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生态旅游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旅游建设

第1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生态旅游的运行状态,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运行模式[4]。为了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尽量整合并开发多元经营项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另外,针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现状,产业链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实现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第2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半年多时间来,调研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现状及内外存在的诸多优劣因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及人文、生态、环境资源。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民众等多方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了认真归纳与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镇是浙江省旅游城镇、浙江省中心镇、温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试点镇、*县旅游中心和城镇体系次中心。相比较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资源优势。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温州四大王牌景区之一承天氡泉,四大古刹之一宝林寺以及百福岩、塔头底古民居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二是区位优势。位于温州2小时交通圈内,毗邻苍南、福鼎、柘荣等经济发达县市仅5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这为与周边地区景点的优化组合带来了优越的条件。三是集镇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5%,城镇配套功能齐全。同时,投资8000万元的香溢度假村开业,这又大大提高*旅游的接待品位与能力。

但是,到目前,我镇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政府主导力度不够,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旅游精品项目的开发严重缺乏;三是宣传促销、市场开发、区域合作力度不够,各自为政、零乱、无序、无重点、无计划、缺乏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四是综合接待能力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等。

*年,国内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以上,发展旅游的黄金时段已经来临。对此,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从全面推进生态小康建设的角度出发,加快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断成熟、信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交通设施的方便快捷,人们自行出游的能力在不断加强,散客和自助游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项旅游基础设施和新兴的旅游运作方式将存在着大好前景。

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是在整合各旅游要素的基础上,搭建旅游销售平台,每天定点发送旅游班车,方便游客出行。游客可以在集散中心任意选择、组合旅游线路,自主安排旅游行程,使游客真正享受到自助旅游的乐趣。

由于旅游集散中心目标主要针对散客游市场,未与旅行社主营的团体业务发生冲突,还解决了旅行社无力承接散客旅游的困难。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把*建成浙闽边生态旅游集散中心,是符合*乃至全县旅游发展趋势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二、发展思路和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加大对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我镇生态旅游业正处起步阶段、旅游业市场化发育程度极不完善的这两个背景下,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招商引资在我镇创建生态旅游城镇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从行政主体增强组织、指导和协调能力的角度出发,加强宏观决策和完善协调机制,把发展改革、经贸、交通、城建、土地、农业、林业、文化、宣传、治安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尽快形成“合力兴旅”的发展局面。二是要加快《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为生态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用地指标的限制,使一批旅游亿元“精品工程”无法启动,如有客商欲在氡泉峡谷投资1.5亿元建设奥林匹克大酒店,就是受用地指标的限制至今无法启动。为了能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来带动我镇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土地部门应根据我县经济欠发达、山地面积大的现实,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向上级争取用地指标,如向上级争取土地政策扶贫、提前支取用地指标等。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引导下的多元主体投入机制,加快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政府要强化旅游专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市场主体向旅游行业投入提供基础条件;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财政每年应拔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快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四是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推出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引导有序的、高品位的开发,形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政府应该把旅游招商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一号工程”来实施,切实推进旅游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整合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做活旅游经济大文章

我们要整合优势,发挥特色,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促进生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整合“五个一”旅游资源为重点,努力推出一批市场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突破低层次的发展模式,做到人文与自然并茂,观光与休闲同盛,联合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比如我们可以依托氡泉水和峡谷风光,建设以康体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精品。二是要依托古老历史文化积淀,开发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和活动项目。近年来,古廊桥和古民居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来*游客无不一睹为快。尤其是木拱廊桥,以其巧妙优美的结构造型,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形象,被誉为“中国瑰宝”,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是*、国家乃至世界的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古廊桥、古民居这一载体,着力打造廊桥文化旅游精品,积极探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农家乐”旅游方式等来充实旅游内容。三是加强区域合作,推出精品“套餐”。加强与太姥山、雁荡山、*江等知名景区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精品“套餐”,如与太姥山合作推出“登名山、浴氡泉、访廊桥”,与雁荡山、*江合作推出“雁南飞”等精品旅游“套餐”。

(三)积极拓展客源,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好景点也要勤吆喝”。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消费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逐步打响生态旅游品牌。一是加强对旅游整体的包装、策划,扭转目前各自为战、散兵游勇式的旅游促销格局。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合力,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目标市场,突出生态、廊桥和氡泉,实现精品营销战略。二是要改进促销方式,创新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口碑宣传效应,加快旅游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并出台门票优惠制度和旅行社奖励政策,提高旅行社接团积极性,广泛吸引客源,平衡旅游淡旺季。同时,以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为载体,促进各新闻媒体对我县旅游进行全方位宣传,如在我镇成功举办了*温州氡泉杯足球赛,通过媒体对该赛事的关注,也使*旅游知名度大大提高。另外,邀请新闻、摄影、书画、文学界的专家、朋友来景区采风,通过名人效应来提高生态旅游知名度。三是开展节庆活动,营造旅游氛围。在主要道路(如52、58省道)和景区景点竖立指引牌、示意图、宣传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开展永久性阵地宣传,来营造旅游氛围。并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如茶旅游文化节、廊桥旅游文化节等。四是加强区域合作。以“闽浙边”6市县共同推出“闽浙边山海生态游”线路为契机,加强同周边区域合作,实现客源互送、线路互联、市场共享,逐步将我县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来拓展旅游客源。

第3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互动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新农村的建设从2005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到2012年十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说明新农村的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直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幸存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地深入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学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乡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农民可以通过推销生态农产品,加盟生态旅游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促使农民产业的变革,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可以在农民中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它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旅游资源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效地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农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的契机。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的有力的支撑,农村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农村形成新的文明风尚。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成为文明卫生的公民。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旅游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乡村的风貌,建设文明的新农村形象,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整个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业、改变了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传统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系统的指导理论,它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理论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把握两者而发展之间的切合点,强调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相互之间相互调节。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注意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并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总,逐渐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体化进程方面发展的进度,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乘数效应理论。

该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了乘数效应。乡村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的出现使得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发展,并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让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一)构建理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理念。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发农村的生态资源的建设。开发生态的体验和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各种生态需求。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新农村的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占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

1、生态旅游建设要惠及所在社区的农民。

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惠及当地的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及开发的主体,最后发展为利益的主体,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兼顾农村的现实条件:农村的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就业。要保证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报酬的保障,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让农民可以利用生活资料来通过旅游经济来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旅游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农民的思想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风俗文化为生态旅游和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观念和良好的风尚。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乡村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审美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我国农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而且品种多样。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乡村的自然风光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而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的中心,结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两者之间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中环境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乡村的旅游品牌,发展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乡村的旅游资源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地区相对贫困的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让村民参与其中,建立起新农村建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融合发展的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旅游业向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要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

(二)做好科学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环境规律,在开发农民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处理好两者发展之间的规划,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特色,推动农村的建设在合理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地区的差异以及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进行民缺德定位,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同行,应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乡村的生态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做好环境建设

第4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一、引言

随着经济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我国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各地政府兴起了保护当地特有旅游文化资源之风。因此“生态旅游”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将其和市场经济效益相结合,积极的做出改善措施,进而来保重本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将会呈现出发展自己独有的特色。

二、赣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括

赣州处于江西境内,和长江紧密相连。并且周边的省市发展建设情况较为良好。内部地势较为平坦,紧靠多处山脉。在赣州境内,在各种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构建了大量的聚集地。同时在每个乡镇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善,同时聚集了大量的常住人口,并且人均土地占有量较高。内部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一直较为良好。并且气候和绿地资源较为适宜。

(二)有利条件

1.地理区位明显

赣州位于江西省境内的黄金地段,多条高速道路横穿,和众多一二线城市紧密相连,并且处于季风气候区,适合自然资源生长。

2.景观资源条件

一直以来,赣州就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这些旅游资源为赣州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优势。赣州是一个树的海洋,完全具备开办生态旅游建设所需的条件。赣州地属季风气候,在各项资源上非常丰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一年中,雨量适中,光照等条件也是极好的。赣州的经济发展中,很少见到重污染工业。在大片的森林以及山河之下,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态环境,人们在这片区域中,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闲适。

3.发展环境优越

赣州的生态旅游建设由来已久,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到90年代末,才相继在各县区建立少数类型和的简单的生态旅游点。赣州生态旅游起步晚,即使现在也只是停留在保护旅游环境的一些措施上,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态旅游模式,更没有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和反思。但随着全国各地大兴生态旅游,赣州也已经开始加强生态旅游的探讨和实施,尤其在沼气、休闲生态旅游上已经有初步成效。

(三)制约因素

1.自然环境破坏与生态脆弱,产品结构单一,综合竞争力不强

在赣州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从最近几年发展情况上看,赣州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并且随着各种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再加上赣州以观光型产品为主,特色的旅游产品几乎没有,进而,没有办法和其他的景点相比较,综合实力被大大的削弱。

2.生态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滞后

在相关的生态旅游规定中,生态旅游城市必须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游客接待处、公共厕所的卫生情况以及便利的交通,虽然赣州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非常的吸引人,但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却只是准备阶段,在较短的时间没有办法接待大量的游客。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赣州政府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生态旅游服务功能项目。在生态旅游管理上,部分高层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众多的游客在服务上非常的不满意。在一个生态旅游景点中,游客的满意度体现的就是当地的生态旅游服务能力。

3.经济基础薄弱,对生态旅游业反哺能力低

赣州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赣州的区域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宏观上看,经济的总体水平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实现经济以及游客的效益最大化,是存在众多困难的。

三、赣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最近的研究上看,相关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分析并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概述,进而在地域、文化、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当不成熟。生态旅游建设中存在较多的主观意识。本文赣州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简述中,不仅是基于一定文献综述,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其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如下:

(一)对生态旅游认识不足,盲目开发

就现在的生态旅游发展而言,赣州内部建设在此基础上总是高喊着各种口号,但是并没有拿出实际性的理论措施。从当前的生态环境发展上看,各种计划实施安排严重不足。赣州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各种开发计划只是呈现在理论中,并没有相应的实际行动。并且在起初的开发阶段,较多的资源并没有进一步得到有效的运用,大部分的珍惜资源被严重的浪费。很多相关的决策者因为本身的武断性,进而使得生态旅游建设资源建设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问题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建设。但是任何情况之下的生态旅游生态发展问题都是应该给予解决的,而不是置放一边。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类各种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来自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性上涨,对周围的环境资源的破坏日趋严重。

第5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用和实践,是当前乡村旅游领域中研究的热点。

国外文献尚未有关于“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概念的表述,但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非常注重循环经济理念的导入,根据赖斌(2009)的研究,国外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有基于机制创新的瑞典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PREO)、基于技术创新的尼泊尔可再生能源消费模式(PREC)、基于产业创新的塞浦路斯多用途树木种植模式(PRMT)三种模式[2]。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基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念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的范式归纳。周凌燕、和军(2006)分析了当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消费初级化和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3];贾红风、李云霞(2009)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云南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以及对策[4];罗信远(2009)分析了五类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5];严澍(2009)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了四川地震灾区乡村旅游开发,进而对变革传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提出建设性思路[6]。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均有一般性的发展模式[7];“主体―驱动―乡村”三位一体的MDR具有中国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特色性 [8];从资源基础和特色,主要有农家乐型、乡村休闲园型、观光农园型、采摘果园型、产品加工型、景区依托型、综合型等[9]。

2.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2.1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尽可能的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通过在前期减少资源消耗,在中端减少废物产生,在末端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物质闭环型经济模式。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在产业经济发展的形态上,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实践形式,也是有效路径。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强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之上,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一次性消费,促进产品多次消费与多次利用。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顺应着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其一脉相承。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相对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再生为特征,是旨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特征的高级生态经济形态,其本质是生态经济。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一个分支,可率先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旅游行为的生态化和旅游消费的生态化。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经济。旅游循环经济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都是人们对传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反思、探寻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结果。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模式广泛接受的情况下,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和理想化色彩。从“3R”扩展到“6R”;从原来的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扩展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生态还原,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践形式。

2.2乡村旅游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

图1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6R原则

再思考原则。颠覆传统的先污染和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思考模式,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全新思考模式。从战略高度定位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从理念上解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制定支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规章和制度,从社会法理层面、社会精神层面解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保障问题,系统地解决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支撑、技术支撑和法理支撑。

减量化原则。在前期,有效控制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的土地占有、资源消耗、基础设施投入;在中期,尽可能较少括能源、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后期,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废弃物的产生,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压力,使资源使用效益、经济产出效益最大化。

再利用原则。多次使用和多种方式使用物质原材料和物品,防止原材料和物品过早的成为废物。在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环节形成相互利用的原材料供应链,使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废弃物成为旅游生产生活的新原料。

再循环原则。注重末端的综合利用和治理,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将 “废物”尽可能资源化。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建立封闭式的可循环、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再修复原则。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旅游活动污染或者破坏的生态旅游环境,要通过人工治理、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等手段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从环境经营和环境运营的角度,促进环境再生和系统再造。

再整合原则。从景区内部系统整合角度,要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闲置资源和“错置”资源进行重组,通过使用方式的变化以及使用顺序的调整,盘活资源,实现功能性整合;把乡村生态旅游作为循环经济农业中的一个环节,使旅游业与乡村农业、乡村林业、乡村畜牧业形成一个完整区域循环经济链。

3.滕头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3.1概况

宁波滕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浙东沿海平原奉化市城北,距宁波市区27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溪口12公里,景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滕头村凭借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的环境优势,赢得了“全球生态500佳”、创建了国家5A级景区,2010 年,成为上海世博会上唯一入选乡村案例,2013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1 年,滕头景区共接待游客 136 万人次,门票收入 3520 万元,旅游综合收入 1.52 亿元。2012年滕头村接待人数达130人次,旅游门票收入为322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为13700万元。滕头村通过不断开发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农业农村为灵魂、园林生态为背景、现代村庄为舞台,参观、考察、旅游、学生实践相结合的独特生态旅游格局。

3.2 滕头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图2 滕头村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整体模式

滕头村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是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底线,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发展为核心方向,以生态社区建设为基础,以生态农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生态林业和生态工业为支撑,以生态养殖为辅助,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社区、生态林业、生态养殖、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全方位生态发展格局。林业与旅游,农业与旅游业,养殖与旅游业形成小循环产业系统,小循环通过能量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社区、生态林业、生态养殖、生态工业六个方面相互依存,形成大循环经济系统。在整体的运营模式中,小循环与大循环之间能量相互传递,小循环为大循环系统的一个环节,大循环为小循环的发展也提供必要的物质能量,两者之间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3.2.1乡村生态农业

在90年代中期,滕头村便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家禽――沼――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以绿色种植为基础,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升级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开渠、挖河、修路、构筑暗灌暗排、沟渠纵横的地下系统,实现农田的水利化和园林化;坚持以有机肥为主,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战略联盟, 创建了农作物培养中心, 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组织实施蔬菜、蓄牧、水产、水果、花卉、水稻等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形成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立体农业[10]。

3.2.2乡村生态旅游

滕头村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面,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全生态旅游格局。建设了以生态宴会和生态餐厅为依托的生态餐饮;以东方恬园生态酒店为支撑的生态住宿;以太阳能等新能源为支撑的路灯系统;以生态化和仿生态化为特色的旅游项目;以就地取材为原则的生态盆景、生态花艺工艺品体系;以生态世博展览馆为中心的生态文化体验项目。(见表1)

3.2.3乡村生态社区

滕头村向太阳要能量,投入120多万元建设“太阳工程”,村里的126户100%的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分户热水管,假日酒店安装了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社区以及景区内部的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工程每年为滕头村节约用电6万千瓦。滕头村在主干道路上,安装了“风光能”环保灯,能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储电。建造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站,该检测站可提供实时数据,随时了解村里空气质量的变化。村里统一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并建造了三座三星级以上节能环保厕所,每年可节约用水上万吨[11]。

滕头村目前正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态屋”试验区。投资近三千万元,建造了滕头生态屋,向游客传达滕头人的生态环保理念。“生态屋”的建设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全屋净水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废弃建材应用等多项生态节能技术,成为村级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典范之作。 “生态屋”全楼景观绿化利用现有的河水灌溉草坪,多余的水会通过地表和管道流入河道,喷雾可以降低温度、净化环境、增加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生态屋”主楼安装了4组总功率为4000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大量的光能通过它们转化为电能,传输到一楼机房的蓄电池贮存起来[12]。

3.2.4乡村生态林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滕头村租赁了大片荒山荒田,种植了大规格的苗木,并依托园林公司实现绿化工程公司、植物开发公司和园林苗圃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滕头村对苗木的利用是多元化的,在苗木的培育期,做苗木培育试验观赏;在苗木中期,做成苗木工艺品,设置盆景大观园,进行销售和参观;在大型林园中,种植各种花卉,形成五彩斑斓的花海进行旅游开发;在高山林地进行竹、林、果、山林立体开发:山顶封山育林,山腰养竹产笋,山脚栽桔种桃,林子内培育花卉养殖,并进行土鸡的放养,土鸡供游客使用。花卉与苗木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废弃物处理系统成为供应苗木和花卉的废料。滕头村的林业形成了一条生态产生链,既园林景观销售、园林盆景观赏和销售、园林内生态花卉种植以及生态放养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3.2.5乡村生态养殖

滕头村以河堤为基础实现立体的生态养殖。河提是果和花卉,在河道两岸种植果树,果树下是大面积的向日葵、薰衣草等花卉,形成层次丰富的植被景观。河道水面上空是果蔬长廊,在两岸架设方形钢制架,夏天栽种各种蔓性瓜类;春天种植各种藤类花卉,秋季种植三角梅、喇叭花;冬季种植常春藤、忍冬;在河道水中进行水鸭的养殖,水鸭用于旅游表演,不能表演的鸭子用于游客食材;水中养鱼,放养各种鱼、虾、蟹,开展手摸鱼、“竭泽而渔”、用棍棒打鱼、用弓箭(钓具、网、鱼筌)捕鱼等参与性活动。再者河道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为全村景观绿化与生态农业提供水源,同时通过河道两岸的水草和湿地对处理之后的废水和污水进行再次的净化和回收,与林业、生态农业形成循环经济系统。

3.2.6乡村生态工业

滕头村发展工业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滕头村对环境污染性工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工业企业在滕头村落户的话,要经过环境保护委员会审定,不管企业效益多好,如果环境不达标,禁止落户。从2001年初,滕头村开始兴建特色产业工业园区,滕头村对工业项目坚持“精挑细选”,相继引进了机械、电子器材、建材装潢、印刷包装等60多家企业,到目前为止,至今没有一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滕头村工业园区对工业产生的废弃物有着成熟的处理方案。对可再生物质资源进行全面回收,对废纸类、塑料橡胶类、废金融类和废家电家具类进行综合化分类处理;对不可回收类进行无害化处理。滕头发展乡村工业的一个根本性原则是工业不可缺少,但工业决不能污染环境,不能破坏生态,不能影响社区生活。

3.3 滕头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目前滕头村存在着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政策体系不完善、发展腹地空间受限等问题,需要在发展理理念、投资力度、建设速度以及产业链条上进一步提升。淘汰和外迁内部老化和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腾出发展空间重点设置循环型、生态型、创意型的旅游项目,减少资源消耗和土地资源占用,整合区域旅游空间,形成生态产业集群;运用各种媒体,通过社会舆论、行政力度、榜样感化、利益约束等手段,对各层次的民众和游客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大对滕头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税收、土地和道路、规划等门票收费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体系,破解政策与资金难题。

第6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本文对德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剖析了大湘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产业方面的对接;生态方面的对接;社会文化方面的对接。

关键词 ]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对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96

1研究地域概况

大湘西,即“ 湘西地区”,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德夯在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境内,距吉首城约18公里,由德夯景区、峒河景区、小龙景区组成。德夯风景名胜区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河交错,峡谷绝壁层出不穷。景区有大龙洞、小龙洞、流纱、夯峡等瀑布群十多处,其中流纱瀑布以垂直落差216米居全国之首。自矮寨镇洞溪上行4公里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车、水辗、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脚楼,一派田园诗情。德夯风景区是湘西苗族聚居区之一,这里保留着淳朴古老的民族语言、服饰、饮食宗教礼仪、歌舞等苗族风情。其中苗族“三月三”“四月八”“百狮会”“拦门对歌”“苗鼓舞”等表演古老粗犷,极富地方民族特色。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自发组织旅游,旅游主要是由村委会管理,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够,游客稀少,旅游业发展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于198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旅游业渐渐发展起来,1991年全年接待游客达7.15万人。2002年,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德夯旅游公司,一方面保护生态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深度挖掘苗族传统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德夯旅游业飞速发展,德夯一派繁荣景象,与新农村相得益彰。

2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1产业方面的对接分析

湘西人民在尝到旅游的甜头之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湘西的特色文化、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开发神秘湘西,旅游产业呈跳跃式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德夯就是在这种形式下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及民族文化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菜油、峰密、柑子、生姜、猕猴桃、醋萝卜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成为旅游者喜欢和购买的商品,这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促进了德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德夯近几年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以来,不仅带动了当地粮食、水果、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且还无形中培育了一批“绿色养殖业”专业户,加大了对绿色食品及新品种的种植,并把现代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促进了一系列袋装野菜旅游商品的加工和开发,发展了许多诸如酱菜、肉食腌腊、果王素加工厂,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向优质、高效、环保、经济等深度开发及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笔者调查得知,德夯在2001年开发“农家乐”之前,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零星水稻、烤烟维持生计,因这些产品转化成货币的环节多,转化慢、难,农民生活都比较困难。自从开发“农家乐”以后,村民除搞好传统的农事活动以外,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农家餐饮、住宿、采摘等旅游接待,每家旅游收入年均达4万多元,相当于旅游开发前的6倍之多,乡村旅游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也不愿外出打工了,因为旅游接待中所有的蔬菜、水果都要靠自己种植,旅游旺季忙于旅游接待,淡委忙于农业,已经够累的了。村民还集资修起了马路,各家都盖起了新房,村民靠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了。

2.2生态方面的对接分析

德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该地区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的增长,畜禽水产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无序,使乡村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另外受整个湘西大环境的影响,近几年,陆续上了一批耗能高、附加值低的粗加工企业,如采矿业;加上湘西人民的生活仍沿袭着几千年的“伐木取暖、用柴烧饭、用树建宅”的原始生活方式,这或多或少地给环境留下了隐患。总之,这种工、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在无形中浪费掉,这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要求背道而驰。

因此,德夯风景区针对以上这些情况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一是实施“三清六改”工程,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电等,引导村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牲畜圈舍混杂问题,改善乡村环境卫生。二是搞好四种模式的村庄改造,即整治“闲置房”、改造整修村庄、建农民社区新村、对拆旧建新的房屋整体改造等。三是鼓励村民用空心小砌块建房,从源头上切断破坏森林的现象,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建立生态农、林补偿制度,鼓励发展高效节能的林业和农业,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手段,实现林业生态化、能源多样化、农业效益化,确保农村污染源的杜绝,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难题。

2.3社会文化方面的对接分析

德夯特有的传统文化、奇风异俗,对外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深深吸引着人们去探奇访幽。然而,随着旅游者的增多,异地文化的干扰,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加上村民本身又有一种“远香近臭”的思想,使得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民风民俗被淡忘,有的甚至同化。如:不唱本土本乡苗歌而改唱现代流行歌曲;刻意拆掉传统民居而建起钢筋水泥楼房;特别是传统民族服饰的同化更为严重,在德夯,即使是偏远的农村,穿苗服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都市流行的牛仔被、T恤衫,各式各样的超短裙等。这种同化是通过旅游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对乡村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也可称为汉化。因此,德夯风景区有针对性地丰富“农家乐”的旅游内涵,村民组织了“民族文艺表演队”和“农民时装队”,在篝火晚会上尽情展示传统民族服饰,并唱苗歌,跳苗舞等,那些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被人们所遗忘或被埋没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又重见天日,获得新生。

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德夯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分析

德夯村民尝到了发展旅游业的甜头之后,更是主动积极参与,满怀信心,对旅游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主动配合,并随时了解学习国家旅游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其他致富信息门路,提高了素质,同时也增长了见识。通过乡村旅游,当地村民同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交流过程中,了解了对方,也了解了世界各地,包括最新的旅游动态,服务意识,逐渐形成了一种超前的旅游经营理念。许多居民在长期的旅游接待中学会了许多旅游接待经验,能对不同的游客偏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接待过程中一般能符合游客的心意,得到了旅游者的好评。有的村民还能说几句简单的日语、英语、韩语,甚至还有远见的村民把孩子直接送到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外语,回来后当起了外语导游,在接待外国旅游者时具有语言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德夯居民淳朴、勤劳、善良,并且文明经商、童叟无欺,成为大湘西旅游区的典范。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大大增强,他们深知旅游资源的破坏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清扫门前的生活垃圾,并主动放到政府指定的区域,他们不再乱砍滥伐,并相互监督,公开同破坏生态的犯罪分子作斗争。在德夯社区,还经常举行“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并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挂钩,促进了相互团结,家庭和睦,村民在农闲时不再无所事事,惹是生非,逐渐从原来的打架、赌博、酗酒、斗殴等不良风气中解脱出来,并且自发的组织民兵日夜轮流巡逻、抵制外来的歪风邪气,如今,德夯社会风气、社区治安明显好转,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德夯的旅游业已具规模,走向了正轨。

4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促进了德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德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乡村生态旅游,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互构成和谐,德夯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参考文献:

[1]赵福祥,李全德.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旅游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37-140.

[2]尹华光,陈福义,袁正新.湖南旅游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王昌海,吴云超,温亚利.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收入农户间分配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1(2).

第7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一、生态文明与旅游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

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及工业文明等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之后,生态文明顺势产生,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旅游生态文明

对旅游业来说,生态文明指引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旅游业又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托。旅游生态文明,就是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改变传统产业制约,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结构,依托科技生态化,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完善。

二、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旅游,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最佳馈赠,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平和的探询”。余秋雨先生的这句话是对“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精辟论述,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人与自然在发展中不断磨合,走上和谐,旅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旅游业的本质属性要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旅游业具有资源利用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更适合向生态建设方向引导,使旅游业成为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冲突最小的生态型产业。加之游客对优美环境的需求,旅游业也更有动力不断强化旅游与环境、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从而实现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旅游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创造了旅游经济,使得投资和开发经营者更加明确旅游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旅游环境,开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响应

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种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规范旅游产业,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理想状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契机,在建设过程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先行,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对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然而旅游业自身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为复杂,各企业发展层次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在积极发展旅游的同时对旅游生态保护不够重视,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视整体环境效应,严重破坏了自然及人文生态环境,旅游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价值理念融入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强化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平衡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旅游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日益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巨大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为方针,有助于从源头上扭转旅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应对其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各建设主体生态文明意识的手段

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旅游社区居民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建设的主题,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旅游行为,恢复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加强监督与合作,积极打击生态破坏行为,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各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意识,有助于推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新契机

第8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民族旅游村寨;发展

前言

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村寨旅游的诞生,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经济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不管是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地还是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都希望借此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旅游村寨在实际操作和未来的规划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探讨两者的发展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旅游村寨的不同之处

从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两者的产生背景不同,在建设重点、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1产生背景

生态博物馆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社会经济较发达,建设条件优越。生态博物馆是对工业社会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反思和批判的产物,它所要表达的是该社会社区和民众对于权利、发展以及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诉求, 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其主要的理论是博物馆学、地理学和生态学。而民族旅游村寨产生于发展中国家及其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薄弱,建设条件较差。它所表达的是社区脱贫的强烈愿望,其主要的理论是旅游学、民族学和生态学。

1.2 建设重点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重在保护当地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发展的历史中,由于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建立于农耕文明之上的传统文化正逐步消失,而生态博物馆的兴起正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的模式,它将当地珍贵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使其生活在它们的原生地,同时也对其生存的环境和当地的居民进行保护,使人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并和谐向前发展。

民族旅游村寨主要是以发展旅游为目的。为了满足大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愿望和满足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要求,民族旅游村寨依托民族文化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开展旅游活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使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1.3 管理模式

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主要有官办型博物馆和民办型博物馆两种模式。官办型生态博物馆主要有六枝梭戛、镇山生态博物馆和隆里生态博物馆,而地扪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民办生态博物馆。纵观我国的官办型生态博物馆,其理论设计中都是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村民参与的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局限在目前“政府主导”的“官办”的框架内,而社区群众没有真正参与到管理中来,一直都是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 而我国的民办生态博物馆设立了管理委员会、顾问委员、日常管理机构、社区寨老联合会、社区经济发展促进会,社区经济发展促进会旨在推动馆区文化生态旅游、手工艺品开发、地方土特产加工等经济活动,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

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中主要有山水型民族旅游村寨和文化型民族旅游村寨,针对不同类型的民族旅游村寨,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山水型民族旅游村寨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指导,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旅游资产委员和当地政府共同进行监督管理。文化型民族旅游村寨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其管理模式是地方政府进行规范指导,公司或个人进行日常经营管理,资产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而地方政府、公司或个人以及资产管理委员会三者对民族旅游村寨进行保护及管理。例如贵州安顺天龙。总的来说,两种管理模式都采取了“政府主导、企业化经营、居民参与、社区监督、利益共享”的管理方式。

1.4 发展理念

生态博物馆承担着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双重责任。生态博物馆诞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由于工业发展造成了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从而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其目的在于保护代表农业或工业文明的遗址、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而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大部分建设在文化浓厚、经济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我国特有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其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是将整个社区看作一个整体,将其作为生态博物馆的面积,在文化遗产原产地和居民生活的社区进行保护,不仅是对一些代表性文物的展示与保护,而且还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从而达到系统保护,突出保护对象的全面性。另外,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使社区村民参与到其中,不仅能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提升他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从而推动生态博物馆持续、健康的发展。

民族旅游村寨以开发旅游和文化传承为主。民族旅游村寨中有着大自然赋予的优美自然景观和与之相和谐的民族文化,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地区往往也是贫穷、保守与落后相伴的地区,为了改变该地区的贫困现状,政府将旅游业作为一种扶贫模式引入民族村寨,将村寨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旅游开发。从社区的角度看,少数民族村寨往往在政治、经济上处于相对弱势,在文化、环境上更加脆弱。因此,民族村寨旅游不仅要使社区居民脱贫致富,同样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任,达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2、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旅游村寨的相似特征

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看,生态博物馆和旅游村寨都是一个以村寨为基本单元的活态的文化系统,具有原真性,均强调社区参与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 以村寨为基本单元

无论是龙脊平安村、西江千户苗寨、朗德上寨等民族旅游村寨还是我国建设最早的政府主导型的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以及后来在贵州、内蒙、广西、云南等地建设的生态博物馆均是以村寨为基本单元。对于生态博物馆来说,整个村寨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载体,不仅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也是各种活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对于民族旅游村寨来说,整个村寨就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不仅是村民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旅游者的活动空间,二者都是依靠所处的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发掘村寨内优美的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俗等,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原生态环境之中。

2.2 一个活态的文化系统

生态博物馆中所有静态和动态的文化遗产都是一个鲜活的文化整体。它所包含的是在特定时期内人类和自然的历史记忆,记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标本。社区内村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以及特有的风俗习惯、民俗工艺都是活态文化的携带者,均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民族旅游村寨是民族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以居民自身的生活区为基础,在其生活区范围内开发旅游资源,向旅游者展示整个社区的环境和文化,给旅游者以鲜活的印象和感受。

2.3 强调社区参与

生态博物馆的六枝原则中强调社区参与。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同时对外来参观者来说,他们也是一种文化的活体展示,因此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强调他们在社区参与中的主导地位。为了使当地居民积极地投身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一方面当地居民负责博物馆的文化记忆、文化展示,参与博物馆的旅游发展决策;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参与博物馆的环境卫生维护、民俗表演等活动,使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自觉地接纳并积极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确实保障居民的经济利益,达到社区参与的目的。

当地社区的村民是民族旅游村寨的主体。村民作为民族旅游村寨的居住者以及民族文化的继承者,理应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优先受惠者。首先,村民是该社区文化的主人。社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村寨开展旅游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维系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在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的纽带,所以在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应充分尊重村民的权利及其他们的各种愿望。其次,确保村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经济利益。旅游业的开发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例如朗德苗寨中实行的“工分制”,由此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自觉的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服务,有利于民族文化保护的真实性。

2.4 原真性

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均体现了原真性,其“生态”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原生态。生态博物馆选址在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地处偏远的山区,与外界主流的交流比较少,从而为文化原真性的保留提供了可靠。而民族旅游村寨依靠原生性吸引了众多游客,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由此发展旅游业,转变了村寨内传统的经济方式,推动了村寨的经济增长。

3、两者在整合发展中出现问题

3.1、各自唱戏、缺乏合作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部门和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出现各自唱戏、缺乏合作的现象。由于各自关注的切入点不同,使得二者在开发和利用中,各自规划、各自管理。第一、大多数生态博物馆都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其首要目标是保护当地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民族旅游村寨的经营者除了政府以外,更有企业的关注,则更多关注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第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涉及地方文化部门、民族旅游村寨涉及到旅游行政部门,两者在开发及其规划中均缺少沟通和合作。

3.2、文化的核心地位逐渐减弱

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村落传统文化价值弱化。首先是传统习俗改变。在朗德上寨内,以前很多传统的节日是在规定的时间才能举行,但进行旅游开发以后,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歌舞表演随时都在举行。第二、民族语言面临消失。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会促使村民学习普通话,现今只有老年人对他们民族语言比较熟悉,村寨内大多年轻人人都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第三是服饰文化的弱化。以前引以为豪的民族服装,如今也变成了表演的外衣、生财的工具。他们也只是在表演的时候才会穿上。在平时的生活中,服饰也和汉族人服饰也相同。

4、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旅游村寨协调发展对策

4.1 保护区域传统文化

对生态博物馆来说,传统文化是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根,而对于民族旅游村寨来说,传统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点。不管是生态博物馆还是民族旅游村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都应注重文化的保护,保护好传统文化是二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传统文化是该时期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是其灵魂之所在。随着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将会带动村寨经济的发展,使村民摆脱贫困的面貌,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保护,生态博物馆也会面临关闭的危险,而对于民族旅游村寨来说,就会变成和其他普通村寨一样,也将会失去特色民族文化带来的吸引力,使旅游业的发展寸步难行。

4.2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

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旅游村寨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民族文化与发展经济的任务,其发展中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对于生态博物馆来说,在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下指导生态博物馆建设,通过建立文化生态村,将生态旅游作为遗产地社区主要替代生计模式,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传承社区内的文化遗产, 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社区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为主,实现民主管理。 而对于民族旅游村寨来说,通过旅游开发实现了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通过旅游加强了交流和沟通,既促进了城镇居民了解国情民情,也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变革生活方式,直接对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加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4.3 统一规划、共同发展

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两者结合起来,促进传统民俗的保护与传承,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目的。生态博物馆自建设以来,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虽然改善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如交通、排灌、消防等基础设施状况,但并没有给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起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旅游业在生态博物馆社区仍发展缓慢,旅游业在促进当地居民增收方面能力微弱,生态博物馆社区的居民经济收入仍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民族旅游村寨的特色,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如朗德上寨,既是露天民俗博物馆,又是民族旅游村寨,在二者的结合中,有效的促进了当地的文化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

民族旅游村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只追求地方的经济利益,避免民族旅游村寨的旅游化、商品化,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借鉴生态博物馆模式,使民族村寨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促进民族村寨社会经济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1] 但文红,刘彦随,黄娟,张聪. 《生态博物馆本土化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以贵州省生态博物馆建设为例》 [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2]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

[3] 黄亮.《浅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理念》[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

[4] 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5] 蒋换洲.《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及实现路径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0,38(22)

第9篇:生态旅游建设范文

一、以鲜明的生态特色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生态是铁岭县凡河旅游谷建设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漫步凡河岸边,应是田园风光美如画,青山绿水共为邻。如何凸显生态特色,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积极推进区域内生态农业的发展。把观光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与旅游相互融合。目前,大甸子镇寒富苹果采摘、李千户小屯果蔬采摘、凡河镇依农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经初具规模,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土地流转,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和规模化,将铁岭县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内的东部山区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亦乡亦城的美丽田园。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旅游谷内的村屯环境进行重点整治,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对重点路段要美化绿化,对村民住宅院内的美化也要提到日程上来。农村的特点是一家一户、一户一庭。现在农民富裕了,在建房时都比较重视庭院建设,重视环境绿化。建议政府部门多加引导,把庭院建设与生态经济建设相结合。在屋前屋后多种些珍贵名木、四季果木,这不仅可以美化庭院,还可增加农户收入。三是结合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水平的全面提升。特别是要加强旅游谷区域内重点乡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把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问题想在前面,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注意这些问题的解决,避免建成后随着游客增加而导致种种问题的出现。力争达到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村镇。四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村,村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野花、野草不胜枚举,这正体现了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朴素意识,应进一步引导村民爱护村庄的一草一木,为游客创建更为接近自然且优雅舒适的环境。

二、以清晰的文化定位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当前,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景区必须具备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才具有吸引力。寄希望于通过文化来打动人心、吸引人、形成特色是文化的本质所在。但文化包含很多方面,很多层次,究竟铁岭县的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所指的文化是什么?从目前规划建设的实际看,文化优势不突出,文化定位并不十分清晰。我们认为,其文化定位应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河流文化。凡河作为铁岭县的母亲河,孕育了一方人民,形成了一方特有的民俗民风。凡河旅游谷的建设不能脱离凡河的河流文化而存在,挖掘、梳理、提炼、展示凡河的河流文化应该成为凡河旅游谷文化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满清文化。在旅游谷内的李千户镇李成梁家族墓、横道河子镇红带沟村的爱新觉罗后裔的渊源,无不与大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好挖掘并注入旅游谷的规划建设,铁岭县的旅游发展才会展示出越来越丰厚的文化底蕴。三是农耕文化。凡河旅游谷建设覆盖铁岭县东部山区,世代的农业耕作形成了山区特有的农产品及农业耕种模式,吸引城里人到山区村屯,通过开展干农家活、采农家菜、吃农家饭、住农家炕等活动,使城里人更深层次体验农家餐饮文化,享受农事体验快乐,使凡河旅游谷成为城市人返璞归真、回归田园的最佳选择,这是凡河旅游谷的生命力之所在。

三、以突出的凡河文化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将凡河河流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来重视、来挖掘、来拓展,体现了铁岭县人的智慧与创新。重视河流文化,回归经济转型、生态发展、环境改变、满足现代人深度体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新需求,正是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的活力所在。实现河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恰恰是铁岭县旅游产业的特色所在,当前,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是重视挖掘河流文化的内涵。河流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地标区,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展示区。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挖掘河流文化的内涵,就是要把铁岭县沿凡河流域的传说、故事、可以挖掘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进行搜集、梳理、提炼,在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中巧妙注入与展示,结合流域内的文化创意资源,建构铁岭县河流文化新据点。二是重视河流文化的深度体验。要规划设计好系列亲水设施,充分运用人们对情、趣、闲、思、动的心理体验进行规划与设计,建设人与水亲近、沟通的景观节点。在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中融入休闲风潮、亲水文化、河畔文艺等元素,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文化形象。三是重视河流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就凡河生态文化谷建设而言,要以凡河为轴心,努力打造一条亮丽的景观带、生态带、文化带。加强凡河水系及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使铁岭县东部山区沿凡河流域一带山更清、水更秀,以环境幽静洁净、空气自然清新、民风古朴淳厚弥补非名山大川之不足,吸引八方游客,促成河流文化与观光度假的时尚休闲文化的结合。加强凡河流域周边村屯农业生产活动的统筹调控,将艺术性、观赏性融入农业生产,如李千户镇的“十里花溪”建设,既增强景观的吸引力,又增加农民收益。四是叫响“凡河”河流文化品牌。能否叫响“凡河”河流文化品牌,影响着旅游谷的建设成效。在项目设计建设上要突出“凡河”,要紧围绕“凡河”河流文化做文章,处处体现“凡河”形象,时时展示铁岭县母亲河的风采。在旅游景区的标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旅游手册的印制中,要把“凡河”形象突出出来。

四、以独特的品牌特色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

要想在省内外叫响旅游谷的品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引来八方客,没有特色不行,没有亮点不行,没有独特的品牌也不行。打造旅游谷的品牌特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借力区域优势,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对于铁岭县的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而言,其间没有名闻遐迩的名山大川,没有巧夺天工的奇绝险峰,缺少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传说。但是,我们有淳朴的民风、浑然天成的幽静、绵延无尽的青山绿水,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借助这些优势,发挥好这些优势,不简单重复别人,不盲目模仿别人,凡河旅游谷的建设与发展才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与魅力。于喧嚣中带给游客一丝宁静,于旅行中带给游客一丝清爽,于自然淳朴中带给人一丝感悟,就已足够。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的特色应该就在于它的清新自然、朴素淡雅、古朴唯美。这是规划建设中需要大力突出的。二是依托农业资源,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区域内农业资源丰富,接下来要依托凡河,细化特色农作物种植区域,形成沿凡河景观带,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沈北新区借助稻田画项目,把农业生产与观光很好结合在一起。三是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独特吸引力。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而情感的引发离不开文化的感染与触动。在此,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既包括河流文化、满清文化及农耕文化的多重呈现,也包含着凡河流域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与传承,如剪纸、嘎拉哈、烫画、皮影、绢花、刺绣、手指画等,承载着铁岭县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往生活的不尽记忆。把这些工艺品与当地的故事传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旅游商品开发,供游客赏玩收藏,物件虽小,但承载的是游客美好的回忆。

五、以不断的创新突破引领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建设