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救病人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护理 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意外事故及灾害的频繁发生,急诊医学也随之迅速发展。现代急诊医疗体系主要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急症监护等各科融合而成,其中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已有其自己独立的并已形成较规范的学科体系,而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有着与院内部分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急诊医学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工作,是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及时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病人的死亡率,因此,院前急救及护理也成为院内急救的前提。
1 临床资料
我院急救中心成立于2007年11月,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危重急症监护等三部分组成。其中院前急救部分由全市120指挥中心统一调配,共有救护车2辆,医护人员30余人,司机3人,担架员三名。指挥中心设有GPS全球定位系统、湖北省主要城市和武汉市及郊县的电子地图、车载电台、车载电话、电话录音、急救预案电脑系统等设备,使救护车可以随时与中心保持联系,中心可以通过GPS为急救车指路,并能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提早做好院内抢救准备。成立至2009年底,共出车1239次,接诊急救患者1084例,行程53925km。我中心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出车时间最快半分钟,最慢5min,平均3min。到达现场时间最快2min,最慢20min,平均10min。抢救成功率达96.84%。
2 讨论
参加院前急救的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业务方面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护理知识,熟悉掌握急救车单元,同时具备有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材和各种急救措施的技术。掌握院前常见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各种常用药物应用与观察技术及各种创伤抢救的敷料应用技术。
2.1 院前急救工作特
2.1.1 随机性强 病人随时呼救,病种多样性,重大事故或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救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掌握全面。
2.1.2 紧急 一有呼救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或运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果断。
2.1.3 流动性强 院前急救服务区域广,可以是就近的工厂、学校或居民点,也可以跨区、跨县,对重大灾害事故进行增援。
2.1.4 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有时在路边,有时在事故现场及运送途中,光线、噪音、震动会给听诊、测量生命体征、注射等护理操作带来困难。
2.1.5 病种多样且复杂 呼救病人的疾病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科常见急症的急救和护理。
2.1.6 体力劳动强度大 现场抢救,有时要弃车步行,有时要上楼梯搬运伤病员,途中颠簸等情况,均需付出较大的体力劳动。
2.2 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的护理
2.2.1 病人的放置 根据病情的轻重与不同,采取相适应的。原则上是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如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使病人放松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对于猝死、创伤、烧伤等病人要适当脱去某些部位的衣服,以免进一步污染,便于抢救和治疗。
2.2.2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 护理措施包括吸氧、清除痰液及分泌物、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及呼吸兴奋剂的应用,最终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 护理措施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对于高血压急症、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各种休克进行心电监护,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电除颤及体外心脏按压,及时开放静脉,尽量选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较大静脉穿刺,固定牢靠,使病人在烦躁或搬运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保证液体快速而通畅的进入体内。
2.2.4 对症处理 护理措施包括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应用药物或其它方法,进行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2.5 心理护理 要注意对清醒病人不要反复提问,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给予安慰性语言,应尽量使病人能安 静休息并减轻其心理压力。大多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严重。对于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常表现为惊慌、焦虑和恐惧,此时患者及家属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以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给予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1]
2.2.6 伤检分类 在遇到重大灾害及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检分类。佩戴红色标志的伤员、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体重要器官。佩戴黄色标志的伤员、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佩戴蓝色标志的伤员软组织损伤(皮肤割裂伤、擦皮伤)、轻度烧、烫伤、扭伤、关节脱位等。佩戴黑色标志的伤员死亡。
2.3 院前急救中转运和途中监护的护理
2.3.1 转运时的护理 搬运动作要轻柔,搬运脊柱受伤病人时要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准备好后,喊一、二、三,同时搬运。休克病人,将担架水平位或头部稍低,下楼时,前面抬担架者将担架举高,使担架保持平衡。上车时,病人头在前,脚在后,并固定牢靠,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宜。途中转运,既要迅速又要安全,尽量避免剧烈颠簸。昏迷、呕吐病人应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脊椎伤病人下垫硬板,若病情变化,车辆进行中不能操作,应立即停车急救。
2.3.2 途中监护的护理 途中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病人实施生命支持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用药时要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剂量、浓度和用法,并保留空安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以避免出现用药差错。要严格执行院前急救护理无菌操作原则。并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所做抢救措施、用药名称、剂量、用后效果等,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以备医护人员交班查询。笔者曾在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工作,每天忙碌于各种各样的急诊病人床前,到武汉市急救中心工作之后,接触到急救最前沿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更加使我深深的体会到院前急救护理这项工作对院内急救及所有急诊病人的重要性。
参加院前急救的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业务方面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护理知识,熟悉掌握急救车单元,同时具备有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材和各种急救措施的技术。掌握院前常见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各种常用药物应用与观察技术及各种创伤抢救的敷料应用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公路交通建设的完善,未来的救护工作将通过直升飞机进行陆空相结合的院前急救,其中的护理工作也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我们现在只有扎实工作,积累经验,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急救护理事业,挽救更多急诊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 急诊 护理 纠纷 防范
【Abstract】 Objective To avoid and reduce the dispute of nursing care, provide the solution to standardized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nalysis the the dispute of nursing care in our hospital which occurred in October, 2008 to September, 2009. Meanwhil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easure was formulate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nursing care dispute around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nursing dispute after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as lower obviously than the rate before; afterX2 test,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easure is able to not only avoid and reduce the nursing care dispute t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but als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nursing wo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Emergency nursing care Dispute precaution
护理纠纷是指在临床诊治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或陪伴所发生的各类矛盾。从所周知,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护理不当,或是护士的技能和人文素养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本文在总结继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0月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规范化管理措施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纠纷的原因
1.2.1 护理人员因素 主要包括:①责任心不强,接诊、分诊概念不清,服务意识淡漠或语言表达欠佳,工作无头绪、无重心而导致分诊混乱。②院前急救意识淡漠,毫无准备而草率出诊;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是出诊缓慢;未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急救技能;抢救物品或急救药品不齐备;缺乏应变能力。④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重视不够,或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抢救病人时手脚忙乱,或是毫无头绪和重心,甚至必要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尚未实施;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或欠规范。
1.2.2 病人及其家属因素 主要包括:①病人及其家属在突如其来的急症情况下措手无策,感到恐惧、惊慌失措而致使心理障碍。②因突发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困扰而急躁或对他人感到十分不满。③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及家属缺乏应有的健康知识,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或缺乏应有尊重。④对疾病的诊治和护理不配合。
1.3 护理纠纷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结果自行拟订评估标准,并分为3级。Ⅰ级:一般矛盾,经护士本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后即可化解;Ⅱ级:矛盾突出需经科室领导或护士长亲自协调才能解决,而事后双方均能谅解;Ⅲ级:矛盾尖锐需通过医院领导协调才能解决。
1.4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1.4.1 护士方面 就护士本身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同时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抢救护理措施。②加强护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1],在急救治疗的同时,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③强化院前急救意识,接听呼救电话须认真仔细,同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详细记录呼救电话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目前的情况以及院前的急救过程,出车路线及其到达的大概时间,同时需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注意事项,并将电话记录存档备案。④呼救电话一到,急诊科立即召集急救人员即刻到位,并检查抢救设备、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备、到位,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到万无一失;平时对上述物品及药品必须做到四固定(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随时清点、补充、交接、记录。⑤牢固专业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并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念服务于社会,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急救过程中不做、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注意沟通技巧及方法,实行保护性治疗及护理,不扬病人隐私;及时、准确而规范的做好各种记录,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实施情况的记录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⑦强化急诊科管理和制度建设,更新院前急救理念,加强对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2]。⑧实施医学继续教育:制订护士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或进行急救演练;培养急诊科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以崭新的姿态服务、服从于当代急救工作。
1.4.2 病人及其家属方面 主要包括:①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以及社会急救理念与功能,积极普及急救知识,使民众初步掌握一般急救技能,当发现急危病人或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能正确、及时地进行自救、互救[2]。②针对病人的疾病及其病情,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年龄、社会背景,有的放矢给他们讲述该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介绍该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知识及其恢复的过程,同时有必要告知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所需的大概时间和经费。③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感化病人及其家属,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直接感受到高超的护理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圆满地完成治疗、护理计划。
2 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的比较: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共接收急诊病人368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152例次,Ⅱ级54例次,Ⅲ级27例次。2009年10月~2010年9月接收急诊病人396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32例次,Ⅱ级18例次,Ⅲ级9例次。经x2检验,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3 讨论
从所周知,急诊科工作繁重而复杂,每天要接诊各种不同的病人,其治疗和护理的实施要求准确而迅速,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不良后果;同时由于急诊病人的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和护理失误或沟通不当,以及护理技能和服务态度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而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更新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首先从首诊负责制落实责任,实行问责制,与此同时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更新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和护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3],这是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和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可靠保障。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务必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强化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目标,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体现护理工作的职责是病人与治疗之间的呵护主体[4]。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人文素养,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和优质态度服务于病人,才能积极地避免和化解各种矛盾,使急救护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平时加强急救训练,定期考核,与此同时做好人力、物力等资源配制,也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强调急救护理文件是病人的健康资料和诊治经过的客观记录,既涉及病人的法律、医保、赔偿等问题,同时又是护理科研和教学的重要资料,而且也是医疗纠纷或技术事故鉴定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务必重视急救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和详细记录。
参 考 文 献
[1] 李全兴.速成医学论文撰写[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王一堂.急诊医学[M].第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防范
急诊科是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阵地,是医患纠纷的易发场所[1]。为此必须转换急诊科护士服务理念,提高就诊服务质量,增强自我法律保护意识,避免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护理风险[2]指的是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直接表现为护患之间的护理纠纷和患者投诉上。急诊工作面对的是一些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的病人,工作任务重、应急性强,因此急诊护士的防范风险意识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3]。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急诊护理防范意识,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1引发护理风险的因素
1.1护理人员因素
1.1.1急诊护理人员整体队伍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技能不娴熟,缺乏临床经验。对急诊病人观察病情不细心,在抢救病人时医护配合不当,仪器使用不熟练影响抢救成功率,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引发护患纠纷[4]。
1.1.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同情心。急诊病人发病急、病势重,病情变化不可预测,引发病人和家属紧张、恐惧、焦虑。护理人员回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时缺乏耐心,语言生硬,动作迟缓,表情冷漠,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引发护患矛盾。
1.1.3护理人员自我法律保护意识不强。急诊室在抢救病人时多执行口头医嘱护理,受抢救现场条件限制,许多护理记录是事后补记,在抢救时对重要的病情变化、医嘱执行记录不及时、准确、客观,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形成潜在护患纠纷。
1.1.4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没有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急诊病人因病情需要,除了要在本科室抢救外还需要外出检查。病人在检查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没有提前告知,遇有意外情况,病人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便引起护患纠纷。
1.2医疗环境因素 120出诊病人,需就地抢救,开展院前急救,形成开放式医疗环境。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抢救、治疗、护理工作,家属亲眼目睹,对抢救治疗中出现的一些侵入性操作过程(气管插管、电除颤)不理解,引发护理纠纷。
2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2.1加强急诊护士急救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技能的实践培训。我科室每月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急救仪器操作,急救程序,抢救程序、心肺复苏术的演练。使整体护理人员达到抢救技术过硬,操作技术娴熟,取得病人及家属信任。
2.2优化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强化“急诊”概念,在就诊、检查、抢救环节等环节前后衔接。遇有无家属、无陪护、缴费困难等情况时积极请示科室及院总值班领导,开放绿色通道,减少因服务意识欠缺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患沟通技巧,维护护患双方利益。尊重病人的权利,对病情变化快的病人,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病人和家属外出检查中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意外、预防措施,使病人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减少护患矛盾。
2.4加强急诊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健全科室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规范急救护理文书的书写。急诊护理文书是护士执行医嘱,病人进行抢救、治疗、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是实施护理措施的主要依据。因此抢救病人时书写记录一定要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不能涂改和遗漏[6]。
只有强化护士防范风险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全面综合业务培养,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才能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或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卫东 , 医疗纠纷起因与对策[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1):700
[2]席淑华,周立,王雅芳,等.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5~757.
[3]张琳,张海平,冯力,急诊护理风险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1~182
[4]席淑华,周立.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1,36(1):32.
[关键词] 院前急救;影响因素;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28-02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疾病的变化,各种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急诊医学也随之迅速发展。而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为挽回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真正地降低急救病人的死亡率,为到院内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共出车1600次,接诊急救患者1560例。在接到指令后,出车时间白天均在2分钟内,夜间在5分钟内。10-15分钟到达20公里内的现场,抢救成功率达90.7%。
2、讨论
2.1 院前急救护理的工作特点
2.1.1 随机性强病人随时呼救,疾病种类多样化。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1.2 紧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
2.1.3 流动性大院前急救系统平时在急救医疗服务区域内活动,求救地点可以散在于所管辖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点。当遇有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还可能需要跨区去增援。
2.1.4 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有时在马路街头,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有时甚至险情未除可能会造成人员再伤亡。运送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和噪音可能给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听诊、测量血压、吸痰、注射等带来困难。
2.1.5 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
2.1.6 对症治疗为主院前急救因无充足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要做出明确的医疗诊断非常困难,只能对症治疗为主。
2.1.7 体力劳动强度大随车救护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车上颠簸。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步行,有时可能需要爬楼梯。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到现场后必须立即抢救病人。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因此,付出的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2.2 影响院前急救工作的因素
2.2.1 人员数量不足,组织结构欠合理
2.2.2 救护车辆状况欠佳
2.2.3 急救药品,医疗设备欠全
2.2.4 医护人员力量薄弱
2.2.5 全民缺乏急救意识
2.206 120指挥系统调度人员的交通路径不熟悉
2.3 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院前急救的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业务方面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护理知识,熟悉掌握救护车单元,同时具有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材和各种急救措施的技术,掌握院前常见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各种常用药物应用与观察技术及各种创伤抢救的敷料应用技术。
2.4 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
2.4.1 “120'’迅速调度是首要环节“120”电话是院前急救的首要环节,“120”电话必须24h专人值班随时接听,须用简练和蔼的语言在最短时间内问清伤员的详情地址,伤病员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及时调动相关人员出诊。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交通事故应报告有关领导,并通知医院抢救小组出诊抢救和援助。
2.4.2 救护车单元的完整性是重要保证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随时检查、补充救护车单元内物资、药品、设备处于应急状态,并纳入交接班内容
2.4.3 争分夺秒迅速出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电话了解,迅速出车、及时抢救,从接到急救电话到出车整个过程应在5min内完成,要争分夺秒赢得最佳抢救时间。
2.4.4 途中联系患者确保通讯通畅是中间环节在途中联系患者,清除患者紧张情绪,告之患者我们正以最快速度前往,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简单有效的自力救助,对哮喘发作的患者指导患者采取端坐位,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比较特殊的患者,应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患者到院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患者。
2.4.5 准确进行病情判断果断采取抢救措施是关键环节当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按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的指导下进行抢救。首先迅速而果断地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和症状,同时迅速对其进行全身体检,体检越早越迅速而越仔细越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了解病情。对生命体征稳定的一般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可安全转送。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现场救治,待病情改善后及时转运,对于由于设备条件限制要采取边救边送或边求援的方法尽量争取时间。例如一氧化碳中毒者,首先在良好自我防护的条件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外伤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通畅,开放静脉通道,最好用留置针以防在搬运过程中滑脱;骨折肢体按先易后难进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对外伤大出血的患者要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并注意避开受伤肢体和部位;对开放性气胸患者要用急救包和厚敷料严密封闭,使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出现呼吸困难时可用带瓣穿刺针排气;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立即给氧,心电图检查,给予扩冠镇静止痛,如合并心源性休克者,院前急救时应尽快对患者实施现场溶栓等再灌注疗法,如无条件应尽快将患者送医院,不可在院前作过多停留;对现场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总之要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抢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以保证急救工作的有效性。
2.4.6 稳定生命体征安全转运患者是重要环节对患者进行了现场初步急救护理后,应快速将患者转至医院,使其能尽早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对减少伤残率至关重要。在将患者抬入救护车时,应保持身体各个部位成一个整体,应使患者头在前,脚在后,以使患者感到舒适为宜。进入救护车后,救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的静脉通道。掌握液体及用药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做好相应的护理观察。在院前急救的用药中,护士执行三清一复核的用药原则。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一复核即药物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复核,
切忌出现用药差错。对用药的空瓶应暂时保留,以便在空闲时间进行核对。到达医院后要与接收的医护人员交班,内容包括病情处理及用药等情况。
2.4.7 及时准确记录完善护理文件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非常重要,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详细记录病情发展过程,治疗所用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给进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及信息。
2.4.8 建立完善随访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才能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从而提高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
2.4.9 心理护理院前急救病员病情复杂,变化快,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又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毁损等,将给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家庭、婚姻和个人的前途,在躯体和心理上均有创伤,所以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有高度的同情和责任心,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卫生急救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院前急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急救应诊人员均应专业培训上岗,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医护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应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估,实施紧急救护措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减轻伤患的痛苦,搞好院前急救护理是可为挽回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真正地降低急救病人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为病人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六个环节:(1)接好“120”电话,迅速调度,并作好记录;(2)争分夺秒准备好用物出车;(3)确保通迅畅通,以便在途中联系患者及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4)准确进行病情判断,采取最佳的抢救措施;(5)及时准确记录完善护理文件。(6)做好病员及家属的心理安慰及解释工作。因此,我们只有扎实工作,积累经验,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急救护理事业,挽救更多急诊病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龄(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J].2008,2(5B),
【关键词】ICU;感染性休克;急救优质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15-01
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它是以全身性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性临床综合症,其具有发展快,病情紧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在临床急救时,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有效进行抢救,而护理人员是最早接触病人的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合理的观察病情,并给以及时的急救优质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护理的方法和及时性是提高感染性休克病人成功救治和减少病死率的重要环节。[1]这些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熟练的掌握急救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现将我院对ICU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回顾2012年我院收治的6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均在24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在6例病人中有重症病毒性感染3例、败血症3例。所有病人均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监护。病人在转入我科后均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有血压下降,器官灌注不足的体征,符合系统性炎症综合症的标准。6例ICU感染性休克病人进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后,其中有5例病人抢救成功,占总数的83.3%,死亡1例,占总数的16.6%。
2护理体会
2.1液体复苏护理护理人员积极进行早期液体复苏,快速将中心静脉置管通道开通,需采用单针多腔管的方式,液体的选择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保证液体的液量,最好采用天然/人工胶体或晶体液给予病人液体复苏。绝大多数患者在最初的24小时内均需要给予持续的、大量的液体复苏,并注入液体量显著多于流出液体量。需要在六个小时以内使病人复苏,复苏标准为MAP值65mmHg、中心静脉压为8至12cmH2O,最终使病人的尿量恢复、血乳酸水平下降、皮肤灌注良好,病人意识清醒。在输液的过程中,为更及时的调整输液的量、速度和质,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CVP以及生命体征测量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小于7g/d,护理人员就应该给予病人液体复苏。[2]
2.2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经液体复苏后,MAP仍未正常,就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急救。根据医师嘱咐和病人血压变化情况,选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剂量,将用药情况和病人情况做好记录。泵入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最好采用单独的一路将血管活性药物泵入,严禁其他药物从此路注入,并检测病人的中心静脉压情况。在病人血压稳定至6到8个小时后将泵入的剂量适量减少,最终达到缓慢停止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事项: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必须建立在扩容、治疗原发性疾病、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之上。[3]
2.3抗生素应用护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重要原则是广谱、早期、给予足量的静脉注射,以达到有效控制病人感染的病情,要依据临床护理判断或选用广谱抗菌药。在进行血培养后,应该在最初一个小时内进行静脉内抗菌治疗,同时应保证快速注入,必要时应给予弹丸式给药。在给药的48至72小时之后,应根据临床治疗资料和微生物学,重新将抗感染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效果和病人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在选用抗生素时,可以选择一种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避免病人对药物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毒性,减少治疗成本。
2.4控制感染源措施病人在休克急救未显效之前,应以治疗休克为主,同时注意感染情况,在休克得到及时的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应以治疗感染为主。如引起病人受到严重感染或出现感染性休克时,应考虑到深静脉导管的血管内有创装置引起的可能性,在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应马上将原深静脉导管去除,同时将导管尖端和两组不同位置的血培养留取。如病人有腹腔脓肿、胆囊炎、穿孔、肠缺血是导致休克的诱因情况时,应在病人初期复苏后尽快进行病灶控制。[4]
2.5病房管理,监测控制护理人员应严格依据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卫生制度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在选用消毒液和快速消毒液时,应按七步法将手洗干净,保证每次洗手不得少于三分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定期监测CRP、血常规、导管以及痰和尿的培养指标。如病人出现呼吸费力、嘴唇发紫、血氧饱和度低等状况,应立刻给予机械通气,以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2.6日常护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ADL评分基本是四级,所以要积极做好日常护理的配合,其中包括病人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每日对中心静脉置管处的皮肤进行消毒,给予3M膜将其覆盖,定期检查置管处皮肤是否出现发红、脓肿等情况,在正常情况下,保证每周给置管处更换两次敷料。[5]如病人出现高烧不退情况,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体温不高的病人应加强保暖。病人的引流袋和输液装置需要每日进行更换。由于病人长时间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再加上病人休克导致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差,病人很少翻动,很容易引起压疮,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给病人更换、更换床单,在必要情况下,需给予病人背部的按摩,以防止压疮情况的出现。
2.7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病人情况,给予病人心理方面的安慰,为消除病人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应耐心为其讲解病人所担心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体会
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制度是保证急救成功的重要前提,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分工明确,做到忙而有序,相互密切配合,运用熟练的业务技能,为急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抢救意识、病人病情的鉴别观察能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同时丰富的急救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是成功急救的保证。
综上所述,优质的ICU感染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工作的配合时保证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做好ICU感染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工作,就要加强护理人员对临床急救工作的重视,尽职尽责,做好护理人员的本职工作,丰富临床知识,总结临床经验,积极做好急救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小蓉.严重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救护[J].当代医学,2010,17(18):105-106.
[2]尹冬玲,吴晓华.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2):14-15.
[3]罗江勤,蒲敏.创伤性休克手术抢救护理配合[A].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杭州)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48-49.
【关键词】应急状态;医学护理;护理救援;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2..02
1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要求和模式
1.1应急状态之下医护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心态
在一些较为紧急的情况之下,作为医护工作者首先不应该惊慌,心中时刻记住自己的工作职责。在遇到特殊情况应急事件下,首先应该在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最终目的。尽自己最大的力度去救死扶伤,在拯救病人的同时要保证危险不会扩散到其它的人群之中,医护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神圣的使命感。
1.2应急状态之下对医护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由于医护工作者也是普通人,所以在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之下,我们不能以高标准去要求医护工作人员,但是也要为医护工作者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在危难的情况下不需要医护工作人员具备多么崇高的使命感,但是希望工作人员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病人进行救援工作。如果在紧急的状态下,医护工作人员长期的处于心理紧张的状态,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有可能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所以作为一名医护工作人员,要去有高水平的心理素质,在危难的情况下保持冷静。
2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2.1医疗器械装备的不足
落后护理装备的质量和先进性是检测护理实践和科研水平指标之一,在应急状态下,先进的护理设备和足够护理设备数量能够保证护理救援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够强大,同时医疗机械设备也存在着匮乏的现象,没有专业的救护人员,也没有交易先进的護理装备。这两方面的严重缺乏,导致了我国应急救援水平大幅度下降。在现场救护人员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并且熟练的操作一些医疗是机械设备,两方面相互结合才可以在短时间内拯救病人的生命。
2.2参与救援人员文凭程度偏低
在相关调查中显示,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参与救援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取得相关方面的一些医学证书,证书是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我国参与救援人员的文凭程度普遍偏低,救援水平一直停滞不前难以得到提高。
2.3急救专科人员的短缺
自然灾害在我国时有发生,当一些自然灾害突然发生事,我们很难料到病人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作为急救专科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急救知识。但是我国企就专科人员非常的短缺,大部分的急救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再加上也没有较为丰富的急救经验,急救水平远远要低于国外的水平。
3提高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效果的措施
3.1医护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心态
在应急状态下,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心态是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最短时间内参与到救助中去,全力以赴的抢救伤员,保证受灾的人得到尽可能多的救助,以保证更多生命的保全。医护人员的全身心投入,给群众的不仅是一种带头作用,给普通百姓以精神支柱,更是弘扬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宗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3.2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突发意外情况之下,一会儿人员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平稳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迅速的进入到急救的状态。冷静的去思考病人的情况,发现病人受伤的部位,在第一时间对被人的患处进行处理。在急救意外的条件下,急救医护人员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急救人员和医院里的坐诊医生不一样。坐诊医生是在一个非常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整治,他有大量的时间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反复的斟酌。但是急救医护人员不同,除了要安抚自己受惊吓的心态之下,还要快速的去判断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理论知识去加以实践,在短时间内去稳定病人的生命状况。
另外,要做好一个优秀的医护人员,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护理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身体素质不仅仅要求身体健康,耐受力强,且在心理方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应急状态下进行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尽可能地解决应急状态下遇到的困难。急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救援知识,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出相应的急救措施,为患者能提供最佳的诊断方案。在现场救护人员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并且熟练的操作一些医疗是机械设备。
3.2增加急救护理人员数量
提高专业急救人员素质急救护理队伍的扩大,首先要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广泛的宣传能够让人们更了解此领域的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在灾难频发的今天,人们对灾难的认识更多,但却不够全面。加大力度宣传急救知识,不仅仅要增加急救护理人员的数量,还要普遍的曲宣传急救知识,这样在病人遇到危险的时候,通过掌握的急救知识可以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处理。
4结论
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高危期,医院护理人员作为应急救援管理和护理的主要力量,要对现场急救做出准确的伤情评估、分类、转运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高质量地完成救援任务,创建各类情况结合的急救护理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济生,刘 红,鲁风菊.护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实用医药杂志,2012,19(15):1987-1989.
[2] 王小艳.浅谈新时期我国医疗护理实践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北方药学,2012.18(04):565-568.
【关键词】急救;护理;EMSS;ICU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03-01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在社会医疗保健工作中,急救愈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诊疗危、急、重症病人生命的一个前沿阵地,是患者及患者亲属渴望得到“死扶伤,重塑生命”的希望场所,也是衡量一个医院专业与科研水平的重要部门,同时也是考核与评定整个医院医护工作的窗口部位。加强急诊护理的科学管理,形成规范的程序运行,在短时间内准确、及时、有效地对急诊病人进行急救处理,是提高抢救率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根本目的为中心,主要论述了院前救护、院内急诊救护,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急救护理设备及药品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 院前救护的先导性
1.1 院前救护的基本概念:院前救护是院内急诊救护中的一项先导性工作,其救护对象是医院以外的病人,病人往往年龄跨度大,健康基础不同,病因、病史常无法提供,急救现场更是复杂多变,病情、伤情错综复杂,这些都给现场救护的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救护难度。
因此,院前救护就是指在接到呼救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给予现场伤病员以最有效的救护措施,在不停止救护的情况下,安全、迅速地将伤病员转运到相关医院继续治疗。
1.2 院前救护的研究范围: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实际出发,院前救护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宏观上是在研究院前救护与社会的关系,院前救护的社会地位和功能。微观上的主要研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对危急重症病人评估方法、标准和检伤分类的研作为一名急救护士,要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和应变能力,具有对各种伤员快速,准确地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能力,才能完成针对性的救护活动。因次院前救护应开展对各类伤病员的评估方法,标准和检伤分类的研究,以提高救护速度和救护质量。
(2)开展现场救护技术的研究:现场能否进行卓有成效的救护,除了迅速到达现场,准确评估,判断伤情外,还应重视抢救生命,改善危重病况,预防危重并发症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开展基础生命支持和进一步生命支持,搬运伤病员,在转运途中监护等关键环节的研究。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和有效的抢救手段,才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院前救护服务。
(3)开展院前急救护理仪器、设备开发利用的研究。院前抢救病人生命成功与否,除了与时间和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相关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急救仪器。设备的配置,这是院前急救获得成功的物质保障。
2 院内急救护理的延续性
2.1 急诊救护的基本概念:急救护理是院前救护的延续,EM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急诊医疗服务系统)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医院医疗护理的窗口。
因此,院内急救护理就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立即手术、收住专科病房或收住重症监护治疗病房(lcu)的决定。
2.2 急救护理的特点
(1)急诊救护的首要特点是“急”。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医疗处置,要急病人急所急,提高急诊抢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我院设有“120”紧急呼叫电话,24小时有专人值班,并迅速将急救信息反馈给院方,以备主治医师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围绕急救的护理准备工作也能够运作起来。
(2)急诊救护的专业特点是“准”。准确判断病情,准确制定抢救方案,掌握住一个“准”字,增强护理管理就必须要熟练掌握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并且要经常组织急救演练,不断总结和积累急救的经验,在应急情况下能紧急启动急救工作及时有效的抢救危机患者的生命。
(3)急诊救护的工作特点是随机性强。在危、急、重症病人到来时,要求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灵活的应变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消极地等待医生指令,并且应该主动灵活的准确好施救器械和医用器皿,承担一定的治疗抢救任务。例如:不及时的给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输液止血、清理脏污物品等。要求急诊护理人员人人会使用心电图机,准确辨认正常心电图。每位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及心电监护机、除颤机、呼吸机、吸痰机、麻醉机、洗胃机、吸引器等的操作规程,还必须熟悉三衰六个方面的抢救程序(即:心衰、呼衰、肾衰、休克、脑疝、出血、电击、中毒)并能运用自如,在急诊抢救中能更好的发挥功能和作用。
3 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素质
3.1 基本素质
(1)思想素质: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对病人有深情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具有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同时要有团队精神,与医生密切协作,齐心协力抢救病人。
(2)业务素质:急救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尽可能的学习、掌握与急救护理相关的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专业技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集知识、智慧和实际工作能力于一身。
(3)身体和心理素质:急救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掌握人际交流、沟通的技巧、与病人和家属建立协调的合作关系。同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只有做到身心健康,才能胜任急诊急救工作的需要。
3.2 开展护理人才培养与管理的研究:人才培养与管理的研究是急救护理发展的根本,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加强梯队研究就是要求急诊科人员的配备上要着重梯队建设,从知识,能力、专业、年龄等层次多方面考虑,实现最佳组合。最后一个措施就是开展继续教育的研究,对从事急救工作的护士要进行定期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定期考核、持证上岗、使急救人才的培养规范化,保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4 加强急救设备及药品管理
(1)急诊科必须保证仪器设备功能的完好,建立各类抢救设备、新进设备和特殊设备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使用后登记,以防操作失误,损坏仪器,加强维护保养,及时排除隐患,无菌物品定期消毒或更换,以待备用。
(2)根据每个医院急救任务,合理增加各类抢救药品的固定基数,应经常保持齐全,使用后及时补充。对过期的药品及时更换,严格执行“五定制度”班班交接,确保抢救工作正常运转。
5 总结
总上所述,现代急诊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科学的突飞猛进,急救护理水平和质量有了极大地提高,为急救护理的发展增加了高科技含量。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各种危急重症病人的紧急抢救水平和诊疗技术显著提高。这些将为改善急诊病人的就诊条件,加快抢救速度、缩短诊治时间、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提高生命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庸晋主编.急救护理学.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
[2] 急救护理学.周秀华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
门诊护士个人计划1
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护理质量和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并制定防范措施,能够熟练掌握本科常见并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常用的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副作用,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各种插管及抢救等。机关门诊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节,针对病人多、任务重,尤其是儿科病人多、输液穿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带领护理队伍加班加点、从容应对。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
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护理质量和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并制定防范措施,能够熟练掌握本科常见并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常用的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副作用,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各种插管及抢救等。机关门诊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节,针对病人多、任务重,尤其是儿科病人多、输液穿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带领护理队伍加班加点、从容应对医学`教育网。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门诊护士个人计划2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科室制度建设,使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2、做好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3、加强“三基”培训及考核,每个月对护士操作进行抽查考核,每学期一次理论考试。
4、强化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和考核,注重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
5、组织护理人员每学期学习一次医疗护理的各项法律法规。
二、护理管理工作
1、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
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杜绝医疗护理的差错事故发生。工作计划
2、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士长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和弥补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4、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尤其是病人写信表扬的护士加10-20分,反之扣10-20分。
5、做到服务质量零投诉。
三、护理质量计划
1、加强基础护理,确保褥疮发生率为零,具体工作如下:
(1)严格交***,责任到人。
(2)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交***。
(3)加强早晚班,为危重病人做好晨晚间护理。
2、严格护理文书的书写,力争合格率为98%。
(1)责任到人,严格执行护理文书的扣分制度。
(2)护士长每天抽查,重点是护理记录。
(3)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并定期讲评护理文书。
3、成立质控小组,虚心听取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意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使护理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4、药品、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四、完成医院的各项健康体检及宣传工作。
门诊护士个人计划3
20xx年门诊部正式成立,x月设立门诊部副护士长,在门诊部和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相关科室的支持和帮助下,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通过组织门诊护士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院发文件资料,提高了门诊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了护理质量安全观,树立了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职业观。在工作中做到态度热情,积极主动,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使用规范的着装,暖和的语言,亲切的语气,对病人一视同仁,护理周到细致,实现了病员对门诊护理工作的零投诉。
二、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科主任的支持下,组织门诊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通过观看技术操作录像、示范、现场指导,互相交流经验,使新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得到了规范和统一,促进了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顺利通过了医院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三、每月组织门诊护士业务学习和读书笔记交流一次,实现资源共享,拓展思维,增进科室之间了解,扩大知识面,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爱好,纷纷阅读护理杂志,促进大家撰写护理论文,培养护士科研意识。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95-01
1 前言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大、凶险等特征,如果抢救护理措施不当,病死率很高。误食农药,药物的毒性成分会通过皮肤、呼吸道、胃肠道、血液以及勃膜渠道快速进入人体内部,分散到五脏六腑之中,特别是肝脏吸收的有机磷量最多,造成肝功能坏死,或者乙酞胆碱大量滞留在体内,导致人体中枢神经持续兴奋,最终引发病人呼吸衰竭死亡。由此看来,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及时的抢救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共抢救护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0例,成功率为90%,现报道如下。
2 一般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作为临床、护理观察对象。男11例,女9例;年龄12~72岁,平均45.2岁;中毒方式有:皮肤吸收中毒5例,口服15例;有机磷农药种类有:乐果3例,敌敌畏10例,对硫磷3例,甲胺磷4例。根据Ache活力和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分度,本组全部病例都是重度中毒。
2.2 急救要点及护理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采取的抢救护理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确诊、判断患者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例如,是否有接触有机磷、农药的类型、服用的剂量等。与此同时,对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以清楚其中毒程度;②迅速清除毒物。具体措施为:对口服农药重度中毒者进行多次反复洗胃,然后注入胃液。对轻度中毒者在第一次洗胃后的10个小时内往胃部注入硫酸镁导泻。通常是插入胃管后,把胃内的液体洗干净,再注入300-500mL的胃液,洗胃时严格遵守“先出后入、快进快出、出入平衡”的原则,进行多次洗胃时,观察到吸出的胃液清澈而闻之无味即可。这个方法能够迅速清除部分毒物,但是此法严禁对呼吸困难和昏迷病人使用。对于皮肤吸收中毒病人,首先要快速去除接触皮肤的所有污染衣物,然后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病人的皮肤、毛发以及指甲等部位;③合理应用解毒药物。临床上最常用的解毒药物有:胆碱醋酶复能剂(碘解磷定)与抗胆碱解毒剂(阿托品);④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大约每隔10 min量一次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以及瞳孔变化,并做好记录。预防出现呼吸衰竭、肺水肿等问题,必要时,利用呼吸机辅助病人呼吸。⑤心理护理。在患者恢复期间,要针对其表现进行心理辅导护理。一方面能够减轻病患的焦虑感,以免再次发生意外,另一方面,让患者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其就医满意率。进行心理护理时,工作人员要注意方式手段,要委婉劝解,如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牵涉到患者的隐私、夫妻感情或者社会问题时,应该尊重病人的人格,严格遵守职业操守,不随便泄露、议论病人的隐私与私密,而是积极帮助重建社会支持系统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 结果
本组20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成功抢救19例(95%),死亡1例(5%)。1例病患死亡原因是其年龄较大,同时发生严重的呼吸衰竭症。对19例存活患者进行6-12个月的追踪随访,无病例发生明显的后遗症。
4 抢救护理体会
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关键在应用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而利用洗胃措施清除毒物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要正确使用解毒剂和复能剂。经临床诊断经验推断,有机磷农药的类型较多,在诊断的初期,很难辨别病人到底是中了哪一种农药的毒,所以不能轻易使用药液洗胃,以免药物和毒物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在不明确农药种类的情况下,主张利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在急救护理的过程中,要严密监视病人的病情变化,合理使用阿托品等解毒剂,避免出现阿托品反跳现象。对于本组重度中毒病人,在进行第一次洗胃后,保留胃管大约2天,以方便多次洗胃。在救治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呼吸衰竭、肺水肿等问题,需要马上插气管,呼吸恢复正常时即可拔管。必要时,利用呼吸机辅助病人呼吸。同时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卫生院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而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及业务素质对该病的急救是否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资料,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及时急救,同时还要应用对症治疗办法和精心的护理,这些做法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挽救病人宝贵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何晓玲,何平.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04)
[2] 史莉萍,李颖,潘立秀.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11(09)
[3] 刘新茹,王瑞刚,赵春香.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机治疗时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