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充分理解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能够在周期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管理的各个要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体现,力求实现工程生命周期系统目标优化的新的管理模式。工程系统分解结构是在工程分析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和专业工程系统分解成一定细度的函数曲面和子系统,形成一个树形结构。它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实施全寿命期管理的工具,用项目管理技术支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关键词:
工程管理;全寿命期;系统思维;工程系统分解结构
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国家、投资体制、工程建设和运营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指导思想,涉及到各个工程领域以及知识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它不再是传统的质量、成本、进度等三位目标的核心,而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成本的质量、成本的控制和成本进度作为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另外,相关人员对工程竣工后的健康状况、价值工程的变化规律和功能下降等方面的研究也缺乏基本的认识,导致大量非理性和不科学的问题以及事故的发生,甚至出现不合理的工程行为。鉴于此,通过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进一步加强管理者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明确工程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
1传统工程管理思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传统项目管理思想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管理,以质量、成本和进度目标为核心,遵循实施阶段的各种指标,将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以管理方法为主体,充分运用价值管理工具,比如网络规划技术、预算软件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在施工阶段,很容易形成以工程建设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价值观,容易产生“思想的建设”,导致工作人员不重视工程维修要求。在工作人员了解了工程后,很容易忽略运行阶段存在的工程问题,比如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运营阶段工程的功能和价值变化规律,以及对促进项目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工程风险管理运行阶段的维护和升级决策缺少对拆迁工程环节的考虑。这也是我国大量工程“短命”的原因之一。②传统的三个目标是有限的,不能反映工程的发展变化和新的要求,比如各方面的满意度,“健康—安全—环境”等,因为价值项目和实用程序只能反映在运行过程中。而传统项目管理思想依然是分为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作等内部环节,各层次制订各自的目标,最后导致事业部的组织目标和组织责任离散,从而产生不连续的管理过程。另外,项目经理处于工程思维和职能的一个特定的学科或岗位上,而且受试者集中于本地。
2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架构
工程管理全过程分析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工程规划、建筑施工、竣工维护、后期处理等的详细规划和分析,站在全新的视角,借助工程管理和体系架构等方式进行维护。对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能够把握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使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够实现一定意义上的统一发展。项目工程管理周期包括生命周期的划分,而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包括早期的规划统筹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工程管理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投资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阶段,项目合同管理阶段和工程质量管理阶段。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全寿命期的概念是指工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和管理)是基于项目的整个生命期,不仅要注意施工,更要注意项目的运行阶段,要注重资源节约、成本优化、环境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目标。在项目管理系统思维模式中,工程全生命周期阶段的系统分析是为了满足人性、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应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需求。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它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工程相关概念和方法的管理,进一步提升项目工程的质量。
3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意义
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项目管理系统思想和实践应用的管理理论,其内容丰富、范围广,不仅包括传统项目管理知识,还涵盖了各个工程领域和新工程概念。正是这一点要求工程管理者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系统思想,充分理解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工程生命周期阶段优化工程生命周期的总体目标。在工作过程中,要把握全寿命期管理理论的意义,对于各级各类工程项目决策者、设计人员,通过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将项目生命周期概念转化为工程技术。我国并不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也不缺智慧的最佳工程,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项目管理系统的思想和整个生命周期管理不仅是项目管理方法的思想和理论,更体现了社会对历史、对后世的责任心,反映了社会的良知。通过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思维,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监理方面的有效性,推动我国工程管理和项目工程建设的发展,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以加强我国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
4结束语
工程管理系统的工程管理思维和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与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这对于工程质量后期的维护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简要阐述了传统工程管理思维的局限性和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架构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总结了工程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的工程管理思维和工程全寿命两种新型工程维护思维的创新方式,以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的发展。
作者:高峰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成虎.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对策分析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本文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企业及其各企业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以较高的资源效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它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终端用户以及回收处理商,其目的是尽量使得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同时使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意义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又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规避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1)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我国改善环境和高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这种高能耗、高物耗以及对环境高污染的高增长与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须采用新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从长远来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回收处理五个方面全盘考虑各个物流环节的环保问题,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又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源的高效配置,是我国保持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要求。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我国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当今全球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的目标。
其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宣传,人们的环保观念与日俱增,企业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地选择对环境有利的产品。这样,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越来越会得到顾客的青睐,其企业形象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企业能够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大的优势。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型集团化煤矿企业生产对机电设备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对提高煤矿产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机电设备的健康水平,降低设备的故障率、非计划停机时间和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就显得很有必要。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
2.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概念
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是伴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而发展形成的一门学科。前期机电设备较少的时期,设备管理主要表现为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护等方面,随着设备投资规模和数量的提升,设备管理逐步转变为生产性维护、改良预测维护,交替维护等模式,随着大型传送、液压设备投资规模、数量的增多,设备的型号、作用特点也各不相同,设备间协调和配合也逐渐增多,设备管理对生产的影响、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也显著提升,设备管理逐渐转变为状态维护和预测,设备健康周期监测等形式,对于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采用设备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方式对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的优势明显。
2.2 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的意义
(1)煤矿机电设备对安全生产影响大。煤矿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而机电设备的安全则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在整个煤矿生产投入中,设备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最大,约一半左右,只有提高机电设备的健康系数,才能有效保证整个煤矿生产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企业总体效益。
(2)从事煤矿机电设备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多。统计资料显示,约20%的煤矿生产企业员工从事与机电设备相关的工作,因此,设备的管理水平,健康程度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3)煤矿机电设备对企业效益影响巨大。目前的煤矿生产的企业的生产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液压支架、传送带、鼓风机等设备已经直接决定了煤矿产量和安全系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作用明显,因此,必须保证设备的健康使用,降低设备的维修率,避免停工事件的发生。
2.3 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普遍偏低。部分企业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过高,只注重产量和眼前利益,忽视了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造成设备管理长期处于事后维修状态,统计资料显示,由于设备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措施不到造成的设备故障和事故占总事故的40%。设备管理的技术手段还停留在简单的看层面,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的设备管理还没有真正全面的应用到设备管理当中。
(2)管理职责和管理制度缺失。目前,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都成立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工作的重点往往只侧重于利用设备组织生产上,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职能相对缺失。同时,设备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定期检查、档案管理等制度的保证,设备管理的随意性很大,管理的系统性、前置性不够、
(3)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严重不足,人员缺失。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很多煤矿都存在设备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技术管理无法指导生产实践,“以政带技”现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导致大量为受过机电专业培训、理论知识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的职工参与作业生产。
(4)设备维护和管理的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机电设备安全监察是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还为引起足够的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监察的人员少,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
3.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从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的整个过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维护制度,针对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建立完胜科学的管理体系,对设备运行进行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通过设备档案制度,点检制、巡检制、督查制能方式,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设备管理层级结构,全面提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成立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生产的分开设置是设备管理的必然选择。设备的运行生产和设备的停工维护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所以,根据企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人员配备、体系结构和组织形式,具体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安全检查、报废认定等工作,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事故率都是很有必要的。
(3)建立设备计划使用制度。机电设备计划使用管理是机电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其核心思想是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制定机电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如机电管理人员值班制、机电工作生产例会、车间班组日作业计划制、采掘运机电区长和维护班组长例会制等。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及单位二次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机电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4)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全过程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同时,引入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不同设备不同生命周期的故障点、故障周期进行预判,提高设备前置管理的水平,降低故障发生的成本,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5)加强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设备管理和维护的主体是人,因此,必须提高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工程督导、安全保障、后勤保障、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等组织,分别承担机电设备的引进更新、安装施工、安全运转、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实行包项、包组、包点工作责任书,充分发挥各个岗位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6)建立机电设备监察制度,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实时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要建立设备监察制度,不定期的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的实时管理水平。人员管理方面要做到全员投入设备管理;机电设备管理要努力使每台设备努力处于“零故障”状态;对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的设备要提前做好计划;同时要建立起企业资产管理系统、配件供应系统和设备维修系统。
4.结论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其结果对指导煤矿生产企业提高机电设备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旭昀.机电控制系统管理及工程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2]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4).
该概念最初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关于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在1950年,亚洲日本就出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与理论。精细化管理按照常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采用系统、深入的管理与经营理念,上述思维理念与模式也就是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断科学化、标准化,同时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换言之在最小资源成本的前提下,不断降低企业目标的成本费用。现阶段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当前非常先进与成功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
(一)财务职能的转变
即财务职能由记账算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财务工作由先前的全部事后管理型转变为事件全过程、全方位、全频率的事前、事中控制及少量的事后总结型;财务管理工作从高层管理型转变为全体员工参与型。通过“三个转变”,可以提高广大员工的生产、管理、节约积极性,从先前的被动管理到现在的主动管理,并且可以增加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比重,同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是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管理的转变,可以真正对风险进行预测,并认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规避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企业效益。
(二)拓宽财务管理领域
通过分析、细化及整合财务管理内容,对不断深化企业管理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大财务”战略即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针,是指通过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制定出以“计划-分析-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为准则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流程,真正将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且将企业中的各部门紧密团结、同心协力为企业创效益,提高员工整体凝聚力。
(三)以增加企业效益为目标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体现于企业效益上,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地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横纵范围,深刻挖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价值,并且追求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带来的高附加值,着重树立“大财务”观念,将精细化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细节,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三、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不断推行精细量化预算管理理念,实时建立大预算管理平台
财务精细化管理,应将预算的精细化作为首位。针对预算设置编制、考核、控制、评价以及审计监督等岗位,并对企业中涉及的各类业务的预算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设置专岗专员,指导各项目预算的编制,细化项目预算指标,将各项目细化后的预算汇总得出具体的预算指标,并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审核后进行逐级下达。各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进行逐级分散下达,通过公司、部门、下属单位、科室、最终落实到个人这样一个层级过程,形成全公司专人专岗、专项专责的指标落实模式。从而保证单列指标的相关工作到位。在考核和控制环节中,建立了相应的监察和考核机制,从基本支出的细化和项目编制、以及编制过程中本级财务批复预算的到位率均配有科学的标准以及公司以往月度计划作为依据,以此为依据制定各下属部门的耗费标准,在耗费标准内限额控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行动态的预算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时优化调整。
(二)加强目标作业成本管理,落实精细化成本费用管理
通过加强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注重“标杆的力量”。加强财务职能管理部门与作业部门的沟通,深入了解作业流程,充分调研市场,确立作业部门内部作业的耗费标杆,并据此重视产品研发与设计,改善作业流程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在核算成本费用过程中,以最小颗粒作为核算单元,将成本落实到部门、科室、个人,强化成本责任意识。对于公共消耗的、需要分摊的成本费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各收益单元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在运用精细化财务管理,但是其管理成效并不是特别显著。尚未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精细化财务管理成效不显著的重要原因。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相应的成本费用精细化核算管理制度、细化预算考核指标制度、细化预算编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搭建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平台,从制度上和流程上保障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落实成本责任制,辅以预算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做好精细化管理。健全的制度体系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流程化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各个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促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现。由此观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搭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必要条件。
(四)健全企业的内控体系,保证及时管控风险
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内部保证,是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先决条件。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企业内部情况为始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并借助内部评价、内部审计加大对企业管理的监管、督促,从企业内部的视角去有效地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运用财务专业知识去指导业务,加大财务对业务支撑力度,保证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落实在业务的各个方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措施如下:严格准入条件,在企业招聘选拔和任用财务人员时,除了要求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强化内外部培训。创造财务人员内部培训机会,拓宽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普及前端业务知识,使其能更好的运用财务知识,去指导业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当然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传帮带,让有经验的资深财务人员,对新入的财务员工进行内部培训,在更短时间内能胜任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外部培训,更新现有财务管理知识,与时俱进,学习科学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从而提升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关键词:艺术管理;概念;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艺术管理的概念
艺术管理学以揭示艺术规律的艺术学为基础,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研究艺术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艺术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人才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等诸多方面。然而艺术管理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艺术,艺术管理的客体是艺术和艺术家,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特的,而艺术家的独特性也正是源于艺术的特性。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其真实感情的个性体现,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得以展现,既有风格和形式方面的,也有精神和内容方面的,正是这种艺术个性的不同显示出艺术家之间的差异。在艺术价值实现过程中,艺术管理者就是围绕个性十足的艺术产品而开展的,这也是艺术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所以,艺术管理者在艺术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艺术的特殊性。
二、我国现代艺术管理的特点
(一)对象的特殊性
艺术管理的对象包括艺术机构、艺术家和艺术品等,其核心是艺术家,因为艺术机构是为艺术家服务的,而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说,艺术管理的对象,就是艺术家本身作为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个体,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动不可能基于一个相同的形态和模式。毫无疑问,一个艺术品之所以是独特的,是因为艺术家独有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实践,审美理想、情趣和能力,以及生活和艺术理想气质、才能、知识,其中,那种创造性的艺术才能、精神气质、审美能力是艺术个性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从行业特点来讲,艺术家对于其产品的创造,对产品的属性把握和品味能力,远胜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创造者;从行业内部来看,从事不同品类艺术创造的艺术家,对于产品的把握和品味能力也各有差异,比如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方面,画家也不如音乐家敏感,创造能力自然逊色很多,而在色彩和线条方面,音乐家则不如画家拥有更强的把我和创造能力。
(二)专业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我国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是同样也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艺术的认可程度得到大大提升,艺术价值观也在重新调整与定位。各种各样的艺术管理者如艺术经纪人、艺术家经纪公司、剧团经理、专业展览策划等承担着相当重要的社会分工:不仅要实现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还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因素的合理统一,从而实现三方面价值的最大化,这是艺术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艺术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许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艺术管理专业,加大了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与管理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和提升,这也正是艺术管理专业化趋势的体现。
三、我国艺术管理与运营模式的完善策略
(一)加强相关机制建设,鼓励艺术行业人才创作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制度的支持,艺术创造同样需要有利于艺术生产与繁荣创作的环境。艺术创造者需要在良好的和畅通的运行条件,加强机制建设,才能确保艺术创作活动高效地推进。其中包括:工商与税务管理机制;文化活动与产品的检查机制;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宣传舆论机制;对于不同体制的艺术实体的管理机制;公共交通与安全保障机制等等。这些社会机制的建立与形成,不仅有利于艺术创作活动高效开展,更是政府依法行使相关管理职能的保证,也就是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与各约束下,保障艺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完善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家的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和艺术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调动广大艺术创造者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其创作热情,增强其创作动力,从而提高艺术品的质量,丰富艺术品的数量,这是驱动文化艺术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发展艺术产业,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
从产业角度来看,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核心部分。艺术活动不仅能创造大量的价值,还能带动同时在诸如电视、出版、新闻、会展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建立高效的艺术产业生产机制,从产业高度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对于我国成为文化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科学合理布局不同艺术产业的结构。不同艺术产业有着不同的特点,推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艺术门类比较容易取得市场的认同,有的艺术产业市场效应很一般,但社会价值较大,这就要求政府对于不同艺术样态进行合理的规整,这对于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政府部门对于文化艺术品类生产和传播加以调控,一方面使文化市场呈现为百花齐放的状态,多种艺术格调的多元并存,同时又要保证社会主流文化艺术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三)坚持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确保百姓的文化权利
公益性和公共性艺术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艺术活动,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文化的创新和艺术发展,同时还能提升广大民众的艺术素养,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公共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艺术层次,保障群众的文化利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区别就是,现代文化能够为人们接受、处理和发送文化信息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空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公共文化的普及和享用程度的高下,可以衡量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其物质生产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发展和提升公益性和公共性艺术,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也能够在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者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步入新纪元之后,艺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是日新月异。伴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努力,相信一个繁荣稳定、秩序井然、积极健康的艺术市场局面定会来到。
参考文献:
[1]马明奎.艺术生存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通过对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论述了管理者认知程度对风险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指出管理者在进行风险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风险的定义特点。同时,认为风险的定义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对风险的结构化表述通常包括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4个要素,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主观性、客观性和可变性特点。对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错误行为提出了警示。
关键词:
风险;管理;常见问题
当前,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由于不同管理者对“风险”的认知角度和认知水平各有不同,风险管理还存在着各种问题。笔者从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出发,通过对风险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将出现的问题与对风险概念的认知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指出管理者必须准确全面地理解风险的定义和特点。
1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的常见问题
1.1试图完全消除风险
一部分管理者试图完全消除风险,全面预测到未来存在的各种可能性。这些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践中却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超出其对未来的预测。而他们往往又会归咎于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能力或态度问题,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招聘具有经验的人员、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组织大量的培训等措施,结果依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1.2认为风险管理是浪费资源
在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由于成功的不利后果的规避往往是不可见的,而对消极不利后果的规避往往归因于风险管理人员的失职,久而久之使一部分管理者认为风险管理工作没有成效。
1.3以危险源辨识代替风险识别
一部分管理者认为风险识别就是危险源辨识。这种行为很少会明显显示为风险管理失败,但这样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并不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
1.4认为风险管理是一次性工作
有的管理者试图以一次轰轰烈烈的风险分析活动一劳永逸地控制住风险,而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
1.5风险管理工作形式化
有的管理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流程和所采用的工具上,认为只要工作流程标准化、工具先进就可以妥善控制项目风险。结果往往是使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了一项机械性劳动,最终流于形式。
1.6过分追求风险源数量
有的管理者认为识别出的风险源越多,越能说明风险识别工作进行得深入细致。结果风险源识别的结果中充斥着大量重复的或者互为因果的条目,给后续的风险分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大大增加大了风险管理的投入,却未能产生相应的成效。
2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在笔者看来,上述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管理者对风险概念的认知有关,下面将对风险的定义以及特点进行分析。
2.1“风险”一词的起源
英语词汇“risk”来自近代早期的航海贸易和保险业,[1]表示在早期资本主义航海﹑探险和海外贸易等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特别是用来表示冒险者进入他以前所未知的水域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形。后来,保险、投资、借贷等业务兴起,就用“风险”这一概念描述未来某一时段内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和可能所遭受的损失。中文词汇“风险”大约出现于近代。茅盾《子夜》中有这样的句子:“你看这件事有没有风险?”而在《辞海》[2]中并没有收录“风险”这一词条。就此而言,虽然在人类存在伊始,风险意识就客观存在,中国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说法,但作为严格意义的“风险”概念是一个现代性范畴,它发端于15世纪资本主义航海与殖民探险活动时期。
2.2对“风险”的定义
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的研究角度不同,对风险概念的定义并不统一。目前在我国影响力较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风险”词条的解释为:“可能存在的危险”。[3]作为一本通用的权威性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对风险的定义最大程度地与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习惯相符合。但“危险”是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而我们分析风险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许多情况下控制措施需要作用于原因而不是结果,显然这种定义不适合在风险管理领域直接使用。在风险管理领域,我国沿用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相同的定义:“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4]这一定义是准确、全面的,因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组织的认可,例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ofInternalAuditors,IIA)在2004年提出风险管理概念的同时把风险定义为:“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在2012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大纲中已经接受了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问题在于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利于对风险进行表示和区分,因此需要通过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4要素对风险描述[4]进行再次定义。此外,正是因为其定义的全面性和抽象性加大了理解的难度,由于管理者的主观认知能力和认知条件的不同,在实践活动中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PMI)将风险定义为:“一旦发生,会对一个或多个项目目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5]PMI的定义可以看作是对ISO定义的范围进行了限制,不但将“不确定性”限定为“事件或条件”,同时将“目标”限定为“项目目标”。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中认为:“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而言,风险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6]这里可以产生两种理解:①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造成损失的可能;②当对损失的发生条件、损失的大小或损失是否会发生等情况不能确定时就构成了风险。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部分可以看作是对PMI定义的不同描述。上述几种概念的共同点是都涉及到了不确定性,因此可以认为不确定性是风险概念的核心,而分歧在于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关系。[7]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的可预测性,虽然具体到特定的个别风险事件,其发生是偶然的,但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即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而对特定事件是否可预测或者可预测的程度不完全由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所拥有的信息量。因此一个不确定性是否会形成风险往往需要建立在决策者的主观认知能力和认知条件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综上所述,风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描述的是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构成的统一体,不确定性是风险构成要素之间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不具有不确定性就不构成风险。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具体体现为风险源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或改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后果会对目标造成影响。
2.3风险的特点
一般来说,风险具备以下特点:[7]
2.3.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根本特点,不具备不确定性就不能构成风险。
2.3.2可预测性
个别风险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序的。但通过大量风险事件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风险具有可预测性。
2.3.3主观性
对特定事件是否可预测或者可预测的程度不完全由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个体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和所拥有的信息量。
2.3.4客观性
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但总体来说,风险不可能彻底消除。
2.3.5可变性
风险的可变性是指风险性质、风险发生的频率、收益或损失大小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新的风险。
3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常见问题的再思考
3.1试图完全消除风险
风险的根本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完全消除风险需要完全消除不确定性。显然,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这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忽视。同时,风险的客观性也决定了风险不可能彻底消除。
3.2认为项目风险管理是浪费资源
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客观性决定了多数情况下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发生消极后果的可能性或损失程度,不能因为未发生不利后果就否认风险管理的作用。笔者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以长期的必然性低成本投入换来降低偶然性高成本支出发生几率的过程,也是一个变个人经验为企业底蕴的过程。而问题在于如何评定风险管理带来的收益,这也一直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3.3以危险源辨识代替风险识别
这些管理者混淆了“危险源”与“风险源”这两个概念。“危险源”的概念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8]而“风险源”的概念是指“可能单独或共同引发风险的内在要素”。[4]这两个概念易被混淆,尤其是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9]中同时提到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情况下。事实上很明显,“危险源”概念涉及的范畴远小于“风险源”概念,这在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
3.4认为风险管理是一次性工作
风险具有可变性,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殊性,不同项目的风险源以及事件发生概率都不尽相同。此外即使在一个特定的项目中,风险同样具有可变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不论企业层面还是项目层面均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风险问题。
3.5风险管理工作形式化
风险具有主观性,对特定事件是否可预测或者可预测的程度不完全由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和所拥有的信息量。仅仅依靠机械的文案工作难以实现足够的预见性和适用性,往往会在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阶段以后知后觉或废话连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中需要重视风险的主观性,要在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充分利用管理者、项目组成员甚至是企业各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6过分追求风险源数量
根据对“风险描述”[4]的定义可知,风险描述包括“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4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风险管理人员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归纳。过多的风险源数量往往代表着对同一个风险分别从风险源、事件、原因、后果4要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进行的重复描述,给后续的风险分析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4结语
综上所述,风险的定义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对风险的结构化表述通常包括风险源、事件、原因和后果4个要素。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主观性、客观性以及可变性特点。对风险以及风险特点的认知水平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以及结果造成深远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结合风险管理的实践活动准确把握风险的定义和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利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风险造成消极后果的概率,提高导致积极后果的概率,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作者:高桢 李宏斌 孙宝国 范勇强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高峰.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风险与风险控制[J].河南社会科学,13(2):99-102.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K].6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GB/T23694—2013/ISOGuide73:2009.风险管理术语[S].
[5]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5版,许江林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70.
[6]缪长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0.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现实意义
1.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项新 的制度,该制度在各 国正处于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从环境信息公开产生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中可以看到,环境信息公开,或称环境信息披露,是指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主体,以维护人类可持续的、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目的.依法将其掌握 的环境信息以相应形式 向公众或有环境信息需求 的客体公布的做法。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则是有关这 一做法 的一 系列正式 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总称,包括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机构、组织,及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国际上确立和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标志是 《奥胡 斯公约》。1998年 6月 25日欧洲经济 委员会在丹麦的奥胡斯 召开了第四次全欧环境部长会议 ,会后 36个欧洲 国家签署了《奥胡斯公约》。该公约保护了公民获取信息,参 与决策和诉诸 法律的权利 ,以及保证 现代人和后代人 生活在一个足够健康 和舒适环境 中的权利。
如今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方面有所建树的国家主要是《奥胡斯公约》的签字国和缔 约方 。如 罗马尼亚把环境保护方 面的公众参 与、公开信息和提高公 众的意识 问题作 为政 府的工作重点 。美 国的电力行业企业S02排 放 、治理和交 易的信 息均完 全向公 众公 开 。荷兰政府通过“环境管理法案”,强制 要求污染 严重的企业 向政府报告详细的环境行为信息。挪威于 2004年初 正式实行 《挪 威环境 信息法》,该 法规定 政府机构 、法人和 自然人在收集、提供环境信息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违 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各国正在积极探索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机构组 织 、内容方式及相关思想文化建 设 .推动环境信息公 开由一种新 的环境 管理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
2.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一做法顺应了今天全球公共管理的变革浪潮.反映了全球治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它本身正是这一系列新理论和新变革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
2.1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治理”概念日益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标志着政府管理含义的变化,表明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 中所作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或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治理有如下特征:其一,治理主体 的多元化。参与管理的主体 已不只是政府部门,而是包括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和地方性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 织 、政府间和非政府 间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的分层治理。其二,治理客体的扩展。公共治理涉及 的领域很广,包括 国家政权治理、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的管理等,特别突出的是,全球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的治理也内含其中。其三,就管理过程而言,治理是一 个上下互动 的管理 过程 ,它 主要通过合作 、协商 、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实质是 建立在市场原则 、公共 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四 ,治理还 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治理理论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公共管理的变革,同时也带来环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系列创新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它包括:环境信息公开中政府权限及实施方式的变革;环境信息公开中非政府组织、企业、公众地位作用的重新认识等等。
2.2环境问题的特性决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环境问题具有流通性、复杂性,一旦造成环境污染便很难再恢复原状,所以其造成环境 污染后 ,往 往会 由更多无 辜的人来 承担环境污染 的后果。环境的这一公共物品属性客观上要求在环境这一公共事务领域内要有更多的力量来参与解决,这也是要求环境信息公开 的基础 。环境信息的公开会使承担环境污染危险的公众对污染企业或个人进行监督 ,公众舆论会 促使政府加 强对污染企业 或个人 的环 境管理,防止更大的污染事故发生,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环境信息公开顺应公众参与的客观要求环境管理 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参与环境管理的设计、监督、实施,包括政府和企业增加透明度和公共性 ,并给予个人发言权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环境 问题是社会公 共问题,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社会公众 的积极参与 ,而实现这种合作 与参 与的一个基本前提便是公众对相关环境信息的获知。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是要让公众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起到促进与制衡 的作用 ,知情的公众必然要求在环境信息方面享有对称的权利,要求政府公开相关信息。
2.4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环境决策 的科学 与民主 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问题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 性的特点,对于负有环境保护职责的政府来说 。只有切实掌握环境状 况特征和变 化情况,才能做出科学的分析决策。对公众而言,知情的公众对问题更敏感,更善于对政府或企业的决策者的假设提出质疑,也更可能组织起来推动社会和政治变革。对消费者而言.充分的环境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避免或减少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也可以避免或减 少由个人行为引起对他人造成的环境损害。对民间团体和组织来说,信息是决定其发挥作用和影响大小的关键。而企业则需要各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来实现最大化企业的利润于是政府的科学决策就取决于与公众、消费者、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互动。
总之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今天出现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 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 目前也同样面l临日益严重 的环境问题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新方法,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环境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全球治 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 伴关系(Our Global Neighborhood)[M].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为了降低并最终消除建筑安全事故,学者们对项目参与各方进行了研究。业主,设计公司(设计人员),承包商和分包商在预防事故发生、实现零伤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勿容质疑,承包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方,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实践和方法的研究。详细内容在第3部分安全管理技术。分包商通常和总包商直接达成协议,分包商在安全方面对总包商直接负责。需要指出的是,分包商的安全管理绩效很大程度受到总包的影响。业主是项目的发起者也是最终拥有者。虽然业主和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将施工过程中所有发生事故的风险转嫁给了承包商,但是建筑安全事故同样会给他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和损失,如事故引起的工程中断和拖延将最终影响项目的盈利时间,事故可能影响业主和承包商的关系,损害双方的声誉和形象等。很多业主已经意识到安全事故的成本将最终反映在项目总成本中,并且越来越重视并参与安全管理。设计规定了设施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更深层次的讲,决定了工程的建造方式及伴随的安全风险。对建筑事故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大部分事故归结于施工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计划和进度安排。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大约有22%的受伤事件与设计有关,而死亡事故与设计的相关程度达到了42%,60%的事故都可以在设计阶段消除,或降低其风险。可见安全设计对降低事故率、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另外,安全设计还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避免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返工费。
2安全文化
由于离散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建筑业被认为是危险行业。离散性是指工人分散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尽管有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计划,但是还是会遇到很多特殊问题并需要他们独立做出决策反应;流动性意味着建筑工人不像传统行业的工人那样有比较固定的工作位置,建筑产品是固定的,建筑工人需要随着施工进度等变化而进行转移。正因如此,建筑施工安全绩效更多的取决于人的因素,所以说提高公司的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尤其重要。除了“安全文化”,还有一个相近的概念“安全氛围”。这两个概念都来自于组织文化,尽管这两个概念已经使用了20多年,但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位专家的意见各不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共识:安全文化对安全有一种积极的意义。方东平从工作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业人员等特点分析发现,建筑业的安全绩效不仅与“人”的因素有密切关系,还与“组织”有紧密的联系,安全文化对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安全的内涵也不仅仅是目标,而应该成为一个过程、一种文化。M.Choudhry,方东平构建了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模型,其认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组织行为、态度、标准、价值观、感知和想法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系统的安全贡献,安全风格以及安全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在施工现场不同安全状况下的个人行为和反应”。方东平通过对我国香港Gammon公司进行安全氛围问卷调查,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工友之间的角色及其影响力、人的个性特征以及安全资源与安全氛围密切相关。研究也证实了通过探究一般因素来评测安全氛围的可行性。
3安全管理技术
如何有效的辨识和评价建筑施工危险源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进行后续安全管理的前提。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将危险源辨识等先期工作纳入安全管理核心。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技术,广泛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其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评价阶段和风险监控阶段。另外,从管理角度分析,影响建筑安全绩效的因素有:工人的态度,安全政策,项目协调,经济压力,管理培训。这些研究为以后的研究人员从管理角度进行安全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也获得了巨大的成效。安全管理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基于行为的安全管理,基于行为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水平。但其实施的有效性来源于前期对危险源的识别。但是目前,技术上还不能完全识别建筑危险源。基于此,Gregory提出了全面安全管理的概念,主要是以数据库技术为依托,建立全面的危险源文件。
4安全绩效
安全绩效评估一直是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方东平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了标杆研究(Benchmarkingstudy),建立了安全管理绩效实时评估模型。黄新宇和JimmieHinze对安全绩效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业主角度,业主的领导角色及态度,物质投入对建筑安全管理有正相关关系。章鑫、黄贻平、方东平通过建立模型研究得出结论:资质的要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的效率等因素是影响安全绩效的重要因素。强茂山,方东平通过研究发现,安全绩效的大小与其影响因素呈现数学变化,例如安全绩效与安全设施的投入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
5展望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高校; 财务管理; 现状; 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与高校财务管理相关概念解析
(一) 新会计制度概念解析。
新会计制度, 主要指的是在原有的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其中, 针对传统会计制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进而对预算、绩效以及财务资产等方面财务管理环节能够做到全面兼顾。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而言, 新会计制度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资薪酬、国库收支等相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需要核算的财务内容; (2) 对某些固有的财产进行处理时遵循不浪费的原则; (3) 基建会计在新会计制度中被列为重点行列; (4) 对收支科目进行部分的调整, 从而更好地反映其具体的收支情况; (5) 平衡财务的预算与收支; (6) 改进了传统的财务报表, 取缔了一些不完善不健全的体系, 确保各项收支预算的正确性。新会计制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新的变化, 它更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它不仅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还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与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 高校财务管理概念解析。
高校财务管理, 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党的方针、政策与路线下, 参照国家财政与财务制度, 根据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财务活动规律与事业发展的特点,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财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从而合理且有效地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以及使用, 正确处理高校财务相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对高校资金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监督, 确保高校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改善、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法治校的实现、办学效益的提升以及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 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正常作业的保障,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自古打仗, 都是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这充分地说明了资金的重要性。与古人打仗道理相同, 高校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正常作业的保障。而高校的财务管理是由各大高校的会计制度所决定的。没有一套良好的会计计算方案, 高校的财政管理可能就会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新会计政策的影响下, 高校的财政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弥补了先前会计政策下的一些不足, 但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待优化的方面。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 财务管理政策不健全。
目前, 高校的财务管理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以资金使用预算方法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合理等为主要问题。在出现问题时, 各个负责人相互推诿责任, 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源头, 而这则可能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国家财政作为高校财务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般只负责资金的投入, 而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措施, 这进一步弱化了在现有会计政策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二)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符合新会计政策对业务员的要求, 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体制要求下,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进一步的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各大高校的财务应用范围进一步的扩大, 财务的活动内容日益增多。但总的来说主要应用于师资力量的引进、硬件设施的装配以及更新等。自古以来, 高校都在时刻的突出强调以教学、科研、发展为主线, 这一行为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财政管理在高校发展、正常运转方面的巨大作用。而部分高校在选用财政人员时没有把好人才引进的关口, 使得一些不擅长财务管理或者缺乏必要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进入财务部门。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使用和管理情况, 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因此, 为了高校财务能够被高效地利用,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 ?(三)? ?缺乏比较系统的财务考核机制。
在现有的新会计制度中, 没有具体的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规划。在高校的财务考核方面一些高校仍然属于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财务人员养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习惯。考核, 永远是鞭策人们前进的有效手段。同样的进行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采用不同的预算方案时会产生不同的资金使用结果。那么, 在此过程中就会存在最优解的方案。选择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个长期受益的过程, 尤其对于国家资金投入不多的高校来说, 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没有足够的财政做支撑, 发展起来会很难。这就更需要一个优秀的财政管理团队来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三、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 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较为单一、管理的体制具有其不完善性, 因此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的风险。为此, 国家不断地改进教育制度, 使其教育管理方法与筹集教育资金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国与外国在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上具有很大的差别性, 我国的教育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 而国外则不同, 他们的教育资金来源具有很多渠道, 不仅仅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由此可知, 我国的教育经费对财政拨款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深入, 高校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 新的会计制度是在原有的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其中, 针对传统会计制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进而对预算、绩效以及财务资产等方面财务管理环节能够做到全面兼顾, 它有利于促进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 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高校的固定资产一直以来都占有较大的分量, 传统的会计制度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给高校固定资产提取很小一部分的维修资金, 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 在折旧固定资产时, 由于没有将其进行妥善处理, 或是处理不及时、不到位, 这些都会造成高校实际的资产与财务账面不相符的情况, 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校现有的资产。因此, 高校传统的会计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 创建出新的会计制度, 在新会计制度下, 它具体的规定了每月按时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 从而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整体估算, 将其成本进行分摊。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会计制度下出现的一些问题, 可以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准确无误的计算, 进而准确反映出高校资产。由此便知,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式转向大众式, 高等教育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 这就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踏进大学进行学习, 而高校的收费标准将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要想让人们对高校的收费方式与收费标准予以认可, 就必须拿出一套完整且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当前, 高校具有不同的类别与不同的专业, 如专科、本科, 本科又可以分为本一、本二, 文科专业、理科专业等。培养的成本都不尽相同, 传统的会计制度是无法将这些准确无误的计算出来的, 新会计制度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运用到会计制度之中, 并将不同的教育经费进行了分类, 从而清晰地将其人才培养的成本准确的计算出来。由此可知,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平.我国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借鉴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方法[J].教育财会研究,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