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民族意识的觉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

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使各种思想文化主张和多种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地展示和交流,从而形成新的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研究。但是,一些思潮的兴起,又给民族精神研究带来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对其中蕴含的深层理论问题加以廓清,而这离不开对当代诸多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反思。就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辨析,可以明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约8000字

论“民族精神”概念内涵的规定性

李煌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对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学界争议颇多。但是通过仔细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只是表面的,它们之间不仅不冲突,而且正好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在内涵上的七个规定性,即历史性、核心性、时代性、开放性、特质性、共同性和广泛性。这七个规定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约4500字

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层解析

孙文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过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表现出来。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仅从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层面分析,还要把握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的深层原因。概括来说,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把握:民族世界观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理论探索》2009年 第3期,约4000字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第2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关键词]黑人;女作家;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16 ― 02

1.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崛起

美国自建国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时间不长却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同时也是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尽管美国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美国的人权状况却是一个受到持续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这里面既有种族问题,也包括性别问题。

20世纪是一个浸润着改革与创新风采的世纪,也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黑人文学紧跟着时代的脚步进入了成熟和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例如“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时期的杰西・福赛特、内拉・拉森、尼尔・赫斯顿等。她们的作品大多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黑人在时代、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从人性、道德、伦理等方面深度刻画主题〔1〕。回望过去的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从被誉为“文学之母”的宝琳・伊丽莎白・霍普金斯到格温德林・布鲁克斯,从成绩斐然的波勒・马歇尔再到摘取诺贝尔最高成就的托尼・莫里森。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们凭借着自己优秀的创作才华重新拾回了话语权,打破了多年来的失语桎梏,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使女性的自我意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透过其创作反映出了她们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对种族命运、女性地位等多方面的深层思考。

本文将从当代黑人女作家所处的创作背景、创作选材角度来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希望能以此进一步充实和拓展我们对黑人女性文学内涵的理解。

2.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创作背景分析

美国的黑人文学也被称作非洲裔文学,回望过去,从17世纪开始,非洲裔的美国黑人承受着太多的苦难,有太多的血泪心酸需要倾诉。废奴运动、美国内战、哈莱姆文艺复兴、民权运动等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不断改变着美国黑人的命运,同时也成为一种时代印记,深深地烙刻在每一位美国黑人的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黑人传统文化。文学作为时代的传声筒,一些黑人作家借助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民族觉醒的独特感受,他们用细腻的笔触,呼吁着平等、自由的权利。

最初的美国黑人文学作品通常带有强烈的反抗白人奴役、反对种族歧视意识。随着20世纪风起云涌的妇女运动及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在要求种族平等、女权运动的大背景下,长期深受种族、性别双重歧视的黑人女性纷纷站出来,她们借助手中的笔,通过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记录着实现自我的点滴艰辛与勇气。长期以来,美国黑人女性一直承受着父权、夫权的压迫,独特的生活境遇赋予了她们丰富的生活感触〔2〕。因此,她们渴望发声表达内心所思所想,渴望得到尊重,实现自我的解放。受性别、种族、阶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们始终密切关注着权益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缘于她们与生俱来的本土文化亲和力,这些黑人女性作家继承了非洲传统文化中和谐一体的宇宙观,她们怀揣着一种寻根的渴望,试图建构起一座桥梁,以此来表达黑人种族对社会、时代的理解以及对民族、个人命运的关切,较之男性,女性作家更多地希望能找准自身的定位,寻求界定独立个体身份和团体力量的支撑点。

3.黑人女作家创作选题解读

(1)女性情谊的题材

在美国黑人女作家的笔下,母女情谊、姐妹情谊也是其创作时的一类重要选题。这类题材的典型代表作有沃克的《紫色》和《日用家当》,莫里森的《宠儿》等。由于受美国黑人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黑人女性长期处于男权至上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为此,女性在寻求自我或者社会认同感的艰难过程中,来自女性的感情支持无疑是她们在种族、性别双重歧视重压下的精神寄托。同时,这种建立在女性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是她们解放自我,谋求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黑人女作家们从自身的生活状态出发,挥墨构建的一个个鲜活角色,无一不折射出了黑人女性在面对困苦生活环境、面对重压下相互扶持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她们的乐观、隐忍也体现出了在谋生存、求发展过程中对家族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本族传统文化的珍爱与传承。

(2) 描写女性为寻求自我实现的抗争

随着当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女作家们开始关注女性为了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作出的抗争。她们笔下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极具反抗精神的角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深刻的反映了在男权主宰的社会中黑人女性的心声。这类题材的典型代表作有莫里森的作品《秀拉》、《所罗门之歌》等。《所罗门之歌》里塑造的敢于追求自由的拍拉特,《宠儿》中宁肯选择杀死女儿也不愿其被奴役的黑人母亲赛斯,《紫色》中敢于反抗权威热情奔放的黑人女孩沙格。这些新时代的黑人女性,颠覆了传统的美国黑人女性形象认知,她们个性张扬,独立自强,在婚姻、家庭、两性关系中都享有独立的自,她们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大胆挣脱社会中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桎梏,虽然结局中时有失败,但她们的反抗精神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反思。

第3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中国的体育市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打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伴随着安踏、康踏等一大批国产运动鞋的全新登场,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的纷纷登台,国产运动鞋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毫无疑问,众厂家都是看好了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冲出亚洲之后的体育商机,NIKE、阿迪达斯的巨额利润也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这些后起之秀,但如今我们的这些国产品牌的现状如何?品牌的级别是不是由明星的级别决定的?NIKE、阿迪达斯这样的名牌又是怎样成功的?民族体育品牌又该如何崛起呢? “传统牌”——就地徘徊

在李宁牌前后,国内有一批品牌兴起,当中以十佳、格威特、康威、捷安特为代表,它们都曾驰骋市场,但如今这些品牌已显老气横秋之色,不但缺乏创新,且没有明确的品牌战略规划。“十佳”伴随着亚运会及中国十佳运动员评选而诞生,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其式样当时也比较时尚,可是路走的并不远。“康威”树立的是大众体育品牌形象,九运会赞助活动中还能看见身影,看起来却像服装品牌,运动性能不够。“格威特”在众多老品牌中较为突出,曾经请陆毅、徐静蕾为其广告代言,凸显其青春、时尚的品牌个性,引发了一定的市场效益。还曾高举民族大旗,想唤醒民族意识的觉醒,造就中华民族体育品牌,进而产生品牌的认同,但它却恰恰忽视了体育是全球共同的文化这一面。 “明星牌”——粉墨登场

继前面所述的那些老品牌之后,搭乘申奥这趟快车,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运动鞋造牌运动,大多品牌出自有“中国运动鞋之都”之称的晋江,为了争夺市场,纷纷挑起明星大旗,有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电视广告出现了“群英会”:谢霆锋飞奔起来,标志影像在大厦上划过;紧接着,郑伊健也携靓女奔跑,然后停下来告诉你“运动就要酷到底”;新广告天后伏明霞更是闪亮登场——“运动每时每刻”……近期,笔者针对1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做了一项电话访问调查,仅有1%的人能把一个品牌及其代言人对上号;35%的人能回忆起几个明星,但记不住牌子;42%的人根本不关心这类品牌;29%的人认为大同小异,牌子太杂;28%的人认为这类品牌,根本无法与耐克、阿迪达斯媲美。 李宁——榜样的力量

... ...(本文尚未结束)... ...

第4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回顾百年来的民族史,就是一部艰辛的“逆袭”史。无数人杰倾尽才智,以图中华民族能在工业时代赶超其他族类。虽艰危多难,遭尽欺凌,仍能合民族之力险度劫波。然而法西斯主义兴起,一场由日本军国主义发起的,无异于在我民族的前途上拦腰一斩。

国虽破,山河仍在。面对史无前例的践踏与屠杀,中国各派军人浴血奋战,一致对外,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一寸河山一寸血,最终坚持到了胜利来临的最后一刻,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难时爆发出来的超能量。

因为这一场伟大的抗战,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也空前觉醒,犹如凤凰涅盘重生,此后的民族史,完全是另一种风貌,可谓脱胎换骨,而中国也快速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直至今日。

往事回首多惊梦,谁人怜取丹青心?当年那些气震山河的护国壮士们,无论是因功授勋者,还是卸甲归田者,亦或是政见不合者,多已在时光里化作尘土,深藏功与名。抚今追昔,我们不禁慨叹时间的无情,如今想要去当面致敬,却斯人无踪,徒留遗憾。幸而尚有那些健在的英雄及英烈家属,仍能承载和延续那伟大的抗战精神,让我们民族借礼遇而缅怀致敬,弘扬爱国主义。这种洗礼,胜于任何形式的爱国教育!而其中所蕴含的国际主义精神也会得以彰显,从推广的意义上讲,这又是一件收效不可估量的宣传案例。

纪念之余,我们还要抵制和注意两种现象。

其一,近年来,国内个别抗日文艺作品 “儿戏化”剧情,虽惹来无数眼球效益,但却受到官方和民间的一致批评与抵制。媒体曾做过调查,一些健在抗战老兵看过此类作品后,无不痛心疾首悲愤莫名,当年若是没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中华民族又怎会付出三千多万人的重大牺牲取得最终伟大胜利呢?历史是很严肃的事情,尤其历史作品更要严肃对待,如果这样的恶搞不受抵制,那就是在对抗战英烈们发出可耻的嘲笑,我们也谈不上对牺牲的抗战英雄有所尊重。

第5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关键词】 中国民俗艺术 文化溯源 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的基本情况回顾

1.1 开幕式及专题报告

2011年10月15、16日,“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会在北航举行。此次国际论坛的学术主题为:现代性与民俗艺术、中国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现代教育与民俗艺术等。出席论坛有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国内及法国、英国、日本的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俗艺术收藏与研究等方面。

怀校长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是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研究以及发掘蕴藏其间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田青、邓启耀、范华(法国)、大田尚作(日本)等与会专家发表了专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涵盖现代保护民俗艺术的必要性和难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教育当中去以及切实贯彻保护民俗艺术的步骤和方法。两天的报告听下来,颇受感动,内心对于民俗文化的喜爱更为强烈,迫切地希望能够追随专家学者们的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艺术,在即将面临消逝的民俗文化边缘能捡起一些文明的碎片。(图1)

1.2 “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图2)

整个的民俗艺术论坛,最令人震撼的当属“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展出的80幅古代绘画和200个古傩面具特别震撼人心,这是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平时细心收集、整理、修复和装裱的一些民俗杰作,这也是颜老师收藏的一批尘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画的精品,这些祭祀壁画均为传承下来的工笔画真迹,跨地域范围广阔,包括贵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时间上横贯明清、民国等几个时期。内容多为天、地、水、阳四界古往今来的历史英雄、祖先亲眷、神仙鬼怪、动物与草木精灵,包含巫术、道教、佛教、祖宗神灵信仰和儒家教义等文化与情感内容。

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滩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浑厚,各个祭祀壁画又严谨、深沉,堪称传统美术的好范本,画作的精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颜老师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对神圣美好与他者悉心分享、相互庆贺告慰, 面对天灾人祸自我鼓舞、自我疗救的人情与人性关怀,展示了前人以艺术方式自娱自乐, 以无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显浪漫精神, 以艺术创造的方式敬畏生态自然、超越功利实在、延展生命时空、升华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标的恢宏态度。”是的,这些至今仍保留着我们祖先的提问的民俗艺术作品,向我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无尽的想象力。

1.3 沅陵县原生态民俗歌舞专题展演

民俗艺术论坛还特邀了湖南沅陵县艺术团于15晚在北航学术交流厅进行了主题为“四季飙歌”原生态民俗歌舞展演,分为“春之声”、“夏之梦”、“秋之喜”、“冬之情”四季篇章。

沅陵的歌舞艺术表演是集沅陵民间歌舞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有酉水船工号子、盘木号子、打夯号子、车水号子,有精彩腔调的山歌演唱,有诙谐的小调表演,有民间喜庆点子,还有古老习俗之舞《哭嫁歌》等。整个的演出把我们带回到原生态的民间,放纵在山川和大地之间,徜徉在小河和田埂之上,让我们去感受那种来自于原生态的无穷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2 民俗艺术的觉醒对设计艺术文化的影响

当下中国的设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设计届开始经受日本和欧美设计的影响,模仿、抄袭、嫁接日本和欧美的设计,导致了创新文化意识的匮乏和民族语言的缺失。但随着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渐清醒,民间的元素逐渐被艺术家挖掘,设计业陷入一个茫然的混合发展的状态。

我们现在不会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因为西方的设计是立足在他们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国的设计,曾经盲目地学习反而使我们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认同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设计,都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移植中的来,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的繁衍下成长,都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为这些才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艺术长期发展的基本沃土。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本民俗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沉淀,那么他所节后的设计文化只能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表面的文化,这种嫁接的“无根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昙花一现。

第6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CHEN Chuan-cai

(Chinese Department,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摘 要 题】文论建设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关 键 词】文学本体/生命本性/文学价值取向/人生观念/文学的层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B83-0/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03)01-0068-08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主体自觉与否,这种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实现和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不仅面对着一个外部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一个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仅在现实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现实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学艺术活动。马克思说:“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125)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转贴于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说来,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压力,一种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则有一种恐惧感,这意味着主体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内含着对自身的发现和反思,由此也生发出自我超越的愿望,从而导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积极的文学审美活动就不只在寻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发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发现,超越、重塑,使人变得高尚完善,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投向现实人生。克莱夫·贝尔曾说,虽然审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从中可以逃避生活,但当步入审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带一点蔑视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被艺术品的纯审美意味激动着的男女,总是以一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外部世界,这种心情使得他们对于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为敏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这种审美活动对于文学创造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都有同样的效应。其区别在于,创作活动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种自觉投射和实现,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观照,自我呼唤,指向主体人格的自觉建构与激发;而欣赏活动则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觉迎合与投入,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发现与反思,从而导向主体人格相对被动的建构与激发。

文学的这两重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虽然在层次品位上有比较消极和比较积极的区分,但应该说都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相联系。我们知道,人生有两个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生存,人们面对的现实和自我也许将永远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会有波折,人生难免会有缺憾,心灵也时常可能发生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学审美方式实现的补偿调适也许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着眼于未来发展,自我有无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无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强意识的主体也许永远不会满足于生存现状,永远不会放弃对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这种自觉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转化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建构与激发,并最终影响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因此,文学的这两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据,也各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论史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两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学活动和个体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偏于着重文学的补偿调适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王国维等;而那些把文学活动和社会变革、人的解放与发展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文学的建构激发功能,如俄国民主主义的批评家们和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等。从创作方面的情况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别,带来文学上几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而人们这种文学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归根结底又和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不同层次品位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问题也许还有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文学活动首先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从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而它的价值也首先是精神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主体经过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调整和建构,无疑还应当指向适应和改造现实,争取现实的解放和自由生存发展。然而实际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往往容易把文学审美活动当作逃离现实、退回内心的方式,满足于自己的“审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审美境界,以至于忘记或放弃了现实的解放与发展,这应当是文学价值论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文学(文论)建设中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收稿日期:2002-09-14

参考文献

第7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关键字 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 内涵 教育实践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1、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要把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应该把握传统文化总线,而中华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对于人文这个词,最早在《周易》中有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是以一种文明的方式,讲究教化,以诗书礼仪乐来教化人,以此来建立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社会。

2、理性看待儒家文化。从打倒孔家店开始,儒家的思想被认为是封建的,都是糟粕,应该统统抛弃。"从历代治国的理念、政治制度的构建,以及人身修养、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价值观这些方面来看儒家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从先秦原始儒学的克己复礼,到汉代儒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理一分殊的宋明理学,直到近代儒学,儒家文化走过了漫长的中华文明史,要想把它从传统文化中完全剔除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3、道家思想的内涵。道家思想里,最核心的是"自然无为"的思想,这包含了古人对天地万物本源的认识。所谓"自然无为"包含两层意思:其一,"道法自然"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其二,"道常无为",这个"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意思。"道常无为"就是要随万物之本性而因势利导,要辅佐万物生长。只有准确理解了"自然无为"的思想,才能正确把握道家思想的内涵。

4、佛教思想。佛教经历了本土化以后,就在中国站住了脚,生了根,开了花,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隋唐以后,佛教在民众的信仰层面,在民众的精神领域里,应该说超过了儒家和道家,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具体方式

1、注重教材的开发。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媒介,也是主要的学习工具。教材是来于文化、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说,从语文教材开发的角度看,只有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才能保障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入选教材的课文应该经典作品,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时间的考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早已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经典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是可以并存共处、和谐发展的。

2、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语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学工具由一开始的,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发展到投影、电脑、音响等各种媒体的工具,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采用各种媒体丰富语文教学过程,课本中选取的词大部分大家都很熟,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这些歌曲还比较好找。所以,我们就可以用音乐来带动语文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语文学习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育实践

1、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和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语文教育中传递下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传承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文化传统传承下去,这也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性的要求。

2、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国古代一直很重视诵读,启蒙教育业是从诵读和记忆开始的。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了经典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列出一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供学生课下阅读,也可以发动家长与学生陪读,及时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更多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独立性和民族归属感。

四、总结

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强势文化的侵入是不可避免的。中华民族文化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从语文教育做起,让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树立民族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找到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加入当代文化的同时,必须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因为民族意识的根据就是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也一定可以在文化多样化的新世纪里强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张英楠.儒家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从精神之维去涵育人的生命情怀[D]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研究-基于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D]

[3]郭家齐.中国教育思想史[M]

[4]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5]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

[6]苏泽清.论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第8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关键词: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是一幅复杂斑驳的图景:内乱不断,外患频仍,专制横行,列强凌侮。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的催生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应运而生。梁启超作为一名理性的民族主义者,始终致力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无疑对我们了解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梁启超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民族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德国,近代以后才开始被人们广泛应用。在世界近代史上,出现过两种民族主义。即“以反对民族压迫为内容和以反对封建压迫为内客。前者以建立资产阶级民族独立国家为目标,用反对民族压迫为思想旗帜,推动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后者以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为目标,用反对封建压迫为思想旗帜,推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①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属于后者。

20世纪初,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是中国人’之一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他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明确写道:“今日之欧美,则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相嬗之时代也。专就欧洲而论之,则民族主义全盛于十九世纪,而其萌达也在十八世纪之下半。今日之世界,实不外此两大主义活跃之舞台也。”“民族主义之发达之既极,其所以求增进本民族之幸福者,无有厌足。内力既充,而不得不思伸之于外”,这就是“帝国主义之所行也”。今“知他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②

可见,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在国家面临列强侵略、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为挽救社会危机而催生的。梁启超主张通过迅速培养起中国固有的民族主义,用中国的民族主义来抵制西方列强的民族帝国主义。他所阐述的民族主义概念,用现代专业术语来说,指的是由民族意识唤起的对本民族的感情、态度等,表现为对本民族的忠诚和奉献,其最终诉求的是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民族国家。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深刻独到,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史上无疑起到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历史先驱作用。

二、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在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受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熏陶、西方民族主义学说的启迪及日本民族主义运动巨大推动力所形成的强劲动力影响,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种族民族主义”到“合族民族主义”,从“天下大同主义”到“民族国家主义”的演进过程。

(一)从“种族民族主义”到“合族民族主义”

维新变法前,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服膺于“今文学派”,以“公羊三世说”为理论核心建构自己的历史观。梁启超认为,民族即指有共同语言地域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同一种族的人血统相同、语言相同、宗教相同、习俗相同。他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这样论述“种族民族主义”的产生:在封建时代,分土分民,或同民族而异邦,或同邦而异族,“胡汉吴越,杂处无猜”。但到了封建的末世,“民求自立而先自团,于是种族之界始生,同族则本吸集,异族则相反拨,苟为他族所钳制压抑者,虽粉身碎骨,以图恢复,亦所不辞,若德意志,若意大利,皆以同民族相吸而建新邦,若匈牙利,以异民族而分离于奥地利,皆其最著者也”。

甲午战败后,梁启超从西方民族主义学说中接触过“民族的国家”的观念,“近四百年来民族主义日渐发生,日渐发达,遂至磅礴郁积,为近世史之中心点,顺兹者兴,逆兹者亡”,“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梁启超倡导建立的民族国家指的是单一的汉民族主义国家。在他此时的民族主义思想中,民族国家的构建只能是单一型的汉民族,而不包括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甚至是排斥其他少数民族的。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1903年以后,梁启超逐渐接受了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的学说,其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从“种族民族主义”转向“合族民族主义”。他在《新民丛报》发表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解释道,所谓“合族民族主义”,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为进一步说明“合族民族主义”的重要性,梁启超强调:20世纪是“民族帝国主义”兴盛的时代,而“民族帝国主义”与以前的“帝国主义”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民族帝国主义”是以整个民族的力量对外侵略扩张。既然“民族帝国主义”是以整个民族的力量对外侵略扩张,那么我们要抵抗“民族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也就必须集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包括满人的力量,而不能兄弟阋于墙,制造满汉对立,“将彼五百万之满族先摈弃之”。很显然,此时梁启超关于“合族民族主义”的思想主张,已经摆脱了传统上以文化、种族主义为标志划分族类的狭隘民族观念,具有现代多民族国家的观念。

(二)从“天下王朝主义”至“民族国家主义”

对中国近代史颇有研究的美国学者列文森曾说:“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可以说是一个使‘天下’变为‘国家’的过程。”③甲午战败后,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逐渐展开。由于变法严重损害了顽固势力的切身利益,只持续了三个多月就被西太后发动所扼杀,梁启超不得不流亡海外。

随着对西方民族主义学说日益广泛的接触,梁启超开始逐渐背离康有为的“三世说”理论,“万国并立”的观念开始在他脑中萌芽。在日本,梁启超亲眼看到了这个国家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在对中日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研究比较后,梁启超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天下主义”并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只有将“天下”与“中国”分离、“国家”与“朝廷”异位,确立民族国家思想,使国家成为国人为之奋斗的唯一目标,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所在。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我支那人,非无爱国之性质也,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自数千年来,……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④在此,梁启超分析了中国人不知爱国的原因所在:由于“天下王朝主义”导致“国家”与“天下”一体,人们只知道有“天下”,而不知道有“国家”。

20世纪初,梁启超已经接受了西方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的民族主义学说。他刚从美国回来就开始“宣扬放弃个人权利,以国家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为本位,提倡‘民族国家主义’,认为中国急需的是建立一个巩固的现代化国家,‘而自由平等值其次耳’”。⑤对比之前梁启超对民族建国的看法,我们可以发现,他转变了以前认为民族建国就是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思想,接受了伯伦知理的“合族民族主义”理论,认同建立多民族的国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其利也不少”。因为“世界文明每由诸种民族互相教导互相引进而成,一国之政务亦往往因他族之补助而愈良”。

梁启超声称:国家要想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届,诚支那自强之第一阶梯也”。⑥他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指出,根据伯伦知理关于民族的定义,“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流亡海外的经历,使梁启超深切地体会到近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竞争,中国要想实现富强,必须团结国内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力量,在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建立多民族的现代国家,提高国民素质。至此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演进,已从“天下王朝主义”嬗变到“民族国家主义”,标志着其民族主义思想趋于完善。

三、对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

任何一种思想的提出,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也不例外,它是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的催生下产生的。基于此,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深受当时中国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救亡图存色彩。刚开始时他试图用传统文化来唤起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重塑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维新变法失败后,特别是1903年接受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的思想后,梁启超关于民族主义的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从“种族民族主义”、“天下王朝主义”转而提倡通过建立多民族现代国家、提高国民素质来挽救处于危亡境地的中华民族。

纵观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实际上它已经触及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一是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以及建立民族国家;二是国民意识的觉醒,梁启超称之为“国家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始终致力于民族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杰出代表,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政治和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不容置疑。正如先生所言:“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啄所不能诬也。”⑦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客观探讨无疑对我们了解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先驱梁启超的思想历程,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注释:

①彭树智.亚洲民族主义思潮.载《人文杂志》1988,(2).

②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影印版):19-22.

③[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7.

④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270.

⑤徐立望.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史的考察.求索.2001,(5).

⑥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77―81.

⑦.藏辉室札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112.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M].饮冰室合集・文集(一).北京:中华中局,2005.

[2]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627.

[3]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A].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C].2010.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上)[C].北京:中华书局,1989.

[5]郑大华,任著译.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徐立望.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史的考察.求索.2001,(5).

[7]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J].史学月刊,2006.6.

[8]金冲及.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近代史研究.2001,(5).

[9]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5).

[10]皮明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多重架构.战略与管理.1994,(3).

第9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

关键词:高校;民族主义;引导途径

民族主义作为重要社会思潮,是学术上的流派,同时更是实践上的现实存在和运动,因此在社会尤其是青年较多的高校有着较大的影响面和较强的号召力。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民族主义情绪也渐渐的侵蚀到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族主义的一般含义是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一、民族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表现

民族主义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强调民族利益至上,保护和传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传统和疆界的完整,非常符合年轻人朝气蓬勃、感情丰沛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在丰富和提高知识,探寻发展,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接触到并接受民族主义思想。

(一)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或者认为自己没有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就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其语言就会表现出民族主义色彩。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主义的接触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感情,很容易在一个具体案例中被大学生所接受,而大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导致他们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缺乏全局性,容易被一些简单情绪所控制。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具有较强的被动性。

(二)当代大学生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状况

当代大学生在接触到民族主义思想后有三种表现。第一种是比较冷静的,在接受了零碎的民族主义思想之后能够进行分析,把握在接受的范围内,认识到其中的利弊之处,纳入到自己完整的思想范围。但这样的认识仅限于一些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生。还有相当一大批学生是传播者,在自己接收了民族主义思想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情绪,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这种思想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有一小部分学生成为行动者,通过某些行为进行自我思想的表达,自我情绪的宣泄,在民族主义上还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容易被某些别有意图的人所利用,形成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潮的渠道

虽然高校中讲座、交流、影视书刊等是很重要的渠道,但由于社会网络环境的形成,相当一大批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络途径接触到的民族主义思潮。从而也形成了具有网络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这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较之一般的民族主义有一些新的特点。

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很强传播能力的思想意识,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消极性和积极性共存。由于网络发表言论的自由性,出现了更多狭隘或者极端的民族主义,以发表过激言论,敢说话为荣,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同时这些言论很多被冠以爱国主义,能够引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具有较强的行动性。由于网络召集具有迅速快捷、范围广的特征,大量的“转载”、“跟帖”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使得网络民族主义更容易把思想变成行动。

二、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

作为青年精英群体的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完全成熟,非常容易成为民族主义最积极的追随者、参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其民族主义情绪明显要比中国社会其他群体更高。

民族主义是一把利弊兼蓄的双刃剑。

(一)民族主义使大学生民族意识觉醒,政治参与性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之中的传播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责任危机感,关注民族利益,关注社会、国家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诉求意愿,对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表达对国家社会发展、国际地位等问题关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中不乏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宝贵言论。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民族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

(二)民族主义容易使大学生追捧极端,参与政治无序

由于大学生性格、思维上的不成熟、不稳定性,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很容易被一些偏激的言辞和举措所感染,不仅仅从思想上接受,有些甚至于身体力行,从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诸多的政治冲动和政治参与的非理。即使有些蕴含着爱国主义热情,但也伴随着狭隘、极端、盲目等非理性特征,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以及稳定有序的政治观形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如何正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性的思想,容易形成集体力量,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情感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避而不谈,不能避重就轻,不能硬性消除,应该正确进行思想的引导,要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理性成熟的思想。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坚持指导思想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教育中,要用真实的事例说服人,优秀的案例引导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奉献精神和诚信意识等,从而使民族主义的积极方面彰显出来,克服民族主义偏激、狭隘、冲动的消极作用,形成正向引导。

(二)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自觉和谐的人格

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而这种力量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正确地引导的。因此高校要大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要融入思想性,组织思想、文化、娱乐、学术为一体的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祖国,了解历史与现实,了解社会发展,加强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有热情、激情又要形成沉静、冷静的处世态度,不容易被一些简单的宣传所误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矛盾,在思想的碰撞中能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加快政治成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大学生通过更多的学习和环境交融,形成成熟稳定的个人风格,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做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三)加强管理,掌控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想的接受和传播渠道与网络密不可分,产生了网络民族主义。这就需要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重视这一问题。一是培养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要培养大学生在当前网络信息庞杂、虚假信息繁多的舆论环境中能够看到正确的理论观点,不能仅仅依据个人喜好,妄自判断,要正确的具有全局性的看待事物,要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做一个理性的网民,对于自己的言论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去传播不良信息,拒绝过激民族主义言论的疯狂传播。二是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民族主义的极端言论很多,虽然这些言论大部分难以转化为行动,带有发泄性质,但是过多的偏激言论会对大学生心理形成错误引导,会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言论进行回应,进行正确的分析引导,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加强管理才能向良性方向发展。

对于高校大学生中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简单的进行堵,而是要加强重视,扩充管理渠道,正向引导,才能使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民族感情不被挫伤,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引向正确轨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有益助力。

四、应用民族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首先,爱国主义的对象是祖国,民族主义的对象是民族,大学生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对于我国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认识不够,从而民族主义会导致大学生离爱国主义越走越远。其次,二者的“容他性”存在较大差别。爱国主义在认同与关心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时,并不排斥“他者”。爱国主义可以号召人们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抵抗外敌的入侵,但这并不以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侵略与迫害为代价。爱国主义是理性的,本国人民可以热爱自己的祖国,别国人民同样也可以热爱他们的祖国,两者并不冲突。而民族主义对他者的态度远远没有爱国主义这么友好。民族主义往往需要将 “他者”作为参照物,才能对自身进行界定与认同。要通过不断地对立、强化矛盾来表现自身,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狭隘性。最后,爱国主义的实践性是要把爱国的满腔热情化为理性的行动,以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建设。而民族主义往往带有某种非理性、狂热和盲目的主观情绪和倾向,更注重夸张的宣传和激烈的行动,其非理难以带来积极的后果。

看到以上不同之处,我们在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想的引导中就可以通过加强这几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将非理性的狭隘民族主义中包含的爱国情绪沉淀为爱国主义,将狭隘的民族情感上升到高尚的爱国情感上来,规范自我思想和言论,将民族主义的民族意识升华为爱国主义的国家意识。

民族主义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思潮,民族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民族的振兴带来了很大挑战。用正确的观念引领民族主义,加强大学生自我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理性的民族主义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要求,更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迅.民族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龚超,陈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政治观念发展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10,(1).

[3]李绍元,黄祖辉.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耦合与对立[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

[4]史正宪,王秋凤.论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态与正向引导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5]岳鹏,韦成功,戴钢书.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高校教师思想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6]李乐.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

[7] 董海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J].党史文苑,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