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产品开发和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开发和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品开发和设计

第1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产品;高技能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社会,可以在校内或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开发教学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建设成具有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开展教学产品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承担生产任务或技术服务,使接受培训教育的学员,能够缩短就业上岗的试用期。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1.“校企合作开发教学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概念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是高职院校为了高职学生毕业后适应实际的工作,在走出校园后,不需要企业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基地的建设既需要具备“生产性”,又要求具备“实训性”的特点,联合学校周边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作为学校的教学产品,将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到教学产品中,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实际的体验实际生产过程,将职业教育更好的与企业接轨。

2.“校企合作开发教学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和企业合作,将实训基地建设到工厂,将企业实际的生产场地作为实训基地,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

方式二: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把学校的实训车间改造成生产车间,将工厂的管理制度引进实训基地,我校引进了“6s”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学校的环境。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更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我校建立了和大连海尔企业的联系,在学校成立了14级海尔班,将学生派到海尔企业实习一年,学生毕业后,企业会留下优秀的毕业生,继续为企业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学校会有目的培养学生,学生在学校也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加强了校企合作。学校还通过和周边企业建立联系,将企业的产品拿到学校实训基地生产,不但将企业的新设备引进到了学校,而且也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

3.“校企合作开发教学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高职院校要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条件需求出发,在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上积极寻求突破,要建设具有特色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教学产品开发能力的特色实训基地。因此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3.1节省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

人力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取得、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正因如此,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阶段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意义重大。“校企合作开发教学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节约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的成本,学生可以在未进入企业之前,在学校完成相关培训,不需要进入企业后再接受培训。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体验实际的生产环境,完成专业知识及相关企业文化培训,以及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学校将企业产品拿到实训基地生产,将企业产品作为教学产品,让相关企业的学生参与该企业产品的生产,并对相关学生进行相关企业文化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进入企业,不需要耗费企业的资源,节约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

3.2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结构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学校的发展前景。通过分析研究论证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关建设项目,控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建设规模。

3.3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发展落后,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方面。很多院校缺乏资金购买昂贵的设备,学校教学设备简陋,很多都是企业淘汰的设备,跟不上发展。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还需要二次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基于教学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解决了这一问题,企业和学校将资金投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力量,学校围绕各专业的职业能力发展要素,研究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的配套建设,为学生就业创造实习条件。不但学校的实训设备得以更新,而且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使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更适合高职学生教育,摆脱了过去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学校的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环境和相关技术服务,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难题。

4.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2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械,新产品开发,用户合作

目前,我国煤矿机械市场存在着生产相对过剩与消费不足并存的局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煤机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库存积压严重,加上国外知名煤机公司的进入,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小企业或非名牌产品被淘汰出局;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为数不多的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是企业生存的要求;同时由于市场是多变的,市场用户需求也是不断向更高层次进化的。因此新产品开发是煤机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市场需求把新产品开发作为其本身的一项经营任务,而不是将新产品开发作为一个间断的过程。

一、煤机企业新产品开发失败因素分析

新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大,但由于煤矿机械属于大型复杂设备,新产品开发需要较长的时间,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是高回报与高风险的组合。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可能由于成功而给企业带来光明的前途,也可能由于失败而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导致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因素进行分析。

新产品开发一般要经过R&D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市场预测,同时形成新产品开发设想)、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将新产品开发设想转化为技术上的可能性)、试制阶段(主要任务是将新产品在技术上的可能性转变成新产品的样品)、生产阶段(主要任务是将新产品投入生产形成规模)、销售阶段(主要任务是将新产品引入市场,获取收益)。在我国煤机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由于销售环节出问题而导致新产品开发失败居开发各阶段的首位,其次是试制阶段,然后是生产与设计阶段。结合这三阶段来看,在销售阶段造成失败的原因主要有:R&D阶段市场预测失误,使新产品的功能与市场用户需要相脱节;销售阶段营销管理失误,使新产品市场推广困难;设计阶段技术选择不当,使市场用户在使用新产品上存在着困难。这三方面的原因只有营销管理失误才真正属于销售阶段的工作问题,而其他两方面问题都是新产品开发前续阶段工作缺陷在销售阶段的反映。市场预测是R&D阶段的主要任务,其失误本质上应属于对用户的需要把握不准,使用户的需要转换为新产品的功能不完全或失效;而技术选择不当从根本上来说,便是对用户对产品的配套要求把握失败,而这些实际上意味着企业新产品开发的R&D阶段以及设计阶段的工作脱离了用户。在试制阶段,技术与资金是该阶段新产品开发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生产与设计阶段,造成新产品开发失败的仍然主要是技术与资金问题。这两个因素导致新产品开发失败,实际上说明的只是一点,即企业在对自身实力(包括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的了解上失误,导致所开发新产品的耗费超过了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但是在这三个阶段,造成企业新产品开发失败损失最重的表现在销售阶段,因此,保证企业新产品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新产品开发的市场预测、营销管理、技术与资金这四个因素给予关注,而最应强调的就是对新产品开发的市场预测给予特别的关注。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以目前市场去预测未来市场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企业新产品开发R&D阶段,在市场预测方面要选定合适的预测区段,减少对市场预测的误判。这是保证新产品开发成功,降低风险的市场预测基本做法。企业在市场需求预测方面,还要处理好预测期长短与可能收益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新产品开发基本前提及新产品商业化的可能性存在。

二、煤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用户合作模式

煤机企业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所开发的新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用户的需要。新产品开发成果只有被市场用户接受后才完成了新产品开发的使命,因此在新产品开发模式中,将用户摆在第一位是基本要求。同时,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与损失,也应成为新产品开发模式的出发点。实践证明,采用用户合作开发新产品的模式具有体现市场用户需求,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与损失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从用户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不同着手。用户不会只作为新产品的被动接受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评价新产品的优劣,产生改进的愿望和要求,有的则自己动手加以改进,特别是煤机设备。因此,作为新产品开发思想来源的用户,其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作为刺激新产品开发的力量,使开发出的新产品能实现商业和经济的成功,这是用户从新产品开发的需求方面起作用;另一方面是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用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用户帮助企业确认需求和明确新产品的功能概念,或参与新产品的改进,即从新产品开发的供给方面起作用。

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可以充分发挥用户在新产品开发供给方面的作用。在R&D阶段就吸收用户参与到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来,这样做一方面使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直观将用户的需要转变为新产品的功能要求,使新产品开发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使新产品商业化与产业化的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生产与销售阶段失败的可能性。这就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用户合作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企业的R&D部门与产品设计部门在工作上要加强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而这实际上是给R&D阶段以及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增加了一系列反馈机制,使用户自始自终控制着新产品开发的进程,指导着后续工作新产品开发思想的正确方向,这是用户合作开发模式与以往新产品开发模式的显著不同点。

这个模式将用户凸显到一个重要的控制位置,通过一系列反馈信息流控制,可以使新产品的开发设想、开发功能以及开发设计越来越贴近用户。明确了用户的需要,并且能将这种需要物化为所要开发新产品中的功能,进而再根据这些功能有针对性的展开设计,企业新产品开发就容易取得成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煤机新产品开发采取与用户合作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企业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开发最适宜用户的产品,降低产品产业化风险,并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新产品用户合作开发模式是当前煤机市场环境下一种先进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1.结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通过对产品某一范围内的功能的差异或者同一功能的性能以及规格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划分和设计出功能模块,再选择和组合不同模块从而构成差异化的产品,用以满足产品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基本的模块化结构应有标准化接口,同时是集成化、通用化、系列化、经济化、灵便化、层次化,具有相关性、互换性和相容性。我国基于CAD技术和软件的构件技术,把组合设计和变形设计结合在一起,按照分级模块化相关原理,加工中心机床被分为从大到小的产品、部件、组件和元件四个级别,同时运用CAD技术和专家知识把它们构建成不同功能品种、不同性能规格的模块,最后把这些模块组合到不同加工中心形成总体方案。

2.依据产品特征、专家知识的设计依据产品特征、专家知识的设计技术方法是指运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被研究产品的特征及相关产品开发设计领域专家的经验和知识,然后构建对应知

识库以及推理的机制,再用已经存储的知识和构建的相关推理机制进行产品开发的方案的设计。机械产品开发的方案设计依据该设计领域产品的特征及专家知识进行相关推理以及做出决策。主要采用编码法、建立知识库、设计目录法等方法。

3.智能化设计

智能化的设计是指在设计方法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智能化设计软件、三维绘图软件以及超媒体、多媒体等工具更好的实现产品开发设计活动,包括表述产品构思、描述产品结构。结合数学系统、系统工程等理论、产品开发设计技术以及系统开发等相关方法学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多媒体系统软件MUSE,它在产品设计的初期被广泛使用。智能化设计概念模型是在明确了数综合、机构型的前提下,根据机构结构相关参数的变化不断调整原理图,最后由下级装配零件盒模型接收上级概念模型参数的设计方法。

4.系统化设计

系统化的设计方法是指把设计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许多相互独立的设计要素构成,不同设计要素之间存在层次性和有机的联系,当我们结合所有相关设计要素后,就能完成系统设计的任务。由于不同设计者思考问题的侧重点和研究角度的差异,我们把研究方法应用于具体的方案设计的时候也会有差异。一般的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包括:构思设计法、设计元素法、矩阵设计法和图形建模法。

机械产品开发的现代设计技术的相关看法

1.并行设计有创新最快的优势

并行设计技术是一种系统化的现代设计技术,它能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以及管理技术,把产品设计以及相关设计、制造、支持等过程实现并行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其特点是“集成”和“并行”。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行设计有创新最快的优势,同时,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制造方式,能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更好的满足企业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的要求,提高新开发产品的竞争力。

2.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的方向

机械产品开发设计正朝着智能化设计、计算机化和实现异地协同开发设计制造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的计算机化水平和相关产品设计软件还没有完全成熟,我们要想达到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发展方向的目标,需要去综合利用上面的四种现代设计技术方法。综合利用这些现代设计技术方法会涉及很多领域,比如相关机械产品设计知识、系统工程知识、人工智能知识、网络技术知识,也会涉及计算机软件硬件工程的领域,这些领域都是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的现代设计技术需要不懈努力研究的方向。

3.新产品开发的思路

为了获取高收益,人们往往将高投资投入风险大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的开发成功面临着一系列随机或不确定的因素;新产品成本中约70%~85%的经费用于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不同阶段企业成本效益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企业也会面临很多互相冲突的需求;新产品的特点之一是市场扩展,通常物美价廉、用途明确的产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要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具有创新性和效益性的机械产品,我们需要采用现代设计技术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结语

第4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关健词:铁路货车 工艺与设计 并行开发 配合联动

1工艺与设计并行开发的重要性

1. 1铁路货车产品开发的特点

铁路货车产品开发既要适应中国铁路发展和运营的需要,也要适应出口产品高标准的要求;除通用货车外,市场车辆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技术标准越来越高,开发周期越来越短,这些是铁路货车新产品开发的特点。

1. 2设计和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产品质量取决于结构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设计水平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等级和水平,制造只是实现设计质量;但制造过程把握不好,最佳的设计也没有用。

工艺工作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桥梁,首先,工艺技术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技术保证和前提条件,是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和产品竞争能力的技术支撑;其次,工艺工作包括从参加产品的设计调研开始,经过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和工艺设计,直到试制、工艺验证、总结与整顿等一系列工作,工艺调研与审查等工作质量影响产品的设计质量;第三,工艺所设计的将原材料等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的方法、过程和制造技术,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1.3目前新产品开发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招标的新产品生产大部分采用其他主导厂的图样和主要生产工艺在分厂等传统,目前沈车公司新产品开发过程是基于部门制串行方式,各部门按职能和分工,按照预定的开发计划独立开展工作,依序工作,工作完成后递交给下一部门,其表现为从时间上和功能上把各部门的专职人员彼此孤立,信息不通,难以交流,缺乏协调统一,设计和工艺之间明显脱节。

1.4工艺与设计并行开发重要性

1.4.1并行开发的具体做法

并行开发是指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一体化和并行实施的模式。在产品开发初期,组织多种职能协同工作的项目组,把分阶段顺序进行的过程变为并行进行的过程,同步地设计产品开发周期的有关过程,力求使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整个开发周期的所有因素,使产品开发不再是产品设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所有对产品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的部门共同参与的集体工作。

1.4.2并行开发具有的特点

(1)强调团队工作精神和工作方式;

(2)强调设计过程的并行性,尤其注意早期概念设计阶段的并行协调;

(3)强调设计过程的快速反馈,对设计结果及时进行审查,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杜绝错误的延续;

2工艺与设计并行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沈车公司为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源头质量,以这两个攻关项目为契机,应用并行工程技术,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采用过程管理方法保证,进行了工艺与设计并行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成立了项目团队,打破了部门界限,实行封闭管理,通过组织模式的创新,克服既有惰性。项目的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由一位领导全面主管负责、协调;项目团队集中了设计、工艺、质检等方面骨干力量和优势资源,在产品开发周期,各成员统一目标,责权利对等、双向作用,发挥资源整合信息沟通顺畅,专业互补的优势,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其次,将设计和工艺由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变为并行方式,由过去的工作图完成后的工艺性审查变为参与设计的三个阶段,即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全过程参与设计且并行进行工艺设计,这样不但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了周期,更重要的是由于工艺的超前介入,增强了对产品可靠性的了解,提升了工艺设计时的保证能力,对设计起到了多专业的技术支撑作用。

实践证明,设计和工艺的有效结合是实现技术跨越和提升的根本保证。并行工程是设计、工艺实现并行设计的指导思想,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解决了长期以来设计和工艺脱节的问题。

3沈车公司实施并行开发的探讨

实施并行设计,必须有相应的使用技能技术支持,才能完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并行设计。开发配套的使能技术平台包括:

①一个完整的公共数据库,它必须集成并行设计所需要的诸方面的知识、信息和数据,并且以统一的形式加以表达。

②一个支持各方面人员并行工作、甚至异地工作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可以实时、在线地在各个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信息,发现并调解冲突。

③一套切合实际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和软件,它可以由一个设计方案预测、推断产品的制造及使用过程,发现所隐藏的阻碍并行工程实施的问题。

3. 2总体目标

(1)充分应用并行工程、质量设计、面向制造的设计等技术原理与方法,精简设计过

程,提高产品设计、制造的可靠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2)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和PLM等技术手段,改进产品开发过程,制定适应铁路货车产品开发特点的基于并行工程的并行开发工作模式,实现虚拟小组并行化产品开发。

(3建立工具的集成化、并行化铁路货车产品开发系统,提高铁路货车产品开发水平。

(4)提高CAD/CAE/集成与应用水平。

3. 3技术路线

以产品开发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分解与改进分析,减少过程中不能增值的活动,改进现有活动的效率,对产品开发工艺与设计工作进行重组、有机地结合,确定工艺与设计人员并行工作的结合点、分工职责、具体工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使并行工程得到最好的应用,从而制定并行开发工作模式和双向负责的管理办法。

3.4并行设计过程建模

铁路货车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包括:决策、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样机试制与试验、定型等六个阶段。基于“并行工程”原理制定并行开发工作模式。

3. 5并行开发过程管理办法

依据并行开发工作模式,充分体现并行工程、质量设计、面向制造的设计等原理与方法,

我们制定双向负责的管理办法,管理、协调并行开发全过程,主要内容有:

(1)并行设计团队成员组成:

并行开发团队的成员包括设计、工艺部门和生产车间的各专业专家,必要时包括操作者。他们不仅要具有高品质,有准时完成设计目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技术知识,还要具备相互合作的协作精神。

(2)关键控制因素:

①并行开发团队和职能部门的责权和协作方法得到明确授权去实现目标,并行开发团队有权力也有责任管理所有与开发该特定产品相关的任务,这些特定任务分配到并行开发团队的每个成员身上,每个成员都利用相应资源完成这些任务。

②在设计和试制阶段,一些设计依据、技术设计说明书、设计者新构思和意图、工艺变更和实验等所有相关的数据都必须达到有效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③并行开发团队应随时对设计出的产品和零件从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及早发现设计中工艺问题,预见制造的难点,同时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设计提出意见,及早启动装备和人员等生产条件的准备。

3. 6今后工作

(1)组织设计、工艺、生产单位人员,对并行开发工作模式和双向负责的管理办法进行培训,保证其顺利实施。

第5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摘要:汽车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采取标准化的开发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汽车产品的开发工作,也能够提高汽车产品开发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标准化的具体作用,并研究了如何更好的发挥标准化的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措施,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汽车产品开发,标准化,作用

前言:为了提高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标准化的应用效果,我们首先要明确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标准化的理念和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应用标准化体系,保证汽车产品开发更加符合要求和目标。

1、汽车产品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销售量呈现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消费者在对汽车数量要求越来越大的同时,对汽车个性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这使得汽车企业不断加大生产和研发力度。这就为汽车企业联合供应商、相关科研机构等汽车相关行业进行汽车产品协同开发提供了巨大空间,协同开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然而在标准化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企业,很多环节,单纯依靠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标准化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2、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标准化起到的作用

2.1策划阶段标准化作用

(1)主要对市场调研报告,技术状态分析报告以及产品配置的内容进行标准化方面的审查,例如排放、产品的总质量与产品系列划分是否符合标准法规要求。

(2)对策划阶段涉及的国家标准法规进行确认和补充,使策划阶段所有的技术资料内容能够满足开发需要的信息。

2.2设计阶段标准化作用

2.2.1标准化在设计阶段的审查的文件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设计计算书,分析报告,技术协议,整车清单,试制图纸、整车特殊特性清单、整车技术法规,使用产品标准等相关资料。

2.2.2标准化在设计阶段审查的具体内容

(1)设计方案中各主要参数和结构,总成设计、整体设计、整车性能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例如:汽车外廓尺寸要求符合GB 1589的要求,排放要求符合GB 17691的规定等。

(2)设计阶段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范性、完整性,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及时的通报纠正。

(3)产品零部件或系统设计的继承性和通用性。我们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产品数据库中已有的零部件和系统模块,因为已有零部件或系统模块是经过验证的,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同时达到继承性和通用性。

(4)设计过程是否有效实施标准法规及企业标准

2.2.3零部件编号及产品结构搭建规范性检查;

2.2.4组织或参与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是组织对产品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和修改,最终完成产品标准。

2.2.5参与设计阶段所有的评审。并参与编制评审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产品图样、数模及技术文件的规范性、完整性等;

(2)零部件编号及数据系统中整车产品明细的层级划分是否符合要求;

(3)标准件、通用件的选用情况;

(4)技术标准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5)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符合性(即整车技术规范或产品标准的符合情况);

(6)编制标准化最终的结论性意见与建议等。

2.2.6提供标准化服务

标准化不仅要协助对设计过程引用标准和法规的识别、分析,并提供设计所需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等;而且根据产品开发过程中需求组织开展相关的标准培训工作等。

2.3新产品试装过程标准化作用

在试装阶段标准化主要是对试装工艺路线和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该阶段工艺及工装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工装的继承性是否实现;同时根据试装情况对试装过程符合标准法规规定及试装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及时通报并要求改正。

2.4新产品试验过程中标准化作用

试验阶段标准化主要对试验任务书的项目、试验大纲内容符合性,试验计划完整性以及验报告中性能指标、型式、参数符合整车技术规范或产品标准的情况做出合理评价;对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及时通报并要求改正。

3、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作为标准化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掌握标准化知识,及时收集汽车方面最新的标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信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同时自身要加强专业化学习,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标准的监督执行力度。新产品标准化审查中,标准化人员有权拒绝在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技术文件和图样上签字。凡未经标准化人员签字的技术文件和图样不能生效。

作为产品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应主动配合、密切协作,认真学习、贯彻标准化的方针和原则,及时解决设计和工艺中的标准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搞好产品开发中的标准化工作。

作为企业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并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标准化工作介入到新产品开发的各阶段,这样会简化设计、工艺,缩短设计、试制周期,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搞好汽车新产品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对汽车新产品提出的标准化综合要求和标准化审查报告,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对由于不认真贯彻执行而造成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标准化人员可建议主管生产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人员分别予以批评、处分、经济制裁,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产品开发的环节必然会遇到各类问题,标准化设计之所以可以为产品开发工作带来好的效益,就是因为开发的理念更加科学,可以应用更好的设计思路,提高设计开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惠.标准和技术法规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J].上海汽车,2016,07:31-34.

[2]王凤彬,李东红,张婷婷,杨阳.产品开发组织超模块化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丰田汽车为案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6,02:131-141.

[3]张慧君.浅析汽车行业新产品开发阶段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标准导报,2016,05:25-28.

第6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关键词:产品开发;决策评审;技术评审

2016年,烟草行业累计生产卷烟同比下降8.07%,销售卷烟同比下滑5.62%;行业1~3类卷烟销量前15个品牌中有13个品牌同比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1]。与此同时,行业各中烟公司开发卷烟新产品的数量呈明显上涨趋势。卷烟销量的下滑与新产品数量的增长,反映出卷烟需求拐点逼近、行业增长速度回落等客观现实[2]。卷烟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如何从卷烟产品开发中推进“精实管理”,促进“全面上水平”,“解决销量拐点到来后向管理要效益”[3]是当前行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之一。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之一[4]。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指出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的选择[5]。为了提高卷烟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率,降低失败风险,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保证新产品品质,本文分析和研究了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中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的设置和应用,以期提高卷烟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水平。

一、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开发项目过程中,不管是决策评审还是技术评审都是对项目已完成工作或计划工作的一次总结、判断、评议和审核。因此,评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决策评审弱化

当前,在卷烟生产企业产品开发管理中,多数企业均推行项目管理制,也不乏部分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直线垂直式职能管理的开发套路。传统的项目开发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一般由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开展,且主要以技术评审为核心,这就导致新产品开发项目缺乏企业战略布局、产品布局、市场信息、消费者反馈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撑,直接造成仅仅突出技术评审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2.双评审主导人不清晰

既要保障决策和技术双评审有效组织,又要确保双评审效果落地的前提是明确双评审的主导人,即评审的责任主体。明晰双评审的责任主体是基础和前提。目前,部分企业在决策评审中,存在企业高管“拍脑壳”决策或管理层人员“鼓掌通过”等情形,缺少对基础数据的分析和对市场的研判、忽视对企业战略部署,缺乏对评审的严谨态度。

3.双评审流程不规范

在产品开发项目过程中,决策评审或技术评审的具体环节点设置非常重要,即在恰当的流程节点开展正确的评审是关键。双评审流程的规范化设置和应用能够有效发挥评审的作用。双评审一环套一环是确保项目稳步推进的前提。双评审流程的不规范往往导致开发过程失去节奏、急功近利、出现遗留漏洞和风险等问题。

二、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的设置和应用

1.明确双评审责任主体

明确双评审的责任主体是评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产品开发项目立项之际,即成立决策评审委员会和技术评审委员会,决策评审委员会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主,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市场信息以及内部资源、产品信息,自项目立项之日起对项目作出废止、修改或通过等重大决策。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各有侧重、各司其职,避免相互干扰、混淆职责。技术评审和技术评审要发挥相互铺垫,层层递进,稳推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作用。

2.明晰双评审流程

规范的产品开发评审流程和项目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严格按照评审流程路线可以确保项目工作按照既定方向前行,确保项目管理质量,避免少走弯路、杜绝走错路。

(1)产品开发概念阶段在概念阶段,决策评审由决策评审委员会组织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可列席参加。第一次决策评审的主要内容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战略性开发原则:产品设计开发应与公司战略、品牌规划相结合,统筹规划、充分论证,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及管理流程;二是市场导向原则:产品设计开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目标消费群体为需求,以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原则,并以此作为产品设计开发评价和过程管理的最高标准;三是效益成本原则:推行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优化原则进行产品开发的设计,加强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2)产品开发计划阶段本阶段组织第二次技术评审,本次评审关注重点是产品设计各单元的需求分解,包括商标设计、烟支设计、叶组配方、香精香料配方、辅助材料、生产设备等需求确认,确保后续开发设计有效开展,并符合概念设计要求;评估存在的风险,制订规避策略和应急方案。例如:配方设计小组负责完成“三纸一棒”的设计,主要评审内容包括:卷烟纸、接装纸和滤棒、成形纸的规格类型,及其对应的透气度、吸阻、长度、圆周、丝束、添加剂等理化指标方面技术要求以及减害降焦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包装材料设计评审内容包括:商标纸、纸箱、内衬纸、框架纸、封签、拉带、封箱胶带和透明纸的选型、材质、规格和外观设计;确认烟叶叶组配方中主配料烟叶的产地、等级和价格,辅助材料的技术标准、价格,烟支的工艺技术标准,制造设备的备件技术要求等。PDT在完成产品的计划报告后,向决策评审委员会提交产品计划报告决策评审申请,即第二次决策评审申请。决策评审委员会提出决策评审意见,判断计划报告是否可行,并是否允许进入开发阶段。

(3)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本阶段在生产新产品小试和中试样品后,组织开展第三次技术评审,组织邀请企业内外评吸专家和普通消费者对小试和中试样品开展内在质量评审,确认样品是否满足内在质量的设计要求。通过第三次技术评审后,根据技术评审意见完善后,即可开展第四次技术评审,重点评审内在质量、商标设计、烟支设计,组织生产制造部门重点评审批量生产关注点、设备备品配件的采购,主流烟气和理化指标的符合性确认、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原辅材料的配备、产品成本的符合性、是否具备批量生产条件、是否具备上报国家局报批条件等。经过第四次技术评审并完成安排的相应工作后,组织相应职能部门开展第五次技术评审,开展回头看式总结和分析,对各项技术标准进行记录、备案,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对预案和准备新品上市前的准入工作等。IPD此时向决策评审委员会提交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决策评审申请,即第三次决策评审申请,申请评审是否具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的条件。

(4)产品和生命周期管理阶段此阶段,企业根据新产品上市后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产品进入生命衰退期且不可逆转,IPD即要向企业高层呈报终止产品生命周期的第四次决策评审申请。

三、双评审结合设置的优点

(1)当前的卷烟产品开发项目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技术上的开发和应用,而是企业战略的部署和推进,新产品开发必须依靠以市场为导向。因此,技术评审要在决策评审的指导和监督下,方能顺利推进项目开发工作。

(2)技术评审以业务开发为核心,决策评审以战略部署、市场管理为核心,两者主体责任清晰,缺一不可,各司其职,相互依托。

(3)技术评审和决策评审在项目管理流程过程中节点的合理设置,能及时发现问题、降低风险,对项目工作开展少走弯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成本都起到关键作用。

(4)双评审依靠的是跨部门、跨层级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不再单纯依赖某一个或几个职能部门。

四、结论

在当前卷烟销售市场趋紧、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态势下,2016年行业少数企业新开发产品能够在上市后逆势而上,抢占机遇,得益于开发管理模式的创新,得益于评审工作的有效落地。综上,卷烟生产企业在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上,务必要加强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理性、慎重、平稳推进双评审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产品开发风险,稳步提升新产品上市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岳俊峰.关于烟草企业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98.

[2]黄雪琴.适应经济新常态展现烟草新作为[J].中国烟草,2015,(17):48-50.

[3]季哲.回首十二五成绩斐然展望十三五催人奋进[J].中国烟草,2016,(1):34-38.

[4]王肇英.新产品开发的挑战与对策管理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31-33.

第7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的探索性分析,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协同能力通过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作用机制的合理性。

1.1案例选择根据Eisenhardt的观点:案例不是随机选择的,一般选择4到10个案例是案例分析的理想个数[15]。本研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标准如下:首先,为避免行业之间的差异以及减少外部变异,将所选案例限定在服务业;其次,为保证案例研究的代表性以及行业分散度,所选取的案例企业所在行业包括保险、银行、证券,邮电设计院以及研究院;第三,所选择的案例企业,兼顾了企业的代表性以及信息的丰满度。第四,选取的案例企业成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其中的管理者与研究者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保证相关数据能够获得。第五,所选取的企业在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等各主要指标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以便更好地达到多重检验的效果。

1.2数据收集与质量控制数据的收集从2013年4月中旬-2013年9月中旬,采用一手和二手资料两种收集方法。一手资料主要通过对每个案例企业的研发部以及客户管理岗位的相关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得。二手资料的收集主要通过查阅相关企业的网站以及索取和查阅相关行业资料、相关企业的书籍、发表的文章、内部文档(年度报告、分析家报告等)和其他有关公司的材料而获得。

1.3数据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首先,通过案例内分析,将所有数据按照理论预设进行归类,这些类别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以及企业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等主要变量进行分析和结构化编码,识别各个案例的变量特征,并对主要变量的子类数据进行编码;再次,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案例间对比分析和印证(三角验证的方法)以及分析性归纳方法[16],探索案例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因果关系,进而提出研究命题,得出相应结论。

1.4案例企业简介本研究所选取的5个案例企业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案例分析

2.1变量设定(1)协同能力水平。根据理论预设部分所述,协同能力是协同各种资源要素从而促进创新实践的一种能力,包括吸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关系能力三个维度。本研究通过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关系能力的访谈测度企业的协同能力水平。(2)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根据前人研究[17][18]以及前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就对客户需要的知识、客户拥有的知识、关于客户的知识、与客户共同创造的知识的管理,发生在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以及应用环节。客户知识管理过程的三个环节在案例企业中的表现如表3所示。(3)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服务产品开发属于创新活动的范畴,是对创新观点的新需求以及对原始模型的新挑战。对于服务业而言,服务产品开发绩效表现为新服务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新服务产品数、新服务产品成功率、服务产品开发速度等方面[19]。案例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如表4所示。

2.2案例数据编码本节通过案例内分析方法对本研究涉及的变量以及子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访谈人员及专家对企业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三个变量及其子类进行的评判打分,以便更清晰地反映案例分析的最终结果,也有利于归纳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5)。所有变量评价用“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五个等级表示案例企业各项指标水平。

3研究命题的提出

本节通过对案例企业间各组变量的对比分析,验证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探索性研究命题。

3.1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1)吸收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理论预设中,本文认为企业协同能力中的吸收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获取、共享及应用正向相关。案例分析的数据结果较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表5)。例如,A保险公司能够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从周围环境快速地吸收,识别以及利用新信息和知识,其知识吸收途径不仅包括公司客户还包括个人客户,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可以随时地根据周围环境及人员适时地推荐其产品和服务,吸收能力强,而且由此可以较好地获得、共享到客户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应用。D邮电设计院主要通过招投标以及客户对服务的反馈吸收,识别,转移和利用信息,吸收能力较强,知识的获取、共享以及应用主要是建立在已建立业务的基础上,一旦业务建立,合作双方就会获取以及共享到彼此所需知识,并且快速地进行应用,根据客户需求改动方案,满足客户需要。据此可推测,当企业具有较好地吸收能力时,往往能够从环境中快速地吸收,识别,转移和利用新知识并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与客户共享,并应用于实际的业务过程中,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能够对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管理,并应用于新产品及新服务开发中。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客户知识的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2: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客户知识的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3: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客户知识的应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协调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理论预设中,本文认为企业协调能力与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及应用正相关。表5案例数据结果较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比如,B证券公司与银行以及其他证券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客户之间有相关联系,构建了相应的知识交流和沟通平台,能够较容易而且快速地通过客户的理财及投资需求和公司客户的业务需求获得以及共享到客户对产品的信息及知识需求;而且,能够较快地把客户的需求应用到具体的业务中,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定制化的理财产品和流程。E研究院的协调能力主要表现在:主要与政府机构、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知识交流较好,能够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但是知识获取途径较为单一;其与客户知识的共享主要是在业务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是共享的,通过专利注册、技术文档资料归档等共享彼此信息和知识;另外,其对于客户知识的应用较为快速,能够快速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动研发以及设计方案,满足客户需要,然而,由于其资金、技术、运营等方面的问题,知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据此可以推测,当企业能够建立从其他公司和组织获得知识来源的接口,其客户知识获取方式以及途径就较好,同时在已建立业务情况下,彼此能够很好地共享相关知识,并把对于彼此的需求告知对方,从而快速地应用于设计方案或流程中,进一步完善方案和流程,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及产品。因此,提出以下命题:命题4:企业的协调能力对客户知识的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5:企业的协调能力对客户知识的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6:企业的协调能力对客户知识的应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关系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理论预设中,本文认为企业协同能力中的关系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客户知识获取、共享及应用正向相关。.然而,案例分析的结果却有所不同(表5)。比如,对于A保险和B证券以及C银行来说,企业的关系能力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及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然而,对于D邮电设计院以及E研究院来说,情况有所不同。D邮电设计院在培养,发展和管理合作伙伴上表现一般,通常都是做完一个项目,通过客户良好的反映以及推荐和公司声誉赢得客户,因此,其关系能力一般;但其对客户知识的应用较为快速。E研究院管理人员认为公司与客户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以及政府机构的支持获取相关客户知识及信息,知识获取途径一般;客户知识的共享主要表现在业务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在研发过程中,与客户共享彼此知识,而且通过专利注册、技术文档资料归档来完成;但其客户知识的应用较为快速,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改动研发以及设计方案。据此可推测,当企业培养、发展和管理合作伙伴的能力较强时,可以获得较多以及共享的客户知识,但是对于客户知识应用因为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提出:命题7:企业关系能力对客户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题8:企业关系能力对客户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2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1)客户知识获取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在理论预设中,客户知识获取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正向相关。案例分析的数据结果较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表5)。如,能够获得大量知识的A保险以及B证券具有很好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而对于客户知识获取并不多的E研究院和C银行,其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并不是很理想。A保险通过宣传、拜访客户及,举办相关讲座获得客户的属性及购买意愿,性格,偏好等大量的客户信息和知识,从而逐渐推出从意外险到重疾险、保障险、少儿教育年金、养老险、分红险、万能险等服务产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而客户知识来源于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的E研究院,由于无法直接得到更多的客户信息及知识,虽具有高端的人才储备,但是由于众多限制使其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则始终表现一般。由此可推测,企业能够获取越多的新知识及信息,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宽广,拥有的理念就越新颖,发现的新机会就越多,越有利于新产品及服务的开发,其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就越好。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命题9:企业客户知识的获取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客户知识共享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在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客户知识的共享对企业开发服务产品尤为重要。从表5可以看出,客户知识的共享对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有一定影响。比如,除了A保险以及D邮电设计院客户知识的共享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B证券、C银行以及E研究院,其客户知识共享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尤其是对于D研究院来说,虽然在业务建立后,其与客户之间具有良好的知识共享,但是由于技术能力、运营能力、资金能力等较低,导致服务产品水平较低。据此推测,企业与客户之间所共享的知识越多,越能够获得客户的需求,从而改良产品及方案,但是在方案改良的过程中,其服务产品的绩效还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运营能力、资金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新产品数、新产品成功率、服务产品速度等方面。因此,提出:命题10:客户知识共享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一定影响。(3)客户知识应用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在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需要把获得以及共享的客户对于服务产品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促进服务开发绩效。从表5案例编码结果可知,客户知识应用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正向相关。比如,在知识应用表现良好的A保险,B证券以及D邮电设计院,其均具有良好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对于C银行,虽能够较好地把客户的知识应用于日常服务中,根据客户投资或融资的需求,设计与研发相应的产品,但是知识应用效果不明显,因此,导致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不是很高;对于E研究院,其客户知识的应用较为快速,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完善研发以及设计方案,但由于研究院运营能力及技术能力较低,知识应用速度慢,导致服务产品水平较低。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1:客户知识的应用对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3.3企业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通过对表5的数据以及案例的总结还可以发现,企业的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吸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关系能力均有利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比如,具有较强协同能力的A保险,B证券,均具有较好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而E研究院的吸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关系能力较弱,其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就处于一般水平。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2:企业协同能力(吸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关系能力)对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结论

第8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阐明了制造商新产品开发的分类,将产品创新分为源头式新产品开发和过程式新产品开发。基于产品创新的类型,文章将供应商参与划分为供应商前期参与和供应商后期参与两种类型,并探讨了不同的供应商参与阶段对制造商产品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 供应商参与 时机 阶段

相关研究概述

开发及改进新产品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制造企业的成功与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能否将正确的产品在恰当的时机推向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只有快速响应客户的要求,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设计制造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作为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制造商有效地利用供应商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可以弥补企业的某些不足。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介入,对降低产品的成本和开发风险,提高原料采购的质量,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以及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研究的是,同为供应链模式,供应商参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方式与程度的不同会对其成功率和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很多学者对供应商参与进行了研究。如Liker等将供应商参与定义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赋予供应商适当的责任,让供应商可以提供其技术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Brown和Eisenhardt(1995)指出,供应商应在何时介入制造商的产品创新项目是需要认真进行研究的问题。Fredrik von Corswant 和 ClaesTuna.lv(2002)指出供应商参与的时机是影响制造商产品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已经有学者对供应商参与时机进行了研究,但他们并没有考虑供应商参与的不同阶段会对制造商的产品创新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许多供应商参与的实例表明,如果供应商参与的时机不对,将导致供应商管理难度和费用的增加,难以发挥其在产品创新中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产品创新的成功了。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新产品开发方式的分析,对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时机和过程进行研究,并提出供应商参与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模型。

供应商过早参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分析

(一)制造商受制于供应商的技术

在技术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供应商的早期参与会使制造商产生一种过度依赖。当供应商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后可能会有机会主义的倾向,会以一种不合作的方式削弱企业对产品开发过程的控制。制造商很可能失去改善产品设计的自由并受制于供应商。

(二)关系成本提升

随着供应商参与程度加深,关系成本也会增加。那些在产品开发过程早期引入供应商的企业或是在技术发展中与供应商合作的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同管理风格的融合和讨价还价过程中。这对合作双方来说意味着要在协调工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在组织中就需要在双方的战略和操作层面建立正确的信息交换机制,这种关系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来发展和维护。

综上所述,供应商参与制造商的产品创新并不一定能带来产品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开发成本和时间减少等效益。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时机取决于产品创新的类型。在不同类型的产品创新中,供应商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作用。

新产品开发类型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按新产品创新类型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

结构性创新指与当前生产系统相去甚远的新技术,其突出的特征就是新产业的创造以及老产业的重塑。

根本性创新指企业首次向市场引入的,能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产品或技术。根本性创新包括全新的产品或采用与原产品完全不同技术的产品。

空缺性创新指用现有技术来打开新的市场机会。这类创新建立在现有的技术能力之上,不断提高原有技术在新兴细分市场中的可应用性是空缺性创新的核心。

渐进性创新是通过持续的累积对产品特性产生显著效果。渐进性创新所涉及的变化都是建立在现有技术、生产能力和现有市场的变化之上。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明显突破,往往能塑造产品、市场、企业和用户之间新的连接方式,从而彻底改变竞争的性质和基础。空缺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则是对产品进行稳定、细腻的细化,通常只涉及较小的技术变化,对生产系统和技术知识的影响是渐进性的,建立在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之上。本文将上述四种产品开发类型归纳为两大类:源头式新产品开发(包括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和过程式新产品开发(包括空缺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其特点如表1所示。

不同产品开发类型的供应商参与时机分析

(一)供应商可能的参与时机

概括而言,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意的产生和概念设计。即技术开发阶段,指把新思想、新构思转变为新的产品原型或样品的过程。具体而言,它是企业为开发新产品而组织技术研究人员进行的构思创意,研制产品原型或样品,对产品原型或样品进行测试、评价及筛选等工作的总称。

第二阶段:定义和确定。

第三阶段: 产品开发和成型;生产开发,指企业把新的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它是企业在技术开发完成以后,到新产品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以前,而进行的工艺流程设计、产品标准制定、工器具的设计与制造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第四阶段:商业化,指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商品的过程。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需要经历技术开发阶段、生产开发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它应该包括企业从构思开始,到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之前所作的市场调研、市场测试与评价等各项工作。

(二)源头式新产品开发与供应商前期参与

源头式新产品指制造商需要开发出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产品,这通常意味着采用突破性的新技术、新材料。供应商的参与不仅能够分担开发成本以及开发风险,而且可以共享知识和经验,能够共同解决在开发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对制造商来说,通过对供应商资源的利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小的努力开发出更具创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此时的供应商参与应从概念设计阶段开始。概念设计阶段所做出的决策对最终产品质量、周期时间和成本有重要影响,几乎决定了产品80%的总成本。供应商的前期参与可以提高知识的深度沟通,使企业能快速获得对产品创新可行性的识别,有效降低产品工程更改频率,同时有利于企业发现产品生产的新方法、新技术,进一步促进源头式新产品开发的实现。因此在概念设计和研发早期阶段提供技术支持的供应商参与显得尤为关键,供应商前期参与更有利于制造商源头式产品创新的实现。

(三)过程式新产品开发与供应商后期参与

过程式产品创新主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完成, 主要是针对现有的顾客市场并依赖企业现有的基础开展,创新程度低,相对风险较小, 资源和技术需求都较低。因此,制造商没有必要让供应商在产品创新的规划设计等前期阶段参与,更倾向于选择供应商后期参与,即在生产制造阶段参与。制造商根据收集的顾客意见提出对产品具体特征和功能的需求,供应商在此阶段可以根据制造商的反馈对某一零部件进行改进,降低其生产成本。

这种供应商后期参与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制造商获得产品的市场信息并发现其不足后,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双方需要通过不断的信息沟通来对不同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以明确哪些选择是可能实现并能使产品开发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制造商借助供应商互补的核心技术,能够缩短研发时间。同时,供应商的介入还能够减少产品创新过程的反复性,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提高产品创新效率和效益。制造商应根据产品创新的类型,在产品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引入供应商参与,从而以最有效率且最经济的方式发挥供应商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何种供应商参与模式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Walter,Achim. Relationship-specific factors influencing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custome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6(9)

2.Finn Wynstra, Eric ten Pierick. Managing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portfolio approach.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0(6)

3.Liker JK, Kamath R R, Watsi S N,et al.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automotive component design:Are there really largeUS Japan differences [J].Research Policy, 1996, 25

第9篇:产品开发和设计范文

[关键词] 顾客知识获取;组织设计;新产品开发;旅游企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6)00-0000-00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00.000

引言

本研究聚焦于旅游企业如何有效地将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或新服务。顾客是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键知识来源[1-2]。然而,顾客知识粘滞性很高,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知识[3-4],因此,如何利用和转化顾客知识成为旅游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利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顾客潜能,包括客户管理系统、开源技术、社交媒体、领先用户网站等[5-6],然而旅游创新的文献还缺乏关于顾客知识与新产品开发之间关系的实证论据[7]。

用户创新文献[8]和开放式创新文献[9-10]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新过程中与顾客紧密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这些研究仅强调了外部导向的顾客互动与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11],却没有揭示出顾客知识转化为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机理。旅游创新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吸收能力在转化外部知识中的重要性[12-13],但是这一领域的文献并没有深入分析吸收能力背后的组织机制。由于顾客知识的粘滞性和缄默性,顾客知识的利用和转化一直是旅游创新过程中的主要挑战。理论界需要进一步探索旅游企业创新过程中内部组织要素在转化顾客知识中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回答旅游企业如何利用组织设计将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开发绩效这一研究问题。基于开放创新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本研究构建了顾客知识获取、组织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结构模型。组织设计包含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三个构念。实证检验利用浙江省127家旅游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了组织设计(组织分权、知识激励、组织沟通)对顾客知识获取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研究模型揭示了旅游企业转化顾客知识的中间组织机制。本研究响应了创新文献所提出“融合开放创新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的观点[14],针对旅游企业与顾客协同创新的特征,进一步深化了旅游企业顾客协同创新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旅游企业构建基于新产品开发的顾客互动体系提供理论框架和路径参考。

1 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旅游企业创新过程是一个社会性、多主体互动和知识交换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研究旅游企业的创新本质[15-16]。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在创新过程中与顾客的紧密合作来提升创新绩效。然而,由于旅游业的特性,顾客知识高度分散和高度缄默,并且粘滞性很高,顾客知识转移十分困难[17]。如何利用和转移这些分散而缄默的顾客知识成为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焦点。

有效地转移顾客知识需要旅游企业克服诸多障碍。首先,旅游企业需要识别相关顾客的知识价值[18],而搜索和识别顾客的隐性知识会耗费企业大量的成本。第二,旅游企业需要将顾客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能被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创新者所利用的显性知识。这一转化过程需要企业创造大量的社会互动空间和认知空间,打破知识边界,进行信息解释和知识交换。这些组织空间构成了企业知识再造的基础[19]。第三,旅游创新所需的顾客知识往往是情境依赖的非技术知识,无法脱离情境转移,所以需要调动所有与顾客接触的员工(知识媒介人)转移顾客知识的能力[20]。已有的旅游创新文献很少讨论上述组织要素在顾客知识转移中的作用。

吸收能力的研究文献为探索旅游企业如何转移顾客知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Cohen和Levinthal在其对吸收能力的经典论述中指出,组织内部要素会影响其对外部知识的识别、吸收和利用[21]。然而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具体分析组织内部要素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Cohen和Levinthal将吸收能力分为外向吸收能力和内向吸收能力两类[21],外向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源接触点有关,而内向吸收能力则与企业内部沟通效率有关。本研究继承这一研究分类,提出组织分权(外向)、知识激励(内向)和组织沟通(内向)三类组织设计机制,将这三类机制作为旅游企业通过转化顾客知识来提升新产品开发水平的中介机制。以往的组织设计研究主要聚焦于结构要素,如Foss等指出要同时考虑不同组织设计变量间的互补关系,才能充分实现组织设计推动创新的潜在价值[22]。本研究整合了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三个不同维度的组织设计变量,进一步拓展了该的研究。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三类组织设计机制的概念模型,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图1),用于揭示组织设计在顾客知识获取和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连接作用。这三类机制整合了转化外部知识和促进知识共享两种战略,能够帮助旅游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的绩效。在本研究中,组织分权是指决策权在旅游企业中的分散程度,反映了旅游企业的权力结构[23];知识激励是指旅游企业采取的激励员工知识获取行为和知识共享行为的机制[24];组织沟通是指旅游企业围绕新产品开发目标进行交流、转移、传递顾客知识的过程,反映了组织横向和纵向的内部沟通水平[25]。

图1 概念模型

Fig. 1 Conceptual model

2 研究假设

2.1 顾客知识获取和新产品开发绩效

与传统制造业封闭线性的创新系统相比,旅游企业需要直接面对顾客提供服务,新产品开发更加注重与外部用户的互动与合作[26]。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需要主动挖掘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更为定制化的体验。顾客参与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顾客是旅游创新的最大受益者[27]。例如,携程首先采用了在线预订支付系统,顾客会因此获得巨大的便利,因此愿意和携程一起共同完善其在线系统,为携程的新服务开发贡献自己的知识。

第二,顾客的粘滞知识为旅游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不可复制的资源。顾客的粘滞知识是转移成本非常高的知识[28],不容易为竞争对手模仿,因此顾客绑定能带来创新独占性[29]。例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是携程等在线旅游运营商的重要运营数据,这些数据是携程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通过这些数据的利用和整合将不断提升旅游者对携程服务的依赖性。然而,这些数据具有高度分散性、高度缄默性和高度动态性,旅游者往往没有动力主动传播和共享这些知识。因此,顾客知识成为旅游企业创新过程的重要资源,顾客知识的获取水平是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

假设1:顾客知识获取水平正向影响旅游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

2.2 组织设计:连接顾客知识和新产品绩效

Panizzon等指出在协同创新的情境下,组织设计的核心是信息和知识,企业能够通过组织设计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和重组[30-31]。本研究基于这一视角,分析组织设计在顾客知识获取到新产品开发这一因果链中的中介作用,即企业从外部获取的顾客知识需要通过组织设计在内部进行共享和重组,才能将外部的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开发绩效。具体而言,本研究继承Foss等、Tsai等对于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组织设计的研究,将组织设计分为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三类机制[32],提出这三类机制在传递顾客知识获取到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中间路径。

2.2.1顾客知识获取与组织分权

顾客知识获取水平越高,越需要旅游企业进行充分的组织授权,从而克服顾客知识粘滞性带来的知识吸收和转移的挑战[33]。旅游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开放性要求旅游企业分散与创新相关的内部决策权 [34]。组织理论表明,分权有利于节省管理者有限的精力,降低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成本[35]。在转化外部顾客知识过程中,缓慢的决策将遏制知识转移的动力和效率。第二,顾客知识的快速筛选需要旅游企业将权力分散到对客服务的一线员工。一线员工拥有一定的决策权有利于旅游企业快速、准确地获取海量顾客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由于一线员工能够第一时间观察顾客行为,有助于提升知识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第三,顾客知识吸收需要组织分权。在大数据环境中,海量知识的学习要求各类与顾客直接接触的节点都拥有创新项目的参谋权。根据Jensen和Meckling的理论,权力应该授予那些掌握最优决策知识的人[23]。由于这些节点往往比企业的高管团队更了解顾客,也是最有能力进行学习和传递顾客知识的人。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不能仅仅依靠守门人或者产品经理去学习和转移顾客信息,而是要调动所有潜在的顾客连接节点[36]。顾客知识获取水平越高,越需要旅游企业通过组织授权筛选、学习和吸收这些分散的粘滞性顾客知识,并将这些外部的知识转化为能够为新产品开发所利用的内部知识。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

假设2:顾客知识获取的程度越高,越需要旅游企业提升组织分权的水平。

2.2.2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

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不仅包括大量的外部顾客互动和知识转移活动,还包括在企业内部传递和共享顾客知识的活动,特别是当不同的创新模块之间匹配时,顾客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就显得更为重要[37]。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来减少一些常见的知识转移障碍[38]。一是提供知识激励,对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传播活动进行奖励。二是建立有效的组织沟通渠道。正如Ahuja和Katila所述,尽管激发创新的知识源通常存在于企业外部,如顾客、竞争对手或供应商[39],但是只有强调企业内部不同创新模块间的知识共享和共同学习,才有助于吸收这些重要的外部知识源,并利用外部知识激发新观点的产生[40]。当旅游企业将权力分散到每个顾客接触节点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激励不同的知识获取点之间实现知识共享。权力越分散,越需要知识激励机制来克服分散带来的共享困境。由于不同节点都吸收顾客知识,就需要知识激励机制来帮助企业更好地共享和利用这些高度分散、高度隐性的顾客知识。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

假设3:旅游企业内部组织分权水平正向影响知识激励。

组织分权提供了转移外部顾客知识的权力基础,然而由于顾客知识分散在旅游企业的不同位置,只有建立起多层次多方向的沟通渠道,才能将分散的顾客知识引入到企业内部。顾客知识不仅需要在顾客和旅游企业之间进行传递,还需要在旅游企业内进行传递。企业内部传递的顾客知识不仅仅是知识本身,也包括顾客知识和企业新产品之间关系的架构知识[41]。正如Baldwin和Clark所述,不同模块间的协同取决于界面的定义和纵横交错的沟通渠道的有效性。旅游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权力越是分散,越需要构建多渠道的组织沟通机制,来克服由于权力分散带来的组织沟通障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4。

假设4:旅游企业内部组织分权水平正向影响组织沟通。

2.2.3知识激励、组织沟通与新产品开发绩效

新近的组织设计研究表明,知识激励成为组织设计的焦点[42]。知识获取和知识共享的行为在企业绩效的测量和激励系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43]。知识获取活动和知识共享活动通常是正式的知识管理项目的组成部分。知识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只要对创造知识和共享知识的行为提供激励,这些行为就会发生,并且会积极地寻求能够共享的知识。一旦知识获取行为和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能够补偿寻找知识和共享知识所需的成本,就实现了价值转移,推动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44]。知识激励不仅鼓励旅游企业员工共享现有的知识,而且鼓励识别和吸收新的知识,并为员工提供预期的回报。由此,旅游企业通过知识激励能够在企业内部构筑知识共享的组织基础[33]。旅游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实际是现有知识的重组和整合的过程,顾客知识的共享以及与企业原有知识重组和整合能够有效地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5:

假设5:旅游企业知识激励程度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

Kogut和Zander指出创新是“整合能力”的产物,即企业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而这种整合能力取决于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水平[45]。因此,企业内部基于信息沟通的组织设计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创新的绩效。Inkpen和Tsang的研究表明,组织内的沟通渠道正向影响了知识和创新结果之间的关系[46]。旅游创新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企业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知识转移障碍来源于不同模块之间的协同障碍[47]。只有提高和改善不同产品开发模块间的沟通效率,增加不同模块间的紧密联结和频繁互动,才能实现不同领域知识更好地整合和协同,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48]。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6。

假设6:旅游企业内部的组织沟通水平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和数据搜集

为了检验假设,本研究选取浙江省的旅游企业作为采样对象。通过浙江省旅游信息中心随机选取了300家在浙江省注册的旅游企业。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问卷发放以面对面填写为主,辅以邮件的方式补充。由作者和3位经过培训的研究助理到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并发放问卷,提问并回收问卷。为了保证数据搜集的质量,课题组通过浙江省旅游信息中心对企业的基本数据进行了核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通过有效性甄别,剔除反向题项、多题项重复等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为42.3%。

在127份问卷中,43%为酒店,30%为旅行社,27%为旅游景区。62%的企业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企业平均员工数为240人。受访者平均工作时间为5.2年。为了控制未响应偏差,本研究比较了应答旅游企业和非应答旅游企业在员工人数、年营业收入和成立年限等变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Wilk's λ=0.93;F=1.3)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样本没有严重的未响应偏差。

变量的测量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测量题项是在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创新、组织设计、用户创新等文献进行调整,经过两位博士生双向翻译,并在两位旅游行业专家的帮助下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以保证其信度水平。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30家企业进行了预调研,以保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考虑到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来源于同一份问卷,为了测试同源数据共同方法偏差,对量表中的所有变量采用了Harman单因素检验,最终结果显示,总解释变异为72.9%,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为36%,说明数据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较小[49]。

3.2 变量与测量

顾客知识获取反映的是顾客嵌入旅游企业创新活动的程度[50]。根据Arnold等对顾客知识获取的测量,共设置3个题项测量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获取顾客知识的水平。一是旅游产品开发时与顾客紧密合作的程度;二是与顾客保持深度沟通;三是企业的总体战略强调与顾客的紧密合作与对话。新产品开发绩效根据Hjalager和Chen等对旅游创新定义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测量[51],通过旅游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服务或产品的改进、服务效率的提升、服务成本的下降等来反映。

组织分权反映的是决策权在旅游企业中的分散化程度[52]。根据Foss等对组织分权的测量,共设置两个题项测量组织分权。一是员工可以自主决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在新产品开发团队中拥有高度自的员工占比(0%、1%~50%、51%~99%、100%)。知识激励测量的是员工收入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之间的关联程度[25]。共设置两个题项测量知识激励。一是员工的薪水是否与共享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相联系;二是员工的薪水是否与提升技能和增加知识相联系。组织沟通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水平[25]。共设置两个题项测量组织沟通。一是不同部门的员工经常沟通和交换信息;二是员工和管理人员经常沟通和交换信息。

企业规模、成立时间和行业对于旅游企业的创新活动都有影响[26],在模型检验时进行控制。具体操作中,本文通过引入旅行社、景区、酒店三个虚拟变量,来控制行业的外生变异。

4 模型检验与分析

4.1 构念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使用AMOS18软件)对假设进行检验。表1说明了构念的均值、方差及构念间的关系性。中介变量组织分权、知识激励、组织沟通之间相关性小,方差膨胀因子(VIF)系数(分别为1.69、1.65、1.23、1.17)表明变量间没有多重共线性。

表1 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n=127)

Tab1. Correlations matrix for constructs (n=127)

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测构念的信度和效度。表2说明了各构念的因子载荷、α信度、CR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都显著(p

表2 构念信度和效度

Tab.2 Con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4.2 假设检验

数据和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支持了提出的理论模型(图2)。表3说明了估计的路径系数、t值和p值。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顾客知识获取对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是0.19,假设1得到支持。顾客知识获取通过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对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影响,路径系数分别是0.56、0.73、0.65,假设2、假设3、假设4得到支持。知识激励对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是0.39,假设5得到支持。组织沟通对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是0.55,假设6得到支持。

进一步的,模型还检验了所有构念对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沟通和组织分权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要大于知识激励和顾客知识获取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这也验证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顾客知识对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是通过组织设计的变量进行传递的。旅游企业只有构建有效的顾客知识转化系统才能充分地搜索、利用和整合顾客知识,使顾客真正成为协同创新的合作伙伴。

企业规模、企业年限和行业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模型。结果显示(表3),企业规模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企业年限和行业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

表3 假设检验结果

Tab.3 Results of hypotheses

CMIN/DF=2.33; GFI=0.91; RMSEA=0.79

图2 模型参数结果(R2在p

Fig. 2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model

5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旅游企业将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中间组织机制。研究模型构建了基于组织分权、知识激励、组织沟通三大机制的顾客知识转移路径,验证了组织设计在顾客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剖析了旅游企业顾客知识转化背后的组织维度,强调了组织决策权分散、注重知识激励、加强不同创新模块间的组织沟通等组织设计要素对旅游企业利用顾客知识进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通过对员工的授权、提供知识搜索和知识共享的制度激励、鼓励纵横结合的内部沟通,旅游企业能够有效地克服顾客知识粘滞性和情境依赖性所导致的知识转移困难,从而有效地利用外部的顾客知识实现创新。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的结果说明,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是组织设计的三个重要变量,中介了顾客知识获取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提出的六个假设均得到了正向支持。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以下3个方面。第一,本研究响应了近期创新研究对组织维度的关注,基于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研究情境,构建了顾客知识获取―组织设计―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从组织设计的视角揭示了连接顾客知识获取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中间机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组织设计在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第二,本研究深化了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顾客协同创新的研究。研究模型识别了3个转化外部顾客知识的组织设计变量,即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同时考察并区分了这3个组织设计变量在提升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中的不同作用,为原本隔离的旅游创新研究和组织设计研究搭起了对话的桥梁。第三,针对顾客知识获取在旅游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突出了旅游企业转化顾客知识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组织路径。研究结果可以对旅游企业有效利用和转化顾客知识提供重要启示,对于那些同样需要创造顾客体验的服务企业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旅游企业通过转化顾客知识进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组织路径启示。传统的旅游企业运营过于依赖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束缚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带来了很多竞争压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顾客日益成为旅游企业创新系统的重要一极。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撬动跨企业边界的顾客知识和能力。尽管很多旅游企业认识到顾客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很难将顾客知识转化为对创新流程有价值的企业知识。一些旅游企业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对于如何构建顾客协同创新系统和顾客知识共享系统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发现,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给予一线员工充分的决策自,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和沟通机制,在激励制度中强调知识搜索和知识贡献,旅游企业才能构建起系统高效的顾客协同创新体系,充分搜索、利用和整合顾客知识,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将企业创新能力从企业层面拓展到网络层面。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收集的是横截面数据,对于更为严谨的因果关系还需要纵向研究加以验证。虽然对信效度进行了分析,但考虑到数据源自同一份测量问卷,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而产生的系统误差。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顾客知识搜索和企业知识共享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深化组织理论在旅游创新中的应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Bai Kai.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tourism online exchange [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9): 5-6.[白凯. 旅游网络交易中的顾客关系管理[J]. 旅游学刊, 2012, 27(9): 5-6.]

[2] Alam I, Perry C. A customer-oriented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process [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2002, 16(6): 515-534.

[3] Hoarau H, Kline C. Science and industry: Shar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46(1): 44-61.

[4] Hoarau H.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tourism-Innovation processes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14, 14(2): 135-151.

[5] Wang Dawu. Satisfaction, devotion and identity: The reflection of service value chain of tourism firms [J]. Tourism Tribune, 2004, 19(2): 66-69.[王大悟. 满意度 敬业度 认同度――关于旅游企业服务利润链的另类思考[J]. 旅游学刊, 2004, 19(2): 66-69.]

[6] Kuusisto A, Riepula M. Customer interaction in service innovation seldom intensive but often decisive:Case studies in three business service sec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1, 55(1): 171-186.

[7] Matthing J, Sandén B, Edvardsson B.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and with custome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4, 15(5): 479-498.

[8] Lilien G L, Morrison P D, Searls K, et 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lead user idea-generation proces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2, 48(8): 1042-1059.

[9] 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85.

[10] Lichtenthaler U. Open innovation in practice: an analysis of strategic approaches to technology transactions [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8, 55(1): 148-157.

[11] Von Hippel E.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M]. MIT Press, Cambridge, MA. 2005:16.

[12] Shaw G, Williams A. Knowledge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in tourism organisations: An emerging research agenda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3): 325-335.

[13] Monica Hu M L, Horng J S, Christine Sun Y H. Hospitality teams: 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1): 41-50.

[14] Love J H, Roper S. Organizing innovation: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cross-functional teams [J]. Technovation, 2009, 29(3): 192-203.

[15] Arnaboldi M, Spiller N.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 The case of cultural district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3): 641-654.

[16] Jóhannesson G T. “To Get Things Done”: 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ship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12, 12(2): 181-196.

[17] Aldebert B, Dang R J, Longhi C. Innovatio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case of Tourism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5): 1204-1213.

[18] Cooper C.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our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1): 47-64.

[19] Newell S, Robertson M, Scarbrough H, et al. Managing Knowledge Work and Innovation [M].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65.

[20] Verona G, Prandelli E, Sawhney M. Innovation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towards virtual knowledge brokers [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6, 27(6): 765-788.

[21] 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21(1): 128-152.

[22] Foss N J, Lyngsie J, Zahra S A. Organizational design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roles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formalization for opportunity discovery and realization [J]. Strategic Organization, 2014, 55(2): 234-257.

[23] Jensen M C, Meckling W H. 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J]. Knowledge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al Design, 1992, 15(1): 17-18.

[24] Dyer J,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1(2): 345-367.

[25] Linke A, Zerfass A.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 culture: Developing a change framework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2011, 15(4): 332-348.

[26] Sundbo J, Orfila-Sintes F, S?rensen F. The innovative behavior of tourism firm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Denmark and Spain [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1): 88-106.

[27] Füller J, Schroll R, von Hippel E. User generated brand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diffusion of user innovations [J]. Research Policy, 2013, 42(6): 1197-1209.

[28] Hoarau H, Kline C. Science and industry: Shar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46(1): 44-61.

[29] Desouza K C, Awazu Y, Jha S, et al. Customer-driven innovation[J].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 51(3): 35-44.

[30] Panizzon M, Roldan L B, Menegotto M A, et al. New changes in organizational design to instigate co-creation dynamics and innovation: A model based on online multiplayer games [A]//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CMIT),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 IEEE, 2014: 467-474.

[31] Nickerson J A, Zenger T R.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The problem-solving perspectiv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6): 617-632.

[32] Tsai W. Social structure of “coopetition” within a multiunit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competition, 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2): 179-190.

[33] Mitrokostas E, Petrakis 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rategic delegation and innovation in oligopolistic industries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14, 23(1): 1-24.

[34] Williams A M, Shaw G.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1): 27-51.

[35] Galbraith J R. Organization desig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ew [J]. Interfaces, 1974, 4(3): 28-36.

[36] Matusik, S. Managing public and private firm knowledge within the context of flexible firm boundaries [A]// Choo C W, Bontis B, eds.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605C620.

[37] Haefliger S, Von Krogh G, Spaeth S. Code reuse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54(1): 180-193.

[38] Hjalager A M. A review of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ourism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1): 1-12.

[39] Ahuja G, Katila R. 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A longitudinal stud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3): 197-220.

[40] Zhou K Z, Li C B. How knowledge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 Knowledge base, market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9): 1090-1102.

[41] Baldwin C Y, Clark K B.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 [M]. Cambridge:MIT Press, 2000:32.

[42] Foss N J. The emerging knowledge governance approach: Challe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J]. Organization, 2007, 14(1): 29-52.

[43] Laudon K C, Laudon J P.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0: 172.

[44] Brynjolfsson E. Information assets,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12): 1645-1662.

[45] Kogut B, 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2, 3(3): 383-397.

[46] Inkpen A C, Tsang E W K. Social capit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transfe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5, 30(1): 146-165.

[47] Ordanini A, Parasuraman A. Service innovation viewed through a service-dominant logic len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11, 14(1): 3-23.

[48] Foss N J, Husted K, Michailova S. Govern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 Levels of analysis,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0, 47(3): 455-482.

[49] Podsakoff. 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6, 12(4):531-544.

[50] Arnold T J, Fang E E, Palmatier R W. The effects of customer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rientations on a firm’s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1, 39(2): 234-251.

[51] Chen J S, Tsou H T, Ching R K H. Co-production and its effects on service innovation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1, 40(8): 1331-1346.

[52] Foss N J, Laursen K, Pedersen T. Linking customer interaction and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new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4): 980-999.

How Customer Knowledge Lead to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BAI Ou

(School of Tourism and Health, Zhejiang Forest & Agriculture University,Lin’an 3113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