线图;
5.2.系统优势
该系统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城市管理信息化工程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城市管理水平而做的一件大实事。
1、统一接入
该系统使得市民的任何投诉举报只需拨打同一个号码,大大方便了市民拨打,并得到快速及时的服务相应。
2、统一指挥
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各联动部门之间得以互通和相互协调、配合、使统一指挥,协调作战成为可能,真正实现城市管理联合行动。
3、快速反应
通过先进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接入和指挥调度、决策都更加准确和快速,为快速反应提供有力的保障,大大缩短对市民投诉举报的反应时间,加强对城市违规违章的打击力度,维持城市社会秩序。
4、资源共享
集中投资、集中管理、既避免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提高了技术维护水平和管理水平,节约了资源,并且使得离散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得以互联动和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
6.系统安全与维护
关键设备备份
交换机中的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信令处理模块等均可主副热备份;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方式,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数据丢失现象发生。
防火墙、防病毒:
所有与外界的数据通讯均采用防火墙,防病毒措施,确保访问安全。
分级工作权限:
系统各部分的操作均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不同的业务人员根据权限访问不同数据内容;各级别的管理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可查看系统运行日志。
配置系统资源
根据不同的需求,高级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资源进行相关的配置。
数据库系统备份
系统运行期间,数据库采取自动双备份方式,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数据丢失现象发生。
恢复系统数据库
一旦发生数据丢失现象,数据库备份系统启动,自动或手动恢复系统数据,使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两型“社会建设;拓展区;农民市民化;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2-0017-03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这两项制度的改革,意味着城市拓展区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都将涉及到土地和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部分农民必将离开世代以来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进入新的城市生活。这样一来,给现在的城市管理体制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和创新空间。
一、城市公共服务体制面临挑战
1.公共服务体制从政府包揽走向多元主体参与
公共服务供给由政府包揽,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最显著的特征,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型政府“的必然产物。在这种体制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不仅负责公共服务制度的设计,同时包揽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其显著弊端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既是生产者又是监管者,高度垄断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缺乏竞争机制,公共服务效率与水平低下。改革开放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逐步打破政府包揽,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协助的多元治理机制,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以弥补国家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缓解公共服务的资源短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中,由于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不清,一方面本应由政府负责的纯公共品供给领域,政府却采取”卸包袱“的方式推向市场,导致教育与公共卫生领域出现高收费、乱收费等现象,造成弱势群体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公共服务的公平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本可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的准公共品供给领域,却继续由政府或行业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公共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社会公众丧失”用脚投票“的权利。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对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直接生产者”与“保障供给者”之间的角色区别认识不清,不能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基本边界;二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定化与规范化不够,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不清,导致各级政府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制不顺,机制不畅;三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不匹配,资金转移支付效率不高,缺乏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制。结果必然是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公共需求的增长速度,并且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2.公共服务绩效由低水平走向高效率
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是检测一个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能否满足公众需求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初,我国公共服务制度变革的核心是恢复各项公共事业,解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严重短缺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服务体系被提上议事日程,公共服务的体系化建设开始进入制度规范层面,公共服务的严重短缺现象有所缓解。同时,政府对公共服务投入的增加促进了公共服务效率的显著提高,至2007年,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普及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再就业成效明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
然而,虽然我国公共服务的投入在逐年上涨,但相对于公共需求的增长速度,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仍然不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现阶段公共支出结构的失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使我国政府的公共支出具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财政特征,公共支出过多进入那些本应由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竞争性和赢利性经济领域,而关系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健等投入却相对较少,没有实现由投资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二是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分税制“引发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却导致地方财力用于公共服务的份额减少,加之中央转移支付的规模与有效性不够,致使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持续的财政支持。三是现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制约了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事业单位”准行政部门“特性使政事不分,结果不仅是行业垄断抑制公共服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公共服务的高成本、低效率,而且会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行业监管机制,致使公共服务的价格严重扭曲,质量得不到保证。
3.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由城乡二元走向城乡均衡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较长时间内呈城乡分化状态。公共服务的制度变革也更多集中于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被边缘化,导致城乡公共服务的严重失衡。本世纪初以前,农村公共服务问题被边缘化。十六大以来,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加剧,社会公平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开始把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宜农村的医疗、养老保险与社会救助体系等作为新时期公共服务制度变革的重心,旨在鼓励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公共服务的公平问题。
然而,上述公共服务政策导向的成效是有限的,尽管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与城市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短缺,制度设计中先城镇后农村,重工人轻农民的思路导致农民在公共服务中的歧视性待遇与边缘化地位,农村公共服务在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况。二是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更多体现为公共服务重心与责任下移,但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有效性不够,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能力减弱,必然导致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减少。三是对企业和社会投资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导向与支持不够,不能有效发挥企业和公民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治理中的作用。
4.农民工给现行城市管理体制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侵害,基本权利难保障,人格得不到社会尊重,多数生活在城市社会最底层,使农民工这个特定名词几乎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代称,迫切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维权和服务。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管理和就业等诸多领域带来巨大压力。农民工大量涌入,不仅给城市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造成压力,而且也给城市治安、人口与计生、卫生防疫、消防管理、城市文明和就业等工作带来了难度。目前,我国对农民工管理的职能部门并不少,如公安、劳动、建设、计生、城管等部门,但”多龙治水“并没有真正管好这股”民工潮“,多数农民工游离于城市服务管理之外,甚至少数农民工是”来无踪、去无影“。这种政府管理不到位和社会上存在的大量对农民工的侵权行为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农民工对城市政府的不信任。如果仍由这种管理体制持续下去,让这支庞大队伍的问题不能妥善及时解决,有朝一日可能发生灾难性后果,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拓展区农民工数量增加,今后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将进一步增多。
因此,必须加快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努力从机构、政策、观念和工作措施上,全方位构建一套加强对农民
工服务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改善拓展区农民生存发展环境的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统筹协调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1. 统筹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延伸
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延伸,也是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市场化的格局中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改进和创新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和方式,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其意义体现在:第一,从实证分析和价值判断的结合上深入研究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标准,剖析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深层制度成因,探析政府职责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从而促进公共服务理论和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第二,从整体上深入研究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设计,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供给模式、可行途径、运行机制及其城乡对接,为建构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咨询。
2. 现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不平等性突出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对城市执政者来说,在”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下,对农民工的一贯态度和做法是想方设法实现管得住。但实践证明,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为管而管“的方式收效甚微,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要真正实现管得住,就必须首先服好务,真心关爱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困难和问题,创造一个他们平等生活、就业的良好环境,从而增加他们对城市政府的信任,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这方面全国许多城市作了可贵的探索,但是总的局面不容乐观。
一是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堪忧。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公共服务目前在城乡间、社群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农民工群体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市民相比,还存在着享受”鸿沟“扩大的趋势。
二是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众多。虽然现行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众多,但是如果主要从制度因素和公共财政学两个视角展开探讨,归结起来原因有二:其一主要归咎于城乡二元体制、政府行政体制及公共服务体制等内在弊端;其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能力、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三是解决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对策不力。一些研究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角度出发,提出应通过各种制度安排让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和市民共同参与承担公共服务的供给,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也有一部分学者强调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期待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药方能够行之有效。
三、建立健全城市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
1.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
分析农民工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研究现行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深层影响;将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视作是一个多层次框架体系,其中包括基本性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相关性制度(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保障性制度(有关法律规范),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尤其是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同时,优化包括相关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在内的制度设计,以实现不同层次制度之间、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之间的协调和兼容。
2.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合理选择
探讨如何突破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中心“的供给模式,建构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的供给模式。重点研究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供给主体公共服务的基本范畴、责任重点和提供方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政府与市场边界、第三部门和自愿组织培育、组织间网络合作等问题;探讨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与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系,深入研究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的合作分工。
3.构建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拟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其一,从供需结构动态平衡角度,研究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分阶段发展目标,将中级阶段目标定位于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为基准,注重探讨初级阶段所应达成的细化目标;其二,从需求结构群体性差异性角度,研究农民工与市民、农民相比在公共服务需求上所具有的特殊性,由此确定包括制度、投入、参与、配置在内的分阶段工作重点;其三,从供给主体趋向多元的角度,研究政府与市场边界所呈现的阶段性变化,不同阶段政府责任重心的动态把握。
4.构建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机制创新
重点包括: (1)参与机制,探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程序由单一的”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转变,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协调机制,探讨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如何通过协商、沟通和建立伙伴关系,构建新型的互动秩序;(3)评估机制,探索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以及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4)监督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制度、规范化的公共服务问责制度等。
5.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城乡对接
研究在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框架内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制度对接、目标对接、机制对接,其中重中之重是制度对接。既注重探索制度性规范的对接,更注重探索具体制度的衔接和配套,如财政转移支付、合作医疗基金和养老保险账户的异地转移、教育券制度等。
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不是单纯地解决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问题,也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目标,而是要通过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创新与改进,以及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保证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出发,需要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格局,并重塑新的公共服务分类框架,协调各供给主体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在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尤应强调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不能过早地把关注重心投向市场或者是公民参与。只有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的状况下,政府关注的重心才应转向基于供给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公民参与等领域。
受公共财政能力、市场发育程度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可能对所有类别、所有项目都给予全面推进,而是要回应农民工生存和发展中的制约难题与客观需求的优先顺序,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即在供给步骤上有先有后,在供给标准上由低到高,在供给内容上有主有次,首先重点推进关系农民工底线生存的保障性公共服务,再逐步扩大到发展性公共服务。
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诸如健全的制度安排、足够的资源投入、多元的参与主体以及有效的运行机制,但服务提供的效果最终取决于服务提供中运行机制的效能。在根本制度健全、资源投入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有效的运行机制就成为一个关键,甚至可以说,”执行力“与”制度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现阶段,机制建设的重点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参与机制、网络合作的协调机制、结果导向的评估机制以及有效制约的监督机制,目的在于保证农民工公共服务提供的及时性、高效性、可持续性。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应注重研究完善以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方法、结构、内容和具体项目。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从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上来规划,从财力与制度的结合上来操作,从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上来运作。
参考文献
[1]于建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问题》,《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2期。
[2]高春燕:《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公共政策与社区服务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1期。
[3]杨昕:《影响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若干非制度因素分析》,《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4]迟福林:《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期。
[5]吴业苗:《公共服务等值化建设与农民工》,《城市问题》2009年第11期。
[6]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wisdom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hot issues in current study, large data is the cornerstone of wisdom city construction, is a key of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We introduce the large data play in the role of wisdom Cit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building wisdom city digital platform.
【Key words】Wisdom City; Big data; Data mining; Data analysis
0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数据的垄断,信息源的扩大化和丰富化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点。在未来,大数据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不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城市的运营管理,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而大数据将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引擎”。
1 大数据的含义以及特征
大数据又被称为巨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巨大,以至于无法在合理时间内通过人工截取、管理、处理并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1]。这些数据来自方方面面,比如传感器采集的气候信息、数字照片和视频、购物交易记录、手机信号等。
大数据具有四个特征:
(1)数据量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E或Z。
(2)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因而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价值密度相对较低,信息海量但是要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难度较大。
(4)巨大的数据价值,包括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等。
2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仅我国明确提出创建智慧城市行动计划及发展战略的城市已有200多个。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要求和机遇。
2.1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相对于数字城市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感知层获取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从而获得支撑和保障智慧城市顺利运营的多元信息。
要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前提是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从而来整合分析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的处理,将特定的信息应用于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解决方案中。
智慧城市的应用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和利用的过程[2],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
2.2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脚点是为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各个应用系统,科学治理城市。
在智慧交通系统中,通过对道路、车辆、天气、行人等大量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智慧安防系统中,通过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危化品运输监控、食品安全监控等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等。
在智慧城管系统中,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不同部门获得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及深度挖掘,实现对城市管理实时监控与长期管理优化。
2.3 大数据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同时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要更加注重信息共享。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瓶颈在于“信息孤岛”效应[3],各政府部门间不愿公开、分享数据,无法产生数据的深度价值和综合价值。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应大力推进大数据基础平台和基础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和共享体系建设,使大数据真正产生“大智慧”。
二是,要更加注重信息安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化成为趋势,企业内部运行数据和客户资料成为宝贵的数据资产,而且很多智慧城市应用系统涉及公民财产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数据价值很高,因此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建设重要难题。
三是,要更加注重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必然催生大数据运营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大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挖掘等相关技术并且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未来三年我国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市场年均将翻番。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积极培育围绕大数据运营管理的相关产业和龙头企业。
3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实践经验
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国“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总体技术体系架构在科技部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的支持下,提出了“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六横”层层递进,最下层的是城市的感知层,再是传输层,再上面依次分别是处理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最上面是智慧应用层,贯穿全局的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与评测。而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必须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三大方面的需求。
3.1 大数据融合技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城市系统之间由于标准问题无法有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在大数据融合技术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标准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海量异构数据建模与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列存储与索引等关键技术研发[4],给予底层数据集成的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和技术保障。
3.2 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规模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流动过程中,出于传输效率、数据质量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往往需要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技术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
3.3 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
相比于大数据融合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更为复杂,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4 大数据时代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强化对大数据的研究
引导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成立大数据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发展前沿技术和信息的持续跟踪研究。积极开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科学研究,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努力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分析设备、软件和服务,加速大数据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创新。
4.2 优化大数据形成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对数据的主动采集,在构建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综合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大数据库。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商业机构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数据采集,形成覆盖生产过程和商业各环节各流程的数据库。推进无线识别技术、传感器、无线网络、传感网络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水平。强化对大数据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打破地区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联合共建、广泛共享。
4.3 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
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规划纲要,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出台专项政策,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搭建研发创新平台,吸引电信运营商、知名大数据企业以及互联网领军企业落户。积极培育本地大数据企业,进一步培养和引进大数据专业人才、领军人才、应用型人才,重点发展数据获取、存储、集成、挖掘、管理、融合、安全、可视化、建模等技术以及大数据一体机、新型架构计算机、大数据获取工具、大数据管理产品、大数据分析软件等硬件装备和软件产品。
4.4 推进大数据普及应用
从推进大数据商业化应用、推动政务大数据应用两方面入手,大力促进大数据普及应用。在政务方面,重点选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港口物流、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等具有大数据基础的领域,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系统中的应用。
在商业方面,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开发深度加工的行业应用数据库,建立行业应用和商业服务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挖掘分析和商业智能等大数据应用服务。推动大数据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运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制造,创新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4.5 加强大数据规范管理
研究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数据资源权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细则建议,制定大数据相关标准,并提出技术解决手段,在保护数据资源的同时,促进数据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在人才、财税、科技金融等方面出台有利于数据人才和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有利于大数据研究与发展的制度法规体系。重视大数据及其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对大数据信息安全形势的宣传力度,明确大数据的重点保障对象,加强对敏感和要害数据的监管,加快面向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培养大数据安全的专业人才,建立并完善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
5 结束语
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下一个阶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远景。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平安城市、感知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诚信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人文城市是智慧城市应有之意,智慧城市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反过来支撑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一定会有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基于MapReduce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2]王静远.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2):239-260.
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己成为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城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
我县现有城镇21个城镇建成总面积46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建设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规划铸特色,抓建管提品位,抓经营保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李渡、文港、温圳等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速度快。始终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非农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快0.2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彰显个性,形成了以酒著称的李渡、以笔扬名的文港等一批极具特色的名镇。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缺乏聚集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断头路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南部乡镇和北部乡镇发展不平衡。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七个一支柱产业,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实力不强、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能有效带动相关一、三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产业用地布局分散,各类性质用地区别不明显,工业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需求,影响到第三产业发展。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城镇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应。一些城镇规划约束力弱,建设随意性大,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没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制约,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是最牢靠的保障线,不愿放弃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导致了征地难,影响了城镇建设。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分析,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体思路是: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核心,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城市到重点镇的聚集效应的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形成县城、中心镇、集镇链接配套、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为加速崛起构建重要载体,为突现追赶跨越提供发展动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规。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和集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筹解决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问题,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同时,要倡导阳光规划,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要精细编详规。抓紧制定产业布局、交通路网、修编土地总体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加强对城镇新区、重要地段、重点组团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把能看得准的先做了,看不准的先放着,给后人留下空间。同时,要做好水电气、通讯、环保、防洪、绿化、防震减灾、历史文化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适应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三要严格抓落实。规划向来有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说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坚决克服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决不能让规划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一书两证制定,对未办理一书两证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使规划与建设无缝对接。建立城镇规划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城建、城管、国土等部门的力量,成立规划巡查大队,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关口前移、源头管理,分片包干、每日上报,把各类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坚持突出重点,把城镇规模做大
一要铺好路网拉框架。路网是城镇的骨架与血脉,影响着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领着城镇发展的方向与框架。首先,要强攻主动脉。重点建好新区骨干道路,畅通新老城区资源流通,拉近主副中心的空间距离,拉开城镇发展框架。其次,要打通断头路。结合组团开发与老城改造,打通断头路、丁字路,健全微循环,完善城区路网,使城区道路真正形成环状循环、连贯顺畅。
二要建好基地育亮点。坚持做大城镇规模与做强城镇实力相结合,根据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打造亮点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加快推进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把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成城镇的发展新区,农民进城的就业区。
三要统筹建设强承载。加快推进老城改造,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着重改善交通状况,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速城中村改造,统筹城乡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统筹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殡仪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尽快启动村村通公交,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3、坚持产业支撑,把城镇实力做强
一要搞好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城镇产业功能,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统筹发展、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由有关部门启动产业一体化编制工作,统筹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划分各自重点发展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现象;各乡镇根据三大圈层发展规划,加快修订和完善本地的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认真做好园区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项目向园区集聚,关联产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大项目、大企业向园区集结,走项目产业集聚之路,加快工业强县进程,实现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
二要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培植新兴产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相结合、与争资立项相结合,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三要壮大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城镇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要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精神,城镇新区建设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规划确定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出台具体配套政策,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强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建设培育商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新型商贸业态、大型购物中心和电子商务。加快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加快旅游业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把城市机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资金匮乏是制约建设的瓶颈,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首先,实施多元化、多渠道战略,用好、用活、用足四块钱:即招商引资、引进外面钱,争取国债和省市项目资金、争来上面钱,盘活资产、激活闲置钱,启动民资、聚集零散钱。其次,按照土地支撑融资、融资支撑建设、建设支撑发展的原则,善于经营土地,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第三,按照适度举债,加快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产,打捆包装新项目,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时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城市路桥、公共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向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二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一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全县城乡户口管理一体化,在一定范围内试点,逐步取消二元制户口管理模式。继续放宽户口迁移限制,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高素质人才进城镇经商落户,共同繁荣城乡经济,推进城镇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造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基地。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对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使新落户居民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在经过批准以后进行出租、转租、置换、作价入股(或出资)等形式有序流转。按照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补助换宅基地的思路,采取置换或回购退出宅基地,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让有能力、有知识、有头脑、高素质的农民规模经营土地,使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要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建设的高标准,来源于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效率的管理。要尽快建立健全城镇的执法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建立起正常的管理秩序。明确乡镇政府的城镇管理主体地位,尽快协调解决好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健全和完善与城镇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管理机构,实施综合管理、统一执法。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聘请经济实力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小城镇的管理。总之,要按城镇的标准,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强城镇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
2017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2017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2.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3.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4.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5.新型城镇化红色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6.推进城镇化调研报告
7.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
8.抗日胜利纪念2017推荐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9.建设调研报告
10.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形式,它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完工到产生社会效益,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从20**年起开始担任乡镇的主要领导,经历了镇区建设的全过程,镇区从杂乱无章到现在的三纵四横的基本格局,从没计划的建设到聘请省设计院设计中长远规划,从窄小的的街道到现在的宽20米的两条共长5公里的主街道,从低矮瓦房到鳞次栉比的商业服务区,处处凝聚了党委政府的心血和汗水,但现在看到对全镇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的拉动作用,从内心感到欣慰。下面我就近几年关于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镇域经济的增长谈几点体会。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具有投资功能,又能营造一种新的消费环境,两者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拉力。
1、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来看,直接拉动建筑、建材、装潢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桥梁、房屋建设,可创造建筑工人的大量就业需求,进而拉动建材、冶金、机电等相关产品的需求。2000年以来,我们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使用的目标对镇区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打通了宽32米、共长4.5公里的南北和东西两条主干道,镇区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主体框架,镇区面积扩大到了3.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万多人。同时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南北大街亮化工程、XX庄的窗口工程、中心游园工程、市场工程等四大工程,南北大街铺设了25000平方米的彩砖,开挖了下水道,种植了大叶女贞,安装了路灯和无线广播,设置了垃圾箱,架起了过街彩虹,规划了斑马线。**村商业街拆旧建新,还修建了一大二小3个绿岛。在镇区中心位置投资135万元建起了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中心游园。建起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封闭农贸市场。这些工程需求共吸纳2.8万人从事建筑业,消耗大量水泥、钢材、砖等建筑材料,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了消费环境,改变了村镇居民的消费观念,提高了消费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形态,自然村落被城镇取代,小农消费观念,被市场经济冲淡,农民入住新型城镇化后,消费观念和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现代家具、电器、电话乃至汽车走入寻常百姓之家。20**年全镇拥有各类市场5个,消费品销售总额达5000多万元,其中新型城镇化居民消费1400万元。新型城镇化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4200元,电话、彩电、摩托车的普及率达35%、90%和26%。
3、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人口从农业中分离的步伐,为实行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转移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而且为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创造了条件,农业人口的减少,提高了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相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拉动了农民的消费。农民进城数量的增加,使本地农民有条件、有可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4、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了乡镇企业的集中,通过规模经营,招商引资等方式拉动了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使村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城镇交通、通信、商贸、学校、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的逐步配套,城镇功能的日趋完善,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形成。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兴建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企业实行专线供电,吸引了100多家非公企业和36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形成聚合优势,集结发展。目前区内形成了机械铸造、刺绣、磨料、细木板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了1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此外,新型城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环境的优化,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聚宝盆,吸引了外部企业的青睐,纷纷洽谈入驻。
5、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现代文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现代文明之风的熏陶,人们不再局限于培养普通的体力劳动者,而是着眼于长远目标,迎接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因此文化教育发展资料的消费悄然膨胀。2017年底镇区建有大型广场、群众文艺宫、镇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群众娱乐活动场所,全镇自发组织文艺剧社30多家。群众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拉动建筑材料的消费需求,建筑工人的生活消费;住宅建设可拉动装饰装潢及家庭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身还包括生产类投资,这些经济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又拉动大量生产资料的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了市场体系,拉动商品交易量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建设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拉动居民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可谓新型城镇化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联度高,影响面大,显示了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当前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一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顺民心,合民意,必将大大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二是当前国家正在想方设法启动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启动点之一,抓住机遇,完善政策,必将加快经济的发展。三是XX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思路清,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变压力为动力,乘势而上,必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再上新台阶。对于这些机遇,我们认识是清醒的,行动是及时的,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就新型城镇化抓新型城镇化的情况多。对新型城镇化拉动经济的作用认识不足,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在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不力。
二是政策措施不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在前一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现在都是吃饭财政,财政缺乏调节手段,镇本级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各项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深化改革,树立产业观念,加快实施以新型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生产力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产业建设。因此,必须转变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为非生产性投入的观念,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产业来抓,象抓产业建设一样搞城镇建设。应当认识到:第一,城镇建设对基础设施所作的投入,带动了建材业、建筑业、运输业、机电业、流通业等众产业的大发展;第二,它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并开发了闲置的土地,培植了新的财源;第三,它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和就业空间,开辟了发展经济的新天地;第四,它的许多基础设施投入本身也是经经济发展的必须的保证。
2017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2017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2.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3.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4.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5.新型城镇化红色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6.推进城镇化调研报告
7.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
8.抗日胜利纪念2017推荐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