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考古方法范文

考古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古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考古方法

第1篇:考古方法范文

1.心理上要重视

文言诗词的复习对学生来讲是极为费功夫的,上百首古诗词集中在短短的时间里要做到熟记、默写无误,并对诗词的意境加以揣摩品位,虽说学生不是初学,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初三学生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话:“诗词我决定放弃,因为背诵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在试卷中却占不了几分,得不偿失,不如抽出时间来复习占分大、多的内容有利于中考……”相信这种心理在毕业班的学生中还是有代表性的,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诗词量大、分值低的特点。但如果在备考中有这种心理,中考注定失败。因为这类题目只要熟记,会用,其实难度不大。虽是几分,但如果很顺利地拿下,则会对后面阅读、作文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我复习的相当好,题目不难。反之如果这种题目考试时都抓耳挠腮,无把握,肯定影响答题情绪。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心理上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考试范围内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何况这种极易得分的题目。

2.了解题型的特点,把握考试动向,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语文试题关于诗词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默写,其常见题型有:一.直接默写.试题提供上句或下句,由考生填写需默写的部分。二.理解性默写。试题提供有关情境或提示课文相关内容。由考生填写需默写的内容。三.诗词鉴赏类题目。这是对前两种题型的进一步发挥。是对学生欣赏古诗词能力的考查。可以说,这三种较为常见的题型正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积累、运用并初步鉴赏)的体现。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值得注意的是能力型题目有逐渐扩大趋势。

另外,要求背诵、考查的都是诗词中的精华。尤其是其中的名句,甚至超越了作者本人,超越了时空限制。成为人们共同的思想财富。这些句子,备考中要格外重视。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想有新的突破,可从以下两点做起。

1.要端正复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复习阶段,了解考试动向,掌握技巧对提高复习效果很重要,但同时也要端正复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有积极认真的态度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态度决定一切”,在紧张的毕业复习阶段,我们拥有积极认真的复习态度、心理上不要有丝毫放松,同学们对复习的态度就是对中考、对自己前途的态度。

同时,能养成的复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生。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全国各地对中考诗词默写类题型的分析上来看,这类题目难度不大,考的只是识记及简单的运用能力。但从近年来中考评卷情况来看,实际得分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填空题评分要求严格,大多数省市规定:有错别字、漏字、颠倒字句现象或写不出、留有空格,该题不得分。这就是因为同学们在复习中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所致。大部分诗词以前都学过。有的学生一看很简单、面熟,简单一背就过去了。孰不知真到考场上,一拿起笔来背的、写的就面目全非了。如果在备考过程中能对自己可能写错、混淆的字动手写一写。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无论评分要求如何严格,考场上也就不再犯难了。如果复习过程中偷懒,是要付出代价的。中考可不要儿戏。

当然,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勤动手,如要答好鉴赏类题目,平时复习中勤于思考、动脑的习惯不容忽视……若要有一好的结果,每生的具体情况不同,那因人而异,但好的态度、好的习惯将终生受益。

2.明确诗词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提高自己欣赏水平,审美情趣才是最终目标。

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对诗词目标的要求是这样的:“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诗词积累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的提高。学生也更应清楚地认识到,今天背诵的诗词并非仅仅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它们将影响我们的一生一世。在中华诗词学会据新大纲编写的《古诗词名篇》一书序言中有李锐老师用自己亲历的这样一段话:

“关于自幼受诗词教育的影响,可以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回忆20年代童年生活的诗作中,有这样一首七绝:

心灵小小慕英雄,四曲悲歌赞古风;

苏武牧羊易水别,木兰织布满江红。

《苏武牧羊》《易水别》《木兰辞》《满江红》都是谱了曲的古诗词,小学时音乐老师教唱的,至今还背得。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对孩子的心灵影响至深。我的一生,从古诗词包括鲁迅的诗词中吸收的营养很多,也可以说,影响了自己的做人处世。”

从这一点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轻视古诗词的复习?何况随着品位情趣的提高,作文水平自然也差不到哪去。这不也是间接地提高作文水平了吗?

第2篇:考古方法范文

关键词:古建筑;测绘方法;测绘技术

我国现在对古建筑的测绘工作还是只停留在形式上,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也没有能够得到执行,对古建筑这方面的测绘还缺少一定的研究,古建筑的测绘方法和测绘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也没有确定性的定论,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就对古建筑的测绘技术和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古建筑这方面的测绘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进行古建筑的测绘工作的意义

对古建筑的研究的基础是进行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在现代的建筑测绘中都是使用的高科技的手段,由于古建筑的测绘发展还不成熟,所以要先引进现代的测绘技术,解决传统的古建筑的测绘方法带来的误差和问题,从而促进古建筑测绘的发展,为保护和开发古建筑做出积极的贡献。再者,进行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发展古建筑的测绘技术,能够为古建筑的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资料,为建筑的理论研究发展提供素材,为更好的进行中国特色的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于古建筑来说,进行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发展古建筑测绘技术能够为古建筑本身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详细完整的档案记录,为文物建筑的修复工作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和图纸资料,让文物建筑的修复更加接近原物的风貌。因为只有建筑的测绘图纸才是最能够详尽、形象的展现建筑原貌的依据,这是其他文字材料所不能够比拟的。

二、古建筑的测绘的工作内容

不管是原来传统的测绘技术和方法还是现代的先进测绘技术和方法,古建筑测绘的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测量和绘制建筑群的总体上的品面图,这里的建筑群就是说这座古建筑并不是单体的,而是由相配套的古院墙和建筑的牌坊,建筑里里的古碑刻,以及配合古建筑修建的道路等等这些配件,对于这些都要在总平面图中将它们绘制出来,不能够有遗漏。因为这些和古建筑主体配套的这些建设也是古建筑的一部分,它们对古建筑的整体的风格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测绘时一定不能忽略这些。测量和绘制古建筑群的整体平面图是为了将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位置和间距准确的在平面图上表现出来,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古建筑群里的整体布局和环境是怎样的做到一目了然。

二是测量和绘制单体建筑的各楼层的平面图。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为对于单体建筑的测量一般不需要用到太复杂的测量工具,差不多都是尺子、卷尺这些基本的测量工具就可以完成对单体建筑的各楼层的平面的测量,并且会绘制出相应楼层的平面图。这些平面图会和下面的正面侧面的立体图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单体古建筑的测绘图纸。

三是测量和绘制单体建筑的侧立面和正立面以及背立面的建筑图纸。对建筑的测绘并不是只有平面图就可以了,而是要将建筑的各个面的图纸都要绘制出来,这样才能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的结构通过图纸体现出来。在进行这些正立面或者是侧立面的测绘时,由于这些都不是在平面上进行的而是在立体面上进行,简单的测量工具难以完成这些立面的测量工作,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完成。当对建筑进行初次测绘或者是粗略的测绘时,我们可以借助像竹竿和铅垂球这样的工具来进行立面的测量。

四是测量和绘制单体建筑的横剖面和纵剖面的建筑图。对于横剖面和纵剖面的测量我们可以借鉴上面的单体建筑立面的测量方法来进行。只是在进行单体建筑剖面的测绘时,我们要注意在图纸中清楚的表现出建筑的各个层面之间的构造关系,让看图纸的人能够看出建筑的各个平面是怎样的结合在一起,用了什么样的构造来结合。

五是测量和绘制单体建筑的屋顶的俯视和仰视图。古建筑的屋顶是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可是看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来进行测绘。而且对建筑屋顶的俯仰视图的测绘是可以和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是对应起来的。在这一方面的内容里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测量和绘制大样式图。大样图就是建筑的上面的装饰的样式,包括屋脊的装饰和院墙的砖饰等等这些。对于这些装饰上面的图画和雕饰的花纹都是十分精致和复杂的,所以在现代对于古建筑的测绘中,一般都是用数码相机将这些都一一拍下来,然后对照着照片将建筑的大样图绘制出来,在大样图中是不需要将装饰的色彩和人物花鸟鱼虫一一都画出来,只需要装饰的基本结构和大线条就可以,但是要求结构一定要准确所以一定要比照着照片来进行绘制,而不是凭印象随手画上。

三、古建筑测绘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对于古建筑的测绘技术从大体上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进行测量的技术,二是间接进行测量的技术。直接测量的技术包括传统的手工测量,电子全站仪技术,实拓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而间接的测量技术则包括近景的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技术和航空的摄影测量。下面笔者将对几种常见的技术进行介绍,并且对古建筑测绘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1、传统的手测方法

传统的手测方法就是利用最简单的测量工具如钢尺、卷尺等对建筑进行数据的测量进行记录,并且手工绘制出建筑的测绘图纸,如下图就是一张传统手测方法绘制出来的古教堂的测绘图。

传统的手测方法的在适用性和可靠性上具有简便廉价和灵活等的优点,方便测绘员能够根据建筑的不同情况展开手测工作,并且只要方法得当的话,这种技术测得的精确度还是会很高的。对于测绘员来说,使用传统的手测方法可以锻炼他们的眼力和观察力,因为需要将建筑的各个方面都在图纸上表现出来,所以对测绘员的自身素质有很高要求,这也是一种提高素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的。一是这种方法对于建筑的角很难进行精确地测量,二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耗费测绘员相当长的时间,对于有时间限制的测绘任务来说,这种手测方法会耽误测绘员很多的时间,所以这种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要根据测绘员具体的测绘情况和要求来定。

2、近景的摄影技术

这种技术在现代的测绘中应用的比较广,是属于间接的进行测量和绘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照相机或者是摄像机将古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以及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一一拍摄下来,然后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图像整理的技术。这种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就体现在通过摄影能够真实的还原古建筑的各个方面的样貌和结构数据,非常直观,而且十分快捷,对于紧急的测绘任务十分适用。图像利用专业的摄像机拍摄,建筑的数据就很容易获得。虽然这一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筑的尺度方面达不到精准,但是这一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还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

结语: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流传,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去珍惜。古建筑作为中国文化遗产里的重要部分,也需要我们的保护。进行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对保护古建筑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要加强在古建筑测绘这方面的工作和学术研究,为古建筑的测绘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划定明确的界限规定,促进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丽.中国营造学社古建筑测绘研究学术成就综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陈必锋,欧阳红玉.地域性古建筑测绘教学与分析[J].山西建筑,2011(14)

[3]曹勇.现代科技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3)

第3篇:考古方法范文

【关键词】电网规划;可靠性;模糊性

一、前言

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供用电的安全可靠性,约有80%的用电故障主要来自电网系统的故障,因此,合理地规划和优化电网系统的配置已成为我国电网的规划及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评估常用数学中的“概率”来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许多的评估方法。

由于电力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设备及系统的故障停运事件与正常工作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概率分布关系,因此,采用概率计算来衡量随机性变化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电网系统中系统停电、设备故障及规划中某年负荷水平等的出现都具有随机性,但由于统计资料不完整或存在误差,并且对未来的运行条件及环境的预测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因此,在现代电网规划中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统计资料来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出的结果不仅不符合实际,且会导致电网规划结果与电网在未来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的评价指标将失去对电网规划方案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用一些模糊性的指标来代替明确指标,从而给规划者一个范围性指标,将一些不确定和无法估计的因素考虑在内,更符合电网规划及发展的实际。因此,将电网中将随机性不确定事件以及模糊性的不确定事件都考虑在内,将模糊集合论与概率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处理电网规划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以有效地对电网进行可靠性定量评估。

二、模糊可靠性指标的评价方法

(一)模糊集论与模糊可靠性指标评估

模糊集理论是一种基于不具有精确边界集合的理论。模糊集中,用隶属度来描述物体属于一个不具有精确边界的集合的程度,而概率论的随机性是描述事件发生与否的。

在电网规划中,尤其是长期性的规划中,不仅涉及到了许多随机性的不确定问题,还会涉及许多模糊的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对设备及电网运行状态变化的描述与处理仍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但在电网规划过程中,由于对所选设备将来投运后的运行情况无法准确预测,但由于统计资料不完整或存在误差,并且对未来的运行条件及环境的预测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因此,在现代电网规划中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统计资料来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出的结果不仅不符合实际,且会导致电网规划结果与电网在未来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在考虑数据模糊不确定的情况下得出的电网可靠性指标也必然是模糊不确定的。

笔者结合概率统计率描述和处理了设备与电网运行状态变化与符合状态变化的随机性,应用模糊集合论中的梯形模糊数表示设备的修复率、故障发生率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荷水平预测值等的不确定性。

三、数值仿真

本文采用IEEE-24节点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并利用Monte Carlo模拟法进行模拟验证,运用Monte Carlo模拟法得出的缺电模糊缺电值的截集极端值见表1,系统故障停运时的模糊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见表2,故障停运时的缺电模糊期望值的可能性分布见图2。

观察分析表1、表2及图2可知,随着模拟实验次数的增加,模拟法与解析法获得的结果之差的误差逐渐减小,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结束语

模糊可靠性评估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将电网中将随机性不确定事件以及模糊性的不确定事件都考虑在内,将模糊集合论与概率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处理电网规划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以有效地对电网进行可靠性定量评估。且模糊数的代数运算所需的运算时间与常规方法的所需时间相差无几,适用于实际工程中。

参考文献

[1]基于模糊推理和模糊多目标规划的配电网电容器优化配置[A].甘肃高师学报,2009,14(5):38-41.

[2]张龙军.配电网规划中的可靠性评估算法研究[A].大众科技,2011,(10):150-152,188.

第4篇:考古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思考

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的建筑中,原来的设计早已无法满足人们现在的需求,因而人们会对建筑的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进行改变,以满足人们多功能以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另外,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特大地震的频繁发生,对建筑结构加固的问题受到了建筑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建筑大多数都采用混凝土结构,结构的抗震性能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加固。

1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原则

需要对建筑结构建筑进行加固的原因比较多样,不但包括自然的灾害、设计的变更,还包括功能的改造等,为此具体的建筑结构的改造应该以具体的情况为依托,以实践经验为支撑,进行加固改造。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效果,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1 考虑加固后的效果

建筑本身就带有美学的思想,若是加固影响了建筑整体的美感和观赏价值的话,则需要慎重对待。在进行建筑结构加固之前,需要从宏观来进行着眼,对加固于建筑本身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加固方案进行修改,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1.2 保障技术方案支持

虽然说是建筑结构的加固,但是其也涉及到结构的改造,对建筑的安全和稳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改造加固之前,需要对结构的现状以及受力特征进行必要的了解,从整体着眼来分析加固后受力结构的变化,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技术方案,在保证加固效果的基础上,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加固对环境和建筑周边的影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工程的周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质量。

1.3 加强对建筑结构的检查

在具体的施工之前虽然对实际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检查,但是结构的损伤以及缺陷并不能全部得知,为此,在实际的加固过程中,应注意对实际结构的确定和检查,当发现和检查结论不相符的地方要及时调整加固的策略和方案,最大限度对结构的安全和可靠予以保证。

1.4 减少对原建筑的损失

加固本身是为了对建筑结构进行修补或是满足特殊的需求,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对原结构造成损伤,若是需要对原结构进行改动的话,需要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必要的调查,全面考量其利用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原建筑的质量。

2 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分析了常见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则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分析相应的加固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人们的了解。具体来说,常见建筑结构加固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粘钢加固法

顾名思义,所谓粘钢加固法就是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以钢板来进行粘贴,利用这种方式来使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得到提升,从而起到加固的作用,然而这个方法适用于那些一般受弯构件以及受拉构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构件承受静力,并且动载作用不对其产生作用。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来进行钢板的粘贴,应力集中的现象也不会发生,且对于整个建筑空间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的材料也十分简单,施工周期也较短;然而利用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温度在60℃以下,湿度在70%以下,且化学腐蚀不对其造成影响的条件下,才能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加固,此外,那些低强度的混凝土构建也不适宜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加固。

2.2改变结构传力

这种方法针对的是建筑结构的受力体系,通过增设支点、柱、托架来进行加固。这种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并且不会使梁板扭曲变形,具体的施工操作也比较简单;然而其也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其需要对空间进行分割、占用,在许多情况下都有所限制,不能使用这种方法。

2.3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

和第一种方法比较相似,这种方法也是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进行粘贴,不过粘贴的并不是钢板,而是纤维复合材料,对于那些受弯受拉构件而言这种方法比较适用,尤其是那些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构件,利用这个方法能使其得到很好地加固。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复合材料比较轻,施工起来也较为省工,且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那就是混凝土和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不是很匹配,这样就使得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度不能得到很好地应用,从而呈现出一定的脆性,对于那些低强度的混凝土构件来说,这个方法并不适于对其进行加固。

2.4 置换混凝土加固

置换混凝土加固就是对原建筑结构中强度较低的混凝土进行拆除,并重新进行浇筑,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得到很好地保证,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受压构件有着很好地应用效果,与其他方法配合可以对梁板构件进行加固,诸如在受压区采取置换法,利用预应力加固法在受拉区粘贴钢板或是纤维布来对其进行加固。

2.5 预应力加固法

这里所说的预应力加固法实际上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简称,这种方式主要对结构进行加固,通过施工反向荷载的方式来实现加固的目的,对于那些对承载力、刚度、抗裂性、占用空间都有要求的混凝土承重结构,这种方法比较适用。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对原结构的内力分布进行改变,使原结构的应力水平降低,相应的应力应变现象也在加固之后得以消除,后施工的部分能够和以前的结构协调发挥作用,使得结构变形有效地减少,对于那些裂缝能够进行很好地弥补,在对大型结构进行加固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然而对于温度60℃以下、收缩徐变的混凝土结构来说,这种方法并不适宜。

2.6 增大截面加固法

通过对截面面积和配筋的增加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使其承载力得到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梁柱板等加固的工程中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在进行加固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调查,一般来说不低于C20。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应用比较广泛,有较强的适应性;然而这种方法会使得现场的湿作业时间增长,且对房屋的美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7 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体外配筋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在梁板柱表面绑扎钢筋网片,或是以粉刷的形式,或是以水泥复合砂浆层来对其喷涂以达到对其进行加固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建筑结构的刚度、抗裂度和延性等得到很好地加强。这种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其耐腐蚀性能优良、耐高温且防火,作为一种无机复合材料,水泥复合砂浆避免了有机环氧化合物加固材料相应的问题,在各种酸碱盐环境下都有比较好的稳定性,且施工比较简便,对于工程的质量也能予以很好地保障,并不会对建筑结构的形状和外观有很大的改变;然而这种方法也需要湿作业,这对现场场地会产生影响。

2.8 外包钢加固法

这种方式是以包型钢的方式来进行加固,具体就是在混凝土构件梁柱四周部分进行操作,对于那些要求占据面积比较小且需要一定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适合的,当前,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弦杆及腹杆上,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普遍。这种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其不需要对截面尺寸增加很多,而且还能对其承载力予以很好地保证;然而湿式外包钢需要压力灌注环氧浆液对外包型钢和混凝土间进行填充,工序较为复杂,而且为了提高耐久性,还需要在对外包钢进行防锈防腐处理。

3 结束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筑大量上马,营造一派繁荣的景象,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结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投资回报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建筑结构加固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但涉及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当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时候,建筑结构的加固也是必要的。为此,加强建筑结构的加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萍.既有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第5篇:考古方法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有形损耗;无形损耗

本文从我国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理论指导,并且提供合理的折旧方法的选择。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将购买固定资产时产生的资金流出合理的根据固定资产的寿命以及贡献分摊到整个固定资产使用周期中去。

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如下三点:

固定资产的特性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3-20年不等,按照权责发生制,应当通过折旧将其使用价值分摊到相应的会计区间内。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效用呈递减趋势。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一般而言,因其损耗对维护其正常使用状态的费用支出需要应逐年递增,故折旧也应当遵循此原则,加速折旧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固定资产又具有特殊性,每一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又根据其特性而不同。在企业中,财务部门在遵循财务制度的同时,也要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如生产部门做好沟通,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情况能够合理的进行估算,合理的反映在会计报表当中。

折旧方法与企业财务利益

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报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前所述,一般情况会比较合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将固定资产的摊销尽量提前完成,体现了会计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在一些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型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还可以帮助其合理减轻税。故在遵循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选择加速折旧法对企业的效益有利。但是,在能够合理正确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企业还是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尽量使固定资产的折旧体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过程。这才是我们讨论固定资产折旧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折旧方法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

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减轻税负,使得现金流更好的得到控制,但采用加速折旧法会影响利润表,导致较低的净收益,如果是一个长期使用直线折旧法的大型公司,并且不考虑现金流对其的影响,那么使用加速折旧法,势必会对于利润表有所应先,尤其是开始的几年,管理者会看到以利润为基础的一些财务指标受加速折旧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利润看起来没有有使用直线折旧法多,如果企业比较侧重于利润表现,则应该慎重使用加速折旧方法。另外,一些国际性大企业的财务报表将需要披露给股东,或者与其他同行业做利润比较分析,如果因为折旧方法而使得企业的利润表产生影响,那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表现则会得不偿失。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时候,在遵循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一定要权衡孰轻孰重,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案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固定资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为零或者为可处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线折旧法,另一类是加速折旧法。在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时,企业需要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并且根据会计法以及政策的要求结合自身企业的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折旧方法的具体计算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二)固定资产损耗的确认与计量

在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后,我们来研究下固定资产的损耗形式。固定资产的损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物质因素和经济因素。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首先是由使用引起的。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化学反应等会使精度、效率逐渐降低,最终退废。其次是由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如钢铁部件会生锈,木料会腐朽,橡胶轮带、传送带会自然老化,这种情况在使用或不使用时都会发生。机器闲置不用往往比使用时的磨损还要大,因使用时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小的修理,闲置时则任其自然侵蚀。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贬值。一是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由于科技创新,机器设备更新换代,使用原有机器效率变低,不经济,不得不提前报废,更换新的设备。

(三)固定资产折旧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

2014年9月24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基数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会议指出,要用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改革方法,完善现行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传统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高质量,增强效率,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确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会议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折旧并不仅仅只考虑企业本身的情况,更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融入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在各个行业都在快速更新的今天,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明显乘下降趋势,虽然在纵向影响企业的利润计算,但是在横向上,对于同行业企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基本相当的。如何让企业在相同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不为固定资产折旧所影响,反而利用固定资产给自身带来优势。这不仅仅需要企业的财务提出公允具有实用价值的会计信息,更加需要决策者根据会计信息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案。在全自动化日益成熟的今天,这一课题的研究尤为迫切。更加需要更多的企业投入精力与人力,重视固定资产的折旧的管理。在许多一流管理的企业,在创造高效的生产力的同时,这一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体系与思想早已融入企业模式中,在中国,我们更应当学习并且加以利用。

固定资产随着办公生产自动化的趋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更应当遵循中国的会计制度,并且学习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在准确的计量会计信息的同时,完善管理,提高生产力。体现会计计量与管理的效用。(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机化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简析(一)[N],财会信报,2007年6月

[2]方芳.对企业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析,经济研究导刊[J].2011年第17期.124-12

[3]王研.现行折旧制度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焦作大学学报[J].2006年.14

第6篇:考古方法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开设的有关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方法下的教学质量,逐渐受到现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教学方法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考古活动也不断取得突出的成就。在我国现今发展阶段,在高职院校内设立的考古专业课程中,有关考古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更好的完善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经过研究,特得出以下结论。

一、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成因

1、我国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新时期发展的潮流和需求,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开始选择在本校内开办和设立有关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的相关课程内容。但由于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在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知识的课程教学上,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理论做支持,导致我国现今阶段各大职业院校,无论是在有关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师资还是办学理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和不足。

2、我国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成因

我国的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不同于本科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在综合实践能力上的培养,是我国职业院校最为显著的办学和教学特点。但现今阶段我国职业院校考古专业在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大部分依然采用中国传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方式,对于文物保护技术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上的侧重程度较深,普遍忽视了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实践教学,即对学生考古文物保护技巧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重视力度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课程知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除此之外,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中负责考古相关专业的授课教师,在考古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低下等方面的内容,是直接导致我国职业院校考古专业中对学生文物保护技术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效果不能很好的达到授课教师最初的心理预期的主要前提原因之一。

二、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建立文物保护技术培训实验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各大职业院校为了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更多的选择在学校内的考古专业课程安排中引入和设立有关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相关专业知识的授课课程。但由于我国的职业院校在有关考古专业的办学经验方面还比较薄弱,在大多数时候,对于学校考古专业的学生,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方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会选择参照或者沿用本科院校中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而本科院校传统的专业知识授课方式更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特点严重违背了职业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最终导致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方面专业知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严重低下。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一教学弊端现象的出现,我国的职业院校就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机制,建立与考古专业文物保护技术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相匹配的实验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在有效保证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应用实践机会,为最终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客观保障条件。

2、回聘退休考古专业文物保护专家,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由于受到我国国家教育局以及相关部门有关指导政策和工作精神的影响,职业院校的专业在职授课教师与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授课教师在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职业院校考古专业负责文物保护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在职授课教师,普遍存在因考古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深入而最终导致教师的授课质量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能达到社会对于相关考古专业人才在专业知识水平高度上的需求,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的教学发展进程。我国的职业院校如果想要更好的改善考古专业在对文物保护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现状,可以将已经退休的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和资深学者回聘到学校之中。在不影响学生对于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课程安排的基础之上,适当的举办专家讲座或者专家亲临授课相关方面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更好的为学生拓宽有关考古专业在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的知识面广度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和培训安排,更好的提升学校考古专业相关在职授课教师对考古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最大限度的改善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的教学现状。

3、改善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方法

虽然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在职业院校考古专业之中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方面的课程,是在参照和效仿本科院校授课过程的基础上设立的,但为社会培养具有更高水平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新型就业人才是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传统本科院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式不能更好的适应职业院校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需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严重阻碍。我国的职业院校如果想要更好的完善和改革校内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相关知识的专业教学实践效果,就必须及时有效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改变传统古板理论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应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对于考古专业有关文物保护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潜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考古学专业中,有关对于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对学生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综合实践的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只有我国现今阶段开设考古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有效的摆脱学校传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更好的掌握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综合应用型考古人才,相关授课教师的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作者:姬颖 单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考古方法范文

【关键词】系统;可靠性;评估;分析

1 电力系统可靠性概述

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一个元件、设备或系统在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则用来作为可靠性的特性指标,表示元件可靠工作的概率,可靠度高,就意味着寿命长,故障少,维修费用低;可靠度低,就意味着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设备和相应的辅助设施,按规定的技术经济要求组成的一个统一系统。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经过输电网和配电网将电能输送和分配给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从而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

通常,评价电力系统可靠性从以下两方面入手[2]。

(1)充裕性(adequacy)――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能量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的期望非计划停运.又称为静态可靠性,即在静态条件下电力系统满足用户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

(2)安全性(security)――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如突然短路或未预料到的失去系统元件的能力,也称为动态可靠性, 即在动态条件下电力系统经受住突然扰动且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

2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发展

由于电力系统故障多是随机发生的,而且很多故障超出了系统工程人员的控制能力,因此一般说绝对的毫不中断地连续供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为了尽量减少由于系统元件随机故障对系统供电造成的影响,在电力规划时,采用增加机组的办法,但是经济性和可靠性是相互制约的,增加投资可以提高可靠性,然而过高的投资违反了经济性的约束。

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尽可能经济而可靠地将电能供给各种用户。用户对供电的要求,一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二是保证电能的质量。由于系统内元件的随机故障,且这些故障又超出运行调度人员的控制能力,因此完全不间断的连续供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随着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电力部门寻求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途径。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进行长期可靠性评估;二是为制定短期的运行调度计划进行短期可靠性预测。

3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分析过程一般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状态选择、状态估计和计算指标。其可靠性评估常采用的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解析法;另一种是Monte Carlo模拟法。

3.1 解析法[4]

解析法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用数学方法从数学模型中评估可靠性指标。该法是利用系统的结构和元件的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可靠性概率模型,通过递推和迭代等过程对该模型精确求解,从而计算可靠性指标,其优点在于采用了精确的数学模型。

解析法一般用于评估负荷点和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平均值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是系统的基本指标,但在指标变化性上不提供任何信息。这种方法描述了存在于实际系统中的因果关系,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一般可求得准确的结果。当系统复杂时数学方程式会变得十分复杂,因而需要进一步地简化或近似,许多的近似技术因此就发展起来以简化计算过程,得到近似结果。

解析法可分为网络法、状态空间法、故障树法。

3.2 蒙特卡罗模拟法

解析法的特点是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准确度较高,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小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但其计算工作量随系统规模呈指数关系增长,而且当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其状态空间的状态数剧增,这必然会造成维数灾难。同时为了获得解析模型,常常需要对系统的实际条件作较多简化,所以其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蒙特卡罗方法[4]是一种以概率统计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系统可靠性的评估中。它与故障树分析技术相结合,是对系统进行可靠性预测分析的有效的途径。它的优点是属于统计试验方法,比较直观,易于被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和理解,可以发现一些人们难以预料的事故,容易处理各种实际运行控制策略,采样次数与系统的规模无关,在进行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时更具有优越性。据此,采用蒙特卡洛法可以用来分析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蒙特卡罗法的基本思想为:用落入失效域的样本点数与总的投点数之比值作为失效概率的估计值。

蒙特卡罗模拟法是按一定的步骤在计算机上模拟随机出现的各种系统状态,即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一个实际的过程,并从大量的模拟试验结果中统计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随机模拟的次数与系统规模无关,适应性强,算法及程序结构简单。相比解析法而言,模拟法更适合于以下问题的求解:

①需要模拟非指数型分布;

②需要某些输出指标的分布函数或统计数据;

③故障、检修、计划检修间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

④对于大系统,解析法难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的。

模拟法不仅可以随机模拟系统运行的实际方式,不需要对实际问题作过多简化和假设,而且考虑更加全面,因此更适用于大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模拟法的计算程序结构简单,只需对N次独立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与计算即可完成,故此模拟法又称为统计试验法。

【参考文献】

[1]郭永基.可靠性工程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原理和应用(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第8篇:考古方法范文

[关键词] 网络对拷 对拷方法 常见故障

一、机房维护现状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浪潮席卷整个教育业,计算机应用在高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校综合机房, 涉及到各专业的应用软件和运行系统环境都必须在同一机房中正常运行, 并且,机房计算机数量增长较快,应用软件及硬盘所用容量越来越大,如果还停留在通过拆卸硬盘,传统单纯地依靠人力、单机来管理维护机房的机器已完全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教学机房的管理需利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及对拷技术,才能快捷、准确地对整个机房进行维护,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

二、网络对拷常见方法

网络对拷工具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PC到PC硬盘数据的快速对拷。用户可以设定任意一台机器为“发送机”,其他任意多台机器为“接收机”,然后选择“发送机”硬盘上的某个分区或者整个硬盘作为传送对象,即可在短时间内将选择的分区或硬盘数据快速克隆到整个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

网络对拷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dos环境下,将对应的需要广播的计算机的网卡型号do s 驱动程序和对拷软件,通过autoexe.bat文件制作网络对考盘。

2.利用计算机自带的软件进行网络对拷,比如清华同方计算机提供的网络对拷软件。

3.利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网络对拷。比如三茗科技的网e快克,他集保护卡、网络管理、多网卡克隆实现对整个局域网的轻松管理和维护。

三、网络对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网络机房常常因为频繁的死机、病毒破坏、系统崩溃而需要复制系统,给机房管理员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因而,快速的实现网络传输和对拷,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在网络对拷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软件等的影响,必然会存在很多故障,下面列举比较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及探讨。

1.接收端机器不能登录发送端处理方法

(1)检测网络是否畅通(包括网卡,网线,交换机),交换机是否是可网管型。

(2)发送端机器和接收端机器的硬盘大小是否一致,必要时硬盘的型号应该一致。

(3)检查发送端机器和接收端机器是否属于同一分组,传输类型是否一致(在网络拷贝“中”完成登录“后”,进入自动分配,可以看到改机所在的分组)。

(4)在特殊情况下接收端机器需要重新安装网络对拷软件,或将网络对拷软件参数资料传送一遍之后,才能登录到发送端。

(5)检查连线编号(有时是连线编号冲突导致登录不上发送端),重启发送端机器或在发送端按下F4键重建连线编号即可。

2.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速度不正常处理方法

首先在网络传输前要断开外网,如果不断开,网络上的数据包就会影响到网络克隆的速度。

(1)硬盘转速不同也会影响网络传输速度,所以对参与网络克隆的计算机尽量选择同一品牌、同一类型的硬盘。

(2)网络本身的速度较慢,建议按国际的布线标准组建网络,且使用稳定好的网络产品,包括网线,交换机等。

(3)参与网络克隆的某台接收机接收速度太慢从而影响整个网络克隆的速度,建议将速度太慢的接收机(即接收状态数字太大的机器)先关掉。

(4)将主板BIOS中的类似PCI IDE Drivers设置为Enable或Both。

(5)在发送端界面,选择参数调整,调节网络帧对帧的延时,这个参数针对所有交换机都有效,调节这个参数可以明显的调节网络速度!这个参数在网络传输时可以动态的调节,对应的按键是大键盘的“+”号或者“―”号键。参数的调整是按照不同类型产品的说明书来调整,时间设置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被传系统的稳定性。

(6)如果检测用交叉线一对一传速度很正常,但是通过交换机速度很慢。可判断是网络设备的问题。如检查交换机是三层交换机应将其网络风暴控制功能(Storm Control设置为Disable)和端口流量控制关闭(Flow Control设置为Disable);如果不是三层交换机,要通过其中一台交换机检测传输速度,将接收端分批登录到发送端,逐步缩小范围排除,直至找到影响网络传输速度的节点。还可以通过观察网络设备数据流量灯的闪烁情况判断。

(7)在发送端机器上修改网络克隆接收模式。

(8)网络克隆最后时,发送端仍在发送,接受端显示已经接受完备,此时不得手工强行结束发送,必须当发送端显示提示信息时由发送端统一结束,以正确生成相应的标志文件。保证克隆的顺利完成。

3.网络对拷完成后常见故障

(1)进入系统后提示发现新硬件,并要求重启或是设备管理器里有没装好的驱动的处理方法

①检查接主板型号、芯片组、硬盘等是否一致。

②可能是因为网络线或网卡的问题,网络对拷过去的参数资料有误、不全。

③检查接收端机器硬件或硬接口是否与发送端一致(如鼠标,键盘),将所有插槽位置(包括USB接口,硬盘数据线接口以及PCI插槽上的设备)都按照发送端机器一一对应。

④检查BIOS版本是否一致,将其刷成一致,或尝试放电。

(2)在传送参数资料时显示速度正常,但重新启动电脑之后,接收端机器仍出现第一次安装画面处理方法

①在发送端等待登录状态下按F5键,修改接收模式重新对拷即可。

②有的网络克隆系统在对拷前要先停用还原系统按ESC键即可。

(3)对拷完成后,系统没有自动修改IP处理方法

①检查发送端机器系统里的保护卡驱动是否正确安装。

②网络对拷时是否在自动修改IP里按要求分配了IP。

③检查未修改IP的机器的卡所在的插槽是否与发送端机器一致。如果不一致,系统里的网络连接的名字可能与发送端不一样而导致IP没有修改成功。

④如果发送端电脑进行对拷前系统是自动获取IP的,传完后接收端机器IP地址还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子网掩码是空的。所以在传之前必须手动设置。

4.安装好卡之后操作系统不能保护处理方法

(1)检查操作系统中是否安装配套光盘中的驱动程序。

(2)检查保护卡的分区信息设置是否按其说明正确配置。

四、结束语

由于学校机房的使用率较高,有些学生在上机时操作不当和故意将计算机系统文件删除,或者感染病毒,极易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崩溃。因而,学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必须有效地利用网络对拷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将机房管理者从单一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更好地加快实现现代化。以上只是将我校教学机房在网络对拷方面的实际运用,以及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做了简单介绍,不足之处,望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何利达:三茗网络对拷软件在多媒体阅览室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2

第9篇:考古方法范文

工作量法;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100%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