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1年版《义务教育科学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自然事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解自然界的机会。这就要求科学教材与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接触、了解自然界创造机会。而现实教学中,不同的地区使用同一套教材普遍存在,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教学资源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学情。目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本土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特别适应由于实验器材缺乏,信息不够通畅,教学信息资源少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教学实施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情况。
其实,在我们身边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学校可组织教师自制教具,或将教材中部分实验适当改变成小成本的实验引进教学中,将教学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对于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改造,使教学资源更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本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贴近生活实际,用本土资源替代教材资源
现用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动植物资源都是经典的教学资源,但部分资源在我区很少,有些学生甚至没接触过。虽然可借助图片、多媒体展示,但缺少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在不改变教学目标前提下应考虑应用本土资源代替。
1.在七上《常见的动物》教学内容中,有关鱼类特征的探究时,书本中提供的鱼类图片以青鱼、草鱼等淡水鱼类及在市场上比较少的黄姑鱼等为例,而在舟山学生生活中常见得多是海洋鱼类。于是我就用梅鱼、带鱼、鲳鱼、青占鱼等海洋鱼类实物代替书本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由于这些鱼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常吃的,他们感到特别熟悉,讨论话题多,发言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
2.在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时,考虑到我校临山而建,山坡上蔓延“一枝黄花”。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我把教学场所延伸到校外,让学生观察“一枝黄花”,并介绍该物种给当地其他植物生长带来的危害,用“一枝黄花”代替了教材中的“水葫芦”,并发动学生动手清除校园内的“一枝黄花”。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了解了如何清除“一枝黄花”,也感受到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起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在教学中可用本土资源代替教材资源的还有很多,如利用水稻代替当地少见的小麦学习植物的根系,用当地的米酒酿造代替葡萄酒的酿造学习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等。
二、调整教学进度,使本土资源与教材资源融合
部分教学内容的正常教学时间与当地的动植物生长周期不符,很难留取样本。我一般通过调整教学进度的方法,既用好本土资源,又不舍弃教材资源。
如七年级下教材中“植物的一生”这一内容中,有关于花结构的观察活动,按正常教学进度一般是安排在5月份。教材中是以桃花、梨花为主来研究的,而本地桃花、梨花等开花季节主要在3月底到4月中旬,5月份都已凋谢。为此,我尝试将这章内容与前一章内容交换时间,使教学内容与当地的植物开花时节相符。在上这一节课时,后山上的桃花、梨花开得正艳,我把课堂改在学校后山,在自然环境中的学生表现更为积极主动。学生们各自拿出自己的观察工具,根据小组分工进行仔细观察,有的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有的用照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有的干脆用手摸一摸花柱柱头有没有黏液,闻一闻花香;有的还到处寻找其他不同的花。组员之间配合默契,从课堂反馈看,没有从大自然中采摘花朵,同样也能让学生知道花的结构,并懂得如何区分不同种花,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喜欢上科学课。
三、改进实验方法,充分开发本土生物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和活动虽然经过精心的设计,但由于学校可利用的实验器材的限制,部分实验的材料的获取难度较大,使实验的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对一些实验的改进和本土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材中是用豆芽装入塑料袋进行实验的。但该实验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塑料袋气密性较差,且豆芽装好后保温困难,不保温则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容易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结合课前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从实验器材和材料的选择上下手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我选用大的饮料瓶代替塑料袋以解决气密性问题,并用温水浸泡后已有少许发芽的谷子代替豆芽。装置中实验材料的数量大大增加,且容易保温,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量增加,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利用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选择和整合,才能使科学课程更适合本校学情,才能使教材资源与本土自然资源有效结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努力而最终取得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富有活动性、趣味性,应注重教学资源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自主学习、运用新知识,增加新技能。
鉴于我校目前条件,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许多时候我们的实验都要在因陋就简的状况下进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条件。作为本科目的老师,我始终有意识地通过寻找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首先,我调动学生收集大量的科学图片,包括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方方面面的,指导他们整理归类,剪贴成册,做好文字标识。在教学中,学生能根据所学内容,在图册中找出对应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初步认知人类与环境、人类生存与大自然的关系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实际操作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收集信息,提高图书和网络的利用率。与此同时,我也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如五年级在学习关于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更深刻地了解了地球运动的规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以前感到很困惑的问题。比如: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上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天体为什么会东升西落,等等。结合图片,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地球的不断变化,对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伴随科学探究的趣味性渐浓,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把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情景拍下来,放在电脑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此增强其自信心和探索欲望。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我和学生们对学校现有的一些实验用品进行了清理和归纳,清洗一应物品,对残损的教学用具加以修缮和整理,并充分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如小电机、玻璃瓶、风向仪等。在科学教学中,电化教学可以通过声、光、图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得更加积极主动。
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家庭电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寻求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听诊器、土电话、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饮料吸管、小药瓶、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食品包装盒、绳、袋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为了做实验,学生从家里拿来油盐酱醋,甚至是爷爷的老白干,妈妈留用的小花布,自己喜欢的小电动机……每当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很可爱,也很聪明。五年级在学习《土壤中有什么》这一课时,没有适合的水槽做实验,他们就找来装鞋的盒子粘上胶布当水槽;没有玻璃杯,他们就用矿泉水瓶剪掉一半代替。为了上好这一实验课,学生们还找来了埋在冰雪里的小树叶、小石块、小木块。为收集适用的砖块,同学们自己找来不规则的砖块,用机器打磨,加工到要求的尺寸,磨破了手指。还有的同学发动家长帮助自己收集器材,有的同学甚至主动去购买。在学习了《面包发霉了》这一课后,学生自己买来面包进行发霉实验,亲眼看到了霉菌的样子,也体验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当我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有些灰心的时候,他们会说:“老师,我家有,我能带来。”“老师,这件事交给我,我能做好。”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们。看着那些充满求知欲的学生,真的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我,每当这时,我会很欣慰,也增强了自信心,我想,为了这些学生,我会更加地努力。为了更好地完成相关实验,我也总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在学习《观察油菜花》一课时,由于地域的特点没有油菜花可以观察,我就把家里的大白菜根养起来,几天后就开出了白菜花,拿到学校让学生观察,学生很感兴趣,观察得很细致,结合教材能够说出花的构造。课后他们把白菜花放在窗台上,说是很好看,很久都不舍得扔掉。为了让学生看到动物的成长过程,我亲自去抓小蝌蚪,去市场买小鱼,去池塘捞金鱼藻,制作生态瓶让学生观察。从小小的蝌蚪、米粒大的小鱼,到后来的小青蛙、游来游去的小鱼苗,学生亲眼看到了卵生动物的成长过程,他们感到很神奇,获得了相关知识,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爱心。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机会、条件、时空和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我本身的科研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使科学课堂变得丰富起来,以前觉得束手无策的问题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也都能迎刃而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我还有意识地把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不时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和动手实践。例如,为了研究废旧电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我引导他们在家里做了探究性实验,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及感性资料,形象地证明了废旧电池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此,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还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如六年级教材中《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课,在讲课之前,我让学生在放学的路上,或去其他地方的时候,留心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便能够得心应手,很快掌握了桥的结构特点的有关知识,并能够根据教材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画出观察过的桥,写出关于桥的短文,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如,图文并茂地表现对桥的认识。我觉得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还让学生利用了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学会了观察和表达。
我校地处农村,地域的因素给科学试验带来了广阔的教学资源,学生生活在大自然这个天然的“实验室”里,有着开展科学探究的广阔空间。这里有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山岳土壤和岩石。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会带领学生去田间地头,观察植物的生长;去寻找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亲眼看到它们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的怀抱。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的《大树和小草》《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我便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学习《蚯蚓》这一课时,同学们自己去挖蚯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蚯蚓养殖实验。有的通过实验证明了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它对外界刺激有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当它突然暴露在光线下,其反应更加明显;它的身体对于震动非常敏感;有的同学通过对蚯蚓的解剖实验,发现了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等等。
我还鼓励学生从电视节目入手,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让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走近科学》等专题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等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通过观看这类节目,许多同学写出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想。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可谓包罗万象。从天上的星星到地下的宝藏,从周围生气勃勃的动植物到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无不可以列入其中。在科学课中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积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只要教师善于组织、引导,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不能停留在兴趣层面,更要不断引领学生对周围世界等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说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教科书,而要深入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因此,科学课的教学也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社会、家庭、网络、课外读物等的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的观察、体验。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科学课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牢牢把握把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学习知识,这样既开阔了思维,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在自发的状态下,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科学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自主进行科学实验,总结研究成果,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终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科学教学的终极目的。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多边互动、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而非线性的、统一的、可以预测的、死板的过程。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往往容易稍纵即逝。那么,在科学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生成,如何进行教学价值的判断和教学思路的调整?面对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 创设境遇,开启学生生成起点
科学教学在达成教学性目标的同时,更应关注表现性目标,即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中具体的、个性化的表现。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从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摸清课堂教学生成的起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境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并不强行要求他们达到统一的结果。从而启发学生生成的动机,开启生成的起点。
[案例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片段,给岩石分类
师:把我们带来的岩石合在一起研究,给它们分分类,你们打算怎么分呢?
(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如颜色、形状、光滑程度、轻重等都可以,不必拘泥于统一的标准。)
师:每个小组商量商量,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给岩石分类。
(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适宜的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交流汇报每个组采用的不同分类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分类,你有什么新发现?
(通过潜在的观察活动,学生生成了更多的岩石的特征和分类标准。)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境遇——把标志性的岩石样本与学生自带的岩石混在一起进行分类,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生成埋下伏笔。有的学生以岩石样本的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发现自带岩石具备新特征,也可以单独成为一类。通过创设发散的、开放性的问题境遇,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观察,做出新的尝试。这种教学境遇并不指向单一的答案目标,而是多元的、开放的,由课堂上学生个体的学习经验和探究过程所决定,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表达。在教师的调动和启迪之下,形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发现异彩纷呈,成为生成的起点。
二、 互动交流,激活课堂信息资源
教学过程并非单一的“教—受”过程,而是教学中多因素互动的过程;也非师生间的单向传递,而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生成性教学资源因互动而存在,通过互动,才有新的信息、资源的生成。科学课中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有谈话、讨论、共同探究等方式。
[案例2]“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片段,观察岩石的特征
师:(对于岩石)怎样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
生1: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一摸。
师:用这些方法可以观察到岩石的什么特征?
生1:颜色、大小、形状、花纹,还有光滑程度。
生2:还可以用天平称。
师:那观察的是它的什么特征?
生2:轻重。
…… ……
师:好,这些好方法,你们都可以试试。给大家提个建议,每人选择其中的一块岩石进行观察。小组里商量一下,你们需要什么工具,请一个代表到工具车里来选。然后仔细观察,并记录。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与发现。)
……
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逐步商讨出观察岩石的种种方法和观察探究的结果,在互动交流中产生丰富的生成性资源。
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更是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探讨观察、探究方法。互动交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识的传递,也不光是为了达成共识,而更多的是科学视野的拓展,是师生精神的交流。
三、 因“势”利导,丰富教学过程
面对具体的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教师不能生搬硬套预设的思路,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积极引导,因势利导,从而展现出丰富的教学过程。
[案例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片段
学生在实验前准备了多种实验材料,探究“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减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会怎样”这一问题。实验中大多数小组都发现:减小同一物体的体积,不会改变它们的沉浮。可是,有小组却发现:本来在水中会浮着的胡萝卜切成小块后,却沉到了水底。同学们表示疑惑,课堂上起了争论……
师:那么,胡萝卜放入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是我们实验操作出了问题,还是胡萝卜本身出了问题?
(教师并没有忽视学生中所出现的不同声音,而是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
学生观察讨论后发现:胡萝卜切面上各部分疏密程度不同。用放大镜观察,切面上有的地方有气泡。用手压,疏的部分感觉较松,密的部分手感较实。
师:气泡多说明里面的空气多,气泡少说明里面含的空气少。胡萝卜各个部分的结构不一样,所以它的沉浮情况也会不一样。
案例中的教师进行了准确的价值判断,主动应变,对教学思路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引导学生层层剖析,使学生对物体的沉浮的认识更加具体、丰满。丰富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发展。
四、 妥善应对,发挥偶发事件价值
课堂偶发事件是指教学过程中始料不及的,由学生、教师或环境因素诱发的,背离课堂教学目标,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妨碍教学任务完成的事件。例如小组合作中学生出现的争执与纠纷等不合作的现象、实验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和意外等等,这些常态中的偶发事件存在于真实的课堂中,无需回避和遮掩。如果把意外事件看做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则能够变不利为有利,发挥偶发事件的价值,对学生的发展就会产生附加价值。其实,教师只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理解、体察,不断留意学生的变化与反应,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的回应,就能抓住时机,主动应变,及时解决问题,课堂资源就会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关键词: 科学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价值
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是让学生直接获得他人探索的结果,学生缺少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锻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教授变为教师指导,让学生联系社会,自主探索,思考生活周边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行动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得到体会、感悟,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其他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该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态度观,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
为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对遵义市部分担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有效问卷46份,有效问卷率92%。
2.1师资
2.1.1小学综合实践师资情况统计
2.1.2结果分析
教师综合实践教学时间短,担任0-1年的有54.35%,1-2年内的有26.09%,2年以上的仅占19.56%;专职教师少,非专职教师有84.78%,专职教师仅占15.22%;通过培训上岗的教师的比例少,接受过综合实践教学相关培训的有10.87%,未曾接受过培训的有89.13%;科学教育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教学的较多,科学教育教师占67.39%,数学教师占13.04%,计算机教师占8.70%,担任其他学科老师的占10.87%。这说明多数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教学经验不足,主要是因为教学时间短,多数是兼职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综合素养不高。
2.2教学
2.2.1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现状统计
2.2.3结果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有47.83%的开展了,15.22%的没有开展,36.96%的存在挤课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项资金投入少,有58.70%按计划投入资金,8.70%随意投入,32.61%基本不投入;多数学校无专用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材,10.87%有专用实验室和实验器材,89.13%没有专用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教师基本无意识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91.30%的教师没有利用过实验室或器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8.70%利用过,93.48%的教师无意识地从科学教学中发现教育资源生成综合实践课题。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因为班级人数较多(60-70人),活动只能在室内进行,很难在室外开展。
由于欠发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不重视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对综合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少,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多数教师不愿意投入精力探究怎样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尤其是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
3.合理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教学
3.1科学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性
科学教育课程课标规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不断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相同[1],因此,教师可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中,有一个案例“寻访小动物――观察蜗牛和蝗虫”[2],就与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章节的内容相匹配。学生已经通过科学教育的学习具备了探究综合实践课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又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过程中不断强化,不仅延伸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还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利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3.2.1挑选责任心强的科学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均未开设综合实践专业,也未对师范生进行过综合实践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学中要想招纳综合实践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不可行的,科学教师就是综合实践教师的最佳人选。从理论上讲,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涉及多门学科,具备综合实践教学所需的综合知识素养。另外,部分科学教师虽不是科学教育专业出身,但长期担任科学教育教学,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综合知识素养。所以,学校领导可从科学教师队伍中挑选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教学中要形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搭建交流、讨论、协调的平台,让教师根据科学教育和综合实践教学动态中发现可利用资源开展教学,也让教师能互相分享教学成果,探讨教学方法,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研讨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
3.2.2教师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从科学教育教材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探究课题的立项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科学教育教材中发现教育资源生成活动课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立项。例如在科学课程中学习了声音后,可以生成“怎样减少噪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学生已具备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探究该课题活动的基础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到身边存在的噪音,了解这些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并探索用什么方法减少噪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参与了身边环境的保护。科学教育教学中有广阔的教育资源可供师生发现使用,这需要综合实践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3]。
从科学教育教学中生成课题后,课题最终确立要经过教师的综合参考,可由教师列出多个课题后让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导立项,立项时要考虑学生是否对课题感兴趣,课题是否有探究价值,课题是否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作为学生探究的课题难度是否适中等因素,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4]。
3.2.3充分利用科学教育实验室及科学教育实验器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数无专用活动室及实验器材,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探究资源缺乏,需要教师观察、发现、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科学教育实验室基本普及,教师可利用这部分资源。科学实验器材历年累积,储备量大、种类丰富,有生物、矿石标本,物理实验相关仪器(电路开关,电表等),化学实验相关仪器(试管,烧瓶等)及药品,人体模型,各种图集资源(动物图片,地图等)。教师需要使用实验室和器材可与科学教师协调借用,针对学生课下探究需要使用实验室器材的,教师可在班上选出实验室器材借记组长,向科学实验室管理教师协调借用。
3.2.4利用校园科学氛围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遵义地区多数小学每学期至少会开展一次科技活动,科技活动项目是将学生的一些自己制作的作品和创造发明的成果进行展示、比赛,作品有潜水艇模型、火箭、航模、扎不破气球、能浮水的针、扑克牌搭最高建筑等。科技活动使学校具有浓厚的科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创造发明的热情,使学生不断积极主动探究。在学生搜索相关知识――制作――展出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氛围作为一种隐性资源,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科学氛围,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把部分学生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纳为科技项目展示的内容之一,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4.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的调研,探究利用科学教育教学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能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应投入精力发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拆峰.浅析新课标下科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OL].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3):56-57.
[2]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关键词: 小学科学 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相对缺乏
当前,随着科技、经济、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科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且国家对于科学的重视程度呈现逐年增加态势,同时正是受到科学课程发展迅速因素的影响,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是一项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出加强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对小学科学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虽然我国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大力改革,但是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相对缺乏,难以发挥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缺乏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加深学生对科学课程的本质理解,才能更好促进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教育投入不足
从整体情况看,相关部门对我国小学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的来源相对较为单一,许多小学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教育经费紧张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容易影响学校教学设备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添置,这种情况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够,进而会影响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同时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资源受经费不足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小学教学质量,且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如果学校在教学资源配备方面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和标准水平,则会在日常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无法发挥教学资源的有效作用,进而直接对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与国外科学课程资源管理体制方面相比,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并且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相对保守的课程管理体制,虽然这种方式在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自,但是在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科学课程资源控制层面相对较为严格,只是采取相对集中化的教学管理体制,这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不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具体要求相比,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相应配套教学机制,进而直接阻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课程开发利用机制,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二、加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措施
(一)增强教师开发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意识
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加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增强教师开发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意识,才能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教学行为进行表现。同时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使用者,需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总结相关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另外,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加强对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
(二)完善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
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完善的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才能有效提高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在完善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各类教学资源的整体性,增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掘各类教学资源的敏感性,才能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学习和发展空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具体表现,进而有效营造积极轻松的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氛围。
(三)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要贴近生活实际
科学教学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教学书本课件,而且要注意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注意贴近生活实际和各类社会资源,比如积极从实验室、图书馆、科学展览馆等场所中寻找教学资源,也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中进行寻找,注意从生活现象的细节做起,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体验,并积极结合学生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理这一特点,只有充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小学科学教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科学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所以在小学科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针对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导致课程教学资源缺乏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加快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措施,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8(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教学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对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构建学习型社会有重要意义。微课资源是开展微课的前提条件,是微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微课是教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其数量日益丰富多样,如何提高微课的教学利用率,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微课资源应用到教学中进行设计。
2基本概念
最早运用微课资源的是北爱荷华大学教授,他为了让非专业人员也能够了解化学知识,提出了60秒有机化学课程。随后可汗学院提出了在线微视频学习资源,这一举动引起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的可行性探索。黎加厚教授:微课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时间短小的课程。焦建利教授:微课是一种以阐释某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炼简单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和焦建利教授主要从微课的“微”角度认识微课,而余胜泉教授:“在‘课’的基础上,强调微课本身不只是一种学习资源,而是包含了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评价等要素的教学服务。”尽管研究者对微课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共同点都是将微课看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的教学资源。
3微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要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
3.1微课资源设计与开发
微课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设计,用来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问题。在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中要遵循多媒体学习的认知原则,选择适当的资源及媒体组织形式,以呈现学习内容,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微课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教室以及教室的场景布置,为学习者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充分利用资源,使学习者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3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资源是以某个知识点呈现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备课,分析教学重难点,熟悉教学内容,并做好教学内容与微课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利用教学环境氛围恰当呈现微课资源,加强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4授课教师技能分析
微课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微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这对教师有两点要求,一是,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教学内容与微课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教学。二是对于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包括计算机知识、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能培训,也可以自己探索学习,熟练操作多媒体,以实现教学目标。
3.5学习者认知结构分析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信息化条件下运用其他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都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达到知己知彼,提高教学效果。在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中要了解学习者的原认知结构,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考虑学习者之间差异等要素,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精心分析和选择微课资源。
3.6微课资源教学试用设计
针对知识点的重难点和疑点,设计和开发出微课视频,将设计的微课用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微课使用效果,做好微课资源运用效果记录,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7微课资源评价、修改设计
依据微课评价标准对微课做出评价,发现微课设计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活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再将之应用于教学中,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我认为信息资源完全可以科学地运用。
1.时间、精力、自身素质的限制,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绝大多数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每天至少有两、三节课,有些地区可能还多些,除了上课,他们还要及时批改各种作业,辅导学生,等等。另外,多数语文、数学教师还是班主任,每天要做的事情更多。再说教师还要料理家务,照看老人和孩子,年轻教师需要交往、娱乐休息时间等。因此,根本不可能像讲一节“公开课”那样,多方面多渠道地、仔细周全地收集材料,再进行比较选择、构思创造,然后反复修改润色,如果每个课时都这样做或类似这样做,那么备的课肯定远远不够用来上课。
2.每个教师的阅历、知识占有量、技术掌握、阅历都不尽相同。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不是搞技术。教师不是教案、课件的制造和创造者。所以那些名师教案、课件成为教师的必需品,很自然、很正常。或多或少为教师们提供比较适合师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从而节省教师备课时间和精力,立竿见影地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教案、课件的“抄袭”一定会令很多人不齿。但“运用”与“抄袭”有本质区别,在这里,我不想探讨“抄袭”在法律层面上的是是非非,也不想把“抄袭”粉饰得多么温文尔雅,但我看不起那些自视清高的人。对教师来说不是万能的。面对真正的专家、教授现成的优秀成果不运用,则愚蠢至极。“抄袭”其实是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完善、发展的过程。
3.教师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他教学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应用能力,而不是看他的教案书写和做课件水平的高低。
课件教学自步入课堂后,很快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代名词。社会对教师的行业要求和角色认定赋予了太多理想化色彩,一线教师自己独立写教案、做课件,不但不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违背社会分工的基础,教师能够掌握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即可:
①能利用网络搜索出自己想找的信息(如网络上已有的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
②能利用文字处理工具、演示文稿制作工具处理或制作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如电子教案、演示文稿等。
③会利用网络跟同行交流。如利用聊天、论坛等工具跟其他教师交流。
④会利用网络与专家对话。如利用博客、qq、微信等跟专家对话,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⑤利用网络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了解最新教育热点。经常浏览网页可以获得最新的教育理论,捕捉最新的教育热点问题。
其实在资源应用、增补、删改、完善、提高过程中,每位教师会不自觉地逐步变成教案、课件的“制造者”,实现角色转变,或多或少掌握一些足以应用于课堂的技术,甚至一部分教师成了“制作专家”也不无可能。他们在对不完美的改造中不知不觉走上专家行列,这种在应用中的学习和提高,远比逼迫一个人学习纯“制作技术”,更显得阳光温暖。
4.理性的审视,并且能够合理取舍、自由整合。
教案、课件其实就是一个等待完善的事物,教学就是完善他们的途径。教学理论可以表达得很深刻、很理想,但它的价值却不在于本身,而在于能解释或指导教学实践。同样,教案的价值不在于本身多么完备,而在于其服务于课堂教学,为学生与教师发展提供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检验教案的得与失,只有让课堂说了算。
关键词:生活; 资源; 生物教学;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随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它日益呈现主导学科的地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不再是权威,教科书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但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感性认知,它们既符合生物教学的实验性特点,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更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生活中的感性知识与生物学科有关,我们要用作启发学生认知的教学资源。
一、发挥学科优势,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体验感知、思索探究
新课标指出“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生物学》讲述了有关人体解剖和生理卫生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作为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比如,《人体的心脏结构和血液的两个循环途径》,如果我们利用教学挂图并结合幻灯辅助教学,学生应该很快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至于课后的情况也许不是那么乐观。学生也许会“左、右”不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自我认识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两个途径,效果则大不一样。第一步,我让学生在观察心脏挂图的同时互听各自的心跳,然后判断心脏在胸腔的位置及其形状。这时,每一位学生都很投入并能够交流各自的感受和看法,得出结论“心脏在胸腔偏左位置”;第二步,要求学生观察心脏解剖图并提示他们注意观察心脏四个腔壁的厚薄,提出问题“为什么心脏在胸腔偏左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是由于左心室壁的厚度比其他三个腔壁的厚度大,所以心脏偏左;第三步,放映“血液循环图”幻灯片,要求学生判断哪个途径长,那个需要的动力大?提问“为什么左心室的壁会那么厚?”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和推理会得出结论:因为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始点。这样,学生从心脏偏左推出左心室的位置,进而推出左心室壁的肥厚的原因,再推出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始点。他们从直观感受到抽象逻辑推理,使得抽象的知识自然习得,相信不会出现“左、右”不分的错误了。
有时候,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可以随学随用的。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有关食物的营养知识时,我们就可以把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病例及其成因引导告知学生,我们睡觉时为什么会腿抽筋?为什么我们会牙龈出血?我的脸上为什么长出那么多小豆豆?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食物的营养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这些现象大都是食物结构不合理引发的病。这样,学生通过体验、感知、讨论、思考、探究等活动很自然地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科学比较分析,运用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大都是我们亲身体验后而掌握的感性知识,如果经历系统的整理、逻辑推理之后,将它们抽象化、概念化、理论化,就能够成为我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构建我们的知识大厦。有人说具有科学的头脑是难等可贵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也许是谁都能够遇到的事情,可是,牛顿却用他科学的大脑进行理性思考,他发现了万有定律。挖掘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将它们进行理性分析比较和逻辑推理,进而培养科学的大脑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一大宗旨。再如,动物学中关于鸟类的知识,其中鸟的形态结构与其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是教学重点。可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现象,我们认为鸟类的飞行是因为他们有翅膀。那么,如果给人插上一对翅膀就会飞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何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家鸽的结构图和家鸽骨的模型,特别提醒学生观察家鸽的胸骨——龙骨突,比较一下人的胸部和家鸽的胸部的不同,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我们没有龙骨突,没有鸟类发达的胸肌,所以,即便给我们插上一对翅膀我们也不能够飞上天空。这样学生就会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自然习得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体验生活实践,激发兴趣动机,增强学生感悟生物科学的能力
一个高明的老师应该能够教会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生物学科的发展本身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对那些直接或是间接影响人类的生物,包括人类本身进行研究的过程。我们如果能够指导学生用生活体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生物科学的感悟能力,使得生物学习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
比如,我们可以“从坚持做眼操保护眼睛”给学生讲述眼球各部分的颜色、结构以及视觉的形成;我们可以从“培养吃水果的好习惯”谈一下植物的果实、种子的形成、结构及其传播等;我们可以从“大树底下好乘凉”和学生一起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让学生知道绿色植物对地球环境起着调节的作用,进而促使他们环保意识的形成。我们要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现象,了解感悟生物学科与生活相关的科学奥秘,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学会感悟、学会体验、解释奥妙、发现真理。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基础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科学的真谛,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科学; 生成性; 有效利用
一、 因“错”利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总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我认为教师应改变以往对待错误的消极态度,站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讨论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大多的学生很快回答出“向上排空气法”。可我发现有个学生脸上呈现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在我的鼓励下,他说:“我认为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他刚说完,就有学生笑了起来:“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怎么能用排水法啊?”面对多数学生的否定,我没有立即下结论。因为,这时的独创力是一株极为纤细的花朵,称赞、勉励的话固能使其盛开,不当的批评亦能使其凋零。于是我微笑着问道,“能不能更详细的说说?”这次他很坚定的说:“我们前面做过收集人呼出气体的实验,收集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不就是用排水法吗?”学生都被镇住了,一时无言回答。这时我引导大家思考:“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有损耗吗?若是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能用这种方法吗?如何改进呢?”顺着这条思路,学生们终于想出在洗气瓶的水面上放一层油收集二氧化碳的创新的方法。在教学课堂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我们应以“问题”为载体,“以学定教”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意识的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小组合作以后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深刻性和创新性。此时,学生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认识在深化,体验在加深,思维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单细胞生物,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衣藻为例的单细胞植物,二是以草履虫为例的单细胞动物。
依据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上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对教师(或教材)展示的教学资源(视频、图片)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对比、归纳等学习,是以学生对外部客观知识(衣藻、草履虫的结构功能)的一种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从外而内的。在我们的教学的过程也发现:有许多学生观看展示的教学资源(视频、图片)时就已经猜测衣藻、草履虫的结构功能,只不过没有大声的说出来而已。学生有这种探究的意识,这也是课堂生成性资源。并“以学定教”设计教学案例;科学探究式建构式模式:
上述程序图中,第一横表示教学操作过程,第二横表示学生的知识建构学习过程。
在上述建构式学习过程中,与前述第一种接受式学习一样,也应用了衣藻与草履虫的对比教学法,但是两者根本性的不同就在于,建构式的学习对于衣藻和草履虫的结构并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的(在接受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直接展示了衣藻和草履虫的结构图),而是在学生观察了衣藻和草履虫活动视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对衣藻、草履虫的结构图进行猜测(绘画),解释猜测的依据,并得出衣藻、草履虫的结构功能。这样不但构建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三、捕捉思维火花 ,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初中科学课堂教师必须及时捕捉学生能够迸发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的活力。
如在教学《物质的鉴别》时,老师问:只可以使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瓶无色溶液?
生A:分别取三种无色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该溶液是盐酸溶液;若溶液变成蓝色,则说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仍为紫色,则说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生B:取样,分别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若pH>7,则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若pH<7,则该溶液为盐酸溶液;若pH=7,则该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生C:取样,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来鉴别。(这时,立即有学生反驳,酚酞试液不能鉴别这三种溶液,它只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其他两种无色溶液都为无色,鉴别不出来)
生C:(接着说)能鉴别出来,滴加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红色的,将变红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滴加另两种无色的溶液,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滴加的是盐酸溶液,另一个就是氯化钠溶液。
师:你很善于思考问题,你借助了鉴别出的物质,来鉴别其他的物质,非常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D:用氧化铜粉末先鉴别出盐酸溶液,然后取氧化铜溶解于盐酸的蓝色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滴加另;两中无色溶液,若有蓝色沉淀,则滴加的无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另一无色溶液则是氯化钠溶液。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课堂中学生有些生成性的资源具有思维创造性,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一点,并“以学定教”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科学课堂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利用、整合到教学里是“以学定教”的一个在课堂中最好的应用。我们初中的科学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善于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的实施生成性教学。我们的课堂才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