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农业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栽培技术

第1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进入到21世纪后,农业的发展是如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被研发,可以为蔬菜提供各种生活条件的温室大棚就得到很多农民的青睐,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如今温室大棚的发展出现了以下特点:温室大棚内与外界的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相适应,形成了差异化、多样化的生产。在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在不同的季节有很大的差异。在北方,进行蔬菜生产的时候采用的是日照温室的模式,而在南方直接采用塑料大棚进行种植生产;以效益为衡量标准,进一步扩大温室大棚的适用范围。例如利用连栋温室进行畜牧养殖等,利用日光温室种植大樱桃等矮科果树等[1]具有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温室大棚通过围绕一些重点产业以及区域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不仅建立了一种大型的批发集散地,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蔬菜的市场供应丰富了种类;温室大棚得到了相关方面的进一步研究。由于温室大棚特殊的条件使得其在农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很多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得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都被用在温室大棚内,使其和国外的先进设备越来越接近,不断完善温室大棚的发展,也可以减少我国在蔬菜进口方面的有关费用。

2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棚膜的选择

棚膜的选择很关键,其质量直接会影响到蔬菜的种植效果。一般条件下,在选择棚膜时,都是尽量选择那些无毒、透光率高、拉力强、无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以及保温、增产性能好的棚膜,因为选择这种棚膜的好处就是使得最终种植出来的蔬菜是无污染、无滴性能较好。这种棚膜由于透光率比较好,所以就能够增加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与那些普通的农业膜相比较,这种棚膜能够促使蔬菜的产值增长25%~30%。目前,我国比较畅销的棚膜有2种,分别是含有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红外线阻隔剂的3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和高保温无滴防老化膜。

2.2光照的控制

正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于蔬菜种植来说,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光照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重要因素。光照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好坏。因此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应该积极借助于自然界的阳光,还需要采取人工补光的措施来增加蔬菜的产量。由于在初春或者是冬天的时候,由于气候的变化,外界的自然光照并不是很强烈,为了保障大棚内的温度,也会在棚膜表面覆盖很多层其他物质,这样就会降低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使得棚内光照仅为露地光照的50%~70%。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是下雪天,棚内的光照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这时候就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人为补光,尽量使蔬菜接受到更多的光照。选用透光率比较好的无滴棚膜。这主要是因为在生产无滴棚膜的过程中,为了减弱棚膜与水分子之间的亲和力,通常会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从而确保棚膜表面的水滴会沿着棚膜渗入到地面去;要时刻保证棚膜表面的清洁。如果不经常对棚膜进行清洁处理,一定时间后,暴露在室外的大棚就会在表面沉积大量的尘土或者是水滴等。而这些杂物会使得光照透光率降低30%左右。而且新薄膜在使用期间,其透光率也会随着使用的时间逐步降低。因此对于棚膜表面的杂物,要定期进行清理,尤其是在下雪天,要及时扫除积雪,从而增加棚膜的透明度;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反光幕的设置,将它悬挂在大棚后立柱的上端,并一直垂到地面上,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地面增光达到40%左右,还能够使棚内的温度提高3℃~4℃,从而更好的促进蔬菜的生长;外界的温度对于蔬菜的生长也很重要,因此为了提高蔬菜的生长温度,通常会在大棚的上面覆盖一些物质,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大棚的透光率,因此还要考虑光照强度。

2.3采取适时通风措施

农业蔬菜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对于外界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当外界的温度过高时,就需要采取降温措施,以保证外界温度在蔬菜生长的合适范围内。在大棚内,常采用的降温方式主要有2种:通过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和通过遮光的方式进行降温。在不通风的环境下进行遮光,就可以使得大棚内的温度降低4℃~6℃。而通风不仅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保持大棚内的空气有一个较好的流通,将一些有害气体及时排除去,也能够排除大棚内的湿气,减少一些病害的发生,而这对于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促进产量也是极有好处的。在通风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通风口应开在避风处,并且不断变换通风口的位置,并保证通风量要由小到大,要禁止出现通风口自然关闭和急剧降温。

2.4壮苗的选择

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直接播种的蔬菜外,大部分的蔬菜都是需要育苗移栽的,尤其是瓜果类的蔬菜培育,是其后期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关键。目前常见的蔬菜育苗主要有露地育苗、夏季遮荫育苗以及冬春季保护育苗3大类。因此在选择壮苗的时候,要尽量选取那些菜根粗且短,节紧密;菜茎粗且短,节紧密;菜叶片大且厚,菜叶色浓绿;没有损伤,没有病虫害,大小均匀的壮苗。在苗移栽的过程中,也要采用护根育苗的方法,从而保护育苗的根毛绝大部分都是完好无损的,增加早期的产量。因此具体的措施如下:

2.4.1优良种子的挑选

在选择种子时,要去除不好的种子,将种子清洗几次,洗净种子表面的杂物,以减少种子表面的病菌。在浸种和催芽的时候,要保证浸种的时间在合适的范围内,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还需要保证催芽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透气要好,避免出现闷种的情况出现。将种子在阳光下晒,达到消毒的目的。

2.4.2为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长创造适合的温度

由于夏季光照强度大,雨量较多,在育苗时间内,如果土壤太湿,土壤的透气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对于幼苗出土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造成幼苗出土后病虫害多且严重的后果。可以采用遮阳网、防雨棚以及防虫网等一些设备保护幼苗出土。而在春冬季节,在为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长创造合适的温度,可以使用火坑、电热、酿热以及太阳能温床,或者是采用覆盖多层塑料膜来增加大棚内的温度。

2.4.3及时防治苗期内一些常见的病虫害

苗期内,猝倒病、立枯病等一些都是常见的病害。这些病害将会在直接影响到蔬菜后期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病害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例如可以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对育苗的床土进行消毒;适当降低苗木的湿度;增加育苗的通风等,从而培养出壮苗,提高育苗质量。

2.5施肥要求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采用以有机肥为主,施适当量的基肥。但是在施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蔬菜的种类、土质的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施肥的种类以及数量;施肥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通风;在平时的施肥中,不能够长期使用追肥以及基肥等,可以在肥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以平衡施肥。

3结语

第2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1 场地的选择

水源充足、通风良好、温度稳定、保湿性好、便于调节光照、远离养殖场、垃圾推。

2 物料的准备

2.1 原材料 凡是新鲜、无霉变、未腐烂的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等养份的可利用的工农业下脚料都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因地制宜选择材料,通常使用锯末子和玉米芯。

2.2 配方

2.2.1 传统配方:以1锅2000袋计算

主料锯末子50斤:阔叶硬杂木为佳(松木除外)粗的比细的好,无霉变陈的比新的好。玉米芯30袋:新鲜、无霉变,粉成花生粒大小,过细影响菌丝生长。

辅料麸子7袋:新鲜、无霉变,纯度高。玉米面200斤:新鲜、无霉变。油质饼3斤:(棉籽饼、豆饼、瓜子饼)新鲜、无霉变。二氢钾:0.1-0.2%食用菌专用的6袋。尿素:18斤。硫酸镁:10斤。过磷酸钙:60斤。多菌灵:用50%的可溶性食用菌专用的6袋。石灰:80斤。石膏:60斤等。

其它菌袋(聚乙稀塑料袋)220-230×520×4道13公斤。套环:直径7cm,用包装带截成22cm长,用钢锯条或电烙铁制作,1公斤做250个左右,16公斤。皮套:3斤有5000个左右。纸盖:封口纸,报纸制作。煤:1000斤。菌种:200袋。

2.2.2 新配方;以1锅2000袋计算

主料锯末子、玉米芯:和传统配方一样。

辅料食用菌菇农乐系列一平菇专用增效料,1200斤。

其它和传统配方一样。

3 拌料和装袋

3.1 拌料:充分拌均,水分适宜。①玉米芯预湿,使水分充分浸透。②把预湿后的玉米芯与专效料混拌均匀,加适量水,水不渗出,以免养分流失。③第二天拌料,加上锯末,边掺头一天拌均的料,干拌细拌一遍。④加水,拌料均,使含水量达到60~65%,也就是一搓成团,一碰即散,PH值达到8~9,及时装料。

3.2 装料:松紧适中,水分均匀。先把塑料袋一端扎好,把底打起,随装随压实,装料松紧要适中,手按料袋有弹性,手抓料袋有硬感,装时坚硬杂物要检出,破袋要用胶带粘补,装完扎口,随时翻料,及时灭菌,装完不超过4小时,以免料酸化变异。

4 灭菌

4.1 搭建灭菌锅 简易锅炉,在锅炉一侧。平地上铺一块4.5m×4.5m的塑料,用砖搭成4m×4m的框,里面插花立砖,同时把锅炉的出气管放进,上面放上粗铁丝网或钢筋网,铺上一层袋子,最好用麻袋。

4.2 装锅 摆放装完的袋子(2000袋),上面蒙上一层塑料,加上一层扇布,四周用沙袋压好,搭建好灭菌锅。

4.3 烧锅 把锅炉里加水至八分,点火加热,当料温达到100℃(用温度计)时开始计时,一般情况维持12小时以上,在灭菌过程中前期火要猛,使温度迅速达到100℃(一般需3小时)以后要稳,使温度维持100℃以上,达到灭菌效果,在灭菌过程中,利用看水管及时将开水加入,以免干锅。灭菌后停止加热,等温度降低后,再将料袋取出,灭菌完成。

5 接种

5.1 菌种的选择 目前栽培的有65个平菇品种,都比较适合我地区栽培种植。

5.2 菇棚、菇房消毒 接种提前15天左右对大棚进行消毒处理,对棚内进行杀虫杀菌工作。方法:用硫磺进行熏蒸,用量为15g/立方米,通常棚内密封都不是很严格,所以应该把用量加大到20-25g/立方米,密封熏蒸24-48小时,然后可以进行通风换气,使棚内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环境。

5.3 接种室的消毒 在消毒之前应该把灭好菌的菌袋降到25℃以下,以及所接种用的一系列的工具包括菌种,一起移入接种室,利用表面消毒,结合熏蒸消毒的方法进行消毒工作。表面消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指的是用来素水进行表面喷洒,使用浓度2~3%,用浇花的小喷壶兑2盖就可以。熏蒸消毒,就是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空气中杀菌,使用方法为甲醛10ml兑5g高锰酸钾每平方米,密封熏蒸8-10小时。

5.4 接种 当时间达到后,方可进行接种,工作人员进入接种室进行接种时,应该对所穿的服装、手、工具,用来素水或酒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才可以进行接种,方法是:打开菌袋一端的袋口,把种子打成花生粒大小的颗粒状,用量为5-10%,均匀的放入袋内,再用套环和报纸进行封口,依次地另一端进行接种,记住在操作过程中手、工具不能碰培养料,避免带入杂菌,最好在低温的时候进行接种(低于20℃)。

6 养菌

接好的菌袋应该及时搬入干净、避光、通风良好的菇房,菇棚内进行养菌,在养菌的过程中应该记住这四大要素温度5-30℃,最适为22-26℃;湿度55-70%;

光照,暗光培养;空气,适当通风。

7 合理排放菌袋

通常在气温高的时候,采用井字架码块,一般气温在20-26℃时,块高为5-8层,当气温升至28℃,降低到2-4层,间距不少于50cm,同时加大通风换气,当气温升至30℃,菌袋必须单层摆放,并加大通风散热,当气温达到35℃以上迟迟不降温,必要时可以泼冷水降温,相反气温低时可以加大垛的高度和密度。

8 适时倒袋,翻垛

正常情况下7-10天,应倒垛一次,若温度上升过快应及时倒垛,调整菌袋的排放位置,使菌丝均衡生长,并根据气温和料温的变化,及时调整排放的高度和密度,以免造成烧菌的现象。

第3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水稻栽培;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分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虽然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保障口粮绝对安全”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要求,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关切程度。我国人口已经突破14亿大关,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水稻栽培技术显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必须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技术改革和推广。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化影响,尤其是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农业技术、生产设备还相对落后。因此,尽快推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水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1、科学化选择育苗水稻的育苗重点是选择品种,水稻品种应当满足尽可能大的增加产量,选择应当因地制宜,结合水稻种植地区的地理特性,实现高质高产的水稻。其次,注重壮苗时期,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整平压实床土,为利于稻苗的根系发展及水分的下渗,土壤紧实度要求控制良好,不能过于结实以至于板结,随后,将有机肥和土壤按照特定适宜的比例进行配置,最后调整土壤呈酸性。

2、播种准备控制播种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测试水稻发芽的状况,将种子在常温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再将其置于器皿中,定期观察种子发芽状况,成活率需达到80%以上。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浸泡种子前需要晒种,目的是保证酶的活性,时间在3h左右;选种时采用一定比例的盐水进行浸泡,水与盐(Nacl)的比例达1.12即可,合理控制好温度在12℃左右,时间为8天左右,随后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洗净,保证适宜的温度,一般25℃即可,进行催芽过程。

3、整地准备稻田耕作采用格田形式,要求土地平整,对于轮耕制度,需要进行翻土过程,为规范性作业,翻土标准控制在深度20cm左右,结合旋转翻土,保证水整地过程的顺利进行,水整地过程目的是改良土壤,保证泥浆质软,泥不外露,并在水整地后期进行施肥。整地过程中,不乏土壤中含草较多的情况,应当采取药物封地灭草的方法。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两点,一点是肥水管理,另一点是病虫害管理。施肥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通常将人和牲畜的粪便作为水稻种植的基肥,将之与泥土混合均匀,之后再施加有机化肥,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养料;水稻的灌溉主要注意把控灌溉时间及灌溉水温即可,灌溉时间及水温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一般而言,水稻的灌溉时间控制在每年的7月下旬之前完成,水温控制在18℃左右,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且不影响产量。其次是病虫害管理,控制水稻的病虫害管理主要是采用预防结合的措施,早期进行水稻病虫的监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除虫除草是保证水稻产量的关键,应当结合农业推广技术做好控制预防工作,并采取适量农药治理。

三、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在初步的试行中,总结农业推广工作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传统生产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自身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和掌握较为缓慢。尤其是一些以来现代化设备,或是新型的种植技术,许多农民存在半信半疑的态度,不敢主动进行尝试,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也面临重重阻力;第二,国家虽然从宏观层面上制定了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但是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地方农技部门的宣传程度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仅仅停留在报纸、电视报道等层面上,没有在“田间地头”得到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也很难真正掌握农业生产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教育培训效果;第三,农技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基层农技部门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人才,加上服务意识缺乏,往往是被动的等农民上门询问,才给予技术指导,没有发挥应有的服务职能和主动性。

四、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科普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完善推广体系,做到基本的服务到位。增加农业技术的专业知识,引进农作物高产高质量的新技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人才的引进,政府加大投资,成立专门去田地里帮助农民实际解决问题的团队,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标准,逐渐解决农民的问题,如病虫害的问题。

2、提高农民的自我投入意识,创新农业技术机制农民对新技术的领悟能力较差,因此,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农业种植技术,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怎么解决,无从下手。与此同时,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就要具备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大各县政府,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及交流,同时设置竞争机制,实现不同地区的资源整合,做到不同地区相互竞争比拼,共同进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实落实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语:农业技术推广是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农民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业技术推广仍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作为农技推广人员,应当客观看待工作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通过转变服务态度和优化工作方式,为实现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动力,进而实现我国水稻的高质高产。

作者:于丽娟 单位:哈尔滨市香坊区农林水务畜牧兽医局

参考文献:

第4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论文关键词:安平县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晚播小麦是指播种比较晚,从播种至越冬,冬前积温低于420℃、冬前分蘖少或基本没有分蘖的小麦。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等原因,我县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晚播麦田,生产实践证明,通过选用适宜品种,增加播量、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晚播小麦也能获得高产。根据近几年对晚播小麦高产地块的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品种

实践证明,晚播小麦种植半冬性品种,阶段发育进程较快,营养生长时间短,灌浆强度提高,容易达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高产的目的。如:石新828、济麦22等品种。

2、施足底肥

由于晚播小麦前期苗小、苗弱、根少,不宜过早进行水肥管理等特点,因此,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施足底肥,以促进小麦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创高产。晚播小麦施肥要坚持平衡施肥的原则,实行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合理施肥。

(1)一般亩产550-600公斤的晚播麦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5%,速效氮60-80ppm,速效磷16-25ppm,速效钾120ppm以上的地力基础上,亩底施纯氮8-9公斤,五氧化二磷10-11公斤,氧化钾3-6公斤,硫酸锌1-2公斤。

(2)一般亩产500公斤的晚播麦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1.5%,速效氮50-70ppm,速效磷10-20ppm,速效钾100-130ppm的地力基础上,亩底施纯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氧化钾5-8公斤,硫酸锌1-2公斤。

(3)一般亩产450公斤的晚播麦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速效氮小于50ppm,速效磷小于10ppm,速效钾小于90 ppm的地力基础上,亩底施纯氮6.5-7公斤,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氧化钾4-6公斤,硫酸锌1-2公斤。

3、加大播种量

晚播小麦由于播种晚,冬前积温少,冬前分蘖少或无分蘖,春生分蘖虽然成穗率高,但单株分蘖显著减少农业论文,因此,加大播种量,依靠主茎成穗是晚播小麦增产的关键。应根据播期和品种的分蘖成穗率确定适宜的播量。一般在适宜播期后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播量0.5-1公斤。

4、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1)精细整地,足墒下种。精细整地不仅能给小麦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而且可以消灭杂草。对已连续旋耕三年以上的应深耕,耕深20-25cm。深耕或旋耕后要及时耙耱或镇压,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地表平整,力争小麦一播全苗。足墒下种是小麦苗全、苗匀、苗壮的关键环节,对晚播小麦保全苗,安全越冬极为重要中国。因此,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前带茬浇水或前茬收获后抓紧造墒及时耕耙保墒播种,如果抢墒播种,要立即浇蒙头水,待适墒时松土保墒,助苗出土。

(2)精细播种,适当浅播。在足墒的前提下,适当浅播是充分利用前期积温、减少种子养分消耗,达到早出苗、多发根、早生长、早分蘖的有效措施,一般播种深度以3-4cm为宜。小麦播前要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匀、苗壮。

5、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

(1)早春镇压锄划,促苗早发稳长。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返青期促进小麦早发快长关键是温度,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增温保墒,返青期不宜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麦苗生长。对整地质量差,地虚坷垃多,容易跑墒或墒情较差的麦田,返春期可进行镇压,压后浅锄,有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加分蘖的作用。

(2)抓好起身、拨节期肥水管理。小麦起身期是晚播麦管理的关键时期。一般晚播麦田追肥期以起身期为宜,追肥量亩追尿素20公斤或碳酸氢铵40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增生。对地力较高、群体充足的晚播麦田,春季第一次肥水可推迟到拨节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7.5-20公斤。

(3)加强后期管理,浇好孕穗水,开花灌浆水,搞好叶面喷肥。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浇水对保花增粒有显著作用;灌浆水,可以提高灌浆强度,并能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千粒重。应根据土壤墒情在孕穗期或开花期浇水。另外,在小麦籽粒灌浆期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尿素水溶液1-2次,以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提高灌浆速率,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

(4)综合防治病虫害。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中期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吸浆虫、麦叶峰等;后期防治重点是赤霉病、白粉病、麦蚜等。

第5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有机烟草;有机农业;品质;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7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63-0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obacco leaf production,with the method of organic production,key technologies were researched,according to the soil fertility,climatic conditions,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cropping system etc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utput,yield of organic ecology tobacco were relatively lower than conventionally grown tobacco smoke,but the aroma,oil enough,easy to bake.

Key words organic tobacco;organic agriculture;quality;application

有机烟叶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等物资,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生产的烟叶。烤烟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农作物,经加工后主要用来供人们吸食,安全性显得十分重要,使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烟叶的安全性,特别是在控烟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从源头开始提高烟叶生产的安全性更加迫切。近几年,各地在提高烟叶安全性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部分烟区开展了有机烟叶认证,但国家认监委自2012年3月开始,不再把烟叶列入认证目录,以前已经通过认证的到期不再进行再认证。针对这一情况,各产区不仅没有放松对有机烟叶生产的探索,而是更加重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潍坊烟区自2011年开始,借鉴有机农业技术,实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1 有机生态烟叶生产影响因素

1.1 品种

品种是有机烟叶生产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植烟区域气候、生态条件以及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有机烟叶生产要求等因素,选择种植品种。根据每个基地的土壤肥力、生态环境等合理搭配品种,种植NC55品种73.79 hm2,云烟87品种19.00 hm2,云烟97品种7.67 hm2,ZC-01品系13.33 hm2,NC102品种6.00 hm2,中烟100品种13.93 hm2。从不同品种生育期调查看,中烟100最长147 d,然后依次为NC55、NC102、ZC-01(最短129 d)。从植物学性状看,NC55腰鼓形,叶型长椭圆。叶色绿色,茎叶角度中等,主脉较细,生长势较弱;NC102腰鼓形,叶形长椭圆形,叶色绿色,叶面较平,茎叶角度中等,主脉较细,生长势较弱;ZC-01株式筒型,茎叶角度较大,节距较小,叶色绿,叶面较皱,厚度适中,主脉较粗,生长势强;中烟100筒形,叶色绿,茎叶角度大,主脉较粗,生长势较强。从经济性状看中烟100上等烟、产值最高,其他依次是NC55、NC102、ZC-01。

1.2 施肥

有机烟叶生产用肥全部采用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肥和矿物质肥料,严禁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有机肥全部作基肥,采用条施或大窝环施,施10.5 t/hm2。矿物质硝酸钾作追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移栽后8 d左右,按2%的浓度对水浇施(即1 kg硝酸钾对水49 kg),每株浇0.5 kg水;第2次在移栽后30 d左右,追施矿质硝酸钾450 kg/hm2(采用圈施),同时进行培土上厢,适当加淋洁净的沼液等1~2 次。

2 关键技术

2.1 选择地块

2.1.1 地块选择。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5084 的规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和 GB9137 的规定标准。

2.1.2 实施地点。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诸城市贾悦镇琅埠等14个农场为有机烟叶开发示范点,面积133.33 hm2,分布在全市5个产烟分公司,14个烟叶农场(植烟村),植烟户30个。其中诸城5个点、66.67 hm2,临朐3个点、26.67 hm2,安丘、昌乐、高密每个县市2个点,13.33 hm2。经检测14个点的土壤和水分全部符合有机产品生产标准要求。

2.2 培育有机无病育苗

严格按照有机烟叶育苗技术规范要求,专门购进裸种,实施与普通苗棚隔离、进行单独育苗。在育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防病消毒措施,使用武夷菌素、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各类病虫害;加强肥水调控,努力培育高茎壮苗,所育有机烟苗茎高平均达到12 cm左右,并且做到了茎秆粗壮,整齐无病虫害[1-3]。

2.3 精准施肥

有机烟田及其轮作地块禁止使用化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或使用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许可的品有机肥;钾肥、磷肥使用天然钾矿粉、磷矿粉。根据有机烟叶对肥料的需求和潍坊烟叶生产机械化较高的特点,经反复考查论证,联合生产厂家共同研发成功拥有知识产权的有机烟叶生产云涛有机专用肥,并顺利通过有机认证。该有机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0%、6.5%、0.5%,钾肥不足部分由天然硫酸钾镁补充[4]。在施肥方法上,进行了改进:一是根据实施方案和土壤检测结果要求,制订了到每个基地的有机烟叶施肥方案,统一使用当地生产的豆饼和云涛有机肥,施纯N 75~90 kg/hm2,氮磷钾比例1.0∶1.1∶2.0,全部肥料分基肥穴施、提苗肥和追肥3次使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二是按施用豆饼不少于375 kg/hm2的标准准备充足的有机肥,全部用有机认证的农宝营养胶发酵;三是高标准起垄、施肥。通过改造移栽机械,用于定点定量穴施有机肥料,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施肥质量;四是认真准备和使用移栽用提苗肥,移栽前按豆饼150 kg/hm2、有机肥150 kg/hm2、硫酸钾镁150 kg/hm2和鱼蛋白45 kg/hm2的比例进行搅拌发酵,移栽时将提苗肥全部离开烟株根系10 cm左右,并呈半圆型分布,既不烧苗,又保证了肥效;五是移栽还苗后,对小苗、弱苗实施肥水偏管,进一步提高了有机烟田整齐度。

2.4 大田移栽

有机烟田全部实行严格的定点定穴移栽,确保烟苗全部栽到施肥点附近;狠抓大苗深栽这一关键技术措施,努力解决高脚苗的问题,为培育烟株强大根系打好基础。

2.5 精细化管理

移栽结束后,立即投入有机烟叶大田管理工作,一是立即进行烟田中耕,提高地温,促进烟苗早发旺长。二是做好有机烟田及周边的卫生清理工作,人工清除杂草和各种废弃物。三是认真做好病虫害的有机防治工作,采取喷施生物杀虫药和波尔多液、人工捉除害虫以及使用黄板、太阳能杀虫灯和诱捕器等措施,对各类病虫害进行全方位防控,收到了良好效果,有机烟田病害发病很轻。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四是采取人工打顶和抹杈,禁止使用化学抑芽剂。

2.6 落实烤香技术

有机烟叶成熟后,进行人工采收,采收后的烟叶用麻片包被,防止外源污染,用专用车辆运至烤房处。使用有机烟叶专用烤房,采用密集烘烤增香技术,狠抓关键温湿度点控制,实现了有机烟叶烤干、烤黄、烤香。

2.7 烟叶存放、加工

使用专用麻片贮烟袋进行贮存保管,安全卫生储存;单独标记,单独存放、单独加工、单独交售、单独运输,杜绝烟叶受污染。

2.8 烟田清理

烟叶采收后,组织烟农及时连根拔除烟地内的烟杆,清除遗留在烟地内地膜和残叶等杂物,拔除的烟杆等及时运出烟田,并在烟田外集中处理,不能放在地埂或地边,以免造成病菌传播[5]。

2.9 烟叶收购、交接过程追踪

有机烟叶单独收购、单独调运、单独储存。烟叶标识须标注“有机烟叶、品种、产地”等。收购、仓储、运输过程中不得因烟叶包装物、收购场所、仓储环境、运输工具而使烟叶受污染。

2.10 烟叶收购

烟叶按照以村为单位在烟站交售烟叶,每一个村,一个代码。从村庄收购的每一批烟均打包并带有标签,标签上填写烟站、村庄代码、品种、等级、数量和收购日期,单收、单存、单放。

2.11 储运站接货

烟站烟包递交到储运站,在条码机内输入每个烟包标签上的信息,打印条码并将其贴在原有标签上。条码上信息包含县市、烟站、村庄、品种、等级、重量和收购日期。所有收购的烟包到储运站数据库中再分类和记录。

2.12 复烤加工

按照工业公司要求,进行复烤加工。条形码组成:烟包重量:50;县市代码:ZC代表诸城、LQ代表临朐、克米代表高密、AQ代表安丘、CL代表昌乐;烟站代码:01,02,…,20;村庄代码:V01,V02,…,V40;储运站接货日期:xxxx(月份及日期);等级:42个等级。

3 有机生态烟叶开发结果分析

3.1 生育期

从14个有机烟叶种植基地调查看,有机烟叶大田生育期略长于常规烟田3~5 d。

3.2 植物学性状

总体上看植物学性状,团棵前有机烟田烟株长势较弱,旺长至现蕾长势较强,与常规烟叶无明显差异。

3.3 农艺性状

有机烟田烟株株高低于常规烟田,叶数少于常规烟田,茎围、节距、腰叶长、宽均小于常规烟田。

3.4 主要病害

有机烟田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野火病、角斑病、病毒病发病率,均低于常规烟田。

3.5 原烟外观质量

总体上看,与常规烟叶比较有机烟叶颜色偏浅,结构疏松,身份薄至适中,色度较强,单叶重略低。

3.6 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结果

3.6.1 主要化学成分。从检测结果看,有机烟叶还原糖、总糖含量高于常规烟叶,两糖差小于常规烟叶;有机烟叶总氮含量低于常规烟叶;有机烟叶总氮含量低于常规烟叶;有机烟叶氧化钾含量高于常规烟叶。

3.6.2 烟叶内在质量。经农业部烟草农产品检测中心评吸,有机烟叶有机烟叶劲头适中,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至足,余味舒适,杂气较轻,刺激性微有,燃烧性较强,灰色灰白至白色。农残、重金属符合国家有机食品(无公害烟叶标准)要求。

3.7 烟叶经济性状

133.33 hm2有机烟田平均产量1 711.2 kg/hm2,比常规低10.52%;上中等烟91.67%;产值29 838.9元/hm2,比常规烟叶低3%。

4 参考文献

[1] 杜相革,王慧敏.有机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闫晓明.从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看安徽有机农业的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21-24.

[3] 周冀衡.构建中式卷烟优质特色烟叶原料保障体系是新形势下中国烟草的战略选择[J].中国烟草学报,2008,14(2):42-46.

第6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姬菇;农业数控智能化系统;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85-02

目前,我国的姬菇栽培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大棚栽培方式上,传统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设备简陋,受自然界影响很大,产品产量与质量均欠佳。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已开始姬菇的数控智能工厂化栽培[1]。根据姬菇的适宜生长条件,采用最优的环境控制模式,进行智能工厂化大批量栽培姬菇,不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全年可控、稳定的高效生产目标。与传统姬菇栽培方法相比,智能工厂化姬菇栽培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产量高且稳定。姬菇在环境可控的菇房生长,可不受季节影响。在人工控制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实现姬菇连续种植,解决传统种植因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夏季反季节栽培,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是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系统对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环境等参数进行监测,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每间菇房的环境因子参数,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机的电脑及用户手机上,并根据栽培者设置的参数范围值进行自动控制通风系统、空气加压高端加湿系统、智能空调等环境调节设备,即在设置的参数值最低值和最高值系统自动开启、暂停,将数据控制在设置的范围值内。实现全天候智能自动控制、节能新型组合式的栽培菇房[2-3]。

三是可进行远程监控。通过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进行数据传揄,使管理者可远程视频、手机监控及时了解、控制姬菇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在观察出现异常或参数出现偏差时予以排除和解决,实现精准化管理,充分发挥姬菇的产量潜能,确保姬菇产品的安全性与品质[4]。

四是数据自动采集并保存,查询方便。通过传感器,对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详细记录,方便查询各参数值。只需在查询对话界面上输入所要查询的日期与时间,便可根据需要选择查询的菇房名称进行查询。每个关键点都需要周期性的记录,可轻松下载文本资源,方便管理者作研究分析与总结。另外,姬菇生产管理过程需要建立产品溯源的数据档案管理,为产品问题的追溯管理提供方便的渠道。

五是监控系统直接参与农产品质量检测环节。姬菇栽培过程始终处于透明和可控的状态,保障了产品的质量。系统同时对姬菇鲜菇生产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全程记录,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实现产品的生产追溯,杜绝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污染,让老百姓能够吃得放心。

六是原料本地化,节约农业资源。一般使用农产品下脚料为原料袋栽,破解农业资源短缺的制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能够达到循环、高效、生态之目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开展利用农业数控智能化系统栽培姬菇的研究。根据姬菇的适宜生长条件,采用最优的环境控制模式,进行数控智能工厂化栽培姬菇,不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全年可控、稳定的高效生产目标。经过2年的试验探索,已初步掌握该系统的调控技术,对姬菇智能工厂化栽培的特点及实际运行模式实践摸索,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控和管理保温板房的姬菇鲜菇生产。笔者现将生产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场地选择

数控智能化菇房的建造选址都要求地面平坦开阔,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周围环境卫生,无废水、垃圾、污染源,并远离禽厂、垃圾站等不洁场地,生产水源符合饮用水生产标准。还应注意培养料预湿场地、发酵场地,应与菇房至少间隔100 m以上,中间有建筑物或绿化带作间隔,以防止发酵场的病虫害污染菇房。

2 保温板房(菇房)的建造

科学的建筑方式是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的首要前提。从菇房的基建开始,就要结合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三大要素。从保温方式与通风效果方面考虑,做到冬季升温、夏季降温。保温板房材料应尽可能采用热导系数小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少保温层的厚度,提高菇房内使用面积。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热导系数,热导系数愈小,其保温隔热的性能则愈好[5]。

3 菇房设备配置

菇房内配套安装智能化调控系统、制冷设备和空气加压高端雾化装置。购置移动式制冷设备,各菇房门口安装环境因子实时数据显示屏,并安装抽风机、送风机等基础设备。方便管理者准确掌握四大要素从而有机协调管理,解决了传统生产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4 姬菇菌袋的制作与菌丝培养

姬菇栽培主要采用袋料栽培方式,使用配方为棉籽壳50%、玉米芯(桑枝)40.2%、玉米粉5%、石灰3%、石膏1%、磷肥0.5%、防腐剂0.3%(采用23 cm×36 cm×0.05 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0.75~0.85 kg)。常压灭菌6 h,冷却后接种,菇房要求提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以防止杂菌感染。接种后,将菌袋层叠摆放方式整齐叠放于菇房内的铁架上,置25 ℃的培养室内培养。

5 利用农业数控智能化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控和管理姬菇的鲜菇生产

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进行姬菇鲜菇生产管理。姬菇出菇环境采用数字化智能系统进行在线监测和人工调控,以便于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5.1 温度管理

由于数控智能化菇房不受季节限制,栽培者可根据需要的出菇时间,合理安排制作姬菇出菇菌袋(菌丝长满袋一般在25 d左右)。待菌丝长满后就可进入管理阶段。为探索到姬菇的最佳出菇温度范围值,笔者进行了多次出菇温度范围的处理,结果表明:设置温度范围太低,菇体生长发育慢并且浪费能源;设置温度范围过高,菌盖颜色会变浅,形状扭曲成喇叭花状,影响品质等级。结合高产、优质和节能等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将温度范围在智能专家系统上设定值为18~22 ℃,最能体现产品价值。

5.2 湿度管理

在专家系统上设置好相应的湿度参数范围值后,该系统则根据这个范围值进行智能控制。低于范围值时自动开启雾化加湿系统,达到范围值最高点时则雾化加湿系统自动停止。雾化加湿与传统的人工水管喷水相比较,前者加湿为迷雾小颗粒状水,自动补充湿度,更满足姬菇生长需要。首先,菇房的水分管理要根据菇房的保湿性能和外界气候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有空气交换设备,有一定程度影响)。如果菇房内空气湿度设置不合理,太低或者太高会造成姬菇偏干或偏湿,影响菇质及产量,所以菇体水分把握是关键。经过多次试验,将菇房内空气湿度值设置在86%~95%之间最为合适,菇面湿润而保持合适水分。此外,要根据姬菇子实体发育期设置不同湿度值管理,催蕾期只要保持出菇口料面湿润为宜,转潮期养菌湿度要控制在80%以下。

5.3 换气管理

姬菇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即二氧化碳浓度不可过高。如果菇房内通气不良,二氧化碳过高很容易导致菇柄过长甚至长畸形菇,每潮菇的出菇旺季需要大量换气,因此在出菇期间结合湿度管理,将二氧化碳浓度设置在600~900 mg/kg之间为宜。

5.4 光线管理

菇房内的光线不能太明亮,出菇期间需要有适当、适量的散射光即可,以能看清报纸为度。

6 病虫害防治

姬菇菌丝培养阶段,常见的杂菌有绿色木霉、青霉、毛霉和红色链孢霉等,发现后应及时处理。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杂菌是粘菌,发现后应及时将染有粘菌的菌袋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加强菇房内的通风换气量。虫害主要有菇蝇和蚤蝇,可使用振频式诱虫灯,利用物理诱杀的方法扑杀害虫。

7 采收与产量

姬菇子实体成熟的标志为菌盖长至2~3 cm、菌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采收要及时,要保证菇体完整。整个栽培周期需要3~4个月,产量主要集中在第1、2、3潮,每采完1潮菇后应停水进入菌丝恢复期2~3 d,再进入加湿管理,每潮菇转潮需要5~12 d。从201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至今,利用数控智能系统共进行了6批姬菇生产管理试验,每批试验制作菌袋6 000袋,平均单产可在0.60~0.85 kg之间,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8 结语

姬菇数控智能工厂化栽培是现代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季节性生产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科研手段的不断完善,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更多食用菌品种的开发与研究,加快农业食用菌数控智能工厂化的发展进程。

9 参考文献

[1] 梁晋谊,成传荣,许克勇,等.灵芝的工厂化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5(3):30-31.

[2] 高学敏,胡永光,堀部和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环境控制模拟模型[J].中国食用菌,2004(2):22-24.

[3] 周欢,黄立平,詹锦川,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J].安徽农业科学,2005(6):1067-1068.

第7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用养平衡

1要强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性工作

1.1要摸清耕地地力失衡的状况。普查表明,全区一类耕地24万余亩,占总面积的1/4强,二类耕地40余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2,三类及四类耕地20余万亩,占总面积1/4弱;土壤分为9个土类、28个土种及亚种,水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部分土壤的潜育化相对严重。土壤有机质降低表明土壤存在退化的趋势。

1.2 要破解传统施肥方式的制约瓶颈。 农民的施肥观念和接受程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习惯施肥甚至盲目施肥的现象还很严重。一是一直存在重施氮肥、轻磷钾肥的现象,虽然肥料投入增加而效果不佳;二是存在重化肥轻农家肥的现象,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而有机质含量减少;三是存在重氮磷钾肥轻微量元素肥的现象,解决这些制约还需要更为广泛的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

1.3 要化解集约化程度不高的根本性矛盾。 近20年来,千家万户种田,受到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制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难度增加。有的地方一提及测土施肥,就感到束手无策。取谁家的土样?配方能开给哪一块地?100亩取一个样有没有代表性?多取样又会造成难以承受的经济成本。与之对应的是,自2006年以来,全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230余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在区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推进集约化生产规模扩张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农业集约化种植面积达到30余万亩,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的规模化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1.4还要解除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的限制。 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配合。最理想的当然是农业技术人员教会农民如何采集土样,采样后送到有关化验室。分析结果出来后,再告诉农民施肥配方,指导他们购买和使用配方肥。这样,测土配方的社会根基才会稳固,测土配方施肥的国家行动才能长期进行下去。可是,现状是我国的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缺乏科学施肥的理念,更加难的是农村中有头脑的文化高的人都进城打工去了,留下的多半是科盲,向这些人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困难很大,投入惊人,收效甚微,严重制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应用。

2在技术应用成本较高的形势下另辟蹊径

2.1 健全基层测土配方的体系建设。2006年以来,黄陂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率先在全省建设完成区县级具有先进水准的测土化验实验室。几年来区土肥站以无偿为农业开发企业、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技术服务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测土和实施配方施肥。测土配方体系的完善为在全区范围内快速、准确的开展土样监测提供了便利,大大节约了测土成本和周期,为企业、农户、案件查处适时准确地提供科学依据。

2.2 疏通技术应用服务的市场渠道。由于测土配方肥生产和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配方、试验、技术指导、肥料生产加工等环节,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又具有明显的经营性。因此我们通过积极密切肥料企业与农业部门的广泛合作,使肥料生产和经销的肥料品种结构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要求。几年来区土肥站与省内外多家配方肥企业对接合作,成功开展水稻、油菜、蔬菜、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的多项测土配方施肥合作服务。

2.3有效降低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成本。 我国目前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够完善,农民难以接受。我国农民习惯于接受“傻瓜”技术、“傻瓜”肥料,只有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集成,农民一看就明白,一讲就会用,这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才可能迅速进入千家万户,落到实处。特别是近几年我们从降低物化集成的成本的角度入手,采取物化集成技术与物化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使测土配方施肥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3农业快速发展要与耕地地力保持相适应

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耕地面积离国家规定的红线越来越近,提高粮食及其他作物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推广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肥地力,协调土壤、肥料、作物三者的关系,不断提高土肥水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才能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1 协调农业生产发展与养地之间的矛盾。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发展循农业的方向,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不仅能减少化肥施用量,更重要的是优化了我国农民肥料施用结构,通过“一增一减”,即增加有机肥,减少不合理不科学的化肥施用,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提高耕地土壤肥力,而且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此外,测土配方施肥可节省农民配肥施肥用工每亩2—3个,有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

3.2 平衡综合产能与需求剧增之间的矛盾。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使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尽可能多地被植物吸收。尽可能减少在环境中的滞留,才能够使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肥料利用率不断提高,肥料用量则将在现有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并平衡土壤养分的投入和支出,维持土壤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实践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习惯施肥,一般节约氮肥10-20%左右,在稳定土壤综合产能的基础也明显降低施肥的各项成本。

4以标准化生产为导向深化配方施肥的应用

农作物养分不平衡不仅会导致多种病害的发生,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与农民施肥不当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过量偏施氮素化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蔓延。以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为导向,在正确的指导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有效协调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促进农产品营养品质的形成,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多种病害,并减少使用农药,从而节省农药,减少病虫害防治费用,减轻农药污染,提升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作者简介:

梅建幸,男,(1972.8-),华中农业大学农学本科学历,武汉市黄陂区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高级农艺师

梅兰芝,女,武汉市黄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李彩红,女,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

李卫红,女,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

第8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川东北地区;技术推广

水稻是我国农业种植栽培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我国种植区域广阔,是我国农业的一项重头戏,水稻栽培技术的高低和优劣关乎水稻种植户的直接经济利益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但不同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川东北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例,说明了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地区差异

地域不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着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应该充分尊重地区差异,根据本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让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情况,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由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适用和推广有很强的地域性,本文试以研究川东北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样本,有针对性地对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提供一个样本,以更好地促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这一类研究的发展,提高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稻农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川东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和地理条件复杂,主要有丘陵、山地、河谷平坝,地形多样,气候条件也复杂多变。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多在沿河谷两岸和浅秋地带。由于丘陵地区种植面积的限制,水稻种植的田块就比平原地区更小且较为分散,水稻种植的区域呈片状分布,加之受丘陵地区地形特点的影响,每一块水稻种植区田块的海拔和水源条件、土壤肥力和光照以及道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水稻种植作业增加了难度,因难以实行机械化操作而加大了水稻种植的工作量,因此,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的种植仍然没有实现机械化,仍以人工为主,多以手工移栽的方法来种植。

2 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平的必要性

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当地农业的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改善稻农的生活质量,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整个国家来说,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能够保证我国水稻的供给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减少对外国水稻进口的依赖,这对于保证我国内地水稻市场的正常供应和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改善当地稻农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水平,实现农村地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3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推广

对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以分为2个方面来共同推进,即从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自身这两个方面出发来探讨如何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首先,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要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地的历史传统做法,进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分析,做好推广前期的规划和引导,以发挥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当地农户服务。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做法都对是否高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于水稻种植中的每个环节(如品种选择、育苗、整田、播种、栽植和施肥等)都要做好指导和技术推广。在川东北地区,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时要推广农民易于接受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再对水稻种植户的田间管理进行指导。由于川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因而在水稻生产中要特别注意早春要预防“倒春寒”、夏季防“夏旱”和“伏旱”,因此,在生产上要适时早播种,一般以选择寒尾时机为宜,要对农户在耕作中遇到的烂种、稻苗枯死、病虫害防治等水稻种植问题进行技术培训,以促进水稻种植户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

其次,提高农户自身的水稻栽培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水稻高产技术的推广受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较大,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往往更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栽培和种植效益,从而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农户的经济状况。因此,要想提高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规模和效益,就必须全面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户的文化水平和水稻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为此,应努力提高水稻种植户的科学文化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有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意愿,这样就能够有利于水稻栽培高产技术的全面推广,从而促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有效和顺利施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重视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根据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差异来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此,需要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和水稻种植户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做好水稻的具体种植,以促进当地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和华伟,余少洪,张小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1(08).

第9篇:农业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作物栽培;发展方向;精简定量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物栽培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非常强的技术型和实践性,同时也综合了许多方面的知识。要充分的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只有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使相应的作物品种发挥其最大的优良特性。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经济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国家逐渐的强调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作物栽培技术就应当朝着这个理念出发,以不断的保证作物的高产高质。因此,只有有效的明确了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够实现作物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1 精确定量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发展

精确定量轻简化技术是目前新出现的一种技术,主要使用精确定量和轻简化两方面的技术来获得栽培技术方面的不断优化,最终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1]。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所确定的主要是将栽培过程作为一项工程技术来对待,其所涉及的方位包含作物生育的各个过程,尤为重要的是每一项所涉及到的技术都有相应的原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轻简化栽培技术主要是将相关的技术操作过程简化,主要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不断的改进作物的生产,实现高产又高质的目标。轻简化栽培技术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作物少免耕技术和水稻抛秧技术,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这两方面的技术,是非常的有利于作物生产过程的简化和质量的提高的。

因此,作物栽培技术应当不断的朝着精确定量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方向发展,并在今后的作物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加大这种技术的使用范围,以最终实现作物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2 农业机械化在作物栽培技术上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将逐渐的发生改变,许多农业机械设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我国目前农村的现状是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而老年人却逐渐的增多,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要求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量,而只有不断的提高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才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农业机械化的相关设备,主要涉及的就是深松耕翻联合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和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等。因此,我国的作物栽培技术将会逐渐的朝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现代机械化的水平。

3 作物信息数字化栽培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21世纪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都是非常的先进和前卫的。而作物生产采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栽培管理上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较好的推进作物栽培技术走上智能化、定量化的道路。信息技术所涉及到的技术包含比较多的内容,比如自动监测、知识工程和网络通讯等方面。今后作物栽培技术在这方面的发展将会逐渐的走上生产过程不断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道路,作物管理也将获得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同时,随着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栽培技术在综合性管理系统的建设上也将走上一个独立、快速的发展方向,农作物包括预测、设计和控制等内容在内的技术都将逐渐的建立起来,并相应的走上一个完善的过程。

4 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的作物栽培技术

受到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式变得越来越紧张。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增长,逐渐的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就要求需要更多的物质来满足[3]。而农作物作为人们生存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人们生活的提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由于城市化等因素的存在,逐渐的减少,越来越无法满足农作物生产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作物栽培技术只有采用现代化的栽培方式,以高产为主要的发展目标,才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求。

5 结语

总之,作物栽培技术只有不断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但是,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除了依靠技术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国家加大政策和资金上的投入,以充分的确保新技术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先进作物栽培技术的使用,新理念、新思想的形成,必将对农作物的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将在我国相关人员的带动下,走上一个高效、快速的发展路子。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