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产企业的行业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国外风险勘查金制度的理解
1.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风险
矿产勘查活动是高风险性、不确定性的一项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一般行业共有的商业风险(市场风险)。勘查资金回收期很长,一个项目从前期论证、考察、现场踏勘至出成果质量报告,至少需要3~5年,这么长的时间里,政治、经济、市场情况变化不定,难以预测。第二,更重要的是地质风险。地质风险是指发现一个有经济价值且开采可获利的矿床的成功率极低。据世界各国矿产勘查成功率的统计分析,一般只有1%左右,矿产勘查的风险程度高达99%。
2.国外风险勘查资金设立背景
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的空间范围加大,矿产资源全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途径是要在增加国内资源供应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
在国际上,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在国际化、全球化运作,为了化解高风险,大多国家采取了如:国家直接投入勘查资金(地勘费)、勘查补助金、资源耗竭补贴、勘查股票、勘查投资减税、银行贷款等方式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来源的分析,矿产勘查的风险极高,属于一种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经营事业,因此,矿产勘查的风险不应由企业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
在我国,先期是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投资目的是为获得经济利益,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归属于商业性地质工作或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但对于矿产资源勘查行业或项目,一般企业是很难承担起上述两种风险的,按照矿产勘查风险承担的国际惯例,政府应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先导性支持,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国际化、全球化运作的今天,设立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尤为重要。2010年修订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目的明确,鼓励和引导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3.资金性质、用途
风险勘查金来源于省级分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专项用于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到国外进行国内短缺、国民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补助资金和开发项目的贴息资金。2010年修订的办法对各类项目支持、补助的比例进一步细化明确。资金性质为专项资金补助类,非投资基金,符合国际惯例。
4.资金扶持对象及项目条件
纵观国家、各省的国外风险勘查资金管理办法,其扶持对象皆为包括事业性质、企业性质的具有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各类地勘单位和国内注册的矿业企业。
项目具备的条件:一是前期地质调查和评价类项目,须获得所在国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许可,或与所在国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二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类项目,项目单位单独持有或与国外合资、合作单位共同持有。
5.资金拨付渠道、资金管理形式以及会计核算
按国家、省市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外风险勘查资金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下达预算,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进行资金拨付,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并按照国内项目承担单位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项目所在国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二、国外风险金管理与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各省市对该专项资金的使用、报审、及监管等工作都做了粗线条的全面规定,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单位遇到了设备物资出口、外汇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一些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实际问题,虽属于具体细节问题,但影响到了项目的正常开展。
1.受项目所在国别影响,项目承担主体与申请资金主体不一致
国外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虽是商业性矿产勘查,属于市场行为,但涉及矿产资源这个敏感行业,大多数国家没有完全放开资源市场,设置了大小不等门槛,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或者准市场制度。大多数国家只允许在本国注册的企业或自然人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工作,并实行行政审批许可制度,个别国家或发达国家甚至规定禁止外国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在其国家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如:非洲大多数国家的矿产勘查许可证是授予在其本国注册的企业。换句话来说,国内企业在项目所在国开办境外子公司,方可取得所在国勘查许可权。这一点给资金申请单位形成瓶颈,一是我们国家地勘单位对外投资、或者投资兴办企业需要经过严格审批,事业单位境外投资是严格限制的;二是经过商务等部门批准成立的境外独资公司或合资公司,与国内企业在法律地位来说是等同的,是母子投资关系。项目为境外子公司持有、承担,资金申请单位却是在国内的母公司。
2.受国家外汇管理制度限制,国外项目经费所需外汇不能正常汇到境外
地质勘查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地质勘查对象是地球自然体,其勘查目的是揭示自然体的地质情况和矿产资源赋存情况,其勘查手段是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推断同多种工程观测验证相结合,其勘查成果是非物质性的。地质勘查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超前储备,投入产出没有确切比例关系等特点。地质勘查生产出来的特殊“产品”―地质成果,是通过地质勘查活动,获得的是与自然矿床(矿体)等资源性资产及探矿权、采矿权等密不可分的知识性、信息性资产,是一种“知识、信息”产品。按其性质、用途不同,可分为矿产地勘查报告、有价值的勘查资料和实物成果(如水源地、油气井、探采结合扩孔水文井等);按其所有权不同,分为地勘单位自有地质成果和国家地质成果。它不同于实物资产,也有别于无形资产。
按照《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地勘单位拥有的各项地质成果并不是全部计价入账,只是用于自行开发、转让或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地质成果,才予以计价入账。而地勘单位使用国家预算财政资金取得的国家地质成果,平时以备查簿形式登记反映,只有报经批准用于对外转让或投资的国家地质成果,在转让、投资行为确立,产权发生转移时,才按评估确认价或协议价入账。
由此看出,矿产资源勘查业,除了形成地质成果且地质成果转让情形外,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明确的资金收入。其不同于境外承包工程,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对此类项目没有明确规定,外汇汇出受到了限制。目前,大多数单位通行做法,一是勘查所需设备物资的出口,由国内公司与境外项目子公司签订国际承包勘查工程合同,以境外承包工程的名义将所需设备物资运出国内,实际上只有投入、无工程收入,这种做法改变了工程项目性质。另外,由于税务主管部门将国内地勘单位纳入小规模纳税人而非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范畴,因而无法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二是境外勘查项目工作经费所需的外汇,应按属于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程序办理,而只能以对境外子公司追加投资的形式按资本项目下的程序进行申报,其改变了外汇资金性质。这给企业将来外汇核销、资金管理等埋下了隐患。
3.由于风险勘查金制度本身设计缺陷,无法按国内财务会计制度正常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如前者所述,大多数国家对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等项目准入是严格限制的。仅仅靠与国外华人或者华人公司一纸合同或协议,就能合法运营进行勘查、勘探,进行地质调查?地质勘查许可证的颁发对象是项目所在国的某一主体,而专项资金扶持对象是境内地勘单位或企业,这二者之间实际上是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属于处在不同国度的母子公司,或者跨国公司。投资基金与专项资金在我们国家是两种不同的资金管理方式和核算方式,专项资金用于投资,从预算资金管理角度看是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的,并且会计核算无依据,资金无法核销;从外汇管理角度,两种性质、不同用途的资金无法并行,也不能相互交叉核算与核销。
其实,在国内具备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在境内全资子公司拥有某一矿种的探矿权,或与境内拥有探矿权的企业进行合作勘查,资金管理与核算也存在这种实际问题。
三、风险勘查金管理与核算的建议与对策
能源、矿产资源在国际上现阶段处于敏感时期,受政治、外交等影响极大,属于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形式;矿产资源勘查的风险极高,投资期长,投资回报期及收益额难以确定,属于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经营事业;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新兴的国际领域;国家新设立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是我国财政投资体制的新形式。“关系理顺、制度完善,政策到位、管理规范、核算准确”应该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
1.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制定出既具有权威、全面、可行、可操作性,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制度办法
第一,扶持政策可宽可严,但程序、方法必须可行。特别是扶持对象和具备的条件,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把握政策尺度,既要把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好,又要把财政资金用好,杜绝漏洞,减少风险。
第二,政策制定者应该通晓合同、外汇管理等涉外政策法规,掌握对外贸易基本常识和财务会计知识,了解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地勘行业工作性质、特点。
第三,国外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不同于国际工程承包,更不同于国际商品贸易,其具有显著的地质勘查行业特点。应多方位、多角度地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特别应深入基层,多征求国外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基层单位意见,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譬如:国家《国外矿产资源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项目获得所在国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许可,或与所在国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通过协议或者合同合作勘查的项目,一般是许可证持有人缺少勘查资金,其通过各种渠道与我国企业取得联系,达成风险勘查意向。严格意义来讲,这种合作行为属于民间合作,风险极高,其没有得到项目所在国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一纸跨国协议,项目可信度降低,容易产生漏洞,应该增强扶持条件的可行性。再譬如:第八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不严密,登记备案、勘查、成果转让这三个条件应该是三个阶段,同时具备不现实,也与制定本办法初衷相悖。
2.风险勘查资金主管部门,应根据地质勘查特点向有关部门主动宣解、诉求,取得各方政策支持,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地质勘查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业务有别于其他行业。从服务地域来说,国外矿产资源勘查业务是国内投入,国外施工。从风险勘查角度来看,矿产资源勘查属于多年多次投入,不能保证其成果的有效,不能保证其投资回报。从经济贸易行为来看,虽说地质勘查和转让成果是地质勘查业务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投入―成果―转让行为其本质是不同的。与机械制造业的采购原材料―制造产品―产品出售性质雷同,采购原材料的目的不是为了经销原材料,而是为了加工成产品出售。
资金管理部门应积极会同商务、外汇、税务、海关等相关部门协商,制定具体的外汇、设备物资出口等操作程序,增强矿产资源类项目的可操作性,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入实处,使地勘单位和企业合理合法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外汇管理,要使国外项目承担单位合理合法的使用外汇,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其不属于经常项目下的货物出口贸易,也不属于国际工程承包等类别的服务贸易,更不属于资本项目下的对外投资,针对其投入期时间比较长,资金回收不确定的特点,应与外汇管理部门磋商经常项目下新的国际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设备物资出口事宜,应与商务部门、海关明确意见,以国外矿产风险勘查类参照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程序审查通关;为了能让地勘单位享受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等同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与国家税务部门沟通,准许有国外地质勘查项目的单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
3.针对地质勘查业的特点和不同国别的财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新型的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方式
境外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合法勘探权在境外公司而不是国内企业,所发生的勘查费用应该归集于境外公司财务账内,最终形成境外公司的无形资产―地质成果,对于国内企业与境外公司之间关系只是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国内企业与境外项目发生的经济往来属于对外投资范畴,按长期投资来核算。而国外风险勘查资金属于专项资金性质,按资金办法规定应按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和核算,这是不同性质的两种资金,管理模式和核算方式也不同。
纵观国家或各省出台的各种有关“走出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如财政部、商务部2005年颁发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0~2002年颁发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及其细则和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山东省财政厅、外贸厅2008年颁发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等,其补助的具体内容是因项目而异,发生的国内企业上年度的国内、外费用,其扶持对象是国内企业,而不是境外子公司,也非弥补境外子公司发生的费用。其共同点是对项目前期费用、而非项目实施或公司运营费用予以补助。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是顺应国际“资源全球化”形势而兴的新事物;对于此项资金管理核算来说,国家财经法规没有健全,由于地质勘查行业的特殊性,无法借鉴和参考其他行业的做法,前无车,后无辙,只有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专项资金管理与核算路子。
一是建立以“事前立项”为主改为“事后申请”为主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申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矿产资源赋存的可能性和项目的可信度等方面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审核后,参照国家其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做法,由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根据年度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金计划安排,采取地质勘查经费预拨的方式,次年以费用支出凭证为依据审查确定该项目决算数,而后按项目类别、比例予以补助结算,多退少补。
二是建立符合国内外财务会计制度的资金核算方式。《国外矿产资源勘查风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专项资金按照国内项目承担单位执行的财会制度和项目所在国的有关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根据此条规定,结合地质勘查项目的实际情况,可有两种核算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以国内商务、外管等部门批准的境外投资额和银行出具的外汇汇出证明为依据,以经有关部门审核的用于本项目的国内企业和境外子公司实际发生的费用等为准,确定对国内公司“对外投资”的财政补助额度。国内企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以“国外花费,国内补助”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
国外大型矿业公司的基本情况
英美资源集团(AngloAmericanplc)及其子公司、合资公司是世界上采矿和自然资源领域的著名公司。它在黄金、白金、钻石、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集团在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澳洲都有业务操作和发展。斯塔拉塔公司(Xstrataplc)是总部设在瑞士的全球性矿业公司,产品包括铜、炼焦煤、热媒、铁铬合金、镍、钒锌等。公司经营机构和投资项目遍布世界四大洲和18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锌和铁铬合金生产商,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为智利全资国有企业,由智利政府于1976年成立,是一家集铜矿开采、冶炼和铜金属销售的世界级矿业公司,其铜矿储量和电解铜的生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该公司2011年铜产量约为170万t。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GoldCorporation)是一家跨国的以黄金勘查和开发为主的矿业公司,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市。该公司全球金保有储量达2700多t,其黄金地质、采矿、选矿、冶炼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NorilskNickel)是全球最大的镍和白金生产集团,该公司所生产的镍占所有镍产量的20%。该公司有高管预计截至2012年底,旗下位于南非的合资企业镍年产量将达20000t,目前产量为6000t左右。法国埃赫曼集团(ErametGroup)总部设在巴黎,主要生产和销售镍、锰及其化工产品,高性能特殊钢、合金、超合金和高附加值的锻件。该公司是全球锰系化工产品最大的生产商,同时还是世界第二大高品位锰矿生产商。世界金属矿业公司十强2010财年,世界金属矿业公司十强净利润情况。
世界大型矿业公司的特点通过对国外大型矿业公司,尤其是三大铁矿石集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矿业公司在多国家、多地区进行矿产品的开采、加工和销售,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大,盈利能力可观,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在多地区占有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的资源。国外大型矿业公司之所以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实力雄厚,本质原因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在多地区占有了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如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都是重要的、大宗消费矿产。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就能看出,他们占有世界上优质的铁矿石资源,从源头上垄断和控制了铁矿石的开采供应,因此,具有雄厚的谈判实力、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进行矿产品的加工、贸易等活动,进行多元化经营。大型矿业公司不仅进行矿石开采,很多还拥有自己的冶炼厂,对矿产品进行加工。如必和必拓在氧化铝精炼和金属铝冶炼上拥有很强的实力。除此之外,三大矿业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矿石贸易,在矿产品定价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并购重组、参与资本市场。BHP矿业和BILLITON矿业公司合并而成必和必拓集团、力拓并购加拿大铝业、必和必拓与力拓联合开发澳洲铁矿,瑞士斯特拉塔公司收购加拿大鹰桥矿业,以及现在正的嘉能可并购斯特拉塔公司,这些案例都说明大型矿业公司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有效地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占有或垄断矿产地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进行矿产品开发和贸易的必要条件之一。大宗矿产品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港口、海运。大型矿业公司十分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三大矿业公司都在自己的矿产地拥有港口或铁路的运营权,而力拓和必和必拓还曾试图说服政府不允许其他公司进入本公司铁路网络。开展全球化经营。从几大矿业公司的矿产开采分布情况可以发现,这些公司在大的、优质成矿区域都进行资源开发,如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等地,产品销售到世界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日本、美国这种本身缺少矿产资源的国家,它们通过三井物产、美国铝业公司、菲尔普斯道奇公司等世界级矿业公司,在全球市场内进行资源配置。
国内大型矿业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冶金矿山为主)
我国矿产地分布范围广泛,20多万处矿床(点)散布在全国各地。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矿业公司开始蓬勃发展。如今,从事矿业开发的公司几乎遍布各个省市地区。这些矿业公司不仅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在经济不发达但资源丰富的地方同样具有一定的数量。在全国2204个县或县级行政区中,有2019个县或县级行政区有矿业开发活动,占全国县或县级行政区总数的9%。目前,比较优秀的矿山企业除了老牌的国有矿山,如鞍钢矿业、攀钢矿业、武钢矿业、马鞍山矿业、包钢矿业、本溪矿业、太钢矿业、梅山矿业、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鲁中矿业、海南铁矿这些黑色冶金矿山外,还有江西铜业、云南铜业、铜陵矿业、华锡集团、云锡集团等有色矿山,以及紫金矿业、西部矿业这样新兴的民营企业。国内几大矿山企业简要情况分析鞍山矿业公司是鞍钢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冶金矿山企业。探明铁矿石储量74亿t、工业储量44亿t,具备年产铁矿石4500万t、铁精矿1500万t的能力,占全国矿石产量的6%。“十二五规划”铁矿石产量将近3500万t。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是河北钢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由原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所属矿山整合组建而成,是以铁矿山采选加工为主业的国有大型冶金矿山企业。现有矿石储量10.37亿t,规划铁矿山资源储量46.26亿t。现有大型全资铁矿4个、控(参)股铁矿3个、正在开发建设铁矿3个,另有白云石矿、兆丰冶炼等多个企业。“十二五规划”铁矿石产量将近3000万t。中国五矿是中国最大的冶金工业原材料集成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的钢铁贸易企业之一。目前拥有铁矿石储量约10亿t、焦煤储量约2.5亿t,焦炭、煤炭、铁合金、耐火材料等产品的出口量和铁矿砂、废船、废钢、钢坯的进口量居全国前列,年销售钢材2000万t。
在铁矿石生产领域,中国五矿重组了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鲁中矿业有限公司。邯邢矿业先后建成18座铁矿山、9座选矿厂,资源控制量已增加至6亿t以上,在安徽霍邱地区已具备千万t铁矿石生产能力。目前,邯邢矿业拥有铁矿山10座、选矿厂9座,已建成年产铁矿石1000万t、铁精矿500万t的生产能力。鲁中矿业的铁矿资源总储量亿t,品位在45.5%以上,铁矿石生产能力400万t/a。中国五矿收购世界第二大锌公司———澳大利亚OZMinerals公司旗下多个矿产项目,基本上涵盖了OZMinerals公司所有的铅锌矿。拥有锌1820万t、铅260万t。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境外拥有多个已建成、在建和开发的有色矿山,拥有境外有色金属资源量1000万t,铝土矿资源量逾3亿t。在国内,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拥有铜、锌等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企业以及钽、铌、铍等稀有金属研发、加工科研生产基地。中钢集团是我国最早走出去从事资源开发的企业。目前,中钢集团拥有15个矿山企业,遍布国内4个省区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印尼、南非、津巴布韦、喀麦隆等国家。占有铁、铬、锰、镍、铀、钼、钒、萤石8个品种,控制资源量达30多亿t,其中在海外拥有铁矿石储量20多亿t,铬矿石储量2亿多t。同时,铬矿石在当地进行深加工,并销往世界各地。经过20多年的经营,尤其是近5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矿石产能已达1000多万t,海外矿石产能已达2000多万t。资源开发作为中钢的三大主业之首,将来定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较好,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矿山企业投资建设了一批矿山,其中正在投资和即将建设的矿山生产规模达9000万t以上。#p#分页标题#e#
国内矿业公司的特点综合分析国内矿业公司的情况,它们显现出以下特点:国内矿山企业近年来成长快。有些老牌的矿山企业,如鞍钢矿业,尽管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开采,但是由于受中国整体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整个采矿行业真正开始市场化运作和蓬勃发展是在近三十年改革开发以后。企业的数量、规模、盈利能力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某些矿业公司经营的品种单一。有些传统的黑色冶金矿山拥有国内质量比较好、数量可观的铁矿资源,但其没有进行其他矿种的开发,矿产品结构单一。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有些大型的矿山企业在国外没有矿山,或者在一些政治、经济局面不够稳定的地区进行矿山开采。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能力还有待提高。国内矿山企业市场集中度不够,缺少大型矿业集团。目前,我国经营各种矿种的矿山企业遍布各省市,在资源整装勘查、联合开采上缺乏有利条件,因此较难产生规模效应。所以,国内矿山企业需要进行兼并重组,以取得大型跨国矿业集团的优势。
国内外矿业公司的发展优劣势分析
国内外矿山企业发展积累程度不同。国外大型矿山企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而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也不过三十年。因此,国外跨国大型矿山基础厚实、规模庞大、经验丰富、运营资金充足,而国内矿山企业与国外大型矿业公司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大型矿山企业经验丰富。我国的矿山企业想要取得更大发展,应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外大型矿山企业的经验,将他们的企业运作模式、企业价值标准、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等与国内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我国矿山企业发展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目前,我国矿业领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关闭了一些规模小、效益差、污染严重的小型矿山,对矿产资源开始整装勘查和联合开采。此外,我国是个矿产品消费大国,接下来的城市化进程都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因此,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另外,钨、锡、锑、钼、稀土、萤石等我国传统的优势矿产资源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为国内矿山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内大型矿业公司的发展方向
通过大量获取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行业内的数据分析,2010年全球铁矿石消费量为18.2亿t,2011年约为19亿t,2012年将进一步增至19.9亿t;2011年,中国铁矿石产量已经达到13亿t,但外依存度仍超过60%;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约为15亿t,中国粗钢产量突破6.8亿t。因此,从行业情况判断,市场仍然在相对活跃的状态。资源性企业应当顺应行业的情况,提高自身的资源获取能力、扩大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环境。大量获得优质的矿产资源,积极投身全球范围的矿产资源配置,其途径应当多样化。在申请取得、投标取得、受让取得这些传统资源获取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参股、控股、并购、收购等方式获取资源。同时,在现有矿区的基础上,进行深部探矿、找矿,提高和扩大可采储量。对周边的矿区和矿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将分散的矿区按照成矿体系科学地结合成统一的大矿区,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此外,加大基础勘察力度,利用风险勘查基金,重视绿地项目,寻找新的大型重要资源。
多品种发展,多元化经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多元化经营,就是企业尽量增大产品大类和品种,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多样的产品或业务,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市场范围,充分发挥企业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益,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资源型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开展多元化经营是其重要途径。如冶金金属矿山除了传统的铁和锰之外,可以开发钼、钒、钛、焦炭、镍、稀土等矿产。同时也可以开展货运、贸易、工程设计、装备制造。从单一的生产某种矿产品拓展到生产多种矿产品、从单一的矿产品采掘拓展到矿产品深加工、从单一的生产业务拓展到物流与销售、综合配套服务等等,这都是资源型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有效措施。在多元化经营这方面,国内的矿业公司与国外矿业公司有着明显差距。国内的大型矿山通常品种比较单一,似乎是“非冶金即有色”这样的格局,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设置以及企业长期行政化运作有一定关联,因此,国内大型矿业公司要突破自身行业的圈子,步伐要更大,不仅仅在企业自身传统的优势资源上加大开采力度,同时积极拓展其他矿种的开发力度。不仅仅在采掘上发挥优势、拓展深化,同时也应该进行冶炼、制造、物流、销售等。
关键词:江西 矿产资源 生态效率 SBM模型 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3.8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生B效率的概念,1990年由Schaltegger和Sturm首次提出来。他们认为生态效率是增加的价值和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而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生态效率则被定义为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率。关于生态效率的定义,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给出的,他们认为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将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简单来说,就是影响最小化,价值最大化”。近年来,社会各方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关生态效率的研究也逐年增多,主要表现在:
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目前侧重于从微观视角研究生态效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德国大众推出生态效率型轿车Lupo,克罗地亚的Lura集团利用副产品创造价值,将投资回收期缩短到18个月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国内的重点放在为政府审批项目提供依据,多从区域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总结国内外有关生态效率的研究内容,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国外已从对生态效率的简单评价转向对生态效率驱动机制的探究。第二,在生态效率研究的应用层次上,重点还是在分析企业及其产品系统的生态效率,从而进一步将生态效率融合到产品的生态设计、关键问题辨识、系统开发等问题中;而我国从企业尺度方面对生态效率的研究甚少,主要是从行业、生态园区、城市及区域等大尺度的方面去评价生态效率。第三,国外开始从生态效率与全球生态问题(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食物安全等)相结合的角度对生态效率问题进行研究;而我国侧重于从污染物分析的角度研究生态效率。第四,目前绝大部分研究都很少从社会维度定量分析生态效率问题。
在研究方法方面,评价生态效率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尹科(2012)认为评价方法有经济/环境单一比值法、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法。谭丽超(2010)认为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季丹(2013)用区域生态足迹核算模型评价区域生态效率,目前此方法广泛运用于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中。另外,姚飞(2011)使用了区域碳排放核算模型来测算生态效率。总之,国内大多数研究者更关注矿产资源中的经济效率,对于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较少,而现有的研究在方法和视角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地处华南成矿区的中心地带,江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较集中,尤其是稀土矿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铜、铀、钽、铌主要在赣东,黑钨矿、稀土主要在赣南;煤、铁、高岭土主要在赣西,白钨矿、金、锑主要在赣北。但是,江西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相关研究工作薄弱,且存在矿产过量开采和过量出口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江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问题,这也是推动江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框架与方法
(一)评价框架
本文采用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提出的生态效率框架进行研究。“产出和服务的价值”通常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总产出等指标来测量;“生态环境负荷”主要包含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李胜兰等,2014)。事实上,可以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出分为合意产出和非合意产出。合意产出主要是期望经济指标,如矿产资源产值、产量,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矿产品在江西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采用工业总值来测量。非合意产出则是损害指标,本文采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废”指标来测量。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指标则采用工业产业从业人员数、工业用电、工业用水、工业投资额来测量。
(二)评价方法
对于“多投入、多产出”型的效率测量,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一种良好方法,而且该方法还可以测算出非合意产出的影响。本文运用基于非期望输出的SBM模型来测算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
三、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从平均数看,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最有效率,其次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而效率值排在后三位的依次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从演变趋势看,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的演变趋势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具体而言,近五年生态效率较为稳定的行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态效率改善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唯一生态效率下降的行业。整体上来看,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在提高,见如表1。
四、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第一,矿产资源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关键是做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就是要求产业系统既要尽可能降低对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又要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现出不同的演变态势,大多数行业并未达到高效率,其中有四个行业表现出效率稳定和效率下降的趋势,普遍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以上分析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有:
第一,V产资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流程重组,发挥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尽可能地最优化综合利用现有矿产资源,从而达到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矿产资源开采作业,研究推广绿色开采工艺,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协调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改善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可以考虑从产业规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优化四个角度,提出具体举措。如增强企业家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加大科技投入,政府投入引导,构建风险投资体制;力推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绿色矿业开发模式,构建有效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提倡循环经济等。
参考文献:
[1] 李胜兰,初善冰,申晨.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 世界经济,2014(04):88- 110.
[2] F?re R, Grosskopf S, Lovell C A K, et al. 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90- 98.
[3] Dyckhoff H, Allen K. Measuring ecological efficiency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 esearch, 2001, 132(02): 312- 325.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察;意义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由于我国的地质矿产资源勘察的水平落后,因此应该更加合理高效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勘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矿产勘察过程中也不断的使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化学仪器,使得我国的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地质矿产勘察意义
对矿产资源的勘察目的在于更为合理的利用以及管理这类资源,不仅需要了解矿产资源所处位置,还需要利用先进设备仪器对其展开评价并进行相应分析,为控制的合理性提供条件。
地质矿产勘查便是对矿产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方式,对于发现潜伏矿产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意义重大。勘查工作理应不断改进,克服勘查中由于环境、技术设备等因素造成的影响,提升矿产勘查有效性。
二、地质矿产勘察的主要方法
1、“同位成矿”的勘察方法
即使成矿时代不同,成矿类型也不同,但是在矿区中却有同位成矿的作用存在,而且这种作用表现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在规模较大的矿床中这种成矿特征的表现比较明显。矿产的形成离不开矿热活动,稳定的矿热活动中心的迁移,通过与成矿物质和流通的相互融合,当地壳运动演化的过程中,因为空气条件的封闭,使得矿产得以良好的形成和保存。在使用“同位成矿”的勘察方法时,可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此区域的地壳运动演化的主要特征。通过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和发生的地质事件综合地质资料对地质矿产的分布和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成矿关系的判断。在具体的找矿过程中,从利于成矿的区域着手勘察,对找矿是很有帮助的。首先可通过对断裂带的查找入手,横向断裂带可根据断裂见表现出来的近于平行的形态查找出来,次级断裂带多表现为平行或者斜交的形态,这对矿产资源的勘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同时,利用矿化信息,也是在矿产勘察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尤其在地表矿或者半隐矿产的勘察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找矿信息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到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这对矿产勘察十分有利。
2、物化探测技术
物化探测技术对深处矿产资源的勘察尤其适用。在地质矿产资源的勘察中,对成矿系统和矿场类型进行整体的了解,对矿床的发育深度也需要认识,尤其在深度找矿中,对矿床的空间分布机加以了解对矿产勘察具有指导性意义。所谓物探,也就是物理勘察探测技术,其研究的的主要对象包括地球重力、地磁效应等六个种类。应用物探技术对于矿产资源的勘察,效果显著。在使用此方法时,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测量地层、岩体以及矿石等得到有效的参数,通过参数的计算和性能的分析来首先确定是否适用物探技术。所谓化探,也就是化学勘察探测技术,尤其适用于对金属类型矿产的勘察。随着化学仪器的灵敏度的不断提高,化探技术对隐伏矿的勘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地质体运动理论的应用
对地质体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地质体的运动特点,再结合时空信息定位在地质矿产资源的勘察中加以应用,对矿产资源勘察来说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根据成矿类型的不同结合地质体运动理论对成矿围岩进行布局矿产勘察。在以地质体内部运动理论的特点为依据预测成矿能力,成矿能力同元素的丰度、含量方差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矿产资源的分布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再配合化探数据对矿体进行基本情况的推测。还可以根据矿产探测的孔径进行辨别来对勘察区域的矿产储存量做出推测。
三、加强矿产地质勘察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地质勘察管理制度
矿产行业要遵守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质勘察监督和管理机制,为地质工作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地质工作秩序,改善矿产地质勘察工作环境,从而使地质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还要对地质勘察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完善,明确地质勘察单位的管理职责,落实行业准入原则,加强对地质勘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且建立起统一的地质勘察统计制度,为矿产地质勘察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相关部门要发挥好指导作用,为地质勘察行业提供帮助和建议,并且建立地质勘察行业协会,使其起到监督和调整的作用。还要做好对地质勘察经济发展的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矿产行业秩序的稳定性和治理结果的有效性。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探矿权年检制度,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一旦发展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侵犯矿业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
2、建立和完善地质勘察投入运营机制
矿产管理者要重视地质勘察中的运营失衡问题,并且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特征出发,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地质勘查投入运行机制,实现开采工作与勘察工作的平衡,推动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建立和完善地质勘查工作利益机制,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地质勘察企业从事矿业开发和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商业性地质勘察的主体性作用。
3、培养专业的地质技术人员
要想提高地质技术人员的素质,就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力度。矿产企业可以定期对地质技术人员进行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地质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能够有效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地质找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行政结果公开制度,增加地理环境管理的透明度,确保管理的公正性。建立责任监督制度,明确地质技术人员的职责,对地质工作进行监督,一旦发展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改善。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优化地质找矿方式
第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特征,选择合理的找矿方法,并且对矿体和矿石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电阻率中梯方法,对矿化蚀变带进行圈定,从而提高地质矿产勘察的质量。第二,要对金属矿山共伴生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可利用性研究工作,合理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对矿山的新矿种进行评价和预测,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矿山接续资源问题得到解决。第三,要采用先进的矿产地质勘察技术,合理利用地球物理和化学技术、地质技术、钻探技术等,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树立创新意识,寻求地质找矿的新突破。
5、培育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市场
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同时继续全面实行矿业权有偿出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有偿出让原则上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支持属地化地质勘查单位参与竞争。加强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导,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各省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平台,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培育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勘查开采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培育和规范地质勘查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矿业权、矿产储量评估机制,健全矿业权评估师、矿产储量评估师制度,建立注册地质师执业准入资格制度。
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运转的同时,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上升,因此应该不断的改进技术来提高矿产的勘察量。使用不同的找矿原理可以提高地质勘察效率,对我们的生活、经济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地质矿产勘察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在实际矿产勘察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维,车路宽.论地质矿产勘察找矿的方法[J].科技资讯,2013.
关键词 采矿工艺技术;采矿作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 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9-0156-02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采矿作业主要就是采取科学的工艺技术对地表或地表以下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开发。采矿工艺技术直接影响着采矿作业的效率、质量、安全以及效益,所以,采矿工艺技术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矿产生产和采矿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就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期推进我国采矿工艺技术的发展。
1 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特点
在采矿作业中为了加强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作为采矿作业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全面认识。
一是自然中存在的矿体是矿产开采的主要原料,这就表明所开采矿产资源的地址无法随意选择,矿体的储量也无法输入和再生。矿山的矿产储量、生产能力与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联;
二是采矿的机械设备和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常随采矿进度和加工对象情况变化而进行转移。开采矿山时,必须挖掘一系列的巷道,并做好一系列采矿准备工作后,才能进行回采。挖掘、采准及回采工作三者间的关系为相互协调,这样才能确保矿山顺利生产。若是三者间的关系无法做到相互协调,那么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例如采掘失调、矿山减产等;
三是随着矿产业的发展,采矿作业必然会呈现出优质矿产枯竭,采掘条件越来越来恶劣,矿产品质越来越差且采矿成本越来越高这样的趋势。开采劣质矿产,会使岩石混入矿石中,造成矿石贫化,从而降低采矿质量、效率以及效益;开采劣质矿产时,还会遇上部分矿石无法开采的情况,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损失。矿产资源的品质和地址不会因为人为意志而发生改变,所以,针对矿产作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不断革新采矿与选矿技术,实现综合利用,这样能够降低成本费用。此外,采矿企业在进行采矿生产质量管理时,还应充分注重如何有效降低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是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品质分布不均,使得矿产资源的工业储量容易发生变化,导致采矿设计难以实现标准化,加上采矿工程是一项复杂、建矿周期长、金额投资大的系统工程,这就进一步提高了采矿企业的投资风险;
五是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在地表上,一种深埋在地表之下。采矿作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工作环境差、安全性缺乏保障的特点,尤其是地下采矿作业,其工作难度更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实现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采矿企业必须充分重视改善劳动力的方法和保护环境的条件。
2 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作为施工人员应如何确保采矿作业安全高效的运行呢?笔者以下带着这一问题,就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2.1机械化开采法
机械化方法开采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机械化的开采方法能够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的原理是将矿体表层覆盖的岩土层崩落或剥离,而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开采。露天开采的矿产资源大部分于地表上,十分有利于机械化的开采方法,不仅采矿作业的安全系数较高,且相其矿石贫化率低、矿石损失率小、开采成本费用更少。在进行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时,若是遇上矿体赋存深度深、厚度小、岩土剥离量大的情况,其经济效益必定会远低于露天开采。近年来,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出,在地下采矿作业中所采用的采矿工艺技术也逐渐向这方面发展,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就是现阶段地下采矿作业中最为常用的采矿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尾矿污染,进一步保护采矿区域的环境。
2.2特殊采矿法
不同地质、地层的矿产资源,所选用的采矿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针对情况采取特殊的采矿方法,例如物理化学采矿、海洋采矿等。其中物理化学采矿主要是利用溶浸液溶解出矿体中的有用成分,并将这些有用成分从地下举升道地面,而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提取。物理化学采矿法具有投资小、效益高、工作条件好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即只能适用于铜、铀等金属矿物以及盐、碱、硫等。除了陆地中蕴藏各种矿产资源外,在滨海大陆架上和海洋底同样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海洋采矿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工作条件差、危险系数高的特点,因而,海洋采矿法应用极少。这也是目前我国主要在陆地进行开采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未来在海洋中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必然趋势,因而作为采矿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切实掌握各种特殊采矿技术吗,才能更好地确保采矿作业安全进行。
2.3填充法
填充采矿技术是一种人工支护采矿技术,其原理是紧随回采工作面进行推进,同时将填充材料输送给已经采空的区域,从而使得回采作业得到充填体的保护,以此确保采矿的安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填充采矿技术属于新型采矿技术,主要适用于深度较深的矿井,具有适应性强、采矿效率高、开采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采矿作业人员应切实掌握填充采矿技术的特点和原理,才能确保应用成效的提升。
3 结论
总之,本文对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地质条件的矿山所采取的采矿方法也各不相同,而不同的采矿方法,其采矿工艺流程、采矿机械设备、采区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也不同,因此,采矿企业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以文.浅谈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157.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和融入境外资源市场,参与世界资源竞争,已经成为我国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式。自2010年起,中国矿业联合会以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委托开展“中国企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类境外投资备案”工作为基础,结合其他公开信息,对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周刊》将同中国矿业联合会按季度联合《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情况分析》。
执笔:中国矿业联合会 常兴国
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规模明显减少,一方面企业面临较大的矿产品价格下行压力,投资热情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矿业在国内的发展环境面临挑战,需要拓展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国内企业转型升级、向矿业行业转移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的角色日渐突出。同时,低风险的项目投资受到青睐,境外勘查投资出现分化。
一季度主要数据要点
盘点一季度数据可以发现很多值得关注的要点,比如投资总额减少48.18%、投资最多的矿种为铜、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是澳大利亚、投资主要来源于跨行业企业、民企投资额超国企14倍等。具体数据如下:
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项目32例,与去年同期持平;中方协议投资额9.13亿美元,同比减少48.18%。
投资金额中,并购金额5.35亿美元,同比减少37.28%;勘查勘探金额1.19亿美元,同比减少22.22%;开发建设金额2.59亿美元,同比减少65.74%。投资涉及中国企业28家,资金流向全球18个国家。【图1】
以投资金额计,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矿种依次为:铜5.75亿美元, 项目7例;铁1.37亿美元, 项目6例;煤炭1.09亿美元,项目3例;金0.39亿美元, 项目5例;其他矿种合计0.53亿美元, 项目11例。【图2】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主要目的地依次为:澳大利亚5.41亿美元, 项目6例;北亚1.65亿美元, 项目3例;南部非洲0.93亿美元,项目9例;东盟0.87亿美元, 项目6例;加拿大0.01亿美元, 项目5例;其他地区0.26亿美元,项目3例。【图3】
跨行业企业为投资主要来源,接下来是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协议投资额分别为6.95亿美元、1.6亿美元、0.58亿美元,项目分别有15例、3例、14例。【图4】
而就投资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投资远超国有企业投资额。国有企业投资额为0.57亿美元,项目11例。民营企业投资额为8.56亿美元,项目21例。【图5】
境外矿业投资呈现出新特点
一、房地产企业向矿业的转型依然在进行,一季度有多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开展境外矿业投资,包括广州丰源集团、园城集团、山东阿掖山集团等。
二、投资控股集团的表现抢眼,通过先期并购境外资产,随后注入上市公司实现退出,突出体现在上海等地的企业。
三、一些选择投资技术风险小的石材项目的企业在境外发展迅速,不断扩展投资目的国,如厦门某贸易企业。
四、在东盟的中国矿业投资整体向冶炼发展。
五、东西部地勘单位对境外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开始显现。本季度投资境外勘查的9家地勘单位几乎都来自中西部省份;东部地勘单位则在进行境外发展的转型,山东省地矿局工作重点在为前期项目寻找合作开发方,华东有色地勘局在调整内部股权结构,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在蛰伏等待形势好转。
矿企面临的经济压力增大
2014年第一季度,矿业企业面临的经济压力显著增大。首先表现在,大宗矿产品价格面临明显的下跌压力: 一季度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天津港62%的基准铁矿石到岸价格由2013年12月的135.79美元/吨下跌到2014年3月的111.83美元/吨,跌幅达到17.6%,且未来三年价格持续看跌;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在一季度出现大幅下滑,由3300美元/磅下挫至3000美元/磅左右,跌幅达10%左右;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在0.78美元/磅左右的低位震荡;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5500大卡)由620元/吨持续下挫至530元/吨,跌幅达14%左右。
初级勘查市场仍处于低位。一季度,代表全球初级勘查公司的多伦多创业板矿业企业的市值在102亿~ 120亿美元之间,仍然低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9年139亿美元的市值,较2011年370亿美元的市值高点下滑70%左右。
生态文明建设给国内矿业带来挑战
近几年,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多次指出:“地勘单位要长远发展,不能靠‘打工经济’,要向‘老板经济’发展,必须搞‘探采一体化’”。当我们认真回顾和清醒总结地勘单位的发展历史,我们不能不说“探采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高瞻远瞩,准确把握了地勘单位的发展规律,牢牢抓住了当今地勘事业的发展大势――实施探采一体化是地勘单位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施探采一体化的依据
探采一体化是由矿业开发内在统一性决定的。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不仅具有工作对象及经济效益的一致性,还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收期较长、资源储量发现成本与发现储量的价值之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从矿产勘查到矿业开发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和完整的体系,有其固有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地质勘查只是矿业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单一的地质勘查不仅市场不发育,而且风险较大,探矿权与开采权的分离使地勘单位的技术、人才、地质资料等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生产勘探必不可少,但一般矿山企业的地勘力量甚为薄弱,矿山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应把矿产的勘查和开发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考虑,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遵循矿产勘查开发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办事,不仅是有效地发挥我国矿产资源优势,促进地勘业和矿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振兴矿业的必由之路。
探采一体化是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地质找矿一直是地勘单位的立队之本和优势所在。地勘单位长期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所积累的人才、资料、技术和装备等条件,在矿业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从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实践来看,地勘单位为了克服宏观经济环境给地质勘查行业带来大幅度波动的冲击,扩大服务外延,实行“多元发展”,虽然维系了生存,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距离作为独立和成熟的市场主体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地质找矿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所从事单一的地质找矿与矿业开发相脱节的状况,已不能满足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仅靠勘查难以支撑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地勘单位要想实现跨越式进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在找矿与采矿结合方面做文章,打破单一的地质找矿模式,实施矿业开发,拉长产业链条,通过以采扶探、以采养探,促进矿业及地勘业进入良性循环。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实行,以矿养矿,以矿生钱,对于地勘业这一弱势产业,无疑增加了“造血机能”,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路子;为深化地勘单位改革,构建商业性的地勘企业,增强了经济实力;为形成探采结合的矿业公司和经营探矿权为主的勘查公司建立了初步框架。因此,探采一体化是地勘单位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地勘经济实现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
探采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地质工作主要是由国家财政包揽的,商业性、公益性不分,探采分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包揽全部商业性矿产勘查和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不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既可以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施工任务,也可以承担企业投资的地质勘查任务,或投资矿产勘查和开发,成为矿业权的经营者或探采一体化的资源公司。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培育和壮大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地勘单位要成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首要前提是要有稳定的产业,有自己的产品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就必须从上游向下游发展,从勘查到开发都由地勘单位这一个主体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拉长产业链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味的勘查而不走向开发,地勘单位不但不能发挥其优势,就逐渐地游离在矿业发展的边缘,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从行业特征出发的六个优势
从矿业的行业特征出发,矿业的探采一体化起码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
探采一体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可能发现勘察时所未能发现的地质情况。一般来讲地质勘察获取的地质数据和矿山开采中的地质数据往往有较大的出入。这就决定了从地质规律的角度来讲,探采结合具有先天的技术上优势。地勘单位拥有技术、人才、地质资料和矿业权优势,熟悉矿区及的地质条件,擅长探边摸底增储,有助于把握开采规模、延长矿山寿命。实践中探采结合能够较好地提高矿山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如河南省奕川县长青公司858钼矿在探采结合中使该矿从日产600t逐步扩大到日产6000t的规模,山枣岭金矿在探采结合应用发现探采结合和选用适合的采矿方法是解决低品位复杂矿体开采困难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探采一体节约交易费用。探采分离的情况下从探矿权到采矿权的转让是不同的矿业权主体。由探矿权形成探矿成果,然后由政府部门设立采矿权通过招拍挂处置采矿权。矿产资源实现从探到采需要系列的程序和反复的市场博弈,要消耗相当的社会成本和交易费用。而探采一体时探矿权转采矿权是同一主体,避免了许多探采分离情况下的相关程序,市场交易成本显然比探采分离要节约交易费用。
探采一体有利于保障矿业企业资源储量储备应对市场风险。矿业市场是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市场。矿业市场上常常出现各种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矿业企业探采一体化可以掌握上游资源储量储备,增加市场定价和议价能力,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探采一体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探采一体化延长了产业链,使勘察阶段和开采阶段资源共享。
探采一体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探采一体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使矿业企业走出去占领海外市场,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两个指标来衡量钢铁企业绩效,实证结果表明钢铁企业纵向一体化能明显提高钢铁企业的收益并有助于企业的未来成长。
探采一体平衡了市场风险,有利于矿业可持续发展。探矿业是高风险行业,采矿业是高回报行业,但是所有的采矿都是建立在探矿之上的。只有通过政策手段把两个行业结合起来,有效地通过采矿回报化解探矿风险,促进探矿业和采矿业的平衡才能促进整个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探采一体化的对策
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保障探矿者合法权益。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客观、导向明确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环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现有矿权要进行清理排查,对资源前景较好的要加大勘查投入;对具有远景意义的要做好维护、升级;对于不良矿权及快到期的矿权,要及时、妥善处置。
发挥地勘单位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资料优势,加强研究和申报以获得有价值的矿权。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发挥资金优势,通过自筹资金、集资参股、社会融资、以探矿权入股与出资方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也可通过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加大资源勘查力度,积极登记矿业权矿业权是地勘单位最重要、含金量最高的财产权,是探采一体化的前提和保证。推进探采一体化重点是做好探矿权运作工作。
多种形式加强协作。一是勘查开发一体化可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地勘单位组建矿业公司、矿山企业进入矿产勘查领域、地勘单位与矿山企业联合协作等等。二是地勘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政策,增强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实力和活力。三是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发挥主业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以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向相关产业延伸,进行综合找矿;通过深加工提高地质勘探成果价值(如申办探矿权并寻求合作开发);对各地质勘探单位现有的多种经营产业进行清理,对效益差的产业予以处置。对已初具规模或前景看好的产业予以扶持,尽快使之从地质勘探单位母体中分离出来,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__是一个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境内以铬铁矿为代表的各类矿产探明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近十年来,随着矿山开采的放开,一大批国营、私营、个体采矿企业大量涌现,成为__税收一个新的增长点,为__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这批新成立的矿产品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财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纳税意识普遍不足,成为税务部门日管、稽查工作的一个难点。
我地区的矿产品行业涉足者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达到一定规模、账证齐全的大型国有矿产品企业,如江南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矿股__分公司;二是达到一定规模,账证基本齐全的民营矿产品企业,如扎朗县松卡铜矿厂和隆孜县华钰矿业有限公司;其余为规模较小,账证不齐的私营(个体)矿点,以曲松县辖区内的个体矿最为典型。
20__年3月末至4月中旬,区局专项整治工作组对我局辖区内的各矿产品企业进行了检查、调研。本次检查的重点对象为我地区第一类矿产品企业,各方面都较为健全的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组对该公司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出具了检查报告,工作组检查结果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查补税额占企业当期应纳税总额的比重较少(2.97),从侧面反映了我局征管、稽查部门对该企业日常税收管理基本到位;第二、查补税种较为单一,除少量印花税外,其余均为所得税,在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方面没有发现问题;第三、查补税款除来自我局历史遗留问题外,其余为计税工资确定问题,主要原因是采矿民工季节性和变动性强(人员流动性强)。这三点特征从整体上说明了我局征管部门对该企业的日常管理比较到位外,也反映了地区国有矿产品企业的纳税意识较强,同时对部分涉税遗留问题的解决敲响了警钟。
区局工作组的另一项检查项目是私营(个体)矿产品企业,分别检查了隆孜县华钰矿业有限公司与曲松县个体户赵冠华的矿点,经检查组检查没有发现突出问题。据了解,各县局为了抓好矿产业税收管理,在分析矿产税源的基础上,经常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及矿点进行实地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详细了解开采情况,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和联系,进一步强化对税源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有效地遏制了税款的流失。
区局专项整治工作组认真细致的检查工作给我地区矿产品企业税收征管、稽查工作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工作组此次所检查三户企业的纳税情况是基本正常的,特别是私营矿产品企业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本文认为,此次检查工作的重点在于大型矿产品企业,对私营矿产品企业的检查无论从时间还是了解度上都不是很充裕,正如区局工作组在整改建议中提到:__地区矿产品行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远高于小规模纳税人(约为11:6),从税务稽查部门日常工作角度来看,我局辖区内的各类矿产品企业中私营矿产品企业存在各类涉税违法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在具体日管方面的主要表现有:
一、国营、私营矿产品企业税收征管难度差异大。我地区的国有矿产品企业基本上为大型矿产品企业,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纳税意识也较强,照章纳税已成为一种共识,方便了税务部门的管理;而私营矿产品企业由于管理人员良莠不齐、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纳税意识普遍较差,从源头上增加了税务部门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偷漏税现象的出现几率。
二、私营矿产品企业建账难。我地区规模较大的矿产品企业均建有账,为税务部门认定的一般纳税人,但小规模的矿产品企业大多不建账或无力建账,这就为偷逃税埋下伏笔,而稽查部门检查的主要依据又是会计凭证及账簿,对不建账的矿产品企业常常无从下手,导致日管难度大、稽查工作难以进行。
三、不能准确掌握小规模矿产品企业收入。矿产品企业销售矿产品需缴纳增值税,在应税收入的确认上,矿产品企业多以销售矿石为主要形式,有的矿产品企业为了在账面上少计收入,将所开采的产品在采矿地直接销售给中间倒矿商,造成矿产品企业税收的流失;还有的矿产品企业以合同价格销售的名义人为地压低矿产品的交易价格,导致矿产品企业收入和利润的转移,造成所得税的流失。以上种种问题都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造成干扰。
四、核实矿产品企业成本、费用支出难。由于矿产品企业生产地大多分布在野外,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知情者少,而矿产品企业工程投资大,建设项目多、费用杂,成本、费用难以核实,给企业留下了虚增成本、费用的空间,企业利用虚增人工成本等手段千方百计提高矿石开采成本。
以上问题,给我地区乃至全区的税收征管部门都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日管部门的管理之外,本文认为必须要有稽查部门的介入,对矿产品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彻底检查,让偷逃税分子无缝可钻,创造矿产品行业良好的纳税秩序。就稽查部门本身来说,应结合实际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与征管部门的沟通。从充分了解企业的综合状况,通过征管
档案、日常申报情况等具体资料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纳税规模、纳税信誉度等情况,尽可能充分掌握基本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二、加强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系。矿产品企业有许多管理部门,各部门的管理侧重点不一样,如能全面加强与各管理部门的联系,将各部门所掌握的涉税信息进行汇总,将对确认矿产品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往来、销售收入等情况有很大的作用。
三、强化对矿产品企业建账的督促工作。矿产品企业只有建立了规范的账簿,稽查才有可能深入进行。对建账规范的,查账征收;对建账不规范的,采取查账和核定相结合征收模式;建账不完整,核算不规范且无据可查的采取核定征收,从高执行。对不具备建账能力但有建账意愿的企业,应联系征管部门及时对其进行辅导建账;对不建账的或建账不规范的责令限期建账或整改,同时对未按规定建账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通过处罚促使其建账核算。
四、实地到矿产品企业的开采地观察,详细了解日常开采规模、核实销售收入。在账簿检查时要将重点放在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上,不放过丝毫蛛丝马迹,以确认矿产品销量的多少。
五、从严查处、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在检查矿产品企业时,稽查部门应认真检查,发现有偷逃税情况的,依法坚决从严查处,震慑犯罪,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对偷逃税款进行处罚,处罚率从高。
[关键词]矿产资源 勘察开发 形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13-01
当前,地球资源逐渐进入枯竭期,不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都逐渐不能满足人炸所带来的需求,而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有限性,在当前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在不可再生资源中,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早期的工业发展中,可以说是支撑工业发展的核心。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不断开采以及人们对于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矿产资源也面临着逐渐枯竭与匮乏的问题,对我国的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形势
1、勘察较为落后,开发速度低于消耗速度
此外,由于矿产勘察工作较为艰苦,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从确定可供开发的地区,到真正找到矿产,其成功率仅仅约4%。在找到矿产资源后,还需要对资源产地进行调查、普查、分析、调研,了解可以开发的数量,才能进一步进行勘察与开发,这是一个十分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的勘察技术、勘察工具有限,不能高效地进行资源的勘察,导致勘察的效率较为地下,且不能及时勘察到质量较高的矿产。
与此同时,工业发展的速度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往往是还没有开发出新的矿产资源,现有的已经被消耗,开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工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速度。
2、替代能源尚未全面使用,国家面临着资源枯竭危机
虽然当前人们提出了很多替代资源,来缓解矿产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但替代资源并没有全面使用,人们仍然面临着资源匮乏的严峻现状。
替代资源的成本较高,且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就我国当前整体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品过来看,不能实现全面的使用。因此我国面临着原有矿产资源匮乏,新型替代能源不能全面落实的困境,并且受到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正处于复苏发展阶段,能源的短缺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二、造成当前资源勘察开发严峻形势的原因
1、传统工业对资源的依赖
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服务业所占工业的比重逐渐提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许多传统工业则迁移到中西部地区,接近矿产资源,进行传统的工业生产。
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存在着许多非法开采、乱采资源的现象,自90年代初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提出“有水快流”的错误口号起,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没有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盲目开采,甚至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许多非法矿产生产企业,利用小作坊的落后开采工具,进行大量浪费式的开采,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资源的匮乏,给企业的生产工人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缺乏系统性的管理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在进行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市场自身发展存在缺陷,且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导致矿产勘察开发行业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职能不明确,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在2013年通过,实施时间不长,仍然有许多地方没有真正落实,导致许多内容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
3、缺乏科学的勘察开发技术,综合利用程度低
与国外相比,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且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浪费。如在我国矿产资源中,除了主要的矿产元素外,还存在着许多的其他元素,而当前对于其他元素的使用率尚达不到30%,与其他使用率达到2-4倍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矿产资源使用远远达不到相关的标准。
造成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本身的技术较为落后,另一方面是由于开发商的利益追求,为了实现成本的降低,宁愿开发大量的矿产资源,仅对眼前有用的部分进行提取,提取完自己需要的资源后则将其遗弃,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三、改善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现状的对策
1、推广高新技术,革新勘察开发技术
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于石油的开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地域,而是将开发的眼光放到了海域,此外,许多金属矿类也从传统的寻找矿山到转向更为深入的地区进行勘察。这类勘察对技术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勘察人员具有较全面的知识,还需要提供先进的技术,确保勘察与开发能相互结合。
在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煤、铁、铜等矿产资源在近些年来逐步被人们勘探与开发出来,但其开发程度较低。
因此,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都必须推广高新技术,革新勘察开发技术,提高矿产的整体勘察与开发水平,并有重点地进行勘察与开发,实现全方位的技术水平提高。
2、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管制度
要确保矿产资源的勘察开发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必须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管制度。首先,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的整体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与制度,对矿产勘察和开发进行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其次,落实到各级政府,应当改变传统的多层管理方式,多层管理效率低,且在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贿赂等现象,因此应当将审批制度进行集中管理化,将办理的手续尽可能地简化,提高政府职能的办事效率。最后落实到各级职能部门,应当安排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对勘察和开发进行专业性、科学性以及发展性的监管。
矿产资源监管制度除了传统的从上到下的政府监管外,还包括市场自身的监管。市场应当发挥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对于行业准入进行严格的管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的通过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与举报。
3、积极与国外先进国家合作,开发新能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走出去”、“引进来”等战略计划,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但平均下来,人均数量却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人们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矿产资源的全球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必须将眼光放到世界,一方面,积极引入外资,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进行投资,与我国的矿产勘察企业合作,提高技术,并共同开发新能源,降低开发新能源的成本。另一方面,利用我国企业的优势,积极走出去。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企业的优势早已不仅仅是廉价的劳动力了,而是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人才,但这批人才可能由于当前技术、工具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与外资合作的工程中,可以使用外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共同努力,开发新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为人们提供综合使用的、循环使用的新型能源。
四、小结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不断增加的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必须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新型资源的方式来实现行业的转变,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在进行资源的勘察、开发、研究时,还需要结合自然环境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自然资源,应当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艺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