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性的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前苏联解体后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等学者在秉承了鲁宾斯坦的主体思想后发展并创建的主体心理学。“主体———首先是自由的人,这样,在当代科学以创造的自由为其前提特征的同时,心理学的系统全面发展才有可能”[2];“主体不是人的心理,而是具有心理的人;不是人的某些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形式,而是活动和交往中的人本身。”[3]主体心理学在明确否认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最初的物性假设之后,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作为主体的人,并进一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等因素,使得该理论兼容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主体心理学作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大理论流派,前者已经渗透影响到现今西方心理学诸多分支领域,后者在俄罗斯则独树一帜。通过分析、对比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重要心理学流派思想并挖掘后者内在的理论优越性,将对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主体心理学相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越性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曾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当前主体心理学主要趋势是以通过对阿布利哈诺娃等人所倡导的人学途径及谢尔琴科等学者所遵循的进化遗传途径进行整合进而成为一种系统的解释主体生成与发展的理论体系[4]51。结合两种理论观点的形成及主要主张,可以发现主体心理学更具有理论优越性。
(一)主体心理学在方法论与对象观的确立上具有优越性
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观点,在解释原则上,始终以问题为中心,要简单地面对人的问题,始终寻求发现,不寻求证明,要依靠人的主动性,始终探索未知、探索未来[5]。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兼容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甚广,但其强调研究人类中的精英的同时,过多从个人成长历程的潜能释放、自我实现等概念去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其对象观仍然以对个体经验研究为主。在个体如何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包括对认识过程中人的生物性或者说机体素质如何在人际过程中发挥其作用还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仍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对现实存在的人际认知现象的忽视,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社会的作用致使其无法满足自身关于心理学整体研究的关心态度。主体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科学,应该以人为研究的中心。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明确指出:“人和他的心理不是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是所有心理品质和全部积极性的基础。”[6]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强调以社会实践为其本体论,在借鉴人本主义推崇人性的现象学观点的同时,主张通过研究人的活动、通过主体概念的诠释来获得心理的解释。这使得它从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出发点上便获得了一个前者无法拥有的优势,即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单纯从意识与行为相对立的单一层面去静态地思考问题。主体心理学坚持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集中到具体的“人”,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实践论观点去解释和研究心理存在之主体,既回避了意识与行为到底孰轻孰重这种导致心理学研究分裂的错误趋向,又为更好地解决心理学学科统一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动态、联系的发展观构筑了坚实的方法论平台。主体心理学不仅在前人基础上以实证的态度将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升至主体化(如列别克关于“心智表象”的研究、科尔茨关于“主体颜色表象的多水平性”的研究以及赞科夫关于“人际认知的主体—主体型和主体—客体型”的实验研究[7]95-118),同时也建立了更为严谨和系统的理论,体现了其对心理过程及其机制在主体意义表现上的重视。如布鲁什林斯基时期及其后的主体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以具有心理与活动共同表现的主体为目标;方法上以系统进化与主体活动的双途径的统一来将主体定位于“心理组织系统在不同水平上的系统生成”[8],进而避免了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缺失及单维方法使用的局限,主体心理学的对象观与相应的方法主张在不同侧面所表现出的统一性,是使其系统研究所具有的内部效度有望高于于人本主义乃至整个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重要前提。对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象观,主体心理学更积极面对和研究人际认知及有关心理机制,这与它所持的关于人的心理具有自主、动态和完整性理念有关。在主体心理学看来,只有以社会实践为本体论,对主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和阐明各种心理发生发展之假说的内在机制。从主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方法论基础和对象观的统一性来看,其相对于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二)人本主义在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实践应用领域可能遇到瓶颈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对人善的宣扬与升华,注重个体交往在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使得它在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流派的对比中脱颖而出。马斯洛所倡导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为西方心理应用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受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以及存在主义强调体验的唯心主义倾向所左右,其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尤其在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等方面,还只是局限于简单分类下的个人或小规模的群体范围。如罗杰斯所提倡的“个人中心疗法”和“交朋友小组治疗”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等。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完整而全面的心理学理论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形态多样化,信息世界的全球化,使得各种形式存在的社团、政党、民族以及宗教的活动更具动态多元性;使得人类群体行为问题更为复杂和突出。没有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将社会多元文化群体活动纳•194•入到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学理论,不可能解决类似的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作为对前苏联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也以更具直面社会问题的对群体主体问题的关注反映在主体心理学思想体系之中。布鲁什林斯基认为,群体应与个体一样可以成为主体。“在更完整和广义的意义上,人类作为整体主体是以下不同规模主体的矛盾系统统一体:相互作用着的国家、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组、个体”[9]。为了准确描述相关群体主体概念,主体心理学还将群体成员的相互关联性、群体能动性、群体自觉性作为其三个主要特征,并将它们运用到对群体主体水平的测量与评介之中。在此基础上,主体心理学更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主体群体性等问题的揭示关注并尝试在群体层面解决人类个体如何直接面向社会、面对政治经济体制之变革以及各种因素引发的失业等实际问题,指导民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会调动自身的主体积极性以对现实形成新的认同与归属;学会应对自身面临的劳动就业、经济活动的重新选择等问题。主体心理学对群体主体的关注,不仅取决于自身理论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其遵循的哲学基础。人类群体从事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生产劳动、学校教育、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存在,唯有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说为指导原则,才能保证其以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把握有关群体问题。
(三)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作为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批以积极心理学为最新代表的提倡积极人性观、生态、文化主导观等新生心理学流派相继开始出现。西方心理学学界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期待有一个如同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那样成熟稳定的心理学范式来统一和整合现有的零散局面;另一方面却对以加速学科理论流派的分化和破裂作为结果的理论发展现实束手无策。主体心理学思想认为,无论多分散的具体的知识,都可以纳入主体概念之中并找到适合的位置[7]234。主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甚至其他西方心理学流派相比,知识与理论体系更具整合的倾向,这一点实际上与其所持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定位在主体”的重要主张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研究创造性作为每个人出生就具有的潜能……对于我们的主体活动理论来说,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在不同水平上实现的并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低估的主体活动。”[10]布鲁什林斯基在这里并没有彻底否定“潜能”这一人本主义现象学概念,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之进行了主体意义上的改造,这也是俄罗斯心理学相对于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前苏联心理学理论所完成的一次重要突破。确立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之后,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主体创造性等描述性概念在实际意义上有理由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潜能”并使之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对比人本主义思想,主体心理学理论相对地更显现出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灵活性,在学科本身内在理论丰富性的建设上相应地也更具有系统性和发展的空间。作为当今俄罗斯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主体心理学把马克思关于主体对客体世界关系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心理学领域,以主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心,规避了长期困扰学界的“人性”与“物性”的对立,从而使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避免走入因“主客二分”而导致的哲学立场的重复冲突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又使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真正成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不断自强加转的上升的螺旋。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因其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心理主体观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三、期待对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最终的检验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心血管疾病的威胁[1]。临床上,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反复性发作、病程长,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2]。老年人免疫力较差、基础性疾病较多,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以及心理障碍,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策,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了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53例男,25例女,患者年龄在55~91岁,平均年龄为(71.2±5.2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两组患者在疾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对策
1.2.1心理护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疾病治疗与抢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需求与动态变化,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提高护理责任心与爱心,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及时排解其不良心理障碍。多使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让患者意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全面优化专业护理技能 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与专业护理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措施落实的自觉性,完善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专业护理知识等,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与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使其充分掌握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理解人性化护理的重点与核心。必须结合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疾病复杂等实际,做好各种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1.2.3家庭参与护理 在面对疾病、痛苦、焦虑、恐慌等多重压力下,患者会感觉无助与脆弱,除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外,还需要建立全面的家庭护理系统,针对不良情绪患者,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支持,争取家庭、朋友、病友的鼓励与支持,给予患者更多家庭关爱,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避免对患者造成精神刺激与心理负担。
1.2.4优化排班方式 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年龄等因素,优化排班结构。全面实施APN人员排班方式[3],连续性分组排班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编排次数,①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休息质量。降低交接班频繁,导致的负面影响。
1.2.5加强出院指导 做好患者出院强的健康教育工作,正确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科学、合理的搭配日常饮食,养成每日锻炼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上述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行为进行分析。共发放78份问卷调查,收回78份,收回率100%。
1.3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组间进行t检验、χ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
3讨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基础疾病多,身体免疫力差,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意义重大。患者在重大疾病面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障碍,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排解心理障碍,提高治疗依从性[4]。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传统的机械性、被动性的执行医嘱,积极转变为有预见性、有计划的主动完成各项任务,有效避免了遗忘与疏忽,克服了传统护理中的纷乱繁杂,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5]。通过本文研究证实,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
综上所述,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敏,李国勤,刘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分析及扩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0,5(2):58-59.
[2]刘海英.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72-73.
[3]岳丽青,李映兰,高红梅,等.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的初步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5(12):521-523.
论文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动因。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低危险的,40.2%的人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在主观规范上,大部分的受访者认识到违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有5成的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交通行为,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在认知行为控制上,调查表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较多,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违规行为的。最后,提出了行人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即提高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以及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完善行人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等。
0前言
人、车、路、环境是构成道路交通的4大要素,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在人的因素中除机动车驾驶员外,还有行人、乘客、骑自行车者。目前国内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献,大部分焦点均着重于探讨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现场的肇事原因分析,对于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很少。
由交通事故的分析可知,由于行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例如某市2005年共发生涉及到行人的重大交通事故有20起,因行人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有巧起。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研究的数据也表明国内80%的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本身违规争道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行人“挺而走险”、“奋不顾身”的呢?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来分析行人交通失范行为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解受访者对于行人违规行为的看法,本研究结合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统计结果,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表,调查行人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的情况。调查在几个生活小区随机进行,共调查人数100个,其中男性42人,女性58人,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1岁。问卷调查表采用7分制,以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4分表示一般,7分表示非常可能。若受访者得分介于5一7之间,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高的倾向;若得分为4,则为普通;若得分介于1一3之间,则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低的倾向。
1 .1态度
由结果信念b与结果评价。构成,即
态度调查表见表1,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其中间值的比例也有35.1%;而在安全、舒服、好的感受方面,大部分持较负面的看法,平均值也在4以下,尤其有7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不安全的。
结果信念与结果评价见表2。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的情况依次是:比较方便(5.45)、节省时间(5.17)、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5.07),而对于会妨碍驾驶人、会制造交通问题、会对自身造成危险认识不足。受访者结果信念中“会遇到警察的”的分值为4.76,说明我国交通部门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而结果评价中“会遇到警察的”分值为2.95,说明群众存在侥幸心理。
1.2主观规范
由规范信念(nb)与顺从动机(mc)构成,即
表3为主观规范调查表。结果显示,对受访者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有65.0%不赞同受访者行使违规行为,而也有56.2%的受访者会顺从或是认同这些重要个人或团体的意见。两个问项平均值也在中间值4以下,也就代表了受访者认为在大部分的社会规范中,行使违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应该的。
表4为规范信念与顺从动机指标统计表。从规范信念来看,除了朋友(同学)以外的重要个人或团体,皆不认同行人违规行为,其中交通罚责、警察、学校教育(老师)、父母最不能认同。从顺从动机来看,受访者愿意顺从警察与交通罚责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父母和男女朋友。有趣的是,虽然朋友(同学)较不会约束违规行为的发生,但受访者对于是否要从事违规行为,还是会听从朋友的意见(4.56),其比例甚至高于学校教育(4.48)。
1.3认知行为控制
由控制信念(cb)与知觉强度(PP)构成,即
表5为认知行为控制调查表。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80.8% ,67.2%的人认为自身很容易与很可能会从事违规行为,有45.0%认为促使其行使违规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是有56%的受访者表示控制自己不违规是不困难的,说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的。
表6为控制信念与知觉强度指标结果。由控制信念指标平均值来说,非常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为了赶时间(5.89)、附近无来车(5.68)、停等红灯时间太长(5.39)、其他行人违规(4.66)、自己情绪不佳(4.43)。而非常不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附近有警察(2.01)、伴随孩童同行(2.56)、自身行动缓慢(2.82)、光线昏暗(3.10)、车流量相当高(3.21)、道路湿滑(3.25)、下雨(3.35)。
由知觉强度指标的平均值看,对违规行为有促进性或阻碍性的控制信念,其对受访者的影响也是呈现相当高的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附近有警察(5.75)、为了赶时间(5.48)、附近无来车(4.98),车流量相当高(4.87)、停等红灯时间太长(4.84)。
转贴于
1.4违规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
行为意向问项结果见表7。由表中可以得知,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以后的行人行为中,会有可能尝试从事违规行为,而有40.2%表示若违规行为有可能实现,会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行为的比例超过5成,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
违规行为调查结果见表8。结果显示受访者自我失误导致的违规行为是:穿越道路时与其他行人交谈(4.15)、设有人行道的,不在人行道行走(3.01),穿越道路前不会先停于人行道边线(2.67)、横穿马路并未注意左右来车(2.26)、在道路上嬉戏、奔跑(2.17),这说明民众对步行交通的风险意识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民众认为机动车不敢撞行人,因此可以通过交通安全与风险意识教育,减少上述失误行为的发生。而“路口设有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道,但穿越时并未使用这些设施(3.71)、在未划定人行道的道路上不靠边行走(3.65)、在禁止穿越时(如行人信号为红色、在缓慢移动的机动车之间),穿越道路(2.45)、不依规定,擅自穿越车道(2.36)”等违规行为说明城市行人交通设施的布局不完善和不合理。
2模式建构与模式验证
2.1模式建构
在本文中,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为“因”,即为解释变量,而行为意向与行为则为“果”,即潜在变量。ABl一AB4为态度的观察变量;SN1,SN2为主观规范的观察变量;PBC1一PBC4为认知行为控制的观察变量;BI1一BI3为行为意向的观察变量,vbl一vb7为违规行为的观察变量。违规行为意向模式如图1所示,圆形代表潜在变量,方形代表观察变量,箭头则表示因果关系。结构模式图中代表潜在自变量i(解释变量)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潜在自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相依变量)的关系;民代表潜在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自变量i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通过线性结构关系模式LISREL联立结构方程式与衡量方程式,利用LISREL , AMOS等软件求出各个参数。
2.2模式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通过LISREL软件计算上述参数,按照潜在变量的组成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估计参数的显着水平、卡方自由度比等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经过计算和模型的逐步验证,最后得到的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如图2。其中AB2,PBC2,PBC3,vb3,vb6,vb7几项的残差值较大,对模型的解释能力弱,予以去除。
由图2得到下列结论:(1态度、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着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2)主观规范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显着影响但为负相关;(3)违规行为意向对行人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4)认知行为控制不仅能影响违规行为意向,也对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从结构模式可以发现,认知行为控制为影响违规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子,其路径系数为0.60,态度影响力仅为0.16,主观规范对于违规行为意向上为负相关,也就是主观规范是唯一能制约行为降低其违规意向的价值观。
3结论
(1)加强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大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提倡良好的交通文化,改善群众对违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
(2)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长期以来,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交通违法的查纠和处罚都失之过宽,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问卷调查显示,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能够显着提高行人的认知行为控制。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15年8月10日,某区刑侦大队接到××镇派出所电话报称:“该镇A村X组的村民李某报案称其兄长李××(43岁)出门几天,今天在树林中被发现,已经死了。”
1.2 现场勘验
现场位于西至A村、东至B村的一条村间公路边上,该公路中间为灰白泥沙路面,两侧有草丛带,路南侧为菜地和树林,路北侧为树林。该路北侧树林有一缺口,缺口内地面为杂草及枯叶,自该缺口沿公路向西145米为李××居所。死者位于树林缺口处内地面上,头朝西南方向、脚朝东北方向,距公路路基150米,上半身呈仰卧位,下半身呈左侧卧位。
1.3 尸体检验
衣着检验:死者上身穿深色长袖T恤(第二颗纽扣脱落粘附在皮肤上),T恤双上臂前侧及胸腹部见黏附有灰白色泥土。死者下身穿蓝色牛仔裤,拉链完好、呈敞开状态。牛仔裤右侧臀部外侧、裤裆部前侧及双裤管前侧均见黏附有灰白色泥土。双脚穿休闲鞋,双侧鞋底及鞋边缘均见灰白色泥土,在牛仔裤右侧口袋内检见一部黑色手机及黑色钱包一个。
尸表检验:尸斑呈近樱红色,尸僵已缓解,右前额部见一长3.5 厘米挫裂创,创缘较整齐,创角上锐下钝,未见明显组织间桥,两侧创缘伴有明显挫伤带,创腔深达颅骨,左颞顶部见3.0cm×4.0cm头皮挫擦伤,枕部见5.0cm×5.5cm范围散在性头皮挫擦伤。双侧眼眶布满蛆虫,左侧眼球结膜见点状出血斑,角膜重度浑浊,右侧角膜轻度浑浊,瞳孔隐约可见,直径为0.6cm。左下颌部及颈前区见散在性、凌乱且不规则性表皮挫擦伤。
解剖检验:死者右前额部头皮下见5.0cm×6.5cm类长方形血肿伴出血,颅骨未见明显骨折,顶枕部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颈部浅层及深层肌肉出血,左侧舌骨大角骨折;心脏表面见点片状出血斑;胃内容物为乳糜状,量约250克。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死者胃内容及心血毒化检验,未检出常规毒物及酒精成分。
2 分 析
2.1 死因及性质
死者右前额部损伤未致颅骨骨折,颅脑损伤不严重;颈部损伤特征符合掐扼所致,颈部浅、深层肌肉出血,舌骨骨折,具备机械性窒息损伤基础;球结膜、心脏见点状出血斑,指甲发绀,血液暗红色流动性,尸斑近樱红色,具备窒息死亡尸体特征表现。综合分析,死者颅脑损伤非致命性损伤,死亡原因系机械性窒息,系他杀。
2.2 过程及方式
死者体表腔隙部位布满蛆虫,基本可排除烈性毒物中毒可能;胃内容物排除常规毒物中毒可能、生前非酒醉状态;衣着完整,生前处非睡眠状态。死者头部、颈部分别受外力作用后,窒息死亡,其额、颞顶及后枕均有损伤,有明显生活反应,不符合窒息死亡后再次遭受外力打击作用所致。分析死者系神清状态下,颞枕、额部依次遭受暴力,进入昏迷或限制行为能力状态,后遭掐颈,窒息死亡;一人可以完成。死者衣裤上的泥土集中在双手、鞋部、双膝部及双大腿前、胸腹部前侧,而身后干净,而死者下颌部、颈部的掐扼损伤符合死者仰卧状态形成,说明其遭受头部打击与遭受掐颈非处同一位置,前者在路面,后者在树林。
2.3 嫌疑人刻画
死者青壮年,体格强壮,遭受打击时意识清醒,无明显抵抗伤,颅内损伤不重,说明其被袭击可能性大且头部所受外力不大;死者下颌部及颈部损伤多而凌乱,胸腹前有挫擦伤且衣服上有泥印,说明凶手曾骑跨死者掐颈,或曾对死者胸腹部踩踢。上述动作反映凶手“心狠而手不辣”,力量较弱,决心不大,多余动作繁多,存在泄愤行为及心理,作案手段较“猥琐”、不“大气”,符合女性杀人特征。
2.4 侦破情况
案件侦破后,嫌疑人为死者妻子,体质弱,长期积怨对其丈夫生杀意,尾随死者趁其路边方便时用木棒从后面打击死者第一棒,死者准备反抗,转身后又被打击一棒,死者反抗能力减弱,前倾倒地,后被嫌疑人拖到现场,跪在死者身上,双手卡颈10余分钟后离开。
3 讨 论
女性杀人在各类凶杀案件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力小,为了实现杀人的结果,一般都有一定时间的预谋。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性格和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杀人的动机以家庭矛盾和情杀多见,侵害对象也多以家庭成员或者以感情对象为主。本案动机即为家庭矛盾激化。[2]
女性作案选择的作案场地大多位于室内,或非常熟悉的室外场所,常为女性居住点或经常走动之处。因女性犯罪一般具有发泄某种愤懑情绪的报复性,且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受害人,后转为加害人,这导致杀人过程中体现出郁积情绪的集中爆发,同时由于女性作案方式的攻击性、暴力性、灵敏性差,因此除非针对小孩、老人等力量较弱的对象,女性较少采用力量型犯罪,杀人方式以投毒、勒、扼、捂或请他人协助多见,而如采用力量型犯罪时,作案过程必然是突然地、爆发性的、攻其不备、难以防范的,其选择的致伤工具都是具有巨大杀伤力、可以一击致命的工具,若没有此类工具,常常选择偷袭或突然袭击。本案嫌疑人即尾随死者,在居所不远处熟悉地带持木棒进行突然袭击,后进行掐颈。
[关键词]大学新生;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正常基础上的良好状态”,从而为心理健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状态,而且是一种良好状态(well―being)。这个定义同时也隐含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并且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界定-还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探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对人格的研究和探讨。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本研究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四川省泸州医学院2006级本科学生(大学新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探讨其相关性,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2006级(大一,即新生)本科学生2182人,这些学生来自全国30个省市。性别:男生1025人,女生1157名,平均年龄20.19岁。家庭所在地:大城市107人,中小城市381人,小城镇498人,农村1196人;独生子女:是936人,否1246人。非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大城市18人,中小城市128人,小城镇247人。农村853人。
1.2 工具 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由68个项目组成,共测量人格的7个维度:①活跃;②爽直;③坚韧;④严谨;⑤利他;⑥重情;⑦随和。被试的评定由5个等级组成,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和“完全符合”的程度。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为O.73~0.96。根据每个维度的T分,划分为(O~30・31~69,70~99)3个区间对受测者的测量结果给出解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12个维度:①躯体化;②焦虑;⑧抑郁;④自卑;⑤社交退缩;⑥社交攻击;⑦性心理障碍;⑧偏执;⑨强迫;10依赖;11冲动;12精神病倾向。CCSMHS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为0.746~0.893。量表中,每个项目的答案分5级(没有=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即对每个题目描述的症状,按出现频率从1(没有)到5(总是)采用5点记分。各分量表的分数由属于该维度题目被试的得分相加而得。根据每个维度的T分,划分为:T分数区间≥66的为症状明显,59~65为可能有症状。43~58为一般,≤42为无明显症状。
1.3 操作步骤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方式确定被试,时间安排在泸州医学院2006级新生入学后2个月(2006年11月),以班为单位发放量表施测。共发放问卷CC-SPS和CCSMHS各2251份,测试结束后回收有效答卷2182份,有效率为96.93%。答题卡数据应用光标阅读机自动输入计算机,再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新生人格总体状况 本次调查被试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4个因素的t分均值比全国常模中大一学生相应T分均值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各因素T分区间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段,低分和高分者少。见表1。
2.2 不同生源新生人格比较男女生比较,女生的严谨得分高于男生,(t=5.79,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独生子女的活跃0=6.02)、随和(t4.04)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达到统计学极显著水平(P<0.001)I非独生子女严谨得分高于独生子女(t=4.36),差异达到统计学极显著水平(P<0.001)。不同家庭所在地新生比较,生长在大城市的学生其活跃、坚韧、随和得分均高于生长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三地的学生。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其严谨、重情得分高于生长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三地的学生。这些差异达统计学极显著水平。生长在各地的新生爽直因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见表2)。
2.3 大学新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见表3。
3 讨论
3.1 关于施测量表的确定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人格的研究大都采用EPQ或16PF,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大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已经探明的人格结构的差异,采用修订后的西方人格量表仍难以准确测量中国人的人格.CCSPS是完全中国化的大学生人格量表,无论是量表的结构确定还是具体的项目都完全来自对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没有借用任何西方的概念、构想和项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SCL-90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编制。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召集心理学专家依据我国大学生主要的行为问题和困扰症状并参照国外相关量表编写而成的,是专门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工具,能够客观反映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故本研究采用CCSPS和CCSMHS。
3.2 关于大学新生人格、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新生的人格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可变化发展之中: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被试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这些积极的人格因素方面,整体上较大一学生差,有等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说明,大学新生在一年之内能在人格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变得更积极、更明确目标、更善于与人相处。大学新生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进入大学,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和“动力缓冲地带”,随之而来的是心理适应期与环境适应期。进
入大学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新的学校环境,新的目标确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同学关系,新的生活方式(住宿)以及与父母的分离等等,这么多问题扑面而来,新生暂时感觉不适应并有较强负性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现象,绝大部分人在适应期间的负性情绪反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正常,少部分人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本次调查发现,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抑郁、自卑、冲动和焦虑。Freud曾指出,抑郁和焦虑是对压力/丧失或对压力/丧失和威胁的生物学反应。Brenner作过进一步的区分,抑郁是对当时的或过去的压力/丧失的一种反应,焦虑则是对未来可能的压力/丧失的一种反应。新生入学2月后,已经历了军训、学生干部竞选、社团组织招新、新课程的学习测验等,在这些过程中.与中小学一切以分数为重的模式大相径庭,大学衡量学生的标准显得如此多元,致使部分学生遭遇竞选受挫、人际矛盾(特别是与家长、教师、好朋友之间的沟通不良)、学习困难等挫折后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不能悦纳自我,陷入对过去失败的抑郁和对未来前途的焦虑之中,自我拒绝、自我否定,难以自拔。
一、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老人
(一)幸福老人的生活源于积极心理学
2000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在其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如今已被普遍认为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舒尔茨认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方向、新力量主要是认识人的人格成长和变化的能力,即人的成长潜力”他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采取乐观的看法,认为人能够而且必须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又皆能实现,成为健康的人格。可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完美人生的科学。它关注人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阶段,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和幸福感的事件。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就是发扬、聚合积极心理因素,抑制、化解消极心理因素,以开发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求得人生的美满幸福。
老年人从退休到离开这个世界,有几十年的人生路。怎样过好这段宝贵的时光?怎样发掘、聚合人生这个阶段的积极心理因素,抑制、化解其消极心理因素,以求得老年人生的美满幸福?已成为心理学界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说法。既然心理与生理肯定是相互影响的,消极心理倾向于伤害生理和消极生活;而积极心理则倾向于有利生理和积极生活。本文提出的命题也就有了初步结论:幸福老人的生活必然源于积极心理学。
(二)积极心理因素是老人幸福的核心要素
我们仅举几例来证明积极心理因素是老人幸福的核心要素。
1. 中国最长寿百岁夫妻的事例。在贵州省黔南自治州平塘县通州镇党振村,有一对目前中国最长寿百岁夫妻寿星。这对夫妇寿星男的叫杨胜忠,生于1902年12月,今年109岁,女的叫金继芬,生于1905年9月,也已经106岁了,两人的年龄总和达到215岁。询问这对百岁夫妻的长寿秘诀,他们总是用农村人朴实的语言回答,比如“要天天干活”,“_家人要和和气气”,“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放宽心”,“要知足”,等等。杨、金夫妇长寿的“秘诀”,其实最重要的是心态。这种心态,自然包含着在勤快劳作中所享受到的积极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
2.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事例。王蒙讲过,在过去那个混乱年代,没有发疯也没有自杀,是源于“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有朋友问他在流放新疆的16年中都做了些什么,他回答说^“我们是读维吾尔语的博士后,两年预科,五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再有三年博士后,不是整整16年吗?’年年出好书,常常妙语连珠,78岁的王蒙总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乐趣。
3. 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妇人,一个认为,这个年纪是人生的尽头而开始料理后事;另_个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态。于是,后者在70岁高龄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名山。最近,在她95岁高龄时还登上了曰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70岁开始学习登山是一大奇迹,而积极心理是老人创造奇迹、并从中感受幸福的主要条件之一。这就如同面对同样的一种“夕阳”,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前者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者则认为,“只因是黄昏,夕阳无限好”。这既是两位老人不同的世界、人生、价值“三观”在起作用,也是由两位老人不同的性格、心态、阅历所决定。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验证了这一点。
可见,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何种文化背景,积极心理所产生的观念和行为都是老人感受幸福、追求幸福的核心要素。可以说,积极心理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如何引领老年人走向幸福
积极心理学能提高老年人的情商水平。情商是人类认知、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虽然现在暂时还没有一套科学的测定仪器和手段,但却可以认定它是可以量化的。情绪商数就是衡量情绪觉悟力的量化指标。
现实世界总是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换,老年人的喜怒哀乐情绪也时刻处于流动和转换中,积极心理学在帮助老人发掘、聚合积极心理因素,抑制和化解消极心理因素的过程中,如同不良情绪的转化器,可以及时屏蔽、转换、消化负面情绪,转而趋向正面情绪。
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老年阶段本应是享受生活的阶段。但是,消极心理产生的阴影会紧跟着每一个人,诱使老年人偏离追求幸福的航线;而积极心理产生的积极行为犹如一艘幸运号渡轮,可以搭载着各种各样追求幸福的老人们驶往快乐的彼岸。
积极心理学会帮助老年人调动以下积极心理与行为因素,以化解消极心理与行为因素,引领老年人走向幸福。
(一)调动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化解悲观、狭隘的消极心态
乐观、豁达的老年人比悲观、狭隘的老年人更能调动其产生愉悦的各种感觉。事实上,老年人体验到的大部分愉悦之感,都源于在乐观心理作用下对往曰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胜利预期。“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在积极、美好的心理预期下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愉悦。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两只白鼠的实验也说明,有过逃生经验的白鼠由于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相信在某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坚持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人们如果不能控制、化解各种悲观预期,则必然陷入郁闷甚至痛苦绝望中不能自拔。乐观、豁达的老人,在为人处事上更宽容、谦卑、大度,更能够怀着感恩之心欣赏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更能够用知足和感恩对待人生。老年人拥有了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自然会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二)调动觉悟、坚韧的积极心理,化解偏执、忧虑的消极心理
尽管觉悟起源于佛教,但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觉悟也是一种积极心理的疏导方法’是指引人不要消极厌世,而是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处世。如果说人生是一部小说,老年人已由短、中篇写到了长篇。萧军在老年时曾谦虚地说,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厚自一身轻。启功先生有感而言,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这些大家都是觉悟的老者,他们用自己快乐而富有价值的人生,证实了拥有觉悟、坚韧和积极心理的老年人比偏执、忧虑的老年人更积极、更幸福的结论。
(三)调动快乐、幽默的积极心理因子,化解抱怨、郁闷的消极心理因子
多维度的快乐与幽默比抱怨、郁闷更能调动积极情绪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仰望天上的—轮明月或一抹彩霞,在快乐情绪的支配下,会引发老年人很多幸福的联想;而在抱怨、郁闷的情绪下,也许只能给老年人带来惆怅与哀怨。快乐的老年人比郁闷的老年人更积极、更幸福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快乐难得、快乐易逝。所以,善于抓住快乐的老年人,能享受更多的快乐,自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来讲,调动快乐、幽默的积极心理因子,会活出很高的生命质量。在现实社会中,除了老年痴呆症,真正做到无忧无虑,也非易事,因此,如果有抱怨、郁闷的消极因素,要想方设法去解脱。譬如,不为不值得烦恼的事情伤脑筋;不为不应该激动的事情动感情;不为无所谓的事情生闲气;更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跟自己过不去。
(四)调动好学、勤快的积极行为,化解愚钝、慵懒的消极心理
学习使老年人充实,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拥有让自己快乐、让所爱的人幸福的内在力量。学习中的积极情绪就像一种“酶”,能够带来催化和促进作用,扩展老年学习者的认知,使老年人既获取感官愉悦又得到心理享受。为什么一些人在一生中能够“活到老,学到老”而另一些人进入老年就不再改变?如何发现自己的热忱、力量和才能?事实上,上老年大学、读书、看报、上网、看轻松有益的电视节目等都是学习的途径。开阔视野、充实头脑、老有所学是老年人生活的动力。学习可以使人生永不停步地充实、发展、丰富,学习可以帮助老年人拥有积极幸福的人生。此外,在周而复始、有目的、适度而规律的勤快活动中,老年人得到的是一种积极的生理训练,不但达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似的强身健体效应;也使老年人在勤快的劳动或锻炼中体验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幸福。特别是对那些终生喜好某种劳动或运动的老人,他们每天忙于感兴趣的劳动或运动中,简直就是一种神仙式的高级享受。
三、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一)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必然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被迫中断了。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又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情绪,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潮,对现代心理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积极一面的重视,也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帮助。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和优化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积极心理学发展到现在,特别是在世界范围的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的背景下,在老年群体中深入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与应用有其必然性。
顾秀莲在“第三届全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上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于探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国民幸福的关系、解决现实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实践者,要积极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和实践。要从关注老年人‘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负面心理,转换为用‘兴趣、爱、满意、愉快’等积极情绪来面对老年人的心理现象,通过激发老年人自身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协助他们打开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这说明,在我国关注老年心理问题的部分高层领导,是认同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对老年群体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与应用是重视的。
(二)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迫切性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M这意味着试图改变年龄结构变化的大趋势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情况。研究表明,2030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攀升,并最终超过50%,此前的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时间,加强对老龄社会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据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在本次大会上,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介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伴随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是另一组惊人数字: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自杀,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其中,老年人抑郁自杀率是其他抑郁自杀人群的4〜5倍。专家介绍,90%的老年自杀死亡者或自杀未遂者从未因其心理问题寻求过有关帮助。以上数字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这正是我们在老年群体中深入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与应用迫在眉睫的理由。
四、在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对策研究
在这个已经到来并逐步加快的老龄化社会中,老年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心理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养老等一些外显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但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较为内隐而受到的关注较少。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做更多的探索研究,尤其是涉及老年人幸福感、抑郁和孤独感等心理方面的问题。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科学,它不同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病理现象,比如抑郁、焦虑等问题,而是关注自信、爱、美德等个体积极优势,以发掘潜力、提升幸福感为目标。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在为老年群体深入普及积极心理学的道路上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以城市老年群体为主要对象,同时不能忽略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建议主要采用比较适合国内老年人的三个标准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城区和郊县老年人在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对老年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因素,提出对策,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调查方式:问卷法。在郊县农村,调查员要和老年人进行交谈,将调查内容逐项读给被调查者,待其理解后自行回答,调查员如实填写问卷;在城区,一方面调查员要深入社区走访调查;另一方面,选取一些社区的老年对象,通过邮递员向其发放问卷并解释原因。
通过开展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积累数据,分析城乡老年人在开展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差异,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8.1%〜25%,严重者可导致老年人自杀。鉴于此,老年抑郁问题就成为我们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调查研究的第二个切入点。另外,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巢现象曰趋突出,这已经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城市达到70%,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空巢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出现“空巢化”现象,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鉴于此,老年孤独问题也被纳入我们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在空巢老人群体中优先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及应用
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1%以上。在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人比例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四二家庭结构普遍存在的形势下,为解决好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难题,优先解决在空巢老人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及应用,必将成为老龄工作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5-0158-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老年心血管病疗程较长,病种多而复杂,再加上生活自理能力差,子女不能随时守在身边,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就给护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尊重、理解、关怀患者,如何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就成为医院方面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良好的人文关怀,充满人性、人情味的服务,正符合这样的要求,也符合患者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男女之比2:1,年龄58-95岁,平均年龄76岁,病程时间7-29年,均为心血管病患者。
1.2 老年患者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组织机能衰退,临床症状不典型,敏感性差,反应迟钝,就诊时对自己的症状叙述不清。
2 人性化护理措施
(1)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入院时予以热情接待,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介绍住院须知及病床的主治医生和护士,告诉患者如有疑问可随时找护士帮助解决。
(2)制定人性化护理流程,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根据老年人的静脉特点,实施温馨注射工作流程,注射前向患者介绍药名、剂量及用途,推行“一针准”制度;实习生、新护士给老年患者穿刺时,如第1次未成功,主动请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完成。在病房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给予屏风遮挡;抢救濒危患者时,转移其他患者至安静的病房,或给予屏风遮挡,避免不良刺激。
(3)规范护士的仪表、语言和护理行为。现代护理要求护士在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具有自然优美的体态,良好得体的举止,高雅谦和的谈吐。这要从日常行为,动作规范做起,要求护士工作时头发不过肩,护士帽用统一的亮晶发夹别住,工作服洁白、平整、合体,佩戴胸卡,精神饱满,淡妆上岗;使用文明用语,与患者交流时,语言应柔和恰当,语气热情诚恳,勤巡视,多问候,有问必答,有答必详;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动作轻柔、敏捷、果断,给人以干净、利落之感,使患者觉得可靠、安全,有利于配合治疗和接受护理;护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最佳的形象和行为在患者面前出现,从语言和服务行为上为老年心血管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4)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床单、被褥被污染时,随时更换,并为每个患者准备储物箱,使患者的物品放置有序,多而不乱。也可以依据患者的爱好,摆放鲜花、台历、照片等,如果病情允许的话,还可以听听音乐,读读报纸。每月召开1次患者座谈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建议,并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断地改进工作。
(5)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病房是患者的住房,尊重患者的感觉,进门前要敲门,各项治疗前要解释,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完毕,要感谢患者配合。对住院患者每日发放“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在收费上做到全透明,对费用不清楚的地方,给予耐心的解释。在进行一些特殊的护理操作时,用屏风遮挡患者,以使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
(6)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如何鼓励患者克服绝望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希望和信心,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责任护士通过仔细观察,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更多地认识自我,适应新的生活模式,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与病魔抗争。
(7)微笑服务,精心护理。护理人员发自内心的微笑,迅速敏捷的动作以及温馨的语言无疑让患者感受到护士对自己的关注和爱心,每天的晨、晚间护理为患者带来舒适的问候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发药时,主动为患者倒好开水,液体类的药物则插好吸管,方便患者服用,冲剂类的药物帮患者冲好,如果患者对药物有任何疑问,要不厌其烦地详细说明,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更要格外关注。
(8)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根据不同的患者和病情灵活地使用护患沟通技巧,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和护理效果,如对老年痴呆及听力障碍的患者,说话声音要稍大一些,重点内容要重复讲解;对性情急躁的患者,护理时要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对肢体偏瘫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加以鼓励,使其充满信心。
关键词:心理韧性;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体因素
一、心理韧性研究的理论模型
(一)心理韧性系统模型
Mandelco&Peery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儿童心理韧性模型。内部因素即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基因素质、气质和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校、教堂、幼儿园、青少年组织、社会公益机构等。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内部因素缺失或变少时,如果外部因素能及时补偿的话,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从而表现出心理韧性。
(二)心理韧性动态模型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开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理学家致力于心理韧性模型的提出和测量工具的开发,他们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韧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生潜能。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外部资源。如果外部资源为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提供了满足,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个体特征,它包括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这些个体特征构成了内部资源。这些内部资源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
2008年,各大高校迎来了第一批90后大学生。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最为解放、意识形态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90后大学生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生活在一个主张多元化和追求多样化的社会,作为中国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矛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加之从高中的应试教育到大学自主学习的转变,大学生活的适应与规划、人际关系处理、就业的压力等都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以致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失落感、甚至挫败感。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等。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备受关怀和溺爱,逐渐习惯了更多地关心自我,很少遇到挫折,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略;相反,家庭生活环境艰苦的大学生,相对更加独立,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能够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具备坚韧的个性,更具有抗战精神。
(三)个体因素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勇于发言,勇于行动,勇于尝试,首先,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强,能够很快接受新生事物,并且以极大的热情去挑战新事物。但同时他们敏感性强,很少或者没有经历过挫折锻炼,在遇到挫折和苦难时表现为无所适从、沮丧,或者丧失斗志,这样的不良情绪累积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其次,90后个性张扬,自信,具有鲜明的平等意识,要求与教师平等、民主交流。但同时他们主观随意性强,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事虎头蛇尾的现象较严重。
再次,90后大学生他们生理、心理日趋发展成熟,使得他们的思想上、行为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情感丰富,重视友谊,思想开放,在感情和理性之间大多选择感情,对情感的随意性增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责任感。
还有,90后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但沉迷于网络现象严重。作为网络时代的一员,他们善于利用网络捕捉信息,这使得他们知识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成熟,但是同时会导致他们沉迷网络,逃避正常交往,甚至会影响他们正常的交流能力,产生漠不关心的情感和自闭的心理定位。
最后,由于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等因素,90后大学生他们思想独立,追求个性与自我,喜欢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去获取社会的关注,不善于接受批评与反对的声音,过分强调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少顾及他人。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的这些特点都对心理韧性的提高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
[2]王峰,李永鑫.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3).
[3]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报,2006,51(3).
【关键词】现代物理教育 创新人才 教育
教育是发展人的个性的过程、弘扬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使命,是教育价值的升华。对现代物理教育来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才不是一般性的要求,而应成为现代物理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能力是发展成败的关键。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宝贵的时代精神和特征,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是现代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能力是世纪合格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高中阶段的学生 自我意识发挥十分迅速,其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势必影响到其他心理因素的发展,其中独立性、坚持性、自信、自尊都与创新能力有关,现代物理教育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现代物理教育应成为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性想象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多属于“书生型”“听话型 ”和 “守业型”,循规蹈矩,行为被动,思维约束、缺乏个性这样的学生四平八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但缺少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素质和特征的人才,创新才能绝非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强劲动力,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现代物理的创造力。
1.激励学生学习现代物理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是强调别致新颖、推陈出新,要想标新立异,必须破除 “常规思维 ”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 “定势 ”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沙里淘金,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2.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察赋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为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大胆怀疑,喜欢寻根究底,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欢迎学生对老师的解法提出质疑,表扬学生的解题方法超过老师,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成功,从而增强他们 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进取精神,对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标新立异的做法,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扬其精华,激励学生勇于提问、发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想象猜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建立更加宽松自在的物理教育环境,注重物理能力实际训练,实现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在其独立的个性,因此建立在“宽松、自在 ”的环境中让学生自由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 “教 ”变为 “导”,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 “教 ”,而在于指导学生“学 ”,不能满足学生 “学会 ”,更要引导学生 “会学 ”,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造的发展,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 在教学活动中应需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的问题 ,创设出一个精彩的“发现情境 ”,营造出一个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精心辅设台阶,调控引导,把学生引向到设疑、实验探索、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努力建立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良好班风和学风,还学生的自由思维空间。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但是主人却不拥有自由,学校中讲究的是规范、有序,培养的人才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统一步调,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在静静地听,很少学生提出质疑,这样,学生习惯听老师,牢记课本,实验依样画葫芦,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创设一个自由、安全的人文环境,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对学生独特想法不进行批评和挑剔,只有这样,其创新的动机才会得到增强,创新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三、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史上的发现多始于对事物的悉心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说的 “心灵手巧 ”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物理创造 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以及开放实验室,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