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急救处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胃肠炎;惊厥;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4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50-01
惊厥是指刺激大脑皮层功能引发的紊乱。导致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而致全身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1]。临床表现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紊乱或者出现呼吸暂停,出现皮肤青紫、双眼睑上翻且固定。全身症状表现为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常出现大小便失禁。良性惊厥若护理不当会出现持续惊厥,最终可引起脑功能暂时性的障碍,持续发作或者复发作会对小儿智力造成影响,为患儿及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笔者现将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2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轻度胃肠炎并良性惊厥的婴幼儿2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在6个月-6岁,平均年龄在3.42±1.92岁。
1.2护理方法
1.2.1急救措施发现患儿出现惊厥时立即使患儿去枕平卧于病床,将头偏向一侧,将衣领裤袋解开,迅速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免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患儿出现痰液黏稠时给予雾化吸入,急救时进行吸痰。对于口腔内有牙齿的患儿,防止发生舌咬伤,于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患儿惊厥时牙关紧闭切勿强行撬开.以免造成牙齿损伤[2]。
1.2.2氧疗给予患儿氧疗,可以选择合适患儿的用氧装置:如鼻导管、头罩或面罩进行氧疗,氧疗可以改善脑细胞耗氧,因良性惊厥时患儿对氧的需要量增加,提高患儿的血氧浓度.减轻脑细胞损伤及脑水肿发生。
1.2.3循环功能的建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止惊的药物治疗,如使用鲁米那肌注,水合氯醛灌肠等措施。根据患儿的原发病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高热大量失水需要从静脉进入药物进行治疗,补充患儿发病期间丢失的水分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注意为患儿进行补液应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控制滴速在10-15滴/min,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输液泵保持匀速滴入,以防止发生肺水肿和心衰。
1.2.4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患儿良性惊厥时的病情变化,当惊厥反复发作出现时,可造成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脑疝,因此注意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如出现脑水肿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并给予脱水剂进行处理[3]。
1.2.5饮食的护理患儿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影响饮食,多数患儿表现不易进食,应保证患儿足够的水分,嘱其多喝水,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必要时可以经过静脉补液治疗。
1.2.6舒适护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清洁,对于咽部不适的患儿可以用温盐水或者是复方硼砂液漱口、含服润喉片或者使用咽部喷雾剂。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为患儿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让患儿保证充足的休息。
1.2.7出院指导向家长讲解关于良性惊厥的知识,指导掌握止惊的措施及家庭物理降温的方法。患儿出院后再次发作时能够就地急救,在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注意患儿的卫生,应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玩耍,禁止与患病人群接触,适量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增加辅食,增加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
2结果
显效率是指经治疗和护理后未再次出现惊厥且已退热的病例;有效率是指经治疗和护理后未再次出现惊厥但仍持续高热的病例;无效率是指经治疗和护理后再出现惊厥而且持续高热的病例,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讨论
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发生于既往健康的婴幼儿,一般高发年龄为1-2岁。为良性惊厥常发生在冬春两季,主要的症状为腹泻和非喷射性的呕吐症状,患儿惊厥发作时常不发热或伴有低热,体温正常低于38℃。发作表现为意识突然的丧失,双眼凝视或斜视,持续大约10s[4]。主要是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常会出现伴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现象,检查钙离子、镁离子、血糖、脑电图及脑脊液均为正常值,惊厥发生时,密切的配合医生立即进行止惊,急救护理中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另外,对于良性惊厥的患儿,认真做好患儿的宣教工作,告知家长此病的预后较好,减轻家长恐惧焦虑的心理,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使患儿能够早日康复。
小儿良性惊厥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其发病突然,进行急救时,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并向家长做好关于良性惊厥的健康宣教工作,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小儿惊厥转危为安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黄花新.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J].广西医学,2007,29(12).
[2]张换梅.小儿高热惊厥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5).
温新华 ,北京急救中心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急救导师。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儿童预防伤害技能,具体来说首先是心理预防和承受能力的培养。许多伤害并非具体的预防措施可以制止的应提倡针对孩子进行磨难训练,加强心理教育,让孩子及早体会到竞争与失败,增强心理承受力。其次是培养孩子具体的技能,学会自我保护。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A.我国内地的学龄儿童经常独自在家,父母要教给他常发事故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一旦需要用炉火或煤气灶要按操作规程使用,具体方法要一步一步教给孩子。热饭、烧水要及时去看,怕忘记最好上闹钟或定时器。家里应预备一些灭火器材,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
B.幼儿以呵护为主。不要给幼儿玩纽扣、铅笔、玻璃球、橡胶嘴及较小的玩具。幼儿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子、花生米、榛子、松子、蚕豆等食物,更不能把带壳食物给孩子玩,吃前大人应剥皮去壳并将果实砸碎。教育儿童吃东西时不要说话和打闹。
C.儿童生病时,有的家长对拒服药物的孩子,采取捏鼻子灌药的办法,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当捏住鼻子时,幼儿用嘴呼吸,极易将药丸吸入气道。
D.孩子吃东西时不要跟孩子说话,更不要惹他哭、逗他笑,不要在吃饭时训斥孩子,防止食物进入气道造成窒息。
预防儿童伤害小贴士
①儿童活动的室内应光线充足,地板不宜过于光滑,物品摆放有序,容易带来伤害的物品要小心摆放。
②教育儿童走路时不要东张西望,运动时注意防护。
③定期检查插座、家用电器,及时更换老化电器。
④对于家中的宠物要做好防疫工作,保持清洁,定期注射疫苗。
⑤对淘气儿童要加强护理,认真照顾。
⑥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也是一种科学明智的风险防范方法。
⑦住高层建筑的家庭,在窗边、凉台边不要放置桌椅和台板,防止孩子登高时发生意外坠落。
常见儿童伤害的现场急救
流血的伤口处理
A.在进行急救前后,救助者应用肥皂来洗净双手。在接触伤口前,救助者最好戴上干净的橡胶手套,防止接触伤者的血液或体液。
B.表面或轻微的伤口如擦伤等,可在清洁水下冲洗,清洗后用清洁物品擦干,再用敷料遮盖。动物咬伤、在脏环境下受伤的污染的伤口一定要在现场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然后送医治疗。出血速度快的伤口要先止血再包扎。眼睛受伤时不要揉眼睛,以免加重损伤。如果现场没有水源,可让血液流出不立即止血而起到自洁作用。
C.当接触到利器和尖锐物品如玻璃碎片时,应特别留心,避免手指受伤。处理异物(如刀、棍等)插入体内的伤口,不要拔出异物,固定好后送医院去处理。
D.用消毒的无菌纱布覆盖已清洁的伤口。如没有消毒纱布,使用替代物品应该是清洁、吸水、不粘的。
E.伤口破损大,污染重、出血多,及时到医院进行彻底清创处理并抗感染治疗。伤者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以预防破伤风感染。
烧(烫)伤
A.发生火灾要马上逃生,避免烧伤或烟气导致窒息。逃生时用湿毛巾保护口鼻,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在火中不要大声叫喊,防止热烟气灼伤气道。防止烧伤,当衣服着火,采取5步救援:先站住不动、然后卧倒、打滚,降温、呼救。冷水降温适合任何情况下的火灾。
B.四肢烧烫伤后立即用清洁的冷水冲洗、浸泡几分钟,直至离开水不感到疼痛和灼热为止。躯干或其他部位可用冷敷方法。烧伤的疼痛是很严重的,幼儿往往哭闹不止,即使这样,也要尽快冲洗降温。儿童抵抗力弱,在冷敷时注意保暖,如身体发生微微颤抖,应及时停止冷敷。
C.烧(烫)伤时穿着的衣服,要在冷水冲洗后脱除或使用剪刀剪开小心除去。
D.用清水冲洗后,不要把水疱挤破,注意保护水疱处的皮肤。当水疱过大时可用缝衣针(75%酒精消毒后)刺破水疱,慢慢放出疱液,但切忌剪除表皮。
E.烧伤创面上切忌使用紫药水、甚至酱油等涂抹。
F.强酸、强碱造成的化学烧伤一定要尽快在现场冲洗。尤其是眼睛的化学烧伤一定要及时彻底冲洗。
G.儿童烫伤比成人后果严重,初步处理后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狗咬伤
A.儿童身材矮小,在手拿食物喂狗时易受伤害。狗咬伤的伤口多不规则,深浅不一,还会流血,肿胀。被感染狂犬病的狗咬伤后可能传染狂犬病,死亡率很高。伤口污染严重时,还易发生细菌感染。因此应及时清洗伤口,防止发生感染,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B.处理伤口应争分夺秒进行。以最快的速度脱下或撕开伤处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可用喷淋式或用盆往伤口上倒水冲洗,反复进行,务必在3~5分钟内使伤口得到充分冲洗。伤口内可用碘酒消毒涂抹。尽可能早地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儿童摔(跌)伤
A.预防摔伤的重点区是阳台、窗户、防护栏、楼梯。教育儿童不要在以上区域向外探身张望,不要在有护栏的区域附近追逐打闹。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是我们保教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健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幼儿园卫生工作的质量,提高保育员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我们根据幼儿园总的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把卫生保健工作再创新的成绩
认真贯彻落实《商丘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与《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我园的卫生、保健业务的规范化,以科研促保教,不断提高我园保育队伍的建设。一切以幼儿为主体、整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资源,以培养现代公民为主体。
二、目前保育员队伍存在的不足之处:
1、卫生工作不能坚持,特别是物品归放、包干区、玻璃、死角等卫生做得不到位,经常会为一个大活动而加班加点地进行卫生工作的补差。
2、新上岗保育员对幼儿生活护理专业知识欠缺。
3、新上岗幼儿常见病保健知识欠缺,如对班内体弱儿的照顾和护理等。
4、新上岗保育员对工作流程不熟悉。
5、保育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意外事故急救能力差。
6、个别保育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淡薄。
7、参与辅助教学能力差。
8、电脑操作能力差。
三、培训目标:
1.认真学习《规程》、《细则》提高认识树立良好地保育员队伍形象。
2.组织对保育员、保健医进行有关卫生、保健、防病、营养等方面的学习、讲座培训。
3.要求保育员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培训,进一部优化保育员队伍的达标率。
四、培训目的:
树立正确的卫生保健观念,把卫生保健工作和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不但没有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衡量一个幼儿是否健康,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去理解,幼儿健康不仅包括幼儿的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发育,没有任何缺陷,而且还包括: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意识,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开朗乐观的性格。而对幼儿适应能力、自我意识、健康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开朗和乐观的性格等品质的培养都属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那种认为只要照顾孩子吃好吃饱、不生病、保证安全就是卫生保健工作好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将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立幼儿园卫生保健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制定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并重,共同促进素质教育的管理目标。
五、培训时间:
1、每周四中午日常工作培训。
2、每周五中午新人培训。
3、周二下午放学后半小时电脑培训。
六、学习内容
1.学习传染病防病工作知识的隔离与措施,确保幼儿与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
2、每月对保育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地优化服务质量。
3、各种常见病护理常识。
4、18种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5、32中生活中易发意外防范常识。
6、解读、讨论幼儿园各类管理计划、措施、方案。
7、辅助教学的方法。
8、电脑操作培训。
9、开展保育组长帮扶新人活动,快速提高其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10、每周对保育员进行一次理论培训,每月一次阶段性考核。
11、对保育员的规范操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抽查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与处理。
四、每月安排
三月份
1、幼儿园意外事故案例分析
2、组织保育员学习保育工作计划。
3、对保育员进行规范操作、工作流程的培训。
4、幼儿及保育员一日生活常规。 四月份
1、进行意外事故现场急救的培训。
2、对保育员进行室内外环境、物品消毒方法培训。
3、学习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五月份
1、组织学习《食物中毒预防指南》。
2、保育员练兵活动。
六月份
1、规范操作问答比赛。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重症肺炎;婴幼儿;治疗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目前我国临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病症,该类患儿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合并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病情表现非常凶险,是全球公认的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1]。本文对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儿年龄3~31个月,平均年龄(14.7±0.6)个月;肺炎发病时间1~8d,平均发病时间(3.1±0.8)d。治疗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儿年龄3~32个月,平均年龄(14.5±0.7)个月;肺炎发病时间1~9d,平均发病时间(3.2±0.7)d。上述3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诊断标准 ①患儿有明显的中毒症状;②患儿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缺氧表现,经过吸氧治疗后仍然没有缓解;③ 确定患有心力衰竭;④肺部有湿音和支气管呼吸音,X线检查结果显示有弥漫性阴影存在[2]。
1.3 纳入标准 ①患儿年龄在3岁以下;②病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肺炎发病时间在10d以内;④患儿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⑤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3]。
1.4 排除标准 ①患儿年龄在3岁以上;②病情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肺炎发病时间在10d以上;④患儿家长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
1.5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实施包括抗感染、镇静、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脏器功能保护在内的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鼻导管吸氧治疗,每分钟氧流量控制在0.5~1L,每分钟头罩吸氧流量控制在4~6L,治疗6h左右,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就改行NCPAP。治疗组患儿入院后首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初始压力控制在3~5cmH2O,吸入气体氧的实际浓度在0.4~0.6,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采用具有空氧混合气源、湿化加温和持续气流的新生儿CPAP装置,根据患儿的实际体重和日龄对鼻塞型号进行选择[4]。
1.6 观察指标 重症肺炎病情治疗效果、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1.7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重症肺炎症状完全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正常,没有对发育造成任何影响。有效:重症肺炎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功能有显著改善,发育没有受到影响。无效:重症肺炎症状没有减轻,呼吸功能存在明显异常[5]。
1.8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
2 结 果
2.1 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经常规吸氧治疗(7.45±1.56)d后,患儿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0.84±2.01)d;治疗组经过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02±0.69)d后,患儿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7.30±1.09)d。两项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2 重症肺炎治疗效果 详见表1。
3 讨 论
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方式对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实施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具有自主呼吸能力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均能够接受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气体,以使肺的功能残气量明显增加,进而防止呼气的过程中肺泡发生萎陷,以使肺氧合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肺内分流。此外,该项技术可以使胸壁更加稳定,对膈肌功能进行改善,使腹胀引起的不协调呼吸运动现象明显减少。应用该项技术实施治疗后,患儿胸内压水平明显增加,左心室跨膜压水平明显下降,增加心肌每搏输出量,同时可对缺氧状态进行改善,使肺血管痉挛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亦使右心室负荷减轻[6-8]。
参考文献
[1] 莫武桂,黄战,谭巧燕.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4(2):129.
[2] 尹丽霞,梁爱萍. N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549.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董声焕.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5(3):224.
[5] 杜立中.无创通气在新生儿心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2(12):889.
[6] 闫爱霞.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87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2(9):703.
王大爷今年75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都要吃一大把药。一天,吃完晚饭没多久,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准备吃药。可正当王大爷把一大把药吞下去时,隔壁张大妈走了进来,王大爷急忙跟张大妈打招呼:“张大……”,刚一张口,1粒药片“溜”进了喉咙,接着就是一阵剧烈呛咳,原来药片呛入了气管。只见王大爷脸面涨得通红,咳得泪水直流,旁边的张大妈拼命给他捶背,经过一阵剧烈的咳嗽后,一粒药片终于被咳了出来。王大爷这才缓过气来。
口服药片或药水是常用的给药途径,广泛用于老人、小孩。生活中常常发生在服用药片或药水时不小心呛入气管的事例,可引起剧烈呛咳和呼吸困难,有些人因此不得不去医院急诊,有些人甚至因此窒息死亡。老人、小孩在服用药片或药水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什么情况下险情最易发生?
人体中,消化道和呼吸道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咽喉部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通道,喉的上方附着一片形似槐树叶状的会厌软骨。正常吞咽时,会厌软骨关闭,以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并让食物进入食管;呼吸时,会厌软骨开放,使空气进入气管。老年人由于保护性反射功能减退,若在服用药片时注意力不集中、吞咽动作过快或边说话边服药,会厌软骨来不及关闭,药片容易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而小儿由于喉部保护性反射功能还未发育成熟,若小孩哭闹、惊恐,被家长采用捏鼻硬灌服药,这时小孩反复深吸气,会厌软骨来不及关闭,药物、药水容易呛入气管。
在药物进入气管前,由于声门的保护性作用,药物被阻于声门部,导致剧烈咳嗽。如果这时再接着一次深呼吸,药物就会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立即产生呛咳。更严重的是,呛咳会使药物不断撞击声门和气管,使声门和气管发生痉挛,造成呼吸道堵塞,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小儿由于气道狭小,药物呛入气管时更易发生气道痉挛、堵塞,导致窒息。
如何避免药片呛入气管?
为避免药片呛入气管,老年人在服药时要注意以下4点:
1 服药时。最好每片药物分别吞服,每服一片药都要用温开水送服,千万不要像王大爷那样,把一大把药片同时放入口中。
2 服药时要集中注意力_不要一心多用,特别不要边吞药片边讲话。
3 药片不要干吞,一定要用温开水送服。
4 有些药片过大,老年人吞咽有困难,可咨询医生后,把药片研碎冲服。
给婴幼儿服药时,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 婴幼儿还不会吞服片剂或丸剂时。可将药物研细后溶于水,制成汤药给小儿喂服。可以加点糖或蜂蜜,用奶瓶或小汤勺喂药。喂药时,抱起小儿,让小儿侧身,将调好的药物用勺从孩子的一侧嘴角慢慢喂进,还可以用勺轻压―下小儿的舌头,以便于吞咽。
2 稍懂事的儿童,最好要晓之以理,争取主动配合。千万不要采取捏鼻硬灌的方法,强行粗暴地把药片送入小儿口内。在给小儿喂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以免药物呛入气管。
紧急救助家人能做什么?
一旦在服药时发生剧烈咳嗽,要立即停止服药,缓慢呼吸,旁边的人要用力拍打其背部,直至药片被咳出,咳嗽缓解。婴幼儿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拍其背部。
如病人由于剧烈呛咳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发出“吼吼……”声,可能药片粘在声门,引发喉痉挛,此时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青白等缺氧症状,病人情况危急,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这时旁边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并在等待急救车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急救措施:
为了保障全园师生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各类事故发,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高幼儿园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紧急预案的启动 幼儿园在教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下列事件一旦发生,应当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并立即启动各项事件的应急预案程序,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相关责任人立即到位并按应急预案程序组织师生进行紧急撤离。
A.幼儿园正常教学时,发生爆炸、火灾、地震、等危害学生生命健康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外部事件。
B.防汛工作应急事件。
C.校园暴力伤害事件。
D.基础设施故障校舍安全等事件。
E.社会疫情等方面,国家所规定的重大师生在园内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及食物中毒事件疫情(鼠疫、霍乱、伤寒、非典等)。
G. 以上未提及的危害师生安全的其他紧急事件。
二、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樊志琴 园长
副组长:李慧荣
后勤组:朱欣欣、刘莉莉、王琴
保卫组:续婷婷、刘思浓、段勤勤
信息员:李慧娟
安全员:任敏、樊春藓
成员:魏村幼儿园全人员幼儿园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县教育局指导和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园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收集、分析有关信息,预测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重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研究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入现场进行指挥;在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出教育系统范围时,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通报情况,协调、协助有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学校正常教学中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防措施:火灾事故:
1、定时改造修缮幼儿园老化电路,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
2、不违章使用电器造成;
3、规范实验操作,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4、不违章点燃明火造成;
5、不乱扔烟蒂。
6、开展火灾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幼儿园消防责任制度。
地震事故:组织学生学习地震自救知识的演习活动。 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事故:
1、严格按局规定停止教学活动,按规定放学。
2、教育学生安全行走、行车。
3、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上下学。
4、开展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二)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信号是警报声)。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幼儿,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幼儿情绪,并引导幼儿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幼儿园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 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园领导,;园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关闭电源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园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幼儿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映指挥成立疏散引导小组、通信联络小组、应急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疏散引导小组:引导幼儿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孩子,不能使孩子走失、走散。 通信联络小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区教办和村领导汇报,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应急救护小组: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开展,营救尚未脱险师生。 后勤保障小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10)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1)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
四、为有效的做好防汛应急工作,本园特制定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如下:
一、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魏村幼儿园 组 长:
二、 加强防汛应急培训工作: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防洪抢险培训,每年汛前对全体员工进行防洪知识和自救知识的教育,增强员工的防汛意识和水患意识进行防汛知识的教育,重点讲解汛前的任务要求。抢险措施和抢险注意事项。
三、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要加强重视防汛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明确防汛责任。准备好急救药品,安排好全体师生,安置好贵重物品,疏掏排水设施,检修防汛器材。一有灾情、伤情出现马上到达现场进行抢险与救护,主汛期间保证通讯畅通。
四、 加强汛期巡查: 各班在汛期加强巡查,坚持雨前、雨中、雨后的三查制度保证排水通畅,万无一失,确保生产、生活、工作正常进行。
五、 急救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汛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组长,组员应立即报告组长各方面汛情。
2. 组长:立即报告上级各防汛部门,警急时刻马上打110、120报警。
3. 全体组长、副组长、组员立即开展自救工作,在园长的统一指挥下,各班保护好各班幼儿,把幼儿疏散至安全地方,等待家长接走。
4. 如有疫情发生,立即报告疾控中心,打110、120把患儿送往医院。
5. 保护好幼儿园,衔接好上级各个部门协助好一切事后善后工作。妥善安排好幼 儿园一切工作。
五、 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
(一)、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购入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食堂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投入足量经费保障食堂卫生器具、消毒工具及其他设备的添置和更新。
2、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食堂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持证上岗。
3、幼儿园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生熟食品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食物留样工作,留样食品必须按规定保留48小时;严格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
4、保障师生饮用水源,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存放环境整洁,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饮水机要定期消毒,供水商要求证照齐全。
5、积极开展对师生的食品卫生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六、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学校要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食,饮水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2、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所有工作,及时向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报告,及时报警110,120等部门请求援助。
3、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4、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立即将中毒师生送就近医院救治。同时向区教办及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2、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立即介入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3、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其内容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以利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则和预防方法。若怀疑为投毒事件,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
4、积极做好中毒师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幼儿家长,如实向幼儿家长阐述事故经过,并认真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谅解。
5、保护现场、保留样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认真做好理赔工作。
6.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水源应立即停止食用。查明情况后,对确定的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7、联系保险等部门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对有关责任人按规定作出处理。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要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进出制度,对来校的陌生人员要进行盘问,及时学校领导取得联系,不得随意放行。
2、学校外来未经允许而欲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不得放行,应及时将其驱逐出校,同时向其发出警告,并向学校报告或报110请求援助。
3、学校内发生不法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将其驱逐出校,向其发出警告,并向学校报告或报110请求援助。
4、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并将有信息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八 国家规定的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
一)、预防方法和措施
1、加强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要经常性利用给家长一封信、网站、橱窗、广播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
2、教育家长、师生学会预防疾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2、由于幼儿园是人员高度聚集,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要求各班教室、公共教室及教师办室经常性保持室内环境的通风换气,30度以下不能开风调,开风调时必须在每天10:00-11:00三浴活动时开窗通风。
(2)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发生时不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讲究个人卫生,幼儿园的洗手池上要提供师生消毒用的洗手液等常见消毒物品,提供流动水源供师生洗手。教育师生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师生茶具、餐具专人专用。
(4)教育师生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教育师生在发生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37.5度要居家隔离,每班3人以上发生时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关人员的陋离工作。 (6)幼儿园各室场及幼儿用品应按照本园各项消毒制度规定定 期消毒。
(四)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
1、以下情况发生时要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经医确诊的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短时间内出现群体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病因的症状,且人员急骤增多的;其它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2、突发传染病事件(如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炭疽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出血热、肺结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要按《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区教办及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疫情症状、发病时间、人数等情况。
3、每天加强幼儿活动室的通风、消毒(紫外线)、幼儿玩具清洗消毒,每周把幼儿用品进行太阳晒或消毒水浸泡。
4、传染性疾病发生应积极组织学生到医院就诊,并落实患者的隔离工作,对密切接触者的做好观察工作以,做好环境、饮食、饮水的消毒工作,防止事件扩大。
附则 .
1、幼儿园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与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处理措施,以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出此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相关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由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Z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各领导小组成员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规定,遵守工作纪律,并确保通讯联系的畅通、便捷。
4、本预案由幼儿园制定并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
噎着
易损害脏器功能
日前,家在福州罗源县的小朋友张肖辉,吃苹果时恰巧咳嗽,把喉咙边的苹果碎块呛到气管里。小辉随即倒在地上,开始抽搐,整个脸和身体都憋黑了。父母使劲拍打小辉后背,试图把气管里的苹果抠出来,但是怎么使劲都没用。
情急下送往医院,但由于气管被堵一个小时,出现呼吸系统衰竭、心肌损害、酸中毒、吸入性肺炎、缺氧性脑病等症状。福州总医院儿科专家予以急救,进行了气管插管、吸氧处理,让小辉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尔后进行了抗感染、强心、利尿、镇静、纠酸等治疗措施。然而,苹果碎片清除后,小辉由于此前出现机械性窒息,病症依然在持续恶化,相继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肺部也被感染了,并且始终处于浅昏迷状态,住院一周才抢救过来。
判断
依清醒程度急救
首先拨打120;在等待救援的同时,要依据患儿的清醒程度进行急救。
对于神志清楚的噎食患儿,要使其主动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产生的气流,将堵塞呼吸通道的食物清除出来,或形成可以保持呼吸的空隙;同时要让患儿坐着,上身前倾,救护者在患儿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击四下;或者救护者以双臂从患儿背后合抱其腰部,双手在前合十,对准患儿上腹部,以拇指侧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四次,以便把气道内或声门处的食物排出,或造成空隙而恢复呼吸。
对于神志不清的噎食患儿,让患儿侧卧,也可倒提患儿双脚,然后斜抱住身体,救护者一面用一指压下患儿的舌头,一面在患儿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击四下;或者让患儿仰卧,头后仰,救护者以一手掌根顶住患儿上腹,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四次。
对于进食黏稠食物的噎食患儿,如进食“汤圆”“年糕”等黏性比较大的食物所出现的噎食,除用上述介绍的办法之外,可让患儿取侧卧位,家长以食指或食指及中指,沿喉咙的内壁伸入喉咙深处,掏出或夹出食物。
用上述各种方法都未能解决问题的患儿,要积极进行“压胸人工呼吸”,即让患儿仰卧地上,家长跪姿握住患儿双手,在患儿胸部推压之后,立即举其双手至肩膀以上,反复施行。
提醒
幼儿少吃硬食物
婴幼儿后牙尚未长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整块食物;经常喜欢将一些玩具和小物品含在口中;喝水、牛奶,吃面条时,多数是躺着进食。当哭笑、惊恐、吸气和咳嗽时,会咽软骨来不及将气管上方盖住,这些食物就很容易落在喉咙气管里,引发呼吸障碍,造成身体缺氧,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关键词】 高热惊厥;抽搐;治疗护理原则
高热惊厥又称之热性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习惯生称为:“小儿抽风”,各年龄均可发生,尤以婴幼儿(6个月-3岁)较多见。病症也是儿童中枢性器质性病变及功能行异常而产生为重后果的症状。临床界定为体温值标准为: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可诊断为小儿高热惊厥。要快速诊断,早期治疗,延误治疗时机,会可造成小儿惊厥时间过久,脑细胞缺氧性损害而危及生命,要给予积极组织抢救,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儿科门诊及治疗室内出现的56例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惊厥患儿中,男患32例,女患儿24例,年龄6-7个月,其中年龄6个月-12个月30例,13个月——2岁15例,3岁-5岁11例。出现高热惊厥患儿体温在38.5-40℃,42例患儿出现四肢抽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朦胧,发作时间5s-10min;14例患儿出现突然发作的意识丧失、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发作时间4-13min,其中3例患儿伴小便失禁。第一次发生惊厥患者46例,有既往惊厥病史患者10例。56例患儿经控制惊厥等治疗后均痊愈出。
1.2 诊断标准 ①婴幼儿期体温骤然升高39-40℃以上并有惊厥发作,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②起病年龄6个月-3岁多见,5岁以上少见,有遗传史;③惊厥出现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时(38.5度)以上,突然出现短暂性的全身痉挛性发作,意识短暂丧失,多在10分钟内缓解。缓解后意识清楚。少数人可持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同一次患病发热中抽一次,很少抽2次以上。
2 急救护及救治原则
惊厥急救处理的目的,是预防惊厥时间长引起颅内高压,使脑细胞损伤,减少后遗症。救治原则:及早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疾病,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以防惊厥,减轻患儿病痛。
2.1 保持呼吸畅通惊厥 发作时立即松解衣领及腰带,清除口鼻部呼吸道分泌物,侧位和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机,气管插管用具等,痰多时给予吸痰,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防窒息,痰多时给予吸痰,注意吸痰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应立即调节氧流量给予患儿吸氧,降低惊厥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以防止脑损伤的发生。
2.2 控制惊厥 控制惊厥除针刺合谷、百会、内关、涌泉穴外,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地西泮原液剂量为0.3-0.5mg/(kg次)最大剂量不可超过10mg,无效时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以上药物可交替使用。对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高热惊厥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3 降低体温 退热首选药物适当配合物理降温,使用药物降温,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剂,但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尽量不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采取物理降温,脱去患儿外衣外裤,让患儿头和背部睡在4-8℃的水枕上,四肢用熱水袋保暖,以免引起寒战,体温将于38℃以下撤下水枕,或用温水或30-50%进行擦浴,擦浴中药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降温后30分钟测量体温。
2.4 迅速止痉 控制痉挛是救治患儿的关键,快速建立静脉,有效准确的使用镇静止惊剂,使患儿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要求护士提高穿刺技能,做到时穿刺准确率100%,并选择粗直易固定的静脉,以利于急救治疗。
2.5 脱水剂护理 患儿持续、发作惊厥频率高,常并发脑水肿,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给降低颅内压药物,常用有速尿、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等,注意输速,建议30min内滴完。使用中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有渗漏者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必要时加用利尿剂。
2.6 护理 患儿高热期间,忌食高热量食物,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适当酌加富有营养的食品,如鸡蛋、牛奶、藕粉等。根据季节变化,夏季时给予西瓜汁、番茄汁口举汁,冬季可饮鲜橘水、苹果泥。痰多时可予白萝卜汁,或荸荠汁。并鼓励多饮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补充营养。
2.7 加强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护 密切观察体生命体征,做好监测:如,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状态,特别是对于患儿抽搐的时间及相隔时间,并其特点及次数,做好病情记录,特别要注意观察惊厥后神志的恢复情况及呕吐情况,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准备。
3 结果
经过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及时控制抽搐及降温、吸氧等护理,56例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给予一系列护理措施后,呼吸道通畅,末出现脑损害及后遗症,治愈出院。
4 讨论
患儿高热惊厥属于急发病症,若出现反复高热可转化为小儿癫痫后遗症,积极救治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急救措施:①快速控制惊厥;②控制高温;③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针对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有效治疗,给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药物,从而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救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起着关键作用。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儿科常见症状,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40%-50%,发病急,常导致窒息而造成脑损害。因此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有预见性护理意识,无论是候诊患儿和家庭患儿,每遇高热患儿,要测量体温,尽早降温,镇静治疗。如出现
惊厥按压人中、合谷穴进行缓解惊厥,避免高热惊厥发作,在其急救程序中,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关键,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56.
总结国内外经验,预防第一、抢救及时、处理正确是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三大环节。
各国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方面的措施都有自己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对开展我国儿童期意外伤害的预防大有裨益。例如:全社会每年开展几次集中安全教育活动,从幼儿园到小学专设有关交通安全的游戏、课程等,使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全体公民之中。又如,交通法规中要求,即使在绿灯放行时,只要有儿童或老人过街,所有车辆均应耐心等待;在接近人行横道线时不许加速行驶。一些国家的交通管理规定,让人行横道线里的行人惊恐不安是社会道德决不允许的,有的甚至被视为流氓行为。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常年文化修养的细节、道德教育和宁静平和的心态,应当成为全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并形成世代积累的美德。
再如,增设鲜明清晰的交通标志和繁忙、事故多发地点的警示标志,可以提醒家长手牵小孩过街,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的视觉运动发育尚不完善,在过街时虽然可以看见许多南来北往的车辆,但只能注意迎面向他驶来的车辆,而不能避免周围其他车辆潜藏的危险因素。他们往往躲过了这辆,却被那辆撞上。尤其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在儿童交通事故中,大约有55%是发生在儿童与成人同行时,所以,9岁以下的孩子过街时,家长必须手牵手领着。
许多国家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也动足脑筋,以防范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如:家用插销、锁眼的孔径都比小孩手指的直径小,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手指插入后拔不出来而受伤;电源插座制成内外两层,即使小孩摸玩也不会触电。他们还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杜绝粗制滥造,一旦被发现质量有安全性问题,不仅被课以巨额罚款,还要吊销执照,余生不得再经商。如果造成伤害还会被,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