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 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 、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 汉语言文学 教育课程创新
一、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创新
新课改对于课程的结构要求非常明确,着重解决学科太多不能整合的问题。相关要求明确提到,相关课程结构需要遵循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人才多样化的因素,不同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有不同期待,所以让课程有更多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增加了综合性非常强的内容和模块,还特意强调老师并不仅仅是在按照固定模式讲课,而是可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或课堂模式。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没有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缺少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授,思想和理念对于课程的创新是有很大限制的。在专业课程当中,缺少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应用,这样不利于课程和书本的开发与结合;不仅如此,教育是需要实践的,这类课程也极度缺乏,如果将相关实践课程加入必修课中,则课程结构会更加完整。
二、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课程实施中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非常关键,这也是教育专业课程创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将其运用到最终的课堂当中,那么一切的创新和改革都会前功尽弃。课堂中主体从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因此在汉语言课堂中要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创新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点,同样是新理念的主旨。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也已经有了创新,但是依旧只是少数的创新,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例如,一些师范学校中文系学生依然在“中规中矩”地学习,在课堂上听、记,下课背,考试前突击,这些所存在的模式依然束缚着大多数学生。这种恶性循环是课程模式导致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极为被动,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对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要做到这些,需要把握好亮点:第一点,需要老师理解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带动课堂教学实践;第二点,老师在课堂中要做到精讲课程核心内容,其他方面要适当放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分析、思考、研究、讨论自己对于课程的认知。这样做才能达到课程创新的效果,让学生带动课堂教学。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应注重发展功能
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该专业的课程评价功能研究具有很大局限性。首先是内容上的局限,“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非常严重;其次是评价方法上的局限,评价过程的不重视,仅仅以最终笔试作为评判结果;再次是评价主体上的局限,老师是评价的权威,学生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最后是评价功能的局限,其功能只能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得不到体现。这些方面的缺陷是影响课程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需要重视起课程评价的改革,以此建构起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要让评价观念的改变带动功能的改变。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老师需要理解并运用发展性的评价观念,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向学生传达这一观念也十分有必要。
(二)要改变评价内容单一的现状,要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再让学习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内容上应该包含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道德、身心状况等,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避免以卷面作为结果的评价方法,不同课程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评价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例如,理论知识需卷面考察,而动手能力则需要实践操作,除此之外,可以加入论文、答辩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四)在新课改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点并不能只表现在日常课堂当中,更要在评价体系当中表现。老师往往在评价时所得出的结果是片面的,而学生眼中的同学或许会更加全面,从社会、同学、老师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才更有效,更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在向“需求”改变,这种需求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模式和课程结构很难再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因此其教育专业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人才,课程创新的局面已经慢慢打开。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个创新的关键点,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学科教育,2001(7).
关键词 文学类课程 小教专业 教学有效性
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急需改革,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等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对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早已启动。由于国内各高校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定位及专业的差异,教学改革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文学类课改主要限定在宏观思路上,缺乏具体的改革措施,更未能深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同时,文学类课程教学研究成果都是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的借鉴性有限。笔者和文学类课程教师讨论后认为,小教专业文学类程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课程基本知识,更要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精选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课程是为专业建设服务的,要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文学课程内容丰富繁多,但课程的学习应紧跟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小教专业开设文学课程,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文学的发展轮廓,了解中外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基本情况,掌握文学的基本常识。但文学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研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及鉴赏、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为贴近专业发展,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课程教学在保留文学经典内容的同时,还应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取。笔者认为,一是要淡化“史”的观念,以经典作家作品为教学的主要载体,以经典作品解读勾勒文学史发展历程;二是要把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及小学生喜欢的作家作品纳入课程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建立有效链接,更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课程不应强调文学史知识教学,不应求全而讲授过多的作家作品。古代文学应将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诗文名家作品作为教学重点;现当代作家应将鲁迅、徐志摩、冰心、老舍、萧红等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儿童文学应关注安徒生、叶圣陶、金波等中外名家作品;外国文学则重点解读莎士比亚、雨果、歌德、巴尔扎克、高尔基等名家名作。中外名家名作是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同时,这些作家作品也是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与鉴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探索教学方法
“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如何不断地探索更为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每一位课程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和文学组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其中三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1)建立讲授―接受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务必要改变课堂上教师包场的局面,尊重并保障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尝试以问题或课题为纽带探究性学习。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成了“一言堂”,成了“灌输”教育,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的关键,应切实贯彻在课程教学中。
(2)积极探索专题报告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外的“习得”,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自习融为一体,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择机开展课堂讨论。古代文学章海凤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将古诗分为离别、山水等专题,每一个专题要求学生对作品的精读、分析、鉴赏、研究成果以课堂讨论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展示,这是对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研究、写作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是语文能力的一大提升。
3创建教学资源库
网络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给课程教学带来丰富的教育的资源,其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课程教学拓展了无限的空间,更可以借此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校园网络建设都很完善,这为课堂空间的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库,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教学补充形式。利用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师生也无须见面,就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答疑(下转第110页)(上接第93页)。“儿童文学”和“古代文学”已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库。
在创建课程资源库建设中,文学课程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经典作家作品教学为教学单元,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及时上传网络,一方面可以让课堂没有听懂的同学课下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件推动教、学共享,师生互动。二是研发“原典研读”系列课件。课程老师结合经典作家作品教学,在教学课件之外,制作内容更为丰富、容量更大的“原典研读”课件,主要从作家创作自述、作品简要介绍、重要研究观点、主要研究论著目录、名师点评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一系列课件,有效延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三是经典作家的影视资料收集、上网。影视课外欣赏,是一个有效的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四是教师研究论文和学生优秀作品选登。师生论文,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最适合的作品,也给学生以亲近感。五是完善n程试题库建设。试题库,可以让学生明白课程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性。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教学资源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尝试。
4建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是引导学生课程学习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组织系统。文学课程以前的考核,一般比较重视知识和理论,以书面考试形式完成。笔者认为,作为小教专业的文学课程的考核,应按照专业育人的要求,尽量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变一元化考试为多元化考核。考核体系的构建,既要检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进行考核,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文学课程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教学实践。除了期末的课程考试,也很重视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课前五分钟的“文学讲坛”。每节课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安排一个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一部(篇)。这样的演讲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拓展了课程学习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品分析与鉴赏能力,落实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二是“读书笔记”写作,要求学生精读经典作家作品,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思考,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课程作业,这是对课程授课内容的巩固与思考,根据学生的作业写作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分。
特别是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非同步性矛盾,造成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得并不紧密,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和供求性失衡等现象。
关键词:课程设置;毕业生; 就业;
近年来,各高校专业设置门类多,重复设置多,专业设置考虑学校自身生存的因素多,出现了某些专业供不应求与某些专业供大于求的并存现象。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之间的矛盾已成为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核心课题。因此,我们从最初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成因,比较不同专业设置的有效性和不足,展望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阐述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启示,积极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高校教育培养方式。
一、高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早在2009年,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引导,有效合理地解决金融危机等社会因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意见中强调指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相衔接。
何为高校专业设置?有人把专业设置看作静态的概念,认为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1.也就是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就是通过高等学校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力量和手段,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进行调节和控制,目的在于改变高等学校专业的存在状态。”2.因此,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而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的。就业率高的专业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外专业毕业生不能轻易进入,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当然,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也较高,这也进一步促使这些专业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高考家长和学生眼中的热门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那么,其高考招生情况未来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高校应该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明确就业方向,合理选择专业,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人才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高校也应立足高校发展的自身内在规律性,对现有专业进行有效整合,对合规律合目的的专业实施有序合理地培植,对不合者进行深度改革与调整,这样双管齐下,使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良好地发展。对于有些热门专业,各省教育部门在新增专业时要适当调节,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否则就会再次出现前几年原本热门的“工商管理、法律、计算机”现如今无人问津的现象。
二、高校课程设置应与社会接轨
进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一种现象,即有些毕业生就业前的“回炉再造”。顾名思义,学生毕业后,没能走上就业岗位,却又走进了各种职业培训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能够尽快就业,他们选择了“回炉”再学习。有些毕业生反应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些知识跟很多就业单位的实际要求差别很大,加上自己实习经验有限,无法立即上手,所以找工作过程中多次碰壁。因此,许多培训学校应运而生。这说明,很多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为了能更好就业,“回炉”的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源头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吻合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但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我们一步研究。
据笔者调查,一般高校毕业生因专业不同学生须修满的学分、学时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必须修满160及以上的学分方可毕业,学时也在2200—3500之间不等。但“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10余门课程就已经占据学时学分的1/4了,其他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十几年一层不变、有的调整几门,的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了。因此,才会出现上述毕业生“回炉”学习的社会现象。
目前,在高校学制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纵断面,课程则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横断面。纵断面体现的是分工的层次,横断面则体现的是分工的类别。所以可以认为,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大学的定位主要就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层次,另一个是类型。本科为主的大学和研究生层次为主的大学,反映的就是社会分工在层次上的不同;而专业和课程(实际上我国的所谓专业,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课程的特殊组织形式)则代表了社会分工在类别上的不同。其专业设置和课程就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直接需要,但并不代表课程安排就完全要复制市场的要求,否则就是职业教育了,长久以往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本色。
应该说,正确的定位既是解决学校发展和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对于这些大学,如何既解决学校的定位所指向的学术水准的提升,同时又能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呢?这就必须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来考虑了。
三、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进一步灵活管理,加强投入与调控
解决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一方面要调整好已有的专业的设置结构,强调专业结构的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各高校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既遵循专业培养人才的内在规律也要适应市场对人才日益提出的新的要求。这既要靠高校主动自我调整适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调节,又要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专业培养的长周期性与市场变化即时性的矛盾,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测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单纯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设置过热,而冷僻专业、艰苦行业专业和基础专业则会受冷落,不利于国家整体人才培养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那么,就业的地区性差异也越来越值得大家的思考。沈阳是接收辽宁毕业生的主要地区,连续几年占省内接收毕业生总人数的3-4层,其次为大连,占2-3层,而其他外省一二线城市如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河北五个省份能接收4-5层,中小城市也就不到1层。“高考填志愿、考公务员、找工作都一样,大家都一窝蜂往大城市挤。”其实,大家不妨把触角伸长,在偏远地区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但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大城市,提供的职位更多,就业面更大,因此,即使在初次就业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也愿滞留在大城市,慢慢寻找机会,而不愿到其他城市实现自我价值。面对这一现象,急需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调节人才的流向,补充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的人才库,否则有些毕业生在一级城市不能学以致用,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各省级教育部门在专业设置时要建立就业状况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要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的原则。对社会需求少、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要适时调整学科方向;对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要坚决减招或停招,并相应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1。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专科
1.1课程的设置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19门课程。限选课程开设有医学史、应用写作、简明哲学原理、社会医疗保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用医患沟通与技巧、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统计学、实验室管理、康复医学等11门课程。
1.2课程的时间安排
本专业以业余形式实习三年,总学时为1920学时,毕业学分为120学分,分为6个学期进行组织教学和学习,其中毕业实习20周,每隔3周回学校1次,进行实习答疑,病例讨论和毕业考试前的理论复习。
1.3课程设置学时统计
表1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课程设置分类表
2课程设置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存在“普教化”现象,课程时间分配不当
多数成教院校或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沿袭本单位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反映出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处于一种“普教化”的状况。比如,公共基础课程与他们从前学过的课程内容重复性高,而且这样的课程带来的实践作用并不大,不如把时间分配到更加实践应用价值的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占30%,比专业课还要多,虽然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长,但是实习内容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并不清楚,不够具体。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本专科教育大有不同,普通本专科生在课程学习之前,一般对相应课程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属于从头学起,应以掌握课程基本内容、重点内容为主要学习目标。但成教学生则不同,他们一般已经在工作岗位工作一定年限,甚至有的已经工作超过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工作实践经验,如果仅对其进行科班式的课程学习,很显然是不适应其自身能力水平,也不能使其学习掌握其最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技能。
2.2对于论文撰写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教专科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只有应用写作一门,虽然安排在第一学期的限选课内,但是学时较少,到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运用到毕业论文撰写时估计已经忘记得差不多,课程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许多成教学生由于需要晋升职称,有论文写作的需求。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数成教学生不具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分析统计、前沿知识整理等多烦方面的水平,在此阶段对其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不但有利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可以增强其科研能力,为完成学术论好准备。
2.3实验课程忽略了培养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安排中虽然有安排实践课,并且实践约占教学课程的一半学时,但是,实践课程的内容依然是理论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不够新颖,不够贴近临床实践。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主要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先进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颖的实践课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这一技术性专业,更加应该注重创新,例如在检测方法上如何更简便快捷,检验试剂的研发,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等。
2.4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意识不强
从成人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教程表里可以看出,在通识公共基础课程里只设置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相对于该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缺乏了马克思基本主义等政治理论的学习课程,成为一个盲点。对成人教育培养的虽然成人学员一般年龄偏大,大多数人政治上比较成熟,世界观基本形成,但是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于高等教育表现出只在乎能否考试及格、能否拿到文凭,而忽略教育的本质,甚至为了考试及格,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必不可少。
2.5对学生培养目标和综合评价方面不够具体
多数院校均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考试均需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同样的标准。但成人教育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条件与在校本专科生差异很大,完全照搬普通本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方式不利于检测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和能力,不能达到检验学生应有学习水平的目的。成教专科对学生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于人才培养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并没有设置培养掌握某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才”课程。成绩综合评价比较单一,只有期末考试一种形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老师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对策
3.1调整课程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应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更倾向于深入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和对新知识和新诊疗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加深学生对知识深刻而完整的理解,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新方向的课程,更新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在检验的检测能力,例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增加了细胞形态学方向等课程。
3.2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壮大和优化队伍,既要有一支专门型的科研队伍,又要有一支业余型的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增加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课。一方面为促进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在教学管理中增加创新学分项目,并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几个创新学分。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培训结合起来。题通过进行模拟课题申报、答辩等形式训练学生查阅论文、进行课题设计、撰写申报书等方面的技能,亲身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动手能力。
3.3重新合理分配各科学时
明确教育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更新知识,重点讲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重新调整各科学时比例。目前许多科目的培养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生的“成人”性,各科学时分配不合理。一些偏基础的科目如生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应该适当减少学时数。对于学生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等应该增加教学时数。而对于分子生物学检验这样近几年有较快较大发展的学科除了增加教学时数外,还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指示扩展。
3.4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要实现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关键问题。按实际情况,适度的、有重点地选择讲授理论和医学伦理知识。着重引导学员正确处理好文凭和水平的关系、工作与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成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改变部分人对“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和降低“红包”现象发生。还可以结合目前社会上的热点医疗问题,例如不断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医生辞职事件等,帮助学生树立适合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观。
3.5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当前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作出相应改变。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特点,突破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网络视频教学、微信平台教学等。其中网络教学开展时间较长,许多学校已经建设好网络课程资源库,可以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尽量多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以解决成人教育学生工作和学习时间的矛盾。微信平台教学是基于微信公众号建立的学习模式,还可以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课、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关键词:非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高校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完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从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爱国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中文系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史与作品选两部分,早年汉语言专业既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又设置《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然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涌现,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被截然分开。以笔者所在的院系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新闻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教师给此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一是庞杂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的矛盾。比如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新闻班于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时两个学期,每学期五十课时,学习内容从先秦文学至清代文学。如此庞杂的内容,如此有限的课时,如何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目顺晌教师授课的难题。二是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并非他们的专业课,在学习时,一方面学生存在轻忽之心,不肯尽全力,布置的任务不易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新闻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毕竟要薄弱一些。文学史教学的缺失,亦增加了作品选的授课难度。另外,本院为新闻专业选择的教材为韩传达、谢孟、严冰编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三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材之一。教材内包含了大量学生中学已学习过的经典篇目,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为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行路难》等皆是学生中学学习过的名篇,如何让这些学生早已熟悉的诗歌焕发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三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属于传统课程,如何让传统与现代结合,如何让古典文学与新闻专业融合,成为值得授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结合本课程特点,我们提出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注重新闻专业特色、重视多媒体教学等方案,力图解决以上问题。
二、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评析各时期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重视古代文学史的梳理与理论的归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重视作家,汇集经典文学作品,详加注释,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予以配合与辅佐。前者宏观,后者精微;前者史论结合,后者则鉴赏擅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须将文学史与作品选融合,以便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比如初唐文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选择了初唐四杰、宋之问、张若虚、陈子昂等人的经典名作。倘若脱离了文学史空讲作品,教学容易浮在表面,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因此,在进入初唐诗人作品之前,笔者主要为学生讲解唐代诗歌的繁荣、唐诗史的分期、初唐诗坛概况三部分内容。在唐代诗歌的繁荣方面,笔者特别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1](P255)引发学生兴趣,并顺势将《唐诗杂论》推荐给学生。在唐诗繁荣的原因方面,笔者特别介绍了科举考试对唐诗的影响。举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为例。此诗如一副精美的双面绣,善用比体,以“洞房花烛夜”对“金榜题名时”。全诗以新娘自比,新郎比张籍,舅姑比主考官。整首诗委婉含蓄,一方面涉及唐代婚俗。新娘必须要在次日清晨在丈夫的陪伴下拜见公婆。如《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另一方面涉及唐代的行卷。举子及第,不仅看卷面文章,还会考虑名流推荐。朱庆余以所作之诗询于张籍,含蓄巧妙,韵味无穷。学生亦加深了对唐诗繁荣,诗赋取士的感性认识。在唐诗史的分期方面,笔者引明代高《唐诗品汇・总序》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并梳理各段代表诗人及作品,使学生能俯瞰唐诗,掌握大局。在初唐诗坛概况方面,笔者提醒学生读唐诗不止应关注盛唐诗歌,还应明白盛唐诗歌的繁荣实有初唐百年的铺垫。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魏征、上官仪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使得学生了解唐诗之来龙去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不少篇目是学生中学学习过的篇目,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品出旧诗篇中的新含义,值得授课老师深思。笔者认为在作品选解析之时,融入文学史相关知识,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篇经典之作学生可谓耳熟能详,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为名言警句,其中究竟是 “见”还是“望”更是令人琢磨思量。笔者讲解此诗时,立足于对陶诗平淡玄远境界的开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功臣,外祖父为风吹落帽之名士孟嘉,贵胄之家的“穷”实与平民的“穷”大有差别,因此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值得玩味,“心远地自偏”则让疑问豁然开解。“远”不仅是魏晋玄学中的普遍概念,魏晋风度的重要表现,而且此句亦影响了宋代苏轼的词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为远谪岭南的王巩与柔奴所作,特别赞美了柔奴的恬淡与静美。“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实与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关于“东篱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史中最早描写的作品。屈原《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并拓展开去,唐代黄巢《咏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代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甚至《红楼梦》中的“诗社”、《聊斋志异》之《黄英》。张潮《幽梦影》评价“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2](P5)自陶渊明之后,“东篱菊”成为了隐士之花,代表着士人疏野淡泊、清高傲世的情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为尾联,很容易让人忽视。笔者引入《庄子・知北游》,知北游而求玄,问于黄帝,不能得道,问于无为,无为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知又问于狂屈,狂屈则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细细品来,陶诗之“欲辨已忘言”实滥觞于《庄子》。作品选与文学史的融合,拓宽了作品选的容量,加深了作品选的深度。又如在学习陈子昂的作品之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对陈子昂的认识主要在于其《登幽州台歌》。笔者在课堂上板书杜甫《陈拾遗故宅》“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推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并进一步提问,诗圣宽容,但韩子严谨,为何他们同时把陈子昂推到盛唐诗歌启蒙的地位?难道仅仅在于这首《登幽州台歌》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学习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领会陈子昂反对齐梁诗风,推崇汉魏风骨,呼唤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盛唐诗风,在唐代诗歌坐标上给予陈子昂恰当的定位,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三、注重新闻专业本色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研究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现状以及反映其本质特点的规律,研究包括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在内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普遍规律,以及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等。”[3](P11)新闻工作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实践性。笔者给新闻专业学生授课,努力将古代文学作品选与新闻专业特点相融合。
一是立足作品选,联系当下。新闻之“新”在于时效,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人须密切关注现实,联系现实。笔者在给新闻班授课时,努力将作品选的专业性与新闻专业的时效性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唐诗繁荣的时候,笔者向学生介绍《全唐诗》,有意避开一系列艰深而专业的论文,而是挑选了自媒体红人六神磊磊的《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在梳理了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康熙皇帝对《全唐诗》的搜集和编订后,请所有同学一起读文章的结尾“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4]学生反响良好,一方面对于唐诗繁荣有了诗意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同行六神磊磊的例证也使得学生颇有亲切感。又如学习《世说新语》时,笔者讲到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一则,“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桓温英武善战,权倾朝野,事业上如日中天,婚姻上尚南康公主,可谓人生赢家。殷浩则因北伐失利,被贬为平民。对话就是在这样鲜明的背景下展开,桓温的疑问也是我们的疑问,无权无势,落魄潦倒的殷浩{什么与人生赢家桓温争锋?最喜欢的是殷浩那句缓缓的答语“我和我做了这么久的朋友,我觉得还是宁愿做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原来人可以跳出功名权势、金银富贵,甚至儒家三立的期许,如此纯粹地欣赏自己。笔者扩展开去,联系当下,引入澎湃新闻《当读书人遭遇土豪饭局》,“读书和经商,并不矛盾,求知和求财也并不对立。两者不可通约,我们没必要将它们预先捆在同一根价值链条上比个高低胜负。”结合古今,与学生共勉,欣赏自己,自信从容。
二是融入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新闻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涉及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工作,对于新闻人自然提出了能说会写、敏锐大胆的要求。笔者采用体验式教学,尽力将新闻专业的实践性与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笔者多采用吟诵式体验教学与话题式体验教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大量的诗、词、曲,它们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音乐性,特别适合吟诵。吟诵关涉到旋律、节奏、音律,是对诗词曲最美的呈现,更可以加深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就说:“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5](P1)在教学时,笔者有意播放叶嘉莹、霍松林等大家的吟诵,希冀学生在吟诵声中获得对诗词亲切的体会,在润物细无声中领略古典诗词的美好。在课堂上,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在讲到李白的《将进酒》、高适的《封丘作》时,特别邀请班上个性豪迈、嗓音雄浑的男生起来吟诵,并请其他同学点评,同学们气氛热烈,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吟诵水平,又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意境的感悟。除了吟诵式体验教学,笔者还有意识地引入话题式体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辩论的热情。比如在讲到“三曹”中曹丕、曹植的作品时,笔者将兄弟两人的诗歌对比鉴赏,并特别引用了王夫之的评语激起论辩。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云:“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学生对才高八斗的曹植非常熟悉,因此此论一发,引起大家浓烈的兴趣,笔者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力挺曹植,一组支持曹丕,在阅读原典,查阅资料后予以论辩。在论辩中,学生一方面了解到王夫之的评价有其特定的时代与审美背景,但也有一些偏颇之处,另一方面学生对曹植、曹丕的诗歌成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另外补充了曹丕的《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曹丕出身富贵,与曹植相争,终得帝王之位,并得以迎娶甄后,事业和婚姻皆可谓圆满,但曹丕个性中有一种特别的“锐感”,能于尘俗的圆满中感受到人生的终极悲哀,禀之气质,不可复制,难怪王夫之目之为仙。比如此书怀念与吴质一起的南皮乐游,妙思六经,弹棋博弈,食瓜品李,何其乐也,但曹丕却听悲笳微吟,顿感乐往哀来。另外,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得上讲台鉴赏作品,至少一次,作为平时成绩,不拘形式,或一人主讲,或两人合作,或多人访谈。比如有学生讲解《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两人搭档,一人播放PPT主讲,一人则在黑板作画,给予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四、重视多媒体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传统模式为“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此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实与新闻专业的活泼、生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努力将多媒体引入教学,希望利用多媒体的光影声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件处理方面,笔者坚持用PPT授课,在制作课件时,既囊括教学要点,又考虑课件美观,并尝试与学生合作,将学生新颖活泼的创意吸纳进来,使得课件尽善尽美。在图片的运用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直观图片,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时,学生大部分为南方人,见惯了杏花春雨江南,但对于大漠孤雁塞北实有隔膜。为了让学生领略到边塞诗歌的真意,笔者特别放出了几张敦煌鸣沙山的照片,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秀雅清澈的月牙泉,有沉默强健的骆驼,笔者一边放照片,一边和学生分享自己游览敦煌的感受。学生表示,看完图片,他们引发了很多联想,既有“平沙莽莽黄入天”的豪迈,又有“大漠穷秋塞草腓”的苍凉。图说古典文学,使学生受到了文学与艺术的双重陶冶。在音频的运用方面,笔者在教学中,重视音频材料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最早文学的形态即是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乐府能歌,曲子能唱,诗词能吟。比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笔者为学生播放《甄执》插曲《菩萨蛮》,并向学生提问,这首词安置在这部描写深宫后妃的电视剧中合适吗?学生反响热烈,从词中女子形象、心境、艺术形式等方面予以探讨分析,对温庭筠词的温深密丽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另外,笔者多次播放叶嘉莹先生、霍松林先生等大家的吟诵,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诗词的境界。在视频应用方面,笔者积极插播视频文件,以此传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细致精微。比如在学习《西厢记》时,笔者在课前播放茅威涛、何英主演的越剧版《西厢记》,在悠扬婉转的声腔中,在精彩绝伦的表演中,营造婉约缠绵的艺术氛围,帮助学生们提前进入《西厢记》的世界。又如讲解王勃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笔者特别播放了刘小锋主演的《王勃之死》中王勃创作《滕王阁序》、吟诵《滕王阁诗》的片段,美轮美奂的画面,一波三折的剧情,慷慨激昂的吟诵使得学生兴趣大增,不仅站在同行的角度高度评价这部影视作品,而且加深了对王勃作品的认识。笔者也以剧情做结,与学生共勉。也许我们缺乏天才,做不了王勃,但我们可以做剧中的那位童子,初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居然跑掉了鞋子,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永远保持着那种对美的既惊且喜,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要之,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存在传统与现代脱节等问题,笔者试着从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注重新闻专业本色、重视多媒体教学三方面予以探讨,希冀有益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
注释:
[1]闻一多著,蒙木编:《闻一多说唐诗》,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年版。
[2][清]张潮著:《幽梦影》,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
[3]新华社北京分社主编:《中外新闻知识概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关键词: 文学接受理论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自主式学习运用
作为一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巩固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可以这样说,高级英语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为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修辞学、文体学、跨文化交际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高级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高级英语教材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语言精深,多数都是名家名篇,在培养语言技能之余,对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也不无裨益。但是长期以来,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主导,教师逐一讲,学生随意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身的主动性和学习风格根本无法拓展;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和参考书,对教材的挖掘缺乏主动性,对于文本的解读缺乏个性,注重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对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从某些方面进行改进。教育部在个性发展问题上表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高级英语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尤其是学生个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该课程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西方的文学接受理论中的一些观点、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学生、教材和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启发。
文学接受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其出现与兴起是文学批评领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新解释学的勃兴和现象学美学的新发展,以及哈贝马斯交流理论的提出,人们愈加迫切地感到必须重视文学接受和影响的研究,必须打破本文中心论这样一种僵硬的研究格局。以姚斯和伊塞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迅速崛起,对作品内部研究的沸沸扬扬的美学思潮提出挑战,对本文中心论进行反拨,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文学作品就有两极,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家一极与审美的一极,艺术家一极涉及作者创作的本文,审美的一级则指由读者所完成的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接受”,是含有被动意味的对事物或观念的接纳与认同,而文学接受则是指一种由接受者积极参与、能动介入文学作品的复杂审美活动。文学作品经过创作、出版,以文本的物质形态面世之后,还没有成为哲学意义上的“自在之物”。作家的创作目的和作品的创作价值,只有在读者积极参与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实现。所以,阅读者的能动性发挥是作品价值得以充分展示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高级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各类文章视为文学本文,将学生视为读者,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他们自身的生活阅历、社会地位、经济情况、文化素养、性格气质等方面所构建的个性化的认知心理结构和文学接受心理图式,实现文章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完成他们对于作品个性化的阐释。学习者不同的认知心理结构的形成能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趣味方向,形成自己的“期待视野”,作为一种渴望、一种需求、一种能力、一种倾向,潜存于学习者的心里,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后,它作为一种不由自主的内在心理制约和引导着他们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向度。
由此,教师首先可帮助学生建构这种“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概念姚斯采用的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卡尔・麦恩海姆的观点。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以说明读者阅读作品的主动性。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视界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之外,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或“角色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时,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为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因此,教师们对于学生“期待视野”的构建是帮助他们通过文章跟作者建立起联系,以促进他们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阐释。一般的大学英语精读课采取的导入就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构建方式。对于高级英语课程中内涵丰富的课文,这样的导入方式不够深入,教师们可以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通过精要的导入让学生激起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己针对感兴趣的地方去挖掘文章深刻的内涵,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结构等作出判断;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去探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文章所处的文化背景、文体特征等信息,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解阐释的“前结构”,进而帮助他们建构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的“期待视野”。以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第四课《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一文为例,教师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图书馆、网络及各种期刊搜寻本文作者Alice Walker的生平,了解她的代表作、文章题材、写作风格等诸多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报告,在上课开始跟同学交流,谈谈自己对于教材中所选文章的理解,预测作者可能的写作意图等。教师在他们报告完毕之后,可以进行点评并添加一些学生所忽略的问题,并且对文章的体裁、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叙事角度、文章标题的作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提问,让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预测,以此帮助他们建构起“期待视野”,教师的这种干预和介入,就是要利用这些信息差提起他们探索兴趣的主动性,唤起他们潜伏于体内的丰富情感,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共忧,获得心灵的震撼。
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地去填补“不确定性”和“空白”。阅读者审美能动接受也体现在阅读者对作品本文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创造性填补上。对于广大阅读者来说,文学作品在形象体系上仅仅构成了一个内容不甚清晰明了、结构上有缺环的图式框架,只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阐释和自由想象的艺术空间。其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成为吸引读者介入文本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中去的力量,去“充实作品的图式结构,至少部分地丰富不确定的领域,实现仅仅处在潜在状态的种种要素……”。而且,一部作品的意向性越隐蔽,其间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就越大,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就越需要读者能力的介入。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中,爱丽丝沃克表面上是陈述了一个黑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作品本身只是抽象的文字符号系列组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理解、想象、体验,将文字符号还原为可以进行审美的艺术形象,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再创造因素。所以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空白”,然后对被作家有意省略、简写的部分和仿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深刻体验去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依靠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进行能动的阐释和理解。学生们个性化的理解和阐释总与文章作者的意图存在各种偏差,所以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给予他们修正自己认识的机会,提供一个学生能交流讨论的平台诸如网络博客、撰写书评、读书报告或者讨论会,鼓励他们对文章作出合理、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阐释。
文学接受理论中不同时代、地域、民族、年龄、性别、修养、学识、经历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文本内蕴的感知和体味,并不受作品表现性描绘的人事景物的局限,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心智情感和阅历体验,去发挥、扩充作品的意义,形成自己对作品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见解。如姚斯所言“作品更像一部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在高级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就像是不断重新演奏这部乐谱的演奏者,利用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对作品作出创造性的诠释。在理解诠释的过程中,学生是自觉地去调动一切知觉和资源,主动积极地思考,探寻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已经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也已经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向学生主体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笔者在这里只是结合文学接受理论对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自主式教学所作的初步探索,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留待今后一一探索,如有疏漏之处,期待指出。
参考文献:
[1]科利.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姚斯著.金元浦译.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A].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14-01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与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合作共同发展、共同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2+2”模式、“4+0”模式等合作模式在各合作项目中都十分常见。这些模式为国内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使学生在不离开本土环境的情况下,以较少的留学成本,达到接受到国内和国外两种文化的混合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合作双方院校的要求协商制定,大部分专业课程用外语授课(英语居多)或双语授课。这种授课方式虽然使外语与专业知识可以同步获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英语水平不能满足授课需要,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材选用困难等。本文将围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概述
双语教学近年来一直是国家及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双语教学是在学校应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特定课程的教学。根据目前我国中外古今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是以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第二语言。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提高外语水平。
目前,国内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双语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没有发挥双语教学的最大优势,也达不到理想状态。大部分院校采取了外国合作院校教师全英文授课+国内院校教师中英双语授课的模式,教师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配备相关课程中文教材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在实践中也很难把握中英文的使用比例,难以确保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二、中外合作项目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英语水平制约双语教学效果提高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的对象或者录取的对象大部分是三表及专科学生,学生基础稍差,学习自觉性差,学生薄弱的英语水平很难理解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专业课程涉及的专业词汇导致理解的难度加大,即使使用母语授课都有难度,使用双语后让学生觉得更加困难。
2.双语教师资源有限,整体素质不高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目前,中外合作项目中专业课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外国合作院校委派的外籍专业课教师和我国高校中英语水平较高的年轻教师。外籍教师虽然在专业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上都可以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他们很难把握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很难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国内的年轻教师虽然英语水平较高,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而国内的老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英语使用能力有所欠缺,很难胜任双语教学任务。师资不足、语言交流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
3.适用教材选择难度大
目前,合作办学中使用的双语教学教材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从国外原版引进的教材,二是国内学者编写的全英教材或者中英对照双语教材。国外原版教材理念新颖,案例更新速度快,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英语使用氛围,但是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对于英文表述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都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原版教材费用较高,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虽然接近中国思维方式,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是缺少了国际性的内容和原版教材在英语书写上的规范性。
4.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偏离
语言能力对教师和学生的制约,使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目标偏离到了英语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方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如何用英语表达,忽视了传递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以英语学习作为重点,忽略了专业知识的理解。这些都偏离了双语教学培养和塑造专业人才和英语使用人才这一目标。
三、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水平的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融合英语学习与专业课学习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理解能力低等缺点,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专业课程与英语技能培训课程的优化组合,在一年级课程中开设英语技能培训课程(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侧重对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灌输。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同样参照一年的设置方式,增加专业课程数量,作为过渡到双语教学的阶段。从三年级开始,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有之前两学年的基础积累,学生可以用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英语技能理解、吸收、消化专业课程知识。
2.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
针对双语师资缺乏、整体素质低下的问题,各高校应该加强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自身特点,请进外籍教师对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进行培训;请进国内外双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在双语教学方面给予方法的传授,对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教师到国外合作院校进修。
3.完善双语教学教材和资料的储备
教材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理念,结合国内外专业发展趋势,编写合适的双语教材,并加大专业相关书籍、杂志、期刊等读物的订阅,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资源,帮助学生扩大视野。
4.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即使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双语教学的目标不能改变,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应因为双语教学的推进而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的方式。对英语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逐步过渡到全英授课,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卢艳青,李成威,张军红.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 辽宁教育研究,2007(9)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总结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设计和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培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要点分析 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及实践课程建设初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地方高师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地理教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双语教学探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分析 基于志愿者模式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234)57-59.
【作者简介】
谢红霞(1973-)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遥感与GIS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