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画设计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校由于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不同,其教学内容与课程的设置也不一样,但在对待绘画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过于强调计算机等辅助教学的力量而忽视绘画基础课的教学,认为只要全面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则可替代绘画,有无绘画基础对艺术设计影响不大。面对这种误区,正确认识绘画基础课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意义,这是目前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正确处理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教学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绘画;教学;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观念的创新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增设了设计艺术专业。各大高校也增设一些艺术设计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在设计艺术专业大量扩展、规模空前扩大的格局中,如何保证教学的质量,如何培养具有较高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设计艺术人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如今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很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使人们的生活和感情、思想观念形态发生了不断的变化。目前很多的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艺术设计领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兴起使设计的方案更高效,设计过程可视化,设计结构更加精准。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动漫设计中,运用制图软件和3d建模软件及渲染软件,加速了工作的效率,使以前需要手工劳动完成的工作变为只需设计师挥一挥鼠标即可完成。计算机操作成为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美术的绘画基础课,如素描、速写、水粉写生等这些基础的绘画还需要训练吗?最近几年经常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技术已发展的这么快,掌握各种软件至关重要,那么手绘训练有没有必要呢?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艺术院校将基础绘画课时缩了又缩,在对待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着重设计轻绘画的误解与偏见,片面地强调设计能力的重要而忽视绘画基础课的教学,认为只要全面掌握计算机设计就可以替代绘画,有无绘画基础对艺术设计影响不大。所以对于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从学生到管理层都存着一些模糊认识。面对这种误区,正确认识绘画基础课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存在的意义,是目前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徐悲鸿曾经在在教学的改革中说过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草草了事仍无功效,积稿千百纸,方能达到心手相应之用。基础课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青青学子来说,在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自身的艺术水平也普遍偏低,缺少自我表现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多年来对艺术类考生大量扩招造成整体的生源质量水平下降等原因,新生的基本能力绝大多数几乎是零,大部分学校的设计专业在入学前也没有相应的测试,对考生的绘画基础和基本造型能力没有了解。而按照美术专业的课程要求来说,学生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绘画训练的过程,艺术设计中基础绘画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手绘能力的提高来自于基础绘画中素描和速写能力的训练,所以这一环节在后面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许多好的作品就是从最初模糊不定的构思然后通过手绘修改得来的,手绘稿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基础绘画课程中绘画技能的训练。如果轻视客观因素的存在,在基础课上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成长和人才的培养都不利。
基础绘画课程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审美取向和创造力的重要、有效的途径。而把基础绘画课看成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训练,这种思想是片面的,它不但包含了的掌握和艺术修养的增强而且对创新精神的启迪和审美品位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作用,是“艺术”与“技术”的全面训练过程。如果说“美”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话,说抽象,是因为没有一个固定衡量标准。是“美”是具体的,因为有一定规律可循,而这些规律就是我们基础绘画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应当把写生的训练与对形式美的研究结合起来,比如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处理上,使整个画面各个因素之间比例协调、画面均衡、主次虚实关系等都达到形式美的和谐。慢慢使学生具备对形式美的敏感性,培养如何判断形式美的能力。而艺术设计的美学法则,如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齐一与重复、对比与调和等美学法则,也正是基础绘画中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两者是一种和谐的统一。
在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结构素描练习中的理性分析,表现出来看到和看不到的关系等。再次,需要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除了表现传统光影与调子以外,还应当鼓励提倡学生独特的个性表现,不能用抽象与具象,像与不像来片面评判学生作品的好坏,应看重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表露与独特视角,并激励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创作情感,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独立性。最后,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静物的自由组合练习到想象默写及意象创作。有了这好的教学方法和步骤的练习,我想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合于不同的设计领域,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师。现在的年轻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这样的课程练习对于学设计的学生也许会更受欢迎些,毕竟“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是好的完成某件事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环节。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提高的方面是,不要把结果看的太重要,而是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教师审美风格的不同,如果不和学生进行沟通,又没有很好的评价标准,片面性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观察与沟通,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个人的感受、爱好不同,选择的参考的体系不同,表现形式也就各具特色。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乏味与枯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会计教育创新 会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83-01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当今的信息技术不仅仅贡献于此,还体现在对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的影响方面。信息、知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资源,信息素养便逐渐成为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现代的教育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与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师生创造力,而信息化为这种教育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 会计教学需要具备的条件
1.理论意义上的指导
信息化的会计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习者需求差异和学科特点,综合学习利用国外相关的比较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式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更加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式。
2.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
新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作用毋庸置疑,因为在整个信息化会计教育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同样也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1)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学科课程,提供数字化教学学习环境;(2)能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能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与实践;(3)能在会计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组织、指导、参与、协调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教学中
1.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会计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逐渐被弱化甚至被取代。因为这种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及挑战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
相反,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会结合先进技术,运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知识,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线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学习更快捷。
2.构建新型的会计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会计教学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模拟学习。顾名思义,模拟学习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教学软件,将现实中的企业会计业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职能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是怎样实现和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从而能够更加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等带来的变革,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优化工作流程,找到更适合的工作方法。
会计信息化模拟学习要具备几个条件:学校提供适合教学使用的会计教学软件,提供可用来进行模拟核算的企业会计资料,学生要熟练掌握使用会计软件,并了解企业会计业务流程。
第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可供模拟使用的会计信息,使学生有机会在网络资源或者学校资源中进行自由探索,对其所获取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利用,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阅历。
第三,协作的教学模式。所谓协作,就是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同组的多个学生对同一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一起相互协作的机会,目前协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协作、BBS讨论、伙伴和角色等多种形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模拟一个企业团队,根据各自的角色,分工协作。这样,学生在与其他成员或者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拓展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这种协作学习实际上是在构建主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学生间的互动协作和讨论是推动认知发展的重要部分,小组的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知识构建过程,使生生间、师生间在交流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更连贯的知识体系。
3.营造开放式的会计教学环境
教师应搜寻和整理相关的会计案例素材,在多媒体教室中建立一个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自己去模拟案例中的会计角色,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完成模拟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检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及学习效果,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270-02
所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指大学生学习或接受社会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高校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最核心阵地,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从而坚信我国有特色的政治文化,进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人才。同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进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变革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而且要十分重视优化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的,在高校,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大学生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基础知识,明白我国当前政治体制以及各种政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明白当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其次,最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最关键的时期养成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教育就是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式的理解我们国家的政治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掌握正确的政治技能,使其在具体的活动中逐渐实现政治的社会化[1]。实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所在。当今的大学生更多地局限于校园,很少去主动融入社会,这样使得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透彻,所以,高校为了很好地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一定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实践教育,使得实践教育成为高校教学的必要的一部分,同时要把实践教育与相关专业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一定要与现时代相结合,使得大学生更多地与社会交流,在毕业后更好的面对就业压力等[2]47。最后,还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种调研实践活动,并且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总之,通过实践,使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相结合
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监狱、劳动教养所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另一类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大众传媒和群体亚文化等对人的影响和教育。社会教化是在无形之中发挥作用的,所以它对个体的成长、成熟和行为选择等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体内化是基础,社会教化是前提,两者相辅相成。换句话说,个体的社会化是经过社会教化这个大环境和个体内化这个小锤炼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但从我国目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来看,则存在着重视社会教化而轻个人内化的倾向,忽视了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当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任何学习过程都是以个体能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为前提,只有在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的时候,才能充分激发个人学习的兴趣与长久性,才能使社会教化的内容自觉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行为结构当中。同时,社会教化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注入新的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因此,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要把自身内化与社会教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三、明示教育与暗示启发相结合
明示、暗示与强制都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法,不过我们经常使用的是明示与暗示,所谓明示的政治社会化也就是直接的政治社会化,主要就是相关的政治部门将其政治信息、政治价值观以及相关时事政策通过宣传教育或者理论灌输使教育对象接受我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从而达到政治社会化。所谓暗示也就是指间接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指通过非政治化的途径来渗透式的实现政治社会化,主要包括风俗文化、文学艺术等途径手段,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人们政治观、价值观的转变[2]47。在我国古代很重视暗示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将“忠”、“孝”、“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今天,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政治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可见其有效性。同时西方国家也比较重视暗示的方式,例如,美国人很注重独立、自主意识,同时他们还很提倡自由、民主、法制,这些思想的形成一方面与专门的政治教育有关,不过更多地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实现[3]151-152。然而目前我国在政治社会化方式上存在着重明示轻暗示的倾向,使得政治社会化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要把明示的政治社会化与暗示的政治社会化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情境创设;信息化教学;融合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1.任务由浅入深的原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培养学生该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应该始终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力求教学内容层层推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进行调整,保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任务的有效性。教学任务由初级到高级,由高级到综合,不断实现对学生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力争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有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
2.在做事中学习的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注意凸显学科特点,讲究实用性。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切切实实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任务型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在做事中学习”的设计原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做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并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示自我,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与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相比,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品尝到完成任务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使其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在教学中目标让学生定、问题让学生提、活动让学生做。目标让学生定是指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多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问题让学生提是指在教学中摒弃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发挥出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动让学生做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有效的教学合作、探究、实践、体验。
二、教案设计与编制思路
通过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品德与社会》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解读与分析,确定出教学内容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深刻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材核心元素,以教材为蓝本积极寻找情境创设需要的方法、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寻求教学情境需要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为创建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充分凸显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学习;三是在编排课后作业练习时,着力编制拓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训练,并引导、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查询相关的资料,为下一次课做好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学生身边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资料时,一定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等,进而随时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构建网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视频等教育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即使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
三、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方式实践应用
1.角色扮演类情境创设
角色扮演类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虚拟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扮演某个角色,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完成情境转变。例如,在学习《诚信是金》这一课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境:一个年轻人在人生路途上艰难跋涉,前行遇到一个渡口,因为渡船载重有限,年轻人需要将自己背负的五个包袱“健康”“美貌”“ 诚信”“机敏”和“才学”抛弃一个才能够平稳渡过渡口。学生通过扮演这个年轻人角色,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行判断,选择抛弃五个行囊中的一个。如果抛弃了看似不重要的“诚信”,那么渡船会立即沉没,年轻人立即死亡。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体验,让学生明白如果离开诚信,那么即使拥有健康的身体、出众的才学,最终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角色扮演类虚拟情境可以为学生们营造多种选择的环境,不同的选择带来不相同的结果。如果角色扮演者在虚拟情境中做出了违背道德原则的错误选择,那么就会受到相应场景的惩罚。如果诚信低于某个临界点,那么本次游戏就会结束。学生们为了获取继续游戏的权利,就会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明辨是非,做有道德的事。因此,角色扮演类虚拟情境能够让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活动游戏中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2.实验类虚拟情境创设
实验类虚拟情境是针对真实环境下无法进行的内容进行实验,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实验类虚拟情境中,体验者将会面临生命危险,如果采取不当的措施,将会被困在危险情境中不能逃脱。例如,以《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一课为例进行实验类虚拟情境创设:主人公东东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突然闻到刺鼻的烟味,打开房门后发现楼道起火,浓烟滚滚。在虚拟情境下,学生就是主人公东东,通过鼠标和键盘控制东东的行为和具体路线。在规定时间内,东东每一项选择的做出都和不同的分数对应,如果选择正确则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选择错误则扣除相应的分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很容易学习、掌握到正确的逃生操作,养成良好的安全保护和危险逃生意识,并在危险发生之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身。
3.游览类虚拟情境创设
游览类虚拟情境创设是指通过计算机虚拟计算构建一个虚拟的游览场景,并且提供多种游览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场景、游览路线,进而在不同的选择中学习不同游览场景知识。
四、总结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可以使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丰满、有血有肉,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走进学习,主动发展自我。在教学中引入场景创设方法既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予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8.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32-02
引言: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完成了“精细有机合成”和“化工原理”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课时1周,是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四位一体”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教学模块。该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构思设计一个精细化学品工艺设计为主的课题。需要经过资料查阅、合成路线设计、反应系统工艺设计、反应器工艺设计、答辩验收等过程,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设计,对学生的知识获取、规划设计、工程技能、知识综合应用进行系统全面培养。截至目前,该课程已经开设7届,已经成为理论课和工程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纽带。
一、课程的规划
东北石油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综合类院校,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所有专业开设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应用化学专业的一个专业培养方向是精细化工,所以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以《化工原理》和《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的理论知识为基本点,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突出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
在课程开设之初,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课程设计题目单调,应用型不强,而且学生对工艺和设备的结构与原理认识肤浅,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笔者及所在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对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前期课程的内容设置进行了合理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良好效果。
该课程设计隶属于精细化工方向的教学集合体系,时间及内容安排顺序是同时开设《化工原理》和《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前者着重于介绍单元操作、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优化和设定,而后者着重于介绍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的合成条件优化设计。然后开设《精细化工工艺设计》,它是将化工设计知识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深刻理解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理论知识,明确所学课程知识的实际用途,并综合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完成资料查阅、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反应釜设计、流程图绘制、反应釜绘制等内容,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理论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预安排设计内容,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课程设计准备工作,学习效果更好。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
《精细化工工艺设计》的任务设置紧紧结合教学实际。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大多采用间歇操作,多步骤生产,而我校紧靠大庆油田,学生对油田化学剂,尤其是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破乳剂等精细化学品的接触了解较为深入。此外,前期课程设置了认识实习,学生对油田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流程具有初步认知。所以,在任务设置上,侧重于油田化学剂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用于指导教师全方位讲解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和设计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备齐参考资料和工具用书,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5人。课程设计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并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为督促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按照每组2人进行任务分配。课程结束后,由学生提交手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按照章节依次详细写出计算过程,并提交反应釜的设计图纸、反应车间的布局图纸等关键附图说明。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答辩,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及平时的指导情况,指导教师可以判断设计任务的完成效果,便于公平公正地进行成绩评定。
三、应用化学专业开设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属于理科,课程体系设置不同于化学工艺专业,学生平时的学习均已理解分析为主,数学计算和工程制图等能力欠缺,工程和工艺基础均薄弱[1]。所以,通过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现对实现应用化学专业的多维度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7届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科专业因地制宜地开设化工类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具体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中学会计档案创新管理的作用
随着学校的发展,农村中学管理体系逐渐包含了会计档案的管理,它成了该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领域都加入到其中,信息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原始的人力管理已经难以达到学校档案管理的需求,加上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中学档案的信息化转换成了必要的路径。档案的信息化处理也可以更好地支撑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化的建设是农村中学发展的唯一选择。同时我国也是教育大国,国家在教育方面抓的很紧,投入很大,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对于学校自身的管理建设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学校各管理层人员都可以轻松查阅修改学生的会计档案,不用再像传统的管理方式,人为用笔和纸来记录,减少了档案数据错误的发生,保证会计档案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
二、农村中学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认识片面,不理解其真正内涵。当前,许多管理会计档案的人认为信息化只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上相应的程序,单方面认为安装程序过后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可以轻松进行。这种认为是片面的,他们没有抓住会计档案信息化的核心,甚至他们连建设会计档案信息化包含了哪些东西都不了解。
(二)纸质会计档案容易出现装错、遗失、损坏的情况。现在还有很多农村中学在使用纸质会计档案来进行管理,有些会计档案装订过程很长,存放成了大问题,在所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放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装错、遗失、损坏的情况出现。
(三)领导重视不够,计算机能力不够。有很多农村中学领导对会计档案管理看的不是很重要,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的优点,思想过于固化,并没有安排专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员,也没有对管理员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以至于出现相关工作人员计算机能力不够问题;领导的不重视加上会计档案管理员的不专业,对于档案的管理就没有那么严谨,导致会计档案在经过信息化处理过后没有进行存档,放在档案室的档案在其他人员要使用时存放登记记录没有认真填写,对于纸质的会计档案保护措施不全面。
三、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正确认识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要实现会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一定的资源是必须的,不光只有财力的投入,还需要相关方面人员参与其中,再加上一些物力上的支持,并且要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来建设。程序员负责信息化建设软件的研发工作,会计人员也要辅助程序员开发软件,因为这样研发出来的程序才能更好地符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程序研发完成安装到电脑上后,关于会计档案的录入跟程序员没有关系,他们只负责软件技术上的问题,软件的实际操作还是需要会计档案的管理者来完成。
(二)合理管理会计档案。信息化的会计档案很少出现装错、遗失、损坏的情况,提高了办公的规范化,管理起来更加方便。但对于纸质会计档案的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档案室清洁卫生,查看是否有昆虫等动物出现,并记录好档案的归还和提取的记录,做到井然有序。
(三)学校领导应注重人员再培训,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会计档案管理员的职业修养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他们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精通电脑专业知识,所以要引进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员,逐步改变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会计本来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学校可以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再培养,根据各管理职能需要培养不同的管理人员,让他们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建立考评奖励机制,及时表彰信息管理能力强、工作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另外领导对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加强重视,提高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竞争力,为了使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应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有关会计档案知识和服务目的要求情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社会化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能和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服务对象局限本校师生员工,阻碍了社会读者使用文献信息资源。实际上馆藏信息资源也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社会发展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任务也在发生变化,在服务校内师生的同时还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
1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然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无论从社会发展趋势、公民的信息需求还是从自身的发展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都有其必要性。
1.1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先进的技术、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迫切需要信息机构为其提供各种技术和市场行情信息,信息资源丰富,服务手段先进的高校图书馆,成为他们的首选单位。同时,一些政府机构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及中小学老师等知识群体,由于自己单位文献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渴望能从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中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1.2政策要求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把社会性纳入高校图书馆定位的范畴,提出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规程的第二十一条明文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1.3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仅局限于校内,这种状况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高校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在满足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走出“深闺”,面向社会,通过良好的服务,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源中心,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信息中介场所。面对社会开展信息社会化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
2.1丰富的馆藏资源
与公共图书馆及其它信息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拥有更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与本校学科建设,尤其是与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相关的大量的文献,同时还自建和购进大量的书目数据库及电子文献数据库,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人群对相关专业知识、信息的需求。
2.2先进的技术设备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高校对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并拥有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信息的检索、传递提供了现代设备保障。同时高校图书馆还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文献检索能力,在信息资源的采集、筛选、处理及传递等方面游韧有余。特别是很多馆员还积极参与高校部分学科的课题研究。承担相关专业的资料整理和科研活动、能结合社会需要开发出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
2.3丰富的信息查寻经验
近年来,地方各高校已经进行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管理,并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书目以及文献资源数据库,引进众多电子期刊数据库以及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改变了服务的方式,强化了各项服务功能,将众多服务与互联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融合,使众多读者可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为地方各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服务奠定了基础。
2.4学习氛围与环境优势
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满目花草绿树,伴随着阵阵的读书声,浓郁学习氛围,更能激发起人的求知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调整心态,让思想得到升华。
3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需解决的问题
3.1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全民利益
英国、日本、美国、德国等高校图书馆在几十年前已走向社会,既履行大学图书馆的职能,又履行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展社会化服务,与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不无关系。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保障了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
虽然,国家教育部2002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理论依据。但是,高校图书馆是特殊的教育机构,需要加强立法与行政支持。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图书馆法》,在为社会读者服务的一系列问题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不仅保障了图书馆及校内读者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校外读者的合法权益。
3.2树立社会化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有着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虽然其主要任务是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但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向社会开放这一服务理念必须树立。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是涉及全校利益的事情,需要得到从校长到馆员所有与图书馆发展有关的人的认同与参与,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得到馆员的支持和配合。
3.3提升能力取得服务实效
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化服务,第一要提升馆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馆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化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取决于馆员的态度与能力,取决于馆员是否积极为社会服务的态度,取决于馆员资源选择与资源整合的能力。第二方面要提高现代化学习设备更新速度。高校图书馆实际场馆面积有限,接待社会读者人馆学习有一定限制,网络资源服务则可无障碍的快捷、便利开展。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开发资源共享平台,提升馆员信息服务素质,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化服务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3.4扩大宣传引起社会响应
高校图书馆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很长时间只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读者大多不了解高校图书馆也向社会开放,而且具体每个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提供哪些服务内容,确实存在不为社会知晓的情况,造成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与社会的需求脱节。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市场营销方法,对能够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做好宣传,让社会了解图书馆,让社会读者知道有图书馆可以向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也要了解周围社会群体的信息需求,及时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引起社会用户的关注,进而得到他们的认可,逐渐拉近图书馆与社会用户之间的距离,使周边群体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忠实用户。图书馆在广泛宣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为图书馆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3.5为用户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已由定性分析为主的经验型传统决策转向定量型分析为主的科学型现代决策。高校馆可收集、整理有关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决策信息、管理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政策措施、实践经验、热点问题、同行企业的发展态势、经营管理、科技发展、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占有率等信息,通过编制信息快讯、资料汇编、专题文摘,开展剪报、专利信息服务等形式,为用户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3.6开展协作服眨提高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要想服务社会,还需要与其他信息机构开展协作服务,融入社会大信息系统。联合协作信息服务是指各信息服务机构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与设备,通过协作机制、标准等合理地调配各信息服务单位的资源,共同解决面临的信息服务需求问题。联合协作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可以方便高校图书馆吸收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经验,让高校图书馆方便地切入社会信息服务市场。
4结语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社会化服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以网络为媒介,突破传统的服务方式。赢得更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杨丽娟.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29-30.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会化;人际关系
[DOI]10.13939/ki.zgsc.2015.40.20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化社会的主要群体,生活已与网络紧密相连,加之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特点,使其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该阶段社会化能否顺利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互动与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交往是彼此信息传递、情感流通的手段,透过交往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人际交往包含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的。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交流的顺畅,使情感上得到满足,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人际交往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重视,而他们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一项针对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超过一般的大学生认为广交朋友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帮助。85.1%的学生择友的条件是志同道合,相互鼓励。59%的学生喜欢与有志气有作为的人交往。在网络社会中,它所采用的方式只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一些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已,并不能够真正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才会更健康、更快乐。反之,他们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无助等。
2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网络对其人际关系的双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已进入了一个网络化时代。当代大学生是走在社会时尚前沿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强的接纳新事物的能力,也具有发达的学习能力,网络的出现对他们来说必定顺其自然成为自己的社会化的新型场所。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占66.7%,另就网民身份来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33.2%,远高于其他群体,其中大学生网民约占6.4%。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多种网络应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通过QQ、微信、微博、BBS论坛等途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得到了新型的突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人员也必将发展出更多应用去取悦网络的“宠儿”――大学生,因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只会愈加突出。
2.1 积极影响
2.1.1 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人际关系
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都在校园里进行,周边的人和环境都有局限性,然而网络并不局限于固定地区和固定领域,透过网络,可以结交许多地理距离远的人。认识的人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全球新闻,了解社会热点,也有利于大学生打破现实局限的条件增长见识,还能够与网络中其他人进行紧密的交流和互动,认识更多不同角色,从而提高自身人际认知能力。由于网络非“面对面”式的交往,使得人们觉得在网络中能更轻松地建立关系,不必顾虑相貌、社会地位、年龄差异等现实人际交往的因素,从而建立一种平等、相互信任、无歧视的新型人际关系。
2.1.2 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交往需求,有助于大学生合理表达情绪情感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渴望发展人际关系并被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在当今各种竞争突显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心理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一方面有着极强的自尊感,好面子,遇到问题不愿给身边认识的人倾诉,另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抗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一蹶不振。正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个体心理健康也受到威胁。而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下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说出自己内心的压力、苦闷,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并宣泄不良情绪、舒缓心理压力等,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顺利地与现实中他人进行人际交往。
2.2 消极影响
2.2.1 网络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障碍
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导致与社会上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减少,导致现实交往的冷漠化。网络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现实中的人际互动,省时省力的非面对面交流受到个性较为懒散的大学生们的青睐,越来越少地与周围的朋友进行必要的人际互动,久而久之,若是离开网络就会有一种孤独感。除此之外,大多生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也会导致精神萎靡,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毕业。
2.2.2 网络交往引发大学生信任危机在网络这个二次元的虚拟世界中,交往双方并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交往方式和内容等不会给自身的形象、声誉带来威胁和不良影响,从而使网上交往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淡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大学生几乎每天上网的占41.5%,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占 25.6%。长期沉溺于网上交往的大学生,会对现实人际信任形成不切实际的幻想,因而在现实社会中易于陷入人际信任危机,这种网上人际信任危机影响了现实人际交往,导致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自身真诚感的缺乏和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造成信任危机。
3 若干建议
3.1 社会层面
(1)政府积极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尽快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法规,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对在网上发表违规文章及散布垃圾信息的大学生及时给予警告,严重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自律抗诱能力,使大学生通过网络共享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2)正确发挥媒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适度使用网络。政府和社会在组织媒体宣传报道时一定要注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导向,多一些品位高、科学性强、人文底蕴深厚的节目内容,少一些无聊、庸俗、肤浅的内容。同时加强网络等媒体信息的引导和监控,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3.2 学校层面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蚀,从而减少大学生不良情绪。丰富校园生活,加强校园网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和运用网络文化知识,鼓励他们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网络资源的开拓者和网络家园的创造者,使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3 个人层面
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对互联网络的认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和正确的人际交往观。网上交流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道德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大学生应正确处理网上交往与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关系调整认知结构,正确地评价自己,清楚、全面地认识网上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利弊,把握现实人际交往原则、规范等要求。在网上要学会尊重他人,自觉维护他人的利益,不要侵害别人的权利。倡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自身网络道德,健全自身人格、陶冶自身情操、强化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网络消极信息,为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守法遵纪的优秀网民而努力。
4 结 论
大学生社会化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关注与大力支持,努力为大学生社会化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视尤为重要,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网络的高速发展对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起着正反双面的影响,作为掌握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学生,他们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与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完成社会角色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过程。因此,要发挥网络对人际关系积极方面的影响,尽量避免危害,使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加自信,从而更好地完成社会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源建设 “三多、二新、一亲”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建设要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习惯和行为特点;学习环境设计要从单一的功能性需求转向多样性、舒适性、文化性需求。”黄荣怀先生用简短的语言说清了在当下改造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并精辟地指出改造后的学习环境应具备的功能和环境模式。
目前,“智慧学习环境”在宏观层面上已有很多探讨,并已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敦促下进行了有效的实质性工作。本文只从职业教育领域,以“传感器及应用子课题”为例,来论述基于“智慧学习环境”创设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实践情况。
一、建设基点:遵循教学原则,接轨智慧学习环境创设
2012年3月,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课题第一次大会在北京召开,笔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并担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传感器及应用”课题的具体负责人。在资源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知识爆炸、信息浪潮冲击的今天,教学活动已由传统的线性转变为多维性,创设职业教育的“智慧学习环境”势在必行,广阔深厚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资源则是“智慧学习环境”创设的基础工程。目前的资源建设必须为未来的“智慧学习环境”预埋构建和备足材料。
要达到接轨智慧学习环境创设的目标,资源建设必须要有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料做素材,并以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无论是传统课堂学习环境,还是今后的“智慧学习环境”,都必然遵循教育学的教学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即学习环境的设置使学习直观、可接受和循序渐进,所以,在资源建设中我们以此为原则展开工作。因为受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普及不足的限制,我们现在对创设智慧学习环境还只能做出大体的构想。资源设计首先需要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来编辑资源体系。其次,资源库应具有不断充实、不断刷新资源材料的功能,能及时补充紧跟时代步伐的新资源,还要能提供充足的学科边缘知识,使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达到人才转型、职业转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笔者负责的“传感器及应用”子课题资源建设组由4所学校共建。资源建设中,直接担负课程设计及资源编写、制作、整合的人员共有12人,目前已收集了行业标准、仿真实训软件,完成了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案、动画、PPT、知识点、测试试题、实训项目方案、考试考核试卷、教学案例、技能竞赛方案、教学视频等,建造了一个涵盖课程全部要求的、可持续使用的资源库。这一资源库能满足中级技工的全部需要,对于高级技工则既充实了基础知识与技能,又为其继续学习增加了扩展知识,并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课件、PPT、教学视频、动画、实训项目方案、仿真实训基地、考核试题,给在职企业技工提供继续学习的资源。建设实践中,我们也摸索了一些有效的建设策略,并体会到基于“智慧学习环境”创设的职教数字化资源建设实践必须“在游泳中学游泳”。
二、建设策略:“三多”“二新”“一亲”,打造新型职教数字资源
基于“直观、可接受和循序渐进”三条教育原则和创设“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远景,我们在资源建设中确立的具体出发点是“多、新、亲”三个字,收集制作和整合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围绕“三多”“二新”“一亲”的建设策略来展开,其中蕴含着各门课程丰富的内容和需要依据课程特色去完成的众多具体工作。
(一)“三多”:知识点多、技能点多和可视画面多
知识点多,必须把最基本的概念知识一一列出来,如果这些基本概念在不同场合(如书本或工厂企业)有不同命名及解释也要列出。另外,各种课本及不同实例使用到的器材及运作原理等都要照顾到。
技能多,基本技能一个不漏,尽可能顾及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应该具备的能力。
可视画面多,这是直观教学必需的材料,是学生获得知识最初的起始点。用PPT概括描述,用动画表达抽象,用视屏显示实体,可以使教学实训内容一目了然,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化解难点。
资源材料繁多,会带来“乱”的可能,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多次检查核对,避免重复和漏失。还要精心排序,归类明确,便于检索,按知识点和技能点两条线排序,把视觉材料附在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中。
(二)“二新”:资源建设要具有新意和新高度
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投入的人、财、物都是很可观的,因此资源素材必须能持续使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于目前尚在普遍使用但预期不久将会被淘汰的技术技能,宁可不选;而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普遍使用、但是未来发展会有应用趋向的新技术新技能,就要不惜篇幅,给予一席之地,这就是新意。
所谓新高度,是指在资源建设中要增加扩展内容,扩展的内容要为中级技工向高级技工提升打下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这也就是高起点对知识与技能层面的要求。高起点的另一个层面是资源制作技术要能满足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者可以随处学习,自知后续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的学习时间,还能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修订学习计划。要达到这些目的,须技术支持单位与资源内容制作者密切合作、及时沟通,教师写出切合技术制作的脚本,技术制作者做出能充分反映知识和技能的软件。
“一亲”是指一个亲切的服务平台,使用人能用低廉的价格方便快捷地享用一切服务,在职技工、技师能借助这个平台实现继续学习的需求。
三、建设反思:激发智慧潜能,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关于“三多”“二新”“一亲”建设策略下职教数字化资源的具体建设,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作为一项全新的工程,职教数字化资源建设目前尚有许多不完善、不充足和不确定之处,如: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尚未能够实现联网,职教发展的城乡差异和地域间职教发展的不均衡等。此时,不妨把目标定得高些,把起步放得低些,攀登的步子可以小些,有些新知识、新技能教师也没有接触过,就需要教师“用嘴问,用脑学,用手做”,甚至迈开双腿,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学习和实践,为资源建设创造条件。
职教数字化资源的具体建设除了要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建设理念外,还需要具备实践的勇气和技巧。将教学素材转化为职教数字化资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技术对接的过程,资源建设中制作教师提供的素材技术支持公司觉得不能用,或者技术公司制作的材料,在提供素材的教师看来觉得没有完全表达出原意或误会了原意,是建设中常有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沟通、不断尝试,以求达到最优效果。资源建设中如果舍得先期资本投入,特别是投向技术支持公司,就能使技术支持公司在充足的财力支持下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后期建设将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两者间是一种互相“给力”的辩证关系。
要游得快和游得美,游泳就得讲求效能,职教数字化资源建设也一样,高效的资源建设需要激发课题组的集体智慧。当下国家级的资源建设课题组,无论是总课题组还是子课题组,大都是松散型组织,组织成员关系交往较少。因此课题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由组长单位的具体课程负责人成立一个“研究室”――信息平台,为成员们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场所。在“研究室”里能够知道个人的工作进度,可以比较出工作的质和量,可以讨论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可以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总课题组长可以适时检查调节工作进度与内容,及时向课题组传达总课题组对子课题组的新要求、新精神,使子课题组与总课题组保持高度一致。更为重要的是,在研究室里共同工作的过程,使松散的组织成员相互了解并达成建设共识,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建设团队。在实际建设工作中,“研究室”负责人的勤奋和抢先意识,对资源建设的推进和课题组的顺利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
游泳必须有相对宽阔的水面和充足的水源作为物质支撑。资源建设里的“水”,一是课程教学资源,二是人力物力保障。国家职教数字化资源建设,聚集了全国众多的职教示范校,各示范校积累了制作精品课程的丰富经验,精品课程的精品教材中也含有大量的优质职教资源。示范学校作为我国优秀职业院校的代表在职业教育中不断进取、敢为人先,也获得了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物力支持。
游泳要游得好,还要多元交流和持续练习。在资源建设中,制作教师的个人工作成果希望得到认可和赞扬,而学习者也会有与制作教师咨询切磋的要求。我们不妨像医疗机构专家挂牌诊疗一样,可以在资源成品上加以个人署名,进而构建一个相对畅通的信息通道。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资源库也要不断充实和时常刷新。职教数字化资源在大规模资源建设过后,还需要以总课题组领衔,建立一个精干的常态组织,负责管理维护已建的资源系统,进入资源的常态建设。
“智慧学习环境”依托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资源管理,并建立四通八达、随处捕捉的网络工程。学习者通过借助功能齐全的接收器,就能随处进行自我测试和学习交流,还能利用仿真资源进行实验实习。资源建设中融入的仿真实验实习器材和仿真实训基地,使学习者无论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点击,在网络中到达要去的工厂、农庄或者开放的研究所、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实习和生产。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