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

第1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 冲突与调和 广告 运用

中外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广告的运用中,会呈现出相应的表现形式,在注重广告宣传中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特色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在广告中的整体运用都将有很大的效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要在本国传播,而且还要跨出国界,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中。广告传播中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它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还是促进了人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文化交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1 阐述在广告传播中跨文化带来的相关影响

1.1 文化传播的精髓运用

在广告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广告作为一项重要的传播载体,在整个运用过程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加速商业的流通,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在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一些广告也承载着对本土文化传播的需求性,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霸权的影响下,就会给整个文化的差异性带来影响,广告作为物质文化的一种,对于价值观的影响有很大帮助。

1.2 国外广告的创意性运用

在中外文化背景差异的作用下,中外广告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并在整个过程中收到本国文化的相关影响,从国外广告的整体表现来看,主要包括有原版广告与进版广告两版本,这些广告在不同文化载体的体现中,呈现出相应的文化气息,在文字翻译、创意、图像以及音乐配乐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也能保持好一份独有的原汁韵味的广告味道,因此,对于整个广告商品的文化特质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容。

2 分析中外文化在广告中的冲突

2.1 冲突一: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

在中外文化的一些表现中,有些跨国的广告文化,在广告策划者的自我认知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伦理道德的影响,广告中传递的一些内容与采用的形式与当前的一些现象相违背,不能符合其他国家在整个消费上的需求,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整个广告的运用中,对于广告图像的语言、图像、文字等在突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基础上,抛却一些世俗的东西,在广告中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出来。

2.2 冲突二:与广告过文化背景与特征的差异性

在中外广告的宣传中,跨国广告的应用会在实际的运用中带来不同的文化情绪,在结合本土习俗、民情与习惯的基础上,也要增强与整个商品文化的融合度,如果脱离这样的氛围,就会带来相应的广告冲突。从立邦漆这个广告策划的本意讲,也许很有创意,但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不应当拿龙来作文章。因为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自誉为龙的传人。拿中华民族象征的东西来做广告,甚至滑落成一堆,将其任意解构,自然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2.3 冲突三:广告传播在引领世界潮流中接受当代强势文化

如“摇滚文化”、“追星文化”、“怪异文化”、“我的地盘听我的”等,传递了异类的文化信息。西方MTV音乐频道入主中国,使附着在音乐背后的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极为明显。一些年轻人努力追求的“酷”装束时尚、半土半洋的的口语交流,都表现着外来文化对中国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文化难以自主地被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碰撞。

2.4 冲突四:广播传播方式中的文化差异性

从中外文化的整体发展来看,在广告的技术控制中,作为有强大影响力的广告艺术,这些都能从文化的差异中体现出来。从当前电视娱乐文化的整体来看,从《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的出现,在中外文化吸收融合的过程中,这些广告效应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中外表现中也呈现出相应的误差,这些冲突主要是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文明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广告方式,在中国文化元素中,更好的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动力模式,并在广告的植入中,侧重于对中国地域文化与汉字文化的融入,形成与中国民众心理相吻合的广告模式,并能在软广告的效应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3 探讨中外文化在广告运用中的交流

3.1 先进文化产业的整体融合

产业与广告文化的融合,是中外文化调和中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在各自的广告中形成文化背景的运用,体现出对先进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许多能与国际文化接轨,在一些发达国际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一些创新的、开放式的广告理念融入到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经济呈现出来的发展态势,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也给物质精神文明的传播带来更多的元素。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在广告中穿插文化的运用,主要是突出对本土文化的引领效果。譬如,在万宝路的广告策划过程中,通过融入中国元素的广告形态,将一些传统的锣鼓比赛、舞狮比赛等融入到广告之中,与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形成链条方式,并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展示出来,形成一股喜气洋洋的氛围,这种广告艺术的运用,在融入更多的中国古朴元素,将中国特有的诗词、民歌俗语、地域性歌舞等,展示出一种独特的广告艺术,通过这样的传播模式,既能展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这些文化魅力,并在广告中让全世界进行了解,形成整体的认知与接受。

3.2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的整体改革与融入

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需要形成一种强大的广告支撑。在中外文化与广告的综合运行中,加强文化领域的调和,在综合各种文化气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在文化品位的展现上,形成―种有强大魅力的广告声音。这些整体融入的方式,主要是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将这些文化元素在整个广告产品的宣传中形成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入,才能形成彼此相互交融的广告文化气质,在这种气质的带动下,形成更多的文化体制创新,并将―些在国际市场中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进行广告效益的形成。譬如,在一些广告的整体形成中,将中国传统的经典故事包括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形成整体的品质宣传,将厚德载物、在这种跨国际的广告文化调和中,形成内外兼容的文化精神,并在相互碰触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内生力量。

3.3 克服思维定势,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

文化的传播是通过多种综合媒介的,在这个国际化的经济潮流中,中国要通过自身文化品位的宣传,不但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在加强文化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在广告宣传中植入更多的中华文化,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中华特色。当然,这种文化特色应该是具备有正能量的,是能够代表文化凝聚的整体力量的,也是能为整个文化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的。譬如,在可口可乐的文化广告宣传中,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作为广告词,当然这种暗含民族排外的广告词,要是在国际市场中的广告宣传,那应该是行不通的。相反,国际品牌可口可乐却形成“泥娃娃阿福”的广告系列贺岁形式,能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心,也能体现出一种跨国文化的宣传,在整个广告的技术处理中将文化韵味巧妙的调和进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广告气场。

结语

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广告宣传中就会形成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对于整个经济的共融,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外文化的对接,并在广告艺术的创作中形成有全面内容的创新模式,增强中外文化在广告运用中的交流与完善,将有很大作用。在全面推动中外文化冲突与交流的表现形式中,形成文化渗透与综合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扩大中外经济交流的同时,在建立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加强广告传递信恩的能力,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优质一面展示在广告中,增强广告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姚艳梅.从广告语言透析中西文化的差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杨伟明.中西文化融汇的创意[J].广东建材,2007年11期.

[3]华佳.冲突与融合的边界――关于设计的文化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4]张娟,云双庆.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设计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第2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文化宣传;文化外交;文化外贸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外交和文化外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强劲。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文化软实力、参与全球文化产业分工、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战略举措。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内涵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方式,来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营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1]。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对外文化宣传。主要是以文化为载体,借助现代化传媒或其他宣传手段,客观、真实地向海外或来华的外国人、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介绍我国的内外政策、经济文化和建设成就,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外文化宣传是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手段最为正规和系统,战略意图较为直白的文化传播活动”[2]。

第二,对外文化交流。主要是指“以政府为行为主体,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3]。当前各国主要通过签订国际文化交流协定、筹办大型文化活动、参与国际文化论坛等双边或多边交流形式来实现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巩固友谊的目的。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对外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以文化产品或服务为内容的交易行为。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文化贸易在体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崛起的象征,它日渐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经济基础和重要载体。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文化品牌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同数千个国际或地区文化组织保持密切往来,与145个国家签署了官方文化合作协定。中外文化合作机制打破传统思维界限,陆续出现了中俄、中美、中欧、中非、上合等双边、多边人文合作机制。文化交流形式丰富多样,政府支持的交流项目开始朝着圆桌会议、部长论坛、艺术家客座创作等方向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品牌逐渐涌现,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标志品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成都国际非遗节、面向港澳的“艺海流金”、面向台湾的“情系”系列等开始成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4]

在开展文化交流项目的同时,对外文化贸易也蓬勃发展。“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图书版权输出引进比从2005年的1:7.2缩小至2010年的1:3;影视剧、动画片等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仅2010年就超过43亿元”[5]。截至2010年,“中国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世界主要国家汉语学习人数正以每年50%的幅度增加”[6]。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交相辉映、相互促进,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中国文化距离真正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国对外文化战略尚不完善,对外文化交流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法国在举办中国文化年之前,就已同埃及、以色列、俄罗斯、巴西等国举办过类似活动,并且还在全球各地设有多个文化中心。在法国举办对外文化周、文化季等活动已是若干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已构成法国对外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实力薄弱,文化外贸逆差较大。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演艺、影视、动漫、新媒体等已渐成规模,然而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在世界一流文化产品和品牌的缔造上,差距仍然很大。此外,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观。以演艺产品为例,“我国引进和派出的文艺演出每场收入比约为10:1,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亿美元,不及国外一个著名马戏团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7]。因此,改变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大的状况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8]。加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要通过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努力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的对外文化贸易格局;要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各类版权、版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我国文化产品或服务进军国际文化市场。

2.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和国际文化市场营销力度

要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认真研究国外市场需求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或服务;要创新国际市场营销理念,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律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海外营销力度,推进出口平台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要注意发挥海关保税区“境内关外”的优势,加强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3.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推动对外文化投资

要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推介、咨询、译制等扶持机制。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要在行业资源配置方面向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倾斜;财政、税务、商务、金融、海关等部门要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发放、外汇管理、保险服务、海关便利等方面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惠的政策措施;各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把文化出口作为重点扶持对象。[9]

第3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借词 英汉对比 差异

借词是“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对比分析英汉借词的差异,将促进对比语言学的发展。

1.英语借词

英语自产生距今只有1500多年历史,却有词汇100万左右。据统计,其中外来词占全部词汇的80%左右,“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汇熔于一炉,将反映其他各洲人类文明的词语兼收并集中于一身”,所以英语词汇具有“世界性词汇”的美称。

1.1英语借词的来源

英语词汇的演变体现了英国被侵略与侵略史。英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外族入侵。第一次是公元9世纪斯堪的那维亚人,使英语极大地受到北欧文化的影响。近代英语中有[sk]音的词均来自丹麦语。第二次是1066年的“诺曼征服”,它为英语注入一万多个法语词汇,其中75%沿用至今。独立强盛后的英国开始殖民扩张,这又借入许多汉语和黑人用语。此外,文化交流也给英语增添了不少外来语。John Wycliff在将《圣经》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就引进约一千个拉丁词汇,如pope(教皇),angel(天使)等。文艺复兴运动也为英语增加一万多词汇。同时美国英语也回流入英语不少新词汇, 如hippies(嬉皮士),punk(朋克)等。国际交流的频繁使英语的借词范围越来越广,汉语中的jiaozi(饺子),doufu(豆腐)等就是这一时期被借入的。

1.2英语借词的分类

根据其借用方式,英语外来词可分为四种类型:

(1)纯借词。纯借词除在语音上略有变动外,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全盘借入。如, naive(天真的)来自法语;inferno(地狱)等来自意大利语。

(2)混合借词。这类词在形式上一半是本族语的,另一半是借入的。如Chinatown(唐人街,中国城)中的China(中国)据说是来自汉封建王朝“秦”字的音译China, town是英语城镇的意思。

(3)转移借词。转移借词即借用外来语的词汇意义, 但仍保留英语的形式,产生新义。如,bridge原意是桥, 后引入意大利语ponte(桥牌)的意义。

(4)翻译借词。翻译借词即将外来词中的每个词素或词对等地翻译成英语。如almighty是从拉丁语omnipotens 译借过来的,omni相当于英语词素all,potens 相当于mighty。

2.汉语借词

“汉语自有文字以来,已有6000 年左右的历史”(《辞海》,1989: 995)。目前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但外来词所占比例很低。

2.1 汉语借词的来源

汉民族在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引入一些借词。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借词,如苜蓿、葡萄等。第二,唐宋以后,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佛教词如菩萨、塔、罗汉等进入汉语。第三,汉语中借词最主要的来源是日语词和西洋话。如,雷达、沙发来源于英语词;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来自于俄语词。改革开放也使很多新词进入中国,如卡拉OK、艾滋病等。

2.2 汉语借词的分类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众说不一。有人提出四分法,如陈昌义认为,汉语借词可以分为纯借词、音加义词、仿译词和描写词。有人提出六分法,如黎昌抱认为,借词可从纯借词、半音半意词、音加义词、仿译词、描写词、中外文夹杂词等六方面分类。笔者认为六分法更为详尽。

(1)纯借词。纯借词即把外族语的词的音和义完整地借用过来,也叫纯音译词。如,雪茄(cigar)、克隆(clone)等。

(2)半音半意词。半音半意词即将原词一分为二,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因特网(Internet)、剑桥(Cambridge)等。

(3)音加义词。音加义词即先音译其词, 再附加一个该词所指类属、特征。如, 艾滋病(AIDS)、啤酒(beer)等。

(4)仿译词。仿译词即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逐一翻译外来词的词素。不仅引入外来词的意义, 而且仿照它的构词关系。如,蜜月(honeymoon)、软着陆( soft landing)等。

(5)描写词。描写词即有些外来词找不到对等词时,就造一个新词来描写它。如,借自西域的东西,多在词前冠以“胡”字,如胡萝卜、胡椒等;借自西方的东西多冠以“洋”,如洋火、洋油;有的甚至直接加上国名,如法国梧桐等。

(6)中外文夹杂词。中外文夹杂词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 新的外来词一时难以译定时,便用最简单的办法――原文移植,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英汉文夹杂词。如最早的“卡拉OK”,“卡拉”是日语から(空)的音译,“OK”是日语借英语orchestra的首部两个音,汉语从日语音译引进,却保持了原文中的英文部分,成为“东西合壁”。

3.英汉借词的差异

英汉外来词存在着五方面差异: 一,英语外来词数量多,汉语外来词数量少。二,英语借词范围广,汉语范围窄。三,英语来者不拒,而汉语只有迫不得已才借用,借用的时候多采取意译。四,英语借词主要是通过战争实现,而汉语主要来自于民族融和及文化交流。五,英语借词词性繁杂,而汉语几乎只吸收名词。

4.英汉借词差异的原因

英汉借词出现的差异,源于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

首先, 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不同。英语民族在历史上多次受外族入侵,造就了该民族开放性的文化心理。汉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其它民族都是“蛮夷” 的自大感,阻碍了外来词的输入。

其次,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英国四面环海,不断受到外族的入侵和征服,大量的外来词涌入。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使英语借词范围遍及全球。反观中国,由于汉民族在人口数量和经济文化上占绝对优势,汉语受周边语言的影响甚微。

最后,英汉语言文字类型不同。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灵活性和可塑性极强,可以根据需要为外来词添加词缀。另外,英语属世界上最大的印欧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为英语大量借词提供了方便。再者,英语所属的日尔曼语族与拉丁语族在文字上十分接近,在书写上有的甚至完全相同,极大地方便了英语从拉丁语派生或直接借用词汇。汉语则属汉藏语系,是一种方块字形的表意文字,灵活性和可塑性远不及英语。作为独有的表意文字,汉语也就无法向同类“家族”借词。

结语

英汉词汇中的借词差异,反映了操两种语言的民族的心理特征、地理和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本身的特点。对比借词差异,有利于加深对语言所处文化的认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昌抱.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1.9.

[2]张柏然.外来语辞典[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3]陈昌义.英汉借词对比分析[J].浙江师大学报,1996.2.

[4]熊文华.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5]梁汉平.论外来词的双重文化品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第4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百年学村历史丰厚,文创产业如火如荼,传统和多元化让集美变得愈发有国际吸引力。这几年,在运营国际化项目的基础上,集美依托它优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游学产业,吸引越来越多高精尖国际学生团体来集美体验一场跨文化之旅。国际化的游学之旅,为体验学村提供了新鲜视角。

清晨,漫步在集美学村,感受丰厚历史和古朴建筑,午餐后,悠悠然赏一曲南音,感受在地闽南文化,下午3点,在集美大学的龙舟湖上摇桨挥汗,到了晚上,和各国小伙伴参加文化交流晚会。这是剑桥大学生Alex在集美的一天。他是这次集美百人研学夏令营中的一员,和他一起来到集美的,还有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近百名来自顶尖名校和世界各国的大学生。

作为一个新产业,游学“寓教于游”的方式受到国内外学生群体的欢迎。这一次,集美走在了游学产业前沿。集美对外交流的历史由来已久,华侨大学及下属的华文学院一直是对外交流的窗口,拥有众多国外资源。华文学院每年会接待大量境外学生团,常年有几十个国家的在校学生在华侨大学实习。基于此,集美尝试将游学事业做得更透,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得到定制体验。

据集美游学负责人吴翠楠老师说,游学集美项目这几年非常受欢迎,每次招募讯息一登陆各大名校官网,就收到各种申请信息。这次集美游学夏令营为期一个半月,内容丰富,为外国大学生团队提供双向文化交流。前三周时间里,名校精英、国际大学生与中国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以国家为单位设立各国主题教室,各国学生用英语向中国学生介绍自己的国家,每天晚上还会举办特色晚会,向中国学生展示自己国家的音乐舞蹈。后三周则是体验中国文化的行程,包括学习汉语和闽南语、参观闽地传统建筑、南音课堂、品尝在地风物;参观厦门地区商业企业,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状况;与国内大学生一起参与集美大社文创项目,提供国际化视野和建议;了解oY湖、侨英街道等环保案例;就青少年教育、联合国SDG项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集美的国际化发展等议题开展研讨会等。此外,外国大学生们还十分热心公益,他们通过在集美特教学校、民间组织做志愿者,进行公益慈善旅行,回馈集美社区。

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学生群体游学于集美,百年学村对话世界,再次成为中西教育理念、中外文化的交流汇聚之地。集美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旅游产品的路,用专业的团队打造游学产业链,充分利用集美学村高校聚集的优势资源,组合多方专业力量来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从人文、艺术、科学、自然、多元文化、创造力几个方面,提供丰富体验线路,为来集美游学及亲子团体提供了不一样的跨文化之旅。

第6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外宣英译改写 生态翻译 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国也随之对其重视起来,因而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从历史翻译的发展来看,生态翻译是翻译发展的必然结果,能清晰的展现时代的特点。外宣英译改写需要体现出跟随时展的生态翻译特色,本文就生态翻译下外宣英译改写的策略作出如下分析。

一.新时代下外宣英译改写的生态翻译理论

生态翻译是一种从原翻译对象的内在结构为起点,对翻译的文章进行选择,在翻译的过程中将结构进行不断的循环,并用另一种语言表示出来,具有一定的翻译特色,是具有发展意义的翻译理论。在新时代下,外宣英译改写的生态翻译理论挣脱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正不断地发展下去。

(一)外宣英译改写的生态翻译原则

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的整体主义为基础创立的,着重要求了在翻译中各个环节的相辅相成的整体作用,结合生态圈中的适者生存、和谐共生的理念,参照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了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理论。在生态外宣翻译的各项环节、各项因素中,讲究的是翻译工作的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最终目标是整体适应选择度的最佳状态。在生态翻译中,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多元共生,他与生物圈理论中的保护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态翻译中的多元共生指的是对于不同译本之间的多元共生,尤其是指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和对于不同译文之间的共生共存。

(二)传统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理论的对比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翻译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诸多读者的需求,因而,衍生出了生态翻译理论,其发展的基础就是传统翻译。传统翻译一般只对所需要翻译的内容按照国人汉语的习惯进行翻译,翻译出来的句子或文章也只针对于汉语使用者,这就是以英语为目的语的使用者在阅读时出现一些阅读上的障碍,经常会出现语句不通顺,语句蕴含的意思不准确等问题,给读者造成一种阅读误区,而生态翻译理论能够完美的解决所出现的问题。生态翻译遵循了翻译的适应选择论,以译者为主体,以“三维转换”为指导,即语言、交际、文化相互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结合所翻译的内容的具体生态环境,对原文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翻译内容能够体现现代生态性,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明了、准确无误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涵义与情感。

(三)生态翻译对外宣英译改写的影响

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不同语言的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翻译内容,体会翻译内容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外宣英译改写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之一,生态翻译的科学使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推动中外文明和谐稳定发展。

二.外宣英译改写中生态翻译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使用生态翻译对外宣英译进行改写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方面,不仅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而且还应用于企业方面和旅游方面。

(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各项外交政策的深入开展,国际中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正在日益加强加强。许多地区已经发现并P注非遗这种独树一帜的文化形式,并且开始着手对其进行外宣英译工作,各地区纷纷立项以支持非遗项目的外宣英译。随着外宣英译不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站在了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出了包含了科学性质的外宣翻译理论,对外宣英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重点保护对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例如,传统语言文学、传统手艺、传统民族习俗、传统的美术、书法、音乐等。我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让外国的人们了解的,使他们感受中国丰富多彩又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这些文化遗产在外宣英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翻译内容与原文化内容不相符,内在情感不明确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生态翻译理论,它能够有效的表达原文中所蕴藏的内涵,并使其内容具有生态意义。在非遗的生态翻译中,译者同样是处于翻译的主导地位,翻译后的内容既要使英语使用者看的明白,又要使翻译内容有中国特色,例如,我国的剪纸文化,可以翻译为“Chinese Paper cutting”,传统的关中皮影戏可以翻译为“Guanzhong Shadow play”。运用生态翻译进行外宣英译,能够使世界更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二)在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也逐渐的开始面向世界,将加强企业的外宣英译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使用生态翻译理论对企业进行外宣英译改写,能够加强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对外贸易和交流,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其在世界企业竞争的洪流中占据一席之地。

企业的外宣英译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在世界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传统的企业外宣英译经常会让读者难以了解企业文化的重点,在内涵的表达上缺少一定的严谨度,因此,生态翻译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在企业对企业产品进行外宣英译时,经常会将产品描述的天花乱坠,使读者感受不到产品的作用和功效到底在哪里。例如,我国的著名企业产品“白象方便面”,译者通俗的翻译为“white elephant instant noodles”,从生态翻译的角度上讲,译者就没有细致的考虑到读者国家语言的使用习惯,white elephant英语中也称为很大却没用的事物。这样就很难让企业的产品使外国了解,走上世界。使用生态翻译描述企业产品就能这样翻译,如,做工精细可译为“fine workmanship”,这样的话读者就能够真正明白产品的特点或功能,使企业的产品得到有效的推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在旅游方面的应用

生态在我国旅游方面的应用最为普遍。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来到中国游玩,欣赏各地的名胜古迹,想要一睹传统文化最多的国家的风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外国人旅游必然会看到名胜古迹的标语,而使用生态翻译对我国的名胜古迹进行外宣英译,能够帮助外国人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且翻译可以体现风景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在外宣英译改写时,首先译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看原文,外国人过来旅游应让他们看懂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活动;其次,站在生态的角度上,将本国文化内涵结合翻译对象进行翻译,因为失去了内涵就没有了特色;最后,翻出译文。目前生态翻译的外宣英译已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旅游景点都有应用,为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三维转换”指导下的外宣英译改写策略

生态翻译下,外宣英译改写策略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运用语言维、运用文化维、运用交际维。具体方法策略如下:

(一)运用语言维进行外宣英译改写

外宣英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使本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运用语言维进行外宣英译改写中,首先要适应所翻译的生态环境,只有体会了所翻译的生态环境,才能够加深对翻译原文的了解;其次,将自身翻译的身份环境与所翻译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这是翻译的关键部分;最后就是翻译出原文。汉英两种语言使用者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语言交流上都具有极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选择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词语,对外语的使用方式极为了解,当翻译的句子很长时,对句子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以上海世博会为例,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般翻译就是“Better city can make life better”,这样翻译根本无法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精神,但如果这样翻译“Better city,Better life”,就能够深刻表达出我国的文化内涵。使译文不仅能够使读者明了,符合其阅读习惯,有效促进了生态翻译的发展。

(二)运用文化维进行外宣英译改写

文化维顾名思义,就是在外宣英译改写时,需要兼顾两种语言多代表的文化内涵,使两种文化相互交流与沟通,促进和谐并实现共同发展。运用文化维进行外宣英译改写,需要译者对所译语言的文化十分清楚与了解,能够准确找出文化翻译之间的差异,并作出科学的改动。例如,老人优先上车在我国公车上随处可见,若译为“Old People Getting on First”,外国人认为old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年老且无用,但我国的文化却与之相反,老代表着尊敬的意思,这就出现了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可译为“Senior Citizens First”,这样就能够使英语使用者明白我国的文化内涵,使译文能够让双方都得到相互理解。

(三)运用交际维进行外宣英译改写

交际维主要适用与对外交流方面,两种语言在相互交流中会体现出各自的交流习惯,使用生态翻译的交际维,能够清楚表现出译文所表达的交际意图。英语和汉语在相互交流中都会带有各自的交流特色,这就需要译者对译文阅读者语言的交流方式与习惯做深刻的了解。例如,在英语中“?is prohibited”句式翻译会更多一些命令式语气,这在生态翻译中尽量不要出现,会使读者产生反感,可使用“No?”这样的句式来进行翻译,更能够给读者委婉亲切的感觉,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可以真正体现出生态翻译的特点,在尊重差异的同时,使两种语言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第7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外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而文化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纽带,商务活动离不开中外文化。但是,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商务英语人才只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够实现商务贸易中的文化尊重和文化包容。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加强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商务英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师方面、文化教育方面、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高校商务英语改革加快解决。研究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为我国提供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而且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商务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1跨文化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而商务英语将英语与商务知识结合在一起,能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既具备英语交际能力又具备商务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外商务贸易不仅要面对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环境,而且还要合理处理商务文化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商务英语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极为迫切。而且,跨文化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外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合作等都离不开人才的跨文化能力。

1.2文化是商务互动的纽带

商务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商务贸易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一味按照自己的文化方式行事很容易引起文化冲突,导致商务贸易失败。例如,在商务谈判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事前对对方的文化进行了解,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很可能因为细小的交易环节而产生贸易分歧。具体来说,中国人习惯用隐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即使对对方的条件不满意,出于礼貌和尊重常常以沉默回应。而西方人习惯于直接表达,不考虑礼貌等因素。这就容易导致双方在商务谈判中因为表达方式和习惯而产生分歧。

1.3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人才的必备技能

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离不开跨文化交际,这是因为,商务与英语人才的工作岗位多为商务贸易行业,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只具备英语知识和英语表达能力远远不够,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了解,掌握英语国家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文化习俗,并尊重英语国家文化。只有尊重英语国家文化才能够赢得对方的认可和赞同,商务贸易才能够继续进行。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人才的必备技能。

2商务活动中中外文化差异

2.1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商务接待是商务活动的首要工作,也是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在商务活动中做到恰到好处的问候和寒暄不仅能够体现商务人才的涵养,而且也体现了商务贸易双方的形象。而恰到好处的寒暄和汶口需要商务人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正确的英语表达习惯。而在东方国家,我国经常采用握手的方式表示欢迎,用简单的语言进行问候。但是,在西方国家,双方见面的时候会采用拥抱甚至亲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真诚的轻易,并且会根据与对方关系的远近来选择问候和寒暄的内容。另外,东方人在交谈的过程中,处于礼貌和尊重通常不会直视对方的双眼,但是西方国家认为相互注视是自己真诚和尊重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中外商务接待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2宴请文化差异

不同的宴请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礼仪的发展,商务宴请已经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生理需求,而是成为展示礼仪的重要场所。中西方在宴请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宴请礼仪有着较多要求。例如,在中国,长辈或领导居于上座、主人或陪客的人居于下座,其他的客人则按照顺序坐在偏座上。但是,在西方国家,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两端,然后按照主嘉宾和一般客人的顺序就座。另外,从餐桌规矩方面来说,西方人一般使用刀叉,强调安静优雅的环境。他们认为在吃饭的时候发出难听的声音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东方人在就餐的时候多使用筷子,习惯热闹的氛围。

2.3商务谈判风格差异

商务谈判直接影响着商务活动能够继续进行。但是,谈判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充分尊重双方的谈判风格差异。例如,在谈判风格上,东方人注重审时度势,习惯制定灵活多变的时间表,而西方人习惯制定周密的计划,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在谈判的过程中,东方人十分讲究礼节,会为对方准备礼物,说话风格多采用简介的语言表达方式,重视长远合作关系的建立。而西方人喜欢直奔主题,开门见山,讨厌迂回的交谈方式。另外,东方人习惯于集体协商,避免个人决定,而西方人的个人决定可以代表公司的决策。

3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文化知识教育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十分重视向学生介绍商务英语的理论知识和商务英语的操作技能,忽视了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教育,导致商务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而且,文化范围较广,涉及语言、风俗、思维、交际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把握。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只是根据自己的文化了解向学生讲解一些浅显的国外文化,文化知识教育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另外,部分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文化知识教育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缺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2缺乏文化能力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习惯用汉语思维进行英语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高,部分学生会存在盲目排外的显现,一味否定西方文化,缺乏文化包容心态。并且,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教师的知识传授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接收,然而,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没有组织学生参加文化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

3.3课程体系不完善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主要采用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相加的模式,重点强调学生对商务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化方面的课程建设。并且,大多数高校都缺乏商务英语文化课程,没有将文化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严重影响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4教学手段单一

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讨论,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留给学生知识讨论的时间很少。另外,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情境构建,没有将学生带进具体的商务英语情境中,学生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及对商务贸易的了解,严重影响学生对商务英语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4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4.1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首先,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向学生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积极配合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其次,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运用外国文化或中外文化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国外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后,学生应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商务贸易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并探索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2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重点从词汇和语法转移到英语运用和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上。并且,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扮演,将英语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学习需求,加大文化教育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商务文化知识,加强学生对商务文化差异的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3合理选择教学素材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重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积极选择文化内容丰富且与时展相符合的教材,增强教材的吸引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国外文化的兴趣。另外,英语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将商务英语报刊、网络商务文化资源以及商务礼仪等纳入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事业,让学生在课外资源的学习中深入了解商务英语文化及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心态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4创设文化学习情境

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建具体的商务文化活动场景,加强学生对商务贸易的体验。为此,商务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商务接待、商务宴请、商务谈判等情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中商务接待文化、商务宴请文化和商务谈判文化的了解,并引导学生将中西方的商务文化进行对比,向学生传授商务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应对技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5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应积极重视商务英语教师素质的提升,优化教育效果。首先,高校应组织商务英语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引导商务英语教师学习西方文化,加强商务英语教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培养商务英语教师的文化包容心态和跨文化意识;其次,高校应不断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组织商务英语教师到相关企业参加实习培训,使商务英语教师深入接触对外商务活动,学习对外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技巧,进而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陈蓓.基于学生需求的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1).

[3]仲姗.浅析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4(8).

第8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一、选择合适的支点,找到解题的关键

例1(38题第一问)材料一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并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8分)

【试题特点】城镇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城镇化建设的设想蓝图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和意义。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运用经济学知识说出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思维路径】首先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搞懂命题者的意图。因为设问是关键信息,是背景材料的灵魂和主题。其次是带着问题读材料,画出关键词,找出显性信息或者隐性信息。本题对城镇化的要求用分号隔开,是并列关系,答题时要防止要点遗漏。再次找出设问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思路,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2分)②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分)③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分)④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二、重走探寻知识的征程

例2 (39题)[中国梦,创新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已经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但仍然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1)科技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在鼓励科技创新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8分)

【解析】首先定点:审设问明确行为主体是国家,要求是怎么办,即采取什么措施鼓励科技创新,知识范围是必修1经济生活。其次联系:如何找到题干材料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呢?重走探寻知识的征程是一条好途径。我们可以这样想:①经济生活告诉我们,发展经济必须充分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的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运用法律等手段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社会生产的过程可以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要让劳动者有工作积极性,主动进行科技创新,就必须做好分配和消费;交换,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消化、吸收、再创造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再次梳理作答:将材料与所考查的知识点一一对应,理清思路,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2分)②发挥财政、税收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的扶持力度。(2分)③健全创新体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和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性。(2分)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提高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2分)

三、识破预先挖好的陷阱

例3(39题)[中国梦,民族梦]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睦近交远。

(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应如何处理中外文化的关系(12分)

第9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2012年7月14日至15日,德国石荷州国际音乐节。

浙江慈溪青瓷瓯乐团演出的《越风瓷韵》音乐会深深地吸引了德国观众。越瓯、编钟,编磬、瓷埙、鸟哨、瓷笛……这些带着青瓷清脆特质的乐器与美妙动听的古风清音,博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当瓯乐演奏德国民歌《春天来了》时,台上演奏的音乐声与台下观众哼唱声连成一片,气氛热烈而动人。全部曲目演奏完后,迎来了德国观众持续不断的雷鸣般的掌声和呐喊声。“这是最美的中国原生态音乐。”许多德国观众激动地称赞道。

受浙江省文化厅组派,慈溪市青瓷瓯乐团赴德国参加石荷州国际音乐节。这是由德国政府主办的音乐盛会,也是德国传统音乐领域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音乐盛会之一。

青瓷瓯乐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星空奏响了天籁之音!

夺得千峰翠色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陆龟蒙描绘越窑青瓷的诗句,从中可见越窑青瓷的冰清玉洁,而这份清丽温婉,也正是青瓷瓯乐的独到之处。

千峰夺翠的上林湖,因是青瓷的发源地而载入史册。曾经的辉煌在一千余年之前,这里生产的青瓷器物是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贡品而被列为皇家专用。光亮而青翠的釉色,典雅而别致的造型,在当时曾有“秘色瓷”之称而享有盛誉。上林湖越窑是最富盛名中国瓷窑之一,它以其青瓷产品之精美独特,在中国前期瓷史上占据了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可惜的是,到了宋代以后,越窑渐趋衰落,昔日里炉火熊熊的龙窑,从此逐渐冷却。

其实,古代先民创造的陶质吹奏或打击乐器起源极早,在《诗经》、《易经》中已多有记载。自秦汉至两晋,此类乐器在宫廷中更是广泛应用。到了隋唐年间,上林湖越窑开始生产青瓷乐器,并逐渐向民间流传。为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此时的青瓷乐器已开始出现“八缶”、“九盏”、“十二瓯”等名称,每件器物以盛水的多少来区别音阶,并由此而创作了很多经典曲谱。

1998年底,慈溪的寺龙口窑址考古发掘顺利结束。在整理出土瓷片时,考古人员发现了越鼓、越埙、越钟、越铃等一批古代乐器,共计有31件之多。这批青瓷乐器的出土,不但在古陶瓷领域引起了轰动,同样给音乐考古界的人士以极大的惊喜。以前在各类史籍中记载的青瓷乐器,如今有了铁板钉钉的实物佐证,它在为青瓷乐器的恢复提供了扎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让见于文献记录的青瓷打击乐器不再是纸上谈兵。正是这一原因,寺弄口窑址的考古发现成果被评为当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奏响中外文化交流的天籁之音

2002年11月,原任法国驻澳大利亚文化参赞、时任法国新奥尔良爵士乐团领队的西蒙先生来慈溪考察访问,作为彼此间的交流节目,慈溪民族乐团为法国客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瓷瓯乐演奏会。当一根根筷子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打击碗、盘、杯、盏等青瓷器物时,其美妙的旋律如山泉滴洞,既洪亮又余音袅袅,声虽轻却悦耳动听。演出结束,酷爱音乐的西蒙先生不但对青瓷瓯乐赞赏有加,还热心地当起了“红娘”,在他的推荐下,慈溪民族乐团于2003年初接到了法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法国沃黑沃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函。这一年的8月16日,当地时间晚10时,作为沃黑沃国际艺术节首场演出的压轴大戏,慈溪的青瓷瓯乐首次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次演出的时间原定45分钟,因观众持续不断的热烈鼓掌而增加了25分钟。他们为青瓷瓯乐的神韵所陶醉,甚至在演出结束后纷纷走上舞台,对青瓷乐器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想对美妙乐曲的发声原理一探究竟。

穿越千年时空,还原天籁之音,2005年9月,青瓷瓯乐团赴香港演出,璀璨的历史,迷人的旋律,让过惯了快节奏生活的香港市民领略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湛和美妙。在一阵阵惊叹中爆发出一阵阵掌声,他们完全迷醉在精美瓷器发出的古韵之中。2007年10月和2012年4月,青瓷瓯乐团两次赴台湾演出。第一场的演出在台北的亲子剧场,看到各种天青色的编钟、排瓯、管钟在台上整齐排列,其气度和阵容就让台下的观众叹为观止。这场名为《越·瓷风》的音乐会以其和谐的音韵、明朗的节奏,获得了岛内音乐界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第二次赴台的首场演出是在桃园县的展演中心。当天晚上大雨如注,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情绪,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呈现出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烈场景。在台中地区演出之后,高雄玉皇宫董事长许文良先生在会见民乐团全体演职人员时说:“我为中华民族有这样一朶音乐奇葩而由衷高兴。台湾的历史文化大多来自大陆,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多作贡献。”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青瓷瓯乐成了文化交流的平台、沟通手足之情的桥梁。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青瓷瓯乐在北京海淀区剧院隆重登台。大幕开启,一曲《越·瓷风》带着历史的沧桑感,于薄雾缭绕中向观众缓缓走来,由瓷瓯、瓷钟、瓷埙、瓷笛等组成的器乐演奏,在时而激昂、时而平静的变幻中再现了唐宋遗韵。幽然响起的清冷瓷音,婉转而悠扬,在浓郁的古风中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瓯乐的魅力。

为了让瓯乐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慈溪市专门成立了青瓷瓯乐团,特聘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教授兼任艺术总监,宁波市艺术研究院杨浩平兼乐团常任指挥。乐团对以前演出的节目、曲谱、乐器的配置以及舞台的效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优化,除保留以前成功演出的如《九秋风露越窑开》《梅花三弄》《月下笛》《越·瓷风》等曲目外,还着力于历史渊源的挖掘和新节目的创排,努力做到使瓯乐在演出时既能保持古风古曲的神韵,又能追随时代步伐,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代表性项目,青瓷瓯乐于2012年7月赴德国作交流演出。这次演出除15个保留曲目外,还专门改编了德国民歌《春天来了》等。首场演出在德国首都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之后又在石荷州国际音乐节展演。每当青瓷瓯乐的节奏响起时,语言不通的德国观众先是仔细聆听,随即会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在石荷州国际音乐节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连续谢幕三次观众依然不愿散去,直至艺术节组委会代表上台做了说明后,他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去。对于观看的感受,他们都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我们欣赏到的最美的中国原生态音乐。”

传承与创新双翼齐飞

借问瓯乐何处来?那是15年前在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发掘出众多的古代青瓷乐器。有了真实的历史参照物,就为重新复制带来了可能。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2002年6月,越窑青瓷瓯乐在慈溪第十三届杨梅节上正式向公众亮相。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越窑青瓷瓯乐如何传承?为此,慈溪市多次邀请国内音乐、艺术领域的专家,共同研讨越窑青瓷瓯乐的传承与发展,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越瓯音域宽广,音色清脆,有钟磬之韵味,金石之音质。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教授曾多次赴慈溪考察上林湖越窑遗址及青瓷瓯乐。当他第一次踏上上林湖土地时,就深深地被上林湖越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他坦言:“瓯乐以青瓷乐器为主,因此要认准乐器特色,使其具有尽可能丰富的表现力。”他还激动地断言:“若能把唐宋时代的青瓷瓯乐与‘海上陶瓷之路’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一批音乐作品,定能引起国内外考古界、音乐界的轰动。”

台北市立民族乐团郭玉茹团长说:“你们在现有民乐基础上,挖掘、发展唐宋青瓷瓯乐,看了听了令人振奋,耳目一新。这种具有民族特色音乐,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都会喜欢。你们一定要继续探索,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中国歌剧舞剧院音乐家杨春林说:“我看了瓯乐《越·瓷风》,整个作品非常完美,乐曲编配也有新意,首先是乐器把大家震惊,其次是乐音美妙动听,虽然是古乐器演奏,但它同时体现现代气息和现代风格,我觉得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将来要走的一条路,要把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风格、现代人的审美有效结合起来,然后让大家喜欢它、推动它。民族的东西一定会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能了解你们这样的乐团。”

随着目前青瓷瓯乐的发展,简单的击瓯在审美层面上已不能满足中外观众要求。目前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所用的青瓷乐器,有一些是根据出土文物烧制的,但有一些乐器有了新的创制。有的乐器组合也更契合现代,比如现有青瓷编磬采用十二平均律排列,演奏更加流畅。上林湖越窑遗址出土的瓷 埙为三孔埙,现在复制的有九孔埙,可演奏十三度音域内的所有半音。同时,他们还研制了一批新的青瓷乐器,扩展青瓷乐器系列,提高和丰富其音乐表现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