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高职教育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双师结构;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
0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也明确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因此,按照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开发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1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从2002年开始建设,从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10所,发展到近百所。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积累,到质量内涵建设的阶段。目前,广东省一般高校总数达112所,在校生约133.41万人。其中99所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约为24,900人,占全省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总数的68%。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64所高职院校,其专业方向主要为:国际物流、工商企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物流与航空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等方向。
广东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双师素质教师7人,双师比率为41%。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均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并邀请企业物流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全省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8个校企合作单位;81%的院校投资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训室,全省64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软件和设备(不含实训场地投资)建设总投资超亿元,各校平均投资物流实训建设约168万,各校平均物流实训面积316平方米。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工学结合”落实困难,校企缺乏深度合作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作业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目前,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需求,许多院校投资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物流实训室,来实现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模拟教学。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市场综合性,这些模拟的实训室还是很难实现全真的市场物流作业环节,同时,各物流专业课程中实践课时的考核标准及教学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体系,使得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往往在校内实训室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有效的融合,学生无法掌握真正的物流作业技能和知识要领。
从目前各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有的采用“企业校区”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尽管形式各有特色,但这些校企模式大都属于短期的、浅层次的合作,均存在可持续发展及深度合作的问题。如何有效实现院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第一难题。
2.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联系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 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但较突出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任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学校对兼职教师还存在一些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另外,专任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兼职比例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很多直接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学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或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实际比例并不太高。
由于物流管理是个新兴专业,专业开设才10余年,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高校内总体的专业教学师资团队的专业背景是较弱的。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由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目前物流市场运作仍处于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经验运作为主的局面,专业性管理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物流行业市场内都缺乏具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也正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显得尤为薄弱的原因。
因此,为满足市场经济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及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整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学校型还是企业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很长的培养和提高过程。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待全面提高。有必要建立一支有效的、稳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的双师教学团队探索
3.1课程基本信息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是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共同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以其他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功能课程为先导的最重要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省市国家级物流技能竞赛考点分布的主要课程,是评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体现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仓储作业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只是水平,能对操作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作业方案,同时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提高就业水平和物流专业岗位能力。
3.2双师团队教学设计
3.2.1 团队设计
要形成有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是简单的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书面组合。而是要切实的将两个人的优势共同实施在学生身上。同时又能促进老师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团队人员设计上,校内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而企业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备一定的物流专业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市场需求、市场状况、物流岗位工作之分了解,熟悉物流作业操作流程,掌握大量实践教学案例及培训素材。这样的团队组合,加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能达到双师结构团队的教学效果。
3.2.2 教学计划及分工
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明确双师结构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学目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教研,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教案。校内教师主要指导课程理论知识,负责理论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负责企业仓储与配送流程认知指导、实训设备训练、课程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物流应用系统操作等实践教学,校内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按实践项目模块,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共同形成课程考评成绩。
3.2.3 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定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或整合。以所选教材为参考,校企合作单位为支撑,将教学内容、岗位能力和学习模块一一划分,并形成有效的对应。校内教师演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模块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原理、调研方法,优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战略,使学生具备对仓储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的能力;企业教师演示与之对应的实践模块,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各项作业技能,熟悉各种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按一定的考核方式,进行不同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形成学生的岗位能力,并提高教师团队的双师能力。
4总结
目前各院校对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探索,还处于较浅层次,尤其缺乏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和口号,因此,要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做到:
1)重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许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只是形式上应付检查和评估,并没有政策规定和相应的建设措施。同时,相关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深刻理解“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内涵。
2)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由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必须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连同校企合作一起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切实推进专业的教学水平。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各院校应在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改、教改,稳定教师队伍,为学科建设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文献出版社,2006.
[2] 徐东.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3] 邓志辉,赵居礼,曹喜为.高职教育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2).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师资力量
五年制高职教育从建立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慢慢被学生及家长认可和接受,成为职业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企业、单位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而是越来越关注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匹配。五年制高职教育要很好地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致力于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相契合,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一、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知识陈旧
五年制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是从职业中专和大专演变而来,他们中的大部分长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较少接触到企业,缺乏与企业之间沟通与互动的机会。再加上教师本身对岗位实践等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对于去企业实习、外出培训的机会并不重视,导致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书本。由于很少接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知识更新的速度往往较为缓慢,落后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教师无法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直接导致学生所学滞后于企业所用,专业知识与岗位要求脱节。
2.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低
五年制高职教育虽然有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偏重课本忽视操作、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教师长期处在教育一线,忽略了专业操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与教师来源有很大的关系,五年制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的应届毕业生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校,在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中,专业技能、实践理论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弱、实践知识匮乏,其实与师资力量“强理论、弱技术”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学生接受的专业技能培养远低于岗位要求,直接导致毕业后无法胜任岗位的后果。
二、师资力量的提高对策
五年制高职院校要做好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从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变的工作,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技能型知识,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提高五年制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1.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都非常注重教师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在悉尼理工学院,一般专职教师必须有4~5年的实践经验或企业、行业从业经历,必须有技能等级证书,如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必须有四级技能证书,在学历上要具备学士学位。
我国五年制高职在录用教师时,对学历和学位的要求较高,对技能证书和企业实践经历要求较少,因此,招进来的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更偏向于理论,教师的知识特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偏向于理论,即缺乏技能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的培养。五年制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制度建立来督促教师进行知识转型,如改变以往的聘用和考核要求:一方面,五年制高职院校在聘用新教师时,将职业技能证书、企业实习经历和技能竞赛获奖情况作为首要要求,适当降低对学历的要求,重塑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对于已从教教师,院校要督促其进行技能考证,并且对教师的企业实习也要有所考核。这样的做法可以督促教师了解行业动态,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使知识结构的转型更侧重于技能。五年制高职教师的考核制度可以做如下调整:
■
2.建立教师培训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具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而且严格采取国家考试制度。为了适应企业新技术的发展,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不断到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专业进修和学习,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满足日新月异的职业发展需求。悉尼理工学院也要求专职教师要与产业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每周、每月、每年都要安排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
关于教师教学水平发展的规律,教育界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前几年,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教学水平会不断上升;但教学五六年后,知识和教学方式固化,教学水平会停滞或下降。这时就需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周期性的循环培训,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培训互相交替地进行,实行周期性的循环教育,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防止教师知识陈旧。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一书中提到,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具有现代的职教理念;能够讲授两门以上的专业理论课;能够熟练运用实验实训设备开设两门以上的专业实验、实训课;能够指导高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能够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设现代应用技术短训班;能够很好地胜任校企合作工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指导新教师完成上岗实习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能够进行不断地学习和进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年制高职院校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对教师开展培训:
其一,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开展培训:五年制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在学科组内定期开展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共享;在校内开展专题讲座,邀请教学能手进行业务方面的分享。新教师和老教师之间建立结对关系,通过互相听课等形式促进新教师成长,而老教师也能获取新鲜的教学手段。
其二,利用地区院校资源开展培训:五年制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与校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相近地区的高职院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学习和交流,一方面了解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对于开拓教学思路也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如此,院校还可以在相近地区建立专业教学的共享平台,互通有无,促进教师在专业领域方面的进步。
其三,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开展培训:五年制高职院校要与相关专业的对口企业或行业形成良好互动关系,给教师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安排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教师回校后对学科组内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院校可分段安排不同的教师进入企业学习,这样可以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都得到提高,并且专业知识不断获得更新。
总而言之,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的壮大是其想要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必须得到重视。一方面教师的执教能力需要获得提升,更主要的是完成教师专业知识从理论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相衔接,真正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刘立超.德国职业学习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关键词:复杂性控制理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科技;介入
一、复杂性控制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一)威廉姆・E・多尔复杂性控制理论的主要思想199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威廉姆・E・多尔在其论著(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提出一种以复杂性理论为核心新的控制观――一种由简单走向复杂、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线性走向非线性的复杂性控制过程。
1. 控制的对象是一种复杂性秩序。认为宇宙中的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形成性的秩序。其创新在于将传统的秩序观由“简单”推向“复杂”、混沌化。该理论强调的是层次性和动态性,关注简单与复杂相互贯通、相互生成。
2.控制的运作是在“动态、相互作用之中产生的”。控制是动态过程,是在一定的界域内不断变化、重复、扩展、回归的过程,是自组织与他组织对立统一的结果。系统在不断地变化中体现一定的秩序;这同时又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自身变化、自我控制的过程。
3.控制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既稳定又灵活”的“混沌”系统。当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进入“从分析为主的确定性研究过渡到以整体化为主的不确定性研究”的全新时期。复杂性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它适应了人类认识观的发展,以“既・又”的认识来取代“不是・就是”的思想模式。
在人类控制史上,从无秩序进入有秩序、无程序进人有程序是一种发展;然而,从有形控制走向无形控制,把外部控制与内部组织融为一体更是一种飞跃。
(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多而新控制理论所描述的典型特征
事实上,因信息科技介入而广泛推进的成人高教管理变革恰恰体现了复杂性控制论的精髓。与其他管理行为相比较,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着显著的自我特点,是由决定其发展具备着“简单复杂、集中发散、线性非线性”的显著复杂性控制特征。
首先,成人学员的生源组成复杂,年龄跨度大,他们在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成人学生群体层次更丰富、系统涉及的要素更多样化,系统的复杂性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其次,成人学生具有较全面丰富的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对社会、人生都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独到见解,已具备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系统秩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成人高教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
同时,成人的学习还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美国成人教育专家塔夫研究发现,大约有70%的学习活动是由成人学习者自己着手进行,他进一步归纳,成人学习者常以十三个步骤执行自我计划的学习,包括选择的专业内容、地点以及如何学习等。这种以个人为单位的分散性方式,往往使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硬性控制和过于严密的外部监控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单一的集中管理、单向指挥必然要向互动协商、宏观引导与自觉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过渡,静止孤立的传统性“垂直”管理也转而开始强调利用动态、变通的途径,以应付变化迅疾的现实环境、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和灵活多样的发展目标。
二、信息科技的介入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变革
(一)信息科技的介入适应成人高教管理秩序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成人高教管理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奠定了基础。学年制的一统性被灵活的学分制所替代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突破了系科、专业、学校乃至不同学习行为之间拘囿的新型管理制度,以其灵活性以及承认受教育者差异的性质,更好地适应了成人高等教育成人、在职、分散的特点。作为学分制精髓的选课制,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成人高校中已付诸实践。从传统的统一课程表发展到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向选择课程,正展示了复杂性秩序的建立。由于实行学分制将冲破年级、班级、课程甚至地域等界限,加上基础课程后的学习普遍具有课程选择范围较宽、单课的听课人数相差悬殊、选课交叉量大以及学分绩点计算的精确要求等特点,大大增加了成人高校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以及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量,更加凸现了在成人生源的不稳定与学分制所必须要求的专业设置的延续性之间、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市场需要的复合性灵活性之间、成人学员的分散性与选修的复杂性之间、选修课的开设与成教教师力量的配备之间、选修人数多寡与办学效益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因此,如果没有各种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作依托,成人高校多元、高效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成人学生多学科、复合知识结构的要求就只能成为空谈。
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信息技术将最大限度降低学习、交流的门槛,信息社会的开放环境将成为多元共生的良性土壤。成人高教管理对象逐日增加的层次多样性与角色交叉性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管理规范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重建,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潮涌般的“原始信息”,只有借助有效的信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之发挥积极的决策参考作用;而管理规范的不断建立与调整,实际上又是管理秩序不断从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程度越高,越能揭示教育活动的自然规律,也越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新要求,管理才不断地在更高的层次上接近它的本质目的。
(二)信息科技介入成人高教管理满足控制从集中走向发散的要求
毫无疑问,发散式控制在当今教育管理中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向。其特点在于改变传统的集中型控制范式,形成多个控制中心,合理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控制,使控制产生一种多元、互补的综合效应。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重视利用非正规教育资源建立学习化社会观念的兴起,使得建立在学校自主和各有关方面切实参与基础上的教育系统的广泛非集中化成为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成人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呈现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规模缩减和组织结构模式的扁平化的特点。过去比较刚性的、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终将被取代,组织模式变得更加精简和有效。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能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使其由分层型变为网络自由型,决策、管理、事务三职能均面对集中管理的数据库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另外,成人学生自主性和自控性强的特点,使其具有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能力,同时成人社会角色的复杂多样性从客观上增加了统一集中管理的困难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集中走向发散的控制思想。网络媒介正在并将继续赋予学生管理工作全新的理念和持续广泛的延拓空间,使成人教育在更深意义上突破樊篱,使成人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三)信息科技介入成人高教管理顺应管理从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趋势
管理方法从线性走向非线性,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方法观上的突破。体现在具体实践中,社会对于教育系统的需求趋于多样,主体的复杂多态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评判角度,为适应这种现实变化,成人高教管理已在突破一种模式、一套格局、一个标准方面表现出许多新趋向。信息技术介入招生、录取、课程管理、学分确认等教务各环节,为多格局管理大开方便之门。例如,学生界限的非线性,终身学习的观念的普及渗透使学生年龄概念拓宽,而且高龄化学生比例日渐增长;学制界限的非线性,针对成人学生学习特点,成人学校的学制变得更有弹性和灵活性,如北京市成人高校规定:学制2年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延长2~6年,学制3年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延长3~7年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界限的非线性,由校内可以实现跨系跨专业学习,逐步发展到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进而在不同性质的学习行为之间实现学分转换,如操作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之间的学分转换。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32-01
近5年来湖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共约80所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75%以下,而且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65%以上,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工商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个别部门从事临时工作,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湖南工学院与企业联姻,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培养新模式。。
一、构建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中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本科的知识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地方高校与各地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地方高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2)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工商企业既有属于生产型行业的企业,也有属于服务型行业的企业,从业人员跟一般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从业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因此,高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市场和社会,要根据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3)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影响就业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仍是专科层次,大多数国有单位对本科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计划的调整。(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学生在实习单位挂牌顶岗。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三、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思路和对策
1.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上围绕职业经理人培养这一条主线,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高级行政管理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文化咨询策划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深圳康佳、联想等多家大型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生态山庄是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生态山庄,公司将负责山庄的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3.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同时还聘请了一批企业著名高管或行政部门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湖南工学院首先在2008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
用功能论的角度看待高职教育,就是要看到高职教育对于其他社会设置的功用。正如很多专家学者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的分析一样,我国之所以提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因为事先给其进行了功能定位,认为高职教育的实施能对我国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发展都有积极性的影响,即高职教育具有“应然功能”。
(一)应然功能之一:高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劳动力配置的效益,提高劳动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政治上,一方面,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社会制度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教育对象时,常有一定的政治方向性,通过学校这个系统严格的社会化机构,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思想观念、社会价值的教化,培养个体对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和责任感,把社会成员整合到社会中来,完成社会成员的道德、政治社会化;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实施扩大了就业范围,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减少了社会不稳定性,促进了社会整合。
文化上,高职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通过传递文化和选择文化进行的,它把现有文化不断转划为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使文化得以传播与整合;而且,对个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教育,它教授专门的职业术语、职业习惯和道德规范,使之拥有不同的职业亚文化。
(二)应然功能之二:高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高职教育对于学生个体的应然功能是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覆盖面,规范了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并使学生个体普遍增能,为之提供了新的生活机会。高职教育的实施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覆盖面,为考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高职教育具体多样性和针对性,没有接受过中学教育的其他人群也可以选择相应的高职教育来提高技能,分享高等教育资源。
二、功能偏差及其表现
(一)高职教育的不规范的发展模式给它本身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极为明确,这使它本身的发展模式要带有高职特色,可是正如我们之前的分析,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硬件设备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带有发展不充分的色彩,使自身在市场经济和教育系统中的竞争力大打折扣,并因此减少大众对它的支持。同时,为数不少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断模拟中专院校模式,或者向本科学校靠拢,这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这些都给高职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在教育市场化的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教育分流使高职生被动接受社会分层,不利于他们向上的社会流动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分流使学生置身于不同教育环境,导向不同的社会归宿。在高职教育中,劳动力市场引导真正有市场需求的学科和课程,教育趋于市场化,成为职业获得的主要因素,因此,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促使社会分层的机构之一。
高职生接受高职教育很大的原因是高考分数低而被动选择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大量高技能型的人才成为生产和管理的必需,这也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对高职生群体的教育就成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环节,该群体毕业之后大多数也是选择了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技术工人。根据社会学家韦伯对社会分层的界定,可以依据财富、权利和职业声望把社会成员进行分层,对于教育程度较低、职业阶层不高的高职生来说,社会资源也不占优势,向更高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要困难得多。
(三)文凭社会驱动下,高职教育的选择容易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的社会本位的取向,而忽视“个人本位”,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文凭已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的通行证,每个人都想获得最适合的文凭,追求获得最好职业所需要的学历。
在人才市场上,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研究生的需求扩大,好的职业被高学历的人才占据,劳动力市场的招聘中也越加垂青具有职业教育经历和职业培训资格的人才,这使未能进入高等教育的人要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以获得未来职业所需的职业资格。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也表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为社会服务,掌握技术,培养能力,服务经济发展,这成了高职教育的首要目的,强调了高职教育的“社会本位”,却忽视了其“个人本位”,与教育的应然功能相悖,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四)高职教育的实施中,过多地强调职业专业性,忽视人文性,影响了对人才的全方位的培养,不利于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很多的高职院校的发展都采取了“2+1”模式,两年的理论学习加一年的专业实习,缩短了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也同时压缩了课程,为了使专业课程不受影响,很多专业都删减甚至删除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包括中国文化、职业道德的学习等。有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工作后,职业道德的表现让人担忧,把工作单位当成学校,经常迟到旷工,甚至偷盗单位的设备,会计专业的学生工作没多久就学着做假账等。这都说明了一点,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不仅不应该被减弱,反倒更应该加强,否则,我们培养的高职生只能是“危险品”。
三、高职教育功能偏差的原因
(一)相关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支持缺失高职教育的特色就在于它的职业性和技术性,而连接学生技术和以后从事的职业的一个桥梁就是要进行实践操作,企业恰恰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在我国,相关行业企业真正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很少,校企合作的特点并不明显,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相互对接、彼此渗透的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企业缺少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企业是经济利益导向的市场组织,不会进行没有收益的投资,如果高职院校没有企业所需要的研究成果,且还要承担起对高职生的培训与实践教育,企业在合作方面就没有积极性,高职院校和相关政府主体再没有主动的作为,那么企业就没有动力支持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在相应职业实践经验上就相对薄弱,这是造成高职教育的应然功能难以发挥的原因之一。
(二)中央与地方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分歧
1.中央对高职教育的认知
在高职教育的问题上,中央把握全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经验,从促进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到实施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意识到高职教育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以实际行动下达了各种文件政策,就高职教育问题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发展策略,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为高职教育创造广阔的发展平台。
2.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知
高职教育的功能偏差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各地方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认知偏差上,与中央的认知有所不同,地方政府对于高职教育的认知有种功利主义色彩,在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上侧向形式化,为了提高本地方的形象或者为了增加本政府的政绩,使高职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棋子”的角色,那么受影响的只能是高职教育本身。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国家的投资有没有真正用到教育上,或者说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投资到底有多少用到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上,高职教育缺少的不是投资,而是投资是否到位的问题。纵观在国家通过审批的第一批高职院校中,有的院校建立了新校区,翻新了教学设备,引进了新的师资力量,投入了完整的实习实训基地,可是同一批院校中,有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至今仍处在初级阶段,使用的仍旧是多年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高职院校他们有苦衷,国家的投资并没有完全到位,地方政府在高职的发展上对中央是阳奉阴违,致使高职教育发展无法大力施展手脚,影响高职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公众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偏差
1.高职生家长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偏差
受我国儒家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深远影响,大家对学历一向都有高追求,我国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重“学”不重“术”,这一点同英国的情况相似,传统上和思想上也同样轻视职业技术教育。而且,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不很完善,就业准入的标准还没有按照改变只看重文凭的标准,加之高职教育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都使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有调查显示,在问及家长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什么教育时,很多家长对自己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期望较高,希望接受高职教育的少之又少,仅占4.2%。有学者对高中生进行过调查,问到他们想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选择重点大学的占了94%,高职教师也认为高中生选择重点大学是最佳的选择。他们认为高职教育并不能使他们的孩子学到有用的东西,并且也不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2.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偏差
虽然这两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比前几年好,但其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偏差体现在对人才录用的“高学历”倾向上,“人才高消费”,招聘中仍旧优先录取高学历的毕业生,客观上造成了高职生的失落和迷茫,对就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尽管有些学校的就业率很高,可是就业质量并不高。笔者就此做过简单的访谈,发现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虽然也强调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可是没有时间充分比较,只能首先根据该毕业生就读的大学来选择。尤其是跟用人单位没有建立定向培养教育评论的高职院校,一些用人单位就更不屑招聘高职毕业生,这一认知偏差使高职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范围又进一步缩小,影响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也不利于高职生的发展。
(四)高职校园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
1.高职院校的市场利益导向
在高职教育运行的过程中,教育的施教机构———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它本身有一定的利益追求,尽管它是公益性的,可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高职教育办学多样化,办学主体形式不一,公益性的表现程度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国家公办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做出相应调整。盲目追逐市场经济利益的院校不断出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惜牺牲学生的利益,辜负公众对它的期望。一方面给政府增加政绩,做了很多有其形而无实用的“面子”工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盲目缩减教育成本,没有完整的实训基地,缺少先进的教学手段,部分高职教育的这种不健康不理性的市场利益导向的失范行为只会有损于高职形象,阻碍个体的发展。
2.行政人员群体与教师群体的利益分配
高职教育的发展使高职校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和学生群体不断增多,管理学院教职工和学生日常行为、提供后勤服务的人员也越来越多,逐渐如同一个次级群体的发展,高职校园内出现了两大利益群体,即行政人员群体和教师群体。依据相关政策,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是在多个中专院校、职高学校进行改制、重组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组织中,原来隶属不同组织的成员需要一段时期的磨合,行政人员群体和教师群体就是其中的一对。双方的切身利益彼此相关,在竞争中完成合作,又在合作中各自竞争,甚至会发生冲突,影响彼此的工作关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范行为,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3.高职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利益诉求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教师群体学历、素质层次不断升高,同时也要求有相应的回报。按照霍曼斯的理论,一个人在选择所采取的活动时,会选择有报酬且报酬可能性比较大的行动,同样,当高职教师想获得的回报没有得到相应兑现时,他们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可能会消极怠工,也可能会考虑离开学院,造成学院人才的流失。合适的人才流动造成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但大量的流失对当前组织来说却是致命的。简单举一个例子,高职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学院鼓励本院教师进行双师培训,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但是一方面积极提倡,一方面在事实上并不予以支持,让教师自费去培训、自费买书本等,作为对学院有长期效益的行为,学院还不愿付出,这打击了高职教师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对学院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不利于高职学院自身的发展。
4.高职生群体的亚文化的利益表达
关键词:高职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大力加强和努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现实需要和历史的选择。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在时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下面主要对我国高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旨在进一步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创新型的思路。
一、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教育实践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若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高职教育则不能适应市场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所设置的专业缺乏专业性的论证,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院校建设缺乏特色专业、长远品牌专业,从而导致学生所学部分所学专业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二是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课程设置过于形式化,大多数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一方面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学校数量和质量兼顾的要求,从而一度在教育过程中精简实践环节,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由此可见,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使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
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对高职教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还存在着鄙视高职教育的现象。如今,高职院校的录取招生是在本科之后的,招收的生源也较差。因此大多数学生家长会认为高职教育是差生的选择,进入高职教育学习的学生前途无望。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加之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从而加剧了高职教育的困境,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中心环节,如若缺乏完善的建设机制则无从谈起。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有经验、高学历的教师都不愿意到高职院校教学,加之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其次,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有大量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责任心,因此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此外,一些年轻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度不高,消极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教育的解决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为了使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应对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设置原则上,应首先以社会就业指导为方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专业不断地调整,旨在更好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职教育。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应对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进行均衡地规划,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同时,将技术与教育进行系统地结合,也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加深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程度
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来说,学校应首先改变人们对其所存有的传统观念,并建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因此,学校可结合地方政府部门,采取宣传措施,将发展高职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上,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大众对高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各大高职院校也可利用各种媒介宣传自己,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其的认识与理解。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上,各大院校应加大对高学历、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的引进,并通过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吸引专业人才,以此不断扩充教师队伍。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环境对教职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也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过综合测评的方式对教学水平较好的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以此强化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大院校应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对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也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教育的一个很大功能是提高国民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生活,不仅仅是创造物质财富,更需要精神的营养,通过知识的获取,可以增加个人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中高职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单纯强调技能的培养,学校培养学生是期望学生能成人、成才,对其一生都应该有深远的影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大学阶段,素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在我校针对企业进行的安徽省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调查问卷中就深刻体现出来了。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对专业人才的诚信、敬业、团队协作、效益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等素质结构要求较高。可以说,从就业角度讲,重视职业素养培育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砝码。一个具备良好素养的人,即使在工作阶段,也能自觉地汲取知识的营养,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保障学生就业率的前提下,课程体系既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又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育,在将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教学改革方向。
二、明确中高职之间的差异,在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实现全程对接
中职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该部分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基础课成绩不理想;高职教育的对象是高中毕业生或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逐步提出来的,其直接目的是为有意继续深造的中职毕业生搭建升学平台。中高职衔接也应遵循教育规律,即人的智力在一定时期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应该能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技能培养的高低、素质教育的层次性以及就业目标的差异性等方面。尤其是在课程衔接方面,应能体现基础课、专业课的深浅,减少重复性开设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对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干课程,可将课程学习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中高职教育对接的学生无论是在技能方面,还是在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方面,都有一个质的提高和飞跃。当然,在中高职对接过程中实现全程对接,也应体现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在我校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相对较少数高招生选择毕业后很想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较多选择了希望能从事设计或其他制造类相关工作,有一部分选择了希望从事销售等服务性的相关工作。这明显反映了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动力不足。因此,对于中高职衔接教育专业,应强化学生立足于本专业就业,在招生阶段就应加强该方面的教育,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接受高职教育阶段能全身心地投入去学,带来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完善。
三、在教学模式上,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引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中高职教育阶段,理论教育很难深入下去,由于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教育。这方面的问题在我校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也有体现,调查中发现,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普遍意识到高职生相比较于中职生理论素养高;但在问卷调查中,高职生在面对纯理论课授课时,普遍反映不能很好地投入去学,有的甚至认为没效果,这体现了高职生内心矛盾的一面。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无法在短期内要求所有中职生或高职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能做到的就是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尽量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安排实验或实训环节。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中可将课堂搬入车间,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融合。在纯理论教学环节,尽量使用软件手段演示教学过程,让知识能够变得浅显易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就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当然,这要求教师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具备推行教学目标的强大意志。
四、中高职教育衔接应体现教师教学理念的对
接,使课堂授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前,由于社会各界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把它划入高等教育的“另册”;很多高职生内心深处缺乏足够的自信。在我校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能和他们心理走得最近的、最富有亲和力的老师,要能真诚地与之交朋友。从心理方面分析,相当一部分接受高职教育的生源经受了中学学习的相对不成功或高考的失败,因此,他们有时不能发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能力,在学习方面,其心理可能相对比较脆弱,更需要教师的呵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其寻找到自身的优势并确立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并告知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方法。对于工科类各门课程,大都是比较枯燥、难理解的基本概念,不同于文科类的课程,学生可能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对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这些生硬的概念通过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易于吸收并掌握就显得尤为必要。中高职教育对接类的学生毕竟不同于大多数本科类学生,有着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应该教会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辅以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使他们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激发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人为中心,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教育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社会发展观,其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传统的发展观念仅局限于经济范畴,不惜牺牲人的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以此来指导职业教育,必然是一种纯技术性的职教.人成了经济增长的手段,“这不是根据人的需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相反,却是让人适应经济的需要。”①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高职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对高职教育地位的认识局限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而没有把高职教育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置于应有的地位。其核心就是把职教看成是谋职的手段,这种传统的职业教育观,一方面是学校往往基于狭隘的功利目的,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以一种纯粹功利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不追求自身素质结构的优化,仅为谋职而学。随着社会的向前迈进,这种观念日显落伍.与社会的发展乃至教育本身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在强调发展性的现代社会中,必须赋予职业教育目的以新的内涵,把单纯技术目的的职教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职教,它“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适度规模。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量得到快速发展,但夹杂其间的个别热衷于速生式冠名现象却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规模数量上实行准入制,应分专业类型、行业区域等方面进行论证,既在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中考虑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比重,又在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中考虑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比重。当前仍有必要强调,高职院校的设置起码做到总量有控制.增量有减速,避免盲目性,防止随意性。
2.优化结构。高职教育院校设置的基地和起点呈多类型、多层次状况,发展进程呼唤这些院校要与高等教育的“高等”和职业教育的“高等”接轨。(1)高职教育层次:学历层次和品牌层次应逐渐上移。一方面,学历层次上移,高职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还应往本科层次,甚至是研究生层次发展,从而建立一个由初、中、高,相互衔接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品牌层次上移,要统筹高职教育院校一、二、三方阵的阵容建构,推出高职示范院校作为领跑者,鼓励办学实力相对较强的高职院校走向一流、优势更优,促进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由弱变强、增创优势。(2)高职院校类型:独立建制职技学院与本科大学举办的职技学院优势互补。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充
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深化教学改革,办出凸显特色的真正高职教育。而本科大学的职业技术学院应充分利用各自特殊的学校文化,整合相关院系的教学资源,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使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此外,独立建制的职业技术学院与本科大学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3.保证质量。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那么,关于教育质量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教育质量的全面性,不能仅仅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更要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水平以及他的行为、态度等因素来衡量。另一方面.不能仅仅关注各因素的终结性水平,要更加关注各因素“形成性”的程度。由此,我们应树立以下两种观点:
(1)适应性的质量观。对社会需求、市场(主要是区域性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第一线岗位需求、学生需求的适应能力,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只有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高职院校才能根据上述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特色化的质量观。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点和办学类型的多样化要求我们树立特色化的质量观。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专业特点以及各自的办学条件.确立学校和专业的发展目标,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培养途径的不同配置,构建起具有不同质量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4.提高效益。高职教育的效益不仅体现在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上,更重要的是使其效益体现在这种服务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上,要更多地用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毕业生的工资收入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等外在的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是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效益的主体。高职教育还应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要注重教育成本的核算,以维持学校收支的平衡。高职院校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重视经济效益,是高职这一特殊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规模.与结构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反映,而质员是关键.效益是前提。可以这么说,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规模的适度控制、结构的优化、质量的保证和效益的提高是紧密而不可分的,每—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奏出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者的关系,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它集中反映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上。
1.树立一种全新的能力观。树立高职教育全新的功能观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台湾学者黄孝认为:所谓的能力“是指学生能胜任其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或活动,而学生要胜任.则须拥有从事某一活动或工作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②。因此看来,能力概念并非仅指“职业技能”,也非指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我们要做到理解和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的能力观,就“必须拓宽我们现有的职业能力观,把我们的能力视野从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扩展到更广的领域”③。
这个“更广的领域”,根据对职业活动的针对性和迁移程度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能力、群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迁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素质结构,既包含有从长远考虑的个性发展所需的一般素质和能力,也包含有指向近期的职业流动的职业能力,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智力性的和操作性的。在职业教育中,可将这一综合的素质结构称之为综合职业能力。
2.实现社会与人文和谐的教育目标。实现社会与人文和谐的教育目标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以往的社会性目标外,还应增加人文目标的要求。如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打好三种基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的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环境意识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是重点,由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类人员协作共事,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社会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要处理好就需要有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要加强互相沟通和理解,要学会与各种不同的人交往和共事,要善于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和依靠群众的力量成就事业。
3.拓展“宽基础”的课程内容。
拓展“宽基础”的课程内容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山政治文化类、工具类、公关类和职业群专业类四大板块组成,强调给予学生宽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是加大普通文化课的比例,以此提高学生一般性认知技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与发展“后劲”去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变化,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主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二是扩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面,可效仿德国实行的“职业基础教育年”,在职业教育的三年或四年的第一年中,学生学习几门相应职业的基础性或共同性的课程。
参考文献:
①张家祥,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陈逸洁:职业教育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职教论坛2001,2.
③卢联珍,黄宾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4,3。
④文 汝,罗玉平: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⑤晏松谱:职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四个保障体系,职教论坛2003,5.
注释:
①宫地诚哉 仓内史郎:职业教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p58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监控
一、高职教育质量监控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其终极目的就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泛,通常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效率与效益、教育与家庭、教育与学校等关系,实现教育自身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重视一般常规教学和理论教学监控,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监控;重视对专任教师教学活动监控,对兼职教师教学监控不足;重视对教学静态监控,忽视对教学动态监控;重视学生校内评价,忽视社会评价等。
二、高职教育质量监控的作用
(一)加强高职教育质量监控能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与实施教育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就是为了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控制。当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明确目标,即把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为目标的质量监控体系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只有通过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才能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工业界、企业界的要求。
(二)加强高职教育质量监控能构建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观
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必须构建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建立必须基于高职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从高职教育管理的现状出发,明确教育培养的目标,把学科本文的评价观念专项能力本文的观念上来;高职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除了要以职业能力为主,还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而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加强高职教育质量监控能有效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
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后,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是关键。依靠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能够及时有效地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对教学管理和日常教学起到监控和促进作用,这就会大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
三、高职教育质量监控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为动力之外,还要依靠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保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下面介绍在高职院校日常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构建教学专家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是对教学有效管理方式之一,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当督导员,通过现场听课、实践教学、教研活动等,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评价,并作出总结和反馈,定期给教务部门和相关教师交流反映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这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与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学监控形成了有效地补充。
(二)明确质量监控中教师的职责
针对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各项工作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学校要在全体教师范围内针对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意义、方法、手段、策略、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等相关内容,通过组织学习、研讨、讲座、辅导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积极的动员,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思想,强化教师参与的责任意识,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从内心关心、支持学校的相关工作。
(三)增强质量监控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校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参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工作,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自己的一项权利。通过对教师的监督和评价,以及对教师提出善意的建议和意见,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学信息,进而全面掌握教师教学的状态,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最终受益的是学生自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怀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心态,以端正的态度来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相关工作中,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四)完善各级督查制度
质量监控是质量工程建设的手段之一,对支持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发现教学质量好的教师、帮助促进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考场纪律,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专、兼督导及系、部督察的作用,是质量监控的应有之意。有人说这是“得罪人”的交易,实践证明,只要依法、依据学院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监控,就会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才能服人,也才能有监控的权威。这就要求从事日常监控人员要努力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学习广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质量监控作用。
四、结束语
面对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保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构建科学、合理、有效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势在必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为指导思想,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推动下,制定出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策略,才能使高职教育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