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县域经济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经济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域经济重要性

第1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技师院校;体育教学;重要性;发展困境

一、现阶段技师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技师院校学生由于专业压力比较大,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课程时间成为了他们主要的锻炼时间。一方面由于技师院校学生各种专业课程紧密的安排,导致学生没有过多的精力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学生在课后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又缺乏实际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导致锻炼效果不佳。所以在技师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更好的传播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办法,引导学生积极锻炼,提高学习兴趣。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感情

技师学院的学生平时在一起,大多只是讨论专业学习或者是就业问题,而在教学课程中加强体育教学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彼此增进了解的机会,在体育锻炼中讨论学习以外的事情,放松心情,为以后更好地投入学习提供身体保障。另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老师与学生接触多了,就能够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动态,清楚知道学生的思想状况,为学生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三)体育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教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阔和复杂, 技师学院开展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教学生如何进行体育运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而且还包括一些体育常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能够适应社会。另外,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通过以健康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生活中就好比是一个竞技场,技师学院学生在今后面临进入社会工作时需要树立只要付出汗水,就会有收获的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二、提高技师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落实教学责任主体,不断统一思想

在技师学院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思想,避免陷入只重视专业技能的配选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教育。落实教学责任主体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相互结合,落实教学责任主体,全校上下都应该重视开展体育教育,理解开展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意x,不断建立统一的教学思想。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各个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此外,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小组,不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明确分工,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开展体育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建立全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二)营造体育教学氛围,加强宣传活动

在技师院校的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安排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健康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老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增加教学设置的灵活性,减少传统体育教育的束缚,一方面使老师更有时间去设计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使学生也能够以更充分的热情去接受教学。现在的许多院校都开展了室内和室外两种体育教学,室内教授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室外开展体育实践,增加了体育的开放性和趣味性。此外,还应该不断加强体育教育的宣传活动,可以利用教学宣传栏、家长会、多媒体等方法加大体育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充分明白体育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宣传体育影响,动员家长也一起参与到体育中,让校园和家园相互结合,为学生的顺利成长不断营造健康的环境。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改变以往条条框框的教学束缚,不断接受符合当前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需要重视开展体育教学的主体,重视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体育教学是对快乐教学的延伸和升级,开展这一项教学要求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自发主动的走向操场、走进阳光下参与体育锻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以前以老师、课本为主体观念,给予学生足够的体育锻炼空间,通过以指引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主动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四)完善相应的体育评价机制,构建体育教学保障体系

开展体育的为最根本目标是帮助提高学生的体质,能够有能好的身体基础,为今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开端。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体育评价机制,检验阳光体育教学成果,提高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能收效。在日常的体育测评中,要坚持不断完善体育评价机制,对不符合当前时展潮流的教学方式应该尽早淘汰,采取一些高效的评价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体育科目的测评工作,以此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另外,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构建体育教学保障体系,提高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和课后的体育锻炼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态。

三、结束语

现阶段技师学院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变得越来越重,需要培养出更具全面的人才,学院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出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帮助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永庆,寿文华.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01:82-84.

[2]刘芷萌.做好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J].神州,2013,35:108.

[3]郭伟.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04:194-195.

第2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汉中经济特点针对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循环层次,研究了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循环链模式,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构建了可供汉中当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集群模式。

关键词:汉中 县域循环经济 构建 产业集群 模式

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现辖汉台区、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十一县区。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480万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汉中经济发展滞后, 在陕西省经济总量排名和所占分额明显偏低。近年来,汉中县域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经济。而要想实现汉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逐步构建起汉中县域循环经济集群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 汉中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是汉中区域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理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组成的大系统内,包括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以及废弃物排放的整个过程,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逐步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县域循环经济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当地环境的承受能力,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汉中县域的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人口与资源的冲突性越来越大,再加上县域经济增长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要求率先实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②是创新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途径。在我国传统工业化路线下,汉中县域的生态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综合竞争力相对落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合理,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特色经济不突出,环保投入不够等。原有的粗放发展道路已不适应汉中县域的发展需要。因此,汉中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转变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解决汉中资源环境问题,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县域经济和环境“双赢”,这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造汉中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③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目前从整体来看,汉中各县级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有限,无法解决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不足,没有能力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汉中地区就必须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当前汉中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县域发展瓶颈的关键。

2 汉中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构建

①生态绿色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知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的有效手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汉中地区由于山区地貌的复杂性、气候的多样性以及水热资源的差异性,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差异性很大。汉中县域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构造特色产品,发展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生产一体化。因此,汉中地区可以综合考虑当地发展实际,发展“两园两业”,即桑园、茶园、中药产业和畜牧业。同时,政府各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为当地居民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时提供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逐步推进汉中农业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②循环型天然农产品加工业模式。汉中地区物产丰富,发展循环型农产品加工得天独厚。因此,汉中县域要积极发挥地区优势,培育中药产业,建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基地县,以科技为先导,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实现资源优势与现代科技的对接。在一些有栽培优势的区域,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发展特色种植业助农增收,并逐步建立起覆盖整个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③生态旅游文化业模式。汉中各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因此,汉中县域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景点。同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还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生态观念,提高当地人的环保意识,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整个生态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全过程。

3 小结

综上所述,结合汉中当前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围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循环层次入手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可供汉中当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各种模式间互相关联,共同发展,全力推进汉中县域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振江.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2011-6.

[2]张巍.陕南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

4.

[3]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6).

[4]黄成明.利用外资与中国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09(04).

注:本文为汉中市科技局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校地、校企合作研究专项――汉中县域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第3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

县级行政单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可自主支配的资源要素相对有限,但县域经济依然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90%的国土由县级政府管辖,县域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还多,但只贡献了少量的GDP,农民收入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发展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产业兴衰直接决定县域经济的强弱。因此,县级政府要在深入了解本县实情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产业发展谋求产业发展优势,这是当前县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不二选择。

一、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县域经济具有规模小、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同省、地一级区域经济相比,县城行政区域面积较小,区域内经济资源不多,政策性资源也比较稀缺,这些都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决定了县域经济独特的发展道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适合本土实情的地方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经济聚集效应。在已发展起来的产业基础上,横向拓展相关产业领域,最终打造结构合理、横、纵向交错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县域经济受限于区域界线,在资源开发、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受到诸多影响因素限制,因此,其发展水平与当地产业结构和成熟度密切相关,地区产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产业发展水平不仅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县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要努力通过打造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本文在前面已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关介绍,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可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与混合产业型。

(一)特色农业型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不仅要追求粮食产量的高增长、高总量和高效益,而且更加要注重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培育集生产、精细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特色农业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本地优势农业产品品牌,最终实现以农业促进工业发展的目标。

(二)工业主导型

工业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较高水平的工业化,能够创造众多就业机会,顺利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切实提高社会生产效益,最终实现通过发展工业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立足于工业,以发展工业促进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是大多数县城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农村地区逐渐开始向工业化过度,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涌出,工业产值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服务业主导型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岗位多、涉及面广以及经营门槛低的特点,能够为区域带来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现代经济格局之下,服务业被众多经济人士一致认为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在许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业的占比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不二抉择。以服务也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重点是要发挥服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混合产业型

在混合产业型模式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不止一种的产业促进,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提高,此时县域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拥有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经济事业得到均衡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长,GDP占比逐渐提高。

三、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路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发力点,因此,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模式来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利用 SWOT方法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制定精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例如发展旅游产业、外来加工、贴牌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其次,确定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具体路径,扶持现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者吸引外资成立新兴产业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条路径其实就是地方特色资源发展道路。对于县域经济而言,特色是最重要的主线,只有特色才能弥补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和短板, 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从内在联系上看,特色与可持续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紧密联系的。唯有特色才能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产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除此之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注重创新的作用,积极打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资环境;突出地方特色产业的辐射力;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地方产业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县域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63.

第4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一、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一)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与协作

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按照一定相关地域、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型等相对标准进行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就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运作区域而言,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并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区域界限或绝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经济运作单位,一方面反映出县域经济自身相对独立空间的经济资源配置范围,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经济行政运作经营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从经济运行区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实际出发,经济区域划分应该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标准。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县域经济的限定词是“县域”,而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因此,某种意义上以县域划分经济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论而言,概念的运用是为表达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来使用。

虽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传统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说明县域经济优势就已经发挥出来。由于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等影响经济因素复杂纷呈,客观上决定了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协作关系是影响县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协作更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力。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协作良好,县域经济的整体资源优化和产业协作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总而言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作单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作平衡对于经济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它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充分挖潜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优势,进一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战略。

(二)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县(区旗)域经济发展运作目前基本上仍然处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状况。这种状况阻碍现代市场经济县域协作机制的形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一定程度破坏了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制约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的进一步提升。

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经济协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协作联合蕴含着经济资源效益和发展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认识,也要对县域经济协作优势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深化认识。其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定经济协作区域。内蒙古地域广泛,各地经济资源情况不同,如何从内蒙古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构建经济协调协作机制,首先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符合实际的统筹政策措施,构建协作密切、互动有力的经济协作区域。其三,管理体制制约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及与之相关传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影响,县域经济仍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经济协作缺乏主动性,出现各自为利的不协作、不协调情况,甚至出现 为追求地方政绩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四,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利益整合机制,发展过程的利益摩擦与对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识,区域经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例如,目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相同或者相邻的经济开发区重复建设问题。其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产业政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县域经济各自为战的局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运作存在相当困难。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

第5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在县域治理制度层次中,每一个层次的具体操作功能与地位均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以纵向层次划分,县域治理的制度可以分为制度的策划与制度的实施环境。制度的实施环境是外在影响因素,而制度的策划则是其内在影响条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治理而言,较高层的制度体系为国家层次的宏观法律规定,中等层次的制度层面则包括省级、县级的规则标准,这些较为宏观层面的制度层次在广义上将其定义为制度环境。在县域治理的范畴中,其中组织内部设置的规则、程序及其他治理措施则是属于制度策划的内容。外在的制度环境从宏观上确定了县域经济活动治理的方向与范围,其结构体系则决定了其实施结构,它为县域治理的活动提供了规则制约基础。制度环境是决定其县域治理结构实施的可靠性与效率的关键。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因素分析

人的实际工作动力,行为准备均与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度安排的不同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效果,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就县域治理而言,县域内部政府的管理措施的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安排、个人的消费规划等活动按照具体制度执行是决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整个社会市场内部人们的活动行为安排是否符合制度规则的标准,对制度是否存在价值认同感,是创造县域内部良好制度规范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制度导向是决定广泛社会群体生产、生活具体价值的关键。若社会组成的广泛民众能够对制度产生依赖,预见遵照及维护制度秩序的光明未来,便能与其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将个人行为活动的作用扩大到社会层面,便能够成为县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因此,制度是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另外,县域内部制度的制定还必须与其实际情况做到和谐统一,与其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整体一致。制度具有其相对的实效性,然而社会是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若相关的社会制度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则必然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阻碍。因此,必须深化对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假定各县域内部的资源量是一定的,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则主要是决定于其社会制度的更新及其区域内部整体结构系统的调整。然而制度的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大部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众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将其与结构治理动力比较而言,制度创新的动力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动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能够刺激县域内部的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其经济的发展,是其强大的动力。从我国制度创新的具体实践而言,现已有部分地区在制度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其价值观念的更新、规则章程的变革安排、整体操作机制的调整与创新等。制度的能够为县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创造有效的制度媒介,为社会市场上广泛的竞争主体与人员活动提供相应的限制及激励条例,能够优化县域资源的配置,进而提高其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针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言,目前的制度环境虽然出现了较大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深入确立,然而传统的计划经济理念依然对其制度的规划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新的制度环境下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导致传统的制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动力层次包括三个因素,其中价值观念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它是影响整个制度体系制定与落实的关键。因此,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体系,将当前经济发展的体制及其他机制的革新与变化作为其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跟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重视发挥市场内部经济主体的竞争积极性,促成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对管理体制实施整治与更新,关注其服务作用,从而有效发挥制度创新的动力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第6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第7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扩大县域投资,应重点实现“四大突破”。

实现发展思路的突破。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域经济实质上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扩大县域投资,实现县域突破,应按照“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从县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围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走出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规模集群化的发展之路。重点应抓住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有利时机,加大投资结构和项目布局调整力度,加快产业集聚,加强生产要素的区域性集中,促进基础设施、土地、信息等资源共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投资和项目建设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使工业集中区尽快成为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同时,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好县域比较优势,抓住并利用好对县域发展全局起决定作用的优势资源要素,积极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项目。通过关键优势要素的突破,带动其他资源要素联动和优化组合,提升县域整体竞争优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实现对外开放的突破。今年是我国“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随着保护期的结束和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将面对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市场环境。从发展的环境和形势看,县域经济实际上就是开放经济,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抓住“入世”带来的发展机遇,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和发展战略,努力建立一个互助、合作、双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树立开放意识和合作理念,彻底摆脱“面对机遇熟视无睹、面对挑战信心不足、面对差距无动于衷、面对发展无所适从”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参与到国际国内生产要素的大循环之中,实现县域内相对富余的资源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对接与置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破“诸侯经济”造成的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依托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合理分工,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信息、市场等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无序竞争、重复建设,逐步形成资本互通、充分开放、非排他的合作格局。进一步扩大投资与合作领域,通过好的政策和环境,吸引资金和项目,加强区域间、企业间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借力、借势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增长质量和竞争力。

实现全民创业的突破。转变思想观念,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公平、开放、富有吸引力的全民创业氛围。根据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县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可以说,县域经济最终就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将发挥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应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民创业的主攻方向,通过民营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投资拉动、招商引资及完善改革、强化服务的有效结合,推动民营经济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民营强县”的发展之路。重点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参与公平竞争。简化和规范审批登记手续,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充分用好振兴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和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加强企业技改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组织引导,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宽松的发展空间。

第8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原因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功能完备的、具有开放性和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二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实行统筹规划、实现西部地区全面进步的关键点。四是维护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行政、财政、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就以处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全省78个县(县级市)中相当部分都是贫困县或少数民族聚居区。2003年,全省县域GDP总计1012.8亿元,城市GDP总计498.9亿元,其中县域和城市分别占GDP总和的67%和33%;同时县域人口3484.09万人,城市人口385.5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90.04%和9.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县域GDP和人口比重分别高出15.05和16.53个百分点,既是县域GDP和城市GDP总量都比较小的省区之一,也是县域GDP比重和人口比重均为最大的省区之一。2005年贵州县域和城市的GDP比例为74.4%和25.6%,真正成为全国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只排名全国倒数第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环境尚待优化的问题。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和挖掘县域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同时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如贵州省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21.55元,两者之比为4.2:1。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程度,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结构层次偏低。如贵州省2003年县域三次产业构成仅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就为22.0:42.7:35.3。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具体在第一产业“农”的成分中,主要搞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具有明显的弱质特征;第二产业尽管有一定数量,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初加工工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还不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滞后性也无法对一、二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三是县域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缺口却较大,入不敷出、负债运行的问题十分突出。如贵州省目前大部分县都还是财政补贴县,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现行的金融体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不够,表现在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过低,商业银行的存多贷少和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县域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受资金的制约,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发达地区,融资渠道萎缩,甚至出现了因穷而无法投入、因投入不足而更穷的恶性循环。

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却非常缓慢,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还出现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如贵州县域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仍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的发挥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是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显得特别重要。贵州省“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刺激各方投资,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心。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城镇作为一个区域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农村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水平太低。所以,在新形势下抓住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县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人。西部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且居住分散,这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尽管农村消费群体大,但购买能力弱,市场容量小,很难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而推进农村城镇化,就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繁荣城乡市场。一方面通过城镇有效地改变农村消费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商品市场。另一方面城镇依托本地产品,从规模经营入手,形成批量生产,创建专业市场,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按照农村经济对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为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沟通城乡交流的桥梁。推进农村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必然涉及县域经济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理应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仅在于小城镇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周围农村和大中城市。所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进一步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建设必须放到国民经济全局范围,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制定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和综合开发,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2.合理布局,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虽有较大发展,但在财力、物力上仍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特点,这就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也难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此必须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 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就是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城关镇和中心集镇来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同时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县城和有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而且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但并非没有发展优势。关键是要抓住机遇,采取各项优惠措施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与县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巩固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污染小、上规模、效益好的乡镇工业。同时鼓励城市及县域外工商企业参与投资,增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力。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 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增加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如贵州近几年就涌现出以“资本置换”为内核的都匀模式、以旅游业兴镇的荔波模式、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镇远模式、以酒文化为依托的茅台模式等一批布局合理、规范适度、特色明显的小城镇。

4.注重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限制,畅通人口流动渠道,真正按市场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规范现行城镇土地使用与征用制度,实行有偿用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尽快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实行兼并联合, 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 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总之,通过深化各项制度和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5.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相对落后,目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2005年以来贵州省级财政就投入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6500万元,平均每年城镇非农业人口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但贵州目前就有近4000万人口,若要将现有27% 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到2020年的43% 左右,每年就要向城镇转移约40万人。这说明仅靠政府一家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要下力气盘活城乡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渠道吸纳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水厂、公厕等)实行有偿投入或收费方式建设;积极开辟信贷或债券融资渠道,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科教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及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继续保持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还要逐年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此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6.从实际出发,走出“速度”误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明显低于国内和国际的平均水平,必须加快发展,但在提高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城镇化率奉为地方发展的主要指标,单纯用行政手段变更行政区划,县改市、乡改镇、村委会变居委会的作法,是对城镇化的误解和扭曲。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条件相协调,同时不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地在经济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功能和面积的扩张造成原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就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凝聚力和辐射力,进而实现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铖,赵柳. 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EB/OL].会计. 2006-5-13.

第9篇: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

摘 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是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基础,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开放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又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汇合点和突破口,也是中心城市发展规模经济的强大支撑,更是加快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主战场,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解决当前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我们党和国家执政基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和落实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理清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即将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进一步理清和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总的要求是,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快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市场运作、民营突破的工作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特色化、外向化和高新化,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努力增强目标和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理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坚持富民强县。发展县域经济,是为了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达到既富民,又富县;既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又增加县乡可用财力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各级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是检验县域经济发展成效的直接标志。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加强财源建设结合起来,既努力加快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又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坚持市场导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先导,把市场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车间,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手段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要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各地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同,发展县域经济不能摘一个模式,必须坚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县制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发展特色经济。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重点抓好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调整和优化结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县域经济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关键。必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大力抓好农业产业化。抓好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充分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真正把规模调大,把品种调优,把产业链条接长。要注重抓好种养业的良种选育、引进、繁殖,主攻名特优新产品,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基地建设应由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几乡一品;一县几品或一县一品发展。要突出抓好农副产品加工,立足现有商办工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要着重抓好市场营销,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各类农民流通组织,切实抓好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努力实现县域工业化。目前,我省大多数县市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只有加快工业化,才能为县级财政建立稳定可靠的支柱和骨干财源,才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为服务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要强化兴工强县的意识和氛围,大造工业兴县富民的舆论,形成工业立县强县的共识,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坚定搞活搞强工业企业的信心。要配齐配强各级主管工业的领导骨干,各部门形成打好工业总体战的合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必须国有、集体、个体和三资企业一起上,县、乡、村等几个轮子一起转,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大力发展民营工业企业。要积极推广浏阳等地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经验,继续深化县属企业的改制改组,增强企业活力。要引导企业注重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现有骨干企业水平。切实抓好企业管理,靠强化管理挖潜力、增效益。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