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与区域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与区域经济

第1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的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环保、绿色、健康、集约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求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要以此为导向,但在实际过程中,环境问题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为了城市建设,耕地占用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且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场辐射污染等。除此之外,城市环境的污染,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乱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区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53-03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核心区域之一,其经济在中部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有序进行,2007年国家确定了把长株潭城市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该区域的发展再一次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高等教育则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本,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高质量和专业化的劳动力以及为区域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因此,研究长株潭地区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Schults(1961)[1]和Becker(1964)[2]创立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并指出了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舒尔茨运用自己创造的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计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作出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Romer[3]和Lucas[4]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越多,人力资本增长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率就越高。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但对于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应用经济计量来进行实证分析的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从数量分析角度对长株潭地区经济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二、模型选择

通过观察1989—2009年长株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CZTR与生产总值GDP散点图,观测点近似服从线性关系。平稳的时间序列在图形上应该表现出以一种大致相同的波动幅度围绕其均值变化,由长株潭高校在校学生人数CZTR和地区GDP两个时间序列的趋势图可知,初步可以判断两个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的。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剧烈波动,模型采取对数形式,即双对数模型。模型为:LNGDP=α+βLNCZTR+μ。其中,α为常数项;GDP为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CZTR为平均每十万人口中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μ为随机扰动项。将一阶差分序列记为LNGDP、LNCZTR,数据使用Eviews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三、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是指参与到高等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按照教育资源的性质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部分。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主要包含有在校学生人数、在任教师人数、在职教职工等指标,而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是衡量一个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丰富程度的重要标志。故本文将用平均每十万人口中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来反映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样本数据取自1989—2009年的湖南统计年鉴。

地区生产总值GDP:地产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故用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了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生产总值GDP用GDP指数进行处理(1989=100)。样本数据取自1989—2009年的湖南统计年鉴。

四、实证过程及结构分析

(一)实证过程

1.ADF检验。据以往研究者的经验可知,大多数常用的经济时间序列往往都是非平稳的,直接对所得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OLS估计法进行回归,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值可能很高,且系数检验也非常显著,但是回归模型的结果却没有现实的解释意义。鉴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伪回归”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一般在进行回归之前对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利用ADF检验LNGDP序列和LNCZTR序列的平稳性质,同时观察两个序列的单整序列阶数是否相同。原假设为H0:δ=0(yt为非平稳),备选假设是:H1

模型1:Vyt=δyt-1+∑m

i-1βiVyt-i+μt

模型2:Δyt=α+δyt-1+∑m

i-1βiΔVyt-i+μt

模型3:Δyt=α+βt+δyt-1+∑m

i-1βiΔVyt-i+μt

表1检验结果表明,在10%显著性水平下,LGDP序列和LCZTR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都是非平稳的。因此,这两个时间序列LNGDP和LNCZTR是I(1)的单位根过程,具有一阶单整性,故可以进一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协整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恩格尔和格兰杰提出的“两步估计法”,简称“EG两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检验变量之间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情况。另一种是Johansen提出的适用于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的协整检验法。本文模型只涉及两个变量,故使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

由前面的单位根检验知,LNGDP和LNCZTR同是一阶单整,符合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EG协整检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协整分析。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LNGDP和LNCZTR之间的方程,并计算非均衡误差。

回归方程为:LNGDP=-1.7102+1.1033LNCZTR

(-2.145) (11.426)

R2=0.873 DW=0.210 SE=0.380

下面检验μt的平稳性从而确定LNGDP和LNCZTR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若平稳则存在协整关系,反之则不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式有如下几种模型:

模型1:Δt =δΔt-1+∑k

i-1βiΔμt-1+ξt

模型2:Δt =α+δΔt-1+∑k

i-1βiVμt-1+ξt

模型3:Δt =α+βt+δΔt-1+∑k

i-1βiΔμt-1+ξt

由表2可知,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存在LNCZTR 和LNGDP的平稳线性组合,即表明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Granger)开创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经过前面的协整检验,我们将探讨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多少和该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非常敏感,故通常情况下可以依次多滞后几期,对同长度的滞后期数进行检验,以确定检验结果是否保持一致性(见下页表3)。

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当滞后期为3、4、5时,显着性为10%的水平下,LNGDP和LCZTR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4.误差修正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最初是萨甘(Sargan,1964)提出,后经Davidson,Hendry,Srba和Yeo(1978年)进一步完善,恩格尔和格兰杰又将误差修正模型与协整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一般方法(1978年),该模型包含了短期参数和长期参数,克服了非平稳变量的差分方程无法反应长期趋势的弱点。又根据格兰杰定理,如果若干个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些变量一定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存在。通过上文对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分布规模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关系的分析,表明存在着误差修正模型。根据Hendry等人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将不显著的变量逐步剔除掉,从而得到最终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ΔLNGDPt=0.1608ΔLNCZTRt+0.8970ΔLNGDPt-1-0.1188ECMt-1

(1.586) (10.708) (-2.968)

R2=0.559 DW=2.474 SE=0.058

其中=EMCt-1=LNGDP t-1 -1.1033LNGDPt-1 +1.7102

根据以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t统计量都比较显着,不存在自相关。

(二)结果分析解释

1.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即协整关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1.103个百分点。所有从长期来看,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的丰富程度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大于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即长株潭高等教育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着杠杠作用。

2.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多少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一方面,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是该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是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长株潭区域经济增长也是高等教育资源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该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都在扩大,必然推动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变得越来越充裕。

3.从短期来看,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规模对该区域经济变动的影响不大。根据以上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的结果分析可知,长株潭经济发展水平的短期变动主要是受其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影响系数为0.8970。但从短期来看,长株潭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显著,这也印证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短期效果不是很明显。

五、建议对策

1.统筹规划长株潭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建立长株潭高等教育协调机构,制定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2.政府加大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政府还应主导拓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引进其他机构或组织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本的投入。

3.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一体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株潭高校应根据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升级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努力发挥出高等学校的产、学、研的强大功能,为区域培养出各类高层次综合型、复合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chultz·Theodore·W.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2] Gary Stanley Becker.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M].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distribut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4.

第3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摘要:科学的预测人口承载力对成都市主城区社会和谐发展,经济良好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灰色模型GM(1,1),从经济人口承载力角度出发,分别对全国、成都市主城区未来人口数量及GDP进行科学预测,严格论证并测算出成都市主城区未来经济人口承载力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成都市主城区集聚人口不足,经济人口承载力充裕,未来人口将会加速聚集。因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未来成都市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增长极做出贡献。

关键词:经济人口承载力;成都市主城区;灰色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4104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区际间分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拓展城市发展路径,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城市集聚效用,通过人口向城市中心的加速集中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聚集,产生范围经济、规模效应,最终形成区域核心增长极,已然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但是,人口并不能够在城市中无限聚集,当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其可承载人口阀值时,势必会引发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和经济发展停滞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对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所获得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高度繁荣与城市膨胀后诸多病症的出现的矛盾冲突,目前已经引起有关政府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科学、合理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标准,探索城市适度人口数量,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良好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成渝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南重要的经济中心。成都市主城区下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5区,土地总面积为465平方公里,是成都市政治、文化、金融、商贸集聚中心,随着城市集聚能力的增强和扩张,截至2010年,成都市主城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7053.2(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7.5倍,主城区人口密度虽然相较成都市其他地区较高,但是这一定代表着主城区人口已经超载吗?成都市作为西南区域经济增长极,成渝经济区重要核心城市,承担着辐射、带动经济区域内部其他地区的发展,确保成都这一“核”的强大,对成渝经济区未来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人口指标也就成为了判定成都市主城区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关于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学术界大都聚焦于资源和环境层面,由于经济人口承载力目前仍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范式和衡量指标体系,故鲜有研究。“经济和社会的良好运转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解器,把握和调控着区域运行的步伐”。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成都市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从经济角度研究人口承载力,是将经济规模与发展程度看做是维持社会人口发展的一种资源,具有承载力主体的性质。由于经济人口承载力具有对自然资本的不完全替代性、量化阀值的模糊性等异于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征,故其只能通过货币等其他方式间接获得,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就其性质来说,经济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一区域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目前学术界在分析经济人口承载力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范式。

唐德祥等人运用“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以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分析测算。由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的直接体现,并具有数据上的可获得性,因此这一分析方法能够便捷、直观的反应区域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在学术界中运用较广。本文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区域内部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对人口承载力大小的贡献作为研究目的,因此,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基础指标,通过对“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的运用,进而对经济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测算。

1 经济人口承载力的预测模型

1.1 灰色预测模型GM(1,1)简介

运用“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即需要对区域内GDP总值和全国人均GDP进行估计。由于GDP和人口的预测,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且考虑到样本数据较小和原始数据的无规律变化性,故选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

自1992年邓聚龙教授发表《灰色系统理论教程》以来,灰色模型(Grey Model)得到了30年的发展,该模型已经应用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灰色模型是一种对“客观世界未知序列变化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原始‘灰色’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使其变成相对较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后对其建模分析”。由于灰色模型具有预测时所需数据少、建模方便和易于编程等优点,且不考虑原始序列的逻辑影响因子,因此这一研究方法极适用于对受限于多个影响因子的指标例如未来人口数量、GDP总量进行预测。

根据本文研究所需数据特征及研究问题,建立灰色模型GM(1,1)并对成都市人口、GDP进行预测。

1.2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建模原理

1.3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改进

由于本文需要对全国、成都市主城区历年人口数量及历年GDP进行预测,为了更好的发挥GM(1,1)模型对人口和GDP增量信息的预测功能,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并不直接以历年人口数量和历年GDP作为x(0)序列,而是分别利用两项原始数据的增量数列作为原始序列,并以此分别求得人口增量和GDP的预测值x(0)1、x(0)2,然后还原到原始数据,以此求得历年人口数量和历年GDP的预测值,我们将其称作GM(1,1)增量模型。

2 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

2.1 数据的预处理

运用灰色模型GM(1,1),本文对成都主城区人口数量、GDP原始总量的增量进行估计预测,并进行还原。为此,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全国以及成都市人口数量及GDP数值。

对于原始数据选取维数问题上,龙志文等人(2009)运用GM(1,1)模型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时,“通过对不同维数预测误差进行对比,得到当原始序列为7维时,其预测结果最为精确”。本文通过预先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验证了这一结果。因此,我们采用2005-2011年7年间成都市主城区的人口数量以及GDP作为原始序列,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运用Matlab数学分析软件原始增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预测结果。

2.2 模型的检验

根据2.1建立模型预测结果,得到2005-2011年数据的预测值,根据GM(1,1)灰色模型预测参数系对其进行检验,主要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

表2和表3分别显示出2005-2011年全国及成都市主城区各区人口、GDP预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根据表1中的模型预测参数系等级显示,对于人口预测结果,除个别数据之外,大部分相对误差值

2.3 相关数据预测分析

下面,我们根据设定好的GM(1,1)增量模型,对2012-2020年9年间全国、成都市人口、GDP增长情况进行预测。运用Matlab数学软件,编程进行运算。得到了2012-2020年间全国、成都市主城区人口数量以及GDP的预测值。随后,将得到的数据代入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

区域经济人口承载力=区域内经济发展指标总值标准人均经济指标值=区域内GDP总值全国人均GDP

通过以上的建模、检验、数据的输入运算,我们最终得出了2012-2020成都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通过表4当中的便可体现出。

在衡量区域内经济人口承载力时,本文引入人均经济人口承载力指数t:

人均经济人口承载指数(t)=区域内人口总量区域经济人口承载力

当t1时,区域内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经济承载能力。

由以上数据计算结果得出,预计2012-2020年间,成都市主城区人口将会从342.1612万人增长到417.2910万人,其年均增长速率为8.35万人/年;而从经济人口承载力层面上来讲,相较于预测人口数量,成都市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将处于一个较为充裕的水平上,会从2012年的759.6488万人小幅上升到2020年的790.4306,年均增长速率为3.42万人/年。

就人均经济人口承载指数(t)来看,未来成都主城区总体来讲,会保持在0.5左右水平,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目前从经济层面上看,成都主城区人口承载力较为充裕,主城区人口也正在以较为缓慢的速度集聚。纵观各区,以武侯区的经济人口承载力指数为最高,其在2012年达到了0.626468,同期锦江区t值仅为0.316673;预计2020年武侯区的t值将会达到0.774397,武侯区位于成都市西南部,是天府新区与成都市主城区的接壤部分,是成都市未来重点发展区域,因此未来在武侯区会集聚大量人口;后面依次是金牛区0.544714、成华区0.533439、锦江区0.412674、青羊区0.368191,可知武侯区将会是未来城区主城区集聚人口最多的城区;其次是金牛区和锦江区,在2012-2020九年间,t值上升了大概0.01水平左右;青羊区和成华区的t值最为稳定,始终保持在0.35和0.52左右。

3 结论

从经济层面来看,当前成都市主城区聚集的人口不足,未来主城区经济人口承载力预计在750万以上,是目前主城区人口的一倍以上。虽然主城区人口密度7053.2(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40.4(人/平方公里),但是从经济数据分析结果上来看,这也就说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主城区没有吸引、集聚足够多的人口,这将不利于成都做大做强经济增长极,亦会对未来城市发展造成阻碍。不过从表10数据来看,未来九年间,成都主城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呈加速状,其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经济人口承载力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成都市主城区正处于仍处于经济、人口集聚阶段。

本文主要从区域内经济角度研究人口承载力问题,并以相关经济指标为基础设定模型进行分析,虽然就目前来看,人口在主城区内的加速集中,给城市公共服务业例如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代表现在应当限制人口的进一步集聚,由于政策、规划、政府管理的不合理及人口分布的不科学,导致主城区内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就目前而言,应引导人口在城区内部的科学布局,充分考虑到经济、资源、环境多个方面,对成都市主城区未来发展作出总体的评价与决断。

综上,作为西南区域中心,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成都应起到区域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做大做强主城区,实现区域内人口、产业、交通、商贸的高度集聚,这样才能够有效经济辐射到周边城市,带动整个区域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者认为应适当放宽户籍政策,给予优厚条件吸引鼓励高素质人才集聚成都、有选择的进行招商引资,结合本地实际条件,吸引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最终实现成都新一轮高速度增长。

参考文献

[1]张维庆,孙文盛,谢振华.《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干部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唐德祥,马金海,王筱欣.重庆三峡库区经济人口承载力、劳动力供求预测[J].人民长江,2007,(08).

[3]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第4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郑汴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于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城市知名度与品牌之间的竞争。近几年来,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毕竟郑州的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略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中心城市应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因此,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郑州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州大都市圈除了现在的全郑州市以外,如果再将临近的开封全市也加入进来,按照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郑汴一体化”,这将使郑州经济功能更加完善,使郑州都市圈真正成为全国六大古都之首,即能有效带动古老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整个郑州都市圈旅游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郑州都市圈作为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其聚集和辐射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第5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战略重点、改境方面去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第6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空经济区;城市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空港经济区,也叫临空经济区、机场经济区等,是指依托机场(主要是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以航空运输业为核心,由此形成的直接为航空运输服务的产业及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经济区域。随着昆明航空运输迎来“长水时代”,昆明空港经济区的构建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而之所以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非常重视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其根本重要原因在于空港与所在城市、腹地经济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即“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

一、城市经济发展是空港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平台和动力

繁荣的城市经济是推动空港经济区发展的源动力。首先,大型机场所在的城市如果有比较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则会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和集散功能,各种要素通过空港经济循环实现增值。从区位而言,目前的昆明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昆明既是发达地区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的理想终端,又是国内各个城市向东南亚、南亚拓展市场的理想起点。同时,作为云南的省会,昆明的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要素运作半径辐射全省。

在交通方面,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随着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城市建设的推进和云南省滇中城市群战略的实施,从以昆明为中心的国际通道到市域范围内的交通条件都会有极大改善。在国际方面,昆明将新增多条国际航线,向门户型城市大踏步。在省域范围内,云南省提出了“一极三向五群”的空间战略布局,未来的交通模式将改变过去以昆明为单核的放射状交通,形成网络状模式。这既体现了昆明市在云南省的核心枢纽地位,也有利于区域中心地之间更广泛深入地联系,如图1示。另外,昆明市域内将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以说,昆明的优势区位和交通条件能支撑空港经济的发展。

其次,机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空港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不是所有城市的机场都能形成空港经济区,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只有区域经济具有一定总量和增长速度,对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出新的需求,才能助推空港经济的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云南省域内昆明市的经济总量大大高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亦位居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00多元。昆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保持在12%以上。与西南地区部分城市相比,昆明市的经济总量由于城市规模、历史等影响不如重庆、成都,但人均GDP仅次于成都,居西南地区(也可以说西部地区)前列。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变,使技术、资本密集的产业部门迅速发展,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空港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商务出行需求会更多地转向航空业,大量的人员流动能给机场和周边地区带来巨大商机。另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和区域、外界的各种联系就越强,对于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长距离运输和人员的对外往来,航空运输将成为主要对外联系的方式。频繁的贸易往来能刺激机场及其周边的产业发展,推动空港经济区的形成。

再者,城市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是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制度保证。很多城市政府投入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上。同时为了吸引投资,城市政府还会制定一系列优惠的产业政策,并积极提供相应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从云南省政府到昆明市官渡区政府都十分重视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在长水机场建设开始,160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工作就已经进入市政府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空港经济区规划,并编制了《昆明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006-2035)》。早在2006年底昆明市政府就颁布了《昆明空港经济区管理办法》,明确了空港经济区管理的机构、职责和权限。作为机场所在行政区的昆明官渡区政府,更是着眼于积极利用国家和地方的产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搭建政策发展平台,吸引更多的企业到空港投资兴业。政策法律等制度支持能够为空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保护”。

二、空港经济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兴建机场,尤其是大型空港的崛起,大大扩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大型空港周边相关产业群的形成使空港区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高地,形成具有强大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增长极,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确切地说,空港增长极对城市经济促进作用主要可以从区位经济效应、空港主导产业的支配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三方面来分析。首先,由于机场用地的特殊性,空港区域往往都位于靠近主城、交通便利的郊区,区位条件本身就很好。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入,空港的意义不再仅仅是重要交通通道,更表现为从事与空港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集中。空港及其相关产业和服务的集中扩大了地区就业和居住的人口规模;集聚亦有利于加强企业技术交流,形成较大的原材料外购市场和产品供给,体现了巨大的区位经济效应。如北京顺义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原名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为本地区提供了近5万个就业岗位,截至2011年底,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410亿元,收入5496亿元,出口供货额2312亿元,上缴税金28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10%以上。2011年,开发区完成税收70亿元,同比增长75%,占顺义区20%。目前园区已吸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家企业入区投资,投资总额达540亿元,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1.2亿元,其中跨国公司90家,世界500强企业21家入驻投资建设了36个项目,总部经济等也具一定规模。其次,空港主导产业的支配效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如上述的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目前就形成了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四大产业集群。例如交通运输枢纽指向产业布局的高新技术行业,具备作为区域经济推动型产业的基本特征,如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产业关联效应强、技术创新空间足等,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再者,依托空港主导产业强大的关联效应,空港经济区可以吸纳腹地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并使周围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在自组织机制的作用下极化效应强化到一定程度,空港经济区这一增长极会以乘数加速向扩散技术、知识、信息等,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三、结论

空港经济区与所在城市、腹地经济存在相互依存、互联互动的关系。我们应该尊重空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昆明空港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推动长水空港和昆明城市经济的互动与繁荣。

参考文献:

[1]陈航,栾维新.港口和城市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3]梁风琳.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分析[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9.

[4]孙莉芬,唐,文杰.桥头堡战略下昆明市“十二五”公交都市发展[A].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C].

[5]田逢春.省政府专题研究昆明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N].云南日报,2009-9-26(1).

[6]李宏.对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5(3).

[7]汤宇卿,王宝宇,张勇民.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J].城市规划学刊,2009(4).

第7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1.模型形式确定

利用计量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S1=22.7162     S2=25.1870   S3=89.1228

进而可得F统计量,计算结果如下: 

F2=7.5519 ~ F (60,155)    F1=0.5620 ~ F (30,155)

在给定1%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

F0.01(60,155)=1.6149   F0.01 (30,155)=1.8227

显然,F2> F0.01 ( 60,155 ),因此拒绝H2;又由于F1< F0.01 ( 30,155 ),因此接受H1,面板数据模型为变截距模型。

2.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工程保险保费收人与建筑业总产值的模型如下:

各地区横截面固定影响系数表示见表3}

从式(2)中可以看出,t统计量都显著地通过了检验,意味着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D.W.统计量的值为2.1012,可以认为残差项非自相关;;F统计量为39.3405,相应的伴随概率为0.0000,表明区域差异显著影响模型的设定,选择考虑地区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是合理的。

3.模型结果分析

(1)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建筑业总产值与区域经济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1nCPC增加1个单位,lnprem将增加0.6393个单位。

由于承保对象的特殊性,工程保险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图1显示2008-2014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与工程保险保费收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增加,工程保险保费收人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2年我国工程保险保费收人出现的暂时性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2010年保监会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带来的外部冲击,对保险行业进行严格监管,使保险经营回归理性所致。

(2)实证分析结果为工程保险的区域化差异提供了解释。建筑业总产值在地区间的巨大差异,对工程保险保费收人规模的区域间差异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除个别地区外,建筑业总产值大的地区,对应的工程保险保费收人规模也大。对经营工程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而言,意味着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工程保险业务发展战略,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3)总体而言,建筑业总产值水平较高的地区,保费收人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基于表3中的数据能够得出“不同地区固定影响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表明各地工程保险的发展还受到除宏观经济因素以外的诸多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文化、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承受能力等。

以2008-2014年建筑业平均总产值排名前十的地区为例:北京、广东、上海的保费收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表3中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这一差异的产生归结于地域性因素对工程保险的影响,例如通常情况下,教育水平越高的地区,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与保险意识也相对较高,因此北京和上海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保费收人水平也较高。

(二)工程保险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1.模型形式确定

利用计量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S1=31.9620   S2=25.3222   S3=96.0969

进而可得F统计量,计算结果如下: 

F2=7.2203 ~ F (60,155)  F1=1.3548 ~ F (30,155)

在给定1%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

F0.01(60,155 )=1.6149   F0.01(30,155 )=1.8227

显然,F2> F0.01 (60,155 ),因此拒绝H2;又由于F1< F0.01 ( 30,155 ),因此接受H1,面板数据模型为变截距模型。

2.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工程保险赔付支出与区域创新的模型如下:

各地区自变量系数表示见表4}

从式(3)中可以看出,t统计量都显著地通过了检验,意味着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D.W.统计量的值为2.0447,可以认为残差项非自相关;;F统计量为29.5911,相应的伴随概率为0.0000,表明区域差异显著影响了模型的设定,选择地区固定效应的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是合理的。

3.模型结果分析

第8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地方城市;楼宇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73-02

楼宇经济是以城市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售或出租商务楼宇引进各种现代服务业和新型都市产业,从而培育新税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都市特色经济形态。淄博市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开发起步、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在走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从粗放的资源型、速度型向低碳洁能、绿色环保和高科技的效益型转变加快,这就亟须要不断发掘和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因而大力培育发展楼宇经济已成为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淄博市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空间

目前淄博市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空间日益缩小,化解中心城区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矛盾,必须依靠集约化利用土地,须要一种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经济形式的出现,而楼宇经济正是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型经济形态。因为楼宇经济具有占地面积少,科技含量高,集聚能力强,产值效益大等特点,被经济学家比喻为“垂直的商业街”,这些优势特点可以使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平面空间”要效益转向“立体空间”要效益,从而使淄博市城市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得到全新的拓展。

(二)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

大力推动淄博市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因为楼宇经济具有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信息集聚和资金集聚等功能,除了有利于拓宽城市经济发展空间,还能够推动城市新的商务功能区、金融功能区、文化创意功能区的形成,从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体系的形成。而这些新兴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淄博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

(三)有利于改善中心城区投资环境

推动淄博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档次、改善淄博市投资环境。因为推动楼宇经济的发展与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是紧密相联的。推动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建设一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行政配套齐全、建筑风格鲜明的商务楼宇;而楼宇市场越发达,吸引大型企业总部入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大型企业总部的入驻必将带动与之配套的相关企业的入驻,这必将会大大提升城市的整体档次水平,淄博市中心城区的投资环境也会随之大幅改善和提升。

(四)有利于增加中心城区就业机会

近年来淄博市中心城区的就业容纳能力越来越有限,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度放缓,而大力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则能够带来新的就业增长效应,能够给城中区就业市场的扩容提供新的载体和新的机会。因为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服务保障人才,这为高学历者、文化人、“白领”、“无领”创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诸多高档楼宇的建成会吸引知名企业公司、优势产业的入驻,会催生一大批具有特色、技能含量高的岗位,这既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机会,也使各类专业人才集聚并改善城市人才的知识文化结构。

二、当前淄博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楼宇经济组织领导机制缺乏

尽管淄博市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与济南、青岛、杭州等发达城市相比,淄博市楼宇经济发展尚处在初期阶段,楼宇资源自发配置的特征比较明显,缺乏政府方面的统一规划引导。楼宇经济在淄博市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但目前市、区两级尚未制定城市中心区域发展楼宇经济的中长期规划,也未成立发展楼宇经济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楼宇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推进调控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近年来全市商务楼宇资源的整体发展情况也未有全面的了解把握,对楼宇入驻各类企业的运营情况也缺乏较为全面的分类统计汇总,因而淄博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政府主导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楼宇经济发展优惠激励政策欠缺

近年来许多发达地区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为楼宇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在楼宇招商、配套设施建设、企业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上给予倾斜,财政上给予资助。但目前淄博市政府部门对发展楼宇经济,包括商务楼宇建设、楼宇企业入驻运营、楼宇配套综合管理等方面还未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提出相关指导性政策意见。2012年出台的《张店区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中虽有对楼宇总部经济的鼓励和扶持条款,但当前市、区两级政府尚未在商务楼宇建设、招商、经营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激励扶持政策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楼宇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者的积极性。淄博市许多楼宇企业主普遍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在规范组织、税收扶持、配套设施建设、政府服务等方面制定出台专门的楼宇经济引导政策和优惠措施。

(三)楼宇入驻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

目前淄博市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实力不强,个体和民营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5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较少,而且行业层次较低,总部类企业或分支机构偏少。同时,楼宇入驻企业中计算机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研发类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占比重较小,绝大部分楼宇企业还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发展层次不高、科技含量较低,长远发展潜力不大。

(四)楼宇配套设施与管理服务有待完善

目前淄博市中心城区全面运营中的楼宇由于建设年代较早且缺乏更新维护升级,普遍存在硬件配置较低、物业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新建楼宇虽然硬件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周边生活服务环境不够便利的问题。比如:在建设配置标准方面,绝大部分楼宇物业管理标准和服务档次不够高,内部装修档次一般,卫生保洁水平层次较低,缺乏办公通信自动化、安保监控自动化等星级标准配置;在功能设施配套方面,绝大部分楼宇智能信息化程度不高,配备停车场停车位不充足、电梯容量偏少,高峰期经常出现排队等电梯、找车位的情况;周边服务环境方面,很多楼宇还存在着餐饮服务欠缺、购物不便、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

(五)楼宇品牌特色化程度不高

目前淄博市中心城区综合性商务楼宇较多,特色楼宇、专业化楼宇较少,楼宇知名度和吸引力还不够强。除齐赛科技城与动漫城是以现代信息服务业和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IT产业专业化楼宇外,大部分商务楼宇品牌特色、专业集中化程度不够明显,“大而全”同质化竞争的不良现象较突出。同时,楼宇招商中因急于收回成本往往只重招租,过于片面追求入驻企业数量,对入驻的企业缺乏筛选,特别是缺少总部经济和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企业入驻,从而导致入驻企业关联度低、经营范围分散,难以形成行业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加快淄博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坚持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在遵循淄博市中心区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楼宇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确定年度发展目标;以建成、在建和拟建的商务楼宇为载体,进行科学的楼宇经济空间布局和业态规划。建议尽快成立淄博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影响楼宇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定期分析楼宇经济发展运行状况,研究制订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并督促落实与考核。中心城区楼宇集中的相关街道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组并落实专人负责,力求建立起市、区、街道、楼宇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助推楼宇经济发展

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淄博市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鼓励和扶持楼宇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并加强楼宇经济政策的宣传和推介。优惠政策建议涵盖以下几方面:制定楼宇经济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楼宇企业经营成本,以吸引企业入驻;鼓励专业特色商务楼宇发展,对出租率显著提高的楼宇、具有经营特色的专业楼宇、总部经济落户的楼宇应给予一定奖励;鼓励楼宇业主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对改造提升楼宇智能化管理水平、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楼宇业主,给予一定奖励补贴。

(三)改进楼宇招商方式,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建立高效灵活的楼宇招商组织体制,形成楼宇招商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中介、业主、物业在楼宇招商中的作用,实现四方联动。建议重点培育一支懂楼宇经济发展的招商队伍, 以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加大楼宇针对性招商力度。积极转变招商理念,围绕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培植税源的目标,加大银行证券、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建议通过媒体重点推介塑造淄博市楼宇形象、提高楼宇知名度,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区域性总部入驻,加速总部经济在淄博市中心区域高端商务楼宇的集聚,并逐步打造一批“主题楼”、“亿元楼”,以不断提升淄博市中心区域楼宇的整体档次水平。

(四)改善楼宇配套设施,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楼宇服务管理体系,重视发挥政府对商务楼宇的服务作用,可设立商务楼宇物业协会,通过协会不断增强政府与楼宇业主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营造良好的楼宇发展服务环境,建议在外部环境上,充分挖掘潜力扩容外部停车设施,抓好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建设,加快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完善商务区步行系统;建议在内部环境上,重点完善楼宇更新改造技术标准,提高楼宇的建设水平和软硬件环境,解决电梯容量不足、物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应积极促进楼宇周边生活项目的开发,引进相配套的商业零售、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

(五)培育专业特色楼宇,增强楼宇集聚效应

积极打造特色楼宇聚集片区,围绕楼宇项目的主导业态进行特色招商,引导同一行业、性质相近的企业在楼宇内聚集发展。培育专业特色楼宇引入行业龙头是关键,应想法设法引入产业龙头企业和总部经济,并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以形成楼宇的特色产业链条,从而打造出淄博市一批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高端服务业楼宇聚集片区。

参考文献:

[1] 夏效鸿.楼宇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

[2] 张杰著.中央商务区(CBD)楼宇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到:高等职、ik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职业技术院校如何贯彻这一精神,并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展开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々业开展“依托协会、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专业建设应根据重庆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充分整合企业教育资源,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营销专门人才。

一、服务区域经济的实训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改革。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合作改革。有利于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2 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不仅使师生有针对性地走向企业。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中学习技能。还可以使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使教师的科研和科技成果面向行业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实践服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3 有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技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有利于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学生放到营销第一线中去。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与顾客的特点。掌握服务区域经济所需的有关商品知识、营销岗位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这种自然的、全方位的职业情景。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有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同时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营销工作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迅速提高。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毕业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所从事的营销工作。克服以往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的现象。学生快速地融入于工作环境。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4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使学生接触企业、接触社会。逐步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观”。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通过校外实训。使用人单位与学生加强了解和沟通。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服务区域经济的实训课程开发实践、

通过探索与实践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解决了实践教学效率低、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紧迫问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营销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庆地区高素质营销人才紧缺的状况。为服务重庆地方经济提供了支持保障。为重庆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实现“五个重庆”城市功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1 区域经济分析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对重庆提出了新的定位、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将重庆改革发展提升到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根据重庆市规划。未来将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主导产业的优势和活力;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区域商贸会展中心、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旅游集散地枢纽。

2 专业定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重庆新阶段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未来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主动适应重庆产业优化升级和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立足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适合区域范围内营销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结合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和学院资源现状。学院成立了以商贸流通行业、餐饮行业、房地产行业为主的企业专家为代表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规范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实验实训室建设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咨询意见。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与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市场的需要。

3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实施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合作的对象必须是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企业或项目。既有签约的合作企业。也有未正式签约的企业。校企双方采取基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实训课程教学的有效形式共同完成。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三类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所开发的实训课程教学中。有以下典型实例:

(1)项目实践类

实例一:沃尔玛购物广场“自有品牌商品促销项目”与“端午节促销项目”

这是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和要求。针对校企合作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设计的真实应用项目。前一项目是为了提升沃尔玛自有品牌知名度。促进其自有品牌“惠宜”泰国香米和东北米销售而开展的促销活动;后一项目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沃尔玛人文形象而开展的大型促销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承担了方案拟定、实战模拟、现场实施等重要环节的工作。教师主要起指导和协调作用。本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商贸流通行业的营销的理解和营销技能的提高。

实例二:重庆东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郎・欣茂苑商业地产市场调查项目”与“渝州新城(E/F/L区)市场推广暨招商项目”

这是受校企合作单位的委托。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企业的项目。前一项目主要是对二郎・欣茂苑周边消费潜力和商业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该商业地产的业态规划建议;后一项目主要是对渝州新城(E/F/L区)的特色餐饮街进行市场推广和招商宣传、客户

资料收集。并对特色餐饮街的经营定位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房地产行业及餐饮行业的理解和营销技能的提高。

实例三:重庆丝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新产品设计项目”

该项目是根据校企合作单位的业务发展需要。为其190mm和360mm卫生巾上市推广而作的产品和包装创意方案。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创意设计。教师对他们的方案进行纠偏。由公司市场部从中评选获奖作品。一些好的创意被公司采纳。本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理解和营销技能的提高。

通过上述各类项目的实施。一是学生在完成企业的真实任务中进行磨砺。掌握和提升技能。奠定就业的坚实基础;二是教师得到知识更新和能力再提升。同时。我们将项目实施中的各类资料转化为相关教学资料。用于模拟教学。使模拟更真实。让更多、更广的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受益。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企业对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教学特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们结合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和企业需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专业课程实训类

实例一:企业专业人士实训教学

基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们选择与企业营销实际密切关联的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等内容。由校企合作企业研发部、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专业人士(B角)来校进行实际运作的讲解。他们丰富的经验、鲜活的实例以及企业的成败得失使学生对专业教师(A角)所讲的理论知识理解更深。对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有了深刻的体会。教师们也获益匪浅。

实例二:专业课程实训项目

基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训项目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师作为指导者。根据项目要求分解出完成该项目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学生组建团队完成实训项目。通过系列实训项目的完成。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而且因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营销创意设计、创业方案设计类

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结合学生自主创业。我们把实训课程与自主创业结合起来。开展营销创意方案、创业方案的设计和比赛。“营销创意大赛”、“创业技能大赛”等已成为展示学生综合能力的大舞台。学生踊跃参与。一展才能。围绕创业主题进行的实践课业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