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纺织服装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服装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纺织服装概念

第1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关键词] 绿色环保 绿色消费 环保意识 绿色功效 绿色营销

尽管针织内衣外衣化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但针织内衣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仍占针织服装的主流,随着人们对贴身衣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针织服装绿色消费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并不断深化。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具体表现为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针织内衣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它的生产消费、设计思想、营销理念在近年国内外绿色纺织服装市场中受到密切关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加拿大80%的消费者愿意多付10%的价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40%的欧洲人宁愿多付钱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纺织服装产品。结果表明绿色纺织服装消费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并呈现继续增加的趋势。

一、针织服装的消费现状

绿色纺织服装,根据绿色产品的概念可被描述为:绿色纺织服装产品是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从生产到使用到最终废弃),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而能源消耗低的纺织服装产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选购贴身服装时,已将其是否具有能保护身体免受外来侵害、无毒副作用等“绿色功效”,放到了实用和审美等因素之上,但很多消费者对于绿色纺织服装或生态纺织服装的概念还很模糊,一些消费者将绿色纺织服装误以为是带有某种保护功能的服装(如抗紫外线、抗菌、保暖等),或是纯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但却不知道功能或天然纤维的纺织服装产品的选料、加工等过程未必“绿色”;消费意识还停留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初级阶段,而“环保意识”较为淡漠。

二、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

1.针织服装的安全性分析。2003年1月l号起,国家技术监督局了《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限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禁偶氮染料等强制性指标。以纯棉针织物和少量化学纤维与棉混纺的针织物的生产过程来分析,我国现阶段针织生产企业用于染棉和涤棉的染料多为活性染料,偶氮染料已基本买不到,由于针织内衣以贴身服饰为主,所以用于对织物进行挺阔和免烫整理的甲醛也不被使用,因此正规企业、大部分针织内衣在禁偶氮染料和甲醛含量这两项指标上应该是有一定的保证,只要未进行特殊的整理、使用特殊的助剂,针织内衣一般不存在偶氮染料和甲醛对人体的伤害的可能性。至于PH值的高低可以人为控制,并不会为生产企业增加更多的成本。因此,我们从针织内衣的生产工艺中可以看出,就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针织内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乐观。

2.生产企业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由于针织物做为内衣产品,其生产周期短,生产工序相对简单,后整理要求相对外衣服装较低,因此,全国各地散布着大量生产针织内衣的中小企业,更多地考虑成本而忽视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产品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欧美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使很多针织服装厂家的产品出口受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

三、政府对企业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

第2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关键词:纺织服装;绿色壁垒;出口应对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74-01

目前国际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针对性地提高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同时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来构筑贸易壁垒。而在一系列的贸易壁垒中,因结合目前国际社会主流思想而最具隐蔽性的环保措施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1 纺织服装出口业中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1 歧视性

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全球的主要生产者为劳动力占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越南等,而其出口对象主要为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从环保科技及人文环境意识等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本不及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在一边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一边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尖端技术,制定一系列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标准和规定,实则具有强烈的歧视性。

1.2 广泛性

广泛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1)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主流意识,人们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前提高。同时,各国消费者,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考虑到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也更崇尚绿色、健康、环保以及关心到植被保护,动物福利等。所以,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过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所有进口及出口产品。

(2)由于绿色环保的概念涉及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所以在纺织服装领域,会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贯穿了整个产业链,包括从原材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到工业制成品,以及生产各项产品所涉及的生产部门,生产方法,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

1.3 合法性与隐蔽性

各国政府及各地区性贸易组织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繁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及法律法规。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在这样完备的法律掩护下,成为众多贸易壁垒中最为合法及隐蔽的一种,使得众多准备不够的企业难以招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些法律原则概念实在模糊,例如,WTO的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协议规定,WTO成员国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这样的界定过于宽泛,成为各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力武器。

(2)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动态性,并且经常会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变更,令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很难适应。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除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外,各地方政府亦有不断变更的制度规定。

1.4 利弊双重性

当然,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绿色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保护生命安全健康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作用。同时,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道路上,各国更加积极探寻更清洁的能源及产品,创造了新的产业技术领域和贸易机会。例如,在我国,它不仅促进了纺织品服装绿色环境标准的建立,推广了环境标志制度,还有利于绿色纺织品服装的研发和生产。

2 纺织服装出口业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方法

根据以上绿色贸易的特点,我们可以研究总结出一些应对方法,从而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业走得更加顺畅稳健。以下主要从政府和企业这两个角度,分析纺织服装出口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方法。

2.1 政府应对方法

2.1.1 增强环保意识,做好宣传活动

政府在社会宣导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积极大力的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活动,增强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标准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并且监督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对生态环境、消费者权益等的保护工作。

政府还需引导企业关注焦点的转移,使企业的目光由价格重心转移到标准重心、质量重心,从被动执行绿色标准到主动参与绿色标准的执行。

2.1.2 引导产业投资升级,促进行业结构优化

政府应采用积极干预结合产业政策诱导的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指明企业发展方向,创造良性的行业发展环境,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紧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

同时,政府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策略,加快和扶持高新绿色技术的研发工作,吸引资金投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符合高绿色标准的设计、制造、研发环节。如,提倡使用环保印染、植物染料和天然动植物混合纤维,减少使用石油产品,并尽可能的循环使用再生原材料。

政府还应加强对产业链的整体建设,原材料企业要与供需双方客户在产品的检测,研发费用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承担,双方共享研发成果,促进产业链整体发展。

2.1.3 加强协调政府与各国贸易关系

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应利用好外交手段,在国际社会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为国际贸易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作为面向世界的窗口,政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机构与组织,协调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相关工作,利用其成员国身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和权力,限制国际贸易中过高的贸易壁垒,并利用外交手段,化解矛盾,变摩擦为合作,协调各国贸易关系,为出口企业提供最新信息和有效服务。

2.1.4 地方政府增强信息服务

对于江苏、浙江、广州等纺织服装出口大省,其地方政府应当协助企业密切关注并及时纺织服装贸易政策、国外设限动态,做好产业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国际贸易壁垒资料,掌握最新动态,提供咨询,使企业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有效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同时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全面实现纺配管理网络化,指导企业积极应对纺织服装技术、环保标准。

2.2 企业应对方法

2.2.1 加强企业的绿色管理工作

目前国际上整体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新型纤维材料、设计研发新的生产工艺流程、配备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科学性等。其中,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企业应顺应发展潮流,在生产过程中融入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管理技术。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生产工艺的绿色管理。企业应树立绿色生产的观念,将绿色环保的概念深化到整个生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物回收再生。在产品设计方面,详尽了解目标国家纺织服装安全项目要求,组织生产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拒绝缺陷设计。在包装材料方面,应积极应用环保材料(如植物)、选用同种材料、循环再生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含毒性材料。

(2)纺织品印染过程的绿色管理。要尽可能摒弃原有的有害助剂,而是采用绿色染料替代,从而在源头上规避甲醛、偶氮染料等所带来的贸易风险。

(3)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主要表现为搜集绿色信息、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开展绿色促销等。在国际贸易中,纺织服装企业应重视环境管理标准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以此双证作为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2.2 增强纺织服装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

以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认证证书为例,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中,只有不到1%的企业获得该证书,其中大部分还是外贸企业和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中国纺织行业中的原料商、面料商、印染制造商、辅料商等这些纺织行业的上游企业却很少积极申请生态纺织认证。

加强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就是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国内各类环境治理活动,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尽可能与职业卫生和安全国际管理标准相接轨。

参考文献

[1]邹科.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0,(4).

第3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With strategic shift of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to the midwest, the professional logistics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into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and play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role with the attention of enterprises and all kinds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in the marketing,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role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物流的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城市和行业的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的物流组织机构在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中,正在逐步从行业中细分为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在市场营销中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企业和各类物流服务商的深度关注。

1 纺织服装物流特点

每个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纺织服装业的物流有其独特的特点。

1.1 流程长而复杂

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批发经销零售”的流通渠道中,批发与的渠道方式,加长了物流的操作流程,同一个仓库的配货对象从中心城市逐步扩展到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批发与零售概念的交叉与模糊,总、区域、经销商、加盟商等多种营销形式,更加增添了纺织服装物流网络的复杂性(图 1)。

1.2 区域跨度大,时间周期长

由于经济、能源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纺织服装业正在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二、三级城市及广大农村的消费能力也正在快速扩张,但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纺织服装产品仍占据着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物流的运作,是一个不断从东部向中、西部搬运的类似“西气 东输”和“南水北调”一样浩大的工程,物流的区域跨度很大,耗费的时间周期也相对较长。

1.3 产品退换调补业务频繁,对数字化物流要求迫切

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长,这使得产品从出入库到门店交接等物流环节的业务也非常繁琐。产品在批量生产后运至仓库时,需一件件严格审核、登记后才可出入库,效率低下,程序复杂。一个仓库有时要面对全国所有的门店分拣配送,不仅工作量巨大,分拣效率也非常低。而盘库工作往往要动用仓库全体员工花上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仍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由于产品单品的个别差异性和消费者地域需求的差别都很大,门店与门店之间,客户与门店之间退、换、调、补的频率很高。经销商、商等对工厂的订货、补货、配发、调配、退货、对账、结账等手续繁多也容易出错。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数字化物流的要求和对物流信息化重视的程度都将会越来越高。

2 纺织服装物流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纺织服装物流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纺织服装业的综合应用,被称为我国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块高地”,物流在纺织服装产品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1 加速流通,降低库存,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纺织服装产品是一种时尚性极强和生命周期较短的商品,产品压库一直是一个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分散或转移,将会造成严重的空间资源浪费和资金积压,影响终端市场的及时上货和销售,从而引起资金周转不灵,市场反应迟钝,危及企业生存甚至有破产的危险。

据统计,中国每年服装的库存量约为生产总量的20%左右,可供每个国人约10件或可供全球人口穿一年。通过实施现代物流管理或借助专业物流平台的力量,可有效地整合业内各领域和企业的资源,大大加速物流流通频次,缩短商品流通时间,降低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

2.2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营销效率

纺织服装产品可细分到品种、色、款、号、价、码以及面料成分、洗涤说明等特点,使得繁杂的单品退、换、调、补等业务操作频繁而复杂。据测算,纺织服装产品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设计和运输等环节,平均直接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不足总成本的10%,而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却占到生产成本的40%。

在库房租金、过路费、货物损毁费、物流运作不当的赔偿费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每年有30% ~ 50%的利润被侵蚀。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或让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物流技术与装备供应商、物流规划服务商、软件系统供应商等加入运作后,可使物流活动逐渐从纺织服装企业中分离出去,提高货品周转效率,增加物品调拨频率,简化人工操作,降低滞销产品的库存数量,加快畅销款的补单效率和物料需求计划,大幅度节约人力和提高市场营销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2.3 减小商品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满意率

将部分作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把储备费用、交通工具损耗、物流中心管理等压力分流、转嫁,对不同纺织服装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运输方式来保障有效运输,即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有效防止商品的遗失、破损等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准点送达率。如“定曰达”服务项目更使其网络辐射范围内快递准点率高达99%,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市场经营的风险性并提高服务的满意率。

2.4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入品牌化、国际化竞争的时代,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自设物流中心、采用第三方物流、委托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多样化交叉模式,会使企业的物流运作更加专业化。外包成本优势、责任优势和专业优势明显,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 迅速“集”、“散”产品

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市场营销中的“集聚”与“集市”效应越来越明显,专业市场的辐射和销售能力逐步增强,在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型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在网络经济不断丰富和“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物流对产品“集”与“散”的作用越加突出,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有效发挥产品“集散”作用的强大支撑。

2.6 应对突发社会事件

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社会事件甚至战争来临时,纺织服装产品与食品、医药一起,共同构成基本的“三大救灾与应急物资”。而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集结、输送、分散数量巨大的这几类救灾和应急物资时,现代物流强大完备的配送与管理体系,雄厚的库存和集约化的吞吐量,高效快速的物资“集”与“散”的能力和运输效率,都是调配、输送和营销纺织服装产品的重要手段。

3 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

 措施

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短、速度快、集中度低,所有从事纺织服装物流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都不足 2%,距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物流现代化的要求和市场营销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议改进的主要措施如下。

3.1 提高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

与世界发达国家专业化的物流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不够,而使产品相当一部分价值流失在运输过程中。因此,各种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如机器人搬运和装卸、单元化堆码、自动化包装、自动分拣、立体自动化仓库、多功能配送中心、网络仓库门店直送(DTS)、直通转运(X-D或DC中转)等应在物流中得到广泛采用。

3.2 平衡地域集中度

中国目前物流市场的80%收益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集中度过高,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的发展。对此,政府应强化对物流业的组织和政策引导,加强对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现代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投入与建设;加强中西部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物流合作和信息联系,督促工、商、税、交通、海关、铁路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企业则应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使物流效率、费用、服务和效益均能够达到最优化目标。

3.3 培养与使用专业物流人才

物流是个新兴行业,目前纺织服装业物流专业人非常匮乏。企业应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操作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和使用先进物流技术的技能。同时应引进专业人才,或通过向高校提交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及专门的培训机构联合进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等,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物流素质。

3.4 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

虽然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对产品市场营销的信息化、物流化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信息系统薄弱,如销售、库存、财务间的数据脱节等多方面的缺陷。企业应多采用电子商务、网络仓库、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跟踪系统(GPS)、智能交通系统(ITS)、条形码等物流新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的程度。

3.5 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

纺织服装产品物流批量小、批次多且季节性要求严格,因此物流配送必须快速、及时。企业应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把流通过程中条码、吊牌等附属品加工及包装等二次加工工作及部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减少产品在库时间、缩短物品配送周期,减少运输载体非满载和回程空载带来的损失,实现产品在途、在库、在店时段数量和时间的科学控制和专业的订单、库存、物流追踪和退换货管理。

3.6 提高物流配送的精细化程度

第4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最后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优劣势以及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壁垒

我国作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4,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近些年居高不下的出口依存度和层出不穷的“反倾销”、“特保”、“绿色壁垒”、“社会道德准则”等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让人不得不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担忧。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怎样,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现状

纺织品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1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贸易总顺差的六成左右。

然而,一连串乐观的数字却掩盖不了我国纺织业处在国际纺织供应链底端的事实。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以贴牌加工为主,而贴牌加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还是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纺织工业中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的不足以及一些国家采用“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手段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长期被动的原因。目前我国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印度、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是我国纺织业目前面临局势的真实写照。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FTD)又叫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指标,一般以该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占该国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反之则小。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商品总额(EX+IM)/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贸易流向的不同可将FTD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ED)和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 ID),分别是出口贸易总值和进口贸易总值与当年GDP的比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可用来说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说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反之,则说明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减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研究得出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其国民经济规模的大小成负相关关系的结论。钱纳里和赛尔昆的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一国的经济贸易政策也影响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当一国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而对于采取内需拉动型经济政策的国家,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

(二) 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1.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这里我们把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in Textile and Garment on Foreign Trade)定义为一国一定时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纺织品服装生产总值的比重。

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EDT+IDT)/GDPT

式中:ED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ID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GDP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国内生产总值。

2.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情况。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见图1)。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可大致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飞速发展阶段。1986年纺织品成为国内第一大宗出口产品,此后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并在199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8.97%增长到1994年的62.9%。

第二阶段为1995-2004年,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在波折中发展的阶段。1995年以后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速相对减缓,但增速依然很大,在199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6.2%的最高峰。1998年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出现大幅滑坡,之后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则是起伏跌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部分纺织品配额的取消,都为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添了很多活力。

第三阶段为2005-2007,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平稳前进的阶段。伴随着人民币升值、能源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目前的劳动成本已超过许多东南亚国家,这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业来说影响较大,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行业发展态势为出口趋于平稳,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这一阶段的出口依存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依然维持在50%以上,其中纺织品贸易依存度在30%左右,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则依然高达70%以上。

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

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T)

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比。在进出口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则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另一方面,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国的纺织品服装的生产能力,因为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总是以纺织工业总产值的提升为基础的。

(二)汇率波动

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样的美金收购价格,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出口利润的下滑,对于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纺织品服装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1994年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较1993年增加60%,其中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样的进出口额,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后的数值下降,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

(三)国家政策

每一次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都势必对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造成影响。1994年我国政府引入了增值税制度,调整后的平均退税率是19.63%,因此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突飞猛进,增长率分别为32%和23%。而出口退税的下调会为纺织品服装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根据2006年的数据,出口退税下调1个百分点,行业利润会下降4.6%。2008年至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先后四次调高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其目的也是为了刺激纺织产业的出口。因此国家政策向哪个方向倾斜,势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思路,进而对进出口和国内生产造成影响。

(四)国内环境

国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力资源优势一直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是近些年来劳动力成本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纺织服装业的科技水平一方面影响了纺织工业总产值,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长期贴牌加工,技术含量过低,缺少自己的国际品牌。

(五)贸易环境

从图1(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显示1998年是个非常明显的转折点。这其中固然有1998年出口退税下降的影响,但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2年部分纺织品配额取消,图1显示2002年出口依存度较2001年有明显的上升。无论是我国加入WTO还是后配额时代的到来,都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贸易环境。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面对“无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必须认真分析,采取正确的竞争战略,全面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首先,要调整出口战略。着眼于以从质取胜,强化品牌优势,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工夫。其次,要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面对以反倾销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争端,我国有关贸易管理机构和中介组织要建立纺织服装贸易预警机制,防范于未然。第三,要加强对话协商机制,开展与国外产业及企业的对话。通过政府或相关协会的积极组织,使国内企业与国外随时进行沟通,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第四,要调整营销战略。我国纺织服装业要抓住配额取消的有利时机,调整营销战略,建立自身的销售网络,建立我国品牌的营销网络。

同时,纺织服装企业还应该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利润空间缩小。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微利时代纺织服装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我国纺织服装业逐渐将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郑桂环,谢雯.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与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

2.许黎明.我国贸易依存度实际水平测算及国际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06

3.吴先智.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

4.李质仙,张伟文.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影响的定量研究.纺织信息周刊,2004

第5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转型――提升时尚设计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女士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并强调,在本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有四大值得一提的亮点,依次为:首推创意时尚概念、产业集群展现特色风采、大力推进南北联动、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同时,也在不同角度和各个层面上强调了对于江苏服装转型中企业品牌文化的提升和发展的重要。

在首推创意时尚周的概念中,积极引进前沿设计概念,增强江苏服装企业品牌文化和品牌附加值。虽然江苏服装企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分量和产值,但是其品牌意识和技术含量并不高,品牌附加值所占比例也较少。因此本次江苏国际服装节引入香港、台湾、日本服装设计师的前卫概念,对江苏一些转型服装企业带来了先进设计理念和品牌包装意识。

江苏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重点推出的牛仔品牌RQADOR(诺爱德),该品牌是在香港知名品牌形象包装专家薛嘉|先生、多位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以及专业品牌管理公司和销售团队的共同合作下打造推出的。ROADOR(诺爱德)牛仔系列采用了典型的强强联动优势,共同打造全新的中国知名牛仔潮牌,为黑牡丹这个老牌牛仔面料企业的成功转型启动了顺利发展的加速器。

台湾著名设计师潘黛丽在本界时装周上用其温和而高雅的淡粉色系为我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和美感,其不温不火又具高贵气质的灰色小礼服也打破了我们对于礼服的传统穿着概念。在台湾她的品牌店和作品得到相当多大众、明星和艺人的追捧。展会接近尾声之际,常州旭荣集团总经理黄庄芳容向我们透露,她被现场的气氛和服装所感动,希望旭荣能与台湾第一代著名服装设计师潘黛丽达成合作。推出一个以全新概念打造的品牌,迅速完成自己企业的转型之路。

转型――品牌升级

江苏服装产业作为江苏传统支柱产业、历来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形势,省委省政府提出积极应对,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牌建设,扩大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力,提升江苏服装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十二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正是从产业升级、持续发展出发,围绕深化“品牌”与“时尚”两大主题,推动更多自主品牌走向全国,提升江苏纺织服装品牌的整体形象,不仅推动了如阳光、红豆、波司登、海澜之家、雅鹿、雪竹等成熟品牌的不断升级,还带动了如爱居兔、百芙伦、阿仕顿,挪威succpart户外休闲服、绣娘等一批新锐品牌的不断涌现。

转型――产业镇走出第一步

在本届参展的市、县区中,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和吴江盛泽镇、震泽镇、常州湖塘镇、横扇镇、泰兴黄桥镇、宜兴新建镇等一批老产业基地和特色名镇专门组织了本地产品品牌整体亮相博览会,打出自己的区域品牌形象。今年新推出一批特色名镇也通过服装节的平台,组织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相聚博览会,联手打造一片服装、面料、针纺织名品的超强阵容。

2009年,对纺织产业特别是内衣行业,是充满挑战与创新的一年,经济危机、政策调整、企业转型,这些都促成了中国内衣行业重新洗牌的新局面。很多内衣生产企业特别是0EM企业意识到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并推进品牌化的发展、提高传统内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顾山镇的内衣行业是一个具有区域性、特色性、转型性和产业集群性等多重特性的地区,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这个地区的内衣转型企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包括需要调整战略思路,提升管理水平,提升领导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强有力的举措和实施方案。

第6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本届海博会将承续“两岸、规模、专业、休闲、时尚”的主题,重点突出六个方面功能:一是突出不断壮大完善的产业链,展示产学研成就,发展石狮纺织服装创意文化产业;二是突出石狮服装产业特色,打造“东方米兰、创意石狮”,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往“个性化”、“时尚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三是突出两岸产业的对接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之间实现技术上的交流、产品上的融合以及共同市场的开拓;四是突出丰富的配套专业活动,拓展两岸四地合作交流的空间和领域;五是突出项目对接创新形式,利用服装城商圈的聚集效应,推介国际轻纺城,搭起产业及市场对接的“桥梁”;六是突出展览专业性,从静态展示上升到动静结合,同期举办2013海西国际时装周。第十六届海博会展览及主要配套活动将突出以下关键内容:“东方米兰”计划、国家流行面料馆、服装市场开拓、时尚创新及趋势、设计研发、电子商务、“两城”“产业链”――永不落幕的主题

本届海博会规模庞大,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将进一步凸显强大的面辅料实力。在今年的开馆仪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向石狮授予“中国休闲面料之都”称号,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称号交相辉映。

主展区三大展馆面积4.5万平方米,3000多个展位,分面料市场、辅料市场和步行街区等六大分展区。在一号馆设立中国流行面料辅料展示馆,借助这一展示平台向国内外的优秀面料生产供应商推介国际轻纺城和石狮辅料城。

届时,主展区一层将继续展示从化纤、纺织、染整、成衣、精密机械及信息化等完整系列的纺织服装优势产业链,“闽派服饰名牌展廊”,集聚福州、厦门、石狮等地区知名品牌企业以及参加海西国际时装周品牌企业的概念性静态展示;二层为商业交易区,包括分品牌加盟、外贸加工接单以及贴牌展区;三层为创意设计、院校作品、设计师作品及资讯展区。二号馆为名品展区,参展面积为6800平方米,共有40个品牌名牌服饰入区展示。三号馆为机械馆,设在石狮纺织机械专业市场,展览面积为30000平方米,折合1700个展位。作为海博会规模最大的展区,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缝制设备、染整设备以及配件、服装CAD设备等,将会成为本届海博会的一大亮点。

此外,本届海博会还将继续在服装城七大交易区、鸳鸯池布料市场等多个区域设立展示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示石狮不断升级和优化的产业链。

“产学研”――深入对接的话题

经过16年的发展和积淀,海博会已经成为两岸经济、文化、贸易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每届海博会期间,“台湾展团”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前沿资讯共享、思想观点碰撞到落地实体成交、“产学研”一体化践行再到品牌交流、设计创意对话,“两岸”的纺织服装产业在深化融合。

每年“台湾展团”规模日渐趋大,“台湾馆”展示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除了台湾部分服装和面料经销商届时会赴会采购之外,本届海博会还会继续举办台湾功能性纺织品推介会、台湾时尚品牌联合等大型经贸活动,台湾方面还将提供高科技项目与内地企业对接,推动两岸在面料业、纺织机械业和市场建设方面合作共赢。

除此之外,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2届的海博会的标志性活动――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将继续举行,为石狮纺织服装业界提供最直接的产业导向服务。

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两岸纺织产业论坛,今年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台湾纺拓会联合举办,通过两岸纺织产业技术、信息、交流、研发与市场的开拓合作,实现两岸产业对接,推动两岸实质性的项目合作。

今年还将继续举办“石狮杯”中国院校优秀毕业生设计作品大赛颁奖暨引进设计人才签约仪式、两岸青年辩论赛,以及举行海峡两岸新纤维与石狮面料企业对接会。

组织纺织科技成果奖产业化对接活动。中国纺织科技成果的获奖企业的产业化是中国纺织联合会的主题,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接石狮企业将推动石狮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贡献力。

“创意流”――永葆激情的论题

欲圆“米兰梦”,必先“创意流”。长期以来,石狮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在技术、生产、营销模式等方面创新意识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扶持,从华奇公司的“冷转移印花”到海兴公司的“舒弹丝”再到石狮甲骨文的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云平台,而在“东方米兰”战略的宏观指导下,像卡宾、爱登堡、金苑、狼道、盖奇这样越来越多的石狮品牌企业争当“创意先锋”,以“差异化”手段实现“石狮智造”,勇立潮头。

“创意流”,同样需要载体。今年海博会期间,中国十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颁奖典礼暨石狮国际轻纺城项目推介会也将隆重举行。中国服装协会全国商业地产石狮服饰名品拓展活动将同期举行,各商业地产的联合入驻,共同拓展国内市场。

第7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本届海博会意向成交额为102.6亿元,同比增长17.26%。另据统计,海博会奠基、开工、剪彩项目共118个,总投资465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民生等方面。台湾展商展位数达672个,比上届增长3.4%,占总展位数21%;台商参展企业达93家,比上届增长6.9%。

彰显“产业链”之魅首设“意大利展区”

本届海博会主展区三大展馆面积4.5万平方米3000多个展位,另设服装城七大交易区、鸳鸯池布料市场、金汇面料市场、富丰商城、石狮市塔前洋霞辅料市场、商业步行街等六大分展区,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创历届新高。“台商板块”依然是展会亮点,展区面积达2000平方米,连同机械馆展区,台湾展商占22%。首设意大利展区,De.Liu、Giorgetti、Carlo Pignatelli、Fabrizio、Mancini等众多意大利知名服装品牌借助“海博会”平台,全方位地展示“意大利时尚风情”,同来自全国、特别是海西地区的企业与企业家在设计、品牌整合、产品升级、 等方面合作,共同拓宽中国市场。七匹狼、利郎、卡宾、爱登堡、彬伊奴、左岸、狼道等一批闽派品牌代表企业齐力展现海西时尚魅力。

全力对接“产学研” 力拓两岸“新交流”

产学研成果对接的重头戏,“中国纺织企业家活动日”中,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组织全国各地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50多家重点纺织服装企业参加两岸纺织企业家论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吉林化纤集团、安徽华茂集团、浙江天翔集团、上海中纺联、常熟华懋纺织、山东康平纳集团等大陆著名纺织业界巨头与闽派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产业链深入对接。

“大三通”实现后,两岸的关系更为密切,联系方式更是多样和多元。“台湾展团”规模也是日趋壮大,台湾纺拓会、台湾制衣工业同业公会、台湾针织工业同业公会、台湾毛衣编织工业同业公会组团参展。行业巨头众多,不乏南良实业、台元纺织、荣洲纺织、杰昌国际、纺合实业、麦根服饰、万子龙服饰、鹏程实业、隆达针织等为两岸纺织服装业界所熟知的企业。

着力打造“创意石狮”

石狮,是“闽派服饰”毫无争议的时尚策源地,也是孕育爱登堡、威兰西、盖奇、七匹狼、卡宾等具有影响力品牌的“孵化器”,更是培养“中国十大设计师”、“金顶奖”设计师的沃土。近年来,石狮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石狮打造成中国的‘米兰’”的宏伟计划,加快推进企业从“做产品”到“做文化”的转变,走设计、研发的路子,往“个性化”、“时尚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要实现“东方米兰”这一宏伟目标,人才是核心,创意是关键,需要有一批创意设计的人才,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实现设计成果跟企业、市场的对接。

作为海博会领航全球纺织服装业界“时尚风尚”的标志性活动,流行趋势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0年。浓郁的时尚气息、权威的流行、准确的趋势预测使之成为海博会永恒的亮点。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权威2013春夏休闲装流行趋势、2013/14秋冬色彩流行趋势等,这也是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在全国进行的唯一以休闲为主题的专场趋势预测活动。

正如海博会重点活动之一绿能纤维联盟研讨会上,某嘉宾的感叹“福建的企业家都很年轻,很多帅小伙都是资产千万上亿的民营企业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福建盛产品牌企业,盛产明星企业家。尤其当全国知名品牌增多时,品牌数量更多。本届海博会上,福建三代企业家共聚首,一派融洽,并带来代表国内高水准的服装产品展示,“在自己家门口作服装,自豪感更甚。”卡宾先生一言表达了大家心声。

老一代楷模,福建省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爱登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务实型的”田启明说:“除了有影响力的品牌,休闲裤、夹克的生产加工是福建一大优势,现阶段大家都注重产业链分工,商会也在不断助推石狮产业链升级,微型到小型,小型到中型。通过海博会常年与台湾合作互动,在纺织、低碳以及品牌营销体系上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田启明办厂20多年,1991年开始运登堡品牌,是福建青年企业家的榜样。上市公司左岸品牌董事长,“理性型的”洪金山看到更多的是福建企业家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而设计概念强的新派时尚个性品牌狼道的董事长,“感性型的”刘奕群看到更多的是三代创业者的不同,合作共进与企业家们的学习潮。

洪金山装由心生

“福建这帮人,已经开始精细化管理,不再同于10年前的那个年代,他们很能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品牌是一个综合点,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产物,每个时代都会对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洪金山在说福建男装企业家群体,也在说他自己,不完全局限于服装性质的公司,不再被琐碎的服装零售所困,而是跳出服装从社会角度考虑自己与企业。

在一个螺丝厂工作的背景。中午12点休息时间到了。螺丝正拧到一半。同样情形下,中国人会把螺丝放在那,等下午再继续拧下去。日本人会抓紧把螺丝拧到底才下班。德国人会把螺丝退出来,等下午上班再重新开始,他认为,匆匆忙忙会降低品质。

从朋友那听来的故事成为洪金山提高执行力品质的参考。执行力品质是他今后两年最看重的事。“从思维上来看,能够提高品质不是1,2天的事,要有一个规划,每年提高多少,成为一种要求,形成一种习惯。”

离左岸专卖店不远处,洪金山看着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有进左岸店的有没进去的,有拎着左岸服装袋出来的,也有没拎的,有一眼看就适合左岸产品的,也有不太适合的,就这么远远地望着,观察着,凝视着,沉思着,这几乎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的方式。除却驻足店中投入地询问销售、反馈或总结,他更倾向于用比较远的角度去看,多维地去想。

弄懂时尚、设计、品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洪金山最初去法国读书的目的,回国后自己创业,他也是追寻一个理念,在面前的市场需求角度下,不断明确设计跟价值是怎样的关系。人们常常说美国模式,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梦想,然后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让你能够实现梦想。洪金山置身高处,企业上市,品牌去法国参展,倡导环保,个人与高端人士交朋友,客串电视剧,闲时爱好民间收藏,然后再灵活驾驭,适度将自己的产品比高于且快于其消费者半度的方式拿出来。

第8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现代扎染成衣与传统扎染工艺服饰的生产方式不同,它在创造、丰富视觉肌理的同时,具有现代成衣生产的一些主要特征。目前,以江苏南通地区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企业发展迅速,技术相对成熟,并已初具产业规模。现代扎染成衣业正以时尚性、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和市场快速反应等综合优势,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差别化竞争优势和一定国际比较优势的新亮点,工艺灵活多变的优点,独具东方文化特色和回归自然的休闲风情,有着诠释现代时尚流行并具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特性,它在服装面料选择、色彩搭配和图案创意方面,符合现代审美的价值取向。由于现代扎染工艺在融合印染科技、平面构成设计、三维成型记忆肌理创造等艺术染整技术的同时,借鉴、汲取并整合了传统防染工艺独特的手工印染表现技法,因而使现代扎染成衣具有区别于工业成衣和普通印染工艺视觉表现的魅力。它以多种工艺的综合与创造,突破了传统扎染工艺局限,并能充分表现最新的时尚创意和市场流行,吸引着众多追求个性、前卫、休闲和怀旧情结的不同消费群的眼球。

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工艺研究开发、市场快递反应、柔性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存在着设计理念滞后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生态意识不强影响后处理环境等问题。因此,分析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业的现状,总结发展过程中的得失,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办法,探讨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融入时尚服装产业链,形成现代扎染产业群进入后配额时代和纺织服装产业微利时代的中国现代扎染成衣业。

在历经二十多年市场实践的工艺积淀和生产流程逐步规范的今天,已逐渐符合工业成衣要求批量生产的经济原则。特别是近年来,积极运用“成衣染色图形创造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对高端休闲、工艺服装品牌和出口成衣进行视觉创新后整理和深加工,初步形成了我国扎染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比较竞争优势。

但是,中国现在扎染成衣业的健康发展,不能过多依赖传统作坊式生产的手工也业态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必须导入科技创新、品牌规划、服装设计、绿色生态和标准化管理等科学方法和现代工具,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时尚网络互联等现代化经营方式的转变,综合创造出新的价值。形成差别化、个性化、高档化、规模化的极具国际竞争优势的现在扎染成衣新兴产业。1)丰富扎染成衣外观设计,不断创新扎染工艺。现代扎染成衣,工艺以成衣染色为主,比较适合春夏薄型面料或成衣加工。长期以来,秋冬装市场开发严重滞后,产品乏善可陈。秋冬现在扎染成衣开发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我们通过创新面料视觉肌理、丰富扎染成衣外观设计、尝试改进扎染工艺流程等方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并在秋冬时尚服装开发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通过服装设计和工艺创新,充分运用现代扎染工艺与其工艺手段相结合,将传统单纯的扎染成衣加工改良、延伸分解衣片扎染加工和面料扎染加工等环节,经整理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衣缝合,拼装至服装成品或半成品完成。研发、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肌理成型技艺”扎染成衣系列。2)发掘传统工艺资源,发挥区域产业优势。与民间传统扎染集中在云贵地区不同,我国现代扎染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通、浙江宁波和广东东莞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并以江苏南通地区产业群最具规模。真正意思上的我国知名扎染成衣品牌尚未形成,具有工艺自主研发、时尚设计创意的现代扎染规模企业较少。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业,总体上存在着对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依赖度过高,自主原创和基础研究能力较差以及时尚终端市场能力欠缺问题,并成为制约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产业迅速发展的瓶颈。

二、贯彻绿色服装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趋势表明,绿色纺织品和传统纺织品的绿色化趋势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有关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遭致世界上反倾销案投诉最高的国家。因此,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产业健康发展,必需贯彻绿色服装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积极采用绿色染整新工艺,积极采用绿色染整新工艺、新助剂,注重技术投入,引进节能降耗新设备,以观念创新带动工艺创新,以经济设计、节水少水、污染预防、废水最小量化等清洁化生产的新思路、新工艺,彻底淘汰落后的传统扎染和工业染整单纯、被动和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在工艺选择和优化方面,积极尝试和推广应用无水节水、无污染、短流程和节能型的环保型涂料喷染聚集扎染、无水转移印花扎染、纳米级涂料数码喷墨印花、真丝光接技术染色和浅色染浴与环保型涂料深色印花组合工艺灯“艺术染整”新工艺和新技术,通过综合创新和集成创造,达到产品外观视觉审美差别化和染整绿色生态化的和谐统一,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扎染成衣的艺术品味和产品附加值。

2)坚决贯彻绿色设计新理念,绿色设计概念,不仅是指纺织服装的生产环节,更是贯穿于现代扎染成衣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服装设计师尤其是从事现代扎染成衣设计的工艺技术人员,要以对现在和未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谨慎处理好绿色设计和工艺创新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和深入理解现代扎染成衣业的工艺特点、生产流程、市场定位和产业属性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常规服装设计中过度强调外观设计而不计工本、标新立异的不经济做法,注重国产面料视觉审美差别化创新和扎染工艺短流程、节水节能和清洁化生产的科学设定上。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一)主要研发内容、关键技术

我们利用手工印染工艺和现代喷绘技术对服装产品进行二次改良,从而提升服装的附加价值,再重新将其投入市场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本课题研究非常符合当前循环经济模式的倡导,研究成果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尝试和推广应用无水节水、无污染、短流程和节能型的环保型涂料喷染聚集扎染、无水转移印花扎染、纳米级涂料数码喷墨印花、真丝光接技术染色和浅色染浴与环保型涂料深色印花组合工艺灯“艺术染整”新工艺和新技术,通过综合创新和集成创造,达到产品外观视觉审美差别化和染整绿色生态化的和谐统一,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扎染成衣的艺术品味和产品附加值。

首先,对国内外服装产业中手工印染的应用程度进行总体分析,以及对目前服装行业对服装印染改造方法进行的深入了解。

其次,提出“现代手工印染新工艺”以及“现代喷绘技术新方法”。

通过对服装的产品结构的分析,制定出“现代手工印染新工艺”以及“现代喷绘技术新方法”。针对各类产品二次改良的方法和流程。通过对原料服装进行二次改良实践,设计研发生产独具艺术特色的服装终端产品。

最后,将改良后的服装产品重新投放销售,认真收集在实践销售的业绩,以便评估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通过对原料服装进行二次改良实践,设计、研发,生产独具艺术特色的服装终端产品,并运用到服装的再生产中。主要利用手工印染工艺和现代喷绘技术对服装产品其进行二次改良。

关键技术: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防染科学技术和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传统“三染”、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可产业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文化,与传统扎染一样,现代扎染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还在本质上体现出自身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传达不同时代气息的特征,具有“笔墨当随时代变化”的开放性特点。

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数码思维”和“数码行为”成为我们正常“生活方式”的今天,数字化处理技术产生的数码艺术也必然能为现代扎染艺术借鉴,并成为当代设计师创造现代扎染新图形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设计语言。

与扎染效果相关的技术关键因素

1、扎结方法:缝扎、捆绑、打结、器具辅助扎法

2、染色参数:染料浓度、染色时间、

3、了解织物成份物理状态对扎染制品风格的影响

(二)创新点

1、手工印染的效果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且手工印染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有着众多风格流派,手工印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同时为服装企业的设计及生产提供更多选择,使服装市场更加丰富、活跃。

2、以增加服装出口创汇率,具有“以产顶进”的重要意义。

3、现代扎染成衣染色工艺在结合时尚流行趋势、即时服务于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引入流行色概念对纺织服装企业的积压面料和库存成衣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发挥“成衣染色图形创造一体艺术染整工艺”独特的原创技术优势,对滞销服装产品进行新的视觉创意和“艺术染整”,整旧如新,变废为宝,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使企业资源、行业资源和市场资源得以充分挖掘、整合和合理利用。

4、手工印染从操作上来讲门槛较低,而且改造效果明显,对非专业人员进行手工印染基础技术的普及可以刺激低端服装市场及面料、辅料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雷《论传统工艺在现代技术中的蜕变》[M]百度文库,200708/201309

2、《我国现代扎染成衣业现状浅析》[Z],球纺织学堂。201101/201309

第9篇:纺织服装概念范文

纵观2008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受国际市场萎缩、成本压力上涨、人民币升值、资金环境趋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陷入重重困境。为了扶持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家先后出台了系列措施(如下表一)。但国家前几次对纺织行业的扶持政策,没有能更好地促进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原因,历史优惠政策,“普惠制”即全行业受惠的特点非常明显。由于纺织服装行业的种种如进入壁垒小、小企业众多、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特点,在需求严重下滑的状况下,这些优惠政策明显还不足以也不可能足以给予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以足够的支持。但系列措施确实给纺织服装大型企业减轻了许多压力。大型纺织服装在研发能力上具有小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技术改造、管理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遇到了较好的机遇,只是由于转型时间尚短,对扭转整个行业困境难以即刻见效。如今,《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政策将由“普惠”转向“扶优”。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调出口退税率使所有企业受意外,其他规划大多体现国家“扶优”的方向。

本次国家出台的《规划》,备受市场关注,最终政策内容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但稍显保守,虽涉及行业层面广泛,亮点不多。追溯原因,规划将解决行业当前困难和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一同考虑,这将可能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历史性机遇。但最终由于过于宏观所以没有能够很好地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力度略低于预期。如无意外,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有后续政策支持,至于最终效果如何,还要看《规划》细则拟定,后续政策及政策推进状况。观察《规划》基本内容会发现其与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十分相似,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是对“十一五”规划的精练和强化,重点突出了行业严峻现实下的政策导向。整个振兴规划既提出了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如稳定出口,启动内需,加强对中小企业和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的扶持等也体现了行业中长期的政策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等。笔者认为,此次国家出台的《规划》醉翁之意不仅仅在应对金融危机,更是剑指整个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必然之举。

本次《规划》围绕“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业集聚,提高水平”的原则展开,规划内容可概括为“四个调整,一个支持”。根据笔者的理解,对《规划》有以下解读:

1、再次提高行业出口退税率是《规划》中的实质内容之一。本次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出口退税率的再次提高对于减轻行业出口困境或改善相关出口企业的经营形势有一定的支持,尽管上调的幅度与此前市场的乐观预期有一定差距,但不排除后续进一步上调到17%的可能。值得关注的是即将于近期陆续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120项政策细则,近期坊间盛传,有接近工信部的消息人士透露,工信部向中央决策层建议将出口退税率回调至17%,退税范围包括第十一大类50章至63章中的纺织品服装和第g4章中的家用纺织品。另,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3月1日举行的第华交会论坛上也表示,国家将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包括继续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加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就业人数分别在610万人和410万人,分别占工业就业人数的7.5%和5%,纺织品服装行业每出口1亿美元,就能解决3680个就业岗位,对于缓解如今的就业压力十分有效,行业重要性不待言,所以将出口退税率回调至17%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看来,出口退税对于增加企业收入,渡过难关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最有效也是最快见效的手段。

行业出口退税率在2008年8月1日和11月1日分别上调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此次再上调1个百分点共计4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密集上调在D9年对行业出口会有一个累计的利好效应。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的测算,假设09年全行业出口同比下降10%,利润下降5%,收入同比持平,行业出口退税率上调1个百分点,对2009年行业的利润增加将在12.55亿美元左右,以6.5的汇率计算,对09年行业利润总额的提高幅度为7.55%,对行业利润率的提高为0.2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行业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对缓解行业企业压力有很大裨益。以上的测算是理论值上限,并未考虑外商分享的利益部分。考虑到最终落实至具体公司,贸易出口比重高、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受益最大,辅料类公司间接利好,内销品牌企业则基本不受影响,对各公司实际业绩的影响视其产品议价能力而定。

2、设立专项资金加强行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是振兴规划的另一实质内容之一。本次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该政策充分体现了规划“扶优”的导向。笔者认为最终可能受益的只能是少数基本面良好的企业,仅限于上游纺织领域具有规模、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及下游服装领域具有良好品牌基础和营销渠道潜力的民族品牌公司。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类似于完全竞争行业,很少有公司拥有其子行业的定价权,上市公司也大多是纺织公司和服装公司分开的。可以认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不景气在一定情况下是由于其产业链的割裂而产生的。在原料―设计―加工―产品的链条中,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往往只拥有其中一个到两个节点,而拥有设计和品牌这两个节点的品牌类服装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要高出加工出口类服装公司的4倍多。

由于纺织行业是较为成熟的行业,原料的创新和话语权只是企业的低级核心,因为替代品较多,可再生性强,弹性系数也较大,单一的原料生产企业无法在经济危机面前继续良好的生存下去,单一的加工企业替代效应更大,无所塑造核心竞争力,因此产业链的完整与否对纺织服装公司尤其是处在产业链高端的品牌企业十分重要。因此,把握这次《规划》的五大方向,要转移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品牌附加值,增强国内服装企业品牌

概念的产业升级上来。由此看来,今后一段时间政策面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这个结论是考虑到中央财政和投资的有限状况以及行业内企业众多的现实,笔者认为最终落实到具体企业的企业数以及资金数额都不能抱有太高期望,因此也不会根本改变企业的经营情况,只是对相关企业更好地抵御行业困境、更好地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产生一定的帮助。可以预见的是优势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套用一句话可以说“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品牌可以先站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企业、其他产品,逐步达到共同强大!”

3、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是药石难及的膏盲之处。“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值得中小企业庆幸的是中央在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方面有专门的措施,但具体措施难以期待。虽然2月中旬开始,作为行业主管机构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几乎调动所有高层参与了全国145个产业集群地的大规模调研以求为推进落实国家金融信贷政策提供更乡野的决策支持。但解决融资难,不能只靠中央支持,也不能依赖地方的积极性,受融资平台的限制,最安全的方式是调动行业内部企业自己的积极性,企业自发组织互助形式的担保基金,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做得比较成功,值得借鉴。

4、产业用纺织品必将成为重点扶持予行业。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较低,2007年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为53:33:14,远低于欧美国家40%左右的水平。此外,目前产业用纺织品集中在服装用非织造布领域,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也是急待解决的困境。《规划》的推出有利于从政策上扶持和引导产业用纺织品子行业的发展。目前上市公司中主营产业用纺织品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欣龙控股、福建南纺和神马实业,但2008年普遍亏损,产品毛利率也较低,上述公司将是《规划》的直接受益者。

在中央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大背景下,产业用纺织品(土工布、过滤材料,防水材料、包装材料,卫生吸收性产品、空气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品及劳保文体用品等)的需求前景值得期待。

5、优化区域布局是重要内容。提高东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是行业布局调整的一个重点,东部沿海地区今后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目前也是很好的优化区域布局时机。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近期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明显高于东部,已经体现出纺织服装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正在帮中西部产业集群做规划,以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6、对未来走势的期望不要过高。虽然《规划》第一条就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但即使采取类似于家电下乡等方式刺激农村和低收入人群消费,由于品牌服装价格较高,农村人群并不是消费主体而难以产生影响,且专项资金中关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过于笼统缺乏细则支持;对于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单单只是农村市场的缓慢增长则并不足以解决当前的困境。尽管自2007年开始,内需首度超越出口成为拉动纺织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3-5年内,内需增加的消费量还不足以完全弥补出口放缓甚至下降带来的缺口。

加之,由于之前对《规划》的预期,已经透支了部分能量,企业上升的空间不大。自2008年12月起至今,纺织板块累计上涨26.79%,跑赢大盘15.54个百分点,部分股价较低的个股涨幅甚至超过100%。已经基本反映了规划的能量,短期内不排除板块继续上涨,但结合行业的基本情况,不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产业市场,短期内的爆发都难以实现。

根据统计数据,10年来中国纺织行业首度出现负增长。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77%;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金额达到227.5亿元,同比增加99.85%,有2/3企业亏损或正处于亏损边缘,行业转亏为赢尚需时间与时机,盲目的乐观只会恶化窘境。

7、对未来走势不要过于悲观。虽然从2008年12月份数据来看,纺织服装行业颓势未改,固定资产投资跌入历史低谷,纺织行业尤其明显,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PMI指数来看,纺织行业2008年12月份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创出新低,行业指数仍继续下;采购指数和原材料存货指数2008年12月却已开始小幅反弹,显示企业已经开始储备生产资料。特别是在1月份国内整体出口锐减17.5%的情况下,服装出口却逆势上扬,出口增幅达5.7%,令人眼前一亮,相信行业转暖已经可以期待。

服装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订单指数和采购指数也持续创新低,但原材料指数2008年12月止跌回稳。观察全球纺织服装资本市场,估值水平涨跌互现。美国09年PE回升到11倍左右;全球估值水平从11倍上升到目前的11.5倍;欧洲则从13倍下降到目前的11.7倍;亚太区服装业估值水平从10倍上升到13倍;A股已累积反弹超70%。不论从资本市场,还是从统计数据或指数看,行业转暖的趋势已界显现,对于未来,我们不乐观但也不悲观,客观的看待行业走势,才能更好的应对目前的现状。

后续看点:

1、行业实施细则。行业主管机构纺织工业协会需要掌握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要中央政府部门支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振兴的具体实施细则。比如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还有海关、环保、劳动就业等具体领域,究竟如何支持纺织服装行业及企业,都需要进一步明确。有了实施细则,国家出台的振兴规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规划》的具体效果还要看细则。

2、企业层面的对策。翻手危机覆手良机,解决企业危机,靠天靠地都不是好企业。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优势的品牌企业开始了行动,纺织服装行业中更多的中小企业,要团结起周围的中小企业进行自救;行业中更多的大型企业,要积极的利用兼并收购等手段整合优良中小企业。行业中的出口企业,也要更积极与内销企业互学互助。稳定的行业基本面并不能只依赖大型企业,更不能仅仅依赖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