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救的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探究型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一、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创设教学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所谓教学情景,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知识而设置的一种教学氛围。设置教学情景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一环节中,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由教师直接讲授,这需要教师仔细斟酌。教师在确定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后,要合理设计问题。就计算机基础课而言,操作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如Windows环境下Office 2000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Internet的概念及应用、五笔字型等,其中很多内容适合进行探究型教学。如在“WORD字处理软件”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在简单地讲解WORD基本界面和文档的基本操作后,就可对文档的排版和图形操作等内容,采用探究型教学模式。首先利用CAI课件设计问题的情景,将几幅设计完美的文档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文档的编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通过对该文档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其中的各知识点,如艺术字、插图、文本框、字体的设置、背景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份精美的贺卡或班级简报等。在PowerPoint一章的教学中,在简单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编排和外观设置等内容后,让学生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中学部分教学内容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2.实施探究操作,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索。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不拘一格,从多角度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上机操作等方式掌握新知识,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这一过程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由数人合作完成。数人合作的益处在于通过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可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积极思考、共同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实施探究操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以相应的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以及时的评点,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的思考,逐步完善探究活动。如在设计贺卡和制作班级简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只使用简单的字体设置及插图,造成版面呆板时,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尝试采用加入文本框、背景、水印和正确使用色彩等方法,增强版面活力,使设计更加完美。在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画面的活泼,过多地使用动画,而没有考虑到这样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提醒他们在设计时要防止上述倾向、多考虑课件的实用性。由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不断的探究学习掌握新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重视交流、总结,做好评价探究结果工作
交流、总结、评价探究结果是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态度、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最终的探究成果等进行总结、评价,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给以概括性的讲解。具体作法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讲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创作手段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可进行互相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其成绩给以肯定,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使教师预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成果展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成果让大家共享。在评价探究成果的环节中,应鼓励学生多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允许互相争论。教师作出否定评价时,应持慎重态度,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进行探究型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加强双基教学,扎实探究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主张对计算机基础课采用探究型教学模式,这并不等于完全排斥和否定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探究式教学能否有效地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之前,应对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讲解,使之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之能够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去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
2.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设置探究问题是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设置得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使用探究型教学模式之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对可用探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设置恰当的探究问题。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减少学生操作的盲目性。
3.加强上机实践环节,建立良好的探究环境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知识 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63-02
一、引言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重大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包括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在知识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加强知识管理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是生产和发展的质量又与知识管理的效果相关,特别是知识的投入产出绩效相关,所以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在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装备制造业知识的投入产出模式
基于装备制造业的一般特点,装备制造业可构架如图1所示的知识投入产出一般模式。
1.装备制造业知识投入的评价指标。在装备制造业内,知识投入的要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为此,装备制造业的知识投入评价指标应具有概括性、宏观性、全局性等特点,基于该特点,可以设计如下评价指标:(1)R&D经费占总成本比例:R&D投入费用与企业的总体成本的比值,这部分R&D经费包括:新技术引进费用,R&D试验及研发条件维护费用,R&D试验及研发基础设施引进费用等。(2)人力投入占总成本比例:在人才招聘、培训、发展等方面的总体支出与企业总体成本的比值。(3)技改经费占总生产成本比例:企业在技改方面的投入与企业总生产成本的比值,技改经费包括:新工艺引进费用,新设备引进费用以及生产系统改造费用等。
2.装备制造业知识产出的评价指标。依据装备制造业知识产出要素及其特点,可构建如下装备制造业知识产出的评价指标:(1)系统柔性:系统柔性指的是装备制造业研发、销售、生产构建的大系统的柔性。系统柔性程度可以通过主观评价方法评价,也可以通过客观评价指标来评价,例如:平均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生产周转间隙、产品平均滞留率等指标来评价。(2)市场活性:市场活性指的是装备制造业响应市场的能力。市场活性程度可以通过主观评价方法评价,也可以通过客观评价指标来评价,常见的评价指标有:市场更新换代周期、市场平均扩容能力、营销策略市场响应平均周期等等。(3)人才灵性:人才灵性指的是装备制造业人才响应、回应、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人才灵性可以通过主观评价方法评价,也可以通过客户评价指标来评价,常见的评价指标有:客户需求响应周期、客户抱怨延迟响应率、电话呼叫次数等等。
二、装备制造业知识的投入产出转化系统
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其犹如一个智能系统,知识投入到该智能系统之后,经过智能系统转化之后,形成知识产出。知识投入和知识产出的结果都易于识别,都是由显性要素组成;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该智能系统承担着知识应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职能。在装备制造业智能系统中,知识经历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一般升级模式,该模式的转化以“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再社会化”的一般过程,在该过程中,知识应用、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是三大动力源,其中知识应用、知识共享推动知识沿平面方向进行“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的知识转移;知识创新推动知识垂直平面方向进行“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再社会化”升级。所以,知识创新力是知识升级动力;知识应用力和知识共享力是知识转移动力,三种作用力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知识的发展。
假设知识创新力Fd、知识应用力Fa、知识共享力Fc、知识运动阻力Fk且知识运动阻力沿知识创新力、知识应用力和知识共享力的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γ,那么在装备制造业内,知识发展呈现如下数理规律:
知识升级:
Fd-Fkcosα=mad(1)
知识转移:
(Fa-Fkcosβ)cos?渍+(Fc-Fkcosγ)cosσ=mω2r(2)
由式(l)可知:知识升级受知识运动阻力、知识运动阻力方向、知识存量等影响;知识转移速度受知识应用力、知识共享力以及它们的方向、知识阻力以及其方向、知识存量以及“距离”――知识与现实或问题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装备制造业内,促进知识创新,除了需要强大的知识创新力之外,还需要减少知识创新阻力,调整知识创新阻力方向也是促进知识创新的不错方法,另外,知识创新还依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创新初始态势(知识创新初始速度);促进知识移到,除了需要强调的知识应用力、知识共享力之外,还需要减少知识移到阻力或调整知识移到阻力方向,知识存量和知识移到初始态势(知识移到初始速度)是知识移动的基础条件。
三、装备制造业知识投入―产出假想范式
在装备制造业中,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包括知识的投入机制、知识的内部转化机制和知识产出机制,这些机制的效果如何,需要测度。通过对知识投入――产出效益的测度,既可以诊断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也可以了解知识的投入产出现状,所以在装备制造业内,进行知识投入――产出效益测度具有重要意义。
装备制造业知识投入――产出结构方程模型在装备制造业中,投入的知识经过知识应用、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等过程产生放大的知识产出,基于此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装备制造业知识投入――产出假想范式。
在装备制造业知识投入――产出假想范式(如图2)中,存在基本假设:H11:知识投入越大,知识应用越有效、越广泛;H12:知识投入越大,知识共享越活跃、越广泛;H13:知识投入越大,知识创新越活跃、越广泛;H21:知识应用越有效、越广泛,知识产出越大;H22:知识共享越活跃、越广泛,知识产出越大;H23:知识创新越活跃、越广泛,知识产出越大;H31:知识创新越活跃、越广泛,知识应用越有效、越广泛;H32:知识共享越活跃、越广泛,知识应用越有效、越广泛;H33:知识创新越活跃、越广泛,知识共享越活跃、越广泛。
四、结论
本文从装备制造业知识的投入产出模式、装备制造业知识的投入――产出转化系统以及投入――产出效应测度等角度探讨了装备制造业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知识的测度作为测量装备制造业知识经济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要充分发挥知识经济对装备制造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那种知识经济水平较差的企业,更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其原因,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和教育投入,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还应运用先进的知识,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改造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0909]
参考文献:
1.邹十践.以信息化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J].建筑机械,2002(1)
2.隋秀凛,庞军.基于Intranet的制造企业知识管理[J].情报科学,2003(2)
3.潘星,王君,刘鲁,等.航空制造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0)
4.[澳]彼得・申汉著.柳卸林译.澳大利亚与知识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关键词 法律基础知识 高职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Legal Basics in Vocational Teaching
WANG Yanmin
(He'na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Cadre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law is the basic course set up leg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o students' good legal sense, is a course vocational students must learn.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legal basis for vocational courses teaching.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legal basis vocational school courses present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wo ways.
Key words legal basis; vocational; problem; measures
在所有的高职学校中,法律基础课都是一门学生必学的课程。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自从法律基础课开设以来,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 目前高职学校法律基础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与学生对法律基础课不重视
一方面,学校对法律基础课不够重视。法律基础课被高职学校定位为公共课,很多个班级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面上课,不能保证上课的效果。再加上,一些院校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考试,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的不重视。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与他们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此造成上课人数少的情况,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1.2 没有正确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涵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涵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为了教师的教,而不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似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实际上教师在课前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策划,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讨论后也没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于是讨论直接变成了一种形式。
1.3 学生自我价值与教学内容不能产生共鸣
在目前法律基础课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是传统的,统一的,固定的,这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一致。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具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与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产生共鸣,因此造成了学生对法律基础课的不认同和不重视。
1.4 课堂教学形式呆板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法律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教材中的专业术语等不好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的法律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甚至有一些教师根本在课前就没有进行系统的备课,只是在课堂上讲到哪算哪。
1.5 高职学校中的法律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的不重视,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还要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一起讲授,使得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不能得到保证。教师在如此少的课时中,只能匆匆将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很多的教学计划都不能得到实施,这也是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知识掌握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
1.6 使用教材不能符合实际的教学要求
有的高职学校为了方便,随便拿一本别的学校编写的教材来进行讲授,有的学校则是使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大都不符合实际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花费编写者很大的精力和心血,既要保证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又要保证内容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肤浅。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一般视野比较窄,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1.7 教师不重视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还是采用讲述的形式,对于实践活动的关注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基本上接触不到像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另外,很多学校其实都设有法律的实践中心或者是援助中心,但是学生基本上都不知道这些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些部门的存在。
2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1 学校、教师与学生都要加强对法律基础课的重视
这一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关于法律基础课的定位,学校可以将其定位为公共课,但是一定不要将其看作选修课。第二,关于课堂的规模。避免好几个班级一块上课的模式,尽量采用小班授课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还能够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第三,关于考试的形式。要改变以往的开卷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
2.2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同时,要注意的是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婚姻法、合同法等学生毕业后即将面对的问题进行讲解。
2.3 建立平等的教与学的对话模式
现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低自己的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相互讨论,并从中获得启发。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认真听取学生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强硬地让学生接受教师自己的意志或社会主流的见解,必须要尊重学生自己在思想与文化上的不同见解。
2.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法律课堂上,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以外,还应该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搜集具有代表性的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课堂上的切入点,并考虑好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方式,还要组织好课堂的讨论。
2.5 改善课程设置
首先,要强调法律基础课的独立性,将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分离开来。其次,还要增加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自己的教学计划,也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也就能保证上面提到的各种教学方式的实行。
2.6 使用质量比较高的法律基础课教材
首先,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使用质量较高的教材,这就需要学校对教材加大重视,不能为了保护本校教师的利益而使用其编写的不符合要求的教材,而应该进行考察后选用质量比较高的教材。其次,由于当前的教材大部分是对本科、专科、高职等学校通用的,不能体现高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依托于教材,进行教学。
2.7 重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让学生充当原告、被告与法官等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其次,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去法院、检察院等去参观,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办案的过程,还可以邀请一些法官或检察官到学校举办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再次,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法律实践中心或援助中心的情况,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结语
法律基础课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加以重视。针对目前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职责,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并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一杰,张艳华.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程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2(11).
[2] 刘长玲.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5).
关键词: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教材,对于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需要的教育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就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如何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凸显本门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采用国家统一的规划教材《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材从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书本知识的更新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发展速度,而且教材中缺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活内容,理论知识过于“学院化”,给学生是“远距离”、“高层次”的“瞭望”感觉。广州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显著,广东省也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有许多典型的数据和实例学生都比较了解,在《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环境和材料,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这门课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将本地域各行各业发展的事实编入校本教材中对于指导学生求职就业也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牢牢扎根于本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之中,培养出合格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适应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才更具有竞争力,更受社会欢迎。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至关重要,但是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更为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地论述,“职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总之,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教学中,国家统编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掌握经济知识、提高认识经济现象的能力不可或缺。而校本教材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具体的学情、教情,进行本土化、校本化的研究与开发,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出发,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本课教学在指导学生深入当地的经济生活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作用。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特色
(一)校本教材内容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融进了体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
例如,在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经济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内容,选取广州“老字号”南方大厦的倒闭材料,说明优胜劣汰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无情法则。由于学生或其家人大都有过到广州“老字号”购物的经历,对这些事情非常熟悉,比起一般的“情景”材料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第二单元“企业生产与经营”中,以广州市江南西路被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为例,说明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法宝。同时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重点介绍我校学生实习就业的重要企业“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即“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贡献社会”。使学生明白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精神,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规范化管理以及员工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一个自私、狭隘、缺乏公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职员绝对不会受到企业的器重,一个缺乏自主、合作精神的人在企业中也不会有发展前途。
在第三单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内容,教材编入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资料,说明合资企业的经营方式。像目前大亚湾核电站70%的电量供应香港,30%供应广东这种教学资源既让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香港和祖国大陆的经济互补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教材编入“第100届广交会”的有关数据和美国“耐克”落户广东河源龙川的事实,说明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联系,互通有无。特别是近几年我校每年都派出百名学生参加春秋两季的广交会服务,通过选取广交会的材料,不仅说明“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参与本地经济发展的喜悦与自豪。
(二)校本教材强调学生参与探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的组织上要求体现中职生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探究的教材观。因此,在每一单元教学中都设计了“综合探究实践活动”的内容,重点探究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怎样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例如,从调查我校毕业的学生入手,设计“广州市中职毕业生月平均收入基本情况”及“我校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理财意识。设计“我的人生我做主”创业模拟活动探究,要求学生就创办怎样的公司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以及自己创业需要什么职业素质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的教育。设计广东的“民工荒”调查,让学生调查“民工荒”背后所反映的技术工人紧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只要扎扎实实学好基础文化课和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就职择业中就会有用武之地。设计“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展望”活动探究,让学生调查近三年广州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增长情况、广州市汽车维修市场基本情况、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学生不仅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广州市支柱性产业——家用小轿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提高,更使学生看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汽车维修业的大好就业前景,从而促使学生立志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意味着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求得知识,发现问题,探究知识以及建构知识,从而具备继续学习和生存发展的本领。《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不仅考虑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考虑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方法,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
(三)校本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职业学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基础知识》课程学习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难免脱离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校本教材的开发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统领,以学生的知识需求为准线,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文字生动易懂,每页内容控制在350个字左右,插图一至二幅,使学生能读得下去、学得进去。校本教材在育人的标准上不降低要求,在理论的层面上不拔高要求,在学生能力的水平上不放松要求。在职业教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用好用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校生就业和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以科学性为基础,以本土化为主线,以实践性为生命,重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特别是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其中,使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与时俱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专业的需要,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中。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势在必行。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活动,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中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来使学生更多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结合自身专业解决实际问题。
1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1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被很多老师采用,并且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难想象,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1.2学生现状参差不齐
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由于生源的地域性差别,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接触过电脑的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应用,比如百度搜索、玩游戏和上网聊天。
1.3师生比例失调
由于学生多、教师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但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性要求计算机老师不断学习新理论,然而面对本已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一般很难再有时间去学习或者进修,这就造成了课堂知识的匮乏和单调,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
1.4考核手段落后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掌握知识较快但动手能力较弱,也存在动手能力很强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在最后的期末考核中往往只是凭借一套试题来检测学生的最后学习成效,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理论和操作技能。这样的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2改革的设想
2.1突出课程的特殊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课件,课件在使用前应注意它的易用性和艺术性。好的课件不仅能在教学上发挥好的作用,同时也是一次美的享受。多媒体教学是手段,只能起到教学的辅助作用,决不可用计算机代替教师,也不能用课件代替教科书。多媒体教学所产生的图形交互、窗互、触摸技术,一定会给计算机教学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2.2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
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计算机水平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并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根据其学科特点,提前进行计算机的进一步学习。对于那些没有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组班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在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知如何把握讲课难度的尴尬。
2.3加强教师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尽量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让其有时间和精力来充实、提高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2.4改变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不能凭一套模拟题的分数就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3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模式应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正确调整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步式的教学模式,把“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2建立分层授课体系,因材施教
目前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其组班方式是以专业为依据的教学上“一刀切”。这种差距的存在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教学进度难以协调等问题。可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能力考核,然后按计算机基础能力进行组班,再分班进行教学,这样既不会让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也不会让基础差的同学“吃不消”。
3.3提高教师素质,体现教师的个性化
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需要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难度、深度和强度都将有明显提高,因而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这个原因,一方面要大力支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建立校内外教师技能培训基地,按周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在校内外基地挂职锻炼,参加全过程(或部分)生产实践,跟踪一线线新的实用技术,并形成周期性的轮回锻炼机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另一方面从生产第一线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或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目的。
3.4考核手段综合化
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每个计算机课程后都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对于教学计划中有计算机过级要求的课程,学生参加了该种考试,建议学校不再组织相应的期末考试(例如OFFICE办公软件)。而对于学生自主参加的一些过级考试,可依据其获得的资格证书免修免考相应课程的期末考试。
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针对当前我院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探求如何提高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技能应用更好的结合,笔者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手段提出了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及电子商务平台对现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是以实用型和应用型为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高职教育不断探索的。计算机基础是高校教育中的必修课,在高智能发展的全新时代,掌握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面对来自不同环境地区、不同计算机水平的高职学生,教师教育标准过于单一化,而忽略了学生的不同特点及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也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
1.1计算机认知程度不同
由于我国地域性及经济发展等情况因素的不同,各省市地区对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及普及也存在差异,种种因素造成了大学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了解及使用程度不同,这就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法方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面临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如何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1.2学生学习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存在于任何阶段,面对问题,有的同学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有的同学需要仔细阅读后理解;有的学生依赖于教师课堂讲解或同学指导,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同学偏爱模仿来学习,有的则喜欢小组学习模式等。
1.3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和生活联系不密切
对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获取数据信息以及如何处理信息的能力。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只重视理论的讲授及考核,忽略了实际中的应用及操作,在学生的能力操作培养环节较为薄弱,没有实现利用所学知识来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意识。成为学生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也造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的脱离。
2改革教学模式
2.1改革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将教学重点放在一些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即学习计算机就是学习WINDOW和OFFICE。导致学生在完成课程之后除了打字、排版什么都没学会。实际上,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应该介绍一些常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办公软件,但不能把重点放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展开软件的共性和常用知识。此外,计算机基础课中应当有计算机硬件、数据库、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常识性知识。这些内容对于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理解上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的取舍和知识的连贯上下足功夫。课程内容选择那些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没有深入到需要解释原理或推算算法这种程度的基本知识点就足够了。课程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以后面对计算机常见知识应用不会感到陌生,学会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建立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科研和技术问题,更好地位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上机课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必修抓好实践教学环节。为保证上机课的课堂效果,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每一部分知识设计一些相关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上机课变成有趣的过程。如:针对EX-CEL2003的使用,教师可设计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学生基本信息表、企业仓储统计报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表等一个或几个既符合教学内容又符合岗位需求以及现实生活需要的任务,同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为了督促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引入验收环节。如理论课上,教师可利用课堂上的一点时间,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对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操作演示,并交流学习心得;实践课堂上教师布置学生一定的任务,要求其独立完成并随机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给出分值,该分值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根据此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任务驱动小组学习
利用新型的教学理论基础上发明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任务和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可以采用两种形式做采用任务驱动的上机题:(1)在初期上机阶段,可以老师先写明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按照要求逐步操作,完成实训内容。这种形式的实训适于学生能迅速熟悉操作。(2)后续阶段,学生必须在上课认真听讲,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实训目的,目标明确,因为没有给出具体步骤,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另外,可将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合作参与到任务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学习作为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可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可以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间竞争关系,提高完成任务的效果和增强教师、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精神。
2.4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改进
传统方法是在教学中先提出问题———详细作问题的定义说明———举例,详细定义。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适用于一些基础理论课,但未必能在所有专业课程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著名计算机教育学家谭浩强在计算机教育中提出了引导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结论和概念。新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从实例到概念,逐步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熟能生巧,最后到抽象的概念。这种教育方式可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是改变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也间接的改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创新和自主性能力尤为重要。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上,教师要经常学习做自我总结,另外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只有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在课堂上传授计算机相关理论时才会游刃有余,才能将枯燥的理论更加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简单而又固定,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生已经掌握,这时候就要教他们一些操作技巧,使学生在课堂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操作,而这些就需要教师平时的经验积累,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3考核方式创新
教学最终的效果是期末考试来测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最终教学考核方法的多样性。针对课程,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性质和教学目的都具有普遍性,为保证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革新。采用了“1+5+4”的考核方式,即平时听课出勤成绩占10%,随堂小测验测试占50%,上机操作考试成绩占40%,并且明确了评分标准。在考核方式中可以通过章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通过上机考试考核出学生对软件的使用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隋庆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2]纪良浩.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探讨.计算机教育,2012,3.
[3]刘素楠,谢中梅.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2007:58-59.
[4]罗卫星,王凤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一、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对政治课书本知识的记忆程度决定了其在教师心目中的优秀与否。这种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方法也变得单一枯燥起来,因此,也就出现了“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对学生思维起到任何发散作用,反而还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与目标,变成课堂内容传授流畅、教学组织手段优化的障碍。
2.以学生个性差异特点为手段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政治新课程的改革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批次的指导教学,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进而为不同的学生层次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新的提升,并在自己渐渐的提升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喜欢上政治。例如,在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种课堂教学情境,然后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辅相成,同时教导学生要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习惯。在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和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学习指导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故事性的情景引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采用具有哲理性的小文章来感染学生,还可以利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交迭让学生真正深入地学习课堂知识。
3.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传授知识,主要体现的是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自主学习提倡的是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交流空间,让学生能独立自由的思考。
比如,还是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课为例来说明。在讲解这个政治内容之前,教师应该对知识的整体框架进行灵活的讲解:例如公民的含义,权利的含义,义务履行包含的内容等等。如果教师对课题只是简单的进行抽象文字讲解,势必会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理解约束力。如果教师在课前对知识只进行简单的提点,在课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同学都能尽情地发散其思维并进行灵活的互动与交流,在课时快结束之时,让学生来总结自己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个人理解,这样不仅会带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还充分地反馈了学生对知识的总结驾驭能力;同时,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政治的乐趣,还为自己以后的政治思维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将政治的学习内容充分融入生活中
1.政治思维的养成需要从生活出发
初中的政治课程是学生学习政治思维的启蒙课程,它被设为学科的内在意义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加强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我们都知道,初中时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是我们思想慢慢建立的雏形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内,如何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出政治学科独有的指导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来把生活场景充分地融入政治课堂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用常见的情境来打开学生理解的枷锁,让他们能从生活中培养对政治的爱好,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政治知识。
2.以生活实例来理解政治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政治观点都是在某些具体的事例中,进行综合研究之后归纳出来的。假如教师只是抽象地将政治知识用语言或者文字进行讲解,则会使得学生对政治的理解更模糊。因为政治语言总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照势而讲,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抽象起来。相对来说,假如我们能够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去给学生一个验证观点的模具,那么政治知识就会变得有理可据,同时,学生也会对课题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三、利用政治内容的特点,进行开拓的教学方式
政治思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也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核心基础。利用政治内容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开拓性、迁移性的指导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政治知识为中心内容而进行的网络框架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要领导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内容,再通过构建一种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架体系,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较为系统地揉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关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将所有知识点都通过这个知识构架图关联起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其次,再以此图为基础,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性联想以及知识的拓展学习。比如,在讲解“正确认识自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什么是自我,自我认知包括哪些”等等让学生从自身开始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同时将课本知识与自身结合起来,实现对政治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总之,在实际的政治授课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中的差异,从他们与众不同的一面出发,让他们能够逐渐进步;其次,要善于将生活中的活素材运用到政治中,让学生能将生活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最后,要对政治这种抽象性课程进行拓展学习,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政治知识、运用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任教师 教育机智 专家指导 同伴互助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37-01
教育机智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教师对突发性的教育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能力。教育机智本身被赋予了实时性、灵活性与独特性的特质。对于初任教师,面对课堂突发事件、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和自身的失误性操作,往往是由于实践知识的欠缺,常常缺乏灵活有效的处理技巧,从而影响预定的教学效果。所以,关注初任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对初任教师迅速适应教师角色意义重大。
一 培养教育机智的前提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培养高尚师德
对于踏上工作岗位伊始的初任教师,首先应注重培养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所说的“天国引路人”。
2.从“教”中学,提升教育素养
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为此,初任教师除了要对自己所教专业融会贯通、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还要有专门的教育理论素养。所谓从“教”中学,就是把日常教学工作作为学习的一部分,理论联系实际,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
3.激流勇进,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教师的角色日益多样化,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对于初任教师,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不适应感与压力感就会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任教师必须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应对调整。
二 培养教育机智的途径——“专家”指导,“同伴”互助
1.确定“专家”与“同伴”
本文提到的专家,特指那些与初任教师相、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和课堂有着娴熟驾驭能力的教师。同伴互助是与专家指导相对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师发展途径。本文把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本文所指的同伴互助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初任教师组成的一个团队。
2.指导与互助模式
第一,经验交流。经验的积累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即初任教师通过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积累的经验,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如通过书本、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型教师负责采用座谈、对话等的形式定期地向初任教师传授经验。初任教师主要听取记录,并与其他同伴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实地观摩。教育机智从实践中来的特性决定了观摩的重要性。正如波兰尼所说,“这种缄默的技巧只有通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批判的模仿才能被获得”。初任教师的观摩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家型教师的观摩;另一种是对同伴教师的观摩。通过观摩有经验的教师组织课堂、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通过反思专家型教师与初任教师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及其课堂效果,提高培养教育机智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三,反思领悟。美国心理学家G.J.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初任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是不争的事实,在交流、观摩、研讨一系列的同伴活动的过程中,初任教师听取了专家教师、同伴教师的经历与经验,化他人经验为己所用,在此程度上,初任教师可以说迅速积累了教育经验。反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采用教师之间对话、辩论、研习等口头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反思札记、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等书面形式。
三 结束语
就模式本身而言,专家型教师经验指导、初任教师同伴互助有机结合的初任教师教育机智培养模式,整合了两种对立途径的优势,必将对初任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距离 知识溢出 区域发展
引言
知识经济是已经成为现代的主流经济。知识经济最大的特征是知识取代了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组织的关键性生产资源。因此知识管理成为当前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焦点,目的是使知识更好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
在区域经济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而区域间的知识与技术积累程度及其吸收能力的差异成为了各地区间经济出现不同增长轨迹的原因。知识溢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与空间聚集关联紧密,重新受到关注。知识溢出是知识流出原有知识主体并被其他组织团体吸收利用的过程。它是知识扩散的一种方式,是知识的再造。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其影响作用表现为:先进技术知识一旦获得应用,就会带动本行业甚至相关行业的技术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当地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这是知识溢出的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马歇尔是较早关注到外部性这一经济现象的学者,知识溢出效应带来了整个社会新知识的扩散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现有的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区域集群中的溢出而言的。特别是在解释集聚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方面,这些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的流动、吸收能力、知识存量、地理距离等。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对区域经济中的知识溢出研究中,空间距离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朱美光通过对区域知识存量侧度、技术差距以及空间知识方面的研究,对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归纳总结,构建了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朱美光,2007)。梁琦也认为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限性,知识溢出的地域性特征并不受产业之间研发差异的影响(梁琦,2004)。叶剑亮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企业聚集的重要原因(叶建亮,2003)。
但仅对溢出的空间距离进行研究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区域内知识溢出对于经济的影响。由于知识经济及其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其它一些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比重日益增加,这些影响因素都可以归结为距离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溢出距离的概念进行扩展,解释这些距离是如何作用于区域内的知识溢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知识溢出距离的构成
在区域经济学领域,空间相互作用是一个经典的主题,是区域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形式(陆大道,1988)。Helpman提出的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共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溢出是区域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与传统的空间相互作用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地理学的新问题,近年来区域间知识溢出成为经济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
知识溢出是指知识和技术的自然外漏和输出现象,知识溢出中的知识传播是非自愿的被动的无意识的,这是由知识自身的属性决定的,知识溢出也是一种知识的再造(等,2010)。知识溢出一般不会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研发成果的价值。结果,研发成果被越来越多的区域资本所利用。前人的研究只是单纯的从空间地理距离的角度来研究距离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
本文在此基础上将赋予距离新的含义,除了空间地理距离外,还包括社会距离和知识距离。三种距离对于溢出的影响效果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和作用,其三者是相互作用共同起到影响知识溢出作用的。我们可以用公式将距离对溢出的影响形象的表示为:
d=d1×d2×d3
其中,d表示知识从新知识源到达知识的接受者或需求者所要克服的总的距离;d1指新知识源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实际空间地理距离;d2指新知识源和接受者之间包括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之间的社会距离;d3指新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知识储量和技术方面差距的知识距离。
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的强化作用恰恰是表现在它的地方性特征上的(段会娟等,2009),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与知识接受方同新知识源位置的邻近程度有关。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王铮等,2003),知识溢出中心到的距离越大,受到的中间阻力越大,速度较距离近的地区也就越慢。当然由于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使得知识溢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理距离的障碍,但地理距离对于溢出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
相比之下,社会文化与心理的障碍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就变得突出很多。社会距离指得是知识溢出过程中人们是否能够把共享的理解目标内在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联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中成员所得到的能力和习惯(张雄林,2010)。相似的文化和价值观系统使得主体能采取相似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是非标准,双方的社会距离小,有利于双方工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需要过多的交流便可以向其他成员解释他们的观点,也有利于对溢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知识溢出很大程度上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存在知识溢出的前提是拥有较高的知识吸收能力。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背景,才能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域中的新知识。对组织学习而言,知识溢出双方之间的知识距离或差距不能太大,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知识的结构和层次不同,掌握同一新知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的差距悬殊,也就构成了所谓的知识距离。知识接受方或需求方与领先方的知识距离相差越大,学习和模仿的难度越大,反之亦然。
各距离因素对溢出的影响
(一)地理距离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知识管理理论根据知识能否清晰的表达和转移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能被编码化的知识,可以用符号或语言来沟通,它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在空间交流。而隐性知识则是那些存在于个人的经验与行动中的知识,无法用明确的符号语言表述,它的扩散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产业集群的地理接近特征有利于技术知识的生产、获取和利用。原因是显性知识的传播应用距离短而效率高。韦伯早在1929年就提出过地方化区域内的知识、信息的流动比远距离的流动要容易得多。这是因为首先信息传递的时间性是包含空间性的,距离越短传播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快;另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有扭曲和失真现象,传送路径越长,扭曲和失真越多。
在知识溢出过程中除了书面交流外,面对面的学习交流也就是隐性知识的扩散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有些知识是以人力资源为载体流动的,这些隐性知识的扩散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所得的经验的扩散,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传播和学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和历史依赖性。人们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并吸收这些隐性知识。因此,人们只有通过在相同的情境下反复揣摩、练习,或采用传统的“师父带徒弟”方式模仿学习。脱离亲身经历的学习成功难度要大得多,而距离则是影响经济主体亲身经历的一个重要因素。举个例子,一个远离知识溢出中心的地区受时间、经费等因素影响,学者前去直接学习、交流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新概念需要从中心地区传入这些地方,由于距离远受到的中间阻力大,速度也就较距离近的地区慢一些。地理上的近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知识溢出的程度,因为面对面的接触能加快隐性知识的扩散,而对距离较远的合作伙伴来说,隐性知识溢出的可能性则较小。
因此区域内的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由于地理上的临近性,使得这些群体在进行非正式渠道的知识交流就变得容易的多,获取溢出知识的成本也就相对较低, 从而降低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与创新的不确定性, 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
另外从空间来讲,面对面的接触对郊区是重要的,对城市也是重要的;在区域层面是重要的,在国家层面也是重要的。面对面的交流是一项有效的交流技术,不仅有利于解决激励问题,还有利于社会化和学习进程,是城市化和区域化的主要推动力量。OECD的国际经验证据也表明:技术的扩散和研发的溢出具有很强的空间局限性,外国研发对本国生产率的影响随着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地理距离而衰减。这说明地理距离在决定技术知识的跨国传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距离对于知识溢出的影响
虽然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使得知识溢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理距离的障碍,相比之下,社会文化与心理的障碍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们存在于无形,我们将这种无形的障碍称为社会距离。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知识溢出的主要载体,知识溢出的社会距离包括很多因素,它们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各种功能之间、各种对事物不同理解的文化约束之间,这种无形的障碍往往比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要大。知识溢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地方制度以及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知识溢出过程中重要的是人们是否能够把共享的理解目标内在化,或者基于他们自身的隐性的非编码化的理解方式进行翻译的特殊行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联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中成员所得到的能力和习惯。相似的文化和价值观系统使得主体能采取相似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是非标准,有利于双方工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需要过多的交流便可以向其他成员解释他们的观点,也有利于对溢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知识溢出需要跨越社会文化和心理障碍,学习则是经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之本,主体知识的增长需要单个成员的学习,更需要组织内成员知识的相互启发、对接、碰撞、深化。组织学习的文化会影响到组织成员对知识的态度,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成员间知识共享的意愿不一样,认为知识是一种公共产品的组织,更愿意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容易尝试知识的碰撞和对接。
从区域层面讲,地方政府如果重视当地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鼓励研发,并通过立法等方式保护研发成果。那么被政府资助或支持的研发项目就会增强其知识共享的意愿,知识溢出的主体得到扩充,距离就得到缩短。企业通过贸易往来,能够吸收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找到新的发展点,通过交流合作减小文化差异,也可以拉近溢出距离,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还会促进本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对社会距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社会网络、分散决策的机制和高流动性也是影响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组织或企业的结构、文化价值、和外部沟通等软层面来影响溢出。企业与各种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知识和技术信息会通过科研机构在行业内溢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消化各种外部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整合,依此模式,各企业都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知识存量。如果企业是与同行业企业间结成知识联盟进行研发,那么不仅共同研发的知识和技术会被双方吸收,提高各自的生产能力,而且会形成联盟间两个企业快速的知识溢出(慕继丰,2002)。因为有着相似的结构文化以及价值观,这些企业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距离被拉近,溢出速度相应变快,促使区域间的合作加强,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三)知识距离对溢出的影响
知识溢出很大程度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存在知识溢出的前提是拥有较高的知识吸收能力。因为如果知识溢出度很高,但知识接受方或需求方没有能力通过学习和模仿进行技术的吸收和转化,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而吸收能力则依赖于主体的知识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基于区域内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的空间知识溢出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济主体的发展与创新是建立在自身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基础的完善可以通过研发活动和学习等自主知识创新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吸收外部知识实现。引进外部知识的时候要考虑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和学习能力及组织内外知识存量的差异。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背景,才能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域中的新知识。给小学生讲授“相对论”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给历史学家传授超导技术也会遇到难题。严格地说,并不是小学生和历史学家就一定掌握不了“相对论”和超导技术,而是知识存量不够的问题。
一般来说,具有相关特定知识基础的人,学习效率高,所需克服的困难就少,所花费的时间也短;相反,不具有特定知识基础的学习者,其学习的难度及其花费的学习时间则难以估量。因此,人力资本层次越低,吸收溢出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小。Saxenian在研究欧洲电子工业时发现,参与者彼此之间的知识平台越相似,知识接受企业吸收对方知识的能力就越强。
人力资源流动尤其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影响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肯定的。很明显,优秀人力资源流动性的大小对传播、交流知识,对其他区域知识存量增加和总体知识吸收能力都起到推动作用。归根结底,企业的知识差距主要是体现在企业所拥有人力资本及其所体现的知识存量上的。
建议与对策
随着地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区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促进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上文的分析,鉴于距离对知识溢出的三方面的影响,本文给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引导对外开放,缩短所谓的地理距离
当然,随着现代通信与运输技术发展,地理距离对显性知识溢出的影响程度变小,而对于隐性知识,仍需要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来实现。因此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亲身感受高新知识技术,同时也鼓励引进新技术。企业应该主动实地考察先进企业或发达地区的经济运作状况;了解更准确、先进的信息,并建立更通畅、更快捷的传播渠道;注重组织成员的经历经验的培训。政府也可以考虑在当地建立科技园,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进入本地,来带动本地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培育有利于知识溢出和提高吸收能力的企业文化,缩小区域社会差距
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本身就具有不可模仿性,有利于企业知识溢出和创造的文化本身就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培育有利于知识溢出和提高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企业树立将知识作为最重要资源的观念,对新知识持欢迎态度,并且在一个持续的学习环境中,创造一种相互信任和知识共享的氛围,重视与外部的知识交流,构建获取外部知识的网络关系。同时应建立起有效激励机制来激励员工在各种平台上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加快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由于技术和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许多工作既需要团队成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又需要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彼此协调、沟通和交流,将各自所获取的专业性知识贡献出来,为企业创造价值。构建合适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学习,加速企业成员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缩小区域间的社会文化差距。
(三)提倡终生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
知识的增长,必定有与它相对应的知识根源,组织既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后续的知识增长及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速度。在单薄的知识存量基础之上,绝对构建不出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对于知识存量低的区域,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鼓励知识经验丰富的员工多分享心得,充分利用知识溢出效应,缩小知识差距。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知识的匮乏,并迅速补充知识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鼓励自身对外界知识的学习外,也要提倡通过引进人才来实现自身知识存量的增长。优秀人力资源的流动对传播、交流知识,对区域知识存量增加和主体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es (eighth)[M]. UK: Macmillan, 1925
2.朱美光.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7.21(2)
3.梁琦.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与集聚[J].科学学研究,2004(1)
4.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3(3)
5.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科学出版社,1988
6.Grossman G.M, Helpman E. Trad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1,35:517-526.
7.,陈芳芳.知识溢出的途径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10(1)
8.段会娟,梁琦.地方化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9(20)
9.王铮,马翠芳,王莹等.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J].地理学报,2003.55(5)
10.张雄林.知识集聚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11.Cohen W.M, Levinthal 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
12.Weber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13.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12)
14.Caniels M.C.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 [J].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2000
15.慕继丰.企业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2(9)
16.Saxenian A,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e Valley and Route 128[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7.Lane P.J,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 Organization Learning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5)
18.Romer P. 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