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病防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真武山社区服务中心的397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1例,女性196例,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65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2±3.1岁。
1.2 方法
积极组织健康宣教以及防控活动,耐心介绍慢性病相关知识以及疾病防控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分析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体化的病情防控方案。
1.2.1 病情观察
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在病情观察中做到耐心细心。尤其是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疾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推测影响患者健康状况以及诱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落实到护理实践中。
1.2.2 心理护理
慢性病由于病程长,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重点关注有严重消极心理的患者,社区医护工作者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也可以邀请病情控制良好的病友与其交流,分享经验,减轻患者的压力,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介绍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患者慢性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诱因,教会患者注意监测并观察慢性病常见急慢性并发症,并及时做好相应处理。强调慢性病患者在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如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循低盐饮食的原则,保持情绪稳定;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此外,社区医护必须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2.4 自我管理的指导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详细讲述监测血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饥饿感等不适感,建议立即测量血糖情况。让患者复述注意要点,确保患者理解相关知识。
1.2.5 干预后处理
对研究对象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再次进行体检,指标主要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血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比较干预前后体格检查、生化等指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使用SPSS18.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P
2 结果
由表1可知,干预后在研究对象BMI、腰围、血压等指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在慢性病发生、发展、病变等全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慢性的发展,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锋,王培玉,高文斌,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110-113.
[2]徐绍娟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刘凤娟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中国社区医师 2012,14(27) 319,321
[3]占玉芬,陈伟高,阮世颖,等.乡镇社区居民慢性病现况及其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相关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9):3453-3456.
【摘要】目的: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控制能力方面探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方法:对国内慢病的现状、发展趋势、预防措施以及控制能力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环境污染,实施行为等综合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和控制能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是目前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每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0%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1]。慢病的病程非常漫长,一朝得病,疾病与治疗往往伴随终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全民的健康水平,也大大降低了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对因慢病致残的患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同时减少了劳动力,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区健康中心以及全民共同努力。
1 国内慢病的现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的中国慢性病报告,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而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近600万人,占82%。慢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其中,慢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250万,占34%;癌症死亡人数140万,占19.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死亡128万,占17.6%。更为糟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慢病的了解和认知水平还很低。在我国慢病控制的总体水平还处在非常低下的水平,再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亿,老年人发病率一般比年轻人要高出3~4倍,更增加了慢病发生的概率。
2 国内慢病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病,在城市居民中,占死亡人数比例最大的是脑血管疾病,第二为恶性肿瘤,第三为心血管疾病。在农村,居第一位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其次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近十年来,城市里“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数不断升高,肥胖与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增加,约占10%以上。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成为成年时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隐患。20世纪80年代以前,糖尿病的患病率不足2%,现已上升到4.6%,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有4000万人以上,并且还呈上升趋势。
3 慢病人数急增的原因
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等,均是引发慢病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人体长时间吸收低剂量毒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当达到一定的阈值剂量时才可能启动病理变化过程,从而发病[2]。
4 预防和控制能力
4.1 预防措施:治疗的目的是对症治疗,对慢病来讲,目前的医学科技技水平还不能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减慢、延缓病程的进展,预防因慢病而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维持健康的四大要素为科学的膳食结构、必要的体育锻炼、戒除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和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膳食和必要的锻炼是健康的基础,戒除不良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乐观的心态是健康的核心。在预防措施上当以这四点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首先控制盐与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其次是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因为慢病往往有一段漫长的发病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所以给预防慢性病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所谓慢性病的防治,就是减慢病程的进展。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对人们行为方式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主要手段。
4.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慢病的控制: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的体现是全民健康教育水平和卫生保健水平,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要求是:各成员国用在本世纪初采取的对待传染病相类似的姿态对待慢病的预防与控制, 促进多数成员国采取行动,共同进行慢病的预防与控制, 改变全人类的健康状况。我国的慢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起步较早,早在 “七.五”期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就开展了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社区干预。到“八•五”期间又将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年来,随着社区工作的逐渐深入,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逐步普及了高血压、糖尿病的监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居民改善不良生活方式[3] 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组织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等。在慢病研究项目上,我国与国际上同类研究项目相比,效果更好, 可能与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人群顺应性等因素有关, 也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关。卫生部还下发了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方案》、《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手册》等纲领性文件, 对慢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国家出台了全国从五月一日起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明文规定,实施对不良行为的政府干预。
综上所述,慢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人群中慢病的发生和变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很难通过数年预使人群发生疾病和死亡发生改变, 但通过有效干预可在短期内看到政策、环境和行为的改变。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已开始实施一些计划, 但像我国这样进行综合干预计划的例子很少。我国是在亚洲开展干预计划进展突出的国家,并且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白雅敏,周敏茹,陈波.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基本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2(15):3-6
[2] 孙汝,蒋志群,陈大灵.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必要性和卫生防疫机构参与的可行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05):229-230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病”综合防治方案的实施,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治网络。通过开展“三病”的筛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居民“三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二)具体目标
1.以乡镇为单位,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率分别≥8%、1.5%,社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压率≥95%;患者规范管理率均≥60%;服药率≥60%;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均≥30%;常住人群健康教育覆盖率≥95%、健康知识知晓率≥70%。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2‰,规范管理率≥60%,逐步降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
2.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综合防治组织机构,对每位“三病”患者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个性化干预治疗方案,实现档案动态信息化。
3.对常住人口“三病”患者实行国家基本药物范围内的药品免费配送治疗。
4.建立完善“三病”综合防治长效运转机制。
二、实施步骤
(一)调研访谈,摸清基数(3月1日至3月31日)
1.组织调研组走镇下村,深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恳谈、群众走访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城乡居民对健康的需求,明确项目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2.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掌握已知的“三病”患者数量及分布。
3.召开“三病”防治专家技术论证会,确定治疗方案及年经费数额。
(二)完善组织,制定方案(4月1日至4月27日)
1.县政府成立“三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治项目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设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2.卫生部门建立专家指导组(邀请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家参与)、质量控制组、宣传报道组、检查督导组等小组。
3.组建14支诊疗团队。每支诊疗团队由市级心脑血管临床专家、内分泌临床专家各1名,县级相应临床医生各1-2名组成,疾控人员、责任医生、联络员全程参与。同时,组建1-2支精神病临床专家组,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治。
4.组织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综合防治项目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工作职责。
(三)广泛动员,全员参与(4月28日至5月10日)
召开全县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建立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的运转机制。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四)落实措施,精细管理(5月11日至10月)
1.采购配置国家基本药物范围内的药品及血糖测量仪、试剂等物资。
2.建立县“三病”信息管理平台,分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扩大发现“三病”患者人群,对已掌握的“三病”患者由诊疗团队进行复诊核查,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
3.社区责任医生对现场复诊排查后的“三病”管理对象根据新的分级管理规定,规范开展定期随访工作,并及时将每次随访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4.专家指导组开展巡回指导、随访质量控制、患者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指导等。
5.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6.通过讲座、健康俱乐部、走村入户宣传等健康教育形式,积极开展非药物干预。
三、保障机制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病”综合防治项目是惠及我县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今后几年的卫生重点工作,各单位务必提高认识,按照县政府《关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县公共卫生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本方案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正常有序开展。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和慢性病预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引导群众养成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县发改局: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纳入县“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督促落实,确保乡镇卫生服务站建设适应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需要。
县公安局:重点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把加强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依法做好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会同民政局等部门做好流散在社会上的精神病人的处置工作。
县民政局:建立健全慢性病、精神病患者救助制度,将慢性病、精神病困难户纳入低保。研究制定精神疾病患者、特困慢性病患者医疗救助政策;组织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使病人通过生产自救,改善生活质量。
县财政局:负责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财政投入机制,及时落实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精神病人服药治疗补助所需资金;配合卫生部门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考核工作,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县人劳社保局:研究制定加强慢性病、精神病防治技术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保持队伍稳定,扩大队伍规模;研究解决提高城镇参保人员的慢性病、重点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创造或提供就业条件和场所。
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提高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开展项目培训、指导;负责项目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公示及奖惩等制度。
县残联:维护精神残疾者的合法权益,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采取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推行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服务,提高康复质量,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县慈善总会:制定慈善救助方案,落实精神病人服药治疗补助所需资金,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性精神残疾人的慈善救助。
各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三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重视、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三病”患者的筛选和管理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网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健全并规范公共卫生专干和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加强对村社区的督导,强化组织、宣传和指导,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机制,确保实效
1.定期组织对各乡镇项目实施进度和工作质量进行督导控制,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保证工作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11例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为颅内积气7例,血肿复发1例,继发性颅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4%,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治愈率高,但并发症并不少见,对并发症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多发的外伤性的颅内血肿,其发病率占颅内血肿的10%,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好的方法是钻孔引流术[1],但其也有感染、脑损伤、颅内出血、血肿引流不畅、血肿复发、张力性气颅、脑脊液漏、癫痫发作、偏瘫加重等并发症。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47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钻孔引流术治疗,11例出现并发症,现将并发症的防治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7例,男42例,女5例,年龄61岁~82岁,平均年龄71岁。有明确外伤史的32例,外伤距手术时间1~2.5个月。合并有糖尿病史3例,有高血压病史8例。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组病例有头晕或头痛42例,一侧肢体麻木或偏瘫31例,智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24例。
1.3 辅助检查 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证实,单侧血肿者43例,双侧血肿者4例,CT显示等密度10例,混杂密度2例,低密度35例,脑中线结构偏移0.5~1.5cm。
1.4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病例均行颅骨钻孔外引流术。手术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要求采用局麻或全麻。钻一孔的位置一般在血肿最厚的平面,在血肿后极的前1~2cm,如需二孔则前孔在血肿前极后1~2cm。做一长约4~5cm切口,钻孔处,骨孔直径约1.5cm,骨腊涂抹于骨缘止血,电灼硬脑膜,十字切开硬脑膜并悬掉硬脑膜。可见暗红色液体流出,置管于血肿腔中,深至血肿最低位,用明胶海锦堵塞骨孔,缓慢放出淤血,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到冲洗的液体基本清亮为止。将等量生理盐水冲填血肿腔,将引流管从头皮打孔引出并妥善固定于头皮上,全层缝合头皮,术后置头低脚高位,不使用脱水剂,用增加补液和多饮水的方法增加体液量,使脑组织复张。引流管放置2~5d后拔除,术后1~2d行颅脑CT检查,术后5~7d再行颅脑CT检查。
2 结 果
全组病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4%,出现颅内积气7例,其中张力性气颅1例,血肿复发1例,继发性颅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1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
3 讨 论
目前公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好的方法是钻孔引流术[1],采用单孔抑或是双孔钻颅血肿引流术,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血肿的CT影像学特征区别对待[1]。
3.1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颅内积气量少,通过调节及引流管位置,大多能排出,或拔管后2周内自行吸收。如颅内积气量多,引起颅高压或脑受压,则为张力性气颅。本组病例通过术后复查颅脑CT发现颅内积气7例,其中发生张力性气颅1例,术后1天开始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复查头颅CT发现额、颞、顶部颅内大量积气,中线结构向对侧偏移超过1.5cm,通过再手术引流后好转。引起张力性气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肿引流后颅内压力下降,受压脑组织尚未膨胀复位,空气进入血肿腔,加上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术中未能排气所致。
预防的方法主要是:作一孔钻孔引流时,注意,将血肿最厚处置于最高位,钻孔切开硬脑膜置管时及时用棉片明胶海绵堵塞骨孔,放淤血时不可过快,置管后将近等量盐水充填血肿腔,严密缝合头皮,术后更换引流袋时,操作过程中应先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血肿腔。国内有作者[3]提出使用 “T” 型管代替普通硅胶管进行引流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但因例数太 少,有待 进一 步 研究。另一方法是作二孔引流,一孔在血肿最低位引流血肿等液体,第二孔在血肿高位便于术中排气或引流气体。
3.2 继发性颅内血肿 本组共2例,其中1例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引起硬膜外血肿的原因有: (1)血肿液清除太快,颅内压骤降,硬脑膜塌陷,致使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小血管撕裂而引起硬膜外血肿。(2)术中操作不当,人为引起硬脑膜剥离出血。引起硬膜下血肿的原因主要有: 手术切口止血不彻底,经颅骨钻孔渗入,骨孔未用明胶海绵堵塞。
预防方法:(1)切口止血要彻底,钻孔时颅骨孔应以直径1.5cm左右为宜,骨腊止血时避免引起硬脑膜剥离,必要时悬掉硬脑膜。(2)术中应缓慢放出硬膜下血液,以防颅内压骤降而导致颅内出血。(3)选择的引流管粗细和软硬度应适宜。术后复查颅脑CT如发现继发性颅内血肿,应根据血肿大小和脑组织受压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本组术后2例颅内血肿,血肿量小,均行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3.3 血肿复发 本组发生1例,患者年龄74岁,脑萎缩明显,血肿大,包膜厚。在术后3个月后复发。入院后再行钻孔引流术,未再复发。常见的复发原因是有:老年病人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腔不能闭合,血肿腔内有血凝块未能彻底清除;新出血而致血肿复发。预防措施: (1)术中务求冲洗干净,操作轻柔、细致,冲洗缓慢以免损伤内膜。(2)术后应用止血剂,特别是对凝血功能下降患者应予输血,延长应用止血剂时间。 (3)术后大量输低渗或等渗液以利于脑复张或腰穿注射生理盐水,促进血肿腔尽快闭合[4]。对复发性血肿处理可再次钻孔冲洗引流术或者开颅切除包膜,我们考虑患者年龄大,全身脑功能减退,耐受力差,钻孔引流风险小,于原切口,原骨孔切开冲洗引流,术后随访未再复发。
3.4 脑脊液漏 本组共发生1例,表现为术后引流量每天在150~300ml,引流液越来越清亮,性质如脑脊液。发生原因可能为放置引流管时损伤蛛网膜,使蛛网膜下腔与血肿腔相通[5],如术后发现引流量每天>200ml,应考虑脑脊液漏。处理方法有: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蛛网膜;将引流袋床头抬高约15cm,以免脑脊液流失过多造成颅内压过低,只要颜色逐日变淡,术后5d拔出引流管,以免置管太久造成颅内感染,拔管时引流管切口处加缝两针。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公认治疗慢性硬膜下最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但并发症并不少见,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3.4%,对并发症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
[2] 孙翔宇.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08;10(2):36-37.
[3] 刘志坚,周国林,王小东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的改进[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8):487.
健康是金,预防是福。2009年4月,我国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有一个重要理念“无病为上”,强调疾病的预防、控制。这与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强调的“上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
“健康是为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保障人们的健康权,是重大的民生话题,也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2009年12月,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河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国华为我们解读了“无病为上”这一医改新理念。
记者: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出台了新医改方案。我们注意到,这次新医改把“无病为上”作为一个重要理念提出。那么,您认为这一理念出现在新医改中的意义何在?请谈谈您对“无病为上”理念的理解。
刘国华:健康在于防治。今天,我们提出的“无病为上”理念,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上医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思想,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最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也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疾病预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投入的经费呈大量增长态势。这是新医改提出“无病为上”理念的社会背景。
新医改方案明确的“五项重点改革”、8500亿的总量投入中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疾病预防控制密不可分。另外,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都是贯彻“无病为上”理念的体现。
记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重大疾病防控机构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执行者、拟定者,在落实“无病为上”理念,在全面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保障人们的健康权方面有什么举措?
刘国华:在“无病为上”理念的落实上,作为疾病防控部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措施较多,如预防接种,能大幅度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仅从乙肝疫苗接种资料显示,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河南省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由11.1%下降到3.4%;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有一个较长的隐性发展期,在发生、发展期几乎没有症状,症状显现时就医,疾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这些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在试点地区进行行为干预等,取得了可喜成绩。
另外,疾病防控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2009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制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推动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的缩小,疾病防控部门应尽可能发挥自身作用。
记者:据统计,慢性病治疗占用了我国大量的医疗资源,那么,在慢性病防治上,您对公众和政府有什么好的建议?今后,在常规体检中是否会增加对慢性病的筛查,或者会采取什么别的措施?
刘国华: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导疾病,这对疾病防控部门、政府及个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疾病防控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一是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变职能,真正体现其“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功能,发挥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具体实施作用;二是加强疾病监测,跟踪了解慢性病发病动态,指导公众预防控制;三是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当然,各级政府也应强化对慢性病的防治投入、健全各部门协调机制等,这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的基础。同时,各地应开展慢性病普查或筛查工作,在当前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全民或职工体检,做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重视健康体检,防病于未然,已经成为21世纪健康新理念。对于公众,应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等防止或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慢性病;及时治疗,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新医改中,启动了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直接定位于城乡居民,其中有4项(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与慢性病防治有关,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记者:新医改方案强调疾病防控,就是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后将要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面对新的形势,河南省疾控中心有哪些应对措施?当前,河南省疾控中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刘国华:当前一个阶段,河南省疾控中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抓好一个基础、突出三个重点”,即以免疫预防与规划全面实施为基础,突出社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理,突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以及突出推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考核,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围绕这一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防治措施,预防控制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国家赋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就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这就决定了各级疾控机构必须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是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切实贯彻落实新医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要求负有重要职责。
卫生部印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规划》明确要求,将梅毒治疗用药列入报销基本用药名录,从政策上保证梅毒患者诊疗费用报销。
曾被消灭的古老性病梅毒,20世纪80年代重新出现,蔓延至全国,近10年传播明显加剧。全国疫情信息系统报告数据显示,1999年共报告梅毒病例80406例,2009年共报告梅毒病例327433例,发病率年均增长14.3%。2006年梅毒发病数首次跃居全国甲乙类报告传染病种的第四位,2009年梅毒发病人数名列第三。
对此,该《规划》提出梅毒防控目标:5年有效遏制发病激增,10年逆转疫情上升趋势。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梅毒患者在具有梅毒确证检测和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诊疗服务和随访,其病情被保密,医药费用能报销,就不会再“病急乱投医”。同时,医生应主动建议就诊的疑似梅毒患者接受检测,并提供检测前咨询,解释检测和规范治疗的意义,并在医疗过程中对梅毒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药品安全拟建“黑名单”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就《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拟建立药品安全“黑名单”,公布严重违法单位及其责任人员的有关信息。
建立药品安全“黑名单”,主要是针对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严重违法行为,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为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行业禁止和行为限制的规定,强化退出机制,保障处罚有效实施,维护执法严肃性的一项积极探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力求通过打击个别严重违法者,对违法行为予以警示和震慑,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受到行政处罚的严重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纳入“黑名单”的八种情形,包括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人员,也应当纳入“黑名单”。
慢性病致死占总死亡的85%
目前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介绍,当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关键词】慢性病;防制;措施;问题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3-02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是影响劳动力的主要疾病,是居民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因素,对劳动力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从基层着手做好慢性病防制工作,有效预防控制慢性病已迫在眉睫。
1东至县慢性病防制措施
1.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首先要认识到慢性病发生与流行是富裕了的人们缺乏预防与保健知识,进而受到不健康潮流的误导而采取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而产生的恶果。其次要转变预防观念,充分认识慢性病对人类的危害性,把慢性病作为新型流行性疾病进行预防。象预防传染病一样,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慢性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病因,以制定防制策略,控制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1.2加强领导坚持改革,加强慢性病防治的机构建设;慢性病防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行政领导的观念更新和高度重视,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单靠卫生部门少数医务人员孤军奋战,则控制慢性病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空想。
1.3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增进健康的目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钠摄入过多、钾摄入过低、精神紧张、体力活动少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吸烟和不合理的膳食。
当今世界已把吸烟同癌症、艾滋病一起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敌人。我国是一个吸烟的“超级大国”,被动吸烟也相当严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青少年吸烟率日渐增高。到2025年,预计我国每年将有200万人因吸烟而过早死亡。
不平衡的膳食是慢性病的病因之一。WHO专家委员会指出:“在很多国家,脑血管疾患、心血管疾患、恶性肿瘤、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骨关节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与膳食中动物性食品过多,纯糖多,复合碳水化合物少,膳食纤维少有关。我国营养学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调查,并参考国外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膳食中各类食物的供给量(按一年计),即:粮食130kg,肉24kg,蔬菜120kg,薯类36kg,水果18kg,糖6kg,鱼贝类12kg,食用油6kg,奶类18kg,蛋类12kg.保持上述比例,是我国人民防治慢性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1.4以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的干预策略: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战略决策。
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传播媒介来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并激励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强调的核心问题是行为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把健康知识教给群众。事实说明,人们的健康知识越多,其健康意识也越浓,健康需求也越迫切和强烈。健康知识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显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有力武器。
健康教育既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播,又强调行为的改变。健康知识的传播是改变行为的基础和前提,而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培养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则是健康知识传播的延伸和发展;把健康知识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则是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和追求的目标。
1.5依靠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我县,医疗预防保健网已遍布各乡镇,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慢性病防治中,无论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还是三级预防都必须紧紧依靠三级网络,发挥其在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措施的实施、信息管理、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作用。
2东至县慢性病防制存在的问题
2.1重视不足长期以来,一谈起传染病,人人都觉得可怕,但谈到慢性病,似乎觉得于己无关,孰不知,慢性病已在悄悄的接近每个人,严重威胁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但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甚至疾控中心都没有设置单独的慢病科,从事慢性病防制的人员多数兼职。
2.2看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由于基层工作经费紧张短缺,而慢性病又无特效预防措施,因此对接诊的病人往往只是进行治疗,而不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关键词] 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c)-0005-03
Domestic and foreign health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YU Ping SUN Aiguo LIU Xinrong
Weihai Center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dong Province,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unities and investigating the work system and management mod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communities, to provide basis fo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literature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by comb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unities to the analysis of part of domestic chronic diseases data.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s of chronic diseases showed a continuously rising trend; hazard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s were prevalent.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wide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enhancement of health guide, strengthening of health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are effective ways to contro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for the residents. Full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promotion of health insurance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 health insurance profitabilit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hronic diseases.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Health management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起因隐匿、病程长、病程迁延不愈、病程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1]。目前,正在严重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2]。根据WHO报道,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 800万,其中近3 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了750万[3],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而在中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慢性病死亡人数将增长19%,其中糖尿病死亡人数甚至可能增长50%。因此,探讨慢性病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对居民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的公共卫生管理,是当今社区健康管理的主题。现就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对策综述如下:
1 慢性病危害及流行病学研究
1.1 慢性病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不但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医疗费用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这些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骨质疏松、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第1位,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已经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死亡人数将近600万。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高达85.3%和79.5%。即使在贫困地区,慢性病的死亡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贫困县也已达到60%。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4]。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5]。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是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我国目前约有70%约9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研究表明,经济较发达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为75.31%,上海为97.49%,广东为73.41%,陕西为94.9%,河南为62.83%[6]。
1.2 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
1.2.1 高血压 目前认为高血压病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前者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后者与体重因素、饮食因素、吸烟饮酒、缺少锻炼和精神因素等有关。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因此高血压病,是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脑卒中死亡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由于本病致死、致残率高,对国家和民众造成的危害极大,其幸存者超过50%的人生活不能自理。
1.2.2 冠心病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据文献报道,各种影响因素归纳起来可达200余种,但是真正能成为与冠心病有关的危险因子的大致有十余种。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Framingham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评价了有关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生中所占的地位,与冠心病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职业、饮食与遗传等。目前,世界医学界公认,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是冠心病发病的三大危险因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的增加,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30年来正逐渐升高,近年来有加速趋势[7],已跃居至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前列,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1.2.3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社会、行为和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因素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不合理的膳食行为都将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8],其并发症可影响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更为严重的是与慢性病相关的风险和患病率仍然持续上升,1992~2002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0.7%和97.2%。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不但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WHO的糖尿病大血管病研究方案在我国北京、天津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的3倍[9]。
2 慢性病健康管理对策
慢性病的管理是当今健康管理的主题。所谓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0]。而慢性病健康管理是指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通过为健康人、慢性病风险人群、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健康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性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医药费用为目的的一种科学健康管理模式[1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明确提出“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和“战略前移、重心下沉”的慢性病防治方针,要求我们要在尊重我国国情、整合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社区卫生研究热点,突出居民健康需求特点,把握当前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难点,探索科学的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2.1 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以健康教育促进慢性病管理
健康教育是改善健康行为的基础,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健康意识的主要渠道。为确保慢性病管理扎实、有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至关重要。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的概念被引入了健康教育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健康传播学,有效地指导了健康教育实践。一是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二是定期编制印发健康宣传资料;三是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指导;四是利用患者就诊进行健康教育;五是结合各类卫生日,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宣传活动,强化健康意识。通过全方位健康知识的传播,慢性病患者可以获取健康信息,使其自身卫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达到健康信念认同,而且促进了慢性病管理,患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对疾病的态度及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认真采纳健康的行为。
2.2 加强健康引导,促进慢性病居民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预防医学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同传统疾病管理有显著区别的新理念[12-13],健康管理的核心是促进人们建立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慢性病一项重要的投资》报告中明确指出,慢性病的主要病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不锻炼身体和吸烟三大因素。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把不平衡膳食、体力活动缺乏、吸烟、饮酒定为慢性病的根本性危险因素,把血糖、血压、血脂、体质指数等异常定为过渡性危险因素,结局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因此,在资源有限、重点卫生问题突出的时代,明智的做法是坚持预防为主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方针,引导社区慢性病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调动患慢性病的居民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慢性病管理。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通过对慢性病易患人群和高危人群积极有效的健康行为引导和干预,可以使该人群在8~10年内的患病率降低30%以上。珠海市南虹社区卫生院提出的知己健康管理模式――紧紧抓住慢性病的最根本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从而实现对过度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减少或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4];南京市玄武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推行的“一查、二治、三康、四防、五保、六教”等规范治疗、系统干预为目标的动态管理[15],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2.3 动员全社会参与,争取政策扶持,强化健康干预措施
慢性病防控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长期的综合管理,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办法,而以个人和群体为对象的行为干预与管理代表了卫生服务改革的主流和需求方向[16]。因此,希望政府能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把慢性病的行为干预和健康管理纳入到公共卫生投入的重要项目,同时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工作考核,医疗保险要把慢性病防治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17]。世界卫生组织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中指出,在社区开展危险因素干预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手段。芬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了一种通过改善人群生活习惯,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18-19]。广东省人民医院把健康干预做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制健康改善计划,由第三方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专职健康顾问和健康秘书对客户实施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跟踪服务,全力做好健康护理客户的网上咨询服务,为其建立健康维护方案,包括个性化的运动、营养、心理、中医养生等[20]。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策略的综合健康干预活动表明,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并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21]。只要将适宜的慢性病防治技术和管理模式提供给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它就有能力承担慢性病的防治重任[22]。数据证实,为健康管理投入1元,相当于减少医疗费用3~6元。如果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是投入的8倍[23]。
2.4 推行健康险发展,促进健康管理
随着商业健康险的逐步推进和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健康管理”被引入健康险领域。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被保险行业率先广泛应用。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最有可能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由他们采用健康管理与评价等手段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促进健康,降低医疗费用。目前,保险业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健康管理的途径和方式,推动健康保险发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提出,健康管理在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中的运用,将对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服务管理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依据是,健康保险应以促进投保人的健康为最终目的,而不应仅仅是在疾病发生后给予费用补偿。将单纯的事后理赔转变为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既能够改善和提高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达到健康促进目的;又能够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下对医疗风险束手无策的局面,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还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等手段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健康保险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春玲.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40-41.
[2] 张安玉,孔灵芝.慢性病的流行形式和防制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R].2006.
[4] 李渝梅,张月霞,安波,等.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67.
[5] 于智敏,赵瑞芹.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 王育学.亚健康间题纵横谈[J].健康,2005,(1):6-9.
[7]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8] 马晓丽,李琳琳,毛新民,等.伊犁地区哈萨克族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2):110-112.
[9] 郭秋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24):2264-2265.
[10]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
[11] 李星明,黄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4.
[12] 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国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13] 尤川梅,朱宏斌,金生国,等.将健康管理理念注入社区服务的思索[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1-3043.
[14] 万星明,黄慧恒,谢栩,等.南虹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213-215.
[15] 王军莉.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体系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09,11(2):25-26.
[16] Cravey AJ,Washburn SA,Gesler WM. Developing socio2spatialknowledge networks: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for chronic dis2ease prevention [J]. Soc Sci Med,2001,52(12):1763-1765.
[17] 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7-10.
[18] 金彩红.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6):312.
[19] 邹和群.建立慢性疾病一体化防治体系――健康管理的新路径[J].现代医院,2008,8(5):99-100.
[20] 黄建.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5):67.
[21] 莫文华,伍运生,张升超,等.社区健康干预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08,8(9):148-150.
[22] 彭炜.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教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93-98.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慢性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全科服务团队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0)03-0114-03
上海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逐渐成为社区中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在给人民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的同时,还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05-2007年期间,围绕小康社会社区卫生服务目标设计的科研目标,对本辖区内具有小康特点的社区,进行了主要慢性病的管理和干预,从而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慢性病干预新办法,以适应小康社会慢性病管理的发展要求。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内4个社会基本结构相似,具有小康社会特点的居委会所辖的人群共10648人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设置对象,并随机分成结构相似的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并进行了逐级质量控制。还进行了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
1.3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健康教育参与情况、生活能力评定(COOPWONCA表测评)、季度急性患病次数和患病天数的情况。并且还包括高血压病血压随访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疾病管理和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1.4干预措施
1)以全科服务团队和预防保健部条线人员,组成综合干预小组,实行条块结合的慢性病干预措施;2)建立高血压俱乐部,开展定期健康教育,设立若干高血压病患者小组和志愿者队伍,引导自我管理的开展,学习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指南,交流经验,相互提醒和督促;3)全科服务团队共同参与慢性病系统管理,开展临床预防;4)非药物干预:控制饮食的摄入总量,劝告戒烟限酒,引导限食盐摄入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鼓励适量运动,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一年至少一次接受全血生化指标检查;5)药物治疗:按照高血压、糖尿病社区防治指南的要求,规范治疗,实现用药个体化、健康照顾全面化;6)加强随访监督:鼓励患者加强血压、血糖的自我测量,采录数据,输入档案;7)开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站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慢性病管理信息化、档案化和程序化。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课题研究共调查了10648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4884人,男女之比例为1.01:1;对照组有5764人,男女之比例为1:1。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上者,干预组有1194人,对照组有1258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4.4%和21.8%。
本课题中的慢性病诊断均以二级医院以上的诊断为准。对愿意参加慢性病管理的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共7826人,其中干预组3589人,对照组4237人。干预组中,高血压患者1076人,占29.98%,糖尿病患者432人,占12.04%;对照组中,高血压患者847人,占19.99%,糖尿病患者516人,占12.18%。由于自愿原因,糖尿病最终研究对象在干预组中有120人,在对照组中有132人。
2.2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7826人中,高血压患者有1923人,占24.57%,糖尿病患者有955人,占12.20%。其中,只患有高血压病而未患糖尿病的有1213人,占15.5%,只患有糖尿病而未患高血压的有313人。占4.0%。另外,同时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者有127人,占1.62%。
2.3健康教育情况
健康教育参与情况:健康教育参与率,干预组在项目实施后达到95%,与实施前(4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组(38.0%)比较,也有极显著差异。
2.4主要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项目实施前后比较
1)研究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均比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干预组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讨论
慢性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5月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有1.6亿人,慢性病患者达2.8亿人,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2005年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为750万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作为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两种疾病,在居民疾病死因排序中亦居前列,然而它们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以控制的。
1)建设高效的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已有多年,以前在疾病控制中心要求下的工作模式,与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矛盾。以前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大多是由预防保健科承担的,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咨询后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疾病知识的解答也不甚满意,这样就造成了慢性病管理成为了“抄表员”式管理的格局,不利于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由防保人员组织的健康教育讲课。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提出了新的需求。文化传媒的日益发达,也使居民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健康知识,更不满足于既往说教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而造成了社区健康教育参与率偏低和不稳定的现象。
在搭建社区全科服务团队平台之后,能够解决社区慢性病防治临床技术上的“瓶颈”。预防技术人员和团队结合后,能够形成点面结合的防控局面,他们能够做到技术互补,这样就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和信任度,为慢性病长期稳定的有效管理创造了条件。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建立规范的慢性病管理体系,通过深入、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将慢性病的管理纳入疾病的三级预防中,使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得到完善。通过有目的、有条理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保障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同时不漏
掉一般人群的预防、筛查、诊治和康复。
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是各项工作的源头和纽带。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经常采用的最适宜的技术手段之一。健康教育的低成本投入、高效益产出的道理,已经众所周知。在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向他们解释慢性病知识,通过在社区建立健康俱乐部,设立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建立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慢性病康复知识水平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小康条件下的社区长期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必将更有效地提升慢性病的防治水平。
3)在社区建设简单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我国目前有慢性病预防医学诊疗规范,涉及到周期性的健康检查、危险因素评价、生活方式指导等内容,还推出一些预防医学诊疗服务适宜技术,如健康危险度评估技术,这需要我们更新健康档案的观念,要打破以往“求大求全”的条条框框,不能只追求档案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当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小康社区特点和疾病特征的,构架在全科医学POMR(problem-orientedmedicalrecord,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记录1的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健康档案体系,应当以社区门诊患者为主建立健康核心档案,采取滚雪球的办法,不断充实、完善核心档案和家庭档案,而不应仅采用像查户口式的上门摸排方法。通过建立较完善的电子信息化平台,以慢性病管理为抓手,采录有效、实用的数据,进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真正使健康档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
各种卫生技术和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应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控制慢性病在社区的流行。我国人口众多,控制慢性病流行的意义,在人群中要远远大于那些用高精尖技术提高个体健康水平的意义。加强社区慢性病的规范管理。是一条适宜社区的成本低廉的有益途径。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应大力发展全科服务团队,不断探索团队的工作机制和内涵,更新慢性病管理的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手段,将工作重心逐渐从单个病人的治疗逐步转向人群预防,从单病种的疾病管理转向健康方面的综合管理上来,以不断适应小康条件下日益增长的居民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